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规训与惩罚》要点归纳

福柯《规训与惩罚》要点归纳
福柯《规训与惩罚》要点归纳

《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人们很容易能够看到,从君主专制时期到现代社会,惩罚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酷刑为主的惩罚逐渐被以监狱监禁为基础的惩罚所取代。很多民众,乃至启蒙思想家都将之归结于现代民众反抗与推翻专制君权的重要成果与标志,或者看成是人道主义和慈善主义潮流对同胞的关心与怜悯。但是,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一书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批判与反驳,福柯提出,以监狱为基础的惩罚机制事实上行使着一种规训化的权力,制造出驯服的肉体,而且这种规训体系本身就是统治阶级维持秩序与纪律,用以更有效地压迫底层阶级的工具。

《规训与惩罚》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和探讨了君主制下刑罚体制的表现与作用机制,主要是以公开的酷刑为主;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与分析了从君主制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惩罚机制的流变,从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惩罚之城到最终统一的监狱制度的规训;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以监狱为基础的规训权力的具体措施与运作手段,并讨论了全景敞视主义模式的优势与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揭示了监狱为基础的惩罚与规训制度为什么取代启蒙思想家所构想的差异性的惩罚,福柯主要将之归结于统治阶级培养“过失犯”以此来更好地统治底层阶级。接下来会对各部分进行详细的梳理和介绍:

一、酷刑

1、犯人的肉体

福柯在一开始就提出了本书所关注的重点:“作为一种公共景观的酷刑消逝了”1。其中包括了两层含义,第一层面上是酷刑的消失,即肉体已经不再作为刑罚的主要对象。在君主专制时代中,惩罚直接针对的是罪犯的肉体,通过绞刑架、断头台和裂尸刑等等方式增加罪犯肉体上的痛苦,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惩罚开始变得有节制,身体只是惩罚的一个工具或者说是媒介,肉体痛苦已经不再作为刑罚的一个必然的因素。第二层面是惩罚的隐蔽性,君主时期的公开处决以及游街示众等行为逐渐消失,惩罚日益成为刑事程序中最隐蔽的一部分。当然,这里所说的“示众场面的消失和痛苦的消除”2,就是指惩罚的公开性与痛苦性完全消除,而是说在现代社会中,它们已经不再作为惩罚的主要目的与要求。这种变化意味着,惩罚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已经不再是肉体,而是人们的灵魂;不仅仅是具体的罪行与行为,而且还包括罪行背后的精神与性格。我认为在这里福柯所讲的“灵魂”,并不是我们普遍意义上所说的与肉体相对的、虚无缥缈的形而上的意识体,而是精神病学、犯罪学等知识所测量并展现的思想动态与精神面貌。因为如果仅仅将灵魂按照前一个意思理解的话,君主时期本身宗教处于强势地位,惩罚在肉体的定点消除的同时,必然包括宗教上灵魂

1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7页.

2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2页.

的忏悔(虽然可能是自愿也可能是强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君主时期的惩罚就已经包括了灵魂的层面,和现代社会就可能会无法区分,而且福柯在书中也指出,“人们把灵魂交给法庭,加以渲染,影响人们对案情的的理解,并被‘科学地’运用”3,“精神病学、尤其是犯罪人类学以及犯罪学的重复话语,在此发挥了它们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庄重地把犯罪纳入科学知识的对象领域,它们就给合法惩罚提供一种正当控制权力”4。也就是说,灵魂是科学化运用的结果,而这种科学化的运用无疑就是这些科学知识所测量与界定的罪犯的行为动机与精神面貌。

在这一章节中,福柯提出了本书研究的基本规则,即“基于某种有关肉体的政治经济学来研究惩罚方式的变化,从中解读出权力关系和对象关系的一部共同历史”5,其中包括惩罚的镇压效果之外的另外一些积极效应;行使权力的自身特色对惩罚方式的影响;权力技术学所导致的科学知识与刑罚的统一;科学进入法律实践是权力关系干预肉体的方式发生改变的结果。

2、断头台的场面

在本章节中,福柯主要探索了君主时期刑讯与惩罚过程中对肉体的残暴对待以及这种情况发生的权力方面的原因,并分析了这种公开处罚消失的内部原因与张力。福柯认为,这种酷刑实际上是一种仪式,“公开的酷刑和死刑应该是引人注目的,应该人所有人把它看成几乎是一场凯旋仪式”6。而这种仪式是与整个刑法机制所紧密联系的,“在这种刑法机制中,关键是通过一种机制来产生事实真相,这种机制包含两个因素,一个是由司法机关秘密进行的调查,另一个是被告的仪式行为”7。首先,司法机关秘密调查是指整个行使诉讼的过程,包括最后的判决,都是秘密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君主及其法官在判断事实真相方面具有绝对排他的权力。当前这种权力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随意判断,在确立事实真相的过程中依然要遵循某些准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证据的性质与使用方法。证据被划分为了不同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充足证据”,能够直接证明罪行的发生,其次就是“半充足证据”,最低的是“副证”,而且它们之间可以按照精确的算数法则进行组合。但是,这种程序往往要求获得犯人招供的供词,一方面是由于供词本身就可以作为较强的证据,另一更重要的方面就在于人们相信“这种程序运用自己全部明确无误的权威真正征服被告的唯一途径,真理充分展

3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9页.

4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9-20页.

5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5页.

6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8页.

7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43页.

示其全部威力的唯一方式,就是使罪犯认罪”8。在这种条件语境下,供词具有两种歧义性,一方面人们强调它不过是许多证据中的一种,不是“明确证据”,但是另一方面有人也认为供词比其他任何证据都重要。这种供词功能的歧义性实际上是和获得供词的两大手段分不开的,一种是要求被告在正式讯问前宣誓,完全有被告自愿给出,这种供词的有效性就将很高,但是另一种更普遍的情况是,供词由司法拷问获得的。这种拷问也并不是一种不惜代价获取事实真相的方式,而是也受到一定的制约,遵循明确规定的程序,刑事诉讼论证不是遵循非真即假的二元体系,而是遵循着逐渐升级的原则,根据已搜集的信息开始施加惩罚,同时利用这初步的惩罚来获取尚不清楚的事实真相,形成了惩罚的循环。这个过程也在事实上意味着,“调查与惩罚已交融在一起”9回到之前所说的刑法机制的另一个因素:被告的仪式行为,即对犯人的公开惩罚,而在这种公开的、公众参与的仪式中,犯罪者的任务是公开承认对他的谴责和所犯罪行的真相,并当众受到肉体上的惩罚。总而言之,在这种刑法机制中,“肉体受到多次折磨,从而成为一个承担着行为现实和调查结果、诉讼文件和罪犯陈述,犯罪和惩罚的综合体”10。

那么,造成君主时期往往倾向于公开处决犯人的原因是什么呢?福柯将之归结于君主权力的彰显。违法行为“是对君主人格的冒犯,因为法律体现了居住的意志。它也是对君主人身的冒犯,因为法律的效力体现了君主的力量”11,因此,“惩罚权是君主对其敌人宣战权利的一个层面”12,它通过公开处决犯人的形式,“用展现君权最壮观的情景来恢复君权”13。事实上,如果我们进行深入分析的,就可以发现不仅仅是公开处决方面,事实上之前所说的在刑法流程中对犯人肉体的残暴对待也可以归入君权来加以分析。如果想要实现公开处决仪式的完全效果,就离不开犯人的公开认罪,而如果一个案件中证据确凿,但是犯人在临刑前仍然大呼冤枉,那么这就会使得对案件并不完全了解的围观民众对法官判决的正确性产生质疑,最后非但无法彰显君权的神圣,反而引起民众的猜忌。因此,君主就必然想方设法来使犯人来认罪,如果犯人拒绝认罪,那么刑讯逼供就难以避免了,即使从罪名确定方面这个步骤完全可以省略。

8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41页.

9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45页.

10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51页.

11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52页.

12同脚注11

13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53页.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公开处决的仪式逐渐式微呢?福柯发现,在公开处决的仪式中,主要角色是民众,“他们实际而直接的存在是举行这种仪式的必需品”14。在君权鼎盛时期,民众作为君权的自觉维护者与支持者,主动参与到对犯人的惩罚,“民众的报复被召唤出来,成为君主报复的一个次要组成部分”15,对于民众的这种暴烈行动,君主“将此视为忠诚的表示,但他又用自己的特权严格地限制这种行动”16。但是,随着君权在随后的衰落,民众和君主的分歧开始产生,“民众被召来观看旨在恫吓他们的场面,而他们则可能表现出对惩罚权力的拒斥,有时会发生暴乱”17,这在民众认为不公的案件中以及因暴动而被判处死刑的案件中经常发生。

二、惩罚

1、普遍的惩罚

这一章节福柯主要讨论了刑法改革呼声产生的原因以及刑罚过程中的“人道”的形成根源。改革者抨击惩罚权力的过分性质,只是作为批判君主的“至上权力”体制的副产物,他们所针对的,是这种处于无规则状态的糟糕的权力体制,“或许应减轻惩罚的严酷性,但目的在于使惩罚更具有普遍性和必要性”18。那么,为什么改革者会对君主时期的刑法机制不满,要求更有效的惩罚呢?福柯提出,这和君主时期对待非法活动的政策有关。“在旧制度下,各个阶层都有各自被容忍的非法活动的余地”19,这种非法活动根深蒂固,已经成为各个阶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底层人民通过暴力或顽强地坚持也获得了一块宽容的空间,例如偷税漏税、走私以及抢劫等等。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财产私有制的观念的加强,使得底层的这种非法活动越来越难以被资产阶级所容忍,因此,君主时期的法律体系已经无法应对这种新出现的状况,控制这些非法活动,针对它们制定新的法律,就成为了一种必要。在这个过程中,“非法活动结构也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被改造。财产的非法占有与权利的非法行使相互分离,这种区分体现了一种阶级对立”20。底层阶级的非法活动多是财产的非法占有,而资产阶级的非法活动多是权利的非法行使,因此“对非法占有财产——盗窃,有普通法庭审理,给予常规的惩罚,对非法形式权利——欺诈、偷税、不正当

14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63页.

15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64页.

16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65页.

17同脚注16

18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91页.

19同脚注18

20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96页.

的商业活动,有专门法律机构来调解”21。因此福柯得出结论,“刑法改革产生于反对君主的至上权力的斗争与反对司空见惯的地下权力的斗争的汇合处”22。

那么,“人道主义”的需求又是如何在刑法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的呢?福柯将其归因于“惩罚权力经济学”。福柯提出,在现代社会中,惩罚的目的已经不在于对过去罪行的救赎,而是为了防止其重演,所以没有必要继续对肉体实行残暴的惩罚,而追求在进行惩罚时应该正好足以防止罪行重演。从这个角度出发,福柯提出了惩罚权力的主要原则:最少原则,即使得惩罚的伤害略超过从犯罪中得到的好处即可;充分想象原则,即处罚的核心不是痛苦的实际感觉,而是这种“痛苦”的表象,所以应尽量扩展惩罚的表象,而不是体罚的现实;侧面效果原则,即“如果人们能断定罪犯不会重犯罪行,那么只要使其他人确信罪犯已受到惩罚就行了”23;绝对确定原则;共同真理原则,即用充分的证据并依照普遍适用的方式来确定罪行,这也推出了一个分论点,“在罪行未被最终证明之前,被告应视为无罪”24;详尽规定原则,即所有的犯罪必须明确界定,毫无遗漏地分门别类。因此,福柯便得出结论,“在这种刑罚人道化的背后,所隐含的是……一种精心计算的惩罚权力经济学”25。

2、惩罚的温和方式

在本章节中,福柯详细介绍了除君主制惩罚方式之外的另外两种惩罚制度:惩罚之城和强制制度。惩罚之城认为,惩罚艺术必须建立在一种表象技术学之上,建立服从权力关系的障碍-符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遵循五个条件:惩罚应尽可能不带有任意性,在犯罪与惩罚之间建立一种尽可能直接的联系;“这种符号系统应该干预暴力机制,减少人们使犯罪变得诱人的欲望,增强人们使刑罚变得可怕的兴趣”26,也就是说,使得关于刑罚和伤害的表象应比关于犯罪的表象更活跃;应使用一种时间调节方法,惩罚应该随着效果而延长或者缩短时间;这些铭刻在犯人观念中的障碍-符号应该尽快和更广泛地传播,形成一套宣传经济学,“这种仪式化的符码灌输,应该尽可能地经常重复”27;抑制和扭转关于犯罪的传统话语,消除罪犯所享有的荣耀。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惩罚之城的景象应是:在城市的道路两旁,有数以百计的小型惩罚剧场,这种惩罚是公之于众的。盛大的公开处决的恐怖仪式逐渐让位于严肃的戏剧(观众认为可能会有某些残忍的事情,而实际上却没有),公众的记忆将会以

21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96-97页.

22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97页.

23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05页.

24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07页.

25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11页.

26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19页.

27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25页.

传闻的形式复制法律的严峻话语。同时,惩罚与罪行的特点相对应,不能使用统一的刑罚,即仅仅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加以调节。

以统一的监狱为基础的强制制度是与惩罚之城相差异的惩罚制度。监禁具有劳动原则、隔离原则以及教化原则。那么这些监狱和教养机构与改革者所倡导的惩罚之城相比,有哪些异同点呢?两者的相同点,首先他们都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机制,它们的宗旨在于防止罪行的重演;其次惩罚并不是为了消除已有的罪行,而是改造罪犯;最后它们都主张采用能够使刑罚因人而异的方法。但是两者的不同点更加突出,改革者的惩罚之城,主要将改造对象集中在人的观念上,“对人的改造应该确保通过加强符号系统及其所传播的表象将人重新确定为法律的权利主体的进程”28;而教养机构,其所使用的不是被强化和被传播的的表象体系,而是被反复使用的强制方法,“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改造技术所恢复的,不是卷入社会契约的基本利益中的权利主体,而是恭顺的臣民”29。

事实上,社会实践的选择正是这种统一的监狱制度,巨大的监狱建筑所组成的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遍布了整个欧洲。这种刑罚被监禁所垄断的事实可以说令人感到非常惊讶,因为“监禁并不是如人们所想象的已经在刑罚体系中被确定为仅次于死刑的惩罚,也不是自然而然地占据了因公开酷刑的消失而留下的空白”30,在君主时代,监禁在刑罚体系中仅仅占据着边缘的位置,并且带有君主滥用权力的印记,那么,为什么监狱制度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主流选择呢?这个问题需要留到第四部分才能回答。

三、规训

1、驯顺的身体&

2、规训的手段

这两章相互连结,描述了规训权力的具体措施与运作手段。福柯提出了“政治解剖学”的概念,“它规定了人们如何控制其他人的肉体,通过所选择的技术,按照预定的速度与效果,使后者不仅在‘做什么’方面,而且在‘怎么做’方面都符合前者的愿望”31,纪律成为一般的支配方式,制造出驯顺的、训练有素的肉体(这里的纪律是discipline的复数,和我们平常理解的“纪律”有些差异)。这些规训技术多是从细节入手,表现为一种权力“微观物理学”,对人体进行具体的政治干预。

纪律的具体内容与措施一共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纪律需要从对人的空间分配入手,它会使用以下几个技术:建立封闭的空间;以更灵活、更细致的方式来利用空间;将不同用

28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44页.

29同脚注28

30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32页.

31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56页.

途的空间加以分类;注重等级排列。纪律实现空间分配的方式,就是制定“活物表”,把无益或者有害的乌合之众变成有秩序的多元体。“表格既是一种权力技术,又是一种知识规则……它是控制和使用独特因素集合体的首要条件,是‘分格’权力的微观物理学的基础”32。第二,纪律需要对活动的控制,它会使用以下几个技术:时间表的制定与实行;动作时间性规定;肉体与姿势的关联,即形成一种姿势与全身位置之间的最佳联系;肉体-对象的联结,即纪律规定了肉体与其操纵对象(例如武器、工具、机器等)之间的每一种关系;彻底使用原则,禁止游惰和浪费时间。通过这一过程,造就了一种操练的肉体,一种被权威操纵的肉体,一种受到有益训练的肉体。第三,纪律需要对时间的筹划。这主要通过4种方式来实现的,首先,把时间分解成连续的或平行的片断,每个片断应该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其次,提供一个分解计划来组织这些细微过程;此外,用考核作为一个阶段的结束;最后,根据每一个人的水平,为其量身定做适合他的操练。这样就实现了一种“对控制活动与支配实践中的一种时间性的、单一性的、连续性和累积性的向度的整合”33,即以积少成多的形式来推动实践的不断前进,典型的程序就是操练。第四,纪律需要对力量的编排,“通过其各基本构成因素的协调组合而达到最大的效果”34。这也要求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单个肉体变成了一种可以被安置、移动及可与其他肉体配合的因素;其次,每一年龄系列的时间必须与其他年龄系列的时间相适应,从而获得最佳效果;最后,力量的精细结合需要有一个精确的命令系统。

“规训权力的成功无疑归因于使用了简单的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它们在该权力特有的程序——检查——中的组合”35。第一个手段是层级监视。完美的规训机构应能使一切都一目了然,而且监视最好有中继站,使监视具体化并切实可行。第二个手段是规范化裁决。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首先,在一切规训系统的核心都有一个小型处罚机制,“纪律分割了法律所不染指的领域”36;其次,纪律带有一种特殊的惩罚方式,规训处罚所特有的一个理由是不规范,不符合标准;此外,规训惩罚应具有缩小差距的功能,在实质上应是矫正性的;还有,惩罚仅仅是奖-罚二元体制的一个因素;最后,裁决具有两个作用,一是标示出差距,二是惩罚与奖励。“在规训机构中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无休止惩戒具有比较、

32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69页.

33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81页.

34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84页.

35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194页.

36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01页.

区分、排列、同化、排斥的功能”37。第三个手段是检查,“检查把层级监视的技术与规范化裁决的技术结合起来,它是一种追求规范化的目光,一种能够导致定性、分类和惩罚的监视”38。检查把可见状态转化为权力的行使,正是规训的人经常被看见和能够随时被看见这一事实,使他们总是处于受支配的地位;检查也把个体引入文件领域,“书写权力”作为规训机制的一个必要部分建立起来;由各种文牍技术所包围的检查把每一个人变成一个“个案”,现实中的个人被变成了客体化与标准化的文字;最后,检查处于使个人成为权力的后果与对象,知识的后果与对象的程序的中心位置。

3.全景敞视主义

边沁的全景敞视建筑是有效实现规训权力的建筑学形象。在这个建筑中,“被囚禁者身上造成一种有意识的和持续的可见状态,从而保证权力自动地发挥作用”39。它在使用上具有多种价值,“凡是与一群人打交道而又要给每个人规定一项任务或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时,就可以使用全景敞视模式”40。福柯对全景敞视模式高度评价,认为其注定要传遍整个社会机体,“它的使命就是变成一种普遍功能”41。它能够在增强权力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生产,促进社会的进步。规训体制在社会上的不断扩散,带来了各种更深刻进程的影响:首先是纪律的功能转换,由之前消极地消除危险转变为对个人的积极利用;其次是规训机制的纷至沓来,沉重的纪律被分解,变成可转换、可调节、灵活的控制方法;此外还有国家对规训机制的控制,这里所说的就是警察制度,警察组织的建立使得社会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可能的监督对象。因此,总体上来说,一个规训社会在这种运动中形成了,“这是一个从封闭的规训、某种社会‘隔离区’扩展到一种无限普遍化的‘全景敞视主义’机制的运动”42。

四、监狱

监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监狱的首要原则是隔离;工作是监狱改造的有效手段;它愈加成为一种调节刑罚的工具,根据犯人在监禁期间“有效转变”来衡量。监狱谋求一种自主的权力,获得可以不受司法机制控制的管理权与评价犯人的权力。权力的教化功能使得监狱变成一个建立一套知识的场所,用这套知识来调节教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犯人成为了需要认识的人,而其中的代表就是过失犯(这里过失犯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无犯罪动机的违法

37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06页.

38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08页.

39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26页.

40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31页.

41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33页.

42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42页.

者,而是因恶劣环境或性格缺陷而有犯罪倾向的人)。过失犯与普通罪犯的区别在于确定他的特征时重要的是他的生活而不是他的行为;还在于“他不仅是自身行为的制造者,而且他是被一组错综复杂的线索将他与它的犯罪行为联系起来的”43。同时,福柯指出,“教养技术和过失犯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对孪生兄弟”44,这里不仅是指由于过失性状的出现使得相关的应对知识的出现,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养技术,而且在事实上,这种以教养技术为功能的监狱再生产了过失犯。“监狱必然制造过失犯”45,这是它强加给囚犯的这种非自然、无用的、无限的生存状态所决定的;监狱造成甚至鼓励了过失犯环境的形成,过失犯的集中极易容易产生相关亚文化;获释犯人的处境必然是他们成为累犯;犯人家庭可能被抛进贫困深渊从而制造过失犯。福柯指出,监狱成为了区分、分配与利用过失犯的工具,这本身看起来是荒谬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带入到阶级社会之中,假设法律本身或实施法律的方式能够为一个阶级的利益服务,“法律是为少数人指定的,适用于岁其他人施加压力的,原则上它适用于所有公民,但它主要针对人数最多而最不开化的阶级”46,那么这个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从这个角度出发,福柯就推导出下面的结论:监狱促成了各种非法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兴起,即过失犯罪,它将这种犯罪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公开的状态,这就使得把人们想要或者必须宽容的非法活动掩盖起来。也就是说,“它被‘监狱体制’当做一个对付其他非法活动的工具”47.这一点很好理解,如果人们认为一个孩子由于饥饿而偷吃一片面包可以理解和宽容的话,如果你得知这个孩子曾经多次由于偷窃而入狱,是一个屡教不改的惯犯,此时你还会理解和宽容他吗?事实上,这种话语背后的逻辑在于,它将本是社会不公与分化所造成的一种社会事实,归因于行动者个人的思想品行的堕落与败坏,由此使得人们对之态度的改变。对于统治阶级来说,过失罪犯群体有以下的一些好处:能够通过他们监督其他的非法活动;这种过失犯罪只能转化为危害较小的非法活动,阻止了非法活动向更宽广、更明显的方向发展;过失罪犯同时也是统治集团非法活动的一个工具。同时,由于这些罪犯与监狱的联系非常紧密,也使得其被雇佣成为告密者的可能性扩大,从而降低对底层阶级的监督成本,“警察监视给监狱提供罪犯,监狱把罪犯变成过失犯,后者成为警察监视的目标和助手”48,这样也会使得底层阶级的其他人对过失罪犯群体的反感。

43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83页.

44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285页.

45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00页.

46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11页.

47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12页.

48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18页.

监狱制度的不断扩大,使得一系列机构组成“监狱群岛”,构成一个宏大的“监狱连续统一体”49。教养技术也随着“监狱群岛”的扩张而扩散到整个社会机体,产生了若干重要后果:第一,这种宏大的机制产生了一种渐进的、连续的、不易察觉的等级,这种等级是从不守秩序过渡到犯罪;第二,“监狱”极其广泛的网络允许募用重要“过失犯”,从而建立了“规训职业经历”,这些机构形成协调的整体,“从中产生了安全的、可预知的、属于社会生活的职业经历:救济团体、寄宿学徒、劳改农场、训练兵营、监狱、医院、救济院”50;第三,惩罚权力变得自然与正当了,“‘监狱’连续性以及监狱形式的聚变,使得规训权力有可能合法化,或者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规训权力正名”51;第四,“监狱体系”使得规范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法律”出现;第五,“监狱结构”能够确保对肉体的实际捕获与持续观察,而惩罚机构基本上也能够适应新的权力经济,适应形成满足这种经济所需要的知识的手段;第六,使得监狱能够巩固自己的地位,“能以巨大的惯性力量来应付任何改造它的尝试”52。

49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42页.

50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45页.

51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47页.

52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书店,2012,第4版,第351页.

福柯权力理论之概述

福柯权力理论之概述 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一文中,福柯说了这样一段话,“毕竟,直到19世纪,人们才认清剥削。但人们大概永远不会知道权力是什么。可能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还不足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神秘的、被称作权力的、被到处授与人的东西。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是显现的,又是隐蔽的。”这段关于权力的论述多少带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这也是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所在。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权力(pouvoir)一语在福柯的著作中占据了中心地位,福柯在权力领域所作的探究,被认为堪与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建树相匹,甚至福柯本人,也因而被称为“权力思想家”。但即便是这样,这段话却更像是福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声音,或许在他看来,其实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大概永远不会弄清楚“权力”是什么。 但是,福柯仍然尽量对权力作了最大程度上的体认,这里的“权力”我觉得更倾向于现代意义上的。他指出,权力的隐蔽性的一处重要表现就是: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方面权力的行使无不具有一系列目标和目的,另一方面这又不意味权力产生于某一个人的选择和决定。任何个人或国家机器,都不可能指挥在一个社会中产生作用的整个权力网。这也是福柯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中所谈到的,他说,“实际上人们很不了解:谁在行使权力?在哪儿行使权力?人们几乎已了解到:谁在剥削?利益去哪儿了?然而,权力……很清楚,并不是统治者拥有权力。”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并不仅仅是统治者拥有权力。因为福柯多次批评过传统的权力观念,即视权力为确保奴役一个国家国民的一组机构和机制,或者说,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实施统治的总体系统。他一再强调权力不是一样“东西”,而是一种关系,是各种势力关系的复合体,是这些势力关系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抗争,改变、增强或颠覆它们的过程。在《性史》第一卷中,福柯写道,“权力不是一种机制,不是一种机构,它不是赋予某人的一种力量;它是外借得来的一个名称,用于一个特定社会中某种策略情景。”我觉得,这段话和《知识分子与权力》中的一段话对照来看似乎更明白些,“毫无疑问,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国家机器的传统分析无法穷尽权力运行和实施的领域。……凡是有权力的地方,人们都行使权力。确切地说,没有人是权力的拥有者,然而,总是一方面的一些人和另一方面的另一些人在一定的方向下共同行使权力。人们不知道谁是掌权者,但是知道谁没有权力。”权力不是一样“东西”,所以没有人是权力的拥有者。权力不是固定的存在,也不是流动的存在,而是无形的存在,是一种关系,是一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书中说,增长的极限是“吞吐能力”的极限——维持人类、汽车、房屋和工厂维持运转所需的能量和物质流的极限。贯穿整本书的难点是我们如何理解和描述大大超过地球承载量的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后果。增长的极限曾经是遥远的未来,但今天它们已经广泛存在。崩溃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但今天它已经进入公众谈论的话题。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是过冲,所谓过冲是指走过了头,意外的而不是有意的超出了界限。至于产生过冲的原因:一是因为有增长,加速或过快速的变化;二是因为有某种形式的界限或阻碍,超出这种界限或阻碍,运动中的系统就会变得不安全;三是因为在感知或反应上存在滞后或事物,无法努力将系统控制在其界限之内。 我们人类所生长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行星,就像是汪洋大海中的一艘航船,虽然地球在我们人类看来是一个庞然大物,但终究是有极限的,因此,人口不能无限增长,资源也不能无限地供人类消耗浪费。书中提到了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工业的增长呈现指数型增长,并提出“人越多越穷,越穷人越多”,用一系列理论加实际证明此观点。现在,不论是人口还是资源的消耗,都已经接近地球承载能力的极限。并且,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污染物和废弃物等都已接近极限。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不断的增加对这些资源的需要程度,未曾注意人类在许多方面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外,已经超越了极限。对于曾经的我们来说,增长的极限曾经是遥远的未来,但今天它们已经广泛存在。 因为在看书之前,我们进行了关于全球变暖相关问题的讨论,讨论过程中也提到了臭氧,而本书中用一章的内容,讲解了臭氧的故事,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作为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在近代的社会、政治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规训与惩罚》的核心问题是讨论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作为权力表现形式的刑罚是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按照福柯的理论,惩罚方式的这种从公开到隐蔽,从直接毁灭肉体到间接控制灵魂的转变,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权力微观化的直接表现,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型的产生。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权力和知识是一体的,权力制造知识,“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产生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一种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因此,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一种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一种以渗透、间接的掌控模式过渡,同时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就是“规训”。 福柯提出了规训的三种重要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及检查。 (一)层级监视

在福柯看来“纪律的实施必须有一种借助监视而实行强制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监视的技术能够诱发出权力的效应,反之,强制手段能使对象历历在目。”与当下的教育现实对照来看,层级监视的规训手段在班级中是十分典型和常用的,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在一个班级的架构中,教师和学生并非处于同样的主体地位,尤其在我国,教师在传统观念中一直以“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自居,成为了教育过程中绝对的权威,因而在讨论一个班级的“层级监视”时,是不应该包括教师的,因为教师事实上是居于这个层级之外,对整个层级拥有绝对控制权与建设权的。而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的“监视”的权力与资格,实际上在他走进教室这个特殊空间时就已经被赋予了,因为讲台是比学生座位要高的,这样的设计非常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进行监视,它本身就是规训权力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把它归为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的一种特殊情况我觉得也未尝不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是知识/权力的化身,他所代表的,就是教科书中被挑选出的知识,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权力,而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表现的监视,正是试图把学生规训成符合社会权力要求的“驯顺的肉体”的“微观权力控制”。 事实上,一个班级中的“微观权力”绝不仅仅是到这个程度就结束了,真正的层级监视是在学生群体中存在并时刻运转的。一般来说,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高等院校,一个

文学理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文学理论简答题与论述题五、简答题 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文学理论的任务是什么? 3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哪些? 5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的依据是什么? 6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7有关文学发生的学说有哪些? 8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它学说有更大合理性? 9什么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原理? 10文学概念有哪三种涵义? 11怎么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 12怎么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13什么是话语? 14什么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15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什么含义? 16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什么性质?

17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发展有哪些带规律性的经验? 18“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 19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20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1文学历史上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有哪些解释? 22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 23怎么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24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和来源是什么? 25文学创造的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26文学创造的构思方式有哪些? 27什么是灵感和直觉? 28什么是突出与简化? 29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 30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有什么区别? 31怎样解释艺术概括的规律? 32什么是形式创造?文学创造中,形式创造要遵循哪些原则?33文学作品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34有关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有哪些?

35历史上关于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的划分有哪些?36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37典型任务与典型环境关系是怎样? 38怎么理解文学意境的特征? 39王国维是怎样对文学意境进行分类的? 40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1审美意象是怎样分类的? 42现代叙事学对传统叙事理论有哪些发展? 43如何理解文学叙事的特征? 44怎样理解虚实的意识形态本质? 45情节与故事有什么区别? 46什么是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47时长关系的变化有哪四种运动形式? 48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有什么区别? 49叙事与抒情有什么区别 50抒情性作品由什么构成的? 51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有什么区别? 52风格的本质有哪些看法?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设计若干规定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关于毕业作品设计的规定(初稿) 为培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本专业拟改变以往全部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局面,允许毕业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或毕业作品设计。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做好相关工作,现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作品设计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一、毕业作品设计选题来源 (一)指定:根据专业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毕业作品制作。 (二)自选: 1. 已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可策划制作就业意向单位(媒体)指定的新媒体作品(提供就业意向单位的证明)。 2. 选定自己感兴趣的网络与新媒体选题进行毕业作品设计。 二、毕业作品设计形式 方向一:交互产品设计: 选择领域包括网站设计、网络应用设计、基于Android、IOS等平台的移动终端产品设计等。 (1)网站设计要求页面中文字内容、PNG、JPEG、GIF图片或Flash动画链接完整,至少包含三级完整页面设计,且至少完成两个完整网站设计。 (2)网络应用及移动终端产品设计需充分考虑所选平台的交互和操作便利性,如选择游戏创作,作品必须完整的游戏策略,游戏人物、角色需原创。 方向二:新媒体动漫设计: 可选择Flash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数字插画、漫画等各种形式,制作叙事类、宣传广告类、互动娱乐类等各种作品。 (1)情节动画作品不低于2分钟; (2)广告动画要求完成45秒、30秒、10秒一式三份; (3)数字插画、漫画作品不低于A4格式20张。 方向三:影视媒体创作: 选择领域包括微电影、电视专题片、影视广告、广播电视节目等

(1)微电影:片长标准为20—30分钟; (2)电视专题:片长标准为15—30分钟; (3)影视广告:制作片长为15秒、30秒、60秒和90秒的广告作品各1部; (4)电视节目:时长30分钟左右; (5)广播节目:时长30分钟左右; 方向四:新媒体传播策划案 三、毕业作品设计工作流程 新媒体作品设计制作(可独立制作,也可以2至3人合作,合作项目要注明人员分工) 1. 设计开题报告,阐述选题的价值、初步思路与预期效果,经过专业指导教师认可后进行制作。 2. 中期向指导教师阐述项目进展情况,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 3. 进行作品后期设计制作,完成毕业作品。 4.根据完成的作品撰写网络与新媒体作品综述报告书或策划案(见附录) 5.开题报告及毕业作品设计最终完成时间与毕业论文写作保持同步,设计期间要保持与指导教师的联系。 四、毕业作品完成形式 毕业作品的完成形式为:作品策划书(或作品说明书)+ 音像制品。 1.作品策划书(或作品说明书)(见《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书(作品说明书)基本格式》,A4纸打印),并将电子版刻录在影视作品之后。 2.音像制品:将作品刻录成DVD光盘。注明(学生姓名)作品,﹡﹡﹡专业,年级学号;新闻专题名称、作品时间长度、指导教师、创作时间。 五、毕业设计成绩评定 毕业作品设计是展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四年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毕业生在专业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作品创作。由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评定学生毕业作品设计的成绩。毕业作品按照百分制计分。严禁抄袭,一旦发现将取消该毕业设计的成绩,并按学院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六、参加重要学科竞赛获奖作品 (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在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等重要学科竞赛获得国家二等以上奖励,项目参与前三名可以该成果代替毕业论文;获得省级二等以上奖励,第一作者可以

对福柯权力理论的分析

对福柯权力理论的分析 【内容提要】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对于权力的定义域理解,古来便是见仁见智。福柯提出了权力-知识的概念,明确表示否定传统的阶级分析和阶级理论。权力不仅来自上面的结构对个人的排它性活动,而且也和知识与话语密切相关。权力和知识是共生体,权力可以产生知识:权力不仅在话语内创造知识对象,而且创造作为现实客体的知识对象。人文科学的主体,并不是由意识形态引起的幻想,而是某种权力关系现实存在的结果。新的人文科学的产生和新的权力结构的建立总是同时出现的。 【关键词】知识、权力、国家 福柯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历史学家,后现代理论主要代表之一。其思想以反中心、反权威、反常规而著称,分析方法独特,研究主题多变,涉及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等众多领域。福柯的权力理论强调文本与历史的关系,把权力当成具有心理意志力的普遍欲望。认为权力是档案负面的社会、政治现实,是一种永远存在、无法摆脱的社会罪恶。知识和权力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每一种话语实践都有一套规则,以潜在的权力形式支配着特定领域的知识、思考和写作。历史写作的话语是在权力斗争中产生的,权力是人们对于事物所实施的暴力。不存在纯粹客观的话语,只有体现或大或小权力的话语。在艺术领域,一如政治、历史中,通过掌握话语而获得权力。福柯认为,权力不是获得的,也不是分享的,而是通过各种关系的一种转换无定的游戏,这些关系涉及经济、政治、知识、情感、性等各个领域。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即便是权力促生了反抗力量,但它也只能存在于权力关系错综复杂的游戏网之中。 自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人们就对权力进行着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权力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从古希腊的先哲们到现当代的思想家们都在孜孜求索。然而,权力却是一个在本质上具有争议的概念,又具有多张面孔,学者们见仁见智,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权力问题既是一个政治学的问题,又是一个法学的基本问题,虽然权力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关于权力的问题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而且在这些权力问题的论述中最为关注的是统治权问题,即统治权的合法性问题,谁掌握统治权的问题,统治权问题一直是西方权力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研究就是关于权力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政治学也就是关于权力的学问。 福柯对于权力的定义独树一帜,福柯认为权力是档案社会的政治侧面,是一种无所不在、无法摆脱的社会事物。1972年他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一文中说:那东西如此神秘,可见有不可见,在场又不在场,无所不在无孔不入,这东西就叫做权力。对福柯而言,权力不只是物质上的或军事上的威力,权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权力和知识的关系。“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的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即能够表现出来有知识是权力的一种来源,并引进了“话语”的概念。这里的“知识”有更广泛的含义,即人们对整个世界认知。福柯认为人们只有精通某一领域的知识才具备了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同时,这一领域的知识只有被普遍承认,才能转变成“权力。 福柯悬置了权力的本体论以及权力的合法与非法这一问题,可以得出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法治的着点被悬置了。在传统自由主义看来法律是用来确定权力获得的合法性问题,以及限制权力的滥用的,这些法律的合法性同样也来自更深刻的合法性,在福柯这里传统自由主义的主张变地没有说服力了,甚至是变地不现实了。福柯批判了理性的霸权地位,同样否认法律的全能性与完备性,那种在权力面前无可置疑的法律在福柯看来是不存在的。与启蒙时期的法学家不同,福柯不认同那种对法律进行的客观分析,试图探讨法律的真实处境,运用历史-政治话语来分析法律的起源问题,法律之所以为法律的标准问题,以及法律的中立性问题。

第二曲线创新笔记摘抄有感

第二曲线创新 创新篇 第一章第一曲线:增长的极限 1、用创新破除增长魔咒 推动企业增长的内因 红利、管理、创新 2、S曲线与连续性创新 任何产品、产业和公司随着时间推移,最后增长形态都是S曲线。 S曲线都有破局点和极限点,破局点是开始增长,极限点代表着即将衰退渐进式创新的三个特征 ①沿着技术曲线持续改善原有的产品性能 ②定位于主流市场的主流消费者 ③更好 3、识别极限点的能力价值千金 任何行业都会到达极限点,在企业逼近自己或行业的极限点时,越坚守本业,便越容易走向末路。因此,对于企业或是团队领导人,识别行业、企业极限点的能力价值千金。 4、单一要素10倍速变坏 极限点识别最简单有效的标准是单一要素10倍速变坏识别。要特别注意两类曲线,一类是以财务指标为代表的显曲线,另一类是以单一要素如技术、市场、组织和产品为代表的隐曲线,隐曲线会先于财务曲线到达极限点。当财务曲线到达极限点时,技术、产品、市场等要素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已经回天乏术了。在隐藏曲线中,某个单一要素发生10倍速变化时,就是企业达到极限点的前兆。增长速度一旦放缓,就意味着极限点的到来。 5、企业宿命 历史数据表明,大企业根本不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只有创新企业才是。很多知名企业都是主业亏损,副业赚钱。 6、传统管理扼杀创新 计划、领导、控制等智能来实现既定目标的传统管理,都会对创新在不同程度的扼杀。有时候缺乏创新,并不是因为管理不到位,恰好是因为良好管理。 第二章第二曲线10倍速增长的新物种 1、市场和企业 行业的增长是远远快于企业的增长,是因为A企业发展壮大,市场中的资金、消费者、资金向A流动,但到了一定程度,市场会起破坏性作用,选择B 企业,之后各种资源流向B,A则被淘汰出局。 2、大哥吃小弟效应 在开放的破坏性思维影响下,新旧冲突之时,市场会毫不犹豫的把旧企业淘汰,而自作聪明的企业会在面对新旧业务冲突的时候,放弃充满未知风险的新型业务,这一现象就是大哥吃小弟模式、 3、第二曲线创新

《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作者: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一部分酷刑 第一章犯人的肉体 1,作为公共景观的酷刑是“人性的胜利”还是罪恶的暴行? 在18世纪、19世纪,作为共同景观的酷刑逐渐消失。它被视为“野蛮时代和野蛮国家的标记”。 这种“结束罪恶”的仪式被人们视为某种不受欢迎的方式,被人们怀疑是与罪恶相联系的方式。在人们看来,这种惩罚方式其野蛮程度不亚于甚至超过犯罪本身,它使观众习惯于本来想让他们厌恶的暴行。它经常地向他们展示犯罪,使刽子手变得像罪犯,使法官变得像谋杀犯,从而在最后一刻调换了各种角色,使受刑的罪犯变成怜悯或赞颂的对象。(p9) 在惩罚景观中,从断头台上弥散出一种混合的恐怖,把刽子手和罪犯都笼罩起来;这种恐怖总是要把刽子手的合法暴行变成耻辱。(p10) 特别是当罪犯的罪行在一段历史之后,是否犯罪都有待商榷。如《檀香刑》中的孙丙,在读者看来,刽子手赵甲就几乎是一个没有人性的罪犯。 现在,耻辱和目光的分布与以前不同了。定罪本身就给犯罪者打上了明确的否定记号。公众的注意力转向审讯和判决。 2,惩罚的对象。 过去的两百年中,刑罚的严峻性不断减弱,但这不仅仅是一种数量现象,实际上惩罚对象已经伴随之进行了置换和变化。 曾经降临在肉体的死亡被代之以深入灵魂、思想、意志和欲求的惩罚。(p17)惩罚的对象由肉体变为灵魂。 3,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 4,应该怎样看待惩罚和惩罚制度。 我们应该分析“具体的惩罚制度”,把它们当做社会现象来研究。 我们应该揭示:惩罚措施不仅仅是进行镇压、防范、排斥和消灭的“消极”机制,它们还具有一系列积极的、有益的效果,而它们的任务正是提供和维持这种效果。 5,能否以肉体史为背景来撰写惩罚史? 惩罚制度应该置于某种有关肉体的“政治经济”中来考察。因为惩罚最终涉及的总是肉体,即肉体及其力量、它们的可利用性和可驯服性、对它们的安排和征服。 6,权力和知识的关系? 权力制造知识,而且,不仅仅是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是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 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 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认识模态应该被视为权力——知识的这些基本连带关系及其历史变化的众多效应。 权力——知识,贯穿权力——知识和构成其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斗争,决定了知识的形式及其可能的领域。 权力能造就一种知识体系,而知识则扩大和强化了权力的效应。

文学理论知识点

文学理论知识点 一.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 1.现实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事实的文学形态。 2.理想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管理想的文学形态。 3.象征型: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二.文学的基本体裁: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 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2.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三.文学作品的文本层面:言语层、形象层、意蕴层 1.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 统。特征:内指性、心里蕴含性、阻据性 2.文学形象层面: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 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特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3.文学意蕴层: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 深层次。 三个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四.文学典型 1.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 魅力的性格。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 是环绕着她的典型环境的产物。

2)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作用。这种现象在无产阶级英 雄典型那里表现得尤为充分,如《红岩》。 五.意境、意象、审美 1.意境定义: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 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2.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3.意象定义:这里主要指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 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4.审美定义: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 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六.叙事 1.定义:简单地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2.构成: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3.特征: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七.结构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 事件之间关系关联性多种行动之间关联 八.行动:行动序列→只指一种行动 行动序列的形成:首尾相接、中间包含、左右并连 九.文本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十.抒情性作品 1.定义: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

社会性别理论

第三节社会性别理论 一、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Sex ——指男女之间由基因、解剖及荷尔蒙分泌不同而造成的生理上的差异 其他释义 ?(1)社会性别是一种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表现权利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a?a琼?¤斯科特(Joan W.Scott) (李银河,1997) ?(2)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a?a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谭兢嫦,信春鹰,1995) ?(3)社会性别关注男女之间由于社会结构性原因所形成的差别。社会性别不仅指个体层次上的认同和个性,而且指结构层次上的在文化预期和模式化预期下的男子气和女子气。(牛津社会学词典) ?(4)生理性别指婴儿出生后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证实的男性和女性;社会性别则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男女有别的期望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王政,1996) ? A 因为社会的组织方式,人们的社会性别身份决定了社会如何看待男人和女人,并按一定的模式期待男人和女人思考和行动。 ? B 社会差异和关系因各种具体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随时间发生变化。 ? C 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过程。 被塑造、被建构的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是以性别规范和社会角色为基础的文化建构; ?性别之间的生理差异不足以直接导致两性间地位的高低之分; ?社会性别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过程; ?社会性别差异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社会性别差异可以改变,这需要女性主体意识和全社会平等意识的觉醒; ?玛格丽特·米德新几内亚3个不同原始部落 ?两性个体具有不同的性别特征: ?①阿拉佩什部落:男性与女性同样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男——女 ?②蒙都哥莫部落,男性和女性都具有极强的竞争性和攻击性。女——男 ?③在第三个部落昌布里情况又有所不同。在这个部落中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女性为家庭的主要供养者,因此处于主导地位,而男性的地位则比较低下,具有其他社会女性的特点,而女性则具有其他社会中男性的特质。

科学读书笔记怎么写

科学读书笔记怎么写

科学读书笔记怎么写 【篇一:《幼儿园科学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科学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本专业性比较强的书,记得还在读书的时候,有位老教师就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科学领域的教育很深奥、也是比较难把握的一门学科。当时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只是心里对科学这两个字有了点模糊的印象。 后来学校专门开设了《幼儿园科学教育》这一课程,一个学期下来,虽然从字面上理解了“儿童的科学”与“成人科学”的不一样:“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他们所理解的科学知识,并不是我们意义上所指的抽象的、概念化的科学知识,而是具体的科学经验,是经验层次的知识。它是直接的、具体的,而不是间接的、抽象的;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所以一旦要让幼儿说明具体事物背后的间接联系,或是解释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幼儿就显的无能为力。其次“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孩子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影响着他们现有知识结构,并且通过不断地同化和整合改变着知识结构,换句话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过程中的科学认识。最后,“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因为他们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如认为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很勇敢),这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是其独到之处。 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如何制定科学教育的目标,如何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并介绍了一些科学教育的方法。特别是集体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如观察认识型活动、实验操作性活动、科学讨论型活动、技术操作性活动都逐一做了详细的阐述并附了很多实例进去。 虽然当时“接受”了,但真的遇到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时,却仍然觉得很茫然。特别是这学期,我尝试着带了几个科学活动:小班的《水

《光明共和国》读后感1000字

《光明共和国》读后感1000字 人类社会早已步入“成人社会”,却在诸多冲突中爆裂出耄耋之象,如战争阴影、环境问题、权利危机。在老子看来,婴儿社会应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型态,《道德经》中对婴儿哲学有具体阐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10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第20章)、“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49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55章)。《光明共和国》这部小说则是一篇关于人类社会的醒世寓言,作者安德烈斯·巴尔瓦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为我们展现了成人世界对童年世界的挤压、逼迫与消灭。小说笔调沉重冷峻,风格潮湿黏稠,但内容却又异常迷人,仿佛是圣克里斯托瓦尔郊区的那片茫茫森林,隐藏着未知的风景,甚至是奇妙的危险。 书中说,“童年比虚构更强大”。圣克里斯托瓦尔的那三十二个孩子被成人社会所追捕,不得已转移到城市下水道。他们在宽敞开阔的地下空间,为自身构筑了一个孩子们的理想国——光明共和国。 这座儿童视点的乌托邦,是那三十二孩子为了逃避成人世界的规则与制度,为自己建立的新秩序,创造的新世界。但成人世界就是时刻在看着你的“老大哥”,他们不允许习以为常的规则被冒犯,不允许运转良好的制度被僭越。于是,市政府、警察局与社会事务局以恢复社会秩序为名,展开了一场成人社会对儿童社会的搜捕,毋宁说是围剿与猎杀。 面对成人世界的掠夺与侵犯、“规训与惩罚”,拒绝被收编的孩子们从城市中逃遁,从森林中消失,从地上转移到地下。读后感m当成人世界的势力范围亦尾随而至时,强者对弱智不作理解姿态的倾轧导致了“悲剧的诞生”——三十二个孩子溺水而死。正如作者清醒地指

文学理论

一、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二、文学理论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研究文学活动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规律。2,文学活动本质论,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特殊本质。3,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三、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四、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三章 一、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文学活动既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类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 二、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1,世界(模仿论:德谟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说柏拉图“影子”说亚里士多德,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 再现论:魔幻现实主义 2,作品 3,读者(姚斯:“接受美学”,伊瑟尔:“隐含的读者”、“空白”“召唤结构”)4,作家 三、文学活动的发生: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四、为什么把劳动作为文学活动的起点: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五、文学活动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时代变化、非人力(黑格尔:世界本原的理念)、自然界的运行(弗莱:“循环”)他把文学史上的作品按照类型按照时代划分为四类:喜剧、传奇、悲剧、讽刺文学。文学发生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劳动 六、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有两种体现:1,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较低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七、经济基础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但并不是直接作用。 第四章 一、文学的含义: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的“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学过程。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二、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第一,文学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例如“圣洁的妻”与“热烈的情妇”别含深意;第二,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例如《红玫瑰与白玫瑰》构建了一个男子与两个女子的关系状况,同时表达了男子对这两个女子(妻子和情人)的感情;第三,文学传达一个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第四,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例如用“床前明月光”形容白玫瑰和用“心口上

《增长的极限》读书笔记

《增长的极限》读书笔记 《增长的极限》最初写于1972年,曾因论点“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引起激烈争议。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此书一版再版,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其价值,低碳经济、生态足迹正在走入人们的生活,更大的价值也正为人们所接受,即增长应被视为广泛的,并不局限于地球和经济,我们自身的心智、所从事的各类活动,如投资等,虽然都希望不断增长,但都可能有极限和过冲。因此,此书成为挑战现有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必读之书,是系统思考方面的典范之作。 此书共有三位作者,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和丹尼斯?梅多斯。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Meadows),系统思考大师之一,也是“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的老师。著有畅销书《增长的极限》、系统思考入门读物《系统之美》。1996年创立了可持续性发展协会。2001年辞世,生前是达特茅斯学院副教授、系统分析师。乔根?兰德斯(JorgenRanders),挪威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丹尼斯?梅多斯(DennisMeadows),新罕布什尔大学系统管理学教授、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所的所长。 全书最主要观点之一便是“可持续发展”,这在今天看来是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作者丹尼斯·米都斯在研究过程中用world3模型预测了未来世界的人口增长、粮食增长、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其中人口增长与粮食产量增长与现实完全吻合。作者写书的时候正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社会的主流学者都对未来的发展抱着乐观的信心。直到一年后的石油危机,那些主流学者和政治家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更多人还是对有增长的极限这种说法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丹尼斯·米都斯用大量的数据和模型说明了人口、粮食、资源消耗等的增长是呈指数型增长,而非线性性增长。如果人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增长是按照这种模式一直持续下去,那么世界将会“灾难性的崩溃”。 (一)类型和主题 《增长的极限》属于理论性书籍,它首次提出了地球的极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的观点,对人类社会不断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并且通过我国金融创新的数据对理论成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总体架构 《增长的极限》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过冲,介绍过冲的概念,即走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对微观权力概念的理解 转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对微观权力概念的理解转] 作者简介:米歇尔?福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判性的法国思想家,《规训与惩罚》读后感:对微观权力概念的理解转。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逝世。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在我这一代对我们的时代进行诊断的哲学家圈子里,福柯是对时代精神影响最持久的。 从达米安被处以极刑的惨烈场面到1840年梅特莱农场的正式使用,标志着一种“规训机制”从此在法国建立起来,这种机制展示了一种新的惩戒权力。而《性经验史》描述了整个19世纪,人们对性的关注,产生了四种形象,它们是认知的四个特殊对象,也是认识活动的目标和根据:歇斯底里的妇女、手淫的儿童、马尔萨斯式的夫妻和性倒错的成人。对他们的管理产生出权力的另一种现代形式——生命权力。这就构成了福柯在系谱学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权力的两种形式,即管理生命的权力自17世纪以来发展出的两极:一极是“人体的解剖政治”,另一极是“人口的生命政治”。把福柯对这两种具体权力形式的文本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分析出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的若干特征。 第一:权力无所不在,且具体而微。这是福柯对权力的基本判断。他认为在整个现代社会,弥散性的权力已经浸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可以在最细小的地方被捕捉到,它把一切都整合到自己万能的统一体中。而这种弥散性的权力不一定是靠统一的国家机器来实现的,“权力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在各个不同的局部领域,它拥有策略的多样性,所以它又是具体的。 在现代社会中,权力效应沿着一个渐进的细微渠道流通,它抵达个人,抵达了他们的身体、姿态和全部日常行为。我们看到,在人们的性经验中,细微的权力关系弥漫于身体、性、家庭、亲属关系、话语等之中,“性落入了话语的掌握之中,话语不断地捕捉它,不让它有丝毫躲藏和喘息的机会”。而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展现了权力技术的复制性:在17和18世纪,规训机制逐渐扩展,遍布了整个社会机体。正如我们可以看到的,当代的工厂、学校、军队、兵营、医院一定程度上都与监狱彼此相像,这正是“纪律”这种惩戒权力全面渗透的结果,也即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的来临,读后感《《规训与惩罚》读后感:对微观权力概念的理解转》。 从边沁的全景敞视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环形边缘,人彻底被观看,但不能观看;在

文学理论 论述题 第二编

文学理论论述题 第二编文学活动 1、对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的各自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答:1、作品与世界;2、作品与作者;3、作品与形式; 4、作品与读者。 2、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答:1、经济是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2、政治、道德、宗教、民族文化风俗和审美传统在发展民族文学中也起作用;3、“合力”中进行。 3、如何理解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1、从实质意义上来理解,对现实的反映的产物;2、从反映的内在机制上来理解,文学作为反映是受动反映与能动反映的统一。 4、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5、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答: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和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两层含义: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2、在更深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6、如果说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那么,怎样理解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答:1、文学的审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是不同的;2、又是统一的。一般层次上,作为意识形态,文学既是一般意识形态,也是审美意识形态;在特殊层次上,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活动,也是具有审美性的意识形态活动。 7、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 答: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广义的文化含义,狭义的审美含义。 文学属性两种代表性的观点:1、审美意识形态属性;2、话语蕴藉属性。 8、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雅与俗的问题?答: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俗——雅——俗——雅,这是一个双向循环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文学艺术活动发展中的一条重要规律。9、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有什么意义? 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毫无疑问,它的根必须扎在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上。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是提高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10、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即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1、民族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和民族传统,并以民族语言为表现形式的文学。世界文学是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由世界各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共同构成的一种世界性文学的总称。具有时代性和全人类性;2、民族文学需要走向世界,这是文学发展的总趋势;3、世界文学的形成不是要取消民族文学。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印刷术 电报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 变化: 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第二节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一、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人人是记者;监督 二、“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三、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第三节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1、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倾向。 原因: 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2、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原因: 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3、“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打破主流媒体的单一话语空间,重塑一个新的依托于网络的“公共舆论”中心。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第四节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 →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传统媒体舆论和网络舆论 精英“冷眼旁观” 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 新左派, 民粹主义, 狭隘民族主义, 新消费主义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理论: 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

MOUNTAIN FLOWERS 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写作都是女权主义的,但许多女性主义文本反映了女权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在文学批评界,传统的文学批评因为倾向于以男性经验为基础进行普遍性的阐述而受到攻击。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经典作品表达永恒不变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不受性别等世俗问题的影响。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种批评方法拒绝承认经典文学作品常常推崇男性价值观和利益,从而使得男性偏见制度化和机构化,女性主义者因此必须提高女性对于性压迫这一事实的觉悟。这一时期的开拓性文学批评作品《性政治》选用了男性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的依据,披露了在文学这种父权意识文化产物中的性别偏见和性暴力,解构了经典文学作品中被贬损的女性角色塑造。女权主义者力图通过提倡对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再认识。第二次浪潮中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在揭露文学作品中父权偏见的同时,还努力挖掘和定义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包括寻找和再版那些被湮没被遗忘的女性作家及作品,以及对于女性生活、创造力、风格、体裁、主题、形象等性质的重新定义。随着性别意识的不断加深,女权主义者大力提倡一种抵抗性阅读,其目的在于揭露女性是如何被迫去认同文本中压迫女性的性别偏见的,并且培养一种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拒绝与自己的压迫者合作的女性读者。这种观点在朱迪丝?菲特利(Judith Fetterley)的作品《抗拒性读者》(The Resisting Reader,1976)中得到极为充分的表达。 女性主义质询在人类社会中,妇女为什么总是扮演从属于男性的角色。它关注在历史中妇女的生活是怎样变化的,探讨女性的经验与男性的有什么不同,不管是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本体论或者心理差异的结果,还是作为历史印迹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女性创作的文学是怎样表达或表现女性生活与体验的特点的。它也研究男性主宰的法则,以了解男性是怎样运用文化来推进他们对女性的主宰的。 从总体上讲,女性主义有一个漫长的政治史,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至少在英美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照玛丽?伊格尔顿(Mary Eagleton)的说法,弗吉妮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她本人也成了某些论争展开的场地;伍尔夫的两个关键文本对女性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1929)和《三个畿尼》(Three Guineas, 1938)。她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物质上的不利,第一本书集中讨论女性文学生产的历史与社会语境;而第二本则讨论男性权力与职业(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之间的关系。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还争论说,女性写作理应发掘女性经验,而不应该只是对两性经验的比较和对照。因此,这篇文章成为探讨女性写作传统可能性的一个早期宣言。伍尔夫对女性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她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她拒绝“女性主义”意识,要求自己的女性性(femi-ninity)处于无意识状态:“像女人那样写,但是像一个忘记自己是女人的一个女人”(伍尔夫),她挪用了布鲁姆伯里文人圈子里“双 性同体”(androgyny)的性伦理,希望在“男性”的自我实现与“女性的”自我消灭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在这一点上,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特别是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伍尔夫在两性冲突中采取了一种被动的撤退立场,但托里尔?莫娃(Toril Moi)则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她认为这是伍尔夫的一种策略。莫娃借取了克里斯蒂娃把女性主义与先锋派写作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提出伍尔夫的兴趣并不在男性与女性写作的平衡上,而在固定的性别身份的彻底移置上,她在自己的现代主义小说中打散了那些固定的观点,从而拆解了本质主义的性别观。 莫娃争论说,伍尔夫反对的只是那种颠倒了大男子沙文主义的女性主义,她对女性写作的独特性有十分清醒的意识。她认为,女性写的之所以与男性写的不同,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心理上与男人不同,而是因为她们在社会地位上与男人不同。因此,她要写作女性经验的意图就是要发现描写女性生活受到限制的语言表达形式,她相信,当女性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之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了。 照哈姆(Maggie Humm)的说法,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则成为“第一潮”女性主义的终结。《第二性》显然充塞着第一潮阶段的“物质主义”,但它也认识到两性之间在利益上有广大的不同,并严厉抨击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上对女人的歧视,从而召示了第二潮女性主义的到来。 此书极为清晰地确立了现代女性主义的根本问题。当一个女人试图界定自己时,她开始时一定说“我是一个女人”;而没有一个男人会说“我是一个男人”。这一事实揭示在“男性的”(masculine)与“女性的”(feminine)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对称:男人界定的是人,而不是女人,这种不平衡可以追溯到《旧约》。女人散布在男人中间,没有自己单独的历史,没有自然的团结;她们也不像其他受压迫团体那样结合在一起。女人被铆进了一种与男人不平衡的关系中:他是“一个人”,而她只是这个人的“他者”。男人的主宰巩固了一种屈从的意识形态气候:立法者、牧师、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竭力说明,女人的从属地位是上天的意志,对人世是有利的。按照伍尔夫的说法,女人作为“他者”的假定被女人自己进一步内化了。 波伏娃的著作仔细辨析了性(sex)与性别(gender)的差异,而且看出了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波伏娃)。正是与生理学、心理学、生殖、经济等相关的阐释系统建构了那“另一个人”(男性)的在场。波伏娃对“是一个女性”(being a female)与“被建构成‘一个女人’”(being constructed as‘a woman’)作了重要区分,由此她能够在女人只要求打破她们的客观化处境时彻底摧毁父权制。与其他“第一潮”女性主义者一样,波伏娃要求摆脱生理差异获得自由,她也同样不信任“女性性”,这样她也就与一些当代女性主义者划清了界限,后者更多地强调女性身体与无意识的重要性。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李丽琴 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