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答案

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答案
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答案

1、简述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思路。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范围;

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3、实行地方分权与地方自治;

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2、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

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3、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内容。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转变行政职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5、转变行政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4、西方国家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计划手段;3、制定产业政策;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

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

5、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动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

6、我国行政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7、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1、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2、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腐败;4、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5、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

8、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1、知人善任2、任人唯贤3、用人所长4、敢用新秀

9、行政沟通的含义:1、行政沟通行为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政策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

10、行政沟通的必要性:1、行政沟通对于任何一个行政组织及其运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行政系统经常表现出种种不协调现象,这种不协调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沟通不善,行政系统与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之间,缺乏认识上的一致,从而产生各种不协调。

行政沟通行为的目的就在于促进行政系统内部的思想一致和行动协调,促进行政系统内外的关系和谐与协调发展。2、行政活动的高绩效有赖于行政组织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带来行政活动的高绩效。

11、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1、决策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完善对策: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制度建设。

12、什么是质询:所谓质询,是对被质询机关的工作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地方提出质问,要求被质询机关作出澄清、解释的一种活动。

13、行政监督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强行政监督,是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加强行政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4、行政监督的含义: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依法所进行的监督。

15、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3、行政编制的法定化;

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

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

16、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的理论依据不同;2、的手段与内容不同;3、机制的不同;4、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联系:1、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2、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3、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4、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

17、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1、制定计划2、初步调查3、管理控制评估4、详细评估5、撰写评估报告

18、当前条件下提高我国行政绩效的具体途径: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

1、简述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思路。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范围;

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3、实行地方分权与地方自治;

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2、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

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3、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内容。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转变行政职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5、转变行政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4、西方国家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计划手段;3、制定产业政策;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

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

5、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动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

6、我国行政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7、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1、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2、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腐败;4、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5、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

8、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1、知人善任2、任人唯贤3、用人所长4、敢用新秀

9、行政沟通的含义:1、行政沟通行为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政策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

10、行政沟通的必要性:1、行政沟通对于任何一个行政组织及其运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行政系统经常表现出种种不协调现象,这种不协调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沟通不善,行政系统与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之间,缺乏认识上的一致,从而产生各种不协调。

行政沟通行为的目的就在于促进行政系统内部的思想一致和行动协调,促进行政系统内外的关系和谐与协调发展。2、行政活动的高绩效有赖于行政组织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带来行政活动的高绩效。

11、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1、决策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完善对策: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制度建设。

12、什么是质询:所谓质询,是对被质询机关的工作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地方提出质问,要求被质询机关作出澄清、解释的一种活动。

13、行政监督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强行政监督,是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加强行政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4、行政监督的含义: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依法所进行的监督。

15、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3、行政编制的法定化;

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

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

16、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的理论依据不同;2、的手段与内容不同;3、机制的不同;4、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联系:1、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2、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3、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4、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

17、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1、制定计划2、初步调查3、管理控制评估4、详细评估5、撰写评估报告

18、当前条件下提高我国行政绩效的具体途径: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

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19、行政绩效评估的地位与作用行政绩效评估在现代公共行政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行政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行政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各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和关注;1、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2、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3、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4、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5、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6、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2)绩效评估还具有政治合法化、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功能,最为重要的是,绩效评估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在行政组织内部形成深厚的绩效意识,从而提高绩效的努力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到管理决策的各个环节。

20、我国现阶段大力开展和完善行政绩效评估的效果(意义)1、开展行政绩效评估能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2、行政绩效评估能够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绩效;3、行政绩效评估能改当和提高我国政府的信誉和形象。21、简述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发展的趋势1、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2、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3、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的理念转变;4、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22、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基本特征1、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

4、坚持渐进式改革;

5、立足于中国国情。23、分析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外部阻力外部动力: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文化因素4、技术因素外部阻力:1、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2、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

24、简述强势政府时期的政府行政职能的特点1、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2、兴办国有企业3、回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4、对政府社会职能的加强。

25、简述行政权力的公共性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2、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而不是私人领域;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26、简述我国职能关系转变的主要内容: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2、理顺政企关系;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27、简述我国职能关系的主要内容: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2、政企关系;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4、政府与社会的关系;5、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28、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3、职能关系的转变

29、简述行政领导授权应遵循的原则1、权责统一的原则;2、视能授权原则;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4、单一隶属原则。

30、简述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进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结构队伍;5、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31、行政管理员机构设置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2、协调性原则;3、权责相称原则;4、精干高效原则;

5、法制化原则。

32、行政管理机制改革的原因(改革目标在第6题)外部因素:1、经济体制转变会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2、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更迭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3、社会发展程度也影响到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4、国际环境的转变也会激发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内部因素:1、机构的过度膨胀;2、人员素质不高、弱化。

33、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4、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

34、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特点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既考虑到了首长制的优点,也吸收了委员会制的长处。在体制设计上,行政首长不仅有权召集和主持本级行政组织的常务会议以及全体会议,而且在对有关问题做出决定时,是在充分展开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由行政首长集中大家的正

确意见,形成行政组织的决定。行政首长负责制在运行程序上首先是民主,然后才是集中,所以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质上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表现形式。

35、委员会制的缺点权责不明、易相互扯皮,名义上是集体负责,实际上是无上负责,行动迟缓,意见难统一,容易造成反应迟钝,行政效率不高。

36、行政管理过程含义所谓行政管理过程,就是指在一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方法业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37、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意义1、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现有行政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2、电子政务有助于创立全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措施;3、电子政务为全面实现行政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手段。

38、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功能1、导向和约束功能;2、自我调节功能;3、示范与激励功能。

39、依法行政的作用与意义(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在15)1、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2、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4、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

40、以德行政的重要意义1、以德行政有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合理化;2、以德行政有助于增强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意识;3、以德行政有助于社会风气的优化。

41、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1、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2、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3、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的制约;4、行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

42、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依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43、行政问责制所谓行政问责制就是对行政管理员中出现的失误,不仅要追究行政管理当事人的责任,而且还要追究相关行政领导人的责任的一种制度。

论述题:

1、.试述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答:在当代,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总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干部队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一方面,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把属于企业的自主权切实下放给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把属于市场调节的职能切实转移给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搞好总量平衡和综合协调,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

(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向地方,企业和社会下放了大量的权力,政府对社会和企业的具体审批事务大大减少.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就应该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重新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合并相同,相近和相似的职能,交由同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同时加强和完善对权力行使监督机制,使权责相适应.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都严格依法(包括宪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事务,治理国家.世界各国都一样,国家机关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与公民关系最密切且休戚相关,因而权力最大,机构最多,人数最众的,是行政管理机构.自然,行政管理机构能否依法办事,对公民的榜样作用也最强.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80%都须行政管理机构执行.因此,行政管理机构能否依法行政,将从总体上决定我国能否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试述工商行政管理及其主要内容.答:工商行政管理,是指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国家通过特设的行政管理机构,对市场主体及其市场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管理与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主管工商企业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和科技经营团体的登记注册,依法确认其企业法人资格或合法经营地位,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监督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国家授权,负责各种公司的审批和核准登记发照.

(2)统一管理城乡集市贸易,依法查处集市贸易中的违章违法行为;依法监督管理农副产品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和各种专业市场.参与生产资料市场以及资金,劳务,技术,信息,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的监督管理.

(3)监督检查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调解与仲裁经济合同,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企业租赁经营合同和技术合同的纠纷,确认无效经济合同,查处违法经济合同.

(4)办理城乡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经营者的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依法监督管理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5)办理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依法监督管理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6)办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j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和华侨,港,澳企常驻代表机构等的登记注册,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农业执照》,《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或《华侨,港澳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监督他们的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7)负责国内商标和外国(地区)商标的统一注册和管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查处假冒,侵权行为.

(8)管理经济广告,社会广告和文化广告,查处广告经营和广告宣传中的违法违章行为,指导广告协会篚工作.

(9)检查,处理经济违法违章行为,打击投机倒把,走私贩私活动.对违法的单位和个人执行行政处罚.

(10)研究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针政策,拟定有关法规,规章和制度.

3、试述依法行政的作用和意义.答:答案要点:依法行政作为_种宪政原则与行政管理模式,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发展的基本方向.这一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对于现代国家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行政管理改革的巩固与完善,都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1)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2)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韵客观要求与保证.(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4)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

4、试述行政绩效评估程序的步骤.答案要点:实施具体的行政绩效评估应包括制定计划,初步调查,管理控制评估,详细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五个步骤:(1)制定计划①制定计划的目的.②计划的具体内容.③书面计划.(2)初步调查(3)管理控制评估(4)详细评估①详细评估的目,的.②详细审查的内容.(5)撰写评估报告

5、试论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相互关系。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1)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2)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动态平衡;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6、试论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1)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是实行行政职能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3)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移(2)职能方式的转变(3)职能关系的转变。

7、试论行政组织的冲突?冲突类型:(1)组织中个人冲突及原因:个人价值观不同、个人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个人认识上的偏差、个人本位主义思想、个人心理行为习惯的差异、工作竞争六方面造成的冲突(2)组织中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3)组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及原因:参与决策的需要、目标差异、团体间认识上的差异、各团体间权责不明划分不清、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和不良团体作风五方面。B解决冲突的方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润滑双方分歧;强迫执行。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要区分对待破坏性冲突和建设性冲突。

8、试论行政组织的发展。从组织发展的目的看,从组织发展的内容看,从组织发展的方法看。

9、试论行政领导者的授权艺术。授权的类型:刚性、柔性、惰性、模糊授权;领导者授权的原则:因事择人视能授权,明确权责适度授权,授权留责监督控制,防止反向授权。

10、试论行政首长负责制与集体领导的关系。A首长是行政领导活动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所在;

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是行政领导活动顺利展开的制度化保障;B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集体领导的关系:(1)集体领导不能代替首长负责制(2)首长负责制是一种组织领导制度,领导集体的分工负责是一种运用方式。

11、作为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如何体现的?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

12、试论现代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信息与预测原则;系统与优化原则;时效与可行原则;民主与科学

原则。

13、分析现代行政决策的发展趋势。民主化趋势;综合化趋势;科学化趋势。

14、试论行政沟通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是消除隔阂和矛盾,增进了解,统一认识,协调行动的重要手段;是联系政府机关各部门、各环节的纽带,有助于政府机关完善管理,提高效率;能鼓舞行政人员的士气,增强行政组织的内聚力;是医治官僚主义的良方。

15、试论行政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A行政沟通的障碍因素:组织障碍、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地位障碍、地理障碍;B排除行政沟通障碍因素的方法: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监督、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规定沟通渠道,完善信息沟通制度、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

16、论行政监督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行动统一原则;尊重下级原则;幅度原则;时效原则;经常性原则;公正性原则。

17、试论财务行政的特点。公益性;多源性;保障性;纪律性;勤俭性。

18、试述行政机关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完善机构设置;提高人员的办事能力;加强制度建设;运用现代技术方法。

19、试述行政文化的构成与作用。构成:行政文化的关系性构成,行政文化的发生性构成,行政文化的其他构成;作用:行政文化的一般功能,行政文化对内向性行政的作用,行政文化对外向性行政的

作用。

20、转轨时期应如何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途径;行政伦理的制度规范与行政伦理的理想信念的协调互补;确定行政伦理的最低要求和行政伦理的理想追求。

21、试述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A行政系统的功能更新:政府生产职能的更新,政府调控职能的更新,把企业家精神逐渐引入到政府部门。B行政系统的结构改革:组织重构,合理调整权力结构,私有化改革,规模适度化;C行政制度的创新:政府决策体制的创新,完善政府公务员制度。

22、试分析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阻力与动力。阻力:外部制约: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改革配套程度。内部制约:既存制度,政府雇员,行政价值。动力:外部动力: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内部动力:新技术方法的推动,政府内部改革人士的推动,政府雇员的利益需求。

23、试述行政发展的趋势。信息社会与行政发展:行政环境的优化,行政价值观的重塑,行政技术的创新;行政现代化的模式建构:行政组织的高度完善化,行政决策的高度科学化,行政法制化,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与知识化。

24、试述行政执行的作用(1)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行政决策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作出的,及时正确地将决策付诸实施,行政决策才具有实际意义,政府的工作目标任务才能真正完成。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且执行人员的创造性活动可以弥补规划、决策的不足,提高决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决策正确与否最终必须由行政执行来检验。通过行政执行就能够发现原决策本身的错误和不足,为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是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重要途径。(3)行政执行是实现公共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公共行政职能是政府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内容的总概括,是公共行政活动的实质和方向的集中反映,因而也是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前提。它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这些职能无不需要通过指挥、沟通、协调、控制等行政执行的诸多环节来加以实际运作和落实。因此,行政执行不仅仅是公共行政职能的具体表现,更是公共行政职能得以实现的必要形式。(4)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行政执行不仅仅是行政机关的任务,也是行政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完成一项行政任务,往往需要许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甚至会牵动整个行政系统。因此,行政执行的情况和效果能够检验和衡量行政组织的设置是否合理、行政领导者与一般工作人员的配备是否得当、具体的工作制度是否健全、信息系统和监督系统的工作是否得力、各有关单位的权责划分是否明确适当等。同时,行政执行的效率和效果也直接影响公共行政的效率和效果。

25、简述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答:行政执行是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为实现行政决策目标而进行的行政活动,A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包括:(1)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十分重要,要做以下工作①行政执行限制条件的分析。包括:第一,对行政执行环境进行限制条件分析;第二,对行政决策本身进行限制条件分析;第三,对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进行限制条件分析。②制定行政执行计划。这是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执行计划包括:第一,制定行政执行程序;第二,安排物资资源。③确定行政执行机构,安排执行工作人员。首先必须确定需要什么样的机构来执行;其次必须对各个部门和各

种工作人员进行定岗位,定任务,定目标,定职,定责,合理授权;最后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④法律政策和思想上的准备B(2)行政指挥,行政执行阶段是从执行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开始着手全面实施到达成行政目标。行政指挥是行政领导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按照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对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进行有效地协调、控制、沟通和监督,以达成行政目标的活动。(3)行政沟通

行政沟通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在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行的政务信息的交流与传递。(4)行政控制

行政控制是指根据行政目标和标准,对各方面行政工作的检查与监控,以保证他们按照行政目标和标准的执行计划开展工作,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行为过程。(5)行政执行的总结,行政执行的总结是对行政执行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这是行政执行的最后程序,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

26、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较发达的城市工业体系与更为普遍化的小农业经济并存,呈现出强烈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第二,国民经济各项总量指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各种人均经济指标却很低。第三,我国基本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自主性较强的国民经济体系,全国各个地区、部门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第四,科技发展水平也相当不平衡。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7、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存在问题:1、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完善措施: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管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就是界定组织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过程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术,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间复杂性的能力 简答题 简述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追求组织使命的实践活动 管理人员是如何分类的 (1)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不同层次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2)根据管理者所负责的领域差异,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同基层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上有何区别? 高层管理者是对整个组织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配具体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管理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学习组织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单一的模型,它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思考 柔性组织柔性组织是指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时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负的责任 简答题 简述企业环境的构成 企业环境由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及微观环境构成 简述企业文化的结构 核心的精神层中间的行为层外在的形象层 简述企业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 消极功能:组织变革的障碍文化多样化的障碍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试述企业环境的新变化 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兴起 试述企业如何管理环境 (1)树立正确的环境管理观念 (2)选择合适的环境管理分析方法 (3)遵循科学的环境管理程序 (4)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试述企业管理环境的一般方法 广告舆论联合或联盟制定战略 第三章 名词解释 程序化决策指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指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决策 德尔菲法这是一种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的方法,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对方案作出评估和选择 简答题 什么是决策?决策的特征有哪些? 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相对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特征(1)决策要有明确目标,没有目标就不存在决策 (2)决策方案要考虑可行性 (3) 决策的关键和实质是比较和选择

微生物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1.微生物(Microbiology):微小生物的总称 2.芽胞:特殊的休眠构造 3.碳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地物质 4.氮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 6.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微生物生长的特殊要求或对某些化学、物理因素的抗 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7.鉴别培养基:根据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化学试 剂,从而用肉眼就能识别所研究的细菌而设计的培养基。 8.光合磷酸化:是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作用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 的过程,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9.发酵作用:是不需要外源电子受体的基质能量转移代谢。 10.有氧呼吸:是指微生物氧化底物时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 11.无氧呼吸: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包括底物氧化及能量产生的代谢过 程 12.酒精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转化成乙醇的过程,其产物是乙 醇和二氧化碳。 13.同型发酵:其过程为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 的催化下由NADH+H还原为乳酸(H为氢离子)参考P56的乳酸发酵的来写。14.异型发酵:发酵的特点是经HMP途径,存在磷酸酮糖裂解反应参考P56的乳酸 发酵的来写。 15.丁酸发酵:即由糖类生成丁酸、乙酸、二氧化碳和水的发酵 16.次生代谢:次生代谢是指生物合成生命非必需物质并储存次生代谢产物 的过程 17.质粒:是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成分 18.野生型(wild type):从自然界分离获得的菌株称为野生型 19.突变体(mutant):细胞中DNA碱基和碱基序列的任何改变称为突变,如果 改变了碱基在复制后稳定地存在于子代中,则成为突变型p89 20.营养缺陷型(auxotroph):需要某种生长因子的突变体称为营养缺陷型 21.转化作用:是外源DNA不经任何媒介被直接吸收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22.转导作用.:通过噬菌体介导的DNA在不同细菌细胞间转移和基因重组的现 象 23.接合作用:通过两种细菌细胞的直接接触而将DNA从一种细菌转移到另一种 细菌 24.普遍转导:在普遍转导中,任何遗传标记都能从供体转移到受体。 25.特异转导:是噬菌体对寄主的特定基因进行非常有效的转移 26.分批培养:采用完全封闭的容器,一次接种,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均可采用 27.同步生长:严格控制培养条件,使群体细胞中每个个体在生活周期中都处于 相同的生长阶段 28.细菌的生长曲线:将少量单细胞微生物纯培养菌种接种到新鲜的液体培养基 中,在最适合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菌体的数量,在以几何曲线表示,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成的曲线称生长曲线。 29.菌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 群体

2020 公共行政学简答题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之简答A 简答题: ※1、公共行政的特点? 答: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1)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公共行政的作用? 答:(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 3、公共行政产生的历史条件? 答:(1)公共行政学是大工业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2)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是工业社会高速发展要求加强行政管理的必然结果。(3)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也是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4)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政治学的发展有直接联系。 ※4、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答:(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学科;(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5、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答:(1)公共行政研究政府能够管什么。(2)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应该管什么。(3)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由谁来管。(4)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怎么管。(5)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为什么管,也就是管理的目的。 6、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答:(1)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取向。(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哲学研究方法。(4)跨学科的研究方法。(5)实证研究方法。(6)比较研究方法。 ※7、行政环境的特点? 答:(1)复杂性;(2)约束性;(3)特殊性;(4)不稳定性。 ※8、组织文化的特征? 答:(!)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对人的关心程度;(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7)报酬标准;(8)重视结果;(9)控制程度。 ※9、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自考行政管理学-常考简答题[1](1)知识讲解

十、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1、有助于我们弄清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2、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3、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四、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十、政治环境三要素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十一、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较发达的城市工业体系与更为普遍化的小农业经济并存,呈现出强烈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第二,国民经济各项总量指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各种人均经济指标却很低。第三,我国基本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自主性较强的国民经济体系,全国各个地区、 部门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也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第四,科技发 展水平也相当不平衡。 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十二、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 政管理的影响。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 政管理的影响。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 的影响。 十五、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 响。 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 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 政功能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 政运行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 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 的影响。 一、行政权力具体来源:强制力、诱导力、组 织制度、信息、个人因素。特性:公共性、执 行性、有限性、阶级性、强制性、普遍性 三、权力的类型: 1、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 从属性权力。 2、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权力又可分为公共 权力和私人权力。 3、根据权力作用领域,分为政治权力、经济 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等。 五、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 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 三、权力的类型: 1、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 从属性权力。 2、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权力又可分为公共 权力和私人权力。 3、根据权力作用领域,分为政治权力、经济 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等。 五、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 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 六、行政权力的定义及基本特征?行政权力是 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也是一种政治 权力,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 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 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 能力或力量。行政权力的特征:1、行政权力 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 权限的非政府组织。2、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 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 的社会组织。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 意志。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 七、行政权力的公共性? 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 个人或私人组织。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管理学 一、名词解析 1、管理(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 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标准化原理(P11):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 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 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具有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家的话语 说,就是单个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P23 7、问题强度(P28): 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 业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 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方法。

10、风险型决策(P94):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 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心能力(P117): 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一项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 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14、负强化(P211):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5、战略性计划(P111):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16、建设性冲突(P175): 是指组织成员从组织利益角度出发,对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等。 17、定规维度(P195): 代表领导者构建任务、明察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明晰沟通渠道的倾向,或者说,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 18、管理幅度(P146): 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19、组织文化(P177):

合同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四、名词解释: 1、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P2 2、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P21 3、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用以担保债务履行的担保方式。P10 4、定金: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P12 5、仲裁:仲裁亦称“公断”。是当事人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并负有自动履行义务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P47 6、索赔:索赔是当事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对不应由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损失,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给予赔偿或补偿要求的行为。P177 7、建筑工程一切险:建筑工程一切险是承保各类民用、工业和公用事业建筑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水坝、港口等,在建造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引起的一切损失的险种。P14 8、固定价格合同:固定价格合同是指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价款不再调整的合同。这种合同的价款并不是绝对不可调整,而是约定范围内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P109 五、简答题: 1、①什么是要约?②要约的有效要件有哪些?③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有哪些?P27 答:①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②要约应当具有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③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它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

预备行为,在法律上无须承担责任。这种意思表示的内容往往不确定,不含有合同得以成立的主要内容。

国开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A)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国开行管专科《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A)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备注:资料整理于2017年4月28日,适用于国开行政管理专科学员;资料涵盖期末考试全部简答题及论述题;为方便学员考试试题已经排序。 1.半总统制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经全民投票当选的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又掌握行政权,总理是名义上的政府首脑。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和总理。这样,政府实际上有两行政首长。总理领导政府,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 总统是实际的权力中心,他不对任何机关负责,但是他有很多权力。他有召集议会特别会议、签署法令、发布命令、公布法律等权力,负责制定外交政策。他有权任命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内阁会议,发布总统咨文。 议会通过谴责案即对政府不信任投票案或对政府的政策进行否决时,总理必须向总统提出总辞职。总统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也有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将重要法案提交全民公决的权力。同时,总统又是国家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指挥军队的权力。 2.部长会议体制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部长会议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选举产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对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要服从它的决定,无权与它抗衡,也无权将它解散。 部长会议由部长会议主席、第一副主席、副主席、各部部长、各国家委员会主席和其他有关人员组成。它有权按照宪法来领导和管理国家一切政务。 部长会议主席团是其常设机构,由部长会议主席、第一副主席和副主席组成,人数较少。部长会议主席团集体掌握国家行政权力,集体决策,实行会议制,不实行政府首脑负责制。 3.法制监督具有哪些特征? (1)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2)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3)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4)监督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5)以权力制约权力。 4.非营利组织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 (1)非营利组织是公共行政的外延与扩大,它可以弥补政府管理能力的不足;(2)非营利组织重视公共价值,尤其是公平、民主、效能、廉洁和公共利益等公共价值;(3)它更强调公共服务,而不像传统的公共组织强调管理与管制;(4)它的组织更民主、更开放;(5)参与机制的建立。 5.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2)监督市场;(3)中介作用;(4)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5)监督政府。 6.根据公共组织内外部环境,一般可制定的管理战略有哪几种? 第一种管理战略是极小—极小战略。这是将公共组织的内部的弱点与外部环境的威胁结合起来的战略。它就是将公共组织的弱点减少到极小,将环境的威胁减少到极小,并将两者结合使公共组织的损失降到最小的战略。 第二种管理战略是极小—极大战略。这是将公共组织内部的弱点与外部环境的机会结合起来的战略。它就是将公共组织的弱点减少到最小,而最大地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并将两者讲话起来的战略。 第三种管理战略是极大—极小战略。这是将公共组织的优势与外部环境的威胁相结合的战略。它就是将公共组织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将外部环境的威胁减到极小,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战略。 第四种战略是极大—极大战略。这是将公共组织的优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结合的战略。就是将公共组织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最大地利用外部环境的的机会,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战略。 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人事制度历来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地位。任何一个国家必须通过有效的公共行政来维持政权的稳定,而一切公共行政都需要人来推行。因此,选拔数量适当的合格的人来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就成为国家政权能否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政府机关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和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政府的合法性。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发展经济,一靠财力,二靠人 1

行政管理学简答题.doc

行政管理学简答题 1. 政治监督 2. 法律监督 3. 工作监督51 简述层级制的优点和缺陷 1 简述行政改革的取向26. 简述舆论监督的特点层级制的优点: 1. 层级节制,一级管一级,权力关系清楚, 1. 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 2. 以精简机构为取向 3. 以调整组 1. 监督方式的公开化 2. 监督表达形式的直接性 3. 监督效应有利于领导和指挥,有利于提高效率。 2. 责任明确,有利 织结构为取向 4. 以调整权力关系为取向 5. 以人事制度改革的及时性 4. 监督效果具有社会效应。于监督。 3. 行政目标统一,有利于对公务员的绩效考评。 为取向27.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 4. 有利于推行决策。 2. 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对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 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 2. 行政执行是一缺陷: 1. 如果层级过多,信息传递慢或失真,造成决策失 1. 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 3. 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经虽误。 2. 节制严格,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3. 容易出现家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 2. 行政改革应该以大多数人的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长制和依附性上下级关系 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 3. 公众参与制定政策 4. 制定政策一定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 4. 行政执行是一种行52. 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政法律行为。 5. 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机能制的优点: 1. 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 2. 专业极因素。同时,也要充分研究不利条件,充分估计这些不28. 简述行政执行的特点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 3. 分权管理,有利 利条件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所起的负作用。 1. 综合性 2. 目的性 3. 具体性 4. 强制性 5. 灵活性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29. 简述行政执行的原则缺陷: 1. 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对社会和 1. 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降低公共行政的投入和成本,减 1. 忠实决策的原则 2. 迅速有力的原则 3. 创新灵活的原则 4. 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2. 分工过细,会造 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公共利益;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计划安排的原则 5. 团结协作的原则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 定行政目标的达成度 3. 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组30. 简述改善行政沟通的途径53. 简述公共组织部门划分的标准 织和各种要素组合的科学合理程度, 4. 通过测定行政效率 1. 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 2. 明确沟通目的,建立沟通的一般按下列三种标准划分公共组织部门: 1. 是按管理职能可以确定公共行政活动的社会效益的大小。规章制度,使行政沟通规范化 3.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进行和职能目标来划分行政部门 2. 是按地区划分行政部门 3. 按4.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信息的核查和监督。公共行政管理的不同环节来划分公共行政管理部门 1. 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 2. 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 3. 31. 简述行政协调必须遵循的原则5 4.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 4. 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的 1. 依法协调的原则 2. 统筹兼顾,顾全大局的原则 3. 求同存 1. 组织性 2. 非政府性 3. 非营利性 4. 自治性 5. 志愿性 标准。异,动态协调的原则 4. 公正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55. 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 5. 简述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32. 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方面? 1. 行政费用测量法 2. 行政职能测量法 3. 标准比较法 4. 公共 1. 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 2. 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 3. 行政 1. 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 2. 监督市场 3. 中介作用 4. 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决策目的的非赢利性 4. 行政决策的合法性 5. 行政决策地域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5. 监督政府 6.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生指标包括哪些内容?效力的普遍性 6. 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56. 简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1. 经济指标 2. 效率指标 3. 公平指标 4. 效能指标33. 简述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 补助 2. 减免税收 3. 委托公共事务 4. 法律管制 5. 辅导监7. 我国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1. 科学预测原则 2. 信息原则 3. 可行性原则 4. 满意原则 5. 督 哪些?成本效益原则 6. 公平与民主原则 7. 法制原则8. 实现公共利57. 简述行政体制的特点 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 平等原则 3. 公平分配的原益的原则 1. 鲜明的政治性 2. 较强的稳定性 3. 严格的系统性 4. 相对的则 4. 机会均等、能者优先的原则。34. 简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包含的内容。滞后性 5. 历史的继承性 8. 简述行政方法的内容 1. 领导决策系统 2. 人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3. 专家咨询系统 4. 58. 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 1. 基本手段 2. 行政程序 3. 技术方法信息支持系统 1. 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 9. 简述行政方法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作用35. 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府是上级政府的机关, 2. 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 1. 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保证 2. 科学的行 1. 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 2. 确定决策目标 3. 确定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3. 各省、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开展行政工作的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 4. 拟定决策方案 5. 分析方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主权,香港特别行政 关键 3. 科学的行政方法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和政案 6. 选择方案7. 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 评估决策。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 4. 各级地方政府必须 策的重要保证 4. 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36. 政府决策目标的产生有哪几种?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 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 5. 科学行政方法是建设 1. 立法机关确立的决策目标 2. 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方针、委会和委员会所做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政府的主要领导 高效廉洁政府,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 6. 科学的行政路线和政策 3. 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具体决策目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 方法可以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主的民主,可以加强政府的合标 4. 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粗略目标 5. 针对组织59. 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法性。本身的发展所确定的决策目标。 1. 政治原则 2. 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 3. 有利于发展的原则 4. 10. 简述标杆瞄准的类型37. 简述机关行政的特征有效管理的原则 5. 民族自治原则 1. 内部标杆瞄准 2. 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 3. 行业内标杆瞄 1. 机关行政的事务性 2. 机关行政的综合性 3. 机关行政的时60. 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准 4. 跨行业标杆瞄准 5. 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效性 1. 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2. 公共行政的政治11. 简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38. 简述机关行政的作用性; 3. 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 4. 公共行政的民主性 5. 1. 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不同 2. 规范人们行为的范围和程度 1. 发动作用 2. 枢纽作用 3. 保障作用 4. 效率作用 5. 联系作公共行政的公平性 6. 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不同 3.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用61.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12. 简述法治行政和特点39. 简述机关行政的主要内容 1. 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学科 2. 公共行政学1. 职权法定 2. 法律保留 3. 法律优先 4. 依据法律 5. 职权与 1. 机关日常工作程序的管理 2. 会议管理 3. 公文与档案管理是应用性的学科 3. 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4. 公共职责统一。 4. 行政经费管理 5. 机关总务后勤管理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 5.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13. 简述行政立法的原则40. 简述人事行政的特点62. 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 1. 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的原则 2. 依法立法原则 3. 1. 法治化 2. 专业化 3. 职业化 4. 现代化 1. 复杂性 2. 约束性 3. 特殊性 4. 不稳定性 民主立法原则 4. 科学立法原则41. 人事行政专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63.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4. 我国行政立法要求处处以人民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重 1. 国家公务员职业专业化 2. 人事行政理论专业化 3. 人事行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 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政机构专业化 4. 人事管理方法专业化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 1. 人民权力至上 2. 人民政治参与 3. 个体权利为重点 4. 权利42. 简述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救济 1. 德才兼备原则 2. 知人善任原则 3. 公平竞争原则 4. 功绩原64. 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15. 行政法规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则 5. 依法管理原则 1. 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 2. 团队精神 3. 对人的关心程度 4. 1. 行政法规的制定文体是国务院 2. 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4 3. 人力资源主要具有哪些特征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 5. 风险承受程度 6. 民主程度 7. 报酬标律的授权制定 3. 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 4. 行政法 1.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2. 人力资源的时代性 3. 人力资源的准 8. 重视结果9. 控制程度 规具有法的效力能动性 4. 人力资源的再生性 5. 人力资源的增值性65. 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 16. 简述行政规章的基本特点44. 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 1. 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即有权制定部 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团结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 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的机关 2. 行政规章的制定根据是法律、的重要保证。人事制度历来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地位。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惟亲,实 行政法规以及决定、命令的授权 3. 行政规章应当按照法定 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界禄制度;二是衍射公共行政模式, 程序制定 4. 行政规章具有法的属性件 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不断开发和培养公共部门人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 17. 公共财政具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力淘汰,是造就一支优秀公务员队伍的重要途径。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一发任命,依法行政; 1. 政府是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 2. 公共财政分配的目的,是45. 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为了满足公共需要 3. 公共财政具有强制性和补偿性。 1. 合法权力 2. 奖惩权力 3. 专业知识权,又称专家权 4. 归属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 18. 简述公共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权,又称关系的权力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 1. 将资源配置于无法按付费原则经由市场配置的公共部门46. 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种类66. 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2. 将资源配置于自然垄断倾向而不宜由市场配置的非竞争 1. 政治责任 2. 法律责任 3. 行政责任 4. 道德责任 1. 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 2. 政府职能强制性特点 3. 政府职性商品和行业 3. 将资源配置于具有高风险,且预期收益不47. 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能的系统性特点 4. 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 5. 政府职确定,但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4. 将资源 1. 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能的服务性特点。 配置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私人部门无力投资的基础产的决定 2. 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3. 负责制定67. 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业和部门。公共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 正确地 1. 外部性问题 2. 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 3. 公共物品的提供 4. 19. 简述公共财政调节收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选拔、使用人才 5. 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无知和非理性 5. 不平等问题 1. 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分配关系 2. 调节部门及产业间的收入行监督、检查 6. 做好协谳工作。68. 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分配关系 3. 调节地区的收分配关系。48. 行政领导者素质主要有哪些方面构成 1. 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 20. 简述行政监督的特点 1. 政治素质 2. 文化素质 3. 道德素质 4. 心理素质 5. 身体素替; 2. 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 1. 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2. 监督对象的双重性 3. 行政监督内容质 3. 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 4. 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 的双向性 4. 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 5. 法律地位的独立性49. 简述完整制的优点和缺陷。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21. 行政监督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完整性的优点: 1. 有利于一个公共组织或一个公共部门的69. 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1. 监督主体依法行使监督权,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 政令统一,权力集中 3. 高度自主, 1. 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 2. 对经济进的干涉。 2. 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活动所需的人员、经费、有独立的决策权,有利于调动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积极性 4. 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 3. 直接生产和技术手段和信息等不受任何监督对象的制约和影响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制定政策,反应灵活。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 4. 管理国有资产的22.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缺陷: 1. 资源有限,不宜办大事;上级也不能进行统筹安职能 1. 执政党的监督 2. 权力机关的监督 3. 行政机关的监督 4. 排。 2. 高度自主,容易出现各自为政。 3. 缺乏全局观念,70. 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 司法机关的监督 5. 社会监督只顾局部利益。 1. 意识形态职能 2. 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 3. 发展文学艺23. 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具有的两个前提是什么50. 简述分离制的优点和缺陷术和体育卫生职能 4.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 5. 清除一是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即政务公开。二是社会监督必须分离制的优点: 1. 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资源整合,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与国家权力体系的监督相结合。团结协作,统筹兼顾。 2. 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统一 24. 法制监督具有哪些特征领导和统一指挥。 3. 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强调部门职能。 1. 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 2. 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 4. 有分有合,集中集权与分权的优点; 力的主体 3. 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4. 监督方式和手段具有缺陷: 1. 多元领导有可能造成下级无所适从, 2. 人与事分 多样性 5. 以权力制约权力。离,不利于以地公务员的领导和使用。 3. 难于协调,容易 25. 简述权力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出现文山会海。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 一、名词解析 1、管理(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标准化原理(P11):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 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具有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家的话语说,就是单个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P23 7、问题强度(P28): 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

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法。 10、风险型决策(P94):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 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心能力(P117): 是组织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一项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 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14、负强化(P211):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5、战略性计划(P111):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 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第 2 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 收缩- 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 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eT是偶联因子。 第3章血液 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例如,%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 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增加的题) 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即使在ABC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ABO俞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第 4 章生命活动的调控神经部分:名词解释: 1、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2、牵涉痛:是某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3、胆碱能纤维:凡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简答题: 1、简述突触传递过程。 答:突触前神经元的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使突触前膜对Ca2+ 的通透性增大,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小体(神经细胞内),促进突触小体内的囊泡与前膜融合、破裂,通过出胞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于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改变后膜对一些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离子跨膜流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局部电位变化,即产生突触后电位,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说明自主神经的递质、受体类型及分布、递质与受体结合的效应及受体阻断剂。 自主神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①递质:交感神经(其递质为Ach)和副交感神经(其递质为NA ②受体类型:交感神经:a i、a 2 ,B i、B 2 副交感神经:M、N1、2 分布及效应(递质- 受体结合后): M受体:心脏一抑制,支气管、消化管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一收缩,消化腺一 分泌增加,瞳孔一缩小,汗腺一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一舒张等。 Ni受体:神经节突触后膜一节后纤维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 N受体:骨骼肌运动终板膜一骨骼肌收缩。 a i受体: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开大肌—收缩(瞳孔—扩大)等。 a 2受体:

[专业课]《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务求背诵) (仅限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公共行政学 第二章: 1、公共行政环境 第三章: 1、政府职能 2、市场体制 3、市场失效 第四章: 1、行政体制 2、中央政府体制 3、地方政府体制 4、行政区划体制 第五章 1、分离制 2、层级制 3、公共组织结构 4、管理层次 5、管理幅度 6、非营利组织 第六章 1、行政领导 2、行政领导者 3、委任制 4、考任制 5、选任制 6、行政领导责任 7、选任制 8、行政领导责任 第七章 1、人事行政 第八章 1、机关行政 第九章 1、行政决策 2、程序性决策 3、非程序性决策 4、经验决策 5、行政决策参与 第十章 1、行政执行 第十一章 1、舆论监督 2、社会监督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1、行政道德 2、行政立法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5、行政复议 第十四章 1、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第十五章 1、行政效率 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第十六章 1、行政改革 2、政府再造 二、简答题 公共行政的特点---P4 行政环境的特点----P26 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哪些?---P57

行政体制的特点---P72 行政体制的作用---P73 公共组织的作用---P88 行政领导的作用---P113 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P123 人事行政的特点---P139 机关行政的作用---P169 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P185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硬把我的要点有哪些---P204 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P208 行政监督的原则----P232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P234 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P256 法治行政的特点---P283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三、论述题 公共组织的特点---P86 行政决策的特点---P184 行政监督的作用---P234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P330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原则---P341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行政改革的取向---P349 行政改革的阻力---P351 执行改革的动力---P354 行政改革的对策—P3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