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史笔记

银——五十两的元宝,阳文,日本德川幕府时期通行的豆板银受中国影响。
遗留下来的永乐通宝、万历通宝和天启通宝等银钱流通。永乐银钱的制作和铜钱一样,稍微小一点,重库平一钱。日本的丰臣秀吉在万历年间也曾铸造过金银的永乐通宝,也是以中国的永乐铜钱为范,穿孔是打鑿zao的,也有光背的,但有些有数目字或菊桐叶。日本曾大量铸造永乐银钱,种类众多。正德通宝的大金钱出土,背面有龙凤花纹,和普通钱币不同,为“嘉靖年造”。
明代银钱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万历矿银。万历年间,大开银矿,所以银钱的铸造比其他朝代的金银钱要多。当时的矿银,可以说是有国际性的,十六世纪的时候,全世界都陷于开矿狂。日本永乐银钱,同时期德国也在大铸矿银。
中国的矿银有大小两种,正面都是“万历通宝”,背面穿孔上下分列矿银二字。大钱还在左右分列四钱两字,这是纪重。小钱没有纪重的文字,重量为库平五分,也有不够标准只有四分重的。另外还有两种万历银钱,正面有“万历年造”四个字。
天启银钱也有几种。最重要的是制作类似铜钱中所谓“鬼天启”(日本学者命名)。宽四点七五公分。特点是钱小字大,肉厚缘狭。银钱和铜钱都是这样。明初,洪武等钱都是狭缘,但嘉靖以后钱缘逐渐放宽,天启钱普通都是阔缘,只有鬼天启是狭缘。但这种钱一看即知不是私铸,而是正炉钱。鬼天启铜钱用的是黄铜,西域一带的铜币是用红铜。
天启铜钱对白银的比值在元年是六百文一两,三年四川时一千文一两,很有可能有些地方是八百文一两,依此比价则银天启一枚正好合铜钱一百文。另一种银质天启通宝,正面“天启年造”四字,背面有“一钱”二字。
明代各种形式的白银,标准既不划一,成色更难一望即知,每次支付,都须秤称,所以普通叫卖商人都要随身携带“戥子deng”,这一般人看来,很不方便。何况成色不是戥子所能称出来的。这些困难,替欧美银币的流通,准备了条件。闽广一带,在万历年间,已不用钱,完全用银。而且这些白银据说是从西南夷来的,可见当时美洲的白银已经大量流入中国。
公元1518年神圣罗马帝国范围内的波希米封建主就开始铸造银元。1519年,西班牙国王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采用了七钱二分重的打印员,这就是有名的“双柱”,后来在西班牙的美洲致命地大量铸造,流向亚洲。万历年间,以吕宋马尼拉为中转,美洲银元开始大量流入中国。除西班牙银元以外,荷兰的银元也开始流入。荷兰本是西班牙属国,十六世纪有几个省份起来反抗西班牙的统治,后来大量铸造大

银币,重量在库平八钱以上,图型是一名骑马持剑的骑士。所以在中国被称为马钱。荷兰人同中国的关系比较浅,但他们同日本的贸易关系密切,这种银元的流入中国,可能是经由日本人的中介。因为晚明曾从日本输入许多白银。
铜钱价值上涨,嘉靖时官价一两对七百文,但市价一两只能买到好钱三百文。
制钱一贯所能换到的白银越来越多。到万历三十九年市价是六十六文合银一钱。万历卅九年,每贯制钱合银1.515两。
宣德以后,大约有五六十年不铸钱,一直到弘治十六年才铸弘治钱,鼓铸弘治钱的庐座有所增加,每年似乎能铸造二十五万贯。
北京工部一局,南京工部局——
明朝到十六世纪底为止的两百多年间,铸钱的数目并不多,总共千把万贯。而且有大部分积存在官库,不参加流通,实际流通以前代旧钱和本朝的私钱为主。
明钱不但铸造得少,而且有一部分流到国外。
日本输入许多明钱,而以洪武钱和永乐钱最多,宣德钱次之。日本镰仓幕府早已倾覆,代之而起的足利氏——这一百八十年(1392——1573年)称为是室町时期。日本自己不铸钱,而因商业的发达,对于通货的需要很大。各地的封建主(大名)全靠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作经济上的支持,同时他们对商人则给以政治上的保护。进贡贸易,换取中国铜钱。——526
宣德以后流向日本的铜钱数目减少,因为商品输入的利润大于铜钱输入。

各时代制钱购买力的换算——526.这种折算意义不大,因为人民手中的钱,并不都是制钱,而往往是旧钱和私钱。旧钱是指明以前的钱,在万历以前,流通数量比明钱要多得多。旧钱的重量所是一钱左右,制作一般尚整齐,只是经过长期的使用,不免有磨损。明朝对于完整的旧钱,一般都和明钱同样看待,只有弘治中为推行洪武等制钱,曾规定民间不用制钱课税,而用旧钱,则以二文当一文。嘉靖年间,旧钱中又分出等级来,中样旧钱二文抵好钱一文。
明代钱价的波动,主要是表现在私钱上。私铸铜钱,无论什么朝代都是禁止的。但中国历代的私铸,却很少因此而停止。实际上,明朝只禁止私铸,并不禁止私钱的流通。私钱盛行,使官铸无利可图。

嘉靖万历等钱之所以有所谓“金背火漆镟边”等名称,无非就是在既有设备下防伪,限制私铸。

晚明的铜钱贬值——537——557
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弘治正德以后已渐露破绽,万历晚年,就动摇起来。
万历以前的钱价问题,是指私铸而言,对于官炉制钱,只嫌其少。或受私钱的排挤,流通得不顺利。万历初年,制钱的供给还是很少,所以兑价很高。朝鲜战争发生后,钱制才真正

恶化。
丰臣秀吉这个野心家,也可以说是中国钱所豢养出来的。因为中国铜钱在日本的流通,刺激了日本的对内对外贸易,使日本的商业资本家抬头。各地的封建主就是靠这些商业资本家作资金支持。这样就使得日本社会发生两种变化,第一是各地的大名以追求钱货为主,对幕府就不尊重了,结果促成了日本的战国时代。第二师平民也可以取得政治上的地位。丰臣秀吉原来是一个奴仆,十八岁当兵,以匹夫之勇,而成为一国首领。
朝鲜战争给万历朝财政基础重创。制钱由工部鼓铸,在京师设宝源局。那时,不但户部也想铸钱,而且操院也要铸钱,后来连常平仓也开始铸钱。史书多认为户部从天启年间才真正开始鼓铸,但也有说万历年间已经开始铸造。——钱背的各种文字,都是铸钱单位的名称。
钱价下跌,物价上涨,铜价上涨。私铸开销少,低价卖给私贩者。私钱就充溢市面。战前,金背钱只要四五十文便可折银一钱,战后官价岁不改,但市价则银一钱可易钱六十文。
北京如此,南京也不例外。明代铸钱,以南京为最多。泰昌年间,北京制钱以六十三文为一钱银,南京以百文为一钱,因为南京铸钱比北京薄小。
自万历四十六年满洲人发动侵略战争之后,形势更趋严重。——加编田亩税,农民不堪负担逃亡。在江南富庶的乡村,物价虽然还是很低,但在边区,物价则腾贵。
当时白银的购买力已经大为降低——
当十当百当千三等大钱,减重为原来的百分之二十六。其他情况不变,则物价至少要涨三倍八——539——当百当千未发行,当十大钱却铸造很多,官铸私铸都有。大钱厚重的虽在九钱以上,但轻小的则不到五钱。
——好钱给八文,低钱给六文,但书办往往实行克扣,八文只给七文。
天启小钱本身也在贬值,初铸的每文有一钱三分重,以五十五文折银一钱。但天启二年秋天,就减为每文七分许,这是严重的减重。以前各朝铸钱,力求精整,所谓不爱铜、不惜工,只求防止私铸。天启钱有所谓白沙钱,比较工整,可是不久就变了。
铸钱的溢利的确很大,万历五年是百分之三十三点七,二十五年前后是百分之二十点三,但天启二三年间南京铸钱用本钱二十万九千零五十四两,获息十二万八千六百零六两八钱,溢利百分之六十一点五;天启四年用本钱十四万三千四百四十一两,获息十二万八千九百三十二两,溢利百分之八十九点九。
这时的铜钱实际等于辅币。而铸造局人员舞弊,铸造特别轻小的钱来充数,或降低铜的成色,应当是铜七铅三的,天启三年贬为铜铅各半。有的地方制钱只有两三成铜,其余是铅砂,掷地可碎,

百文不盈寸。据说苏州等地人民曾约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
铜钱的减重和贬低成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铜价的持续上涨。万历年间,铜价已由明初的每百斤值银五两涨到十两五钱,但天启年间黄铜已涨到十二两,红铜则涨到十四两三钱。铜价上涨+铸钱溢利很大,导致了制钱劣币充斥。
正当满兵围攻锦州之后,陕西“流贼”分掠延安后,明廷又大铸崇祯钱。起初每文重一钱二三分,以六十五文折银一钱。崇祯元年,南京的铸息约为百分之五十,计三万九千多两,北京户部的铸息为百分之二十四点四,八个半月获息二万六千多两。后来由于更加轻小的私钱,官炉不能竞争。
地方官府铸钱。主事朱大受说,荆州一地,一年可以四铸,四铸之息,两倍于南,三倍于北。朝廷就派他专管铸钱。乃改定钱式,每文重一钱,每千文折银一两。但南京所铸,有轻到四分以下的。——收买旧钱,改铸。P541
外省钱价低于北京——崇祯十一年,北京白银一两仍合八百文许,河南山东则有高至一钱五六百文。大概有私钱在内。
明末的私钱,名目繁多,天启时有所谓宽边、大版、金燈。崇祯有胖头、歪脖、尖脚,后来京钱百文值银五分,外省钱百文值银四分。又有所谓煞儿、大眼贼、短命官等,一两白银可以换到五六千文。
明末的物价很乱,在收到围攻的城镇,自然是米珠薪桂。——
崇祯十一年的时候,米价约合千文一石,但因当时的量斗小,只有原斗的四分之一,所以名为一千文一石,实际上时四千文一石。——好钱坏钱的购买力不一样。
明末,官吏薪俸全部用白银支付。
百姓所得总是维持在很低水平,这种所得长年计算有时用米或白银表示,短期一般都用铜钱表示。正统初年,常熟县大概是五六两白银代役一年,折算起来,每月合得一公石七斗米。万历年间,佣工每日约可得铜钱三十文,每月合得米两公石。但有时一天只能得二十四五文,这样每月只有一公石一斗四升。到了崇祯年间,每日约可得六十文,但那时钱的购买力已下跌,大概实际所得还不到两公石米。
明末铜钱购买力,商品对应物价表——545

白银的购买力
自五代时起,白银作为货币的使用渐多。然而一直到元末,白银还算不得十足货币。到明英宗时放松银禁,白银才真正货币化。
中国的物价中,记录比较详细的是米价,这正同欧洲的小麦价格一样,长期为物价的代表物。在没有物价指数的古代,用米价来代表,是相当正确的。
小麦——中国与英国十四世纪后半叶购买力的比较——547
小麦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仅次于米。明代小麦的价格大体上相当于米价的八成

,虽然彼此产地、气候条件不同,但麦价很少高于米价。
中国的产米区在江南,北方食米要江南运去。古代交通不便,运费往往高于原价。秦直道运输成本是原价的一百多倍——548
明代官吏俸禄是以米计算,实际以白银支付,其折算标准往往低于市价。
万历年间灾荒较多——十一年陕西每石米二三两,连军士月粮都按每石二两计算。二十九年因畿辅山东山西辽东河南等省荒旱,每石又到二两;三十年贵阳遵义等地到四两每石;三十四年河南到每石二两二钱;四十年关陕饥荒,每石三两。但整个万历四十八年的平均米价,每公石也不过六钱三四分。天启年间东北和西南已有军事行动,云南围城高达每石一百九十两的特例。天启年间的平均价格是每公石九钱二分七。崇祯年间米价更是混乱,多是特殊地区的不正常价格。——550——明代米价表

一大事实值得注意:即明代白银购买力之高!尤其是明初一百年间,即十四世纪后半和十五世纪前半,平均每公石米仅值三钱七分或十四公分白银。这是宋元以前几百年间所未曾有过的事情。其原因大部分在白银方面,而非米的生产力方面的提高。
白银方面的原因,只能从白银的生产力和供需关系来解释。中国一向不大产白银。产量最多要算北宋,南渡之后,矿冶大部分废弃了,或也枯竭了。南宋以后,白银就大多靠外国的输入。蒙元,中亚细亚白银货币兴盛。(西亚产的白银多含铅质,故发黑,中国所产白银含锑ti,发白色。元蒙,中国禁用白银,白银向西外流。
白银在宋代只作为一种辅助支付工具。元代也不是普遍使用。到了明代,白银成了十足货币。
十五世纪后半和十七世纪前半,白银购买力下跌较多。原因:一,铜钱的涨价。白银只通行于中上阶级,或用于大数目的交易。升斗小民,日常仍使用铜钱。所以物价,尤其是零售价格,往往是以铜钱为标准,米的银价有时是通过钱价折算出来的。所以,钱价上涨,会压低银价。二,是白银的流通重量增加。

明代末年,极多靡费,靡费的原因,一是用兵,一是政府开支。用兵如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等,其中规模最大是朝鲜战争。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刚刚把国内那些大名制服不久,取得“关白”的封号,就抱着征服大陆的迷梦,派兵侵略朝鲜。朝鲜国王因王京的沦陷,向中国求救,神宗发兵支援。前后七年,费用以白银计,在二千六百万库平两以上。明廷的边防费,在弘治正德年间,每年只四十三万库平两,嘉靖时增加至两百七十多万,万历年间加到三百百十多万。
除用兵之外,还有朝廷的奢侈

妄费。各皇子结婚,要向国库支取二千四百万两,使得户部宣告破产。又如政府冗员之多,也是历来所少有的。刘体乾曾就这点做一比较,他说历代的官制,汉七千五百员,唐一万八千,宋代冗员很多,到三万四千员,但本朝自成化五年起,单是武职就超过了八万人,文武职合计,在十万以上。末年民谣有谓“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
政府开源——开矿、增税、铸钱,三者性质是相同的,都是弄钱。因为中叶一户,大数目支付,多是用银,所以非开矿不可。
采矿是万历二十四年开始的,当时朝鲜问题还没有解决。物价并无大的影响,因为中国银矿不丰。宦官——廷臣谏疏前后百多次,神宗闭居深宫,总是不听。
增税和开矿是同时进行的。——派田赋,先后数次增加。其他税种名目繁多,如天津店铺税,广州采珠税,荆州店税等,也都是由太监主持。全国骚然。
哥伦布于弘治五年(1492年)到达美洲。
澳门输入生银和银元。

米价上涨,一方面是由于天灾生产减少,一方面是因为兵祸,更进一步则是苛捐杂税逼迫人民逃亡。
绢价上涨趋势——表555,每匹单位价格0.7两白银

金银比价表——556,明初一比四或一比五,到明末的一比十和一比十三。

中国人的紧缩习惯,贵重金属的窖藏。

嘉靖末年以后,官俸全用白银支付。
嘉靖年间的物价——房屋价格等,表559

明朝的货币理论——559——明朝讨论货币问题,多以制度和政策为主题,提到货币本质的,只有钱秉镫(1612——1693年)——5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