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图廓及接合图表

第二节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图廓及接合图表
第二节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图廓及接合图表

第二节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图廓

及接合图表

一、地形图的图名

每幅地形图都应标注图名,通常以图幅内最著名的地名、厂矿企业或村庄的名称作为图名。图名一般标注在地形图北图廓外上方中央。如图7-2所示,图

名为“白吉树村”。

二、图号

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如图7-2所示。

图7-2 1:1 000地形图示意图

1.分幅方法

1:500地形图的图幅一般为50cm×50cm,一幅图所含实地面积为0.062 5km2,1 km2的测区至少要测16幅图纸。这样就需要将地形图分幅和编号,以便于测绘、使用和保管。大比例尺地形图常采用正方形分幅法,它是按照统一的直角坐标纵、横坐标格网线划分的。

如图7-3所示,是以1:5 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大小如表7-2所示。

1:5000

图7-3 大比例尺地形图正方形分幅

表7-2 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

(1)坐标编号法图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为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有短线连接。如图7-2所示,其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因此,编号为“15.0-10.0”。编号时,1:500地形图坐标取至0.01km,1:1000、1:2000地形图取至0.1km。

(2)数字顺序编号法如果测区范围比较小,图幅数量少,可采用数字顺序编号法,如图7-4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图7-4 数字顺序编号法

三、图廓和接合图表

1.图廓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有内、外图廓线之分。内图廓就是坐标格网线,也是图幅的边界线,用0.1mm细线绘出。在内图廓线内侧,每隔10cm,绘出5mm的短线,表示坐标格网线的位置。外图廓线为图幅的最外围边线,用0.5mm 粗线绘出。内、外图廓线相距12mm,在内外图廓线之间注记坐标格网线坐标值,如图7-2所示。

2.接合图表

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幅之间的关系,便于索取相邻图幅,在图幅左上角列出相邻图幅图名,斜线部分表示本图位置,如图7-2所示。

《第一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导学案)

《第一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 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 2. 会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3. 学会读等高线地形图,能判读陡坡和缓坡;能判读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4、区别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学会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5、初步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重点】判读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类型 难点】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生活中的水库、分水岭、河流等事物 一、情景创设 激趣导入 在地球表面,地面高低起伏,有高山,有低谷,而我们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海拔(也称绝对高度):以 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如下左图甲的海拔高度为 米,乙的海拔高度为 米。 2.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下左图甲乙的相对高度为 米 。 二)、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_______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__________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__________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 2.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 某中学地理课外研究小组,对附近的山峰实行了一次考察活动。为选 择准确的路线,该小组展开了讨论,结合图2-2,你认为说法准确的是 ( ) A .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 B .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摄省力 C .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 D .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 (1)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缓,起伏小 (2)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陡。起伏大 不同点 相同点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最新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课题】七上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断坡度的陡缓,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从而区分两种高度的差异。(重点) 2.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的变化判断坡度的陡缓。(重点) 3.结合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重点)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案三环节”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课件、教学模型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讲解)我们通常用海拔 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表的 高低起伏的状况。 (设置问题)1、什么叫 做海拔和相对高度?2、 查看甲、乙两地的海拔, 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3、泰山海拔约为1524 米,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 地死海海拔约为﹣400 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 是多少? 4、我们平时所说的身高 是什么高度呢?学积极思考并回答相关问 题: 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又称为绝对高度。(广泛 使用在地图上) 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 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 距离。(人们生活中出现 的高度) 2、甲的海拔是1500米, 乙的海拔是500米,那么 它们的相对高度为:1500 ﹣500﹦1000(米) 3、泰山与世界陆地上最 低的洼地死海的相对高度 为:1524﹣(﹣400)﹦ 1924(米) 4、小组探究后进行拓展 到其他有关的高度上,从 而让学生对海拔和相对高 度进行区分。 基础上, 分组讨 论,培养 学生竞争 与合作的 意识,采 取“生教生” 的进行新 模式,并 达到好的 效果。 从身边的 问题着手 开始把学 习到的地 理知识运 用到生活 中来,调 动学生的 学习激 情。 衔接与过渡(讲解)大家观察“枣庄市山川风光”视频,我们发现枣庄市的地形表面高低起伏,复杂多样。那我们能否把地表的各种形态分分类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展示)“地形鸟瞰图” (设置问题)大家观察相 关景观图片,你会发现陆 地表面主要有哪几种基本 地形类型?你能找出它们 的相应位置吗?你能说出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陆地表面主要有山地、丘 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等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其特 点是:(重在找出区别和 联系) ①山地:海拔在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 陡,沟谷幽深。 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 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 和缓。 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 力,学生 认真思 考,积极 回答相关 问题。 教师不仅 要设置问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学案

沂源四中地理导学案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班级:姓名:主备人:田玉才审核人:孙宁序号:7 学习目标: 1.能根据等高线疏密判读坡度陡缓;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设别地形图的种类;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度。 学习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学习难点: 在地形图上设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前置性作业】 、 阅读课本24页和25页完成1——4题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这种用表示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 等深线:把海洋中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 4、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1)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缓。(2)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陡。 【合作交流】 一、~ 一、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前置性作业(组长注意组织好) 二.学生小组发言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听并且纠正。 三、合作共建 1、阅读课本16页图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米)形态示意图,完成表格: 山地不同部位山峰山脊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 示意图 ] 等高线特点 【当堂检测】小组长组织进行练习,核对答案,组员讲解。 '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的海拔高度:甲米;乙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2. 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⑴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C D E ⑵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米以上。 ⑶图中A处位于B处的方向。 ? ⑷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处爬山要容易些。 3、(2012·内蒙古鄂尔多斯)当暴雨发生时,图5当中四种等高线图所表示的地形,最容易形成山洪的是() 4.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 C.______ E.______ F.______ ⑵从A到B,山体的走向是____,A 、B山顶的相对高 度为____米。 ⑶从C到B 与从D到A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 _____。 ? ⑷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是_____米。 5、(2012·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C点的海拔高度是() A.400 米B.500米C.600 米D.700米 (2)、A山位于B山的() A.东北B.西南C.北方D.南方 ~ 6. 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 是() A. -132米 B. 1668米 C. 132米 D. 900米 7.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 山地 B. 丘陵 C. 平原 D. 高原 8. 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 A. 山谷 B. 鞍部 C. 山脊 D. 盆地底部

《第二节 地图》教案

《第二节地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图的用途。 2.知道地图的三要素。学会在地图上判读方向的方法,掌握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认识常见的图例。 3.初步掌握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4.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 5.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难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在经纬网上判读方向。 2.掌握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并通过方法的介绍训练读图能力。 3.了解电子地图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准备: 中国地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地理挂图(**市地图)、地图册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地图。简单的谜语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一、地图的用途 讲解:提起地图,你一定不会陌生。你可能已经将一些地图,如中国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和旅游图等(向学生展示这些种类的地图)人们要了解一个地方,经常从查看地图开始。外出旅游、行军打仗、工程建设、航海航空都离不开地图。 带领学生学习P14阅读中的“农民用地图”。 归师生一起纳总结。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接着在黑板上画出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让同学们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看分布在操场和办公楼的什么方向?

(活动)在校园的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位置在哪儿?在校门的什么方向?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哪条路最近?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举例:一张中国地图,我们学校位于中国的什么方位?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那么有指向标的地图呢? 板书: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讲解: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举例:教科书“地图上的方向”。 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总结: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板书:三、地图的比例尺 (活动)活动:请大家画一幅教室的地图,计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活动1:各抒己见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云南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活动2: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 0000000 000 比较“云南省地图”和“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一课时(新课) 教学目的: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3、能在等高线地形较、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重点: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2、初步掌握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 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图解教学法 教学过程: 1、一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叫,也叫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高度。 2、陆地表面的基本地形是:、、、、。 3、读右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⑴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比较从B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还是从 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简述理 由。

⑵若自A点沿直线向B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自A点到C点行进,则行进方向是。 ⑶若A点海拔265米,则该点高出B点米。D点的地形类型是。 ⑷据测量,A点到C点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A点到B点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A点到B点的实地距离比A点到C点的实地距离近多少?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采用的等高距为米;图中A点的海拔约米。 (2)图中字母所在处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C D E F G (3)图中A处位于周庄的方向;A处位于王 庄的;C地位于D地的方向。 (4)若在图中所示范围内修建一座水库(假设其它条件均 附后邀请)从地形角度考虑,请在图内选择合适的水库大坝的位置,并用字母“M”标在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重点】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 2.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 3.教学课件: 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 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教师指导与演示 学生活动 问题导入: 大屏幕出示: 1、同学们知道世界最高峰叫什么?它有多高?这个高度是什么高度?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 2、“世界屋脊”指的是什么地方?有多高?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 过渡:大家阅读的这张地图,叫地形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阅读地形图。

学生可以阅读书后边的地形图,相互商量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 板书: 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确定 画板图: 过渡: 地面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可以测量出来,怎样表示在地图上呢? 计算机课件演示: “海拔的测绘与等高线的绘制” 请学生上前标出: 1)A、B、C、D各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标出A点与B点的垂直距离 小结: 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 两地点的海拔高度之差——相对高度 板书: 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过渡: 等高线上标有高度,如50米,1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叫等高距(等高距是垂直距离);多条等高线组成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形状各式各样,它反映不同的地形部位。 大屏幕演示: 1)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最能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的地图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D.平面示意图 2.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 B. C. D.

3.(题文)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4.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A.绘图纸张大小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D.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 5.泰山最高峰(1 532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 844米)的相对高度是()A.10 380米B.1 532米C.7 312米D.8380米 6.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的相对高处可能为() A.180米B.200米C.220米D.240米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B.丘陵是指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地 C.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D.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 8.以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和缓为特点的地形是() A.高原B.丘陵C.山地D.盆地 小明与爸爸一起去郊游,爸爸提出要登山望远。小明查看了旅游图,发现有两条路可能上山。读山地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9.这幅图的等高距是

A.60m B.80m C.100m D.120m 10.你认为小明的下列哪种想法或做法比较合适 A.为了让爸爸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B——A B.为了让爸爸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C——A C.为了尽快到达山顶,应选择从B——A D.为了既快速又省力,应选择从C——A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题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1.下面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 2.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为鞍部 B.②处为山谷 C.③处可能有河流形成 D.④处海拔低于③处 3. 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山地、高原 B.P、M两地相比,M地更易形成村落 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丁处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4.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A. B. C. D. 下图为小莉家乡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1450米 B.1550米 C.1350米 D.1250米 6.小莉家乡甲村连年干旱,致使饮用水紧缺。小莉和同学准备从该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线路进山寻找水源,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四幅等高线(米)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A. B. C. D. 8.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 A.仰望飞瀑 B.俯瞰奇峰 C.近观云雾 D.远眺群山

9.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2)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河谷低地是该地区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①处修建一座水库。请说明选址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图中四个村落中的某一个建设成为小城镇,那么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理由是什么? 10. 佛山某旅游开发公司要在西樵山开发新景点,某中学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参与设计,读西樵山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新 版)商务星球版 【学习目标】 1.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3.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学习重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2.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学习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自主学习】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看课本p31,完成题目。 1.海拔指。 2.相对高度指。 3.完成课本读图2-2-1 二、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1.研读教材P32图2-2-2,完成下表

2.讨论五种地形的差异?(高原与平原、山地与高原、山地与丘陵) 探究二、等高线地形图 看课本p32-33,完成题目。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 ⑴图中A点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该图的等高距为____________米。 ⑵图中B点海拔是_______________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大于_______________米而小于_______________米。 ⑶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 __处(C或D)。 探究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结合教材P35图2-2-8“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 200m以下用色,表示 200~500m用色,表示 500m以上用色,表示 【课堂小结】

(完整版)第二节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图廓及接合图表

第二节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图廓 及接合图表 一、地形图的图名 每幅地形图都应标注图名,通常以图幅内最著名的地名、厂矿企业或村庄的名称作为图名。图名一般标注在地形图北图廓外上方中央。如图7-2所示,图名为“白吉树村”。 图7-2 1:1 000地形图示意图 二、图号 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如图7-2所示。

1.分幅方法 1:500地形图的图幅一般为50cm×50cm,一幅图所含实地面积为0.062 5km2,1 km2的测区至少要测16幅图纸。这样就需要将地形图分幅和编号,以便于测绘、使用和保管。大比例尺地形图常采用正方形分幅法,它是按照统一的直角坐标纵、横坐标格网线划分的。 如图7-3所示,是以1:5 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大小如表7-2所示。 1:5000 图7-3 大比例尺地形图正方形分幅 表7-2 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

2.编号方法 (1)坐标编号法图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为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有短线连接。如图7-2所示,其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因此,编号为“15.0-10.0”。编号时,1:500地形图坐标取至0.01km,1:1000、1:2000地形图取至0.1km。 (2)数字顺序编号法如果测区范围比较小,图幅数量少,可采用数字顺序编号法,如图7-4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图7-4 数字顺序编号法 三、图廓和接合图表 1.图廓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有内、外图廓线之分。内图廓就是坐标格网线,也

地形图的判读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 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 板书: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多媒体演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多媒体展示图片 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板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 学生活动: 学以致用:选择合适的路径上山:说明理由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我们来了解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图: 多媒体演示:《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示图》 借助课件,并做一定的讲解。 板书: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 山顶: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目标】 1.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3.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学习重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2.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学习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自主学习】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看课本p31,完成题目。 1.海拔指。 2.相对高度指。 3.完成课本读图2-2-1 二、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1.研读教材P32图2-2-2,完成下表 2.讨论五种地形的差异?(高原与平原、山地与高原、山地与丘陵)

探究二、等高线地形图 看课本p32-33,完成题目。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 ⑴ 图中A 点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该图的等高距为____________米。 ⑵ 图中B 点海拔是_______________米,A 点和B 点的相对高度大于_______________米而小于_______________米。 ⑶ 如果C 、D 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 __处(C 或D )。 探究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结合教材P35图2-2-8“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 200m 以下用 色,表示 200~500m 用 色,表示 500m 以上用 色,表示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五种地形类型的比较: 地形 类型 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 盆地 海拔 小于 ( )米 小于 ( )米 大于 ( )米 大于 ( )米 没有一定标准 五种常见地 形海 拔和相对高度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相对高度 海拔 地 形图 山地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情况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

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二)经验和体会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伊始,向学生提出地理教学三步走。预习、学习、复习巩固。效果不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 2、改变授课风格,运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营造活而不乱的地理课堂。 3、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

初中地理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1教学目标 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故事导入 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断: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一幅图,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的蝴蝶。后来就是这几张蝴蝶图带来了英国的军队。这幅图到底是什么呢?(等高线地形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形图判读的相关知识。 活动2【讲授】小组合作,活动探究,归纳提升 等高线地形图 阅读课本,理解概念。 让学生做小实验,完成探索发现:,绘出等高线地形图。 如何把我们制作的高山、平原、山谷等山画到平面图纸上并绘制成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呢? 老师跟学生一起读图思考、画图探究,体会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读图思考:由于地表高低起伏不平,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表示出来呢?我们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来解决。 通过上面的探究发现,我们很好地完成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通过本节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和绘图能力,并养成细心、认真工作的良好习惯。 型讲授新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所反映的地形特征,难点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图方法。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一幅等高线图及一幅与此对应的地面形态景观图。教学挂图:《中国地形图》,自制一幅简易等高线地形挂图。模型:泥塑地模型及与之吻合的线圈立体式等高线模型。 教学提纲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四、地形剖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在地图上怎样才能把这些不同的形态表现出呢?我们又是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呢?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些问题。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板书) [提问]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量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多米。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呢?(引导学生导出“是从不同的基点测量的。”) [教师总结]原是分别以海平面和青藏高原表面为起69点测量的,这是通过不同的地面高度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板书) [绘制板图] 教师绘制“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见教材第20页)[教师讲述] 地面高度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如图甲地海拔为100米,乙地海拔为0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地比乙地高出1000米。 [提问] 海拔与相对高度主要区别是什么?(海拔永远是以海平面为基准,相对高度因比较点不同而不同。) [教师总结]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因海拔是以海平面为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 第1章第2节《地图》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地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图的用途。 2.知道地图的三要素。学会在地图上判读方向的方法,掌握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认识常见的图例。 3.初步掌握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4.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 5.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难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在经纬网上判读方向。 2.掌握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并通过方法的介绍训练读图能力。 3.了解电子地图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准备: 中国地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地理挂图(**市地图)、地图册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地图。简单的谜语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一、地图的用途 讲解:提起地图,你一定不会陌生。你可能已经将一些地图,如中国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和旅游图等(向学生展示这些种类的地图)人们要了解一个地方,经常从查看地图开始。外出旅游、行军打仗、工程建设、航海航空都离不开地图。 带领学生学习P14阅读中的“农民用地图”。 归师生一起纳总结。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接着在黑板上画出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让同学们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看分布在操

场和办公楼的什么方向? (活动)在校园的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位置在哪儿?在校门的什么方向?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哪条路最近?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举例:一张中国地图,我们学校位于中国的什么方位?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那么有指向标的地图呢? 板书: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讲解: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举例:教科书“地图上的方向”。 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总结: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板书:三、地图的比例尺 (活动)活动:请大家画一幅教室的地图,计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活动1:各抒己见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云南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活动2: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 0000000 000 比较“云南省地图”和“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 形图的判读地 形 类 型 识别利用等高 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 地形图 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 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读 坡度的陡缓;识别五种主要 的地形类型。 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课题】七上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断坡度的陡缓,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从而区分两种高度的差异。(重点) 2.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的变化判断坡度的陡缓。(重点) 3.结合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重点)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案三环节”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课件、教学模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我的身高 比珠穆朗玛峰高”视频。 (设问)同学们,视频汇 总出现的问题是真的吗?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找出这 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带着问 题观看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 设置悬疑 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板图)“海拔和相对高 度”挂图: (讲解)我们通常用海拔 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表的 高低起伏的状况。 (设置问题)1、什么叫做 海拔和相对高度?2、查看 (活动探究一): 认真观察、小组讨论,同 学积极思考并回答相关问 题: 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 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 称为绝对高度。(广泛使用 在地图上) 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 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 距离。(人们生活中出现的 高度) 2、甲的海拔是1500米, 在观察相 关图片的 基础上,分 组讨论,培 养学生竞 争与合作 的意识,采 取“生教 生”的进行 新模式,并 达到好的 效果。

人教版地理七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明白地形图中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并引出绝对高度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并结合适当练习 以加深其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读图,分析、整理资料,使学生掌握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法制渗透):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南极条约:南极是 地球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南极科考在地球环境气候、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项科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南极是地球的共同财富,其蕴藏的丰富资源和能源,对于科考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南极科考领域的不断纵深发展,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激励民族精神,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定义 教学难点:分层设色图的理解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图表展示法 学法:分组讨论研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策略:通过学生的读图,分析、整理资料,使学生掌握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思路。

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咼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板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一一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一一坡度缓 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 板书:不同地形的等咼线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第二节从地形图上绘制纵横断面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由老王测量上班记出品的cass9.1视频课程 我是本节课主讲老师九天。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节从地形图上绘制断面图,断面图包含纵、横断面图 纵断面测量一般分为两步进行: 一是高程控制测量,也称为基平测量,即沿线路中心线方向设置水准点,测量水准点的高程。 二是中桩高程测量,也称为中平测量,即根据基平测量建立的水准点及其高程,分段进行水准测量,测定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传统的方法是用平距及高程资料在“指定起点”行逐点手工输入. 在AutoCAD中做好断面线绘制前的准备工作,如坐标网格的设置、坐标原点的移位等。之后就可以把上面的断面线绘上去了:这里我们将数据及命令简化了一下,点击“多段线”命令—→Ctrl+c如下excel表中“批量输入点”列数据—→在Cass 中输入PL命令回车后,指定起点0,0,0或者自行指定点位,使用Ctrl+v命令进行粘贴—→按下“回车”键,断面图如图1所示。如此操作,比用平距及高程资料在“指定起点”行逐点手工输入要快捷、准确。 地形图绘制纵横断面图的方法 下面第一步我们打开这份实际工作案例2014.5.15二号基地在其中自己用PL多段线命令画一条纵断面线,也就是所谓的中线方向, 使用由复合线生成命令菜单下的普通断面,点选刚刚绘制的纵断面线,也就是中线然后选择由测量数据文件或者图面高程点生成里程文件并命名保存到自己设定的位置如下图然后使用绘制断面图菜单下的根据里程文件绘制纵断面图,使用刚刚命名保存到自己设定的位置的文件

填好下图所有参数,指定断面图位置后确定即可成图。

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类似。在刚刚自己使用PL多段线画的中线上垂直画出多条横断面线,对每条横断面线生成里程文件,如果横断面很多,则需要讲生成的里程文件合并后,合并方法如下 将这十多个断面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文件夹下,并新建一个 a.txt的文件,里面输入type *.txt > a.txt命令后将后缀名改为.bat,也就是a.bat然后双击运行即可合并, 最后使用绘制断面图即可。 好了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