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

ARCHICREATION 2004.08

28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

the revelation of theAmerican newurbanism to theplanning design of theresidential quarters inChina

许娜

Xu Na

摘要:新城市主义是指1980年代,针对郊区的无序蔓延及城市衰落,在美国城市规划及建筑界出现的一种思潮。本文介绍了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渊源,通过对新城市主义相关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种种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 住区环境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New urbanism means the new trendof thought in 1980s, during the disordered ex-tending towards the suburb and the decline ofthe cities.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background and the source of the new urbanism,which would be a revelation to the planning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quarters in ChinaKeywords: new urbanism, residential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新城市主义的历史背景及理论体系1.新城市主义的历史背景

1980年代,针对郊区的无序蔓延及城市衰落,美国城市规划及建筑学界开始出现新城市主义思想,又被称作“新都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在20世纪中期,伴随着汽车业的发展,美国一批最先拥有私家车的有钱人开始将他们

2 TOD区域发展模式图解3 滨海城鸟瞰图/diagram of TOD mod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bird-eyes view of seafront city

1 TOD模式图解/diagram of TOD mode

中图分类号: TU98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8537(2004)08-0028-04

2004.08 ARCHICREATION

29

的生活范围向外扩张,在郊区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吸引下,他们开始在郊区建造别墅。随后,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如汽车消费、高速公路、住宅建设和家庭购房等优惠政策,此举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拥有郊区的生活。然而大量人口涌向郊区,破坏了人们在郊区所追求的私密性、流动性、安全性和土地拥有权的初衷,随之而来的是社区隔离、道路拥挤、不断上升的犯罪率、高扬的开支和由于资金投向郊区带来的城市中心衰败。面对郊区的无序发展所带来的资金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原有城市发展结构的瓦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改变这种现状的出路,新城市主义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萌芽并逐步发展、完善的。2.城市主义的理论体系

新城市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罗西和克里尔的城市和建筑类型学思想。

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主要涉及三个领域:①有关郊区设计的理论和实践;②有关区域规划和生态可持续发展;③有关旧城改造。这三个领域的主要代表分别是:DPZ(Andres Duany与Eli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卡斯洛普和所罗门。笔者认为对我国当前住区规划设计有重要启示的主要是前两个领域。

DPZ主要思想是发展了一套“传统邻里建造方式”(简称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由于现代主义郊区主要的规划原则和方法都是基于户户“有车”这一前提条件建成的,缺乏适宜人步行活动的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没有创造真正生活社区的方法。DPZ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采用小城镇形态作为设计原则的思想。他们认为既然大多数郊区单元的规模远远超出传统和历史上的城镇规模,就应该回到使用过去通常指导城镇设计的原则来设计郊区,而小规模的城镇形态便是

基本原则。这些城镇形态的“传统邻里社区”有以下特征:半径约400m,或5分钟的步行距离;街道间距是70~100m;邻里内有多类型的住宅和居民;土地使用多样化;公建布置在人流集散地;住房的后院兼社交活动的场所,是设计的重点之一。可以说TND是从设计本身去研究适宜郊区发展的各方面。

卡斯洛普提出了“以公交为导向的发展”思想(简称TOD, Transit OrientedDevelopment)。 TOD模式由“步行街区”发展而来,同样强调混合土地用途,并以公

共交通为规划原则。从交通站和商业组成的核心地区到社区边界不超过600m的步行距离。并在合理的步行环境中组织居住、零售业、办公和公共空间,社区的中心部分常常表现为与公交站挂钩,商住一体的传统“主要大街”形式,通过便捷的公共和轨道交通,鼓励更多的人放弃对私人车辆的使用。不同的TOD社区组织也是通过公共快速交通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区域发展框架系统,在各TOD社区间还通过保留大量的绿化开敞空间来限制区域扩张。

新城市主义者不但在理论方面积极探索,他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如TND模式的代表滨海城(Seaside)(图3)和TOD

模式的代表加州西拉久纳(Laguna West)(图4)新城建设都受到了开发商和购房者广泛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成为美国新传统社区的代表。

我国住区发展现状

住区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建筑类型,其规划设计一直受到较大的关注。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住区规划大概经历了:邻里、街坊和小区理论、工业化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结构、居住社区和大型住区四个阶段。在这不断变

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住区无论在建设规模、功能结构、区位分布还是建筑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北京为例,1980年代以前,北京住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也就是紧邻二环内外,住宅主要以中低层为主。从1980年代开始,北京实行了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后,开发商获得开发住区的权利,住区逐步开始从功能较单一的居住小区发展到功能逐渐综合化的大型住区;从城市中心区发展到城市边缘区,现在北京的住区范围已经扩展到五环甚至六环外;从形式单调的中低层单元住宅发展到形式多样的塔楼、板楼、联排别墅等多种建筑形式。由于建设速度快,规模大,我国的住区规划设计理论调整不够及时,

4 加州西拉久纳新城平面图

/plan of the new town in California

ARCHICREATION 2004.08

30

使得我国住区在现阶段使用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设施不完善、住区内部环境单调乏味、私车增长迅速、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每个住区内部建筑形式单调等等。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一些大城市甚至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而郊区的建设中又主要以大规模住区为主,因此住区规划设计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一个城市发展的好坏,在此重要阶段我们更应该及时吸取别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理论,来及时改进和调整我们现有的规划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设计工作。

新城市主义思想的借鉴

1.明确住区发展边界,强化区域合理发展

新城市主义者对郊区新城建设提出明确其发展边界,通过新城与新城、新城与城市中心区之间的绿化开敞空间,从而限制城市的扩张。边界的确定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边缘如果缺乏限定,毫无限制地发展,必将使得城市边缘区迅速扩张,城市绿化带被不断蚕食,城市呈现出摊大饼的蔓延趋势。

由于现阶段我国住区建设规模已经达到了小城镇的规模,所以对待住区建设已经不能仅从居住功能出发。每个住区应该根据其所处地理交通位置、所需的建设规模,适当地划定边界,并在住区与住区之间创造绿色开敞空间,可将其作为居民的休闲活动场所,还可以防止以后建设的无序扩张。

2.注重土地的混合使用,建立适宜步行的住区环境

新城市主义提倡对土地进行混合使用,在邻里街坊或以公交站点为中心步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布置商店、服务、绿地、中小学、活动中心以及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这对我国目前大规模的社区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目前我国大规模住区普遍存在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的现象,一些居民的大型购物或娱乐活动还必须依赖于城市中心,这无形中增加了居民的通勤量,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压力;一些大型住区内虽然有住区商业服务中心,但由于规模数量有限,使居住在住区边缘的人无法在能承受的步行范围内享受到住区商业中心的便利。因此在

住区建设中应该根据住区的规模分级布置不同的商业服务区,使生活在住区中的居民都能在适宜的步行范围内享受便利的生

活。

3.强化建筑类型的组合,建立混合居住的住区

由于汽车、网络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独立,贫富隔离日益严重,带给社会很多不安定因素。因此建立混居、多元化(指多阶层、多种族、多年龄段的混合居住)的社区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提倡。新城市主义者在这方面也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他们通过对街区与房屋精心的外观设计、细节处理、适当的建筑材料的选取,使得经济实用型房屋和低收入者街坊一改过去长期以来的简陋、粗俗形象,而变成令人羡慕的住所,使贫富阶层能更好地接受对方、更好地融合。

在我国住区建设中也有着明确的档次界定,如别墅区、商品房区、回迁房等,这些不同内容的住区规划设计质量有着明显

的差距、用地也有着明显的优劣,别墅区和一些高档商品住宅区往往占据了城市交通、生活便利的地段,而其它一些比较低档的住区只能远离生活中心。这种分区既不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不符合当今提倡的混居思想。因此可以考虑在同一住区内将不同类型的住宅结合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如街道、绿地、公园、广场

5 欧洲老城区的人车共存

harmony of the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in the old town inEurope

6 我国住宅区内不宽阔的道路,更像城市干道 the roads in the residential quarter looks like the main urbanroad

7 表现图(新城市主义所营造的街道空间)

perspective (the street space made by new urbanism)

2004.08 ARCHICREATION

31

等,以各自不同的空间形态排列组合。可以将密度大的住宅类型结合住区中心和主要的交通站点布置,而一些密度较低的别墅则可结合住区周边隔离绿地分散布置。4.优化住区内部路网结构,回归传统街坊空间

新城市主义者通常反对一般郊区常用的“尽端路”方式,因为它虽然提供了局部的私密和安静,但各条尽端路上的交通终究要堆积到几条主要干道上,这些容纳快速车辆的道路将打断空间的联系,他们建议在社区内建立街道网,街区不宜太长,路网应该相对较密,并通过降低道路宽度及设置路面停车来降低车速。

我国住区内部道路一般都采用街道网的布局,但街道尺度一般是以汽车尺度设置的,这些道路一般提供双车道,同时车道两边还有停车道,(图6)这种街道降低了区域社区感。我们应该通过降低路面宽度,同时增加街道网的密度,并在街道两边安排充足的人行道和行道树,在街头路尾制造袖珍公园,在适当位置安排小商业、餐饮等,使人们更愿意在街道上行走和停留,使人们能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和认同感(图7、8、9)。

5.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建造与自然、历史、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住区

现今社会,随着信息、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能源、资源的危机和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因素,尊重自然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城市主义者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多方面的工作,他们非常尊重历史与自然,而具体到我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住区设计则要遵循以下方面:注重环境质量,节省能源和资源,保持历史、文化和社区特质,维护建筑类型和城市社区形态,强调高密度和多功能混合使用。

我们在设计建造住区时应该顺应地形、保持地貌,将住区建设和原有地理地貌合

理巧妙结合,避免现阶段这种一概铲平重新来过的建造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同时在建造时还应该尊重用地周边的历史人文环境,以不割断历史人文环境为设计的前提,从而达到自然、历史、人文环境的共生。

在这方面国内一些开发商及设计人员也逐步开始重视起来,例如万科在天津开发的水晶城项目。在尊重天津古城城市文脉的基础上,还通过对基地—天津玻璃厂厂址上的植被、厂房、调运铁轨、铁塔、

道路等的保留和改造,充分显示了对历史文脉的尊重,使历史通过建筑穿越了时空。(图 10、11)

结语

新城市主义的发展,对美国城市和郊区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虽然它没能真正解决城市发展的一些根本问题,但其有关区域发展和郊区发展的理论却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社区理念,对我国进行大型住区建设提供了非常可贵的启示和借鉴,相信随着新城市主义的不断实践,其理论也会不断发展并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克宁.当代美国建筑设计理论综述.建筑师,1998. 2

2.沈克宁?丹尼?普雷特?兹伯格与滨海城的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建筑师,1998.33.桂丹,毛其智.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借鉴.建筑建筑, 2000.10

4.沈克宁.新城市主义的三个领域.建筑师,2003. 3

5.要威,夏海山.新城市主义的住宅类型研究.建筑师. 2003. 3

6.王慧. 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国外城市规划,2002.3

7.楚先锋.历史庆典的舞台—天津万科水晶城项目规划设计理念.住区,2002.1

作者:许娜,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收稿日期:2004年5月

11 天津万科水晶城老厂房改建的小区会所 the assembly hall of the residential quarters reconstructed

from the workshops in the Wanke Crystal City, Tianjin

10 天津万科水晶城利用原厂区改建的小区景观

the landscape of residential quarters reconstructed from theplant area in the Wanke Crystal City, Tianjin

8 新城市主义住区内部主要道路

the main road of new urbanism in residential quarter

9 在住区道路两旁阶段性设置供人停留的广场

squares reserved by the road for resting in residential quarter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IfTTR Vfm-GCCK UlMrVTFPSJ TY OF 5CIFNCE ? TT 亡K屮址>网+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 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 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 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 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 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统筹处理本区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对规划设计地段的外部环境有合理认识,认真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的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基础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调查分析报告或现状分析图。 2.了解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根据心理学及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组织设计好居住小区的各项功能及组团空间。确定小区人口规模和规划结构、用地分配,适当考虑小区用地近、远期开发的顺序性,妥善安排好小区各项功能要素,体现合理的功能系统、适宜的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和谐的居住环境,突出规划设计主题。 3.分析并提出居住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布局道路交通系统,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有利于居住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确定停车场合理规模、布局和布置类型。 4.选择或设计适宜的住宅类型,设计适宜的住宅组群。住宅设计要求应具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住宅组群布局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空间环境的创造等因素,考虑住宅节能,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空间。 5.分析并确定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配套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有公建设施

并考虑其今后的发展,方便经营、使用和社区服务。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小品之间以及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6.规划小区绿地、景观系统,进行环境小品设计,创造适用、方便、安全、舒适且具有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公共绿地及其它休闲活动地的布置,包括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中的绿化用地,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 7.充分考虑小区所在城市性质、气候、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地方特点及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规划方案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创新。 8.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二)、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项目策划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划书一、目标的确定 项目名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基本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的行为与需求,并且将社区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让社区成为城市停驻点。 用地描述:用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 项目规模:容积率:1.5-2.0 用地规模:6-8公顷(6-8万m2) 绿化率:≥25% 住区出入口(可通消防车):不少于2个 区内公共设施:一个8班幼儿园 适量商业空间 二、外部条件的调查 ■基地现状 竣工时间:1999年 建筑结构:框架结构 建筑类型:板楼多层 绿化率:45% 容积率:2.3 项目用地周边情况

交通系统及绿化分布 ■昆明市气候 最佳朝向 太阳辐射分析焓湿图

风环境分析 气候条件: 昆明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 15℃左右,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年均降水约1000毫米。 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0.4℃,最低-7.8℃。 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 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5.干、湿季分明。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相关法规 1.多、高层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不得超过3.6米 2.住宅建筑之间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建筑有国家规范规定数量的居室在 冬至日有效时间段内能获得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一小时 3.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建筑之间的间距,应保证卧室、起居室在 冬至日有效时间段内能获得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两小时 4.城市一般区域建设项目地块主要控制指标表: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设计理念 一、总平面布局 第一章项目概述及现状分状 居住区属较高档类别,周围风景优美。其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通过合理的设想,完善的规划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实施。如何能合理利用周围的环境,体现其地方特点,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本设计以现代居住水准为目标,积极采用新方法和新观念,在兼顾居住环境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同时,以“地方性居住环境”为主题力求创造舒适优美、方便的居住环境,促进该地区住宅建设和新型住宅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 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 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总体规划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 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 了出入口,其中,主入口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 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广场区,优越 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南北向干道为轴;以发展方向为重心;以服务规划区为 中心。将住宅区与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与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东为沿河绿化带;南北为规划绿地片区。做为两个生态 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 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条道路为界。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 第二章设计理念 第三章总体规划 一、总平面布局 二、功能、结构形式 三、交通组织 四、建筑布局 五、绿化景观规划 第一章项目概述及现状分状 居住区属较高档类别,周围风景优美。其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通过 合理的设想,完善的规划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实施。如何能合理利用周围的环境,体现 其地方特点,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本设计以现代居住水准为目标,积极采用新方法和 新观念,在兼顾居住环境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同时,以“地方性居住环境”为主题力 求创造舒适优美、方便的居住环境,促进该地区住宅建设和新型住宅产业的形成和发 展。 第二章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 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 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 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 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 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

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总体规划 1.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出入口,其中,主入口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 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南北向干道为轴;以发展方向为重心;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与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东为沿河绿化带;南北为规划绿地片区。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以中心主干道为界分为几个居住组团,各自配有相应规模的公共设施,主干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不再是单纯的建筑设计,设计时所要兼顾的方面也会更多。因此调研时要注意的地方也就相对的要全面一些。 一、了解居住区选址的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调查城市性质、气候、 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对居住区规划影响。分析小区周边环境对 居住的影响。 二、了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对各项功能及组团外部空间的组织,分 析小区规划的大小规模形式。 三、分析小区的道路系统规划方式,了解道路规划的相关要求和规 范。对已建成小区进行实例分析。 四、了解住宅类型和住宅组群布局,分析住宅组群布局如何综合考 虑用地条件、间距和采光通风要求。对户型进行基本的分析。 五、了解小区规划过程中对绿地的要求及景观设计方面应注意的一 些事项。 调研对象:一、实地调研-------正商红河谷 二、资料调研 调研时间:2013年9月7号 调研内容:一、实地调研--------正商红河谷 (一)基地环境分析: 正商红河谷位于郑州市新郑市,所处地理位置属于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

雨,秋季晴朗日照常,冬季寒冷少雨雪。正商红河谷项目位于中州大道与西南绕城高速交汇处,西跨十八里河,东临中州大道,北接最近 规划的运河新区,隶属新郑龙湖 镇,与郑州城区仅一河之隔,驱车 20分钟内可顺利到达二七商圈、郑 东新区CBD、新郑国际机场。 小区虽然位于龙湖镇,周围有一定 的教育设施和医疗购物等基础设 施。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由于周围的基础服务设施距离小 区有一定的距离,住户的日常生活对小区自身的基础服务设施依赖性较大。毗邻107国道,交通流量大,对小区也有很大的噪声污染。(二)总体规划: 1、基本概况:正商·红河谷占地366亩,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整个项目三面环山,一面临 水。项目整体规划以6层纯电 梯花园洋房为主,11层小高 层、18高层为辅,产品采用一 梯两户和两梯三户纯板式结构,更好的满足通风和采光的需求。 2、服务设施:小区的基础商业服务设施布置在它的主轴线上,也就是社区主入口的商业步行街,综合多种业态,超市、会所、药店等一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研究分析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重庆西部物流城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

概要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为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市委市政府对重庆物流发展的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大物流产业的计划正抓紧实施,物流已经成为重庆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而其中,水路与铁路运输是重庆大物流发展中的重点,大力发展水铁联运是提升重庆物流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设计背景 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我国十八个铁路集装箱节点站之一,同时更是铁道部所定中国五大铁路物流中心之一,它的开工建设,使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有条件成为重庆一个新的物流高地;市政府在重庆市主城区集装箱物流枢纽“一基地四港区”总体布局中,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确立为“一基地”,在重庆物流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沙区城市格局“东中西西”四大板块中,西部新城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重庆市主城区向西拓展的主要城市空间。它实际上承载了沙区“一区三高地”定位中的全部三个高地,即中国西部教育高地、高新技术高地、现代物流高地。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二、设计目的 对作为西部物流高地的现代物流产业城,在产业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和风貌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物流城整体概念性规划构思,并对物流城产业链进行策划及规模预测,对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将物流功能及物流延伸出的商贸、居住功能三者有机融合,并妥善解决交通问题,使之符合现代物流高地的功能定位。 三、设计理念 物流顺畅统领商脉绿色环保生态宜居 四、设计构思 以缙云山、中梁山为绿化山体背景,物流城处于两山环抱之间,通过梁滩河水系以及一纵线、二横线、渝遂高速动脉,伸展、延伸,进而与重庆、西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相联系,使之成为全国中心现代物流基地。 通过打造特色的物流功能区,进而带动商贸功能、城市配套等功能,形成一个集物流、商贸、居住、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综合物流城。 五、中心城区分析 5.1区位分析 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 本次规划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的西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是重庆市主城区、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通往渝西地区和成都市的必经之地,不仅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而且是重庆市的商贸和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具有坚实的基础。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居住区是整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从全方面出发考虑居住区具体的规划设计。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坚持《城市规划法》提出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三、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如日照标准、房屋间距、密度、建筑布局、道路、绿化和空间环境设计及其组成有机整体等,均与所在城市的特点、所处建筑气候分区、规划用地范围内的现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为整体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创造条件。

四、城市居民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区内度过,因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研究居民的行为轨迹与活动要求,综合考虑居民对物质与文化、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及确保居民安全的防灾、避灾措施等,以便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五、为残疾人就近提供工作条件,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活动的场所,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方便、安全的居住生活条件,使老人,残疾人能一样享受国家、社会给予的生活保障,应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尤为重要重要问题。 六、住宅建筑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和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快居住区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也易因此而造成住宅形体整齐划一、平淡单调。因而,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标准化与施工机械化的要求,同时也要结合规划用地特点,对建筑单体的选型、体量、色调等提出要求,并通过不同的布局手法、群体空间设计等,为建筑群体多样化创造条件。 七、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综合效益的高低,应是衡量和评价居住区规划设计优劣的综

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

福建三明市[上河城]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 第一篇背景篇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概况 三、规划范围 四、现状分析 第二篇理念篇 一、规划编制依据 二、规划理念 第三篇规划篇 一、社区定位 二、规划结构与布局 三、道路交通 四、绿地景观 第四篇建筑篇 一、住宅建筑设计 二、公建建筑设计 三、建筑造型设计 第五篇技术篇 一、竖向规划 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三、投资估算 四、技术经济指标

福建三明市[上河城]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 说明书 第一篇背景篇 一、项目背景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下辖9县1市2区,历来是闽西北重镇和鹰厦 铁路要冲。三明位于武夷山与戴云山脉之间,属多山丘陵地带,境内山岭耸峙, 峰峦叠嶂;丘陵连绵起仗,河谷盆地与溪流错落相间;全市山地、丘陵与盆地 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99%以上,河谷平原与水面不到1%;全市山地植物良好, 绿树成荫。沙溪河从三明市市区穿越,城市也呈带状沿沙溪河发展,而碧口镇 则是镶嵌在沙溪河上的一颗明珠。 碧口镇位于三明市区北部,距离市区2公里,可便捷的与205国道和京福、 三泉高速公路相通。碧口地段拥有不可多得的自然环境条件,这里背靠满目葱 茏的崇山峻岭,面对碧波粼粼的沙溪河,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交通便捷,风 生和起,是三明市理想的居住之地。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之受到城市居住空间与 居住环境的限制、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困扰,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 理日益强烈;反映在住房消费上,逐步向住宅社区化、郊区化、大型化、全面 化发展,特别是高收入阶层的涌现,追求独立、宽松、舒适、安静、便利的居 住空间和环境将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而上河城居住小区正是顺应这种市场需 求而开发建设的大型生态绿色居住社区。 二、项目概况 三明市上河城居住小区(以下简称小区)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展旺房地产有 限责任公司进行开发的中高档精品住宅区,基地总面积约510亩。公司遵循全 新的居住理念以及“品味、品质、品牌和美”的开发理念,力求将上河城居住 小区建设成为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物业管理完善的现代化、生态型 居住社区。 根据市场调查,上河城居住小区面向不同阶层的客户群,计划分为普通住宅区、高级公寓区、高级住宅区和中心服务区四个区域分期分区建设,并设置多层、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联体别墅、双拼别墅及独立式别墅多种住宅类型,总投资约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7.41万平方米,居住人口约0.75万人。 小区的案名“上河城”取自于名画《清明上河图》,并按照不同的住宅类型形成“阳、春、清、明、知、春、德”七个住宅组团,拟分别独立封闭管理。根据国家最新的住宅政策,小区充分考虑了90平方米以下住宅户型的安排,整个小区内高档、中档、普通住宅结合并合理分区,同时统一进行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使上河城既能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高级住宅消费的需求,又可以让广大工薪阶层以比市区低廉的价格享受到高级住宅小区的优美环境和优质服务。 三、规划范围 上河城居住小区位于碧口沙溪河西侧,基地东、南两侧为沙溪河与鹰厦铁路,西、北两侧至自然山体。本次规划设计范围南北长约1100-1250米,东西宽约160-500米,总用地面积约34.012公顷,合510.186亩,全部为居住区用地,无代征用地;其中,首期开发用地面积约24.621公顷,合369.315亩。 目前,规划小学南侧的上春园已经完成场地平整和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即将动工建设,在本次规划中纳入小区统一考虑。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总体概述 基地西侧、东侧为住宅区,北侧为田地,南侧则为河流。东侧及南北侧均为城市主干道,30m宽。规划用地约15公顷。本项目的目标就是建成一个环境优美,造型新颖,设施完善,设备齐全,使用方便的中高等档次的居住小区。 此方案共有居住建筑总计51栋,其中高层17栋,小高层14栋,多层20栋。会所2个,小学1所,幼儿园1所。其中东南步行入口处为商业街,向西、向北皆设有沿街商铺。 二、总体构思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2)、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三、设计构思说明 1、总体布局 本居住小区用地布局的分布主要为: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小区主干道以及中心绿地把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围绕中心绿地进行布置 2、规划结构 根据用地现状条件与规划用地布局,结合道路系统结构,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中的小组团围绕组团景观节点布置。 3、道路交通组织 本小区共设有4个主要出入口,其中三个车行出入口,一个步行出入口,满足了小区居民的就近进出。考虑到小区内主要人流方便乘车,南、北、东面各有一个车行出入口。道路网大致设置为S型,整体上瞧小区路网结构丰富活泼,充满变化。小区道路分为三级:小区干道路宽10米,为方便小区居民的晨练,散步与出行要求。;组团级道路路宽4-5米,满足了内部的一些日常出行,地面停车位主要布置在这片区域。宅间路宽2-3米,造型多变,活泼生动,与周边环境及建筑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4、公建系统 本小区小学设在基地西南,为18班小学,设有250米环形跑道,满足本小区及周围孩子上学需求。会所以及幼儿园围绕中心绿地布置,拥有良好的环境,让住户有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空间。 5、景观系统 小区以主入口广场与中心绿化广场为主景观节点,主景观节点不仅就是小区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 ()

第二章 1.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表述,人口规模为主要指标)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一般情况下。我国所在地区纬度越低的南方城市,或选用住宅层数越高,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其用地规模越小。 2.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 ①住宅用地 1.居住区用地②公建用地 ③道路用地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④公共绿地 2.其他用地非本区配套设施用地 保留用地

不可建用地 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内容) ①符合城市总体规则要求;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风貌等地方特点和区位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资源、现状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 ②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③适应居民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⑤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 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 5.基础资料依据:(P32页) ①政策法规资料项目(城市规划法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道路交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绿化以及工程管线等有关规范;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等) ②人文地理资料项目(基地环境特点:建筑形式、环境景观、近邻关系;人文环境:文物

古迹、历史传闻、地方习俗、民族文化;居民、政府、开发、建设等各方要求,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等) ③自然地理资料项目(地形图、气象、工程地质、水源) ④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城市给水管网供水、排水、防洪、道路交通、供电等) 6.现状、区位分析(P34页) 7.什么是区位? 区位,指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第三章(重点) 1.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P42页) 主要考虑人口规模、配套设施和行政管理,即按人口规模划分为居住区级(3~5万人)、居住小区级(0.7~1.5万人)、居住组团级(1~3千人)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结构) 居住区-居住小区(二级结构) 居住区-居住组团-(二级结构) 2.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分值高,结合特点进行布局,P44-54图) 1.片块式布局: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的群体,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

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点评

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点评 住区规划设计案例点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专家们谈到规划设计,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过去已经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还要展望未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光往后看可能躺在功劳簿上看不出毛病,往前看就可以看出一些差距值得大家警惕,能够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只有看清楚前进道路的方向,我们才能够有目的地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办法。我认为我国未来的住宅和居住小区有以下六个发展趋势。 1、居住环境质量向国际化靠拢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我们的经济在发展,我们的方方面面都在发展,我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当然也一定要发展。这是我们应对市场,应对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大前提。 2、住宅的平均层数要降低多层住宅会更普遍一些,小住宅会越来越多,高层会向小高层去发展,四层、五层的多层住宅会成为一个导向性的趋势。 3、居住模式向舒适性方向发展我们现在全面建设小康,舒适性成为我们的一个主题,怎样使住宅变得很舒适,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舒适,这也是一个课题。什么样的居住模式更适合我国居民居住就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是高层还是多层;是板还是塔;街坊化还是郊区化? 4、居住功能向细分化发展居住功能的提高绝对不能只满足于面积方面的要求,而是向功能的单一化、细分化、人性化发展。目前在住宅

设计当中要考虑到书房、设备间、小孩的专用房间或者娱乐、健身的方面的专用空间,特别是管道设备间。居住水平提高绝不只是面积大,简单地把房间放大而已,而是要增加它的功能,细分化它的功能。5、简约风格简约式的设计不是简单,而是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选材。简约式也可以说是现代式,现代的国际式,是讲求材料的特性、质感,是讲块面、影阴和尺度。 6、实用性的住宅科技引领住宅品质的提高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居住的品质,内在的品质,而不只是追求表面化的东西,以实用性的住宅科技引领住宅品质的提高呈现出很大的势头。回顾过去,我们在住宅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也存在很多偏向, 我从规划的角度提出来以下十个方面: 6.1小区规模超型化; 6.2策划理念贵族化; 6.3规划布局图案化; 6.4道路交通绝对化; 6.5铺地广场城市化; 6.6景观绿化公园化; 6.7建筑形象猎奇化; 6.8空间尺度大型化; 6.9装饰装修宾馆化; 6.10城市配套小区化。 这些现象反映了我们的规划设计思路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不少误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居住小区规划案例分析 案例一: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 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由8个居住社区成双组成四对,每对社区采用相同的规划结构。第一期建成的振兴村采用环状道路系统,以居委会管辖户数作为基本的组成单位,每个社区由4-5个这样的单位组成,住宅层数2-4层,采用南北入口。住宅群体采用环形里弄的组合方式,既有利于交通组织,又有利于形成较安静、安全和便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环境。该设计方案获1986年度建设部全国优秀规划金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案例二:香港戚富花园 占地11.6hm2,居住区依山面海布置,规划布置有20幢高层住宅和7幢5层住宅,1个大型商业中心,3所学校和其他娱乐设施。20幢28层塔式住宅楼和道路选线都结合地形布置,形成一条自由变化的曲线。在居住区得南端布置7幢5层住宅楼,排列成新月形,视野开阔。在住宅楼的中央部位,布置商店、餐馆、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和保龄球场,构成一个内容丰富、设施齐全,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具有吸引力的中心。

案例三: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 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是建设部全国第三批城市住宅小区试点之一,小区总用地11.92 hm2,小区由6个大小不等的住宅组团组成,采用院落式的住宅群体组合和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根据建设部对试点小区的要求进行了许多实验和探索,如首次在上海的多层住宅中进行底层全面架空、及小区内动静态交通的组织等。

案例四:北京恩济里小区

北京恩济里小区位于北京市西郊,小区总用地9.98 hm2,规划布局吸收了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的特点,顺应窄长地块以南北走向的蛇形干道将小区划分为四个半公共组团空间,树枝状、尽端式组团道路可达每个单元入口,既杜绝外部车辆穿行,又防止闲人闯入。 公共设施布置遵循居民行为轨迹,商店、农贸市场等布置在南北两出入口处,车库分别置于各组团出入口,存取方便,小区管理处、活动站靠近南入口,便于使用,托幼处于背静位置,小学设于东侧,兼顾东边小区学生上学,主要路旁适中位置布置中心绿地和林荫带,对景位置有休息亭、石雕等小品。 住宅组团吸收北京传统四合院形态,“内向、封闭、房子包围院子”,设一个出入口,具有较强的安全防卫和归属感,住宅均有良好朝向。

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

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 1从结合地形,尊重场地的特征为前提 过去居住区大都以空间形态为切入点开展相关规划设计,结构布局按照美学原则设计尺度、形式、轴线等形态。目前在规划设计上要结合小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对居住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利用模拟居住区域风环境确定最佳建筑布局,以使居住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对冬季寒风的有效阻挡、阻止生成强风带、使夏季凉风能够正常引入的效果。结合建筑布局及不同组合方式,使建筑南、北立面上产生风压差而形成过堂风,解决住宅通风环境:在建筑立面上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确定最佳风压位置,设计建筑开窗合理位置与尺寸。整个居住区域规划还要综合考虑场地内的生物因素,特别是要有利于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使自然原生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比如要尽可能降低对地表及次地表水文生态的破坏,对场地内原有林地保护好,建设自然排水系统以实现对植被层的保护,建设栖息地与活动走廊提供给野生动物使用,尽可能将小区开发成本降到最低程度。结合各制约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最适宜的土地开发原则,使地下水位能得到建筑物保护层最大限度的补充。 2以“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文化理念动身,突出居住区的文化特点并尊重人类生活的习惯及居住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郊区小区的行为,反映了人类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然而,小区作为人类聚居生活的一种载体,除了要具有优美的户外环境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复杂的、能辅助人们生活的网络系统,以满足人们对教育、休闲、娱乐、工作、消费的需求。在小区的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精心设置了一系列的辖区组件:每一个小区都应有一系列的消费娱乐设施,且居民步行或者开车都能顺利到达。 3强调从形态规划到生态规划的转变,尊重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完整版)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有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基本的形式有: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也是居住区的规划因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素,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一)居住区住宅的规划布置 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住宅及其用地不仅量多面广,而且在体现城市面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住宅应布置在居住区内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在不同的气候区,住宅布置应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于住宅的影响,如日照、通风、保温、除湿、防风沙等。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居住区按住宅层数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的居住区。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配套建设的。所配套建设的项目多少、面积大小及空间布局等,决定着居住生活的便利程度和质量。公共服务设施应合理设置,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三)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

居住区规划设计文本

蓝湾印象 (1)蓝湾概况及环境 蓝湾新城小区位于平顶山新城区东侧的门户位置。北临长安大道,靠近主干道,但与主干道之间又有城市景观公园相隔,环境宜人且受道路交通噪音污染小。南临白龟山水库,东为黄河外国语学校,西边与市国税局的翠林蓝湾小区有西干渠相连。西南毗邻平顶山高校——平顶山学院,可以充分领略高校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2)交通状况 本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项目北侧为城市主干道长安大道,往东连接老城区,往西可至鲁山,且离公交站台较近,西侧为宽阔的未来路,现时未来路打通工作已经展开,打通后未来路将直达姚孟电厂。 (3)规划理念 本区充分考虑自然状况、人文景观、市政设施等条件,抱着为入住居民提供一个环境清新、日光充裕、生活便利的高品位花园居住空间。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并尊重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空间为目标创造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幽美的现代居住区。 (4)设计说明 具体设计由八位负责人实地考察,结合平顶山新城区具体的用地规划以及国家对于居民住房的基本政策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理念

设计而成.。结构清晰,功能用地紧凑合理,采用人车合流的道路系统,以流畅的曲线主干道和水系将基本地块分为五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引入活水景观,沿水洗构建连续的步行轴线,形成多元化的开敞空间,营造多样化、宜人化的步行系统,打造安全、方便、和谐的宜居的社区。 (5)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22hm2 总建筑面积:248980m2 总户数:1872户 停车率:80% 绿地率:37% 容积率: 1.13 用地平衡表:

(6)专项分析 1.区位分析 蓝湾新城位于平顶山新城区东面.南洛高速在此经过,交通的重要性和便利性不言而喻,北面紧邻长安大道,设有便利的公交系统,便于小区居民出行。南面是风景秀美的平西湖,是炎炎夏日避暑的绝佳好去处。 2. 道路交通分析 该小区道路系统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原则,并注重道路分级,一条小区级大道可用于小区的车辆出入,组团道路若干。 其中小区级道路宽10米,红线宽度为14米 组团级道路宽7米,红线宽度为9米 步行道路宽3.5米 本小区道路分级明确,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区居民的出行,而且安全问题也可以得到绝对的保证。主入口位于南面,其余三面也有次级车行入口。 3. 功能结构分析 我们设计的蓝湾新城采用五大组团配合一个公建组团,中间配合活水景观,打造一个宜居、宜行、公共设施方面的居住胜地。 南面是小区正门为一个车行入口,与东面和西面2个次级车行入口相连。居民楼主要分布在组团A、B、D、E(详情参照设计图)小区绿化也间或分布在各居住小区,其中组团C设有喷泉等活水景观,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二章1.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表述,人口规模为主要指标)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一般情况下。我国所在地区纬度越低的南方城市,或选用住宅层数越高,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其用地规模越小。 2.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 ①住宅用地 1.居住区用地②公建用地 ③道路用地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④公共绿地 2.其他用地非本区配套设施用地 保留用地 不可建用地 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内容) ①符合城市总体规则要求;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风貌等地方特点和区位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资源、现状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 ②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③适应居民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⑤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 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 5.基础资料依据:(P32页) ①政策法规资料项目(城市规划法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道路交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绿化以及工程管线等有关规范;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等) ②人文地理资料项目(基地环境特点:建筑形式、环境景观、近邻关系;人文环境:文物古迹、历史传闻、地方习俗、民族文化;居民、政府、开发、建设等各方要求,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等) ③自然地理资料项目(地形图、气象、工程地质、水源) ④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城市给水管网供水、排水、防洪、道路交通、供电等) 6.现状、区位分析(P34页) 7.什么是区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