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c02存储多个数据

24c02存储多个数据
24c02存储多个数据

24c02存储多个数据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sda = P2 ^ 0; //IO口定义

sbit scl = P2 ^ 1;

//此为待写入24c02的数据。为了便于验证结果,数组的内容为周期重复的。

char code music[] = {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0x55, 0xaa, 0x0f, 0xf0

}; //由于最后还要讲这些数据读出送到P1口,故可发现P1口相连的led有规律地闪烁15个周期

uchar data buffer[100]; //用于缓存从24c02中读取的数据。

delay(unsigned int m)

{

unsigned int n, p;

for (n = m; n>0; n--)

for (p = 125; p>0; p--);

}

void nop()

{

_nop_();

_nop_();

}

/////////24C02读写驱动程序//////////////////// void delay1(unsigned int m)

{

unsigned int n;

for (n = 0; n

}

void init() //24c02初始化子程序

{

scl = 1;

nop();

sda = 1;

nop();

}

void start() //启动I2C总线

{

sda = 1;

nop();

scl = 1;

nop();

sda = 0;

nop();

scl = 0;

nop();

}

void stop() //停止I2C总线

{

sda = 0;

nop();

scl = 1;

nop();

sda = 1;

nop();

}

void writebyte(unsigned char j) //写一个字节{

unsigned char i, temp;

temp = j;

for (i = 0; i<8; i++)

{

temp = temp << 1;

scl = 0;

nop();

sda = CY; //temp左移时,移出的值放入了CY中

nop();

scl = 1; //待sda线上的数据稳定后,将scl拉高

nop();

}

scl = 0;

nop();

sda = 1;

nop();

}

unsigned char readbyte() //读一个字节

{

unsigned char i, j, k = 0;

scl = 0; nop(); sda = 1;

for (i = 0; i<8; i++)

{

nop(); scl = 1; nop();

if (sda == 1)

j = 1;

else

j = 0;

k = (k << 1) | j;

scl = 0;

}

nop();

return(k);

}

void clock() //I2C总线时钟

{

unsigned char i = 0;

scl = 1;

nop();

while ((sda == 1) && (i<255))

i++;

scl = 0;

nop();

}

////////从24c02的地址address中读取一个字节数据///// unsigned char read24c02(unsigned char address)

{

unsigned char i;

start();

writebyte(0xa0);

clock();

writebyte(address);

clock();

start();

writebyte(0xa1);

clock();

i = readbyte();

stop();

delay1(100);

return(i);

}

//////向24c02的address地址中写入一字节数据info/////

void write24c02(unsigned char address, unsigned char info) {

start();

writebyte(0xa0);

clock();

writebyte(address);

clock();

writebyte(info);

clock();

stop();

delay1(5000); //这个延时一定要足够长,否则会出错。因为24c02在从sda上取得数据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烧录过程。

}

void main()

{

uchar add, i, j, m;

init(); //初始化24C02

P1 = 0X55;

while (add != sizeof(music))

{

write24c02(0x00 + add, music[add]);

add++;

if (add % 4 == 0)

P1 = ~P1;

}

P1 = 0X00;

//到此为止,向24C02中写入数据的过程均已结束。下面的程序为附加的。

//将已写入的数据再读出,送到P1口,通过观察led的亮灭来检验写入的数据是否正确。

while (m != add)

{

buffer[i] = read24c02(m);

i++;

m++;

}

while (j != add)

{

P1 = buffer[j];

j++;

delay(1000);

}

while (1);

}

24C02读写程序

HT49 MCU系列单片机读写HT24系列的EEPROM应用范例HT49 MCU系列单片机读写HT24系列的EEPROM应用范例文件编码:HA0017s 简介: HT24系列的EEPROM是通过I2C协议控制其读写的。HT49系列单片机的接口部分是简单I/O 口,可以用来很方便地采用I2C协议控制周边器件。 HT24系列的EEPROM总共8个管脚,三个为芯片地址脚A0、A1、A2,在单片机对它进行操作时,从SDA输入A0、A1、A2数据和芯片外部A0、A1、A2所接地址需一一对应。一个为芯片写保护脚WP,WP脚接低电平时,芯片可进行读写操作;WP脚接高时,芯片只可进行读,不可进行写。另外两个管脚为电源脚VCC,VSS。 用单片机对HT24系列的EEPROM进行控制时,HT24系列的EEPROM的外部管脚VCC、VSS、WP、A0、A1、A2根据需要,对应接上,SDA、SCL接到单片机控制脚上。 引脚名称I/O 功能描述 A0~A2 I 地址输入 VSS I 电源负极输入 SDA I/O 串行数据输入/输出 SCL I 串行数据传送时钟信号输入 WP I 写保护 VCC I 电源正极输入 HT24系列的EEPROM根据型号不同,EEPROM的容量大小不同,当EEPROM的空间大于1页(256bytes)时,即大于2048bits,则HT49 MCU需要控制A0、A1、A2来确定写HT24系列的EEPROM的第几页,HT24系列的EEPROM空间大小如下表所示: 型号引脚A0、A1及A2使用方法容量大小 HT24LC02 A0、A1、A2引脚作为器件地址输入,从SDA输入A0、A1、 A2数据和芯片引脚A0、A1、A2所接状态需一一对应 2K(256×8) HT24LC04 A1、A2引脚作为器件地址输入,从SDA输入A1、A2数据 和芯片引脚A1、A2所接状态需一一对应,A0引脚浮空 4K(512×8, 2pages) HT24LC08 A2引脚器件地址输入,从SDA输入A2数据和芯片引脚A2 所接状态需一一对应,其余引脚浮空 8K(1024×8, 4pages) HT24LC16 A0、A1、A2全部浮空,不必接16K(2048×8,8pages)

hello第四课(二)f2812存储器映射及cmd详解-日志-eyes417-

hello第四课(二):f2812存储器映射及cmd详解-日志 -eyes417-... 2812存储器映射 2812具有32位的数据地址和22位的程序地址,总地址空间可以达到4M的数据空间和4M的程序空间。32位的数据地址,就是能访问2的32次,是4G,而22位的程序地址,就是能访问2的22次,是4M。其实,2812可寻址的数据空间最大是4G,但是实际线性地址能达到的只有4M,原因是2812的存储器分配采用的是分页机制,分页机制采用的是形如0xXXXXXXX的线性地址,所以数据空间能寻址的只有4M。 2812的存储器被划分成了下面的几个部分: 1. 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2812所具有的RAM、ROM和FLASH都被统一编址,映射到了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这些空间的作用就是存放指令代码和数据变量。 2. 保留区。数据空间里面某些地址被保留了,作为CPU的仿真寄存器使用,这些地址是不向用户开放的。 3. CPU中断向量。在程序空间里也保留了64个地址作为CPU 的32个中断向量。通过CPU的一个寄存器ST1中的VMAP

位来将这一段地址映射到程序空间的底部或者顶部。 映射和空间的统一编址  F2812内部的映射空间  2812CMD详解CMD:command 命令,顾名思义就是命令文件指定存储区域的分配.2812的CMD采用的是分页制,其中PAGE0用于存放程序空间,而PAGE1用于存放数据空间。 1.)#pragma ,CODE_SECTION和DATA_SECTION伪指令#pragma DATA_SECTION(funcA,"dataA"); ------ 函数外声明 将funcA数据块定位于用户自定义的段"dataA"中------ 需要在CMD中指定dataA段的物理地址2.)MEMORY和SECTIONS是命令文件中最常用的两伪指令。MEMORY伪指令用来表示实际存在目标系统中的可以使用的存储器范围,在这里每个存储器都有自己的名字,起始地址和长度。SECTIONS伪指令是用来描述输入端是如何组合到输出端内的。以常用的F2812_nonBIOS_RAM.cmd F2812_nonBIOS_Flash.cmd 和 DSP281x_Headers_nonBIOS.cmd为例 F2812_nonBIOS_RAM.cmd ----- 用于仿真,无BIOS系统,片外SRAM配置CMD文件里有两个基本的段:初始化段和

实现存储器EEPROM AT24C02的数据读写操作 采用IIC总线读写 C程序

/*************************************************************** 功能:11:32 2008-6-27 作者:SG 时间:2004-03-15 版本:V1.0 ***************************************************************/ #include "INTRINS.H" #include "reg52.h" #define WriteDeviceAddress 0xa0 //写驱动地址指令 #define ReadDeviceAddress 0xa1 //读驱动地址指令 sbit AT24C02_SCL = 0xa4; sbit AT24C02_SDA = 0xa5; /*------------------------------------------------------------- 功能:发起始信号 ------------------------------------------------------------*/ void Start_Cond() { AT24C02_SCL = 0; _nop_(); AT24C02_SDA = 1; _nop_(); AT24C02_SCL = 1; _nop_(); AT24C02_SDA = 0; _nop_(); } /*------------------------------------------------------------- 功能:发停止信号 ------------------------------------------------------------*/ void Stop_Cond() { AT24C02_SCL = 0; _nop_(); AT24C02_SDA = 0; _nop_(); AT24C02_SCL = 1; _nop_(); AT24C02_SDA = 1; _nop_();

24c02读写程序教学资料

24c02读写程序

E2PROM芯片24C02的读写程序 一、实验目的: 给24C02的内部RAM写入一组数据,数据从24C02内部RAM的01h开始存放。然后再把这组数据读出来,检验写入和读出是否正确。 在这里我们给24C02中写入0、1、2的段码,然后把它读出来,送到数码管显示。 二、理论知识准备: 上面两个实验主要学习的是利用单片机的串口进行通讯,本实验要介绍的是基于I2C总线的串行通讯方法,下面我们先介绍一下I2C总线的相关理论知识。 (一)、I2C总线概念 I2C总线是一种双向二线制总线,它的结构简单,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好。目前很多公司都推出了基于I2C总线的外围器件,例如我们学习板上的24C02芯片,就是一个带有I2C总线接口的E2PROM存储器,具有掉电记忆的功能,方便进行数据的长期保存。 (二)、I2C总线结构 I2C总线结构很简单,只有两条线,包括一条数据线(SDA)和一条串行时钟线(SCL)。具有I2C接口的器件可以通过这两根线接到总线上,进行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连接到总线的器件具有不同的地址,CPU根据不同的地址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硬件系统简单灵活的控制。 一个典型的I2C总线应用系统的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假设图中的微控制器、LCD驱动、E2PROM、ADC各器件都是具有I2C总线接口的器件):

我们知道单片机串行通讯的发送和接收一般都各用一条线TXD和RXD,而I2C总线的数据线既可以发送也可以接受,工作方式可以通过软件设置。所以,I2C总线结构的硬件结构非常简洁。 当某器件向总线上发送信息时,它就是发送器,而当其从总线上接收信息时,又成为接收器。 (三)、I2C总线上的数据传送 下面我们看看I2C总线是如何进行数据传送的。我们知道,在一根数据线上传送数据时必须一位一位的进行,所以我们首先研究位传送。 1、位传输 I2C总线每传送一位数据必须有一个时钟脉冲。被传送的数据在时钟SCL的高电平期间保持稳定,只有在SCL低电平期间才能够改变,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在标准模式下,高低电平宽度必须不小于4.7us。 那么是不是所有I2C总线中的信号都必须符合上述的有效性呢?只有两个例外,就是开始和停止信号。 开始信号:当SCL为高电平时,SDA发生从高到低的跳变,就定义为开始信号。 停止信号:当SCL为高电平时,SDA发生从低到高的跳变,就定义为结束信号。 开始和结束信号的时序图如下图所示:

2812存储器映射

2812存储器映射 2812具有32位的数据地址和22位的程序地址,总地址空间可以达到4M的数据空间和4M的程序空间。32位的数据地址,就是能访问2的32次,是4G,而22位的程序地址,就是能访问2的22次,是4M。其实,2812可寻址的数据空间最大是4G,但是实际线性地址能达到的只有4M,原因是2812的存储器分配采用的是分页机制,分页机制采用的是形如0xXXXXXXX的线性地址,所以数据空间能寻址的只有4M。 2812的存储器被划分成了下面的几个部分: 1. 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2812所具有的RAM、ROM和FLASH都被统一编址,映射到了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这些空间的作用就是存放指令代码和数据变量。 2. 保留区。数据空间里面某些地址被保留了,作为CPU的仿真寄存器使用,这些地址是不向用户开放的。 3.CPU中断向量。在程序空间里也保留了64个地址作为CPU的32个中断向量。通过CPU 寄存器ST1中的VMAP位来将这一段地址映射到程序空间的底部或者顶部。 映射和空间的统一编址

F2812内部的映射空间 低地址空间 高地址空间 2812CMD详解 CMD:command命令,顾名思义就是命令文件指定存储区域的分配.2812的CMD采用的是分页制,其中PAGE0用于存放程序空间,而PAGE1用于存放数据空间。 1.)#pragma ,CODE_SECTION和DA TA_SECTION伪指令 #pragma DATA_SECTION(funcA,"dataA"); ------ 函数外声明

将funcA数据块定位于用户自定义的段"dataA"中 ------ 需要在CMD中指定dataA段的物理地址 2.)MEMORY和SECTIONS是命令文件中最常用的两伪指令。MEMORY伪指令用来表示实际存在目标系统中的可以使用的存储器范围,在这里每个存储器都有自己的名字,起始地址和长度。SECTIONS伪指令是用来描述输入端是如何组合到输出端内的。 以常用的F2812_nonBIOS_RAM.cmd F2812_nonBIOS_Flash.cmd 和 DSP281x_Headers_ nonBIOS.cmd为例 F2812_nonBIOS_RAM.cmd ----- 用于仿真,无BIOS系统,片外SRAM配置 CMD文件里有两个基本的段:初始化段和非初始化段。初始化段包含代码和常数等必须在D SP上电之后有效的数。故初始化块必须保存在如片内FLASH等非遗失性存储器中,非初始化段中含有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才像变量内写数据进去,所以非初始化段必须链接到易失性存储器中如RAM。 已初始化的段:.text,.cinit,.const,.econst,..pinit和.switch.. .text:所有可以执行的代码和常量 .cinit: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C初始化记录 .const:包含字符串常量和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由const)的初始化和说明 .econst:包含字符串常量和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由far const)的初始化和说明 .pinit:全局构造器(C++)程序列表 .switch:包含switch声明的列表

24c02读写程序大全

24c02读写程序大全 2C总线的应用(24C02子程序) // 对24C02的读、写 // extern void DelayMs(unsigned int); // extern void Read24c02(unsigned char *RamAddress,unsigned char Ro mAddress,unsigned char bytes); // extern void Write24c02(unsigned char *RamAddress,unsigned char Ro mAddress,unsigned char bytes); /***************************************************************************/ #define WriteDeviceAddress 0xa0 #define ReadDviceAddress 0xa1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sbit SCL=P2^7; sbit SDA=P2^6; bit DOG; /***************************************************************************/ void DelayMs(unsigned int number) { unsigned char temp; for(;number!=0;number--,DOG=!DOG) { for(temp=112;temp!=0;temp--) { } } } /***************************************************************************/ void Start() { SDA=1; SCL=1; SDA=0; SCL=0; } /***************************************************************************/ void Stop() { SCL=0; SDA=0;

存储器映射和存储器重映射概念

存储器映射和存储器重映射 1.1 什么是存储器映射? 存储器本身不具有地址信息,它的地址是由芯片厂商或用户分配的,给存储器分配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存储器映射。如图 1.所示。 图 1.1 映射原理图 在完成了存储器映射后,用户就可以按地址去访问对应的存储单元。 1.2 什么是存储器重新映射? 顾名思义,存储器重映射就是给存储单元再分配1个地址。此时,该存储单元就有了两个地址。用户可以通过这两个地址来访问该存储单元。如图 1.1所示。 图 1.1 存储器重映射 1.3 为什么要进行存储器重映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某些存储单元再分配地址;此时,就要进行存储器重映射。例如,异常向量表所在存储单元和Boot ROM都须进行重映射。下面以异常向量表所在存储单元的重映射为例说明如下: (1)用户程序总是从异常向量表开始执行 在ARM7编程中,异常向量表是用户程序的必备部分,程序流总是从异常向量表开始的。 (2)发生异常时,只能通过规定地址访问异常向量表

由ARM7体系结构可知,ARM7的异常向量地址始终是0x0000 0000~0x0000 001c 。例如,复位时,CPU 会自动跳转到复位异常向量地址0x0处读取该处指令。 (3) 异常向量表所在的存储单元地址不固定 用户程序可以存储在片内RAM 、片内Flash 、片外存储器,随着存储位置的不同,用户程序的存储地址显然也不同;因此,作为用户程序一部分的异常向量表的存储地址也是不固定的。如图 1.2所示。 0x0000 00000x0000 001C 0x4000 0000 0x4000 001C 0x8000 00000xE000 0000 0xFFF FFFF 0x8000 001C 不定 图 1.2 各异常向量表的实际位置 (4) 问题的提出 当异常向量表的实际存储地址并不在要求的0x0000 0000~0x0000 001c 范围时,那么发生异常时,CPU 怎样才能访问到异常向量表呢? (5) 解决办法――存储器重映射 存储器重映射机制就是为了解决(4)所提的问题而设计的。用户可通过存储器重映射,把地址0x0000 0000~0x0000 001c 再分配给异常向量表所在存储单元。至此,CPU 内核既可以通过0x0000 0000~0x0000 001c 访问异常向量表,也可以通过异常向量表所在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来访问异常向量表。例如:用户程序现存放在片外Flash ,该程序的异常向量表实际存储地址位于0x80000000~0x8000003C ;但通过存储器重映射,可将地址0x00000000~0x0000003C 分配给0x80000000~0x8000003C 的存储单元。于是,用户既可以通过0x80000000~0x8000003C ,也可以通过0x00000000~0x0000003C 来访问异常向量表。所以,发生异常时,CPU 虽然仍是访问0x00000000~0x0000003C 处,但仍可通过该地址访问到实际位于片外Flash 的异常向量表。 1.4 小结 由上述可知,存储器重映射的用途就是给存储器单元再分配1个地址,以解决一些实际需要。 应用存储器重映射机制的例子,除异常向量表以外还有Boot ROM 。若您有兴趣,可参考我们的《深入浅出ARM7――LPC2300(上册)》中的“存储器重映射及引导块”小节。

ATMEGA16读写iic(TWI)(24c02) C语言程序

ATMEGA16读写iic(24c02) C语言程序测试通过 #include #include "I2C.h" #include "1602.h" #include "delay.h" /*通过AVR往I IC写数据,并通过串口把数据读出显示出来*/ //=============================================================== void UART_init(void) //UART初始化 { DDRD = 0x02; PORTD = 0x00; UCSRA = 0x02; /*无倍速*/ UCSRB = 0x18; /*允许接收和发送*/ UC SRC = 0x06; /*8位数据,1位停止位,无校验*/ UBRRH = 0x00; UBRRL = 12; /*9600*/ } //=============================================================== void USART_TXD(float data) //发送采用查询方式 { while( !(UCSRA & BIT(UDRE)) ); UDR=data; while( !(UCSRA & BIT(TXC )) ); UCSRA|=BIT(TXC); } void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i; //LCD_init(); uart_init();//TART初始化 SEI(); //全局中断使能

while(1) {/* I2C_Write('n',0x00); I2C_Write('c',0x01); I2C_Write('e',0x02); I2C_Write('p',0x03); I2C_Write('u',0x04); */ i=I2C_Read(0x00); //LCD_write_char(0,0,i); USART_TXD(i); i=I2C_Read(0x01); //LCD_write_data(i); USART_TXD(i); i=I2C_Read(0x02); //LCD_write_data(i); USART_TXD(i); i=I2C_Read(0x03); //LCD_write_data(i); USART_TXD(i); i=I2C_Read(0x04); //LCD_write_data(i); USART_TXD(i); } } /*上面上主函数部分*/ #include #include "delay.h" //I2C 状态定义 //MT 主方式传输 MR 主方式接受#define START 0x08 #define RE_START 0x10 #define MT_SLA_ACK 0x18 #define MT_SLA_NOACK 0x20 #define MT_DATA_ACK 0x28 #define MT_DATA_NOACK 0x30 #define MR_SLA_ACK 0x40 #define MR_SLA_NOACK 0x48 #define MR_DATA_ACK 0x50 #define MR_DATA_NOACK 0x58

F2812存储器映射及CMD详解

2812存储器映射及CMD 2812存储器映射 2812具有32位的数据地址和22位的程序地址,总地址空间可以达到4M的数据空间和4M的程序空间。32位的数据地址,就是能访问2的32次,是4G,而22位的程序地址,就是能访问2的22次,是4M。其实,2812可寻址的数据空间最大是4G,但是实际线性地址能达到的只有4M,原因是2812的存储器分配采用的是分页机制,分页机制采用的是形如0 xXXXXXXX的线性地址,所以数据空间能寻址的只有4M。 2812的存储器被划分成了下面的几个部分: 1. 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2812所具有的RAM、ROM和FLASH都被统一编址,映射到了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这些空间的作用就是存放指令代码和数据变量。

2. 保留区。数据空间里面某些地址被保留了,作为CPU的仿真寄存器使用,这些地址是不向用户开放的。 3.CPU中断向量。在程序空间里也保留了64个地址作为CPU的32个中断向量。通过CPU寄存器ST1中的VMAP位来将这一段地址映射到程序空间的底部或者顶部。 映射和空间的统一编址 F2 812内部的映射空间 低地址空间

高地址空间 2812CMD详解 CMD:command命令,顾名思义就是命令文件指定存储区域的分配.2812的CMD采用的是分页制,其中PAGE0用于存放程序空间,而PAGE1用于存放数据空间。 1.)#pragma ,CODE_SECTION和DATA_SECTION伪指令 #pragma DATA_SECTION(funcA,"dataA"); ------ 函数外声明 将funcA数据块定位于用户自定义的段"dataA"中 ------ 需要在CMD中指定dataA段的物理地址

STM32F103读写24C02程序使用过肯定能用

//实验24C02连接在PF口 //WP、A0、A1、A2都接地 #include "stm32f10x_flash.h" #include "stm32f10x_gpio.h" #include "stm32f10x_rcc.h" #define AT24C02 0xa0 //AT24C02 地址 /******************************** 变量定义---------------------------------------------------------*/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GPIO ErrorStatus HSEStartUpStatus; unsigned char Count1 , Count2; unsigned int USEC; static vu32 TimingDelay; unsigned char Readzfc; unsigned char pDat[8] = {0x55,0x55,0x55,0x55,0x55,0x55,0x55,0x55}; unsigned char R_Dat[8]; /*********************************声明函数-----------------------------------------------*/ void RCC_Configuration(void); void SysTick_Configuration(void); void Delay_us_24C02(u32 nTime); /************************************24C02硬件接口******************************/ #define SData GPIO_Pin_6 //I2C 时钟 #define SCLK GPIO_Pin_7 //I2C 数据 /********************************宏定义*******************************************/ #define SCL(x) x ? GPIO_SetBits(GPIOF , SCLK) : GPIO_ResetBits(GPIOF , SCLK) #define SDA(x) x ? GPIO_SetBits(GPIOF , SData) : GPIO_ResetBits(GPIOF , SData) /********************************变量*******************************************/ u8 ack; /******************************************************************* 起动总线函数 函数原型: void Start_I2c(); 功能: 启动I2C总线,即发送I2C起始条件. ********************************************************************/ void Start_I2c() { SDA(1); //SDA=1; 发送起始条件的数据信号 Delay_us_24C02(1); SCL(1); //SCL=1; Delay_us_24C02(5); //起始条件建立时间大于4.7us,延时 SDA(0); //SDA=0; /*发送起始信号*/ Delay_us_24C02(5); // 起始条件锁定时间大于4μs

ARM的存储器映射与存储器重映射.

Edited by Foxit ReaderCopyright(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2005-2008For Evaluation Only. ARM的存储器映射与存储器重映射 当系统上电后,程序将自动从0x00000000地址处开始执行,因此在系统的初始状态,要求0x00000000地址处的存储器是非易性的ROM或Flash等。但是ROM 或Flash的访问速度相对较慢,每次中断发生后,都要读取ROM或Flash上的向量表开始,影响了中断响应速度。因此,LPC2200提供一种灵活的地址重映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内部RAM的地址重新映射到0x00000000的位置。在系统执行重映射命令之前,需要将Flash中的中断向量代码拷贝到内部RAM中。这样在重映射命令执行之后相当于从内部RAM中0x00000000的位置找到中断向量,而实际上是将RAM的起始地址0x40000000映射为0x00000000了。这样,中断执行时相当于在RAM中找到对应中断向量,实现异常处理调试。 存储器映射是指把芯片中或芯片外的FLASH,RAM,外设,BOOTBLOCK等进行统一编址。即用地址来表示对象。这个地址绝大多数是由厂家规定好的,用户只能用而不能改。用户只能在挂外部RAM或FLASH的情况下可进行自定义。ARM7TDMI的存储器映射可以有0X00000000~0XFFFFFFFF的空间,即4G的映射空间,但所有器件加起来肯定是填不满的。一般来说,0X00000000依 Edited by Foxit ReaderCopyright(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2005-2008For Evaluation Only. 次开始存放FLASH——0X00000000,SRAM——0X40000000,BOOTBLOCK,外部存储器0X80000000,VPB(低速外设地址,如GPIO,UART)—— 0XE0000000,AHB(高速外设:向量中断控制器,外部存储器控制器)——从0XFFFFFFFF回头。他们都是从固定位置开始编址的,而占用空间又不大,如AHB只占2MB,所以从中间有很大部分是空白区域,用户若使用这些空白区域,或者定义野指针,就可能出现取指令中止或者取数据中止。由于系统在上电复位时要从0X00000000开始运行,而第一要运行的就是厂家固化在片子里的BOOTBLOCK,这是判断运行哪个存储器上的程序,检查用户代码是否有效,判断芯片是否加密,芯片是否IAP(在应用编程),芯片是否ISP(在系统编程),所以这个BOOTBLOCK要首先执行。而芯片中的BOOTBLOCK不能放在FLASH的头部,因为那要存放用户的异常向量表的,以便在运行、中断时跳到这来找入口,所以BOOTBLOCK只能放在FLSAH尾部才能好找到,呵呵。而ARM7的各芯片的FLASH大小又不一致,厂家为了BOOTBLOCK在芯片中的位置固定,就在编址的2G靠前编址的位置虚拟划分一个区域作为BOOTBLOCK区域,这就是重映射,这样访问<2G即<0X80000000的位置时,就可以访问到在FLASH尾部的BOOTBLOCK区了。BOOTBLOCK运行完就是要运行用户自己写

应广单片机读写24C02程序代码

应广单片机读写24C02程序代码 #include "extern.h" #include "main.h" //*************************************************** //*************************************************** //??ò?I2C?ó?ú I2C_SDA equ pb.2 I2C_SCL equ pb.0 I2C_SDA_DIR equ pbc.2 I2C_SCL_DIR equ pbc.0 I2C_LONG_DLY equ 50 I2C_SHORT_DLY equ 20 I2C_SDA_HIGH equ set1 I2C_SDA I2C_SDA_LOW equ set0 I2C_SDA I2C_SCL_HIGH equ set1 I2C_SCL I2C_SCL_LOW equ set0 I2C_SCL I2C_SDA_OUTPUT equ set1 I2C_SDA_DIR I2C_SDA_INPUT equ set0 I2C_SDA_DIR I2C_SCL_OUTPUT equ set1 I2C_SCL_DIR I2C_SCL_INPUT equ set0 I2C_SCL_DIR //??ò?I2C??á? uchar i2c_rw_addr; //?áD?μ??? uchar i2c_rw_byte; //?áD?êy?Y uchar i2c_rw_cmd; //?áD?μ????tμ??? uchar i2c_rw_temp; //?áD??y?ì?D????á? uchar i2c_rw_cnt; //?áD??y?ì?D????á? //---------------------------- //?úéúSTARTD?o? //---------------------------- i2c_start: I2C_SDA_OUTPUT

存储器地址映射

通过赋予每个任务不同的虚拟–物理地址转换映射,支持不同任务之间的保护。地址转换函数 在每一个任务中定义,在一个任务中的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内存的一个部分,而另一个任务的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存储器中的另外区域。... 就是把一个地址连接到另一个地址。 例如,内存单元A的地址为X,把它映射到地址Y,这样访问Y时,就可以访问到A 了。当然,访问原来的地址X,也可以访问到A。 再如,在C语言等高级语言里面没有访问IO的指令,所以那样的话在C里面就无法访问IO,只能通过嵌入汇编或者通过调用系统函数来访问IO了。采用IO映射后就不同了,因为IO空间和内存空间本来不同,有不同的访问指令,那么,将IO空间映射到内存空间,就可以通过使用访问内存的方法来访问IO了,例如在C语言里面可以通过指针来访问内存 单元,从而访问到被映射的IO。 存储器映射是指把芯片中或芯片外的FLASH,RAM,外设,BOOTBLOCK等进行统 一编址。即用地址来表示对象。这个地址绝大多数是由厂家规定好的,用户只能用而不能改。 用户只能在挂外部RAM或FLASH的情况下可进行自定义。ARM7TDMI的存储器映射可以有0X00000000~0XFFFFFFFF的空间,即4G的映射空间,但所有器件加起来肯定是填不满的。一般来说,0X00000000依次开始存放FLASH——0X00000000,SRAM——0X40000000,BOOTBLOCK,外部存储器0X80000000,VPB(低速外设地址,如GPIO,UART)——0XE0000000,AHB(高速外设:向量中断控制器,外部存储器控制器)——从0XFFFFFFFF回头。他们都是从固定位置开始编址的,而占用空间又不大,如AHB只占2MB,所以从中间有很大部分是空白区域,用户若使用这些空白区域,或者定义野指针,就可能出现取指令中止或者取数据中止。由于系统在上电复位时要从0X00000000 开始运行,而第一要运行的就是厂家固化在片子里的BOOTBLOCK,这是判断运行哪个存储器上的程序,检查用户代码是否有效,判断芯片是否加密,芯片是否IAP(在应用编程),芯片是否ISP(在系统编程),所以这个BOOTBLOCK要首先执行。而芯片中的BOOTBLOCK不能放在FLASH的头部,因为那要存放用户的异常向量表的,以便在运行、中断时跳到这来找入口,所以BOOTBLOCK只能放在FLSAH尾部才能好找到,呵呵。而ARM7的各芯片的FLASH大小又不一致,厂家为了BOOTBLOCK在芯片中的位置固定,就在编址的2G靠前编址的位置虚拟划分一个区域作为BOOTBLOCK 区域,这就是重映射,这样访问<2G即<0X80000000的位置时,就可以访问到在FLASH尾部的BOOTBLOCK 区了。BOOTBLOCK运行完就是要运行用户自己写的启动代码了,而启动代码中最重要的就是异常向量表,这个表是放在FLASH的头部首先执行的,而异常向量表中要处理多方面的事情,包括复位、未定义指令、软中断、预取指中止、数据中止、IRQ(中断) ,FIQ (快速中断),而这个异常向量表是总表,还包括许多分散的异常向量表,比如在外部存储器,BOOTBLOCK,SRAM中固化的,不可能都由用户直接定义,所以还是需要重映射把那些异常向量表的地址映到总表中。为存储器分配地址的过程称为存储器映射,那么什么叫存储器重映射呢?为了增加系统的灵活性,系统中有部分地址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址上,这就叫做存储器重映射。重映射主要包括引导块―Boot Block‖重映射和异常向量表的重映射。1.引导块―Boot Block‖及其重映射Boot Block是芯片设计厂商在LPC2000系列ARM内部固化的一段代码,用户无法对其进行修改或者删除。这段代码在复位时被首先运行,主要用来判断运行哪个存储器上面的程序,检查用户代码是否有效,判断芯片是否被加密,系统的在应用编程(IAP)以及在系统编程功能(ISP)等。Boot Block存在于内部Flash,LPC2200系列大小为8kb,它占用了用户的Flash空间,但也有其他的LPC系列不占用FLash空间的,而部分没有内部Flash空间的ARM处理器仍然存在Boot Block。重映射的原因:Boot

怎么实现对存储器24C02程序的读写

决 怎么实现24C02程序的读写 我是个新手,对24C02 一窍不通,请问怎么给24C02写程序。是不是要像给单片机写程序那样需要一个编程器,或是需要其他的什么软硬件。另外再给我介绍一些24C02的入门知识,谢谢。 问题补充: 24C02是不是只是一个存储器?使用它时需不需要专门给它写段程序再烧进去? 我们将24c02 的两条总线接在了P26 和P27 上,因此,必须先定义: sbit SCL=P2^7; sbit SDA=P2^6; 在这个试验中,我们写入了一个字节数值0x88 到24c02 的0x02 的位置。 写入完成后,P10 灯会亮起,我们再在下一颗来读出这个字节来验证结果。―――――――――――――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定义一下方便使用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long unsigned long #include //包括一个52 标准内核的头文件 //本课试验写入一个字节到24c02 中 char code dx516[3] _at_ 0x003b;//这是为了仿真设置的 #define WriteDeviceAddress 0xa0 //定义器件在IIC 总线中的地址 #define ReadDviceAddress 0xa1 sbit SCL=P2^7; sbit SDA=P2^6; sbit P10=P1^0; //定时函数 void DelayMs(uint number) { uchar temp; for(;number!=0;number--) { for(temp=112;temp!=0;temp--) ; } } //开始总线

E2PROM芯片24C02的读写程序

E2PR0M 芯片24C02的读写程序 一、实验目的: 给24C02的内部RAM写入一组数据,数据从24C02内部RAM的01h开始存放。然后再把这组数据读出来,检验写入和读出是否正确。 在这里我们给24C02中写入0、1、2的段码,然后把它读出来,送到数码管显示。 二、理论知识准备: 上面两个实验主要学习的是利用单片机的串口进行通讯,本实验要介绍的是基于I2C总线的 串行通讯方法,下面我们先介绍一下I2C总线的相关理论知识。 (—)、I2C总线概念 I2C总线是一种双向二线制总线,它的结构简单,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好。目前很多公司都推出了基于I2C总线的外围器件,例如我们学习板上的24C02芯片,就是一个带有I2C总线接口的E2PROM存储器,具有掉电记忆的功能,方便进行数据的长期保存。 (二)、I2C总线结构 I2C总线结构很简单,只有两条线,包括一条数据线(SDA)和一条串行时钟线(SCL )。具有I2C 接口的器件可以通过这两根线接到总线上,进行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连接到总线 的器件具有不同的地址,CPU根据不同的地址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硬件系统简单灵活的 控制。 一个典型的I2C总线应用系统的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假设图中的微控制器、LCD驱动、 E2PROM、ADC各器件都是具有I2C总线接口的器件): SDA SCL|| || || || 微控制器LCD驱动ADC E2PR0M 我们知道单片机串行通讯的发送和接收一般都各用一条线TXD和RXD,而I2C总线的数据 线既可以发送也可以接受,工作方式可以通过软件设置。所以,I2C总线结构的硬件结构非 常简洁。 当某器件向总线上发送信息时,它就是发送器,而当其从总线上接收信息时,又成为接收器。(三)、I2C总线上的数据传送 下面我们看看I2C总线是如何进行数据传送的。我们知道,在一根数据线上传送数据时必须 一位一位的进行,所以我们首先研究位传送。 1、位传输 I2C总线每传送一位数据必须有一个时钟脉冲。被传送的数据在时钟SCL的高电平期间保 持稳定,只有在SCL低电平期间才能够改变,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在标准模式下,高低电平宽度必须不小于 4.7us。

地址分配和存储器映射

在嵌入式编程里,特别是32bit CPU里,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动作是CPU通过对外设的驱动来完成的.因为底层编程大部分工作就是外设编程。 CPU本身几乎每一种外设都是通过读写设备上的寄存器来进行操作的。外设寄存器也称为“I/O端口”,通常包括:控制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三大类,而且一个外设的寄存器通常被连续地编址。注意,这里的外设是相对于CPU来讲的,比如S3C2440除了ARM920T的内核以外,还在同一块CPU里集成很多模块,这一些模块也称为外设。 CPU对外设IO端口物理地址的编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I/O映射方式(I/O-mapped)称为端口映射,另一种是存储空间映射方式(Memory-mapped),称为内存映射。而具体采用哪一种则取决于CPU的体系结构。 内存映射 有些体系结构的CPU(如,PowerPC、m68k等)通常只实现一个物理地址空间(RAM)。在这种情况下,外设 I/O端口的物理地址就被映射到CPU的单一物理地址空间中,而成为存储空间的一部分。此时,CPU可以象访问一个内存单元那样访问外设I/O端口,而不需要设立专门的外设I/O指令。这就是所谓的“存储空间映射方式”(Memory -mapped)。ARM体系的CPU均采用这一模式.

简而言之,就是内存(一般是SDRAM)与外设寄存器统一编址。 端口映射 而另外一些体系结构的CPU(典型地如X86)则为外设专门实现了一个单独地地址空间,称为“I/O地址空间”或者“I/O端口空间”。这是一个与CPU地RAM物理地址空间不同的地址空间,所有外设的I/O端口均在这一空间中进行编址。CPU通过设立专门的I/O指令(如X86的IN和OUT指令)来访问这一空间中的地址单元(也即 I/O端口)。这就是所谓的“I/O映射方式”(I/O-mapped)。与RAM物理地址空间相比,I/O地址空间通常都比较小,如x86 CPU的I/O空间就只有64KB(0-0xffff)。这是“I/O映射方式”的一个主要缺点。而且必须要专门的汇编语言才能处理. 内存映射模式下,对寄存器的访问就是某一个地址的操作,因此C语言的指针即可完成此操作。这样编程相当方便。 Linux 最早是在在X86运行,对硬件地址采用端口映射,后来又扩展到ARM之类运行.为了简化操作,Linux在所以CPU上都采用I/O端口概念.如果是象ARM这样内存映射.也被模拟成端口. SOC的外设地址编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