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检查

临床实验室检查
临床实验室检查

第七章临床实验室检查

(一)选择题

【A1型题】

二、自测训练题

1.不出现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是

A.严重腹泻 B.尿崩症 C.慢性心、肺疾患

D.呼吸性酸中毒 E.大面积烧伤

2.判断贫血治疗有效的早期指标是

A.红细胞增高 B.血红蛋白增高

C.红细胞比积增高

D.网织红细胞增高 E.红细胞平均体积增高

3.正常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大小约相当于细胞直径

A.1/2 B.1/4 C.1/3 D.2/3 E.2/5

4.最易见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是

A.白血病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5.网织红细胞减少主要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失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臣幼细胞性贫血

6.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

A.<90g/L。 B.<70g/L。 C.<60g/L。D <50g/L E.<30g/L 7.出现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绝对增高的是

A.尿崩症 B.大面积烧伤C.慢性肺脏、心脏疾患

D.严重腹泻 E.急性大出血

8.网织红细胞显著增多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急性溶血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9.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广泛的组织损伤 B.剧烈运动C.急性中毒

D.急性溶血 E.急性感染

1O.急性失血时血象最早的变化是

A.血红蛋白降低 B.血压下降C.白细胞数升高

D.血小板增高 E.血小板减少

11.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2.淋巴细胞绝对增多见于

A.免疫缺陷病 B细菌感染 c.寄生虫感染 D.病毒感染 E.贫血13.在疾病进展期出现中性粒纲胞核右移现象,常提示

A.机体抵抗力强 B.骨髓造山功能旺盛 C.颅后良好

I).白细胞总数增多 E.预后小良

14.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是

A.尿毒症 R.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脾功能亢进

D.钩虫病 E.急性大出血

15.骨髓造亦功能抑制解除后,其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为

A.网织红细胞增多 B.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增加

c.血小板升高 D.白细胞增高 E.血红蛋白增多

16.血沉加快的主要原凼除外

A.炎症 B.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C.红细胞增多

D.血脂增高 E.恶性肿瘤

17.临床常用于观察风湿热及结核有无活动的参考指标是

A.血压明显增高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增多

D.血沉增快 E.血红蛋白降低

18.与红细胞比容(Hct)不符的是

人.是指一定条件下红细胞任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B.影响因素有红细胞数量、大小

C.可反映血液浓缩程度

D.其减低与红细胞数目减少成正比

E.可帮助诊断贫血

19.用于监洲肝素应用的首选指标是

A.凝血时间(CT) 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PT的围际标准化比值(INR)

E.血小板聚集试验

20.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是

A.凝血时间 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D.血浆凝血酶时间 E.血浆硫酸鱼精的副凝试验

21.怖测口服抗凝剂的阿先指标是

A.凝血时间(CT) 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C.出血时间(BT) D.血浆凝血酶时间(TT)

E.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22.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是

A.血块收缩试验 B.出血时间 C.凝血时间

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E.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23.一期止血缺陷是指

A.血小板缺陷 B.血管壁缺陷C.凝血因子缺乏

D.血栓状态 E.血小板和血管壁缺陷

24.一期止血缺陷患暂出血时间(BT)和血小板汁数(PLT)都币常的可能病闪是A.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 C.血管性紫癜

D.血小板无力症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5.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中APTT和PT正常,除正常人外,应考虑

A.血友病 B.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C.血管性血友病

D.因子XII缺乏症 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26.不宜做骨髓穿刺检查的有

A.白血病 B.贫血 C.血友病

D.小明原因的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E.淋巴瘤

27.止常人骨髓象粒细胞系各阶段中所占比例最多的阶段是

A.早幼粒细胞 B.中幼粒细胞 C.晚幼粒细胞

D.杆状核粒细胞 E.分叶核粒细胞

28.正常人骨髓中粒/红比值平均为:

A.1:1 B.2:1 C.3:1 D.4:1 E.5:1

29.正常人骨髓巨核细胞数目为每片(1.5cm×5cm)

A.5~37个 B.5~30个 C.7~30个D.7~35个E.5~35个30.正常人骨髓象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约为

A.1:10 B.1:20 C.1:30 D.1:40 E.1:50

31.最能反映肾脏浓缩功能的是

A.尿比密 B.尿红细胞 C.尿白细胞 D.尿蛋白质E.尿管型32.某患者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均止常,尿糖呈阳性,诊断应考虑为

A.糖尿病 B.肾糖阈值减低 C.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应激性糖尿

33.多尿是指成人24小时尿量大丁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 ml 34.少尿足指成人24小时尿量小于

A.1 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 ml

35.无尿是指成人24小时尿量小于

A.10ml B.30ml C.50ml D.100ml E.150m1

36.正常成人普通饮食时尿比密为

A.1.010 B.1.020 C.1.015-1.025

D.1.010~1.025 E.1.01 5~1.020

37.正常人昼夜尿量之比为

A.1:l B.2:1 C.3:l D.4:1 E.(3-4):1

38.正常人尿液中可出现

A.透明管犁 B·细胞管型 C.颗粒管型D.蜡样管型 E.脂肪管型39.粪便隐血试验持续呈阳性常见于

A.消化道溃疡 B.肠炎 C.胃炎

D.胃癌 E.食用动物血

40.阻塞性黄疸时粪便为

A.黄褐色便 B.柏油样便 c.绿色便 D.鲜血便 E.白陶土样便

41.上消化道大出血时粪便为

A.鲜血便 B.黄褐色便 C.脓血便 D.柏油样便E.绿色便

42.粪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常见于

A.痔疮 B.细菌性痢疾C.肠炎 D.直肠癌 E.阿米巴痢疾43.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反映的是

A.近端肾小管排泌功能 B.远端肾小管排泌功能

C.肾小球滤过功能 D.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E.肾血流量

44.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参考值为

A.10~50ml/Ium B.20~60ml/H1irl C.40~80ml/min

D.80~1 20ml/min E.100~140ml/min

45.筛查泌尿系统疾病首选的项目为

A.尿液一般检查 B.尿比密测定 C.尿渗量测定

D.血浆尿素氮及肌酐测定 E.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46.尿素氮与肌酐同时升高的有

A.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B.急性传染病 C.t消化道出血

D.人面积烧伤 E.甲状腺功能亢进

47.能够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是

A.血浆尿素氮 B.血浆肌酐 C.内生肌酐清除率

D.尿比密 E.尿渗量

48.浓缩稀释试验用于反映

A.肾小球滤过功能 B.近端肾小管功能 C.远端肾小管功能

D.肾脏酸碱平衡功能 E.肾血流量

49.符合Moserllhal试验参考值的是

A.24小时尿革为1000~2000ml B.昼夜尿量之比为(3~4):1

C.1 2小时夜尿量不应超过500ml D.尿液最高比密席在1.020以上

E.最高比密与最低比密之差应该人于O.009

50.等渗尿是指尿渗量为

A.100mOsm/kgH

2O B.200mOsm/kg H

2

O C.300mOsm/kg H

2

O

D.400mOsm/kg H

2O E.500mOsm/kg H

2

O

51.能更好反映‘肾浓缩稀释功能的试验是

A.尿比密 B.夜尿量 C.24小时尿量

D.尿渗量 E.昼夜尿量之差

52.血清甲胎蛋白持续增高常见于

A.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肝硬化

D.原发性肝癌 E.继发性肝癌

53.易出现腹水的血清清蛋白是

A.<45g/L B.<40g/L C.<35g/L D.<30g/L E.<25g/L 54.血清清蛋白减低不明显的是

A.急性病毒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肝硬化

D.原发件肝癌 E.胆结石

55.酒精忭肝病时升高较慰著的是

A. ALT B.AST C.ALP D.LDH E.GGT

56.反映胆汁淤滞的是

A.ALT B.AST C.ALP D.LDH E.A/G

57.诊断肝纤维化形成最有价值的是

A.A/G

B.ALT

C.AST

D.MAO

E.ALP

58.肝硬化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典型表现为

A.a1球蛋白增加B.a2球蛋白增加 C.p球蛋白增加

D.1y球蛋白增加 E.M蛋白增加

59.隐性黄疸时,血清STB为

A.1.7~17umol/L B.17.1~2lumol/L C.1.7~34.2umol/L D.17.1~34.2/umol/L E.34.2~170umol/L

60.漏出液常见的原因为

A.门静脉性肝硬化 B.肺癌 C.外伤

D.尿毒症性胸膜炎 E.原发性腹膜炎

61.渗出液常见原因为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肺心病失代偿期 C.炎症、外伤 D.动脉压升高 E.乳糜样漏出液

62.漏出液中的主要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 E.巨噬细胞

63.渗出液中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A.结核、梅毒及肿瘤积液 B.化脓性胸膜炎 C.肺吸虫病 D.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早期 E.变态反应性疾病

64.渗出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慢性病变 B,化脓性心包炎 C.低蛋白血症

D.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E.变态反应性疾病

65.正常人脑脊液颜色为

A.红色 B.白色 C.绿色 D.黄色 E.无色透明66.腰椎穿刺脑脊液呈红色见于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脊髓肿瘤 c.化脓性脑膜炎

D.脊髓蛛网膜粘连 E.结核性脑膜炎

67.腰椎穿刺脑脊液呈乳白色见于

A.结核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绿脓杆菌感染所致脑膜炎 D.肺炎双球菌感染所致腑膜炎E.化脓性脑膜炎

68.正常人脑脊液中红细胞数为

A.2×106/L B.3×106/L C.3×106/L

D.6×106/L, E.0

69.正常成人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为

A.(0~2)×106/L B.(O~4)×106/L C.(0-6)×106/L D.(O~8) ×106/L E.(0~10) ×106/L

70.正常脑脊液中最多的细胞为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红细胞 E.胶质细胞

71.高钾血症足指血清钾高于

A.4.5mmol/L B.5.0 mmol/L C. 5.5 mmol/L

D.6.0 mmol/L E.6.5 mmol/L

72.低钾血症足指血清钾低丁

A.4.0 mmol/L B.3.5 mmol/L C. 3.0mmol/L

D.2.5 mmol/L E.2.0 mmol/L

73.血清钠的正常参考值为

A.135~142 mmol/L B.140~150 mmol/L C.130-140mmol/L D 135~145 mmol/L E.138~150 mmol/L

74.血清钾增高见于

A.大量出汗 B.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C.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D.醛股酮增多症

E.肾小管酸中毒

75.血清钙增高见于

A.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维生素D缺乏 E.阻塞性黄疸

76.正常时阴道清清度为

A.I度清洁 B.Ⅱ度清洁 C.III度清洁

D.Ⅳ度清沽 E.I或Ⅱ度清洁

77.前列腺液约占精液的

A.10% B.20% C.30% D.40% E.50%

78.正常成年男性一次射精的精液量平均为

A.2.6ml B.3.5ml C.4.5ml D.5.5ml E.6.0ml 79.正常精液中异常形态精子数应为

A.>10% 13.>20% C.<30% D.<40% E.<50%80.正常前列腺液检查不会出现

A.大量卵磷脂小体 B.WBC 5~8个/HPF

C.WBC 3~5个/HPF D.RBC 3~5个/HPF

E.RBC偶见

【B2型题】

题81~85共用备选答案

A.MCV增高、MCH增高、MCHC正常

B.MCV减低、MCH减低、MCHC正常

C.MCV增高、MCH增高、MCHC增高

D.MCV减低、MCH减低、MCHC减低

E.MCV止常、MCH正常、MCHC正常

81.缺铁性贫血

82.巨幼细胞性贫血

83.急性溶血性贫血

84.再生障碍性贫血

85.慢性感染性贫血

题86~90共用备选答案

A.MCV正常,RDW增高 B.MCV正常,RDW正常

C.MCV增大,RDW增高 D.MCV减低,RDW正常

E.MCV减低,RDW增高

86.急性失血性贫血

87.巨幼细胞性贫血

88.缺铁性贫血

89.再生障碍性贫山

90.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题91~95共用备选答案

A.血小板生成障碍 B.血小板消耗亢进 c.血小板破坏过多 D.血小板数量正常 E.血小板形态异常

91.再生障碍性贫血时

9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

93.脾功能亢进时

94.D1C时

95.急性白血病时

题96~99共用备选答案

A.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B.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C.增生活跃 D.增生减低

E.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

96.正常人骨髓增生程度为

97.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程度为

98.增生性贫血骨髓增生程度为

99.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程度为

题100~103共用备选答案 A.20% B.20%~40% C.40/60

D.40%~60% E.60%0

100.正常骨髓象中红细胞系统约占骨髓有核细胞的比例为

101.正常骨髓象中粒细胞系统约占骨髓有核细胞的比例为

102.正常成人骨髓象中淋巴细胞系统约占骨髓有核细胞的比例为

103.正常小儿骨髓象中淋巴细胞系统约占骨髓有核细胞的比例为

题104~107共用备选答案

A.糖尿 B.血红蛋白尿 C.胆红素尿

D.血尿 E.乳糜尿

104.尿路结石时尿液可出现

105.丝虫病时尿液可出现

106.阻塞性黄疸时尿液可出现

107.发生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时可出现

题108~109共用备选答案

A.尿量少比密高 B.尿量多比密高 C. 尿量少比密低D.尿量多比密低 E.尿量多比密正常

108.糖尿病患者未治疗时,可出现

109.尿崩症患者未治疗时,可出现

题110~113共用备选答案

A.尿液呈红色 B.尿液呈乳白色 C. 尿液呈黄色

D.尿液呈浓茶酱油色 E.尿液呈无色

1 10.血尿时

111.胆红素尿

112.血红蛋白尿

113.乳糜尿

题114~117共用备选答案

A.酸性尿 B.弱酸性尿 C.中性尿

D.弱碱性尿 E.碱性尿

114.肾小管酸中毒时为

115.正常新鲜尿液为

116.慢性膀胱炎时为

117.服用氯化铵后

题118~122共用备选答案

A.黏液脓便 B.果酱样便 C.鲜血便

D.胶胨状便 E.乳凝块便

118.细菌性痢疾时可为

119.痔疮出血时粪便可为

120.阿米巴痢疾时粪便可为

121.乳儿消化不良时粪便可为

122.肠易激综合征腹痛后粪便可为题J 23-~127共用备选答案 A.Ccr 70~5lml/min B. Ccr 50~30ml/min

C.Ccr<30~40ml/min D. Ccr<30ml/min

E.Ccr<10ml/min

1 23.肾功能轻度损害时

]24.肾功能巾度损害时

125.肾功能重度损害时

126.何时应进行人工透析治疗

127.何时噻嗪类利尿剂常无效

题128~130共用备选答案

A.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B.尿比密测定 C.尿渗量测定 D.血浆尿素氮 E.尿浓缩稀释试验

128.常用于反映远端肾小管功能的试验为

129.能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试验为

130.能准确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的试验为

题131~133共用备选答案

A.尿胆原减低,胆红素阳性B.尿胆原增高,胆红素阳性

C.尿胆原减低,胆红素阴性D.尿胆原增高,胆红素阴性E.尿胆原正常,胆红素阳性

131.肝细胞性黄疸时,尿液检验结果为

132.阻塞性黄疸时,尿液俭验结果为

133.溶血性黄疸时,尿液检验结果为

问题134~136共用备选答案

A.STB增高,CB及UCB均增高 B.STB增高,以CB增高为主

C.STB增高,以UCB增高为主 D.STB不增高,UCB增高

E.STB不增高,CB增高

134.溶血性黄疸时,血清检验结果为

135.肝细胞性黄疽时,血清检验结果为

136. 阻塞性黄疸时,血清检验结果为

题137~141共用备选答案

A.HBsAg(+)、HBeAg(+)、抗HBc(--)、抗HBs(一)、抗HRe( ) B.HBsAg(+)、HBeAg(+)、抗HBc(十)、抗HBs(一)、抗HBe(一) C.HBsAg(+)、HBeAg(-)、抗HBc(+)、抗HBs(-)、抗HBe(+)

D. HBsAg(-)、HBeAg(一)、抗HBc(+)、抗HBs(+)、抗HBe(-) E.HBsAg(-)、HBeAg(-)、抗HBc(+)、抗HBs(-)、抗IIBe(-) 137.提示急性乙肝早期,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大的是:

138.提示急性或慢性乙肝,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大的是

139.提示乙盯后期,HBV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的是

140.提示处于乙肝恢复期,并产生了保护性抗体的是

141.提示处于乙肝恢复期,但未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是

【x型题】

142.中性粒细胞核有移见于

A.急性感染恢复期 B.急性大出血 C.大面积烧伤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麻用抗代谢件药物

143.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心肌梗死 B.安眠药中毒 C.宫外孕大出血

D.阑尾炎 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44.属于血液浓缩导致红细胞增多的是

A.大面积烧伤 B.肺心病 C.严重的反复呕吐

D.长时间腹泻 E.先天性心脏病

145.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

A.淋巴瘤 B.传染忡单核细胞增多症 C.病毒性肝炎

D.结核病 E.肾移植发生排斥反应

146.可引起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的是

A.肺结核活动期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疟疾

D.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E.急性感染恢复期

147.可引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是

A.流行性感冒 B.伤寒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氯霉素等药物损害 E.睥功能亢进

148.血小板增多可见于

A.骨髓增殖性疾病 B.急性大出血 C.急性感染D.脾切除术后 E.大手术后

149.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阳性见于

A.血管性紫癜 B.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痱

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血小板无力症

E.血管性血友病

150.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A.血小板减少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严重凝血因子缺乏

D.血管壁异常 E.口服阿司匹林

151.凝血时间延长见于

A.血小板减少 B.严重肝病 C.过敏性紫癜

D.DIC E.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15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

A.血友病 B.严重肝病 C.维生素K缺乏

D.DIC E.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153.骨髓穿刺检查适用于

A.白血病 B.贫血 C.淋巴瘤

D.不明原因的高热 E.不明原因的肝、肿及淋巴结肿大

154.病理性蛋白尿的产生机制有

A.肾小球漏出增多 B.肾小管冲吸收收功能受损

C.血液中小分子蛋白异常增多 D.肾小管分泌T-H糖生白增多

E.尿液中混有细菌及炎性产物

155.出现尿比密增高的有

A.高热脱水 B.糖尿病 C.慢性肾衰竭

D.尿崩症 E.肾病综合征

156.可出现尿比密减低的有

A.大量饮水后 B.糖尿病 c.慢性肾衰竭 D.尿崩症 E.肾病综合征157.可出现尿酮体阳性的有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妊娠剧烈呕吐C.慢性肾炎

D.长时间饥饿不进食 E.肾病综合征

158.粪便中红细胞增多见于

A.胃溃疡 B.痢疾 C.直肠癌

D.溃疡性结肠炎 E.消化不良

l59.粪便中自细胞增多见于

A.消化不良 B.细菌性痢疾C.感染性腹泻

D.上二消化道出血 E.慢性肖炎

160.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常见于

A.直肠息肉 B.消化道出血 C.消化道溃疡

D.直肠癌 E.钩虫病

161.临床常用的肾小球功能检查试验有

A.内生肌酐清除率 B.血浆尿素氮.C血浆肌酐

D.尿浓缩稀释试验 E.尿渗量测定

162.可引起血浆尿素氮升高的有

A.尿毒症 B.急性传染病 C.上消化道出血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高蛋白饮食

163.临床常用的肾小管功能检杏试验有

A.内生肌酐清除率 B.血浆尿素氮及肌酐 C. 尿比密

D.尿渗量 E.尿浓缩稀释试验

164.血清球蛋白增高可见于

A.慢性肝病B.慢性炎症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M蛋白血症E.自身免疫性疾病

165.血性胸腔积液常见于

A.结核性胸膜炎 B.肺癌 C.胸膜间皮瘤

D.肾病综合征 E.重度营养不良

l66.属于渗出液特点的有

A.蛋白定量>30g/L B.细胞常数<100×106 C.比重>1.018

D.黏蛋白定性阴性

E.易自凝

167.漏出液的形成原因有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细菌感染性疾病

c.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

D.淋巴管阻塞

E.外伤、化学性刺激、恶性肿瘤、

168.引起脑脊液中氯化物降低的原因有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C.低氯血症

D.脑肿瘤 E.尿毒症

169.血清胆固醇增高见于

A.糖尿病 B.动脉粥样硬化 C.肾病综合症

D.严重肝病 E.甲状腺功能亢进

170.精液检查的主要口的有

A.观察输精管结扎术的效果 B.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C.评价男性生育功能 D.法医学鉴定

E.计划生育科研

(二)名词解释

1.贫血 2.血细胞比容 3.网织红细胞 4.血沉 5.核左移 6.核右移7.MCV 8.MCH 9.MCHC 10.MPV 11.RDW 12.出血时间

13.凝血时间 14.粒/红比值 15.多尿 16.少尿

17.无尿 18.血尿 19.肉眼血尿 20.镜下血尿

21.胆红素尿 22.蛋白尿 23.糖尿 24.粪便隐血

25.A/G 26.酶胆分离 27.血糖 28.耐糖现象

29.抗核抗体 30.液化时间 31.精子活动力 32.精子活动率

33.精子存活率

(三)填空题

1.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是,有细胞核的细胞是

2.正常成人外周血中的五种白细胞分别为:、、、、

3.正常人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为——。4.二分类的血细胞分析仪把门细胞分为三群.其中中间细胞群包括、及三种细胞以及一些异常细胞。

5.血小板低于——一——,称为血小板减少症。

6.采集骨髓标本时,骨髓抽吸液小能超过——,且要求抽血推制——张血涂片同时送检。

7.骨髓增生程度分级,正常骨髓为一级。此时粒/红比值为————

8.正常新鲜尿液呈色;正常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含有葡萄糖。

9.依病因及发病机制蛋白尿可分为——、——、———、——-、——及——。10.尿液的气味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新鲜尿就有氨臭味见于———,烂苹果样气

味见于——,蒜臭味见于——.鼠屎样臭味见于——。

11.显微镜检查正常尿液中红细胞为——,白细胞为——

12.正常人晨尿中可偶见——管型。

13.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一次柏油样便提示出血量在以上;若柏油样便持续2~3天,说明出血量在——以上。

14.正常粪便中——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

15.AI—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中,而AS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中,因此AST反映肝细胞的损伤较AST敏感性——。

16.血清ALP要来源于——和——,ALP是诊断————疾病和——疾病的重要指标。

17.血浆尿素氮测定不能作为检查——一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但对——的诊断及分期有特殊价值。

18.正常人尿月日红素定性——,定量——;尿胆原定性——,定量

19.黄疸患者同时测定ALP和ALT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且胆汁淤积性黄疸ALP ——,而ALT——;ALT——,ALP——可能为肝细胞性黄疸。ALP一——,胆红素——,多为肝内局限性胆道梗阻,见于肝癌。

20.CSF标本采集多用腰椎穿刺术。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然后留取CSF标本于——个无菌试管中,每管——。第1管做——一,第2管做——,第3管做————。

21.正常脑脊液中含有——的篮门质,约为血浆蛋白的——,且主要是——,Pandy 定性呈——。

22.正常脑脊液中葡萄糖平均含量约为血糖浓度的——,正常脑脊液中氯化物比血清——。

23.正常脑脊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主要为单个核的——和——,——分叶核细胞。

24.人体的——、——统称为浆膜腔。根据浆膜腔积液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将其分为——和——。

25.正常人空腹血糖(酶法)为——.口服糖耐量试验时.服糖后30~60min,血糖——,约为——,并于—恢复止常,每次尿糖均为——。

26.血清总胆固醇包括——和——,其中——约占70%。

27.LDL是富含——的脂蛋白,其主要作用是将胆固醇转——,故可促进——,是——的危险因子之一;HDL主要功能——,故能——血清中胆固醇,可阻止胆固醇在——沉积,有——作用。

28.心肌肌钙蛋白由3种亚单位组成,分别为——、——和——,其中——在骨骼肌和心肌中是相同的,——和——是特异性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的。29.———是卵巢相关抗原,——主要是乳腺癌的标志。

30.阴道清洁度就是取阴道分泌物加生理盐水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及——的数量。

31.卵磷脂小体为前列腺液中主要有形成分,正常为——、——,前列腺炎时卵磷脂小体一——、——。

(四)问答题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有何临床意义?

2.简答网织红细胞检杏的临床价值。

3.血沉病理性加快见于哪些情况?

4.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见于哪些情况?

5.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低见于哪些情况?

6.嗜酸粒细胞病理件增高见于哪些情况?

7.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有什么临床价值?

8.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有什么临床价值?

9.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10.血小板的病理性改变有何临床意义?

11.如何运用红细胞的三个平均值进行贫血的分类?

12.运用MCV、RDw两指标如何对贫血进行分类?

13.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有什么临床应用?

14.简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规律。

15.描述正常成人骨髓象的特征。

16.尿液检查的用途有哪些?

17.简述粪便检查的目的。

18.粪便隐血试验有何临床价值?

19.引起高球篮白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20.低蛋白血症的原因有哪此?

21.临床上三种黄疸时血液、尿液及粪便有什么改变?

22.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有哪此?

23.比较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时脑脊液的改变。24.如何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

25.血清钾增高有何临床意义?

26.血清钾减低有何临床意义?

27.血清钙检测有何临床价值?

28.血清胆同醇增高有何临床价值?

29.如何进行阴道分泌物清沽度分级?其有何临床价值。

30.评价男性生育能力的指标有哪此?

(一)选择题

三、参考答案

l.D 2.D 3.C 4.E 5.D 6.C 7.C 8.D 9.E 10.C

11.B 12.D 13.E 14.C 15.B 16.C 17.D 18.D 19.B 20.C

21.E 22.E 23.E 24.C 25.D 26.C 27.D 28.C 29.D30.B

3l.A 32.B 33.D 34.D 35.D 36.C 37.E 38.A 39.D40.E

4l.D 42.B 43.C44.D 45.A 46.A 47.C 48.C 49.C 50.C

5l.D 52.D53.E 54.A 55.B 56.C 57.D 58.D 59.D 60.A

6l.C 62.D 63.A 64.E 65.E 66.A 67.E 68.E 69.D 70.B

71.C 72.B 73.D74.B 75.B 76.E 77.C 78.B 79.C 80.D

81.D 82.A 83.E 84.E 85.B 86.B 87.C 88.E 89.B 90.E

91.A 92.C 93.C 94.B 95.A 96.C 97.E 98.B 99.A lOO.A

10l.D l02.A 103.C104.D 105.E 106.C 107.B 108.B 109.D 11O.A

11l.C 112.D 113.B 114.E 115.B 116.E 117.A 118.A 119.C 120.B

121.E 122.D 123.A 124.B 125.D 126.E 127.D 128.E 129.A 130.C 131.B 132.A 133.D 134.C 135.A 136.B 137.A 138.B 139.C 140.D

141.E 142.ADE 143.ABCDE 144.ACD 145.ABCDE

146.ABCDE 147.ABCDE 148.ABCDE 149.ABCDE 150.ABCDE

151.ABD 152.BCD 153.ABCDE 154.ABCDE 155.ABE

156.ACD 157.ABD 158.BCD 159.BC 160.ABCDE

161.ABC 162.ABCDE l63.CDE 164.ABCDE 165.ABC

166.ACE 167.ACD 168.ABC 169.ABC 170.ABCDE

(二)名词解释

1.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下限。

2.血细胞比容是指存一定条件下经离心压紧的红细胞占全血体积的比值。 3.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问的过渡细胞,其胞质中残存有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煌焦油蓝等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黑色颗粒,颗粒与颗粒连缀成线,线与线连接成网,故而得名。

4.血沉是红细胞沉降率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

5.核左移是指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增大,杆状核增多或出现更幼稚的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6.核右移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3%。

7.MCV即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血液中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以fl为单位。

8.MCH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是指血液中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Pg为单位。

9.MCHC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指血液中平均每升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以g/L为单位。

lO.MPV即血小板平均体积是指血液中平均每个血小板的体积,以fl为单位。 11.RDW即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通过仪器测定的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指标,通常用所测定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即RDW—CV表小。

12.出血时间(BT)是指人上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至血液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13.凝血时间(CT)足指离体血液发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各种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编辑本段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收集尿液的时间: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2、药物会影响检查结果: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再做尿常规检查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3、尿标本必须新鲜:尿液停放几小时后,白细胞即可破坏而脓尿消失,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有什么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4、尿标本必须清洁: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应使用清洁容器装取尿液,

如医院提供的清洁尿杯。 5、有些病症需多次检查: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对于尿路出现异常的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最好的检验方法,方便又快捷。需要注意的是,做尿常规检查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才能获得最准确的结果。 编辑本段解读报告注意事项 1、如果尿液在膀胱内储存时间过长,中性粒细胞可能破坏,释放酯酶到尿中,导致尿干化学检查结果白细胞阳性,而显微镜检查则为阴性,此种情况应以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结果为准。 2、肾移植患者排异反应可导致尿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无酯酶,干化学分析为白细胞阴性,而显微镜检查则有白细胞,应以显微镜检查为准。 3、肾脏疾病尿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因此显微镜检查可无红细胞存在,而干化学分析血红蛋白(隐血)呈阳性,此时将标本加热煮沸1min,冷却后再测,如隐血仍未阳性,此应以后者结果为准。 4、如果镜下发现红细胞,而尿液干化学分析隐血阴性,如果蒸馏水破坏试验阳性,则可能为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的干扰而成假阴性,或者是试纸失效,应以镜下结果为准。[2] 贫血的临床分级——内科护理学

常用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成年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2.血红蛋白(Hb)正常值:成年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3.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病理性增多常见于慢性肺心病患者。 4.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均称为贫血,其中血红蛋白的降低值对贫血程度判断更重要。 5.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6.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7.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成人为(4.0—10.0)×1012/L。 8.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粒细胞(包括杆状核、分叶核)占50%—75%。 9.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急性中毒、组织严重损伤或坏死、恶性肿瘤等疾病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10.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和部分格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流感);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电离辐射、使用某些化学药物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11.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不分叶核粒细胞增多(>5%)即为核左移;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患者。 12.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增多(>3%)即为核右移;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慢性感染、尿毒症等患者。 1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等。 14.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核感染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15.血小板计数(PC或PLT)正常值:(100—300)×109/L。 16.女性月经期的第1日可引起血小板生理性减少。 17.血小板病理性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患者。 18.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19.测定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时,标本中应加入的抗凝剂为3.8%的枸橼酸钠0.4ml。 20.血沉病理性增快见于各种急慢性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患者。 [尿液、粪便检查] 21.做尿常规检查尿标本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ml左右,但以晨尿最好。 22.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为1000—2000ml;超过2500ml为多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 为无尿。 23.每升尿内含有血量超过1ml即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3个以上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 24.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炎症、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等。 25.新鲜尿液若呈白色或黄色混浊为脓尿或菌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5个以上白细胞为镜下脓尿。 26.脓尿或菌尿、镜下脓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27.尿液呈深黄色且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为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患者。 28.尿液呈酱油色多见于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溶血的患者。 29.尿液呈乳白色为乳糜尿;乳糜尿见于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阻塞的患者。

最新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名词解释和大题整理

名词解释:临床实验室临床实验室是指为提供诊断、预防、治疗疾病信息,或为评价 人类健康,对 源自人体的物质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血清学、化学、免疫血液学、生物 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及其他方面检查的机构 2.分析前阶段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终止的阶段,包括检验申请、 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和运送到实验室 3.分析后阶段患者的样本分析后检验结果的发出到临床应用这一阶段,包括检验结果的正 确审核和发出,检验人员对结果的合理解释及咨询服务的过程 4.测量不确定度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它表征被测量的真 值所处的量值范围 5.室内质控运用设定的判断限或控制规则对控制图上的测定值(控制值)进行评估,以判 断分析质量是否在预期的控制范围内 6.13s控制规则1个控制测定值超过x±3s控制限,即失控,此规则对随机误差敏感 7.室内质控的目的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 常规测定工作批间或批内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8.全面质量管理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实验室完成分析检测结束,包括检验申 请、患者的准备、样本的采集、样本检测、报告的审核、临床的咨询、意 见的处理等全过程中一系列保证检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9.室间评价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样本并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上报的结果评 价实验室操作的过程 10.统计质量控制又名统计过程控制,简称SQC,指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进行监控与诊断,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11.循证医学遵循现代最佳医学研究的证据,将其应用于临床对患者进行科学诊治决策 的一门学问 12.POCT中文名:床旁实验,是随着近年来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而迅速成熟起来 的一种检测手段 13.实验室信息系统(LIS)集现代化管理思想与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存储 技术、宽带传输网络技术、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为一体,用 于实验室的信息管理与控制 14.数据一般指没有经过组织、加工处理的资料,可以以数值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表现为 非数值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图像等 15.信息指经过分类、加工、整理、分析后的数据 16.电渗法当水流过电极板时,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沉降,水中 溶解的盐类电解析出,从而使水纯化 17.三极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自动化仪器的冲洗、实验器材洗涤、配置微生物培养 基等,三级水可用反渗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备 18.实验室认可通过授权的认可机构对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按照约定的标准进 行评价,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以正式承认其能力的活动 19.生物危害源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源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由于实验人员处理大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血液检查 红细胞成年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5)×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白细胞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白细胞分类N 50~70% E 0.5~5% B0~1% L20~40% M3~8% 血小板(100~300 )×109/L 红细胞比容男0.4~0.5 女0.37~0.48 红细胞平均指数MCV82~92fl MCH27~31pg MCHC320~360g/L 出血时间Duke法 1~3min 凝血时间试管法 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11~13s 网织红细胞0.5%~1.5% 平均1%新生儿2%~6% 红细胞沉降率男0~15mm/h 末女0~20mm/h末 尿液检查 颜色淡黄色 尿量1000~2000ml/24h 平均1500ml/h 比重最大变动范围 1.003~1.030以上 一般变动范围 1.015~1.025 晨尿 1.020左右 尿沉渣检查 红细胞 0~偶见/HP 上皮细胞 0~少量/HP 白细胞<5/HP 透明管型 0~偶见/LP 12小时沉渣计数(Addis计数) 白细胞<1000000 /12h 红细胞<500000/12h 管型<5000/12h 1小时尿细胞计数 白细胞男<7×104/h女<14×104/h

红细胞男<3×104/h女<4×104/h 中段尿培养菌落形成单位(CFU) 杆菌:>105CFU肯定为感染 球菌:>103CFU肯定为感染 尿葡萄糖定性(—)定量斑氏法 0.1~0.9g/d 尿蛋白定性(—)定量<150mg/24h 尿蛋原 稀释试验<1∶20 定量 0~5.9mol/L(0~3.5mg/d) 尿酮体试验定性(—) 尿胆红素试验定性(—) 尿妊娠试验定性乳胶法(—) 粪便检查 颜色:黄褐色量100~300g/日细胞(上皮细胞或白细胞)0~偶见/HP,食物残渣、大量植物细胞、淀粉颗粒、肌纤维等。隐血试验阴性。 血清蛋白测定 总蛋白60~80g /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A/G比值 1.5:1~2.5:1 甲胎蛋白(α-FP,AFP)0~25μg/L (0~25ng/ml)血清C反应蛋白(CRP) 单向免疫扩散法〈8mg/L 尿素氮成人3.2~7.1 mmol/L 儿童1.8~6.5 mmol/L 尿酸119~238μmol/L 肌酐全血88.4~176μmol/L 血清男性53~106μmol/L 女性44~97μmol/L 血糖(空腹) 全血(Folin-吴法)4.4~6.7(80~120 血清(邻甲苯胺法)3.9~6.4 mmol/L(70~110 mg/dl) 血钾(K+)4.1~5.6 mmol/L(4.1~5.6 mEq/L) 血钠(Na+)135~144 mmol/L(135~144 mEq/L) 血钙(Ca2+) 2.2~2.7 mmol/L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名词解释和大题整理

名词解释: 1.临床实验室临床实验室是指为提供诊断、预防、治疗疾病信息,或为评价人类健康,对 源自人体的物质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血清学、化学、免疫血液学、 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及其他方面检查的机构 2.分析前阶段 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终止的阶段,包括检验申请、 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和运送到实验室 3.分析后阶段患者的样本分析后检验结果的发出到临床应用这一阶段,包括检验结果的正 确审核和发出,检验人员对结果的合理解释及咨询服务的过程 4.测量不确定度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它表征被测量的真 值所处的量值范围 5.室内质控运用设定的判断限或控制规则对控制图上的测定值(控制值)进行评估,以判 断分析质量是否在预期的控制范围内 6.13s控制规则 1个控制测定值超过x±3s控制限,即失控,此规则对随机误差敏感 7.室内质控的目的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 常规测定工作批间或批内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8.全面质量管理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实验室完成分析检测结束,包括检验申 请、患者的准备、样本的采集、样本检测、报告的审核、临床的咨询 、意见的处理等全过程中一系列保证检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9.室间评价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样本并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上报的结果评 价实验室操作的过程 10.统计质量控制 又名统计过程控制,简称SQC,指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进行监控与诊断,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11.循证医学 遵循现代最佳医学研究的证据,将其应用于临床对患者进行科学诊治决策 的一门学问 12.POCT 中文名:床旁实验,是随着近年来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而迅速成熟起来 的一种检测手段 13.实验室信息系统(LIS) 集现代化管理思想与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存储 技术、宽带传输网络技术、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为一 体,用于实验室的信息管理与控制 14.数据 一般指没有经过组织、加工处理的资料,可以以数值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表现为非数值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图像等 15.信息指经过分类、加工、整理、分析后的数据 16.电渗法 当水流过电极板时,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沉降,水中 溶解的盐类电解析出,从而使水纯化 17.三极水 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自动化仪器的冲洗、实验器材洗涤、配置微生物培养

儿科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

儿科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 一、小儿各年龄血液细胞成份平均正常值 项目第 1日 第 2~7日 2 周 3 个月 6 个月 1~2 岁 4~5岁8 ~ 1 4 岁 红细胞(×1012) 5. 7~6.4 5.2 ~5.7 4 .2 3 .9 4. 2 4.3 4.44 .5 (×109/mm3) 5. 7~6.4 5.2 ~5.7 4 .2 3 .9 4. 2 4.3 4.44 .5 血红蛋白(g/L)1 86~ 195 163 ~180 1 50 1 11 12 3 1181341 3 9 (g/dl)1 8.6~ 19.5 16. 3~18.0 1 5.0 1 1.1 12 .3 11.813.41 3. 9 红细胞压积(%)5 3 (4) 3 3 4 3737404 1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fl) 1 09 (1) 03 8 1 8385919 2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pg) 3 5 (3) 4 2 9 2829303 1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 2 (3) 4 3 3 3332333 4 红细胞平均直径(μm)8. 0~8.6 (7) .7 7 .3 … … 7.17.2… … 有核红细胞(/100白细胞) 3 ~10 3~ 10 000000 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3 0 .3 1 .5 0. 5 0.50.5… …

8 8 5 2 3 6 0二小儿各年龄血小板(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正常值 分组BPC (×109/L)MPV(fl) G 95%正常范围x±s 0~14天207100~4237.8±0.7 15天~288145~5718.4±1.5 1岁~195119~3209.2±1.4 3岁~17899~32010.0±1.4 7~14岁15181~28511.7±1.8成人13084~20112.2±1.1 三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值 项目标本 正常值 旧制单位国际单位换算系数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常见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一、常见的临检项目: 1.血常规:血常规主要检测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 小板4大类,共20项。 看血常规主要看4项,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b。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红细胞数 成年男性:120-160g/L 4.0-5.5×1012/L 成年女性:110-150g/L 3.5-5.0×1012/L 新生儿:170-200g/L 6.0-7.0×1012/L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成男:>6.0×1012/L >170g/L 成女:>5.5×1012/L >160g/L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成男:<4.0×1012/L <120g/L

成女:<3.5×1012/L <110g/L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病理性增高,常见于肺心病、先心病、脱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理性降低则见于贫血、失血、白血病等。 (2)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成人:4.0-10.0×109/L 儿童:5.0-12.0×109/L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50%-70% 粒细胞减少症:<1.5×109/L 粒细胞缺乏症:<0.5×109/L 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出血、损伤、心梗、粒细胞白血病等; 粒细胞降低见于伤寒、再障、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某些抗癌药物等; ?淋巴细胞:20%-40%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病毒感染、结核、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淋巴细胞降低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放射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0.5%-5% 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等;降低:伤寒、副伤寒等; ?嗜碱性粒细胞:0-1% 增多:慢粒、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单核细胞:3%-8% 增多:伤寒、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3)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正常值100-300×109/L 减少见于急性白血病、再障、脾亢、DIC等;增多一般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真性细胞增多症等; 2.网织红细胞:参考值:百分数0.005-0.015 增多: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活跃,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等;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障。 3.有核红细胞:需要空腹抽血。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见到,在出生1周之内的新生儿外周血中可见到少量。成人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结果阳性可能疾病: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小儿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病,增多增生性贫血、红白血病、恶性贫血、癌肿。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Ⅰ血细胞分析 ⑴血红蛋白(Hb):新生儿170~200g/L; 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 /L; 老年(70岁以上):男性94.2~122.2g/L; 女性86.5~111.8g /L ⑵红细胞(RBC):新生儿(6.0~7.0)×10*12/L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⑶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⑷血小板(PLT):(100~300)×10*9/L ⑸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0.5%-1.5% ⑹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百分率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 (1%~5%)(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 (50%~70%)(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EOS) 0.005~0.05 (0.5%~5%)(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BASO) 0~0.001 (0%~1%)(0~0.1)×10*9/L 淋巴细胞(LYMPH) 0.20~0.40 (20%~40%)(0.8~4.0)×10*9/L 单核细胞(MONO) 0.03~0.08 (3%~8%)0.12~0.8)×10*9/L

⑺血细胞比容(Hct): 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⑻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 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7~34pg 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32%~36%) ⑾红细胞体及分布宽度(RDW): <14.5% 红细胞增多见于:(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1)急性或慢性失血。(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血红蛋白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病,所以心脏科的医生参与药物治疗,增强心功能是必要的。充血性心脏病需监测排血量。如果近期出现进展期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瓣膜严重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2 呼吸系统 尽可能采取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以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中心静脉压测定有利于控制输液量,避免心衰患者出现容量过剩或不足。3.3 术前活动能力的评判 手术操作者必须评估患者的康复能力和活动能力。无法下床或丧失活动力的患者,如脑卒中或痴呆者,由于无法行走,如果行膝下截肢可能导致膝关节挛缩和残端伤口破坏,最终不得不采取更高平面的截肢。 3.4 关节畸形 术前就存在的关节畸形,如膝关节或髋关节屈曲挛缩,本身恢复行走的能力就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建议行经股骨截肢。严重的关节炎是膝下截肢的相对禁忌证。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败后,建议行膝上截肢。 3.5 骨髓炎 骨骼感染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外科治疗失败时,必须截肢,截肢的平面要高于感染的范围。如果指(趾)感染,行放射状截肢;如果是胫骨或腓骨的骨髓炎,则行膝关节离断;如果膝关节或股骨感染时,经股骨截肢。如果截肢的部位十分接近感染灶,最好把骨切缘送培养和药敏检查。3.6 软组织感染 糖尿病足往往造成足前部的感染和溃疡。处理这类病人时,必须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测量局部的患肢的供血状况。如果出现败血症,应采用斩断截肢术,开放创口,缓解淋巴管炎,待到局部的感染控制后,行膝下截肢。3.7 神经病变性溃疡 除了血管疾患,周围神经病变也能导致足部溃疡。如果尽早治疗,采用足部调整,改变足部的压力分布并且给予患者教育,多能治愈。截肢平面最好在有感觉的地方,否则仅仅足趾或足前部截肢,术后常复发溃疡。 3.8 糖尿病或肾衰竭 糖尿病患者伴有肾功能衰竭,伤口的愈合常不良。如果糖尿病足部坏疽伴有肾功能衰竭及严重感染者最好首选截肢。4 截肢术后并发症 4.1 血肿形成 术中仔细止血,残端放置引流物可防止、减少残端血肿的形成。要警惕主要血管术后出血,这种情况要在应用止血带下送手术室止血。由于残端血肿可以影响伤口愈合并增加细菌感染机会,所以发现后需穿刺抽出积血并加压包扎。4.2 感染 糖尿病截肢术后病人感染发生率较其 他非糖尿病人高。发现脓肿应积极引流并做细菌培养,选用适合的抗生素。严重感染时需要行再次截肢术。 4.3 坏死 皮缘的小范围坏死可经保守治疗延期愈合。皮肤和深层组织的大范围严重坏死预示残端血供不佳,需即行边缘切除甚至再截肢术。4.4 关节挛缩 多为屈曲挛缩,与术后处理不当有关。应鼓励病人术后进行伸髋伸膝的肌力及关节锻炼,必要时行石膏外固定或手术松解。 4.5 神经瘤 神经瘤常在神经残端形成,当神经瘤受瘢痕压迫及牵拉后会引起疼痛。术中仔细柔和操作使神经断端回缩到正常软组织中可防止痛性神经瘤的发生。术后改变假肢的负重面可避免神经瘤受压至疼痛。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切除神经瘤。 4.6 幻肢痛 几乎每个截肢后病人都有幻肢感存在。但不影响假肢的佩戴,大多会自行消退。少数较重的幻肢痛可行理疗、神经封闭及精神治疗等综合治疗。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曲志成,吴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实验室检查包括有关糖尿病的检查、糖尿病并 发症、血液黏稠度以及与感染相关的多项检查指标,不仅提示临床用药的指征,也提示疾病的发展与预后。1 血糖检查 1.1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快速血糖取的是指尖血,包含毛细血管全血与组织液,而全血包含血浆和红细胞;而静脉血糖取的是不含组织液的单纯血液。空腹时指血全血的血糖值比静脉血的血浆血糖值低约12%。由于采取指血时常伴随有组织液的渗出,使指血血糖更容易低于静脉血浆血糖。不过当进食后,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先到动脉,以后经毛细血管外周代谢消耗部分葡萄糖后再回到静脉,此时动脉血糖值比静脉血糖值高,而毛细血管接近动脉,所以进食后毛细血管血糖比静脉血糖也相应要高,但这正好与上述由于红细胞和组织液而导致的指血血糖低于静脉血浆血糖关系相反,所以在进 24 专题笔谈 (总184)中国临床医生2009年第37卷第3期

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大全

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正常值 (一)血常规 红细胞(RBC)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血红蛋白(Hb)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l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粒性细胞:O%~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血小板(PLT)(100~300)×109/L (二)尿常规 1.酸碱度(pH)5~8 2.比重(SG)1.015~1.025 3.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试验 Pro定性:阴性(neg),Pro定量≤O.15g/24h 4.葡萄糖(Glu)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8mmol/24小时(0.5g/24小时) 5.酮体(Ket)阴性(neg) 6.胆红素(Bil)和尿胆原(Ubg)均为阴性(neg) 7.亚硝酸盐(Nit)阴性(neg) 8.白细胞(Leu)<25/μl 9.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l0/μl 10.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HP(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HP(每高倍镜视野)(三)粪常规 1.颜色黄褐色成型便 2.镜检 (1)白细胞:正常粪便不见或偶见; (2)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 (3)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 (4)虫卵。 3.粪便潜血试验(occult blood test,OBT)正常粪便OBT阴性。 (四)痰液检验 一般性状检查正常人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 化脓性感染时呈黄色;

临床实验室检验可行性分析报告(2017word资料)

临床实验室检验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

一、临床血液学和体液检验病例 【病例1】血液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1﹒临床病史 患儿:男性,5个月。症状:患儿为阴道自然分娩,无其他症状。既往史和药物史:无特殊异常。家族史:母亲为乙型血友病携带者,有出血史,凝血因子Ⅸ活性为16%;舅父患中度乙型血友病,凝血因子Ⅸ活性为2%。体格检查:无出血征象。其他检查:无异常。 2﹒检验结果 患儿出生时即刻做凝血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凝血因子Ⅸ活性(FⅨ:C)测定无结果,疑“可能存在继发性凝血因子抑制物”。复测凝血试验:患儿FⅨ浓度明显减低、凝血因子抑制物筛检结果阴性 3﹒问题与解答 (1)患儿哪几项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答:患儿虽无出血史,但家族史有血友病。实验室APTT明显延长、FⅨ:C明显减低;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凝血因子抑制物筛检试验阴性(参见表1‐1‐1)。 (2)如何解释患儿这些异常的检验结果? 答:针对患儿APTT延长:首先,需结合患儿临床是否有出血症状和体征,如有临床症状,则有助于APTT异常直接与出血的病

因相联系。其次,患儿母亲为乙型血友病携带者,有出血史、F Ⅸ活性低;舅父为中度乙型血友病,FⅨ:C仅2%。故可解释患儿APTT延长、FⅨ:C<1%的可能原因。出血症状的鉴别包括:肝素治疗、血管性血友病(vWD)、血友病(凝血因子Ⅷ缺乏症或凝血因子Ⅸ缺乏症)、凝血因子Ⅺ缺乏症等。非出血症状的APTT明显延长应考虑:狼疮抗凝物或接触因子缺乏(凝血因子Ⅻ、前激肽释放酶或高分子量激肽原缺乏)。 故患儿需鉴别的主要疾病有: 1)血管性血友病(vWD):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FⅧ的一种载体蛋白,其缺乏则使FⅧ加速从血浆中清除。通过检测vWF抗原和(或)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可诊断vWD。 2)凝血因子Ⅺ缺乏症: 此病少有自发性出血现象。异常出血常见于损伤或手术后,特别是在有高纤溶活性的身体部位,如口腔、鼻腔及泌尿生殖道。3)实验室狼疮抗凝物阳性疾病: 此类疾病无出血但有静脉、动脉血栓形成史。 4)接触因子缺乏症:此症并不出血,而有FⅫ和高分子量激肽原缺乏,可导致APTT延长。前激肽释放酶缺乏只引起APTT轻度延长。在疑接触因子缺乏症时,应首先检测最常见的FⅫ缺乏。(3)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重度血友病乙。患儿初诊时,虽未见出

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一、常规项目 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4-5.7 ×1012/L 女(3.8-5.1 ×1012/L 新生儿(6-7 ×1012/L 儿童(4.0-5.2 ×1012/L RBC ↑ ,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RBC ↓ ,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 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 血红蛋白 Hb 、 Hgb 男 120-165g/L 女 110-150g/L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红细胞压积 PCV 或 HCT 男性 0.39-0.51 女性 0.33-0.46 PCV ↑ 脱水浓缩, 大面积烧伤, 严重呕吐腹泻, 尿崩症等。PCV ↓ 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80-100fL MCV 、 MCH 、 MCHC 是三项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平均细胞血红蛋白 MCH 27-32Pg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g/L 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 ·c 成人 0.5%-1.5% Ret ·c ↑ 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 Ret ·c ↓ 肾脏疾病,分内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小板计数 PLT BPC (100-300 ×109/L ↑ 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W 内等。

血小板计数 PLT BPC (100-300 ×109/L 减少①遗传性疾病。②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 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4-10 ×109/L 儿童(5-12 ×109/L 新生儿(15-20 ×109/L 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积烧伤、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白血病、类白血病、恶性肿瘤、组织坏死、各种过敏、手术后、尤以脾切除后为甚等。 WBC 减少: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粟粒性 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射、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癫痫病、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抗糖尿病药物等。 白细胞计数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期、分娩期、月经期、餐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日光浴、紫外线照射、神经过度紧张、恐惧、恶心、呕吐。 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 、 DC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1%-5% 分叶核 50%-70% 增多: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 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结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 0.5%-5.0%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 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常用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男(4.0~5.5)×1012/L 血红蛋白:男120~160g/L 女(3.5~5.0)×1012/L 女110~150g/L 新生儿(6.0~7.0)×1012/L 新生儿170~200/L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婴幼儿、15岁以前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后;高原、剧烈运动;阻塞性肺气肿、发绀型先天心脏病及红细胞增多症等。(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类型/百分数/绝对值 1.中性粒细胞(N):①杆状核(st):0~5 0.04~0.05 ②分叶核(sg):50~70 2~7 2.嗜酸性粒细胞(E):0.5~5 0.05~0.5 3.嗜碱性粒细胞(B):0~1 0~0.1 4.淋巴细胞(L): 20~40 0.8~4

5.单核细胞(M): 3~8 0.12~0.8 临床意义: ①白细胞计数增多与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增多:新生儿、妊娠、分娩、高温、严寒、饱餐、剧烈运动等;急性感染(主要原因)、严重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可作为出血诊断指标)、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生疾病及恶性肿瘤。 2.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革兰阴性菌、病毒、原虫等)、血液疾病、理化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 3.核左移: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中毒/溶血反应及白血病。 4.核右移:主要见于造血功能减退。 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 ③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 ④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4~6天的婴儿至6~7岁儿童;病毒\杆菌感染、淋巴细胞性恶性组织病等。 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先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⑤单核细胞增多:感染、血液病等。 (三)红细胞比容测定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Ⅰ血细胞分析 ⑴血红蛋白(Hb):新生儿170~200g/L; 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 /L; 老年(70岁以上):男性94.2~122.2g/L; 女性86.5~111.8g /L ⑵红细胞(RBC):新生儿(6.0~7.0)×10*12/L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⑶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⑷血小板(PLT):(100~300)×10*9/L ⑸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0.5%-1.5% ⑹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百分率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 (1%~5%)(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 (50%~70%)(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EOS) 0.005~0.05 (0.5%~5%)(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BASO) 0~0.001 (0%~1%)(0~0.1)×10*9/L 淋巴细胞(LYMPH) 0.20~0.40 (20%~40%)(0.8~4.0)×10*9/L 单核细胞(MONO) 0.03~0.08 (3%~8%)0.12~0.8)×10*9/L

⑺血细胞比容(Hct): 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⑻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 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7~34pg 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32%~36%) ⑾红细胞体及分布宽度(RDW): <14.5% 红细胞增多见于:(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1)急性或慢性失血。(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血红蛋白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大全

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正常值(一)血常规 红细胞(RBC 成年男性:(4.0?5.5 )X 1012/ L 成年女性:(3.5?5.0 ) X 1012/ L 新生儿:(6.0 ?7.0 )X 1012/L 血红蛋白(Hb)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l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白细胞(WBC 成人:(4.0 ?10.0 )X 109/L;新生儿:(15.0 ?20.0 )X 109/L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粒性细胞:O%?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血小板(PLT (100?300 X 109/L (二尿常规 1.酸碱度(pH 5?8 2.比重(SG 1.015 ?1.025 3.尿蛋白(Pro )定性定量试验Pro定性:阴性(neg) , Pro定量w O.15g/24h 4.葡萄糖(Glu )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8mmol/24小时(0.5g /24小时) 5.酮体(Ket 阴性(neg 6.胆红素(Bil 和尿胆原(Ubg 均为阴性(neg 7.亚硝酸盐(Nit 阴性(neg 8.白细胞(Leu)<25/卩1 9.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 w l0 /口1 10.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HP (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HP (每高倍镜视野) (三粪常规 1.颜色黄褐色成型便 2.镜检 (1 白细胞:正常粪便不见或偶见; (2 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 (3 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 (4 虫卵。 3.粪便潜血试验(occult blood test , OBT正常粪便OBT阴性。(四痰液检验 一般性状检查正常人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 化脓性感染时呈黄色;绿脓杆菌感染时呈黄绿色;大叶性肺炎时呈铁锈色;急性左心衰时呈粉红色泡沫样痰;阿米巴肺脓疡时呈咖啡色。呼吸系统有病变时痰可呈粘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 (五)电解质 血清钾3.5?5.3mmol/L 血清钠135?145mmo K L 血清氯96?108mmoJ/L

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大全演示教学

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大 全

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正常值 (一)血常规 红细胞(RBC)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血红蛋白(Hb)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l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粒性细胞:O%~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血小板(PLT)(100~300)×109/L (二)尿常规 1.酸碱度(pH)5~8 2.比重(SG)1.015~1.025 3.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试验Pro定性:阴性(neg),Pro定量≤O.15g/24h 4.葡萄糖(Glu)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8mmol/24小时(0.5g/24小时) 5.酮体(Ket)阴性(neg)

6.胆红素(Bil)和尿胆原(Ubg)均为阴性(neg) 7.亚硝酸盐(Nit)阴性(neg) 8.白细胞(Leu)<25/μl 9.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l0/μl 10.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HP(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HP(每高倍镜视野)(三)粪常规 1.颜色黄褐色成型便 2.镜检 (1)白细胞:正常粪便不见或偶见; (2)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 (3)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 (4)虫卵。 3.粪便潜血试验(occult blood test,OBT)正常粪便OBT阴性。 (四)痰液检验 一般性状检查正常人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 化脓性感染时呈黄色; 绿脓杆菌感染时呈黄绿色; 大叶性肺炎时呈铁锈色; 急性左心衰时呈粉红色泡沫样痰; 阿米巴肺脓疡时呈咖啡色。 呼吸系统有病变时痰可呈粘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

常见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应用

骨髓检查的临床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左大鹏 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特殊的临床检验,是血液细胞形态学研究和血液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其重点是发现血液细胞量和质的异常,并结合临床和血象等资料所分析的结果,作出明确的诊断。骨髓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适应证): 1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2 、诊断某些感染性疾患; 3 、协助诊断恶性肿瘤骨髓转移; 4 、协助诊断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如Niemann-Pick 病(可在骨髓中找到其特殊细胞)。 一、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所有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和各种造血因子作用下发育成不同类型的细胞。血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成熟一般要经过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又可人为地分为原始细胞、早幼细胞、中幼细胞和晚幼细胞四个具体阶段。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只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巨核细胞在发育中的阶段命名为原始巨核、幼稚巨核、颗粒巨核和产板巨核。 PPT4 显示的是血细胞发育示意图,可以看出造血功能干细胞最后发育成红细胞、粒细胞(包括中性、嗜酸、嗜碱)、单核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 PPT5 用图表显示骨髓血细胞的发育规律(从原始- 幼稚- 成熟过程)。 PPT7 显示的是红细胞发育中各阶段形态变化规律示意图。可以看到从原红到早幼红到中幼红到晚幼红、网织红到成熟红细胞,细胞体的变化,核的变化,核仁及染色体的变化。

二、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点 (一)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学特点 1 、原始红细胞 直径15- 20um ,多为圆形或微椭圆形边缘常有瘤状突起,胞核多呈圆形,约占细胞直径的4/5 ,位于中央或稍偏于一侧,染色质为粗颗粒状,核仁1-2 个,胞浆量少呈油墨蓝色,胞浆中不含颗粒。 PPT8 的图片显示的是原始红细胞。 2 、早幼红细胞 直径10—18um ,细胞形态与原红相同,胞核变小,核染色质开始聚集,常出现部分的浓染区域,核仁模糊或消失,胞浆量增多,呈深蓝色,局部可有少量血红蛋白产生。 PPT9 显示的是早幼红细胞。 3 、中幼红细胞 直径8-15 μm ,圆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约占细胞体积的1/2 。核染色质凝集成索条状或块状,其中有明显空隙。核仁消失。由于血红蛋白的形成,胞浆可呈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 PPT10 显示的是中幼红细胞。 4 、晚幼红细胞 直径7-10 μm ,圆形。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位,占细胞体积的1/2 以下。核染色质聚集成数个大块或凝缩成紫黑色团块状。胞浆量多,染成浅灰或成熟红细胞色。 PPT11 显示的是晚幼红细胞。 (二)粒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学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