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政府和学校关系,教育改革看到曙光

理顺政府和学校关系,教育改革看到曙光
理顺政府和学校关系,教育改革看到曙光

理顺政府和学校关系,教育改革看到曙光

顺德城市网2013-05-22 12:17:18

分享

纠错打印字体:[ 大 | 中 | 小 ]

顺德各校校长参加顺德综合教育改革会议

顺德城市网消息(记者邓云、见习记者湛承姝通讯员李海源)继2010年顺德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以后,顺德教育改革继续向前迈进。昨天(5月20日),顺德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在顺德职院报告厅举行。

一场教育改革启动,看到了曙光

在听完顺德教育综合改革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后,顺德启智学校副校长王涛觉得这不仅是一场推动会,还是一场动员会。王涛告诉记者,顺德对于特色学校教育一直都特别关注,所以,相对于其他一些地方,顺德的特色教育可以说是做得很不错的。即便如此,在几年前,启智学校和其他一些公办中小学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教育管理体制、现代学校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这四个方面。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这四大方面的问题,在2010年顺德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教育学会签订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协议,协议就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初步的实验方案,时间是三年。

“其实在还没有签订协议之前,我们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改革,但那时的改革仅是凭一些理解,没有所谓的体系,也没有所谓的方向。”王涛的语气里透着丝丝的激动。他说道,三年前那场教育综合改革的启动让他们看到了曙光。

改革继续深入推进,看到了态度

三年后,顺德并没有让教育改革结束,即使在过去的三年里,顺德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取消中小学生学籍转移及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审批权限;实现校服管理市场化运营;开放办学,让社会力量参与到办学中等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都是很好的证明。

“我感觉顺德并没有把这场改革做成运动式的,因为从改革的措施来看,那些措施都经过了一个长期的研讨过程。”高涛认为,前三年的改革是一个磨合期,“或者更确切地说,前三年是思想解放、是思考探讨的过程,而接下来三年的改革则更多是行动”。

对此,罗定邦中学校长张毅也很认可。他告诉记者,就在过去三年里,他们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块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摸索。“由于学校改革,在短短5年时间里,我们培养了120多名新教师,并且教学质量没有任何的降低。”张毅认为,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于学校来说是一种态度的表明,他们接下来将继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

五个实验项目拉动,更值得期待

“接下来的推进更注重各个学校的特色,这有利于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李伟强职业技术学院的翁老师在听完接下来三年(2013年-2015年)教育改革行动之后,道出了自己的感受。

记者了解到,与之前不同的是,接下来的深化改革将有项目带动。顺德区教育局常务副局长陈锡钊表示,在接下来三年中,顺德共明确了五个实验项目,分别依法划分政府和学校责权利,理顺政府和学校关系;加强外部监督,保证学校依法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形成学校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机制;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生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对于陈锡钊提出的“引入第三方评价学校改革体系”,一位与会校长对记者说,引进社会力量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引入,更重要的是人员和管理方法上的引进。“现在国内缺少成熟的引入机制,但这次的改革也是开了个好头。”

翁老师也觉得,虽然感觉目前的顺德到了瓶颈期甚至在走回头路,但只要过了这个阶段,顺德教育仍可一路向前。“因为教育改革涉及的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教育局走在了前面。”翁老师仍然很期待顺德接下来的改革动作。(编辑:贝塔)

改革农村家庭教育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农村教育、教学的艰难使我们困惑。而当我们把眼光投向家庭、家长是时,一切便豁然开朗了。学生的不良性格、不良习惯,在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教育的无知的影响下形成,并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农村教育要提高教育质量,改变艰难的处境,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还要担负起教育家长的责任,从改变家长的教育许观、教育行为,提高家长的素质坐骑,让家庭成为孩子的希望。 在农村中学工作多年,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农村教育、教学的艰辛。也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的教育、教学如此之难?学生的自私、偏执、行为习惯差,说服教育成效不大。如果我们只把眼光停驻在学生,那就只能徘徊在无奈的焦虑、困惑之中。而把眼光投向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时,一切问题似乎都应刃而解了,一切困惑都豁然开朗了。通过家访及与家长的接触交流,观察家长的言行,便可见农村家庭教育的严重滞后,并存在许多误区与空白。 (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教育观念还没被家长正确、全面地理解、接受,还没有深入到家长的意识里。家长无视自己的教育性,轻易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权。 1、意识里还是狭小单一的家庭概念,认为家就是家,就是吃、住生活的地方,当家长们一有不顺心或在外受到委屈,以及夫妻不和, 婆媳关系(在农村基本都是祖孙三代同堂不和,便在家中发泄、吵闹。不和谐的教育环境带给孩子心理消极的影响。 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家长对孩子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即千百年古训所说的:养子不教,父之过。而家长们似乎已忘了这句话古训,或已不知该教孩子什么了,因为他们已经很放心地把“教育权”交给了学校、

小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及措施

XX小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及措施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将进入更深层次的实施阶段,我们充满信心。为此,我校把教改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精心组织真抓实干,一切围绕教改,一切服从与服务于教改而开展。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相应实施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教改工作:以全力打造高效集体备课既形成高质量导学案为目的,以实效的课堂模式改革为重点,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工作思路与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落实责任制。 1、领导包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间参与其中,适时监督与评价,确保集体备课质量。 2、审核领导要严格把关,确保导学案质量。 (二)、建立课改示范教师机制。为使课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并且有一个质的飞跃,学校实行课改示范教师机制。学校的教改工作将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教改示范教师尽快成长,使各种课型导学案的编写及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特色,以此带动教改全面实效进行。 (三)、以个案为先导,以集体研讨为主导,全面建设高效集体备课。新学期,我校将以教师个案为先导,在集体备课中,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的教学资料,对本章节的内容有全面整体的把握,进而找出各个知识要点及主要问题,明确知识点,整理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形成个案(个案用表由学校统一提供),个案中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部分要有明确的内容,并且个案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体现自己创造性的教学设想。具体要求就是:教师要提前一周把下周的教学内容全部形成个案,并在集体备课前由主管领导签字通过后方可使用。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将坚持以集体研讨为主导,每周仍坚持两次集体备课,初次集体研讨定方向;二次集体研讨定细节,并且通过二次备课,最终形成

学校教育改革学习心得五篇范文

学校教育改革学习心得五篇范文 学校教育改革学习心得范文一 我校根据上级安排组织学习了教育部长袁__《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政治思想认识方面 通过学习领会了精神,在“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通过认真的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会在“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中,明确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实现中国梦之教育梦的重大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策略,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更加坚定“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理念。我们深化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学校的生命化六育,进一步创新实现生命化德育的机制和途径,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生命化课堂的构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激发基层教师的活力。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依法办学,加强各位教师的权责,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职能,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层级管理和民主建设,练好“内功”,积极应对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3、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份子。我们期待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我们安教乐业,敬业爱岗,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 二、业务素养方面: 1、对自己选择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学习会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学习的任务,这也坚定了我扎根于教育事业的信心。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究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究 美育的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艺术教育,从课程设置上来说,艺术课程是美育的专门课程,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的最理想途径。而且卓有成效的艺术教育,可以对青少年课外以及今后的审美生活产生持续影响。 二、现阶段农村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由于学校工作的特点所限,艺术教育主要通过美术教学来实施。根据我们的调查来看,广大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观念滞后。 具体表现为:学校领导表面上抓素质教育,而实际上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美术教学存在大面积“空白”,并由此导致了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错误认识。这种片面注重智育、忽视全面发展的认识和思想,造成了教与学的种种弊端,也造成了大量青少年的不协调发展,形成了双重人格,即一方面是天真活泼、纯朴健康,另一方面是老成谨慎、造作病态的现象。 2、美术师资不足。 就以我县为例,全县十几所初级中学,而美术专业毕业者寥寥无几,为了表面上各类课程的“开足开齐”,学校只能让缺乏美术专业知识的人顶岗上课。对予专业性要求极强的中学美术教学,那些顶岗代课者如何能胜任呢? 3、美术教材选择弹性欠缺。 因为各地区城乡在美术教学基础、师资水平以及美术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所以现行教材对条件好的还可以适用,但对条件差的是无法全部适用的,选择性非常有限。 4、农村中学教学设施欠缺。 就以我校来说,没有固定的艺术教室,就连一些基本的石膏几何体也没有,所以教材中50%的内容根据无法开展,怎能达到大纲要求? 三、对改革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些尝试 面对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我们认为农村初中美术教学极需要改革。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查研究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规律、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和提高农村初中的美术教学质量。 1、优化美术课程结构 在培养人才的学校整体活动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途径。但是过分集中的课堂教学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就美术课教学而言,它难以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特征而因材施教。因此,建立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者构成的课堂结构势在必行。必修课的教学使学生得到基本素质的各种训练,获得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解决共性问题,选修课和活动课着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承,发挥着不同的育人功能。 2、强化审美教育

2020年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2020年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关于“教学改革”工作的精神,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实施科学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特制定“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思路。 二、具体实施 1、组织学习培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改意识,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2、开展“有效教学在课堂”的系列活动。首先把“人人上一节好课”活动与领导推门听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好课率。其次通过校内研讨课、公开课、优质课等努力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教学模式。最后是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努力形成研究有效教学的科研氛围。 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学校将加大对教学管理的常规监控,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是不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集体备课、学案检查、作业辅导检查等制度,加大集体备课、导学案、听课和评课的检查力度。其次是完善学情调查制度,每两个月定期进行学情调查,求精、求细、求实,实现全方位覆盖,从各个环节监控课堂教学。 4、开展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面。结合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在学期初下发教师理论学习要求和读书指导计划,公布教师读书推荐目录,制定理论学习笔记检查办法,让教师读书成为常态化,努力营造书香校园。 5、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以《新课程标准》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参照外地可行经验,经过反复研讨,制定出符合课改要求和校情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方案实施计划阶段 (一)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学习动员,课改启动阶段。组织教师学习先关理论、案例,为改革实施做好准备,进行教学模式改变的初步尝试。 1、加强课改理论培训,全面、系统介绍教研室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外地先进学校的课堂改革经验,提高全体教师的课改意识。 2、学生动员,让学生理解学校和教师的课改意图,积极进行配合。 3、开展有效教学在课堂的系列活动,营造课改的氛围,初步探索课改模式。 4、课堂教学模式与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借鉴阶段。组织部分教师到课改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 (二)第二阶段:课改实验阶段。 1、借鉴外校经验,尝试构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乡村教师关于新时代农村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乡村教师关于新时代农村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乡村教师关于新时代农村教育改革心得体会振兴乡村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乡村发展。现在乡村碰到的最大问题,我认为是知识的问题和人的问题。现在,乡村的智力资源大量进城。为什么城市那么繁荣,都是由人的思想、人的头脑在不断的创造各种各样新的东西,而在乡村,相对来说,人们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是远远低于城市的。所以,正是在这样一个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新关系背景下,国家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而且要努力让每个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乡村教育对国家的功用。乡村教育是维护国家主权的一个重要途径。乡村,特别是边远的山区乡村,山高皇帝远,那国家的观念靠什么来陈述?书本会传递国家的意志、国家的观念,而且在生命里要陈述人的国家意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基层教育的边界即党和政府意志与影响的边界。如果乡村教育撤了,流失了,那么很多东西将向乡村渗透。这些问题对国家来说都会产生整体的影响。离开了乡村教育,我们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 乡村教育对城乡社会的功用。乡村教育不只是对乡村有用,对城市也有用,因为城乡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对乡村来说,教育首先具有日常生活上的意义。朗朗的读书声,音乐的声音、唱歌

的声音,这些对乡邻的生活是一个意义的坐标。如果每天有这个声音,父母或者长辈就知道中午该给孩子做饭了,知道我的生活是这样一个结构。另外,学校也是一个地区是否宜居的价值标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教育质量高的好学校,那个地方的房价都会上涨。哪个地方没有好学校,那它几乎就是沙漠,文化沙漠,不适宜居住,都要搬离的。没有学校,想建设好乡村,振兴乡村,是不可能的。 乡村教育对乡村儿童的功用。乡村教育首先丰富了乡村儿童的整个精神世界,由自然生命向社会生命提升,重塑和再造我们乡村人的生命,促进生命的成长。现在乡村丢失的是一种精气神,如果生命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骨气丢失了,都看不起乡村,都要逃离,没有建设家乡的这种志愿,那乡村便真的无望了。 下一步乡村教育的方向是现代的教育。现代教育首先要全纳,要确保每一个人都能接受完整教育。不让一个人掉队,实现教育的包容、全纳和完整,是农村教育现代化必须秉持的价值理念。其次,现代教育需要是公平的教育,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最后要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建设以人为本、自主学习、探究创造,促进学生精神不断发育、能力不断增强、个性不断发展,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知识要转化为问题,问题转化为方法,方法再转化为思想,思想再转化为行动。倡导一种新生活教育,新的做中学,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坚持育人为重,通过教学做合一,兑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真正全面发展

双捷中学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双捷中学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一年来,我校在上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今年我校中考成绩显着:800分以上有18人,700分至800分有38人,600分700分有48人。同时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校园建设。校园建设的总体理念是突出“育人”特点。学校对全部校舍进行改造,并完成升旗旗台建设;对学生的各项运动场所进行了重新布置。 2、教学设备。学校完成了语音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美术室、多媒体电教室、德育室、体育室、微机室、图书室、电子备课室等专用教室建设。 二、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效率

学校的一切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校管理,最根本的是对人的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制度只能管人的行为,并不能管人的思想。因此学校管理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重点,从而使每个人参与学校管理,真正实现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1、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我们深刻理解教师工作的艰苦性,我们充分尊重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给教师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其次学校管理者要树立“平民”意识。我们不再充当“指挥家”的角色,而是把自己摆在一般教师的位置上,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分享教师的喜怒哀乐,对教师我们更多的是使用建设性的语言,我们提倡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换位”思考。第三,学校管理者还要树立“长者”意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教师在工作中的一般性失误,我们应当有一颗宽容的心,要相信老师们决不是故意做错,或许是经验不足,或许是其它原因,我们相信他们下次一定能做好,当然我们的宽容决不是无原则的纵容。 2、以人为本,用人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的个人喜好、性格、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首先要了解教师,明白每一位教师的长处。其次对教师的常规要求要因人而异,除了一般性的要求以外,我们对老、中、青教师诸如教学设计、教学

当前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当前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当前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铜梁县白羊镇浙商爱心小学高荣梁古伟[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在西部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从根本上还未得到扭转,在办学方向、教育经费、评价机制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寻求破解策略,以确保农村小学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留守儿童管理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克服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不利条件,发展壮大了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认识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善西部地区农村中小教育现状。 一、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校长办学理念难于融入办学实际 学校教育解决的是学校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在此下,每位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校长对办学实践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是校长办学信念的集中体现,是需要一位校长花很多年甚至要靠一所学校几代校长来共同实现。 然而受当前社会浮躁的心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及落后的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使我们的学校校长根本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真如何培养人、思考学校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更没有精力思考学校较为长远的发展规划。这也是现在中小学校长不能成长为“教育家”,而只能成为“教书匠”的原因。于是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差,个性特长受压抑,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更无学农爱农做农的思想意识。

高等院校教改项目管理办法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管理工作,确保立项项目顺利实施和研究成果应用推广,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教育部和省相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结合学校整体转型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改项目管理办法适用范围: 1.学校立项建设的级教改项目; 2.学校承担的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 3.学校整体转型发展中的各项教改项目。 第三条凡是涉及学校转型发展改革的教改项目,均由学校转型办会同教务处计划统筹、监督评估、项目结题。教务处作为主管部门需制定项目建设的技术标准并负责项目建设日常管理,项目建设的责任单位(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学校转型办、教务处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项目结题验收。 第四条学校教改项目管理包括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经费管理、项目孵化等环节。 第五条教改项目实行学校、二级学院(部门)、项目负责人三级管理。 第二章立项原则及范围 第六条教改项目立项原则,以学校转型发展与特色建设为指引,

深究其内涵,以崇工重商、理实兼优,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赛一体等为重点,开展项目研究,注重实效。 第七条教改项目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须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立足现有的办学基础和办学特色,努力培育有创新、有突破、有实效、有影响的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八条教改项目立项的范围: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理念与管理体制机制、质量监控、专业综合改革类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教材建设项目、教学案例资源建设项目、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与建设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实训教学体系与方案、虚拟仿真实验类项目、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等。 第九条立项建设的教改项目,既可以是一个体系研究与实践,也可是某个点的研究与实践。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十条学校根据总体改革与年度工作任务,每年上半年启动教改项目的申报工作。发布校级教改研究课题指南。 第十一条各二级学院、部门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选题申报工作,并由项目申请人填写《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请书》(以下简称立项申请书,附件1)。申请人所在单位须对立项申请书进行全面审核,对申请人的政治表现、业务能力、研究条件等方面签署明确意见,择优向学校推荐。

农村小学教育改革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改革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国家对农村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缺少监督,导致实施效果不够明显。在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前,我们的政策目标指向教育起点的公平,强调的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中心任务是教育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但在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教育质量和结构成为下一步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应综合考虑“充足、公平、效率、质量”四个基本原则,进而使农村义务教育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和提升。 2.教师队伍薄弱。农村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但是由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单薄,使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教学质量差,家庭与社会反响强烈,制约着农村教育的不良发展。所以应呼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为他们充电、加油提供方便,提供必要的支持。教育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全面培养计划、全国教师网络联通计划,也是想利用远程教育手段为农村中小学老师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 3.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受到知识层面的影响,农民父母在很多认识上都是较狭隘的。长期以来所提倡的教育,在他们眼中便仅仅指向学校教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源于农民父母所受到的教育少,无法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教育,因而只能将教育的所有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地区处于落后不发达的境况,很多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同时,还有很多家长因为家庭条件差,只期望孩子能混个小学文凭,识点字,便外出打工,这种思想也造成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乏。 二、对策及建议 1.发展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采用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的保证,真正让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以加强以校本教研为主,定期组织教学业务学习,开展集体备课、赛课、听课、评课活动和课堂小问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并承担各级教研任务,与其他学校开展送课等教学结对联谊活动,鼓励教师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现代企业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要走出发展困境,就必须创新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指导思想 1、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开 展模块教学,强化项目训练。 2、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别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遍较差,而且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统一标准的考核办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根据新生入学考试成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形式,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改变考核方式,制订相应的分层考核标准,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把同一专业划分为多个发展模块,让学生选择感兴 趣的模块加强学习,开展模块教学。 设置专业模块,有学生自己选择,将通过第二课堂、选修的形式来加强模块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在开展模块教学的同时,结合中职学校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的考核形式,针对职业技能考核的实践操作项目,开展项目实训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还要根据考核题库开设实训项目,有利于把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学有所用。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1 、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让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2、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自己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离当前学校发展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以及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殷切期盼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为了真正实现在五年的培养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教学领导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都有长足的进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校长,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引领区域教育的发展。现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自我现状分析: (一)自身优势: 1、具有较为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本人先后当过小学教师、教导主任、小学校长,自2005年9月份开始,进入到小学校长行列。应当说,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自己都经历过。从干部队伍建设到教师专业发展,从教育教学管理到课堂教学改革,从学校德育工作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自己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培养了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坚定了自己依靠科研和创新引领学校发展的信心。十几年的教育实践,既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也培养了自己处惊不乱、攻坚克难的能力,这为自己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创造性开展好各方面工作奠定了基础。十几年来,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自己都能够以诚待人,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言行举止注意做广大师生的表率,努力做让广大师生永远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朋友,不断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善于学习,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十几年来,可以说自己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之余,自己不仅喜欢阅读反映古今中外教育名家及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方面的书籍,也非常喜欢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专著,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升华自己的办学理念。同时还特别注意学习反映全国各地名校成功的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各种权威报刊,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十几年来,自己特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秀山县石堤镇中心校光清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今天,“科研兴校”己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健,有一支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科研必先行,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大力开展教学研究。然而,据本人调查了解石堤片区典型学校的具体实情,目前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成因 石堤片区所有农村小学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 多数学校管理方式旧, 教育观念落后,教师面对新课程感到无所适从,对课堂教学优化还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没有实施校本教研策略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训、研究与学习落实不力。有的教师不求上进,对教学没有积极性。教学教研工作虽然口头上喊得轰轰烈烈“高质、高效、低负”,实质上却只停留在听课、评课等一些简单的形式上,甚至还存在着教研工作没有行动的学校与班级,即或是有行动的学校,也只是“锣有敲才响,事有摧才抓”,过分流于形式,摆花架子,走过场……根据本人研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学校理体制的影响。 (1)、校长负责制,关键取决于校长素质的高低。一个高明的校长,总能以身示,带头作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整体效能,然而,部分校长却认为,只要学校教学质量能上去,教学研究可搞可不搞,再加上现在的校长要应付的事情很多,无法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学校教研。特别是村级农村小学,可谓是“天高皇帝远”,在管理上鞭长莫及。尽管任命有校长或负责人,但他们多是既无财权,又无人事权,因而不敢大胆开展工作。村小教师的管理,就是好靠自己管自己,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良知了,工作懒惰、松散,有的学校连最起码的教学时间都没有得到保证,“科研兴校”只好成了一纸空言。 (2)、学校教导处的校本教研指导小组形同虚设。一是学校教务处的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放在对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方面,由于人手不够,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关注相对较少,特别是教研成员深入课堂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少。一般情况是指定一个副主任负责(教研员)。而教务副主任的工作力度远不能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实际上成了管而不管,管不落实。三是时间无保障。一般情况,校本教研指导小组都承担了一个教师全额的教学任务,甚至担任了班主任,每天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学校教研活动的

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以及措施[精选.]

影响改革教育的因素 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他不仅关系到个人,也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因此至关重要。要是改革成功,我们就要知道影响改革的因素到底有哪些,以及针对它的对策。(1)教师的观念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教育的看法以及对教育改革的意愿,对改革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教育改革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也会对此比较关注。一般来讲,教学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然而解决这些问题依靠的不是一线的教师,而是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在实际的操作中,专家们并不能够真正理解一线教学的问题,而教师们只能按照专家的要求和建议去实施教学,这种脱节往往会导致更多的误解。因此,教师中流行的观念值得考虑。如果教师不去贯彻教育改革,那么任何改革只能是空谈。 人是整个社会变革的核心。同样,教师与学生是整个教育的核心。教师应当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改革和自我职业发展中,我们不仅仅需要技能合格的教师,更需要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中的教师。学校、教育机构应该给教师们提供更多进修和发展的机会,为教师和教学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社会与家庭的看法 当前的父母以及社会都相当关心孩子的教育,他们对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他们对教育改革是否支持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高公众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学校应当定期举行座谈会,邀请家长和社会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交流,互通信息,将教育的成果分享给全社会,沟通多了,误解才会减少,理解便会增加。 (3)学生的意见 归根到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改革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学生的需求是教育的出发点之一。在学校中,学生往往处在最底层,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行政部门和教师并没有把学生考虑在教育改革中。然而,归根结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直接受益人,没有学生的参与,任何改革都是空谈。同时学生也比较缺乏这种关注教育的意识,他们总是父母和老师让他们怎么干,他们就怎么干,没有自己的看法,这是非常不好的。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对保护自身权益的教育,也可以在学校中开展讲座说明最近教育的最新动态与改革。 (4)文化影响 由于课程与文化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一方面,课程主要来自文化,另一方面,课程就是文化,课程又反作用于(促进和阻碍)文化,所以课程(或课程改革)与文化间的影响是双向互动式的。课程对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文化改造的一部分,它影响着文化的创新与传播。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必须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并受一定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比较而言,课程改革对文化环境具有的依赖性大于它对文化的反作用,这是因为,“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与范畴来源,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程改革还应适应民族文化。 对新教师的采访:新教师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用的是2011版的新课标,所以对新课标的改革没有特别大的感触,但是会更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中年教师的采访:我觉得变化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内容增加了一些。有些过去教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小学)

孟姑集镇中心小学2017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方式,提高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创建区域教育发展新优势,增强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特制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教育率先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县”为目标,以“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提升”为重点,优化教育发展方式,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力打造“幸福教育”,全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改革目标 通过改革,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创新发展;构建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构建和谐高效的现代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发展;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 三、推进步骤与策略 (一)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严格按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教师必须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各科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相互配合,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的具体措施: 按照“制定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学习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修改现代学

校管理制度——通过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实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步骤,积极先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整体划分为五个阶段: 1、学习酝酿阶段(2017年1月—2017年2月) 学校班子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各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制定小组,交流制定“学校管理制度”。 2、会议通过阶段(2017年3月) 召开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完善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本着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3、实施制度阶段(2017年3月——2018年1月) 将完善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纳入实施阶段。对实施过程中的优秀教师多表扬、对于实施过程中起步较慢的教师多激励和帮助。管理制度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实施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二)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以课程建设和评价为抓手,进一步开发和实施符合农村孩子、地域特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更好成长的课程。逐步实现夯实基础,深化拓展,主动探究课程实施模式。初步建立学校拓展型课程管理制度及课程评价标准。各学科根据校级科研课题方向,根据学科特点,撰写校本课程(课堂+假期)。在原有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深化现有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体现时代的要求,有比较丰富的特色课程。 1、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 (1)国家教材二度开发,因材施教重组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不是简单地传递、灌输书本知识,而是结合具体教育情境批判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过程,其间涉及教材内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11 化本 1 班 李石磊 2011364142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 30 多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仍存在一些不 足。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 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现在,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 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b5E2RGbCAP NO1. 中国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1、中国已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教 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高等教育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精英式教育”发展成“大众式教 育”;p1EanqFDPw 2、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3、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速发展。 4、高等教育跃上新的台阶,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5、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7、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8、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稳步展开,成效显著。 NO2. 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 中西部的教育明显落后于东部的教育。同一地域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从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学历教育之间, 也不够协调。DXDiTa9E3d 2、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3、教育行政化色彩较浓厚,学校办学自主权短缺。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教育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这使得教育权利过于集 中于政府,而各类学校则往往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RTCrpUDGiT 4、国民总体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教育水平较差。 目前我国的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素质仍然是较低的。目前大概全世界十分之一的文 盲还在我们国家,受劳动力素质的制约,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的能力也相对较低。
5PCzVD7HxA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学前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1/6

农村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教育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回顾20年来改革的历程,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和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为什么要进行农村教育改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头和难点都在农村。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农村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农民获得了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们不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80%的家庭已接近小康目标,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些问题主要有:(1)农业增长中科技含量较少,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大,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商品化率较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缓慢。全国每年约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通过鉴定,但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已经转化成果的普及率只有30%~40%,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三率”已经从20世纪初的20%提高到了70%~80%;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5%左右,有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60%~70%。农业生产基本上是粗放经营,农产品的储藏、保鲜、深加工以及集约经营等等问题远没有解决。(2)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与农业现代化要求不适应。全国4.6亿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有1亿多人,占22.7%,小学文化程度2亿多人,占45.5%。(3)乡镇企业在起步阶段,摊子大。规模小、经济效益低,形成“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情形,产业、产品结构布局不合理,科技和管理人才严重不足造成产品质量差,在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使乡镇企业发展步入困境。(4)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屡禁不止,如封建迷信、赌博、吸毒、打架斗殴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农村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不适应,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不高则是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结果少数升了学的学生再也不回本地了;而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中小学毕业生,又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上缺乏准备。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越早的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农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贫困地区尤其突出。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对农村的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造成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对于农村教育的弊端,早在20世纪初,一批有识之士出于忧国忧民之心,纷纷提出乡村建设、乡村改造的主张,并在全国开展了农村教育实验。其中黄炎培提出中国农村教育要走实教结合的路子。陶行知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他认为,“教育没有农业,就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促进的媒介。”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四大病症,应当用教育救治。必须开展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救愚,生计教育救穷,卫生教育救

论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及方案

论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及发展趋势 面对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中国还面对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此,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了高等教育新的政策措施 200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教育部《2003— 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政策部分,确定了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高等学校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深化教育投入制度改革等措施,全面地体现了这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改革方向,比较突出地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办学和布局结构,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在以往5年规模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把握好发展节奏,促进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应该进入一个增幅适当放缓的阶段。2010年,大陆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预计达到 2500万人以上,其中在学研究生 18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超过23%。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相互协调。特别是要推动各类高校合理分工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科技贡献和社会服务方式;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办学模式,优化高校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 二是通过体制创新,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要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集中力量优先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使其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及开发水平迈向国际前沿,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基地。启动大学科技创新工程,提高高校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和解决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研究。 三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包括以下具体做法:建设1500门精品课程,建设一批国家级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教学示范中心,并通过互联网促进资源共享;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推进双语教学和聘请国外优秀专业课教师;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问的鬲等职业教育,等等。继续提高高校教师整体水平,鼓励教授上台讲授基础课,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活动,继续设立青年学术带头人专项奖励资金。进一步完善特聘教授岗位制度,面向世界范围遴选拔尖人才,鼓励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在若干年内吸引、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四是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主要包括:深化各项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建立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