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详细介绍

寒山寺详细介绍
寒山寺详细介绍

寒山寺

古寺枫江一朵莲,祥云瑞气溢连天。微风慢动角铃响,急雨顿开佛子吟。

方丈书斋评字画,导游话筒讲诗篇。千年古刹今添色,中外游人肩碰肩。

提起寒山寺,世人尽知。来苏州观光、朝圣者,无不往访寒山寺,以一赏寒山钟声之禅风雅韵为快。探其缘由,非片言只语可尽书也。二千多年前,佛教传入我国,很快地,源于印度的佛教就与以儒道思想为主体的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相融合,形成以大乘佛教为主流的中国佛教。最初的寒山寺就诞生于中国佛教的第一次大发展中,距今已整整一千五百年了。

贞观年间,由儒入禅的诗僧寒山子的到来,使寒山寺更增加了传奇色彩。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则使寒山寺由一座地方寺庙,上升为具有全国性知名度的寺庙。与众多其它全国闻名的寺庙相比,寒山寺既不是某一宗派的祖庭,也少有著名高僧驻锡于此,寒山寺的知名在于他对佛教内涵的显扬。梵呗、钟声,是佛寺所共有的,在寒山寺这里,又上升为文化心灵的感悟,僧俗四众,四海内外,都感受到心灵的共鸣。无论经历多少坎坷、兴衰,寒山寺永远面向人间社会。因此,寒山寺历来游人访客不断,今天,香火更旺,每年中外游客以百万计。了解中国的历史去西安,研究中国的儒家文化去曲阜,感悟中国的佛教文化来寒山寺。每年除夕的寒山寺听钟声活动,使一年的对外接待达到高潮。夜幕降临,寒山寺内外成了人的海洋,欢乐的海洋,吉祥祝福的海洋。“年年相会在枫桥,岁岁年年少烦恼”。

日寒山寺的影响早已远及海内外,深圳锦绣中华园微缩了全国众多的著名景观,其中就有寒山寺;在日本也有寒山寺。《枫桥夜泊》诗早已入选日本小学课本;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追求个性自由、反抗社会羁索的美国学生运动,从寒山寺祖师寒山子的言行中得到启发,把寒山子奉为他们的精神偶像。进入九十年代,持续升温的“寒山子”热,使寒山寺的影响从东亚、东南亚又远及美洲、欧洲。当整个世界都在学习研究中华文化时,我们更应不负盛名、珍惜自己的传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里,谨具心香一瓣,清茗一杯,欢迎您走入寒山寺的世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每当人们讲起南北朝时我国佛教发展的情况,总会想起杜牧这句诗,是的,南朝到杜牧时,也不过三百年,世事变迁,就已使诗人发出“多少”的慨叹了。(多少实为偏义,意为少)但杜牧大概不了解寒山寺,如果他知道南朝的寒山古寺,延续了1500年而愈加兴盛,一定会再续一首歌咏寒山寺的诗了。据典籍记载,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此后寒山寺迭经世变、屡毁屡兴,已整整1500年了。

寒山寺在1500年的发展史中有几次大的兴废,贞观初年,有号“寒山子”的僧人“来此缚茆以居”,玄宗时著名禅师希迁“于此创建伽蓝,遂题额曰寒山寺”,这是寒山寺正式称“寒山寺”的开始。安史乱起,诗人张继避居吴地,曾作《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成后,“天下传诵,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节度使孙承祐重建七层佛塔。这是普明塔之后又一次明确记载到寒山寺的宝塔。到南宋建炎年间,南北纷争、地方不宁,寒山寺遭溃军肆意蹂践,墙倒屋塌,寺僧隐匿。不久,绍兴四年,有法迁长老经过十二年惨淡经营,重修栋宇,再建佛塔,又新建水陆院。修复后的寒山寺,其规模气势远胜往昔。元末,寒山寺及其佛塔再次毁于战火。明初洪武间僧人昌崇又重建寒山寺,到永乐三年,僧人深谷昶公,继续修葺寒山寺,寒山寺面貌一新。正统已未,苏州知府况钟重修寒山寺。嘉靖年间,僧本寂铸钟建楼。经过明末战乱,到清顺治初,寒山寺几乎沦落为汛署,依靠寺僧天与勉力苦守,才得以延续下来。清道光年间,由于误食毒菌,“寺僧老者弱者,住持者过客者140余人,忽一日尽死”。寒山寺由此一蹶不振,这是寒山寺近代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劫难。咸丰年间,太平军兴,清军在溃败时纵火焚烧阊门一带,火势绵延至寒山寺,一夕之间寺舍化为灰烬。清末江苏巡抚陈夔龙、程德全先后主持修复寒山寺,经过二公苦心经营,寒山寺“几为吴下精蓝之冠”。民国年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寒山寺亦处危境,香客稀少、寺僧星散。日军寇据苏州时,寒山寺殿堂屋舍一度沦为日军仓库马厩。至1949年苏州解放时,名闻海内外的千古名刹,已是一片凋零。1949年至1978年间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寒山寺几度成为空寺,特别是文革期间,佛像、法器和文物被严重损毁。竭力保护寺院的性空、演林等僧人也被逐出寺院到农村劳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各项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寒山寺才又渐渐恢复了生机。

然而寒山寺1500年来屡废屡兴,其中确有神奇者,令人深思,耐人寻味。寒山寺基本位置千余年来大体未变,一直屹立在枫桥之畔。寒山寺所居之位置是很微妙的,依古运河而建,门临古驿道,背后十里即苏州城西之阊门。因此,寒山寺一方面扼南北交通之要冲,无论北上金陵还是南下浙闽,必走此路,南北往来人员络绎不绝。另一方面,寒山寺当苏州西北阊门之前冲,明清之际的阊门一带,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寒山寺的兴衰就与阊门、苏州息息相关了。

从宋代的平江图中可以看出:寒山寺(当时称枫桥寺),在平江(苏州)的西北城外,“距城七里馀”。运河和驿道从西北方向通向苏州,在寒山寺西北,向南分出水陆两支,陆路至寺门口,水路经寺西至寺南回绕进寺内。寒山寺整体呈长方形,寺门向西,从陆路进山门,在山门、前殿之前有桥,桥下即运河进寺之水,水的端头是三间大殿。在前殿之后是七间后殿,左右两侧各是三间配殿。在佛寺右侧,是一高耸的佛塔,塔下绿树环绕。与今天的寒山寺相比,周边环境,山门朝向,佛寺结构均大同小异。可谓处繁华风雅之地,悯人间悲欢冷暖。宋代张师中《寒山寺》诗中有云:“不为喧所迁,意以静为主,何必深山林,峰峦绕轩户”,亦见出寒山寺道风正固之传统。

寒山寺屡毁屡兴,其魅力是独特的。寒山寺名扬天下,与张继的诗有很大关系。反过来,张继的诗也因寒山寺而更加流传开来。凡到寒山寺者没有不吟咏《枫桥夜泊》的。《枫桥夜泊》诗的核心是钟声,古往今来多少人奔走于利禄之途而执迷不悟,霜天静夜,一声钟响击醒冥顽,顿时彻悟。由儒入禅是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知识分子共同的心路历程,敬知双修、定慧双修、止观并重,三教合流。张继的诗第一次在文人诗中用钟沟通了儒释之道,从此寒山寺的钟声,不同于普通的钟声了。在为寒山寺的中兴做出贡献的人物中,大体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法迁、昌崇这样的禅门释子。二是当地的军政首脑,较早的如北宋孙承祐重修佛塔,后来的如况钟、陈夔龙、程德全,他们是出于恢复佛寺的目的而埋头苦干的。他们或许也信仰佛教,但更深层的心理,是他们不只把寒山寺看成是一座佛寺,而且还把它看成是一座诗寺、一座文化之寺,一座交融着儒释两种文化心理,透射着时代盛衰的兴亡之寺。寒山寺的身上更多地寄托了士大夫们的薪火意识,寒山寺在张继之后,博得了无数诗人士大夫的青睐,诗韵悠悠,书卷飘香,成为这座千年古寺又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大致了解了寒山寺的沧桑变化之后,让我们领略一下今天寒山寺的风采吧!

到过寒山寺的人,一定会觉得庙宇精致有度,但不甚宏敞,其实,今天的寒山寺,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转折点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寒山寺只是历史上寒山寺的一小部分。它仍然透射出古老的信息。

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逐渐采取本土化传教策略。在思想上与魏晋玄学共鸣。在寺庙格局上,采取庭院式布局,中国传统的庭院,一般有南北向的中轴线,左右对称,门向南开,全国大多数汉传佛教寺院均山门向南开,寒山寺是少有的山门向西开的寺庙。(在江苏,还有一座著名的寺庙也是山门向西开的,那就是屹立于扬子江心的镇江金山寺,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山门西开的原因史无记载,不过800年前南宋平江图中的寒山寺,山门就已向西开了,可以推测寒山寺山门向西开,时代会更早。原因可能与地理环境有关,有人说面向运河,有防火灾之意,但更可能是出于对阿弥陀佛的虔诚信仰。《阿弥陀经》中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阿弥陀佛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山门西向,意味着正念念不忘西方极乐世界。

现在游人香客来寒山寺,很少从北边的运河乘船经铁岭关、枫桥而来了。多从寒山寺南侧的公路沿古驿道北行到寺的。首先映入视野的,是一座面西临河而立的庄严、厚重的照墙,墙体方正、黄壁黛瓦,正中镌着晚清书法名家,浙江绍兴人陶濬宣题写的“寒山寺”三个大字,这座照墙是1954年整修寒山寺时,由时任苏州市园林整修委员会主任的谢孝思先生提议建筑的。有了这堵照墙,一来使寒山寺寺威大壮;二来也符合中国古典建筑讲究含蓄、力避一览无余的文化心理。

传统的中式建筑,往往呈对称布局,有一个明显的中轴线。我们来到寒山寺,会发觉寒山寺的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中轴线。其实,从近千年前的平江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寺院布局并不追求左右均衡,今天的寒山寺继承了这种布局格式,照墙和山门基本是一线相承,后边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则按南北向中轴线布局,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给游人以曲境通幽、迂婉回还之感。照墙的前面,是一片方石铺地的开阔地,再往前,就是古运河了。1954年,苏州市政府为了保护寒山寺及附近区域的风貌,在古运河之西另拓了一段宽敞的河道,以作交通之用。在照墙前左侧的古运河上飞峙一桥,

一般人即将它视为枫桥,其实,这是江村桥。真正的枫桥在照墙右侧不远处,铁铃关下即是。2002年,在整修寒山寺时,人们在照墙右侧发现了一口古井,现已被寺院筑栏保护起来了。过照墙,经过一片开阔地,是原寒山寺的二山门,建于清末。面阔三间,古朴肃穆,门口一对护寺镇狮,抬头看,山门上横额“古寒山寺”,迈进殿门,迎面是鎏金端坐弥勒佛,大肚袒胸,和颜悦色,笑口常开,像前有寒山寺前方丈、现法主和尚性空法师撰的一副对联:

上:大肚鼓圆,能容天下难容事下:满腔欢喜,迎接世间有缘人

概括了弥勒菩萨包容万事、笑对人生的佛家胸怀。弥勒信仰在中国民间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不只是因为弥勒佛欣悦可亲、憨态喜人。从佛教来看,弥勒佛是“竖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中的未来佛。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的56亿7千万年后,将从兜率天宫中降临娑婆世界(即人间世界)成佛,化导众生脱离苦难,对于饱受苦难的民众来说,这是有莫大吸引力的。至于他的形象,一般认为是由五代时浙江奉化雪窦寺布袋和尚应化而来。布袋和尚自号契此,又号长汀子,身体肥胖,面带喜悦之色,常以杖荷一布袋,入市行乞,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布袋和尚的灵验故事。公元916年,布袋和尚将示寂,口诵一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自不识。”由此世人传说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江南地区系以其形象为弥勒之原型,供于山门第一殿,令众人心生欢喜,广结佛缘。

绕过弥勒坐像,是一立身塑像,金光灿灿,全身中国古代武士戎装打扮。这就是被称为韦将军或“韦天将军”的护法韦驮菩萨。他是寺院的守护神,旁有一幅对联:

韦驮天将,惟护南弥三世界;菩萨化身,不到北俱一卢洲。

韦驮是南方增长天王部下八大将军之一,居四天王手下三十二将之首,在佛祖涅槃后,周行东南西三洲,护助出家人(北俱卢洲无出家人)。所以寺院中塑其像,作为寺院的保护神。

过天王殿是一古木参天的小庭院,银杏树古扑、刚劲,樟柏郁郁葱葱,使小院落平添了许多生机。下台阶往前走,中间是一天香炉,炉中终日香烟缭绕,灯火辉煌,从四面八方来到寒山寺的游客信众,行至此处,往往不忘敬一柱香,上一对红烛,遥对大雄宝殿,默默地祈祷,许下美好的心愿。

香炉的西北侧是一个长方形的花坛,花坛东、南两侧面分别嵌有“妙利宗风”、“寒拾遗踪”两块石碑。“妙利宗风”碑是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书,讲寒山寺的久远渊源;“寒拾遗踪”碑是明万历年间住持明吾所立,翰林学士姚希孟题,章美作书,点明了寒山拾得二人曾在此驻足。与花坛相对的右侧,有一残损的石碑,通过对残存字词的推考,断定是明代姚希孟的舅父文震孟所撰的《寒山寺重建大雄殿记》,公元1618年大雄宝殿罹火,1619年西流吾公(即明吾)筹钵资“复鼎新之”,1630年文震孟应寺僧性宁所请,追记成此文。

寒山寺的大雄宝殿在历史上有过多次的毁建,我们只要看一看屋脊中央的雕塑就可以了解它的历史了,屋脊中央面向院中是一条口中喷水的龙,龙口大开,四海之水从龙口中源源不断喷出。中国传统建筑绝大多数为砖木结构,最怕的就是火灾,所以塑龙以祈消灾。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雄宝殿,是宣统三年(1911年)程德全重建的,为典型清式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砖木结构。建于露台之上,四周围以雕花石栏,花为含苞莲花状,富有佛教特征。大殿前方有“大清宣统三年”,“重建寒山寺造”的宝鼎,六角双层飞檐,檐角挂铜铃,炉体镂空,下为宝鼎三足,鼎身镌有“大化陶镕”、“百炼金刚”等铭文。

大雄宝殿檐枋下高悬“大雄宝殿”匾额。大雄宝殿又简称大殿或大雄殿,亦有称毗庐殿(以供法身佛毗庐遮那佛故也)。大雄是佛的德号,因为佛陀具有无边法力,能够降伏“四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像勇士一样,无所畏惧,所以把供奉佛祖的殿堂称为大雄宝殿。大殿中央是三尊高大的塑像,正中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通体金身,面貌温和,仪态端详,法相庄严,身体略前倾,俯视殿中参拜的僧俗众生。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姓乔达摩。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的意思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人”。相传佛祖35岁悟道成佛,说法45年。在佛祖胸前有一“卍”字,汉译为“万”,意为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万象如意。在佛祖塑像的左右两侧各立一胁侍像,左侧是一长者,正抱拳含笑。他是被尊称为“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尊者,尊者是对具有大德大智和尚的敬称,迦叶尊者主修头陀行,过的是苦行僧式的生活。为什么选了一个他微笑的神态作塑像呢?这里有一个禅宗的传说:有一次灵山法会,大梵天王手捧一枝金色波罗花献给佛祖,请佛祖说法以惠众生。佛祖登上法座后,一改往日侃侃说法的陈式,而且拈起花来,一言不发,频频地把花给众人看,正当满座弟子无人领会佛祖的深意,只是默默地看着时,突

然大迦叶似有所悟地破颜微笑了一下。见此,佛祖启口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汝当善护持之。”由是迦叶尊者成为禅宗西天二十八祖之首。寒山寺在北宋嘉祐年间,被敕封为“普明禅远东”,因此供奉迦叶尊者,以示宗风。迦叶尊者对面显得比较年轻的是阿难尊者,全称阿难陀,意为“欢喜”、“庆喜”,他是佛祖的堂弟,25岁时跟佛祖出家。在佛祖的所有弟子中,他博闻强记、闻法最多,被尊为“多闻第一”。在佛祖涅槃后,第一次结集佛经时,由他一人诵出了经、律、论全部经藏,对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殿两厢饰莲须弥座上供奉的是十八罗汉,铸于明成化年间,铁胎鎏金,神形各异,栩栩如生,十分珍贵。

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在佛祖塑像背后往往是海岛观音。然而寒山寺在佛祖背后却无塑像,供奉的是《寒山拾得图》石刻,图中二人袒胸散发、面带欢颜,落款“花之寺僧罗聘书记”罗聘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寒山拾得被尊奉为寒山寺的祖师,在佛祖背后是祖师,这也是寒山寺的一个特色。在大殿的东南方墙上,还有一幅清末郑文焯的指画寒山像,同样面呈喜色,风格与石刻相似。寒山拾得是普贤、文殊化身,其传说由来已久,清代雍正皇帝曾勅封寒山拾得为和圣、合圣,民间称为“和合二仙”。在民间,多以童子面目出现,表现祥和、完满的意思。其事迹、形象流布海内外,影响深远。

在天王殿与大雄宝殿所形成的前院北部,是罗汉堂。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是小乘佛教中个人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果,指精进修行,断尽一切烦恼,解脱生死轮回,受世间大供养的圣者。罗汉都是出家人,所以我们看到的罗汉像与今天的和尚没什么差异。我们在大雄宝殿中已看过的十八罗汉,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普通僧人修行而成的,这个事实昭示世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罗汉堂内的500罗汉是清代雕塑的,有的面带微笑,有的微露愁容,有的面目慈善,有的威严肃穆……充分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罗汉堂的罗汉以阶梯式分层供奉在殿堂的后部和两侧配殿。在殿堂中央,有一立身铜铸观音像,是平岗嘉卫门等日本友人于1995年捐赠的。造型为手持杨枝净瓶的飘海观音像,面目慈祥端庄,塑像上方高悬“度一切苦厄”的匾额,楹柱上有一幅性空法师的撰联“紫竹惠风时拂,祥云乘世界;玉瓶净水常撩,甘露润乾坤。”赞颂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胸怀。在寒山寺内还有藏经楼、寒拾殿等处供奉着观音菩萨。观音信仰是非常普及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东南亚等地,观音菩萨都拥有无数的信徒,所谓“户户观世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信仰供奉观音菩萨呢?因为众生凡遇难,只需念诵观音菩萨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由于修持的方法简单易行,只需念诵观音菩萨的名号即可遂愿,又由于现实中的每个人在生活中又不可能避免大大小小的灾难,于是观音菩萨便成为最受欢迎的佛菩萨了。在寒山寺虽然多处供奉观音菩萨,却没有专门的观音殿,这也是寺庙布局上的一个特色。

罗汉堂的对面,面阔三间,原是寒山寺的客堂,用以接待十方僧众。现在是服务部工艺品商店。寒山寺的诗风、书法名扬海内外,所以特辟这个地方以文会友、广结法缘。

从罗汉堂前回廊往西或花坛西侧小门可进入寺院西北角的素斋馆(霜钟阁);穿过工艺品商店可进入以弘法堂为主体建筑的南院。南院的西边是枫江楼,东边直通钟楼;从大雄宝殿两侧的“水月道场”或“性空世界”圆月门可进入以寒拾殿为主体建筑的后院。

穿过字画琳琅的工艺品商店,来到一个幽静古朴、青石铺地的小院落,坐南朝北三间青瓦房,正中门楣高挂“弘法堂”匾额,进入堂中,书案后凝神阅经的正是唐僧玄奘。玄奘十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他刻苦钻研佛经,“遍谒名贤,备餐其说”,但时时感到各家学说“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于是“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公元629年,玄奘发愿西行,经中亚16国,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先在印度最著名的那烂陀寺研修数年,后又周游印度,遍访名师大德,声誉日隆。公元642年戒日王在曲女城设无遮大会,邀请十八国国王和精通大小乘佛学的僧侣、学者及诸异道出席,由玄奘作论主,众人问难,玄奘应机对答,无一人能辩倒玄奘,一时名震印度,被尊为“大乘天(大乘佛学的权威)”和“解脱天(小乘佛学的权威)”。公元645年,玄奘返回长安,他带回梵文贝叶经502夹,共657部,还有舍利、佛像等。之后的19年中,他共译出佛经75部1335卷,同时还根据西行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在传承佛法的过程中,玄奘创立了法相宗。玄奘以其杰出的贡献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僧人。

在弘法堂内有这样一副对联:“弘法远分灯,六渡鉴真莲座去;承师亲灌顶,八传空海密宗来。”联语中的鉴真、空海分别指弘法堂中供奉的另外两位高僧。唐代大明寺的鉴真,日本的空海。“灯”,在佛教中指佛法的

传承,如灯的生生不息、永不熄灭;“分灯”即一灯分为二灯以至无数灯,指佛法的向外弘扬;“远”指鉴真和尚弘法远至东洋大海外;“六渡”是指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公元742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邀请鉴真赴日讲经传戒,十年间五次东渡均告失败,鉴真的双目也因暑热而失明。公元753年,他从苏州黄泗浦第六次出发,终于东渡日本,到达日本九州,次年二月到奈良。鉴真和尚在日本为天皇、皇后、太子、沙弥等众人授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侓学传承,因此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鉴真和尚东渡带去许多专业人才和大量书籍文物,并主持建造了仿唐式的“唐招提寺”,广泛传播唐朝的先进文化。在鉴真去世前,弟子们为他作了一座写真坐像,日本奉为国宝,我们在弘法堂中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

鉴真坐像对面持锡杖的是弘法大师——空海。公元804年,作为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空海来到中国,后返回日本时,曾途经寒山寺。空海在长安期间遍参名刹,广访大德,曾在长安青龙寺从密宗大师惠果问学求法。惠果以金刚、胎藏两部法门及诸尊瑜伽等传于空海。“承师亲灌顶”,惠果初见空海时说“报命欲竭,天人付法,必须速办香后,入灌顶坛。”并授空海“遍照金刚”密号。“八传”是指空海继惠果法脉之后,成为正统密教的第八代传人。806年他返回日本,成为日本真言密教的创始人。852年空海在高野山去世,谥号弘法大师。为了纪念空海对中日友谊的贡献,1993年,在性空法师及诸长老的倡议协助下,在寒山寺建立了弘法堂,日本友人敬铸了空海铜像,赠送给寒山寺。弘法堂中的三位高僧,续佛慧命,尽此抱身,他们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学习。

枫江楼在寺院西南角,从弘法堂向西即是,进入院中,满眼园林风光,本已身处寺中,此时更觉超然离俗,院中一泓清水,名常乐池,池岸蜿蜒曲折,岸边太湖石高低错落,水中游鱼往来,或聚或散,悠然自得。水上三曲石桥,可通多闻榭,榭柱有一联,“入榭宽舒,闻钟听法,偶逢僧语,一心放下无热恼;游园欢欣,多绿少红,暂观鱼游,三乘停造得清凉。”其实榭并不大,置身其中,四面临风,所谓宽舒者、非身宽,乃心宽也!抬头观望,园中四季花木,此谢彼荣,绿叶红花,天真烂漫。在花团锦簇之中,有一两层殿阁式建筑,这就是这个院落中的主体建筑——枫江楼。枫江楼面阔三间,坐西朝东,结构精巧,卓然屹立,东面门楣上有谢孝思题写的“枫江第一楼”匾额。现在的枫江楼本是苏州城内修仙巷宋恒之、宋显之兄弟家祖传的“花篮楼”。1954年,谢孝思领导修整寒山寺时,有感于旧枫江楼早已毁于兵燹,其地空况不雅,正犯难时,有人推荐宋氏兄弟的花篮楼,宋氏兄弟闻知后,乐善好施,将自家的花篮楼捐献给佛门。于是谢孝思等人将花篮楼完整地拆迁、搬运,建好的新楼不大不小,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楼内外髹漆一新,中堂有史可法的“斗酒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竹刻楹联等,现在,古色古香的枫江楼是寒山寺接待中外宾客品茗、休息的主要场所。

宋代诗人赵抃诗云“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又有俗语“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以来佛寺所选之地多在风光旖旎处,得山水之胜,有园林之趣,佛寺之建筑,不仅仅是供奉佛像、居住僧人,有一个诵经拜佛的场所,更在其养生奉佛的同时,起修心弘法的作用。因此佛寺建筑不只追求殿宇的庄严肃穆,层层深入,还非常注意营造清净无尘、息心凝神的氛围,于是产生了独特的寺院园林之美。寒山寺占地二十余亩,在这方寸之间,“林木扶疏,以禅房而兼野趣。”在游览了天王殿、大雄宝殿之后,转到桃源般的枫江楼,品香茗、观游鱼、听钟声,物我两忘,或许能对世事多一分感悟吧!

从钟楼下的回廊北行,不远就是后院的主体建筑——藏经楼。寒山寺最初何时建造藏经楼,已无从查考,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最早的藏经楼,是明代万历年间住持晓山正旭募缘建造的,晓山正旭所建的藏经楼被称为“龙函阁”,竣工后7年即不幸遇火被焚。晓山的嗣法门人松陵鉴公,西流吾公(即明五),秉先人遗志,于万历47年又重建藏经楼。

此后,咸丰十年,藏经楼毁于战火。清末程德全重建寒山寺时,曾予续修。1941年高冠吾亦曾重建,易名为霜钟阁,可知其中已无经藏了。1986年,寒山寺按省级文物部门的要求恢复藏经楼原貌,新建后的藏经楼,楼体赤红,坐东朝西,楼分二层,殿为三间,底层两厢前伸,现北侧厢房辟为图书室。上下檐壁下分别高悬“藏经楼”、“寒拾殿”匾额。楼脊中央塑唐僧师徒四人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把他们安放到此处,一来暗喻了此楼的功用,二来也宣示楼内所藏是西来真经。

进入寒拾殿,正厅有一副楹联:“座上有寒山拾得,仍是钟声敲佛地;庭中无杂垢嚣氛,何须月影锁禅门”,

堂上高悬“寒山拾得”金字匾额,匾额前一对金身塑像。咸丰兵燹后,像与寺俱亡,其后也没有新塑,现在我们看到的塑像是1979年从西园寺请来的。两人皆袒胸赤足,身材矮胖、童颜留发,寒山右手持荷枝,左手握丝绦,拾得双手擎净瓶,与寒山作嬉戏状,塑像造型精准传神,有跃动之美,给人以欢乐亲切之感。

在寒山拾得塑像背后是一幅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石刻。千手千眼观音又称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是密宗的六观音之一。观世音在过去“无量亿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即发誓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于是身上长出千手千眼。石刻中的观世音菩萨或合拾、或托举、或持斧、塔等各色法物。身后的光环更幻化出无数只手,每只手心中都有一法眼,在佛教中,手代表救度众生的方便,而眼睛代表照破烦恼的智慧。千手千眼真是妙用无穷神通不可思议。

在寒拾殿周匝墙壁间,镶嵌有南宋著名书法家张即之书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石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题中,金刚有三重意义:坚常、明净、快利,佛教中所言“金刚”指能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般若,汉译为慧,通俗地说是指通达真理的最高智慧。“波罗蜜”译为“到彼岸”,也译为“度”、“凡可由之而出生死到菩提的,都可以称为波罗蜜”。“经”,本义是线,意指贯串佛所说的法和道理,以免散失。《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禅宗六祖慧能,听了本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后,顿时开悟。因此,在六祖以前,禅宗以《楞伽经》印心,此后《金刚经》即代替了《楞伽经》。不只禅宗,其它宗派如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等也都对《金刚经》推崇备至,另一方面,《金刚经》又被神秘化,僧众常把它当作祈福消灾、超度亡灵等的法宝,相信只要持诵此经,就会有灵验。经文后有董其昌、林则徐、俞樾等人题跋,可见其价值观。

寒拾殿楼上是藏经楼,佛教中有三宝的说法,谓“佛、法、僧”。佛经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律、论三藏的泛称。三藏中,经,我们上文已解释过了。律,指佛所制定的制止作恶的法则。论,佛自己议论问答以辨别道理,或是佛弟子议论佛的说话或法相,只要与佛法相应的,都叫做论。因为经藏在佛教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所以寒山寺历来重视藏经的收藏、保护。

藏经楼内所藏藏经,属于清版藏经,通称龙藏,刻印于乾隆3年,属梵筴式,共计7173册,保存完整。在藏经楼中,还珍藏有《房山石经》、《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大藏经》、《乾隆大藏经》、《永乐北藏》等著名经籍。

大雄宝殿、藏经楼之间形成的院落较前为小,院中空地上桂花树、竹丛郁郁葱葱。日本友人种植的樱花、松树亭亭玉立。形制各异的纪念牌、碑,随处可见,整个院落显得疏朗、宁静。在藏经楼北侧有一坐东朝西的方形敞轩,轩中高挂“寒拾亭”匾额,东墙中嵌有四块石碑:陆钟崎的《重修寒山寺记》、邹福保的《重修寒山寺记》以及陈夔龙夫妇忆寒山寺的唱和诗碑等。在院落的西北角毗邻长廊有一方形护栏,栏身饰以莲叶,栏柱雕成莲花状,莲花象征着清静无染、离尘脱俗。护栏之内是一口古井,井口题“寒拾泉”三字。现在有人会问,这寒拾亭、寒拾泉真是寒拾遗踪吗?其实寒山寺中有关寒山、拾得的东西还有很多,它表明的是寒山寺僧众对祖师的崇仰之情,既有饮水思源之心,也含追荐缅怀之意。

从藏经楼南北侧通道东行,前边就是普明塔院,塔院在寒山寺的最东部,占地约3000平方米,近似南北狭长的梯形,普明宝塔在藏经楼后偏北位置,与大雄宝殿遥相呼应。宝塔台座四角的草坪上,有日本友人赠送的石灯笼,状如小塔。普明宝塔北对法堂,法堂坐北朝南,堂前池水环绕,水上凌空架露台,露台有桥与宝塔相通。塔院南墙东西两隅,各建两层角楼一座,为仿唐式样。塔院四周以回廊环绕,回廊内壁布满碑刻,风格各异,令人应接不暇。整个塔院厅、堂、楼、塔布局紧凑,疏朗有致,统一为仿唐风格。从山门到藏经楼一路明清风貌过来,蓦然看到大唐风范,油然生思古之幽情。普明宝塔是“一寺标帜”,是塔院的主体建筑,是寒山寺的最高点。

塔起源于印度,汉译为“窣堵坡”,也称浮图、浮屠、圆冢等。汉字中本来没有“塔”这个字,是晋宋译经中新造的字,它来源于梵文“stūpa”,即“塔婆”,梵语塔婆,今略称塔。它的起源和佛祖释迦牟尼有关,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化身荼毗后,生成许多击之不碎,色彩晶莹的“舍利子”,他的弟子们于是造坟来供奉这些珍贵的“舍利子”。这个坟就是最早的佛塔。

印度早期的寺院以佛塔为中心,四周布置僧房。中国早期的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由于历史的变迁,中国佛寺早期建筑的实物,已很难觅到了。魏晋迄隋唐,随着佛教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以塔为中心的寺院布局逐渐向中国宫殿官署的院落式演变。塔的位置也逐渐外移,最终被移建到院外。但塔作为

坟的原始意义仍被保存下来。我国的佛塔,风格多样,种类繁多,主要有楼阁型塔、墓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几种类型。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所谓塔院,多为祖师塔,故寒山寺之建,最初当系普明祖师之骨塔也。一般祖师塔在其墓上用砖砌或石雕一类似佛塔的建筑物。在其旁建筑简易僧舍,最早的寒山寺(妙利普明塔院)大概就是这样子。

妙利普明塔院古塔的结局史无记载,一般推测毁于唐武宗会昌法难或晚唐五代的战乱中。最早见於记载的寒山寺宝塔是北宋太平兴国初,平江军节度使孙承祐重建的七层宝塔。宋代苏州知府孙觌称此塔“峻峙蟠固,人天鬼神共瞻仰。”南宋初年,金兵入侵,苏州寒山寺塔毁。不久,有法迁长老来到寒山寺,在修复寺院的同时,重修寺塔,三年而后成。我们从100年后绍定年间镌刻的《平江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寺中的宝塔,塔是五层,比太平兴国初少了2层,位置大体在今天罗汉堂的北侧。寒山寺塔再次被毁是在元末明初,苏州诗人高启在《赋得寒山寺送别》诗中写道:“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提到寺塔有灯可为引路。在另一首《归吴至枫桥》中“遥看城郭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高启回故乡苏州,行到枫桥,远眺苏州城,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近看枫桥,青山掩映中的寒山寺古塔,不见了,这给予诗人的震撼,是极为强烈的!因此高启在诗后颇为伤感地自注:“旧有塔,今废。”由此推断出寒山寺宝塔被毁的时间。元末明初时,寒山寺的毁坏是相当彻底的。我们从明初永乐年间深谷昶公修佛殿、丈室、山门、法堂、栖禅之所,塑诸佛像。嘉靖年间本寂铸钟,万历年间晓山旭公建藏经楼可以看出,有明一代,寒山寺一直处在恢复重建中,在这个过程中,寺塔的重建一直没有列入重要位置。寒山寺在明朝三百年中辛辛苦苦重建起来的一切又付之东流,到晚清陈、程二公重修寒山寺时,连塔基也渺无踪影,寒山寺古塔彻底消亡了。1984年,性空法师升座为方丈,在宗教政策不断得到落实的大好形势下,率领全寺僧众励精图治,全力进行寺院的基础建设,十余年间,焕然一新,规模胜於前代。但在法师的心中,“古称…妙利普明塔院?之寒山寺,不见塔影凡六百余岁矣。虽于北宋重建七级浮屠,元末又毁于战乱,至令今日寒山古刹,有寺无塔,实为姑苏一大憾事。”1989年法师访日归来,更坚定了要把寒山寺早已湮没的佛塔,重新修建起来的宏愿。

倡议提出之后,马上得到演林、明开等老和尚和许多信徒的响应。但也有许多人表现了畏难情绪,当此关头,性空法师矢志不移、奔走呼吁,沟通协商。1989年10月,性空法师到上海向前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当面汇报重建宝塔工作。朴老极为细致地问及寒山寺开山有塔,有否充分依据,建塔资金如何筹措等事项。性空法师据实回报,关于建塔资金,有海内外信士乐于捐助,佛教弟子愿意奉献。朴老深思后,表示同意。1990年12月,由苏州市佛教界高僧大德及市政府各相关部门领导联合组成的“寒山寺重建宝塔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性空法师和秋爽法师负责领导建塔的具体事宜。“寒山寺重建宝塔委员会”成立后,委员们多次开会研讨建塔方案,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经过集思广益,多次修改,决定以敦煌壁画中的唐塔造型以及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及扬州平山堂殿阁的木构形式为主要依据,确定图纸。塔的命名,经中国佛协审定,赵朴初会长亲笔书额:“普明宝塔”。

1992年9月21日上午,在几经周折的建塔基地上,社会各界共同举行了隆重的普明宝塔奠基仪式,之后经过三年多的艰辛努力,精心施工,1995年12月在寒山寺举行了普明宝塔竣工验收会。

1996年10月30日,在塔院附属设施相继完成后,寒山寺举行了隆重的“宝塔峻工暨佛像开光仪式”,仪式当天,盛况空前。

“普明塔院”门厅门立汉白玉石碑一座,正面是性空方丈手书“普明塔院”四个鎏金大字,结体大方,略带飞白笔意,增加流动的美感。碑阴是苏州书画名家谭以文隶笔恭书的《寒山寺重建普明宝塔暨塔院碑记》,撰文是雷应行教授,碑记完整地记述了普明宝塔的历史、兴衰、重建。骈散相间,富有感染力。转过石碑,前边高高耸立的就是普明宝塔了。普明宝塔由台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42.4米,是一座仿唐五级楼阁式宝塔。宝塔台座为花岗石材料,高2.1米,宽16米,台座四角,各有一梯形方台,上卧铜镇狮,神态威严,守护宝塔。塔身高30米,“木构方体,敦厚庄重,层阁复叠,耸然翬飞”。塔身和台座有拱桥相连,设计精巧,造型优美。宝塔东西南北各一门,门楣上高悬“普明宝塔”匾额。分别为赵朴初、谢孝思、费新我、沈鹏题书。宝塔飞檐斗拱,雄大疏朗,再现了唐代庄重华丽的建筑风格。塔刹高9.6米,相轮直径2.4米,由覆钵、仰莲、相轮、华盖、三花蕉叶、宝珠、刹链,风铎等组成,重约12吨,黄铜铸就,外贴金箔,日光映照,光华夺目。塔内有楼梯可上下通达,游人拾级而上,每层塔身有护栏回护。塔檐下悬风铃,阵风吹过,铃声悦耳。登至

顶楼,凭栏远眺,远山近水,山村城郭,足以启诗兴也。普明宝塔的重建,不仅使寒山寺恢复了古刹的旧有风规,结束了600年有寺无塔的历史,也圆了寒山寺僧众的一个梦,普明宝塔的建成,还使我国绝迹多年的木构唐塔再现中华大地。

在禅宗兴起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禅宗一直没有属于自己派系的寺院,为了习禅的方便,禅宗子弟往往远居深山僻野,有时也寄居到律宗的寺庙中,到马祖道一时,由于禅宗的日益壮大,才率领子弟开山建寺。但百丈怀海在《百丈清规》中主张不立佛殿,唯树法堂。受此影响,禅宗寺庙中是没有佛殿的,而以法堂为主。其它宗派称之为“讲堂?,禅宗称演说大法之堂为法堂。后来,随着佛教寺院建筑的日渐趋同,禅宗才又恢复了佛殿,法堂成为佛寺中仅次于大殿的建筑。

寒山法堂面阔五间,堂前六根红色楹柱,气势雄伟壮观,屋顶为单檐歇山式,正中饰宝珠一颗,两端吞脊兽鸱尾相向内曲,气宇轩昂,法堂出檐甚大,具有典型的唐代佛殿建筑风格。进入法堂,有王禹时撰的一副楹联:枫桥夜泊,听几杵疏钟,无边佛法;宝塔晨香,传三乘教典,普渡众生。

法堂中设法座,也称狮子座,法座是一上置座椅的高台,供宣讲佛法之用。法座后挂有象征释迦牟尼说法传道的画像,法座前面设有讲台,台上供小佛座像,象征听法诸佛。台下设香案,两侧列置听法席。在法堂中,还设有钟、鼓,钟在左,鼓在右。法师上堂说法时要鸣钟击鼓。目前寒山寺的法堂和佛教图书馆同设一处,佛教图书馆还与国内外一些佛教寺院、出版社保持联系,交流经籍、寺志,法堂内陈列着佛教图书馆的部分佛经书刊,来寺的信众游客可以自由查阅,如果想认真阅读,在法堂内还有桌椅,方便读者使用。在法堂中部的书案上,陈列着《观音普门品》、《阿弥陀佛的说明》、《佛教常识选编》、《因果报因实证》、《妙法莲华经——茗山法师讲录》等弘法读物,供信众游客广结法缘。

法堂前的露台中央,有一尊九龙五凤鼎,这是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戡先生的晚年杰作,此鼎造型古朴,含意深远:座高19厘米、鼎高97厘米,口径宽71厘米,象征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周身雕饰九龙五凤,寓九州龙腾,五凤呈祥之意,且九龙与香港之九龙暗合,可见设计之精思熟虑。

钟声远扬!寒山寺的钟确实非同凡响。钟在中国古代原是乐器的一种。在祭祀、朝会时不可或缺。印度的佛教法器中很早也有钟,我们称之为梵式钟。但印度的梵式钟在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的礼乐钟相融合,发生了许多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寺院钟。我国寺院的钟,一般有大钟、殿钟和僧堂钟三种。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在寺庙做佛事,丛林集众时,都得用钟。

张继的《枫桥夜泊》诗讲出了钟和寺的不解之缘,随着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寒山寺的钟,便不断引起海内外僧俗各界的关注。北宋欧阳修,江西人,在其所著《六一诗话》中谈到张继《枫桥夜泊》诗,认为“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怀疑张诗夜半钟声的真实性,由是引起纷争。南宋苏州人范成大则认为:“半夜钟,按唐张继《枫桥》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在阊门外七里。欧阳文忠公云:…句虽佳,其奈三更非撞钟时,?欧公盖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僧寺,实半夜鸣钟,不足以病继也。《南史》:丘仲孚,吴兴人。好学读书,常以中宵钟鸣为限。阮景仲为吴兴守,诗云:…半夜钟声后?白乐天亦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吴中半夜钟其来久矣。又于鹄《送宫人入道》:…定知别后宫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温庭筠诗亦云:…悠悠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何独于继而疑之。”此后,关于半夜钟声再没有什么人提出新的疑议。

张继枫桥舟中所听到的那口唐钟,可惜早已不见踪影。康有为认为“唐人钟,已为日人取去”,是一个流行广久的说法。以至明治年间,有一个日本僧人山田寒山(本名山田润,因仰慕寒山寺,故改名山田寒山),遍访日本列岛,搜寻寒山寺唐钟,终究没有找到。于是发心募化铸成2口铜钟,一口留在日本,另一口赠送苏州寒山寺,并请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撰铭:

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时钟声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转入我邦,今失所在,山田寒山搜索甚力,而遂不能得焉,乃将新铸一钟,赍往悬之,来请余铭。寒山有诗,次韵以代铭:姑苏非异域,有路传钟声,勿说盛衰迹,法灯灭又明。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大日本侯爵伊藤博文撰。子爵杉重华书。大工:小林诚羲,施主:十方檀那。

明治时期,正是日本崛起,中华多难的时期,然而我们从山田寒山的身上看到了文化可以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这种情感是非常真诚的。从伊藤博文次寒山诗韵以代铭,尤可看出寒山子诗在日本流布之广、影响之深,和伊藤对寒山诗歌的熟悉。此钟形如腰鼓,口缘平直,上有钮,中国古代称为鎛,是古钟形式的一种。现在

此钟悬于大雄宝殿。

明代苏州文人唐寅曾作《姑苏寒山寺化钟疏》,其中讲到本寂禅师铸钟事,从“殿宇初备,铜钟未成”可以推测,当时寒山寺又有一次大规模的重建,这是我们今天所知最早的关于寒山寺铸钟的记载。从唐寅的生卒年推算,此钟当铸成于嘉靖初年,其后不久,“钟遇倭变,销为炮。”“倭变”是指万历卅三——卅四年,倭寇三次侵犯苏州之事,这时距钟铸成仅卅年!后来又有传说,云此钟并未“销为炮”,而是被倭寇劫掠回国,以致引出前文所述山田寒山寻钟、铸钟、送钟等诸多事情。

在弘法堂的右前侧,坐东朝西原是清末陈夔龙所修之客厅,解放后厅已不存,1984年重修时,建成与西侧碑廊规模相似的三间钟房。钟房上的匾额为已故住持通如法师所书,钟房内一度曾悬挂过大小铜钟达9口之多。现在悬有4口大铜钟。分别是明代天启三年洞庭山福源寺所铸的天启铜钟,重约一吨;乾隆五十四年葑溪天宁寺所铸的乾隆铜钟,重约2吨;光绪三十三年陈夔龙所铸大铁钟的仿制品(铜),重约3吨;1986年苏州建城2500年之际,南阳叶晨辉赠送的大铜钟,重约5吨。

从钟房沿寒山寺南侧小径一路东行,前方的二层六角重檐亭阁式建筑,就是寒山寺钟楼。楼门有一联“钟声明慧眼,月色照禅心”。楼前有一石,上镌“闻钟石”三个大字。

现在钟房二楼悬挂的铁铸大钟,是1906年陈夔龙所铸。钟高1.30米,径1.24米,重约2吨,上有铭文。以杵撞钟,钟声浑厚,余音清扬。

寒山寺在建寺之初,即有钟楼,因为在楼上发出的钟音,才会传得更远,才可能被远在枫桥边的张继听到。或许是出于对千年古寺的景仰,或许是真的有灵验,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信众来到寒山寺,登上钟楼亲手敲响寒山古钟,伴着清扬的钟声,许下心愿,祈求幸福。

佛教认为“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也就是说听钟声可以消除人一年中的所有烦恼,可以增长智慧、趋利避害、带来好运。钟声有108响,代表人的108种烦恼,“见惑有88使,修惑有10使,合称为九十八随眠,再加上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瞋忿、覆等十种,便成108。”随着钟声的敲响,你的烦恼也不断消弥。这种闻钟声去烦恼的风气,在唐代被鉴真大师带到日本,也成为日本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所以每年除夕到寒山寺听钟声的外国游客中日本游客最多。1979年除夕,举行了第一届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参加的日本人有120人,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除夕听钟声活动是寒山寺的一个创举,为日中友好交往和苏州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变化。此后,听钟声活动年年举行,来寒山寺的日本听钟客逐年增多。如今来参加除夕听钟声活动的中外宾客有两三万人,其中日本游客达6000人。伴随着寒山寺吉祥的钟声,日本客人欢快地唱起他们自编的歌词“古钟敲,驱烦恼,寒山寺,度良宵。钟声祝君新年好,年年相逢在枫桥。”随着听钟声活动影响的不断扩大,有越来越多国家的游客也来华聆听新年钟声,也有许多寺院如寒山寺一样敲响了新年祝福的钟声。

寒山寺钟声为什么特别响?国内不少寺庙都有钟敲,但独有寒山寺钟声最响、最有名,因为寒山寺独有张继诗,特别在日本和东南亚,影响颇大。其二,有的寺庙敲钟主要为钱,而寒山寺敲钟主要为净化人心。其三,为什么日本人来听钟声的特别多,这有历史原因,日本人侵略我国(从明代中后期的倭寇到近代的抗日战争)杀害了很多中国人,对此,一些真诚的日本人,最早是小山藤兵卫和藤卫昭担下来,前往寒山寺听钟声,以佛教仪式祈祷和平,表示他们的内疚,忏悔超度亡灵。

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游寒山寺时,在大雄宝殿题楹联一幅:

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

上联讲寒山寺1500年悠久的历史,下联的“百八杵”借指寒山寺的钟声,“阎浮”本是树名,引伸为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海潮音”,佛讲经说法或僧众诵法的声音,好像海潮之声,响亮无尽。赵朴老、性空法师的话语,生动完整地阐发了寒山寺钟声的深刻涵义

钟房对面是碑廊,建于1906年,当时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寺中碑刻置放散乱,损毁严重,于是将寺中碑刻集中在今碑廊地方。南北向的廊中,依次陈列着宋明以来的碑版刻石十余方。然而碑廊规模较小,不能放置寺中所有碑刻,并且有些碑刻还有更适宜的置放地,于是在寒山寺的长廊之壁,钟群之间,殿亭之地,花坛之侧,均有碑刻措置其间。

碑廊中央,相向而立两块石碑,北侧是俞樾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这是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请俞樾书写的,诗后附有俞樾的跋语:“寒山寺旧有文待诏所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岁久漫漶。光绪丙午,筱石中丞于寺中新葺数楹,属余补书刻石。”俞樾提到的文待诏即明代苏州文人文征明,他所书的《枫桥夜泊》诗碑也在碑廊中,4行、草书,现在字迹可辨的仅数字而已。据清末叶昌炽《寒山寺志》所载,宋仁宗时王珪曾书张继此诗,勒石成碑,然此碑早已荡然无存。

南侧是康有为诗碑,我们都知道康有为是变法维新的风云人物,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佛学素养也相当深厚。每到一地,康最喜访寺参佛。1920年,康有为与友人游寒山寺,当时寒山寺住持近舟盛情接待,言语中谈及寒山寺古钟,康有为有感于寒山寺唐钟之沧桑多故,日人之咄咄逼人,忧愤交加,慨然赋诗:“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勿使丰干又饶舌,化人再到不空空。”随后,近舟请张仲森刻康诗及跋,以为永久留念。碑廊墙上依次镶嵌九块碑刻,北侧是岳飞的诗碑,第一块横书“文章华国,诗礼传家,”末有“岳飞题”三小字,不著年月。第二块碑文是“三声马蹀阏氏血;五伐旗枭克汗头,”下署“岳飞”两小字,也不著年月,有“岳飞印信”篆刻一方。岳飞此联碑文出自他的《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幽燕。

马蹀阏氏血;旗枭克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公元1136年,岳飞到苏州参加张浚(即紫岩先生)召集的北伐会议,写了上面那首诗赠给张浚,表达他的北伐决心。二年前(1134年)正是法迁长老发心重兴寒山寺时,时间上的巧合,使我们深深感到当岳飞目睹百废待兴的千年古刹时,内心澎湃的报国杀敌情怀。唐寅的《姑苏寒山寺化钟疏》碑,文征明的《枫桥夜泊》诗碑,均是残碑,好在其内容有本可征,也是不幸中之幸事。

邓石如是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字顽伯,别号完白山人。他真草隶篆俱精,推陈出新,自成一家。隶书碑刻“处世劳尘事,传家宝旧书”,书法奇古、功力深厚。上联有曾国藩的识语“完白先生法书,自张皋闻,李申耆诸老表章后,海内翕然宗之。友人见诒此联,尤为奇古,因求先生嗣君守之钩摹刊刻,以公同好。同治元年三月,曾国藩识。”对此碑也推崇备至。

邓碑的南侧是万绳栻的诗碑,有诗二首。其一云“古刹丰碑劫运销,摩挲谁与认前朝。山僧不解兴亡恨,只闭禅关拾堕樵。”其二云“掉首寒山迹已陈,桦冠木屐去来频。问他桥畔停船客,省得钟声能几人?”诗后有跋语:“寒山寺久残破,巡抚程德全以宣统辛亥春重修落成,八月而国事遂变。辛酉来此,为先人营兆寺左,闻钟憬然,怆怀家国,情何容已。南昌万绳栻。”辛酉年是1921年,1920、1921年康有为、万绳栻两个眷恋旧朝心念文物的政坛失意者先后来访寒山寺,似乎是想在这千年古寺中巡访传统文化之根,寄托心灵的孤寂吧!

碑廊最南侧墙上,还有一块当代书画家刘海粟所书的张继《枫桥夜泊》诗碑,是1981年应古吴轩出版社刻石所请书写的,1997年移入碑廊。

在碑廊、钟房南侧,各立一高大石碑,碑廊南侧是雍正御制《寒山子诗序》碑。此碑原立于今天王殿之外的御碑亭内,从寒山寺20年代的旧照片中,可见其踪迹,后御碑亭毁弃,此碑移至今天的位置。碑的正面是程德全恭录的雍正御制《寒山子诗序》,碑阴是程德全恭录的乾隆御制《寒山晓月》诗:“姑苏城北夜泊船,寒山钟声清晓传。舂容断续亦同此,传不以钟以人耳。千秋过客不一况,或听欢欣或凄怆。在悬待叩总无心,此意画师何以状。”虽然贵为帝王,亦难免“千秋过客”的人生伤感,终不似释子之遗世独立。

钟房南侧是寒山寺方丈性空法师於1994年精心书写的张继《枫桥夜泊》诗碑。2001年春勒石立碑。游客至此多叹赏其书法神韵,往往合影留念。

从雍正御碑西侧的小门进入枫江楼院落,沿长廊起首是梁同书的《阴骘文》残石,其次的三段残石,叶昌炽总称为“争寺基帖”。石碑首尾断裂,从残存文字推测,是为当地豪强霸占寺基所作,此事聚讼不已,影响波及京鲁各地,引起当时不少文人的关注,钱谦益、文湛持、张延登等文人从维护佛寺的立场出发,纷纷表达愤激、谴责之情。叶昌炽同时推测当时寒山寺的住持应是明五,明五将钱、文、张诸人书信刻石镌于山门两侧墙上,目的是镇慑觊觎之徒。接下来的两组石碑分别是俞樾撰《新修寒山寺记》碑和陈夔龙诗碑,陈夔龙未及完成重修寒山寺事,就奉命北上,程德全踵继其事,曾寄函向陈索诗,陈作《感怀诗》三首奉答,程德全刻石记诗。

普明塔院碑廊中的碑刻,一定会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塔院碑廊中,共有66位书画名家的各类碑

刻59碑71方。碑廊刻石之首是赵朴初亲笔题写的“寒山寺碑廊”石碑,在接下来琳琅满目的碑刻中,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贺碑

寒山寺的重建以普明宝塔为标志,是十方人士共同赞助、努力的结果,无论僧俗,大家从寒山寺的重建中看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看到了人民的安康乐业,看到了佛教的健康发展,因此,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心情,纷纷赋诗,恭贺这一盛世壮举。

中国佛教协会前副会长,镇江定慧寺住持茗山长老(后:无锡灵山祥福寺住持):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住持真禅法师称倡议重建普明宝塔是“盛时盛世盛人”,特献诗祝贺:

巍巍宝塔寒山寺,海众安和客万千。百八声清溢上刹,枫桥永畔浮图妍。

九十高龄的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远自萧梁古寺开,新天唐塔更雄哉。

年年夜半钟声在,吼徹山河大地来。

“人物风流两贵阳”之一的九十三岁高龄的谢孝思先生也欣然赋诗:

古寺寒山不解愁,钟声到处闹新讴。五洲四海来佳客,胜揽枫江第一楼。

其二:诗碑在碑廊中,书写张继《枫桥夜泊》诗的,有6人之多,这里既有像陈云、李大钊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也有钱太初这样的书法名家,其中还有两块碑分别是集宋代王珪和明代文征明字而成的集字碑,借以补碑廊中文征明碑漶漫无识,王珪碑阙如的遗憾。在这6人中,民国元老、中央国史馆馆长张继(溥泉)与寒山寺颇有胜缘:“余以张溥泉名与张继同,乃请濮伯欣先生转求书《枫桥夜泊》诗,不意诗成翌日,溥公即作古人,遂成绝笔,是亦前生文缘也。爰付刻石,树寒山寺中,留此佳话,并将濮君函刻于下,真迹赠史馆保存云。丁亥冬吴湖帆识。”

此外,许多书法名家还书写了与寒山寺有关的一些诗作,如费新我、陈大羽、李树琪选书的寒山子诗,萧平书韦应物的《游寒山寺诗》、杨再侯书高启的《泊枫桥》等。

其三、佛碑。在这些石碑中,还有一类是直接反映佛教内容的,有书法,也有绘画,前者如武中奇、松平同书一个硕大的“佛”字,佛在心中,心即是佛。对碑凝神,常使人若有所思,心有所悟。此外,还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篆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李亚的《西斋净土诗》等。后者如王锡麒绘的《观音大士宝相》,张晓飞绘的《玄奘》像,谢孝思绘的《十六罗汉像》等,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体,入芝兰之室而不觉其嗅,特别是谢绘的十六罗汉,神形兼备,活灵活现,是难得的珍品。

在寒山寺的大雄宝殿、钟楼、寒拾亭等出,还有许多碑刻,这些碑刻或是佛教艺术精品,或是珍贵的书法作品,或具有难得的史料价值。游客信众徜徉其间,既可了解寒山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又会受到美的熏陶。一定会增长慧心,流连忘返的。

为什么在寒山寺内会陈列这么多的书画艺术精品?它们和佛教有什么关系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谈到中国佛教和艺术的关系(这里只谈书法、绘画)。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徒十分注意和上层知识分子的交往,交往的方式之一,就是上层知识分子十分欣赏、喜欢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自六朝以来,历代善书的僧人不计其数,举其要者,梁陈有洪偃,隋有智永,唐有怀素、亚栖、贯休等,宋有法华,元有雪庵,明有雪峰、宗奎,清有雪箇(八大山人)、石涛,近代有弘一大师等。这些著名书法家,与当时士大夫的交往十分密切,如智永,是王羲之十世孙,初唐四家之一的虞世南,是他的徒弟。怀素以狂草技进长安,当时名士李白、颜真卿、戴叔伦等与其往来。至于弘一大师多才多艺,交游广泛,就不一一列举了。其次,书法除了交际作用之外,还有助于禅修,理论与佛家的禅定,是息息相通的,禅定可以启悟书法,在书法中修炼禅定,禅书双修,成为许多释子的追求。禅书追求超越文字、技法的束缚,达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境界,也形成了与世俗书法截然不同的风格。这在怀素、石涛诸人的墨迹中可以直接地感受得到。

寒山寺中陈列诸多书画精品,当然有启迪禅悟的目的。同时,寒山寺僧人也多善长书法。钟房的匾额是已故通如法师所题,在寒山寺中,我们可以多处看到性空法师的题字。法师书法师承有源,又勤学苦练,道艺并进。其书法笔力浑厚、淡雅流畅,尤其擅长行草,观其书法,颇富禅境,涤荡心腔、见性见真,可谓“书中有

禅,禅中有意。”在当今书坛,卓然成家。法师的书法,在日本极受尊崇,日本友人带回去认真裱糊起来,张挂在明显的地方,甚而用镜框保护起来,有的还在报刊上刊登出来,视为墨宝。秋爽法师秉承寺风和恩师教诲、潜心钻研书法艺术,书风酣畅淋漓,刚柔相济,已呈青出于蓝之势,令人耳目一新。此外还有光瑞、果明等法师,均以书法知名于世。游客信众来到寒山寺,无不为法师们的书法技艺所倾倒,法师们也常以书法广结善缘,故此寒山寺书法早已流布海内外,成为一座座友谊的虹桥。宋明以来,寒山寺一直有书法名家留碑题额的传统,多处殿堂楼阁留下了古今书法名家的墨宝.今天寒山寺与海内外书画名家的交往,更加频繁,更加密切,形成了独特的寺院文化,也使寒山寺在今日中国众多寺院中,独树一帜。

佛教徒除十分刻苦地钻研书法外,对诗词创作,也十分重视,虽然在戒律上,吟诗属于“绮语”,列为禁戒,但历来钻研诗词的僧人仍然很多。许多僧人十分喜欢和文士往来,诗文唱和,僧人作诗的目的之一是把诗作为广结胜缘的一种方便。许多信奉佛教的知识分子也把诗作为和佛教徒交往的高级形式。在交往中彼此增进修养,各有所得。唐代诗人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终生奉佛,和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和寒山寺有关的诗文中,名气最大,也是最早的诗歌,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人,天宝(742-755)进士,大历(766-779)年间以祠部检校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约卒于大历末年。诗多登临纪行之作,诗体清迥,不事雕琢,有《张祠部诗集》。

张继《枫桥夜泊》诗自唐代以来,众口相传,流布甚广,千百年来,凡言寒山寺者,必咏张继之诗;诵张继之诗者,无不倾倒于枫桥渔火、寒山钟声。诗以寺传,寺以诗名,寒山寺的钟声不再只是一种宗教行为,霜天渔火也被赋予了浓浓禅意。寒山寺与张继共同构筑了一个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宗教的空灵境界。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有关寒山子其人其事

寺的名号有多次变更,这其中影响闻大,传承最久的是“寒山寺”这一寺名。寒山寺之得名,与唐代著名诗僧寒切关系。寒山子被尊为寺院祖师,得到世代供奉。但关于寒山子其人其事,我们能够确知的非常少,现存的资料

多述神异或互相矛盾,也难以为据。

传说中的寒山子

代台州刺台闾邱胤为寒山子诗集作的序及《宋高僧传》卷十九唐天台山丰干师傅传附寒山拾得传和《太平广记》

五《仙传拾遗》等记载---------

子曾于贞观(627-649)中或大历(766-779)中隐居浙江天台山的寒岩,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大家看到的寒山皮冠,身穿百结衣,脚踏大木屐,似疯似颠,且笑且歌,常常独自一人从寒岩隐居地来到70里外的国清寺。国火和尚叫拾得,常把僧人们吃剩的残余菜滓收贮到一个大竹筒中,寒山子来,就让他把竹筒背负回去。寒山子自时在人前唱咏,但无人可测其深浅。后来闾邱胤将到台州上任,突患头痛,无人能治。有一个从天台山国清寺来师以净水喷洒痛处,即洒即愈。闾邱胤感佩于丰干禅师的相救之恩,又借机询问此行的吉凶,丰干禅师告诉闾邱要拜谒文殊、普贤菩萨,寒山是文殊、拾得是普贤。寒拾二人都在厨房作杂役,并且特别提醒闾邱胤“见之不识见,若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见之”。因此,当闾邱胤到台州三日后,前往国清寺寻访寒山拾得二人时,众寺郡守拜这两个疯颠的人。寒山拾得却携手笑傲出寺,回寒岩去了。接着,闾邱胤又到寒岩送衣、送药,寒山见状子便缩入岩石缝穴中,口诵一偈:“报汝诸人,各各努力!”缝自合,此后踪迹皆无。

胤回来后,命寺僧道翘等寻找寒山拾得遗物,只有寒山子平时书写在竹木石壁上以及村野人家墙壁间的诗300余

还有拾得书写在土地堂壁上的偈言,一并编纂成集。

诗歌中的寒山子

寒山子的诗歌情况,寒山子在自己的诗中有反映:“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一例自夸云好手,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诗的前半部分,寒山子告诉我们他的诗作的数量、体裁,后半部分,的诗并不那么好懂。我们今天读流传下来的300多首诗,确实明白如话,用典也不冷僻,但由于我们对作者的身及创作背景一无所知,所以读解时,还是觉得隔了一层,总不能很透彻地理解,虽然寒山子所讲的“会”,更多

向于思想方面,但后人还是尽力从其诗句背后,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寒山子来。

从寒山子的诗中,隐约能推测出他的乡里身世。

“我见黄河水,凡经几度清”,应生长在黄河流域。

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从生是农夫”。

父母早故,“我住在乡村,无爷亦无娘”。

为人耿直,“立身既质直,出语无谄谀”。

刻苦学习,“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世有聪明士,苦攻探幽文。三端自孤立,六艺越诸君。神气卓然异

彩超众群”。

文人的理想一个是边塞立功,一个是金榜题名,这在寒山子的诗中都有体现。武的方面,“去家一万里,提剑击匈方面,“个是何措大,时常有南院。年可三十余,曾经四五选。”结果“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

征武不勋”。都与自己的理想相距甚远。

子出家的原因,很难确知了。但从他的诗中还会有所感悟的。如“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缘遭他辈责,剩被抛绝红尘境,常游好阅书。”再如“今日既老矣,余生不足云。”一方面是家庭变故,另一方面是怀才不遇,使

子逐渐厌弃社会,跑到寒岩做起隐士来了。

子选择天台山寒岩出家,有一个过程。首先是漫游阶段,当时的东西向交通动脉是长江、黄河,南北向是运河,可能沿黄河、运河漫游,到达了苏州。这种抛弃了世俗烦恼,抛弃了家庭拖累的漫游,让寒山子无比欢欣。此时已不再追求浮华名利了,他在认认真真地做一个隐者,做一个和其它普通人没什么差别的人。寒山子在枫江桥畔活并不太长,就又出游到浙江天台山去了。普明塔院中安葬的普明禅师本是天台智者大师的高足,寒山子由普明道天台,并前往天台参访,也是可以理解的。寒山子对天台山寒岩是相当满意的,表面上是占卜的结果,实际是寒岩人迹罕至,与世隔绝,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摈弃一切外在的干扰,冷眼旁观纷纭世事。

子的诗“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正古佛直心直语也。贯穿寒山子全部诗作的核心思想,是佛家思想,寒山子以古的形式表现出来。佛家的出世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佛家的胸怀是博大的,佛家的智慧是广大的,寒山子秉持博大的佛法,既达到了内心的平衡,也达到了内心与外界的平衡。

子诗歌对后代的影响是巨大的,后人对其的通俗风格叹赏不已。寒山子能够熟练地把深奥的佛法与日常琐碎小事起,用平淡如画的语言娓娓道出,表明他对佛法有精深的理解和高超的文字功夫。寒山子贴切自然毫不造作的诗成为后代许多诗人的模拟对象,以至形成“寒山体”这一文学体裁。

艺朮中的寒山子

子不只存在于传说中、诗歌中,他还活在各种艺术中,艺术中的寒山子更加丰富、动人。在寒山寺的大雄宝殿中郑文焯和罗聘绘的两幅寒山子(其中一幅是寒拾像)像,在寒拾殿中有二人塑像,可知至少不晚于北宋时,寒山入艺术领域,在明、清还不断有人塑、绘二人之像,可惜大都失传了。此外,在民间中也经常能看到二人的形象今,无论僧俗艺术中,寒山子(包括拾得)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笑!罗聘的寒拾像,二人均蓬头欢笑,极为亲切的指画寒山子,双手拥怀,喜不自禁。“笑”表现了后人对寒山子的理解和接受,来拜佛门的人,多是心有烦恼佛门的人,多是心有祈盼的人,他们来到这佛门净地,迎接他们的不仅有佛祖、菩萨、罗汉,还有那个一脸笑容,看到他笑逐颜开、心无芥蒂的样子,你的所有烦恼,顿会烟销云散,不禁随他欢笑起来。在封建社会的重重压是普通民众,还是知识分子,都希望有一片解脱的天空,那怕是片刻的开怀一笑也好。由此,寒山子摘掉桦树冠上衣,手添荷花枝,成为他们美好祝愿、善良寄托的化身了。寒山子也就走出他隐身的寒岩,进入寻常百姓家,在各种喜庆、吉祥场合,不再是隐者,而是与拾得一起成为“和合”二仙了。

子的诗在元代就传入朝鲜、日本,后来又被译为英、法、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二战以后,“寒山海外持续升温,研究的新视角、新观点层出不穷。在美国,寒山子形象开始美国化,影响了六七十年代的学生思嬉皮士运动。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寒山寺,来参拜他们心中的英雄与偶像。

寒山寺开山祖师---希迁

为唐代著名禅师(700-790),历武则天、睿宗、玄宗、德宗诸朝。俗姓陈,端州高要人(今属广东)。希迁从为,多次捣毁家乡的淫祠。既冠然诺自许,未尝以气色忤人。后来听说六祖慧能南来,就前去投奔,度为沙门,而六祖圆寂,又依从六祖高足行思禅师。当时行思门下有许多学者,等到希迁来时,行思才说:“角虽多,一麟足

宝初,前往衡山南寺,在寺东石台上结庵以居,所以后人称之为石头希迁或石头和尚。贞元六年顺化,春秋九十禅风,偏于静志,结合坐禅而有发展。其为人思辩机敏、应对迅捷,有人问他解脱之道,希迁随口答曰:“谁能缚人问净土,希迁应声答曰:“谁能垢汝?因此慕名投到他门下的弟子特别多,著名的如惟严、慧朗、大川、大颠高僧传》中的希迁传非常简略,没有言及创建寒山寺一事。但明初姚广孝在《寒山寺重兴记》一文中说:“希迁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言之凿凿,必有所据,不应轻易怀疑,所以希迁实为寒山寺开山祖师。草创期山寺寺庙规模不大,因为地利,往来人比较多,自张继诗流传开来后,寒山寺遂天下闻名了。

中兴祖师释法迁

长老生当南北宋之际。枫桥寺(即寒山寺)在建炎年间(1127--1130),被官军破坏,四壁萧然,如逃人家。绍1131--1162),法迁长老率他的徒弟们入居寒山寺,经过十余年努力,又使寒山寺栋宇一新,并在寺中新建水陆院,为佛教举行大型法会的专门道场。水陆,为水陆法会的略称,亦称为水陆道场。始于梁武帝,从梁武帝时兴隋各代渐衰,唐咸亨年间再一次复兴。水陆法会在宋代流行后很快便普及全国,枫桥寺建水陆院,除临近枫江的外,还与寺院规模的扩大有关,水陆院塑有众多鬼神之象,并且屡出灵响,增添了神秘感,对寒山寺的名声传播

有帮助。

在增建水陆院的同时,法迁长老还用三年时间,修复普明宝塔,使寺容更为壮观。

长老重修寒山寺时,严于律已,他和自己的徒辈们或持钵或持簿,乞施于民间,如果有一点收获,就都用在寺院,这种精神受到当地民众的敬仰。寒山寺重建工作的迅速完成。法迁长老兴废续绝,弘寺拓基,对寒山寺的发展

巨大贡献,可以称之为寒山寺的中兴祖师。

继往开来深谷昶

寺在元末明初的战争中,再一次毁于战火。劫后的寒山寺,几乎完全被毁掉。永乐三年,深谷昶禅师任寒山寺住昶禅师有戒行,为人老成持重,发心重建寺院。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几乎是赤手空拳,深谷昶禅师不辞辛苦,檀越化缘募捐,同时亲自带领寺僧,铲除寺中杂生的荆榛,用箕畚运走瓦砾,做好寺院重建的清理工作。

昶禅师精于佛理,娴于寺院规划,首先建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中央,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塑像,迦叶、阿难二侍两侧,再两侧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大殿两厢,是形神各异的十八罗汉塑像,在佛、菩萨之前,是秉持香炉帝释。梵天,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深谷昶禅师在大雄宝殿中立梵天像,山寺法轮常转之意。帝释,是忉利天的天主,俗称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本是道教人物,他的形象出现在佛寺中,元以后三教合流不无关系。重建后的大殿内香烟缭绕,透过烟雾望去,金光一片,仿佛佛祖在灵山说法。

建方丈室、山门以及法堂、斋堂、库房等,凡是寺院应该有的,深谷昶禅师均一一规划,进行建设。这里特别应的是方丈室。深谷昶禅师在方丈室中设有寒山、拾得、丰干的塑像,这是现在已知的寒山寺有寒拾像的最早记载

的寒山寺道场一新,规模可睹,从永乐三年受命来寺,到永乐十一年,短短八年,深谷昶禅师便使寒山寺重又屹

枫江桥畔,继往开来,功不可没。

重新梵宇释性空

,字圣智,1922年2月5日出生于礼佛世家,江苏泰县(今姜堰市)张沐乡人。自幼聪慧好学。14岁到本县西庵出家,依静庵(禅)法师为僧,19岁时,在无锡南禅寺受具足戒。同年秋,考入镇江焦山佛学院,佛学院不理论专业课,还开设中文、中外历史、英语、法律、社会学等文化通用课程,受教于仁山、守培、芝峰、雪烦等。在焦山佛学院,性空法师从1941年到1950年熟读佛教经典,打下了较扎实的佛教理论根底。佛学院还藏有许画,学员不仅学佛经,还常常吟诗作画,十年寒窗,练就了法师吟诗写字作画的基本功。在此期间,有机会读到培所著《延安归来记》,对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有了初步的了解。

年以后的岁月,颇多蹉跎。建国初期,无依无靠,只得到昆山农村务农,但仍念佛,供奉佛祖。其间,曾参加运动”,帮助抄写土地证,也曾当过扫盲老师,借以谋生。三年困难时期,曾被一位老干部介绍到粮库烧饭,但

杀鱼、煮田螺,最终放弃了这份工作。

年,应苏州西园寺明开方丈之邀到西园寺任僧值,协助明开法师将西园寺管理得井井有条,受到市佛教协会领1963年被调到寒山寺当监院,协助年事已高的通如法师管理寺务。为了限制常来此过夜的闲杂人员,性空法师围墙。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寒山寺开始卖3分钱一张的门票。当法师看到日本朋友很喜欢俞樾的《枫桥夜泊》诗

定拓碑卖钱,没想到这些碑刻拓片大受欢迎,常常供不应求,有时日本人就站在旁边等着要。正当古寺渐渐有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场浩劫铺天盖地而来,寒山寺也在劫难逃。为了寺里的佛宝(也是文物)不被造反派法师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又一个办法:用泥巴将碑廊里岳飞、唐寅、文征明、俞樾等人题写的那些珍贵的诗碑糊起贴上纸,并在上面写上毛主席语录;在装满佛经的藏经柜上,恭敬地贴上伟大领袖的画像,那些年代久远的50夜悄悄地藏在密室里。这些文物终于保护下来了,可法师却保不住自己,1968年,性空法师被迫第二次离开寺

昆山农村劳动。

年秋,随着各项宗教政策逐渐落实,中共苏州市委统战部礼请法师重返寒山寺,当时的寒山寺,就像个打碎的蛋黄都散光了,只剩下一个空壳,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情况十分困难。性空法师根据五六十年代的经验,决定《枫桥夜泊》诗碑,“文革”刚结束时的苏州,连宣纸也买不到,于是托人到上海去买,法师指导拓碑,此举收到的效果,一开始拓碑就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在日本,张继诗家喻户晓,因此日本人买得最多。寒山寺有了可来源,情况一天天好起来。1979年底,经过长时间筹备举办了第一届除夕听钟声活动,性空法师亲自上钟楼为执杵敲钟,至今听钟声活动已连续举行了二十八届,每次都盛况空前。

年秋,住持通如法师圆寂,性空法师继任为寒山寺方丈。在市政府、市宗教局、市佛协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近二十年的辛勤操持和苦心经营,在殿宇修复,佛像重光,土地征用,文物保护及恢复丛林制度伽人才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其中“普明宝塔”的恢复重建,历尽艰辛、曲折,当时每当天黑以后,法师即“出普坡”(即全体出动干活)。大家抬筐的抬筐,搬砖的搬砖,一位年已八旬的老居士,大家劝他不要参加了论如何也要帮助干点活。1995年12月11日,宝塔终于建成了,有人问法师为什么千辛万苦地造塔,法师答道做有骨气的人,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忘本,要知难而上,不能遇难而退。我现在生当盛世,一定要在我手上消

闻钟声,不见塔影的遗憾,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日常积攒下来的钱大都用于赞助维修寺院,助残救灾,抚恤孤寡老人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还个人出资帮助有困学子完成学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法师的慈悲胸怀,得到各界的广泛赞誉。

几十年的不平凡经历,既使法师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也养成了乐观开朗,与人为善的博大胸怀。

开放以来,法师曾多次出访日本及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佛教事业的发展,为各国

的友谊,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不辞劳苦,奔波忙碌。

年事已高,性空法师决定主动让贤。二零零二年八月二十七日,苏州寒山寺隆重举行了“性空大和尚荣升寒山寺暨秋爽法师荣任寒山寺方丈”升座庆典活动。庆典当天,江苏省宗教局主要领导,苏州市四套班子领导,中佛协市佛协的领导以及江浙沪等地诸山长老亲临盛会,场面壮观。

由苏州市佛协秘书长、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方丈普仁法师宣读中佛协、省佛协的批复文件,同意性空法师升寒山寺

和尚,同意秋爽法师任寒山寺方丈。

,中佛协副会长、苏州灵岩山寺方丈明学法师代表诸山长老致贺辞,在贺辞中,明学法师肯定了寒山寺改革开放个文明建设和社会资生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盛赞性空法师“在寺院修建,弘扬佛法,慈悲利生,培养僧才,扩大对外尤其是倡建普明宝塔等方面,业绩显著”。认为性空法师荣任法主和尚是“既合佛教典则,亦合大众心愿的。”学法师和省市领导的致辞之后,八十一岁高龄的性空法师起立致答谢辞,感谢大家对庆典的光临,感谢各级领导子多年来的支持,同时也预祝寒山寺的明天更美好!随后,在大雄宝殿按照佛教传统仪式,举行了秋爽法师的升大殿内外梵呗清扬,僧众肃穆,秋爽法师身披大红袈裟,虔诚的在佛祖像前祝祷……。庆典法会的圆满举行,表

山寺新老交替的顺利完成。

法师现任苏州市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苏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苏州寒山寺

和尚。虽已不负责日常事务管理,仍精进不懈。

自古以来,佛教徒有其特有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仪规制度。佛陀在世时,制定了戒(对个人)、律(对团体)。东晋时,著名僧人道安依据当时佛教界情况,制定了中国佛教徒活动规则,即《僧尼轨范三则》。中唐时,禅门高僧百丈怀海,又制订《禅门规约》(俗称百丈清规),使禅宗丛林体制定型化。清规的制订,原仅限于禅宗丛林寺院,其后律宗及各宗寺院,在保持其特色基础上,均借鉴沿用,形成中国佛教活动特有的模式。

禅宗自六祖慧能之后,衍分为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五派。寒山寺属临济法脉。临济法派偈云(辈谱):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弘,唯传法印,证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纪祖宗。

现在主要是圣、果、常、演几代法师。临济宗中唐以后最为盛行,接引学人,多采取单刀直入、机锋峻烈的方法,其做法义玄用棒唱、宗杲则提倡看话头,皆以迅速手段或警语,使学者猛然省悟,而今禅净相融,或坐禅,或念佛,或讲经,或行持,已不再严格区分了。

改革开放前,由于历史原因,寒山寺钟声不响,正常的宗教活动无法开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各项宗教政策逐渐贯彻落实,寒山寺才又恢复各项宗教活动。1984年,性空法师接任住持时,首先按佛教传统仪规隆重举行升座仪式,继而又按仪规举行大佛开光典礼。从此以后,寺内僧人每日坚持早晚二时课诵、过堂、至念佛堂念佛。禅净双修,求证菩提。每到精进佛七、斋天、浴佛节、盂兰盆会、佛菩萨圣诞期间,则按时举行各项法务活动,梵音悠扬,如法如仪。同时,严格执行《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规定的“僧装、素食、独身”六字原则,讲究道风,注重僧仪,遵守祖制戒律。

在寒山寺,非常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在一言一行中培养僧格。2001年5月,寒山寺组织十二名僧众朝拜扬州高旻寺和大明寺,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朝山团在秋爽法师的带领下,从寒山寺徒步向无锡进发。初行的20公里,僧众威仪齐整,精神饱满。随着路程的延长,大部分人脚下磨出了水泡,有的甚至磨出了血,每走一步就象针扎一般的难受,双腿也是酸痛难忍,但每一个成员都咬紧牙关不叫苦,在即将行至无锡时,天下起了雨,身上汗水雨水交织在一起,脚下一步一滑,但僧众们依然顶风冒雨前行。通过一天的步行,僧众们切身体验到了祖师们行脚朝山的艰辛,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信念。

在距高旻寺3公里处,僧众们开始集体三步一拜朝礼禅宗祖庭,由于步行的劳累,脚底被磨伤,所以俯身下拜,显得特别吃力。这时天上骄阳似火,水泥路面被晒得发烫,但每个人不怕苦痛,至诚地坚持三步一拜。跪拜途中,秋爽法师膝盖磨得血迹斑斑,裤子浸透了鲜血,但他毫不畏惧地领导大家朝拜。在拜进寺院后,有一段碎石子路,溃烂的膝盖跪在锋利的石子上,留下一片片血迹,围观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才是真信仰!”

在高旻寺,朝山团拜谒了高旻寺德林大和尚,聆听了他老人家的开示。大和尚的教诲,高旻寺道风的熏染,使每个团员都生起了惭愧心,在禅堂俯身下拜,回首来时路,已觉得算不上什么了。

第二天,朝山团又行脚至大明寺,秋爽法师依然带领大家从山脚下三步一拜朝向寺内,因为有前几天的磨练,大家已不觉得十分辛苦了。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对寒山寺组织朝山团给予很高评价,他说:“这一活动,在江苏省佛教界是首屈一指的,你们代表了寒山寺僧人的形象,朝山虽苦,但一个人不能吃苦,就成不了大事。历代祖师都是经过磨练,才成为祖师的,希望大家经过这次磨练,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为佛教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可以说此次朝山活动达到了增长信念,磨练意志,展示风采,弘扬佛教的目的。为了保持发扬朝山精神,二零零二年三月份,寒山寺又组织了更大规模的朝山团,朝拜了地藏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寺院,就其根本意义上讲,本来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校,既向社会佛教信众施行教化,也为住寺僧众提供修行场所。寒山寺恢复发展的二十年中,前十年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后十年集中精力进行人才培养。首先针对寺僧青黄不接的现状,先后吸收十余名有志出家的青年,在其本人自愿,父母同意,手续齐备的条件下出家为僧。其次,经过寺院基本培育后,又分别送往苏州灵岩山、南京栖霞山等佛教院校深造,毕业后或回寺服务,或往其它寺院参学。再次,对回寺服务的青年僧人,又继续提供条件,使他们有时间继续自学,并聘请教师为他们辅导,主动创造机会,使他们独当一面,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

为了弘宗演教,净化人心,扶正抑邪,绍隆佛教文化,1997年开始,连续举行讲经法会,性空法师亲自赴镇江、北京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大和尚和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部长妙华法师等来寺主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教遗经》、《六祖坛经与人生》等,又特聘普陀山朗晨法师为僧众教授“四大祝延”等梵呗唱念。整个活动,领导重视,安排周密,受到广大僧众的欢迎,收到了预期效果。

秋爽法师作为新一代寺院管理者,十分重视寺院管理的现代化、知识化,增添电脑,建立寒山寺网站,对僧人进行电脑培训。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倡议创建寒山寺佛教图书馆。二零零二年,寒山寺佛学培训班正式开学,在秋爽法师的带动下,勤于修学,蔚然成风

汉传大乘佛教禀承佛祖的“成熟有情,庄严刹土”的理想,继承龙树菩萨的“一切资生事业悉是佛道”的思想,到禅宗六祖慧能,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使佛教始终与社会紧密相联,是“人间佛教”,

远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远离社会,隐逸山林的厌世派。

自古以来,僧人、寺院与社会交往频繁,以寒山寺为例,寒山寺在唐代重建之初,“寺当山水之间”,虽“不甚幽邃”,但“来游者无虚日”。就是说在张继诗流传之前,寒山寺早已是游人向往之地了。而张继诗流传开来后,则“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千百年来虽寺有兴衰而来客不断。

1978年寒山寺被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掀开了寒山寺发展史上的新篇章。1980年被宣布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引来了更多的各界人士来寺观光交流。在来寒山寺的外国游客中,日本友人最多,寒山寺在中日交往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一直受到日本友人的关注,因此,寒山寺对外开放的当年秋,就有以前田洪范为首的日本社会教育访华团僧尼一行17人,专程前来参观访问。1981年,日本友人吉田启堂、出口荣二、若生正、小山藤兵卫等游览寒山寺并植树留念。1990年日本樱花友谊林访华团来到寒山寺,访华团共有1186人,由总团长坂本敬四郎带队,坂本敬四郎是寒山寺的老朋友,双方共同为中日友谊植树、浇水。植树在中日交往史上,不属新例,早在清末,日本驻沪白须领事就曾在寺植樱。但今天植树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是两国人民要求长期友好的真诚表现,是中日友谊的象征。希望中日友谊象樱花那样繁花满枝,象银杏那样根深叶

茂、果实累累。

在寒山寺与日本的交往中,“古画完璧归赵”是值得一提的一件事。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日本军人小野善平在苏州寒山寺将一幅长2米、宽92厘米的古画,私自携带回国。1954年,小野善平临终前嘱咐他的儿子小野良平,日本不应侵略中国,今后一定要找机会把古画送还中国。1992年春天,日中友好人士,全日本刀道联盟会长中泽敏先生得到此消息后,亲自到神奈川县找到小野良平先生,动员他在日中恢复邦交20周年之际把这幅古画归还中国,小野良平欣然同意,并委托中泽敏先生从日本赶来中国,6月27

日上午,寒山寺举行了隆重的“古画归还仪式”。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东南亚、欧美的游客也纷至沓来,进行友好交往。1993年5月,时任新加坡副总理的王鼎昌偕夫人林秀梅,由市政府领导陪同来寺,当时性空法师身在国外,于出国前预先作了布置,向客人赠送性空法师书写的《寒山钟声》立轴等,客人对此非常感谢。不久,8月11日,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常任秘书蓝传亮先生一行四人,在国家旅游局领导陪同下来寺游览,性空法师以《川流不息》条幅相赠。对新

加坡客人的接待,促进了新加坡与苏州的友好合作。

寒山寺的发展建设一直得到国家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注,在寺院开放之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专程前来祝贺,指导工作。从1977年开始先后莅临寒山寺的领导有:胡耀邦、杨尚昆、李瑞环、李岚清、吴仪、迟浩田等及苏州市历任主要领导。还有匡亚明、钱伟长、胡绳、徐铸成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先后来访寒山寺。来访的外国领导有日本首相竹下登、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新加坡总理张青、副总理李显龙等。2001年APEC财长会议在苏州召开之时,各国财长和夫人也慕名游览了寒山寺。

在接待海内外各界游客的同时,寒山寺不忘寺院本色,广泛开展和佛教界的友好交往活动。1981年,性空法师参加江苏省佛协组织的朝山参观团,朝礼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并参观了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寺和阿育王寺等名刹,详细了解了各寺历史,今昔变化,僧众生活和管理体制等,1989年应日本冈山市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寒山寺访日代表团一行4人,先后访问了日本的池田市、京都府.、奈良市、龟冈市和三次市,这些城市大都是日本的历史文化名城。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政府、日中友协、新闻单位、佛教寺院和各界友好人士的热情接待。冈山市是此次出访的东道主,代表团到达的当天,冈山市举行了有一百多人参加的盛大欢迎晚会,还有几十人从外地发来电报,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由于寒山寺在日本名声很大,因此访问期间,代表团受到很高规格的礼遇,六个城市中有五个城市的市长亲自接见并设宴接风。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叫做阪本寿治,特地把他制作了二年之久的大葫芦涂上金粉写上字,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郑重地送给性空法师。在访日期间,日本媒体和民众的关怀程度,大大超出代表团的想像。朝日新闻等几家大报都把代表团访日放在头条新闻的位置,有专访、有录相、有广播、有电视,一时成为谈话的热

点。

在奈良市著名的大广寺,大广寺住持按照佛教传统仪轨,为代表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大广寺住持身披

大红袈裟,以香盘为前导,率领当地各寺院的僧众数十人,列队在山门外,高唱佛赞,热烈欢迎。此外,代表团又相继访问了鉴真大师亲自创建的唐招提律寺,日本皇族尼寺法华寺以及清水寺、相国寺、东大寺、西大寺等十二座佛教寺院。日本人民对寺院文物保护的重视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唐招提寺虽历千年,至今他们的建筑陈设,仍保持着天平文化的精华。在日本,有的文物历史并不悠久,有些佛像的文物价值也并不算很高,但他们都视为国宝,加以保护,有的一年才开放一次。

1998年,台湾玄奘顶骨舍利迎请团由名誉团长悟明长老和团长台湾善导寺住持玄奘大学创办人了中法师率领,从南京灵谷寺珍藏的玄奘法师顶骨舍利中取出一粒到台湾玄奘大学的玄奘三藏纪念塔供奉。寒山寺性空法师作为玄奘顶骨舍利护送团成员,从南京途经香港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佛教界的这一重大活动,这次迎请活动,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情谊,促进了两岸佛教界的交流。

2000年11月,以秋爽法师为团长的寒山寺参访团一行九人,参访了泰国等南传佛教国家。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修持者主张以自度为主,在修持方法上与汉传佛教有明显区别。为了增进了解,借鉴学习,参访团参拜了玉佛寺、金佛寺、洞山寺等寺院。泰国佛寺的清净庄严和信徒的虔诚礼拜,使参访团深受感染,学到

了许多泰国佛教的先进经验。

在走出去的同时,有更多的海内外佛教界人士、佛教团体来寒山寺参学、交流。1993年10月26日,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时,寒山寺弘法堂建成揭幕,当日日本多个寺院的住持来到苏州寒山寺,参加空海铜像落

成典礼。

1995年,以日本宗教画法学院院长,日本禅画家协会会长平冈嘉卫门为团长的日本宗教画法学院代表团访问寒山寺,向寒山寺赠送铜观音菩萨像。平冈嘉卫门在谈到送像的缘由时讲了二点。

其一,战前五十年日本对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以赠送观音菩萨像表示忏悔。

其二,日本宗教画法学院,是日本唯一学习禅画的学院,……在禅画的画题中以画寒山拾得像为主,自古以来,我们日本人深爱寒山拾得画,而寒山拾得两位祖师与寒山寺有着特殊的缘份。因此,在观音铜像身上,不仅寄托了广大佛教徒的宗教情感,也凝结着众多爱好和平的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

佛教发源于印度,对于印度的佛教,中国僧人有一种朝圣般的崇敬之情。改革开放以后,寒山寺与印度佛教界的交往逐渐密切起来,1995年3月28日,迎来了印度佛教代表团,代表团以阿难陀大长老为团长、包括达玛维利尤长老、僧枷拉物纳长老、珠帕喇嘛、哈帕贾辛格教授等,代表团赠给寒山寺丝绸释迦牟尼佛像,性空法师将亲手绘画的达摩像、竹及有寒山寺特色的纪念品回赠给代表团每一位成员。

现在寒山寺与海内外的佛教寺院、团体,有着广泛而密切的接触。每年都有大批的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佛教参访团来到寒山寺瞻礼、参拜。双方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

谊,也进一步提高了苏州寒山寺的知名度。

自古以来,僧人、寺院与社会交往频繁,以寒山寺为例,寒山寺在唐代重建之初,“寺当山水之间”,虽“不甚幽邃”,但“来游者无虚日”。就是说在张继诗流传之前,寒山寺早已是游人向往之地了。而张继诗流传开来后,则“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千百年来虽寺有兴衰而来客不断。

1978年寒山寺被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掀开了寒山寺发展史上的新篇章。1980年被宣布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引来了更多的各界人士来寺观光交流。在来寒山寺的外国游客中,日本友人最多,寒山寺在中日交往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一直受到日本友人的关注,因此,寒山寺对外开放的当年秋,就有以前田洪范为首的日本社会教育访华团僧尼一行17人,专程前来参观访问。1981年,日本友人吉田启堂、出口荣二、若生正、小山藤兵卫等游览寒山寺并植树留念。1990年日本樱花友谊林访华团来到寒山寺,访华团共有1186人,由总团长坂本敬四郎带队,坂本敬四郎是寒山寺的老朋友,双方共同为中日友谊植树、浇水。植树在中日交往史上,不属新例,早在清末,日本驻沪白须领事就曾在寺植樱。但今天植树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是两国人民要求长期友好的真诚表现,是中日友谊的象征。希望中日友谊象樱花那样繁花满枝,象银杏那样根深叶

茂、果实累累。

在寒山寺与日本的交往中,“古画完璧归赵”是值得一提的一件事。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日本军人小野善平在苏州寒山寺将一幅长2米、宽92厘米的古画,私自携带回国。1954年,小野善平临终前嘱咐他的儿子小野良平,日本不应侵略中国,今后一定要找机会把古画送还中国。1992年春天,日中友好

人士,全日本刀道联盟会长中泽敏先生得到此消息后,亲自到神奈川县找到小野良平先生,动员他在日中恢复邦交20周年之际把这幅古画归还中国,小野良平欣然同意,并委托中泽敏先生从日本赶来中国,6月27日上午,寒山寺举行了隆重的“古画归还仪式”。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东南亚、欧美的游客也纷至沓来,进行友好交往。1993年5月,时任新加坡副总理的王鼎昌偕夫人林秀梅,由市政府领导陪同来寺,当时性空法师身在国外,于出国前预先作了布置,向客人赠送性空法师书写的《寒山钟声》立轴等,客人对此非常感谢。不久,8月11日,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常任秘书蓝传亮先生一行四人,在国家旅游局领导陪同下来寺游览,性空法师以《川流不息》条幅相赠。对新加坡客人的接待,促进了新加坡与苏州的友好合作。

寒山寺的发展建设一直得到国家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注,在寺院开放之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专程前来祝贺,指导工作。从1977年开始先后莅临寒山寺的领导有:胡耀邦、杨尚昆、李瑞环、李岚清、吴仪、迟浩田等及苏州市历任主要领导。还有匡亚明、钱伟长、胡绳、徐铸成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先后来访寒山寺。来访的外国领导有日本首相竹下登、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新加坡总理张青、副总理李显龙等。2001年APEC财长会议在苏州召开之时,各国财长和夫人也慕名游览了寒山寺。

在接待海内外各界游客的同时,寒山寺不忘寺院本色,广泛开展和佛教界的友好交往活动。1981年,性空法师参加江苏省佛协组织的朝山参观团,朝礼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并参观了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寺和阿育王寺等名刹,详细了解了各寺历史,今昔变化,僧众生活和管理体制等,1989年应日本冈山市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寒山寺访日代表团一行4人,先后访问了日本的池田市、京都府.、奈良市、龟冈市和三次市,这些城市大都是日本的历史文化名城。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政府、日中友协、新闻单位、佛教寺院和各界友好人士的热情接待。冈山市是此次出访的东道主,代表团到达的当天,冈山市举行了有一百多人参加的盛大欢迎晚会,还有几十人从外地发来电报,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由于寒山寺在日本名声很大,因此访问期间,代表团受到很高规格的礼遇,六个城市中有五个城市的市长亲自接见并设宴接风。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叫做阪本寿治,特地把他制作了二年之久的大葫芦涂上金粉写上字,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郑重地送给性空法师。在访日期间,日本媒体和民众的关怀程度,大大超出代表团的想像。朝日新闻等几家大报都把代表团访日放在头条新闻的位置,有专访、有录相、有广播、有电视,一时成为谈话的热点。在奈良市著名的大广寺,大广寺住持按照佛教传统仪轨,为代表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大广寺住持身披大红袈裟,以香盘为前导,率领当地各寺院的僧众数十人,列队在山门外,高唱佛赞,热烈欢迎。此外,代表团又相继访问了鉴真大师亲自创建的唐招提律寺,日本皇族尼寺法华寺以及清水寺、相国寺、东大寺、西大寺等十二座佛教寺院。日本人民对寺院文物保护的重视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唐招提寺虽历千年,至今他们的建筑陈设,仍保持着天平文化的精华。在日本,有的文物历史并不悠久,有些佛像的文物价值也并不算很高,但他们都视为国宝,加以保护,有的一年才开放一次。

1998年,台湾玄奘顶骨舍利迎请团由名誉团长悟明长老和团长台湾善导寺住持玄奘大学创办人了中法师率领,从南京灵谷寺珍藏的玄奘法师顶骨舍利中取出一粒到台湾玄奘大学的玄奘三藏纪念塔供奉。寒山寺性空法师作为玄奘顶骨舍利护送团成员,从南京途经香港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佛教界的这一重大活动,这次迎请活动,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情谊,促进了两岸佛教界的交流。

2000年11月,以秋爽法师为团长的寒山寺参访团一行九人,参访了泰国等南传佛教国家。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修持者主张以自度为主,在修持方法上与汉传佛教有明显区别。为了增进了解,借鉴学习,参访团参拜了玉佛寺、金佛寺、洞山寺等寺院。泰国佛寺的清净庄严和信徒的虔诚礼拜,使参访团深受感染,学到

了许多泰国佛教的先进经验。

在走出去的同时,有更多的海内外佛教界人士、佛教团体来寒山寺参学、交流。1993年10月26日,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时,寒山寺弘法堂建成揭幕,当日日本多个寺院的住持来到苏州寒山寺,参加空海铜像落

成典礼。

1995年,以日本宗教画法学院院长,日本禅画家协会会长平冈嘉卫门为团长的日本宗教画法学院代表团访问寒山寺,向寒山寺赠送铜观音菩萨像。平冈嘉卫门在谈到送像的缘由时讲了二点。

其一,战前五十年日本对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以赠送观音菩萨像表示忏悔。

其二,日本宗教画法学院,是日本唯一学习禅画的学院,……在禅画的画题中以画寒山拾得像为主,自古以

来,我们日本人深爱寒山拾得画,而寒山拾得两位祖师与寒山寺有着特殊的缘份。因此,在观音铜像身上,不仅寄托了广大佛教徒的宗教情感,也凝结着众多爱好和平的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

佛教发源于印度,对于印度的佛教,中国僧人有一种朝圣般的崇敬之情。改革开放以后,寒山寺与印度佛教界的交往逐渐密切起来,1995年3月28日,迎来了印度佛教代表团,代表团以阿难陀大长老为团长、包括达玛维利尤长老、僧枷拉物纳长老、珠帕喇嘛、哈帕贾辛格教授等,代表团赠给寒山寺丝绸释迦牟尼佛像,性空法师将亲手绘画的达摩像、竹及有寒山寺特色的纪念品回赠给代表团每一位成员。

现在寒山寺与海内外的佛教寺院、团体,有着广泛而密切的接触。每年都有大批的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佛教参访团来到寒山寺瞻礼、参拜。双方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

谊,也进一步提高了苏州寒山寺的知名度。

对外开放的同时,寒山寺加强了寺院的服务功能,专门成立了素斋馆及寒山寺服务部等。

寒山寺的素斋馆在山门北侧的霜钟阁,湖石花木半亭点缀,幽雅清静,自成院落,楼阁三间二层,本为茶室,后为满足游客品尝素斋的需要,改为素斋馆。进入馆中,绕过照壁,室内装修古香古色,照壁背侧有性空法师撰书的一副对联:“吃佛钵饭,植福德本,三心喜了日;进供养地,入如来禅,五观悦存时。”联语环境,相得益彰。近年来,寺里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更新了餐桌、座椅等设施,对台布、毛巾、小茶杯等小器件也力求精致、高档,改造后的素斋馆,宽敝明亮,楼上楼下,可同时接待上百人就餐。

所谓吃素是指不吃有生命的众生的肉,只吃素菜、瓜果豆之类的植物。亦不吃葱韭蒜之类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其实素食对我们普通人并不陌生,比如每年腊八民间必吃的腊八粥就与佛教有关,据《佛本行集经》等记载,释迦牟尼佛出家后,在尼连禅河附近的树林中苦修了六年,以致消瘦乏力。后来他知道一味苦行是不能解决生死问题的,于是放弃了苦行,接受了牧牛女供养的乳粥,洗去了积年的污垢,决定用智慧去实现成道的弘愿。牧牛女供养乳粥使苦行的释迦牟尼恢复了体力,并于十二月八日明星出现时,豁然悟道。

后来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及牧牛女供养乳粥的殊胜功德,到了每年的腊月初八日,寺院里及一些在家信徒们都要拿出很多果蔬及杂料等,制成精美的粥食,称之为“腊八粥”。

在腊八前几天,寒山寺就着手准备了,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初八清晨,僧众、居士早早就抬出盛满腊八粥的大桶、大缸,除了供应寺内僧众及工作人员外,还供应络绎不绝的来自寺外的居民群众。大家高兴而来,满载而去,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笑容。当然佛门素斋不是腊八粥这么简单,据素斋馆的果鸿法师介绍,寒山寺素斋馆的厨师们多次到功德林、苏州饭店、上海龙华寺拜师学习,又注意发挥苏帮菜选料严谨、制作精致、注意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的特点,可以烹调出几十种花色各异,口味不同的精美菜肴。凡到素斋馆品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素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欢迎。

在寒山寺对外服务系统中,还有寒山寺服务部,部内字画、书籍、明信片、饰物、法物让人目不暇接,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一,它们都是佛教艺术精品,在欣赏其精湛工艺时,又可增加对佛教的了解,许多物品还是开过光的,非常珍贵、难得。二,这里有许多物品是寒山寺独有的,如俞樾诗碑拓本,至于寒山寺法师们的墨宝那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寒山寺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支持的同时,也积极回报社会,这种回报,有物质形式的,也有非物质形的;有佛教界内部的,也有佛教界外部的。从寒山寺恢复发展之初,就注重把目光投向社会的弱势群体:老人、残疾人、失学儿童等。1988年捐助7万元支援苏州市佛教协会举办敬老院,以后每年都向敬老院,省、市老年基金会捐赠公益款项。1991年以来,寺里每逢节日都要到福利院上门慰问,看望孤儿寡老,除捐款外,还为他们添置冰箱、洗衣机、棉被、棉衣等生活用品。2001年“全国助残日”前后,由寒山寺主办、苏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的“同在一片蓝天下,庆六一伤残儿童联欢会”活动在活动中心顺利举行,性空法师向十一所培智学校捐款,向孩子们赠送礼品。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失学、缀学学生,寒山寺在苏州大学设立了“寒山寺助学金”,积极救助家境贫寒、成绩优秀的学生,先后资助了26名穷孩子,使他们能安心读书,早日成才。当得知苏州大学某女大学生不幸患白血病时,寒山寺主动为她募捐医药费,并多次去医院看望,给予精神和物质的支持与帮助。

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流域遇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寒山寺心系灾区人民。首先请市佛协转交5万元捐款用于抗洪赈灾。之后,又组织全寺僧众捐款。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提问空泛、提问过易或过难、情绪化提问、提问缺乏趣味性,是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师创设一种平等、自由的氛围,更需要教师的提问艺术巧妙。 标签: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主要问题对策 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堂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巧妙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一步步由质疑→析疑→释疑有很大关系。本文拟结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提问,叶圣陶先生曾做过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他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就是说,良好的提问要善于揣摩学生难以领会的问题,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抓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繁,相机诱导。 但是,我们经过调查发现,许多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主要表现在: 1.提问空泛,缺乏针对性 在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中,许多教师总是喜欢问一些关于作者、写作背景、主题思想、文章层次结构等问题。这些提问不仅问题空泛乏味,缺乏针对性,而且毫无目的,甚至为提问而提问,令学生感到莫名其妙,无所适从,严重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展。 2.提问过易或过难 有的教师在提问前未经过精心设计,提问过于简单,或习惯性发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模棱两可或不用思考的问题,学生要么无法回答,要么不用动脑就可找出正确答案,失去了提问的思维训练价值。也有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太深太难,超过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及接受能力,学生茫然失措,失去了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3.提问缺乏趣味性,没有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是,一些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提问教条死板,缺少幽默和创新,无法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譬如,在讲与人物有关的课文时总喜欢提这样的问题:

寒山寺讲解词

寒山寺讲解词 欢迎各位来到姑苏城外著名的枫桥景区参观浏览因唐代诗人张 继的《枫桥夜泊》一诗而闻名的枫桥景区是以诗中提到的千年古刹寒山寺为主要景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不断建设和完善起来的风景名胜区。在这面积只有10公顷的景区内,不仅有着以“枫桥五古”著称的名胜古迹(寒山古寺,枫桥古镇,古运河以及江村桥和枫桥为代表的古桥),而且近年来还恢复了明清街坊,江枫草堂,新添了寒山别院,漕运陈列馆等景观。这使景区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人文内涵 和观赏的趣味性,成为中外游客解读苏州的又一选择。尤其是位于寒山别院中竣工于2008年的寒山寺大钟大碑,均以“华夏第一”的精美而巨大的造型双双拿到了吉尼斯证书,为苏州增添了两项“世界纪录”。 今天要带各位参观的是枫桥景区的主景——著名的寒山寺。【概述】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起的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2002年,寒山寺 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建寺1500年的庆祝活动。寒山寺最初叫做“妙利普明塔院”,传说唐代贞观年间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曾来此“缚茆以居”,所以到玄宗时,著名的希迁禅师来此重建伽蓝的时候就把寺名改称为寒山寺了。由此可见,寒山寺的得名并非因山,而是因人而得名的。 寒山寺因为邻近枫桥,所以历史上也曾被成为枫桥寺。北宋仁宗

还曾赐名“普明禅院”。 寒山寺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因战争各种原因先后多次被烧毁,可谓屡建屡毁,现存的寺庙建筑都是在清光绪年间重建和宣统年间扩建,并在近代尤其是解放后逐步修复完善而成的。1982年,寒山寺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寒山寺面积并不大,只有1.6公顷,然而其名声却很大,现在已经跻身中国十大名寺之列。不过,寒山寺作为佛教寺庙来说,与其宗教地位相比,它的人文价值更高,其中缘由想必大家也不言自明。当年诗人张继不经意间对愁旅的几句感怀,不仅为寒山寺大弘其名,也为他自己修得了功德,是自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唐代著名诗人。当然,千百年来为寒山寺送来众多香客生众的,除了张继的诗外,寺前默默流淌着得京杭大运河也是功不可没。自隋炀帝凿通大运河以来,这条沟通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迅速成为南北物流的主要干线,它对南北方及各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自古水运发达的苏州地区深得其惠。寒山寺地处京杭大运河之畔的有利的地理位置的确对它的声名远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自古被世人传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转身化身,尤其是他们在被雍正皇帝分别敕封为“和圣”和“合圣”之后,更是被世人奉为“和合二仙”而广为敬奉。事实上出于对“和合二仙”的敬奉前来寒山寺参拜礼佛的香客也不在少数。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5篇_257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5篇 篇一:苏州寒山寺导游词5篇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5篇 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下面是,仅供参考。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一: 大家好,我是本次带领大家游览寒山寺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魏。本次游览,大家不要走散,要跟紧队伍哦。 绕过山墙,进到寺院,小小的院子中间是日本友人赠送的石碑,右边是当年寒山拾得两人种下的古树彷佛在向我们招手,左边几只青铜大鼎,上面刻着飞禽走兽,日月星辰,轻轻一敲,就会嗡嗡作响,好像在诉说着寒山寺千百年来的故事。大家可以试一试。 现在我们来到了罗汉堂,这里有100多尊罗汉,与真人灯神大小。瞧,这个罗汉的眉毛真长,哟,这个罗汉长着仨脑袋,他叫"慈悲大仙",还有两耳垂肩、大腹便便、胳膊奇长、脚非常大的罗汉。这些远看金

光闪闪,近看栩栩如生、工艺精湛、造型奇特的罗汉,给这座寺庙平添了神秘气息。 穿过小门,我们来到藏经楼。这有两位"圣人"。圣人寒山手里拿着宝瓶,端详地很仔细,对不对?拾得在旁边指指点点,很有意思。 今天我就讲到这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 苏州寒山寺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寒山寺,说起寒山寺,大家都会想起"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绝句吧。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览。 在寒山寺,最为游人感兴趣的就是那口大钟了。寒山寺的钟,历来受到诗人们的题咏,这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王士禛简介

王士禛简介 乐事。 寒山寺,在江苏苏州城西枫桥镇,寺始建于梁武帝天鉴年间(公元502年~519年),旧名“妙利普明塔院”。宋太平兴国初年,节度使孙承佑重建浮图七层,宋仁宗嘉佑年间,赐号“普明禅院”,然唐人已称为“寒山寺”了。 元朝末年,寺塔俱毁,明太祖洪武年间重建,经过多次的兵火劫难,到了清末宣统三年,江苏巡抚程德全集资重建,规模宏伟,焕然一新。 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一首诗: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枫桥第几桥?”前两句写景,天已黑了,东塘正在落潮,诗人当时来到苏州,夜泊枫桥,形单影只,在一只船上,听外面潇潇雨声。后两句抒情,当时的寒山寺早已在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兵火中灰飞烟灭,寒山寺的钟声千古出名,美丽的寒山寺钟声,留给人们多少甜蜜的联想。而今天,明末的战火,早已把寒山寺打得破烂,诗人不禁

想起唐朝诗人张继笔下的枫桥来了。作为清初诗人,王士禛发思古之幽情,纯属人之常情。这里面,有多少的家国之思啊!清朝与唐朝,通过枫桥钟声,拉在了一起,而此间,又寄予了诗人多少的感触! 再接着看看第二首诗:“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经过兵火的枫桥,经过兵火的寒山寺,早已是今非昔比。枫桥是寂寞的,是萧条的,而水边的客店,透露了多少的冷清和寂寥,往来旅客的稀少,反映了此时的枫桥的寂寥和孤独,反映了历经战火之后的寒山寺的萧条。诗人千里迢迢来到苏州,与远方的朋友,有着不一样的惆怅和无奈!十年在江南,诗人的是:独自一人,在寂寞的晚上,独自倾听夜半的钟声,独自享受唐朝张继听到的钟声——而今天,诗人来到苏州,听到的钟声,却是如此不同,心境是这样的状态,不禁感慨万千! 这两首诗歌,既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又写出了世态沧桑之后的万千思绪。感染力较强,情感冲击力较为强大。是两首较为出色的诗歌!但是,如果把这两首诗歌与张继的枫桥夜泊相比,气魄和情感抒发空间都明显逊色! 王士禛创立了神韵一派,而以诗的神情韵味为诗的最高境界.他反对重修饰、掉书袋、发议论、无生气的诗,他最爱古澹自然清新蕴藉的情调。他欣赏司空图诗品中所标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意境。他为实践他这种理论,做了大量的诗歌理论实践,成为当时的诗坛盟主!王士禛真正能够实践他的理论,表现神韵的特色的,是他的七言绝诗。但规模过小,又是神韵诗派的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会写的词语 危险、危害勇敢、不敢惊人、吃惊光阴、阴天相似、似乎 田野、野外苍白、苍天于是、等于无论、议论岸边、海岸 房屋、屋子关切、一切好久、不久散步、分散步行、脚步 唱歌、歌唱赶快、赶走旺季、兴旺旁边、路旁浑身、浑水 谁的、是谁年轻、轻声汽水、汽车迷茫、白茫茫水汽 海水船只远方连同同时行人出现出门起来空地回家火星二、形近字组词 敢(不敢)士(战士)似(相似)于(于是)屋(房屋) 取(听取)土(土地)以(可以)干(干枯)层(云层) 论(议论)旁(旁边)纸(纸巾) 轻(轻风)今(今天) 轮(车轮)傍(傍晚)低(低头)经(经常)令(口令)三、同音字组词 敢(勇敢)已(已经)惊(惊人)气(空气) 赶(赶走)以(以前)京(北京)旺(兴旺)汽(汽水) 茫(苍茫)在(正在)戴(穿戴)情(心情)圆(圆形) 芒(芒果)再(再见)带(带领)晴(晴朗)园(果园) 忙(急忙) 四、多音字léi (果实累累) sù(住宿) de(觉得) lù(露珠) lèi(很累)宿 xiǔ(一宿)得 dé(得到)露 lòu(露马脚) lěi(日积月累) xiù(星宿) děi(还得) hé(和气) dà(大人) jǐ(几个) sǎn(零散) 和大几散 huo(暖和) dài(大夫) jī(几乎) sàn(散步)五、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再组词。 汪(水汪汪) 王 旺(兴旺)

六、近义词 淘气—顽皮四周—周围无论—不管城市—都市出现—显现 浑身—全身已经—早已知道—知晓连忙—赶忙消失—不见 渐渐—慢慢一起—一同似—像霎(shà)时—突然 七、反义词 淘气—乖巧消失—出现晴—阴冷—暖外—内高—矮 八、同类词语: 例:海滩(椰树)、(贝壳)高原(雪莲)、(骏马) 沙漠(胡杨)、(骆驼)悬崖(青松)、(雄鹰) 九、四字词积累 1.很美很美很轻很轻很高很高很白很白很快很快 2.越来越黑越走越快越飞越轻越长越高越烧越旺 3.描写自然现象的四字词: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十、照例子,写句子 (1)含关联词的句子: 例1: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 ..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 ..是海水、船只,还是 了。 例2:雾把公园藏了起来。无论 ..远处的树木,都.看不见 ..是近处的花草,还是 了。 (2)补充句子: 例1: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例2:雪孩子变成了水汽。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十一、课文积累 1.《夜宿寒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苏州寒山寺

蘇州寒山寺

唐張繼

寒山寺(Hanshan Temple)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 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 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 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 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 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 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 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 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 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 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 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 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 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 枫江楼等。

?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高12.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 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 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 “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 ?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 观音。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掏。

寒山寺导游词范文

寒山寺导游词范文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下面是收集推荐的寒山寺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寒山寺导游词(一) 大家好,我是本次带领大家游览寒山寺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魏。本次游览,大家不要走散,要跟紧队伍哦。 绕过山墙,进到寺院,小小的院子中间是日本友人赠送的石碑,右边是当年寒山拾得两人种下的古树彷佛在向我们招手,左边几只青铜大鼎,上面刻着飞禽走兽,日月星辰,轻轻一敲,就会嗡嗡作响,好像在诉说着寒山寺千百年来的故事。大家可以试一试。 现在我们来到了罗汉堂,这里有100多尊罗汉,与真人灯神大小。瞧,这个罗汉的眉毛真长,哟,这个罗汉长着仨脑袋,他叫“慈悲大仙”,还有两耳垂肩、大腹便便、胳膊奇长、脚非常大的罗汉。这些远看金光闪闪,近看栩栩如生、工艺精湛、造型奇特的罗汉,给这座寺庙平添了神秘气息。

穿过小门,我们来到藏经楼。这有两位“圣人”。圣人寒山手里拿着宝瓶,端详地很仔细,对不对?拾得在旁边指指点点,很有意思。 今天我就讲到这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 寒山寺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寒山寺,说起寒山寺,大家都会想起“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绝句吧。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览。 在寒山寺,最为游人感兴趣的就是那口大钟了。寒山寺的钟,历来受到诗人们的题咏,这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进人寒山寺景区了。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古寺即寒山寺。 各位游客:前面那座金碧辉煌,宏伟庄重的主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等一会儿我们进了寺内再去参观。现在我们取道寒山别院去寒山寺。 穿过寒山别院,各位看到前面的那座石拱古桥就是江枫桥。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山门前的照壁,黄墙上“寒山寺”三个大字,是

上海旅游详细介绍

上海外滩上海豫园上海朱家角 上海动物园上海科技馆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上海城隍庙上海大观园上海博物馆 上海儿童博物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上海古猗园 南汇桃花村上海淀山湖上海龙华寺 门票·开放时间: 2元 松江方塔园崇明前卫生态村上海文庙 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松江佘山天主教堂上海 自然博物馆上海蒋介石故居嘉定孔庙上海鲁迅故居 松江醉白池上海人民公园宝山罗店

上海徐志摩与陆小曼故居上海崇明前卫村上海大剧院 南汇桃源民俗村松江天马山上海七宝古镇老街 上海复兴公园上海展览中心上海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上海福寿园上海玉佛寺 上海沐恩堂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上海鲁迅公园 上海江湾体育乐园上海老街上海毛泽东故居 上海宋庆龄故居上海真如寺上海龙华旅游城 上海丁香花园上海崇明寒山寺上海周公馆 上海宋庆龄陵园上海华夏文化旅游区上海陶行知纪念馆

嘉定汇龙潭上海嘉定南翔寺嘉定南翔双塔 上海陈云故居上海国际礼拜堂上海沉香阁 上海民族文化村上海龙华革命烈士陵园上海吴淞古炮台 上海白云观上海青浦小淀山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上海圣母大堂上海张闻天故居上海蔡元培故居 上海静安古寺上海邹韬奋纪念馆上海图书馆 金山华严塔上海马桥遗址上海嘉定吴兴寺 上海海军博览馆景德镇陶瓷上海艺术中心 嘉定法华塔上海放生桥上海小桃园清真寺

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崇明广福寺上海三山会馆 上海龙华塔上海陈化成纪念馆上海澹园 上海犹太旧址上海张学良寓所上海潮音庵 松江李塔上海巴金寓所松江清真寺 上海胡适故居上海珠溪园上海崧泽古文化遗址上海兰心大戏院松江护珠塔青浦曲水园 上海崇明学宫宝山陈化成雕像上海钦赐仰殿道观 上海外滩上海豫园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上海朱家角上海世纪公园上海长风公园 上海动物园上海锦江乐园上海野生动物园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 (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本来只是苏州城外一座小寺,自从张继此诗流传之后,成为一处名胜古迹.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天宝十二年(公元年)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盐铁判官.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暮年诗人家地诗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可知他家世代是诗人.他地诗见于《全唐诗》者,只有四十余首,其中可能还混入了别人地诗.但宋人叶梦得说:“张继诗三十余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地诗,在南宋时已仅存三十余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如果这首《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地名字.这首诗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地千古绝唱.他中了进士后,倒没有写出什么好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后来被收入《唐诗三百首》,才使这首诗传诵于众口.我们知道,《全唐诗》收录多位诗人地多首诗歌!诗作能被收入《唐诗三百首》着实不易. 对《枫桥夜泊》诗,曾有诸多疑问.关于这首诗地诗题,就有人产生了怀疑.有人说,如果张继地船就停泊在寒山寺外枫桥下,那么他听到地半夜钟声,一定就从岸上寺中发出,为什么他地诗句说是“姑苏城外寒山寺”,而且这钟声是“到”客船呢?《中兴间气集》选此诗,题为《夜泊松江》,应是此诗地原题.诗中第一句“乌啼”,有人以为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此句中地“霜满天”,有人说,“霜,不可能满天.” 但庾信《和裴仪同秋日诗》曰:“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杜甫《季秋江村》诗曰“渭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看来,“霜满天”似可理解为“满地是霜地深秋天气”.对第二句地“江枫”也有不同地理解.有人认为,江,指寒山寺大门西侧地江树桥;枫,即枫桥.喻守真编著《唐诗三百首详析》谓,“霜满”、“江枫”,隐指时令为秋.陈新注《唐

六年级作文:游寒山寺作文600字

游寒山寺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 唐代诗人张继在夜晚停泊在寒山寺外,看着江村桥和枫桥,听着寒山寺的钟声,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寒山寺也因此而扬名海内外,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今天,我们一家和刘峻玮父子俩一起来到这里,欣赏寒山寺的美丽景色。 走进大门,首先看到了一座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石碑,它是全世界最高的刻诗石碑,石碑总高15。855米,而诗的内容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 再往里走,是一个高8米、重达108吨的大铜钟。一敲,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场面十分壮观。据说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敲钟108下就能解除人们的忧愁。 接下去,就是各书法家和名家所写的字,内容都是《枫桥夜泊》,很多字我都不认识,我就不一一细讲了。 我们从江村桥边上了船,随船游览了江村桥和枫桥。古老的拱桥、白墙黑瓦的房屋,倒映在翠绿的水面上。古色古香的船在水面上慢慢行走,非常有古典气息。我们坐在船上,想象着张继当时夜泊枫桥边的场景,不禁感叹古人的伟大。

出了寒山寺,我们来到了相隔不远的香格里拉酒店,整个下午,我们都在快乐的时光中度过。打三国杀、看电视,好不自在! 四点左右,我们坐地铁去了临顿街,开始逛吃逛吃。臭豆腐、烧麦、鲜芋仙等,边走边吃。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又坐上了地铁,去往金鸡湖。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金鸡湖四周亮起了璀璨的霓虹灯。在游船上,我们远远地望见了“秋裤”。“秋裤”本是一个著名的建筑,名叫“东方之门”,高有三百多米。因为样子就像是一位巨人出去旅游,把秋裤落在家里了,所以“秋裤”就立在了那里,等待巨人归来。 听着导游的介绍,望着各个美景和船激起的浪花,我觉得这真是神仙般的享受!

姑苏简介

实践名称:姑苏风云 实践时间:2013年10月 实践地点:苏州 报告正文:长沟流月去无声,是歌不尽的春华,唱不完的秋实,杜若洲头,秋水依旧。是的,秋水依旧,微吟还似清歌样,是苏州,且歌且吟出这样一曲风风雅雅的姑苏咏唱。衣诀翩飞,蝴蝶惊梦,刹那芳华,是谁,伫立于秋的尽头,沁湿了薄衣,风奏离歌,嶙峋成曲,重峦叠嶂,叠迭起寒涟徐徐。从美丽的苏州园林开始,我们在假期间展开了对历史上苏州的足迹追寻。 苏州,古代名称有句吴、吴、会稽、吴州、吴郡、平江等。苏州别称有吴都、吴会、吴门、东吴、吴中、吴下、姑苏、长洲、茂苑等。商末太伯奔吴,建句吴国,设都吴城。 春秋时期(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建都,命楚国叛将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成阖闾城,大部分史学界人士认为阖闾城就是今苏州市区。今天的其规模位置迄今基本未变,为世界罕见。顾颉刚认为苏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吴国又重用孙武,训练出一支强悍的军队,向西灭楚国,尽占今湘赣鄂地区,北上伐齐,称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前496年,阖闾葬于虎丘。前473年,吴被越国所灭,苏州又成为越国都城。前306年,楚国灭越国。从秦汉到隋唐,苏州在我国历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隋开皇九年(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城早,规模雄大,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城市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 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9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令古今游客争相来访枫桥,闻听寒山寺的钟声,使得陈运和的《寒山寺》诗“似乎也有些烫”。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缀于太湖之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唐朝,苏州为江南道治所,是中国南方唯一的雄州,辖境相当于今苏南、浙江、福建北部、江西、湖南、贵州东部。江南道分治后,苏州为江南东道治所。苏州的繁华程度在唐朝中期已逐渐开始超越扬州和洛阳,在全国仅次于长安,有“甲郡标天下”之说。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修筑连接苏州城和虎丘山的山塘街。苏州是全国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被列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之一。明清两代全国状元共出204名,而苏州即产生了34名。苏州籍的名相重臣蔚为大观。在明(1368年-1644年)、清(1644-1911年)两代,苏州建造了许多著名的私家园林,其中有许多为回苏州的退休官员所建,体现明显的士大夫情趣,与北京

寒山寺重建史料

《枫桥寺记》宋·孙觌 平江自唐白公为刺史时,即事赋诗,已有八门、六十坊、三百桥、十万户,为东南之冠。诗云“茂苑太繁雄”是也。逮乾符、光启间,大盗蜂出,争为强雄。而武穆王钱鏐以破黄巢、诛董昌之功,尽有浙东西之地。五代分裂,诸藩据有数州自王,独尝顺事中国。有宋受命,尽籍土地府库,帅其属朝京师,遂去其国。盖自长庆讫宣和,更七代三百年,吴人老死不见兵革,覆露生养,至四十三万家。而吴太伯庙栋,犹有唐昭宗时“宁海镇东军节度使钱鏐”姓名书其上,可谓盛矣。 建炎盗起,官寺民庐,一夕为煨烬。而枫桥寺者,距州西南六七里,枕漕河,俯官道,南北舟车所从出,而岿然独无恙,殆有数焉。寺无石志,按《吴郡图经》,实“妙利普明塔院”,而不著经始之岁月。唐人张继、张祜尝即其处,作诗记游,吟诵至今,而枫桥寺亦遂知名于天下。太平兴国初,节度使孙承祐重建浮图七成,峻峙蟠固,人天鬼神所共瞻仰。 至嘉祐中,始改赐“普明禅院”,而雄杰伟丽之观滋起矣。属有天幸,仅脱于兵火,而官军蹂践,寺僧逃匿,颓檐委地,飘瓦中人。卧塌之上,仰视天日,四壁萧然,如逃人家。绍兴四年,长老法迁者,会其徒入居之,而相其室无不修,铢积寸累,扶颠补败,栋宇一新,可支十世。寺有水陆院,严丽靓深,龙象所栖,升济幽

明,屡出灵响,尤为殊胜。而塔之役最大,更三年而后就。一日,迁老过余言曰:“愿有纪也。” 余尝怪天下多故,县官财匮力屈,天子减膳馐,大臣辞赐金,将吏被介胄以死,士大夫毁车杀牛而食。而吾民则当输家财助边,率常睊睊然举首蹙额,疾视其上,无慨然乐输之意。而佛之徒,无尺寸之柄,无左右绍介之先,瓦盂锡杖,率尔至门,则倒衣吐哺,躧履起迎,唯恐后已。乃捐金币,指囷廪,舍所甚爱,如执左契,交手相付无难色,此何道也?今观迁老积精营作,练学苦空,敝衣粝食,不以一毫私其身,日以饰蛊坏、起颓仆为急。又饬其徒二三辈,持钵叩门,或持簿乞民间,日有获焉,惟资以治寺。以故一方道俗,皆向慕之。凡所欲为,无不如志,故成就如此。 今吾乡县之长人者,晨拥百吏,坐一堂之上,赫然如神明之临,又阻声威以怛之,而后吏得以投其隙。吾欲以柔道理之,量其力之所堪任而与之为均,无急之以期,无使吏迫之。上下休戚,共为一体,人人欢然欣戴,如驹犊婴儿之慕,以尽夫为民父母之道。夫以子弟而事父母,其于奉佛,固无间然矣。故著余之所欲言者为记,使归刻焉。绍兴十六年七月日。晋陵孙觌记。 (原《志》注:《吴郡志》“汲古”、“守山”两本皆有误字,以《吴都文粹》、《姑苏志》参校。)

游寒山寺作文

游寒山寺作文 寒山寺 作者:于冬梅 我去枫桥,当然也是因为那首诗。 幼时初读,以为寺在一座叫寒山的山上,也以为寺距离桥会有那么一段遥遥的路程,那夜半钟声,悠悠地传到倦泊在河埠的客船上,传到了落第诗人张继的耳中。及至岁长,知道了寒山,拾得,知道了点儿隐士,禅宗,或者“道”……还有西湖孤山曲园堂内,看到的那块曲园先生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的拓印。所以,不亲自去看一趟,教我如何能释然? 而其实,我去枫桥,去寒山寺,更因为了寒山。 我尚未能去浙东的天台山,谒拜国清寺,找寒岩洞,在寒岩洞外坐一坐,吟诵他写的:“独回上寒岩,无人话合同。寻究无源水,源穷水不穷。”那么就先到枫桥,这个他并未来到过的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的寺庙,却以他之名改为“寒山寺”,一睹他与拾得的雕像,看一看寒拾殿,还有和合泉。 晚唐,台州刺史闾丘胤在他的《天台三圣诗集序并赞》一文中,写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或长廊徐行,叫唤快活,独言独笑……形貌枯悴,一言一偈,理合其意,沉而思之,隐況道情;凡所启言,洞该去默。乃桦皮为冠,皮裘破弊,木屐履地……”一个在当时世人甚至僧众眼中疯疯癫癫的像是和尚却又不曾真正剃度出家的隐士,在身后名声鹊起,被誉为“诗僧”,诗作与其行事之风备受推崇。寒山,到底是怎样一个隐士? 我徘徊于寒山寺里,普明塔高高矗立。寺院的墙壁上到处挂着寒山子的诗。我寻找寒拾殿,当走到殿前,却看到令我倍感失望的现象——寒拾殿正在维修之中。想必心向往之的事物总是会有些曲折,有些多磨的意思,也就劝慰自己了——以后还可以再来一趟,这便是理由。 在三十而立的年龄,寒山迁隐天台山,在这之前他已有家室,饱读诗书,多次应举不第,彼时正逢安史之乱,而禅宗在中国开始兴盛,六祖慧能的“南宗禅”大兴天下。也许原因还有很多,寒山,从此开始隐居并皈依了佛。 寒山的隐居,是彻底的隐居。他从趋名逐利的士子生涯中解脱出来,成为一名禅师,这种角色的转换,是寒山的觉醒。他写道: 众星罗列夜深明,岩点孤灯月未沉。

苏州旅游十大景点

一、拙政园 简介: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娄门内。该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中部山水明秀,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楼台倒影,清幽恬静。东部平岗草地,竹坞曲水,空间开阔。 盆景园与雅石斋是镶嵌在拙政园中的二颗璀璨的明珠。拙政园西部一片清影摇曳的竹篱墙内,集萃着苏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称为“名园瑰宝”,拥有50余个品种,近万盆盆景。 雅石斋位于中部,一个池水、游廊萦绕的幽静的小院,里面陈列着室内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态的多种奇石配以红木座架供奉于案桌、条几,越显钟灵毓秀。近年来,拙政园还推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活动---杜鹃花节、荷花节,受到了广大中外游人的喜爱和称赞。 旅游贴士 1、拙政园旅游四季皆宜,但最好能避开节假日高峰期。 2、园林使用手持式电子导游机,在入口可以租用。 3、出拙政园后,向西走100米,可到太平天国忠王府、苏州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沿园林路步行百米左右可到狮子林、苏州民俗博物馆。

4、园林拍摄一定要注意光影交叉以及背光的时候闪光灯补光的及时建议,使用单反相机。由于苏州园林里绿色植被较多,相比其他颜色的花对比度较大,应该选取镜头成像好且使用高分辨率进行拍摄。 5、秫香馆里面有拙政园的免费导游图,有中英日韩多种语言,进去记得拿一份。 位置: 门票:旺季(4.16-10.30)70元;淡季(10.31-次年的4.15)50元。 开放时间:8:15-17:30 最佳旅游时间:春、夏、秋三季皆适宜游玩,但最好能避开节假日高峰期 交通信息:游1、2、5线,2、3路拙政园站下,往东步行100米即到 周边美食:拙政园离观前街仅隔一条街,游完后可去购买苏州特产,黄天源糕团,采芝斋粽子糖,津津豆腐干,大方糕,枣泥麻饼,芝麻酥塘等江南特产,观前街上有不少百年老店口味独特,晚上还可以去小吃一条街吃特色小吃。拙政园特色菜、西瓜鸡、鲃肺汤、白汁鼋菜、碧螺虾仁、松鼠桂鱼等。 二、周庄古镇景区 简介: 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

寒山寺导游词

寒山寺导游词 车上讲: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就去参观千年古刹--寒山寺了。在到达寒山寺之前,我来和大家温习一首唐诗。是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正是这一首诗,唱红了张继和寒山寺。那这首诗讲什么的? 我来讲解一下给大家听。话说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先生,是距今约1200多年的湖北人。张生自幼饱读诗书,文采过人。长大成人之后决定上京考试,希望考取功名以求光宗耀祖。那知天不遂人愿,十年寒窗苦读却名落孙山。只有坐上小船,顺流而下好归家了。 这晚船开到了苏州,停在苏州城外的码头过夜。但张继这晚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想到了很多事情,十年的寒窗苦读,他本来很有信心的,谁知竟然考不及格,叫他如何回去面对江东父老啊。他索性披衣起身,夜深了,月亮都已经向西了,纯净的月光静静的洒在水面上,有几只乌鸦在树上扑着翅膀,偶尔发出几声叫声,他看着远处闪闪的渔火,心里真是无限唏嘘无限感叹啊。 突然之间,他听到远处传过来一阵钟声,当当当。原来

是寒山寺的和尚半夜在撞钟。钟声轻轻柔柔的传入他的耳朵,他的灵台反而是一片宁静,伴随着钟声好像给了他注入了新的力量,心里一下子觉得舒服了很多。于是他转身回到船里,拿出纸笔,一挥而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 张继坦白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回家之后好好复习,第二次上京也考到了进士。但他的诗并不出名,被人熟知的也只有一首。但一首,就已经够了。如果没有这首诗,我想大家也不会千里迢迢的跑来看这个寒山寺了。 这首诗不单止在中国红,在日本却更红。因为在日本小学的课本里,就有这首诗。日本的小朋友背到这首诗时都会问老师:“老师,寒山寺在什么地方啊?”老师说:“在中国的苏州”。“好,那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苏州,看看诗里的寒山寺”。就像我们读过鲁迅先生的课文,也要到三味书屋去看看一样。 所以寒山寺里边有很多有关日本人的东西,到了寒山寺见到了我会告诉大家。 从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了,那它实际是那一年建的呢?大概南北朝时的梁朝,即是公元500年左右,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原来不是叫寒山寺,叫妙利普明塔院,到了唐朝李世民年间,才改名寒山

六年级观后感:《游寒山寺》有感

六年级观后感:《游寒山寺》有感 今年的国庆节加中秋节一共有八天,听说是近几年来最长的黄金周。为了丰富国庆期间的快乐生活,爸爸妈妈很早就计划了,准备带我出去玩玩,看看外面的世界,让我见识广大些,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好处。 五号一大早,爸爸妈妈带我还有大伯一家人开车出发了,此行目的地是苏州寒山寺。我们快速在行驶在高速路上,只见路上的车辆真多啊,象是一只只蚂蚁在路上行走,密密麻麻的,看到这么多车子,我就问爸爸“他们也都是出来玩的吗”爸爸告诉我:“对呀,国庆期间大家都想趁这个时候出来旅游一下”。一路上,我和大伯家哥哥有说有笑,到吃午饭时间了,爸爸和大伯进了一个服务区,我们一看,人太多了,我们想吃饭,但吃饭的人排成了很长很长的队。大家一商量还是吃方便面吧,节省时间。于是,爸爸买来方便面,在水不开的情况下泡吃了,没办法,人太多,等也不是办法,只好将就了。到了苏州后,我们在一导游的陪伴下来到了“寒山寺”,一到这我们就听见隐隐约约的钟声。进去后,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一边聆听阿姨讲解一边欣赏着来来往往游客的背影或人头这一“美景”,人实在是太多,尽管如此,但人们还是专心地拿起手机、相机拍照留念。只见到处都有描写寒山寺的诗句,其中最熟悉的就是那首《枫桥夜泊》

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确,寒山寺的环境、钟声等在诗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喜欢写字,特意让爸爸给我在那些名字名画前照片留了影。 此次游玩给我的感受有:一是感觉中国发展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架桥上下穿梭、各种小汽车满街都是;二是 寒山寺幽雅、古老,赋有诗情画意,特别是那隐隐约约的钟声,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往返。三是为祖国有这么好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以上是XX作文为您带来的《游寒山寺》有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果你有好的作品,也可以点击下方“我要投稿”把作品发给我们,届时将会让更多的读者欣赏到您的大作!

东台市梁垛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

东台市梁垛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及早让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接触最有智慧的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其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开启其创新思维,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常常感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滑坡,感叹道德教育的苍白无力。倘若我们培养的学生对表现我们民族伟大灵魂的理想,风骨,操守,胸怀,精神,智慧,原则都一无所知,那我们的素质又从何谈起?一个没有人文底蕴的国家和民族,即使科技再强也是虚无的,一个没有人文素养的个人,即使知识再多也只是一个站在知识高峰上的侏儒而已。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无论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考虑,还是基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迫切需求,都责无旁贷地要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词,共同发展成长。

二、活动目标: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养。 2、以经典诗文陶冶儿童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诚信精神。 3、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4、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5、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诵读经典诗文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诵读内容诵记内容主要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成语故事,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儿童诗歌、名言警句等。一年级上学期: 1、古诗(10首)《江南》、《敕勒歌》、《古朗月行》、《绝句》(迟日江山丽)、《寻隐者不遇》、《塞下曲》(月黑鹰飞高)、《夏日绝句》《七步诗》、《画》、《幼女词》 2、三字经:从开始至“人不学,不知义。” 3、儿童诗五首:《鞋子》、《我长大以后》、《等我也长了胡子》、《笑》、《欢迎小雨点》、 4、成语故事:画蛇添足亡

解读寒山寺

解读寒山寺 寒山寺因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出名。以前,读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座高大峻峭白云缭绕的寒山来。其实,寒山非山名,而是一位僧人的名字。这个,我是去了寒山寺时才知道的。 从苏州城出发,西行不久,就来到寒山寺前。没见到高大的寺门,这多少让我惊奇。几米高的寺墙上,书写着”寒山寺”三个黝黑遒劲的大字,恍有沧桑之感。听导游介绍,书写这三字者竟然是僧人寒山。 走进寒山寺,丝毫没有让人感到肃穆森严。相对其它闻名遐迩的庙宇,它面积不大,布局随意,建筑色彩单调,不太像寺庙,倒像苏州城里一处古色古香的园林,它小家碧玉般长伴在古运河旁,听千百年来的潮来潮往。 进入大雄宝殿,在佛像之外竟供有寒山与拾得两位僧人的石像。两人本是尘世俗子,因爱上同一位姑娘,不忍为自己而伤害对方,遂先后出家。悟道多年后,两人相见,合掌相笑,大彻大悟。这段传奇被民间广为传颂,二人也被称作和合二仙,在人们心中千遍万遍地膜拜。当然,寒山是在走进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之后,被人深深铭记的。他用虔诚与和善,把佛学发扬光大,把”和合”思想屹立在善男信女心中,妙利普明塔院也从此成为寒山寺。 据说,寒山去世多年后,寒山寺迎来了唐代大诗人张继。从《枫桥夜泊》诗意看,张继可能是一位从未踏进寒山寺的诗人,他是在古运河上夜泊枫桥的,夜半听到寒山寺钟声隐隐,传到深秋的江面上,就像满天的白霜在诗人心头弥漫,就像月落下的乌啼在诗人体内经久传散。诗人的心弦被柔柔地触动,乡愁,恋情,还有人生更大的愁思,在心头缓缓升起。黑夜之黑,愁思之重,生命之短暂,如水般淹没了在人生路上沉浮的诗人。他把心头的愁思化作诗雨,挥洒在这静静的江面上,一如这满天的白霜弥漫于一茬又一茬在枫桥漂泊的游子心头,弥漫于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艰难困境里的人。千百年后,那寒山寺隐隐的钟声,仍和着诗人的诗句在人们耳畔回荡,仿佛要把人们心头的愁思吹散,把生活的希望久久敲响。 导游介绍说,今天的寒山寺早已不是唐时的寒山寺了。在千年的历史风霜中,寒山寺屡遭火灾,灰飞烟灭,但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竖立在苏州的阊门外,静静地卧在古运河边,看潮来潮往,听涛声依旧,把钟声一遍又一遍撞响,让人们内心的祈求在寒山寺千遍万遍地开放,生命不止,希望不息。 出得寒山寺,我在枫桥边张继的坐像前伫立良久,我想,让寒山寺屹立起来的两个人,一个历经磨练立地成佛的寒山,一个漂泊天涯书写诗意的张继,在红尘碌碌中,他们豁达宽容地走过,成为人们心中不绝的念想,也成就了张继那不朽的诗章。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韦应物(737—792)是唐代著名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自幼聪慧绝伦,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被乡人所怨。15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自由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唐代宗广德至唐德宗贞元年间,韦应物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791)退职,闲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初卒于苏州。后运回长安,十一月归葬少陵原祖茔。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韦应物的诗歌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有“五言长城”之誉。流传至今的作品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韦应物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和地方官,而且还是一位佛教信徒。在他的佛教诗歌作品中,有描写游赏佛寺的诗歌,有描写与高僧情谊和赞颂高僧的诗歌,还有抒发修学体悟和感叹世事无常的诗歌。 一、游赏佛寺诗 韦应物是一位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而著称的诗人,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有一类是描写游赏佛寺的。由于韦应物是一位佛教信徒,游历佛寺便成为他在公务之余的一大乐事。每当他游赏一处道场,都会描写道场清净庄严的景色,抒发自己游赏佛寺的感受。他的《行宽禅师院》就是一首描摹佛寺优美环境的诗歌。诗云: 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 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诗歌中虽然没有直接介绍行宽禅师,但从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禅师禅院环境的清净幽雅。禅院很大,长廊一眼望不到边,行宽禅师的禅房则处于竹林掩映的山间。诗人中午时分来到行宽禅师禅院,感受到禅院的寂静优雅。由于禅院处于山中,人迹罕至,行宽禅师常常独来独往。诗人在人事繁杂的官场中沉浮,偷

寒山寺的钟声为何越敲越响

寒山寺的钟声为何越敲越响? 苏州集江南山水文物之大成,而寒山寺的霜月钟声更是勾画出苏州不朽的典雅风范。一首张继的《枫桥夜泊》让枫桥与寒山寺享有盛名,也让寒山寺得以名扬海外。1987年,开放的中国旅游业刚刚兴起,一位日本友人向苏州国旅欣然提出,在日本,有除夕夜吃年夜饭、到寺庙听钟声除烦恼的习俗,日本有仿寒山寺,但没有苏州的寒山寺有名,何不共同组织推出除夕听钟声活动?这一建议带来了“日本大阪府迎春团”90多名日本游客,在寂静无声、泥泞弯道的寒山寺聆听了108下除夕钟声。这次钟声纯属偶然,但睿智的苏州人却从这平常的钟声中觅到了旅游的“天籁之音”,也在这钟声的余音之中构架了苏州大旅游的雏形。 苏州旅游部门清醒地意识到寒山寺在苏州旅游中所具有的“王牌”风范和辐射效应,逐步规划将5.7公顷面积的寒山寺扩充到18公顷,按《寒山寺繁华图》的原貌建成书院、枫桥古镇、铁岭关广场、寒山别院、渔隐小圃、江枫洲等景点,形成以山水背景为衬托,古寺、古桥、古镇、古塔、古街、古关和古运河相连的幽雅意境。这些景点恢复了“枫桥北街”、“夜泊处”、“愁眠轩”、“听钟桥”、“渔隐桥”、“江枫草堂”等历史旧貌,形成一幅情景交融的“寒山风俗图画”。 从1978年听钟声以来,原来只有旅行社操作的活动项目得到了政府的关注支持,从吃年夜饭、参加景区相关庆典到入寺听钟声,活动步骤被确定下来;从仅仅面向日本游客到面向海外客人、面向普通市民,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寒山寺听钟声活动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众多游客市民的关注中形成了如今的品牌形象。而钟声活动也在旅游主轴下延伸出民俗文化的再现:传统龙灯、舞狮表演、手工艺苏州精品展、农村民间艺人对唱吴地山歌、燃篝火、猜灯谜、走四桥……而苏州相关部门推出的庆典宴会、枫桥景区庙会、“梦苏州”大型歌舞演出、乘古代画舫夜游古运河等,用最完美的元素组合成“大旅游合奏曲”,使苏州人利用历史资源、利用大旅游的合力,创造了一个从一般旅游活动跃升到品牌旅游活动的奇迹。 目前,寒山听钟已从一个简单的旅游活动发展成为国际特色旅游活动。26个除夕夜晚,总数已超过20余万名的国际游客来苏州聆听钟声,最初只是日本人,后来发展到德、美、法、意和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游客。除古诗带来的盛名之外,听钟声活动越来越具有“国际特性”。如今,寒山寺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已经从过去的数万人次发展到今天超过100万人次。据了解,近年来寒山寺听钟声吸引了数千人在岁末亲临,而且其中不少外国人都是携家人数次光顾,到寒山寺听钟声已经成为不少国际游客岁末年初的“固定节目”。苏州无线电运动协会坚持12年向世界各地传送寒山寺零点钟声,受到世界各地华侨尤其是我国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地区人们的喜爱。 据苏州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与往年相比,2005年第27届寒山寺听钟声活动新添的两大特色:一是听钟声当晚将于苏州会议中心举行宗教音乐会,其主题为和平、祈福,由寒山寺邀请江苏宗教界的百名僧侣集体表演梵呗音乐,同时苏州道教仙乐也将同台献演,音乐会历时预计约70分钟;二是寒山寺历年来收藏的100多口古钟将首次在枫桥大街上向中外来宾展示。围绕听钟声活动,苏州市还推出了3条特色游线,让游客在为来年祈福的同时,深入体味东方水城的神韵。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唐代诗人张继一首千年吟咏大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传颂于大江南北,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钟声不仅会越敲越响,而且会越传越远。(资料来源:根据周伟民同名文章整理,原载《中国旅游报》2005年12月2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