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旅游资源分类

宁夏旅游资源分类
宁夏旅游资源分类

宁夏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举例

A地文景观AA综合自然旅游

AAA山丘型旅游地

AAB谷地型旅游地

AAC沙砾石地型旅游地

AAD滩地型旅游地

贺兰山,六盘山,东岳山,

南华山风景区;

九龙山;

寺口子旅游区,滚中口风

景区;

兵沟汉墓燕子湖景区;

AB 沉积与构造

ABB褶曲景观

ABC节理景观

ABG生物化石点

月亮山;

五峰山;

恐龙化石群;

AC 地质地貌过程

形迹

ACC峰丛

ACI 丹霞

寺口风景区;

火石寨自然保护区;

AD 自然变动遗迹ADB泥石流堆积三关口;

B 水域风光BA河段

BAA观光游憩河段黄河古渡,泾源野荷谷,金

沙湾旅游区;

BB 天然湖泊与池

BBA观光游憩湖区

BBB沼泽与湿地

BBC潭池

盐湖,永宁鹤泉湖;

鸣翠湖,西湖公园,沙湖;

泾源老龙潭;

BE 河口与海面

BEA观光游憩海域泾河源;

BF 冰雪地BFB长年积雪地苏峪口滑雪场;

C 生物景观CA树木

CAA林地

CAB丛树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石嘴山

森林公园;

银河红柳林景区,挂马林海;CB 草原与草地

CBA草地

CBB疏林草地

通湖草原旅游区,马兰花大草

原;

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

CC 花卉地

CCA草场花卉地

CCB林间花卉地

苏峪口公园;

中山公园;

CD 野生动物栖息

CDA水生动物栖息地

CDB陆地动物栖息地

CDC鸟类栖息地

CDE蝶类栖息地

沙湖;

罗山自然保护区;

青铜峡鸟岛;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

DB 天气与气候现

DBA云雾多发区

云雾山;

E 遗址遗迹EA史前人类活动

场所

EAA人类活动遗址

EAB文化层

水洞沟遗址;

恐龙化石群;

EB 社会经济文化EBB军事遗址与古战场烽火台,战国秦长城;

活动遗址遗迹EBC废弃寺庙

EBF废城与聚落遗迹

EBG长城遗迹南关清真寺,高庙,南关清真大寺,同心清真寺,纳加护清真寺,银川清真寺,固原清真寺,云青寺,老王清真寺,中宁石空寺,固原关帝庙;

西夏王宫,安西王府,隋唐石门关;

战国秦长城,吴忠古长城,北长城;

F 建筑与设施FA综合人文旅游

FAA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FAB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FAD园林游憩区域

FAE 文化活动场所

宁夏理工学院,宁夏大学,

宁夏医学院;

苏峪口滑雪场;

东公馆,宁圆,西安古城

影视城,中卫,华夏西部

影视城;

FB 单体活动场馆

FBC展示演示场馆

FBD体育健身馆场

贺原博物馆,西夏博物馆,

大拱北;

石嘴山市体育场,银川市

体育馆,湖滨体育馆;

FC 景观建筑与附

属型建筑

FCA佛塔

FCB塔形建筑物

FCC楼阁

FCD石窟

FCE长城段落

FCI广场

FCK 建筑小品

青铜峡108塔,承天寺塔,宏佛

塔,拜寺口双塔;

多宝塔,禹王庙铁塔,璎珞宝

塔,海宝塔;

文澜阁;

灵应山石窟寺,天都山石窟,

无量山石窟;

烽火台,战国秦长城,吴忠古

长城,北长城,宁夏长城;

西夏广场;

钟鼓楼,红园;

FD 居住地与社区

FDA传统与乡土建筑

FDB特色街巷

中华回族风情园,文澜阁;

朝那城;

FE 归葬地

FEA陵区陵园西夏王陵,西夏陵,明王陵;FF 交通建筑

FFB车站

FFD航空港

银川火车站,中卫火车站,汝

箕沟火车站,惠农火车站,

大武口火车站,迎水桥火

车站,沙坡头户车站,西

大滩火车站;

河东机场;

FG 水工建筑FGF提水设施大水车;

G 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GAA菜品饮食

GAD中草药材及制品

GAE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

宁夏五宝(枸杞、甘草、贺兰

石、滩羊皮、发菜),朔方贡米,

清真美食;

枸杞、甘草;

工艺品“沙漠玫瑰”,石嘴山民

族瓷器;

H 人文活动HA人事记录HAB事件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

HC 民间习俗

HCA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

HCB民间节庆

HCD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

HGH特色服饰

伊斯兰教徒礼拜;

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小

尔迪)、圣纪节;

宁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会;

回族服饰;

HD 现代节庆

HDA旅游节

HDB文化节

HDD体育节

清真美食旅游文化节,宁夏红

色旅游文化节,大漠冰雪旅游

文化节,国际文化艺术节旅游

博览会;

宁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孙瑞瑞

资源环境学院10资城

2011-10-25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模板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1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 ( )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2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旅游研究、区 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 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试行稿) 》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 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 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 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 主要适用于旅游界, 对其它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 以及旅游资源 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 点) 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 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 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阳六中 2012年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科:地理 课题名称:旅游 学籍号: 141011060476 班级:高二(3)班 姓名:覃羽健 指导老师:张莉 贵阳六中教科处制表

摘要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符合贵州发展现状的支柱型产业,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基础条件与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内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这些趋势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发展机遇。本文着眼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关键词: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十字路口”。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理念相当落后,基础条件和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不过也不乏优秀的发展成绩: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所以,要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开放”,尤其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联盟力度,引入外来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工作报告之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

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贵州旅游市场及现有旅游app的调研报告】关于贵州旅游市场及现有旅游app的调研报告 一、贵州旅游概况及前景分析 众所周知,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以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 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 游客。而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 第三产业重点来培育和发展,在各地各部门和全省旅游行业共同努 力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开局良好,旅游 业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 2012年贵州省旅游业繁荣发展。全年旅游总人数21401.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1330.68万人次,增长 25.8%。旅游总收入186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国内 旅游收入1849.49亿元,增长30.2%。2013年全年贵州省接待旅游 总人数26761.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 人数26683.58万人次,增长25.1%;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7.70万人次,增长10.2%。全年旅游总收入2370.65亿元,比上年增长 27.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358.18亿元,增长27.5%;国际旅 游外汇收入2.01亿美元,增长19.2%。 2014年,全省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8.7%左右,旅游支柱产 业地位进一步强化。全年全省接待游客3.21亿人次,旅游接待总收 入2895.98亿元,100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1091个,全年完成投资231.19亿元。除此之外,贵州旅游进入“高铁时代”,贵广高铁使区 域旅游合作进入快车道。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开通当日,来 自广东省的2700余名游客乘贵广高铁赴贵州旅游,黄果树景区三天 迎来4647名高铁游客。2015年元旦期间,贵州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0.6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6%,高铁效应带动前来贵 州的游客快速增长。 2015年1月21日上午9:00全省旅游工作会议 在贵阳召开。会议上明确提出,2015年预计实现接待游客3.5亿人次,确保旅游总收入达到3400亿元左右。这意味贵州旅游市场将面 临持续增长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在会上提出的2015年贵州旅游要 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任务中,明确把智慧旅游的概念提上议程。由

宁夏回族民俗旅游资源

宁夏回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姓名:张颖………………………………………………学号:090205138 ………………………………………………专业:旅游管理………………………………………………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宁夏回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内容提要:随着当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的压力也积聚增加,旅游作为一种放松心情和舒缓压力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对文化信息的需求,因而文化已成为现代旅游的灵魂。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魅力和风采。本文主要从贵州的傩戏在旅游开发中的现状入手,具体分析了回族这一古老民族的民俗文化现象,在当今旅游开发中已经被开发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开发层次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影响,进而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足提出自己的开发建议。 关键字:民俗旅游,回族,宁夏,民俗开发 一:民俗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代代相习的生活事象。它包括民众中传承的物质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等诸多内容。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品格、原始文化品格、生活属性品格、动态积累品格、历史传承品格和地域变异、社会阶层变异等多重品格。民俗的这种多重品格的特性,正好与现代人们旅游的心理需求相合拍。一个国家、一个地域的民俗,其民族品格越鲜明,原始风格越浓,历史氛围越重,地方差异越大,生活气息越足,就越是一种能吸引异国异域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开展本国的民俗旅游活动。如何标民族之新,立民族之意来吸引大量旅游者,已成为各国旅游事业相互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遭遇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色彩独具的民俗系列,这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一种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旅游事业的日益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民间古老文化、传统风俗的形象再现,更能迎合和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求新、求异、求知、求同、寻根等心理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地方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位也日益重要。民俗旅游系列已与山水风光旅游、文物古迹旅游等构成特色旅游系列产品,成为开发潜力最大的一支劲旅。可以预见,民俗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 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发生、差异与扩散,民俗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基本类型,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的研究是国内近几年旅游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已经形成,并为我国开展民俗旅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陶思炎指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是旅游文化的一个范畴(《略论民俗旅游》,《旅游学刊》,1997.2)。温锦英指出,文化,是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3)。薛群惠、张晓萍提出,在开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时,要正确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大多数论者都谈及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的原则,应防止被同化、庸俗化。许多学者结合具体地区的民俗、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分析、评价,论述开发和保护的措施;有的还进行了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的设计。如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人文地理》,1997.3)、郑凡《旅游业中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云南社会科学),1997.2)等。

国家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 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 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贵州的“苗族 文化”更是远近闻名。 以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为例 【摘要】当前,在新的市场经济竞争趋势下,旅游业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而旅游业这一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日渐凸显。笔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中国的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问题很多,特别是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化设计,在这个问题上有人提出见解但并未深入研究。随着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化设计变成了一个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成都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成都的“熊猫文化”更是远近闻名。笔者对通过成都的大熊猫旅游纪念品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剖析,调查,思考和分析,为其进行品牌设计的 总体战略和具体方案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其研究结果可供由相关部门参考,具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本文拟从美术学、品牌学的角度并整合民俗学、旅游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多向度的思考研究尝试。分析了旅游纪念品品牌化的必然性和品牌形象塑造的原则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契合,根据品牌的设计程序和设计原则,对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设计进行了品牌的规范,从品牌的角度来说明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问题:一、对熊猫旅游纪念品进行识别系统也就是其包装进行简要规划;二、对品牌化的熊猫旅游纪念品的产品识别研究;三、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设计品牌化的方法研究,特别针对品牌中产品设计的延续问题进行研究;四、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品牌文化设计;五、成都熊猫旅游纪念品品牌持续发展的策略。最后,对旅游纪念品品牌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黄陂民间泥塑手工艺为中心 【摘要】近几年,从只重视旅游路线的开发到注重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目前湖北旅游纪念品市场面临的问题还比较多,首先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档纪念品较多,设计制作精美,中低当产品缺乏湖北地域特色。其次缺乏特色和本地名牌产品,湖北旅游商品种类繁多,但是能叫的响的似乎没有几个,市场上缺少品牌响亮能够吸引广大旅游者的纪念品,缺乏设计、生产、品牌一体化。最后市场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低,湖北旅游景点多,旅游产品多,但是宣传的少,虽然近几年也看到一些宣传广告,比如咸宁温泉、汤池温泉,但是也只是个别行为,大部分景点的宣传促销力度还不够。关于旅游纪念品具有地方性特色是目前各个地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提高湖北旅游纪念品的艺术含量,设计出具有湖北地域特征的旅游纪念品迫在眉睫。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如何设计好具有湖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呢?本文针对这个 问题从产品造型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从旅游产品设计的角度对湖北的泥塑工艺产品进行创新型分析,分析探讨其他地区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产品是怎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应用到湖北旅游纪念品中,设计出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文章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论述。首先,本文通过对湖北各地民间泥塑工艺,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旅游资源分类表(2018新)

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点) A 地文景观 AA 自然景 观综合体 AAA 山丘型景观 AAB 台地型景观 AAC 沟谷型景观 AAD 滩地型景观 AB 地质与 构造形迹 ABA 断裂景观 ABB 褶曲景观 ABC 地层剖面 ABD 生物化石点 AC 地表形 态 ACA 台丘状地景 ACB 峰柱状地景 ACC 垄岗状地景 ACD 沟壑与洞穴 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 ACF 岩土圈灾变遗迹AD 自然标 记与自然现 象 ADA 奇异自然现象 ADB 自然标志地 ADC 垂直自然带 B 水域景观 BA 河系 BAA 游憩河段 BAB 瀑布 BAC 古河道段落 BB 湖泊 BBA游憩湖区 BBB 潭池 BBC 湿地 BC 地下水 BCA 泉 BCB 埋藏水体 BD 冰雪地 BDA 积雪地 BDB 现代冰川 BE海面 BEA 游憩海域 BEB 涌潮与击浪现象 BEC 小型岛礁 C 生物景观CA 植被景 观 CAA 林地 CAB 独树与丛树 CAC 草地 CAD 花卉地 CB 野生动 物栖息地 CBA 水生动物栖息地 CBB 陆地动物栖息地 CBC 鸟类栖息地 CBD 蝶类栖息地

D 天象与气候景观DA 天象景 观 DAA 太空景象观察地 DAB 地标光现象 DB 天气与 气候现象 DBA 云雾多发区 DBB 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BC 物候景象 E 建筑与设 施 EA 人文景 观综合体 EAA 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 EAB 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EAC 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EAD 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EAE 文化活动场所 EAF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EAG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EAH 交通运输场站 EAI 纪念地与纪念活动场所 EB 实用建 筑与核心设 施 EBA 特色街区 EBB 特性屋舍 EBC 独立厅、室、馆 EBD 独立场、所 EBE 桥梁 EBF 渠道、运河段落 EBG 堤坝段落 EBH 港口、渡口与码头 EBI 洞窟 EBJ 陵墓 EBK 景观农田 EBL 景观牧场 EBM 景观林场 EBN 景观养殖场 EBO 特色店铺 EBP 特色市场 EC 景观与 小品建筑 ECA 形象标志物 ECB 观景点 ECC 亭、台、楼、阁 ECD 书画作 ECE 雕塑 ECF 碑碣、碑林、经幢 ECG 牌坊牌楼、影壁 ECH 门廓、廊道 ECI 塔形建筑 ECJ 景观步道、甬路 ECK 花草坪 ECL 水井 ECM 喷泉

(完整word版)旅游和旅游资源练习题.doc

河北安国中学高二地理 编制人:宋树威 王艳 审核人:齐丽新 旅游和旅游资源练习题 一、结合教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方面知识完成如下连线: 浙江雁荡山 山水组合景观 险峻华山 路南石林 生物景观 武陵源群峰 黄山云海 地质地貌景观 黄果树瀑布 桂林山水 气象气候景观 香山红叶 二、结合教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方面知识完成如下连线: 八达岭长城 埃及金字塔 风土民情 巴黎埃菲尔铁塔 北京故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 宗教文化景观 少林寺 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 古代遗存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A .风土民情 B .孔府碑林 C .北京云居寺 D .路南石林 2.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位置的景观是( ) A .地貌景观 B .生物景观 C .森林景观 D .建筑景观 3.下列旅游资源中,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的是( ) A .北京故宫 B C .哈尔滨的冰雪节 D 4.自然景观美的核心是( ) A .形象美 B .色彩美 C .动态美 D .听觉美 5.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 ) A .科学价值 B .美学价值 C .经济价值 D .历史文化价值 6.长白山的科学价值主要是因为长白山地区有( ) A .喀斯特地貌 B .断块山 C .河流峡谷 D .山地垂直自然带 7.布达拉宫的旅游价值在于它具有( ) A .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B .动听的听觉美价值 C .形象的动态美价值 D .变换万千的气象价值 8.张家界、九寨沟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三亚的潜水.埃及金字

A.历史文化价值B.经济价值 C.美学价值D.科学价值 9.下列风景名胜区与其地貌特征的组合中,不正确的是() A.海南的天涯海角——海浪侵蚀地貌 B.挪威的峡湾——河流峡谷地貌 C.日本的富士山——火山地貌 D.五大连池——火山地貌 10.北京先后修建了“世界公园”、“北京海洋馆” 、“昌蒲河公园”等一批著名旅游 景点,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的特性之一是() A.多样性B.非凡性C.可创造性D.长存性 11.乞力马扎罗山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资源,其非凡性表现为它() ①有“赤道上的雪峰”之称②是非洲的最高峰 ③是世界上自然带最丰富的山峰之一④是世界上最险峻的山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 12.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自然风光、文化古迹,还是民族风情和革命纪 念地都十分丰富。这句话说明:旅游资源的特性之一是() A.多样性B.非凡性C.地域性D.可创造性 13、以下自然现象或事物中,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的是 () A.温泉B.台风C.溶洞D.雾松 14、下列旅游资源的特性中,文化景观旅游资源所独有的是 ( ) A.位置相对稳定性B.物质景象组合性 C.历史文化属性D.非消耗性 15、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共有的特性是 ( ) ① 位置相对稳定性② 物质景象组合性③ 美学属性④ 历史文化属性⑤ 非消耗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6、下列各选项中旅游景观均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有黄果树瀑布、赤水风景名胜区、荔波漳江、遵义会议会址、梵净山等名胜古迹。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为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海拔达2 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由于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加之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二、主要旅游特色 由于以上诸多因数,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旅游构造,当今贵州,旅游总体方向为以下五个方面: 1、红色旅游 贵州的土地上,遍布着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会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流血、奉献、牺牲,而那些承载着革命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纪念地、标志物,会址,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必到之处。红色旅游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部广但相对集中,据网上初步调查,我省红色旅游点160多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在红色旅游点中,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至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行成三线三区。一下是主要路线:一、贵阳(息烽集中营)、遵义(遵义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乌江景区区)、仁怀、习水、赤水(红军四渡赤水)二、贵阳、黔西、大方(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烈士陵园等)。三、贵阳、镇远、黎平(黎平会议会址等)。 2、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主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和内容之光,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贵州省黔东南州更是号称百节之乡。此外,香纸沟布依寨、雷山西江苗寨、雷山郎德苗寨、凯里寨瓦苗寨、清镇黑土苗寨、镇宁石哨布依寨、水城青林苗寨、水城海坪彝寨、六枝坝湾布依寨、安顺娄家庄苗寨、榕江三宝侗寨等,这些都各自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宁夏旅游业发展规划

宁夏特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对西部的大开发,宁夏旅游业行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开发和建设了“小滚钟”、“西夏王陵”、“沙坡头”、“沙湖”等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许多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正处于开发建设之中,已开发的黄河漂流、沙漠探险、六盘山消夏、生态观光农业等特色旅游项目已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热烈欢迎。2000年,宁夏旅游业实现总收入9.3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2%,接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创汇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9%和55%,2001年“五一”黄金周,宁夏各大景区接待游客35.73万人次,景点门票和娱乐收入857万元,又比2000年同期分别增长了57.7%和47.6%,旅游总收入超过500万元。宁夏已不再是被海内外人士称为“中国旅游的最后处女地”和“被中外游客遗忘的角落”。但是,由于宁夏特色旅游业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总体规模小,旅游饭店总数、旅行社总数、从业人数等均居西部各省之末;旅游资源处于粗放开发阶段,有些景点的景区建设、 服务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未达到标准;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缺乏体系和层次化,不能完全适应多层次的市场需求。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宁夏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通过审议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打造“一个轴心旅游带、三大旅游板块、五个城市乡村旅 游圈”的产业空间布局。会议听取了自治区旅游局关于宁夏旅游也发展十二五规 划编制情况的说明。“十二五”期间,我区要建成以首府银川市为集散中心,以 石嘴山、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为副中心的“一个轴心旅游带、三大旅游板块、 五个城市乡村旅游圈”的产业空间布局。一个轴心旅游带就是以402公里“黄河 金岸”为轴心的沿黄城市旅游带。自治区旅游局局长李春阳说。 【出录音】“黄河金岸”旅游建设内容主要有:规划与建设500公里生态文化景 观带和旅游观光休憩区;规划与建设黄河陆路、水路观光和水上运动、娱乐项目, 开辟横城至兵沟段夜游黄河线路;合理规划与整合黄河与滨河大道周边景区景点, 避免重复建设和低层次开发;建成3—5个自驾车营地;规划与建设分层级住宿 与度假设施;建设门户空间项目。完善“中华黄河坛”等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 使之成为黄河宁夏段的地标式建筑群。 三大旅游板块包括,塞上江南新天府,贺兰山历史文化,六盘山红色生态。塞上 江南新天府板块,重点建成一批具有现代旅游功能的大项目,包括:中阿论坛会 议中心、中国国际穆斯林商品交易中心、中国区域性(宁夏)影视基地等。贺兰 山历史文化板块,完善贺兰山东麓一线旅游休闲度假功能,建成贺兰山东麓百里 葡萄长廊;扩大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规模;完成贺兰山岩画景区保护工程; 完成西夏陵景区扩建工程和拜寺口西夏皇家寺院遗址保护工程;规划西夏城(主 题公园);建设三关口(赤木关)明长城陈列馆;认真规划滚钟口景区,突出民 国建筑特色和民国时期的宁夏历史文化主题。六盘山红色生态板块,重点建设固 原须弥山石窟扩建与保护工程,泾河源老龙潭生态文化区扩建工程,六盘山国家 森林公园扩建工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地保护工程,固原古原州文化一条街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及其发展思路 杨刚 摘要:旅游业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比较热门的行业,而开发喀斯特山区作为观光、休闲旅游圣地是喀斯特地区开发旅游的首选之地。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多民族文化交融,给本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贵州的众多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了必然。想要把他们开发出来就必须对其资源特色有个大体的认识,必须认清其开发的优劣势以制定旅游业发展思路、带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吃穿的物质生活,而是开始注重提高修养和知识水平的精神生活,旅游就是其中之一。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1、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

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2、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3、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①]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一、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相关文献,我了解到旅游资源的一些分类方法 1.按旅游资源成因分类 分类依据是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不同原因,即由在旅游资源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所决定的具体分类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1自然赋存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山岳、滨海、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2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古人类以及、帝王陵寝、古代宫殿建筑等 1.3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如野生动物园等。 1.4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如迪斯尼乐园。 2.按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 等级指资源的规模、级别和价值决定的在整个旅游资源体系中某种旅游资源所占的位置;管理范围指某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属于何种组织结构。 2.1世界级旅游资源,包括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纳入《世界自然保护网》的旅游资源,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旅游资源。 2.2国家级旅游资源,包括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地质公园。 2.3省、市级中型旅游资源,如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2.4县级以下小型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等级较低,在县级以下的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源几乎均为本地居民,通常被作为本地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平时以及周末的休闲旅游场所。 3.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 根据资源自身特征及游客体验的不同课分为三类 3.1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动型),即市场对旅游资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市场上利用者的使用导向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与保障资源价值的实现。 3.2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这类资源以市场为基础,对游客吸引力大,高品位的资源是其核心吸引力所在。 3.3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这类资源既具备客源优势,又拥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开发利用价值高,能够全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让他们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 4.按属性分类 旅游学者按照属性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开始将旅游资源分为低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建筑类、消费健身类、购物类7大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忽视了这些资源中蕴含的各种人文概念和旅游价值,不利于旅游的发展。 考虑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更为细致的了解资源内涵,挖掘深层次的意义。有些学者开始讲旅游资源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两部分。 硬资源是已经成型的,能被游客直接消费的旅游产品,如景区、景点等。 软资源是指潜在的,还不一定被游客直接消费,但又具有很大开发价值,富含文化品位或具有特殊时机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文积淀、绝妙策划、政策环境等。 5.按资源的功能分类 按功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 5.1观光游览型,如自然风光、园林建筑等, 5.2文化知识型,如总监文化建筑艺术知识社会风情等。 5.3参与体验型,如,漂流、攀岩、节庆活动等

贵州旅游资源分类

贵州省旅游资源分类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综合自然AA AAA山丘型旅游地:黔灵山、兴义万风林、息峰西望山 A 地文旅游地AAB谷 地型旅游地:天河潭风景区、织金洞、龙宫、香纸沟风景区AAC沙砾石地型旅游地景观AAD 滩地型旅游地:开阳禾丰乡底窝八寨田园 AAE奇异自然现象:石狮长青苔、三都水族的产蛋崖AAF自然标志地:荔波的喀斯特地貌 AAG垂直自然地带:梵净山 AB 沉积与构ABA 断层景观:从江南加逆冲断层系 造ABB 褶曲景观:黄鱼洞、鱼梁河度假村、拖拉褶皱 ABC 节理景观:麻江地区、赤水地貌ABD 地层剖面:石炭系—二叠系剖面、关岭原生态地层剖面AB 钙华与泉华:南江峡谷及紫江地缝钙华瀑 AB矿点矿脉与矿石积聚地:六盘水煤都、开阳磷A生物化石点:贵州龙、金阳碧海化石 AC凸峰贵州紫云格凸河谷风光、梵净山中的老金地质地AC ACB独峰:息烽孚角凌ACC峰丛过程形万峰林、茂兰保护 ACD石(土)林:思南石林、修文石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南江峡谷“金猴吃香蕉”、紫飞鹰岩、北京猿 ACF岩壁与岩缝:贞丰陡峭岩ACG峡谷段落兴义马岭河峡谷、南江峡谷、紫江地缝、香火岩、坡红岩大峡谷、猫跳河峡谷、桃源河峡谷、乌江峡谷永温谷撒河峡谷、六广河峡谷、桃源河峡谷、猫跳峡ACH沟壑地:六盘水的沟 ACI丹霞:赤水丹霞、息烽望西 ACJ雅丹:施秉三台山、甘肃敦煌雅丹地 AC堆石洞浮盖堆石洞ACL岩石洞与岩穴仙人洞、麒麟洞、多缤洞、南郊公园、阳明洞、白龙洞、家洞、将军洞、清镇羊皮ACM沙丘地张鼓峰南 ACN岸滩:开阳禾丰乡银滩清? ACZ天生桥:谷堡天生桥、香火岩二洞天生桥、谷河天生桥、天河潭天生 AD自然变ADA重力堆积体:东川蒋家沟泥石 遗泥石流堆积:贵州省山洪泥石ADB ADC地震遗迹: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汶川大地震ADD 陷落地:贵州安顺蔡官镇山体垮塌地陷落 ADE 火山与熔岩:凯里境内的二叠纪火山遗址?ADF 冰川堆积体ADG 冰川侵蚀遗迹:洛湾冰川遗迹 AE 岛礁AEA 岛区:红枫湖太阳岛、鱼背岛、百花湖中心岛AEB 岩礁 BA 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花溪公园河段、开阳南江峡谷河段、水域B 紫江地逢河段、南明 河、鱼梁河峡谷河段、六广河峡谷BAB 暗河河段:天河潭、清镇暗流河风光BAC古河道段落:紫云县水塘镇格凸村

宁夏旅游业的STP战略分析

宁夏旅游业的STP战略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在限于简单的解决温饱问题上,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旅游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同时,各地区间旅游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宁夏旅游业也如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宁夏旅游业,对其进行STP战略分析,使得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更明确的定位。 关键词:旅游市场细分市场目标市场定位 近年来,宁夏旅游业蓬勃发展,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2 013年”五一”小长假,全区各主要景区接待游客77.1万人次,门票收入2586.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24.82%。全区星级农家乐接待游客7.8万人次,同比下降10.86%、营业收入453.44万元,同比增长11.92%。 2012年银川各景区接待33.52万人次,门票收入1571.83万元;石嘴山市各景区接待10.41万人次,门票收入438.81万元;吴忠市各景区接9.39万人次,门票收入86.69万元;固原市各景区接待8.07万人次,门票收入116.87万元;中卫市各景区接待12.5万人次,门票收入469.3万元。随着我区旅游市场的更一步成熟和旅游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区A级景区接待能力逐年提高,且占据接待主要市场。 宁夏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全国10大类,9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宁夏就拥有8大类、46种,占全国的48.4%。特别是“黄河水上游”、“西夏秘境游”、“山湖生态游”、“沙漠探险

游”更具有垄断性的旅游精品1。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而直接导致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使宁夏的许多风光都不为人所知,甚至到现在还有人认为宁夏是甘肃的。宁夏旅游走向海外,需加大其宣传力度。 STP理论是由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目标市场(Market Targeting),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三个部分组成,通过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客户,进而以此为根据确定目标市场,最后进市场定位。 一、宁夏旅游业的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是指按照某种特征将客分类,同类称为一个细分Segmentation。细分的标准一般有三个:客 户类客户所需要的服务类型、组织的决策方式。 来宁夏旅游的人根据地理因素可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国内的主要有:宁夏本土人;宁夏周边省区如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等;以及国内其他省区。宁夏入境游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最后为澳大利亚、独联体、新西兰、意大利(2);以及东南亚几中东等穆斯林国家。 二、宁夏旅游业的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Market Targeting):就是评估不同市场细分的吸引力,并据此选择为之服务的目标客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