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作用

光的作用

光的作用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相互关系: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目标都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可以说,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不会使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仍保持着互为支持的战略配合关系。可以说,在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从1944年4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战略上的相互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总之,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相互区别:(1)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而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3)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区域划分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是在日军占领区内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4)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兵团大会战,打的是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伏击战,打的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5)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后者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两个战场的作用: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持久战。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4植物根系和根际的研究方法

第4章植物根系和根际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植物根系的研究方法 植物根系具有吸收和输送养分和水分、合成植物激素和其他有机物质、储存营养物质以及支撑植物使之固定于土壤中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因此它与植物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植物根系的研究比地上部分的研究要困难的多。 一、根系研究方法 (一)钉板法:常用。 1、钉板的制作: 小板:50cm×50cm,钉长5cm,钉距5cm。 大板:60cm×100cm,钉长5cm,钉距5cm。 2、取样 3、清洗 4、根系摄影与测定 (二)容器法: 容器种植主要研究根系生理或生态学特性。条件容易控制。 1、容器大小与根系体积适应 2、种植盒的制作: (三)玻璃壁或玻璃管法:用探头观察根系生长情况。 (四)多孔膜法:尼龙纤维多孔膜(孔径0.3m) 二、根系测定方法 (一)根系形态特征及其测定方法 根系形态特征包括根系体积、几何形状、长度、分布深度、根密度、分枝状况、根重、根表面积、根毛数量和根尖数等。根系形态与养分、水分的吸收能力有密切关系。在植物营养研究中,常用的根形态参数主要有根重、根长、根表面积、根密度、根毛和根尖数等。 1、根重 根重对于表征根的总量是一个很好的参数,植物吸收养分的数量和速率通常用单位根重作参量。根重分为根干重和根鲜重两种。根干重对于养分和水分吸收不是个理想的参数,因为老而粗的根所占的重量很大,而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很小。但当了解植物地下部的生产力时,干重常作为估计的标准。在估算根/冠比(R/S)时,也要用根干重。 测定根干重的方法,一般采用烘干重量法。在105o C条件下烘干10-20h或在60-70o C下烘干20h,称重。

理性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理性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一场卫国战争。经过八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时期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该如何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 要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首先要了解清楚“正面战场”的概念。“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一)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蒋介石则运用一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此后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相继掀起三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基本上都是起消极作用的。由于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方针,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以至于出现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正面战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 尽管国民党抗战的态度较初期消极,但还是坚持了抗战。在此时期钳制了大量的日军,并使敌人受到一定的消耗,在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坚持和发展,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从战略上讲,正面战场起到了战略配合的作用。

评述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意义

评述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一场卫国战争。经过八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时期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该如何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 要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首先要了解清楚“正面战场”的概念。“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一)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光化学反应原理

光化学反应原理 光化学反应在环境中主要是受阳光的照射,污染物吸收光子而使该物质分子处于某个电子激发态,而引起与其它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如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是二氧化氮(NO2)在阳光照射下,吸收紫外线(波长2900~4300A)而分解为一氧化氮(NO)和原子态氧(O,三重态)的光化学反应,由此开始了链反应,导致了臭氧及与其它有机烃化合物的一系列反应而最终生成了光化学烟雾的有毒产物,如光氧乙酰硝酸酯(PAN)等。 光化学反应的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当光照射在物体上时,会发生三种情况:反射、透过和吸收。在光化学中,只有被分子吸收的光才能引起光化学反应。因此,光化学反应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光源,只有光源发出能为反应物分子所吸收的光,光化学反应才有可能进行。二是反应物分子必须对光敏感(与其分子的结构有关) 。即反应物分子能直接吸收光源发出的某种波长的光,被激发到较高的能级(激发态) ,从而进行光化学反应。例如:卤化银能吸收可见光谱里的短波辐射(绿光、紫光、紫外光) 而发生分解: 2AgBr=2Ag +Br2 这个反应是照像技术的基础。但卤化银却不受长波辐射(红光) 的影响。所以,暗室里可用红灯照明。由此也可看出,光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选择性,反应物分子只有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才能发生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物质本身并不能直接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而进行光化学反应,即对光不敏感。但可以引入能吸收这种波长光的另外一种物质,使它变为激发态,然后再把光能传递给反应物,使反应物活化从而发生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为感光反应。能起这样作用的物质叫感光剂。例如:CO2 和H2O 都不能吸收日光,但植物中的叶绿素却能吸收这样波长的光,并使CO2 和H2O 合成碳水化合物: CO2 + H2O=16 n(C6H12O6) n + O2 叶绿素就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感光剂。 光化学反应 物质在可见光或紫外线照射下吸收光能时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它可引起化合、分解、电离、氧化、还原等过程。主要有光合作用和光解作用两类。 光化学反应(二) 光化学反应可引起化合、分解、电离、氧化还原等过程。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光合作用,如绿色植物使二氧化碳和水在日光照射下,借植物叶绿素的帮助,吸收光能,合成碳水化合物。另一类是光分解作用,如高层大气中分子氧吸收紫外线分解为原子氧;染料在空气中的褪色,胶片的感光作用等。 光化学反应(一) 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即反应物分子吸收光能以后引起的化学变化,称为 光化学反应,亦称光反应(photoreaction)。例如,二苯甲酮和异丙醇都很稳定,它们接触时不发生反应,但在光作用下,两者可以进行化学反应。

棕榈根的功效与作用

棕榈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棕榈根,因为其作用和功效,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们使用。那么,棕榈根究竟具有怎么样的功效与作用呢?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别名】 棕树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 【原形态】 棕榈,常绿乔木,高达10m。茎杆圆柱形,粗装挺立,不分枝,径约20cm,残留的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层层包被于茎杆上,脱落后呈环状的节。叶簇生于茎顶,向外展开;叶柄坚硬,长约1m,横切面近三角形,边缘有小齿,基部具褐煞费苦心纤维状叶鞘,

新叶柄直立,老叶柄常下垂;叶片近圆扇状,直径60-100cm,具多数皱折,掌状分裂至中部,有裂片30-50,各裂片先端浅2裂,上面绿色,下面具蜡粉,革质。肉穗花序,自茎顶叶腋抽出,基部具多数大型鞘状苞片,淡黄色,具柔毛。雌雄异株;雄花小,多数,淡黄色,花被6,2轮,宽卵形,雄蕊6,花丝短,分离;雌花花被同雄花,子房上位,密被白柔毛,花柱3裂。核果球形或近肾形,直径约1cm,熟时外果皮灰蓝色,被蜡粉。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 【化学成份】 地下部分含薯蓣皂甙(dioscin),和甲基原棕榈皂甙 B(methyl proto-ph)。

棕榈根注射液有抑制生育的作用,棕榈根醇提液(2g生药/ml),结合石门穴注射,雌性小鼠每只0.5ml,每日2次,共3次。结果小鼠在穴位注药后2-6个月受孕,平均推迟了6个怀孕周期(正常小鼠怀孕周期以20d左右计算);小鼠出生后发育正常。棕榈根煎剂(2g/ml)腹腔注射除0.2ml剂量组小鼠存活外,0.3ml、0.5ml及石门穴注射0.5ml,均引起竖毛、抽搐等死亡。而棕榈根醇提液注射0.5ml,未见毒性反应。 【性味】 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 收效止血;涩肠止痢;除湿;消肿;解毒。主吐血;便血;崩漏;带下;痢疾;淋浊;水肿;关节疼痛;瘰疬;流注;跌打肿痛

评价抗日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评价抗日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活跃着两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世人所熟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也不能被磨灭。在中国的大片国土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进行了一系列大型战役,也涌现出一大批抗日爱国将领。 在1937-----1945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先后动员743余万军队投入战斗,阵亡322万余人,歼灭日军86万余人,基本上牵制了侵华日军的绝大部分兵力;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进行了大型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具有代表性的有: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涌现出郝梦龄,赵登禹,张自忠,戴安谰等一大批爱国将领,300万川军出川作战,近四分之一埋骨异乡。 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是淞沪会战,这是在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日方投入总兵力达300000,伤亡70000;国军投入兵力600000,伤亡200000。淞沪会战可谓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军队在装备和兵员素质上远不及日本,每小时的伤亡以数千计,一个师的兵力拉上去,几个小时就打光了,足可见战争之惨烈。淞沪会战前,日军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这次会战,中国人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但在士气上,中国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占领中国的战略企图,让世界清楚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得”将其一块一块征服,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太原会战是又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会战。这是一场国共两党协同作战的战役,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115师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太原会战历时两个月,是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日军参战兵力共十四万人,伤亡近三万人;中国军队参战兵力二十八万人,伤亡十万人以上。太原会战大量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创造了华北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为华北地区的抗战减轻压力。 总之,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正是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长期陷入战争无法自拔,同时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从整个抗战来看,虽然在后期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证了抗战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士兵也曾在最前线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切为祖国而战斗的战士都应该得到全民族的尊重与纪念。国民党虽然最后不顾国家,不顾人民的利益挑起内战,但它在抗战中的巨大贡献,不应随时间而流逝。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作用

Chen chun hua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作用 ——读《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有感 [摘要]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我们教科书上所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使用游击战持久战略消耗日军的军力,大大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士气。但是,我们在谨记共产主义功绩的时候,我们也要记住那些国民党中曾经为抗日事业流血的烈士,真实还原历史,铭记历史。 一、对正面战场了解不充分 对国民党在抗战中正面战场所起的作用,普遍存在了解不充分现象。教育界对于这个带有政治色彩的问题很少提及,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了解不充分的现象:同时学界的研究一直集中于敌后战场方面,对于正面战场缺乏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评价有不够客观之处。一些党史著作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较少涉及,偏重突出其战略上被动、消极抵抗的一面。当然,我们知道这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研究,因为真正的历史研究应当是还原历史、尊重历史的。下面我将简单简单介绍正面战场的三个阶段国民党所起的作用。 二、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在抗战初期,即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在战略防御阶

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口、淞沪、徐州和武汉 4 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这对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军执行持久消耗战略,在战役指导上采取消极的单纯防御方针,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多筑工事,层层布防,处处据守",否 定运动战和游击战等原因,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致使日军长驱直入,在15个月内侵占华北、华东、华中大片国土和华南要地。 三、相持阶段:继续进行防御性作战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蒋介石则运用一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此后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相继掀起三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基本上都是起消极作用的。由于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方针,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以至于出现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正面战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 从战略上讲,正面战场起到了战略配合的作用。 1.在消极抗日和投降方面:如“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多次讲过“在和平根本绝

《第五节 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第五节根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教材分析 植物体的根是由根尖发育而成的。根尖为什么能够发育成根,这与其结构紧密相关。而根尖的结构特点又决定了根尖的功能。根尖的功能又决定着整株植物的生与死。所以,只有掌握了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了解根和根的功能,为后续知识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把根尖的四个部分看成是界限分明的,而不是互相连续的。这就应该在最后研究根尖的发展变化的时候,指出根尖的四部分是互相连续的,各部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各部分是依次向前发展变化的。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由分生区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而形成的,使学生既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形成了根尖是发展变化的动态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根吸收水分的过程和原理。 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及应用。 能力目标 确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无土栽培的原理,关注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 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及其相应的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问:“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并引入新课:根有固着植物于土壤中,并且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根为什么能够从土壤中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呢?这应与根的结构有关。那么,根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根的生长 直接介绍根的分类: 主根:由胚根发育成的根。 侧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 不定根: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 直根系:有一条比较长而粗壮的主根,在主根周围长出一些细而短的侧根。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有的停止生长),主要由茎基部丛生的许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组成。 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 学生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实验成果。得出结论:根的生长主要靠根尖。 结合幻灯片讲解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伸长区上部) (1)结构特点: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分化出有根毛的表皮细胞和位于根中央导管; (2)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的吸收部位);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根冠结构特点: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太整齐。根冠功能: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 (1)结构特点:细胞小,排列紧密、壁薄、核大、质浓; (2)功能:不断分裂出新细胞,使根生长(属于分生组织)。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部) (1)结构特点: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 (2)功能:使根伸长,它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谚语吗?“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请同学们分析这句话意义? 学生回答:水分和肥料(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由简单的问题入手,充分利用

根的吸收作用

《根的吸收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根的形状特征分类,并能够举出几个例子。 2、知道根的基本功能。 3、培养探究植物的根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根的形状特征分类。 教学难点:植物根的特殊功能。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①图片资料: 移栽植物幼苗的场景; 植物扎根土壤的图片; 小朋友用力拔草的图片;萝卜、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图片。 ②实物材料:葱、狗尾草、香菜、大豆、水草、野蒿,放大镜、直尺、镊子 等。 2.学生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新鲜的带根的凤仙花两棵、上窄下宽的透明玻璃瓶两 个、中间有孔并且一分为二(为了便于固定放在瓶子里的凤仙花)的瓶盖两个、 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生活问题导入。 1.教师提出生活问题:临沂市为了提高城市绿化面积,需要从乡村移植大 量的植物幼苗栽入(出示移栽植物幼苗的场景图片),为了让这些移植的树苗更 容易存活,你觉得应怎样处理这些植物幼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 生:使植物的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这样植物就不会枯死,容易存活。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移栽植物时,要使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 生:为了使树从根部获得营养。 师:看来植物的根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 研究“植物的根”(板书课题) 二、猜想假设 1.引发学生猜想:根的作用是什么。 同学们都养过花吧?我们在养花的时候需要细心呵护,例如定时给花浇水、施肥、松土等。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给花浇的水、施的肥到哪里去了? 生:到植物的身体里面去了。 师:是植物的哪一部分把这些水分、养分吸收到植物身体里面去的呢?生:我认为是根能吸收水分、养分。因为我们浇花时总是把水浇在土壤里,土壤里有的就是“植物的根了”。三、制定方案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根的作用。 师:对科学的探究不能只凭脑筋猜测,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实践。 现在我们就来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根是不是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课前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套实验材料:有带根的凤仙花、上窄下宽的透明酒瓶、盖子、橡皮泥。你们能不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设计两种实验方法: ①在瓶子里放上一些水,把带根的凤仙花放进去,用两半盖子卡住凤仙花的茎,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一段时间后看看瓶子里的水有没有下降,如果下降了,就说明根能吸收水分。注意:用橡皮泥把玻璃瓶盖有孔的地方用橡皮泥封好。②用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放上凤仙花,另一个瓶子里不放,让这两个瓶子里的水面相平,然后看一看一段时间后会不会还相平。 四、实施探究 (一)学生分组组装实验。指导学生把组装的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观察结果。(本课分两课时进行,以下为第二课时的内容) (二)引导学生观察根的特点。 老师为学生准备各种植物:葱、狗尾草、香菜、大豆、水草、野蒿等,工 具:放大镜、直尺、镊子等。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对这些植物的根进行观察。 1.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从根的形状、根的长度、小根的数量等方面进行观 察。)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师总结:植物的根形态各异,小根的数量较多,那么这样的根对植物体有什么 意义呢? 师出示图片: ①一棵植物的根深深扎在土壤中,狂风吹来,树干依然很值。 ②一个小朋友在用力拔草,身体向后仰了,但依然没有拔出来的情景。 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展示交流 1、让学生观察根有吸收水分作用的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①玻璃瓶的水位会下降。 ②有凤仙花的玻璃瓶和没有凤仙花的玻璃瓶水位不一样。 师总结植物的根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

根和茎教学设计

《根和茎》教学实录 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本课重点研究根和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安排了三个活动“认识植物的根”、“研究根的作用”、“研究茎的作用”。要研究根和茎的作用,就要首先认识各种各样的根和茎,所以活动一安排的是认识植物的根,根据各种根的特点,给植物的根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类能力。接着课文安排了“研究根的作用”和“研究茎的作用”两个活动,通过开展这两个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根和茎的主要作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实验结果、交流自己研究结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植物界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根的特征和作用。 2、能说出如何辨别植物的根和茎。 3、能说出植物的茎的作用。 4、能说出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1、能通过植物器官的特点及生活环境推测出这些器官的功能。 2、能根据植物器官的特点进行分类。 3、能独立地设计试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4、能根据自己和别人的试验结果归纳出结论。 情感目标: 1、能与其他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问题的研究。 2、能仔细观察试验现象并实事求是地进行纪录和分析。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研究了植物生长的需求、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并且发现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以满足自身的生长,植物是通过哪些主要器官获得营养,并把营养输送到全身的呢? 四、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五、知识技能训练点: 本课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指导学生探究根和茎的作用,认识根和茎,能区分根和茎。 六、教具及学具: 活动1、植物的标本(直根、须根植物全株) 活动2、试验瓶、植物油、红墨水、芹菜 七、教学要点及方式方法 1、研究认识植物的根:观察植物找出根着生的位置,交流它们有哪些不同;观

试论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

试论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 吴宏 摘要: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有利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对杭日战争战略防御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挺进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争取杭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健词:中国抗日战争;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在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在八年抗战中,国民党战场始终存在着,承担着正面战场的作用。它与以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体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主体,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无疑它是这次空前规模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 在抗日战争中,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场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特别是抗日战争的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在中华民族的抗日史上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抗日战争初期的国民党战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牵制和歼灭了日军的主力,打乱了日寇侵华的战略计划,对抗日战争战略防御起了重要的作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迅速地吞并中国,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幻想在三个月之内占领全中国。于是,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平津地区,取得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前沿阵地。随即,一面调集重兵于平津地区准备迅速夺取华北五省,一面在青岛、上海又发动了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企图速占上海,并威胁南京迫使政府就范,以求在一个月内灭亡中国。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和平解决中日战争的希望破灭,蒋介石赖以起家的江浙财阀基地及整个反动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全国民族义愤不断高涨,终于使国民党政府采取了对日反击的强硬态度。 1937年8月14日,国民党外交部长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表示:“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遭日本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自卫权以应之”8月15日,国民党政府下达总动员令,对日军的进攻采取持久的战略,以空间换时间,逐次消耗敌人,以转换优劣形势。国民党政府在政治、组织和军事上都为抗战作了一定的准备。主要表现在:国民党政府较抗战前在政治上有了进步,使国内有一定的民主气氛;国民党终于接受了我党“团结抗日”的主张,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使抗日战争有了政治基础;国民党逐步放松了对群众抗日民主运动的限制,在全国人民的要求下,释放了政治犯,召集了各党派参加的国民参政会;否认并取消了日本在中国领土

抗战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

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形成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正面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敌后抗日武装主要在敌后战场作战,国民党部队也有转入敌后战场的。抗战期间,国共两党虽有“兄弟阋于墙”的一面,但主要的方面还是“外御其侮”。正面与敌后战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 ,相互依存 ,在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 ,它们分别发挥了特殊作用,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才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抗战的各个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与战略反攻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国民党正面作战的方针是不同的。但从整个抗战过程看,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首先,在抗战初期,即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 ,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口、淞沪、徐州和武汉 4 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 ,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这对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 ,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 ,由于国民党军执行持久消耗战略 ,在战役指导上采取消极的单纯防御方针,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多筑工事 ,层层布防 ,处处据守”,否定运动战和游击战等原因,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致使日军长驱直入 ,在 15 个月内侵占华北、华东、华中大片国土和华南要地。 之后的战略相持阶段是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在这期间,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国民党在武汉失守后 ,其政策亦发生了变化。在政治上加强了反共 ,如 1939 年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秘密颁发《共党问题处置办法》等。但由于日军进攻的重点仍然对准正面战场 ,因而国民党的积极反共还无力并难于付诸于军事行动上 ,这在客观上逼迫国民党仍须用主要力量抵抗日军的进攻。 战略反攻阶段是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场的大反攻 ,实际上即解放区战场的全面反攻。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中国战场之正面战场自 1944 年豫湘桂战役后 ,大片国土沦陷 ,全国上下怨声载道 ,国民政府面临政治、经济危机。 二、正面战场的作用。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中条山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豫湘桂会战等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此外,还有远征军两次赴缅甸作战。陆军伤亡、失踪达320万人,空军消耗飞机2468架,牺牲4000余人,海军几乎全军覆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一场卫国战争。经过八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005年胡锦涛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 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尽管国民党抗战的态度较初期消极,但还是坚持了抗战。在此时期钳制了大量的日军,并使敌人受到一定的消耗,在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坚持和发展,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 从整个抗战过程看,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军队伤亡321万。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花生根的作用和功效

花生根的作用和功效 花生根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经常被人们所忽略,但是它的作用功效确是不容小觑的,据研究报道,花生根中含有白黎芦醇这一重要成分,具有补虚、祛邪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多重功效,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多多了解相关的知识,以更好地发挥花生根的作用功效。 (一)花生根的作用和功效 花生根含有一种重要成分:白黎芦醇。中国营养师咨询网报道,美国科学家在花生中发现了大量的白藜芦醇,含量是葡萄酒的10至数百倍。在花生根中提取的白蒺芦醇具有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助邪的双重功效,也可明显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同时有预防心血管病作用。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广泛保健功能的成分,主要有降脂、消炎、抑癌和治疗冠心病等作用,被誉为“100种最热门有效抗衰老物质”之一。 能温肺益气,定喘咳,缩小便,止带滞,止泻,益脾。 具有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 可以保护肝脏还可以应用于对付哮喘、中风、器官保护和透析。 (二)花生的营养价值 一、我们都知道,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呢——是钙,而花生中含钙量极高,所以多食花生,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二、花生蛋白中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十多种,可以促进细胞发育和提高智力。 三、你知道吗?花生中含有的儿茶素对人体具有很的抗老化的作用。常吃花生,有益于人体延缓衰老,所以“长生果”的美称,也是由此而来。 四、花生中又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呢! 五、我们也知道,现在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病症越来越频繁出现,而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从而减少高胆固醇发病机会,能够防止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六、花生中含丰富的脂肪油和蛋白质,对产后乳汁不足者,有滋补气血,养血通乳作用。

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

论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 经济管理类11班 11120584 周锦耀 内容摘要:正面战场是指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的日军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而国民党军队,正是这片战场上的主力军。八年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而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战败的耻辱,这里面固然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功劳,但也绝不能忽视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用。历经八年血与火的洗礼,国民党军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关键词: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性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自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至1938年10月25日武汉会战止,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共进行了4次重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虽然四次会战均以国民党军队战败而告终,但在四大会战期间,面对日本方面的突然发难,中国军队在准备、装备、训练、士气都不如日军的情况下,无畏牺牲,寸土必争,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疯狂幻想,为国家内部和解与国家转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同时对日本给予了沉重打击,为中国后来的僵持与反攻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淞沪会战中,国民党投入了75万余军队,与入侵的35万余人的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在闸北的四行仓库,国民党守军400余人,誓死坚守仓库,毙敌百余人,确保四行仓库岿然不动,尽管在而后的撤退中仓库易手,但他们的英勇事迹轰动中外,震慑了日军,振奋了全国人心,赢得国际社会的一片称颂声,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积极的政治作用。淞沪会战后上海虽然沦陷,但因为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英勇奋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为战略物资的迁出争取了时间。 还有徐州会战,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奋力拼杀,日军渴望速战速决,致使他们轻军冒进,台儿庄一战,国军付出了血的代价,在伤亡1.9万余人情况下,消灭日军1万余人,尽管表面看起来并不光彩,但这是国军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值得一提的是,保卫战中国军曾组织多次敢死队,明知九死一生,但敢死队员视死如归,踊跃报名,趁着夜色给予了日军有力的一击。台儿庄保卫战以日军的撤退为终结,这一战,稳定了国军的军

%98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王洪宇)...

摘要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但是现如今很多人只是片面的看待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而本文较为系统的阐述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通过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战况的举例分析,以及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各个阶段方针政策的描述与分析,来对其在正面战场的所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民党;正面战场;作用;各个阶段方针政策

Abstract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s concept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nowada ys many people only a partial view of the kuomintang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this is the system of the kuomintang face on the battlefield. on the role of the kuomintang face on the battlefield for analysis and the kuomintang face stages of the policy of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front of the major role played by particular states. Keywords Anti-Japanese War;KMT;Positive battlefield ;Role;V arious stages of policy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绪论 (1) 2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 (2) 2.1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及其概况 (2) 2.2总结正面战场的得失 (3) 2.3本章小结 (4) 3分析国民党在抗战三个阶段的战略方针与部署 (5) 3.1国民党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方针与部署 (5) 3.2国民党在战略相持阶段的方针与部署 (7) 3.3国民党在战略反攻阶段的方针与部署 (7) 3.4本章小结 (8) 4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9) 4.1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积极作用 (9) 4.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消极作用 (10) 4.3本章小结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致谢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