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至8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简论

20世纪50至8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简论
20世纪50至8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简论

20世纪50至8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简论

吴冰清

【期刊名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二战后,台湾在美国大力支援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带动下,利用岛内自身有利条件,发展台湾本土经济.在半世纪时间内,台湾经济取得了令人惊叹的经济业绩,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笔者认为台湾经济发展得益于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总页数】4页(P.21-24)

【关键词】台湾;经济;发展战略

【作者】吴冰清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K295

【相关文献】

1.20世纪50至8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简论 [J], 吴冰清

2.政治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换--20世纪50年代台湾报纸副刊编辑政经分析[J], 刘晓慧

3.浅析20世纪50到80年代中期台湾党国威权政体 [J], 宋昊天

4.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J], 瞿商; 李彩华

5.浅谈20世纪50年代声乐文献对当今声乐发展的意义——读20世纪50年代《人民音乐》有感 [J], 刘露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哪些积极的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失误?从中可以的出哪些经验教训? 积极探索: ①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主要任务; ②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恢复国民经济。 ③1971年和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分别着手对经济进行调整和整顿,使国民经济得以复苏和回升。 失误: 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 失误原因: ①严峻的国际形势使领导人对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②建国以来国内取得的成绩使领导人盲目乐观 ③缺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 ④人民的迫切愿望 ⑤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 经验教训: ②定经济政策,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②发展经济一定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符合国情 。 ◆归纳中现史四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名称时间原因内容影响 土地改 革 1950~ 1952 农业社 会主义 改革 1953~ 1956 人民公 社化运 动 1958 始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1978 始 完成新民 废封剥制 地主→ 农民私有 彻底废除封剥 农民翻身 为农发工化开路 小农经济 束缚发展 私有→公有 家庭→互助组、 合作社 社制 确立 主观认为公社是 提前建成社和过 渡到共的最好组 织形式 人民公社 平均分配 严重影响 农民利益 和其社建 积极性 改不适应生产 力发展的生产 关系 公社→家庭 平均分配→ 按劳多得 调动积极 解放农力 推动农发× √ √ √ ?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经验:

上世纪二十年代

上世纪二十年代 上世纪三十年代 上世纪五十年代

据史料记载,建于1850年的南大道仅有400米长,3.5 米宽,是北大街南部一条辅助街道。因地处大庙以南得名南大道,泥石结构的路面,及以南连片的荒草及坟地,使这条路成了城市的边缘。《烟台历史》 1952年,我5岁时搬迁到现在南大街中心广场西侧(当时称中海阳)。记得当时母亲用老式的四轮童车推着我和弟弟在鹅卵石路面上艰难地行进,颠得我们屁股痛。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里,我目睹了南大街的变迁。(老人)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南大街始建,西起原西南河(今西南河路),东至西沟街北口,因地处大庙以南得名南大道。 1929年修建成水泥路面。 1934年,烟台特别行政区将原海阳街并入南大道,西至西马路(今海港路),改称南大道街,长1000米。 1935年,位于南大街50号的锦章影楼开业,最初并未开在南大街。南大街成为城市主干道后,烟台“第一家照像馆”也由朝阳街迁至街旁。 1956年,开始将仓浦街、北门外东街、北门外西街、西关北街、南大道街、海阳街、法院街及部分广合巷、清泉胡同、同春巷、爱德巷、仁里街等街巷拆除、后来合并统称南大街,

东起解放路,西至通伸今西炮台南路,与原烟潍路相通,长4000米。 1957年起,消防队、银行综合楼、工人文化宫、水产研究所、公路段办、三勘办、自来水办公楼等第一批楼房人际立于新建的南大街中。 1958年,政府耗资188.73万元,首次拓宽南大街,拆除了福建会馆后殿和仓浦街部分建筑物,修建成全长4020米的南大街,并铺设了沥青路面; 1962年7月,开通了自虹口路到发电厂的1路公交车。之后,吐着白烟的福特牌大客车开上了南大街。 1967年,将西部原只楚路并入,改称跃进路。 1968年,街南落成烟台大型展览馆。 1973年,又将原只楚路改为跃进西路;将海港路以西至西炮台南路路段改为跃进中路;将解放路至海港路路段改名为跃进东路,全长8390米。 1975年,烟台第一家商业中心-烟台百货大楼在南大街中段落成开业,同年,服装公司7层综合楼建成。一时间,老烟台人都把“逛大楼”当成了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买电视到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也是刚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的时候,新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思潮等矛盾不断冲击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步伐不断的加大,社会中的各阶级的社会心态也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国人的心态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了。 社会心态,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反应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方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20世纪80年代,我国面临着两大方面的矛盾对立:改革与保守,开放与封闭。实行改革开放势不可挡,但我们必须重新去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如何看待新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就成为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阶层的经历和价值观利益观的不同,对这一时期的看法也不同,社会心态也各有不同,我们下面主要是研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心态。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头版头条上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此思想解放的闸门打开了。从78年到80年,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而且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深入,所以人们当时的社会心态就更多的反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上。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这一时期,迷惘、悲观、怀疑、逆反等情绪瘟疫一样在青年群体中互相感染,造成青年中三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信教青年急剧增多;二是自杀青年急剧增多;三是偷渡港澳台的青年急剧增多。尽管这些现象只是滞留在少数青年的行为中,但却反映出这一时期广大青年的总体的心态特征——在深感人生缺憾的痛苦中产生的失落感、惶惑感和迷茫感。从他们的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得出经过文革的影响的他们,社会心态是厌世和消极的,产生的极度不信任感才致使他们这么做。但是与选择自杀相比,绝大一部分的青年知识分子是在伤口上进行反思的,他们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逐步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唾弃迷信中的误导,用自己的眼睛重新看待人生。 从思想方面来说,当时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去触及以往那些被奉为禁止的东西了。他们的心态开始逐渐变得更包容更开放,对于文艺创作和美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追寻人性、人道主义等方面的美。从真理思想大解放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态慢慢发生改变,开始用自己的思想去看待问题,改变了文革时期个人崇拜和一刀切的心理。对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没有局限在那些条条框框的理论上。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包容起来。开始引进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来促进本国的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社会上流行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1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资源:有关地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欣赏一组有关台湾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1.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 2.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 承转: 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 位置和范围 请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并完成: 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台湾的领土构成有什么特点? 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 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 自然地理环境 阅读P79课文“自然地理环境”,回答:

台湾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小结: 台湾岛四面环水,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南部。在热带、亚热带季风的作用下,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台湾岛赢得“宝岛”之称的美誉。 发展中的经济 1.观看有关台湾经济的录像。 2.结合课本81~83页内容,说说台湾有哪些主要经济部门?各有什么特点?物产丰富,大量出口农产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工业发达的旅游业 3.提出问题:台湾省内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几种?与外界的联系方式以什么为主?台湾与大陆之间如何往来? 人口与城市 结合课本内容,说出台湾的人口和民族状况。 承转: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看看你找到了有关台湾省物产的哪些美称,如“水产王国”、“东方甜岛”、“森林宝库”、“水果之乡”、“海上粮仓”、“蝴蝶王国”、“美丽宝岛”、“东南海上的盐仓”等。老师引导同学依次分析其原因,并设计结构图进行分析。

[课外阅读]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生产83亿吨塑料

[课外阅读]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生产83亿吨塑料 科技日报华盛顿7月19日电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经生产了83亿吨塑料,其中的大部分成了废弃物,被置于垃圾填埋场或散落在自然环境中,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研究人员呼吁,应对塑料产品使用和废弃物管理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想想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塑料是否必要。 这项由美国佐治亚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海洋教育协会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对全球所有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最终命运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收集了各种工业树脂、纤维和添加剂的生产统计数据,并根据产品类型和用途对数据进行了整合。 数据显示,1950年全球塑料产量是200万吨,而到了2015年则增加至4亿吨,这一产量超过了除水泥、钢铁外的任何一种人造材料。而在人类生产的共83亿吨塑料中,已有63亿吨塑料彻底成为废弃物。这些废弃的塑料制品中,只有9%被回收,另有12%被焚烧处理,剩余79%的废弃塑料则深埋在垃圾填埋场或在自然环境中累积。而塑料的生产步伐并没有放缓的迹象,按照目前趋势,到2050年,全球将有大约120亿吨塑料垃圾。 分析表明,与主要用于建筑的水泥、钢铁至少会有几十年的使用寿命不同,塑料的最大市场是包装,大多数产品都是一次性的,用后

即废。研究人员指出,有一半的塑料制品在4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变成了废物。 大多数的塑料不会被生物降解,它们可能会存续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其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此前该研究小组研究显示,仅在2010年就有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研究人员呼吁,人类应认真思考所使用的材料和废弃物的管理问题,虽然在某些领域塑料必不可少,没有必要将之彻底清除出市场,但对如何使用塑料应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探析林建宁 (漳州开发区统计局,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甚至超过工业,成为拉动岛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近年来服务业成长速度减缓,对台湾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创造的贡献度开始减弱。本文认为要保持台湾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服务业产业升级,加强海峡两岸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关键词:台湾;服务业;知识服务产业一、台湾服务产业发展概述服务业也称为第三产业。前者相对于农业和工业而言,后者则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由于它由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行业构成,第三产业在开始分类之初也叫混合产业、复合产业或异种混成产业。”[ 1 ]近十几年来,由于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衍生出许多新兴服务业,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也时有调整更新。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1996年12月第6次修订的行业标准分类,台湾服务业可概分为批发零售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讯业、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工商服务业、社 2 会服务及个人服务业、公共行政业、其他不能归类的行业等7大类。2001年1月第7次修订的“中华民国行业标准分类”,又将服务业进一步细分为11大类,包括批发及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金融及保险业、不动产业及租赁业、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医疗保健及社会福利服务业、文化运动及休闲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公共行政业等[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台湾经济的转型,台湾岛内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革,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增加,而农业及工业比重逐步减少。具体变动见表1。从表1可看出, 1980年代末至今,随着台湾传统产业(包括农业和传统工业)及电子信息产业的相继外移,台湾第一、二产业呈逐步萎缩之势,而现代服务业则迅速崛起,并成为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1988年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50%后, 1995年又突破60%,而据台湾“主计处”统计资料显示,至2005年底台湾服务业产值占岛内GDP的比重甚至已高达73. 6%,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性。表1 台湾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变化表单位: % 产值构成年份农业工业服务业 1981 8. 7 45. 5 44. 0 1986 6. 6 47. 1 44. 8 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摘要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看看周围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我国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流逝,我们的道德也被一点点地冲刷掉了,道德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当今社会,我们亟需正视国学以及国学教育,但国学教育如何有效地展开发挥其德化育人的功能值得我们研究,而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现在正在接受国学教育的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入手,从他们学习国学的过程、内容等多个方面审视当下的国学教育。。本研究从校外培训机构中接受国学培训的小学生入手,通过发放问卷辅以访谈,了解了当下小学生国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原因。小学生学习国学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当下小学生有多种渠道接触国学,但小学校国学教育缺位,小学生深入接触国学机会较少,参与培训的小学生参与意识较强,但多是带着功利心目的学习,而在课外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校外培训机构中所学国学内容上贴近生活,内容多样,但无法形成系统,教材权威性让人质疑。针对小学生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加强小学对国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国学融入校园文化中去;其次,关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合理引导小学生对国学教育的看法,避免盲目跟风或全盘否定的倾向;再次,注重教材编写,加强师资培训;最后,社会多方助力增加小学生接触国学的机会。 关键词:国学;国学教育;小学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一股“文化热”的发展,“国学热”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我国国力不断增强、民族意识苏醒、民族自尊心增强的背景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繁荣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逐步凸显,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官员腐败、子女不孝、各种大学生伤害事件等情况接连出现,尤其是小学生一代出现的道德问题让国人倍感焦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将传统文化提到了发展的关键点上,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国学,也日益成为社会大众学习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试图从国学中所包含的经义中来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尤其是国学强大的道德感化能力让社会各方投以瞩目的眼光,一次次拨动着大众的神经,于是国学就从高校专门研究的象牙塔中走出来,开始在大众中普及。2006年1月,《光明日报》推出了国学版专栏,基本的国学知识开始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同年10月,中央电视台和于丹女士合作讲授《论语与人生》,开启了国学系列栏目《百家讲坛》的序幕。随着栏目的播出成功,2009年国学普及开始走向小学生,在央视二套财经频道推出了以“开心学国学”的一系列知识竞赛为主题的《开心辞典》栏目,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主流媒体的参与下,国学越来越多被国人了解,国学教育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己经不再满足于对国学的简单了解,而是想对其有深层次的学习,于是学校变成了国学教育展开的一大阵营,社会上的校外培训机构也积极筹建各种国学学习班,读经运动、私塾书院的出现在当下看来也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小学生接受国学教育、尤其是在蓬勃兴起的校外培训机构中接受国学教育的的现状到底如何,却很少有人关注,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调查从这个角度出发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一股“文化热"的发展,“国学热”在中国大地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问题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倡导的社区服务在全国普遍展开。90年代初期,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大地探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社区的渊源及内涵 一、社区的产生 社区概念的提出,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是指相对立的一种传统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此后,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第一次在译文中划分了社区和社会的概念,提出社区和社会是有区别的。认为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 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舞台。 二、社区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的概念理解各有侧重,对社区的定义也是人人言殊,但对社区的地域性却是基本认同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社区成为多学科学者研究的对象。有的学者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的学者指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还有的认为:社区是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可见,人们在概念的理解、定义的确定上各有不同,但大都同意在地域意义上使用社区一词。因此,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节社区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社区的特征 社区的概念既然是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末它必然具有 以下几个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由于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是在本社区内进行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以此建立了多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因此,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

第五节乒乓球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广东乒乓球队战绩辉煌的时期。先是广东籍运动员容国团于1959年勇闯世界乒坛,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继而在他的带领下广东籍运动员梁丽珍于1965年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东乒乓球运动处于停顿状态。 改革开放后,省体委十分重视乒乓球项目,将其列为奥运的重点项目之一。从1979~2000年,在队伍人员的编制上,每年都保持有60名(正式运动员40人,集训运动员20人)。有了编制的保证,队伍的每个年龄层、技术打法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运动员训练热情高涨,运动成绩保持在全国前3名。 历任领队:冯国明、杠国瑞、杨国腾、张杞昌、何辉 历任教练:蔡明枢、杨国腾、陈锦棠、苏国熙、欧盛联、梁玉海、李联益、胡克明、卢炳勇、郑玉珊、方文、王建强、赵国成、杨峰、董海城、董茂青 70年代中期,广东乒乓球队由于老队员陆续退役,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状态,成绩下滑。1976~1980年在全国比赛中仅得第一、二名各1个。为了改变落后局面,省队广泛听取乒乓球界和群众意见,派教练到业余训练较好的基层辅导和选苗。同时还根据世界乒乓球发展方向,结合该队实际,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改革。80年代初,队伍的状态终于有了改观。于1977年进入省队的江嘉良在教练蔡明枢的悉心培育下,几经艰辛磨炼,终于成长为队中的领军人物。1979年江随中国代表团访问日本,8战6胜,威震日本,被评选为“乒坛新星”。1981年江嘉良调入国家乒乓球队。 1979年5月泰国、新加坡两支乒乓球队先后访问广州。 1982~1988年江嘉良参加过3届亚洲杯赛,3届亚洲锦标赛和3届亚洲运动会,获5个冠军(团体3个,单打和混双各1个)和5个亚军。 1983~1988年,参加过3届世界锦标赛,获3个团体冠军、2个单打冠军、1个单打亚军;4届世界杯赛,获单打冠军1个、亚军2个、季军1个,1届奥运会,获单打和双打2个第五名。1985年和1987年江嘉良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5年8月22~25日,第六届世界杯乒乓球赛在佛山市举行,开创了中国中等城市承办世界大赛的先例。 1988年6月,首届中国乒乓球公开锦标赛在广州举行,有12个国家和香港、澳门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1.张芳同学写了一篇关于“西藏今昔巨变”的主题论文,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A青藏铁路通车 B 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民主改革D设立经济特区2.这一握,穿越了60年的历史风雨。60年前,国共两党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曾有过两次成功的“握手”,即() ①北伐战争②辛亥革命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D②④ 3.我国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D各自的权限不同 4.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所以迅速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 A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C国际形式变化的影响 D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共同促进 5.探究问题: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此时的中国,改革的初步成果催生了人们的信心和希望,一场奋力图新的社会变革,如春潮般涌动,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①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多少周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 想基础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③接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是什么? ④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变化很大,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⑤从改革开放的变化中你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关于20世纪50年代新诗格律讨论的思考

关于20世纪50年代新诗格律讨论的思考 20世纪50年代是新诗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诗歌理论探索的主要阶段。如何对待中国诗歌传统,建立新的格律诗歌理论是这一时期讨论的关键点。这些关于新诗格律的讨论是对新月派及其他新诗派格律探讨的延续,同时也为现代格律诗歌理论的构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讨论体现了人们对于建立新诗形式的诉求,是理论家对新诗创作实践思考批评的结果。 标签:新诗格律讨论批评 对新诗形式的探索贯穿在新诗发生发展的过程之中。对现代格律诗歌理论的构建贯穿于20世纪整个诗歌理论发展过程中。50年代出现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虽然受到政治、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何其芳、卞之琳等人极具代表性的、关于新诗格律的主张,推动了格律诗歌理论建设规范化,使新诗格律的实践更具可操作性。 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关于新诗理论的研究虽然受到风雨飘摇的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但仍然逐步深化。50年代共出现了四次规模较大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1950年,《文艺报》以“在目前诗歌运动中和创作上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为题邀请了众多学者、诗人进行笔谈。1953年底到1954年初,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诗歌组主持召开了三次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研讨会。1656年到1957年初,《光明日报》等刊物也进行了一次关于新诗的讨论。这次讨论的主题主要有“古典诗词能否表现现代生活、现代口语和古典诗词的形式有无矛盾、对民族传统的理解、对‘五四’以来新诗的估价等”[1]。1958年到1959年,由“新民歌运动”引发的“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论争,将50年代的讨论推向高潮。 一、50年代出现的讨论直接传承了早期新月派以及其他新诗派格律探讨的成果,同是更加关注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及对诗歌创作实践的反思。二者在追求格律,创建新诗形式的追求方面存在内在的一致性。 二者出现时的历史文化语境有相似之处。二者的出现都是针对诗歌创作实践中出现的无序混杂的状态,都是试图从中国诗歌传统出发寻找一种适合新诗的格律形式,都是批评家对诗歌创作自觉的反思。新月派的探索是针对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新诗创作中出现的完全自由的非诗化现象。新中国成立后,新诗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在诗歌创作总量急剧增加的同时,诗歌“散文化”倾向更加明显,诗歌的艺术性不断的被削弱。因此,50年代出现诗歌形式的讨论就有了理论的必然。二者都是对诗歌创作现实的自觉反思,是对诗歌状况理论需求的一种回应。 二者都或多或少的借鉴西方。新月派提出新诗格律的主张时,中国新诗尚处在发展初期,在理论规范和创作经验等方面都极度缺乏,在否定诗歌传统的情况下自然把目光转向国外,大量吸收国外诗歌的创作体式。而且很多诗人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曾经接受西方文学的熏陶,在诗歌创作中借鉴西方诗歌也是在所难

台湾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所在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年级:2016级专业:自动化 班级:16-1自动化学号:201401910034姓名:何建聪 台湾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由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已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唾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民主政治的掩护下推动“台独”,不仅使大陆人民对台湾的民主进程失去了认同的基础,对原本独具魅力的某些政治人物感到失望,更使他们对台湾政治试验工程的积极价值产生了怀疑。尽管如此,台湾对大陆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反而还在继续牵动着大陆的反应模式。简单地说,台湾政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北京方面的全局战略思维,间接左右着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方向。毫不夸张地说,台海问题是决定中国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二、台湾的问题的现状 对台海问题的强烈危机意识,使得中国大陆在开启政治民主化方面,始终缺乏信心和决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东剧变,已经使中国的政治管理者对激烈的政治变革深感疑虑。现在台海局势不能给人以长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台独”

20世纪50年代以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如下特点: (1)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表现在:1)科学技术新成果的高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数量大约每l0年翻一番。仅50年代以来的30年中,科技新成果就比前二千多年的总和还多。 2)科技新成果从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开发速度不断加快。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花了80年的时间,而从发现原于核裂变到爆炸原子弹只用了6年;红宝石激光器则不到1年。1945年研制出的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代的发展,性能提高了100万倍。目前研制的光学计算机,其信息处理速度又将提高上万倍。 3)新技术及其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据统计,大约10年左右,工业新技术就有30%被淘汰。在电子技术领域中,这一比率更大,超过了50%。现代工程师在5年内,就有一半知识已过时,即知识的半衰期为5年。4)科技信息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有人估测,世界科技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l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今是3到5年增加1倍。1665年出版了世界第一本科技杂志,1865年增加到1000种,而到1965年已经突破了10万种。研究表明,不仅是现代科技成果、科技信息以加速度发展,而且任何一项计量指标(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科学家人数、科技论文数量等)的计算,都是按指数规律发展的。从进入20世纪后的60年以来,世界各国用于科研经费的总和,增加了约400倍。到21世纪末,全世界科学家的人数,预计占总人口的20%左右。 (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综合,而且分化反成为综合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紧密联系的辩证发展,使现代科学日益结合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使每一学科只有在整个科学体系的相互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从而导致现代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趋势。随着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而就越加发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综合研究的必要,同时也推动了边缘科学(如生物化学、天文物理学等)和综合科学(如环境科学、空间科学等)的诞生。20世纪40年代以来,为了把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及其普通联系,迫使科学家从横的方向上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横断科学(如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横断科学从某一特定的视角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不仅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还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使整个科学有了共同的概念、语言和方法。科学社会学、技术经济、管理科学、未来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的产物。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出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环境问题,都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全球性。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方向,也关系到科学发展和应用的人文价值取向,必须组织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部门进行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研究解决。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陈云在1979~1989年十年中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有哪些重要思想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一)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 1977、1978年错在什么地方?就是错在没有把“实事”搞清楚。经过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破坏,已经不可能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考察了日本、欧洲,只看到了他们战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成为发达的国家,没有看到他们的工业基础比我们好,他们的技术力量比我们强,更重要的是没有看到他们没有八亿农民革命胜利30年了还有要饭的这样一个情况,从而不适当地坚持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并且错误地提出要以比原来的设想更快的速度、要在20世纪末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结果犯了“急于求成”、“欲速不达”的错误。 1983年以后错在什么地方?就是错在没有坚持20年翻两番的前十年打基础、后十年振兴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同样错在没有把“实事”搞清楚。当时的“实事”是什么?首先,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家财政经济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经济体制有待在经济环境比较宽松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前十年只能着重于打基础、理顺关系,速度不能搞得太快,而且要边走边看,走一步看一步。由于没有这样做,一些领导人天天在那里鼓动翻番,鼓动大上基本建设项目,鼓动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结果出现了1984年第四季度的严重失控,1987、1988年又没有正视经济中存在的国民收入超分配的问题,软着陆没有着下来又再度起飞,最后导致国民经济的再度大调整,重犯了“急于求成”、“欲速不达”的错误。 我们的问题,无不出之于不分析“实事”。我们每一个大的报告都是从形势分析讲起,而且用的篇幅不短。问题在于是不是把“实事”搞清楚了。回过头来看,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把“实事”搞清楚,不然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差错。 什么东西妨碍我们把“实事”搞清楚? 先有目标,然后去“分析”实事。1977年提出23年实现现代化以及随后一些部门和地区提出的翻番计划,都分析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但这种分析都是为了论证当时提出的目标是积极的和可靠的。定什么目标,应当是分析的结果,而不应当是分析的出发点。先定下目标再去找根据,是无法把“实事”搞清楚的。 “长官意志”在起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发展目标都是长官意志断定的,而长官的意志又是不受约束的、不承担责任的。做经济工作的人,扭不过长官意志,只能只唯上、不唯实。而在有些情况下,尽管经济部门唯实了,但长官意志可以轻易否定掉经济部门制定的计划方案。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5月人大会议通过,12月,中央领导人就发动批判生产和建设方面的右倾保守思想。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数字于1956年11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1957年10月,中央领导人就发动“大跃进”,把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全面推翻了。1982年人大

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和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个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概括中国这段历史发展过程时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合理解释:不是某些人或某个党派的主观意愿,而是世界历史的文明借鉴和两极分工,才使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义无反顾地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确当时中国也已经具备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主要是:经济上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占了主导地位,政治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全国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文化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国际上苏联社会主义的榜样。社会主义应该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具有更显著的优越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旧社会所无法想象的巨大成就,这是举世瞩目的。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和成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特点和阶段划分 中国现代经济史或者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真正起步和繁荣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此前,虽然薛暮桥、许涤新、沈志远、吴承明、赵德馨等人已经开始研究新民主主义经济,研究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新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但是这种研究更多地是从当时社会变革和经济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党和国家需要认真总结过去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因此从1978年开始,研究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前29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逐渐成为当时党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30多年来,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段。 (一)20世纪8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抢救历史资料和总结经验并重,以国家成立的有关机构和各部门成立的专职机构为主体。这个阶段,由于有一大批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他们认为有责任、有义务总结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经验,而且有关机构也认为时不我待,必须抓紧进行。这个时期的科研工作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牵头搜集整理出版的系列有关经济史的历史文献,例如多卷本的有关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历史资料;二是由财政部等单位牵头搜集整理出版的大量有关革命根据地的财经历史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三是由《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牵头组织各有关经济部门编写出版的《当代中国》丛书有关经济各卷及其大量的副产品(如资料选编,大事记等)。 (二)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研究为主的相对沉寂的阶段。一是经过十多年的历史资料搜集和整理,80年代提出的任务已经逐步完成,而且当时退下来的大批顾问和老同志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继续深入开展研究;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确定为改革和发展目标,这与80年代改革是围绕着如何完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而展开已经不同了,因此许多人认为时过境迁,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 2011年02月01日 21:58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作者:李肖霞何志钧 字号:T|T 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盛行,……面对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去审视?如何批判地进行阐释? 本文摘自:《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作者:李肖霞何志钧,原题:《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人们对审美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术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审美文化研究由于切合了新的时代语境,使美学研究贴近了现实人生和市井大众,显示出了一种文化新走向,所以近20年来,国内的审美文化研究蓬勃发展,占尽风光。它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美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偏于思辨的范式,将审美与文化、理论与应用、玄思与生活连通为一体。审美文化研究已然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处处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对审美文化研究进行回顾、梳理也就显得格外必要。 一、审美文化:渊源与内涵 “审美文化”一词最早由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在这一术语中洋溢着他的审美救世的启蒙情怀和精英主义的审美追求。马修·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对高级文化的崇奉、主张依靠文化拯救陷于边沁—技术主义的现代社会的理念与席勒的审美观可谓一脉相承。难怪乎赫伯特·斯宾塞把阿诺德所主张的文化也称为“审美文化”,在《教育论》中,赫伯特·斯宾塞把建筑、雕塑、油画、音乐、诗歌等关乎闲暇、易于增进人生乐趣的艺术门类都归于审美文化。[1]20世纪90年代,随着审美文化一词经由金亚娜从俄文舶入神州大地,审美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迅速升温,成了人文社科研究中的“显学”。从周宪、姚文放、陶东风教授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到陈炎教授等人的多卷本中国历代审美文化史述《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和陈炎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传媒大学张晶、范周生主编的《当代审美文化新论》,一横一纵,国内学者对古今中外的审美文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审视、阐析和梳理。足见审美文化这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九 第25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经济建设 (含解析)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展示2017-2019全国卷考查视角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019·全国卷Ⅰ(选择)“一五”计划与教育文化的关联2019·全国卷Ⅲ(选择)“一五”计划与社会政策、风尚2018·全国卷Ⅰ(选择)“一五”计划 的侧重 2018·全国卷Ⅱ(选择)“一五”计划 的建设热情2018·全国卷Ⅱ(非选择)1950年关 税税率调整2018·全国卷Ⅲ(选择)中共八大2017·全国卷Ⅱ(非选择)“一五”计划时期的矿业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 决策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 改革2019·全国卷Ⅰ(非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钢铁业的发展2019·全国卷Ⅱ(选择)农村经济结 构的调整 2018·全国卷Ⅲ(选择)乡镇企业的 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019·全国卷Ⅰ(非选择)改革开放

以来钢铁业的发展2018·全国卷Ⅱ(选择)上海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9·全国卷Ⅰ(非选择 )改革开放 以来钢铁业的发展 2019·全国卷Ⅰ(选择)摆脱计划经 济模式的束缚 命题分析 1.命题集中在过渡时期的“一五”计划和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2.突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立意。 备考建议 1.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这一主干知识。 2.注重时空观念,将中国的经济建设置于当时时代环境中思考;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现实,做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

第25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经济建设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措施。 (1)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劳动互助合作。 (2)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3.意义。 为巩固政权和开展“一五”计划创造了条件。 [识记导图]“过渡时期”的阶段任务 [易错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