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教案背景:《观潮》一课写了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作者观察用心,叙述有序,从声音、气势、形态几方面直接描绘了大潮的奇特,又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由衷地感到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继续练习抓住主要内容,二是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我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一原则,坚持导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导读中分析、综合、比较,在分析、综合、比较中导读,以读代讲,寓讲于读,使学生在分析、比较、综合的思索过程中理解课文,获取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根据学生对大潮缺乏感性认识,给学习课文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巧用课本照片、挂图、影视资料等,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场面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入情入境,降低理解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实在、有序、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参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紧扣文题,质疑问题;读、找、议,培养自学能力;有机地运用教学插图,挂图等强化感性认识;反复训练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熟读成诵,积累知识。

教学课题:《观潮》导学案

教材分析:《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观钱塘大潮后写下的著名文章,本文描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本文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朗读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2010年8月18日钱塘潮的壮观场面。钱塘潮以吞云卷月的雄姿和气壮山河的魁力,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钱塘江潮气势非凡,堪称举世奇观,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不禁要问:如此壮观的大潮是怎样形成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千百年来,钱塘江潮曾吸引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历代文人墨客一睹天下奇观的雄姿后,留下了千余首咏潮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学者周密的《观潮》,一起领略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

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雷霆()艨艟数百()如履平地()

罗绮()僦赁看幕()万仞()

2、《观潮》选自《》,作者,代湖州人。

三、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四、疏通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出示幻灯片】

1、听读,注意字音、停顿等。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朗读过程中注意品味文章的自然美、人情美、气势美。

3、你最喜欢哪个段落?挑出你认为最美的段落赏读。

4、疏通文意。边读便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会的用?标出。【出示幻灯片】

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

A、解释下列词语:

既望:方:倏尔:略:

逝:文:溯迎:出没:

B、翻译句子(可口头翻译):

⑴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⑵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⑶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⑷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C、全文四个段落为我们展示了四幅优美的画图,每幅图画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五、合作探究,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出示幻灯片】

〈1〉第一段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采用怎样的修辞方法来表现?

〈2〉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这样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怎样的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3〉第三段中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溯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4〉第四段中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有何联系?

六、共享学习成果。【出示幻灯片】

周密的这篇文章只有短短的二百余字,却引领我们畅游了观潮盛典,笔墨功夫确实高超。他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小结:本文结构得当,语言精练。以为线索,写景叙事相融合,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其次,描写生动,运用、的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

七、能力延伸训练【出示幻灯片】

八百多年过去了,人事已非,而钱塘江潮盛景依旧。如果你是观潮盛典的直播主持,请根据学完本课后的印象,用自己的语言向观众介绍、讲述最能打动你,最能吸引你的一幅画面或是一个瞬间。

八、教学反思

本节公开课教学圆满结束,反思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一、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如果从没见过钱塘江大潮,他们就无法想象这一奇观,在导入部分我让学生观看2010年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录像,给他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他们浓烈的学习兴趣,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同学们不禁发出一声声惊叹。另外,《观潮》是一篇文言文,需要学生累积重点文言词语,通过课件幻灯片将他们展现出来,既检测了学生,又节省了板书的时间,为更精彩的教学环节预留了时间。

二、反复朗读,加深对文本理解。有时简单的朗读,就是最好的教学手段。本课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品味文本中优美的语句,得到美的享受。本课教学,我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指导学生朗读有层次,有目的。一读掌握字词读音和停顿,二读体会江潮的壮观,三读把学生带入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读出味道。通过朗读来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在理解中提高朗读水平。

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以人为本。这堂课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

积极参与学习,主动进行交流。本文虽是文言文,但不难理解,我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句子翻译等环节上,交给学生完成,教师适当对难点加以点拨。在揣摩语言这一环节,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进行品读。在他们的“兴奋点”上将其讲深讲透,改变了不管学生有无兴趣均面面俱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四、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学生翻译时,提示他们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可以适当地进行修饰,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在赏析佳句时强调要注意写作手法及作用。在讲到“侧面描写”这一难点时,指导他们什么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何区别,让他们从本堂课中真正切切学到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手法,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马桂玉

《观潮》导学案含答案

《观潮》师生公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备课时间:2014、12、9 审核:包英 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学习重难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 )尔一()善泅()倍穹()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Jiù( )赁()看幕如lǚ( )平地鲸波万rèn( ) 2、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

(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 出 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 标枪:古义:今义: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1)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海涌银为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以:以此夸能()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资料背景 钱塘潮的成因 钱塘潮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3千米。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腾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变成陡立的水墙,形成初起的浪潮。 每年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地球离太阳最近,所受引力特别大,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头最大,以千古绝称的“海宁潮”闻名天下。 学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笼罩、风号浪吼”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学习潮来前的情景,感受其宁静之美。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含义。 2、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体会潮来前江面的静与美。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由介绍钱塘江大潮情况,师予以补充,讲完出示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并自主学习。 2、预习检测 A、字音词义检测 (1)在带点字正确读音后划“√” 笼罩(l ng l ǒ ng) 薄雾(b o b ó ) 屹立(q y ì ) 风号浪吼(h o h ào)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鼎沸:()横贯:()若隐若现:() 笼罩:()水天相接:()风平浪静:() (3)写近义词 霎时()屹立()颤动()山崩地裂() B、读文检测 ①师抽查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②勾画妙词佳句,有感情朗读,体会。 妙词: 佳句: C、学生质疑,合作交流释疑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由朗读全文,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 观潮》导学案

1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会找出哪些段落写“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链接: 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mēng()薄:bó()号:háo() méng()báo()hào() měn g()bò()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变成原来的样子。——() 3、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知识链接: 每逢农历8月18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这时的岸边,人山人海,万头躜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人们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涌潮现象,在世界许多河口处也有所见。如巴西的亚马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也是世界著名的。 预习任务: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导学案含答案

《观潮》师生公用导学案 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学习重难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尔一

()善泅()倍穹()珠翠罗qǐ()sù()迎而上Jiù()赁()看幕如lǚ()平地鲸波万rèn( ) 2、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 (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 出 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 标枪:古义:今义: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2010年8月18日钱塘潮的壮观场面。钱塘潮以吞云卷月的雄姿和气壮山河的魁力,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钱塘江潮气势非凡,堪称举世奇观,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不禁要问:如此壮观的大潮是怎样形成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千百年来,钱塘江潮曾吸引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历代文人墨客一睹天下奇观的雄姿后,留下了千余首咏潮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学者周密的《观潮》,一起领略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 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雷霆()艨艟数百()如履平地() 罗绮()僦赁看幕()万仞() 2、《观潮》选自《》,作者,代湖州人。 三、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四、疏通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出示幻灯片】 1、听读,注意字音、停顿等。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朗读过程中注意品味文章的自然美、人情美、气势美。 3、你最喜欢哪个段落?挑出你认为最美的段落赏读。 4、疏通文意。边读便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会的用?标出。【出示幻灯片】 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 A、解释下列词语: 既望:方:倏尔:略: 逝:文:溯迎:出没: B、翻译句子(可口头翻译): ⑴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⑵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⑶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⑷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C、全文四个段落为我们展示了四幅优美的画图,每幅图画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五、合作探究,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出示幻灯片】 〈1〉第一段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采用怎样的修辞方法来表现 〈2〉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这

观潮导学案

1、《观潮》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学习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预学单 一、熟读课文,日积月累 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这里写一写。 二、我的视角 1.这篇课文主要写______。课文主要采用了______的表达方法,先总述______,接着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______。 2.读了课文,针对文章题目或内容,我想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链接 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我还想介绍一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学单 活动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中互查字词及朗读,看谁读的又快又准。 活动二聚焦课堂,精读感悟 共同研究 步骤一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找重点词句给本文划分段落。 2.认识生字,并指导书写。 步骤二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呢?请读第二部分。用︷︷画出写潮来时江面景象的句子,用﹏﹏画出观潮时人们心情的句子。 2.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3.看图想画面,体会江面的特点及人们此时的心情。 步骤三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1.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学习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mēng()薄:bó()号: háo()méng() báo() hào() měng() bò() 鼎查()部,再查()画,第六笔是()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观潮》导学案

科目语文课题《观潮》年级八年级设计人南楠审核人方宜玲授课时间2014.12.15 授课班级学生姓名学案序号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力争背诵全文; 2、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义; 3、研读课文,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4、学习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义; 2、研读课文,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1、研读课文,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学习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资料链接】 1、写作背景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 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廷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观潮》所记即为此事。 2、了解作者 周密(1232-1298),字公瑾,又号四水潜夫,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祖籍济南历城,靖康之难后,举家迁往江南,流寓湖州。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相继谢世后,“历下周密”却以他的清丽词作尽洗靡音,成为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能诗,善工词,书学欧柳,善 画梅竹兰石。 周密为宋末格律词派的代表作家。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 英并称“二窗”。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词集《苹洲渔笛谱》,入《彊邨丛书》。《草窗词》2卷。 3、天下奇观钱塘潮 钱塘江潮,又叫(海宁潮)或(浙江潮),自古称之为“天下奇观”。其和“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海市”一起合称为“天下四绝”。当江潮从东面涌来时,似一条银线,渐 渐地“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阅读内容】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 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 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 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 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 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 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 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 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 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 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 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 【阅读导引】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圈划出自己没有把握的字 音,组内一对一对读,互相正音,读通读准全文。 (相信自己一定行)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听视频朗读,感受大潮之壮观。) 3、尝试疏通文意,你能解释“既望”“方”“倏 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的意 思吗? 4、请你把自己不能理解的词或句整理出来,向 你的同学请教。

《观潮》优秀导学案

《观潮》优秀导学案 《观潮》优秀导学案 《观潮》描写了时南宋期钱塘江海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场景,分享了《观潮》导学案,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学习重难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 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 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 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

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 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着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 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着作颇丰,着有《武林 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尔一 ()善泅()倍穹()珠翠罗 qǐ()sù()迎而上Jiù()赁() 看幕如lǚ()平地鲸波万rèn() 2、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 (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导学案

1 / 4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会写八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导入新课 用谈话法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 展示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会写八 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2 / 4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3、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 4、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流利地朗读课文。 实施导学诊断 l.看拼音写词à lǒngzhào báowù méngméng qí guān héngwò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堤岸(dītí ) 恢复(huīfēi) 风号浪吼(hào háo)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观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5、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观潮美景的句子。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3、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4、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自主学习】 1、填空: 《观潮》选自,作者,字,号,(朝代)文学家。著有、、等。 2、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 )尔一舸()善泅()倍穹()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Jiù( )赁()看幕如lǚ( )平地鲸波万rèn(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 (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出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 (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

观潮导学案

1、《观潮》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链接: 1、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mēng()薄:bō()号:háo()m?ng()bāo()hào() měng()b?() 鼎查()部,再查()画,第六笔是()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变成原来的样子。——() E、屹立: 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看看堤下,_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_____,为之__________。 知识延伸: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观潮》-教案导学案

28、《观潮》 学习目标: 1.读懂读通文章,记住一些文言词句。 2.整体把握文章,知道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雷霆.()艨艟 ..看幕()万仞.()..数百()如履.平地()罗绮.()僦赁 2、《观潮》选自《》,作者,代湖州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课堂探究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5、文章第一、二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6、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7、这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当堂检测 四、课内精读 (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8、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9、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10、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 11、第二段文字主要写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12、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的

《观潮》导学案

江西省株良一中学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准确地翻译全文。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胜景和观潮的盛况。 3、整体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4、通过品读赏析,感受文章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激发学生对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的认识。 知识梳理: 3、知识归类(多阅读,勤思考,常总结) (3)理解词类活用现象: 如: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名词性短语活用作状语,意思是像玉城雪岭一样(4)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沃日、倏尔、既而、既望、方、略不相睹、江干(5)准确翻译全文 一、基础题(考考你的基本功,自主完成,比一比,看谁做得快!)

观潮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 , ”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乘骑弄旗 2、艨艟数百 3、一舸无迹 4、溯迎而上 5、善泅者数百 6、自既望 7、方其远出8、际天而来 9、虽席地不容间 10、每岁京尹11、尽奔腾分合 12、倏尔 13、乘骑弄旗14 标枪舞刀15、略不相睹 16、随波而逝。17、罗绮溢目 18、倍穹常时 19、僦赁看幕20、如履平地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28《观潮》导学案

28《观潮》导学案 主备人:周瑞兰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课型:新授 班级姓名学号组别组号 学习目标: 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2、品读赏析课文,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3、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的意思。 学习重点: 1、生字和常用词汇。 2、体会课文在结构安排、语言组织、描写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 1、了解历史背景。 2、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课时 一、课堂独学:(30分钟) 1、知识链接---简介南宋观潮盛事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2、播放近年中秋前后的钱塘潮视频以及课文朗读录音。 3、默读全文,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课文,解释下面加点词。 天下之伟观.也()仅.如银线()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势.极雄豪()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腾.身百变() 虽席地不容间.也()以此夸能.()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方.其远出海门() 而.旗尾略不沾湿()吞天沃.日() 4、重点语句翻译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二、课堂对学:(10分钟) 1、朗读全文。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全文四段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 第二课时 一、展示独学成果(10分钟) 1、每组5号展示解词,6号评价。 2、每在4号展示译句、段意,3号评价。 二、群学,课文内容理解:(15分钟)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2、第一段按什么顺序,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 答: 3、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了什么写 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 4、最后一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答: 三、展示、反馈(10分钟) 四、课堂检测:(5分钟) 1、解释加点的虚词 ①浙江之.潮()②方其.远出海门() ③以.此夸能()④舞刀于.水面()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略.不相睹()②弄旗、标枪 ..() ③吴儿善泅 ..()..()④披发文身 ⑤溯迎 ..()..而上()⑥鲸波万仞 ⑦僦赁 ..不容()..看幕()⑧席地

《观潮》导学案含答案

二八观潮 周密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方”“倏尔”“文”“江干”等词含 义。 4、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5、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6、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点】 1、了解周密,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学习难点】 体会文中自然美与民俗风情美相融合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不凡魅力,感悟弄潮儿的不凡风采。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2、背景资料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周密的《观潮》记叙的正是这一盛况。 举世闻名的钱塘奇观——海宁潮将要申报“世界遗产”。这是继温

州雁荡山、江南水乡古镇西塘、乌镇、南浔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后,浙江省申报“世界遗产”的又一举措。 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涌潮”的钱塘江潮,从海宁角度观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客。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3、题目解说 《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是作者在宋亡之后,追忆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往事之作。此书写得详细生动,寄托着作者的故国之思。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自主学习】 1、填空: 《观潮》选自,作者,字,号,(朝代)文学家。著有、、等。 2、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 shū( )尔一舸.()善泅.()倍穹.()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 Jiù( )赁.()看幕 如lǚ( )平地鲸波万rèn(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 (2)倏尔 ..黄烟四起倏尔:(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8年级) 1、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雷霆.( ) 书斋.( ) 艟.( ) 履.历( ) 倏. ( ) 焚.( ) 舸.( ) 泅.渡( ) 僦.( ) 仞. ( ) 罗绮.( ) 穹.( ) 溯.( ) 艨. ( )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吞天沃.日( ) (2)尽. 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3)乘骑弄.旗( ) (4)标. 枪舞刀( ) (5)如履.平地( ) (6)虽. 席地不容闲( ) (7)人物略. 不相睹( )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披发文身。 通 , 4.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人物.. 略不相睹(人物 古义: 。 今义: ) (2)皆披发文. 身(文 古义: 。 今义: ) (3)方. 其远出海门(方 古义: 。 今义: ) (4)则玉城雪岭际. 天而来(际 古义: 。 今义: ) 5、指出下面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①天下之伟观. 也( ) ②既而尽. 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③皆披发文. 身。( ) 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

●文学常识 6、《观潮》选自《》,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人。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的景象,赞美了大潮的,抒发了作者的真挚感情。 8、加粗词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天阙处------- 人物略不相睹 B.征蓬出汉塞-------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C.杨诚斋诗云-------楚王曰D.俶尔远逝------- 倏尔黄烟四起 9、阅读[宋] 潘阆的《酒泉子》,回答问题: 1.《观潮》中与“满郭人争江上望”相对应的一段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弄湖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词句中“弄潮儿”在《观潮》中被称作“__ ______”,“手把红旗”在《观潮》中写成“________”,而“旗不湿”进一步说成“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A.这首诗是作者回忆观潮时的情景而作。() B.“满郭人争江上望”一句,是从侧面烘托钱塘潮的雄阔壮观。() C.“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在夸赞弄潮儿勇敢无畏的同时,暗示读者钱塘潮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 D.“别来几向梦中看”从侧面烘托了钱塘潮所具有的自然美、弄潮儿身上体现的人情美。() E.“梦觉尚心寒”旨在说明作者观潮时受了惊吓,至今心有余悸。() (四)《观潮》中引用了杨万里的诗句来说明钱塘潮波澜壮阔、势极雄豪的景象,你还能举出几首杨万里的诗吗?

观潮(导学案)

观潮 学习目标: 1、我要认会“罩、屹”等7个生字,写会“潮、称”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我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我能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我能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学习重点: 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学习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时安排: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要认会“罩、屹”7个生字,会写“潮、称”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初步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初步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课,理解课题

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大自然的又一奇观——钱塘江大潮,看《观潮》给我们展现了怎样一幅景观。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小提示:我要认真地默读课文,做到: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2、读通课文,遇到长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理解新词的意思。)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观潮”的“观”是()的意思。“奇观”的“观”是()的意思。“天下奇观”的意思是 ()。 三、我要认真地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受钱塘潮的景观。 小提示: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 本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潮来()、潮头()的景象,描写了大潮 ()、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 ()。 五、达标检测 1、我能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笼(lóng lǒng)罩薄(bó báo)雾 余波(bō pō)风号(háo hào)浪吼 ②外面下着蒙(mēng méng)蒙细雨,他躺在蒙(mēng měng )古包里,眼发黑,头发蒙(mēng méng ),高烧达40度。 今早,我穿着单薄(bóbáo )的衣服,拿着薄(bóbáo )饼去上学。 2、填空: ① 按部首查字法,“鼎”字查()部,再查()画,第六笔是()。

《观潮》导学案.doc

《观潮》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能读准“闷、模.薄、号、蒙、称”等几个多音字的读音。学习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学法指导:朗读课文,抓住描写大潮的句子,在小组中交流。 知识链接:阅读课本第五页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2、试读以下词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读) 宽阔、笼罩、奔腾、依旧、恢复、沸腾、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 3、给下列词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薄雾(bao b6)、模糊(mo mil)、闷雷滚动(men mOn)、 ? ? ? 风号浪吼(hdo hdo)、蒙蒙的细雨(mOng m@ng)、、 ? ? ? 称为(ch@ng chen) 4、画出意思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在小组内解决不理解的词语,解决不了的全班解决。)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互读课文。 2、找出课后生字表中的易错字,如:蒙、昂、薄、贯、罩。(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找出文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并用横线划出来。 4、文章是按 ___________ 顺序写的,依次写了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时的景象。 三、拓展延伸

1、补充颜色词 —茫茫—灿灿桃_ 2、补充意思相反的词 若—若—潮—潮一 3、补充意思相近的词 风—浪—山—地, 四、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2、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人声鼎()水天相()人()人() 山()地()()天卷地风()浪() 3、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人非常多。( ) (2)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3)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 (4)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套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学习重难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体会 文中描写大潮来时的语句,想象大潮的雄伟景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标出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相关的段落。 2、文中描写出体现时间变化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在文中找出描写大潮颜色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大潮声音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描写大潮样子的

观潮导学案及答案教案

初二语文导学案编制时间:2010年12月3日编制:唐洪苇修订:李中文 《观潮》导学案NO:28 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识。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5、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观潮美景的句子。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3、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4、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着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着作颇丰,着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自主学习】 1、填空: 《观潮》选自,作者,字,号,(朝代)文学家。着 有、、等。 2、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 )尔一舸.()善泅.()倍穹.()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Jiù( )赁.()看幕如lǚ( )平地鲸波万rèn(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2)倏尔 ..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6)自既望 ..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 (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 (11)溯迎 ..于鲸波万仞中溯迎:出没: ..而上,出没 (12)江干 ..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 (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 ..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 标枪:古义:今义: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1)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海涌银为.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2)以:以.此夸能()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3)仅:仅.如银线()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4)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势:势.极雄豪()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6)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腾: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腾.身百变() 6、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4)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7、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B: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C:争先鼓勇,溯迎而上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8、按原文填空。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合作探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