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路径与实践

“互联网 ”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路径与实践
“互联网 ”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路径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路径与实践

近十多年来,我国新闻院系数目不断增多。据《南方日报》2013年的报道,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仅有66个,10年之后年增加至459个,增长近7倍。目前,我国已有800多家高校开设了新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超过17万,硕士研究生超过4万。而据中国记者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持有新闻记者证的采编人员共有23.6万余名。这意味着,新闻专业在校生的数量已逼近全国记者总数。

在国内,新闻专业在各大高校尤其是名校中录取分数线普遍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闻专业的生源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新闻专业在中国学生心目中一直享有较高的地位。不过,也有人认为媒体融合时代恰恰凸显出真正新闻人才的缺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程蔚东就认为,“媒体融合已足够抢眼,眼下最为关键是缺人才”。

在国外,新闻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以美国为例,面对数字化的浪潮,多所知名高校自二十一世纪伊始便开展了新闻教育的改革,包括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

本期热点访谈邀请的四位学者,或为国内知名新闻院系教学事务的负责人,或在美国新闻院系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访学经验。我们将围绕国内外新闻教育的话题展开讨论,重点关注美国新闻院校的课程改革、国内新闻教育以及新闻教育的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本期的四位访谈对象是:

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韩纲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陈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常江: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早在十几年前就设立“媒介融合”专业方向,《美国新闻评论》AIR的近期调查也发现,美国新闻学院近10年来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大幅修订,增加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编程、大数据新闻学、数字受众分析、社交媒体新闻学以及利用无人机、谷歌眼镜做新闻报道等。您如何评价美国主流新闻院校的课程改革?

【背景资料】

瞄准媒介融合和数字化趋势,国外许多高校的新闻专业课程改革均表现出了数字化特点。

例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就组建了Reese Fehs数字新闻项目,学生设计、开发、制作和运营新闻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016867732.html,),然后利用这一平台试

验各种不同的报道和叙事方式。类似的,科罗拉多大学也建立了一个名为“数字媒体实验厨房”(Digital Media Test Kitehen)的实验室。

此外,科罗拉多大学通过“重组”的方式推进课程改革的强度和规模,该校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重组,这种重组甚至被一些人解读为学院的“关闭”,

主要是由于新闻专业被划定为选修类目。该校高层表示,现有的学院太小,太孤立,太受约束,以至于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所希望的新闻教育,也无法使教师从事他们所希望的教学和研究。校方强调此举将是提升该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契机,未来可能建立一所融合信息、传播、媒体和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和资源的新学院。

密苏里大学让媒介融合系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组成团队,由老师通过调查锁定高新科技公司需求,并获得公司的技术资金支持,然后围绕需求进行新闻传播和计算机编程等授课,由学生研发解决方案,最后向老师、公司的科研和市场人员演示。早在2008年,密苏里大学就成立了“雷诺兹新闻研

究院”,专门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新闻采访、编辑、重整传播

所涉及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培养新兴媒体分析师、网页设计师、多媒体销售经理、多媒体内容监制、信息图表设计师、节目研发员、数据营销经理等人才。

微信公号“媒介观察”近期的一篇推送文章写到,自新

闻传播学诞生以来,传媒环境和传播技术一直处于急剧变动之中,这也促使海内外的新闻院系在培养学生时,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与技术,开设新的课程。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ShyamSundar所言:“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新闻传播学一样如此认真地对待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我们的课程必须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

国内的新闻教育也处在变革之中。有学者在2004年就撰文指出,中国新闻教育应该重视宽基础。中国新闻教育在传统模式下,都是一种单学科教育,即偏重人文学科的教育。8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学校的新闻学科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增设高等数学、传播学和一些计算机类课程,但仍然是人文学科的教学体系。到了90年代,有的学校提出将新闻教育从单学科教育转向多学科综合教育的设想,并且做了有益的尝试。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接受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接受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行为科学教育,还要接受电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内几所著名新闻教育院校也十分注重数字化时代的新闻课程改革,具体的改革方式主要是调整学分、优化课程体系、开发新课程包等。

陈昌凤:这是与时俱进的举措,也是美国新闻院校一向的市场主导下的必然选择。可贵的是,美国的教育基本思路中还是比较重视素养的,通识课程比例还在。

胡百精:在新闻实务教研领域,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素来扮演着探索者、引领者的角色。他们的很多尝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注和仿效,而最可赞叹者,是他们持续推进改革的勇气。事实上,国内的一些新闻院系在十年之前(最迟比密苏里晚两三年)就开设了新媒体方向课程,有的院系还设立了新媒体专业。目前,国内有条件的新闻院系也都开设了数据新闻、社交媒体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并尝试通过自建、跨学科合作等方式解决计算机编程等技术导向的课程建设问题。这说明,我们在“做法”上仿效、追赶甚或超越美国主流新闻学院的部分改革方案并不困难,而真正的障碍在于以巨大的勇气改革、创新那些“我们用来看家的东西”。

比如,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和社会巨变,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国家和社会需求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从职业社会学和新闻传播事业的新属性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从价值观、人的自由和解放看,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首先要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而后才涉及到课程安排上的加减法问题。但是,一旦深入这些根本问题,我们就会碰到某些观念上顽固的偏见、体制机制上沉疴式的偏差。问题显而易见,办法也不是没有,关键是要焕发改革的勇气。韩纲:课程改革需要回应新的媒体形态对新

闻从业人员的要求,这是新闻教育的传统,但往往也使得新闻教育难以摆脱作坊式职业培训的窠臼。对于美国新闻院校

的课程更新,我无法以偏概全,但大致可以看到两个趋势:一是媒介融合的深化。逐步淡化以媒介类型来区分或设立专业或院系的模式,试图打破平面、广电、网络媒体的界限,以培养全媒体、全天候记者。同时某些院校在实操课上开始尝试整合的、演播室(或编辑部)即课堂的“医院式教学”模式。二是内容为王。记者培养的理念从“杂家”向“专家”转变。全美有不少新闻学院很多年以前就已经设立相对独立于传统的报纸杂志专业、广电专业等的专业报道学位,专门培养体育、财经、政治、医学(或健康)记者等。有些中西部院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更是脱胎于早年的农业新闻专业。但现在的趋势是尝试以报道内容的性质或特征为抓手来调整

整个传统意义上以媒介种类区分的新闻专业必修课的结构。加大特定内容的必、选修课的比例,甚至要求达到相当于再拿一个新闻学以外的学位的双学位水准。目标是把传统的报纸记者、电视记者培养成侧重于某一种特定领域的专业化记者。听说国内一些高校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比如要求学生在修完一个非新闻学专业以后再回来修新闻学专业,或同时修一个新闻学之外的专业)。某种意义上说,由内向外(新闻教育为主,其他专业为辅)或由外向内(以其他专业为主,新闻教育为辅)的结合,或许有助于探索今后新闻教育的新模式。

陈刚:可以说,随着媒介融合、大数据等的影响以及新

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等,新闻院校的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必须改的。但是“究竟如何改,改什么”才是最要紧的问题。从目前美国主流新闻院校的课程改革来看,是仅仅围绕业界的变革需要来进行的,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现在的业界媒体革命依然是正在进行时,而且变化很快,许多东西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那么学界的课程改革其实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美国的一些主流的新闻院校也处在探索中,这一点从一些著名的新闻院校,如西北大学的Medill School of Journalism、俄亥俄大学新闻学院等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局部整合调整性改革就可以看出。因此,“究竟如何改,改什么”,“整合还是细分?”美

国的主流新闻院校依然存在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常江:美国就业网:CareerCast曾发布2013年度职业排行榜,报社记者取代伐木工人成为年度“最差职业”,这引

发人们对记者职业的唏嘘以及对新闻教育的关注。我国大学的新闻教育究竟是否有开办的必要也是社会争论的话题之一。这些话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新闻教育功能的质疑。您认为新闻教育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背景资料】

我国的新闻教育已走过近百年历史,新闻教育的功能也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

为一个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徐宝璜、一是邵飘萍。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3期《新闻周刊》,这是我国早期采用横排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学会还曾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毛泽东当时正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他参加新闻学会,并取得了听讲半年的证书。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一些会员,如高君宇、罗章龙等,后来都曾担任《向导》周报、《工人周报》以及劳动通讯社等中共早期新闻机构的出色记者和编辑。

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新闻教育规模扩大,但同时也引发了社会舆论对新闻教育核心功能的争议。《南方日报》曾在

一篇报道中提到,新闻专业的学生知识面广,但都不精通,和经济、法律等专业的学生比起来专业性不强,没有核心竞争力。不可否认,新闻专业是一个有门无学但其实你什么都要学的专业,作为新闻记者你需要有十分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是单纯的新闻专业学生无法企及的。因此,国外大部分一流新闻学院都会提供双学位,比如新闻+法律、新闻+经济。但是反过来说,单纯的法商理工等专业的学生即使不是科班出身,在训练之后也照样能当好记者。

普利策投资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时,最初的目的便是“对内提升报业职业标准,对外提升新闻业的社会地位,

成为有教养的专业人士”。作为美国新闻教育的开创者,普

利策还曾表示,一个编辑只要有教养、尊重精确原则、热爱真理、热心服务公众,采集新闻的技巧是绝不成问题的。

陈昌凤:首先,新闻与传播教育需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培养的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传播人才,不能仅限于传统的媒体或新闻记者职业;保持与提高传播的专业性,永远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即使在专业性被不断消解的当下,开放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能力,也是新闻与传播教育应有的。

胡百精:我最近听到一个说法: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歌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皆无专设的新闻教育,哥伦比亚大学算个例外,却也只有研究生层次的教育项目。这种观点暗示说,在自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应进一步去精英化,简直应该退出大学,成为一种职业训练。我也经常听到的是与这一派观点形成鲜明对照的另一种说法:新闻教育因其独特性――培养现代社会的?t望者、监督者――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和美好价值。我个人在现阶段倾向赞同第二种观点。

然而,我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如果今日的新闻教育不顾全球范围内的政经、文化和技术变革,仍把“记者”作为人才培养唯一重要的职业选择,那么前进的道路就会越来越窄。我认为,今日的新闻教育应以开放、融合的心态和状态,培养具有新闻传播观念、素养和技能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可

能拿起笔头、镜头当记者,也可能在政府、企业、NGO或各种社群以其掌握的新闻传播能力成就自己、服务他人、增益公共之善。

韩纲:根据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AEJMC)委

托佐治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长期年度调查的最近两次

调查(2013、2014年度)显示,在全美接受调查的485个硕士和本科新闻和大众传播专业在册总学生数在2011-2012年度下跌1.1%,在2012-13年度下跌2.9%。连续两个学年度下滑,这是近20年来的第一次。比如密苏里新闻学院近两年

专业学生人数曾下降9%;印第安纳大学新闻学院五年里曾

下降20%;而科罗拉多大学的新闻学院更是在几年前关张大吉。相较本科的专业在册人数,硕士生的跌幅更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博士生数量在过去两个学年度都持续上升,在2011-12学年和2012―13学年分别上升了4.2和4.9个百分点。相对于美国高校整体的招生数的增长态势,新闻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是落在后面了。虽然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美国新闻教育的衰落开始了,但传统新闻业近年来的颓势和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必然影响到招生和专业学生保有数。其实对新闻教育在研究型大学里的合法性地位的争议从来

就没有停止过。一方面这是由新闻教育本身的准专业化地位导致的――我们可能听不到对医学院、法学院有类似的争议。这是我常提到的新闻专业从准专业化或半专业化到去专业

化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新闻教育的本质和理念并没有随媒体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这些争议或许并不是人们对新闻教育功能的质疑,而是对新闻教育的仅突出其职业培训功能而忽略其知识创新功能的质疑。

陈刚: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有一个院训,叫“我们不制造记者,我们培养新闻精神”。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报社记者在排行榜上排名不佳,但这并不是今天的事,新闻传媒行业一贯如此,赚钱或追求社会财富地位从来不应是从事新闻行业的初衷或理由。相反,在新闻业充满危机和压力的今天,必须培养拥有新闻精神、职业伦理的高素养新闻记者,以服务影响公众与社会,更为重要和迫切,新闻教育及记者职业,从来都是带有一定公共性和公益性底色的。

常江:有人认为,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新闻学院应该逐步实现专业硕士取代学术硕士。您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博士等)应该进行怎样的优化?

【背景资料】

《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篇报道指出,此前新闻教育之痛痛在经过专业培养的人才却往往“不实用”,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教学滞后于实践。尽管各大高校不乏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由于体制、教育学术化导向及师资队伍、

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让中国新闻教育有时会处于“偏理论轻实践”“虽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的尴尬之中。

业界的一些人认为,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上手快”的优点,但也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还有学者认为,失去了对新闻传播现实引导意义的新闻传播教育,就面临着严重的业界挑战。新闻媒介并不愿意接受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他们更愿意吸纳历史、中文、哲学、心理、财经、计算机等多学科专业的学生加入自己的团队,让自己的传播团队可以全方位应对社会的传播需求。这也就倒逼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淡化专业色彩,凸显多学科背景。

《教育与出版》杂志的一篇报道援引专家学者的表述,“新闻传播教育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各所高校的专业设置甚至专业培养方案大同小异,特色和学科优势不明显,缺乏地方和民族特色,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新闻传播学教育与新闻传播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未能实现专业教育与专业部门的融合,这成为制约新闻传播教育的最大障碍。在当前新媒体和媒体融合时代,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缺乏,加剧了新闻传播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距离。”

《今传媒》杂志的一篇文章认为,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以下四大转型趋势:(1)学科融合,大学需要优化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2)媒体融合,如果一则

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报道新闻;(3)科技创新,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应加强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性研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4)理解生态,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我们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有理由不变。

陈昌凤:在中国专业硕士成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这跟我们的教育现状和背景相关――扩大的规模和提升教育水准

的希望,学术型硕士过去有不少确实脱离社会实践的需求。问题在于目前很多学校的课程体系,还不能真正把学术型和专业型区分开来。需要真正学术型或真正专业型的培养方案,并且将本/硕/博通盘考虑。

胡百精:我支持人才培养目标和形式的多样化。硕士研究生可区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二者应有不同的培养方案,有不同的考核标准。数量上的消长不是问题,关键是各得其所。我个人的看法是,博士生教育必须确立不可后退的底线,进而谋求培养质量的显着改善。

韩纲:我不认为应该“取代”,而是应该“并存”,并相辅相成。硕士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既可选择攻读“专业”硕士,补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也可选择为未来继续深造打基础的“学术”硕士。这在美国很常见。国内主

要高校前几年也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

窃以为,比优化研究生教育更急迫的是改革现行的研究生招考制度。统考制应被逐步取代。但取代统考的不应是推免,而应是申请制。尽可能吸纳本科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进入到新传领域。

陈刚:新闻传播硕士的培养和教育士可以两条腿走路,但主要应该是培养专业人才,少部分选择学术道路。博士生的培养中外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曾有一篇介绍欧美国家如何培养博士的文章,其中提到欧美国家将博士候选人视作研究者(researcher)而不再是学生(student),必须学会培养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研究,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更多地扮演建议者(advisor)和评论者(critic)的角色。在博士生的学习和学术研究过程中,这种定位和理念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

我国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培养方面,虽然近年来推行了一些改革,包括中外联合培养,大幅提升了博士生的补助、奖学金和独立科研项目的资助等,但实质和理念层面的东西并未真正形成。当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培养和优化中,如何培养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尤其是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是关键。在学术研究的知识和理论基础的培养层面,注重国际视野和在地经验、问题的融合,强化问题意识的训练。与欧美的博士生相比,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阅读

量和学术研究的强度等相对偏低,不利于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积累。因此在研究方法的训练和解决问题上,要鼓励博士生像欧美的博士生一样,能够围绕研究议题和问题,透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以及长时间、高强度的田野调查等方法,独立地进行数据、事实材料的采集;在培养方式上,可以考虑跨学科培养博士生。例如,做媒介社会学研究的,可以是新闻传播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嫁接联合培养,双导师学术管理和负责。常江:国外的一些新闻院校会同时聘任学术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国内的一些新闻院校也实施了“学界十业界”双导师的做法,但该制度主要面向研究生专业,业界导师的教学活动也多限于单一专题讲座形式。您认为目前国内新闻学院的教师配备模式是否需要做出调整?为什么?

【背景资料】

《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认为应该让业内的优秀人士为新闻学专业学生授课。该文作者认为,新闻教育培养新闻专业大学生的高尚人格,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同时要把新闻专业理念融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新闻专业理念既是新闻从业者的思想引擎,引导着他们的追求,而且是其伦理的方向盘,规范其新闻行为。新闻人才培养中一定要加强新闻法规与伦理教育,要邀请业内优秀人士为学生讲学,让他们既教给学生新

闻理论、技能,同时教会他们做人。

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国内高校的师资配备存在一些违反新闻传播教育“术科”规律的问题。学校一味强调教师的高学历,博士成为教师的最低学历门槛。但这些人才不少缺乏媒体经验和专业技能,教学容易演化成理论推演,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得学生在就业市场处处遭拒。

2008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利用3100万美金的捐赠成立了“雷诺兹新闻研究院”,该学院聘请了多位业界精英进行课堂教学。在此之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还建立了未来实验室,由媒介融合系首任主任迈克尔?麦金教授担任未来实验室的主任,琳达?克拉克斯伯格则接任了媒介融合系主任的职务。琳达?克拉克斯伯格上任后,关注到了美国新闻传播业界在媒介融合战略运营的特点,特别是为原创内容制作、重新整合、分享和多次利用而研发和使用超级数据平台和内容管理系统以及在美国网站和移动媒体终端的应用程序上所大量出现的数据视觉化趋势,结合这一趋势,琳达?克拉克斯伯格聘用曾任《芝加哥论坛报》数据新闻编辑的艾米?西蒙斯和曾任《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执行总编的鲁本?斯德恩开设多门新的媒介融合课程,并在媒介融合系着手培养新兴媒体分析师、网页设计师、多媒体销售经理、多媒体内容监制、互动图表或信息图表设计师、节目研发员、数据营销经理、多媒体新闻部协调人、多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协调

人等新兴媒介人才。

陈昌凤:这个问题与中国整体的高等教育的评判机制相关,导致实践型很难有机会在高校里立足。这个评判体系是过时的,更不适合所有领域。新闻与传播是应用型很强的专业,需要进行双导师体制。事实上一些大学已经在做,清华也在通过人事改革作渐进式改变,包括可以聘请兼任型的人才。

胡百精:我以人大新闻学院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在这一方面,我院有两条经验值得介绍:一是跨界,二是跨学科。跨界主要是术业互通,我们在专业硕士层面较早推出了双导师制,近年在新闻实务等本科核心课程建设上也开始施行学界与业界融合的团队教学方案。同时,本科层面每年推出约10个WORKSHOP,这些WORKSHOP主要解决课堂上讲不清、跟不上的实务性、技术性问题,部分WORKSHOP与业界对接。跨学科即突破学科边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科资源和知识,我们推出了“新闻学一法学”、“新闻学一国际政治”实验班,效果良好,广泛赞誉。接下来,我们将推出更多联合人才培养实验班,整合跨学科师资力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韩纲:美国新闻院校传统的终身序列教师加非终身序列专任教师(在一些学校被称为“Professor of Practice”)再加

合同制聘用讲师的做法可以平衡教学和科研,值得借鉴。如果能做到常态化、制度化,应能促进学界和业界的交流。这

是新闻传播教育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临时性的专题讲座和按学校规范开设课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和美国不同的是,国内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人员是否愿意脱产或离开业界进

入学界?这既取决于主观意愿,也依赖于院校的政策配套。

陈刚:目前的双导师制更多的是考虑与媒体关系以及学生实习找工作等现实的因素,其教育体制上的作用不是太大。目前,我国新闻院校的教师的构成以及配备模式中,除规范“学界+业界”双导师的方式,切实、多层面地发挥业界导

师的作用外,还可以更加灵活,多元化一些。例如,实施特殊通道,设置专业实践教师岗,直接引进具有丰富业界工作经验的媒体从业者至专职师资队伍中,从事业务和实践教学;建立邀请媒体从业者定期驻校的交流授课的工作坊;引进新技术及专业技术人才,先至媒体挂职取得从业经验,而后从事实践教学等。

常江:悲观者以“新闻专业鸡肋说”立足并论证新闻专业的产能过剩,乐观者力挺某全国政协委员发表在《人民政协报》上的观点“媒体融合已足够抢眼,眼下最为关键是缺人才”。您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

【背景资料】

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华南地区某高校招

办的负责人曾表示,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较为广泛,

其中在报社工作的毕业生占到20%左右,此外不少毕业生去了银行、房地产等企业,从事和新闻有关的宣传策划等工作。

《南方日报》曾报道,有专家预测,未来3至5年内,新媒体和融媒人才缺口将达到60至80万,届时,新闻学生的“泛媒体”就业面将会更加广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程蔚东认为,真正的新闻专业人才非但没有过剩反而非常稀缺。我国新闻界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足够抢眼的漂亮表现,眼下最为关键的是人才。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程蔚东认为,媒体融合太需要懂得新闻规律和现代媒体(融合了的媒体)诸多科技元素的新闻人才了。媒体的当下运作情况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现象,首先是人的不适应。从目前来看,主要是对新的科技元素的不懂、不会,乃至于手足无措。媒体融合还需要懂得大众心理和接受方式的媒体人才。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民众需求空前旺盛、市场竞争急剧演变,原本单一的媒体结构正不断向多元化、分众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进入媒体生活”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方式。除

此之外,程蔚东还认为,媒体融合还非常需要懂得运用现代媒体的领导人才。领导人才的缺乏促使新闻业界弊病的产生,如一些正面报道、典型宣传往往枯燥无味、缺乏感染力,只追求声势浩大却不问实际效果;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失控和

缺位现象时有发生;把舆论监督视作“添乱”,处处安卡设障,甚而至于“防火、防盗、防记者”;在自发形成的网络舆论面前,或惊慌失措、或连连失语,缺乏主动引导、发展和应用的自觉意识与全盘思考。

陈昌凤:需要将互联网思维置入整个课程体系,植入所有的课程和老师的思维之中。新媒体不是单独的课程,“互联网+”需要的不只是工具化的互联网,还包括主体化的互联网思维。

韩纲:过去20多年来,美国新闻教育的职能在变,从过去单纯的以培养记者为主,逐步扩展到培养能从事多种传播相关职业的传播者。在新闻专业就业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广告和公共关系专业规模反而由于就业前景良好,而得到持续增长。佐治亚大学的调查发现,事实上每10个新传学生中就有7个是广告或公关专业。“大传播”观念的确立,新闻教育向传播教育的拓展,对传统以培养新闻记者为主的新闻院校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和美国在新闻教育的大环境和主客观条件方面有差异,我不敢妄断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方向。但仅以美国为例的话,一方面,传统新闻院校无法以不变应万变。即便那些一直以来被学界或业界奉为典范的少数精英化、研究生层次的新闻教育机构或早或晚也会面对重重挑战,在时代潮流中恐怕也无法独善其身。另一方面,新闻院校的发展方向仍然需要建立在传统优势和自身办学

地方新闻传播特点

地方新闻传播特点 1、地方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 第一,地方性原则。地方新闻传播中的地方性指的是生活习俗特色、语言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环境特色和地域特色等方面与其他新闻类型存在的差异,所以,地方新闻传播过程应符合地方性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保证其所制作的新闻更加符合地方观众的需要,更具有亲切感,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地方特色。第二,新鲜性原则。对于地方新闻的传播过程来说,因其距离新闻发生的现场更近,因而地方新闻具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性优势,然而,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第一是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足,若新闻采编过程遇到较大的困难,则采编人员会畏首畏尾,导致新闻信息的流失;第二是缺乏求新意识,缺乏提炼和挖掘新闻的能力,不愿抢新闻;第三是新闻的传播条件受到限制;第四是新闻传播版面有限,导致新鲜性流失。因此,地方新闻采编人员应主动提高其提炼和挖掘新闻的能力,抓住新闻的新鲜性,提高地方新闻的传播质量。第三,客观性原则。新闻的客观性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其与新闻信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脱离了客观性的新闻就失去了真实性。地方新闻传播过程的客观性原则,需要从下述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是在客观性报道中融入指导性新闻,尤其是地市级报纸通常为机关把,因而其基本功能为新闻的指导性,而要避免盲目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对客观性原则的基本应用方法进行准确把握,也就是应保证地方新闻传播过程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具体性。第四,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所有新闻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新闻传播权威性提高的基础,因而真实性原则对于新闻工作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地方新闻传播也应遵循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新闻的传播影响力较小,且传播范围有限,因而读者的层次较低,新闻批评能力较差,所以,地方新闻传播中的真实性观众也通常不会进行认真思考。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也是地方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地方新闻的传播范围越小,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就越小,接近性也是观众对新闻价值进行客观衡量的基本标准。不论新闻传播媒体是怎样的级别,都应符合真实性原则,否则就会失去观众的信任。 2、地方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 第一,批评更加困难。由理论方面来看,舆论监督、批评和正面宣传三者之间并非相互对立的,然而,在实际进行批评报道时通常会面临较大的阻力与障碍,与省级和中央新闻媒体相比,地方新闻的传播存在更大的困难,因而所需的勇气也更大。由于地方新闻的传播范围有限,并需要与新闻当事人直接联系。部分批评新闻稿件刚刚出现,便会招致相关当事人的反对,有些当事人甚至会直接动用相关的社会力量对报纸、电视台和电台施加压力。一般情况下,与基层越接近的媒体,其传播批评稿件的难度也会越大,这也是地方媒体较少出现批评性报道的主要原因[1]。第二,参与性更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

网络传播概论-最终版本

网络传播概论 名词解释: 1、信息图表:将信息数据等可视化的一种方式。(含图表、图解、图形、表格、地图、列 表)。(新闻信息图表:它是那些具有新闻价值或者可以传达、解释新闻信息的图表,其特点是形象性与直观性。) 2、网络新闻专题:以网络为平台,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 续报道的形式。 3、社会化媒体营销:是指运用各种社会媒体平台和手段开展的品牌营销、产品销售、客户 服务、企业公关等活动。 4、网络论坛:通常是指以各种话题讨论为主的BBS。它是利用网络手段所开展的一种多对多的交流方式,是网民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也是网民评论的主要栖息地。 5、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也可以说,语义网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还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轻松。 6、微博:也称为微博客,它是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在微博平台上发表简短的消息,这些消息可以即时地传送给关注自己的那些对象。尽管它常常被拿来与博客相比,但微博不是博客的一种简单延伸,它把即时通信、SNS和博客等的特点结合起来,从而在人际交流与公共信息传播方面形成了综合优势。 7、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源于社会组织,社会变化以及由数字信息和通信技术所构成的一个技术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百度)从微观来看,该“网络社会”是从原现实社会中分化出来的比特世界与原子世界分离与统一的新的现实社会。从宏观视之,它是由人们的交往实践主体与主体通过网络这一中介客体构成的一个相互交错或平行的交往大系统,是现代世界交往、互动联系的媒介,是交往实践全球化的共在结构。 8、网络营销: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 9、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问答: 一、网络新闻报道单元 是对日常稿件进行整合的一种手段,常常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由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信息和手段等共同组成一个小的集合,通过他们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达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与新闻专题相比它的规模要小得多,且针对的是各种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日常报道,而不一定是重大报道题材。 作用:(1)克服新闻碎片化现象;(2)体现网络媒体竞争力; 特点:(1)以某一稿件为主干,其他稿件为其服务、报道线索明确;

新闻传播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新闻传播的功能 一、传播的基本功能: 传播信息 一、传播的基本功能:传播信息 二功能说:从功能的角度来看,传播可分两种类型:实用性功能与娱乐性功能,即工具性与消遣性。 工具性传播:为了应付环境,顺利有效地开展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直接有关的一 切行为; 消遣性传播:充实情绪,消除身心疲劳,见解应付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 各种知识,从消遣层次为调剂身心 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个人层次——从工具性传播的角度来看,传播主要是为了解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各种知识;从消遣层次为调剂身心; 组织层次——从工具性传播的角度来看为决策提供依据,协调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从消遣层次开看是调剂组织成员的情绪; 社会层次——从工具性传播来看是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传递社会遗产;从消遣性传播来看是提供娱乐; 四功能说社会传播与大众传播 监视环境 协调社会各部分 传递社会遗产 提供娱乐 二、新闻传播的具体功能 正功能: 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三、实施舆论监督 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负功能 一、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李普曼“两个环境”理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与此相联系,能被人自身直接体验的环境是直接环境,而要通过他人才能间接体验到的环境叫“间接环境”,现实社会中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主要由大众媒介造成,当媒介(有意或无意)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不仅如此还视为现实环境而展开显示的行动,难免制造出悲剧。 二、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麦克卢汉“地球村”理论: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经跨越时空限制,使信息在瞬间即可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一个小村庄,村民即人类之间的互相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其方便,人们虽然距离遥远却联系日益紧

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笔记,重点。

导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法 法:由国家创制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律:在我国,就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体系: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宪法为基础,各个不同法律部门组成一个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容和谐,形式完整的有机整体,称之为法律体系。 二.新闻传播法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含义: 1.任何权利主体在享有某一权利的时候,必须同时承担一定的义务 2.任何权利主体的法定义务,对它在法律关系上对应的主体来说,就是法定义务。 公法和司法: 公法 包含:宪法,行政法,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表现形式: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司法 包含:民法,商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表现形式:平等,自愿,公平,一方不能强制另一方。 新闻传播活动法律关系中既有公法关系,又有司法关系,有时还会发生重合和交叉(eg:公民通过媒介批评政府官员引起的名誉纠纷) 第三节:我国新闻法的渊源 我国法律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律,我国参加或与外国缔结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等。 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过特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是制定普通法律的法律基础,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石。(当然也是新闻传播法的基石) 法律:在我国,法律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法律一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 基本法律包括: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调整社会生活中重大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三组最重要的基本法: 《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 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作为最高的禁止性规范,包含了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约束和对妨害新闻传播活动犯罪的制裁。 民法: 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读书笔记

第一章互联网时代的雇佣关系——通过联盟重建信任与忠诚 1、联盟 (1)理想的雇佣关系框架应鼓励员工发展个人人脉,勇于开拓实干,而不是成为唯利是图的跳槽专业户。(使雇主与员工之间从商业交易转变为互惠关系的框架) (2)在联盟中,雇主和员工建立的关系基于他们为对方增加价值的能力。 雇主需要告诉员工:只要你让我们的公司更有价值,我们就会让你更有价值(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上更抢手) 员工需要告诉雇主:如果公司帮助我的事业发展壮大,我就会帮助公司发展壮大。 2、我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家庭 在真正的家庭中,父母不能开除自己的子女。团队有明确的目标,成员们为了这个目标聚到一起,但团队成员的构成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更像是一个团队而非家庭。 3、从开创型人才中获得价值 开创型员工指的是拥有创始人思维的员工。 —————————————————————————————————————— 第二章任期制——设计渐进性承诺 1、任期制:制定一个任务目标,让双方都能长期受益。 (1)在招募顶尖人才时,提供【有具体收益和成果的明确任期】优于“你将获得宝贵经验”这样模糊的承诺。 (2)任期制的方法是:提出一项具体任务、提高实际技能、建立新关系等等。 2、通过诚实对话建立信任 (1)“我的员工可能在某个时间离开公司”,承认这一事实,创造开诚布公的氛围,与员工谈论未来的工作。 (2)你应该雇佣你能找到的最优秀的人才,然后,创造环境让优秀人才决定留下并专心投入工作。 3、三类任期 (1)轮转期:不是根据员工情况定制,往往是高度可换的。 第一类轮转期:有期限的标准化培训,通常针对入门级员工。如新员工培训 第二类轮转期:高度标准化且基本上程序化的。适用于所有职业阶段的员工。多数蓝领工作。 (2)转变期 转变期是个性化的,其核心承诺是“员工将有机会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所效力的公司”。 ①一般来说,转变期持续2-5年。任期第一年让你获得该职位的重要背景知识,第二年是在转变过程中烙下你的鲜明印记,第三年至第五年是取得成功并再接再厉——或者当情况发展不符合你的预期时及时转变方向。 【2年进行学习,2年完成工作,1年安排过渡】 ②另一种转变期计划是为员工提供有意义的内部流动的方式,帮助员工培养既有助于他们又有助于公司的不同技能。

浅谈互联网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6867732.html, 浅谈互联网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作者:于潇张怡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摘要:众所周知,近些年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媒体的地位不断被挑战。现代人也表现出对互联网新闻传播形式的喜爱与关注。互联网新闻传播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成为继传统媒体之后的最新形式,发展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相比,其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减退,甚至暴露出越来越多传统局限和弊端。本文将就互联网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传统媒体;影响分析 引言 互联网媒体是互联网技术全面發展的重要产物,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形式彻底扭转了现代人对新闻的认知与接受方式。现代人随时能够了解到全球范围内的最新新闻消息,而且是以新媒体的创新形式,这与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推广与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其都会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优势分析 互联网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面对的是同一对象,互联网新闻传播形式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冲击力量。互联网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互联网新闻传播能够同步实现文字、视频、音乐以及图片等多种方式,让大众同时通过多种形式来了解新闻内容。以下是关于互联网新闻传播优势的具体分析: 1、数字化是最显著的特征 在互联网新闻传播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数字化。笔者通过调查与研究相关文献,了解到在数字化时代,一个行业前景如何,其最终决定因素便在于其转化数字的能力。互联网新闻传播最大的特征便是数字化。 2、双向互动 众所周知,在现代人生活中关于互联网新闻媒体的选择非常之多。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网站,广大用户选择何种网络媒体网站,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无论哪种互联网新闻媒体,其都存在着一种共同性质,那就是其都尽可能多地网络了世界范围内的最新新闻,囊括了各行各业的最新信息。互联网新闻媒体最大的优势之一便在于其双向互动性。其所具有的创新性和参与性是传统媒体不可达到的一种标准。在互联网新闻媒体中,其

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

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 一、移动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如果说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创业元年,那么2009年则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元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网易等中国互联网巨头或诞生于1999年,或在当年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这些公司在以后的10年中造就了中国互联网的繁荣与辉煌,使得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57亿,跃居世界第一。2009年,3G牌照发放标志着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截止2011年4月,中国手机用户达到8.89亿人,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3亿人。今后10年,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中国IT界乃至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之一,而拥有足够多的合格人才将成为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民办职业院校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把握得好,可以乘势建立创新竞争优势,摆脱生源恶性竞争的困境,实现20-30年的长治久安。 在PC互联网时代,Microsoft和Intel始终是最大赢家。绝大部分人都在Intel CPU上通过与Windows捆绑的IE浏览器徜徉于互联网。Bill Gates实现了“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每台电脑都在运行Microsoft 软件”的梦想,Intel Inside到互联网的每个机房和终端。但是,当移动互联网的号角吹响时,Microsoft和Intel的优势以同样的摩尔定律

速度锐减。互联网江湖群雄并起,Google、Facebook、Groupon、腾讯这些由年轻人创办的年轻公司在那些老牌IT巨头还没回过神的时候已然成为一方霸主。2011年,凤凰涅磐般的Apple仅仅凭借iPhone 和iPad两款移动互联网产品,使其市值5年内增长 5.3倍,达到Microsoft的1.6倍,一举成为全球最值钱的科技公司;1998年成立的Google市值已经接近Microsoft;而成立仅7年的Facebook估价则已超过Microsoft的25%。 2000年:微软市值2,500亿,诺基亚2,100亿,苹果61亿, Google腾讯在打酱油,扎克伯格刚上哈佛。2005年:微软 2,100亿,诺基亚850亿,苹果450亿,Google1,000亿,腾 讯不到10亿,Facebook刚断脐带。2011年:微软2,300 亿,诺基亚350亿,苹果3,300亿,Google1,970亿,腾讯 400亿,Facebook 600亿。(摘自新浪微博) 顾名思义,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的信息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的关键领域是:网络、终端、服务平台和应用。 1.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是移动互联网的硬件基础,主要由电信运营商提供。尽管移动数据服务早就以短信、彩信等方式存在,但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最重要的移动网络接入是指3G/4G和WLAN。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新媒体是指相对于广播、报纸和影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主要是指在计算机 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下产生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产物。这些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网络媒体;特点 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和第五媒体: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各有特点,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彼此不断地相互渗透、兼容、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一、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迅猛进展, 社会对新闻信息需求剧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 1、多媒体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打破了与传统媒 体之间所有的界限,使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改变了报纸、杂志等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使得新闻能够在视听等方面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新闻多媒化的信息传播。 2、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将新闻信息硬“推”给受众,而在新媒体上,受众可以按自 己意愿进行选择,“拉”出所需新闻信息,彻底改变了“传、受者”的关系。受众可以通过链 接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人际”传播信息的状态。新 传媒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快捷的沟通。但在新媒体上,从先进的信息技术上讲,能够做到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可以浏览信息。 3、信息容量巨大。新媒体提供了受众接受更多新闻信息和自愿发布新闻信息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化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发布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由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新闻传播模式。我们可以实现通过制做相关新闻、再制作新闻专题、在制作新闻资料,一步步地把由新闻引发的社会效果做得完整而且深入。除了新闻信息容量大之外,新媒体还有很多其它特点,比如:可以准确快捷的查询以前的新闻信息、查询相关的新闻新闻和背景材料等等都非常方便。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知识要点

20150111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知识要点(仇筠茜) 一.网络传播技术的历史及发展:技术与社会的视角 1. 网络传播的历史 考点:万维网、蒂姆·博纳斯·李、TCP/IP协议、社交媒体、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阿帕网、大数据 阿帕网是互联网的前身,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阿帕网(ARPA Net) 万维网称为覆盖全球的网络,这些网络的形成需要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和交通,需要他们讲同一种语言,需要同一种传输协议,TCP/IP的诞生,把计算机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语言统一了。这一语言在历史上的诞生,让计算机之间网络之间可以互通有无。 WEB2.0时代,社交媒体包括QQ、微信、微博、BBS、博客、Titter、天涯社区、facebook、人人网、饭否、校园网,这些网站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户参与。交互式、个性化,每个人都是自媒体,这对于传统媒体电视、广播变成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发生和喇叭的时代,带来了怎样的社会变革,人人都是公民记者。用户参与带来了新闻形态的改变。 最典型的代表形态就是社交网络。 考点:ENIAC、EDVAC、UNIVAC、TRADIC的发展,能够辨析电子管与晶体管作为技术基础的差别。 ENIAC1835年,诞生于宾西法西亚大学,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DVAC1949年,第一次实现了诺尔诺依曼的二进制的电子计算机; UNIVAC1951年,实现了第一次商业电子计算机,用于美国人口普查; 上述三阶段都是以电子管技术为基础。 TRADIC1954年,诞生晶体管计算机,相比电子管有便捷性,体积非常小,有了晶体管才有了今天的笔记本电脑。 2. 网络传播的典型形态:记录生活、虚拟世界、增强现实、镜像世界。 知识点:辨析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 技术发展决定社会变迁,技术样态决定社会样态(技术决定论,马歇尔·麦克卢汉);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社会需求决定技术样态(社会决定论)。技术与文化互动论,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考点:理解BBS、微博、微信订阅号等网络媒体平台的传播形态。 新兴媒体的特征:1)数字化,二进制,0和1构成的计算机代码等;2)多媒体,包括文字、动画、视频、超链接;如判断题:文字不能被整合为多媒体,此题表述是错误的。3)互动化,互通有无(《穹顶之下》);4)网络化,节点、参与;5)个性化 所有的旧媒体曾经都是新媒体,判断:对的。 考点:六度空间理论、超文本 六度分割理论,也称为小世界现象,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通过试验发现平均只需要六个人就可以联系上两个互联不熟悉的陌生人。如Facebook、人人网、校内网、Titter微博就是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一种互联网应用。

(广告传媒)新闻媒介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 (一)定义: 媒介动作流程图新闻传播媒介指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中介,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是用来表达某种含义的静态的或动态的任何物体和物体排列。 (二)新闻媒介的类型 i. 报纸 ii. 广播 iii. 电视 iv. 互联网 v. 通讯社 vi. 手机 (三)分类说明下: I、报纸 ①报纸是视觉媒介 ②报纸的保存性强 ③报纸的选择性强 ④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 ⑤报纸的工作程序多而复杂,因而时效性较差 ⑥报纸借文字传播,要求读者有文化,限制了读者范围 ⑦报纸的感染力较弱,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逼真。II、广播

广播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等,可以充分展示广播新闻的个性色彩,而广播自身非语言符号音响、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实时应用,更能显现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受性,它甚至可以通过听众的想象和推理塑造出在场的感觉。广播声音符号的优势和劣势始终相伴;声音语言的口头化是得其不容易像文字那样做深度报道。 总结起来,就是:广播视听觉媒介,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广播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广播渗透性好,影响面广,可以不受空间和条件的限制;广播的保存性弱、选择性弱。 III、电视 电视与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拥有的收受者最多,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媒介。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齐集荧屏,以全能语言的方式让人们同时可以接受声像和文字传播;而它另一突出特点是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这就极大地扩展了收受人群的范围,把新闻传播带入了一个普遍收受的时代。与报纸的文字信息相比,电视的图像语言更具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激作用和力量。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绕过人们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指向人们内心,引发心灵的震撼,产生及时效应。它不仅使得观众的现场干增强,同时大大强化了新闻的可信性。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重大新闻或重大新闻的部分细节并不总是可以看得见的,这就意味着电视无法用自己特有的画面方式进行记录,事实上电视不能展现自

新闻传播法教程 总结

名词解释(5‘×5个 1、新闻传播法:广义上来讲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所有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 包括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等各个法律部门中所有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文件条款。是跨越多个部门具有多种法源的许多法律规范的集合体。狭义上来说是指规范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专门性法律,如“新闻法”、“报刊 法”、“广播电视法”等。 2、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 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煽动危害国家:包括五项罪名,一是煽动分裂国家罪,二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罪,三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四是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五是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 4、表达权(不一定是名词解释):表达权的核心是一项政治权利,公民运用出版 物新闻媒介行驶表达权属于出版自由的范畴。 5、著作权:即版权,是指公民、法人依照法律规定对于自己的科学或文学、艺术 等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 简答题(8‘×5个 1、知情权里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分别是什么? 消极权力是指对自然存在的信息,公民可以自由地寻求、获取,国家、社会、他人只是承担了(消极的)不予干预、妨碍的义务、积极权利是指有关信息本来是应当让公众知悉的,但是现在它被控制在特定单位或人士手里,知情权必须借助他们的积极行为才能实现。 2、新闻法制建设的难点? 1 法的刚性和意识形态的弹性矛盾 2 新闻媒介社会控制功能与表达功能的矛盾 3 权利的普遍性和权力的等级性矛盾 4 法的稳定性和舆论导向的随机性的矛盾 5 随即调控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3、新闻侵权的要素、表现形式? 要素以及表现形式 1 侵权言论已经发表 2言论有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违法性质 3 言路具有特定指向 4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4、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原则? 1 为学习、研究和教学科研目的而使用 2 为新闻传播而使用 3 其他公益使用 4 免费表演 5 特定群体使用 论述题(15‘+20’ 1、如何避免新闻审判 1 变以侦查破案为中心为以审判为中心 2 变单向度宣传为中立平衡报道 3 变激情诉求为理性讨论 2、党的纪律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法律、纪律和道德)? 1 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展开和进行 2新闻舆论监督不近视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而且是党和政府推动和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所以需要党和各级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3 要注重社会效果,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 4 舆论监督的力量来自事实 开放式思考 1突发事件(证券) 2陈永洲(诽谤、新闻侵权、法人人格权)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传媒2021年1月《网络新闻传播概论》课程考试离线作业考核试题33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共10分) 1. 关于网络公关和网络广告的关系,下列不准确的是__D______。 A.网络公关与网络广告的传播目的不同。 B.网络公关与网络广告的传播手段有差异。 C.网络广告的主要传播内容是对产品特点及性能的描述。 D.网络公关的目的是带来直接的营业收入。 2. 网络广告效果的衡量有点击数、点进率、独立访客、印象数等指标,对这些指标测量的精确程度排序由高到低应该是_____C_______。 A.独立访客>印象数>点进率>点击数 B.独立访客>点进率>印象数>点击数 C.点进率>印象数>独立访客>点击数 D.点进率>独立访客>印象数>点击数 3. 下列_________A________现象属于网络“恶搞”。 A. 将电影《无极》改编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B. 网民发动搜索,监督陕西官员“表叔”的贪腐行为。

C. 民众的网络表达影响了“马加爵杀人案”的审判结果。 D.不满电影《刺杀金正恩》表达的思想,网络黑客攻击制片商索尼影业内部网站。 4.下列关于“网络中立”(Net Neutrality)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C____。 A. 这一原则要求平等对待所有互联网内容和访问,防止运营商从商业利益出发控制传输数据的优先级,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中立性”。 B.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于2017年推翻了奥巴马政府历时多年推出的“网络中立”规定,但该决定遭到多家网络科技公司和民众的普遍反对。 C. “网络中立”政策仍然存在争议,我国互联网治理应辩证对待、逐步明晰该理念对中国国情的借鉴意义。 D.“网络中立”是美国新自由主义在互联网信息通信领域的体现,对我国的互联网治理没有参照意义。 5.网民在网络上对热点事件的讨论,其本质是____C___________。 A. 情感和观点共同传播的过程。 B. 事实的传播过程。 C. 事实和意见共同传播的过程。

企业新闻传播的作用

2012年第2期 /企业新闻传播,就是借助大众媒体,以新闻报道的 方式把企业目标信息传播出去。 因为这个传播是对企业目标信息(企业目标信息是指企业希望传播出去的信 息、经过过滤的信息)的传播,所以它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新闻。企业新闻传播是一种营销形式,是将营销以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又被称为“新闻营销”。由此可见,作为企业新闻传播,新闻是形式,营销才是本质。企业新闻的特性企业新闻传播是企业最有公信力的品牌传播方式。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许多企业成立了职能部门负责市场 推广、 媒体宣传和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新闻就是有关企业内部近期发生的事件。既然是新闻就一定要遵循新闻的一般性原则,即新闻的共性。企业的新闻传播,是不同 于报刊、 电视、网络等社会媒体的新闻宣传,企业的新闻宣传必需有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以企业服务为目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其他新闻媒体宣传自己的企业,但是却不能取而代之,这就是企业新闻传播与其他媒体新闻 传播的本质区别。 因此,企业新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明确认知企业新闻的特性,对于企业正确进行新闻传播,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新闻传播的意义 企业新闻传播具备的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远远 优于广告。对公众来说, 新闻就意味着重要事件,因此,企业或产品信息借助新闻形式进行快速传播,其传播力度和权威力度是广告所无法比拟的。同时,新闻具有二次传播的特点,企业一次投入,可长期获益。 1.为企业带来客户群 辟有权威性的资讯网站的企业相关新闻,能够产生直接的点击和搜索行为,能给企业带来直接客户,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2.增加企业信任度 部分企业老板喜欢通过搜索企业信息,查看企业新闻动态来判断一家企业的实力,如果在资讯网站和报刊杂志上出现大量对企业正面或有影响力的报道,客户就会对企业产生很强的信任感。 3.提升企业的传播力度 新鲜快捷的企业新闻对网站及报刊来说,是非常理想的新闻素材,他们都乐于进行刊播或转载。由于企业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传播,肯定会提升企业的传播力度。 企业新闻传播的原则 1.为企业服务的原则 企业新闻是反映企业内部各种有影响事件的报道, 57

互联网的兴起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互联网的兴起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班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一班姓名:张静怡学号:1260110032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全球各主要国家狂飙猛进,并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令人诧异的改变。网络已成为网民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CNNIC今年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现有上网用户总人数达7 950万,其中70.9%的人经常在网上获取新闻信息。据Editor&Publisher杂志的研究发现:约有1/3的网络新闻读者对传统媒体失去兴趣。其中,电视收视人数已下降35%,无线广播听众下降25%,报纸订户下降18%。网络传播的发展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暗藏着互联网的解构力量,并对传统新闻媒介实现其社会功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的影响世界交往理论新闻传播的意义在现代传播学形成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他们的著作中,从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上,研究了人类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各种现象。他们从三个方面谈到了交往所产生的社会作用:首先,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部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粘合剂。第二,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往,缩短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最后,交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交往”,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益同步化。 一、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信息产业居主导地位。 20世纪,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吧人类带进了“电子传播”时代,广播、电视、通讯卫星、互联网……一次又一次的传播方式的“突破境界”,使人类的视觉和听觉不断地得到延伸。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它集中了人类传播史上所有传播媒介的优势,同时,在空间压缩性、内容海量行、双向互动性、开放性和多媒体性等方面有具有其它传播媒介不具备的特点,它就像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把整个世界覆盖起来,使人类曾经梦想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地球村”等神话成为现实。不同文明和文化通过网络传播不断的沟通、交流、对话、碰撞和整合,有力地促进了全人类文明的延续和文化的发展。可以说,网络传播既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精神交往的客观需要,同时它又在拓宽全人类和全社会精神交往的范围和深度,提高精神交往的水平和质量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当今世界,互联网成为了人们越来越主要和普遍的交往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工具,也是一种新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上网来获取信息、学习、聊天、玩游戏、进行各种文化消费和从事各种形式的文字和艺术创作。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交往的要求都能够在网上得到很大程度的体现和满足。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具有物理时空不具备的许多优点,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时间消灭空间”理论也体现在这里。 二、资源结构发生变化,知识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极其重 要的资源。 在“世界交往”理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很早就意识到了任何适宜的新媒介的发明对于形成世界市场的巨大影响。新工具的发明引起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创造新的历史活动。当前,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介,已成为了互联网的新贵。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无论名人还是普通大众,大家都在一个平台内交流分享信息,很多人甚至坐个公交,吃个饭也要发到微博上告诉网友,并乐此不疲。由此可见,人们对微薄的喜爱,这让人不得不

以新闻立法规范媒介行为

以新闻立法规范媒介行为 随着新闻媒介对案件报道介入的增多,媒介审判越发成为公众对媒介行为关注的焦点。关于媒介审判,魏永征教授认为: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报道正在审理中的案件时超越法律规定,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侵犯人权的现象。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刑事案件报道中。主要表现为在案件审理前或判决前就在新闻报道中抢先对案件进行确定式报道,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量刑等结论。新闻媒介究竟应如何规范自身行为,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监督、舆论引导作用,引发学界和业界的深入思考,通过新闻立法而规范媒介行为的呼声不断走高。 媒介审判:规范媒介行为的起点 1. 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特点 (1)事件主体多具显着性 纵观我国近些年被热议的媒介审判现象不难发现,构成此类现象的事件主体基本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主体的显着性较强,都是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和反馈的热点事件或人物。 2011年的“药家鑫案”堪称媒介审判的代表。该案被媒介报道后,因其残忍恶劣的作案行径,成为当地的区域性话题。然而随着媒介曝光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采访受害人家属、撰写主

观性评论文章等介入性内容不断出现,公众情绪被极大程度煽动,这种群体情绪迅速蔓延,甚至淹没了一些媒介关于真相的挖掘。 (2)网民意见影响力增强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受众被赋予更自由的媒介话语权。互联网为受众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言论自由时代,而微博的兴盛更是让每个受众真正变身新媒介用户,握紧话筒,随时随地发表意见,网民意见逐渐开始发挥强有力的舆论影响,在新的媒介生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由于网友基数众多,优势意见往往会形成螺旋效应迅速扩散,最终演变为“压力集团”,反过来对媒介和相关涉事方施压。 因而在一些媒介审判现象中,总能看到媒介以“舆论”之名发声。很多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在审理判决过程中,网民意见也于无形中对司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2. 我国媒介审判现象影响 (1)损害司法公平公正 媒介审判最直接也是最显见的影响就是损害司法公平公正。在案件调查审理和判决的过程中,公平公正是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机构在履行职责时应予首先保证的前提。然而媒介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和评论却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司法。在媒介审判中,媒介所认定的事实往往来源于线人爆料、记者采访等方式获得的案件事实,相对于司法程序的法定证据事实而言,没有充分的客观依据和逻辑判断,缺乏合法性和客观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实用型人才培养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实用型人才培养 一、移动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如果说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创业元年,那么2009年则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元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网易等中国互联网巨头或诞生于1999年,或在当年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这些公司在以后的10年中造就了中国互联网的繁荣与辉煌,使得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57亿,跃居世界第一。2009年,3G牌照发放标志着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截止2011年4月,中国手机用户达到8.89亿人,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3亿人。今后10年,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中国IT界乃至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之一,而拥有足够多的合格人才将成为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民办职业院校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把握得好,可以乘势建立创新竞争优势,摆脱生源恶性竞争的困境,实现20-30年的长治久安。 在PC互联网时代,Microsoft和Intel始终是最大赢家。绝大部分人都在Intel CPU上通过与Windows捆绑的IE浏览器徜徉于互联网。Bill Gates实现了“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每台电脑都在运行Microsoft软件”的梦想,Intel Inside到互联网的每个机房和终端。但是,当移动互联网的号角吹响时,Microsoft和Intel 的优势以同样的摩尔定律速度锐减。互联网江湖群雄并起,Google、Facebook、Groupon、腾讯这些由年轻人创办的年轻公司在那些老牌IT巨头还没回过神的时候已然成为一方霸主。2011年,凤凰涅磐般的Apple仅仅凭借iPhone和iPad两款移动互联网产品,使其市值5年内增长5.3倍,达到Microsoft的1.6倍,一举成为全球最值钱的科技公司;1998年成立的Google市值已经接近Microsoft;而成立仅7年的Facebook估价则已超过Microsoft的25%。 2000年:微软市值2,500亿,诺基亚2,100亿,苹果61亿,Google腾讯在打酱 油,扎克伯格刚上哈佛。2005年:微软2,100亿,诺基亚850亿,苹果450亿, Google1,000亿,腾讯不到10亿,Facebook刚断脐带。2011年:微软2,300 亿,诺基亚350亿,苹果3,300亿,Google1,970亿,腾讯400亿,Facebook600 亿。(摘自新浪微博) 顾名思义,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的信息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的关键领域是:网络、终端、服务平台和应用。

互联网新闻传播服务方案V1.0

阿拉町(中国)互联网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东莞市南城区第一国际财富中心 F 座 14 层

为什么选择阿拉町新闻传播服务?
什么是互联网新闻传播? 互联网新闻传播是指:在营销宣传中通过新闻的形式和手法,借助互联网媒体的传播优势,多层面地 诠释企业理念、品牌文化、产品信息、利益承诺,传播行业资讯,引领消费风向,指导购买,有效综合运 用新闻报道的传播手段,将企业广告信息进行有效传播。互联网新闻传播这种模式非常有利于引导市场消 费,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塑造品牌的美誉度和公信力。 互联网新闻传播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新闻是对一个企业正面形象,权威的报道。它更容易让人们接受你的产品形象以及性质,新闻传播 更像是婚礼上的牧师,它的每一句话都权威而感性,让每个人愉悦,这也是新闻稿件的一种技巧。新闻稿 件摆脱了硬邦邦的广告,更容易被人接受。
企业开展新闻传播的意义? 美誉度:企业的传统广告推广只能给企业带来知名度(关注度) ,而美誉度(公信力)才能给企业带来销 量与利润; 互动性:利用新闻帮助企业去互动潜在客户。新闻的营销的目的有二:一、达到品牌营销,二、负面新闻, 澄清事实;通过新闻传播,增加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以实现企业产品与消费者的心理对话; 传播性:为企业传递有价值的新闻传播,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播性; 嵌入性:嵌入式广告植入,更加激起了网友挖掘企业的广告植入点,从而了解并传递企业的品牌; 炒作性: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从而达到为企业宣传造势; 持续性:新闻传播是一个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过程,它是一个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人们对企业 认知、品牌好感度、购买欲望、消费行为等等一系列的过程; 及时性:推陈出新,及时借助一切的可营销手段。
新闻传播应该把握的要点是? 真实永远是一个新闻传播的主旋律,如果因为一时恶意炒作炮制了假新闻最终都会受到网友的制裁。 好的新闻传播是讲故事,让用户群通过故事了解到你的产品并因为故事而喜欢上你的产品,因为好的新闻 传播提供了有用的资讯和能够诱导用户当做谈资去传播这个资讯。阿拉町专业媒体新闻记者团队时刻抱着 对客户企业负责的态度进行写作,更重要的是用新闻的视角对企业优点进行报道,保证新闻价值——这是 新闻稿写作的第一要素。 新闻传播可以从哪些方向着手?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摘要: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经历了从原始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再唐以前,主要的传播方式分两种,即文字载体和非文字载体。在唐以后,新闻活动逐渐形成体系,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里,封建极权统治下的新闻传播活动呈现出多样化,快速及时的特点们这些朝代无不加大对新闻传播的管理制度,使之成为辅助统治的工具。在各自的特点之下,又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成年代久远,文字载体与非文字载体并行并长期存在。〔2〕生产力与推动新闻传播的发展传播手段不断提高。 〔3〕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掌握在封建政府手中,民办“小报”长期依附于官报,虽有民办之名,但无民办之实,既无评论,也很 少有来自民间的信息。 关键词:新闻传播口头传播实物传播新闻传播的制度特点. 特点一:形成年代久远,文字载体与非文字载体并行,长期存在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在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唐朝为分界线划分。在唐朝之前,新闻传播的方式主要是非文字载体,文字载体是次重点传播方式。在非文字载体中,拟态与手势在古代的社会里被广泛使用,大量存在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闻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古老的传播方式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社会信息需求,所以就出现了实物传播,特定借代物的广泛使用,说明新闻传播的方法途径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传播活动的频繁和传播技术的进

步,逐渐就形成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传播。媒介形态的丰富,使人们的新闻传播活动在更宽泛的地域内进行,传播更为丰富的思想文化。 两汉时期已经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邮驿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封建政府内部的信息传播体系更加完善。在汉朝时候出现了“邸”这一机构,但还不具备发布官报的职能。在此后的三国魏晋时代,由于战乱频繁,政府对邮驿制度十分重视,广设驿站就是其表现之一。在这期间,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但为了及时获取军事信息,及早作出战略准备,烽燧这种传统的报警手段,被继续沿用,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唐朝以后,开始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出现政府官报—进奏院状。此后,有出现了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报纸作为一种辅助统治的工具开始被使用在政治军事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烽燧,露布,檄文,榜文和告示,刊登的内容,都是人们政治社会生活中关注的焦点。时间推进到宋代,就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随之还出现了新闻检查的制度。与唐的进奏院状相比,它的制度更成熟,具有更多报纸的特征和封建政府官报的色彩。在宋代逐渐形成的城市经济中,商品活动活跃,由于对商品信息的需求,在民间出现了小报,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合法的信息传播。但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的局面,满足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治信息的需要,也得到了一部分的支持,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的。但实传播也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随着印刷术的改进,书记被大量的印制,这就是的新闻传播的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