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地球内部有什么

我想研究的问题

地球内部有什么?我们怎么知道地球内部的情况?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观察实验

※地球内部有什么?

我的猜想:有石油、煤、矿产、岩石、泉水等

我的交流:地球内部有煤有石油;地球内部有地下水;地球内部有岩石;地球内部有火山喷发物……

我的发现:地球内部有丰富的资源。

※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我的交流: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薄,陆地处厚。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地核由很多成分组成。地球的核心处非常热,有4700摄氏度。

我的发现: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我的收获

(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火山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2、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害处。

观察实验

※对火山的了解。

我的交流:火山喷发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火山是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的岩浆;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我的发现: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火山的成因。

我的猜想:地球内部的岩浆流出来了就是火山的爆发。

我的方案:做一个开啤酒瓶的模拟实验。

我的记录:啤酒瓶子代表地壳,啤酒里的泡沫代表岩浆,打开瓶盖就象地壳里有了裂缝,泡沫喷出就象火山喷发,原因是啤酒内部有压力。我的发现:地球内部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用细线悬吊着放入水槽中的冷水中,你会发现小玻璃瓶内的红墨水自下而上升上去。

(2)在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用酒精灯加热,发现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我们可以推测火山的成因是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3)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2、生活中的科学。

火山喷发的利于弊。

利:火山喷发会在地下形成铁、金刚石等矿藏。有些火山喷发以后就再也没有喷发过,被称为死火山。,人们把这些死火山开发成旅游景点,供人参观。

弊: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

拓展与应用

了解我国火山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主要分布在台湾省、昆仑山区、黑龙江省、长白山和云南腾冲等地。

3地震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3、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地震发生前会出现什么预兆?

观察实验

※对地震的了解。

我的交流: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造成地震发生;地震发生时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甚至倒塌,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是由岩层断裂引起的。另外,火山喷发会引起地震,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会引起局部地震的发生。

我的发现: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是由岩层断裂造成的。

※地震的成因。

我的猜想:岩石的断裂引发了地震。

我的方案: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棍放好。用毛巾和木棍来模拟岩石层。

我的记录:(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产生褶皱。(2)握住木棍的两头用力再用力,会突然断裂,手感到麻木。

我的发现:一个木棍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地下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2、生活中的科学。

地震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预兆,你知道哪些?

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井水、泉水异常,有发浑、冒泡、变味、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现象;动物异常表现为惊慌不安、不进食、乱闹乱叫、挣断缰绳逃跑等;天气主要有震前闷热,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

4、做一块卵石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2、卵石从哪里来?

3、卵石在生活中的作用。

4、温度会对岩石造成破坏吗?

观察实验

※做一块卵石。

我的方案:将砖块敲碎,把一些棱角分明的碎砖块同水一起放在一个大的广口瓶里,盖上瓶盖,使劲摇晃,进行磨圆。

我的记录:

材料:碎砖块、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水

实验前:砖块上有尖锐的棱角。

实验后:碎砖块的棱角没有了,有的碎砖块变成了球形。

我的发现: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猜想:高山上岩层中的水冬季一结冰膨胀就使岩缝增大或裂开,碎石滚落到河道里,经过水的冲刷和石头间的摩擦,形成卵石。

我的方案:用镊子夹住小页岩,先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再放到冷水中,反复几次。

我的记录:页岩石出现裂缝,甚至破裂。

我的发现:自然界中的岩石由于温度升高,又或温度降低,这样反反复复就会使岩石出现裂缝甚至是破裂,碎岩石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逐渐失去棱角而形成了卵石。

我的收获

(1)位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2)高山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逐渐失去棱角形成卵石。

5、各种各样的矿物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矿物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矿物?

3、矿产和人类的关系?

4、矿产的利用。

观察实验

※认识各种各样的矿物。

我的记录:

矿物名称颜色光泽硬度矿产类别

石膏白色非金属光泽较硬非金属矿产

黄铁矿铜黄色金属光泽较硬金属矿产

金刚石透明、浅蓝金刚光泽硬非金属矿产

刚玉透明、各种红、蓝、绿玻璃光泽硬非金属矿产

我的发现:自然界有很多种矿物,它们色泽不同,有的透明度好。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2)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3)铁矿石经过加工、提炼后可得到金属铁,经加工后可用于制造飞机、轮船、自行车等各种用品

(4)煤既可用作燃料,也可以用于染料、医药、杀虫剂等方面。(5)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矿产资源法》。2、生活中的科学。煤是怎样形成的?

由图可推断:在几千万年、几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湿润,生长着松柏、银杏等许多高大茂密的树木,地球上到处覆盖着浓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气候的变化,植物大量死亡,死去的树木被泥沙掩埋。如果这些死亡的植物被沉积物覆盖而不透氧气,植物就不会完全分解,而是在地下形成有机地层。在细菌的作用下,树木慢慢腐烂分解,后又经地下高温高压作用,最后变成了煤层。因埋藏深度和埋藏时间的差异,形成的煤也不尽相同。由于地壳的运动,有些煤层被埋的更深,而有些煤层接近或露在地表。

6 地表的变化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地球表面是怎样变化的?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地表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4、自然力量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观察实验

※地球表面的变化。

我的交流: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喜马拉雅山是世界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而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却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的化石。由此我们可推断,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海洋。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我的发现: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很神奇。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我的交流: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人类活动(尤其是工程活动)广泛进行,对地表的表面和外层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如过度垦殖和放牧,会造成土壤沙化、风暴增多、灾害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灾害。

我的发现: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

(2)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越来越大。

(3)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4)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能引起地表变化。

(5)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2、生活中的科学。

你对保护地表有哪些合理化建议?

要停止毁林开荒,不要过度开采矿石,严禁砍伐森林,过度放牧,不能过量

抽取地下水等。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二、1.填一填。

(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3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2)地震总是发生在地壳薄弱这一层,有时还会伴随地震发生。

(3)风化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是温度、水和植被。

(4)做一块卵石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碎砖块受到水的冲刷和砖块互相摩擦、碰撞,会逐渐失去棱角。

(5)常见的矿物有石墨、石英、滑石、金刚石等。

(6)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检测地震的仪器,叫地动仪。

(7)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

2.小法官。

(1)河流的搬运作用是卵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对)

(2)矿物资源可以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错)

(3)人为破坏植被,大规模施工,都对地表造成破坏。(对)

(4)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金属矿产。(错)

(5)地球表面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对)

(6)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错)

(7)化石能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为研究古环境提供线索。(对)

(8)火山喷发之前一定会发生地震。(错)

3.我会选。

(1)下列现象中,(C)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影响的结果。

A、地震

B、火山爆发

C、修路架桥

(2)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形式有(A)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3)岩浆是(B)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

A、靠自己的力量

B、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

C、靠地球的引力作用

(4)地幔的下面是(B),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

(5)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B)。

A、岩层弯曲

B、岩层断裂

C、山洪爆发

(6)渗入岩缝的水结冰时体积会(A),从而对岩石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A、胀大

B、缩小

C、不变

二、生活中的科学。

1.假如上课时发生了地震,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伤。如果来不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若来不及跑出房屋,则应该躲在机构最小的房间里,或降低重心躲在桌下,保护头部等。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底某些地方,发布着古代森林遗迹。此地带曾经是什么状况?

答:是陆地。

7 声音的产生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如何让声音停下来?

2、观察实验

※声音产生的秘密。

我的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的方案:利用双响筒、铃铛、音叉等材料制造声音,猜想声音产生的原因。

我的记录:

物品名称方法现象

双响筒敲打发出声音,双响筒震动。

铃铛摇发出声音,铃铛震动。

音叉音叉发音后放入水中水中有波纹。

我的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喜鹊的叫声、风声、汽车的喇叭声、钢琴声等构成了奇妙的世界。

(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鼓面、玻璃杯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停止振动。

2、生活中的科学。

和小伙伴研究一下为什么有的声音好听?有的声音不好听?

8 谁能传播声音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3、空气能传多远呢?

4、声音离开空气、固体、液体还能传播吗?

观察实验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猜想:声音是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

我的方案:用闹钟、塑料袋、桌子、水槽等简单的器材做声音的传播实验。

我的记录:

1.研究的内容:是否能在空气中传播

研究的方法:用抽气机抽净玻璃罩内的空气,使之变成近似真空状态,在密封的玻璃罩里放进一只小闹钟,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小闹钟在真空状态下,几乎听不到声音。

2.研究的内容:是否能在液体中传播

研究的方法:将定时的小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把耳朵紧贴在水槽上

倾听声音。

实验现象:在水槽外听到了小闹钟的铃声。

3.研究的内容:是否能在固体中传播

研究的方法一个同学在桌子的一端敲桌子,另一个同学耳朵紧贴桌面倾听声音。

实验现象:贴着桌子能听到声音。

我的发现:只有空气、液体、固体这些物体做桥梁,我们才能听到声音,也就是说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2)任何声音都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3)制作简易电话时,使用铜线做电话线,效果会更好一些。

9、怎样听到声音

我想研究的问题

1、人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耳朵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3、耳朵的作用。

4、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观察实验

※耳朵的构造。

我的交流: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我的发现: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我的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以声波的方式传递的,据此推测耳朵里可能有收集声波的构造和把声波传送转换为振动的构造。我的方案:用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膜、火柴、细线、小镜子等简单的实验器材验证假设耳朵的内部构造进行了解。1.把纸筒去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2.把一根火柴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

棍的现象。3.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我的发现:1.橡皮膜振动带动火柴棍跳动起来。2.破了的橡皮膜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声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2)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3)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4)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

2、生活中的科学。

(5)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6)一是尽量避开噪声;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膜;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中,以免震破鼓膜;四是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重点是保护耳膜,防止因尖硬物体的刺激、巨大的声响、病菌的感染损坏耳膜,使听力下降甚至丧失。

10、各种各样的声音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声音有什么不同?

2、影响声音大小的因素。

3、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4、听不见的声音是指什么?

观察实验

※声音的大小。

我的猜想:声音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我的方案:敲鼓实验。在鼓面上放些纸屑,第一次轻轻敲,观察鼓面纸屑振动情况以及声音的大小,第二次用力敲,观察鼓面纸屑振动情况以及声音的大小。

拨动橡皮筋的实验,两次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情况,听声音的大小。拨锯条实验。

我的记录:

实验名称实验条件实验现象

相同不同

拨锯条将锯条1/2,轻轻拨动,用力拨动,轻轻拨声音小;

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用力拨声音大

拨动橡皮筋拨动轻轻拨动,用力拨动,轻轻拨声音小;

用力拨声音大敲鼓在鼓面上放一些轻轻敲;用力敲响度小,纸屑跳动低碎纸屑,敲鼓观察响度大,纸屑跳动高

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我的发现:用力越大,声音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大。

※音调的高低。

我的猜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幅快慢有关。

我的方案:压尺子、滴水两个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振幅越快,声音越高;振幅越慢,声音越低。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声音有大小和声调的高低的不同。(2)声音的高低,我们称为音调。

(3)当敲打鼓面时,用力大发出的声音大,用力小发出的声音小;压锯条时,锯条伸出桌面长时音调低,伸出桌面短时音调高。

(4)正常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当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5)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2、生活中的科学。

想一想,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听不见的声音?

听不见的声音指超声波、次声波。

11、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我想研究的问题

2、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

3、噪声对人类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有哪些?

4、怎样消除噪声? 1、什么是噪音

观察实验

3、※噪声的来源。

4、我的交流:正在飞行的飞机、建筑工地机器轰鸣、城市道路上汽车喇叭声、生活中迪厅高声播放的流行音乐都是噪音来源

5、我的发现:环境噪音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及社会生活。

6、※噪声的危害。

7、我的交流:一是影响听力,;二是影响学习工作,干扰睡眠;三是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四是危害中枢神经系统,;五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8、我的发现:噪声对人类的影响和危害很大。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声音一般可分为乐音和噪声两类。

(2)噪声与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3)我们周围有许多噪声,如飞机的轰鸣声、建筑工地的声音、吵闹声等。这些噪声有的妨碍人们休息,有的使人烦躁。

(4)植树造林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

2、生活中的科学。

学校里的噪声有哪些?为了消除它我们应该怎样做?

高声谈话的嘈杂声;校园内打闹声;高音喇叭……

不大声喧哗;上下楼梯放轻脚步;轻声关门等。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二、1.填一填

(1)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2)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3)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就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水波一样。

(4)在宇宙飞船中,宇航员之间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听到巨大响声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6)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停止振动。

(7)次声波自被发现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8)根据声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

2.小法官:

(1)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电视机播放的声音。(错)

(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方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对)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错)

(4)声音只有大小之分,没有高低之分。(错)

(5)鼓膜震碎后,声波就不能传到中耳、内耳,人就聋了。(对)

(6)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对)

(7)消除噪音的最好方法是在耳中塞上一小团棉花。(错)

3.我会选。

(1)游泳时,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A)传播到耳朵里的。A、水B、空气C、游泳池

(2)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可以清晰地听到指甲划桌面的声音,声音是通过(A)传到耳朵里的。A、桌子B、空气

(3)用抽水机抽净玻璃鈡罩里的空气,我们(B)听到闹钟声。A、能B、不能

(4)耳廓的作用是(A)。A、收集声波B、传递声波

(5)使劲敲鼓面,鼓发出的声音(A),轻轻敲鼓面,鼓发出的声音(B)。A、大B、小

(6)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B)。A、水面没有变化B、水面有变化

(7)声音是以(B)方式传播的。A、水波B、声波

(8)用同样的力敲打长短不同的两根铁管,长铁管发出的声音音调(B),短铁管发出的声音音调(A)。A、高B、低

(9)耳朵是人的(A)。A、听觉器官B、视觉器官C、触觉器官

(10)蝙蝠能利用(B)探测障碍物。A、次声波B、超声波C、声纳

二、生活中的科学

1、风声是怎样产生的?用所学知识解释。

风是空气的流动,流动时的振动频率若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20赫兹~20000赫兹),人就能听到风声。2、调查超声波的作用与危害。

超声波被广泛运用,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超声波有许多优点,但是它的危害很少很少,而且即便有危害,也是人们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忽略的。

次声波可预报火山爆发、沙尘暴、龙卷风等次声波自然灾害,可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的次声武器。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

3、噪声对人们有什么危害?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12 秋季星空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秋季主要星座有哪些?

2、观察星空的方法是什么?

观察实验

※观察星空的方法。

我的交流: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星,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观察星座时确定方位很重要,常常把头顶的方向称为“天顶”,天顶以北称为“北天”,天顶以南称为“南天”。如观察北天时,纸的上方为南,下为北,左为西,右为东;观察南天时,纸的上方为北,下为南,左为东,右为西。

我的发现:明确了观察方向是北天还是南天,找星座所在的位置才准确。

※把你观察到的星座的形状画下来。

我的收获

(1)人们我I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2)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是大熊座。它的标志是由七颗星组成的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3)在秋季星空中由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的星座是仙后座。

(4)在我们居住的地区观察北天星空图时,纸的上方为南,下为北,左为西,右为东。观察南天星空图时,纸的上方为北,下为南,左为东,右为西。

(5)秋季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

13 冬季星空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北斗七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冬季星空的显著星座是哪些?

观察实验

※认识冬季星空的显著星座。

我的交流:大熊星有北斗七星,勺子的图案,小熊星有北极星,在北斗七星斗前两星

的距离延长5倍。猎户座在大熊星的西边

我的发现:天空出现了许多秋季星空没见过的星座。这说明了冬季的星空发生了变化。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共有七颗亮星组成。

(2)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

(3)随着时间的推移,星座逐渐西移,东方升起新的星座。

(4)天狼星属于大犬座星座。

2、生活中的科学。

为什么星座在一天当中会自东向西运动?

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造成每天夜里星星东升西落的运动。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大熊座和仙后座。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猎户座。

(2)猎户座的显著特征是有四颗亮星组成的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在四边形内有三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

(3)秋季寻找北极星,可利用大熊座。

(4)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观察北斗七星,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同的,但七颗星排列的位置是不变的。

2.小法官

(1)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变的。(错)

(2)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猎户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自东向西逐渐移动的,但七颗亮星排列的样子没有变化。(对)

(3)仙后座在一年内的位置不会变化。(错))

(4)星座变化说明宇宙中的天体都是运动变化的。(对)

3.我会选

(1)北极星在天空的(B)方向。 A 、正南B、正北

(2)(B)是秋季北方星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A、狮子座

B、大熊座

(3)猎户座中,(C)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A、肩膀B、右脚C、左脚

(4)二、生活中的科学

1、秋季晴朗的夜晚,小明在野外迷了路。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你怎样帮助他回家?

天空中会出现北极星,北极星一直是朝北的,由它也可以帮助小明辨别南北,走出野外。

2、人们怎样利用猎户座在天空中的方位预测春节的到来?

猎户星座中间有三颗星列成一排,就是著名的冬夜“三星”。常言道:“三星高照,新年来到”,即指的是这三颗星,它们在正南天空出现时,标志着农历新年来临了。

14 木材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木材有什么特点?

2、木材在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实验

※木材的特点。

我的猜想:木材软硬程度不同,可以浮在水中,木头不导电

我的方案:借助小刀、小灯座及灯泡、电池及电池、盒导线、水槽等工具对木材的特点进行探究。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

木材软硬程度不同,有沉有浮,湿木头可以导电。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木材具有不易导电、易燃烧、能浮在水面、有软硬等特点

(2)像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称为天然材料。像塑料、人造革、人造纤维等人工合成的材料,称为人造材料。

(3)木材是天然材料。人们可以利用木材做家具、木雕、生活用品等。

(4)树木不同,其木材的花纹也不同。

2、小法官。

(1)使用一次性筷子既方便,又卫生,所以应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错)

(2)绝大多数的木头在水中都能上浮。(对)

(3)湿木头容易导电。(对)

(4)木头可以作为生产纸的原材料。(对)

3、生活中的科学。

生活中哪里用到木材?

木材可以做家具、工具、玩具、装饰、造纸、作肥料、燃烧取暖做饭、雕刻等。

拓展与应用

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木材资源?

不能乱扔稿纸,也不拿没写过的纸张折飞机之类的小工艺品,更不要乱砍乱伐,任意践踏树木,要植树造林,爱护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如纸杯、木块等等。在学校,我们要建立“绿色银行”,捡起以前丢弃的纸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时,自带勺子、筷子。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利用我们有限的森林资源。

15 纸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纸有什么特点?

2、生活中哪里用到纸或纸制品?

3、纸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4、可以怎样对纸进行观察?

2、观察实验

※各种各样的纸的特点。

我的猜想:不同种类的纸,它们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吸水能力是不同的。

我的方案: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纸的特点。用手感受纸的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将几种纸放入水槽中,观察纸的吸水情况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表面粗糙的纸张水渍高。表面光滑且较硬的纸吸水能力差,表面粗糙且较软的纸吸水能力强。

※给纸排队。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做书写材料。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由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造纸术很快传到世界各地。

(3)牛皮纸具有有光泽、硬度大、吸水性弱等特点;宣纸具有无光泽、硬度小、吸水性强等特点。

(4)我国每产一吨纸,需耗水100立方米,而国外每吨纸仅耗水10—20立方米,甚至低于10立方米。

(5)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就有人用植物纤维造纸。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第一课小苗的诞生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2002年4月1日成功地返回地面。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7、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 9、怎样制作种子标本盒? 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2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3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4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5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6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 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五年级上册科学检测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姓名 一、填空题。(错一空扣1分) 1、种子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组对比实验。 4、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和养料。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9、生物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4、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着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15、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错一题扣1分)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 5、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8、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9、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10、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没有关系(×)11、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12、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 13、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14、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5、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16、种子只在种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17、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18、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9、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20、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21、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22、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 2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4、植物种子的发芽与光的强弱没有任何关系。(√)25、蚯蚓喜欢干燥明亮的环境。(×) 26、在研究绿豆芽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实验中,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水、空气等。(√) 27、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28、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29、光照的强弱对绿豆芽的生长没有任何的影响。(×)30、人类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 31、给植物嫩芽浇水,不但不利于其生长,反而会加速其腐烂的速度。(×) 32、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则不需要。(×)33、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34、在“草——虫——鸟”这条食物链中,鸟是生产者。(×)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 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 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 种子发芽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推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水分不同找 6 颗绿豆种子,其中 3 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 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2)√ (3)√ 课堂练习:1、判断题。(1)×2 种子发芽实验(二)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略3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略。(2)C (3)A 4 蚯蚓的选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1)A (2)B (3)B (4)C 5 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2、略课堂练习:1、填空。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2、判断题。(1)×(2)√ (3)√ (4)√(5)√ 3、看图回答。1

(1)略。(2)蘑菇果实兔子老鼠狼;草鹰;果实兔子刺猬鹰狼 6 做一个生态瓶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 (2)×(3)× 7 改变生态瓶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 8 维护生态平衡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 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单元练习1、选择题。(1)B (2)C 2、填空题。(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态系统3、判断题。(1)×(2)√(3)×(4)√(5)√(6)√ 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5、简答题。(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2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小学科学五上《作业本》答案生物与环境单元1种子发芽实验(一)活动记录: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A )(3 A )(2)C 1、选择题。(1 、略。2 蚯蚓的选择4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C 4))B (2 选择题。(1)A ()B (3 5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记录:小鸟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2、略课堂练习:、填空。草1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1)×(2)√(3)√(4)√(5)√ 3、看图回答。 (1)略。 (2)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 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 6做一个生态瓶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改变生态瓶7. 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课堂练习:)√1)×(2)×(3判断题。(维护生态平衡8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 2 ()√(3)×(4)√(5)√1、判断题。(1)×、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2 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单元练习C (1)B (2)、1选择题。)生态系统(2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填空题。(1 6)√4)√(5)√((3、判断题。1)×(2)√(3)×(田鼠鹰;萝卜兔子4、小麦鹰 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 5、简答题。 (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光》单元 1光和影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C(2)A(3)B(4)B 2阳光下的影子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B(2)C(3)C(4)C(5)A(6)B 2.略 3光是怎样传播的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B(2)B(3)A(4)B(5)A 2.晚上用手电筒光射向天空,可以看到一条笔直的光柱;利用激光笔,可以看到光的直线传播;用一根吸管,透过吸管看灯光,笔直的可以看到,弯折后就不能看到灯光,说明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4光的反射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C(2)B(3)BA 2.光线先照射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 3.探照灯、照镜子、反光镜。 光与热5.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5)×(6(1)√(2)√(3)√(41.判断题。A )A (3)选择题。(1)B(22.A 、资料阅读:B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6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2)×(31.判断题。(1)√(C (3)A 1)(2)C2.选择题。(加压功能、供氧功能、摄食功能、排泄功能、通信功能、隔热功能、防撞击功能、防辐射3. 功能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活动记录:略A 资料阅读:B、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价。略。 2.略单元练习)反射,反光镜、(31)光源,太阳、燃烧的蜡烛、电量的手电筒等;(2)变化;1.填空题。(照镜子、探照灯。A )C(10)C(8A(9)))(3)A(4B(5)C(6B(7)、((2. 选择题。1)B2)AB )√(10)√7)×(8)√(9)×()√(3.判断题。(1)√(23)×(4)√(5)×(6 4.光是直线传播的,光能反射,光具有能量。《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作业参考答案地球表面的地形第1课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陆地的面积小;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中国的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等。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 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 象。 2、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 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 化。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4、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5、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 字母“W”。 6、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 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7、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 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1、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但它看起来最没有钟的样子。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 快,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摆钟就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工作的。 4、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5、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水钟在中国又叫“刻漏”、“漏壶”。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 6、1969年,第一快石英手表诞生。原理是处于电路之中的石英晶体,能产生频率稳定的振动。 7、生物钟现象:东方欲晓,公鸡打鸣。猪羊牛白天活动,而猫夜晚活跃。牵牛花大约凌晨4时打开喇叭。夜来香深夜飘香。病人周期性发病。 8、生物钟对人体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科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会生病、衰老甚至死亡。因此,科学地认识生物钟,并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1、人们从食物里获得热能,人们经常用“千卡”作为食物中的热能单位。每人每天大约需要8000多千焦的热能。1千卡=4.2千焦。 2、每天摄取足够的热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吸收过多的热能或消耗太少,会使热能在体内转化成脂肪积存下来,导致肥胖。 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0C表示。是为纪念瑞典天文学家摄耳修斯的贡献而确定的。 4、物体一般都具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也有少数例外情况,比如水在4℃时体积最小,因为水在0℃-4℃之间时,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5、热总是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而不会从低温的物体传向高温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6、热传递的方式的有三种:传导、辐射、对流。 7、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有时要散热降温,有时要生热保温。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测试 1. 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早上太阳高度低,中午太阳高度高,傍晚太阳高度低。 2. 一天中太阳方向的变化规律: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太阳在头顶(偏南),傍晚太阳在西方。 3. 一天中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早上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脚下(偏北),傍晚影子在东方。 4. 太阳中或日晷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之间的规律制作的,用来计算时间。 5. 手掌日晷的玩法: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上午左手食指代表早上6点,下午右手食指代表傍晚6点。 6.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月亮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7. 地球上位于东面的国家比位于西面的国家,较早看到日岀,较早看到日落。是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亚洲比我国早看到日 岀和日落的国家是日本,韩国等。美国与我国时间相差12小时,当我国是白天的时候美国是晚上。 8. 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圈是一天,导致了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一年,导致了四季变换;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是农历一个月,导致 了月相的变化。 9. 托勒密提岀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提岀了“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他也是第一个提岀地球自转的科 学家。 10. 月相变化规律是:从新月开始,先变成蛾眉月,再变成上弦月,然后是凸月,到月中的时候就形成了满月,接下来依次是残月,下弦月, 蛾眉月。 11. 新月在初一,这一天在天上看不到月亮。 12.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13. 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4. 光的反射: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15. 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6. 小孔成像是由我国古代的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所成的物体影像,方向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17. 镜子分为平面镜和曲面镜,曲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都不是透明的。凸面镜的表面是突岀的,凹面镜的表面是凹陷的。凸面镜最 主要用在倒车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凹面镜常见于哈哈镜或勺子背面,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的。 18. 光的折射:看到水面处的铅笔发生了弯折,说明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是,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 叫做光的折射。 19.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他们是透明的。 20. 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做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可以聚光,主要用于放大镜、远视眼镜和老花镜。 21. 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做凹透镜,有缩小作用,可以散光,主要用于近视眼镜。 22. 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彩虹,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了色散,从而形成了彩虹。 23.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白光透过三棱镜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另U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4. 牛顿最早发现了阳光是有七色光组成的。 25. 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26.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 27.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例如钢尺,铁钉等。大地和人体都是导体。 28.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塑料,橡胶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白天与黑夜 1、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知识与技能: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见户外的阳光了吗? 提醒学生,不可以直视阳光,以免对眼睛产生伤害。 2、站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呢? 温暖、热、明亮。 3、同学们能够描述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吗? 引导学生通过方位和高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借助校园里的一些参照物描述太阳的高度。 4、你们还看过天空中其他位置的太阳吗?那是在什么时候? 早晨、傍晚、中午、下午。 二、观察影子 1、谈话:找一根竹竿立在操场上,说一说,竹竿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亲自“立竿”“见影”,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 3、用粉笔画出整条影子,并测出长度,记录当时的时间。 4、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人一组,在操场上走一走,看一看还有哪些东西有

影子,也把它画下来,并记上时间。 三、讨论 1、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猜一猜,过一段时间,操场上的那些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影子会动吗?怎么动呢?朝哪个方向动呢? 2、学生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实践活动,制作日影仪 1、什么是日影仪?日影仪有什么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日影仪。学具袋中有现成的材料,引导学生组装起来即可。 3日影仪如何使用?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何使用日影仪。要特别强调的是,纸上的方位必须与实际方向保持一致,日影仪摆放好之后,用胶带固定,以免移位。 五、你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用手电筒和竹篾模拟太阳的运动。 六、组织讨论 1、引导学生到操场上去观察标记的影子的变化。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这个时候学生会惊奇的发现,影子已经偏离了原来的位置,而且长度也发生了变化。 2、总结影子变化规律 3、在组织学生讨论教材提出的问题时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然后描出影子顶端的连线,用箭头表示移动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总结出影子变化的规律是由西向东,早晨非常的长,中午变短,到傍晚的时候又变得非常的长。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到西,早晨的时候很低,中午的时候高,傍晚的时候低。 七、课堂总结。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答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1. 日晷时间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地球自转 3.托勒密哥白尼 4.生活习性 5.花钟林奈 6.低→高→低长→短→长 二、火眼金睛(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1. B 2.B 3. B C 4.A 5. B 6. C 7. C 8 B 9. C 10. C 三、科学阅读 1.365 天,366天 2. B A 3.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4.日、月、年和世纪等。 四、实验探究 1.实验名称: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 1 2 3 4 将上图中4 2.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五、数据分析 1. B 2.满月十五 3.月相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质量检测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1.光滑 2.凸透镜凹透镜 3.放大聚光成像 4.光沿直线传播 5.会聚分散 6.直线 7.光沿直线传播反射 8.近视镜是——凹透镜老花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潜望镜是——平面镜 9.墨子10.牛顿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快又准)。(24分) 1. D 2.A 3. A 4. C 5. A 6. B 7. A 8.D 9. C 10. B C D 三、科学阅读 1.彩虹是阳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水滴上发生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 2.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天空有两条彩虹:一条叫主虹,色彩鲜艳,里面是紫色,外面是红色;另一条叫副虹(又叫霓),里面是红色,外面是紫色,红色较淡。 3. 原因一:光的波长决定光的弯曲程度 原因二:与地球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 四、实验探究 1、 这是小孔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是直线传播的。 2、红、橙、黄、绿、蓝、靛、紫(或七种)红色。 五、数据分析 7:50镜中的影像和实际物体左右相反。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27分) 1.导体绝缘体 2.开关导线电池小电珠 3. 正极负极 4.南极北极 5.改变电池数量改变线圈匝数 6. 司南天然磁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已整理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 教学重难点: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准备: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 二、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让学生说一说:绿豆怎样才能发芽 师进行小结学生说的绿豆发芽的条件 师:如果我们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 三、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选择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选择需要改变的另一个条件,请学生按五个方面加一说明 四、确定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计划 学生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调整学生选择的课题, 学生阅读资料,着手写实验计划 教后记: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对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实验设计,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种子发芽实验盒,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计划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 师简要记录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依次报告其他两项实验的计划 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二、配备实验装置 对照教材,了解方法,然后动手做。 让生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猜测实验结果 让学生猜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发生变化可能要多长时间,几天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 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即时发现变化 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教后记: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五年级科学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 1.绿豆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和。 2.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草、兔、鹰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联系中,生产者 是,消费者是。 3.像、、等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发光时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4.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5.地球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汶川地震发生在内。6.由于受水、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7.土壤是、、、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8.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表示。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和两种摩擦方式,同样重量的物体,________时,受到的摩擦力小。铅笔袋放在桌面上拉动,桌面越光滑,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就越。 10.利用垫片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橡皮筋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嘴喷气的方向。 二、判断题: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2.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 3.种子发芽与生长都需要阳光。()4.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5.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6.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凸透镜取得的。()

8.岩石的风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9.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10.暴雨时径流浑浊,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11.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2.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汽车也开得动。()13.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才不会摔倒。()14、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来运动的。() 三、选择题: 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A、干燥、高温 B、明亮、低温 C、黑暗、潮湿 2.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长出嫩芽 B、种皮破裂 C、种子膨大 3.把红、白、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是。 A、白色的 B、红色的 C、黑色的 4.人站在阳光下,影子最长的是。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5.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6.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7.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8.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A、放鞭炮 B、火车前进 C、皮球在地点弹起来 9.自行车的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 B、扶手 C、轮子 10.1公斤米受到的重力约等于 ___牛顿。 A、10 B、5 C、1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早晨太阳在东方,影子在西方;傍晚太阳在西方,影子在东方。 2.太阳高度概念?太阳高度与影子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太阳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中午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温度最高;早晨,傍晚太阳高度低,影子长,温度低。 3.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长度、方向)? 长度:由长变短,再变长。方向:由西向东。 4.古人用的计时工具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 太阳的运动与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个原理制作出的。 5.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什么日晷?赤道日晷:与地球赤道平行。 6.昼夜交替的原因?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地球自转 7.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8.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地球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着。 9.因为地球是圆的,同时在自转,有一部分地区有阳关照射,是白天;有一部分没有阳光照射,是黑夜,所以存在时差。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1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12.月相的概念?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月两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这是因为太阳照到月亮上,同时月亮围绕地球转,不同时间我们在地球上看到被照射到的月亮也是不同的,所以才会出现‘月有阴晴圆缺’。 13.月相的周期?看到的月光是什么光? 月相的周期是一个月,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反射到地球上的光。 14.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 15.科学家林奈根据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编制了花钟。 16.夜晚活动的动物有:蜗牛,猫头鹰,老鼠,蛾子,蝙蝠,刺猬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全册 _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时练习题 《太阳和影子》 一、填空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4、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5、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6、(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二、简答 1、问: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 1、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2、问: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太阳钟》 一、填空 1、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2、(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3、(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4、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5、(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二、简答 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 《昼夜交替》 一、简答 1、(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3、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4、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5、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7、(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二、填空 1、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