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承德的哲学诗:13.关于中山陵与东方红

陈承德的哲学诗:13.关于中山陵与东方红
陈承德的哲学诗:13.关于中山陵与东方红

关于中山陵与东方红

——晨登中山陵,遥望东方红,想到邓小平海

葬,有感中国的民主意识一百年。

何谓“陵”?陵就是皇帝的墓

天寿山葬有明朝十三帝,故称十三陵

普通人的葬身处称墓,不称陵

这是君主与子民的最后区别

后来中国闹民主革命

推翻帝制,崇尚人民

但从《三民主义》到《为人民服务》的宏论

仍化不去子民对君主的归依之情

第一次民主革命革出一个中山陵

它比十三陵中最大的陵还要大

把赶走皇帝的人又死死地封为“皇帝”

所以孙中山说“同志仍须努力”

第二次民主革命革出两支爱唱的歌

先唱“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后唱“他是人民大救星”*

所以毛泽东说“要继续革命”

这民主一课上了一百年

邓小平退休是第三次革命

*文革时,“新闻联播节目”的开始曲是“东方红”,结束曲是“国际歌”,仅30分钟之隔,竞不觉这个逻辑问题。

活着不唱歌、死了不建陵

海葬葬别千年史啊,毕业了中国人民?

哲学名言名句古诗词练习

成语、俗语、名言、诗词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 、 " 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是一个()命题。 A 、唯心主义 B 、唯物主义 C 、悲观主义 D 、教条主义 2 、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 、自然界是客观的 B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3 、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 A 、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 、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 、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 " 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 反映的哲理是()。 A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 、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5 、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这一诗句告诉我们()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 、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 、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6 、下列诗句与“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C.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 D.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7、 "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 ) A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相互联结的 D 、严寒冬天的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 8 、朱憙《观书有感》: "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A ) (1)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 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 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 、 (1)(4) B 、 (2)(3) C 、 (1)(3) D 、 (2)(4) 9 、南北朝诗人王籍有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 " 一鸟不鸣山更幽。 " 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 " 点金成铁 "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 、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 、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 、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 、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10 、杨万里诗云: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 A 、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 、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古诗中的哲学道理

古诗中的哲学道理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4、苏轼诗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说明(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变化发展)的观点 8、"朱憙《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10、"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1、""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12、"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13、""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14、""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的这句诗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15、""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这首诗从哲学上告诉我们(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16、""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17、""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18、"毛泽东诗曰: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19、""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完整版)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非常受人关注的哲学家,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出身于古希腊北方的斯达奇拉,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医师。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他第一个以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并把混沌一团的科学分门别类。他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提出了公理化体系的理想。他的形而上学使他荣膺“哲学家之王”的称号! 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规定了“哲学”,也就是自称为“第一哲学”。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有一种科学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是指“一般的普遍的存在,是存在本身。而一切存在的中心点就是‘本体’”。在同书中他还指出,哲学的对象是“可以分离的本体”。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学”,神学不但是首要的还是普遍的。 总体来看,他的意思是说哲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为其他科学作为起点的最终本体,是汇集任何经验科学的全部。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分为理论.实践.创造三部分,是因为各部分目的不同。广义上说,一切学问都离不开知识。然而狭义上说,理论部分目的在认识,以纯粹的知识为对象:实践部分目的

在动作,以人类的行为为对象:创造部分目的在造作,以有用或者美学的作品为对象。实践部分是伦理学与政治学的范围,创造部分是艺术的范围;两个范围却有相同之处,同处在于对象能变,人的行为能变,物方面的作品也能变。他认为人性本有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理性部分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与不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二)与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外在的世界既有不同的对象,内在的人性便也有不同的部分与之相应;知识之所以可能,只因人性中有与外界对象相应的部分。实践部分有伦理学与政治学,其实伦理学也是政治学的一部分。他的政治学分为论个人行为的和论国家行为的,前者是真正的伦理学,后者是通常所谓的政治学,他还把经济,战术,修辞等认为是政治学的附庸。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类导师,他与这个称号无疑是相对称的。诚如他的学派――逍遥学派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他徘徊在古希腊的文化史中,游荡在天.地.人三界的广漠的知识领域中,攥写了百余部大著。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非常重要的。最早便起源于早期欧洲文艺领域,即是所谓的“自然学派”、“心理学派”和“历史学派”,这些都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学术作为他们学派的理论来源。他不仅在一方面阐述古希腊文化的最高理论,而且咋另外一方面建立起规范的理论知识。给西方文学方面有

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_诗与哲学之争_刍议_李士军

Vol.9No.7 2012年7月 第9卷第7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l.2012“诗与哲学之争”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话题,几乎每一部思想史、美学史都提到了这一争议。如鲍桑葵的《美学史》以叙述“敌视艺术的早期思想界”为开端。 [1] 吉尔伯特和库 恩在其《美学史》中指出:“美学与其说产生于任何纯粹的悟性活动中,不如说产生于争辩过程中。”[2]早在柏拉图时代,“诗与哲学之争”就成了西方思想史上一个永不休止的争论话题,并以不同的形式展开着。当下,我们从审美现代性的维度来观照“诗与哲学之争”这一古老议题,以期揭橥这一理论主题所蕴藉的深刻含义。 一、争议 回顾中西思想的起源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神秘主义的诗性精神统率着一切,在思想与艺术没有分野的时代,诗与哲学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诗歌成为最初的哲学思想的载体。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语文学家、美学家维柯指出:“希腊世界中最初的哲人们都是些神学诗人。这批神学诗人的兴旺期一定早于英雄诗人们,正如天帝约夫是赫库勒斯的父亲。”[3]诗先于哲学而产生,“诗与哲学之争”无疑产生于哲学产生之后。最早的诗人被尊敬为神的儿子,伟大诗人荷马甚至被称为“人类的导师”。而提到“诗与哲学之争”,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柏拉图在其《理想国》(Politeia ,一般译为“理想国”,也有的学者指出译为“政治篇”更为准确)中对诗人的贬斥与放逐。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与鲜明的功利性。他把诗人逐出理想国,但逐出的只是那些在他看来以低级趣味表达为核心内容的诗人,而对那些歌颂神灵的诗人则是可以留在理想国里的。对此,伽达默尔评价到:“柏拉图对诗歌的审查,似乎表现出一个纯理智主义者的道德成见,因为这里给了诗歌一个它不可能负担也不需要负担的包袱。它的内容被净化了,以至它能靠自身达到教育的影响。通过表现,它应当反复向青年人的灵魂灌输真诚的信念,并且是由于自身这样做的,因为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公共生活中并没有现成的信念,引导并且规定诗的影响。这个任务是诗歌教育功能的过重负担。这个过重的负担,只有通过柏拉图所说内容背后的批判动机才能得到说明。”[4]在柏拉图看来,诗歌要为现实政治服务, 诗歌与哲学的结合要以维护城邦的利益为准则,诗歌应服务于城邦的政治诉求,只有那些合乎道德规范的诗作,才能成为教育者愿意选择和接受的材料,至于那些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诗歌,则必须逐出理想国。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禁止模仿表现低级情调的诗歌,“加强了城邦的稳定性,或者说巩固了城邦稳定不变的特点。模仿是一种变化的方式。最终,人们会变得与自己模仿的事物相似。”[5]在柏拉图时代“诗与哲学之争”的语境里,柏拉图“让我们更为密切的关注诗的来源,即便他声称要将诗人从他的城邦中驱逐出去,在此一役上,苏格拉底几乎的确是在邀请我们重新审查那些他打算删除的段落。苏格拉底实施了一种古老的策略:若要唤起对某些段落的注意,就去引用他们,哪怕同时对其予以谴责。”[6]无论怎样,哲学与诗在柏拉图那里都呈现出一种既分又合的复杂关系,纷争只是这一复杂关系中我们相对比较熟悉的一个方面,而融合则是远未真正引起我们注意的另一个维度。 二、融合 诗与哲学,可以说是想象与思维两种方式最高境界的产物,并非始终处于相互对抗之中。毋容置疑,是《荷马史诗》开启了希腊文明、甚至整个欧洲文明的历程。色诺芬也指出:“从一开始,人人都从荷马那里学习”,荷马甚至被成为“人类的导师”。在西方,就成文之作而言,诗歌的产生或许早于哲学。恩培多克勒的《净化》是诗体写作的,巴门尼德的《论自然》也是典型意义上的诗体哲学。柏拉图无疑知晓这一切,但是用诗歌体撰写哲学著作似乎不是他心目中的诗与哲学的通连,他想看到的是诗与哲学在文字表达上深层次的融汇。他不认为诗与哲学在形式上的“联合”是一件主要的事情,而二者在实质上的连接和内容上的互补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 [7] 罗森在《诗与哲学之争》序言中指出:“哲学与诗的纷争,是哲学与诗的根本同一派生的结果。当我们企图确认或者描述统一原则本身时,冲突就产生了;这一企图总是导致诗的获胜。发生在派生层面的胜利,被视为根本性的了。用稍稍不同的概念来表达,哲学和诗的纷争,是技术或方法层面的:当技术在哲学中试图占据主导地位,或者哲学将自身转化为诗的 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诗与哲学之争”刍议 李士军1,2 (1.吉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吉林四平136000;2.黑龙江大学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诗与哲学之争”可以说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却又历久弥新的话题,诗与哲学的论争中时时闪耀 着智慧的火花。诗与哲学,无论谁主沉浮,都是指向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当下从审美现代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一古老命题,不论是哲学对诗的压制,抑或是诗对哲学的反抗,都具有强烈的现实色彩。当下,艺术与审美则在某种意义上历史地承担了对身处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进行心灵“审美救赎”的重任。诗歌可以说从审美现代性的维度实现着对人们精神层面的“审美救赎”。 关键词:柏拉图;诗与哲学之争;审美现代性 26··

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整理)

古诗词及文言警句所含哲学原理 古诗词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得一枝奇葩,如果仔细得加以分析,其中蕴含得寓意深远悠长、现就中小学课本中出现得古诗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使同学们在欣赏优美诗词得同时,进一步理解哲学原理、 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就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C )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人们得认识不能统一 C事物得多样性决定了人们得思维复杂性D人们得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 2、苏轼诗曰:"横瞧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D )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就是运动、变化、发展得 D、人们对客观事物得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制约 3、找出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得选项就是(C )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4、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上草"得"枯荣"表明(B )A、物质就是运动得主体B、事物就是运动变化得 、生命运动就是最高级得运动开始D、静止就是运动得特殊状态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蕴含得哲理就是(C ) A、事物得联系就是条件得 B、物质就是不长久得 C、新事物就是不可战胜得 D、规律就是客观得 6、贾岛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得经典。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瞧,就就是要(B )

A语不惊人死不休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C出奇制胜D写出好文章 7、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从哲学上瞧就是(C) A客观实际B诗人大脑得产物C诗人对客观实际得认识D诗人得主观想象 8、白居易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得哲理就是(D) A、山外得花一般比山中得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得观点瞧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就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C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得过程 D、事物得前途就是光明 10、王维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得哲理就是(C ) ⑴矛盾与事物不可分⑵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⑶事物就就是矛盾,矛盾就就是事物⑷任何两事物都就是矛盾关系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⑵⑷ D、⑵⑶⑷ 11、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包含得哲理就是(C A、事物随人们得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得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就是有意识,有目得能动性得活动 12、苏轼得《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就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就是(A )A、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B、书就是知识得源泉C、科学得发展需要想象D、要爱护环境 13、"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瞧体现了(A )哲理 A、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她事物联系瞧 B、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C、联系

与哲学有关的古诗词(1)

与哲学有关的古诗词(1)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李约) 【诗词原文】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

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唐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唐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宋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

亚里士多德哲学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亚里士多德哲学名言名句大全摘抄亚里士多德哲学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德能够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领悟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户外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能够产生增进持续体力和健康。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古希腊)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一个人应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万物存在变化的四个原因 2008-12-18 01:31:23| 分类:哲学 | 标签:亚里士多德四因说|字号订阅 亚里士多德:万物存在变化的四个原因 寻求对世界万物存在和变化的理解是人类最本质、最深刻的需要之一,这在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萌发时期就有鲜明的表现。变化万千的世界为什么会存在?是什么促成这些变化的产生?这些都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曾经对后来的哲学发展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他的“四因说”就是一种解释万物存在变化的学说。那么这四个原因是什么、又怎么使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呢? 亚里士多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求最普遍的原因,因此他不是简单地去谈事物的形成、运动、变化、发展和灭亡,而是努力地寻求事物的形成、运动、变化、发展和灭亡的原因。他的“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就是事物的形成、运动、变化、发展和灭亡的最普遍、最本质的原因。 首先,所谓“质料因就是”事物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如构成房子的建筑材料砖、瓦、木料等就是质料因。其次,所谓“形式因”,就是事物构成所具有的一定结构。房子在具备了砖、瓦、木料等质料因后,还必须有房子形式结构——形式因(设计样式、尺寸等)。再次,所谓“动力因”就是事物构成的推动者。房子的建造者是促使房子形成的动力因。否则房子不能自动形成。最后,事物为什么要形成呢?显然,要

有一定的目的,这就是“目的因”。这四种原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又是前者发展的目标。 这其中形式和质料是具体事物中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也是世界万物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可以互相转化,而不是绝对的。亚里士多德指出世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高级阶段复杂的事物比低级阶段简单的事物有更多的形式。因此,当某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确定后才能肯定它是质料还是形式。 再有就是质料因、形式因是动力因的基础,然而,没有目的因,动力因的作用也是盲目的,制成的东西也是无用的。所以只有质料因和形式因对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来说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动力因来推动,同时根据目的因来确定事物的存在样式和变化的结果。 作为古希腊最著名、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亚里士多德的贡献不在于发现事物存在和变化的这四个原因,因为在亚里士多德之前这些原因已经被发现和论述过。比如“质料因”即来源于以泰勒斯为首的米利都学派以及留基伯和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动力因”即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和恩培多克勒的“爱憎说”;“形式因”即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目的因”即可追溯到巴门尼德的“存在”和阿那克萨歌拉的“理性”。 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功绩主要在于阐明了“四因”的相关性。如果说亚里士多德以前的自然哲学家已分别涉及到自然界的“四因”,那么他们也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因此难以对自然界的整体作出令人信服的统一解释。比如,水性不变何以说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水形不定又何

诗哲之争与诗哲融合-精选资料

诗哲之争与诗哲融合 、诗哲之争:对诗人的批评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和《王制》中对诗和诗人进行了 严厉的批评,从这些批评中我们看到柏拉图似乎拒绝所有的诗和诗人,认为他们具有道德上的腐蚀性,他在《理想国》第三卷中对诗人提出最为著名的“逐客令”:“…我们的城邦里没有像他这样的一个人,法律也不准许有像他这样的一个人,然后把他涂 上香水,戴上毛冠,请他到别的城邦去…”[1] 在接下来的篇章尤其是第十卷中,柏拉图列出了诗人的诸多 罪状,其中包括:第一,诗歌不能认识真理。在他看来,包括荷马在内的诗人都是只懂得摹仿而没有真正知识的无知之徒,只知道玩弄语言技巧来描述各种技艺。“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摹仿者,都只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认为“…摹仿者,只知道外形,并不知道实体。” [2] 诗人不知道自己所描述事物的是非好坏,一味炫耀自己的所谓成就,全然不知作品远离真理,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知识。第二,从本体论而言,诗歌是对本体的二度摹仿。“头一层,摹仿者对于摹仿题材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知识;摹仿只是一种玩艺,并不是什么正经事。” [3] 柏拉图把诗歌和绘画都视为摹仿艺术,把摹仿看作艺术的本质特征,认为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与事物的本来实体或理式相隔两层。

第三,诗人乏德。柏拉图认为,诗人一般都缺乏道德感和社 会责任感,他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并不以追求真理、完美、善良 为自己的目标,相反,他们往往“利用人类天性中的弱点,偏好 摹仿那些远离心灵理性部分的东西, 企图以此来刺激人的情感欲 望。” [4] 他们“…看重容易激动情感的和容易变动的性 格…” [5]这种缺乏道德感的做法使得他们作品情感性因素泛 滥,观众过分沉溺于悲伤或快乐中, 欲望得到放纵而失去了理智。 卷中提出“拒绝诗人进入政治修明的城邦”。 这些言辞, 使柏 拉图千百年来背上了“驱逐诗人”的罪名。 但是实际上他提出的 驱逐诗人的方式是十分温和有趣的。 实质上, 柏拉图不曾建议废 除诗与诗人,而是希望诗人能更加严谨,服务于城邦的建设。柏 拉图的愿望是“有条件地选择和利用诗人来实现自己的道德和 政治理想,来建构自己心向往之的理想城邦。” [6] 他在批评和 谴责诗人的同时, 也对诗人和诗歌进行了辩护, 他的态度是辩证 而变化的,他的最终理想究竟是什么呢? 二、诗哲融合 柏拉图批评诗人也赞美诗人, 对于哲学的热爱使他严厉批评 不严谨的诗人, 对于诗的热爱又使他无法将诗对立为哲学的“敌 。在 难以取舍之间, 柏拉图的理想显得“犹抱琵琶半遮面”, 那就是,实现诗与哲学的融合。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称荷马最富于诗的意识,《法律篇》 则从另一个侧面称赞荷马, 认为荷马是最有智慧的天才。 从其对 话集的诸多细节中都可以看出他对荷马及其他优秀诗人的青睐, 认为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带给他激情和力量,促使他刻苦钻研哲 学。 在《克拉底鲁篇》中,柏拉图认为缪斯之所以取这个名字, 是因为她们从事对广义上的哲学或学问的探索。在《斐德若篇》 中,他按照掌握真理的多少把人分为九等, 其中第一等柏拉图称 之为哲学家或“热爱智慧的人”,称之为诗人或“缪斯的追随 者”。事实上,按照柏拉图的理解,“缪斯的追随者”不仅是最 优秀的哲学家,也是最好的诗人。可见在柏拉图的思想中,诗人 和哲学家都具有一般城邦人民所没有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正是由于上述罪状, 柏拉图对诗人下了“逐客令”, 又在第 人”

与哲学有关的古诗词

与哲学有关的古诗词 哲学诗歌篇一:与哲学有关的古诗词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李约) 【诗词原文】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

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唐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

亚里士多德四因学说

亚里士多德四因学说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其著名的“四因学说”便是集大成的产物。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学派及随后思想发展的一种独到的概括和总结,一种全新的提炼和升华。 关于“四因”的来源,亚里士多德本人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实际上有所提及。首先,“质料”因即“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来源于以泰勒斯为首的米利都学派以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显然,从泰勒斯不定型的“水”到德谟克利特抽象的“原子”,作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都是“质料”的始基作用。其次,“动力因”即“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和恩培多克勒的“爱憎说”。毫无疑问,以“火”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其善变的动力作用,而“爱憎说”进一步把动力划分为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再次,“形式因”即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不难看出,以“数”和“理念”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通式”的定性作用。最后,“目的因”即事物“最善的终结",可追溯到巴门尼德的“存在”和阿那克萨歌拉的“理性”。因为,以永恒不变的“存在”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因果的同一性,而以“理性”作为安排万物秩序的“善”更表明了其趋向性。通过对古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亚里士多德指出:“人们似乎都在寻找我在《物理学》中指明的诸原因,我们再也没有找到过其它原因。但是他们的研究是模糊的;他们有些象是说到了,又象全没说到。”可见,通过“四因说”可以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各流派和学说,进行一种“对号入座”的整理。这一点在学界尚未引起注意。 作为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功绩首先在于指出了“四因”在自然界的普遍性。其中“质料"、"动力"、"形式”的普遍性是不难想象的,而“目的”的普遍性则颇有争议。对此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说明的:“若有某一事物发生连续运动,并且有一个终结的话,那么这个终结就是目的……须知并不是所有终结都是目的,只有最善的终结才是目的。”“无论在技艺制造活动中和在自然产生中都是这样,一个个前面的阶段都是为了最后的终结……既然技术产物有目的,自然产物显然也有目的。因为前面阶段对终结的关系在自然产物里和在技术产物里是一样的。”“如果因为看不到能有意图的推动者,就不承认产生有目的,这是错误的。”从亚里士多德的辩解来看,目的性与产生、发展的过程相关,其关键不在于是否具有自我意

古诗词中的哲学原理(整理)

古诗词及文言警句所含哲学原理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如果仔细的加以分析,其中蕴含的寓意深远悠长.现就中小学课本中出现的古诗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使同学们在欣赏优美诗词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哲学原理. 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C )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人们的认识不能统一 C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复杂性D人们的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2、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D )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3、找出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选项是(C )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4、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上草"的"枯荣"表明(B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生命运动是最高级的运动开始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蕴含的哲理是(C ) A、事物的联系是条件的 B、物质是不长久的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规律是客观的 6、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B )

A语不惊人死不休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C出奇制胜D写出好文章7、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从哲学上看是(C) A客观实际B诗人大脑的产物C诗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D诗人的主观想象 8、白居易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D)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C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10、王维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C ) ⑴矛盾和事物不可分⑵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⑶事物就是矛盾,矛盾就是事物⑷任何两事物都是矛盾关系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⑵⑷ D、⑵⑶⑷ 11、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C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2、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书是知识的源泉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13、"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A )哲理

常见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

词语体现的哲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0.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1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1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13.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4.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15.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16.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18.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19.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0.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21.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看问题、做事情要

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及其意义

2008年10月 总第175期第10期学术交流 AcademicExchange Oct.,2008 SerialNo.175No.10 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及其意义 陆杰荣1,牛小侠1’2 (I.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沈阳110000;2.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是在代表古希腊哲学发展最高水平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的逻辑基础上提出的,其实体不仅保留着原子论和理念论否定现实感性而维 持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而且也注入了经验的成份,并使经验的因素在事物的构成中起基础性 作用。依据“实体”的不同性质实体的指向也发生着改变,在《范畴篇》中,实体分为第一实体与第 二实体,前者指个别事物,后者指个别事物的属和种,当对个别事物进行研究时,实体的指向是物 质或质料实体和形式实体以及质料与形式的综合物,归纳起来实体具有四层含义:在范畴上,第一 实体指的是个别事物;在原理上和定义上,第一实体是其所是的是;在认识上,普遍可以成为第一 实体;在最初因上,神是第一实体。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的意义在于实体的划分蕴含科学与 哲学内在的矛盾的分化;实体的指向奠定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研究基调以及综合实体揭示的哲学人 性基础。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实体;本原;质料与形式 [中图分类号]B502.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8)10—0001—04 亚里士多德“实体”范畴的提出是古希腊哲学自然发展的逻辑结果。前苏格拉底哲学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家探求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世界万事万物产生、相互之间联系的根源,即万事万物的“始基”,在西方哲学史上,“始基”从“无定形”的水、气、“无限”等到“有定性”的火的逻格斯的“尺度”,这些始基都带有经验世界的因素,所以,巴门尼德把带有物质因素的始基的观点称为“意见”,谈不上真理。并对上述观点进行抽象,得出了“存在”概念。这种存在是“抽象的存在”,从具体的意义讲是一种“无”。正如黑格尔所说“当我们说‘存在’时,我们并没有说到具体事物,因为‘存在’只是一纯全抽象的东西。”…所以,这种“存在”比起“非存在”来并不更多些。柏拉图在巴门尼德思想的基础上以及为克服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对立提出了“共相”即理念以及“分离说”和“模仿说”。但柏拉图根本没有摆脱“共相”的抽象性和自在性。“共相就其为共相而言,还没有实在性;实现的活动还没有被设定,自在的东西只是惰性的东西。”【21针对上述哲学家思想面临的困境,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实体”的概念力图克服传统哲学的困境。亚里士多德在论证“实体”的规定及其种类的时候,系统地阐述了“实体”学说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实体”学说所蕴涵的哲学普遍性价值及其人性的本体论依据。 一、亚里士多德“实体”范畴的提出 众所周知,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维方式是未分化的,总体的,即是“一揽子”式的思维方式,从实质而言,由于当时人的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对人物同源的异同的理解并未进行分化。事实上,当时只要能够找到人与物产生的同源性“始基”,也就能解释人性与物性的齐一性的规定,所以古代哲学家们不遗余力地寻找着“万物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的“本原”。寻找“本原”的思想在古代哲学家心中成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使命,寻找的结果有二:一是“本原”具有自然属性。二是“本原”具有超自 [收稿日期】2008一06一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哲学研究中心的演进逻辑与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定位”(07BZX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陆杰荣(1957一),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从事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外国哲学研究。

韦勒克 文学理论

文学与思想的关系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通过对文学的分析,目的是要获得“中心思想”。研究者们用这类概括性的术语对艺术品加以总结和抽象往往受到鼓励。较早的研究则把这种方法推向荒谬的极端;人们会特别想到象乌尔里希这样的德国哲学家,他曾把《威尼斯商人》的中心思想说成是“强制执法是不公正的”。’虽然今天大多数学者已经厌倦了这种过分的思索和推理,但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哲学论文来处理的议论仍旧存在着。 与此相反的意见是完全否定文学和哲学的任何关系。在一篇题为《哲学和诗欧》的讲演里,搏厄斯非常直串地表达了这种观点:诗歌中的思想往往是陈腐的、虚假的,没有一个十六岁以上的人会仅仅为了诗歌所讲的意思去速诗。’(讨论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从艾赂特的观点看,“莎士比亚和但丁都没有进行过真正的思考”。:人们可以在这一点上同意博厄斯的观点,即多数诗歌(他所谈的似乎主要是抒馈诗)的理性内容往往被夸大了。如果我们对许多以哲理著称的诗欧做点分折,就常常会发现,其内容不外是讲人的道德或者是命运无常之类的老生常谈。象勃朗宁那些维多利亚诗人们的作品中玄妙的句子,曾经给许多读者以启示,但今天看来,不过是原始真理的袖珍版而已。‘即使我们可能从诗中抽出某些一般性的命题,象济慈的“美即真理,真理即美”之类.但我们仍然需要尽力去分辨这一可以转换的命题究竞耍讲什么,只有当我们读一首诗,达首诗用具体的

形象描述艺术骸力的永久和人类感情以及自然事物的美的短暂,在结尾看到这样的句子,才能获得明确的概念。把艺术品贬低成一种教条的陈述,或者更进一步,把艺术品分割肢解,断章取义,对理解其内在的统一性是一种灾难,这就分解了艺术品的结构,硬寨结它一些陌生的价值标准。 当然,文学可以看作思想史和哲学史的一种纪录,因为文学史与人类的理智史是平行的,并反映了理智史。不论是清晰的陈述,还是间接的暗吻,都往往表明一个诗人忠于某种哲学,或者表明他对某种著名的哲学有直接的知识,至少说明他了解该哲学的一股观点。 近几十年来,一批美国学者潜心研究这些问题,他们把自己的方法叫做“思想史的方法”。就洛夫乔伊创立的特殊的、有限的方法看,这一术语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误解。‘洛夫乔伊在《存在的大链条》一书中出色地论述了达一方法的有效性。这本书追溯了从拍拉图到谢林的自然观的发展,探索了思维的各种方式狭义的哲学、科学思想、神学、特别是文学。思想史的方法和哲学史的方法在两个方面有区别。洛夫乔伊把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仅仅限定为大思想家,而把他自己的“思想史”的研充范围扩大到小思想家和诗人,因为他认为诗人是从思想家衍生出来的。他还进一步论述了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即哲学史研究大的思想体系,而思想史研究单元的思想,也就是把哲学家的体系分解成小的单元,研究其个别的题目。 洛夫乔伊在《存在的大链条》等书中提出的思想史的方法虽然放大家一致遭奉为个别研究的基础,但从总体看却是不足估的。哲学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