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第23卷 第2期2010年2月环 境 科 学 研 究Research of Envir on mental Sciences Vol .23,No .2Feb .,2010

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吴晓蔚

1,2

,朱法华

23

,杨金田3,周道斌2,燕 丽3,滕 农2,易玉萍

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2.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31

3.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 100012

摘要:为了解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及排放因子,利用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及TH880F 烟尘分析仪对全国30台具有代表性的火力发电机组排放的C O 2和N 2O 进行了在线监测;监测及后续的数据处理阶段均遵循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CC )关于温室气体排放计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给出了

CO 2和N 2O 3种表达方式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C O 2排放因子主要受装机容量、燃料及机组使用年限与维护质量的影响;常

规煤粉机组的N 2O 排放因子随装机容量的增加逐渐变小,循环流化床机组N 2O 排放因子最大;与I PCC 缺省排放因子的比较表明,烟煤、褐煤的C O 2和N 2O 排放因子均在I PCC 缺省因子95%置信区间内,贫煤C O 2和N 2O 的排放因子均大于I PCC 缺省因子;天然气C O 2和N 2O 排放因子与I PCC 缺省因子相差不大.关键词:火力发电;CO 2;N 2O;排放因子;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X51,X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10)02-0170-07

M ea su rem en ts o f Em is s i o n Fac t o rs o f G reenho u se Ga s (CO 2,N 2O )fr om

The r m a l Pow e r P l an ts i n C h i na

WU Xiao 2wei 1,2

,ZHU Fa 2hua 2

,Y ANG J in 2tian 3

,ZHOU Dao 2bin 2

,Y AN L i 3

,TE NG Nong 2

,YI Yu 2p ing

2

1.School of Envir on 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I nf or mati on Science and Technol ogy,Nanjing 210044,

China

2.State Power Envir on mental Pr otecti on Research I nstitute,Nanjing 210031,China

3.Acade my f or Envir on mental Planning,M inistry of Envir on mental Pr otecti on,Beijing 100012,China

Abstract:Greenhouse gas (GHG )em issi ons fr om Chinese ther mal power p lants and the ass ociated e m issi on fact ors were investigated thr ough on 2line measure ments at 30typ ical generating units .U ltra mat 23Gas Analyzer and TH880F Flue Gas Analyzer were used t o measure the C O 2and N 2O em issi ons .The measure ments and subsequent data mani pulati ons were undertak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 ntergovern mental Panel on Cli m ate Change (I PCC )quality assurance (QA )and quality contr ol (QC )f or the calculati on of GHG e m issi ons .The CO 2and N 2O e m issi on fact ors were calculated using a statistical method and exp ressed in three different ways .Results showed that C O 2e m issi on fact ors were affected by installed capacity,fuel characteristics and age of the unit and its maintenance standard .N 2O e m issi on fact ors of pulverized coal 2fired unit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d installed capacity,and the value was highest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s .A comparis on with the I PCC calculati ons was then made,and it was found that CO 2and N 2O e m issi on fact ors of bitu m inous coal and lignite stay within the 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I PCC default values,but those of sub 2bitu m inous coal were higher than the I PCC default values .CO 2and N 2O e m issi on fact ors of natural gas had little difference with the I PCC default values .

Key words:ther mal power;CO 2;N 2O;e m issi on fact ors;on 2line measurement

收稿日期:2009-07-13 修订日期:2009-08-31基金项目: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资助项目(08138)

作者简介:吴晓蔚(1985-),男,江苏南京人,gridians@1261com.3责任作者,朱法华(1966-),男,江苏连云港人,教授级高工,博士,主要从事电力环保科研、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研究,

zhufahua@nep ri .com

近100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经

历着一场以变暖为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联合国政

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CC )负责评估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在其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 2,CH 4,N 2O ,HFCs,PFCs 和SF 6,在所有的温室气体中,CO 2是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世界上

第2期吴晓蔚等: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约85%的能源需求都依靠化石燃料来满足,而燃烧

产生了大量的CO

2排放.在1970─2004年,CO

2

排放量已经增加了约80%,从210×108t增加到

380×108t,已占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7%.在最近的10年期(1995—2004年),CO

2

当量(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排放的

增加速率(每年912×108t CO

2

当量)比前一个10年期(1970—1994年)的增加速率(每年413×108t CO2当量)高得多[1].

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化石燃料的消耗也在急剧增加,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为2616×108t标准煤,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近1倍.我国是世界上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3].统计资料[4]表明, 2007年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分别为2512×108和2519×108t,仅次于美国,而每年消耗的煤炭中有超过50%用于火力发电.2007年火力发电消耗的原煤和原油分别为1312×108和814×104t,天然气为017×108m3,因此火力发电尤其是燃煤火力发电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研究对于准确计算该行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温室气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方

面[527],不少研究[8210]也探讨了CO

2

减排技术,但是涉及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

也主要以模型和缺省排放因子进行CO

2

排放量的计算[11214].目前关于火力发电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15218]大多集中在火电厂污染物排放上.狄向华等[19]计算出了我国火力发电燃料消耗的生命周期

排放清单,在计算CO

2

排放量时以碳排放系数和碳氧化率进行表征,原煤燃烧的碳排放系数取自我国实测值,原油和天然气取自I PCC缺省排放因子,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的碳氧化率分别为90%,98%和99%,其计算结果表明,2002年我国火力发电CO2

排放量为1118×109t,基于单位售电的CO

2排放强

度为1107kgΠ(k W?h).刘焕章等[20]通过燃烧机理

分析和基于统计规律的建模,预测燃煤电站温室气

体CO

2

排放量.目前火力发电行业还未有实测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故笔者利用在线监测技术对火电

厂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在线监测,据此计算排放因子,

这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对了解我国火电行业的温

室气体排放意义重大.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统计

均参照I PCC出版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

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21]及《I PCC国家温室气体指

南》[22](以下简称I PCC指南)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

制的相关内容进行,在监测过程中为保证测量数据

的一致性,排放因子以kgΠT J,kgΠ(k W?h)

〔gΠ(k W?h)〕,kgΠkg(gΠkg)3种形式给出,并与

I PCC缺省排放因子进行了比较.

1 试验方法与过程

111 样本的选取

根据我国2007年机组分布情况,装机容量为20×104k W以下机组占总装机的2814%,且多为关

停小机组,20×104~30×104k W机组占1011%,

30×104k W以上机组占6115%,因此测量机组的数

量主要分布在高主蒸汽参数机组上.火力发电机组

中煤电占有绝对比重,燃油、燃气发电机组所占比重

较小,由于油价波动幅度较大,燃油机组主要用于调

峰,一般不用于发电.火电机组燃用的煤炭主要有

烟煤(含贫煤)、褐煤和无烟煤.从我国煤炭保有储

量来看,无烟煤和褐煤分别占全国煤炭储量的

1413%和1411%,烟煤占6213%.褐煤主要产于吉

林、云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无烟煤主要产自山西

阳泉、湖南耒阳等地;烟煤分布地域较广,大部分发

电机组以烟煤作为燃料[23],所以测量机组分布上烟

煤机组最多.在28台燃煤机组中,烟煤机组25台,

褐煤机组1台,贫煤机组2台;另有燃气机组2台,

共30台.代表性机组类型及燃料情况见表1.

112 试验方法

表1 测量机组基本情况

Table1 Basic inf or mati on of measured generating units

机组

类型编号

装机规模ΠMW燃烧方式燃料类型

超超临界(S1)S1U1,S1U22×1000煤粉烟煤

超临界(S2)S2U1~S2U77×600煤粉烟煤

亚临界(S3)S3U1~S3U64×320,2×300煤粉烟煤

超高压(S4)S4U1~S4U65×200,1×138煤粉烟煤

高温高压(S5)S5U1~S5U42×50,1×200,1×100煤粉烟煤(S5U4机组为褐煤)中温中压(S6)S6U11×15煤粉烟煤

循环流化床(S7)S7U1,S7U22×135循环流化床贫煤燃气(S8)S8U1,S8U22×330气体天然气

171

环 境 科 学 研 究第23卷

图1为火力发电温室气体排放及采样测量试验装置的流程图.锅炉烟气产生后经过除尘器、引风机、增压风机和脱硫系统,最后由烟囱排出.监测点选在除尘器出口或者脱硫系统出口.测量烟气由车载泵引出,经过初次除尘和加热后进入加热管线,在管线中烟气被加热到140℃,经过再次除尘后冷凝以除去烟气中的水分,冷凝水由冷凝管排出,烟气经过冷凝后流经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测量出在红外波段中有吸收的φ(CO 2)和ρ(N 2O ),自带的O 2传感器可测量出烟气中φ(O 2).测量数据在分析仪上直接读出,每15m in 记录一组.在测量烟气成分的同时,测定烟气量.烟气量计算所需的动压、静压和含湿量等参数利用TH880F 烟气分析仪(武汉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测定;烟气温度由水银温度计测量;测点大气压由便携式气压计读出.烟道尺寸由电厂提供或进行实际测量.烟气量在控制时段内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测量期间的燃料消耗速率和实际负荷由专人在集控室记录,数据每30m in 抄写1次,燃料的工业分析报告由电厂提供.整个控制时段一般不低于3h,在控制时段内机组保持稳定运行

.

代表烟气流向

1—锅炉;2—除尘设备;3—引风机;4—增压风机;5—脱硫设备;6—烟囱;7,10—除尘装置;8—加热器;9—加热管线;11—冷凝器;12—泵;13—流量计;14—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A —监测点

图1 火力发电温室气体排放测量及采样装置

Fig .1 Experi m ental setup of GHG gas sa mp ling

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开启时进入自动标

定,标准气体经减压阀直接进入分析仪中,该次测量

使用高纯氮〔φ(N 2)>991999%〕,CO 2〔

φ(CO 2)为20100%〕和N 2O 〔ρ(N 2O )为200mg Πm 3

〕的标准气体.分析仪的主要参数如下:允许操作环境温度为

5~45℃,允许相对湿度<90%,φ(CO 2)为0~

100%,ρ(N 2O )为0~400mg Πm 3

,φ(O 2)为0~25%.

T H880F 烟气分析仪参数如下:烟气动压为0~2000Pa,烟气静压为-30~30kPa,计前压为

-30~0kPa,烟气温度为0~500℃,含湿量(湿烟

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0~40%.11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试验过程按照I PCC 指南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做法和不确定性管理》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测量前均先将仪器预热30m in 后进行标定

[24]

.监测点应布在烟道上的某一位置,且该位

置应离弯道有一定距离以避免烟气过弯时流速不稳的情况出现

[25]

.测量数据在控制时段内每隔一定

时间重复记录以保证测量数据的连续性,在控制时段内数据每隔15m in 记录1次.数据的抄写及计算和转换需要有专人进行核对,以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录入错误.使用标准及可信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该研究利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114 测量条件的稳定性

排放测量必须具备稳定性以避免任何波动带来测量数据的差异,在3h 左右的控制时段内负荷及燃料的使用速率均不应有大的波动,如S1U1机组在测量中煤耗稳定在339t Πh,负荷基本控制在830MW ,φ(CO 2)和ρ(N 2O )的数值均较为稳定.除负荷与燃料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如煤质的变化以及过剩空气系数的改变等,但是对于稳定运行的电厂来说,这些条件都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稳定的测量条件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减少因不稳定带来的误差.115 统计方法

对所有的测量机组进行编号,用S 表示类型,U 代表机组(如S1U1表示第1类第1台机组),共对8类机组(见表1)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在线监测,计算了每类机组3种不同单位的排放因子,并计算出不同类别及不同燃料机组的排放因子的平均值.以上统计方法可以减少因测量及样本选取造成的不确定性.

2 结果与分析

8类机组温室气体的排放因子见图2,排放因

子的计算均基于实测值.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该研究将所有机组分为8类,但是按照机组燃烧方式来看,前6类机组均为煤粉燃烧.燃烧方式、机组使用燃料以及装机容量的不同均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差异.

211 CO 2排放因子的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机组CO 2排放绩效并不相同〔见图2

2

71

第2期吴晓蔚等: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图2 火力发电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Fig .2 E m issi on fact or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units

(c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类型机组发电热效率不同

所致,其中超超临界(S1)机组的发电热效率超过

42%,而超临界(S2)和亚临界(S3)机组的发电热效率可达到35%~38%.对于小机组而言,其发电热效率低于大机组,如中温中压的S6U1机组发电热效率只有26175%.在所有测量机组中,燃气机组的发电热效率最高,可以达到50%以上.燃气机组的CO 2排放绩效只有相同装机容量煤粉机组的1Π3,这

主要与天然气的性质有关,即燃烧相同热值天然气的CO 2排放量低于煤炭,而且天然气机组的发电热

效率又高于所有燃煤机组.循环流化床机组由于其

特有的燃烧方式导致其发电热效率并不低于煤粉机组,然而该类型机组的CO 2排放绩效在所有燃煤机组中最高,这主要与使用燃料的性质有关.2台循环流化床机组使用的燃料均为贫煤,均产自我国西南地区,灰分较高,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约为普通烟煤的一半(见表2).一般来说,普通煤粉机组并不使用品质较差的煤,而循环流化床机组由于其特有的燃烧方式却可以使用.

由图3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煤炭的CO 2排放因

表2 燃煤煤质比较

Table 2 Comparis on of coal characteristics

燃煤类型机组

全水分Π%

w (空气干燥基灰分)Π%w (空气干燥基挥发分)Π%收到基低位发热量Π(MJ Πkg )

烟煤S1U211150161942913723143褐煤S5U432120261202516013116贫煤

S7U1

3122

55128

13171

12197

子(kg ΠT J )也有差异,其中烟煤机组排放因子平均值最低,而褐煤机组排放因子略高于烟煤机组,贫煤机

组排放因子最高.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烟煤机组燃用的都是混合煤,这可能与高、低热值的煤掺烧可以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以及电厂方面的经济考虑有关.综上可知,不同类型煤炭的CO 2排放因子差

别主要是由燃煤的产地和煤质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同类型的机组装机容量基本相同,燃料也相同,但CO 2排放绩效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甚至差异很大(见图4),如亚临界机组中S3U1和S3U2机组,二者属于同一发电厂,使用相同类型燃煤,然而二者的排放绩效相差近10%;而2台相同的循环流

3

71

环 境 科 学 研 究第23

图3 不同燃煤类型的CO 2排放因子

Fig .3 CO 2e m issi on fact ors of different coal

化床机组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如S7U1机组的排放

绩效比S7U2机组约低70%.这可能与2台机组使用年限及维护质量的差异有关.212 N 2O 排放因子的影响因素

与CO 2排放量相比,发电机组的N 2O 的排放量并不大,但是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全球增温潜势,所以在计算火电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时也将N 2O 考虑在内.由图2(d )可知,小机组N 2O 排放绩效高于大机组,这主要是由于N 2O 的生成原理造成的.虽然目

图4 同类型机组的CO 2排放绩效对比

Fig .4 Comparisi on of CO 2e m issi on fact ors fr om sa me category of different units

前对N 2O 燃烧生成原理缺乏统一认识,但是很多研究

[26229]

都认为,N 2O 在低温条件下更易生成.由于

大机组的燃烧效率高于小机组,因此大机组炉膛内的温度更高,较高的炉膛温度抑制了N 2O 的生成,从而导致大机组的N 2O 排放绩效低于小机组.循环流化床机组N 2O 排放绩效显著高于煤粉机组〔见图

2(d )〕,N 2O 排放量比煤粉机组高得多,N 2O 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例也比煤粉机组高,这主要与该类型机组特有的燃烧方式造成炉膛内温度相对较低有关.实测2台循环流化床机组的N 2O 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1147%和11135%,而煤粉机组所占比例只有0159%~4137%.

机组间N 2O 排放因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循环流化床机组上.2台循环流化床机组烟气中的

ρ(N 2O )差异显著(P <01001),分别为227108和

106131mg Πm 3

〔φ(O 2)=6%〕,这可能与2台机组空

气过剩系数的不同有关.2台机组的过剩空气系数

分别为1167和1146,对应的φ(O 2)分别为8141%和6165%.空气过剩系数越大,鼓入炉膛内的空气越多,过剩的空气可能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炉膛内温度,更有利于N 2O 的生成,对此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实测中天然气机组并未检出N 2O ,可认为该类型机组的N 2O 排放量可忽略不计.

3 比较与讨论

在世界范围内火电厂都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我国作为高速发展的经济体更是如此,因此,准确估算火电温室气体排放意义重大,而确定适合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则是重中之重.表3中将笔者计算出的排放因子与I PCC 缺省排放因子进行了对比.从表3可以看出,烟煤、褐煤与天然气的CO 2排放因子均在I PCC 缺省排放因子的95%置信区间

4

71

第2期吴晓蔚等: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内.烟煤排放因子比I PCC缺省排放因子高4%;褐煤排放因子与I PCC缺省排放因子差别较小;贫煤排放因子并不在95%置信区间内,比I PCC缺省排放因子高约1Π3,这主要与该次测量使用的贫煤品质有关.N

2

O排放因子除贫煤外其余均在I PCC缺

省排放因子95%置信区间内.贫煤N

2

O排放因子远高于上限是由于燃用贫煤机组为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缘故.燃用贫煤时由于循环流化床机组炉膛温度

较低产生大量N

2

O,因此,排放因子只能反映循环流化床机组的排放水平,并不能代表贫煤的排放水平.

天然气CO

2

排放因子与I PCC缺省排放因子相差很

小,测量中2台天然气机组中均未发现N

2

O排放,

而N

2

O的I PCC缺省排放因子也非常小,结合实测

数据认为,天然气机组的N

2

O排放量可忽略不计.

表3 排放因子数据比较Table3 Comparis on of e m issi on fact ors

燃料类型

I PCC(2006年)该研究(2008年)

CO2N2O

排放因子〔(kgΠTJ)〕是否

在95%置信区间内

缺省排放因子Π

(kgΠTJ)

95%置信区间

上限下限

缺省排放因子Π

(kgΠTJ)

95%置信区间

上限下限

CO

2

N

2

O

烟煤9460089500997001150155是是贫煤96100928001000001150155否否褐煤101000909001150001150155是是天然气5610054300583000110103013是否 注:由于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燃烧特性,其排放因子并不能代表贫煤水平.

4 结论

a.影响CO2排放因子的主要因素有机组装机

容量、燃料类型以及机组使用年限与维护质量.随

着装机容量增大,机组发电热效率提高,CO

2

排放绩

效逐渐降低;不同类型煤炭的CO

2

排放因子不同,

这主要与燃料的性质和产地有关;相同容量机组由

于使用年限和维护质量的不同,CO

2

排放因子也会

有差异甚至产生较大差异.

b.N2O排放因子主要受机组燃烧时炉膛内温

度的影响,小机组燃烧时炉膛内温度低于大机组,因

此其N

2

O排放因子也高于大机组;火电N2O排放主

要来自循环流化床机组,该机组特有的燃烧方式决

定其炉膛内温度较低,该类型机组的N

2

O排放因子

和排放量比煤粉机组大得多;循环流化床机组间

N2O排放因子也会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空气过剩

系数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c.将计算出不同类型燃料的排放因子与I PCC

缺省排放因子进行了对比,其中燃用烟煤、褐煤的

CO2和N2O排放因子均在缺省排放因子95%置信

区间内;贫煤的CO

2与N

2

O排放因子不在置信区间

内,这主要与贫煤的产地和性质及循环流化床机组

的燃烧特性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燃用天然气的CO

2

排放因子与I PCC缺省排放因子相差很

小,且未检出N

2

O排放,认为天然气机组的N2O排放量可忽略不计.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I PCC.Cli m ate change2007:the AR4synthesis report[R].

Ca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215.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3] 何秋生.我国炼焦生产过程排放的颗粒物和挥发有机物的组

成特征、排放因子及排放量初步估计[D].广州: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125.

[4]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Z].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 黄耀.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和对策[J].第四纪研

究,2006,26(5):7222730.

[6] 冯升波,杨宏伟.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对我国的

影响研究[J].中国能源,2008,30(6):23227.

[7] 于胜民.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初步分

析[J].中国能源,2008,30(6):17222.

[8] 陆建刚,郑友飞,连平,等.复合吸收剂-膜吸收分离CO2

[J].石油化工,2008,37(5):4752479.

[9] 张烈辉,杨军,熊钰,等.不同注采方式下CO2埋存与驱油效

果优化评价[J].天然气工业,2008,28(8):1022104.

[10] 陈润,秦勇,申建,等.二氧化碳注入煤层多用途研究[J].煤

田地质与勘探,2008,36(6):20223.

[11] 王婧,张旭,黄志甲.基于LCA的建材生产能耗及污染物排放

清单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6):1492153.

[12] 刘宇,匡耀求,黄宁生.水泥生产排放二氧化碳的人口经济压

力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1):1182122.

[13] 何玉春,王歧东.运用C ME M模型计算北京市机动车排放因

子[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1092112.

[14] 展茗,曹凑贵,汪金平,等.稻鸭复合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及

其温室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09,29(2):4202426.

571

环 境 科 学 研 究第23卷

[15] 朱法华,王圣.S O2排放指标分配方法研究及在我国的实践

[J].环境科学研究,2005,18(4):36240.

[16] 严刚,杨金田,陈罕立,等.基于S O2总量控制探讨我国煤电

发展的环境空间[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3):1852188. [17] 张楚莹,王书肖,刑佳,等.中国能源相关的氮氧化物排放现

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2):24702

2479.

[18] 易红宏,郝吉明,段雷,等.电厂除尘设施对P M10排放特征影

响研究[J].环境科学,2006,27(10):192121927.

[19] 狄向华,聂祚仁,左铁镛.中国火力发电燃料消耗的生命周期

排放清单[J].中国环境科学,2005,25(5):6322635.

[20] 刘焕章,常太华,刘吉臻,等.电站锅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

算[J].热能动力工程,2007,22(6):6652668.

[21] I PCC.Good p ractice guidance and uncertainty manage ment in

nati 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 ories[R].Ca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2] I PCC.2006I PCC guidelines for nati 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 ories[R].Ca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23] 陈鹏.中国煤炭性质、分类和利用[M].2版.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7:36239.[24] CHAKRABORTY N,MUKHERJEE A I,S ANTRA A K,et al.

Measure ment of CO2,CO,S O2and NO e m issi ons fr om coal2based

ther mal power p lants in I ndia[J].A t m os Evir on,2008,42(1):

107321082.

[2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 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

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1996.

[26] HOU X S,Z HANG H,P I L AW SK A M,et al.The for mati on of N2O

during the reducti on of NO by NH3[J].Fuel,2008,87:32712

3277.

[27] SH I M I Z U T,T OY ONO M.Em issi ons of NO x and N2O during co2

combusti on of dried se wage sludge with coal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 or[J].Fuel,2007,86:230822315.

[28] ST ANMORE B R,TSCHAMBER V,BR I L HAC J F.Oxidati on of

carbon by NO x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 o NO2and N2O[J].

Fuel,2008,87:1312136.

[29] 苏亚欣,毛玉如,徐璋.燃煤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4242.

(责任编辑:孙彩萍)

671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国发电企业

附件1 中国发电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

指南(试行)》。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核算其它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脱硫过程排放以及净购入使用电力排放。适用范围为从事电力生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和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燃煤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是本指南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煤种掺烧的问题,针对燃煤的排放因子很难给出缺省值。因此,为准确评估企业由于煤炭燃烧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指南要求企业实际测量入炉煤的元素碳含量,为避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负担,本指南提出企业每天采集缩分样品,每月的最后一天将该月每天获得的缩分样品混合,测量月入炉煤的元素碳含量。对于燃煤机组的碳氧化率给出两种选择,使用实测值或者缺省值。此外,脱硫过程产生的排放只占燃煤发电企业排放总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任务,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并组织了对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本次编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旨在帮助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准确核算和规范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科学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及对策,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部分阐述了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报告内容。本指南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境内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作业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核算与报告的排放源类别和气体种类主要包括燃料燃烧二氧化碳(CO2)排放、火炬燃烧CO2和甲烷(CH4)排放、工艺放空CO2和CH4排放、设备泄露CH4逃逸排放、CH4回收利用量、CO2回收利用量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四、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使用本指南的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应以最低一级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边界,核算和报告在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主体如果除石油天然气生产外还存在其他生产活动且伴有温室气体排放的,还应参考其生产活动所属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这些生产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企业应为排放量的计算提供相应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

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1标准编制的目的及意义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是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议题,国际社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前夕,中国政府宣布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GHG)排放的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首个自愿碳减排标准——“熊猫标准”也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发布,这标志着国内碳交易市场即将启动。 目前,国际通行的碳排放计算标准主要包括:CDM(清洁发展机制)、GS(黄金标准)、VCS、VER+、VOS、CCX、CCBS、Plan Vivo System等,其中自愿碳减排市场较常用到的是VCS、VER+等少数几个标准。这些标准都是基于项目层面,不适用于全面核算组织层次的排放量。2006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14064标准,其中ISO14064—l:2006《温室气体——第1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用于指导政府和组织量化、报告和核查温室气体的排放。然而,ISO14064—l标准并未涉及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无法完全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国内关于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准尚未制定,与标准相配套的计算方法仍处于开发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机编制《基于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的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在于: (1)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服从并服务于我国政府提出的单位GDP碳排放量考查的要求; (2)针对湖南省行政区划内不同行业组织的特点,全面计算和审核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操作性强; (3)为组织特别是企业建立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记账提供依据,使企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的采取适当的减排措施; (4)随着国内相关政策法规的逐步制定与实施,碳交易将成为促进我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标准将作为碳交易过程中的基础工具发挥重要的意义; (5)本标准的制定将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碳交易体系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经验。 2标准编制过程 2.1 任务来源 温室气体计算是温室气体考核和交易的基础。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服务于我国政府提出的碳排放量考查要求,审核湖南省不同行业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湖南省科技厅批准了《基于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方法学开发》的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FJ3070),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度湖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湘质监函[2010]238号)。本标准由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实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由湖南省湘科清洁发展有

《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试行)》(SHMRV-001-2012)

SH/MRV 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文件 SH/MRV-001-2012 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与报告指南 (试行) 2012年12月11日发布2013年1月1日实施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目录 前言 (1) 1 范围 (2) 2 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原则 (3) 5 边界确定 (4) 6 核算方法 (4) 6.1 基于计算的方法 (4) 6.1.1 排放因子法 (4) 6.1.2 物料平衡法 (7) 6.2 基于测量的方法 (7) 6.3 不确定性 (7) 7 监测 (7) 7.1 监测计划 (8) 7.2 监测实施要求 (8) 8 报告 (8) 8.1 报告编制 (8) 8.2 数据质量控制 (9) 8.3 信息管理 (9) 附录 A (10) 附录 B (11) 附录 C (16) 附录 D (26)

前言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我国现阶段发展来看,能源结构仍旧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因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切实推动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要求在上海等七个省市开展区域碳排放交易试点。2012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2]64号),要求制定出台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和分行业的核算方法等。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是开展碳排放交易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指导和规范本市排放主体的温室气体核算、监测和报告行为,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市信息中心、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等单位开展了本指南和相关行业方法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际和国内相关技术标准、指南和文献资料,听取了相关行业协会和国内外专家意见,通过对各行业企业的大量调研,结合上海实际,制定本指南。本指南旨在加强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指导排放主体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并编制“方法科学、数据透明、格式一致、结果可比”的排放报告。同时,本指南也是本市制定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方法的重要依据。 鉴于此类指南在国内是首次发布,本指南可能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相关反馈意见。今后将根据使用情况和实际需要,作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本指南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本指南参与单位:上海市信息中心、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交通和港口管理局、上海市质量和技术监督局。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顾庆平、王延松、臧奥乾、宾晖、陆冰清、唐玮、李瑾、李青青。 本指南主要参与人:凌云、刘佳、朱君奕、齐康、鞠学泉、余星、蒋文闻、张东海、臧玲、罗鸿斌、彭鹓、潘洲、金韬、蒲军军。 本指南咨询专家:孙翠华、郑爽、林翎、康艳兵、王庶、唐人虎、朱松丽、胡晓强、朱静蕾、孙富敬、马蔚纯、沈猛。

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附件5 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清华大学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认真征询了中国有色金属协

会的意见,编制完成了《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要内容 《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部分的七个小节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基本框架。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和全氟化碳。排放源包括燃料燃烧排放、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排放。适用范围是以电解铝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法人企业和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指南参考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等,提供了主要燃料热值、含碳量、氧化率等参数的推荐值,供相关企业核算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时使用。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本指南正文中所提供的标准方法,实测吨铝炭阳极净耗、炭阳极平均含硫量、炭阳极平均灰分含量、平均每天每槽阳极效应持续时间等数据。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本指南在实

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独立焦化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任务,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并组织了对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本次编制的《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旨在帮助独立焦化企业准确核算和规范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科学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及对策,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行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中国冶金工

业规划研究院、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部分阐述了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报告内容。本指南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境内从事焦炭生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焦化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核算与报告的排放源类别和气体种类主要包括燃料燃烧二氧化碳(CO2)排放、工业生产过程CO2排放、CO2回收利用量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四、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使用本指南的焦化企业应以最低一级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边界,核算和报告在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主体如果除焦炭(含半焦)以及副产的煤焦油、粗(轻)苯、焦炉煤气等焦化产品外还存在其它产品生产活动且伴有温室气体排放的,还须参考其生产活动所属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和报告这些生产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企业应为排放量的计算提供相应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作为核查校验依据。企业应尽可能实测自己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为方便用户使用,本指南参考《2006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

中国盐业总公司 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试行稿) 科技安全环保部 二0一三年一月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方法 (试行稿) 1.目的: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规中国盐业总公司下属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方法,统一计算口径,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围 本办法暂且适用于中国盐业总公司各下属企业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的依据,直到国家出台正式统计计算方法为至。 3.本办法引用的文件 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国家气候应对变化司《关于公布2010 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 《能源基础数据汇编》 能源统计年鉴2008 4.术语和定义 4.1温室气体定义: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波长在红外光谱的辐射波的气态成份。ISO14064-1 定义并管控的温室气体有六种,分别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

4.2温室效应定义: 温室气体能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4.3 二氧化碳当量 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将人类活动产生最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规定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即二氧化碳当量。 4.4全球变暖潜势(GWP): GWP是一种物质产生温室效应的一个指数,以二氧化碳的GWP值为一,其余气体与二氧化碳的比值作为该气体GWP值。全球变暖潜势表示这些气体在不同时间在大气中保持综合影响及其吸收外逸热红外辐射的相对作用。 5.计算方法 5.1计算原则: 各种排放源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主要采用“质量平衡法”和“排放系数法”。 “质量平衡法”主要用于计算固定燃烧排放源的排放量,即依据燃料用量与含碳量,用“化学平衡方程式”计算CO2排放量,一般假定燃料中的碳100%燃烧变成CO2。 “排放系数法”:根据各种不同的排放源,依据IPCC2006温室气体盘查清单指南所提供的排放系数或发改委公布的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温室气体排放量=活动数据(报告期使用燃料量)×排放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和报告标准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和报告标准》全文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是什么?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简称GHGP)是国际上最为广泛使用的温室气体核算工具,旨在帮助政府和企业理解、测量与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历经十余年合作开发,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与世界各地的企业、政府以及环境组织一起,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可信、有效的新一代计划。https://www.360docs.net/doc/fd15866882.html, 它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和管理计划的基础——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到气候登记处(The Climate Registry)——也包括个体企业编制的数以百计的温室气体清单。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国际认可的管理工具,帮助他们的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帮助他们的政府针对气候变化做出决定。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和报告标准》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和报告标准》(《企业标准》)是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中最核心的标准之一。《企业标准》为企业和其他组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提供了标准和指南。它涵盖了《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的核算与报告。它是根据如下目标设计的: ?帮助公司运用标准方法和原则编制反映其真实排放的温室气体清单 ?简化并降低编制温室气体清单的费用https://www.360docs.net/doc/fd15866882.html, ?为企业提供用于制定管理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策略的信息 ?提高不同公司和温室气体计划之间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的一致性和透明度。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d15866882.html,/

中国民航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格式指南(试行)

附件10 中国民用航空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民用航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民用航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

性。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民航大学等单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和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核算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燃料燃烧排放以及净购入使用电力和热力的排放。适用范围为从事民用航空运输业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和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中国民用航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提供了核算所需的参数和排放因子推荐值,这些推荐值参考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权威资料。此外,对于航空器燃料燃烧的活动水平数据,本指南对国内航班和国际航班分别进行统计。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复杂工作,本指南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使用单位能及时予以反馈,以便今后做出进一步的修改。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格式指南(试行)..

附件1 中国发电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

指南(试行)》。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核算其它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脱硫过程排放以及净购入使用电力排放。适用范围为从事电力生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和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燃煤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是本指南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煤种掺烧的问题,针对燃煤的排放因子很难给出缺省值。因此,为准确评估企业由于煤炭燃烧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指南要求企业实际测量入炉煤的元素碳含量,为避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负担,本指南提出企业每天采集缩分样品,每月的最后一天将该月每天获得的缩分样品混合,测量月入炉煤的元素碳含量。对于燃煤机组的碳氧化率给出两种选择,使用实测值或者缺省值。此外,脱硫过程产生的排放只占燃煤发电企业排放总

(环境管理)贵州省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百问百答

(环境管理)贵州省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核算和 报告百问百答

目录 一、各行业共性问题解答1 二、化工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19 三、建材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21 (一)水泥行业21 (二)平板玻璃28 四、钢铁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29 五、有色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33 六、造纸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34 七、电力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35 (一)发电行业35 (二)电网行业44 八、航空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45 九、石化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45

一、各行业共性问题解答 1.在开展2013-2015年度核查工作过程中,若部分参数2013年和2014年无自测值(采信缺省值),2015年有自测值,是2013-2014年使用缺省值,2015年使用自测值?还是全部采用缺省值? 为了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一律采用缺省值。 2.报告主体拥有多个分厂怎么办? 建议将地理上相对独立的分厂作为一个个核算单元,在报告中分别识别并计算每个核算单元的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CO2回收利用等排放源,最后汇总即反映了报告主体的总排放情况。 3.如企业间存在设备租赁、承包情况,该如何核算和报告? 按照运营控制权法,如设备租赁、承包等,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纳入具有实际运营权法人企业的核算和报告。租赁来的设备应纳入企业报告范围;租赁出去的设备不纳入报告范围;外包的生产活动不纳入报告范围。 4.报告主体存在跨行业生产活动怎么办?怎么从政府发布的诸多《指南》中选择适用的《指南》? 建议按产业活动细分核算单元,每个核算单元对应一种产业活动,也方便适用具体所属行业的核算报告《指南》。 5.国家给出了区域电力排放因子,但是在执行MRV课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和原则

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和原则 摘要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建立一套能够量化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是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 基础。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已有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与管理的标准,探讨符合化工(纯碱)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和评价原则。 化工产品是高耗能的,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气候发生变化。温室气体指的是在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的热幅射及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热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它们的作用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蒸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一氧化碳、臭氧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水蒸汽(H2O)是含量最高的,在大气压中约占1到4KPa,地球低层大气中的水蒸汽气压直接受地球海洋表面水的温度影响,通过大气形成水循环,由于水蒸汽主要是自然产生的,人类活动产生的水汽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是指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六种。本人于2014年8月份中旬参加了中国石化“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评价会,现就理解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和评价原则作一探

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计算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 典型的系数 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SO2(二氧化硫)0.0165 NOX(氮氧化合物)0.0156 烟尘0.0096 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推荐值:0.67(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参考值:0.68(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0.69(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 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 SO2(二氧化硫)8.03 NOX(氮氧化合物)6.90 烟尘 3.35 如何计算减排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

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 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 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 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 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 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 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泰州市彩虹装饰工具有限公司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目录 一、概念 ` 以政府、企业等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称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二、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目的 通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 有利于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全面掌握与管理 2. 提高社会形象 3. 对于确认减排机会及应对气候变化决策起重要参考作用 4. 发掘潜在的节能减排项目及CDM项目 5. 积极应对国家政策及履行社会责任 6. 为参与国内自愿减排交易做准备 三、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程序 《

对于需要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政府及企业,首先要根据政府及企业的特点开放专门的编制指南,然后再根据该指南进行数据搜集及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使决策者对该政府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更加一目了然。最后为了证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可靠性,需要选定有资格的核查机关对排放清单进行核查。 为了方便政府和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管理,跟据需要,还可以为其温室气体排放创建数据库,以方便随时查询与更新。 具体程序如下: 一、开发编制指南 1.碳排放计算标准 2.计算方法学开发 3.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二、排放计算 1.资料收集 2.温室气体排放计算 ! 三、编写报告 1.排放结果分析 2.根据开发的编制指南编写报告 四、核查 1.选定有资格的核查机关 2.对排放清单进行核查 四、温室气体排放分类 为了更加明确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以及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分为直接排放(SCOPE1),基于电热或热能使用的间接排放(SCOPE2)和其他间接排放(SCOPE3)。

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附件8 中国水泥生产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或碳排放权交易战略,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专家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与报告指南(试行)》。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行业协会和研究院所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报告内容和格式、以及常用参数推荐值。本指南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涉及其他温室气体),考虑的排放源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净调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相应的生产环节的排放等。适用范围为从事水泥熟料和水泥产品生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和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运用本指南的水泥生产企业以企业为边界,核算和报告边界内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需要获取有关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本指南参考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水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议定书》等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提供了一些常见化石燃料和替代燃料品种的缺省值,供企业参考使用。

碳排放计算方法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 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 典型的系数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 )(吨/ 吨标煤)SO2(二氧化硫) NOX(氮氧化合物) 烟尘 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 )(吨/ 吨标煤)推荐值:(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参考值:(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 度)SO2(二氧化硫) NOX(氮氧化合物) 烟尘 如何计算减排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个简单整理,

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 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 )。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 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吨二氧化碳。 2、节约1 度电或1 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 或“碳”? 发电厂按使用能源划分有几种类型:一是火力发电厂,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二是水力发电厂,是将高处的河水通过导流引到下游形成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三是核能发电厂,利用原子反应堆中核燃料慢慢裂变所放出的热能产生蒸汽(代替了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驱动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四是风力发电场,利用风力吹动建造在塔顶上的大型桨叶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称为风力发电,由数座、十数座甚至数十座风力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有效地对本公司温室气体进行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及管理。 三、职责 行政人事部负责本公司温室气体管理。 四、定义 温室气体(GHG Greenhouse Gas): 指任何会吸收和释放红外线辐射并存在大气中的气体。京都议定书中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合物(HFCs) 、全氟碳化合物(PFCs) 、六氟化硫(SF6)。 五、实施流程 流程: 组织和运营边界设定----选择基准年----确认与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1、组织和运营边界 为了有效地对温室气体进行管理,设定包括直接和间接排放的运营边界有助于公司更好地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的全部风险,利用好价值链上的机会。针对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设定了三个“范围”。它们共同提供管理和减少直接和间接排放的全面温室气体核算框架。 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出现在公司持有或者控制的排放源,例如公司持有或者控制的钎焊、车辆等产生的燃烧排放。

范围2:电力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核算公司消耗的采购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采购电力的定义是通过采购或者其他方式进入公司组织边界的电力。这部分的排放实际上出现在电力生产设施。 范围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3是选择性的报告类别,允许对所有其他间接排放进行处理。范围3的排放是公司活动的结果,但出现在非公司持有或者控制的排放源。例如提炼和生产采购的原材料、运输采购的燃料,以及使用出售的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排放。 通常情况下,建议公司至少对直接排放(范围1)和使用电力造成的间接排放(范围2)进行核算,这也是大多数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倡议的要求。 2、选择基准年 公司可以选择一个基准年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目的也是为了今后进行比较。选择基准年的原则是公司有可靠数据的最早相关时间点。 公司制定一个重新计算基准年排放量的政策也同样重要,如果数据、报告边界、计算方法或有关因素发生重大变化,那么需要重新计算基准年排放量。 3、确认与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公司在确定组织和运营边界以及基准年后,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确认温室气体排放源 ·选择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引试行

附件2 中国电网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 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 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 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 家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 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 制完成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 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和六氟化硫(不核算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使用六氟化硫的设备的修理和退役过程以及输配电损失引起的排放。适用范围为从事电力输配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 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 放以及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两部分。使用六氟化硫的设备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泄漏,但是气体的泄漏率低且监测难度大,因此暂不考虑这部分的排放。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复杂工作,本指南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使用单位能及时予以反馈,以便今后做出进一步的修改。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