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人类皮纹分析

遗传学实验——人类皮纹分析
遗传学实验——人类皮纹分析

实验组序号:日期:

实验项目:人类皮纹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皮纹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了解皮纹分析在遗传学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

人体的手、脚掌面具有特定的纹理表现,简称皮纹。人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真皮乳头向表皮突起,形成许多排列整齐、平行的乳头线,此线又称嵴纹。嵴纹上有许多汗腺的开口。突起的嵴纹相互又形成凹陷的沟。这些凹凸的纹理就构成了人体的指(趾)纹和掌纹。目前,皮纹学的知识和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以及作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人体的皮纹既有个体的特异性,又有高度的稳定性。皮纹在胚胎发育第13周开始出现,第19周左右形成,出生后终生不变。

实验对象:

正常人群、遗传病患者指纹与掌纹资料

实验用品:

本实验基本不需要用仪器设备,学生可以对自己选定的皮纹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收集数据。(或使用放大镜、印台、印油、白纸、直尺、铅笔、量角器。)

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指纹观察

手指末端腹面的皮纹称为指纹。根据纹理的走向和三叉点的数目,可将指纹分为三种类型: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

1.1 弓形纹(arch,A):特点是嵴线由一侧至另一侧,呈弓形,无中心点和三叉点。根据弓形弯度分为简单弓形纹和篷帐式弓形纹。1.2 箕形纹(loop,L):箕形纹俗称簸箕。在箕头的下方,纹线从一侧起始,斜向上弯曲,再回转起始侧,形状似簸箕。此处有一呈三方向走行的纹线,该中心点称三叉点。根据箕口朝向的方位不同,可分为两种:箕口朝向手的尺侧者(朝向小指)称正箕或尺箕;箕口朝向手的桡侧者(朝向拇指),称反箕或桡箕。

1.3 斗形纹(whorl,W):是一种复杂、多形态的指纹。特点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叉点。斗形纹可分绞形纹(双箕斗)、环行纹、螺形纹和囊形纹等。

根据统计,指纹的分布频率因人种而异,存在种族,性别的差异。东方人尺箕和斗形纹出现频率高,而弓形纹和桡箕较少;女性弓形纹多于男性,而斗形纹较男性略少。

2、嵴纹计数

2.1 指嵴纹计数:弓形纹由于没有圆心和三叉点,计数为零。箕形纹和斗形纹,则可从中心(圆心)到三叉点中心绘一直线,计算直线通过的嵴纹数。斗形纹因有两个三叉点,可得到两个数值,只计多的一侧数值。双箕斗分别先计算两圆心与各自三叉点连线所通过的嵴纹数,再计算两圆心连线所通过的嵴纹数,然后将三个数相加起来的总数除以2,即为该指纹的嵴纹数。

2.2指嵴纹总数(TFRC ):为10个手指指嵴纹计数的总和。我国男性平均值为148条,女性为138条。

3、掌纹观察

图:指纹的嵴纹数

图: 指纹的类型

3.1掌纹分为五部分:

大鱼际区:位于拇指下方。

小鱼际区:位于小指下方。

指间区:从拇指到小指的指根部间区域,依次为I1,I2、I3、I4区。

指间区纹:它是指手指基部的皮肤花纹。在除拇指外的手指根部常有嵴线不同走向分界的三叉点, 在三叉点间出现的花纹即指间区纹。指间区纹变异的形式较多, 个体间的差异也大, 从没有真实花纹到各指间区都有真实花纹皆有发现,不考虑花纹变化的程度, 只考察花纹的出现,指间区纹被简单分为I1,I2、I3、I4区纹和无真实花纹。

三叉点及四条主线:由2、3、4、5指基部的三叉点a、b、c、d 各引出一条主线,即A线,B线,C线和D线。

atd角:正常人手掌基部的大、小鱼际之间,具有一个三叉点,称轴三叉,用t表示。从指基部三叉点a和三叉点d分别画直线与三叉点t相连,即构成atd角。可用量角器测量atd角度的大小,并确定三叉点t的具体位置。三叉点t的位置离掌心越远,也就离远侧腕关节褶线越近,atd角度数越小;而三叉点t的位置离掌心越近,离腕关节褶线越远,atd角就越大。我国正常人atd角的平均值为41°。3.2 t距百分比计算:

t三叉至远侧腕关节褶纹的距离(t距),比上手掌长度(中指掌面基部褶线至远侧腕关节褶纹间的垂直距离)的百分比(图-43):

4、指褶纹和掌褶纹

指手掌和手指屈面各关节弯曲活动处所显示的褶纹。实际上褶纹不是皮肤纹理,但由于染色体病患者的指褶纹和掌褶纹有改变,所以列入皮纹,进行观察讨论。

4.1 指褶纹:正常人除拇指只有一条指褶纹外、其余四指都有2条指褶纹与各指关节相对应。但先天愚型患者(21三体)和18三体患者的第五指(小指)可只有一条指褶纹。

4.2 掌褶纹:正常人手掌褶纹主要有三条,分别是:远侧横褶纹,近侧横褶纹,大鱼际褶纹(图-44)。

(1)通贯掌:又称猿线。由远侧横褶纹与近侧横褶纹连成一条直线横贯全掌而形成。

(2)变异I 型:也称桥贯掌。表现为远侧和近侧横褶纹借助一条短的褶纹连接。

(3)变异II

型:又称叉贯掌。为一横贯全掌的褶纹,在其上下各

图:正常人掌纹 图: atd 角、t 位置变化及t 距比示意图

方伸出一个小叉。

(4)悉尼掌:表现为近侧横褶纹通贯全掌,远侧横褶纹仍呈正常走向。这种掌褶纹多见于澳大利亚正常悉尼人群中,故称悉尼掌。

在某些疾病的诊断中,掌褶纹可作为一项辅助诊断的指标。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5、脚掌纹

人的脚掌、脚趾上也有一定的皮纹图形。但目前仅对拇趾球区皮

纹了解较多,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具体可分为7种类型:①远侧箕形纹②斗形纹③腓侧箕形纹④胫侧箕形纹⑤近侧弓形纹⑥腓侧弓形纹⑦胫侧弓形纹。先天愚型患者胫侧弓形纹出现的频率较高,而13三体患者腓侧弓形纹的频率较高(图-46)。

图:正常人指褶纹和掌褶纹

图:通贯掌和变异掌褶纹

肤纹调查表

图:拇趾球区的皮纹类型

姓名曹雪班级麻醉112班学号6301611062 年月日

最新遗传学复习(刘祖洞_高等教育出版社_第二版)资料

一.绪论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 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 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了前进发展的条件,遗传只能是简单的重复;没有遗传,变异不能积累,就失去意义,生物也就不能进化了。 二.孟德尔定律 1. 性状: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称为性状 2. 单位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被区分开得每一个具体性状称为单位性状,即生物某一方面 的特征特性。 3. 相对性状:不同生物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存在不同的表现,这种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 ):F1中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如红花。 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F1中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如白花。 F2中,两个亲本的性状又分别表现,称为性状分离。显性个体:隐性个体 = 3:1。 分离规律及其实现的条件? 分离规律 1)(性母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配到配子中,配子只含有成对因子中的一个。 2) 杂种产生含两种不同因子(分别来自父母本)的配子,并且数目相等;各种雌雄配子受精结合是随机的,即两种遗传因子是随机结合到 子代中。 实现条件 1) 研究的生物体必须是二倍体(体内染色体成对存在),并且所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 2)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配子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不同类型的配子具有同等的生活力;受精时各种雌雄配子均能以均 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 3) 受精后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或大致同样的存活率。 4) 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体比较大。 三.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答: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发生在所有正在生长着的组织中 从合子阶段开始,继续到个体的整个生活周期 无联会,无交叉和互换 使姊妹染色体分离的均等分裂 每个周期产生两个子细胞,产物的遗传成分相同 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 只发生在有性繁殖组织中 高等生物限于成熟个体;许多藻类和真菌发生在合子阶段 有联会,可以有交叉和互换 后期I 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减数分裂;后期II 是姊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均等分裂 产生四个细胞产物(配子或孢子)产物的遗传成分不同,是父本和母本染色体的不同组合 为母细胞的一半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指导 实验1 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实验1.1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制片与观察 目的要求 学习和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技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及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 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植物体细胞进行的一种主要分裂方式。有丝分裂的目的是增加细胞的数量而使植物有机体不断生长。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能准确地进行复制,然后能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在根尖、节间、茎的生长点、芽及其它分生组织里进行。将生长旺盛的植物分生组织经取材、固定、解离、染色、压片等处理即可以观察到细胞内的有丝分裂图象。如若需要进行染色体计数,则需进行前处理,即取材之后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阻止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这时,染色体不排到赤道板上,而是散在整个细胞质中。这十分便于对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进行观察。 试剂和器材 1材料 均可以大蒜(Allium sativum 染色体数目2n=16)、玉米(Zea mays 染色体数目2n=20)、洋葱(Allium cepa染色体数目2n=16)或蚕豆(V icla faba染色体数目2n=12) 等根尖为实验材料。 2试剂 95%乙醇、冰乙酸、石炭酸品红、l mol/L HCl。 3器材 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单面刀片、镊子、培养皿、量筒、吸水纸。 操作方法 1生根 植物根尖是植物的分生组织,取材容易,操作方便。植物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因此,它是细胞有丝分裂相制备与观察的理想选取部位。大蒜、洋葱易于在水培、沙培、土培条件下生根。采用水培时要注意在暗处培养,以满足根生长条件,使根系生长旺盛。玉米和蚕豆种子可先用温水浸泡1天之后,再转入铺有多层吸水纸或纱布的培养皿中,上面盖双层湿纱布置于24~26℃温箱中培养,每天换水二次。 2取材 待根长至l.5~2.0 cm时,将根取下。若实验只需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时期的特征,可将根尖直接放入Carnoy固定液(95%乙醇:冰乙酸=3:1)中固定;如果要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则必须对根尖进行前处理后才能固定。取材和固定必须要在细胞分裂高峰期进行,即分裂细胞占细胞总数最大值时进行,这样分裂细胞比例大,便于选择和观察。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其细胞分裂高峰的时间是不同的。大蒜和洋葱的细胞分裂高峰期通常

遗传学实验

实验一果蝇遗传性状的观察 背景知识 果蝇是在世界各地常见的昆虫,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Drosophila)。果蝇属有3000多种,我国发现800多种,遗传学研究中通常用的是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果蝇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它形体小,生长迅速,繁殖率高,饲养方便;世代周期短(约12天即可繁殖一带);突变性状多;染色体数目少,基因组小;实验处理十分方便,容易重复实验,便于观察和分析。果蝇的遗传学研究广泛而深入,尤其在基因分离、连锁、互换等方面十分突出,为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果蝇仍然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果蝇的基本特征及鉴别雌、雄果蝇的方法,熟悉常见突变型。 2.了解果蝇生活周期特征及各阶段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材料 野生型和几种常见的突变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三、仪器设备 双筒立体解剖镜,培养瓶(粗平底试管或牛奶瓶)及麻醉瓶(与培养瓶一致的空瓶),白瓷板,毛笔。 四、药品试剂 乙醚,玉米粉,酵母粉,蔗糖,丙酸。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生活周期的观察 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其完整的生活周期可分为4个明显的时期,即卵、幼虫、蛹和成虫(图1-1)用放大镜从培养瓶外即可观察到这4个时期,也可取出用立体解剖镜仔细观察。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关系很密切,低温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减低,高于30℃使果蝇不育甚至死亡。果蝇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25℃培养条件下果蝇从受精卵到成虫约10天,其中卵和幼虫期5天,蛹4天。成虫果蝇在25℃时约成活15天。 卵:受精卵白色,椭圆型,腹面稍扁平,长约0.5mm,在前端背面伸出一触丝,他能使卵附着在事物上。 幼虫:受精卵经24h就可孵化成幼虫,幼虫经2次蜕皮到第3龄期体长可达4~5mm。肉眼观察可见幼虫一端稍尖为头部,上有一黑色沟状口器。 蛹:幼虫4天左右即开始化蛹。化蛹前3龄幼虫停止摄食,爬到相对干燥的表面(如培养瓶壁),渐次形成一个菱形的蛹,起初颜色淡黄、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成深褐色,此时即将羽化。 成虫:刚从蛹壳中羽化出来的果蝇,虫体较肥大,翅还未展开,体表也未完全几丁质化,所以成半透明的乳白色。透过腹部体壁还可以观察到消化道和性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简介 课程名称:遗传学实验 课程性质:随课实验 课程属性:基础课 学时学分:学时16学分1 面向专业: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遗传学实验是生物学所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同时也是为了配合遗传学的教学而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本课程由基础操作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构成,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验证遗传学理论、并初步掌握遗传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从个体、细胞水平揭示遗传学的基本现象与规律,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并初步掌握现代遗传学实验操作技能,熟悉遗传学分析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进行遗传学创新性研究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二、实验项目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果蝇的培养及生活史和形态观察 小鼠骨髓染色体的制片及观察 人群中基因频率的调查 人类巴氏小体观察 三、有关说明 1、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 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后续课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人类遗传学 平行开设课程:细胞生物学 2、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刘祖洞江绍慧遗传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二版 (2)主要参考书目 ①张文霞等编遗传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②张贵友等编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实验一1、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及观察(3学时) 一、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2. 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3. 掌握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及观察 〖目的和要求〗 本次实验通过对植物根尖的制片和观察,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对植物组织、细胞的固定、离析和压片方法,了解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情况,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细胞均等增殖的过程, 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都能复制一份, 然后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所含的染色体在数目,形态和性质上均是相同的,在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均存在着有丝分裂。分生组织→固定→解离→染色→压片→观察(间期、早期、中期、后期、末期) 〖材料和方法〗 洋葱或大蒜或种子根尖 水浴锅、显微镜 卡诺氏固定液、石炭酸品红(或醋酸洋红)染色液,1N盐酸(或0.5%果胶酶+纤维素酶),秋水仙素(0.1%)1、取材:大蒜、洋葱根尖,恒温箱

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复习资料 1.遗传、变异、遗传学 2.遗传学诞生于哪一年,遗传学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 3.基因工程诞生于哪一年1972或1973 4.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于哪一年,完成于哪一年:1990,2001 5.颗粒学说是谁提出来的:孟德尔 6.魏斯曼提出了什么学说:种质连续论7.DNA的化学成分有哪些: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 8.DNA一级结构与二级结构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9.染色质与染色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0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是什么?主要区别是什么? 11.染色体的组成结构是什么? 12.什么是染色单体、姊妹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染色体组 13.染色体的显微结构是什么? 14.核小体是什么? 15.什么是复制与半保留复制 16.复制的准确性依赖于什么? 17.复制的过程如何?特点是什么?18.一般生物的复制要点 19.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复制差异20.端粒是什么组成?其作用是什么?端粒怎样复制? 21.细胞周期是怎样划分的,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2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无丝分裂的差异是什么? 23.有丝分裂特点 24.减数分裂特点 25.什么是分离定律?什么是自由组合定律? 26.图解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27.配子、表型与基因型如何计算 28.多因一效、一因多效、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基因、基因型、表型 29.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共显性(codominance)或并显性、嵌镶显性(mosaic dominance)、条件显性、致死基因(lethal genes)、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一因多效(pleiotropism)、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 30基因互作的几种形式的概念、比例,判断(互补、积加、重叠、显性上位、隐性上位、抑制、互作) 31、连锁、连锁遗传、连锁现象、连锁基因32.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完全不连锁33.交换值计算 34.交换值(recombination frequency)与连锁判断 35.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36.两点试验(two-point testcross)与三点试验(three-point testcross) 37.作图与连锁群 38.连锁基因根据基交换值计算配子比例及基因型比例 39.干扰与并发系数或符合系数的计算40.双交换概念、特点、根据双交换判断三基因顺序 41.性连锁、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 42.细胞质遗传的概念与特点 43.锥实体遗传、麦芬蛾遗传特点 44.细胞质遗传的载体有哪些? 45.雄性不育类型、假说? 46.突变、突变体、突变剂 47.碱基置换、回复突变、移码突变、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突变热点、中性突变、基因突变 48.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什么? 49.为什么回复突变小于正向突变? 50亚硝酸、烷化剂、吖啶类、碱基类似物、自由基、紫外线、电离辐射的作用 51.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的特点 52.产生突变热点的原因 53.转座子类型与特点? 54.转座(transposition)与转座因子55.转座遗传学效应 56.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概念、细胞学特点、遗传学效应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指导

实验须知 一、实验课的目的 1.培养锻炼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科学作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技能,为今后学习和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3.培养学生爱好公物,爱护集体,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品质。 二、实验课要求 1.课前必须预习,了解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及意义,写出预习报告。 2.上课必须穿白大褂,带实验讲义和实验报告纸。 3.遵守实验室制度,注意安全(水、电、暖、强酸、强碱、有毒物质等)。 4.实验中要正规操作,动手动脑主动进行实验;掌握关键,力求得出准确结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及时做好记录;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结果。 5.在实验过程中不诉大声喧哗,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6.器材、药品等按规定使用,严禁乱用乱放。 7.爱护仪器,在实验过程中因个人未能安实验要求操作而导致的器材损坏,按规章制度进行赔偿。 8.实验结束后,相关器材要彻底清洗干净,放到指定原位。 9.废弃物按要求分类收集、处理。 10.值日生要打扫干净实验台、地面,并负责关好门窗、检查水、电等。 11.因故不能上实验者应有请假手续。

实验1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 一、实验原理 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二、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材料的固定方法和常规压片技术;观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三、实验材料 洋葱(Aillum cepa)根尖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用具:染色板,载玻片,盖玻片,指管,温度计,试剂瓶,滴瓶,镊子,解剖针,毛边纸。 2.药品:无水酒精,70%酒精,冰醋酸,对二氯苯或秋水仙素,醋酸钠,碱性品红,石炭酸,甲醛,山梨醇,二甲苯。 a卡诺固定液的配制:用3份无水酒精,加入1份冰醋酸(现配现用)。 b染色液的配制: 配方Ⅰ.石炭酸品红(Carbol.fuchsin),先配母液A和B。 母液A:称取3g碱性品红,溶解于100mL的70%酒精中(此液可长期保存)。 母液B:取母液A 10mL,加入90mL的5%石炭酸水溶液(2周内使用)。 石炭酸品红染色液:取母液B 45mL,加入6mL冰醋酸和6mL 37%的甲醛。此染色液含有较多的甲醛,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观察核分裂比较适宜,后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的配方Ⅱ,称改良石炭酸品红,可以普遍应用于植物染色体的压片技术。 配方Ⅱ:改良石炭酸品红。取配方Ⅰ石炭酸品红染色液2-10ml,加入 90-98ml45%的醋酸和1.8g山梨醇(sorbitol)。此染色液初配好时颜色较浅,放置二周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在室温下不产生沉淀而较稳定。 1N Hcl :浓HCl82.5ml→1000ml 五、实验说明 1.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生长点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根尖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方便。根尖由于取材方便,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材料,有些植物种子难以发芽,或仅有植株而无种子,也可以用茎尖作为材料; 2.植物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不尽相同,通常在十到几十小时之间,温度明显地影响分裂周期,对于一个不太熟悉的实验材料,最好在特定温度下长根,掌握有丝分裂高峰期,以便得到更多的有丝分裂的细胞。 3.预处理是降低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分散,防止纺锤体形成,让更多的细胞处于分裂中期。预处理的方法有低温预处理和药物预处理。(1)低温预处理将材料浸在蒸馏水中,放在1-4℃冰箱内离体处理24h。此法效果很好,对染色体无破坏作用,染色体缩短均匀,简便易行,各种作物都适用。(2)药物预处理:①0.05-0.2%秋水仙素溶液与室温下处理2-4h,对抑制纺锤体活动效果明显,易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且染色体收缩较直,有利于染色体结构的研究。②饱和对二氯苯溶液室温下处理3-5h,对阻止纺锤体活动和缩短染色体效果也较好,但对染色体小而多的植物来说不利于染色体的计数。③0.002-0.00mol/L8-羟基喹啉18℃条件下处理5-6h,可以引起细胞粘度的改变,导致纺锤体活动受阻,使中期染色体在赤道面上保持相应的排列位置。缢痕区也较为清晰。一般认为对中等或长染色体的植物较合适。④70ppm放线菌酮和250ppm8-羟基喹啉的混合液于25℃条件

园艺植物遗传学部分实验指导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 一、原理 植物组织中绝大部分是核DNA,它和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在一起,以核蛋白(即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CTAB是一种阳离子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0.7mol/L NaCl)是可溶的,当降低溶液盐的浓度到一定程度(0.3mol/L NaCl)时从溶液中沉淀,通过离心就可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同蛋白、多糖类物质分开,然后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沉淀溶解于高盐溶液中,再加入乙醇使核酸沉淀,CTAB能溶解于乙醇中。 二、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1、仪器 水浴锅;混匀器;高速冷冻离心机;移液器;754紫外分光光度计;液氮罐;水平电泳槽;电泳仪;一次性手套;吸头;1.5 mL离心管。 2、材料与药品 植物材料,以幼苗、嫩叶含DNA高。 液氮;氢氧化钠;CTAB;Tris;氯仿;乙醇;RNA酶;硼酸;溴酚蓝;异戊醇;β-巯基乙醇;盐酸;异丙醇;EDTA;GoldView核酸染料;琼脂糖;甘油;DNA分子量标记(DNA marker)。 三、操作方法 (1)按1 g样品3 ml DNA提取液的比例,取相应的园艺植物叶片,加入DNA提取液后,在研钵中充分磨碎;取3ml左右研磨后的液样于5 mL离心管中,65℃水浴35分钟以上,其间颠倒混匀一次。 (2)加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溶液,上下颠倒摇匀后,10000 rpm下离心10分钟,取吸上清液于一新的离心管中。 (3)再加两倍体积的预冷异丙醇,上下颠倒混匀后,10000 rpm下离心10分钟,弃上清。 (4)用3 mL 70%乙醇洗涤沉淀,重复一次,在室温下倒置晾干。 (5)沉淀用100 uL TE溶液溶解,用TE(pH8.0)作空白对照,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260nm、280nm和230nm吸收值,计算A260/A230和A260/A280的比值,并换算出核酸的含量。 (6)琼脂糖凝胶板的制备 (7)加样:将样品与溴酚蓝按4:1的比例混合,用移液器缓慢加入凝胶样品孔中,点样量为每孔5 μgDNA。 (8)电泳:点样端接负极,电泳开始时,可用较高的电压,如100伏特,这样可使样品很快进入胶内,而减少样品扩散,待样品进入胶内即可保持每厘米5伏特左右的电压,DNA 在电泳中向正极移动。 当溴酚蓝的区带移至距凝胶底部1-2cm,停止电泳,当胶板为10-15cm的长度时,电泳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 (9)观察与鉴定

遗传学实验

第六章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作图 (试题及答案) 09生物02班杨亚琼20091052220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染色体作图:确定相互连锁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的过程即染色体作图。 2.MI模式和MII模式:MI 模式即第一次减数分裂模式。指基因与着丝粒之间没有发生交换时,一对等位基因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分开,这种分离称MI 分离,而把子囊孢子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形式称为MI模式。MII模式即第二次减数分裂模式。指基因与着丝粒之间发生了交换,交换后的等位基因要到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才分开,这种类型的分离称为第二次分离,子囊孢子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形式称为MII模式。 3.SSR:即简单重复序列。指一类由1~6个碱基组成的基序串联重复而成的DNA序列。如(GA)n,(GGC)n,(GATA)n等,代表重复次数,序列长度一般在100bp以下,其最大特点是在不同个体间长度的高度变异性。 4.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是指DNA探针直接与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上对应的同源区段杂交结合,杂交结果直接显示出与探针序列同源的区域在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上所处的位置。 5.单交换(single crossover)和双交换(double crossover):在一段染色体区域同时发生两次交换的现象称为双交换。由双交换形成的重组型配子称为双交换型配子。如果只发生一次交换,则称为单交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遗传规律考虑,基因重组途径可有( )和( )。 自由组合连锁交换 2.在同一个连锁群内任意两个基因之间交换值与这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有关,两个基因间距离越大,其交换值也就愈();反之,距离越小,则其交换值也就愈(),但最大不会超过(),最小不会小于()。 大小 50﹪ 0﹪ 3.番茄中,圆形果对长形果为显性,光皮果对桃皮果为显性。用双隐性个体与双杂合个体测交得到下列结果,光皮圆果24、光皮长果246、桃皮圆果266、桃皮长果24。a、杂合体亲本的基因连锁是相引还是相斥?()。 b、这两个基因的交换率为()。 相斥8.57 4.在链孢霉中,若某一基因与着丝粒相距10个图距单位,那么杂合体所产生的交换型子囊应为()。 20 5.染色体连锁遗传图的图距单位是(),物理遗传图的图距单位是() cM bp 6.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四级结构,是指(),(),(),() 核小体螺旋体超螺旋体染色体 7.常用的遗传标记主要可分为四类,分别是(),(),(),() 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 8.用真菌进行遗传学分析的最主要优点是() 真菌是单倍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子囊孢子呈线性排列,其排列顺序直接反映了四条染色单体的排列顺序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某一植物中,以AABBDD×aabbdd杂交,F1再与三隐性亲本测交,获得的Ft数据为:ABD20;abd20;abD20;ABd20;Abd5;aBD5;aBd5;AbD5;从这些数据看出ABD是(A)。

遗传学期末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是认识和阐明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组成、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 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主要是DNA)片段,是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基因可以发生突变,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孟德尔在遗传分析中所提出的遗传因子,就是基因。 基因座: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有其特定的座位。 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如人的ABO血型中IA,IB和i。 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中,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 隐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中,不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 基因型: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的组成。 表型: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可以观察到的各种形体特征、基因的化学产物、各种行为特性等)。 纯合体: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称为纯合体,或称基因的同质结合。 杂合体: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或称基因的异质结合。 回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 测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的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概率:指在反复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基因型:控制生物性状的全部基因的总称。 表现型:指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称。 完全显性:F1所有个体都表现出显性亲本的性状,这种表现形式称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杂合子性状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这种表现形式称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或并显性:杂合子中两种基因都完全表达出来,这种表现形式称共显性/并显性。 镶嵌显性:两纯合亲本杂交,杂合体的表型与两纯合亲本都不同,而是各自在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显性的现象。如黑瓢虫鞘翅色斑遗传(由谈家桢教授发现)。 致死基因:生物体中具有致死作用的基因。 隐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只在纯合体时表现。 显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只在杂合体时表现。 复等位基因:种群中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上存在的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上称为复等位基因,是对群体而言。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密切关系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 性别决定:一般指雌雄异体生物决定性别的方法,通常可分为染色体决定与非染色体决定。 性别分化:受精卵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进行雄性或雌性性状发育的过程。 性染色质体(巴氏小体):位于间期细胞核内一染色很深的小体,与性别、X-染色体数有关,故称为X染色质体。 剂量补偿效应: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相近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这种遗传方式称伴性遗传或性连锁。 从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由于受性激素的影响,基因在不同性别中的表达不同,这种性状的遗传叫从性遗传。 限性性状: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仅在某一性别中表现的现象,这种性状的遗传叫限性遗传。 交换:指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时,染色体常常交叉,因而使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互相调换相应或同源的片段,这一过程叫交换。 交换率/交换值:是染色单体两个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平均次数。 重组率/重组值( RF):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值RF=(重组型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二、人类皮纹分析

二、人类皮纹分析 实验学时:10 学时 实验类型:设计性 每组人数: 4 人/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皮纹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了解皮纹分析在遗传学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人体的手、脚掌面具有特定的纹理表现,简称皮纹。人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真皮乳头向表皮突起,形成许多排列整齐、平行的乳头线,此线又称嵴纹。嵴纹上有许多汗腺的开口。突起的嵴纹相互又形成凹陷的沟。这些凹凸的纹理就构成了人体的指(趾)纹和掌纹。目前,皮纹学的知识和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以及作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人体的皮纹既有个体的特异性,又有高度的稳定性。皮纹在胚胎发育第13周开始出现,第19周左右形成,出生后终生不变。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 本实验基本不需要用仪器设备,学生可以对自己选定的皮纹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收集数据。(或使用放大镜、印台、印油、白纸、直尺、铅笔、量角器。) 四、实验方案 肉眼直接观察或将双手洗净、擦干,把全手掌在印台上均匀地涂抹上印油,五指分开按在白纸上。注意用力不宜过猛过重,不能移动手掌或白纸,以免所印皮纹重叠而模糊不清。 1、指纹观察 手指末端腹面的皮纹称为指纹。根据纹理的走向和三叉点的数目,可将指纹分为三种类型: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 1.1 弓形纹(arch,A):特点是嵴线由一侧至另一侧,呈弓形,无中心点和三叉点。根据弓形弯度分为简单弓形纹和篷帐式弓形纹。

1.2 箕形纹(loop,L):箕形纹俗称簸箕。在箕头的下方,纹线从一侧起始,斜向上弯曲,再回转起始侧,形状似簸箕。此处有一呈三方向走行的纹线,该中心点称三叉点。根据箕口朝向的方位不同,可分为两种:箕口朝向手的尺侧者(朝向小指)称正箕或尺箕;箕口朝向手的桡侧者(朝向拇指),称反箕或桡箕。 1.3 斗形纹(whorl,W):是一种复杂、多形态的指纹。特点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叉点。斗形纹可分绞形纹(双箕斗)、环行纹、螺形纹和囊形纹等。 根据统计,指纹的分布频率因人种而异,存在种族,性别的差异。东方人尺箕和斗形纹出现频率高,而弓形纹和桡箕较少;女性弓形纹多于男性,而斗形纹较男性略少。 2、嵴纹计数 2.1 指嵴纹计数:弓形纹由于没有圆心和三叉点,计数为零。箕形纹和斗形纹,则可从中心(圆心)到三叉点中心绘一直线,计算直线通过的嵴纹数。斗形纹因有两个三叉点,可得到两个数值,只计多的一侧数值。双箕斗分别先计算两圆心与各自三叉点连线所通过的嵴纹数,再计算两圆心连线所通过的嵴纹数,然后将三个数相加起来的总数除以2,即为该指纹的嵴纹数。 2.2指嵴纹总数(TFRC):为10个手指指嵴纹计数的总和。我国男性平均值为148条,女性为138条。 图:指纹的类型

遗传学实验题归类解题及训练1

遗传学实验题归类解题及训练 1、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为纯种)。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 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2、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D 控制,让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充足多的F 1个体。 ①如果F 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 位于X 染色体上,则F 1代个体的性状 表现为: ②如果F 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 1代个体的性状表 现为: ③如果F 1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 3、右图为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某雄性动物的性染色体简图。X 和 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 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 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已知该雄性个体某对基因(设为A 、a )是杂合的,但不知该对基因是位于X 和Y 染色体的I 片段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通过杂交试验 判断(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案】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对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对应推断的结论.. ) 5、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叶型, 由一对等位基因B 、b 控制,且基因b 使雄配子致死。现获得数株宽叶雌株,试用宽叶雌株×狭叶雄株这个杂交组合,只做一代杂交试验,以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为依据,对宽叶叶型是否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宽叶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对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对应推断的结论.. ) 【答案】 6、已知果蝇的长翅(V )对残翅(v )是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两管果蝇,X Ⅰ Ⅱ-1 Ⅱ

生物技术遗传学实验指导

目录 验一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实验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实验三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C显带技术 实验五核仁形成区银染技术 实验六人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实验七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 实验八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实验九微核检测技术 实验十ABO血型的测定及其基因频率的计算 实验十一苯硫脲尝味试验及其基因频率的计算 实验十二人类皮纹分析 实验十三遗传咨询 实验十四人类基因组DNA的提取 实验十五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实验十六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七PCR-RFLP技术 《遗传学》实验须知 一、医学遗传学实验目的和要求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是医学遗传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实验课有助于加深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2、复习有关理论内容。 3、熟悉实验的主要步骤。 4、初步估计和判定实验的可能结果。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实验所出现的现象与结果并及时记录。 2、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不一致,须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寻找出现误差的原因。 3、各种实验试剂用后放回原处,瓶盖封严,轻拿轻放。 4、使用微量加样器时,一定调整好取用量,按使用要求操作。 5、实验室应保持肃静,注意清洁卫生,实验中用过的废弃物品要及时清理,避免堵塞下水管道。 三、实验后的注意事项 1、实验后,整理清洁所用仪器、设备,注意放回原位,以备下次使用。 2、如有仪器损坏,要及时填写破损报告,并报告老师。 3、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并关闭门、窗、水、电。 四、实验室的意外处理 实验室如遇着火、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必须镇静做紧急处理,并立即报告老师。 1、着火:如遇酒精灯推倒或其它原因着火,首先将一切易燃品移至远处,然后用水扑灭或者切断电源。 2、火伤:皮肤被火灼伤,用烫伤软膏涂抹,如伤势较重,立即送医院治疗。 3、如有毒药品泼溅到皮肤上,如EB,同位素等,应用大量清水进行清洗,必要时,去医院处理。. 4、割伤出血:遇玻璃割伤出血,可用碘酒或红药水消毒后,用纱布包扎。如有玻璃留在伤口,处理前应先取出。 实验一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的基本方法。 2、初步掌握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技术方法 【实验原理】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人体末梢血、微量全血短期培养)及其染色体标本制备是国内外研究显示染色体最常用和效果最好的方法。此方法取材方便,用血量少,操作简便,现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研究和染色体病的诊断等。 人体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是已分化、处于G期的细胞,几乎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0在离体血培养细胞中很难找到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因此,需采用刺激细胞增殖的措施。人们发现从云豆(菜豆)中提取的植物血球凝集素(植物血凝素,PHA)可以刺激小淋巴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即在PHA作用下,处在G期的小淋巴细胞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淋巴母细胞具0有分裂能力,重新进入增殖周期进行有丝分裂。在PHA作用下体外培养72小时左右,多数淋巴细胞已处于细胞周期的第二周期。此时,细胞分裂相较多,但都处于分裂的不同时期。一般来说,制作染色体标本主要是显示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因中期染色体形态最为典型、最为清晰,最易辨认,是研究染色体的最好阶段。为了获得大量可供分析的中期染色体,需在终止细胞培养前数小时加入适当浓度

二、人类皮纹分析

实验学时:10学时 实验类型:设计性 每组 人数:4人/组 、实验目的 1、掌握皮纹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了解皮纹分析在遗传学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 简称皮纹。人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真皮乳头向表 此线又称嵴 纹。嵴纹上有许多汗腺的开口。突起的嵴纹相 互又形成凹陷的沟。这些凹凸的纹理就构成了人体的指(趾)纹和掌 纹。目前,皮纹学的知识和技术, 广泛应用于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以及作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人体的皮纹既有个体的特异性,又有高度的稳定性。皮纹在胚胎发育第3周开始出现,第19周左 右形成,出生后终生不变。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 本实验基本不需要用仪器设备,学生可以对自己选定的皮纹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收集数据。(或使 用放大镜、印台、印油、白纸、直尺、铅笔、量角器) 四、实验方案 肉眼直接观察或将双手洗净、擦干,把全手掌在印台上均匀地涂抹上印油,五指分开按在白纸上。 注意用力不宜过猛过重,不能移动手掌或白纸,以免所印皮纹重叠而模糊不清。 1、指纹观察 手指末端腹面的皮纹称为指纹。根据纹理的走向和三叉点的数目,可将指纹分为三种类型:弓形纹、 箕形纹、斗形纹。 1. 1弓形纹(arch ,A ):特点是嵴线由一侧至另一侧,呈弓形,无中心点和三叉点。根据弓形弯度 分为简单弓形纹和篷帐式弓形纹。 人类皮纹分析 人体的手、脚掌面具有特定的纹理表现, 皮突起,形成许多排列整齐、平行的乳头线,

1.2箕形纹(loop , L):箕形纹俗称簸箕。在箕头的下方,纹线从一侧起始,斜向上弯曲,再回转起始侧,形状似簸箕。此处有一呈三方向走行的纹线,该中心点称三叉点。根据箕口朝向的方位不同, 可分为两种:箕口朝向手的尺侧者(朝向小指)称正箕或尺箕;箕口朝向手的桡侧者(朝向拇指),称反箕或桡箕。 1. 3斗形纹(whorl,W)是一种复杂、多形态的指纹。特点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叉点。斗形纹可分绞形纹(双箕斗)、环行纹、螺形纹和囊形纹等。 根据统计,指纹的分布频率因人种而异,存在种族,性别的差异。东方人尺箕和斗形纹出现频率高, 而弓形纹和桡箕较少;女性弓形纹多于男性,而斗形纹较男性略少。 2、嵴纹计数 2.1指嵴纹计数:弓形纹由于没有圆心和三叉点,计数为零。箕形纹和斗形纹,则可从中心(圆心)到三叉点中心绘一直线,计算直线通过的嵴纹数。斗形纹因有两个三叉点,可得到两个数值,只计多的一侧数值。双箕斗分别先计算两圆心与各自三叉点连线所通过的嵴纹数,再计算两圆心连线所通过的嵴纹数,然后将三个数相加起来的总数除以2,即为该指纹的嵴纹数。 为10个手指指嵴纹计数的总和。我国男性平均值为148条,女性为138 条。 图:指纹的类型 2. 2指嵴纹总数(TFR): 尺箕左手 弓形纹篷》1>^式弓 形纹 橈箕左手 斗形绒绞形纹<双箕沖3

遗传学实验复习题

遗传学实验复习题 第一部分 1、什么是减数分裂?主要有哪些特征? 2、在哪些器官中可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其中哪些是理想的实验材料? 3、在减数分裂装片制作时,选择合适的时期尤其重要,以蚕豆花蕾为例说明选择的过程? 4、在蝗虫精巢减数分裂装片制作中,精巢的分离应注意哪些方面。 5、在花药装片中,有三种中期:减数分裂中期I、中期II和有丝分裂中期,如何判别? 6、在植物体的哪些部分可观察到有丝分裂?其中哪些是制作装片比较理想的实验材料? 7、什么是固定?如何收集洋葱根尖固定? 8、在植物根尖制片过程中,预处理方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9、植物根尖的解离有哪几种方法?试简述其主要程序。 10、植物根尖压片过程应注意哪些方面。 11、植物根尖解离有什么目的?酸解离有何优缺点。 12、试简述冰冻揭片的目的与方法。 13、试简述植物显带技术的原理与目前常用的方法。 14、植物染色体C带技术主要包括哪些带型? 15、低渗处理有什么意义,试说明这种处理的关键步骤。 16、小鼠细胞的染色体组有哪些不同于人类的特征? 17、培养三龄幼虫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18、果蝇唾腺染色体有哪些形态特征? 19、如果唾腺染色体的分散效果不好,应如何改善? 20、X-染色质检查有何意义? 21、制备X染色质标本的材料来源有哪些?如何获取? 22、用口腔上皮细胞制备X染色质标本时,为何要原位刮取2次细胞? 23、试简述X染色质的形成机制与观察方法。 24、女性X-染色质的阳性率为何只有10-35%? 第二部分 1、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亲本为什么要用处女蝇?如何收集?

2、在果蝇杂交实验中,F1代为何不需要处女蝇? 3、在果蝇伴性遗传实验中,为何一定要设计正反交试验? 4、在果蝇伴性遗传实验中,接种过程应注意哪些环节? 5、果蝇成虫的雌雄有哪些区别?怎样判别? 6、果蝇的轻度麻醉和深度麻醉有什么区别?怎样控制麻醉程度? 7、在果蝇杂交接种时,为何要在培养基中插入一张无菌的滤纸条? 8、试说明果蝇的生活史及25℃时的生长周期。 9、秋水仙素处理为何可以诱发多倍体的形成? 10、试简述四倍体玉米的形态特征。 11、什么是细胞融合?有什么意义? 12、试简述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13、在细胞融合实验中,PEG、GKN等分别起什么作用? 14、在三点测验中,为什么不选择反交组合(野生型♀×白小焦♂)? 15、三点测验有什么特点,试设计利用白小焦的测验程序。

遗传学实验指导

《遗传学》实验学习指导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中心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指导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在传统育种、转基因育种、人体基因产物的产业化生产、各种传染性疾病病原菌的遗传分析研究及疫苗的生产、人类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等人类面临的难题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现代从事生命科学的人,学习和掌握遗传学基本实验方法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一实验要求: (一)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逐点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深刻的理解,不仅要知道实验该如何操作,而且要知道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弄清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实验成功的可能性。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一丝不苟,认真操作每一个环节,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 (三)实验后: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及时总结整理。结合所学的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对成功的实验可以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对于不成功的实验要分析失败的原因。 (四)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分组上,多数实验是以1人为组,单独操作。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上,包括实验操作。 二实验教材及学时 (一)实验教材:以《遗传学实验》刘祖洞江绍慧编为主,根据理论课所学内容,也采用了其它教材的个别实验。如:《遗传学手册》第三章“遗传学教学实验”的内容。(二)实验总学时:30 三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内容:见下表:

(二)实验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1 植物有丝分裂的观察 目的:观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动态变化过程,识别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加深对有丝分裂遗传学意义的理解。 掌握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压片方法。 注意事项: (1)根尖解离时间适合; (2)取材部位一定要准确,只有分生区的细胞才有分裂相(部位准); (3)取材料要少,有利于着色和细胞分散。 2 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目的:学习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过程,掌握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注意事项: (1)核型分析的关键需要较多的染色体分散好、形态好的细胞,因此,要求根尖的预处理要好,保证有较多的中期分裂相; (2)根尖的预处理应根据不同的药物,注意预处理药物的浓度、温度和时间; (3)制片时,细胞尽可能分散,压片时用力均匀,勿搓动; (4)测量数据尽可能接近染色体的实际长度; 3 减数分裂装片的制片与观察 目的: (1)观察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和变化过程,识别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特点,

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

医学遗传学 实验指导 内蒙古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

目录 验一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实验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实验三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C显带技术 实验五核仁形成区银染技术 实验六人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实验七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 实验八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实验九微核检测技术 实验十ABO血型的测定及其基因频率的计算 实验十一苯硫脲尝味试验及其基因频率的计算实验十二人类皮纹分析 实验十三遗传咨询 实验十四人类基因组DNA的提取 实验十五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实验十六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七PCR-RFLP技术

《医学遗传学》实验须知 一、医学遗传学实验目的和要求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是医学遗传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实验课有助于加深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2、复习有关理论内容。 3、熟悉实验的主要步骤。 4、初步估计和判定实验的可能结果。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实验所出现的现象与结果并及时记录。 2、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不一致,须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寻找出现误差的原因。 3、各种实验试剂用后放回原处,瓶盖封严,轻拿轻放。 4、使用微量加样器时,一定调整好取用量,按使用要求操作。 5、实验室应保持肃静,注意清洁卫生,实验中用过的废弃物品要及时清理,避免堵塞下水管道。 三、实验后的注意事项 1、实验后,整理清洁所用仪器、设备,注意放回原位,以备下次使用。 2、如有仪器损坏,要及时填写破损报告,并报告老师。 3、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并关闭门、窗、水、电。 四、实验室的意外处理 实验室如遇着火、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必须镇静做紧急处理,并立即报告老师。 1、着火:如遇酒精灯推倒或其它原因着火,首先将一切易燃品移至远处,然后用水扑灭或者切断电源。 2、火伤:皮肤被火灼伤,用烫伤软膏涂抹,如伤势较重,立即送医院治疗。 3、如有毒药品泼溅到皮肤上,如EB,同位素等,应用大量清水进行清洗,必要时,去医院处理。 4、割伤出血:遇玻璃割伤出血,可用碘酒或红药水消毒后,用纱布包扎。如有玻璃留在伤口,处理前应先取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