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在职硕士招生简章精选@才思

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在职硕士招生简章精选@才思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在职硕士,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招生简章,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一、招生学位类型及领域

我校2014 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类型有农业推广硕士(代码:095100)、风景园林硕士(代码:095300)和工程硕士(代码085200),各学位类型招生领域如下: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林业(095107)、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

二、报考条件

学位类型报考条件如下:

农业推广硕士:2014 年7 月31 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三、报名方法

(一)、报名方式:

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2014 年全国联考于10 月26 日进行。网上报名时间为6 月20 日至7 月10 日。期间,考生可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d16899865.html,/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统一网上报名系统”填写、提交考试报名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护照证件标准)。

2、现场确认时间为2014 年7 月11-14 日。已经报名的考生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上报名成功后得到的具体地点信息提示)校验身份证件,签字确认考试报名信息。

所有报名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考试报名无效。

3、报名注意事项:

10 月16 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复试时需核查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

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本科毕业院校、毕业专业及毕业时间等涉及报考资格的重要信息务必正确填写,填写有误将影响录取。

网报通讯地址用于寄发录取通知书,请务必准确、详细填写。

四、考试科目

招生科目分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专业考试,共计2 门。

1、GCT 全国联考。GCT 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和外语运用能力测试(限报英语)。每部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命题依据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GCT 成绩一年有效。

2、达到我校规定的GCT 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可参加第二阶段专业课考试。各学位类型的招生学院、招生领域以及考试科目如下,考生应在报名阶段选择好专业课考试科目,并提前登录研究生院网站–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栏目查看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学位类型招生学院名称招生领域第二阶段考试科目

农业推广林学院林业林学概论

农业推广经管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管理学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一)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 考试。考试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二)第二阶段,资格审查和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及综合面试。具体要求如下:

1、资格审查:达到我校GCT 分数要求的考生持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①本人身份证、准考证,要求上交身份证复印件。

②《2014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一式两份(联考成绩发布后登录网报系统下载)。由本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电子照片上需同时盖章)。

③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仅限报考工程硕士提供)原件及复印件。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2、资格审查合格者,参加各领域专业课考试和综合面试,需交纳报考费80 元。

3、第二阶段时间、地点安排另行通知,请12 月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看。

六、录取

我校2014 年农业推广硕士招生规模为140 名。录取将依据考生的GCT 考试成绩、各领域专业课考试及综合面试成绩,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有关规定,择优录取。

七、学习方式、年限及授课地点

一般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从入学到获得学位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六个月或500 学时。

八、学位授予

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并通过答辩后,可授予相应学位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九、收费标准

农业推广硕士学费为21000-30000 元,因故退学,所交学费不予退还。

十、其他

1、录取为在职硕士研究生的,一律不转户口、人事档案,在学期间仍为原单位在职人员,享受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

2、联系方式

1)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

联系电话:010-********,传真:0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 号,邮编:100083,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d16899865.html,

一位考友的GCT考试复习备考之路

时至6月,不少朋友已经着手07年GCT考试,如何更有效率地复习,达到更好的效果是每一位朋友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我把GCT 考试按计划为:考试准备阶段、课程复习阶段、应试训练阶段、动力定型阶段、考试阶段。

不同的人基础不同,对GCT考试所涉及的语文、英语、数学、逻辑掌握的水平也各有差别,合理安排复习,打好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成为整个复习的重中之重。

我认为,这个阶段复习合理安排复习顺序非常重要。以逻辑、英语、数学、语文这样的顺序安排更显合理。

一般情况下,多数朋友在大学的时候并没有进行过逻辑课程的学习,也缺乏专业的逻辑训练,对加试的逻辑科目感到很新鲜,也很生疏。逻辑考察的是能力,而对于扑面而来的众多逻辑概念,短时间内有相当的朋友感觉找不到北。还有一些朋友,自身逻辑水平不错,经常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做模拟题可能能达到80多分,复习完再做的时候却只能到60多分了。。。因此,认真听课,然后对照教材复习,做教材后面的习题,以求融会贯通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英语基础尚可的朋友可以将英语放在第二部分,主要任务还是恢复多年的记忆,让曾经的感觉恢复出来。英语复习相对简单:单词是基础,下一本大纲的词汇,对照看看,每天对付一点,在电脑上看,还可以把已经掌握的词汇删除,只保留不太熟悉的,这样逐渐减少。要求嘛,自然也不是掌握到灵活运用那样的

境界,混个脸熟即可。我当时参考了一本《考研英语20天突破7500词》,那本书很好,并不枯燥,并且有大量的例句和词根记忆技巧,每天没事了就翻翻,一样的混个脸熟,这对成绩的提高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英语复习我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阅读上面:得阅读者得天下!我本人语感比较好,对话部分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成功率,阅读可以能快速提高解题的感觉,再融合一些解题技巧,对恢复解题的感觉很有帮助,同时还可以训练解题的速度。

数学对我来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毕竟岁月不饶人啊,运算能力已经不行了,放在倒数第二上,还可以多花些时间认真复习和掌握过去学过的知识。

为什么语文放在了最后?这是有一定讲究的,实际上,我只是在中国考试在线上面找了一些安通学校的语文内部资料,基本上没有复习语文。但我的感觉是,看完后对语文的感觉在短时间内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语感甚好,做了一下真题,35分钟得了90分,其他部分模拟题目也在80分上下。遗憾的是,为了弥补数学的不足,最后实在是没有精力复习了。现在准备复习的朋友,如果认为语文不好下手,不妨仔细想一下,用怎样的策略对提高成绩有好处。

第一阶段的复习主要内容应当是课件+教材,习题没必要过多,更没必要做太多的习题,掌握知识是最重要的,这一阶段应当定位在“准确”上面,而不必刻意追求速度,因为即便是你速度再快,没有准确率做保障,结果未必理想。

这一阶段持续时间可能较长,第二阶段的复习任务将是在准确的基础上提高速度,以做题为主。所以,如果你从6..1开始复习,可以用2-3个月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

应试训练阶段的主要内容是:

1、检验以上阶段的复习成果;

2、查找以上阶段的复习疏漏;

3、形成详尽完备的考试策略;

4、做大量的习题,提高应试技巧;

5、在大量习题训练的基础上,修订考试策略,为下一个阶段(动力定型)打下基础。

其中,考试策略部分包括:

1、考试的时间安排;

2、各科目的答题顺序和时间;

3、各科目答题的比例及猜答案的比例;

4、答题卡的涂写方式及时间安排;

5、考场意外事件的处理办法等。

如何判别进入应试训练阶段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紧张复习,不少朋友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课程的复习计划。如果你已经做到:

教材已经通读一遍,并且教材上的习题基本感觉障碍不大;一些习题逐渐找到解题的感觉;那么可以建议你将主要的精力方在做题为主的应试训练阶段复习上面。

当然,短时间通读四科教材不太容易,对于时间和内容的矛盾问题,我建议大家做重点的复习,而不必面面俱到。重点的选取有赖于你的考试策略和自身实际情况,在后面的关于考试策略方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比方说,你的英语语法部分比较薄弱,很多东西不是短时间能复习提高的,那么建议你最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阅读里面,在上辅导班中关于阅读理解的经验和技巧要注意听,安通学校的辅导班报面授还会送网络课程,可以弥补在课堂时间不足,利用其他时间反复收听,一定能很好地领会,关于语法和词汇的部分就不必占用太多的时间了,因为老师讲的课程所覆盖的面毕竟有限,一些方式方法可以通过做题来深刻领会。教材中关于这一部分的讲述也是如此,真正地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同样地,对其他科目也是如此。

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复习逐步摸清楚GCT考试的规律,各部分的内容逐渐清晰起来,有选择地重点复习一部分知识,放弃一部分(如果某一部分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复习显著提高)。

一句话,应试训练阶段的复习应当是根据考试策略,有选择有重点强化练习的过程。

考试策略及技巧

当初考试的时候,不少朋友强调考试策略的重要,自己也制订了详细地计划,可惜的是动力定型阶段没有很好地坚持,在考试的时候难免慌乱,又见到很多题目似曾可以拿下,贪婪之心顿起,致使策略没有很好地实施,甚觉遗憾。考试下来,很多朋友坚持既定方针,成绩异常优异。一位考292分的朋友是这样说的:我只做80%的题目,这部分题目集中精力一定做好,其他的20%,去猜答案,无论哪科,只要是时间到了,一定就坚决刹车。

上面的例子很清晰地反映出这位朋友的考试思路。

我们不妨计算一下,如果是按单科45分钟计算,除去涂写答题卡的5分钟左右时间,每题目平均时间大约是40X60/50=48秒 .数学的时间大概是:40X60/25=1分36秒 .

答题按秒来计算,在这短短的40多秒时间里,你要完成读题干,看选项,做出选择等一系列动作,显然是非常紧张的。

那么,我们换一个思路,假如我们只做其中的80%的题目,即表达、逻辑、英语只做40题,数学做25题,那么每题的时间就变为:40X60/40=60秒; 40x60/20=2分钟;有了这多出来的十多秒中,经过考前严格训练的你也许会感觉轻松起来,答题的准确率会显著地提升。

实际上,前面准确率的提高也会很好地帮助你在后面猜答案提高命中的几率。

与答题比例相结合,我们再根据考试的特点算一笔帐。

考试的答题顺序主要还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并没有一定之规。顺序主要参考自己各科目的强弱,仅仅体现一个原则:能拿分的要迅速拿下,过于弱的科目不要放在最后一科,防止时间紧张,预留时间过少,使得该科目更加弱势,在牺牲在单科分数线上。

考试的时候试题通常是按表达、数学、逻辑、英语这样的顺序安排的。按我本人的情况,表达是母语,最应当拿下,理应放在第一科,时间上给它40分钟(含答题卡涂写),保证尽可能多地拿分,数学比较弱,放在第二科,但不安排太多的时间,仅45分钟(含答题卡涂写),逻辑得分基本上是和时间成正比的,如果时间有保证,应当是比较稳妥的,英语相对较强,并且弹性很大,解题速度

比较快,同时最熟练的科目,我放在了最后一科,这样即便是时间紧张,也可以提高猜中的几率。

所以,我的策略基本上是按照试题的顺序来的,这样做另一个好处是不会涂写答题卡混乱。紧张之际难免动作走形,如果辛苦半天最后牺牲在涂卡上面岂不是很冤枉?

涂卡我是很保守的,采用了一题一涂的方式,不少朋友是用的一科一涂,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吧。但我非常不推荐各位采用最后统一涂卡的方式,一般涂完全部175题要15分钟-20分钟,如果答题顺手你很难保证最后留那么多时间,一些侥幸的心理最后可能要付出严重的代价。假想一下,如果你涂串了,再检查可是没有时间的!不仅科目存在涂串的可能,各题目也可能涂串行等等,后果十分严重。

综上,考试最好能保持平常心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一旦自己设定的时间到,要果断转到下一科目上去,不要在某一科目上恋战,否则最后一科压力太大。

均衡,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均衡!

关于做题

是追求质量还是追求速度,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我所描述的东西体现了一个思想,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增加速度。譬如,对于题目采用所谓的80-20原则,做80%的题目,争取做好,以提高后20%的命中几率等。

在这一阶段,大量题目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些朋友认为,能够精做一些

题目远比大量做题有效,对此观点,我仍持谨慎的保留态度。首先,GCT考试的特点决定了考试的内容十分广泛,精做题目力求完美的思路可能覆盖面有限。其次,精做题目比较追求的是缜密和正确,而GCT考试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允许你这样做,一旦这样的思维成为定式,很可能会对考试感到极不适应,慌乱中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特别是时间分配上。

对此,我建议:一定要有每科10-20套题目作保障。

参加几个论坛中很多朋友都喜欢找一些网上的题目来做,这样效果不错,,一些单位不允许工作时间复习,利用论坛能够进行一些复习准备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你有条件,可以去中国工程硕士网论坛里找一些习题做做。

我仍建议大家以参考书上的习题为主攻方向。当时我主要参考书是清华的习题集,英语部分还使用了天大的一部分内容。在我看来,各高校和机构出的辅导教材都不错,各有侧重。

从现在到十一黄金周大约有3个月左右时间,如何分配时间做好训练是一个大问题。我的建议是,根据考试策略和你大体安排的考试答题顺序和比重安排复习。采用单科独进的方式和整体复习的方式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一般而言单科独进的方式更合理一些,比拟你可以在这100天中按周划分为4个阶段,每阶段集中一科的复习。各科目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确定,如果你感觉表达部分比较强或短时间内无法迅速提高,那么可以在这部分做出调整,不占用太多的时间。

对于教材上复习,有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处理:

大体上看一下各科目教材的章节,做好计划,安排好时间;

各科目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质量和速度的均衡

做多少题目是另一个问题,以很多朋友的经验,做完清华教材上的题目基本可以达到一定效果,但为了稳妥,继续提高解题的速度,还是再多做一些题目为好。一般各出版社出版的GCT备考书籍题目都比较严谨,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难度适中,属于不错的题目,如复旦、北大、人大等等。每套教材都附带着10套左右的题目,购买任何一套即可。

做单科的题目也有一定的要求,建议做题的时候使用测试卡(GCT模拟题测试卡)这种测试卡是我当初根据其他朋友制作的答题卡改进而成的,分数学和其他两个类型。卡上可标记时间,各部分的得分情况等等,有利于将来的汇总。对于每次测试的结果建议最好保留,以清晰地掌握自己答题的熟练程度等等,将来在动力定型阶段做套题时可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这10-20套题目做下来,对自己最终考试的结果基本上就有清晰的了解了。

复习训练中,我的感觉是开始的时候比较困难,消耗的时间比较多,成绩不够稳定,比如英语开始的时候感觉手很生,注意力也很不容易集中,做一套题目最多的时候用了55分钟,成绩总在50分左右徘徊。后来通过训练,并且认真推敲做题的技巧,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大约做到10套以后,基本上时间可以控制在40分钟以下,再继续做题,就稳定在30分钟,成绩70分左右了。

英语我认为是弹性很强的科目,如果速度快对全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我选择在速度为先,事实证明这一选择相当明智,考试的时候,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20分钟英语拿下60多分,对此我十分满意。

做题的频度理论上讲当然是越多越好,越接近真实环境越好,但这样实现很

困难。一般每天做2-3套比较好,剩下的时间进行总结。总结的内容也不必完全精准地搞清,比如花很大精力在阅读中不认识的单词上下功夫实际上并不经济,倒不如多看一些,至少混个脸熟,考试的时候能反应过来就成。与之类似的还有表达部分的一些内容,如文学常识之类,这部分可以轻轻带过。逻辑是个例外,如果可能尽可能搞清楚每一道题目,做到彻底的理解。

一些朋友抱怨工作紧张,没有时间等等。这的确是现实,但是不要忘记,考试是自己的事情,是在孤独和寂寞中做着自己给自己赛跑的游戏,任何人无法替代你本身,更没有人逼迫你是否该复习、怎么样复习,剩下的也就只有自己的问题了,真的希望今年复习的朋友在未来的一天回顾这件事情,坦然地说:自己的努力和辛苦没有白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