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集成方案

智能建筑集成方案
智能建筑集成方案

目录

1. 概述 (1)

1.1 我们对本系统的理解 (1)

1.1.1 本系统是的骨干系统 (1)

1.1.2 本系统是实现优化管理的核心系统 (1)

1.1.3 本系统必须充分体现当前科学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 (1)

1.2 本工程集成内容的要求 (2)

1.2.1 技术的集成 (2)

1.2.2 产品的集成 (2)

1.2.3 功能的集成 (2)

1.2.4 工程的集成 (3)

2. 系统集成的范围 (3)

3. 集成系统中各系统相互关系的分析 (4)

3.1 控制域 (5)

3.2 信息域 (6)

3.3 传输域 (6)

3.4 相互关系 (6)

4. 集成系统中各部分信息关系的处理 (7)

4.1 功能界定 (7)

4.2 集成边界与全局事件 (8)

4.3 子系统界定 (8)

4.3.1 不同控制系统之间的联动需求 (9)

4.3.2 事件的类型 (9)

4.3.3 全面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需求 (9)

4.3.4 全面记录设备运行历史数据的需求 (9)

4.3.5 业务管理活动对控制系统的记录数据的需求 (10)

5. 系统配置 (10)

5.1 的技术特点(技术的集成) (11)

5.1.1 先进性 (11)

5.1.2 实用性 (11)

5.1.3 经济性合理性 (15)

5.2 系统构成(产品的集成) (16)

5.2.1 楼宇自控系统工作站 (16)

5.2.2 消防报警系统工作站 (16)

5.2.3 综合保安管理系统工作站 (17)

5.2.4 综合系统管理工作站 (17)

5.2.5 集成界面与接口协议 (17)

5.3 集成系统的综合管理功能(功能的集成) (20)

5.3.1 操作界面 (20)

5.3.2 全局化的事件管理 (20)

5.3.3 及时通报系统报警 (22)

5.3.4 功能强大的组态工具 (23)

5.3.5 實時數據库 (25)

5.3.6 生成报表 (25)

5.3.7 趋势分析 (26)

5.3.8 视频系统集成 (27)

5.3.9 设备维护与管理 (28)

5.3.10 门禁管理综合综合管理 (29)

5.3.11 停车场管理系统集成 (31)

5.3.12 在线帮助功能 (31)

5.4 集成系统的控制功能(功能的集成) (32)

5.4.1 消防系统内部控制 (32)

5.4.2 安保系统内部控制 (32)

5.4.3 消防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联动 (33)

5.4.4 消防系统与停车场系统的联动 (33)

5.4.5 保安系统与停车场系统的联动 (33)

5.4.6 保安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的联动 (34)

5.4.7 物业管理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的联动 (34)

5.4.8 物业管理系统与保安系统的联动 (34)

5.5 集成系统的实施(工程的集成) (34)

投标总论

1. 概述

本投标书根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范围、总体技术要求、协调管理大楼智能子系统等工作内容完成。

本方案采用我公司最新一代系统-系统(在后文将详细说明系统的技术性能),以使智能化系统适应本工程一流的建筑结构和布局、完备的机电设备监控合管理、现代化办公和通信系统、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模式的要求,智能化系统将上述功能优化组合在一起,为内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温馨、多功能的工作、生活环境,使真正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智能大厦。

1.1我们对本系统的理解

1.1.1本系统是的骨干系统

本工程智能化系统不再是一个仅仅对楼内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的系统。而是可以集成暖通空调、灯光、进出入控制、消防管理、安全防范、停车场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

1.1.2本系统是实现优化管理的核心系统

由于本工程建筑建筑功能复杂,经由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监控的各类机电设备众多,因此系统是否能够成功实施直接影响到的环境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到大楼的节能、高效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影响到大楼的运行成本。

1.1.3本系统必须充分体现当前科学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

智能化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在八十年代才开始,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越来越多的建筑内配置了智能化系统,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而自动控

制系统本身也从最初的基地式的气动仪表、液压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发展到今天的集散式的、应用当前最新网络通信技术、最新数据库管理技术、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系统。因此,因此,在所配置的系统必须体现当前科学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

1.2本工程集成内容的要求

本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座拥有一流设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建成一个国内领先、国际上先进的集成系统,面向21世纪,国内一流的建筑,因此,集成管理系统必须围绕着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来规划、设计、实施。

然而,系统集成工程是一项复杂,涉及专业多,规划、施工、调试周期长,要求特殊的工程,因此我们在分析设计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否则就不能达到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建设目的。在总体要求上,本工程的集成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2.1技术的集成

为保证用户的功能集成能够顺利完成,需要有足够的技术保证。也就是要求投标商在技术上要有网络、数据库、计算机系统、通讯系统、机电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系统以及工程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和集成能力。

1.2.2产品的集成

在对本工程所应用的产品进行选择时,优化选择了经济实用、技术先进、规范标准的硬件和软件产品。

1.2.3功能的集成

在完成系统集成任务时,最根本的就是保证将本工程所定购的各种软、硬件平台,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等,按照本工程的要求组织成为一个满足用户

功能需要的完整的系统,同时考虑人、组织系统、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的集成。

1.2.4工程的集成

智能建筑包括的系统多、技术含量高,工程内容、种类十分复杂,因此在工程上要求从总体出发,对工程实施进行统一等优化组织,实现智能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管理。

2. 系统集成的范围

本工程系统集成所涉及的子系统包括以下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

综合安保系统;

消防报警系统;

广播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供配电系统;

电梯系统;

通信系统;

视频服务管理系统;

进出入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3. 集成系统中各系统相互关系的分析

建筑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将作为中机电设备运行信息的交汇与处理的中心,对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设备进行分布式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和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调一致的高效、经济的状态下运行,最大限度地节省能耗和日常运行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各系统能得到充分、高效、可靠的运行,并使各项投资能够给业主带来较高的回报率。建筑管理系统即BMS系统。

可见,的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实际上是要求与建筑物自身运行有关的弱电系统之间进行集成,这种集成是一种横向集成,当横向集成的跨度再扩大时,即扩展到通讯、办公等系统时,同时相关信息可以纳入到的信息管理系统中,这时是一种纵向集成,也就是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

我们认为,系统集成不是盲目地提出所谓的“一体化”,不是说规划一个可以包罗万象的系统,而是要求从实际出发,切实落实各系统之间集成的可能性。同时,系统集成不是孤立于其他子系统的系统,也不是对子系统功能的取代,而是对子系统功能的补充和提高。通过系统集成,构筑整个建筑物的中央监控与管理界面,通过可视化的、统一的图形界面,管理人员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对系统系统所包容的所有子系统进行实施监视、控制和集中的统一管理。

以上说明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在上述的分析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察各系统的性质,在这里我们提出域的概念对各个子系统加以归类,可以总结出以下的特点:

3.1控制域

在这个域中的系统,其特点是系统所采集的信息均来自现场,信号实时性强。

3.2信息域

在这个域中的系统,特点是信息量大,系统信息来自于数据库、终端录入设备或其他系统,信号要求交换能力强,传递速度快,但对实时性要求不强。

3.3传输域

顾名思义,传输域中系统的作用就是完成各系统信息的传输。在这里,我们定义的传输是数据的传输,而不是信号信息的传输。

3.4相互关系

控制域是整个弱电系统的基础,信息域是弱电系统的灵魂,两者通过传输

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系统所归属的域如下图所示:

可见,BMS是实现控制域的系统集成功能,而IBMS则是实现信息域的系统集成,CNS则是实现传输域的功能。

的BMS系统包括了建筑物本身在运行时的绝大部分数据(如:参数控制的情况、设备运行状况、设备运行累计、与生命安全有关的火灾报警、安全防范系统的报警情况…...等等),因此是集成系统中最大的信息源,是进一步实现IBMS的基础。为此,选择性能先进、成熟实用、开放性强、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系统非常为重要。

4. 集成系统中各部分信息关系的处理

在进行的系统集成时,各个控制子系统系统与物业管理系统之间,它们的数据交换与功能集成具有关系复杂(相关系统多,集成层次多)、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强、具体交换数据的确定由实际事件的发生情况来动态决定等特点。而且还必须保证系统集成时能够尽可能的选择成熟产品,保证工程实施能够分阶段的进行,以及保证系统未来的扩充升级能力。

4.1功能界定

中央集成管理是一个全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各子系统间数据交换的中心;各项综合性业务数据管理的基础。对这样一个系统,我们将其功能边界定义为:

记录指定控制设备、监测设备的运行记录

监测指定的全局事件的发生;向下级系统发出预定的响应方案;记录发生的日期、地点等信息;

统一存储与整个系统运行相关的人员的身份标识数据;

接受各个业务系统对其它管理系统或控制系统的共享业务数据请求,提取满足条件的数据,并将数据提供给提出请求的系统;

中央集成管理系统自身的数据维护与系统事件处理功能;

提供全面的监测统计与分析。

4.2集成边界与全局事件

集成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各子系统联结起来而集成,而是在较为明确的管理需求下,把那些与管理需求相关的子系统集成起来,达到为业务管理而集成的目的。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对全局事件的反应能力。在本系统中全局事件分为三类:

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全局事件:当某些事件发生后,系统中多个控制系统作出反应,具体体现在子系统的联动上。如:安防联动、消防联动、主要设备突发故障的全系统联动;

与业务管理需求相关的全局事件:当业务管理上发生某种请求后,需要读取多个子系统的数据,形成一组具有具体业务含义的数据,并以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如:内部资金管理、设备管理、信息汇总;

既与业务管理系统相关又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全局事件:当业务管理上发生某种请求后,需要读取多个子系统的数据,在对这些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控制系统的设备动作产生影响。如:身份识别。

4.3子系统界定

在较为明确的集成分类中,我们可以划定相关子系统的集成边界。这种界定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4.3.1不同控制系统之间的联动需求

不同控制系统之间的联动需求的发生是由于一个控制系统的功能无法满足实际情况所要求的控制活动而引起的。具体情况如下:

4.3.2事件的类型

全局突发事件的处理:全局突发事件包括:火警、匪警、重要设备故障等。当发生这些事件后,系统要做相应的动作。例如,当火警发生时,除了消防系统需要对发生地点进行自动灭火处理外,同时还需要电视监控系统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判断灾情;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要向指定区域强制发出紧急通知,对需疏散的区域发出疏散路径指示;在疏散路径上门禁控制系统需打开或关闭相应的各种门禁控制,保证人群能正确及时的疏散;BA系统需将电梯按实际需要停放在指定位置,并按指定方案控制各种通风、空调设备,如果需要还将切断一定范围内的电力供应防止火灾短路事故的出现;程控交换机应根据需要向多部楼内分机电话发出振铃信号,并自动报告火警信息。

业务管理活动的需求:例如,在为今后入住公司、客户提供的服务项目中,会涉及不同的控制系统的相应功能,为了快速准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对各个系统集中联动控制是最佳的选择。

4.3.3全面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需求

从提高对的管理能力,突发事件的发现、响应速度,协调各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科学的安排不同设备的运行时间、输出功率等方面要求出发,需要能够同时与实时获取不同控制系统的各种运行数据,同时实时的对不同系统进行状态控制。

4.3.4全面记录设备运行历史数据的需求

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有效使用寿命,保证准确、及时的为业务管理系统提供收费基础数据依据,并为进一步的深化管理而进行的各项决策分析提供

全面可靠的历史数据,要求全面的记录各个控制系统的运行历史数据和故障报警信息。

4.3.5业务管理活动对控制系统的记录数据的需求

物业管理各服务项目的服务的建立与调整,需要对相应提供这些服务的控制系统的运行历史数据进行各种分析与提炼。

设备的维护计划的科学编制,应建立在对其运行历史数据的准确掌握之上。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监测与历史状况分析

全局突发事件的处理决策

因此,我们的集成设计就是从以上考虑出发来设计的。

5. 系统配置

集成系统实际上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将不同功能的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系统之间的信息加以传递或共享,在计算机应用平台上实现综合性的管理,体现着边缘性学科的特点。

为了有效的实现集成,不能在各种设备已经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再考虑如何集成,而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在各系统进行方案设计、选型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进一步集成的要求,这样可以保证系统集成以最简单、最可靠的方式实现。

我们在本次方案中采用的(企业化建筑集成管理系统)作为的建筑集成管理系统的平台,实现BMS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的工程特点和运行要求,进一步实现IBMS的功能。

5.1的技术特点(技术的集成)

系统具有先进可靠的实时控制系统、功能强大的管理功能及充分的开放性和扩展性。

系统结构以及各部分所对应的域如下图所示:

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5.1.1先进性

系统网络采用业界最先进也是最成熟的标准网络(以太网)和网络通讯协议(TCP/IP),支持客户机/服务器(C/S)以及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符合计算机发展技术趋势的要求,同时,服务器端采用分布式服务器技术,提供实时数据库和MS SQLServer7.0的关系数据库。

系统可嵌入Web服务器,这样客户端不再直接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接,而是与Web服务器相连,Web服务器经过数据访问层,通过CGI与Server7.0数据库服务器联接,在通过数据库动态联接(DLL)与实时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Web服务器将处理结果转化为HTML格式,最后传回到客户端。因此,系统的管理网络是以Intranet技术为核心,以Web技术为基础的集成环境,对于这样规模庞大、涉及系统多、管理模式复杂的工程非常适合。

系统可以为提供全面的監控管理,同時使的內部各部門既可以独立運作又可以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5.1.2实用性

作为一家的专业化研发、生产自控系统国际著名的公司,在控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系统中所有现场设备都是经过多年工程检验而证明性能优异的产品,在技术上成熟,并且经久耐用。系统自推

出到现在,已在多个国家、地方及多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上应用,包括商业楼宇、机场、工业设施、政府设施等。具体来说,实用性包括:

1) 服务性和便利性

的监控的界面为全中文Windows界面,便于操作员的学习和掌握,监控界面直观形象。在工作站上可以方便的实现以下功能:

實時獲取所有監控設備的各類數據

快速高效的報警管理

大量的歷史數據和趨勢圖顯示

標準或用戶自定義的打印報表

豐富的應用程序開發環境

支持多服務器、多工作站構成的符合工業標準的局域網和廣域網

資料聯結使用的保障

2) 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系统的操作权限有严格的管理,以保障系统的操作安全。对操作人员以通行字的方式进行身份的鉴别和管制。操作人员的根据不同的身份可分为从低到高6个安全管理级别。

3) 可持续发展性

考虑到在21世纪发展的需要,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以及未来扩展的设备具有互联性和互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一个真正开放式的系统,可以满足未来系统功能不断扩充的需要

系统能实现将楼宇设备控制系统、安保系统(CCTV、出入口控制、防盗报警及保安巡更系统等)、消防报警系统集成在中央主机上,管理者則可通過中央中央工作站全面掌握設備運行的全貌,大大地提高了的運行效益。同时系统可以进一步与通信系统集成,并实现的物业管理自动化系统集成,以共享数据。

系统的网络符合BACnet协议标准,提供一系列的标准开放性接口,便于与众多不同的楼宇自动化子系统的通讯,以及可以灵活地扩充或缩减,因而能真正满足用户使用功能及经济上的需要。系统选用开放性的BMS系统平台,满足市场上各硬件及软件的接口要求,使各系统之间及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畅通无阻。

系統的服務器用微軟視窗NT操作系統,客戶可使用微軟視窗NT,視窗95或98操作系統。系統架構基于以太網(LAN/WAN),使用TCP/IP 協議。信息管理系統IBMS可通過ODBC、OPC及DDE方式獲取中的數據,同時支持BACnet和LonMark標準設備協議。

系统支持多個本地及遠程的高性能服務器,便于与二期服务器的联网。

标准化和模块化

系统满足中国标准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同时无论系统软件还是硬件均模块化的方法设计,便于系统规模及应用功能的扩

展。因此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1.3经济性合理性

由于系统综合了多种管理功能,因此在系统配置上、控制室设置上,人员数量安排上都要比各弱电系统独立设置经济的多。本系统作为而且,系统本身在价格上就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具有极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

5.2系统构成(产品的集成)

本系統是客戶機/服務器體系。數據庫服務器運行一個高效的實時數據庫,並將數據傳送到由系統接連或靠網絡接連客戶機,如工作點或輸入其它相關應用系統,如電子表格或關係數據庫。客戶可通過冗餘數據庫服務器及后備網絡,增強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在中央控制室内,可以定义各个工作站的功能,如楼宇自控系统工作站、消防报警系统工作站、安全防范系统工作站等等。不同系统的工作站的物理位置可以是不唯一的,其表现的功能通过进入系统的操作员的权限来决定。在系统配置时,将各系统集成到统一的局域网平台上(10M/100M EtherNet),通过同一的传输协议(TCP/IP),统一的操作环境(Windows),统一的数据库管理(SQL Server)管理。

5.2.1楼宇自控系统工作站

楼宇设备自控系統工作站直接挂在系统的局域网EtherNET网络上,DDC控制器通过C-BUS连接到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BMS的服务器上,綜合監控建築物的冷热水系统、空調及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各子系統,对于本工程中未来使用的变风量末端的控制,则可以使用具有LonMark标志的的控制器,控制器用Lonbus连接,采用Lontalk通讯协议,经网关Zone manager 连接至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BMS服务器。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BMS服务器提供Mod-bus接口,具有Mod-bus接口的发电机、电梯、电力多参数测量仪均可以通过Mod-bus连接至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服务器,以实现对发电机、电梯及各电力参数监测。系统服务器提供Open-link接口,直接与具有Open-link 接口的冷冻机相连,直接读取冷冻机系统参数。

5.2.2消防报警系统工作站

消防管理系統工作站可以通过网关挂在局域网EtherNET网络上,如果本工程的消防报警系统使用控制盘则可以直接连接EtherNET上,不需要网关,其界面可以支持消防报警控制盘上的所有功能。消防管理系統工作站主要用于消防監控,它能對早期的煙、火提供報警信息,使大樓客戶得到及時安全地疏散

建筑智能化基本构成

建筑智能化基本构成介绍 第一节智能建筑概论 (1) 第二节智能建筑基本构成 (2) 第一节智能建筑概论 1984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Uruted Tecbnology Corp.)的一家子公司——联合技术建筑系统公司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建设了一幢City Place大厦,从而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 目前国际上关于智能建筑尚未有统一的定义。美国智能大厦协会( AIBI)认为:智 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项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 关系进行最优化,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的建筑物。 日本智能大楼研究会认为:智能大楼是指具备信息通信、办公自动化信息服务,以及 楼宇自动化各项功能的、便于进行智力活动需要的建筑物。新加坡政府的公共事业部门,在其“智能大厦手册”内规定,智能建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先进的自 动化控制系统,能对大厦内的温度、湿度、灯光等进行自动调节,并具有保安、消防 功能,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以保证数据在 大厦内流通;三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 我国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智能化”。也就是说,它不仅具有传统建筑物的功能,而且具有智能(或智慧)。“智能化”可以理解为,具有某种“拟人 智能”的特性或功能。建筑物的智能化意味着: (1)对环境和使用功能的变化具有感知能力; (2)具有传递、处理感知信号或信息的能力; (3)具有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4)具有做出决定、并且发出指令信息提供动作响应的能力。 以上四种能力建立在上述三大系统(BAS、OAS、CNS)有机结合、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智能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三大系统有机结合、渗透的程度,也 就是系统综合集成的程度。智能建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公共建筑为主的智能建筑,如写字楼、综合楼、宾馆、饭店,医院、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等,以示区别,习惯上称为智能大厦;另一类是以住宅及住宅小区为主的智能化住宅和小区。 智能建筑的基本内涵是: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内的各功能子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大楼内各种设备(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 为了将智能建筑的3个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可以使用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简称PDS)来实现。综合布线系统以双绞线和光缆为传输介质,采用一套高质量的标准配件,以模块化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信号等的布线,综合在一套标准、灵活、开放的布线系统里。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的多种应用。对于智能建筑来说,综合布线系统犹如体内的神经系统。 第二节智能建筑基本构成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附录B :工程施工方案3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3) 1.1 准备工作 (3) 1.2 工程材料、设备的运输 (5) 二、工程开展程序 (6) 三、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6) 3.1 系统的结构 (6) 3.2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及调试 (7) 3.2.1 测试内容 (7) 3.2.2 测试方法 (7) 3.2.3 测试仪器 (8) 3.3 工艺路线、质量控制及施工方法 (8) 3.3.1 管线施工 (8) 3.3.2 桥架安装 (9) 3.3.3 楼内布线 (9) 3.3.4 工程质量保证 (13) 3.4 系统质量认证 (14) 3.5 竣工文档制作及验收 (14) 3.6 后期工作 (15) 四、强电施工方案 (15) 4.1 工程概述 (15)

4.2 主要编制依据 (16) 4.3 施工技术要求 (17) 4.3.1 强电管、线、槽施工标准及要求 (17) 4.3.2 电缆桥架的安装 (18) 4.3.3 电缆头制作安装 (18) 4.3.4 配电箱安装工艺标准 (19) 4.3.5 电缆敷设工艺 (27) 4.3.6 各子系统主要材料、设备安装与调试 (34) 4.3.7 机房设备的布置及接地 (36) 4.4 系统测试与调试 (36) 4.4.1 测试前准备 (36) 4.4.2 强电工程施工和调试使用的仪表 (36) 4.5 工程检验与验收 (37) 4.5.1“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 (37) 五、消防报警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38) 5.1工程概况 (38) 5.2工程特点 (38) 5.3施工方案 (38) 5.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9) 5.5施工技术方案 (41) 六、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44)

建筑设计收费标准【参考】

建筑设计收费标准【参考】 一. 住宅类收费 1 按费率收费,为概算投资造价2.0~3.0%收取。 2 按面积收费则分类如下:(上限为采暖地区) 3 多层住宅(含六跃七跃层): 方案:3元/M2 2.5~5元/M2 扩初:7~12元/M2 施工图:16~25元/M2 4 小高层住宅(八~十一层,含十一跃十二跃层)4.5 方案: 4.5元/M2 3.5~8元/M2 扩初:10~16元/M2 施工图:22~32元/M2 5 高层住宅(十二~三十层) 方案:6元/M2 5~10元/M2 扩初:14~19元/M2 施工图:30~38元/M2 6 超高层住宅(三十层以上) 方案:8元/M2起 扩初:17元/M2起 施工图:38元/M2起 7 别墅 方案:12元/M2 8~20元/M2 扩初:20~40元/M2 施工图:40~80元/M2 说明: 1.上述取费中扩初和施工图均为全过程收费。 2.上述取费已考虑一定的经验套用率, 3.通常按小区规模作如下调整:总建筑面积<5万M2,系数为1.2; 5万M2<总建筑面积<20万M2, 系数为1.0; 总建筑面积>20万M2, 系数为0.95. 4.单栋或数栋别墅的收费单独另定。 5.上述费用未包含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收费, 6.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按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收费执行。 7.上述费用未包含总图费用, 8.室外总体造价通常为建安总造价的5%~10%, 9.总图费用通常取室外总体造价的2%~3%。 10.地下室及人防,普通地下室设计取费按35元/M2,人防地下室设计取费按45元/M2 11.独立地下车库,设计取费35~45元/M2, 二教育类建筑(上限为采暖地区) 1 中小学建筑 1)教学楼及行政楼: 方案:8元/M2 7~9元/M2 扩初:16~22元/M2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招标文件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招标 文件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招标文件一: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39-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B/T 8566-1995) ?《计算机软件开发质量及配套管理计划规范》(GB0)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1988); ?《计算机软件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8567-1988);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8566—2001);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 ?《建筑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规范》 JGJ/T90-9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GB/T13423-1992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公安部《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九五”规划》 ?IEEE 网络标准 ?《信息技术与包过滤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GB/T 18019-199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

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初步方案和进度计划: 1.1工程基本情况 1.2工程范围 1.3编制说明及依据 1.4施工目标 1.5工程特点 1.5.1时间紧、任务重 1.5.2、质量要求高 1.5.3、参建单位多,协调难度大 1.6、施工组织机构 1.6.1项目经理部管理措施 1.6.1.1项目经理主要职责 1.6.1.2技术总负责人主要职责 1.6.1.3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助理) 1.6.1.4各子系统专业工程师的主要职责 1.6.1.5施工员主要职责 1.6.2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 1.7、施工总平面图 1、现场临建 2、施工总平面图 1.8、施工网络计划图 1.9、重要部位施工方法及说明 1.9.1各分项目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1.9.3、各系统主要施工及调试方法 1.10、劳动力组织 1.10.1劳动力投入情况分析 1.10.2劳动力计划表 1.10.3劳动力计划保证措施 1.11、机械配备并含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11.1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的选用 1.11.2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1.11.3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的安全性能

1.11.4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11.5保证施工机械进场具体措施 1.12、人力投入 1.13、工程用材 1.14、施工技术 1.15、工期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15.1保证工期的施工措施 1.15.2进度控制的方法 1.15.3实施施工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 1.15.4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概念 1.15.5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措施和主要任务 1.15.6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 1.15.7应急措施 1.16、安全措施施工 1.16.1生产安全保证措施 1.16.2严格进场手续 1.16.3安全教育制度 1.16.4制定安全制度 1.16.5安全检查制度 1.16.6施工现场安全制度 1.16.7工伤事故处理 1.17、文明施工措施 二、质量保证措施: 2.1、工程质量达到的标准 2.2、质量管理组织设置 2.3、质量保证措施 2.3.1施工准备 2.3.2技术交底制度 2.3.3工程质量自检和互检 2.3.4专业质量检查 2.3.5工序交接检查 2.3.6隐蔽工程检查 2.3.7施工技术日志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应用 本文是在本届博览会“智能家居与数字化社区”论坛上,根据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张公忠教授的讲话整理编发的,供业界朋友参考。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应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第二是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技术特征;第三是云计算与智能建筑;第四智能建筑展望。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什么是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件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服务,曾称“传感网”。实现智能化设备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使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融为一体的网络。 物联网发展概述: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联网,但当时这个新概念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互联网报

告2005:物联网。预测物联网的建立将带来10亿量级的信息设备、30亿量级的智能电子设备、5000亿级的微处理器,万亿以上的传感器需求,是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引擎,为计算机物联网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网络。 2009年,奥巴马就任总统后,1月28日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IBM首席执行官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这一概念提出以后,得到美国各界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 公司战略构想绝对有可能上升到美国国家战略。该战略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起来,形成所谓的物联网。IBM前执行官曾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物联网是继互联网后的第四次计算模式。 第一次计算模式是主机终端模式,第二次是微机网络模式,第三次是互联网,第四次就是物联网。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 (方案设计深度)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方案设计深度) 注:下列信息并不全面,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 总平面图 1.应表示的内容 1)场地的范围:表示出用地红线、道路红线 2)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 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 3)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 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4)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5)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2.表达的规范性 1)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2)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3)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4)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3.表达的表现性(非实际工程制图适用) 1)一般原则:各种表现性的表达手段不得影响各项规定内容的规范性表达 2)阴影:为了更直观反映建筑体量的高差关系,可以在总图上表示建筑阴影。投影角度应符合某时刻真实日照角度,投影区域不宜过大,应呈半透明。 3)色彩:一般不必要。需要时,可以表达对象的真实色彩,或用色彩区别场地内建筑与周围建筑。 4)切忌把总图当作分析图使用,而使用多余的符号、标注、色彩。方案的各种特性应该由各种分析图表达。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样本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 广东省财政厅仓边路办公楼装饰工程,位于广州市仓边路26号。由安广东省财政厅投资兴建。广东浩和建筑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装修有限公司联合承包;广州市民用建筑科研设计院设计,建筑面积为1200m2。装修范围包括5、6、9、12、13层,共5层;钢筋砼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电讯、门禁系统的主要工程量有: 1、门禁控制器NT18-1 2台; 2、门禁控制器外壳带电源 1套; 3、读卡器接口模块CX8B 10套; 4、专业型读卡器HU5355 10套; 5、磁力锁R210600MD 11套; 6、紧急破玻按钮 12个; 7、电锁电源 14个; 8、门磁 11个; 9、开门按钮 10个; 10、电话插座63个、网络插座63个; 11、超六类线缆UTP6 1061004CSL 6箱; 12、镀锌线管DN20 1000m; 13、镀锌线槽100×50 380m 200×100 200m。

二、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掌握工程总体网络计划,制定电讯、门禁系统施工计划。组织高素质施工人员,由专职自控工程师负责技术工作。从人员机具、材料、层层落实。施工前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填写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严格执行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按施工程序进行,把好每个程序的关,施工中跟踪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程序 四、施工依据、施工组织、机具配置 1 施工依据1.1 由中国轻工业广州市设计工程公司设计的14、15号楼自控(弱电施工图):S165-SZ5-RD-001、002、S165-SZ5-RD-101~102、S165-SZ5-RD-201~20 2 1.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 1. 3 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GY/T106 1. 4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建筑智能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十二章建筑智能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本章内容在2010年考试中,单项选择题1道,共1分;多项选择题1道,共2分;共计3分。出题点较偏。 第一节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 一、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现 代建筑艺术相结合,通过对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向用户提供信息 服务及安全、舒适、便利的环境服务,投资回报合理,适合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 求特点的现代化建筑。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环境为平台,应用现代4C技术,运用系统工程、系统集成 等先进的科学原理,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 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 (1)对管理人才要求有很大不同 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实现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①智能建筑物业管理在 运作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宽。②智能建筑管理人才应具备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 高新技术。 (2)物业管理的关系及功能有很大不同 智能建筑物业管理在传统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服务与管理、机电 设备自动化监控管理、三表数据远程与收费管理等内容,具有管理科学规范、服务优质 高效的特点。 二、智能建筑在国内外的现状与发展(*) 1984年,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诞生于美国哈特福德市。 纵观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智能建筑与节能环保以及业主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联。 (2)智能建筑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智能建筑的组成(***) 智能建筑通常由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集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

集成管理系统 1.1.1 系统概述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指将各智能化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它们相互间可以进行通信和协作,即实现子系统间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务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从而提高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能力。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要对辖区内所有建筑设备和建筑物内的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大厦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 系统能够通过屏幕实时动态地显示整个系统的网络运行状况及各个子系统的工作状况,综合各个控制系统的状态信息,提供相关报告。 在控制台能对各子系统流程进行监视,能及时对系统内的故障进行预警和报警,预警和报警的阀值可自行设定。在控制台能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故障并排除;对于控制系统的故障,能及时发现并准确定位。 系统能够全面的综合节能管理(比如空调风机系统、电梯系统等的节能管理)、系统配置管

理、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1.1.2 系统功能要求 通过设备的自动监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灵活的特点。 1. 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物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 2. 分散控制:在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管理,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3.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应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节假日设定等功能。 4. 信息共享:实现与通信管理系统之间通信的能力,预留接口与物业管理系统实现各系统数据库的共享,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系统通过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设备故障和突发

建筑智能化施工组织方案

建筑智能化施工组织方案

前言 为更好地控制人才市场迁建智能化项目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让相关部门的领导可以及时了解和撑握项目进展情况,我司项目小组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结合以往丰富的工程经验,运用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法,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制定本施工组织方案。 我司制定以下各项目标: 一、工期:确保按业主的要求进场施工,与工程主体同步。 二、质量:合格。 三、安全:按五无标准(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 无倒塌),严格按建设部一标三规范组织施工。 四、文明施工:严格按建设部的文件执行,达到常熟文明工 地标准。 五、团结协作:与土建单位、监理单位、质监单位、安监单 位、设计院等有关部门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配合 各单位的工作。

第1章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1.1 工程概况 人才市场迁建智能化主要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巡更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综合管路系统及机房系统等。 1.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系本工程竞标文件,着重施工部署、施工计划、施工管理、施工方法、技术措施以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等。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组织、技术、生产、经济活动的综合性文件,是项目经理受企业法人代表的委托,针对本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内容而编制的规划性文件,也是本工程的质量计划。 1.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我公司指导施工的依据,在编制过程中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人才市场迁建智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东胜区智能化建筑设计及实施标准 QA/T1000/02-2 010 智能化建筑设计及施工合格评定 第1部分:通用设计技术要求 2010-1-1 公布 2010-XX-XX

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信息化委员会公布 前言 请注意,本部分的差不多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和版权,本部分的公布机构不应承担识不这些专利和版权的责任。 随着东胜区经济的快速进展,东胜区关于智能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参考建设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东胜区智能建筑设计及实施标准》编制组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东胜区具体情况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东胜区智能化建筑设计和实施标准》QA/T1000/02-2010。 《智能化建筑设计及施工合格评定》分为6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设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建筑智能化设计分级标准; ——第3部分:分类配置要求; ——第4部分:系统功能性能检验规范; ——第5部分:治理软件测试规范;

——第6部分:系统验收规范; 本部分为《智能化建筑设计及施工合格评定》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信息化委员会、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规划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建设局提出。 本部分由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信息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信息化委员会、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规划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建设局。 本部分起草人:马迎春、马千里、张彦成、秦超等 智能化建筑设计及施工合格评定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智能化建筑(简称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

智能化施工方案

3.施工方案 一、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施工进度计划 1.1编制依据及原则 (1)响应合同文件工期要求。 (2)以本工程内容、工程量大小、工艺、工法难易程度为依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为参考。 (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4)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区组织流水施工。 (5)充分考虑合同文件中与其它施工单位的配合,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作业的相互干扰。 (6)体现我公司专业施工技术水平,资源配置合理利用。 1.2施工总工期 1.2.1总工期要求 总工期控制在45日历天内,计划于2017年5月16日开工,具体开工时间以甲方开工令为准。 1.2.2 、总工期计划 综合考虑总工期、节点工期要求及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本合同工期计划目标如下: (1)在2017年5月16日开工(或接开工令进场),完成图纸的深化设 计,交业主及相关单位审查,同时与总包桥架安装单位密切配合,核查现场桥架、管路敷设及疏通清理。

(2)线路敷设与安装总包、空调、消防等单位密切配合,各工序,交 叉作业,以节省工期。 (3)设备安装主要与总包、装饰单位密切配合,根据装饰内装的进度合 理调整相应的资源,交叉作业,节省工期。 (4)以上工期计划是根据前述原则,结合我公司能力制定,施工中我 公司将在保证质量、安全、环境、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量提前。若 有不可控力因素致使阶段工期滞后,将增加人力、物力投入,调整 施工方案,加快后续工程进度以保证总工期。 1.3施工进度计划表 1.3.1网络进度计划图(见附表) 1.3.2关键线路 图纸深化确认-现场管路、桥架复核、清理-线路敷设-吊顶设备安装(与装饰进度同步)-墙面设备安装-机房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资料整理、第三方检测-竣工验收。 建筑设备管理、能耗计量系统需跟随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施工进度做好管路、配电箱内设备的预留、安装工作。 2、进度施工保证措施 智能化系统的施工相对于其他安装工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期线路敷设到位后,后期设备的安装也基本是装饰工作面成活之后进行,不会影响其他专业的施工,相反其他专业的施工往往影响智能化系统的进度,这是大多数工程后期均面临的问题。 本工程工期紧,体量大,质量要求高,安排本工程总工期45个日历天,为保证按期完成工程任务,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特点,根据以上主要工期进度控制节点和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以及面对各阶段工期计划影响要素,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工期保证措施及进度计划管理方法。 本工程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施工中以总进度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0 地面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6.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有机协和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意识和行为准则。 7.安全智能———实现厂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 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用地沿徐淮路布置办公楼、展示厅、门卫处,内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厂房、干燥整理房、多层板房、科技木精品房、蒸煮房、锅炉房、成品库、锯木房、刨切房、旋切房、保温房、五金 库、机修房、宿舍、餐厅、厕所等。 四、整体规划布局 景观绿化系统。 3.厂房布局 识别性与认同感———厂房布置上综合地形与南北向的因素,采取较为丰富的布局形态,使整个厂房的整体感更加明确。强调空间、体量、轮廓线的塑造,点与线的结合,既强化了厂区内部空间的丰富、动感与流畅,又丰富了社区空间的轮廓与城市肌理。 4.配套公建布局

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1、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智能化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高的需求,以及影响建筑智能化的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构成了推动建筑智能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可以把它们分别称为:起始阶段、普及阶段和发展阶段。 1.起始阶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个安全、高效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同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满足人们这些需要提供了技术基础。 这一时期智能建筑主要针对是一些涉外的酒店等高档公共建筑和特殊需要的工业建筑,其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个时候人们对建筑智能化的理解主要包括:在建筑内设置程控交换机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等通信系统将电话、有线电视等接到建筑中来,为建筑内用户提供通信手段;在建筑内设置广播、计算机网络等系统,为建筑内用户提供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同时利用计算机对建筑中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和安防系统为建筑和其中人员提供保护手段等。这时建筑中各个系统是独立的,相互没有联系。 这个阶段建筑智能化普及程度不高,主要是产品供应商、设计单位以及业内专家推动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政府的主要管理文件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 2.普及阶段 在九十年代中期房地产开发热潮中,房地产开发商,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智能建筑内涵的时候,发现了智能建筑这个标签的商业价值,于是“智能建筑”、“5A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 方案 附录B : 工程施工方案 (5)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5) 1.1 准备工作 (5) 1.2 工程材料、设备的运输 (8)

二、工程开展程序 (8) 三、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9) 3.1 系统的结构 (9) 3.2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及调试 (10) 3.2.1 测试内容 (10) 3.2.2 测试方法 (11) 3.2.3 测试仪器 (11) 3.3 工艺路线、质量控制及施工方法 (11) 3.3.1 管线施工 (11) 3.3.2 桥架安装 (13) 3.3.3 楼内布线 (13) 3.3.4 工程质量保证 (18) 3.4 系统质量认证 (19) 3.5 竣工文档制作及验收 (19) 3.6 后期工作 (20) 四、强电施工方案 (21) 4.1 工程概述 (21) 4.2 主要编制依据 (21) 4.3 施工技术要求 (22) 4.3.1 强电管、线、槽施工标准及要求 (22) 4.3.2 电缆桥架的安装 (23)

4.3.3 电缆头制作安装 (23) 4.3.4 配电箱安装工艺标准 (24) 4.3.5 电缆敷设工艺 (33) 4.3.6 各子系统主要材料、设备安装与调试 (41) 4.3.7 机房设备的布置及接地 (43) 4.4 系统测试与调试 (44) 4.4.1 测试前准备 (44) 4.4.2 强电工程施工和调试使用的仪表 (44) 4.5 工程检验与验收 (45) 4.5.1”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 (45) 五、消防报警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46) 5.1工程概况 (46) 5.2工程特点 (46) 5.3施工方案 (46) 5.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7) 5.5施工技术方案 (49) 六、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53) 6.1 防雷设计审核 (53) 6.2 注意事项 (54) 6.3 施工要求 (54) 6.4 等电位措施 (56)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参考模板)

成东1号公馆 方 案 设 计 说 明 书 北京森磊源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 设计文件目录第一篇设计说明 第二篇效果表现 第三篇规划及分析图 第四篇单体平、立、剖面图

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为104958.44平方米,其中规划净用地面积:89002.33平方米,规划道路代征用地面积:12758.07平方米,规划绿地代征用地面积:3198.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1623.9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26264.27平方米,住宅面积213129.08平方米,占地上总建筑面积的49.999%;地上非住宅面积213135.19平方米,占地上总建筑面积的50.001%;架空层建筑面积4673.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0685.89平方米。 二、规划设计概念——自然、人文、居住的完美结合 经过认真细致的现场调查,分析研究和对周边环境的深入了解,设计力求规划出一个以人为本、多元、有特色及独创性、富有地域文化内涵和汇集自然、现代审美情趣、并能体现自然、人文、办公和居住四者完美结合的、有一定品位的居住体。 项目合理开发,分期发展,注重项目环境和经济利益的平衡,以防止过度的市场开发和对环境的影响。 在总体中,不仅仅关注本项目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同时亦考虑与周边环境的整体联系。整体性的理念贯彻在内外功能的组织,景观地貌的利用等方面,力求使组团与周边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形成较好的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和景观系统。1、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中国人传统生活特点及习惯,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制约。 2、特色原则 规划注重特色,项目融合富有个性的设计风格,手法多变,在整体格调统一的前提下,使形体塑造更具魅力。强调环境与建筑,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组团绿地,地域标志性景观等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商业及生活场所的塑造,将增强居民归属感与自豪感。 3、建筑与环境的均好性原则 本方案充分考虑利用地形、朝向、气候、绿化等要素,注重创造优美的环境以及保护周围地区的景观与自然环境。建筑体量及尺度宜人,让建筑完全融合于环境之中,与环境成为融合共生关系。 三、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均好性 商业及办公位于项目用地的左侧,南侧设计项目的主要出入口,西侧入口为次入口,分别有孵化中心、综合展厅,和办公楼。还配有动漫展示区、动漫衍生商品销售中心、动漫科技城配套商业。都由东西贯通的商业内街将项目连为一体。二期配套的住宅位于项目的右侧,由4栋住宅建筑组成。 整个项目建筑朝向均好,做到了“户户有好景,家家享美景”的生态格局。高层之间更是达到了32米的间距,为项目优美环境的营造提供了充

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完整版

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综合服务楼智能化系统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是按贵方提供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图,按现行的国家施工验收规程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施工操作规程、成都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再结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准备力量及多年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的。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直接指导施工的依据,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对加强施工管理、有效的调配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有积极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一旦经甲方和建设监理公司审核认可后,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一定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2.编制范围及内容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严格按照本弱电系统工程的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后编制的,在人员、机械、材料供应、平衡调配、施工方案、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进行部署下完成。 2、我公司高度重视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召集曾从事过类似工程工作的技术专家、有关负责人攻克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力求本方案重点突出,具有呼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针对本工程设计特点和使用功能要求,我们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优、速度快、造价低、操作性强”。同时保证周边和施工现场有良好环境。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交底-secret

智能建筑工程 电话插座与组线箱安装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话通信系统的电话插座与组线箱安装工程。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使用的是国家现行的各种标准、规范、规程。 2.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主管领导审批,并报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 3 .施工图纸齐全,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对作业工人进行有针对性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方面。 4.安装前确定安装位置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21.1.2.2材料设备要求 1.电话出线面板: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及“CCC ”认证标识,表面不应有破损、划痕等缺陷。 2.电话组线箱、分线箱: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及“CCC ”认证标识,且不得有破损现象,箱体表面光滑平整。 3.电线电缆: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及“CCC ”认证标识。电缆网中电话电缆应采用综合护层塑料绝缘市话电缆,规格见表21—1。

4.其他材料:螺钉、螺栓、扁钢等。 21.1.2.3主要机具 1.安装器具:手电钻、冲击钻、电工组合工具、梯子。 2.测试器具:兆欧表(250V、500V)、对号器、水平尺、钢尺、小线。21.1.2.4作业条件 1.线缆沟、槽、管、盒、箱施工完毕。 2.建筑装饰装修工作完成,箱(盒)口已修好。 21.1.3施工工艺 21.1.3.1工艺流程 21.1.3.2操作工艺 1.管路敷设 (1)钢管敷设 敷设前先检查管内侧有无毛刺,镀锌层或防锈漆是否完整无损,管子不顺直应调直。 1)暗敷设 ①砌墙立管:钢管宜置于墙中心,然后按标高将接线盒稳好。 ②混凝土墙、板配管:可将盒、箱焊在钢筋上,敷管时每隔1m用铅丝绑扎固定。 2)明敷设 ①敷管时,先将管卡一端的螺钉拧进一半,然后将管敷设在管卡内,逐个将螺钉拧牢。使用铁支架时,可将钢管固定在支架上,不得将钢管焊接在其他管道上。 ②水平或垂直敷设明配管的允许偏差值:管路在2m以内时,偏差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 3)室外管路敷设 ①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壁厚应大于2mm,埋深不应小于O.8m。 ②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所有管口穿人线缆后应做密封处理。 4)管路连接

学校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学校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一期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总论: 一、项目背景: 大力发展南宁市职业技术教育是南宁市“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南宁市贯彻全国、全区、全市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南宁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也是南宁市实现现代化的奠基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平台的构建,为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的教育发展要有新思路,教育改革要有新突破,教育工作要有新举措。为进一步实现南宁市教育跨越式发展,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南府发[ ]60号)、《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及“十一五”规划,南宁市教育局在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南宁二中、三中、宾阳中学和市一职校、六职校、横县职校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立足首府、服务广西、面向东南亚的全国一流名校”。 二、建设单位简介: 学校现有十五个专业,骨干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文秘、制冷空调、电子商务等。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做为学校的首要任务,从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出发,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由于面向市场办特色专业,培养综合能力强、基本素质高的学生,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96%以上,毕业生以扎实的知识和良好的技能奋战在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为振兴南宁和广西的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设计依据: 1、关于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一期工程立项的批复(南发改社会[ ]106号 2、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3、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委托书和设计要求。 4、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一期工程地形图 5、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总平面方案审核意见(NNJYJ[ ]JJXM/1126-2号) 6、《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7、《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宿建设标准》编制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8、《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攻坚方案》(南办发[ ]109号) 四、设计规模: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规划总用地为300亩,建设总面积为70027.0㎡。分两期开发建设,一期已取得土地证的建设用地约140.7亩,二期后续计划征地160亩,手续正在办理中,有关部门设想与一期接

建筑智能化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材料

建筑智能化专业技术工作总 结 近年来,智能建筑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们追求安全、舒适、便捷需求的鲜明特点,在社会上广受关注和欢迎。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差,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也出现过一些曲折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影响了智能功能和效益的正常发挥。本文将通过作者几年来从事智能建筑行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提供一些处理问题的做法和观点,供各位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借鉴。 一、切莫贪大求全,但求专、精、经济实用 作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配套专业,智能化系统工程同样受到技术、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专业特点与使用需求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管理和经营要求、工程投资能力等因素,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保证主要功能,选择适用的各个专业子系统、系统集成程度、标准等级和经济规模。 例如,智能型办公大厦就要突显其办公自动化、通信网络化等方面功能定位;大型公共建筑(例如会展中心、图书馆)就要突出专业服务功能和业务管理设施等,技术环境和水平的提升。又如:视频点播(VOD)系统在旅馆、酒店行业较为常见和实用,而在其他服务行业却并不尽然。在星级酒店旅馆中,电子门锁已得到普遍应用,

而其他场合只会设在某些特别重要机房和安全等级高的关键部位。思想汇报专题工程设计上要因地而宜。 前几年,某些工程从商业利益出发,追求广告效应,片面地强调所谓nA功能,含大求全,什么功能都想要,而实际上缺乏统一规划,设计考虑不周、出现偏差,必备的相关设施和配套环境不能及时跟进和提供,结果智能化系统成了摆设品,头脑发达、四肢不灵,发挥不出应有功能和作用,投资也得不到回报,这类例子并不少见。因此,应从此类案例上吸取深刻教训,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工程设计一开始时,就全面地做好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和配套工作。 二、跟踪主流技术,走成熟、可靠、稳健发展的技术路线 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工程设计上应注意当前IT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紧跟智能建筑技术发展主流,同时要注意智能建筑工程与科研和开发工作极不相同。它通常只能一次性成功,工程现场不具备反复变动、多次试验的条件和可能,而且受工程周期和进度的限制、工程投资的约束则更为明显。因此,在实际工作上,要慎重选用某些新技术,除非有稳妥、可靠的保障措施。通常,要以采用可靠、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为原则,选用经过市场考验、实践证明可靠和成功的产品及设备。一般情况下,已批量生产和投入使用的系列化品牌产品是设计上首选对象。同时,要考察产品兼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