韩国基础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历程_趋势及其启示

韩国基础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历程_趋势及其启示
韩国基础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历程_趋势及其启示

教育研究1998年第10期韩国基础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历程、趋势及其启示●陆书环

为了促进数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自本世纪50年代起,韩国先后对基础数学教育课程进行过六次重大改革。本文旨在分析、探讨其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当前及今后的数学教育改革有所启示和借鉴。

载入韩国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史册并对其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基础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共有以下六次。

(一)第一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1955—1962)

韩国文教部于1950年6月公布了“教学要目制订审议会规程”,着手制定教育课程,1953年3月,韩国教育课程审议委员会向文教部提交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方针和制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课程审议委员会认为,过去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许多地方不符合韩国的教育现实,所以此次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独立性的国民,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之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的民主生活,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根据韩国文教部1954年4月公布的“教育课程安排基准令”和1955年8月公布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课程”精神,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方针有如下四个方面: 1.数学课程的改革必须体现教育法的精神;2.立足韩国数学教育的现实,停止使用以前单纯以知识为中心的数学课程,建立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与经验相适应的数学课程体系; 3.数学课程改革应纠正过去只重视数学抽象理论教育的倾向,侧重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内容,使学生对数量感兴趣,学会数学和理论性思维方法,掌握基本计算和测量技能等应用性知识; 4.通过适当压缩教学内容,克服过去死记硬背倾向,提高学生以生活为基础的自我理解能力,并适当增加学生以兴趣为中心的数学内容,以便扩充受教育者的生活和经验的范围。

虽然这次改革是由韩国人自己决定并实施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受到美国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改革的重点在数学的实用性上,带有“以现实生活为中心”的特征。

(二)第二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1963—1972)

根据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政局变化,韩国文教部认识到了学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自1958年起着手搜集课程改革方案的资料,从1959年1月开始舆论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韩国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不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数学课程中存在着削弱数学基础知识,导致数学成绩下降的问题。中小学生的基础学力十分低下,高中的数学课程过于统一,缺乏普适性。为此,文教部于1960年初开始着手课程的改革工作,并在1963年2月15日颁布了重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改革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改革中等数学课程体系,课程的内容要突出数学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方面的作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学会数学基本思维方法,培养对数量和图形的兴趣和习惯; 2.增加数学课程安排的灵活性,即给学校和学生增加数学选择科目,同时在高中实行学分制与班级制相结合的体系; 3.规定学年授课时间为36周,数学教学课时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此次数学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第一次改革过分强调“以生活与经验为中心”的偏颇,对课程加以改进,重点放在加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上,因此亦被称为“系统学习”阶段。

(三)第三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1973—1981)

6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性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的发展,韩国积极开展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活动,进行了大量改革试验工作。经过一系列准备后,于1973年2月正式公布了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精神有如下两点: 1.建立“以学问为中心”或“以探求为中心”的数学教育课程体系,改变以往以记忆为主或单纯解决

问题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数学课程大量增加现代数学内容,重视现代数学概念的早期导入,如在小学就引入集合的概念和代数定律等,用现代数学的观点把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教材统一起来,把集合作为全部数学教材的基础,把函数概念在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化,使学生理解数学构造,掌握抽象化、系统化的思考方法,并能理解公理,会合乎逻辑地进行思维。

由于这次改革没有考虑充实基础学力,疏忽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加之与整个社会的教育条件特别是师资的数量和水平不相适应,导致了本次改革只是盲目追赶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潮流,把上次改革建立起来的“系统学习”课程改为“学问中心”课程,因而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四)第四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1982—1988)

韩国在总结“新数运动”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开展了“回到基础”运动。许多人认为,第三次改革后的数学课程使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是数学课程过分强调数学结构的作用,过分强调抽象理论的学习。因此在韩国进行了第四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1981年12月31日韩国文教部第442号文件提出新教材必须突出五个中心,即“以兴趣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探索为中心,以实际经验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数学课程修改的基本方针如下:1.对第三次数学课程削减内容,降低难度,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增加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内容,并强调对学生进行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2.小学算术课的目标放在使学生熟悉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中学数学课目标放在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以数理方式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3.强调各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衔接,知识体系的连贯,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数学课程统一考虑,从而建立起完整的基础数学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此次数学课程改革是“新数运动”后“回到基础”运动的第一次改革,韩国对此十分重视,首次确立了较为完整的新的数学教育课程体系,所以被认为是“韩国课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革命”。

(五)第五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1989—1994)

随着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间的激烈竞争,为深化数学教育改革,韩国于1987年6月公布了幼儿园和小学的数学课程标准,1987年3月和1988年3月分别公布了初中、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并决定从1989年3月1日和1990年3月1日起分别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实行。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保持第四次课程的体制不变,基本做法有下列几点: 1.进一步加强基础数学教育,提高基础学习能力,将小学算术从《智力生活》课中独立出来,重新编写“算算”和“观察试验”等教材,强调在小学里打好数学计算的基础; 2.初三学生每周增加一小时的数学学习时间,旨在加强数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加数学活动的内容,强调基本技能的形成; 4.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克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不利因素。

由于本次改革是“回到基础”后对数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故在韩国也被称为“回到基础”的第二次改革。

(六)第六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1995—1996)

韩国文教部分别于1992年6月、1992年9月和1992年10月公布了初中、小学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并决定小学和初中课程于1995年实施,高中课程于1996年实施,数学课程按以下要求进行改革: 1.数学课程的结构实行多样化,即精选必修课,扩大选修课,调整课时标准,使数学内容适当,改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2.改变单纯“以学问为中心”的数学课程体系,增加以实用的内容和能够活用于生活的内容为中心的数学课程; 3.提高数学课程的效率,重视学生的适应性、能力、个性的发展,增加和新设多样化水平和不同特色的数学课程; 4.精减课程内容,压缩授课时间,降低学分数。

第六次数学课程改革目的在于建立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和前途选择要求的课程体系,以达到进行全面教育的目的。

近年来,在总结第六次课程实施的情况时,韩国教育界许多人认为,“目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班级教学中没有真正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才能和兴趣,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因此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1997年初着手进行面向21世纪基础数学教育课程的改革。按照1996年9月第三次总统报告提供的第七次教育课程的改革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将一至十年级定为共同的基础教育时期。同时为拓宽就业门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对中等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课程。对实施专门化教育的学生将提供更具灵活性的补充课程,如职业高中、科学高中和外语高中等。概括地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水平、职业取向,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差别化课程体系是第七次教育课程改革的总趋势。

对韩国一般教育课程的修改方针进行分析,第七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将会有下列发展趋势。

(一)实行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韩国新的数学教育体制将数学教育分为两段。第

一段为国家基本教育时期,从一年级到十年级。第二段为完全选择教育时期,从十一年级到十二年级。在基本教育时期除按年级将数学学习水平分为十个等级外,又按学生能力差异,分为五个提高阶段的学习水平,即前四年为第一段,五至六年级为第二段,七至八年级(上学期)为第三段,八年级(下学期)至九年级为第四段,十年级为第五段。在五个提高阶段将打破班级界限甚至年级界限将每个学生编入适宜个性发展的小组,并按每个小组学习课目的内容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在划分的十五个等级水平的前十个水平,即从一年级到十年级的共同教育阶段,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具备最基本的数学能力。进入选择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须达到所规定的基本的十个等级水平。在选择教育时期,每个学校必须按照学生的能力、兴趣提供各种选择课程,以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职业的选择而选取合适的数学课程。为配合新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保证基础阶段数学教育的效率,将对数学课程降低难度,削减内容的30%,所削减的内容一是学生学习时普遍认为困难的部分,二是韩国比西方国家相对较高深的内容。

(二)建立分段与分层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个性差异设立程度不一的课程,并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是韩国新的数学教育课程建构的重点。对于基本阶段的十个等级,要求每个学校的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制订出相应最低标准,达到最低标准的学生方可进行升级学习,对于未达到标准的学生要增设补救课程,以利于再次通过考试,两次未通过考试者则降到下一个等级。对于有天赋才能的学生,每一个等级都设有特殊的数学教学内容计划。韩国一至十年级基础教育阶段采取分段与分层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目的是:“从拓宽和加深知识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更适宜个性发展的课程,解决共性与个性、打好基础与发挥特长、共同提高与因材施教的矛盾。”

(三)高中实行分科与分流相结合

为解决普通高中学生的能力分布参差不齐和升学或就业的问题,韩国在高中将采取分科与分流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培养目标的能力分层问题。即十年级(高一)学生为共同学习基础知识阶段,十一、十二年级(高二、高三)为完全分科选择阶段,并将所有的科目分为六大类。即科学技术A(数学、物理、电子技术、化工、土木工程);科学技术B(化学、生物、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建筑学、食物学、农业科学、工业科学、医学);经济管理(经济、贸易、管理、账目);社会科学(行政管理、政治科学、法律等);语言文学(韩语、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俄罗斯语、汉语、日语等);艺术和体育(精美艺术、音乐、工业美术、体育、戏剧)。对于上述六大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取向设置相应的数学课目。所设的选修课目有代数、分析Ⅰ、分析Ⅱ、几何、概率统计、离散数学。考试成绩除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外,同时还作为大学入学成绩的参考,对于有数学天才的学生允许选修进入大学以前的大学数学课程。此外对于十一、十二年级的选修课目,还将按学分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流,学生如果打算进入大学数学系深造,必须修满代数、分析Ⅰ、分析Ⅱ、概率统计Ⅰ和离散数学所规定的学分。高中毕业后就业或学习其它专业的学生所修的数学课目也分别给出具体规定。采取这种分段与分流相结合的措施,其目的在于“逐步定向,与社会需求对口,兼顾基础学习和升学就业的不同需要。”

(四)加强计算机教育

针对“第六次课程虽然提到和鼓励某些特殊数学内容中计算机的利用,但学校的现实并没有允许这项内容的展开”这一问题,韩国第七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意见之一是,“要真正落实计算器和计算机在每一个班级和数学课程中的使用”。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中的重要作用。

综观韩国基础数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历程,可以看到每次改革都将数学教育适应社会发展作为第一需要,将实现人才全面培养作为最终目的,其数学课程改革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适应社会发展,加快改革进程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数学教育的体系、内容和方法应如何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韩国自第一次改革数学课程以来,每次改革都力图适应国际国内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把在数学课程中增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数学内容作为重要方面,强调知识的更新应利于扩充受教育者的生活和经验的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利于培养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数学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前三次课程更新的周期大致为8—9年,而第四次到第五次为5—6年,第五次到第六次则为4—5年。从第六次课程实施的第二年1996年即着手进行第七次数学课程改革。

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为发挥数学教育在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教育部门曾相继出台一系列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方案,使我国的数学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数学课程中只重视传统知识的积累以应付考试,缺乏贴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数学知识的弱点日趋明显,学生学数学不会用数学的现象严重,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因此,加快数学课程内容更新的步伐,正确处理

社会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关系乃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重视数学基础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衔接

韩国在吸取了以现实生活为中心和“新数运动”过分强调数学结构性和统一性导致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训后,几乎每次改革都在强调加强数学基础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关系的协调。从第四次课程改革起,将幼儿园到高中的数学课程进行通盘考虑,力求基础数学教育的衔接和系统,这无疑对提高基础学力、培养数学观念、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就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来看,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与小学数学的衔接以及初中物理、化学的配合,已成为安排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如何考虑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衔接,保持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应是给予重视的方面。譬如初中已将计算器列为必学内容,高中数学中的计算、统计等内容应该广泛使用,有条件的学校应借助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在运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解决数学的问题中,使学生更深入系统地掌握计算器和计算机使用技术。

(三)重视数学课程结构的改革,正确处理统一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韩国从60年代起,由于经济战略的转移,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规格、多层次;所以历次数学教育改革均注重调整数学教育结构,使之更加有利于开发个人潜能,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社会,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为毕业生就业打好基础。为达到上述目的,第六次数学课程改革重点强调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设置多样化的数学课程,借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有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能力的人,从而实现统一性、灵活性与多样性关系的协调。

如何处理数学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一直是困扰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一大难题,1981年在对1978年大纲进行修订时,曾区分出两种水平,但在实施过程中,几乎所有学校都按“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结果形成了较低水平的“一刀切”,1991年又根据1990年《现行中学数学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修订了1986年大纲,将所学内容分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但由于选修内容未列入高考范围,所以选修内容再次形同虚设。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如高考制度),高中数学课程必须改革原来过于统一的课程制度,建设一套将统一性与灵活性、多样性结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制度,必须改变“全必修”的课程制度,实行以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多样化课程制度。目前高中新大纲将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而且在高三实行分流,区分三种不同水平,这符合当前我国高中教学实际和目前高等学校分类的需求,是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有力举措,应该在改革实验中切实抓紧抓好该项措施的落实。

(四)根据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培训教师

要改革数学课程,教师是关键,很多国家的改革方案,包括韩国第三次数学课程改革方案之所以难以贯彻实施,不能达到其预期目的,与新教师对新增内容不熟悉,对新课程设计方案不理解密切相关。

我国80年代初各地教研部门、教育学院以至师范院校数学系为1978年大纲全面实施作过一番准备,使得当时新增内容得以重视,开设的效果得到较为普遍的承认。这说明教师培训对于数学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应该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师培训工作,力求在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正式实施之前掌握其基本改革精神,熟悉新增加的内容。当前一种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将教师培训工作与新的教材实验工作结合起来进行。

此外,重视受教育者的整体发展已成为目前韩国数学课程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数学课程改革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得以反映的,数学课程的设置如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也是当今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资料:

1.〔韩〕教育部:《韩国的学校课程》(英文版),1992年。

2.〔韩〕教育部:《初中数学课程详细说明》(英文版),1992年。

3.〔韩〕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详细说明》(英文版),1992年。

4.〔韩〕《教学教育研究》,1996年7月号、1997年7月号。

5.杨金成:《韩国科学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6.孙启林:《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第11、12期。

7.商承义:《韩国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外国教育研究》1994年第5期。

〔作者系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曲阜市 273165〕

(本文责任编辑:高宝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教师:陈亚琴 4月21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深受体会,从此让我明白: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高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5篇

高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5篇 高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5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整理的高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篇1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作为一个语文教研员,自当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了。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也谈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

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其次,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 而且,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其次,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错别字改正和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自发需求纳入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程序,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和建构活动,以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整体、和谐的发展。 2、数学知识的本质 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其存在三种逻辑关系:对应关系、序列关系、包含关系。一个数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代表,而且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关系。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①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②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 ④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1、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和要求P25-27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流派与研究动向 1、烈乌申娜 理论要点:教学必须走在发展前面。 内容: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他应当包括数前的有关集合概念的教学、数概念与计数的教学以及空间与时间概念的教学。 方法和形式:游戏。 原则:1)发展的(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和联系生活的原则、3)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掌握知识的巩固性原则、6)个别对待的原则、7)掌握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2、皮亚杰 理论要点:知识的建构事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认知发展过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主张:数学究其本质来看就是一种关系,关系是超出事物之外的抽象,数理逻辑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心得体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参加了区进修举办的干训学习,对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现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认识、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沃德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下的老师们都在努力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

最新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各内容的设计要领 3、学习设计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需要的教具 教学课时:十八课时 教学方法: 观摩、讲授、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第一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2、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 3、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常用方法 教学内容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数学教育目标 数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 2、年龄段目标 以小、中、大班为界,指一年内的阶段发展目标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指一次教育活动中所应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 1、认知方面的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地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 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和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2、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培养幼儿自己独立选择和参与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有热自我意识的建立。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会让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协商。 3、操作技能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不仅是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幼儿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准备。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1、感知集合 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进行物体的分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但是,家庭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指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弘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和考试改革的滞后,目前“题海战术”仍然盛行。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占领,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简单机械,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重复和模仿,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基础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 德江县长堡镇水塘中学:张金显 近来,我校掀起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结合我校师生实际情况,经过学校组织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结合本人半年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的学习感受。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每个时代的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现代教学理论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壮大储蓄新的原动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课程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师"教"的行为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使学生"学"的方式发生变化。 作为教育改革下的中学数学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当学会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内在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情境的教学环节,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产生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发展学生的智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要搭建一个“师与生、生与生”对话的平台,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力,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激动不已,师生将在对话的课堂中共同发展。 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应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与错不给出批评,应该给予更多的赞扬和默许,一些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 现在的中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中学生了,在网络信息社会,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要,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因此,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对新课改加强认识,热情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生长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就会意想不到地被激活。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并不鲜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我们教师就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和领路人,由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者和拓荒人。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被知识牵着鼻子走。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自我,营造维持他们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第三,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制约课改的进行,今天的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学生了,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要求,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因此,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维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以保证双方的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XX 年11月本人参加了区进修举办的干训学习,对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现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认识、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沃德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下的老师们都在努力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的追求是走向全人教育,这也正是新课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