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_精确定量栽培

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_精确定量栽培
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_精确定量栽培

中国稻米

发展与对策?综述

2005年第1期

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

凌启鸿

1,2,3

张洪程

2

丁艳锋

3

张益彬

4

作者:1.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会主任,扬州225009;

2.扬州大学,扬州225009;

3.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

4.江苏省农技推广中心,南京210036。收稿日期:2004-11-25

摘要:新世纪水稻栽培科学的发展目标已经由追求高产的单一目标,发展成为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综合目标。面对这一新的目标,水稻栽培科学要有新的发展,要有大的作为,必须走精确定量的路子。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产优质群体生长发展动态指标的精确定量,二是栽培技术措施的精确定量。前者包括以水稻叶龄模式为代表的作物生育进程(器官建成和产量因素形成)的定量化,和以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体系为代表的高产(高光效)群体空间形态、生理指标的定量化。壮秧(苗)、基本苗、施肥和管水的精确定量。多年来,作者等对此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展现了较好的前景。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作者等基本明确了建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方法体系。在江苏推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无论从可行性和必要性看,都势在必行。从江苏的实际来看,江苏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应该以单产650~700k g /667m 2为目标来设计。本文根据精确定量栽培的指导思想和作者等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了在江苏实现这一目标的精确定量栽培的指标体系,并提出来了通过选用主体品种、抉择主流技术、开展主导培训,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普及推广落到实处。

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新世纪水稻栽培发展的目标

1.主攻单产是我国水稻生产一个永恒的主题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国有近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这是难以改变的民族饮食传统。全国水稻面积和产量的87.4%和87.6%(2001年资料)在我国淮河以南的南方各省(自治区),近年来,我国南方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大量占用稻田搞建设,由此带来的我国粮食总量的减少,用北方的旱粮是难以弥补的。因此,我国的粮食安全,主要是稻米生产安全问题。

控制人口、节约用地,只能缓解稻米供需的部分矛盾,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提高稻米的单产。

2.主攻单产同时必须兼顾优质、高效、生态和食品安全

问题,是稻米生产上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举措

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是解决我国稻米数量上供需矛盾的前提,没有足够数量的稻米,社会的稳定、国家自立将没有保证。而且,提高单产,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基本因素。

在粮食紧缺时代,采用高投入追求高产、不求品质和效益,并带来环境污染和食品高残毒含量的不合理栽培方法必须摒弃。但一味追求省工省力,不顾产量的轻简栽培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五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比较简化的栽培技术(简称“十字”栽培技术),将成为21世纪初我国水稻栽培发展的方向。

3.协调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关系,科学栽培要

挑重担

(1)良种与栽培良种是统一五个要求的内因,永远是一

个最重要的因素。但良种基因的充分表达,必须通过科学栽培来实现。同一良种在不同栽培方法下,其产量、品质和效益差异极大,往往会超过品种间的差异。

(2)高产与优质

水稻在高产与优质形成时,存在时间

上、过程上的同一性和矛盾性。栽培科学要研究这种同一性和矛盾性,探索利用同一性和协调矛盾性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3)高效

高效要靠增收(高产、优质)和减耗(省工、节

本)两方面来实现。要求既能高产优质,又能省肥节水、省工省力的集成技术。

(4)生态友好

表面看来似乎是环境、生态学家的事,但

水稻生产中的环境保护,主要靠既使水稻高产优质,又使生态环境深受保护的合理的耕作、施肥、灌溉和植保技术的集成,是栽培学家的事,并推广出去,成为农民可掌握的实用技术。

(5)食品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固然十分重要,但安全食品首先是种(饲养)出来的。如何保证以安全的农产品进入市场,这个过程,可以说完全是栽培问题,是无公害栽培和清洁栽培技术问题。

二、精确定量栽培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综合目标

1.精确定量栽培使各项技术的应用及彼此间的配合均

能达到适时适量,发挥最大的利用效率,满足“十字”的综合目标

(1)在高产更高产(江苏水稻单产700k g /667m 2以上)条

件下,肥料的投入较多,高肥容易产生高产和优质、高效、生态及安全之间的矛盾,并增加了倒伏的危险。这就要求精确计算施肥(包括N 、P 、K 的用量、合理配比和施用时间)、基本

?3?

苗(包括行穴距)、水分调控和植保技术的实施,使各项措施既不过量,也无不及,发挥最高的效率,既保证高产优质,又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环境及稻米的污染。因此,这种高产栽培对技术定量的要求十分严格。

(2)在中产条件下(江苏水稻单产在600k g/667m2以下),存在多种技术途径,似乎对栽培技术定量的要求不严格。但实践证明,也存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定量问题。2002年江苏十个县进行的精确施氮试验,在采用习惯的经验性栽培条件下,单产500~600k g/ 667m2的大面积稻田,施氮水平都在20k g/667m2左右。而采用密、肥、水精确定量栽培的,每667m2施氮20k g的单产可提高至700k g/667m2左右;或保证获得600k g/667m2左右产量的,每667m2施氮量可下降至16k g左右。

实践证明,不论是中产变高产或高产变更高产,要达到栽培的“十字”综合目标,技术的精确定量都是必要的。

2.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已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

精确定量栽培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定量工作基础。

(1)水稻高产优质群体生产发展的动态定量指标

①水稻生育进程(器官建成和产量因素形成)在时间上的定量诊断指标———水稻叶龄模式。

②高产群体空间结构的形态、生理的定量指标———群体质量指标体系。已积累了水稻稳产700k g/667m2左右、群体定型(孕穗———成熟期)空间结构的各项形态生理的适宜指标值。

③明确了为形成定型群体的适宜指标值,自移栽后群体发展在各叶龄期的形态生理的动态指标值。

(2)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

①总思路

以水稻高产定型群体的各项指标值为目标,通过叶龄诊断对各器官的生产作定时、定向、定量调控,保证高产群体的最终形成;用壮大个体去发展群体,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途径;促进有效生产,控制无效和低效生产。用稳定适宜穗数,控制高峰苗,提高成穗率(80%~90%)攻取大穗的策略,夺取高产优质高效。以上各点是密、肥、水和化调技术定量适用的重要依据。

②关键栽培技术的定量

以最佳抽穗结实期和最佳秧龄(叶龄)期确定适宜播种日期;以最佳秧龄确定培育壮秧和各项定量技术;以壮大个体发展适宜群体的原理计算合理基本苗。

ES可用移栽(或播种后)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有多少个分蘖能可靠发生估测。

③施肥的精确定量

第一、氮肥的合理运筹用Stanford差值法计算比较适用。用该公式来计算适宜施氮总量:

也可用该公式计算基蘖肥和穗肥施用量和前后比例:

实践证明,用这一方法定氮,理论上是可信的,实践上是可行的。三个参数中,目标产量的需氮量,在一定地区,同类品种的各产量等级水平下,正常吸收量是相当稳定的;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在同一地区、同一肥料品种和综合高产栽培条件下,也表现为较高的、变化幅度较小的数值,可被作为参数应用;土壤的氮素供应量,可用未施氮素时的基础产量的吸氮量来表示。不同地区,土壤、肥力水平下的表现不同,可通过普查测定,建立县域范围内的土壤供氮水平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供生产定量应用。

第二、在大田总施氮定量情况下,可辅以生育期植株养分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以及叶色差等方法,对阶段性追肥的精确施用作进一步微调。

第三、磷、钾肥的精确定量,采用临界值法、差值法、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法,正在进行研究比较。

④节水灌溉的管理定量

已明确了控制无效分蘖最佳的控水时间,以及除移栽活棵期需保持水层外,全生育采用湿润灌溉的土壤需要供水的水势临界值指标。

3.精确定量栽培是全面提高水稻栽培和生产水平的推进器

(1)精确定量栽培是建立在对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形成规律和栽培调控机理深入了解基础上的,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启示人们从理论上思考栽培技术的诸方面,能举一反三,提高理论水平。

(2)精确定量把栽培作为一项工程技术对待,水稻生育的每一个过程和调控措施,都力求准确定量、指标化,使生产者能掌握应用。使水稻群体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发展,高产能频频重演,并收到“十字”的综合效益。

(3)用精确定量栽培的思想方法研究栽培,能有效地分析总结大面积生产中高产的经验和低产的原因,启发开辟新的栽培技术途径。

(4)精确定量是栽培技术的集成,最终必将应用信息技术。精确定量栽培的大面积实践积累的数据和大量计算参数,为信息技术的智能决策系统所需的各种指标参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精确定量栽培推动了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而这种数字农业技术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产生的,和美国的“3S”农业有巨大的区别。它适合于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基蘖肥和穗肥用量(k g/667m2)=

施氮总量(k g/667m2)=

X(合理基本苗)=?4?

目标产量的需氮量-土壤的供氮量

氮肥的当季利用率

-

移栽(出苗)至施穗肥前或

施穗肥至成熟的吸氮量

同期的土

壤供氮量

氮肥的当季利用率

Y(每667m2适宜穗数)

ES(单株可靠的最大成穗数)

表1全国和6个水稻生产省的产量情况(2000、2001)年份

地区

全国江苏四川黑龙江湖南安徽江西

单产

(k g/667m2)

418.3

545.0

513.0

432.7

409.4

364.1

351.2

2000年

面积

(万hm2)

2996.20

220.35

212.38

160.59

389.61

223.67

295.20

总产

(万t)

18790.8

1801.3

1634.3

1042.2

2392.5

1221.6

1491.9

单产

(k g/667m2)

410.9

561.5

420.6

432.4

420.6

401.4

336.1

2001年

面积

(万hm2)

2881.20

201.03

209.31

156.70

369.16

195.01

112.73

总产

(万t)

17758.1

1693.1

1428.6

1016.3

2328.9

1174.3

568.3

产量(k g/667m2)

500

600 700~750百公斤产量需氮量

(k g)

1.85(1.8~1.9)

2.00(1.9~2.1)

2.10(2.0~2.2)

总吸氮量

(k g/667m2)

9.25(9.0~9.5)

12.0(11.4~12.6)

14.7~15.75(14.0~16.5)

地块不大情况下应用,是中国特色的,是外国的栽培技术不能替代的。

三、大力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实现江苏水稻生产新的飞跃

1.江苏推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势在必行

(1)高产更高产必须推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在全国水稻生产省中,江苏的平均单产最高(表1)。2000年和2001年200多万hm2水稻平均单产分别达545k g/667m2和561.5k g/667m2,其中有1/3达到600~650k g/667m2,分别比全国平均高出30.34%和36.65%。单产高的原因:一是单季中、晚稻;二是投入水平较高;三是全面推广叶龄模式栽培调控技术。2002年以后,栽培技术退化(过分强调省力简化)和灾害因素,单产明显下降,2003年只有501k g/667m2。加之稻田面积锐减,稻米供求出现缺口。为了保持粮食安全,保证省内稻米供需平衡,今后几年内应力争使江苏的水稻平均单产突破600k g/667m2,其中有1/3应达到650~700k g/667m2以上。只有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2)为提高现有栽培投入的产出效率,必须推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江苏水稻生产的投入水平较高。仅氮肥的施用量,一般均达到20k g/667m2(纯氮)左右,高的达到25k g/667m2左右。就现有的施氮量,如全面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低、中、高地力情况下,完全可能把单产提高到600、650乃至700 k g/667m2以上。地力高的地区,减肥还能高产。江苏于2000~2003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的精确施氮试验示范,用斯坦福(Stanford)公式计算验证,证明了这一点。

①粳稻单产500、600及700~750k g/667m2的每667m2需氮量分别为9.25、12.0及14.7~15.75k g左右(表2)。

②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在精确定量栽培下,可达42.5% (40%~45%),比大面积上习惯栽培法的30%左右的当季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③测定了昆山、锡山(代表太湖粘土地区)、高邮、建湖(里下河粘土地区)、泰兴(高砂土地区)和东海(淮北砂姜黑土)的不同地力田块的基础产量(不施氮空白区)和土壤供氮量水平,汇总表3。

根据目标产量的需氮量(表2)、氮肥当季利用率(%)和土壤的供氮量(表3)资料,用Stanford公式计算了代表江苏不同地区的6个县(市)获得600、650及700k g/667m2产量的合理的施氮量(表4)。

由表4而知,江苏目前大面积施纯氮20k g/667m2,如全面采用精确定量栽培集成技术,土壤供氮能力中等(平均每667m2供氮6.08~7.00k g)高邮、建湖、泰兴等县(市),均有达到单产700k g/667m2的可能;地力最差的田块(平均每667m2供氮5.0k g左右),施氮20k g/667m2,可获得650k g/667m2左右的单产。土壤供氮能力高(7.60~8.21k g/667m2)的昆山和锡山等地,每667m2施16~18k g氮,就可能获得700k g/ 667m2的产量;最差的田块(供氮6.75~6.95k g/667m2)施氮19~20k g,也能获得700k g/667m2的高产。土壤平均供氮能力差(5.05k g/667m2)的东海砂姜黑土,施用20k g氮素,可以获得650k g/667m2的产量,地力较高的田块(土壤供氮6.97 k g/667m2),施氮20k g,也能达到700k g/667m2的高产。

可见,在现有每667m2施氮20k g水平下,只要全面推行精确定量栽培,通过提高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在近3年间,江苏有可能第一步把单产提高到600k g/667m2以上,进而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氮肥用量的情况下,向平均单产650k g/667m2的目标冲击。土壤供氮能力高的地区,每667m2施氮量还应该降低,达到高产、省肥、高效、减少污染的效果。

2.推行精确定量栽培江苏应以单产650~700k g/667m2为设计目标

(1)必要性和可行性

把江苏全省单产提高到600k g/667m2以上,首先必须有1/3的面积单产达到650~700k g/667m2。故推广的设计目标必须按650~700k g/667m2的要求。设计目标实现了,要逐步扩大,才有可能逐步实现全省平均单产600~650k g/667m2的目标。而且,从江苏现已达到的施氮水平看,普遍达到单产650~700k g/667m2的目标是可行的(表3,表4)。

(2)实现单产650~700k g/667m2定量栽培技术的集成和重点

①设计确定单产700k g/667m2群体发展的动态指标(图

1)。

②在技术上,必须实施5个方面的重要改革。

壮秧:旱育成发根力强,缓苗期短的适龄[4叶期(机插)、5~6叶期(手插)]壮秧。

减苗:用公式计算确定合理基本苗。

扩行:把行距由习惯的20.00cm扩大至26.67~30.00 cm,是增施穗肥攻取大穗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结实期群体

?5?

表2粳稻不同产量水平的需氮量(江苏2000~2002)

光合生产力,减轻病害,防止倒伏,提高结实率和穗重的必要条件,是高产所必需的。

调肥:改革重施基蘖肥为减少基蘖肥用量,控制中期氮肥施用,加大穗肥施用量。并用公式对氮肥的施用实行精确定量(前已述),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合。

控水:改水层灌溉为节水灌溉,建立有效控制无效分蘖、保证后期生长清秀老健的节水灌溉的叶龄模式。

四、选用主体品种、抉择主流技术、开展主导培训,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普及推广落到实处

1.选用主体品种

优质、高产、多抗良种是实现水稻生产新突破的必要前提。种子工作改革以后,新良种层出不穷,但一些地方品种太多,布局混乱,对精确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及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影响了产量的提高。必须加强良种推广的管理。认真调查论证确定县域内的一、二个主体品种、少数几个搭配品种,集中连片布局,克服插花种植。按品种制定精确定量栽培技

术方案和“技术明白图”等。

表4不同土壤供氮水平获得单产600、650、700k g /667m 2的施氮量预估

*

试验地点昆山

锡山高邮建湖泰兴东海

田块数(块)

2610

30391838

基础产量

(k g /667m 2

)474.56(415.3~525.1)422.92(395.7~449.0)420.77(315.3~513.9)431.46(347.3~506.1)405.50(341.5~443.3)358.50(247.5~433.8)

百公斤稻谷吸氮量

(k g )

1.73(1.61~1.84)1.82(1.76~1.88)1.68(1.55~1.81)1.61(1.48~1.79)1.50(1.40~1.61)1.41(1.29~1.52)

供氮总量

(k g /667m 2)8.21(6.75~9.48)7.68(6.95~8.18)7.00(4.97~8.78)6.94(5.28~8.65)6.08(5.09~6.98)5.05(3.58~6.97)

*

生育期150~155天的中迟熟粳稻品种的无氮区吸氮量。

昆山

锡山

高邮

建湖

泰兴

东海

目标产量(k g /667m 2)

需氮总量(k g /667m 2)氮肥当季利用率(%)平均供氮量田块最高供氮量田块最低供氮量田块平均供氮量田块最高供氮量田块最低供氮量田块平均供氮量田块最高供氮量田块最低供氮量田块平均供氮量田块最高供氮量田块最低供氮量田块平均供氮量田块最高供氮量田块最低供氮量田块平均供氮量田块最高供氮量田块最低供氮量田块

60012.0040.009.5013.1310.8012.6312.5017.5812.6516.8014.8017.2817.3821.05

42.508.94

10.16

11.76

11.91

13.93

16.35

65013.35

40.0012.8116.50

14.1816.00

15.8820.95

16.0220.18

18.1820.05

20.7524.43

*

42.5012.05

13.34

14.9419.7615.0818.9917.1119.4319.53

70014.70

40.0016.2513.0519.85

17.5516.3019.38

19.2514.8024.33

*

19.4015.2523.55

*

21.5519.3024.03*24.13*

19.33

27.80

*

42.5015.2912.2816.5115.3418.1213.9318.2614.2420.2818.1622.7118.18

*

基础地力太低(单产400k g /667m 2

以下、每667m 2

供氮6.0k g 以下)的田块,很难达到700k g 的产量目标。

表3不同地区、土壤、地力水平下的基础产量和土壤供氮量*

图1单产700k g /667m 2

群体发展动态的形态生理指标

?6?

2004年12月14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举办、为期2天的“功能米研究与开发”高级研修班在杭州正式拉开帏幕。此次研修班作为浙江省151人才培训项目之一得到了浙江省人事厅的大力支持,来自浙江省内外15家科研院所的4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研修班。

研修班围绕功能食品,特别是功能米的资源发掘、遗传分析及选育研究、生理功能探讨、应用研究、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产业化开发等内容开展了广泛的探讨与交流。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功能性稻米将作为一种普通食品逐渐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成为21

世纪人类主食的主打产品,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指出,虽然目前我国的功能米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雏形,但与美、日、欧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种质发掘和创新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创造出具有多样性功能的稻米,并且进一步提高功能性稻米的后加工水平,这样才能在新一轮功能米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水稻研究所

综合处)

“水稻超高产生产集成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水稻好气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成果鉴定

2005年元旦前夕,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由中国水稻

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水稻超高产生产集成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水稻好气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成果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在听取项目研究报告,审阅有关资料后,一致认为两项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水稻好气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是通过对水稻不同灌溉模式下生理和稻田生态特性的研究,明确了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合理土壤水分指标和灌溉模式,改变传统灌溉引起的弊病,有利水稻生长,减少病害感染,改善群体生态环境,并形成了一套“三水三湿一干”的核心灌溉技术,即“寸水插秧,寸水施肥除草治虫,寸水孕穗开花,湿润水分蘖,湿润水幼穗分化,湿润水灌浆结实,够苗排水干田控蘖”。该技术在浙江省主要稻区示范时,成效显著。

由我国首次自主研制成功的“水稻超高产生产集成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项目有以下三点创新:提出了水稻超高产理论和途径,株型和群体模式;提炼出了以“精量播种、扩行稀植、定量控苗、精确施肥、好气灌溉和综合防治”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即二十四字技术);显著减少灌溉用水量,起到增产节本功效。经多年示范和生产应用,实现了平均单产超700

k g /667m 2

,高产田块超800k g /667m 2

的水平,为超高产(超级

稻)品种(组合)产量潜力的发挥和生产应用提供了配套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浙江省水稻生产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浙江、安徽等南方稻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保障浙江省和我国的粮食安全,促进稻农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国水稻研究所

综合处)

“功能米研究与开发”高级研修班在杭召开

简讯

2.抉择主流技术江苏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是窄行(20.00cm )密植,上世纪90年代初试验示范以扩行(26.67cm )、减苗、调肥、控水为主要特征的“小、壮、高”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精确定量栽培的基础),取得了高产(700k g /667m 2

左右)节本的显著效果。但立即被轻简栽培所代替,抛秧面积发展很快,甚而出现了麦套稻。既然没有行的撒抛稻被提倡推广,那么原来的窄行栽培应该是“精细”栽培了,保留的面积仍占主要比例。因此,自上世纪以来,江苏的水稻栽培技术处于“多元化”状态,究竟哪个是江苏水稻生产跃上新台阶的主流技术急待明确。

多年的实践证明,窄行、抛秧、麦套稻等,皆因不能改善中后期群体光能利用带来的各种弊端而不能高产、稳产。且抛秧和麦套稻的群体很难定量调控,是一种省力而不利于高产的技术。2004年,全省大面积试验证明,实现单产800k g /

667m 2

以上的攻关田和百亩、千亩连片单产700k g /667m 2

高产片,都是采用“扩行(26.67~30.00cm )、壮秧、减苗、调肥、控水”相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相同施肥(略减少)水平下,每667m 2产量一般要比其它栽培技术的高出50~

100多k g 。从而认定,精确定量栽培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

安全的主流技术。

精确定量栽培如何省工省力,发展机插秧是可行的成熟的途径。今后将用机插秧来代替抛秧和人工插秧。

3.开展主导培训

栽培技术推广是行政行为,采用的是示范引导和技术传授培训的方法,主要对象是基层的技术骨干。但推广培训什么主流技术,技术行政的决策者起主导作用。因此,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首先必须对各级起主导作用的领导者作宣传、培训(称主导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加大推广力度,排除推广过程的阻力和困难,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落到实处。

?7?

2014年水稻主推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2014年水稻主推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主要特点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由全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及其团队创立。其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水稻生长发育诊断指标定量化、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定量化和栽培技术定量化。在水稻生长规律方面,用“叶龄模式”将生育进程在时间上精确定量;用群体质量指标理论将高产群体的空间结构和各生育阶段的发展指标作精确定量;在栽培技术上,围绕构建高产群体各生育阶段适宜的生长指标,针对不同栽培条件,对密、肥、水等主要调控技术进行精确定量。总体技术思路:以水稻高产群体的各项指标值为目标,通过叶龄诊断对各器官的生产作定时、定向、定量调控,保证高产群体的最终形成;用壮大个体去发展群体,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途径,促进有效生产,控制无效和低效生产;用稳定适宜穗数,控制高峰苗,提高成穗率攻取大穗的策略,夺取高产优质高效。其关键技术定量方法:一是根据品种主茎总叶片数、伸长节间数和播种期预计主要生育期叶龄期和日期。二是根据品种特性和目标产量的穗粒重构成确定有效穗。三是根据种植品种预计主茎总叶片数和伸长节间数、有效穗数和移栽叶龄确定基本苗。四是根据品种类型、目标产量和土壤供氮能力确定总施氮量。五是根据前氮后移原理和叶龄模式确定前后肥比例以及氮肥施肥时期和数量。六是根据预计穗数及够苗期和成穗率确定搁田时苗数及其叶龄期。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以“适宜的最少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用最适宜的物化技术数量”,达到水稻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 我省于2009年从江苏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生产上示范与应用取得预期效果。其主要特点或优势在于:一是用叶龄模式概括了水稻一生在器官建成、叶片生长等方面基本特征,提出了高产群体空间结构和各生育阶段的群体发展指标和构建高产群体的技术指标和方法,是一项增产技术。据2009-2011年56组同田大区对比试验,精确定量栽培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增产公斤,增幅为%。近年,全省各地应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出现大批亩产800公斤以上百亩示范方和亩产900公斤以上高产田。二是按水稻高产形成规律确定并量化技术措施,用种、施肥、灌溉等物化投入适时适量,是一项节本技术。三是生育指标量化、群体质量指标量化、栽培技术指标量化,能减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选用米质好、抗稻瘟病能力强,产量高的水稻品种进行高产栽培。 二、采用旱地育秧技术 (一)选好苗床:选择离家近便于管理、肥沃疏松的旱地作育秧苗床。育一亩大田的秧苗,需长7米、宽1.2米(净播种面积)的苗床4厢。 (二)精细整理苗床:苗床按1.7米开厢,厢沟宽40㎝,厢沟深5-8㎝,厢面宽1.3米,将过筛后的细磷肥按每厢1公斤撒于厢面上后将土整细,并将磷肥与厢面表土拌均,将厢面整细整平。并提前筛好盖种的细土用塑膜盖上防雨备用。 (三)浇透底水与苗床消毒:整好的苗床上只用淡粪水或清水浇透(底水不足出苗时间长出苗率低),然后按4厢苗床50克敌松兑1-2桶水均匀地洒在苗厢表面上进行土壤消毒。 (四)适时播种:播种期低山在3月20-25日,二高山在3月25-30日。播种过早遇寒潮低温将造成烂种,播种过迟温度升高后苗厢上管理难度大,秧苗生长过快难以培育壮苗。

(五)精细播种盖土:不需摧芽直接播干种,将稻种分成与苗床厢数相等的份数后,每厢播一份稻种,注意播均匀。每厢种子播结束后及时用细土盖种,然后在盖种细土上喷施旱秧净防杂草(只喷一次,不能重复喷)及时盖塑膜,防止盖土盖膜不及时遇晴天苗床水分蒸发后出苗迟和出苗不整齐。 (六)盖膜:必须盖2层膜(第一层保湿,第二层增温),第一层膜平盖在厢面上,不能压边(以便齐苗后抽掉),第二层升棚覆盖,并将膜的四周用土压紧封严。 (七)苗床管理: 1、适时揭膜:齐苗后(苗高达1-1.5㎝)从拱棚的一端将平盖在厢面上的第一层膜抽掉,二叶一心时在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揭开膜的两端通风炼苗,三叶一心时选择晴天的下午将膜全部揭掉。 2、防治立枯病:秧苗一叶一心时,每四厢苗床用50克敌克松兑水100公斤均匀地浇洒在厢面上防立枯病,如雨水多时,间隔5天用同样浓度的敌克松药液再预防一次。 3、追苗肥:从二叶一心开始每长一片叶追一次淡粪水(最好用不是沼液的粪水,如用沼液必须用一桶沼液兑4桶清水,严防因沼液浓度过高导致烧苗),苗床上严禁施用尿素和碳铵。 4、适时移栽:在秧苗叶龄达 3.1-4.1叶时为移栽最隹叶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秧地应选择地势高、不积水、近水源、肥沃的稻田,按常规育秧的做法,耙烂耙平,增施秧田基肥,早施腐熟有机质肥料,培肥秧田。 2、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我们因地制宜的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为主,原则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多抗稻瘟病、倒伏等)、耐冷性强。可以选择龙粳20,龙粳25,龙粳26、龙粳29等。种子纯度须保证98%,净度98%,发芽率8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5%,公顷留种70公斤 3、种子处理 3.1每公顷用种量:一般钵盘育苗用种量25公斤(发芽率在95%以上),一般旱育苗30~40公斤。盐碱地适当多些,非盐碱地区适当少些,旱育稀植的也要少些。 3.2晒种:选晴天,在干燥平坦地上平铺席子或水泥场摊开,厚度一寸,晒2~3天,白天晒晚间装起来,在晒的时候经常翻动,目的是提高种子活性。 3.3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

接催芽播种。 4、播种 4.1播期。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即可播种。具体时间在4月10―20日。 4.2播量。盘育苗的每盘播干种子100―110克,也就是播芽种120―125(2.4―2.5两)克。每100平方厘米播250粒左右种子,也就是4平方厘米播10粒种子。 4.3 播种方法。机械播种,播种要均匀一致,不均匀的可用鸡毛扫种子达到均匀状态。播后用塑料包裹的木板拍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 4.4封闭灭草。一是用1.15%丁.扑粉剂(苗床除草剂)250克(一袋),混细土3―5公斤,撒施20平方米苗床,进行封闭灭草。为了撒施均匀,先撒施70%,再用30%找匀。二是用40%丁.扑乳油(床净丰)用量为40―50毫升/100平方米(一支20毫升喷40―50平方米),对水50公斤,覆土后喷雾。 5、田间管理 5.1水层管理。在水的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水促孽、适时晒田、保水养花、干湿壮籽、蜡黄断水”的原则,后期不可断水过早,以免降低粒重。晒田时一定要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当全田总茎蘖达到17万时就要开始晒田控制。如生长旺、叶色深、有徒长现象,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合理布局 按照地域类型,选用经过省级以上审定或办理引进种植手续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良种,种子质量达到国颁二级以上标准。因地制宜,合 理品种布局,严禁越界种植。平川主推丰优香占、隆优305、内香 8518、泰香8号、宜香19、宜香725、内5优H25、内5优5399、内香 18等优质高产品种;浅山丘陵推广D优2362、K优877、特优801;糯稻品种可选用糯优1号、汉中雪糯等;机械化插秧品种主推黄华占。 二、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壮秧标准:秧龄40-50天,叶龄6-8叶,苗高35-40cm,单株带蘖 3-5个,白根10条以上,叶片老健清秀无病虫害。 1、选好秧田,施足底肥,精耕细整。秧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的田块,按1分秧田插0.8-1亩大田的比例留 足秧母田;施肥要掌握“腐熟、速效、适量、浅施”的原则,以农家肥 为主,亩施腐熟圈粪1000-1500公斤,碳酸氢氨20-25公斤,过磷酸钙 30公斤或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作底肥,充分混匀;精细整地,做好秧田通气,关键是干耕干整,把田耕耙整细,拣净残茬杂物,起沟做畦,用 底肥把畦面泥块打碎,初步耙平,然后放水浸泡,再进一步把畦面整平 抹光、畦宽、沟宽以适宜田间操作为宜,沟深0.25米,达到“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肥足草净”。 2、选择适宜的育秧方式。坚持两段育秧或薄膜育秧方式,长生育期品种坚持两段育秧,以保证安全齐穗,增温早熟夺高产;生育期较短的

品种或劳力紧缺的可采用薄膜育秧或旱育秧,杜绝露地秧。 3、播前准备。每亩大田备种1公斤,播种前晒种1-2天,使其发芽 快而整齐。然后用清水预浸1天,期间打捞出秕谷及杂物;再用“500倍”的强氯精或抗菌剂“402”药液浸种1天,预防种子带病菌;最后再用清 水浸1-2天,待种子吸足水分后再进行催芽。催芽重点掌握三个环节: 一是高温破胸(将浸种消毒后的种子用45℃左右的温水淘洗3-4分钟, 然后趁热上堆,以后适当浇洒热水,以增温保湿,使谷堆内温度保持在35℃左右,促使破胸露白);二是适温催芽(在谷种露白后,经常翻动谷堆,使温度保持在25-30℃,必要时淋温水保温保湿,达到壮芽标准); 三是低温炼芽(根芽出齐后,摊开晾种1-2天,可喷淋冷水炼芽,以增 强芽谷抗寒能力)。催芽好的谷种才可进池或播种。 4、适期播种。温室两段育秧及薄膜育秧平川晚熟组合要保证在4月 5日前播种(芽谷落泥),地池两段秧在4月1日左右播种,旱育秧可适 当提早到3月底。 5、秧田管理:(1)水层管理:无论是两段秧、旱育秧和薄膜秧都 要培育好根系,坚持寄插后5-7天畦面不上水,保持畦面湿润即可,促 进根系下扎,3叶期以前干湿交替灌溉,3叶期后保持浅水层。遇寒流降 温天气,立即放深水护苗,寒流时间较长时,应加盖薄膜保温,寒潮过 后喷施多菌灵或敌克松等杀菌剂预防立枯病发生,防止烂秧死苗。在插 秧前1-2天,加深水以利拔秧洗泥。(2)及时追肥:在秧苗2叶1心期,亩泼浇淡尿水1000公斤或追施尿素3-5公斤做“断奶肥”;3-4叶期亩喷15%多效唑30-40克,矮化秧苗,促进分蘖发生;4-6叶期追施尿素7- 8公斤促分蘖发生;插秧前4-5天追尿素5-6公斤作“送嫁肥”。(3)病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组合选择技术要点: 选择组合主要应考虑组合的熟期、抗性、米质和丰产性等指标。双季稻,全生育期应该在120天以内;一季稻,可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一般来说,生育期稍长的组合,营养积累的时间较长,只要水源等条件许可,获得高产的潜力较大,。 二、育秧和移栽技术要点: 1.播种期确定。主要根据气候条件、组合特性、耕作制度等因素确定播种期。一般地,纯中稻区(山区)播种期气温须稳定通过12℃。 2.播种量确定。一般中稻及单季晚稻0.75-1公斤、双季早稻1.5公斤、双季晚稻1-1.25公斤,以保证大田每穴双株的种子量。 3.培育壮秧。适当稀播匀播是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使用多效唑进行浸种、拌种或秧厢喷雾。拌种每公斤种子用量1—2克;浸种每公斤种子用量1—2克,浸种时间为3—8小时;厢面喷雾每亩实际厢面150克(多效唑含量15%)。培育壮秧最关键技术是改进育秧技术:传统水育秧容易烂秧、培育壮秧困难,特别是劳动力成本高,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等问题,因此应大力推广旱育保姆育秧、塑料软盘育秧等简便科学的育秧新技术。 3.1 旱育保姆旱育秧。是先用水稻专用药肥缓释种衣剂“旱育保姆”,对水稻种子实施包衣,然后以旱育方式进行水分管理的一种旱育秧方法。用这种方法育秧,不须催芽,成秧率高;病害少,秧苗壮;可以带土移栽,没有返青期;分蘖早,增产效果明显。这是目前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一种很好的育秧方法。其技术要点分解如下:

⑴选好秧田,整好秧床。翻犁时除施足腐烂的农家肥外,还需按每平米秧床0.05公斤的量,施足45%复合肥。拌匀肥料,分厢整平厢面。每亩大田需40-50平方米秧床。 ⑵种子包衣。①选用种衣剂。主张选用籼稻专用型“无盘抛秧剂”,每公斤种衣剂可包衣稻种3-3.5公斤。②浸好种子。首先将精选后的稻种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温度较低的季节,浸泡时间可延长,至种内米粒变软为止。然后捞出稻种,沥去多余水分,以稻种不滴水为准。③包衣方法。将种衣剂置于圆底容器中,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边搅拌,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 ⑶播种。①浇足底水。苗床的底水要浇足浇透,0-1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②播种方法。包衣种不需催芽,只均匀撒播。播后轻度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再均匀覆盖1厘米厚备好的细土。③浇水和化学除草。播种覆土后,用喷水壶将苗床喷湿,再均匀喷施旱育苗床专用除草剂。④覆盖薄膜。一般可采用平铺膜和低拱架盖薄膜。采用平铺膜的,必须在盖膜前在苗床上加盖草层。切忌贴土覆盖,防止高温烧苗。采用低拱架盖膜的,用竹篾拱,加盖薄膜。 ⑷苗床管理。①及时揭膜。秧苗1叶1心期时,及时揭膜。揭膜时喷洒一次透水。②苗床水分管理。4叶期前保持床土湿润;4叶期后实行旱育管理。③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水稻螟虫、稻蓟马等病虫害。④移栽。拔秧前一天下午苗床要浇一次透水,确保秧苗根部带土。移栽时间宜稍早,秧龄一般4-5叶较好。 3.2 塑料软盘育秧。是采用特制的育秧塑料软盘,平铺在厢面上,用肥泥浆或田园细土,作营养泥,进行湿润或旱育秧。育出的秧苗健根多,可以带泥(土)移栽、抛秧。是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一种先进育秧方式之一。具体做法是:

新乐乡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科技项目实施方案25讲义

第一章概论 1.1 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虎林市新乐乡优质水稻高产示范项目。建设地点:虎林市新乐乡兴隆村。项目主体技术:(1)水稻智能化有氧恒温浸种催芽技术(2)水稻钵形毯式育秧栽培技术。 1.1.2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项目申报单位:虎林市农业开发办公室 申报单位负责人:张少华 1.1.3 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项目执行单位:虎林市盛联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执行单位负责人:崔仕财 1.1.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技术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依托单位负责人:乔广军 1.1.5项目建设地点 虎林市新乐乡兴隆村,距虎林市区7公里,地理位置北纬45°85′,东经132°93′。 1.1.6项目总体目标 通过引进智能化有氧恒温浸种催芽技术,钵形毯式育秧技术,选用优质水稻新品种和推广先进实用新技术,农艺农机相配套,探索适合虎林地区优质水稻生产新模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稻产业的总体效益,努力把项目基地建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区,现代化农业高产创建示范区。

通过建设,基地将成为虎林市及周边市县农民参观学习的高产示范田,增加农民收入21万元,实现水稻亩产650公斤,并逐步形成品种优良化、催芽智能化、种植模式化、灌溉节水化、生产全程机械化、环境生态化的新格局。 1.1.7项目主要技术内容与示范、推广规模 1、主要技术内容 主体技术: (1)水稻智能化有氧恒温浸种催芽技术 (2)水稻钵形毯式育秧栽培技术 配套组装技术 (1)寒地水稻隔寒增温技术 (2)水田节水灌溉技术 (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4)水稻配方施肥技术 2、示范推广规模 建立优质水稻高产示范基地500亩,其中核心展示区150亩。 1.1.8 项目主要辐射地点 辐射地点:虎林市各乡镇及周边国营农场 辐射规模:15万亩 通过项目建设,可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水平和生产标准化程度。 1.1.9主要配套工程建设 (1)新建育秧大棚20栋4800平方米,购置微喷设备10套,维修智能化催芽室600平方米。 (2)购置信息网络设备2台,技术培训400人次。 (3)维修道路1.5公里,维修涵洞2座。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是相对于普通的水稻来说有着各方面的优势,其生长能力强,根部发达,稻粒多。是一种经济价值非常高的水稻品种,现在我国的水稻品种也大多都是以杂交水稻为主。那么如何种植杂交水稻才能够高产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选地催芽 在种植之前我们应该选择一个背风、光照充足、有机物质丰富且少草的排灌正常、水源充足的地块。然后在田间施入充足的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的钙钾肥肥。将土壤敲碎平整,根据种植面积控制好规格整墒做畦。然后将种子暴晒两天左右,再用水清洗一遍,选出干瘪空秕种子。再将种子用多菌灵浸泡一天,浸泡后清洗干净放入桶中进行催芽。当有一半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播种管理 在播种之前,要按照大田规格准备好育苗床,将育苗床整好后再喷一次水,将土壤灌透。然后再将种子全面均匀的洒在苗床上,将其轻轻压入土中后盖一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主。播种后要做好除草工作,除草时不宜使用化学除草的方法,要根据苗床含水量适当浇水。通常水稻整个生育期内要浇水4次左右。然后在杂交水稻长出一片真叶,一片心叶及移栽前7天的时候各追施一次尿素。

3、适时移栽 在移栽前首先要做好定植大田的准备工作,注意大田内的水分,堵好排水口,防止水分流失。再在大田内施入碳铵、过磷酸钙等肥料为秧苗提供足够的营养。然后当育苗床幼苗生长至一个半月左右的时候适时移栽。移栽定植时要注意控制好密度,一般在农村都有专门的密度规划工具,可灵活使用。每丛秧苗插入3株左右,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增加产量,防止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4、田间管理 在水稻秧苗进入返青期的时候要及时浇一次返青水,不过水分不宜过多,小水促进分蘖。要注意控制分蘖数量,防止无效分蘖过多,消耗过多营养,影响水稻的生长。控制幼苗的生长,出现翻白根时才达到控苗目的。然后在移栽定植一周左右后要及时追施一次尿素,并且在返青结合浇水一起追肥一次。最后要合理使用除草剂,每亩均匀撒施达到除草效果,最好是与追肥工作一起进行。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二00九年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用良种 主推宜香2292、富优21、冈优825、冈优827、冈优188、中优177、宜香2239等大面积生产表现较好,增产潜力较大,抗病能力较强的高产优质良种。 二、育秧育秧方式分为旱育秧、湿润育秧两种,主要推广旱育秧技术。 1、安排播期。播种期应按本田移栽期进行倒推确定,一般按秧龄期确定。小苗秧在30天前,中苗秧在40天前,大苗秧50天前,长龄秧在60天前播种。 2、苗床制作 (1)旱育秧苗床 苗床选择:选在靠近水源、土质肥沃、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无盐碱且偏酸、无病虫杂草的菜园地块做苗床。按培育长龄、大、中、小苗秧秧本比1:7、1:10、1:20、1:40安排苗床面积。 秧床制作:旱育秧按长12—15米、宽1.3米、高0.1米做成地上式苗床,步道宽0.3米;旱育抛秧作成地下式秧床,厢深10cm,床长根据不同规格秧盘和大田面积具体确定,一般不超过10m。 调酸培肥:播种前20-30天,旱育秧亩用“旱育保姆”1袋或“旱育秧苗床调酸处理剂” 800克均匀撒入苗床内调酸消毒,同时,可按每平方米苗床施预先沤制腐熟备用的有机肥5-10㎏、优质粪肥1.5-3㎏,尿素40g、过磷酸钙100-200g,氯化钾40g,均匀翻耕混入10-15㎝土层内,严禁施用碳铵、草木灰、鸡粪等,旱育抛秧按每1亩大田的秧苗需配制营养土100公斤,其中过筛菜园肥土80-90公斤,沤制腐熟细干粪10-20

公斤,使土、肥、苗床处理剂充分融合,若干燥,加适量水分后用旧簿膜盖严堆沤备用。 (2)湿润育秧苗床 苗床选择:选用地势平整、土壤肥沃、灌排顺畅的稻田作秧田,秧大田比为1:7。 秧田制作:播种前3—5天平整地,亩施沤制腐熟农家肥25-30担、磷肥150斤耕犁耙均做畦,畦宽1.2米左右,沟宽25—30厘米,沟深10厘米。落谷前灌水验平,确保畦面平整。 3、精量播种。播前要除去霉、杂、瘪粒,晒种2-3天,按每亩本亩需杂交种1.4—1.6斤备种,落谷前3—4天按每公斤稻种用20%三环唑4克、或75%丰登1克兑水1.5公斤,浸泡种子2—3天后催芽播种。播种时旱育秧厢面必须一次性浇透底水,使秧床20cm土层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浇后立即播种;旱育抛秧要选择适宜秧盘(浅脚冬水田抛小苗秧用561孔秧盘40-42张/亩,油菜田、早熟小麦田抛中苗秧用434孔秧盘48-50张/亩,迟熟小麦田、屯水田抛大苗秧用351孔秧盘60张/亩),按每排横放四张或纵放两张均匀安放在秧床内,盘与盘、盘与边埂之间不留空隙,软盘紧贴床面,使每个孔内有泥浆渗出,然后在软盘孔内撒入2/3营养土,用匹配的摆播器播种,保证每孔内有1-2粒种谷,播种后立即用过筛细土或营养土盖种,并补充水分;湿润育秧将备好的“粉嘴谷”均匀撒播稻种后塌谷,捞取沟中泥浆盖在畦面上,做到不露种谷。播种后进行双膜拱盖管理。 4、秧田管理 (1)旱育秧 管好水。应注意保持床土干燥,只有在秧苗叶片卷筒或早晨秧苗叶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早稻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 近几年的示范表明,目前种植综合表现比较好的早稻早熟品种有:金优974、金优402、金优463、威优463、株两优02等品种。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到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公司或其委托的经销点购种。 二、晒种:在浸种前4~5天,选晴天将早稻种子晒3—4小时,用竹编的箥子或在晒场上垫上塑料薄膜等,但不能直接把稻种摊在水泥地板或石板上晒,以防晒伤稻种。然后将晒好的种子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凉透心,以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也可杀死部分附着 在稻壳上的病菌。 三、选种:要求用清水选种,把浮在表层的秕谷捞出,选用饱满的稻种,以培育出整齐健壮秧苗。由于多数三系(两系)杂交稻品种饱满度较差、种子价格高,对不饱满的种子要充分利用,最好实行分别催芽播种,重点护理以培育出整齐键壮秧苗。如种子充足则不必利用半实粒种子。 四、药剂浸种:早稻用5克强氯精加37℃的温水5市斤(买一支温度计测温,约2块钱),浸种子4~5市斤或用18%稻种清2ml兑水10市斤,浸种子8~10市斤,浸种12小时。消毒药液应高出种子表面一寸(消毒期间不换水),起水后用37℃的温水把稻种反复冲洗几次,把残留药液冲洗干净。残留药液,尤其是强氯精的残留药液对种子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五、种子催芽:(1)温水催芽法。早稻把浸好的谷种装入干净的布袋或麻袋(但不能用蛇皮袋),放在洁净的箩筐内,四周用干净无病的稻草封实,再盖上农膜保温,每隔4小时左右淋一次37℃的温水,

谷种升温后,控制温度在35~38℃,温度过高要翻种,经20小时左右可破胸露白。谷种露白后调降温度到26~30℃,在催芽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谷种温度的变化,防止谷种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会烧种,过低则会发酸臭酒,影响发芽率。适温催芽促根,待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时即可播种。为了增强谷芽播种后对自然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播种前要把催好的谷种摊开在常温下炼芽3~5小时。使谷种适应空气 温度,提高成苗率。 六、做好秧田 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力中上、排灌方便、运秧便利的中壤土稻田。抛秧和旱床育秧每亩约需秧田0.02亩(含沟),湿润育秧每亩约需秧田0.1亩(含沟)。秧田应在3月15日左右进行干耕水整,达到上糊下松,并在播种前2—3天开沟作厢。 七、播种育秧 (一)塑盘育秧 早稻抛秧前25天左右播种,一般于3月25日前后。杂交稻每孔播种谷2粒,每亩大田约需种子1.5公斤。 摆秧盘。每亩大田用561孔的塑料秧盘45-50片。秧厢做好后即可摆盘,横摆一排2片,或竖摆一排4片,秧盘要靠紧,摆放要整齐,钵体要入泥,不能悬空。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水稻一生都应该在有水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部分种植者更没有按水稻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进行补水、控水,不仅浪费大量水资源,也直接影响根系和地上部茎叶的生长。 现今,节水已成为世界性的命题,我国的水资源并不充裕,尤其是水稻,用水量占农业种植业用水量一半以上。从生产实际调查情况看,许多人认为水稻在田间整个生育期始终应保持较深水层,灌水量远大于水稻生育期间的实际用水量,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直接影响了土壤各环境因素的协调,抑制了根系生长。因此,按农业生产技术要求,根据水稻植株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适时补水、控水,既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节约了用水。

水稻水分管理24字决:“浅水插秧、寸水返青、浅水分蘖、苗足晒田、寸水促穗、湿润壮籽”。 1、浅水插秧

水稻移栽时田面要保持一定的水层深度,可防止移栽时的倒苗和植株失水过多而发生萎蔫现象。水层的深度应根据秧苗大小灵活掌握,水的深度以栽秧后淹过植株三分之一左右为宜。 2、寸水返青

秧苗移栽活蔸后,稻田保持1~2寸深水层。移栽后遇低温,则白天灌浅水,晚上灌深水层。 3、浅水分蘖

返青后,浅灌1寸左右,并适度排水露田,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通透性,健根壮体,早促分蘖。 4、苗足晒田 分蘖末期控制无效分蘖,及时放水晒田(田边开小裂口脚不沾泥为止),采取多次露田和轻晒相结合,施肥过多、稻苗生长过旺及泥脚深的田块重晒。 5、寸水促穗

水稻拔节后(有的品种拔节时)就进入了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应避免缺水。此期以保持田面水层有2-3厘米左右为好。 6、湿润壮籽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适时播种 按当地的适宜播种期播种,播种时间确认原则就是要保证安全齐穗,直播生育期一般较正常手插秧生育期缩短5天左右,再生稻与早稻同期播种,确保再生稻安全齐穗。 二、播种量 一般每亩大田用种手插秧2斤左右,水直播3—3.5斤,机插、抛秧3-4斤。(各地种植习惯不同用种量存在差别) 三、培育壮秧 根据不同移栽方法进行播种育秧,手插秧每亩秧田播种量不超过30斤;抛秧用353孔的塑料软盘50-60个;秧龄:抛秧20-25天,机插秧18-25天,手插秧不超过30天;秧苗2叶1心时每亩施10斤尿素做断奶肥,移栽前5天每亩施10斤尿素做送嫁肥,插秧前防治病虫害1次;在秧苗2叶1心时每亩用80-100克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喷施(干田施用),做到促根、增蘖、壮苗。 四、合理密植 每亩抛秧15000蔸以上;机插秧5×9寸或4×9寸;手插秧5×8寸、每亩插15000蔸以上、每蔸插2粒谷以上的苗;直播要求均匀播种,定厢定量、先稀后补,播种后20天左右要移密补稀。 五、科学施肥 (1)重施深施底肥:不同田块根据肥力水平施足底肥,结合整田时施用,中等肥力田块每亩施用复合肥80-100斤,锌肥200克、硅肥8斤。 (2)早施追肥: ①手插或机插:在移栽后5-7天施一次返青分蘖肥,中等肥力田块每亩用尿素10-15斤,机插秧在插后15天亩用尿素10斤再施一次平衡肥。 ②直播:2叶1心期每亩追尿素10斤,5叶期每亩追尿素10-15斤。 (3)巧施穗肥:晒田复水后亩施氯化钾15-20斤,后期少施或不施氮肥(包括含氮复合肥),有利于增加千粒重、籽粒饱满从而提高产量,有利于壮杆增强抗倒能力,有利于提高稻谷品质,同时避免贪青晚熟,从而减少病虫的危害。 六、科学管水

农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解析

农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解析 刘春彬 摘要: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水稻的种植关键到群众生活与社会发展。农场水稻种植是当前重要的水稻种植模式,相较于普遍的水稻种植具有规模大、科技含量好、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尤其是对高产栽培技术的利用,让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为此需要把握该水稻种植技术早点。本文从示范区选择入手,依次对培育适龄壮秧、适期机插进行分析,并分析如何进行大田管理,希望对水稻种植研究具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农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是促进农作物的高产和优产,使得高产栽培技术的作用和优势就得到充分地体现。随着家庭农场的不断发展,生产集群化和技术集约化的特点得到体现,并且开始成为粮食生产重要形式。在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水稻种植模式中利用高产栽培技术从产量方面、成本控制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一、示范区选择 对于家庭农场来说,其主要特点在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经营规模较大、组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在先进的管理模式下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良好环境,所以可以把家庭农场中的部分区域作为示范区在选择示范区的过程中,以生产条件较好的区域为主,充分考虑到温度、湿度和土壤环境。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对作物的生长起到了重要影响,需要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间对其长势进行观察,进行为后期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技术在不断发展,在生产管理方面在进行改革,不过还存在很多制约农业发展的技术性因素,其中对种植地区的选择十分关键,种植地区的选择不佳会导致水稻的成穗率不高、产量稳定性

不足。同时需要进行科学的选种,要以可以实现高产、稳产的品种为主,并且结合目标产量,以此对种植方法进行选择。确定种植示范区后,还需要对种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播种方法科学、施肥合理、病虫害防治有效。 二、培育适龄壮秧 在品种的选择上连粳12水稻,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等特点,首先要做好播前晒种和盐水选种,然后利用药剂进行浸泡,之后培肥营养土,在每张硬盘上控制秧苗数量为3200~3500,同时要对湿度、湿度,这对于秧苗的整齐度有重要影响。之后需要在秧池中摆盘,并且使用立枯净水溶液进行浇水。该环节需要到定量播种,通常每盘145~150g,对均匀覆盖土壤以及覆膜都要重视起来。断奶肥主要是使用90~105kg/公顷的尿素,在第一次浇水之后需要在每盘上施加复合肥5~6g,这样可以让秧苗提早得力;在第二叶展平后要追加分蘖肥、移栽前要施加出嫁肥。为了防止出现黄苗、死苗,在揭膜之后要喷施化学药物,在移栽前也要做到带药移栽,可以有效防止二化螟和灰飞虱。 三、适期机插 对种植区域的土地进行深耕是关键,需要保证土壤的上下松软,土地的高低落差不可超过10cm,在保水沉实3天后进行浅水机插,这一环节要避免出现缺穴、深秧、漂秧、倒秧的情况。在秧苗起盘之后,需要小心把盘内的秧块卷起,在之后的运秧过程中堆放不得超过3层,尽量做到起秧和插秧同步,并且要避免出现眼光暴晒的情况。对于插秧的深度来说,达到0.5~1.0cm即可,计算好秧苗的用量,每公顷栽植30万穴位合理栽植密度,一般每穴栽植4~5棵秧苗。 四、如何进行大田管理 (一)精确施肥

直播水稻栽培技术

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直播水稻(包括水直播和旱直播)生产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 就已出现,但受当时的生产条件、水稻品种和化学除草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随着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水稻品种不断更新、化学除草技术日趋优化以及农村劳动力主体结构变化,江浙沪两省一市直播稻生产面积逐年扩大,现在已达100多万亩,地理 范围南起钱塘江畔,北到淮北丰县,并取得可喜成绩,单产水平基本上赶上了移栽水稻。 实践证明,直播水稻栽培省工省力,成本低,效益高。它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局面,免除了育秧、移栽等繁琐工序,简化了 栽培过程,一般每亩省工6个左右,省水三分之一,每亩节本120~150元,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关注和欢迎。 一、直播水稻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 水稻直播特别是机械水、旱直播栽培的意义并不局限于稻作方式 的改变,这种稻作方式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对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规模农业,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最近几年直播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主 要是: 1、直播水稻节本、省工、省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化的 推进,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农村的劳力主要以老年人和妇女为主体。农忙时农村劳力也很紧张,常规手插秧每亩工钱在60元 左右,还要供三顿饭和烟洒。相比之下直播水稻仅插秧环节每亩就可省100元上下的成本,加上直播稻省去育秧环节,又可省工2~3个。同时直播水稻的田间用水要比常规插秧节约用水三分之一。正如有的“宁要直播稻亩产800斤,也不要人工插秧的亩产1200斤。”农民所说: 2、直播稻产量从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只要关键措施抓得好, 亩产并不比插秧或抛秧的低。 3、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癌症)危害严重,随着我镇小 麦种植面积的扩大,条纹叶枯病的危害将越来越大,而直播稻出苗期

沿江江南地区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沿江江南地区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 认真选购良种 目前市场上杂交稻组合(品种)繁多,不同的杂交稻组合其适应范围、表现特性各不相同;应选择米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对当地适应性好的杂交良种。根据本地近年杂交单晚稻种植经验,早中熟品种隆安优一号、协优58,中熟品种冈优906、冈优363、II优906、协优332、红良优166,中迟熟品种II优明86、天仂,6号等表现比较稳定,可参考选择,也可选用当地农技部门推荐的品种: 2 播种与育秧 2.1 确定适宜播期 目前本地农民播种多有盲目早播习惯,这对水稻生产不利。一是播种过早,早春气候变化无常,烂芽烂秧时有发生。二是栽插过旱,水稻抽穗扬花恰遇7月下旬8月上旬高温气候,容易遭受高温热害减产。适宜的播种期是:早熟品种5月上旬末至中旬初;中熟品种5月上旬;迟熟品种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初。 2.2 科学浸种催芽 杂交水稻种子催芽方法不当,会造成不出芽或烂种、烧芽。其正确的方法是,在浸种前将种子摊晒1d,用清水漂去黑粉病粒和瘪粒,装入透气布袋或编织袋中,白天清水浸种8~lOh,晚上淘洗后露种催芽,重复2~3d,大多种子“根长l 粒米芽长半粒谷”即可晾芽播种。 2.3 精心培育壮秧 2.3.1 确定合理的秧田播种量。一般说来,对于肥力条件较好、秧田较充裕的地区适宜采用稀播育壮秧的方法。按大田15kg/hm2的用种量,秧田播种量在225~300kg/hm2。稀播能使每粒杂交稻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光、温、肥水条件,充分发挥杂交中稻的营养优势和分蘖优势。播种时,应按所开厢数平均、分厢过秤,以使播种均匀。 2.3.2 通气湿润育秧。播种前l星期施基肥,施腐熟人畜粪225~300kg

杂交水稻高产种植要点

杂交水稻高产种植要点 篇一: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组合选择技术要点: 选择组合主要应考虑组合的熟期、抗性、米质和丰产性等指标。双季稻,全生育期应该在120天以内;一季稻,可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一般来说,生育期稍长的组合,营养积累的时间较长,只要水源等条件许可,获得高产的潜力较大,。 二、育秧和移栽技术要点: 1.播种期确定。主要根据气候条件、组合特性、耕作制度等因素确定播种期。一般地,纯中稻区(山区)播种期气温须稳定通过12℃。 2.播种量确定。一般中稻及单季晚稻0.75-1公斤、双季早稻1.5公斤、双季晚稻1-1.25公斤,以保证大田每穴双株的种子量。 3.培育壮秧。适当稀播匀播是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使用多效唑进行浸种、拌种或秧厢喷雾。拌种每公斤种子用量1—2克;浸种每公斤种子用量1—2克,浸种时间为3—8小时;厢面喷雾每亩实际厢面150克(多效唑含量15%)。培育壮秧最关键技术是改进育秧技术:传统水育秧容易烂秧、培育壮秧困难,特别是劳动力成本高,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等问题,因此应大力推广旱育保姆育秧、塑料软盘育秧等简便科学的育秧新技术。 3.1 旱育保姆旱育秧。是先用水稻专用药肥缓释种衣剂“旱育保

姆”,对水稻种子实施包衣,然后以旱育方式进行水分管理的一种旱育秧方法。用这种方法育秧,不须催芽,成秧率高;病害少,秧苗壮;可以带土移栽,没有返青期;分蘖早,增产效果明显。这是目前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一种很好的育秧方法。其技术要点分解如下: ⑴选好秧田,整好秧床。翻犁时除施足腐烂的农家肥外,还需按每平米秧床0.05公斤的量,施足45%复合肥。拌匀肥料,分厢整平厢面。每亩大田需40-50平方米秧床。 ⑵种子包衣。①选用种衣剂。主张选用籼稻专用型“无盘抛秧剂”,每公斤种衣剂可包衣稻种3-3.5公斤。②浸好种子。首先将精选后的稻种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温度较低的季节,浸泡时间可延长,至种内米粒变软为止。然后捞出稻种,沥去多余水分,以稻种不滴水为准。 ③包衣方法。将种衣剂置于圆底容器中,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边搅拌,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 ⑶播种。①浇足底水。苗床的底水要浇足浇透,0-1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②播种方法。包衣种不需催芽,只均匀撒播。播后轻度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再均匀覆盖1厘米厚备好的细土。 ③浇水和化学除草。播种覆土后,用喷水壶将苗床喷湿,再均匀喷施旱育苗床专用除草剂。④覆盖薄膜。一般可采用平铺膜和低拱架盖薄膜。采用平铺膜的,必须在盖膜前在苗床上加盖草层。切忌贴土覆盖,防止高温烧苗。采用低拱架盖膜的,用竹篾拱,加盖薄膜。 ⑷苗床管理。①及时揭膜。秧苗1叶1心期时,及时揭膜。揭膜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 在育秧前,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杂草少、水源、水质好的地块,每亩施腐熟细碎农家肥lOOO 公斤、普钙4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均匀撒于墒面。把土壤敲细碎、平整、按1.2米宽分墒,墒长一般10米左右,不得超过15米。 2、种子处理稻种经过冬天低温贮藏的休眠阶段后,次年育秧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整齐度和减少种皮带菌。 2.1 晒种。播前晒种可以增加种皮的透性,加快吸水速度,增进酶的活性,增强种子活力,具有促进提早萌发和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的作用。一般播前晒种1~2天即可。 2.2 精选种子。充实饱满的种子是培育壮秧的物质基础,因此,选用粒饱、粒重和大小整齐的种子是培育叶蘖同伸壮秧的一项有效措施,一般采用机械或盐水选种。 2.3 种子消毒。种子消毒可以控制水稻某些通过种子传染的病虫害,如稻瘟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

和条纹叶枯病等。 3、浸种催芽 3.1 浸种。浸种使种子吸足水分,促进种子顺利发芽。吸足水分的外部特征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为防止和控制条纹叶枯病、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浸种时需加入适当的药剂,具体为:5公斤种子加使百克2毫升+浸种灵2毫升+必林2毫升+水10公斤。 3.2 催芽。催芽是为了减少或避免田间发芽时的水分不足、天气影响,缩短出苗时间,可防止烂种烂芽提高成秧率。催芽长1/3粒谷,根长半粒谷,单季中、晚稻或肥床旱育秧稻谷破胸露白最佳。根据种子发芽对温度的要求,催芽的关键是掌握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晾芽。 4、播种 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机插盘育苗每盘播芽籽125~150克,钵体盘育苗每孔播芽籽3粒。播种前要浇透底水,播种后拍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用过筛无草籽的沃土盖严种子,覆盖厚度0.5~1.0厘米。播种后在床面上平铺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 5、秧田管理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范模式图示例

徐稻3号丰产高效精确定量栽培规程 注:本规程适用于淮北稻区。 扬州大学、东海县农业局研制 月 份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栽 培 总 目 标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产量指标:亩产650-700公斤 每亩穗数 23-25万 每穗粒数 120粒以上 结 实 率 90%以上 千 粒 重 26克左右 稻谷品质指标: 国标3级 卫生安全指标: NY5115无公害标准 节 气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生 育 规 律 生育时期 播种 秧 田 期 移栽 有效分蘖期 无效分蘖期 拔节 拔节长穗期 抽穗 灌 浆 结 实 期 成熟 各生育期所需天数 30-35天 35天左右 35天左右 50天左右(全生育期155天左右) 主茎叶龄期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拔长节间伸长期 1 2 3 4 5 株型指标∶株高102cm ,根黄而不黑,全株青秀老健,成熟时有3—4张绿叶 徐稻3号株型指标 茎蘖消长动态 秧苗移栽叶龄7-8,单株带蘖2个以上 每亩茎蘖8—10万 每亩茎蘖30—32万 每亩24—26万(成穗率≥80%) 每亩23—25万穗 叶面积指数 3.5左右 7—7.5 6.5—7.0 4.5 叶色黄黑变化 黑 黄 黑 黄 栽 培 目 标 与 技 术 主攻目标 旱育适龄带蘖壮秧 浅栽、早发、稳长、适时够苗 保证足穗,主攻大穗,稳健生长 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与粒重、改善品质 合理稀播、扩行减苗 亩播量25—30公斤、秧大田比1:10 移栽基本苗按公式计算,一般每亩7—8万茎蘖数,每亩2.14万穴左右,每穴2—3苗,行穴距8×3.5寸 精 确 施 肥 策 略 培肥秧田, 施足基肥, 早施断奶肥, 重施起身肥;秸秆还田,氮磷钾配合;氮肥按公式计算确定总施氮量,基蘖肥与穗肥比例5.5∶4.5~6∶4,穗肥分倒4、倒3叶两次施用,辅助于顶3顶4叶色比诊断调控。 定 量 化 要 求 培肥苗床有机肥2000kg ,45%复合肥50kg ,尿素10kg 齐苗后看苗补肥,亩施尿素5—7.5kg 。重施起身肥,尿素7.5 —10kg/亩 本田基肥∶秸秆全量或高留茬,45%复合肥40kg ,尿素7.5kg(或碳铵20kg) 移栽后5天内施用分蘖肥:尿素7.5kg 促花肥:倒4叶期45%高效复合肥10kg,尿素8 kg 促花肥:倒3叶期施尿素10kg 总施氮量每亩18-19公斤 节水定量灌溉 旱 育 秧 寸水活棵 搁 田 湿 润 灌 溉 病 虫 草无公害 防治 策 略 突出白叶枯病、小穗头、恶苗病的防治,强化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稻曲病的防治,采用保健栽培为主的农业综合防治,在加强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结合生物农药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环境指标: 产地环境(土壤、大气、灌溉水):符合NY5116、DB32/T343.1规定 土 壤 有 机 质:1.5%以上 土壤速效磷(P 2O 5):15ppm 以上 土壤速效钾(K 2O):120ppm 左右 防 治 方 法 5月上中旬用恶线清、吡虫啉浸种,防治种传病害、条纹叶枯病,用辛硫 磷防治地下害虫,用旱秧灵防除杂草。 5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用吡虫啉加锐劲特防治秧田灰飞虱;用杀虫双防治一代二化螟,用三环唑防治苗稻瘟;移栽前用吡虫啉等、综合防治病虫一次。 6月中下旬亩用35%丁苄粉剂80g 化除,结合分蘖肥施用。 7月上旬到下旬用吡虫啉加锐劲特、宁南霉素防治灰飞虱,预防条纹叶枯病;用叶青双或克菌康加井岗霉素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 8月中旬亩用25%杀虫双水剂250毫升加20%井岗霉素粉剂50g 加25%扑虱灵粉剂25g ,防治二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继续做好白叶枯病防治。 8月底至9月中旬亩用20%三环唑100g 加20%井岗霉素粉剂50g ,防治穗颈瘟、稻曲病两次;注意防治四代稻纵卷叶螟、白叶枯病 说 明 1.○12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2.△15基部第一节间拔长叶龄期 ;3..基本苗按叶龄模式基本苗计算公式计算;4.施氮总量(kg)=(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5.叶色比诊断法为:拔节前后植株顶3叶与顶4叶叶色相似,为植株氮素较平衡;顶4叶叶色深于顶3叶为氮素过旺;顶4叶叶色淡于顶3叶为氮素亏缺。 薄水层 够穗苗 ≥80% 倒1叶 长23cm 倒3叶 长39cm 倒5叶 长35cm 穗长 18cm ± 节间 长度 30cm 26cm 16cm 9cm 3cm 倒2叶 长35cm 倒4叶 长39cm

现代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序、前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是加强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 那么,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兴农是关键。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科技致富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项技术发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为技术复杂,又缺少管理人才和资金的投入等因素,致使许多农民朋友未能很好地掌握利用各种资源和技术,针对这种现状,多名专家精心编写了这套系列图书,为农民朋友们提供科学、先进、全面、实用、简易的致富新技术,让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本系列图书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着重介绍了种植、养殖、职业技能中的主要管理环节、关键性技术和经验方法。本系列图书贴近农业生产、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需要,全面、系统、分类阐述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是广大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所长,设施农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天柱2013年11月 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党中央和国务院一贯重视农业的发展,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而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为此,我们编写了这套系列图书,帮助农民发家致富,为科技兴农再做贡献。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系列图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协会高级顾问祁荣祥将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所长、设施农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天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国家资深畜牧专家曹兵海,农业部课题专家组首席专家、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处长张海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牟志美,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团中央青农部农业专家张浩等有关领导、专家的热忱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在本系列图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和引用了一些专家的文献资料,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在此谨致深深的歉意。敬请原作者见到本书后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tengfeiwenhua@https://www.360docs.net/doc/f816665903.html,),以便我们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赠送样书。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们指正! 编者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水稻的分类 从水稻的分类来看, 我国种植的水稻都属于亚洲栽培稻。亚洲 栽培稻又可以分成两个亚种: 籼亚种和粳亚种, 即我们通常十分熟 悉的籼稻和粳稻。 我国南方稻区水热条件优良, 无霜期一般较长, 有些地区甚至常年 无霜, 四季都可以种稻。这些地方种植的水稻, 可以按生长季节的不同 划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北方稻区的栽培类型多为早粳或早熟中粳型。 另外, 同一品种的水稻也可以按栽培方式分为水稻和陆稻; 或 者按照水稻淀粉含量的多少分为黏稻(非糯稻) 和糯稻; 或者按照 水稻生育期的长短划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一、籼稻与粳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