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 理论和经验研究[J]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 理论和经验研究[J]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 理论和经验研究[J]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

理论和经验研究

申萌李凯杰曲如晓

【内容提要】本文在Aghion和Howitt(1992)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构建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理论模型,综合考察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了技术进步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条件,并且识别了不可测量的技术进步。此外,本文还利用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为负,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为负,但其程度不足以抵消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正向间接效应,最终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中国目前的技术进步还不能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减排;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的急剧增加。根据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1978~2008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4.6亿吨增加到了70.3亿吨,增幅达381.5%,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2011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15年中国的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10年下降17%,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仍是保持长期的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持续增加。如何既保持经济增长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关键因素。首先,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次,技术进步可能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也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Jaffe 等,2002)。它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一是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间接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即“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这是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间接效应;另一是技术进步本身可以直接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即“技术进步-二氧化碳排放”,这是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但是这种直接效应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因为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如果企业初始的获利技术是肮脏技术,那么企业新技术研发可能依旧是肮脏的新技术,就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反之,如果企业初始的获利技术是清洁技术,则新技术也可能是清洁型的,就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cemoglu等,2009)。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综合效应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既可以保证经济增长又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本文将构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理论模型来分析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中国的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如何,是否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减少排放的目标?本文将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并回答上述问题。

本文其余章节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理论模型的构建,我们在Aghion和Howitt(1992)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到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经验研究方法及数据介绍;第五部分为结果分析;最后是本文结论。

二文献综述

关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污染排放纳入增长模型的理论研究。早期的研究多是在技术进步外生假定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框架内分析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Nordhaus(1974、1977)分析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之后,又扩展了

新古典Ramsey模型(Nordhaus,1993),构建了气候变化和经济的动态综合模型(dynamic integrated model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conomy,DICEmodel),用于分析经济增长和环境的相互关系。Forster(1980)、Selden和Song(1995)、Dinda(2005)以及陆呖和郭路(2008)都是在新古典增长模型内分析了经济增长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很多经验研究证实了内生技术进步的存在(Newell等,1999;Popp,2002),内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问题的分析有重要启示(Jaffe等,2002),忽视内生技术进步可能会夸大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Sue Wing,2003;Manne和Richels,2004)。大量研究开始在内生增长模型框架下考察经济增长和环境关系,代表性文献有Nordhaus(2002)、Di Mafia和Valente(2006)以及Gfimaud和Rouge(2008)。Acemoglu等(2009)将增长模型扩展为清洁与污染两个部门,进而考察了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他们认为技术进步存在路径依赖,如果企业已经在污染部门大量创新,则企业未来依然会选择污染部门进行技术创新,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但是上述研究均是遵循“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的路径,并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更没有综合考虑“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和“技术进步-二氧化碳排放”两条路径的效应。

另一类是经验研究,主要包括基于人口、富裕程度和技术的环境影响模型(IPAT)的分析和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验证。Ehrlich和Holden(1971)首先提出了IPAT模型,认为影响环境的因素包括人口(P)、富裕程度(A)和技术(T)。Dietz和Rosa(1994)在IPAT模型基础上引入随机因素,扩展了该模型。一些研究利用扩展模型考察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碳排放的影响。朱勤等(2010)利用该模型发现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作用不明显,经济增长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李国志和李宗植(2010)则认为技术进步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Ilets Curve,EKC)假说始于Grossman和Krueger(1991)对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之间关系的经验分析,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污染排放之间呈倒U型关系,称为“EKC假说”,其中污染排放的下降主要源于技术效应的增强。Holtz-Eakin和Selden(1995)、Richmond和Kaufmann(2006)以及He和Richard(2010)用该假说验证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韩玉军和陆旸(2009)、林伯强和蒋竺均(2009)以及许广月和宋德勇(2010)则利用中国的数据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做了有益研究,但因采用的数据和方法有所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研究均从数据出发,缺乏理论基础,而且由于技术进步的不可观测,多数研究是使用代理变量来表示技术进步,不能准确反映它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上述研究有利于我们理解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但在统一框架下考察三者关系的文献相对缺乏,尚没有综合考察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Aghion和Howitt(1992)的内生增长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理论模型,综合考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和“技术进步-二氧化碳排放”两条路径,分析技术进步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条件,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中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1997~2009年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及程度。

三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理论模型构建

(一)二氧化碳排放技术弹性的经济内涵

本节在Aghion和Howitt(1992)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和研发三部门的模型来讨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为方便分析,假设一个代表性消费者经济体,居民消费最终产品。消费者终身效用函数为:

其中,r代表时间贴现率,同时也是市场利率;c t代表居民在t时刻的消费量。

最终品的生产函数服从科布-道格拉斯(C-D)形式,区域i①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Y it代表区域i在t时刻的最终产品;A it代表在t时刻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L it 代表劳动力。x ijt代表区域i的第j种中间品。q ijt代表中间品j的生产技术先进程度。最终产品可以用来消费、投资及中间品生产。中间品种类繁多,所有中间品以最终产品为单位来衡量。另外假设每生产1单位中间品,需要投入1单位最终产品。

我们假设二氧化碳排放仅来自于中间品的生产过程。不同的中间产品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同,主要受部门排放强度②以及中间产品数量的影响,具体表述为:

其中,E ijt代表区域i部门j在t时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βit代表t时刻区域i的单位能源排放系数,它与地区的能源价格和能源结构直接相关,因此没有下标j。qλijt为部门排放强度,衡量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与部门j的产品先进程度和区域技术进步弹性λ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弹性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以单位最终产品价值衡量的技术进步变化1%时,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百分比。出于模型可计量的考虑,我们假设区域内各部门的技术弹性相同,即我们考虑的是在某一区域的某一时间段内技术弹性的平均值。

(二)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效应

中间品需求弹性被生产函数给定,均为1/(1-α);因此,所有中间品在任意时刻的价格为:

(4)式说明所有以单位最终产品衡量的中间品的价值均相同,与技术水平无直接联系。其经济学意义在于生产函数确定了所有中间产品之间并不存在替代关系,因此种类之间的质量差并不影响不同种类中间品的价值。

根据生产函数可得到中间品的需求曲线以及式(4)可以得到所有中间品的生产量服从以下关系:

将(5)式带入(2)式可以得到最终产品Y it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于最终产品可以用于消费、投资和中间品生产,所以GDP等于最终产品Y it减去用于生产中间品的部分,即GDP 函数为:

将(6)式带入(3)式可以得到t时刻区域i的二氧化碳排放函数:

其中,Ω同样为关于α的常数(Ω=a2/(1-a))。可以看到,区域i的总排放是有效劳动和生产技术加权的函数。将t时刻区域i的二氧化碳排放和GDP相比,可以得出t时刻区域i 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将二氧化碳排放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

从(9)式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则取决于λ值的大小。若指数λ小于(或等于)0,则技术进步会带来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或不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本文的命题1。

命题1 当λ<0时,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为负,即技术进步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λ>0时,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为正,即技术进步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三)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

假设各行业都有一定量活跃的企业家向该行业引进先进的技术,成功引进先进技术的企业家可以进行垄断定价以最大化利润,其他企业均被淘汰。假设同一区域内技术引进的效率相同,即同一地区的所有行业每次成功的技术引进对质量增进相同,为τit。

新技术的引入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在不同区域,社会环境差异也会影响行业新技术引入成功的概率。同时,更高技术水平的行业也意味着更难引入新技术,新技术引入成功的概率也就越低。假设引入成功的概率服从泊松分布,在单位时间dt区域i行业j成功的概率P ijt为:

其中,ηit代表区域i引入新技术的社会环境因素,比如政府的政策等。z ijt代表引入新技术的投入,来源于最终产品。

根据中间的生产量和价格,可以得到企业j的垄断利润为:

对于风险中性的企业而言,他们将最大化引入技术的现值以确定投入的大小。企业的利润现值定义如下:

假定每个行业都可以自由进入,由技术引入带来的收益都被引入的成本所抵消,可得到企业家对技术引进的投入程度及各行业单位时间内新技术成功引入的概率为:

我们可以根据关系式(13)得到各行业的技术进步率为:

这一关系式说明各行业的技术进步率在同一区域基本相同。其经济意义在于技术进步程度的提高带来的利润增加恰被其带来的技术引入难度的提升所抵消,经济在此条件下可以实现稳定的增长。GDP的增速及区域总排放水平可以由以下关系所表示:

据此,我们得到了计量部分所需的关键关系式:

由(15)和(17)式可以看出,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并带来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间接影响为正,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则不确定,取决于λ的取值。然而作为计量模型,技术进步(y it)的数据不可观测,使得式(17)难以计量,不能确定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最终影响。我们对式(15)进行简单的推导,得到以GDP增长率表示的技术进步γit,在代入(17)式得到如下计量模型:

式(18)综合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蕴含着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程度。但是作为计量模型,其存在一定的内生性问题。因此,在模型估计时,我们采用了工具变量法来降低内生性的影响。根据式(18)我们可以判断出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综合影响,当μ(1-α)/α>0时,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也为正,二氧化碳排放将大幅增加;当-1<λ(1-α)/α<0时,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但技术进步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的降低不足以抵消经济增长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的提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提高。当λ(1-α)/α<-1时,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但技术进步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的降低足以抵消由经济增长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的提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下降。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命题2。

命题2 在技术进步率y it为正且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λ(1-α)/α<-1”意味着

技术进步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的降低足以抵消经济增长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的提高,即在此情况下技术进步既可以保证经济增长又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反之亦然。

四经验研究及数据

本节在检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计量检验的方法分析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即模型中λ(1-α)/α的值。为了计算二氧化碳技术进步弹性λ的值,本文设定劳动报酬占GDP的份额α为50%,③则λ(1-α)/α的值等于技术弹性λ。

(一)计量模型及技术弹性的获得

1.计量模型。出于推导的方便,我们在理论模型部分使用了连续时间,但由于数据集是以年份为划分的离散时间,本文采取了对于离散时间数值取对数差分的方式代表各变量的增长率。根据式(18)可以得出计量验证的线性关系式为:

其中,X it代表控制变量。μi代表地区虚拟变量,在实际操作中以固定效应模型的形式出现。

在(19)式中或的值暗含了技术弹性的大小。在计量技术弹性之前,我们需要验证理论模型是否合理。如果计量结果服从如下假设,则可以判定理论不能被经验检验拒绝。

假设1与异号或同时等于0,且不显著异于1(本文设

定为5%水平)。

假设2“?3”不显著异于1。

如果计量模型是无偏一致的估计,可以通过联合的F检验对假设1进行检验,利用t 检验对假设2进行检验,以鉴定理论模型是否合理,即模型对现实数据是否具有解释力。

2.技术弹性的获得。根据理论模型,在劳动力份额“1-a”设定在50%的前提下,

或本身就是技术弹性值。但是二者的计量结果和标准误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我们无法确切的获得技术弹性值。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通过如下步骤以获得该值:

1)对模型进行回归验证“假设1”是否成立,若“假设1”不成立则无法获得技术弹性值;2)在“假设1”成立的基础上,限定相等,并将GDP增长速度

和劳动力增长速度视为一个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得到限定回归下的系数值或

,该系数会有相同的标准误。我们以该值作为隐含的技术弹性值,以该标准误作为技术弹性的标准误。

由此我们可以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弹性值来检验命题1,确定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的方向及大小。我们除了了解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弹性的大小之外,还需了解命题2是否能够成立,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技术进步的程度是否可以既实现经济增长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对命题2的检验步骤如下:(1)重复获得技术弹性的步骤获得GDP前系数“?1”。(2)对该系数?1小于0做单边t检验,其小于0的概率即为命题2成立的概率。

(二)数据来源与基本描述

1.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本文将根据各省份能源消费量及各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测算二氧化碳排放。《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为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电力9种,考虑到电力是由其他能源消费后生产出来,

故为避免重复不进行计算。二氧化碳排放系数的计算公式为:cc j×(44/12),其中θ1为第j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cc j为能源排放系数,来源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03年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44/12)为二氧化碳和碳的分子量比率,由此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排放系数,④见表1。

由于这种计算方法只提供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因此为简便计算,本文假定煤炭和焦炭的排放系数相同,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等5种石油类能源的排放系数也相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提供了能源消费的具体实物消费量数据,我们在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时需根据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⑤将各类能源的实物消费量转换为标准煤消费量。因此,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O2为i省第t年的碳排放总量,E j it为i省第t年第j种能源的标准煤消费量,θj为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据此可测算出中国各省市自治区1997-200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⑥

2.数据来源。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0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7~2010年),其中能源消费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各省人均GDP和地区GDP经过价格指数调整。由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没有西藏的数据,所以本文只有30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的面板数据。

3.基本情况描述。各关键变量的均值及组间标准差在表2中报告。虽然三大区域⑦的二氧化碳排放绝对量和发展水平差异性很大,但是增长率的差异并不大,反映在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的组间标准差只有3%左右。我们看到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以7.8%的速度增长,东部地区略高,在8.3%左右;中部地区略低,在6.9%左右。单从均值看,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在各地区都低于实际GDP的增长率,中部差距最大,有5个百分点左右,西部差距最小,有2个百分点左右。GDP增长率与劳动增长率的差值在全国及各地区均值都为正,且都在10%左右。根据式(15),该差值应与技术进步符号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技术进步为正。

二氧化碳增长率低于实际GDP增长率说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降低。它可能源自于技术进步,但也可能来自于一些不可观测的因素,比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或在模型之外的因素。而本文的贡献是在控制住其他不可观测因素的前提下,考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三)内生性的处理

本文的理论模型本身表明(19)式存在内生性问题:一些不能观测到的经济冲击A it被遗漏在计量模型的干扰项之中,这些经济冲击会通过(15)式影响GDP的增长率,因此计量模型的GDP增长率与干扰项相关。普通最小二乘法的计量结果有偏且不一致。

本文利用工具变量法去除模型中GDP增长率变量的内生性。具体方法为:利用各省公里里程数的对数值作为实际GDP增长率的工具变量,然后采用工具变量法对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其原理在于公路建设的计划往往提前很多年,公路里程数的变化理论上与GDP的增量相关,但与短期的经济冲击并不直接相关。作为GDP工具变量的各省公路里程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0年)。为了检验工具变量选择是否正确,本文进行了2个基本检验:(1)我们首先使用了Davidson和MacKinnon(1993)提出的对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内生性检验的方法检验了模型是否存在内生性,该方法与Durbin-Wu-Hausman检验相似,但克服了Hausman检验要求系数差的协方差矩阵必须为正定矩阵的假设前提,更具通用性。(2)识别不足检验(underidentifi-cation test),即检验工具变量及内生性变量是否存在相关性。

本文在面板固定效应下使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G2SLS)。⑧由于GDP增长速度的内生性,我们无法通过类似的固定效应模型来限制二者系数和为“1”做回归。而如果仅在两阶段回归的第二阶段进行限制性回归又会得到大于真实值的标准误,使得系数的估计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我们获得技术弹性的步骤如下:(1)以GDP增长率为因变量与外生变量回归得到GDP增长速度的拟合值;(2)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度的拟合值;(3)以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度的拟合值作为因变量,将GDP增长速度的拟合值和劳动力增长率做限制性回归得到技术弹性及其标准误。

五经验研究结果

(一)固定效应模型

我们首先对(19)式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分析,上面已经提到,由于没有考虑连续时间的经济冲击因素,这种方法存在内生性问题。表3的结果第1列描述了以全国各省份为样本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结果表明GDP增长率对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的贡献大于1,而劳动力增长率的系数等于0.061,但统计意义上不显著。假设1在5%的显著水平上被拒绝,⑨即?1-1与?2相加等于1在统计意义上不成立。这表明该结果不支持理论模型,因此无法确定技术弹性的大小。其后加入时间虚拟变量和工具变量的结果表明,这由内生性引起。 (二)加入时间虚拟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

表3第2列报告了以全国各省份为样本的“加入时间虚拟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我们首先对时间虚拟变量做了F检验以检验时间虚拟变量整体是否显著,检验结果高度拒绝了其他时间虚拟变量同时为0的假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冲击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有影响。相比固定效应模型,GDP增长率的系数明显下降,并在1以下。GDP的系数显著异于“0”说明GDP增长率对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的作用为负被拒绝。

对“假设1”进行的F检验结果表明:如果该计量模型估计为一致无偏的估计,本文的理论模型在统计上就不能被拒绝,可以认为模型是适用的。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我们计算出计量模型隐含的技术弹性值为-0.044,标准误为0.109,在5%的水平上并不显著。该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没有显著影响。

表4为分地区“加入时间虚拟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假设1”在5%水平上都不能被拒绝。但是地区间的技术弹性具有一定的差异:东部和中部的技术弹性为负,说明技术进步直接效应为负,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但是该值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西部的技术弹性为正,说明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但统计意义上同样不显著。

在扩展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我们加入了人均GDP的增长率、GDP的对数和GDP的对数平方以用于衡量人力资本变化、人口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和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结果发现这些变量均不显著,且受关注的变量GDP增长率和人力资本增长率的系数无明显变化。

通过全国和各地区样本的分别回归,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平均意义而言,中国在近14年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并不明显,没有偏向于减少或者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虽然加入时间虚拟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内生性问题,但并不能彻底解决该问题,因此我们引入工具变量,在固定效应模型基础上进行G2SLS估计以解决内生性问题。

(三)固定效应下的G2SLS法

为了消除计量模型的内生性,本文在固定效应模型基础上引入工具变量,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了估计。工具变量选取的是公路里程数的对数值。表3的模型3报告了我们感兴趣的主要系数值及统计量。

我们对G2SLS模型进行了基本检验以保证模型的合理性。Davidson和MacKin-non检验结果表明,全国水平在5%水平上拒绝了不存在内生性的假设,因此我们认为基础模型(未加入时间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存在内生性。Anderson LR检验结果表明内生变量不存在识别不足问题。综合考虑内生性问题,我们认为工具变量法得到的结果更为可靠。

对“假设1”和“假设2”的计量结果表明,无论是全国样本还是分地区样本,G2SLS模型不拒绝理论模型的合理性。那么就可以利用该理论模型估计出全国和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

技术弹性并验证命题2是否成立。

从表3可以看出,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弹性为-0.212,显著为负,说明中国过去14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为负,技术进步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技术每进步1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量会减少0.212个百分点。表4给出了各个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弹性,东部地区为-0.307,中部地区为-0.218,西部地区为0.048,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均显著为负,而西部地区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说明东部、中部地区技术进步直接效应为负,技术进步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且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减排效果要大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可能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这可能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环境规制有关。东部地区经济最为发达,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环境质量的关注不断提高,政府逐步加强了环境规制,关、转、并、停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鼓励企业发展低排放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品,东部地区技术进步本身更加偏向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慢于东部地区,政府规制程度也弱于东部地区,承接了部分东部地区高排放产业的转移,多数生产仍旧使用传统技术,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要弱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以发展作为自己最主要的任务,为了快速发展,承接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转移,虽然技术进步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

从命题2的t值可以看出,无论是全国样本还是地区样本,命题2均被拒绝。说明全国以及地区经济增长推动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而技术进步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但是技术进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程度还不足以抵消经济发展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最终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

六结论

本文以Aghion和Howitt(1992)的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加入二氧化碳排放与中间产品

生产的常弹性关系假设,综合考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和“技术进步-二

氧化碳排放”两条路径,识别了不可观测的技术进步,构建计量检验模型,并利用中国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适用性,结果发现该理论模型对现实有一定的解释力度。

在此模型基础上,本文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由于模型存在内生性,我们选取公路里程数作为GDP的工具变量,消除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估计结果表明,在过去经济发展中,中国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为负,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分地区样本中,东、中部地区技术进步显著地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且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减排效果要大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可能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命题2在全国水平和各地区均被拒绝,说明目前的技术进步程度还不足以既实现经济增长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的双重目标。究其根源,可能是因为中国经济粗放式地快速发展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而相对较为落后的技术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所起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为了既实现经济增长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的双重目标,未来中国应加快产业技术升级,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引进低排放技术,逐步转变目前粗放式的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白重恩、钱震杰(2009):《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第3期。

韩玉军、陆呖(2009):《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基于CO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2009):(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第1期。

李国志、李宗植(2010):《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模型》,《人口研究》第3期。

李扬、殷剑峰(2007):《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l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经济研究》第6期。

林伯强、蒋竺均(2009):《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Ⅱ向因素分析》,《管理世界》第4期。

陆呖、郭路(2008):《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和环境支出的S型曲线:一个新古典增长框架下的理论解释》,《世界经济》第12期。

许广月、宋德勇(2010):《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于娟(2010):《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2期。

(作者:申萌李凯杰曲如晓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①本文以中国省级行政区域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包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②排放强度是指单位产品生产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部门产品技术不同,则排放强度也不同。

③李稻葵等(2009)计算了中国1960~2005年劳动收入比重为52%,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认为1995~2006年,GDP中的劳动份额从59.1%下降到47.31%。多数研究均认为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在不断下降(李扬和殷剑锋,2007;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基于此,本文假定劳动收入占比为50%。作者也对其他劳动收入份额情况下λ值进行了估算,结果与本文差别不大。

④作者根据审稿人意见,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第2卷第6章提供的参考方法估算了各类能源排放系数,结果与本文所使用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一致。

⑤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分别为: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1千克原油=1.4286千

克标准煤,1立方米天然气=1.33千克标准煤。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0)附录4。

⑥由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没有西藏的数据,因此样本只有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此外,2002年海南和2001、2002年宁夏的能源消费总数据来自《新中国55年统计数据汇编》。

⑦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1个省自治区。

⑧具体方法参见Balestra和Varadharajan-Krishnakumar(1987)。

⑨对假设1的检验是通过对GDP增长率和劳动力增长率相加是否等于1进行联合的F检验,该检验服从分子自由度为1,分母自由度为28的F分布。对于“?1-1”与“-?2”是否异号是通过直接观察得到的,并没有在报告的概率值中得以体现。

加大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加大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加大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了一下发到。 为加快推进我县行政审批 "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促进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近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全臣带领县环境创优效能提速工作办公室、监察局、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政府法制办、采购中心、城投公司、电信公司等单位负责人,赴**市、**县和**市考察学习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通过听取情况介绍、现场参观、查阅资料等方式,实地感受了三地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和优化环境工作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的大手笔风格,人员创新服务理念、热情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其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三县市政务服务基本情况 (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新政务服务中心于xx年8月正式运行,面积6500平方米,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45个,其中44个部门275项行政审批服务项目进驻,设70个服务窗口,窗口人员150人,真正实现了"一楼式办公、一站式收费、一条龙服务、一网式运行",是集审批、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便民服务超市".一是窗口布局科学合理。将中心大厅按功能分成投资建设审批

区、企业注册登记区、房产登记服务区等9个服务区,同时还设有10个中介和配套服务窗口,大厅服务功能清晰明了。二是人员管理规范有效。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制定了责任追究、限时办结等19项管理制度,统一窗口人员工作着装,并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营造中心"一家人"的亲情氛围,达到了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的目的。三是政务服务向镇村延伸。全市10个乡镇123个村、22个社区的便民服务室全部建成,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做到"十有",村便民服务室做到"五有",部分乡镇还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了网上通知、网上代办、网上查讯、网上投诉等网上办事目标。 (三)**市政务中心。**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xx年,进驻市级审批部门39个、开发区部门4个,水电气热报装和中介服务机构26家,设服务窗口253个,窗口人员390人。该市在政务服务中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很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中心也被列为全国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主要做法是:深入开展行政___度改革,延伸服务链条,形成 "一个创新、四个延伸、两个网络"的服务模式,打造了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资源交易于一体的"政务超市". 在推行"四个延伸"上:一是中介机构进中心。设立中介机构服务区,招标进驻20余家服务好、收费低、效率高的中介或技术服务机构,包括环评咨询、会计师事务所、建筑图审查等,为项目提供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论文】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 摘要: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农业都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务工,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薪酬也大大提高。这不仅能够使他们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全民素质。但是,这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进行农业技术创新迫在眉睫。只有给农业领域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才能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比如机械播种与机械收割等等。对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农业技术;技术创新;农业经济 0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有限的土地上养育着将近14亿的人口。尽管耕地面积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小。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创新力度。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地破坏严重,土壤的有害物质也不断增加。所以,推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

创新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绝不能盲目的追逐农业经济利益,而忽略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害。一定程度上,它损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使居住环境受到威胁。因此,一定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一切都应该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前提。在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科学的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1农业技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农业技术创新就是指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灵魂。简单来说,它就是指农业新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它将这种发明应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改变了以往旧的农业生产模式,将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它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涉及到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与扩散等。新技术的应用促使农业生产者与企业家都能获得经济利益。但是,它的创新也具有极高的难度。尽管效益很高,但是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农业技术创新的种类分很多种。按照它创新的对象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产品、方法和种质。产品创新的内容包括种植所需的化肥、除草和害虫所需要的农药以及新型农具的研制等等。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创造出新的产品并且把它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以此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方法创新是指在饲养、灌溉、防疫、栽培、捕捞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密切,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纷纷重视增加对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资大规模流向科技领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与刺激了科技进步,经济积累中分配给科技的份额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内部要素间在有机协调条件下,逐渐进化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十六届四中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科技进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从世界科技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5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进步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高低对生产消耗、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知识、劳动技能等,使之能与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获得相应提高。此外科技进步也包括宏观和微观决策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是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与提高设备水平、改善生产工艺等硬技术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精选文档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人类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益。科技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样才能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好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而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也证明,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益。对于我国而言,科技创新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兴利除弊,更好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真正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一、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 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不同的科技革命,但相同的是,每一次科技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都是经济发展的大步前进,而这种进步是其它任何革命所无法比拟的。18 世纪60 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车等发明使工场手工业大大发展,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英国国外市场急剧扩大,成为世界上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19 世纪70 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力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得到创制、新通讯手段得以发明,使得世界市场出现,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变化,推动国际经济格局大幅度调整,同时也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一)怎样理解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经济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经济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 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二)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安德森麦蒂森的研究显示:18世纪前,全世界最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只 精选文档

论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摘要 技术创新划分为生产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前者提高生产率,因而能够推动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后者改变产品的质量和差异性,不一定加速增长。产品创新在后工业经济时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比不上工业经济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证明了这一趋势。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性政策。本文从技术创新的理论渊源谈起,在承认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利用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后工业经济;生产力;经济发展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divided into production process innova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The former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so it can improve the speed of economic growth, which changes the qual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product, and not necessarily accelerate the growth. Product innovation is the main for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post industrial economy period, so in this new historical stage,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y. The economic realitie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proved this tren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ir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d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first productivity, its impact on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

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 日期:2008-01-06 作者:张晖明来源:文汇报 我们通过引进学习,加速了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学习效应之高、学习效应之好。但是从人类历史进步的长河来看,一定是研发效应、研发收益高于学习效应、学习收益,否则就没有人愿意做研发。之所以人家愿意做研发,是因为在它的财务结构里,用于研发的开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投资,并且是有高回报的投资。但在我们自己的财务结构里,本来利润空间就很小,还要再增加研发费用,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现在财务结构很难跨过这个转变的周期阶段;一旦跨过这个时间段,我们的企业发展肯定会不一样。 大家知道,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以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将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这个命题不论对国家的生存发展而言,还是在全球化格局下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反思,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一、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改革开放成就与发展模式反思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包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力增长、企业竞争力提高、中国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回到“以人为本”方面而言,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我更多想讲的是问题。现在我具体讲几个与技术创新等有关的问题。 一是D V D付费。在2001年《中美知识产权双边协议》签定后,第二天,在荷兰鹿特丹港,就有深圳先科公司生产的D V D 被查扣。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或者跟美国有直接双边协议之前,人家可能也没有直接约束我们的办法,但是既然签约了,采用了他们的核心产品,就必须技术付费。因此,谈判的结果是给3C联盟付费,每台D V D9美元,给6C联盟每台D V D付6美元。最近美国贸易委员会还在就D V D问题进行讨论,谈判中讨论是否多追加每台3美元。到现在为止,D V D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了。这是非常典型的事件,可以看出自主知识产权对产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 理论和经验研究[J]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 理论和经验研究 申萌李凯杰曲如晓 【内容提要】本文在Aghion和Howitt(1992)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构建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理论模型,综合考察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了技术进步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条件,并且识别了不可测量的技术进步。此外,本文还利用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为负,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为负,但其程度不足以抵消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正向间接效应,最终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中国目前的技术进步还不能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减排;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的急剧增加。根据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1978~2008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4.6亿吨增加到了70.3亿吨,增幅达381.5%,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2011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15年中国的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10年下降17%,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仍是保持长期的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持续增加。如何既保持经济增长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关键因素。首先,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次,技术进步可能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也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Jaffe 等,2002)。它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一是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间接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即“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这是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间接效应;另一是技术进步本身可以直接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即“技术进步-二氧化碳排放”,这是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但是这种直接效应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因为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如果企业初始的获利技术是肮脏技术,那么企业新技术研发可能依旧是肮脏的新技术,就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反之,如果企业初始的获利技术是清洁技术,则新技术也可能是清洁型的,就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cemoglu等,2009)。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综合效应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既可以保证经济增长又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本文将构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理论模型来分析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中国的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如何,是否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减少排放的目标?本文将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并回答上述问题。 本文其余章节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理论模型的构建,我们在Aghion和Howitt(1992)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到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经验研究方法及数据介绍;第五部分为结果分析;最后是本文结论。 二文献综述 关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污染排放纳入增长模型的理论研究。早期的研究多是在技术进步外生假定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框架内分析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Nordhaus(1974、1977)分析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之后,又扩展了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发展促进定位途径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瞬息万变,技术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常常影响企业的发展。它即可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挑战,又可给企业带来商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既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又要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企业能否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研发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这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实力的较量。 一、技术创新的内涵 技术创新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经济发展观,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不能把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或单纯的技术活动,而要正确把握技术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应用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是各类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就工业企业来说,产品的竞争力,包括性能、质量、成本、价格、服务、交货期等,核心是技术创新。因为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断的更新换代、适应需求变化以及创造新的市场,都有赖于技术创新。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仅要靠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而且也是目前有些处于困难的传统产业的振兴之路。无论国内国外,都不乏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以质取胜的成功事例。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 技术创新既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但是,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是以产品的市场成功为全部标志,因此,技术创新的过程,无论如何是少不了企业参与的。具体从某个企业看,企业取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要视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等有关因素而定。从大企业来看,技术创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提高技术开发的能力和层次,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利用的机制;从中小企业看,主要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承接技术开发成果并有效利用的机制。对政府而言,就是要努力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转移和企业充分运用的社会氛围,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加大技术开发成果面向市场的力度,使企业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有用的技术开发成果。 二、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是高科技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拼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可以迅速占领市场。科技与经济交织在一起的激烈竞争在全球展开,世界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都把企业技术创新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带来客观的利润,而且会涉及到相关的企业,从而形成众多企业相互竞争的创新浪潮,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加速企业自身发展的活力源泉,而且也是加速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2)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现实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或扩散行为相关,决定着企业的产品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反映企业技术竞争水平乃至整体竞争实力的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在成熟的市场竞争背后所蕴含的,是更为成熟的创新竞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

技术创新的概念与特点

第十二章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进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以此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进展的产业结构格局。本章研究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它对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制造性劳动及其成果。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创新”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从技术变革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阻碍方面进行的。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制造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②。资本家通过使用新机器以降低商品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这实际上确实是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这是技术创新的本意所在。· 受马克思创新思想的阻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于1912年在《经济进展理论》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从经-济学角度把创新看成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猎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他还提出了创新的五种表现形式: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开发新的市场;

开拓和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采纳新的组织方法。 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创新进行新的认识,不仅深化了技术创新的概念,而且衍生出“社会创新”、“制度创新”等相关的概念。例如:德鲁克 (P.Drucker,1909一 )从治理学角度把创新理解为给予资源以新的制造财宝能力的行为,并以此把创新划分为制造经济价值的“技术创新”和制造社会价值的“社会创新”;诺思从经济学角度把创新理解为“制度创新”,认为经济进展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过程。 技术创新对经济与社会的进展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世纪50年代,日本把“技术创新”翻译成“技术革新’:,认为“技术革新确实是开发新技术、制造新产品,它应是包括从研究开发到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我国沿用“技术革新”概念直至90年代初。1995年,随着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进展,为回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是现代产业进展的动力。”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又进一步强调,要把建立、健全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1996年,国家科技部等单位实施了“技术创新示范工程”。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进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从此,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迅速进展。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浅谈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

浅谈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知识社会;现代经济;技术创新 论文摘要:走技术创新之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知识社会进步的一条捷径。当夸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赣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现代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共同体,其迅速发展越来越依靠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技术创新是开启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金钥匙,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助力器。当前,世界经济正加速向全球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战略转移,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究竟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因势利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富民强国之路,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极其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走技术创新之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知识社会进步的一条捷径。因而要处理好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当今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知识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逐步从后台走到前台,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跨上了通向知识社会时代的列车,看到了一片曙光。“知识社会”所处的社会背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知识社会的明显特征是知识的高速增殖、迅速膨胀和爆炸式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每隔5—7年知识量就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表2万篇文献著作;目前世界上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数量相当于过去20130年中科学家数量的总和。知识增长的曲线似乎是绝对上升和无尽无头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极限和无穷无尽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一瞬间将任意且大量的知识几乎同时传送到世界任何一方。 二是知识的增长是技术感生的,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社会的基础。近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知识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技术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极其数据网络等高新技术兴起,使社会采用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当今世界范围内与因特网联网的计算机数量正以每l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似乎是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网络的增长而增长。 三是知识社会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创造,人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知识增长、技术感生的这一事实,绝对不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技术的复制品。当你将信息和知识在眼前展示和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硬件包括作为原材料使用的信息在内永远不会替代人类智慧。当体操纵鼠标进入因特网,引发的信息像雪崩一样从你身边滚过的时候,这并不会使你马上变得聪明。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人不是退却到事物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作为具有天赋和使命与具有充沛能力和才华的主人身份出现的。 四是知识社会不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形态,而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趋同性的共同体。知识社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是社会结构出现活力和生机。比如:社会知识量的迅速膨胀使得各种知识愈来愈急速微分和细化,朝着知识专业化、职业多样化方向发展。其结果是每一个对各种事物的细节了解愈来愈少,愈来愈依赖于他人和专家的知识,因而不得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研究和学习领域尤为突出,错综复杂的研究课题单靠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集体协作精神已经替代了崇拜天才。 五是知识社会以知识经济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竞争仍然是其发展动力。在向知识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占份量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不仅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而且成为一种多方寻求的产品,一种提高竞争力和创收的无形产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现有知识更新的范围和程度,即体现于知识的质量和现实作用。六是知识社会将改变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劳动世界正在经历着结构性变化。企业家越来越依靠知识个性化的人,越来越向所有人都开放机会,使之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展经济学论文 ——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1201班 周婷(20120192)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把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看成所有形式的社会进步的原动力,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量.....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以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众家统一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源泉,加快技术进步是获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 那么,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否真的如此呢?由于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结构变革等内容,因此考察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时,除了考察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外,同时还要考察一些促进结构变革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认为二者的关系可从两大方面分析。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技术进步的概念。技术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手段与方法的总和,既包括生产工艺、技能和生产工具,也包括组织管理方法和决策手段等。而技术进步则泛指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导致生产能力的提高。从技术进步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技术进步既是渐进的又是突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既然技术是一类知识的总和,那么技术进步就是此类知识的积累和扩展。当一种技术的运用达到一种量的积累的时候,则会发生质的突变;技术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积累却是一种渐进性的进步的过程,为技术发生突变积累势能。这是技术进步的一个特征。此外技术进步的另一个特性在于其要素报酬递增且这种递增是不可逆的。即技术进步必然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且这种发展是不可逆的。 根据其特征,我们可以得出技术进步可以推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以及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结论。据统计在我国,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是不断上升的。其次在决定经济效益提高的诸因素中,技术进步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改进产品或工程设计,开发或推广新

第六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资源篇 第六章 ●技术进步 ●与经济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6.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6.2技术选择与经济发展 ●6.3技术引进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解决资本缺乏的问题。但技术进步 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这个世界从工业革命以来区别于以往世界的不同点就是,它把科学和技术 系统地、经常地、逐步地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服务业方面。” ●------罗斯托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及其类型 ●技术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既包括生产工艺、技能和 生产工具,也包括组织管理方法和决策手段。 ●技术进步泛指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导致 生产能力的提高。 ●技术进步包括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两层含义。 技术进步的类型 ●希克斯根据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将技术进步分为劳动 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和中性型三类。 ●哈罗德的中性技术进步,指发生技术进步后,使利润率保持不变的增大的资 本劳动比率K/L,其相应的资本-产出比率K/L也保持不变。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技术进步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和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技术进步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经济增长可以由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 可以由这些投入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来实现。 ●技术进步可以降低某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比例,从而节约资源; ●技术进步还可以改变资源结合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肯定了外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而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技术或知识是经济系统的一个 中心部分,技术的增长与资本、劳动等要素的增长成正比例,投资可以使技术更有价值,技术则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投资与技术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浅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浅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关系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创造的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的“奇迹”举世瞩目,从而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成为国内外很多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以及能源要素的不断增加来实现的,因而增长方式明显以粗放型为主。随着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使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政府的着力点。集约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而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当前我国很多经济学学者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测 定方式进行了愈加深入的研究。我国的大部分学者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的,有理论分析但主要还是通过实证分析来揭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进步从不同的角度看含义略有不同,狭义上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面的革新和改进。具体表现为对旧设备的改造和采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采用新工艺使用新的原材料和能源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工人的劳 动技能等。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从技术进步的涵义我们可以得知技术进步不仅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而且还可以节约能源资源,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从另一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技术进步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因而有利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含义在学术界是有很多争议的,目前经济学界的权威的定义是来自西蒙·库兹涅茨的:“国家经济增长,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 应调整的基础上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技术进步已成为一国经济增长最重要因素,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 目前全要素生产率成为衡量技术进步最基本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目前很多学者运用实证分析法得到了,在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固然重要,但技术进步更为重要的结论。针对技术进步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在索洛模型后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有将储蓄率内生化的理论,也有致力于使人口增长率内生化的模型,但以后者为主流,即技术进步内生化的研究。对技术进步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采用实证研究法,得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而我国应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技术进步。但是,也有很多学者从反面证明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很小,因而我国应该注重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另一方面很多学者也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分析技术进步。总体上来看,学术界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技术进步的来源分为内部自主创新来源和技术引进,一般认为技术引进来源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两种形式。在内部自主创新方面,通常我们用研发投入的多少来衡量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

管理技术创新与经济生态化

管理技术创新与经济生态化 [摘要] 随着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生态环境压力的进一步加大,我国必须要走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发展道路。而要完成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要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经济产业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笔者认为,应该乐观的看待现代技术应用的前景,减少现代技术应用带来的负效应,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尤其是管理技术的优势来促进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经济生态化;管理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可以说,中国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能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等硬资源投入的低技术附加值和低管理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的集约化转型已是势在必行。要达成集约化的目标就要促进技术的革新。这里所说的技术革新不仅指的是工艺技术的革新,也包括管理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产业由低端向高端游移,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技术革新可以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所谓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指通过生态理念的渗透使经济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从而使经济逐步演进为生态

型经济的一个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和原料的附加值比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有学者曾计算,如果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企业也能按照硅谷半导体技术的跳跃性发展(集成电路发展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速度和集成度提高1倍,价格降低一半)的话,那么汽车将以超音速的速度行驶,而且每一万里耗油将不到1盎司燃料,购买成本将不到25美分。[1]。摩尔定律表明,技术创新可以使产业显现出相对传统低技术产业的生态化特征。同时,技术创新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比如,生产1000吨玻璃纤维所需能源只有生产1吨铜的5%,但后者却能比前者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技术创新节约了资源,加强了产品功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得单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程度日益减小,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能源替代和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处在工业化过程之中的国家。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传统产业的弱化来促进经济的生态化发展,而必须走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道路。这一点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在重视程度上,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对工艺技术创新青睐有加,而忽视了管理技术创新对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作用。

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容摘要:在现代社会,科技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在目前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经济唯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技进步生产力经济发展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首先要依附于企业这一载体,企业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佳载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

目的在于占领市场, 获取由创新带来的高额利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l、企业部的研究与发展。在现代企业中研究与发展已经制度化、组织化。企业根据销售、供给部门提供的市场信息, 根据管理部门的决策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的掌握来决定研究与发展活动。企业部的研究与发展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任何途径都必经的环节, 而且它本身就是一条最重要的转化途径。 (2 、国技术市场。即使研究与发展能力很强的企业, 也不可能任何技术都由自己研制, 技术市场就是从企业之外获取科技成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这条途径的建立, 有利于以营利为目标的知识产业的形成, 使以营利为目标的科研机构以市场为导向, 创造满足市场需要的新技术, 并推动需求结构的变化。 (3、计划推动。对于非营利的研究与发展和事关国家长期发展和国计民生的研究与发展, 特别是基础研究, 或者对于风险较大、企业不肯投资但社会又急需的技术创新, 政府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科技发展计划来推动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4 、国际技术市场。这条途径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发挥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即在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和再发明, 赶上和超过原有的技术水平。“后发优势”能否发挥又取决于企业本身的研究与发展的水平和再创新的能力。 (5 、政府之间的科技交流。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 在科技领域进行一系列合作、协议、援助、交流、互派学者等活动, 主要在政府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