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看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

第29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月 Vol. 29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7

────────── 收稿日期:2006-07-20

作者简介:刘格均(1978-),女,河北唐山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 - 84 -

?哲学经济学研究?

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看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

刘格均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适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主张,这一主张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理论。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构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人民内部矛盾;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1-0084-0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我们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首次联系到了一起。那么,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具体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两者之间有何关联,以及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给予解答。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

1.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提出

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在国际形势发生新变化,国内矛盾日益突显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顺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整个国际背景也发生了很大变动。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后,赫鲁晓夫掀起的反斯大林的浪潮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整个国际局势在帝国主义的借机打压下,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波匈事件也随之发生。受这些国际因素的影响,加上我党在三大改造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工作过粗、要求过急的错误,1956年冬在我国也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不安定的因素,人民内部矛盾日益突出。这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应该说,毛泽东认识和思考当时国际国内新形势、新问

题的过程就是他酝酿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首先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矛盾,继而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956年3月,毛泽东在《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总结了斯大林晚年错误的历史教训,破除了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的旧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矛盾的新论断,迈出了提出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关键一步。接着,在同年底,毛泽东又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进一步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的论断,并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性质以及解决矛盾的基本方针作了初步论述。在同年12月4日给黄炎培的信里,毛泽东简要地提出了国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1957年1月,他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明确地向党的高级干部提出了“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研究课题。一个月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毛泽东针对为什么要提出人民内部矛盾这一问题,有这样一段论述,他说:“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1]从这里不难看出,毛泽东提出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是为了把我国建成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稳定、全国各民族团结协调的和谐局面。

刘格均: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看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

- 85 -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957年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提出,为当时人们协调人民内部各种关系,解决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然而,在这个学说提出后不久,毛泽东又根本改变了中共八大决议上有关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由此造成了这个正确理论逐渐地被错误的指导思想所掩盖,以至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现了极大的波折。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我们党的施政方针才逐渐恢复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并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又使得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开始多样化,并使不同利益群体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逐渐加剧,人民在经济领域的矛盾自然又会引发人民在政治和思想等领域的矛盾,从而使得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

在现实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找出最具有本质特征和影响全局的矛盾,从中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这也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结果。针对现实矛盾的特点,我们党在十六大上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接着,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又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联系在一起,“我们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与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借鉴是分不开的。

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构想两者之间的联系,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6月给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作了专门阐述。他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个重大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是要构建“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2]。因此,在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当中,已经包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我们党在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构

想,也是源于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构想的理论指导

从表层意义上分析,“和谐”和“矛盾”两者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它们反映了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所谓“和谐是事物本质中差异面的统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它是反映矛盾统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立面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协调性、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的辩证法范畴。它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形式之一”[3]。上述说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正确提示了和谐的本质属性,即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同理,矛盾则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任何矛盾的同一性都是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4]。所以社会的“和谐”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而“矛盾”状态才是贯穿我们社会发展始终的问题,这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矛盾的普遍性的原理。那么,为了在社会发展这个“矛盾”的主旋律中,达到不断“和谐”局面,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就成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给了人们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中,毛泽东同志指出:“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1]上述说法反映了毛泽东同志通过纠正人们对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错误看法,主张我们党通过“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进而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根据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有关论述的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2]

从内容层面上看,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当中有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石。在这一学说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

第29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月

- 86 -

况。”[1]那么,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并且是在“基本适应基础上的不适应”。人们才可以通过不断调节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不断地解决这些矛盾,由此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适应”和它们之间的“又相矛盾”这样一对既统一又斗争的辨证关系,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断改革,不断完善,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理论基础。为此,胡锦涛同志也特别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2]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构想的现实指导

毛泽东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包含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两个主要问题,这一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对当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意义重大。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必须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国际社会的经验教训表明,只有高度重视协调各类社会矛盾,才能保持社会的相对和谐与稳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要求人们,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也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发多样的情况,这是我国社会深刻改革中难以逃避的现象,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以致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2]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呢?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两类矛盾时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系列的方针。比如,在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他主张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处理和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问题,他主张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解决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他主张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等。无疑,这对今天处理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毛泽东选集(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6-27. [3] 李殿斌.简论和谐范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4):28.

[4]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58.

An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Idea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Based on Mao’s Theory of Socialist Contradiction

LIU Ge-jun

(Marxism and Ideology Departmen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our reform,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China have become more obviou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CCP advanced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during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Mao’s contradiction theory.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idea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based on Mao’s Inner-party Contradiction and Struggle Theory has a higher academic value and certain realistic meaning.

Key words: Theory of Socialist Contradiction;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harmonious society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