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和栽培密度对双高大豆品种牡丰7号光合特性的影响
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Envr nm e ale e t o e d a a iy o g — o ls yb a io nt f c n yil nd qu lt fhi h - i o e n
冯 丽娟 朱 洪德 于洪久 , ,
(.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 院 大庆 13 1 2 黑龙江省农 科院农村能源研究所 哈尔滨 10 8 ) 6 39;. 50 6
摘要: 采用 4因素 4水平正交试 验 , 研究 了高油大豆品种 、 密度、 施肥水平 、 播期对产量和品质 的影 响。结果表
维普资讯
20 0 8年 6月
中 国油料作物学报
C ieejun l f i co ce c s hn s r a o l rpsin e o o
20 , ( )2 6—2 1 0 83 2 :0 0 1
栽培措施对 高油大豆产量及 品质性状 的影 响
明, 高油大豆的脂肪、 白质及蛋脂总量 主要受 品种 自身 的遗传 因素 影响 , 蛋 其次 是播期 的影 响; 而施 肥水平 对高油 大豆 的产量影 响较大 ;7种 氨基 酸中 , 1 除丝氨酸 、 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受 品种因素影响较大外 , 它 1 氨基酸及 胱 其 4种
氨基酸总量均受播期 因素影响较大 , 而各种脂肪 酸含量主要是 由品种 自身的遗传 因素控 制的。 关键词 : 油大豆 ; 高 密 t Th fe t fv re y,d n i s r c : e e cs o a i t e st y,friie e esa d s wi g d t n t g e t z r lv l n o n a e o he hih—ols y e n yed a d l i o b a i l n q aiy we e su id i ed e p rme t n t i e e r h,olc n e t r t i o e ta oa o t n fp ti u l r t d e n f l x e i n .I s r s a c t i h i o t n ,p o en c ntn nd ttlc n e to r en o n i fhih—ols y e n we e d tr n d ma n yby g n t a t r a d olo g i o b a r e e mi e i l e e c f co s,a d s c nd b o n ae F riie e e i n e o y s wi g d t. e tlz rlv l ha ra e fe to ih—ols y a il d g e tr efc n hg i o be n yed.Amo g t e fco swh c fe td 1 mi c d n h a tr i h a c e 7 a noa i s,Se r,Cy n t s a d Me c ntnt r e t d mo e b erg nei a tr ;o e 4 a n cd d t e tt i c d c ntn swe e a- o e swe e a ce r y t i e tcf co f h s h t r1 mi o a i s a oa a no a i o e t r f n h l m
密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基金项 目: 内蒙 古教 育厅 ( Jy8 8 , 家公 益 性 行 业 ( 业 ) 研 N z0 06) 国 农 科
专项经费项 目(0 8 3 2 ) 2 0 0 0 8
而降低。在一定密度 范围内( ~ 3 , M1 M ) 产量随着 密度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M3产 量 最 高 达 38 5 2 k/ 1 . 2 g
h 当密度 增加 到一 定程 度 则产量 开始 下 降。 m,
绿素含量 则 随着 密度 的升 高而 降低 ; 瓯和 认 戴 为, 合理 的密 度具 有较 好 的冠层 结 构 , 高 了群体 光 提 能利用率从而提高大豆的群体生产能力 , 获得较高 的产 量 ; 以农 等 _ 认 为 , 育 后 期 植 株 维 持 较 大 苗 8 J 生 的叶面积指数是大豆获得高产 的重要标 志之一 ; 张 伟等 通 过研究 不 同密度 群 体 显 示 , 植 密 度 过 大 种 时 , 大 叶面 积指 数 出现早 、 升快 、 最 上 但下 降也 快 ; 杜 维广 。 。认为 大 豆 下 部 叶 片 最 大光 合 速 率 持续 时 间
A r utr nvri , r i 50 0 H i nj g 。 C i od Ha i)C . Ld H bn10 6 , el gi g gi l a U ie t Ha n10 3 , e og a ;Mc anF os( r n o ,t , a i 5 0 0 H inj n ; c ul sy b l i n b r o a
摘
要
以垦 丰 1 6为试材 , 3 Y h 3 在 07  ̄/ m 、3
不同密度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料 .
的变化 呈现 先升 高 后 降 低 的 变化 规 律 , 中 叶绿 其 素 含量 最 高 值 出 现 在 鼓 粒 盛 期 ( 。 。而 从 鼓 粒 R) 盛 期 ( 之 后 到 成 熟 期 ( 叶 绿 素 含 量 急 剧 下 R) R ) 降到 最低值 。分 析 比较不 同种 植 密度下 的 叶绿素 ∞ ; ∞ 穹 ∞ 坫 含量 变化 可知 , V 期 和 R 期 不 同密 度 所 对 应 在 的 叶绿素 含量 之 间差 别 不 大 , 从 V 之 后 到 R 而 期之 前 则表 现 出 明显 的差 异 , R 期 呈 现 B 在 4密 度下 的 叶绿 素 含 量 最 高 , 3次 之 , 1最 小 , 高 B B 即 密度 下 的叶绿 素含 量要 大 于低密 度下 的 叶绿素 含 量 。而 在 R 和 R 期 又 与 R 期 有 所 不 同 , 种 植 低 密 度 的大 豆 叶 片 叶 绿 素 含 量 高 于 高 密 度 下 的 含 量 。这是 由于 随着 生 育期 的推 进 , 株 所 需 的营 植 养 物 质 越 来 越 多 , 相 同 的 种 植 面 积 下 , 植 密 度 在 种 小 的 大豆植 株更 能得 到充 足 的营养 物质供 应 。
化 , R 期 达 到 最 大 值 。 种植 密度 对 叶 绿 素含 量 的 影 响是 , V 之 后 到 融 期 之 前 表 现 出 明 显 差 异 , 密度 的 在 从 低 叶绿 素含 量 高 于 高 密度 的 叶绿 素含 量 , 一 定 密度 范 围 内 , 着 种植 密 度 的 增加 光 合 速 率 降 低 , 间 C z 在 随 胞 O 浓度 升 高 , 体 叶 面 积 指 数 变大 , 株 干物 质 积 累 量 逐 渐 减 少。 蒸 腾 速 率 和 气 孔 导 度 变化 趋 势 基 本 相 同 , 着 种 群 单 随
密度对不同品种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22期经济作物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MNUB202001);牡丹江师范学院“十四五”双一流学科建设揭榜挂帅项目(MSYSYL2022018);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工程项目(SJGY20220619)。
作者简介刘晗(1999—),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的逆境生理研究。
*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23-08-28密度对不同品种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刘晗李傲宇李瑞敏于爽*(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为分析播种密度与不同品种大豆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不同品种大豆之间的差异性响应,以大豆的4个品种(省原豆1号、合农77、吉育204、黑农48)为试验材料,设5和10cm 株距双处理随机区组,对大豆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大豆的株高、主茎分枝、单株荚数、单株荚粒数和百粒重有一定影响。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4个品种的株高均呈上升趋势,大多数品种的主茎分枝、单株荚数、单株荚粒数和百粒重呈下降趋势。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大豆品种的单株粒重与单株荚数和单株荚粒数以及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植株节数与株高和单株荚数以及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株高和底荚高度以及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同一密度下产量表现为吉育204>黑农48>合农77>省原豆1号。
吉育204相对于其他3个品种充实程度最高、长势最好。
关键词大豆;种植密度;品种;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S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22-0035-05大豆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居民获取优质植物油和蛋白的主要来源,是东北地区农民首选的农作物栽种类型[1]。
大豆的生产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品种、气候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等。
大豆栽培技术的进步革新对于大豆产量的增加以及我国大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意义重大[2]。
大豆是一种密植作物,在有限种植面积中,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并选用优质品种,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3]。
不同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4(4):517-522VOL.54NO.42023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doi:10.3969/j.issn.1000-2324.2023.04.006不同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徐东进1,2,童孟军1,2*1.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13002.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1300摘要:为探索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栽培密度的组合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提升大豆栽培生产效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大豆产量。
本文以鲜食秋大豆品种萧农秋艳为试验材料,考察不同栽培密度(10,15,20万株·hm-2)和氮肥施用量(75,112.5,150kg·hm-2)组合对大豆光合性能,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栽培密度为15万株·hm-2,氮肥施用量为112.5kg·hm-2处理下,萧农秋艳大豆产量较高,农艺性状较好,光合性能较强。
较常规氮肥施用量减少25%,配合适当增加栽培密度的措施,萧农秋艳大豆产量较高,植株光合效率较高,农艺性状优良,且对生态环境友好。
关键词:大豆;栽培密度;施肥量;农艺性状;产量中图法分类号:S565.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23)04-0517-06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Densities and Fertilizing Amount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SoybeanXU Dong-jin1,2,TONG Meng-jun1,2*1.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Zhejiang A&F University,Hangzhou311300,China2.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ry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Hangzhou311300,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ount and cultivation desity combinations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in order to increase production efficiency,obtain higher yield and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ment. The vegetable soybean Xiaonongqiuyan was taken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The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were investigated in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cultivation desity(100,150,200thousand plants·hm-2)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ount(75,112.5,150kg·hm-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Xiaononghongyan soybean obtained higher yield,better agronomic traits and stronger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in the condition of cultivation density150 thousand plants·hm-2and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ount112.5kg·hm-2.In sum,decrement nitrogen fertilizer by25% combined increased cultivation density could obtain higher yield and better agronomic traits in Xiaonongqiuyan,and be friendly to ecological enviorment.Keywords:Soybean;cultivation density;fertilizer application;agronomic trait;yield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与经济作物,是人类最重要的植物蛋白与脂肪来源之一,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在世界食品加工行业和饲料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密度对大豆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大 豆产 量是 指 群 体 条 件 下所 获得 的产 量 , 建造 良好 的群体 冠层 结构 有 利于 大豆 群体 对光 能 的利 用 和群 体 内 的气 体 交换 , 于产 量 的提 高非 常重 要… 。 对 研究 表 明 , 层结 构 对 其 太 阳总 辐 射 和 净 光 合效 率 冠
都有 显著 影 响 , 体 冠 层 叶 片 是 影 响 冠 层 透 光状 况 群
小 透射 率 降低 , 光截 获率 、 株粒 数 和百粒 重上 升 而产 量增 加 _ l 。刘 玉 平 等研 究 表 明 , 着 密 度 的增 加 , 随 株高、 叶面积 指 数呈 现上 升 的趋 势 , 单株 干物 质积 累 呈 现下 降 的趋势 l _ l 。 大 豆是 全冠 层具 有生 产力 的作 物 , 5期是 群 体 R
株/m( 3 时, 体产量最高 。 h 2D ) 群
关键 词 :大 豆 ; 层 结 构 ; 合 特 性 ; 量 冠 光 产
中 图 分 类 号 :s6 . 55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6 1 2 1 ) 4 0 50 0 07 0 (0 1o . 7 —6 0
张 晓艳 , 吉到 , 殿 峰 杜 郑
( 龙 江 / - 农 垦 大 学 农 学 院 ,黑 龙 江 大 庆 13 1) 黑 k 639
摘 要 :以垦 农 4号 大 豆 为 试 验 材 料 , 大 田条 件 下 , 究 了 密度 对 大 豆群 体 植 株 形 态 特 征 、 面 积 指 数 、 物 在 研 叶 干 质 重 、 光 率 、 能截 获 量 、 合 速 率 、 腾 速 率 、 孔 导 度 、 叶 重 及 产 量 的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 体 冠 层 结 构 及 光 合 透 光 光 蒸 气 比 群 特 性 存 在 差 异 , 密 度 与 低 密度 群 体 之 间 差 异 显 著 ; 高 、 均 茎 长 及 平 均 柄 长 均 随 着 密度 的 增 加 呈 增 加 趋 势 , 高 株 平 而 节 数 、 均 茎粗 、 均 柄 粗 及 茎 柄 夹 角 均 随 着 密度 的增 加 呈 降 低 趋 势 ; 同层 次 叶 面 积 指 数 、 物 重 及 冠 层 的 光 合 平 平 不 干 有 效 辐 射 截 获 量 随着 密度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面 积 指 数 主 要 集 中在 冠 层 中 上 部 , 物 重 主 要 集 中在 冠 层 中 下部 。 不 叶 干 同层次透光率 、 合速率 、 光 蒸腾 速 率 、 气孔 导 度及 比 叶 重 随 着 密度 增 加 呈 递 减 的 趋 势 。本 试 验 条 件 下 , 密度 为 3 6万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处理
1 2 3 4 5 6 7 8
底荚高
( cm ) 11. 89 14. 58 19. 36 15. 42 15. 93 18. 51 12. 75 10. 88
表 4 不同施 肥处理对大豆产量性状影响
株高
( cm ) 68. 43 76. 13 70. 77 70. 20 71. 77 68. 60 63. 60 52. 40
辽宁农业科学 2010( 4): 28~ 30 Liaon ing Agricu ltura l Sc iences 文章编号: 1002- 1728( 2010) 04- 0028- 03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刘春梅, 张兴梅, 王 鹏, 何淑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9)
荚期
2. 41 2. 11 2. 03 2. 34 2. 09 2. 03 2. 24 2. 17
鼓粒期
1. 92 1. 55 1. 95 1. 87 2. 26 1. 88 2. 38 1. 69
表 2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不同生 育期叶绿素 B 的影响
处理
1 2 3 4 5 6 7 8
苗期
0. 61 0. 65 0. 61 0. 62 0. 61 0. 65 0. 64 0. 70
第 4期
刘春梅等: 不同施肥处理 对大豆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9#
固氮 功 能, 其固 氮 量 占 总 氮 吸 收 量 的 50% ~ 60% 。大量试验研究表明, 根瘤的生长受外源氮 素的影响很大, 适时、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促进大 豆生长和扩大根系, 增加根瘤。过多的施入氮肥 或是在不适宜的阶段施用氮肥, 不仅降低大豆的 共生固氮, 也达不到增产的效果 [ 3~ 6] 。
浅谈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

一、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水平对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一)种植密度对籽粒的影响大豆的种植密度可直接对其籽粒的品质产生影响,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和环境因素,进行合理密植。
大豆植株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可影响植株的生长质量,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则不利于植株个体的生长,导致大豆的籽粒缺乏阳光和养分所结籽粒小。
与此同时,过大的种植密度不利于田间的空气流通,导致大豆植株易患不同程度的虫害,最终使豆粒被害虫咬食,出现虫洞,影响大豆的出售价格。
当大豆的种植密度较小时,植株之间的间隙过大,不能对土地以及养料充分利用,同时密度过小会导致植株数量少,导致大豆在收获期产量不足,影响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确定大豆的种植密度至关重要,因为其决定着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大豆籽粒的品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使用科学的种植技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出大豆的种植密度,提高大豆籽粒的品质。
(二)施肥水平对籽粒的影响在大豆的种植上,施肥水平可影响大豆籽粒的饱满程度、均匀程度以及籽粒色泽。
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主要需在三个阶段对其施肥即基肥、种肥和追肥。
对大豆施基肥,可促保证大豆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籽粒饱满程度。
如果基肥施加不当,会导致大豆在生长过程中缺少磷、钾等元素,缺磷时植株根瘤菌数量少,株体细长、叶厚、叶表不平,严重时全叶变为黄色,使植株不能结荚;缺钾时,植株的叶片在边缘部分出现黄斑,并且斑点逐渐增多扩大,但是叶脉上仍呈现出绿色,最终导致大豆的籽粒缩小,且形态不均匀。
对种肥施加不当时,常导致大豆在生长过程中缺磷和硼等元素,当作物缺硼时,会导致大豆生长发育慢,新叶颜色变浅并且畸形,导致株体顶部的分生区组织停止发育,最终不能开花结荚,影响大豆产量。
追肥是大豆生长关键时期进行,如不能有效进行追肥,可导致大豆生长时期的养分不充足,主要缺乏大量的氮元素,使大豆在鼓豆期缺乏足量的氮元素,豆叶发黄,生长缓慢,使大豆籽粒小,影响大豆的品质,因此,大豆生长过程中的施肥水平对大豆的籽粒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应在不同的阶段对其进行合理施肥,保证大豆正常生长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 土 层 有 机 质 含 量 为 2 . 0 g・ g , 氮 为 9 9 k 全
2 6 ・ g ,全 磷 为 o 7 ・ g . 0g k . 1g k ~, 全 钾 为 2 . 0g k 一。试 验 采 用 裂 区 设 计 ,以 施 肥 水 22 ・g 平 (0 、4 、9 、3 3 0 3 5 3 0 4 5和 4 0k ・ m 为主 区 , 8 g h ) 栽 培密 度 ( 0×1 3 3 0 、 2×1 3 0 、 4× 1 3 × 1 0、6 0 和
关键词 : 肥水平 ; 施 栽培 密 度 ; 高 大豆 ; 丰 7号 ; 合特 性 双 牡 光 中图 分 类 号 : 5 5 1 S 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22 6 ( 0 1 0 — 0 30 1 0 — 7 7 2 1 ) 90 1 - 4
光合作 用是决定 作物产量最 重要 的因素 , 光合 能力 大小直 接影 响作 物 产 量 的高 低 。大豆 是 我 ]
3 × 1 ・ m 为 副 区 。小 区行 长 5m , 8 O株 h ) 6行 区 ,
行 距 6 m, 积 1 . 。 肥 料 均 以 底 肥 施 入 , 5c 面 9 5 m
进一步改 善大 豆群 体 冠层 结构 , 高 光能 利 用率 , 提 最终获得 更 高 的产 量 。前人 对 普通 大 豆冠 层 光合 速率l 、 _ 光合 作用 对 光 强 的反 应l 、 合 速 率 日变 6 ] 7光 ] 化l、 _ 叶面 积指数 变化l 等 与籽粒产 量 的关 系进行 8 ] _ g
不 大 , 含 量 主 要 是 由该 品种 特性 决 定 的 ; 一 定 范 围 内, 丰 7号 群 体 叶 面 积指 数 随 着施 肥 量 和 栽 培 密 度 的 其 在 牡
增 加 而 增加 , 别 在 施 肥 量 为 4 5k ・ m 分 3 g h 和 密 度 为 3 ×1 ・ m 6 O 株 h 时 达 到 最 大 值 ; 花期 光合 速 率 随 着 栽 培 开
处理 可以促进 大豆 相应 生 长 中心 器官 对养 分 的 吸 收[ , 同种植 密度可 以调控大 豆群体 冠层 结构性 4 不 ] 状[ 。所 以 , 理 的施肥 管理和适 宜 的栽培 密度可 5 ] 合
试验 田( 42 E 2 。 1) 行 , 试 土 壤 2 m N4 。6 , 1 93 进 供 0c
1 2 方 法 . 试验 于 2 1 0 0年 在 黑 龙 江 农 业 经 济 职 业 学 院
国重要 的粮食 和经 济作物 , 高大豆群 体光 能利用 提 率_ , 2 特别是 维持 中上部 叶片较大 的光 合速 率及持 ]
续 时间于产 量 的形 成 尤其 重 要l 。不 同 的施肥 3 ]
密度 的增 加 逐 步 降低 , 栽 培 密度 超 过 3 ×1 ・m 结 荚 期 光 合 速 率 随 着 栽 培 密度 的 增 加 逐 步 增 大 , 在 2 O株 h 后 而 结 荚期 光合 速 率 随 着施 肥 量 的 增 加 呈 现 出逐 渐 下 降 的趋 势 ; 着 施 肥 量 的 增 加 , 花 期 叶 片蒸 腾 速 率 表 现 出 随 开 先增 后 降 的 趋 势 , 荚期 表 现 出逐 渐 下 降 的 趋 势 ; 培 密 度 在 3 ×1 3 ×1 ・ m 时 , 丰 7号 结 荚 期 结 栽 O O ~ 6 O株 h 牡 叶 片 蒸腾 速 率 随 着 栽 培 密 度 的 增 加 逐 步 降低 。
科学 院牡 丹 江分 院大 豆室 选育并 提 供 。 供试 氮肥 : 素 ( 纯 N4 ) 磷 肥 : 酸 二 尿 含 6 ; 磷 铵 ( P O 4 , N1 ) 钾 肥 : 含 6 含 8 ; 氯化钾 ( K 含 O 6 ) 均 由牡 丹 江市牡 丰 专用肥 厂 提供 。 2 ,
(. 1 黑龙 江八 一农 垦 大 学 , 龙 江 大庆 1 3 1 ; . 黑 6 3 9 2 黑龙 江农 业 经 济职 业 学 院 , 龙 江 牡 丹 江 黑 174 ;. 5 0 1 3 黑龙 江 省农 业科 学 院 牡 丹 江分 院 , 黑龙 江 牡 丹 江 1 7 4 ) 5 0 1
摘 要 : 用裂 区设 计 , 采 以双 高 大豆 牡 丰 7号 为材 料 , 以施 肥 水 平 ( 0 、 4 、 9 、 3 3 0 3 5 3 0 4 5和 4 0 k ・ m 为 主 区 , 8 g h ) 栽 培 密度 ( 0 0 、 2 1 3 × 1 3 ×1 3 × 1 ・ m 为 副 区 , 究 了施 肥 水 平 和 栽 培 密 度 对 大 豆 3 ×1 3 × 0 、 4 0 、 6 0 和 8 0 株 h ) 研 光 合 特 性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丰 7号 叶 片 叶 绿 素 a 叶 绿 素 b和 总 叶 绿 素 含 量 受 施 肥 量 和 栽 培 密 度 的 影 响 牡 、
黑 龙 江农 业 科 学 2 1 ( ) 1 ~ 1 0 1 9 :3 6
Heln j n r ut rlS in e i gi g Ag i l a ce cs o a c u
不 同施 肥 和栽 培 密 度对 双 高 大 豆 品种 牡 丰 7号 光 合 特 性 的影 响
王 玉 莲 , 克 军 任 海 祥 。 童 淑 媛 宗 春 美 。 杨 , , ,
了较多 的研 究 , 但对 高产 大豆 品种 的光合 特性 研究 还 不 够 深 入 。该 研 究 试 图 通 过 不 同 施 肥 和 种 植 密
度 处理 , 探讨 高产 大豆新 品种牡 丰 7号 的光合 反应
特性, 为高产 大豆栽培 提供理论依 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