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丰产栽培技术

毛竹丰产栽培技术
毛竹丰产栽培技术

毛竹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从毛竹立地条件、种苗繁殖、整地造林、竹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毛竹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竹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毛竹;种苗繁殖;整地造林;竹林抚育

中图分类号 s7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11-02

毛竹在分类学中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分布在秦岭、汉水流域至长江以南海拔1 200m以下的广大酸性土山地,组成大面积纯林,为我国分布极广、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以土壤湿润、疏松、肥沃的山洼地带或背风向阳之地生长最好;为富集sio2的植物。毛竹用途极广,笋供鲜食或加工制作成玉兰片、笋干、笋衣等,冬笋味极为鲜美;竹竿供建筑、梁柱、棚架、脚手架、扁担等用途,更可编织箩筐、箩篓等农具及竹制家具;枝梢可作扫帚;竹、嫩竹、竹箨是很好的造纸原料。

1 立地条件

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性能好的酸性土壤,南坡为佳,背风向之地、山洼地带生长良好。

2 种苗繁殖

2.1 种子繁殖

采种宜选择七年生以上、立地条件较好且属正常开花结实的竹林进行采种。毛竹种子在9~10月成熟采收,常用杀虫粉拌种保存,以

楠竹栽培技术

楠竹栽培管理技术 作者:熊德敏 一、楠竹造林 1、造林地的选择。根据楠竹的生态学特性要求,在楠竹分布区域,一般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窝。山麓和山腰缓坡地段作为造林地。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易积水的平洼地,均不宜发展楠竹。竹区群众有“松戴帽,杉树腰,楠竹窝”之说。对土壤要求:(1)地层深厚,达50厘米左右,肥沃、湿润。(2)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3)呈酸性,ph值4.5-7.0为宜。适宜土壤有,壤土、沙壤土(俗称乌沙土),轻粘土。碱性土和盐碱土不宜栽楠竹。 2、造林整地。整地是楠竹造林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成林快慢。 (1)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视具体地形,人力、财力而选择。一般在平缓地段(坡度20°以下)造林应力争全面整地。 (2)造林密度:楠竹造林密度一般为20-35株/亩。株行距可选择6米×6米,6米×5米和4米×5米。也可视地形随机布点。 (3)栽植穴规格:长1.5米——1.7米,宽0.8——1米,深0.5米左右。挖成长方形或随圆形。 3、造林季节:整地宜在夏季六、七月份进行。栽杆则宜于冬季和早春(即十二月至二月),且宜早不宜迟。 4、造林方式:楠竹主要有两种造林方式: (1)移竹造林。就是在竹林中选择分枝低,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3——6厘米,2——3年生的竹株作为母竹,连同竹鞭挖掘移栽。 (2)实生苗造林。挖取2——3年生的实生苗,每3——5株一丛,带有竹鞭,多带土,剪去顶梢及枝叶三分之一左右,进行栽植。 二、楠竹林抚育管理 (一)新造林地抚育管理。 楠竹栽植后,头三、四年需要进行抚育管理。主要抓除草松土,适时施肥、护笋养竹。可以耕代抚、搞林宵间作。除草每年需进行两次,第一次在五、六月份进行。第二次应在八、九月完成。抚育要达到消除草荒、松疏土壤的目的。

【经验分享】油茶低产林的成因及其改造技术措施

油茶低产林的成因及其改造技术措施 一、形成油茶低产林的主要原因 1.林地荒芜 因经营管理不善,垦复不及时,油茶林地灌木杂草丛生,并有马尾松、杉木、枫香和毛竹等自然下种萌发长大成树(林)后,与油茶形成混交林,高大乔木的树冠使油茶受压。同时油茶被灌木藤蔓缠绕,光照严重不;再是乔灌杂的根系众多,分布密集,与油茶争肥夺水,使油茶产量降低。 2.品种混杂 我国目前栽培以普通油茶为主,由于长期实生栽培和异花授粉,形成花期、成熟期和果形、果色多种多样的油茶品种(类型)。如同一成熟期中的红球、黄球品种(类型)等具有果大、皮薄、出籽率和出油率均高的优良经济性状,但实生或自然落籽形成的油茶林仅有30%左右的植株。即便同是红球类型的油茶林内,其个体间的产量相差也很大,据对皖南和大别山产区的调查,同一片林中就有5~6个类型,大红类型(品种)平均每平方米树冠产果量1.5kg,是小红类型(品种)油茶的4倍,但现有的油茶林分中良种仅占比例的10%左右,而产量低的品种(类型)占有一定比例,不能发挥优良品种(类型)优势。 二、改造油荼低产林的技术措施 1.改善林分卫生状况

长期荒芜的油茶林,可清除上层高大乔木,砍去杂灌和清理缠绕的藤蔓,使油茶获得充足的光照。对一穴多株或一株多萌的油茶树,选留其中生长结果较好一株,再将其根际萌蘖一起疏除和适当剪除重叠大枝,同时疏除病虫枝、枯死枝和交叉枝。成年树以疏剪为主,主要是疏除内膛密枝、下脚枝、重叠枝、病虫枝干死枝和无用灼徒长枝。剪枝时间以11月至次年的2月间为好。 2.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深翻垦复时把枯枝落叶杂草翻入土中,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特性,促使土壤熟化,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解。由于土壤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油茶根系的生长,增加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深翻多在冬季进行,深度在20cm 以上。但深挖不宜年年进行,一般3年挖一次。夏季垦复及时除草,防止土壤干旱,增加透气和蓄水能力,应浅耕,深度不超过10cm。垦复应掌握冠内浅、冠外深,幼树浅、大树深,熟地浅、荒地深,陡坡浅、平坡深。 垦复方法要根据油茶林地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树龄的不同,以不造成水土流失为前提,采取全垦、带状垦复、穴状垦复阶梯式垦复或壕沟抚育等。 3.调控密度 现有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大多是过密或过稀,分布不均据调查,在同一地区,品种类型和栽培措施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每667m2油茶株数多的200株,少的30~50株。因此调整密度改造林相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成年油茶林的密度应根据品种、立地条件、经营水平和方式、林龄等林分现状综合分析,加以调整。密的间伐,留优去劣,疏的补植良种。

毛竹种植方法

我国散生竹种很多,其中经济价值高、栽培广的有:毛竹、刚竹、淡竹、石竹、早竹、水竹等。这些竹种的生长规律和繁殖特点大同小异,因而造林技术也大致相同。 (一)造林地的选择 为了培育速生、丰产、优质的竹林,造林前,必须根据竹子对立地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 1.气候条件我国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地区,是散生竹类分布的中心区。在这一地区,气候条件一般都适于散生竹生长。长江以北至黄河流域地区,为散生竹类分布和引种的北区。在北区内,影响散生竹类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长季的干旱和冬季的严寒。在北区发展散生竹林,要选择春、夏降水量大,背风朝南的地方。南岭以南至南海之滨,为丛生竹分布区和散生竹引种的南区。在南区,影响散生竹类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是夏季的烈日和夏、秋的台风。在南区发展散生竹,要选择背风朝北的地方。 2.土壤条件散生竹种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系统(竹鞭、竹根)。因此,要求土壤深度在50cm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质壤土。散生竹在碱性土上生长不良,要求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壤上,~7为宜。地下水位在lm 上下为宜,过高,不利于竹鞭生长。过于粘重瘠薄的红上、黄土以及盐碱土等,对竹子生长不利,一般情况下不宜发展散生竹林。 3.地形条件在同一地区,往往因地形的变化而引起小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所以,造林选地时,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宜的地形条件。在散生竹分布的中心区,最好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在高山地区,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容易积水的平地、洼地等,均不适宜散生竹的生长。在散生竹分布和引种的北区,最好选择海拔600m以下的背风朝南的山谷、山麓地带。因为南坡比北坡日照强,冬季温度高,有利于散生竹类防寒过冬。在散生竹类分布和引种的南区,最好选择海拔1,000m以下背风朝阳的山谷、山麓地带。 (二)造林整地整地是散生竹造林的重要一环。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和成林速度,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散生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 造林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1年的秋、冬季进行。 造林整地可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等3种。 1.全面整地 包括清理林地、全面开垦和挖掘植穴等3个工序。造林地上如有杂草、灌木丛生,全面开垦前必须清理林地。清理林地的方法是: (1)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烧柴困难地区,可砍除杂草、灌木,搬出林外,充当燃料。 (2)在交通不便,劳力不足地区,可将柴草劈下,平铺于林地,待干燥后,放火炼山。炼山时,应开好防火线,防止引起山林火灾。炼山既能烧尽柴草充当肥料,又可消灭病虫害。在没有杂草、灌木的荒山、荒地、四旁地和农用地上营造散生竹林,不需清理林地可直接全面开垦。 全面开垦就是对造林地全面翻土,深度20~30cm,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的树花、树根等。翻土时,将表土翻入底层,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底土翻到表层,有利于矿物质风化。大的土块可以不打散,经过一定时期的日晒、雨淋和冬季的霜冻后,会自然粉碎。 挖栽植穴之前,首先要确定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根据各地的经验,毛竹移竹造林,每 1,000m2栽37~52株,株行距5m ×6m或 4m×5m;毛竹截秆造林、移鞭造林和实生苗造林等,每1,000m2栽 60~82株,株行距 4m × 4m或 3m×4m。 刚竹、淡竹、水竹、石竹、早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种,移竹造林每1,000m2栽75~112株,株行距3m×3m或3m×4m。移鞭或截秆移鞭造林,每1,000m2栽91~135株,株行距3m×3m或2.5m× 3m。 根据不同竹种的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在全面开垦地上,用皮尺或测绳丈量,确定栽植穴。栽植穴的规格,因竹种而异,毛竹移竹造林穴长1.0m,宽~0.6m,深0.4m左右;毛竹截秆造林、移鞭造林穴长~ 1.0m,宽~0.4m,深~0.3m;毛竹实生苗造

17个速生及高价值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潘潘 1、马尾松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是我市优良的乡土用材树种,常绿乔木,极喜光,深根性,适应性强,耐瘠薄,喜酸性土壤。生长迅速,每亩年生长量可达0.67~1m3。培养纸浆纤维板12年可主伐,培养建筑材20~30年主伐。 一、种苗要求: 1、种源:我市马尾松良种有: (1)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嫁接种子园生产的良种:或经选育鉴定的优良无性系:经子代测定,8年生的每亩平均树高、胸径、蓄积分别达7.2m、8.9cm、4.5162m3,分别超过省定丰产林标准的42.8%、78%、282%;最大单株树高9.4cm,胸径13.4cm。 (2)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武平十方、永定仙师91-92营建的实生种子园生产的良种。 2、苗木规格: (1)裸根苗(播种苗):苗龄1年,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Ⅰ级苗地径>0.35cm,苗高>20cm,根系长度15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10条以上,Ⅱ级苗地径0.25~0.35cm,,苗高15~20cm,根系长度12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8条以上。 (2)播种容器苗:苗龄半年的容器苗高度>10cm;苗龄1年的容器苗苗高>16cm,地径0.3cm。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苗木长势好,苗干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已形成良好根团。容器不破碎,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3)无性系扦插容器苗:苗龄0.5年,苗高>8cm。其它要求与播种容器苗相同。 二、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较肥沃的林地。 2、造林地准备: (1)林地清理:全面炼山或全面劈杂,带状整地。全面炼山要求8~9月份开设炼山防火线,平行等高线20m宽,垂直等高线10m宽,局部危险带加宽,全面劈草炼山,炼山要彻底,对未燃烧的灌木、枝桠等要集中堆烧。 (2)整地挖穴:10~12月份进行整地挖穴,造林密度167株/亩,株行距为2×2m,穴位沿等高线水平设置,上、下行穴位“品字形排列。挖明穴,穴规格为60×40×30cm,挖穴时,表土、心土必须分开堆放。 (3)回表土、施基肥:一般在12月份进行,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回表土必须拣净枝桠和草根等杂物,根据立地质量情况,每穴施过磷酸钙200-250g,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 3、栽植:栽植时期为每年1~2月份。 (1)容器苗必须将塑料袋撕破,栽植深度比营养土深3~5厘米,做到栽直、穴中、压实、培土。 (2)裸根苗在起苗、运苗过程中,要保持苗根湿润,切忌风吹日晒。起苗后,立即把苗根蘸上黄泥浆。栽植做到栽直、舒根、压实。 三、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后一般连续抚育和施肥三年,每年4~5月扩穴抚育,9~10月全面锄草一次,次年根据立地质量情况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每株施用氮肥200-250g。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即:在每株树上坡开一弧形沟,沟长40~60cm,宽10~20cm,深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

毛竹的种植技术

毛竹的种植技术 毛竹是禾本科的一种竹类植物,在我国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竹子。毛竹也是所有竹类中利用用途最广的竹种,不仅可以用于制作家具、造纸、当做饲料等。还有着食用、药用等用途,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竹种。那么毛竹该怎么种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毛竹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整地造林 毛竹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因此只要选择肥力充足、通透性强的土壤即可。在整地前要将林地里的杂草及其他植物全部清除,然后将地深翻28厘米左右,将土壤表土翻入土层深部。并且要挑选出土壤中的大石块及树根等。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根据林地坡度合理选择好整地方法,然后控制好种植密度挖好定植穴。并且在定植穴行间挖好施肥沟,每条沟施入有机肥及复合肥,再覆土密封。

2、催芽播种 毛竹的种子外皮是比较坚硬的,因此我们在播种前还需要做好催芽工作。首先要将种子用清水清洗一遍,然后再使用催芽粉剂适当拌种。拌种后将种子放入湿沙中做催芽工作,催芽过程中,每天要将种子翻动一次,当有一半左右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季节应选择秋春季,如果种植方向是竹笋的话,那么应在秋季播种。播种以点播为主,控制好株行距,在每个播种穴内放入9粒种子左右,然后覆盖细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宜。

3、幼竹管理 如果是要培育幼竹的话,那么我们在播种后要铺盖一层稻草,然后再浇足水,做好鼠虫害的预防工作。当竹笋出土后,要及时揭开盖草,做好除草工作,保持土壤湿润。并且每个月至少追肥一次,以农家肥为主。然后在阴天等温度适中的时间中,做好间苗工作,将生长过密的竹笋移栽至缺苗穴口。一般竹苗在出土后两个月左右进入分蘖期,然后半年左右时长至35厘米左右。再将一年生的竹苗移栽到林地内,经过培育后,竹苗又可分蘖,再进行重复的工作,便可形成苗圃。

毛竹低产林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xx县xx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 所有制性质:民营企业 发展历程: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册资金拾捌万元。合作社拥有员工19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4人。 主营业务:组织采购、供应成员种植毛竹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毛竹及制品;开展成员所需的运输 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 流和咨询服务,开发新产品。 人员结构:xx县xx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1.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xx,男,1975年3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任xx县碧镇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合作社将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以“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带领农民大力发展毛竹种植、管理行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xx镇丰林村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 2、建设性质:改建 3、建设地点:xx市xx县xx镇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本项目位于xx镇丰林村,拥有1.8万亩。 2、产品方案:大径毛竹、春笋、冬笋销售。 1.2.3技术、设备 1、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 一、垦翻林地,增施肥料。6—8月全面翻垦林地,深30厘米以上,近根蔸处宜浅。清除林内杂灌、老竹根和石块、老鞭和弱鞭、细弱和病虫竹。新伐竹桩牙。结合垦翻,亩铺施腐熟厩肥100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翻入土中,平整地面。竹林地需开沟,以保林内无积水。当年伐竹后,再次垦挖林地,且亩施1000~1300公斤腐熟有机肥。坡度大于20度的林地实行带状垦复,采用隔年轮作垦复,以后的2—3年内,每年翻垦林地2次,8年一个周期。 二、合理砍伐,调整结构。一般在大年的立冬至翌年的立春前砍伐,即大年秋后伐,小年春前伐,花年竹林秋冬季砍伐。生长稳定的竹林,应砍五(度)留四(度),生长衰退的竹林,可砍四(度)留三(度)。材用林伐后亩保持立竹200~240株,笋材两用林180~200株。 三、护笋养竹。材用竹林和笋材两用竹林要求不挖冬笋、鞭笋,保护春笋。3月下旬至5月中旬,将清明前露头出土的竹笋全部挖

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万亩毛竹低产林 改造建设项目 XX 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 改造项目可行性报告 、其实实施的必要性的可行性 1.必要性 XX 县是XX 地区重点产竹大县,现有毛竹林面积48.8 万亩,立竹量4283 万根,毛竹资源占全区1/3 有余。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立

足县情,为加快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以毛竹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略,充分发挥本地毛竹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确保“山上再造”工程顺利实施。 2.可行性 146C —气候适宜,基地建设区属中亚热带温湿性气候,年均气温 19.1C,年降雨量2000mm左右,无霜期233天,日照时间充足,雨量充沛, 适用毛竹生长。 立地条件好,资源面积连片,便于科技推广和集约经营。山场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肥力等级好,适宜建立毛竹丰产林某地。 社会条件优越,基地区内劳力充足,人多田少,靠山吃山,劳力投入有保障。而且该区内群众有很高的积极性并有丰富的经营毛竹的经验,交通便利都利于毛竹资源的开发。 县竹地板厂、武夷山竹业有限公司等竹制品加工厂需消耗大量的毛竹,为我县毛竹增值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基地建设经济指标和实施年限

1.经济指标 基地建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通过人工丰产林技术改造,某地内现在亩均106根增加到200根,平均眉径由现在8.3cm增加到9.0cm,基地建成后,亩年均产值达600元以上的丰产林标准。 2.实施年限 20万亩毛竹丰产林分三批实施,即2002年7万亩,2003年7万亩,2004 年6 万亩。

基地建设单位、面积、实施年度表

三、组织管理和主要技术措施 1组织管理 (1)本项目主管单位为XX县林业局,。 (2)毛竹丰产林基 地建设项目负责人为施工负责人为各单位乡(镇)长;技术队伍由县林业局和林业工作站成员组成。 (3)项目郊外筹集单位为XX县林业局,由林业局统一争取投资和贷款, 然后转资和转贷,给承担实施项目任务的乡(镇)。林业局与各乡(镇)采取租赁联营或其它的补偿贸易形式实行“共同改造、共担风险、效益分析”的原则, 确保基地建成出效。

毛竹移栽技术

毛竹移栽造林技术 毛竹为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粗达18厘米。毛竹秆高,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臵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我国毛竹林面积大、分布广、经济价值较高,生产潜力很大,发展毛竹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生物学特性及用途 (1)适应强,分布广。毛竹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重要经济竹种。毛竹在中国北纬40°以南,年均温12-22℃,年降水量500-2000mm,年相对湿度65-85%广大地域,东起台湾、浙江、福建、江西,西至四川及云南东北部,南到两广中部,北达安微北部,河南南部全国24个省(直辖市)均有分布。毛竹的垂直分布幅度也很大,在海拔1350m以下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及沿海地带均有毛竹林分布。毛竹能耐零下20℃的极端最低气温,在壤土、沙壤上,粘壤土、重粘土和石砾土上均能适应,但以具有良好理化性质,疏松深厚肥沃的乌沙土上生长最好。 (2)繁殖力强。毛竹的鞭系及竹杆均含有生物活性内源激素,除种子具有生殖能力外,其鞭节和竹节均能萌芽生殖,因而除了用种子养殖竹苗外,还可用分蘖育苗、扩鞭育苗、压杆育苗、埋杆育苗等方式繁殖竹苗。毛竹栽培易成活,采用竹苗栽培、母竹栽培、竹鞭栽培均可,但竹苗栽培成林较慢,竹鞭栽培要求技术

程度较高,故而生产上大面积发展毛竹,一般都采用母竹移栽法造林。 (3)生长快,成材早,易成林。毛竹是典型的速生树种,其粗生长在竹笋出土时即已基本定型,高生长从出笋到成竹一般只需50一60天时间。竹林经3—6年加固生长则可采伐利用,若用于纤维造纸原料,当年就可砍伐利用。新造毛竹一般5—8年即可成林,改造残次低产林分和复壮衰败荒芜竹林,3—5年则可恢复生产,进入丰产状态。 (4)材性好,用途广,功能全,价值高。毛竹竹材具有一般木材不及的优点:韧性强,弹性好,收缩膨胀变化小,材质上乘,用途十分广泛,各行各业无处不用,深受人们青睐。 毛竹除材性优良外,其冬笋、春笋、鞭笋、竹荪等竹类食品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鲜美可口,堪称绿色山珍,是人们食疗保健美容防癌的理想食品。毛竹竹材经干馏后可生产竹炭、活性炭和提炼焦油水酸、葡萄糖、木醛糖、竹汁、竹沥、竹黄、竹茹、竹蜡、燃油、酵素等,毛竹叶可提炼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在化学、造纸、动力、食品和医药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毛竹姿秀挺拔,高风亮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防风性能,是营造风景林、旅游林、特用林、固堤林、水源涵养林以及公园与庭前宅后环境绿化美化配植的理想竹种。此外,毛竹的竹枝、竹蔸、竹鞭、竹箨及笋、加工剩余物均可利用。

楠竹种植管理技术

楠竹种植方式_楠竹种植管理技术 在全垦深翻的同时,挖除竹林内的“三头”(石头,竹蔸头,树 桩头)和老竹鞭,创造有利于鞭根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深翻深度30~40cm,注意避免损伤幼壮竹鞭的鞭芽和鞭根。深翻时间以冬季 12月~翌年1月,结合挖冬笋进行较好b这时竹林行鞭结束,地上、地下部分均处于休眠状态,鞭根损害较少;或者在笋一功竹高生长停止,而鞭梢又尚未大量生长前的6月中旬进行也可以。 笋用林一般留母竹较少,林内阳光充足,容易滋生杂草。为防止林地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必须及时除尽杂草。除草松土可结合进行, 使土壤疏松透气,减少行粮阻力,有利于鞭根生长和发笋。每年夏 秋(6~9月)季节,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生长快,应进行1~2次,深度10~15cm。要求除尽草根,不损伤竹鞭和笋芽3把杂草翻埋上中,腐烂当肥料。 在深翻基础上再施基肥,基肥以人粪尿,猪、牛栏厩肥,菜饼等有机肥为最好。一般每1,000m2竹林中施人人粪尿或猪、牛栏厩肥4,000~5,000kg,菜饼400~500kg。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割青草进行“埋青”,每1,000m2“埋青”6,000~10,000kg。“埋青”后再盖8~10cm厚的土,称“扛土埋青”。这对培养竹林和培养大笋很有 好处。施肥深度150~25cm,先开沟后施肥,施后覆土。 留好母竹,合理砍伐:笋用竹林与材用竹林一样,为获得高额的竹笋产量,除了有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外,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竹 林结构。竹笋在生长发育时期,主要靠母竹供给养分。因此,母竹 的数量和年龄直接影响到发笋的数量和质量(表)。 据研究一般笋用毛竹林的立竹数,每1,000m‘保留母竹250~ 300株为宜,母竹年龄为6年(3度)。竹龄组成:l~2度竹各占35%,3度竹占30%。

毛竹种植技术

毛竹种植技术 一、经济价值 毛竹又称楠竹。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经营好的竹林,除竹笋等竹副产品外,每亩可年产竹材1500—2000公斤。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殷商时代就有用竹编制竹器等的习惯和经验,用竹子造房在我国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毛竹被广泛用来架设工棚和脚手架;毛竹还是造纸和人造丝的优良原料;竹材劈成的薄篾可编制成很多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竹杆、竹片可制成竹床、竹椅及通风保健席等;近年来,竹胶合板的开拓制品更具市场引力。此外,竹枝、竹鞭、竹箨、竹根、竹兜等都可加工成很具经济价值的竹工艺品。毛竹笋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我国的传统佳肴,且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制成的各种笋干、笋罐头已畅销国内外。故毛竹具有很大的国际、国内市场潜力。毛竹鞭根发达,纵横交错,栽植在江堤、湖岸有固土防冲作用。竹林四季常青,挺拨秀丽,是绿化祖国的优良树种。 二、生物学特性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但其生长发育不同于一般乔木树种,它是由地下部分的鞭、根、芽和地上部分的秆、枝、叶组成的有机体。毛竹不仅具有根的向地性生长和秆的反向地性生长,而且具有鞭(地下茎)的横向地性起伏生长。竹秆寿命短,开花周期长,没有次生生长,竹鞭具有强大的分生繁殖能力。竹鞭一般分布在土壤上层15--40厘米的范围,每节有一个侧芽,可以发育成笋或发育成新的竹鞭。壮龄竹鞭上的部分肥壮侧芽在每年夏末秋初开始萌动分化为笋芽,到初冬笋体肥大,笋壳(箨)呈黄色,被有绒毛,称冬笋。 冬季低温时期,竹笋在土内处于休眠状态,到了第二年春季温度回升时,又继续生长出土,称为春笋。春笋的笋壳为紫褐色,有黑色斑点,满生粗毛。春笋中一些生长健壮的,经过竹笋一幼竹40一50天的生长过程后,竹秆上部开始抽枝展叶而成为新竹。新竹第二年春全株换叶一次,以后每二年换叶一次,每换叶一次称为一“度”。新竹经过2--5年生理代谢,抽鞭发笋能力强、竹秆材质处于增进期的幼一壮龄竹阶段;再经过6--8年的竹秆材质生长达到力学强度稳定的中龄竹阶段;9年以上的竹将出现生活力衰退的下降趋势,进入老龄竹阶段。故在毛竹林培育上,应留养幼一壮龄竹,砍伐中、老龄竹。 毛竹也会开花结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成熟衰老的象征。毛竹开化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开花一般持续3--5年。毛竹开花是竹林生产上的巨大威协,应设法防止(控制措施见“毛竹用材林培育技术”)。 三、适生环境要求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树种。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因此,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0℃,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种,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发育的中、厚层肥沃酸性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分布多,生长良好。在土质粘重而干燥的

竹子移植栽培技术

竹子移植栽培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竹子移植栽培技术 随着城市绿化对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和对竹类绿化景观的开发,竹在城乡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竹有3种类型:散生竹、丛生竹、混生竹,在本地区的绿化中,多用散生竹,如乌哺鸡竹、淡竹,次为丛生竹,如孝顺竹。近年来,我市园林绿化规划施工中,移植乌哺鸡竹、淡竹、刚竹、毛竹、孝顺竹、凤尾竹斑竹等16处,面积26 000多平方米,栽竹10多万株,平均成活率90%以上,成效很好,并快速成园成景。现将其移植技术介绍如下。 1、整好地是移竹成功的基础 近几年,移植的竹种主要有乌哺鸡竹、淡竹、斑竹和孝顺竹。其中乌哺鸡竹、淡竹、斑竹为散生竹,孝顺竹为丛生竹。散生竹竹干为地上茎,地下茎为竹鞭,竹鞭上有芽和根,其是竹子的生长繁殖器官。整理好移植竹子的地块是给竹苗提供必要的成活环境,是移竹成功的关键。整地的方法通常是全垦整地,挖穴植苗,要求整地深度一般为30~35cm,进行深翻细耙,破碎土块,促其风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在整地破垡的同时,捡去土壤中的石块、砖块、草根、树根等杂物,有利于竹子的生根、行鞭,减少跑鞭、鞭竹数量和杂草的生长量。土块大小不超过5cm 直径,上下土层均匀。 大多数竹种忌水湿,因此,平坦地移竹,整地时要隔2~3m(黏土、砂土3~4m)开1条步道排水,步道宽30~40cm、深20~30cm,同时做好排水系统,大雨过后无积水,免受涝渍,以提高成活率。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新植竹园的满园速度与基肥(除密度和质量外)有较大的关系,因新竹成活后就能吸收到肥料,进行正常的同化作用,积累养分进行繁殖。由表1可以看出,在土壤相

浅谈毛竹丰产用材林培育的几项关键技术

浅谈毛竹丰产用材林培育的几项关键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资源一直是必不可少的动力,毛竹作为我国的重要森林资源,具有着十分高昂的经济效益。提升毛竹生产效率可以提高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毛竹丰产用材林,立足于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改进毛竹生产技术,为日后的经营提供参考。 标签:毛竹经济效益,培育技术,改进措施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曾经被誉为第二森林,分布范围极其广泛,而且极易成活,繁殖能力强,成长较快应用的范围也较为广泛。可以为我国公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经过数据调查,可以发现毛竹的生长周期极为短暂。一般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成才,单独地区上可以重复的种植采伐,而且在保护环境,蓄养水源等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贡献。自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颁布以来,保护环境的获胜日益高涨,毛竹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因此提升毛竹的生产效率,改善关键技术,是相关行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毛竹丰产造林技术 作为我国林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毛竹的适应能力极其强悍,只要山区的气候较为温和,降雨充沛就可以大范围的种植。而且毛竹对自身生长的土地要求较低,较为容易寻找。农民在种植毛竹时需要投入的前期经济资源较少,成本较低,因此种植毛竹的门槛较小。而且毛竹的反复砍伐并不会破坏当地的水土条件。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一样,帮助当地居民迅速的脱贫致富,全民奔向小康。 1.1丰产用材竹林培育模式 在种植毛竹的过程,种植密度是影响毛竹产量的主要因素,毛竹的密度不宜过密也不宜过稀疏,如果过于稀疏,那么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果就较低无法提升产量,如果种植的密度较密,那么对于毛竹而言及日常生长需要的能源就会相对匮乏。经过科学家大量的数据调查,用材竹林的密度应该是每亩220株左右。在这样的基础上,只要后续不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每亩产量大约在50株毛竹上下浮动。 1.2对种植地的选择 虽然毛竹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并没有更高的要求,但是也应该选择土地深度在50厘米以上,且通风透气性较好的砂质土壤。如果土地较为贫瘠,那么种植出来的毛竹质量可能不达标,品相较差的毛竹,因为质量欠缺无法应用到各个行业,无法卖出更高的价钱,如果想要更高的产量,可以选择在海拔1千米以下的背风山谷。

毛竹造林密度调查分析

毛竹造林密度调查分析 摘要:经上张乡、双庙乡、朱溪镇、下各镇13个行政村21块山地毛竹造林密度调查,调查显示造林密度最高的只有375株/hm2,最低的不足150株/hm2,大多数造林密度在180-210株/hm2。分析认为:毛竹造林密度确定应根据当地母竹资源、劳动力、资金等方面综合考虑,一般毛竹用材林造林按国家、省级规定的下限密度为好,即300-350株/hm2。只要采用合理的肥培管理技术,同样可缩短培育周期,亦可起到节约造林费用,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论文关键词:毛竹,造林密度,调查,分析 1、调查方法 结合2007年9月份毛竹造林验收工作,对所到造林山块作简易的样地法进行造林密度调查,并记载造林地立地环境、造林密度、造林成活率及当年造林地块的抚育情况。 2、调查结果 从表一得知,2个镇、2个乡的13个行政村21块山块63.87hm2毛竹造林地,其毛竹造林密度较低,只有朱溪镇前周村托麦岭山块的造林密度较好,每hm2造林密度达375株,最低的每hm2不足150株,大多数山块毛竹造林密度在180~210株/hm2。造林成活率整体水平在90%以上,也有个别山块不少90%。 表一2007年毛竹造林密度调查表 乡镇 村

面积/ hm2 上报造林密度株/hm2验收时造林密度株/hm2成活 率/ % 与要求相差 株/hm2 栽植 配置/ m 朱溪 后塘 长湾坑 10.13 600 210 95 390 6×8

前周 托麦岭1.00 600 375 98 225 5×5 朱溪 朱四 仰天灯盏2.40 600 <150 90 450 >8×8 上张 西塘 潘山岭1.33

竹子移植方法与技术

竹子移植方法与技术 摘要:栽竹不同栽树,栽竹成活关键在于竹鞭;竹鞭是地下茎,在土中横向生长,故不能栽深,否则影响竹鞭的生长行鞭;移栽时注意竹鞭的保护,切忌损伤鞭根、芽,也不可损伤竹鞭与竹竿连接处,要掌握深挖穴,浅栽竹,高培土的要点。 关键词:竹子,移植方法,技术要求 Abstract: bamboo planting is different from tree planting, its key is the shoot that is the rhizome, grew cross in the earth, so it can’t be grow deep, or it will effect the grown, when transplantation, the shoo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not lose the boot and bud, and joints, therefore, we should grasp the points of dig deep hole, shallow planted bamboo, the main points of the earth up high. Keywords: bamboo,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随着城市绿化对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和对竹类绿化景观的开发,竹在城乡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近年来,在我市公园绿化规划施工中,移植散生竹(如毛竹、刚竹、早园竹等),丛生竹(如琴丝竹、孝顺竹、凤尾竹、佛肚竹、青皮竹等)取得很好成效,快速成园成景。 为了提高竹类种植成活率,取得明显绿化景观效果,以下按丛生竹和散生竹两类对竹子的移栽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控制施工。 1丛生竹的移植方法与技术要求 丛生竹是一种地下横走的竹鞭、仅靠竹竿基部的芽发成竹笋、长出新竿的竹子。一般丛生竹的竹蔸、竹枝和竹竿上的芽,都具有繁殖能力,故可采用移竹、埋蔸、埋竿、插枝等方法进行繁衍移植。 1.1换土、整地 竹子地要求有灌溉条件,又要排水良好。由于丛生竹类地下茎入土较浅,出笋期在夏秋,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它们对土壤的要求高于一般树木。按照丛生竹喜酸、喜肥、喜温湿、怕水涝的生长特性,移栽丛生竹应选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略偏酸性的沙质土壤。 在大多数情况下,移栽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并不适宜丛生竹的生长要求,这时就需要对土壤进行换土处理。清除垃圾,清除过于黏重的土壤和盐碱土,换上草

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

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 一、我县竹产业现状 崇义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林资源丰富,现有竹种7属40种,竹林面积57.13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21.1%,其中毛竹面积 57.03万亩,毛竹活立竹蓄积量7364万株。 二、毛竹的主要特性 1、毛竹的品种。 毛竹的品种目前已知的有十几种。诸如花秆毛竹、龟甲毛竹、金毛竹、白壳早毛竹、黑壳早毛竹、硬头早毛竹、半迟早毛竹、花毛竹等。在赣南以常风的普通毛竹为主。 2、毛竹笋出土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条件是影响竹笋出土的主要因素。毛竹笋开始出土需要10摄氏度左右的平均温度。在同一地区,平原、丘陵毛竹林出笋早于高山深山毛竹林,春季温暖年份出笋早于低温年份。在同一竹林,土壤上部和林缘的温度上升较快,因而竹笋出土较早,土壤上层和林缘的温度上升较快,竹笋出土也较早。 3、毛竹会开花结果吗? 正常经营条件下,毛竹一般不开花结果,但在特定条件下,当毛竹的营养生长受阻,繁殖生长增强时,就出现开花结果的现象。毛竹开花不分年龄,老竹、新竹都能开花。毛竹开花前的征兆是:竹林出笋减少,生长衰退,竹叶发黄,开花当年一般停止或极少发笋,老叶脱落,长出变态叶(叶片变小),然后抽穗开花。毛竹开花后,竹秆枯死,竹鞭腐烂衰败。在农村流传着竹子开花是一种不吉利的兆头,其实不然,毛竹是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一般要几十年或几百年才会开花结果,开花结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

年龄的增长,在营养生长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生殖生长,具有产生性激素,分化性细胞,形成性器官的能力,即具有开花结果的可能性。同时,毛竹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气候、土壤,肥力状况,病虫害和人们的经营措施等,对毛竹开花结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毛竹开花结果,是其遗传和外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4、毛竹的市场前景如何? 毛竹用途广,适应市场需求调控能力强。其主产品有竹材、竹笋及其加工制品的副产品,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毛竹的竹材可以加工制作各种胶合板材、建筑原材及装饰材料等。在森林资源日趋减少,木材供不应求的今天,以竹代木、以竹胜木将是一个方向。竹笋作为一个保健绿色森林蔬菜,受消费者的亲睐。在国际上,日本一直深得青睐,现在欧美市场也广为认可。在国内,我国人口众多,竹笋人人喜爱的蔬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竹笋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竹林景观产品更是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随着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毛竹林的景观效益逐步得到开发,其前景非常可观。 此外,用现代生化技术和加工手段进行深加工,生产竹炭,竹酢液、竹叶黄酮、竹醋酸纤维等高精类产品,为毛竹的利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三、毛竹的育苗造林技术 5、毛竹造林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选择适宜的造林地是培育优质、高产毛竹林的基础之一。(1)交通方便:造林地点便于竹林地的水肥投入、笋期看管和产品运销。(2)土壤条件:毛竹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系统(竹鞭、竹根)。要求土壤深度在60厘米以上,土壤酸性、微酸性、中性肥沃、湿润但不积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ANHUI LINYE 安徽林业2010·1 □ 休宁县/俞顺利 近年来,休宁县利用优越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投资建设数个千亩以上茶油生产加工基地。 目前,该县油茶林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我省茶油重点产区。但目前油茶产量普遍存在着低而不稳,油茶低产林通过实施改造技术措施,使低产油茶林提高产量。 一、形成油茶低产林的主要原因1.林地荒芜 因经营管理不善,垦复不及时,油茶林地灌木杂草丛生,并有马尾松、杉木、枫香和毛竹等自然下种萌发长大成树(林)后,与油茶形成混交林,高大乔木的树冠使油茶受压。同时油茶被灌木藤蔓缠绕,光照严重不足;再是乔灌杂的根系众多,分布密集,与油茶争肥夺水,使油茶产量降低。 2.品种混杂 我国目前栽培以普通油茶为主,由于长期实生栽培和异花授粉,形成花期、成熟期和果形、果色多种多样的油茶品种(类型)。如同一成熟期中的红球、黄球品种(类型)等具有果大、皮薄、出籽率和出油率均高的优良经济性状,但实生或自然落籽形成的油茶林仅有30%左右的植株。即便同是红球类型的油茶林内,其个体间的产量相差也很大,据对皖南和大别山产区的调查,同一片林中就有5~6个类型,大红类型(品种)平均每平方米树冠产果量1.5kg,是小红类型(品种)油茶的4倍,但现有的油茶林分中良种仅占比例的10%左右,而产量低的品种(类型)占有一定比例,不能发挥优良品种(类型)优势。 二、改造油荼低产林的技术措施1.改善林分卫生状况 长期荒芜的油茶林,可清除上层高大乔木,砍去杂灌和清理缠绕的藤蔓,使油茶获得充足的光照。对一穴多株或一株多萌的油茶树,选留其中生长结果较好一株,再将其根际萌蘖一起疏除和适当剪除重叠大枝,同时疏除病虫枝、枯死枝和交叉枝。成年树以疏剪为主,主要是疏除内膛密枝、下脚枝、重叠枝、病虫枝、干死枝和无用灼徒长枝。剪枝时间以11月至次年的2月间为好。 2.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深翻垦复时把枯枝落叶杂草翻入土中,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特性,促使土壤熟化,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解。由于土壤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油茶根系的生长,增加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深翻多在冬季进行,深度在20cm以上。但深挖不宜年年进行,一般3年挖一次。夏季垦复及时除草,防止土壤干旱,增加透气和蓄水能力,应浅耕,深度不超过10cm。垦复应掌握冠内浅、冠外深,幼树浅、大树深,熟地浅、荒地深,陡坡浅、平坡深。 垦复方法要根据油茶林地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树龄的不同,以不造成水土流失为前提,采取全垦、带状垦复、穴状垦复、阶梯式垦复或壕沟抚育等。 3.调控密度 现有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大多是过密或过稀,分布不均。据调查,在同一地区,品种类型和栽培措施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每667m2油茶株数多的200株, 少的30~50株。因此调整密度,改造林相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成年油茶林的密度应根据品种、 立地条件、经营水平和方式、林龄等林分现状综合分析,加以调整。密的间伐,留优去劣,疏的补植良种。 4.改良品种 高接换优,将优良油茶品种(类型)的枝或芽作接穗,利用嫁接法接到低产油茶的骨干枝上,接活后长成新的树冠。通过嫁接方法可以达到纯化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高接时间:春末夏初(即3月中旬至6月中旬),秋末(8月旬至9月中旬)。以5月中下旬嫁接成活率最高。嫁接方法以插皮接和嵌芽接最好。 5.更新复壮 ①截干更新:离地面5~15cm处锯断主干,截干的当年在油茶树的根际萌有大量新枝(萌条),于夏末选留距地面最近,生长势强旺,分布均匀的2~3根萌条,其余从基部剪除。第二年开始再从其中选留l株进行定形整枝培养成新的树冠。一般3年后挂果,5~6年恢复原来的产量。 ②切枝(干)更新:将更新油茶树主枝中、下部分枝处以上部分全部剪除,待萌条长至5~10cm后,选留方向好、角度适宜、生长健壮的萌条培养新的树冠,其余剪除。切枝(干)更新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油茶树的主干和主枝构成的树冠骨架,所以更新后成形快,结果早。据试验,切枝(干)更新的当年仍有70%的植株开花结果,3~4年可恢复原有产量。更新的植株一定要选择结果较好、产量较高、病虫害较少的壮年油茶树,更新的锯口一定要光滑并涂抹保护剂,以便伤口愈合,防止雨水浸蚀和病虫危害。 6.施肥措施 在坡度较大的油茶林,蓄水保土是实现增产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一般在水平带上沿环山水平方向每隔一段距离挖宽40~50cm、长度不等的竹节沟,在雨季既防水土流失,在旱季又可延苗木抗旱的作用,对油茶生长发育有利。 根据油茶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对肥分的要求,春季在抽梢发叶前应施以速效氮肥为主,每亩可施尿素50kg,以保证春梢和幼果的健壮生长发育;夏季在春梢停止生长后,每亩可施复合肥20kg,以促进花芽分化果实增长及9月以后的油脂转化;冬季采果后,应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如厩肥、堆肥、饼肥等,以恢复树势。 ■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 责编:张锦 40

竹子栽培技术要点 一

竹子栽培技术要点一、育苗(一)种子育苗(以毛竹为例)1、苗圃地选择:苗圃地要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酸性砂质壤土。2、整地作床:冬季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深度30厘米深,同时施入基肥。早春对土壤进行细整后,做成宽1米,长以地形而定的苗床。3、播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10°C时进行播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并每天换一次清水,连续浸种两天,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即可捞出播种。播种方法可分为点播、条播和撒播。但点播较有利于管理和节约种子,播种穴的株行距为20×20厘米,穴深1厘米,每穴播种子15粒左右。每亩用种1.5—2公斤。播种后覆土0.5厘米。床面上再盖1厘米厚的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毛竹种子无休眠期。种子采收后就能播种。有温室或塑料大棚的地方,最好在秋季种子采收后播种,因此时种子发芽率高,毛竹种子采收后发芽率为50%。放置第二年春季后,发芽率降至20%左右,一年后无发芽能力。4、苗圃管理:(1)洒水。播种结束盖草后,立即洒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土壤缺水时,应及时洒水补墒,这是保证种子出苗的重要环节。(2)搭荫棚,当有50%以上竹苗出土后,应及时搭起荫棚,揭去盖草。荫棚的透光度初期为40%,随着竹苗分蘖次数的增加,透光度可扩大为60%。秋后拆除荫棚。(3)除草、培土,竹苗出土后,对苗床的杂草要及时进行清除,对因洒水冲刷裸露的种子要及时进行培土,除草后要及时洒水,以利于竹苗与土壤密接。(4)追肥和防治病虫。竹苗容易发生病虫害。当出苗达80%以上时,应每隔10天喷一次波尔多液,可防治多种病害。苗木生长初期每隔10天用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二)埋鞭育苗:在成林的毛竹林里,挖掘2—4年生健壮的竹鞭,截成40—50厘米长的鞭段,也可以挖掘2—8年生实生苗和实生苗造林的3—4年生幼林里的小竹鞭,截成20厘米长,进行埋鞭育苗。埋鞭时,在苗床上每隔30厘米开一条育苗沟,沟深20厘米,宽20厘米,施入基肥,将竹鞭平放于育苗沟中,盖土10厘米左右,浇水后用地膜覆盖。埋鞭苗造林具有成林快的特点。埋鞭苗一般1—2年就可造林。埋鞭的时间以秋季和早春为好。二、竹林营造(一)移竹造林1、林地选择:选择疏松、湿润、肥沃、土层深度达50厘米以上,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酸性、微酸性或中性砂质壤土或砂质土为宜。秦巴山区最好选择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腰和山麓地带的缓坡地,地下水位低的河滩地、溪畔沟边河岸、村宅四旁边缘栽植较为理想。2、整地:生产中多采用穴状整地。挖穴前,先确定造林密度及株行距,笋材两用毛竹林其株行距为3×4米或4×4米,材用林及丰产竹林的密度可大些。挖栽植穴的规格为长80厘米,宽60厘米,深50厘米,挖穴时表土和底土分别置于穴的两侧,穴挖好后将表土回填底部,有条件的地方可施入有机肥。3、母竹的选择:选择1—2年生、3—6厘米粗、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分枝低,枝叶繁茂,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的单株。 4、母竹的挖取和运输:挖母竹时,首先要确定竹鞭的方向。一般竹鞭走向多数和第一层枝盘方向一致。挖竹时,在距母竹40厘米处用锄轻轻挖开土层,找到竹鞭,再沿母竹来去鞭方向呈椭圆形挖好,来鞭留30厘米,去鞭留40厘米截断。其次要保护好竹鞭,尽量做到少伤竹鞭、鞭根和笋芽,更不能强行用力摇动种竹,以免损伤连接点。母竹挖好后,留枝3—4盘去梢,并使切口平滑。短距离运输可不必包扎,长途运输必须包扎,中途要进行洒水,上下车要轻搬轻放。 5、栽植季节与方法:竹子栽植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秋冬季和春季,即10月至翌年的2月是其造林的好季节,我市春季春旱较为严重,而秋季阴雨天气较多,所以秋季是我市栽竹的最好季节。栽植时,解除母竹上的包扎物,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四周踏实,浇足“定蔸水”后,再行覆土,覆土深度比母竹原土部分高3—5厘米,最后用1×1米地膜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埋实。三、抚育管护(一)松土除草:每年两次,第一次在5—6月间。第二次在7—8月间杂草种子尚未成熟前进行。(二)施肥:为促使竹子更新生长,提早成林,竹林应及时追施肥料。以农家肥和化肥并用效果好。在秋冬季施入饼肥、土杂肥等有机肥,有利于孕笋越冬。在春夏季节施入人粪尿、化肥,可及时满足竹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三)间伐:新竹萌发快,数量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