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点简介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点简介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点简介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点简介

辉煌同济,百年外语。190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初创之时即设德文科,同济德语教学可谓中国德语教学之缩影。同济外语教学历经百年风雨,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许多著名外语学者在同济外语百年时光隧道中流连。如诗人、翻译家冯至,作家、哲学家陈铨,诗人殷夫,日耳曼学者张威廉,德语学者廖馥君、邱震海等均在此或求学或任教,为同济外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同济大学外语系已开始招生研究生,迄今为止,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有30余年历史,1982年获德语硕士授予权。现已有德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外语语言文学一级硕士授权点1个,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授权点1个,形成健全的外语学科体系。

本学科英语语言学主要涉及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有生成音系学、实验语音学、生成句法学、语用学、语义学、多模态语言研究、功能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翻译美学、翻译学和英美文学等领域,本学科点特色在于形式语言学研究与功能语言学研究并举,这在国内高校中是极为罕见的。其中,音系学研究、功能语言学研究、多模态语言研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德语语言学方向主要集中在德语词汇学和二语习得研究两方面。德语词汇学以德语词汇研究为核心,涵盖德语形态学、构词学,科技德语术语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有关语言理论,并由此扩展到德汉语言比较,中德跨文化交际等方面。二语习得研究包括从传统语法翻译法到交际法、功能交际理论等各种德语教学法研究,尤其是开展对外德语教学在中国的研究,同时开展教育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等理论研究, 具体研究对象可扩展到大纲、教材、测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日语语言学方向在全面了解语言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发展、进一步深化日语语法、词汇以及表达研究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在日语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的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以进一步弄清日语中的复杂的言外之意的表达和对事物的独特的认知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特表达方式,并进一步通过语言理解日本文化,以及研究独特的日本文化对语言表达产生的影响。通过日语与汉语的比较研究,深化和完善现有的翻译理论,并进一步对语料库进行探讨、研究,弄清语料库在日汉语语法、词汇比较研究及中日-日中翻译研究中的作用、功能和局限,为完善现有的语料库提供支持。

本博士点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多项市级、校级科研项目为依托,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科研平台,科研队伍稳定,研究成果颇丰。

本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已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12人。

即:研究方向:

1.英语语言学(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英汉对比、翻译学、外语教学理论及应用、英美文学)

2.德语语言学(含德语专用语研究、德语词汇学、二语习得研究、德国研究与德国文化学)

3.日语语言学(含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翻译理论研究)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 )导师队伍

(德语)(英语)(英语)

(英语)

(德语)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

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1982年恢复学位制后,首批获得海洋地质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成为当时国内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1991年批准设立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2、1993年先后获准设立应用地球物理硕士点和固体地球物理学博

士点,2004-2006年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硕士点。学院下设海洋地质系和地球物理系,现有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拥有海洋科学一级博士授权点。本院海洋地质学科得到国家“九五”和“十五”“211”工程支持和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支持,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建成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实验室以古海洋学与古环境、大陆边缘演化与海洋沉积学、海底资源、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和海底过程与观测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拥有包括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逐渐成为以面向深海和海陆结合为特色、与国际深海研究前沿接轨的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IODP等深海基础研究的国家级基地以及我国深海科学教育的基地。

本院拥有以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和马在田教授为

带头人的优秀学科梯队,其中教授27名(博士生导师

20名),有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各部委跨世纪人才入选者以及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例如,翦知湣(长

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洪

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周祖翼(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者)等均是在各自领域里比较突出的年轻学者,该青年研究群体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资助。

本院的科研工作主要依托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

室。该实验室拥有大型仪器数十余套,包括稳定同位素

比质谱仪、环境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地

球物理数据处理系统等。本院曾经或正在承担国家

“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

项目。尤其是1999年以汪品先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南海

大洋钻探计划ODP184航次的成功实施,使同济大学的深海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外国语学院简介(学院代码310)

外国语学院简介(学院代码310)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自1999年成立以来,筚路蓝缕,开拓进取,致力于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凝练学科专业特色,促进教学和科学研究,开发实训实习资源,开展合作交流。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6名,其中,硕士生导师12人;教授9人,副教授28人,正副教授数约占教职工人数的43%;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在读博士6人,约占教职工人数的2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0人,约占教职工人数的93%;专任教师中,约90%具有国外进修或留学经历。 学科专业:学院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现有翻译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和翻译2个本科专业。翻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信息科技翻译人才。英语本科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主要从重点批次招收文理科学生,重点培养信息科技英语人才。翻译本科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重点培养信息科技翻译人才。 人才培养:学院依托学校信息科学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英语+信息技术+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用英语进行技术沟通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连续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30%以上的毕业生在外向型IT相关企业就业。学生多次在全国和重庆市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写作大赛和全国英语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专业四、八级通过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名列重庆市前茅。 教学科学研究:近5年来,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7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6 项。教师(10余人次)在重庆市讲课比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研究生公共英语》获评重庆市优质课程,《大学英语》、《高级英语》获评重庆市精品课程,《基础英语》、《信息科技英语翻译》获评重庆邮电大学重点课程。

同济大学规划专业课程安排

同济大学规划专业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评估标准》是检查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基本情况的系统化指标, 也是检验城市规划课程安排科学性的重要标准。依照《评估标准》中智育标准的有关条款,我校统合所有课程,调整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课程针对具体智力条目在教学中所负担的作用分为三种类型: 1. 主授课程:解决具体条款的专业核心知识内容教育和基本能力培养; 2. 辅助课程:提供相关知识与背景,支撑主授内容; 3. 实践环节:通过实践过程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 课程相互关系见附表 : 《依照〈评估标准〉中智育标准的有关条款所作课程安排总表》针对课程在不同学习内容所担负的不同角色, 系统分配和组织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 1城市规划设计方面 ⑴城市规划基本原理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的教学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安排上分两类课程一个环节, 两类课程由理论方面的主授课程和辅助课程组成, 首先通过主授课堂讲授, 使学生系统了解并掌握规划目的、任务, 掌握规划必须满足城市的各项功能和居民对城市的物质与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则, 同时通过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等的相关课程的安排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规划必须从国情国策出发,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总体综合效益原则。其次以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结合一定的实践课程, 构成实践环节, 使学生在规划中应用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课程的安排有:

主授课程:《城市规划导引》、《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概论》、《居住环境规划原理》辅助课程:《区域规划概论》、《城市经济》、《城市地理》、《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概论》、《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统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及风景园林规划》、《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建设史》、《社会学》 实践环节:《城市总体规划》、《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毕业设计》、《规划设计实践》、《规划师业务实践》 ⑵城市规划程序与方法 城市规划程序与方法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二方面途径, 一方面专门开设有关原理和知识课程进行课堂讲授, 使学生掌握区域分析、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原理和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城市规划系列课程设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浅到深,从小到大, 使学生有能力参与区域分析及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掌握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构思方法,从确定目标,提出优选方案,制定文件图纸,到审批、实施,管理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课程安排如下: 主授课程:《城市规划原理》、 辅助课程:《居住环境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地理》、《城市经济》、《城市设计概论》、《城市工程地质》、《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城市市政工程系统规划》、《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绿地系统及风景园林规划》 实践环节:《城市总体规划》、《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毕业设计》、《规划设计实践》、《规划师业务实践》。 ⑶综合分析与组织方面

全国体育博士点--介绍

体育博士生点 北体大:四个博士点都有(1987年开始培养体育学博士,招收的一个博士是目前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博士生导师田野教授(1991年毕业)) 上海体院:四个博士点都有(1987年开始培养体育学博士,招收的一个博士是目前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王广虎教授(1993年毕业))

师卢健教授(1997年毕业))) 苏州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1年设立) 福建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1年设立,目前有黄汉升教授、陈俊钦教授、周登嵩教授、李鸿江教授、孙民治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后面三位为首都体育学院的兼职博导,其中孙民治教授已经退休) 东北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姜立嘉教授、张强教授、陈刚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陈小平教授、王培勇教授、张冰教授、仇军教授四位博士生导师,曾经的博导陈希教授已经离开,调任教育部副部长) 浙江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王进教授一位博士生导师,另外,曾经的博导丛湖平、凌平都已离开浙大,而王健教授则挂靠心理学招生) 河北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刘建国教授、赵斌教授、赵焕斌教授、何玉秀教授、刘志红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其中刘建国教授已经退休) 山西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李建英教授、李金龙教授、石岩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大: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4年设立,目前有毛振明教授、殷恒婵教授、乔德才教授、杨国庆教授四位博士生导师) 辽宁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何敏学教授、于文谦教授、黄滨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 华中师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王健教授、王斌教授、刁在箴教授三位博士生导师,其中刁在箴教授已经退休) 河南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王崇喜教授、乔风杰教授、杨军教授、杨改生教授、粟胜夫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 武汉体院: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 湖南师大: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李艳翎教授、金育强教授、马卫平教授、龚正伟教授四位博士生导师) 南京师大: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2007年设立,目前有顾渊彦教授、田雨普教授、孙庆祝教授、周学荣教授、邹玉玲教授五位博士生导师,其中顾渊彦教授已经退休)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硕士点分类:教育学 带Z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博士点 北京体育大学 Z 东北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Z 华南师范大学 Z 华中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山西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Z 苏州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硕士点 安徽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Z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分布情况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分布情况 带Z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以下排名是按首字母排的,非学科排名. 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博士点 北京大学Z 北京交通大学Z 财政部财政科学所 大连理工大学Z 东北财经大学Z 复旦大学Z 哈尔滨工业大学Z 湖南大学Z 华中科技大学Z 吉林大学Z 暨南大学Z 江西财经大学 辽宁大学Z 南京大学Z 南开大学Z 清华大学Z 上海财经大学Z 上海交通大学Z 四川大学Z 天津财经大学Z 天津大学Z 同济大学Z 武汉大学Z 西安交通大学Z 西南财经大学Z 厦门大学Z 浙江大学Z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Z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Z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 中南大学Z 中山大学Z 中央财经大学 重庆大学Z 硕士点 安徽财经大学Z 安徽大学Z 安徽工业大学Z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Z 北京工商大学Z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Z 北京交通大学Z 北京科技大学Z 北京理工大学Z 北京林业大学Z 北京师范大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所 长安大学Z 长春税务学院 长江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Z 大连理工大学Z 大庆石油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Z 东北大学Z 东北林业大学Z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Z 东华大学 东南大学Z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Z 福州大学Z 复旦大学Z 广东法商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Z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西大学Z 贵州财经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Z 哈尔滨工业大学Z 哈尔滨理工大学Z 哈尔滨商业大学Z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Z 合肥工业大学Z 河北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海大学Z 河南财经学院Z 河南大学Z 河南理工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南大学Z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Z 华东师范大学Z 华南理工大学Z 华侨大学Z 华中科技大学Z 华中农业大学Z 吉林大学Z 集美大学 暨南大学Z 江苏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Z 景德镇陶瓷学院 军事经济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Z 兰州大学Z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商学院 辽宁大学Z 内蒙古财经学院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Z 南昌大学Z 南华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Z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介绍,专业,评价

成都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独立学院,是按照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在秉承四川外国语大学光荣传统、吸纳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底蕴、应用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资源的同时,坚持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确立了“以外语学科为主,相关学科互相交叉、互为渗透的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涉外人才的教学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传播世界先进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时代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原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原四川外语学院)举办、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总公司投资,经批准的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1],是四川省唯一一所专业外语院校,学科优势突出,育人成果显著。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大观镇,临近和。拥有功能现代、设施一流的办公楼、教学楼、多功能厅、图书馆、体育馆、塑胶跑道田径场和草坪足球场,寝室统一为四人间、24小时供应热水的公寓式学生宿舍和能容纳数千人就餐的标准化学生食堂。校园内碧草鲜花生气蓬勃,茂林修竹生机盎然,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乐园。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外语学院已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我院作为其举办的独立学院,名称也应随之变更。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的复函》(川教函[2013]551号),我院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2013年9月1日起,我院正式启用新校名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大观镇高尔夫大道367号 邮政编码:611844 专业设置: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的党政主要领导、部分管理人员和教师由四川外语学院派出,教学管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测试按四川外语学院的标准执行,现有9个教学系和1个外语教育培训中心,开办了、、、、、韩语、、俄语、泰语、越南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专业,其中英语专业设有翻译、涉外文秘、、电子商务、金融、酒店管理、涉外法律、、经贸、旅游、外事管理、师范等专业方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拥有一支以高职称教师为、高学历教师为骨干、年轻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队伍,并常年聘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外籍教师任教,有在校生10000余人。 来自学姐,学哥的评价: 首先学费确实很贵,(从06级开始住宿跟书本费加完需要14000多).但第1,这个学校是3本,3本学费本来就比1本跟2本高,不能说是这个学校太特别,比这儿学费高的也有;第2,专业外语院校一般都比其他综合性学校学费贵. 其次,关于教学质量,除非你同时在2个学校亲自感受过,这种事是没人有权利擅自评论的.大 学不比高中初中,学习大多靠自觉,自己个人的兴趣所在以及学习欲望比起老师的教学方法更重要.每个人偏好的教学方式也不太一样,同一种教学方式放在不同学生身上效果肯定不同.学校确实大部分 都是年轻老师,甚至有本科生教本科生的情况,个人觉得语言教学并非靠多年经验取胜,语言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改变的东西,采用年轻老师教学并不是什么坏事.其实比起教学质量,我个人觉得教学环境比较重要.这个学校从这一点来说绝对比很多综合性大学或者1,2本都好,不论是平时还是周末,早晚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情况简介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校情况简介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为武汉师范学院外语系,1973年开始创办英语专业,是湖北地区最早开办英语专业的三所院校(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之一。1993年开始招收日语专业,是湖北地区继武汉大学之后第2所开办日语专业的高校;2001年法语专业正式招生; 2009年翻译专业开始招生,是全国第4批获得翻译本科专业招收资格的高校;2016年葡萄牙语专业首次招生,是目前华中地区唯一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高校。 学院现有英语、日语、法语、翻译、葡萄牙语、大学英语部等6个系部。现有在岗专任教师11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5人,讲师59人,获国内外博士学位和博士在读的34人。 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等学术硕士点,以及教育硕士、翻译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012年“外国语言文学”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学院建有校级研究基地——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以及语言学、外语教育、外国语言与文化、翻译等4个研究所。 教学科研 自2014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共10项。出版学术著作、译著、教材等49部,发表学术论文147篇;获得湖北大学本科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1项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获得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 学院有1位教师获得“湖北名师”称号,1位教师获得湖北大学“教学名师”称号,1位教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4位教师获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学管理者”,1位教师被评为湖北大学“十佳师德标兵”,2位教师获湖北省“十大优秀中青年翻译家”等荣誉,4位青年教师获湖北大学“领航?海华育人奖”,4位教师获评湖北大学“十佳班

全国各地教育学各专业博士点及其就业前景介绍(截止2016年)

教育类博士点院校及专业 (截至2016年) 教育学原理博士点: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点(15个) 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博士点(14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学前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师范大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高等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点(16个) 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 成人教育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博士点(10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040109 特殊教育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已划归公共管理学)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博士点(17个) 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博士就业前景(仅供参考) 1.教育学原理专业 1)就业前景

中国土木各院校的排名、硕士、博士点。

排名基本就是这样: 清华大学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材料学博士点,并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结构工程(联合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3人,副教授24人,讲师8人,目前在校本科生300多名,研究生200多名。 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55人、硕士生导师105人、正高级职称98人、副高级职称135人。设有10个硕士点、7个博士点,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桥梁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点学科,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和岩土工程博士点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所覆盖的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水利施工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导师12人。并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为建设部及重庆市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28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3人,土木工程学院所属的实验室有结构与抗震实验室和岩土工程实验室,其中结构与抗震实验室为陕西省和原冶金部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天津大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东南大学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29名,博士生导师17名 太原理工大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博士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为省重点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结构工程博士点,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

同济大学医学院考研经验及常见问题解答

考研经验贴 同济大学的医学院虽然不是顶级的,但最近2年发展的还可以,2012同济大学医学院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获得的经费总名额全国第八位。毕竟在上海,北上广的每年的科研经费还是不 少,包括基础和临床的。前几年还比较好考,可是从2012开始,不是那么很容易了,我所 说的不是那么很容易,是相对于同济往年而言。打个比方,原来有些导师可以每人带2个 研究生,可是2012以后大多数导师只能带一个,还有些导师甚至想带,可是拿不到指标,竞争还是比较激烈。基础相对比较冷,上线90%的可能性就能走;临床的话,分为科研型 的,专业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规培),这3类,热门专业,例如肿瘤,骨科,消化, 竞争比较激烈,就说检验,2012上线的人报了11个,大概招了5个或者6个吧,还刷了 几个呢;别的专业,一方面招的比较少,二一个,竞争还是蛮激烈的,总体2012 一共招了三百五六十个人的样子(基础+临床+推免),今年上线的人一共刷了30%左右,建议成绩至 少保证在320,330的样子会比较好,别看线是300,300大概是基础的线和规培的线,想达 到你理想的结果,这个线是不够的。大多数导师只带一个,少数带2个。可见,质量还是 比较有可靠性的。 大家想考的话,英语要警惕,同济的英语的线是50,上海这边的英语卷子改卷尺度,个人 感觉比较适中,该多少就是多少,普遍分数不会是很高,不会向某些地区那么水,但至少也 不会像某些地区那么旱,个人觉得,想拿到这个50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原因是因为上海这 边高校的生源,英语整体还是不错的,所以标准应该要高一点,这个道理应该能够想得到。 教科书一定要好好看。老贺的讲义,12、13年的西医综合考题反应出来,还是有一定的局 限性。大家要注意近几年的西医综合出题的风格有所变化。做模拟题的话,老贺的题其实还 不错,确实比真题难,我说他5套题不错,是因为在后期,宁愿被轻微的打击一下,也不 能自满。而且,把5套题的平均分算出来以后,再+20分,差不多就是你最后的成绩了。北医的题也不错,建议也做一下,那10套题平均分减去20分,就是你大致的最终成绩。(北医2012碰到几道原题呢,心内科和风湿免疫的病例分析,有2道大题就是原题,我记得大 概是6+4=10分吧,还不止) 英语的话,希望好好琢磨张剑的黄皮书,好好琢磨出题思路,好好替换,大部分阅读其实都是替换,你会替换,分就拿到手了。作文考前务必卡时间写5篇,否则,也许你会手很生的。 还有就是做题的顺序和策略问题,希望好好想想。 所以想要考的话,希望各个学妹学弟好好准备,至于导师的话,不用提前联系,几乎没用, 待成绩下来不晚。当初试成绩下来以后,如果和心仪的导师联系了,如果态度不明了,则果断赶紧换专业,不要浪费时间。 希望你们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静下心来复习吧!浮躁是会出问题的。 祝你们复习顺利,有个好的心态,得到自己想要的!

太原学院外语系简介

太原学院外语系简介 太原学院外语系于2015年7月由原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外语系和原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外语教育系合并组建而成。前者主要承担太原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任务和高等师范专科学生教育,是太原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后者传承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主要承担高等师范专科学生教育。在各自的办学过程中,弦歌不缀、声明远扬,为太原市乃至全省的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新组建的外语系师资力量雄厚,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得以优化,现有在编教师76人,其中副教授10人,讲师32人,助教33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46人,在读硕士14人,8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或研究生学历,学院常年聘请外籍教师5人,多名教师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大多数教师毕业于省内外重点院校,形成了一支以中年教师为主体、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教师队伍。 外语系教学手段先进,电教设备齐全。现有视听说语音实验室4个,多功能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全自动英语调频电台1个,图书资料和声像资料室1个,有外文资料10000余册,外文电影1500余部,录音资料1000余盒。 外语系现有两个专业,英语教育专业和初等教育(日语方向)专业,在校生1356人,有35个教学班。英语教育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和市级试点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语音、

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翻译、英语词汇学、英美文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二外语等;初等教育(日语方向)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日语精读、日语泛读、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翻译、日语写作、日本概况、日语影视赏评、日语教学法研究、第二外语等。设有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点(CET)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考点,所有学生毕业时都可以取得合格证书,可在中小学、幼儿园、各类外语培训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和管理工作,也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英语翻译等相关工作,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外语系诞生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必将以创新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外语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外语人才,为山西省尤其是太原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文简介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文简介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FSU) was founded in 1964. As one of eight such universities in China, it offers a number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programs to Chinese and overseas students of various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The main campus and Binhai campus occupy an area of 1,500 mu with a floor space of nearly 200,000 square meters. Most of its buildings are in the classical and elegant Western European style. The clean and quiet campus is an ideal place for the teaching and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and for foreign studies and academic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fers 30 programs in over 20 specialties, namely, English, Japanese, Korean,German, French, Spanish, Russian, Arabic, Italian, Portuguese,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Journalism, World Economy and Trade, Law, Finan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Moreover, the university also offers certificate and non-certificate education to students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dministratively under the university are the Faculty of Graduate Studies, the School of Sinology, the Further Education School, th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Advanc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and the Affiliated Secondary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The University is authorized to confer Master of Arts Degrees. It has administered Tianjin Higher Education Examinations for self-taugh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students for associate degree majoring in English and Japanese. Tianjin Overseas Tests Center und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responsible for overseas tests in Tianjin area is in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has provided successful languages training programs for candidates detail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Bureaus and Commissions under the Tianjin Municipal Government for further education or research work abroad.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university, taking teaching as the central task and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has nurtured a large number of qualified students majoring in foreign languages and developed in an all-round way.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registered in teaching and academic research, as the university tries to broaden the field of study, blaze new ways for school-running, upgrade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academic competence of the teachers, improve the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So far, the university has graduated more than 10,000 students with an associate degree, bachelor degree or master degree, thus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pening up driv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social progress of China, and of Tianjin in particular. HISTORY OF TFSU March 1963 Qinhuangdao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was established. September 1965 The name of the school was changed to Hebei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ctober 1969 The school was renamed as Tianji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June 1974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同济大学优势专业排名]同济大学优势专业word版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下面是小学生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同济大学优势专业,供大家参考。 同济大学优势专业 同济大学优势专业由同济大学历届学长学姐实名推荐 1、土木工程推荐指数: 8(556人推荐) 2、建筑学推荐指数: 9(421人推荐) 3、车辆工程推荐指数: 8(369人推荐) 4、城乡规划推荐指数: 8(336人推荐) 5、德语推荐指数: 7(308人推荐) 6、交通工程推荐指数: 9(64人推荐)

7、交通运输类推荐指数: 9(62人推荐) 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 5(55人推荐) 9、交通运输推荐指数: 9(52人推荐) 10、数学类推荐指数: 8(51人推荐) 11、经济学类推荐指数: 0(46人推荐) 12、软件工程推荐指数: 6(44人推荐) 13、景观学推荐指数: 7(41人推荐) 14、给水排水工程推荐指数: 7(39人推荐) 15、工业设计推荐指数: 9(37人推荐) 16、环境科学类推荐指数: 9(37人推荐) 17、哲学类推荐指数: 2(34人推荐)

18、环境工程推荐指数: 8(33人推荐) 19、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推荐指数: 4(32人推荐) 20、口腔医学推荐指数: 7(31人推荐) 图1 图2 哈尔滨工业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石家庄学院优势专业石家庄学院的特色专业 同济大学优势专业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外国语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目前设有英语、日语、西班牙语三个本科专业,除本学院三个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外,同时还承担着全校的大学英语和研究生英语的教学任务。 外国语学院坚持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以“厚基础、宽口径、多实践、重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点。通过“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年轻有为、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有正教授5人,副教授15人,讲师49人,助教7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5人,硕士64人,学士7人。专任教师当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19.7%,中级职称的教师占64.5%,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4.2%。 外国语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英语系、日语系、西班牙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外语培训中心、外语学习训练中心和11个相关研究团队。外语学习训练中心由外语教学网络平台、语音室、校园调频广播系统、资料室等构成,分布在武进校区教学主楼和白云校区老教学楼、物理楼。本中心是进行外语语言教学和实践的重要基地,为外语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外语、大学英语教学等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外语学习训练中心现有固定资产320多万元。主要设备有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4套(225座)、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10套(792座)、普通语言学习系统2套(136座)、校园调频广播台(2个频道)、卫星接收系统(2套)、计算机标准化阅卷系统等。 本学院在师资结构上趋于年轻化,但在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教学和科研水平正稳步提高。外国语学院师资队伍团结奋进,素质良好,教学管理科学规范,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科研工作开展有序,学术气氛日趋浓厚。《大学英语》已经建设成为院重点课程和江苏省优秀课程,《综合英语》被列为院精品课程,《高级英语》和《英语写作》为在建校重点课程。 大学英语从2009年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其分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求开设不同的拓展课程,在达到大纲规定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我院对已

学科博士点和研究方向简介-浙江工商大学

附件5 学科博士点和研究方向简介 一、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四个二级学科。 (一)企业管理 本博士点设在工商管理学院,下设四个研究方向: 1.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博士生导师为郝云宏教授、项国鹏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在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问题。目前主要关注以下领域:公司治理;企业战略管理;国有资本经营与国有企业治理;企业社会责任;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成长和浙商战略转型。 2.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博士生导师为金杨华教授、肖余春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中国情景下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和创业管理研究。目前主要关注以下领域:公司创业与企业家理论;基于社会交换的员工关系管理及组织公正;商业环境中的组织伦理决策及影响因素;团队行为及知识管理理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3.营销与商务管理:博士生导师为范钧教授、易开刚教授。本研究方向侧重于服务和制造企业的营销理论、商务管理及营销与商务模式创新。目前主要关注以下领域:服务营销与服务创新、基于社会责任的营销创新、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大数据的营销转型、顾客参与和知识管理、网络营销与消费者行为、中小企业营销与管理等。 4.电子商务与物流优化:博士生导师为琚春华教授、肖亮教授。本方向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领域展开研究:一是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虚拟企业建设,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的理论和实现技术;二是企业决策优化理论和实现技术,包括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和实现、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互联网信息抽取和分析等;三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 (二)技术经济及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国内发展比较快的一门学科。我校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企业管理博士点设立相应培养方向(营销与创新管理)。2011年设置独立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是浙江省三个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之一(另外两个在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 本二级学科的三个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服务创新与政策、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是以技术管理或创新管理为基础设置的,并沿着服务业应用和知识资源观理论两个方向展开。 1.技术创新管理:指导教师为盛亚教授。本方向研究既涉及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和高新技术产品营销,又涉及产业和宏观层面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出发,通过规范的案例研究和定量分析,最终上升到战略和政策含义。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利益相关者视角的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简介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简介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的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青岛大学外文系,2002 年9月,外语学院成立后,外文系改名为外语学院英语系。现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和英语语言文学本科生以及全国英语专业自学考试助学班 三个办学层次。在校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自考生以及夜大学生近700人。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讲师8名;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在读博士2名,具有硕士学位者13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3.3%;教师中有多人在各级学术团体中担任社会兼职,其中全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2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2人,山东译协常务理事1人,理事2人,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人,理事2人,青岛市译协副会长1人,常务理事2人,理事3人,青岛市人民政府“外语顾问”3人。英语系常年聘请多名资深外籍教师任教,此外,还聘请了南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英语系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科研能力逐年增强。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市、和校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教材、教参、译著近200部;获得各级科研、教研和教学成果奖励30余项。英语系教学基础设施优良,具有现代化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专业图书资料丰富,长期订阅各种语言文学期刊杂志数十种。 多年来,英语系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科学文化知识,从事翻译、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人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就业率达到100%。本科生的专业四、八级通过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93.2%(全国各高校平均通过率61.83%,全国综合性大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简介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学院简介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是伴随着学校改革发展的步 伐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充满生机的学院,是我校外语人才培养和外语学习的主阵地。外国语学院遵循“明德笃志、励学尚行”的院训精神,在队伍建设、专业发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学校改革开放和事业发展提供语言支撑。 学院现有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讲师 46人;博士3人,硕士57人。有英语、日语等4个本科专业(方向),本专科生977人,英语专业学生“专八”通过率和日语专业学生日语I级考试通过率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0%左右。现有校级重点学科2个,院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优秀课程1门;校级教学名师3人。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英语教学部、语言实验中心和培训中心。专业建设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办学指导思想,学生管理工作积极搭建“四个平台”(亲情平台、激励平台、素质平台、考试平台);师生共建“四心工程”(共筑教师“爱心工程”、树立学生“雄心工程”、营造学生间“倾心工程”、构建学生管理工作“悉心工程”)。中心实验室现有实验室24套,无线电发射台2个。语言培训中心

面向校内外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的外语学习培训。此外,我院还开设英语(国际商务)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以及成人教育学班。 外国语学院优雅的学习环境,一流的管理水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学生和家长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广泛赞誉。 外国语学院师资概况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4年底,由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分出而独立成院,是伴随着学校改革发展步伐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充满生机的学院。长期以来,学院遵循“明德笃志、励学尚行”的院训精神,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学院院风淳朴、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班子团结和谐,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是一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教学型学院。 (一)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校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1个院级重点学科。三年来先后投入20多万用于学科建设,保证学科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促使学科良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