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的形成、鼎盛和衰落(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阀阅指家族功绩、官历等。

这些身份地高位显的功臣,其权势往往不止一代,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在这种庇荫之下,通过各种途径,担任朝廷的要职,形成家族、姓氏势力。于是,人们称呼这样的家族为门阀。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了门阀所享有的特权,这就成为了门阀制度。

1、概念: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2、特点(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

(3)社会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演变

(1)萌芽(东汉)

政治: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经济: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光武帝刘秀本人和他手下的许多文臣武将就是豪强地主。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2)形成、发展(魏晋)

形成的标志: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统治阶级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一、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混战,是士族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历史背景。

事实上,从西汉中期开始,随着宗法封建性大土地所有制的急剧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已受到影响和削弱,宗法封建性大土地所有者及其政治代表,不希望强化中央集权,而要求把持宗族系统世袭权力和特权,成为世代直接掌握统治权的家族。这样,东汉出现了广占土地、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豪强地主)。魏晋之际,政局动荡,中央集权更加削弱,世家地主把持统治上层的地位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士族特权渐渐制度化。从此,这些世代公卿、世代儒家、参与谋划推翻旧政权辅佐新政权的“新贵”以及通过婚姻关系攀援到政权中枢的外戚,在这种士族制度的保证下,形成了一个地域血缘宗法关系紧密结合的、凭借家族传统地位牢牢控制政权的地主阶级统治阶层,即士族地主。由于这一时期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之抗衡,导致国家权力的结构与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由士族间势力的消长来决定。甚至出现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的局面。

二、士族地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把持政策特权,是皇权赖以建立和巩固的支柱。魏晋南朝各政权完成更替后,新政权不得不维护士族地主的利益,以获取支持,便士族制度不断恶性发展,直至僵化、消亡。

早在曹魏建立前,东汉末年的世家地主在经济上已“田亩连于方国”,“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掌握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于他们的人口;在政治上更是“累世经学”,“累世公卿”,甚至出现“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还享有事实上的免除赋役的特权。在他们支持下称帝的曹丕,只能接受陈群的建议,实行有利于士族地主的选举制度——九品中正制。西晋的建立,主要靠以平阳贾充、河东裴秀、太原王沉为代表的士族的支持。西晋在经济上实行官吏占田与荫客荫亲属制。规定,官吏有权依据官品占田,其中一品占田五十顷,依次每品递减五顷,至第九品占田十顷。荫庇佃客的数目,自一品荫五十户至九品荫一户不等;荫庇衣食客的数目,自一品荫三人至九品荫一人不等。荫亲属则依官品高低,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这样,被荫庇的客及亲属,就由国家领民变士族的私家佃客。实际上,士族地主对

土地人口的占有,远远超过这一规定。如司徒王允的园田水碓遍于天下;刺史石崇,仅水碓便有三十余区。士族的经济实力,富比王侯。在政治上,士族以宗族为纽带,将其门生、故吏、宾客、宗族、佃客、部曲等,—起构成一股强大势力,与司马氏一起分享政权。西晋寸,大中正一职,完全由有影响的高门望族出身的人来担任,使九品中正制完全成为士族把持选官的工具,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样,朝廷要职,多由士族出身的人充任;朝廷大事,须经他们议论,皇带才能实行。为保护士族的特权,防止门第混淆,还大兴谱谍之学,重视家谱的修撰。

三、在士族制度最初发展时期,一些靠军功起家再参与政权发展起来的“新贵”跻入士族,也是这一制度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东晋的谢氏,由谢尚经过诸多艰苦争夺,得任豫州刺史,从而脱颖而出;又如江东顾氏,家族人口众多,支庶繁盛,崛起于东吴,奋争于西晋,在东晋终成南方四大士族者之一。而当士族制度僵化后,因堵住了庶族晋升士族之途径,便很难再发展了。

总之,士族制度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历史环境,离不开士族本身的雄厚实力与政府的百般保护,也与当时的士族首领的精明强干,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分不开。

(2)巩固(西晋)

西晋的建立,主要靠以平阳贾充、河东裴秀、太原王沉为代表的士族的支持。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西晋在经济上实行官吏占田与荫客荫亲属制。规定,官吏有权依据官品占田,其中一品占田五十顷,依次每品递减五顷,至第九品占田十顷。荫庇佃客的数目,自一品荫五十户至九品荫一户不等;荫庇衣食客的数目,自一品荫三人至九品荫一人不等。荫亲属则依官品高低,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这样,被荫庇的客及亲属,就由国家领民变士族的私家佃客。实际上,士族地主对土地人口的占有,远远超过这一规定。如司徒王允的园田水碓遍于天下;刺史石崇,仅水碓便有三十余区。士族的经济实力,富比王侯。在政治上,士族以宗族为纽带,将其门生、故吏、宾客、宗族、佃客、部曲等,—起构成一股强大势力,与司马氏一起分享政权。西晋寸,大中正一职,完全由有影响的高门望族出身的人来担任,使九品中正制完全成为士族把持选官的工具,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样,朝廷要职,多由士族出身的人充任;朝廷大事,须经他们议论,皇带才能实行。为保护士族的特权,防止门第混淆,还大兴谱谍之学,重视家谱的修撰。

(3)鼎盛(东晋)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政权,是在南北士族的共同支持飞;才建立起来的,可以说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在东晋建立之初,南方士族王导、王敦为提高司马绑的声戚,精心策划—次声势浩大的出游,利用三月初三“修禊(xì音系)”节,司马睿乘肩舆,王导、王敦骑马随行,威武严肃,场面浩大。南方士族纪瞻、顾荣偷看到这一场景,大为惊惧,赶紧跪拜路旁。南方其他士族在他俩带动下,纷纷归附晋元帝。这个事件足

以说明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东晋建立后,王导、王敦权倾朝野,以致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士族制度在东晋更加稳固,士族地主的势力处于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把持大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却不愿涉身实务,这一时期的等级制度比西晋时更为森严,门第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造成“举贤不出世族”的局面。庶族子弟只能担任低级官吏,且难以升迁。士族可拥有自己的武装,叫部曲。地方官吏去职时,可以带走相当数量的士兵与武器,叫“送故”,多者达千余家,少者亦数十户。士族的特权甚至达到违法却不受法律制裁的程度。如士族抢劫石头仓米一百万斛,官府仅处死管仓的小吏以塞责。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同时还扩大了品官占田、占客、荫亲属等特权,官员及其家属可免除一切赋税徭役。南北方士族都兼并大量田地、建立田庄。他们封占山泽,贫民去樵采捕鱼须向他们交税。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交往、共坐,与庶族车服异制;同时继续重视修家谱,制定了(百家谱)、(十八州士族谱),并有专门官吏管理,以防庶族假冒。

(4)渐衰(南朝)

南朝庶族出身的刘裕,在诛灭刘毅后,仍承认士族的门第;萧齐政权时,萧道成自知没有刘裕那样的政治威望,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士族,士族的地位比刘宋时有所提高,梁朝萧衍对士族的政策基本上沿袭前朝。

总之,士族大土地所有制经济是魏晋南朝时期士族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士族在政治上通过与君权的紧密结合,达到既拱卫君权又扩大自身权利之目的。这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当然,君权与士族之间亦存在一定的矛盾。

到了南朝末年,大土地所有制由宗族所有向家族所有转化,使财富有所分散,封建依附关系渐趋削弱,士族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发生动摇。此时士族已不能成为整个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也失去了主导地位,他们在政治上庸碌无能,精神上萎靡不振,远非魏晋时士族如贾充、王导、谢安等辈可比,再也经不起社会潮流的冲击,终趋衰亡。

总之,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因此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以后,一些庶族出身的将领脱颖而出,显示出较高的政治、军事才能,声望与权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齐、梁、陈开国诸帝均为庶族将领。南朝帝王虽无法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但却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在实际执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权。这一时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受到打击、削弱。上述三种原因相互作用,极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阶级、经济基础。

到了南朝时期,由于门阀世族自身的腐朽。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功称帝,如刘裕、萧道成等,打破了门阀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时虽据高位,却已无实权,走向必然的灭亡。后经候景之乱、隋灭陈等变化,门阀等级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跃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终于使产生于魏,盛行于晋的门阀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终消亡。

(5)消亡(唐末)

隋唐时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使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的规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三是农民战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从此,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4、形成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5、衰落原因

(1)自身腐朽: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乘机逐渐典掌机要;

(3)侯景之乱的冲击。晋朝南渡士族“寝略殆尽”;

(4)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5)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彻底扫荡结束士族制度)

6、影响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消极作用: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

客观上的积极作用:1.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

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1)兴衰过程: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门第为标准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它萌生于东汉,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隋唐时瓦解。

⑵形成和发展的原因:①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把持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并占有大量田地人口,形成了“累世公卿”的豪族。这就为士族制度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②东汉末年以后,国家分裂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为士族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温床”;而士族地主的雄厚经济实力,又为皇权的建立和巩固提供了“支柱”。③曹丕称帝后,创立九品中正制,便利了士族地主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进一步促进了汉魏之际士族的形成以及西晋以后士族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它为士族制度的存在提供了政治保证。④西晋建立后,出身于士族的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主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笼络和宽容政策,形成了门阀政治。⑤东晋和南朝前期,高门大姓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壁垒,士族地主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而受到影响,他们在各方面都享有特权。

注意:士族的形成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⑶衰落与消亡的原因:①南朝后期,士族地主虽身居高位,却无实权,再加上自身的腐朽,缺乏政治、军事的统治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士族势力走向衰落。

②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和农民起义的打击,了削弱了士族地主的统治力量。③庶族地主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兵乱中乘机崛起,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力称帝。④隋唐时期,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有力地冲击了士族制度,使其在政治、法律上最终消亡。⑤唐末的黄巢起义进一步摧垮了魏晋以来的士族势力和士族制度。

注意:士族的极端腐朽性决定了士族制度的必然衰落。

⑷影响: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从政治上直接威胁和削弱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士族的寄生性是封建地主阶级腐朽性的集中表现,其腐朽堕落的生活作风,败坏了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进步,对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

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概念: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特点(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

(3)社会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演变

(1)萌芽(东汉)

政治: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经济: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2)形成(曹魏、西晋)

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统治阶级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2)巩固(西晋)

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3)鼎盛(东晋)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4)渐衰(南朝)

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因此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以后,一些庶族出身的将领脱颖而出,显示出较高的政治、军事才能,声望与权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齐、梁、陈开国诸帝均为庶族将领。南朝帝王虽无法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但却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在实际执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权。这一时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受到打击、削弱。上述三种原因相互作用,极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阶级、经济基础。

到了南朝时期,由于门阀世族自身的腐朽。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功称帝,如刘裕、萧道成等,打破了门阀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时虽据高位,却已无实权,走向必然的灭亡。后经候景之乱、隋灭陈等变化,门阀等级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跃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终于使产生于魏,盛行于晋的门阀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终消亡。

(5)消亡(唐末)

隋唐时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使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的规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三是农民战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从此,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形成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5、衰落原因

(1)自身腐朽: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乘机逐渐典掌机要;

(3)侯景之乱的冲击。晋朝南渡士族“寝略殆尽”;

(4)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5)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彻底扫荡结束士族制度)

6、影响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消极作用: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

客观上的积极作用:1.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与士族对立的是庶族:

南朝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比起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来,更显得优越。世族、寒门两者身份高下不同,「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之为伍」(《文苑英华》卷七百六十引《寒素论》)。因此,这两个阶层之间是不相往来的。寒人虽致位通显,上升为贵戚近臣,倘不自量而往见

世族,亦不为世族之所礼接,甚至会受到侮辱。如宋孝武帝母路太后兄路废之孙路琼之,和王僧达做邻居,琼之「尝盛车服诣僧达,僧达将猎,已改服。琼之就坐,僧达了不与语,谓曰:身昔门下驺人路废之者,是君何亲」(《南史·王弘传子僧达附传》)。于是叫左右把路琼之坐着的床烧掉,搞得路琼之下不了台。宋吴郡张敷为正员中书郎,中书舍人秋当、周赳以为与张敷是同僚,商量是否应该去拜访他。周赳说:「他倘若不招待我们,我们会很难堪,我们还不如不去。」秋当说:「我们也已经有相当地位了,既是同事,随便坐坐总可以。」这样,他们两人就决定去看张敷。张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敷呼左右曰:移我远客」(《南史·张邵传子敷附传》),表示不愿意和寒人共坐。秋当、周赳二人感到很窘,只得退出。齐中书舍人纪僧真,曲掌机要,曾请求齐武帝萧赜:「臣出身本系武吏,荣任高官,又替儿子娶得旧门荀昭光家的女儿作媳妇,现在我没有其他要求了,只请求陛下允许臣列入士族!」齐武帝说:「由江斅、谢沦,我不得措此意,可自诣之。僧真承旨诣斅,登榻坐定,斅便命左右曰:移吾休让客。僧真丧气而退。告武帝曰: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南史·江夷传曾孙斅附传》)。世家大族社会地位的优越与对当时官位身份的严格区别及世家大族之排斥寒流,即此敝端,已可概见了。

世家大族为了要表示自己门第族望的特别优越,为了不使混淆所谓「士庶天隔」的界限,他们就必须不与寒门庶族通婚。所以世家大族对婚姻的选择,特别重视门第,高门望族一定和高门望族结亲,吴郡顾、陆、朱、张四姓也一定自择素对,或者和会稽孔、魏、虞、谢四姓结亲。一方面他们不以连姻素门出身的南朝帝室为殊荣;另一方面,他们也以「营事婚宦」,不得及其门流为耻。因为「婚宦失类」,就会受到本阶层人士的排斥和非难,他们金字招牌的门第就会变得不光彩,他们以后的政治前途就会黯然失色的。

然而南朝寒门出身的将帅,也有很多位至三公,任总方面。他们在政治上的势力既是那么大,所以有少数世家大族与这一批暴发户结起亲来,如琅邪王锡(王尊七世孙)以女妻沈废之子沈文季,陈郡谢超宗(谢玄玄孙)「为子娶张敬儿女为妇」(《南史·谢灵运传孙超宗附传》),谢脁妻王「敬则女婚,像「东海王源(王朗七世孙)嫁女与富阳满氏」满璋之子满鸾,满氏「下钱五万,以为聘礼」;南齐御史中丞沈约上表弹劾,以为王源曾祖位至尚书右仆射,王源本人及其父祖也都位列清显,而满璋之虽任王国侍郎,璋之子满鸾任吴郡主簿,可是满氏的「姓族,士庶莫辨」,「王、满连姻,实骇物听」,玷辱世族,莫此为甚,故请政府革去王源官职,剔出士族,「禁锢终身」(《昭明文选》卷四十沈约《奏弹王源》)。可见寒门、世族的界限,还是极严格的。

社会上士庶的区分愈严,世家大族愈互相标榜门阀,「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史通·邑里篇》),郡望习惯上已经变成了他们的商标。自西晋末年中原世家大族开始播迁渡江,一个世家大族,在其原籍是人人知其为世家大族,用不着自行表禄,迁徙到其他地方以后,就不然了。琅邪王氏、太原王氏是世族,其他地方的王氏就不是;陈郡谢氏、济阳江氏是世族,其他地方的谢氏或江氏就不是,一处地方,新迁来一家姓王或姓谢的,谁知道他是哪里的王氏或哪里的谢氏呢?

如此,就不得不郑重声明,我是琅邪王氏或太原王氏而非别的王氏,是陈郡谢氏、济阳江氏而非别的谢氏、江氏了。可见所以重视郡望,是讲究门阀制度的必然结果。……

由于重视门阀,于是谱牒百氏之学,遂成为专门的学问。平阳贾渊,祖弼之,父匪之,祖孙三代以谱学名家。弼之,晋太元中撰十八州士族谱。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均撰定《百家谱》,俾便吏部诠叙之用。「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唐人柳芳语),故宋、齐以下,不熟悉谱学的,即认为不能居吏部之职

(75)古代的门阀制度与姓氏族谱

(75)古代的门阀制度与姓氏族谱 古代的门阀制度与姓氏族谱 广西贺州董全吉 《汉书·地理志》载:“周爵五等,而士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五十为附庸。盖千八百国。”。《史记》云:“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门第势力兴起,有九品官人法的产生。盛行魏晋南北朝盛行官修合谱,朝廷举才先察访其家谱,任用显赫人士为官,是谓世族。中国古代社会重视血统延嗣论,贵族永远是贵族,老祖宗是何身份,尤为重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制度,任用世族豪门,选人一以“家世门第”为准,南宋《通志·氏族略》:“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有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中吏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郡望始于魏晋门阀制度的盛行的时期,唐朝为盛。各个州郡都形成了一批公认的高门大姓,当时称为“士族”、“右姓”等,为标榜自己是某地的望族,显示贵族身份。所谓“高门大姓”。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先有黄巢之乱,继有五代之分争,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至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

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正因为古代谱牒不复存在,加上迁徙的频繁,宋朝之后,私家修谱,各姓氏修谱也都有了合理的修谱想象空间,如此每一个姓氏与支系都是名门望族了。互相攀比,毕竟过去很多无法考究,族谱挤满了历代的有名人物。谁也无法说不再门当户对。 1、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谱牒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门阀制度加速谱牒盛行 殷商时期,已有刻在金属武器上的家族世系,谱牒则形成于西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存在的官修谱牒和私修家谱并重局面,到了宋代呈现了官修公谱废绝和私修家谱兴盛的趋势。是农民起义反抗压榨,对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制度遂大行其道制度的打击。门阀制度始于西汉,形成于东汉,汉代刘氏皇族引经据典,论证其为帝尧之后,是高贵的血统,声称他们天生是要称王做帝的。东汉时期,门第等级观念已十分盛行,门阀制度初步形成。一些官宦、名流的宗族亲属往往高官厚禄,数世不衰。选拔官吏管只要翻出族谱,出身名门,就有得大官做。士大夫于无意中保守此制,以地方绅士,而操朝廷用人之权,朝代虽更,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士、庶这间有严格的区别,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士族自视甚高,不与庶族通婚。如有士族与庶族通婚,或就任一般由庶族人所担任的官职,称为“婚宦失类”,因此而受到排挤和嘲讽。

八柱国

八柱国 隋唐军事贵族集团的起源——西魏八大柱国将军 八柱国的设置乃模仿鲜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仅挂虚名,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所统兵士也改从各自主将之姓,这就给府兵制涂上了一层鲜卑部落兵制的色彩。 八柱国: 使持节、太师、柱国大将军、大冢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安定郡开国公宇文泰。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宗师、大司徒、广陵王元欣。 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李虎(李渊祖父)。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李弼(李密曾祖父)。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北周、隋、唐三朝外戚)。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赵贵。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于谨。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 古代中国的魏晋时期有过许多政治贵族,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政-治权力,到了南北朝时期,曾经风光无限的东晋门阀世族们,随着东晋的灭亡,刘宋的兴起而逐渐衰败,王谢庾桓这些响当当的贵姓也已经不复当年,眼看中国贵族的黄金时代就要结束,这时,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延续了中国贵族时代的寿命,并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就是纵横中国近二百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他起源于代北武川,初建于关中,共创造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并将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其发端便是成盛极一时的西魏八大柱国。 八柱国家,分别为: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他们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辉煌的历史。唐朝史书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 其中,宇文泰首创府兵制,虽说是柱国之首,但地位早已超然。元氏则是因地位尊崇而挂名,实际上是为六柱国,正合周礼治六军之意。六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所以有十二大将军了。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24军,这就是府兵的系统了。 府兵制由宇文泰首创,初唐时完善,高宗武后时衰落,玄宗时被彻底破坏。而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北朝隋唐曾盛极一时,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之系统及阶级。而太宗时期,权力渐衰,与新兴的山东豪杰颇有争斗。而长孙无忌出任顾命大臣,是关陇集团最后的闪光,武后欲消灭唐室之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如崇尚进士文辞之科破格用人及渐毁府兵之制等皆是。至玄宗

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宰相制度, 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宰相之职主要表现在辅弼天子和参 决国家重大事务两个方面, 他统率朝廷百官, 总领全国的军政财等大权.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宰相制度, 是一个联结政治制度整体结构各个部分的中心环节, 尤其是在联结皇帝制度与官僚制度两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及宰相制度, 对中国政治和政治制度的发展, 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商代的太宰就是宰相的前身,太宰为百官之首,其职责是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后来的承相之职,简称宰。 春秋站国时期,周天子力量削弱,伴随社会的大变革,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当于丞相的职位,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 1.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 2.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 3.唐朝三省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 4.宋朝相权再分割——宰相制度的衰落 5.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的废止 此后,为适应处理政务的需要,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的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尽管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二、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宰相制度在几千年的演变中, 并不是杂乱无章, 而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的。 其一、不断压抑相权, 以加强皇权。隋唐以前的各朝,宰相位高权重, 甚至受到皇帝的尊重,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门阀政治盛行, 相权往往能够与皇权相抗衡, 甚至皇帝有时都成为世家大族的傀儡, 由此可见宰相权力之大。但隋唐以后的历代, 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走向成熟, 相权开始逐步削落, 皇权逐渐强化。明太祖明令罢宰相, 想从根本上消除相权对皇权的隐患, 皇权得到空前强化。皇帝就这样通过各种方式侵夺相权, 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 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其二、宰相在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不可缺少, 且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宰相职位, 尽管历代名称不尽相同, 但几乎始终存在, 以至于朱元璋明令废止, 仍未能禁绝, 充分说明这个职位在传统体系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虽然处于位极人臣的宰相有可能拥权自重, 权倾主上, 导致皇权旁落, 但历朝历代又要设这个职位。因为一个国家的政务繁多复杂, 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于一身,不可能事事躬亲、事事独断, 这就必然要有一个机构为皇帝综理政务、出谋划策。这样, 宰相就自然而然的要产生并存在下去了, 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其三、宰相既实行分权, 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我国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 除元明两代外, 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 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落相权, 但分权也会造成职责不清、争功委过、行动不力。为了弥补分权的弊端, 实行事权相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就势在必然。因为事权相

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的形成、鼎盛和衰落(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阀阅指家族功绩、官历等。 这些身份地高位显的功臣,其权势往往不止一代,他们的后世子孙也在这种庇荫之下,通过各种途径,担任朝廷的要职,形成家族、姓氏势力。于是,人们称呼这样的家族为门阀。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了门阀所享有的特权,这就成为了门阀制度。 1、概念: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2、特点(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 (3)社会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演变 (1)萌芽(东汉)

关中历史文化

1.“关中”一名的由来和区域变迁? 古时,三秦大地关隘忒多,雄踞于古代陕西中部的北萧关、南武关、西散关和东函谷关被称为秦地四大关塞。这些历史名关连接着漫漫交通要道,汇聚于古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京都长安,通往古代中国的四面八方,这四关之中的地域,因群山环抱,四面关隘,而得名关中。 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的萧关,其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30里处,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为抗御匈奴南进,就已设关。 武关坐落在今丹凤县城东约80里的谷涧间。远在春秋时已设置“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秦、汉、隋、唐,是京都咸阳、长安南部的雄关要塞即南大门。故关址周匝约3里,板筑土城墙,略呈方形,东西各开以砖石砌券洞门,西门额凿有“三秦要塞”,东门为“武关”二字。关东沿山盘曲,崖悬虚深,狭窄幽长,山环水绕,险阻天成。 武关道是古代长安经蓝田、商州通向南阳邓州、荆襄以至江南的交通要道。由于它在军事上的特殊作用而备受重视 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散关汧水、渭水萦流其间,山川之汇,扼南北交通要冲,“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荆襄,西控秦陇”,为秦、蜀往来的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散关道也称故道或陈仓道,古代中国统一王朝,无论京都定都长安还是开封、北京等地,散关道都是京师连接川、藏、云、贵大西南各省的交通纽带。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30里处的王垛村。据史籍载,周武王伐殷,出函谷大会诸侯于孟津,即设专门管理函谷关塞的职官。函谷关因关在峡谷,深险如函而得名。它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北濒黄河,南依秦岭,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道。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建关最晚却为四关之首。东汉以前并未设置关城,东汉末,曹操为防御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 秦汉以后,由于四方关隘均设官吏把守管理,凡行人车马过关,都要检验过所凭证,使关中久治平安,稳如泰山,多次避免关外的烽火战乱。被史家称为“金城千里”“四塞之国”。由于这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渭、泾、沣、涝、矞(加三点水,请拼字)、滈、浐和灞等八水纵横关中,在中国最早的被史家称为“天府之国”,比“成都平原”获此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从西周起,关中就成了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光地下就埋葬有70多位帝王,先后有13个王朝争着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由于历史的变迁,关中的范围逐渐缩小,不仅萧关和函谷关早已划出今陕西境外,就连武关也不在关中之内,这样,今日之关中,实际仅指潼关和大散关之间的地域了。当然,也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现代之关中,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碰撞和变革。 2关中地理环境的特点? 渭河平原(Weihe Plain)又称关中平原(Guanzhong Plain)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为区分关东及关西地区,关东地区位于嘉峪关以东地区,关西即嘉峪关以西,故称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市及杨凌区。东西长300公里,平均海拔

门阀士族制度的发展演变1

学校:贵州大学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历史年级:081 姓名:孔祥涛学号:080501110109 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制度的发展演变与国家命运 摘要: 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特别的时期: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状态,未能形成全国性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政权更迭频繁,但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其中门阀士族制度就是这一时期特有的,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这一制度的特点。门阀士族制度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这一制度在这些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并对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门阀制度在这一时期盛行,不仅垄断了经济、政治、军事,同时还垄断了文化,所以这一时期的门阀士族在国家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国家的政权的稳定以及盛衰兴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制度又需要依赖国家而存在,国家的政策以及皇权的发展都会影响这一制度的发展,所以国家的盛衰兴亡、国家政策以及皇权也反过来影响了门阀士族的壮大和缩小。 关键词: 门阀士族制度特点发展过程关乎国家命运门阀士族特权 国家命运影响门阀士族制度 正文: 特点:门阀士族在政治上享有世代为官的特权,经济上可以按官品占田和本人及家属、衣食客、佃客等免除赋役的特权。除此之外,他们还有逍遥法外权。西晋王朝对士族犯罪每从宽惠,不论定罪和量刑都另立标准。士族犯罪,按照“八议”⑴,即按照其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可以减刑和免刑,或者用金钱来赎罪。所以后来东晋熊远说:“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⑵谈到门阀

士族制度自然不能忘掉这一时期特有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即士人分为九等,“中正”是评定士人的官,多由世家大族担任。因此,九品中正制就成为士族地主巩固其政治特权的有力工具。当时,家世是定“品”的唯一标准,所谓“计资定品”,就是以门资、官资作为决定品弟的依据。世家大族利用这一制度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形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世代相传、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 门阀士族制度与国家命运:门阀士族制度不是在魏晋南北朝突然出现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武帝以后,两件事深深影响了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一是大土地所有制发展,二是儒家被定于一尊;一些大地主与儒学相结合,就可以世世代代做官。他们被称为“士族”或“世族”。 孙吴政权仰赖东汉以来江东地区业已成长起来的世家大族作为它的政治基础。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东汉以后,“选士而论姓族阀阅” ⑶,一批累世为官的世家大族开始形成。东汉中后期已经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地方大族基本上垄断了地方政权机构,其中不乏世代为朝廷公卿的显贵家族,他们族大宗强,世代宦官不觉,被称为世家大族。东汉末年政治纷争及社会动荡时期,世家大族极为活跃,三国魏、蜀、吴政权的创立,或多或少都与世家大族的政治活动有关,之所以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与世家大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吴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之上,江东世家大族的盛衰也与孙吴政权的强弱息息相关。孙吴时期是江东世家大族政治势力急剧扩张的时期。孙权继兄统事之后,迫于内外严峻形势的压力,开始积极争取江东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持,孙氏政权开始了与江东世家大族之间的政治合作。江东世家大族进入孙氏政权之后,凭借其雄厚的地方势力基础,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迅速扩张力量,并对孙吴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孙吴政权的前期,由于与世家大族保持和睦的关系,孙吴的国势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到了中期,由于江东世家大族的政治过度扩张,他们与其他政治势力的关系开始恶化。到了孙吴后期,孙吴国势更加衰落。虽然江东世家大族竭力支撑危局,但是政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 一、朝代概述 魏晋南北朝,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二、地方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朝代西汉周州数郡数县数 13 13 13 2 5 19 22 23 23 42 103 97 211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 1109 1179 1474 1025 秦汉三国东汉

两晋 南北朝 东晋 宋齐梁陈北魏 后齐 北 魏蜀吴西晋 40 103 105 65 22 43 156 1314 1180 438 352 365 1024 一说48 道32国341 道及国在县内 一说20州疆域不 备注 定 三、侨州郡县 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但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一处,也造成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混乱。四、双头州郡 双头州郡指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所设立的州郡当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州为同一刺史,并且两州同治一地,或两郡为同一太守,并且两郡合治一地。在当时,双头州的设立较少,双头郡的建置则较多。 双头州郡大多设立于东晋南朝的北部边地,北朝沿袭的是南朝的旧制。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从今天的四川中部、陕西南部,一直到淮水南北及山东西部,都可以找到双头州郡的踪迹。据学者们的研究统计,在东晋南朝一共出现过双头州9个,双头郡70多个。它们中的大多数变化十分频繁,如有的双头州郡的治所时 常发生迁徙,而有的两州或两郡又会发生分开或者合并的现象。等到隋朝统一全国,将侨州郡县全部撤除,双头州郡也就随之不再存在了。双头州郡的分类 1、实土郡——实土郡

武则天与长孙无忌之间的纷争,到底是个人恩怨还是权力斗争

武则天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成为高宗的皇后是她走向成功巅峰最重要的一步, 然而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却被高宗的舅舅,当时的宰相长孙无忌的阻拦,为什么长孙无忌 要和武则天过不去呢?是因为他预先就识破了武则天的野心?还是另外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 秘密? 立谁做皇后,这看起来是皇帝的家务事,但是实际上看起来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事件,尤 其是在涉及到它背后的利益集团的纷争时。关陇集团作为影响南北朝和隋唐时代几百年的军 事豪强集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北周、隋、唐三朝的开国皇帝均出自这一集团,关陇集团也掌控着国家的政权。

但是到了唐高宗时代,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渐渐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靠军功起家的关陇集团受到了另外一个集团的挑战,他们就是山东豪杰集团。山东豪杰集团包括房玄龄、李

积、魏征等人,他们追随唐太宗李世民为唐朝开疆拓土,是朝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则天也属于山东集团,她虽是寒族出身,但是从地域来讲也是山东集团,所以受到了山东集团的支持。 所以当高宗想要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时候,受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权贵的百般阻挠,他们以不合礼法(武则天曾经是太宗的才人,应该算高宗的小妈)为由,阻止高宗立武后,但是最终长孙无忌被武则天所击败,武则天如愿以偿的被封为皇后,为日后登上皇位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击败长孙无忌之后,武则天刻意打击关陇集团,重视科举选才,将关陇集团的势力一步步的逼出朝廷中心,最终伴随着武则天的称帝,关陇集团几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所以,长孙无忌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并非出于礼法的考虑,也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因为关陇集团和新兴的山东集团之间的斗争,为了维护关陇集团的利益,长孙无忌必须阻止武则天登上皇后之位。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关陇集团不可避免的崩溃,而武则天也一步步的走上了神坛。

二轮复习阅读材料(一)

二轮复习阅读材料(一) 一、中国古代政治 1、宗法制 材料一: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①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③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高祖迁于上,宗则易于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以上至高祖宗,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为其子孙为祖,继别也,各自为宗。 ──[西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上《德论》【解读】材料一、材料二是东汉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 周朝,天子这一系统(周文王、武王及其嫡长子、嫡长孙……)自然是“大宗”,是百世不迁之宗。同母弟及其他庶子就是“小宗”,“小宗”只能祭祀高祖以下(即父、祖、曾祖、高祖),高祖以上,按规定无权祭祀。其神位也就随之拿走,这就叫做小宗五世则迁。但这都是对周王室(大宗)来说的。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也可能受封(封为王或卿大夫),别子受封后,对于他的后裔来说,他又是“祖”;他的嫡长子、嫡长孙这一支又是“大宗”,也是“百世不迁之宗”,而其他的旁支,则是“小宗”,“小宗”又是“五世而迁”。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①“大宗”与“小宗”往往是相对的。②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③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注释】①祢(nǐ):宗庙中称亡父为祢。②禘(dì):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③先祖主:此指神主。 2.元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东晋南北朝前期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

东晋南北朝前期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 东晋及南北朝前期是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时期。 魏晋时期按官位高低形成的门阀制度,东晋以后逐渐转化成按血统高贵与否区别的门阀制度,出现了“膏腴之族”、“华族”、“高门”、“次门”、“役门”等长时期内一般不因官位有无、高低而发生变动的社会等级。北魏孝文帝也进一步接受这种门阀制度,广泛推行。 确立时期门阀制度的特点 确立时期门阀制度的特点有三: 一、人品的评定由西晋“二品系资”,犹重德、才,进一步演化成完全以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下为标准,德、才已不在考虑之列。即所谓“凡厥衣冠(冠族华胄),奠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宋书·恩幸传序》)。因而后来便出现了“门地二品”之用语①。官职的清浊,升迁之迟速,是否达到五品以上清官高位,全都与门阀或门地是二品还是卑庶相适应。《晋书·王述传》:出身第一流高门太原王氏,“人或谓之痴,司徒王导以门地辟为中兵属(官品七品清官)”。王导是东晋开国元勋,他不依德、才,而依门第辟人,自开一代风气。《南史·谢方明传》:出身第一流高门陈郡谢氏,东晋末刘穆评他与另一著名高门济阳蔡廓曰:“谢方明可谓名家驹,及蔡廓,直置并台鼎人,无论复有才用”。就是说单凭门阀,两人今后就有资格当三公(官品一品),何况还有才干。总之,这个时期一般不再是官品决定人品和门第高下,而是门品决定官品。至南北朝,高级士族特权更加制度化。南朝前期有“甲族(高级士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低级士族)以过立试吏”之格,见《梁书·武帝纪上》。第一流高门依惯例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北朝前期魏孝文帝“制定姓族”,全盘接受并推行魏晋以来门阀制度,任用官吏,“专崇门品”,形成“以贵承贵,以贱袭贱”②。 二、户籍上的士庶界限,一般说不再是以九品官品之有无,而是由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低来划分。《宋书·宗越传》:“本为南阳次门(即低级士族,不服徭役)”。东晋未地方长官赵伦之发觉户籍混乱,乃命长史范觊之加以整顿。范“条次氏族,辨其高卑”,宗越被改定为“役门”,需服徭役。后来宗越以军功升为“扬武将军(官品四品),领台队”,“启太祖(宋文帝)求复次门”,许之。可见,“次门”、“役门”是按“氏族”血统“高卑”决定的;而且一般并不因家族中是否有人出仕及官位高低而变化。否则,如果仍像西晋那样,依官位区分士庶,则宗越已有四品扬武将军军号,自可依军功升迁,荫亲属、荫客,何必请求皇帝批准改回“次门”,按特殊情况处理呢?请求皇帝特批本身,就表明按制度“役门”无法改变。这也就是说,自东晋以后,按制度庶人凭才干虽能取得官位,却无法升为士人,家族在户籍上仍为“役门”。 三、在社会风气上,士庶界限森严,即所谓“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①《宋书·范泰传》。又《晋书·桓玄传》:“二品子弟”,亦门地二品。②《魏书·韩显宗传》。 士族如与比庶人地位还低的工商杂户通婚,刘宋时曾规定“皆补将吏”①,即降为比“役门”还贱的兵户、吏家;北魏则规定“犯者加罪”,并“著之律令,永为定准”②。士族如与庶人通婚,虽打击没有这么重,也会成为门阀之玷。南齐士族王源与寒族满氏联姻,竟遭到御史中丞沈约弹劾,请求免王源“所居官,禁锢终身”。③《魏书·公孙表传》:表孙邃、叡乃堂兄弟,只因叡母出自高门渤海封氏,本人又为第一流高门清河崔氏之婿,而邃母出自雁门李氏,“地望县(悬)隔”,二人声望便大不相同。以至善人伦的祖季真“每云:士大夫当须好婚亲,二公孙同堂兄弟耳,吉凶会集,便有士庶之异”。所谓“当须好婚亲”,更重要的倒不在吉凶会集时人们礼遇高低,而在它涉及仕进升迁的迟速,官品的上下。《魏书·韩显宗传》:称“朝廷每选举人士,则校其一婚一宦,以为升降”。“宦”指官之清浊,“婚”就是看是否有“好婚亲”。这和《晋书·杨佺期传》“时人以其晚过江,婚宦失类,每排抑之”的记载,时间虽相差约一百年,精神可说完全一样。此外,《南史·玉球传》:出身第一流高门琅邪王氏,任吏部尚书。“时中书舍人徐爰有宠于上(宋文帝),上尝命球..与之相知。球

从武则天的崛起看关陇集团的荣与衰_孙玲玲

2011年09月下 青春岁月 在中国封建社会鼎盛的隋唐时期,新兴的封建王族统治者与局面得到扭转。 影响中国二百多年的关陇贵族之间不断产生各种冲突,面对这种五、关陇贵族的没落 情况,封建最高统治者不断采取措施试图巩固自身统治,如唐太从武则天上承建言十二事开始,武则天开始逐步进入政治统宗改写《氏族志》等措施,但却收效甚微。面对这种情况,不得治领域。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力量,武则天利用唐高宗的病弱,不思考为何关陇贵族的力量如此雄厚而难以拔除?而为何随后的继续干预朝政,提拔一大批官位、地位较低的人为官,形成支持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却能迅速削弱甚至铲除绝大部分关陇贵族的自己的政治力量,重组外庭。并且唐高宗也一直致力于削弱关陇势力?这也就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贵族的力量,大肆打击关陇贵族的势力,显著的例子就有策划了一、初唐王朝与关陇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 国舅长孙无忌谋反案等一批削弱关陇贵族的措施,关陇贵族从此关陇集团,亦称关陇六镇集团或六镇胡汉关陇集团,是一个一蹶不振。另外在武则天登上皇位以后,在其掌管权力的数十年庞大的政治集团的总称,这个集团最早起源于东西魏争夺战中宇间,其统治手段是任人唯贤与酷吏政治并存,毛泽东曾说过:文泰的八柱国。世族门阀权力的不断扩大必定影响封建王权的力“武则天确实是个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量。隋唐时期是身份制社会,世族大家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的威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望,当时有五姓七望地位最为显赫,在唐朝,很多人都以中进也不少。”武则天作为封建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一方面在她的士,娶五姓女为荣,进士被称为“白衣公卿”,而娶五姓女则更治下提拔了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一批优秀人才进入朝廷重要部是荣耀之事。尽管隋唐时期,九品中正制已被废除,科举制开始门,排挤旧贵族势力,而另一方面酷吏政治一直是历史上武则天实行,世族势力开始衰落,皇权得到巩固,但是人们的长期形成的诟病所在,武则天任用酷吏,为她铲除了关陇贵族、李唐世族的思想观念转变依旧很慢,旧贵族依旧保持着很高的荣誉,封建等的反对势力,加速了关陇贵族的衰落。任用酷吏、血腥屠杀,王权与门阀世族势力矛盾日益显著。为了提高皇族的地位,贞观虽使皇帝与朝中大臣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但也加速了朝廷官员的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订《氏族制》,并在其干预下将李唐皇更新换代,确保朝中不会再出现新的大的官僚集团与王权抗衡,族列为最高等,外戚后族为第二等,原本的望族如山东高门博陵巩固了封建皇族的权力,为后来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奠定了良好崔氏等依次向后排,但在人们普遍看来,崔氏还是一等。并且新的基础,被郭沫若称为“政启开元志宏贞观”。 贵族与旧门阀继续通过联姻等手段相联系,唐太宗想削弱贵族势六、结语:武则天能迅速铲除关陇集团的原因及影响力的目标仍未实现。 1、原因 二、武则天家族的崛起 (1)关陇集团作为自魏晋以来二百年间一直处于封建统治阶武则天出生于山西文水,在武则天父辈的时期,文水武氏还级的权力中心,对朝政有着巨大的干涉作用,而官僚力量的膨胀是介乎大族与百姓之间的小姓,社会地位并不显著。武则天的父对希望不断巩固王权的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所不能容忍。(2)自亲武士彠是商人出身,利用隋炀帝好大喜功、广修离宫别馆的契唐初开始,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而中原地区基本上比较稳定,人机,销售木材,富甲一方。但在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等级下,商们比较相信新的李唐王朝。作为军事力量代表的关陇集团大部分人地位极低,为改变这种身份地位他选择从军。后又倾尽家私跟在中央任职,渐渐脱离其原来的军事辖区,封建帝王逐渐削弱他随李渊起兵,主持军需,被李渊赏识,成为三品工部尚书。但商们的力量,而不需担心会引起大的军事战争。(3)武则天作为中人出身的身份,让他倍受同僚轻视,为改变政治地位,由唐高祖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女帝,其行为多为封建礼教所不容,而关陇李渊做主娶了隋朝四贵之一王杨雄的侄女,杨达的女儿,逐渐向贵族集团不断的反对阻碍武则天称后称帝,自然为武则天所不大族靠拢。后任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荆州都督等职,贞观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采取了最为保险的措施也就是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家族地位逐渐提高。 将他们铲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4)隋唐时盛行的科举制为中央提供了很多人才,他们一方面为不断提高自身权力地位,另一三、家族地位对武则天称后的影响 方面继续为封建王族服务而支持削弱关陇贵族的势力。 武则天从她最初争夺后位开始,一直到武则天登基,她都念2、影响 念不忘将武氏地位提高。武则天争夺后位时的对手王皇后的家族(1)关陇贵族势力的削弱代表着官僚的势力不断的被削弱,是太原王氏。王氏是显赫的五姓七望之一,是当时贵族中的贵封建王权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为开元盛世创造了有利条件。族。在帝制时代,特别是贵族对政治还有着显著影响的隋唐时(2)以科举制为标志的新的选官制度逐步改变了自九品中正制以期,皇帝和贵族的通婚不仅是简单的婚姻关系,更是以婚姻形式来世族大家垄断高层官僚体系的局面,为优秀的寒门士子展示才缔造的盟友关系,维护着封建王权的统治。武氏家族虽不断向贵华能力提供了途径,而新的官僚体系和优秀的官僚成员代替旧的族靠拢,但仍未被大多数人认同,且武氏的家族力量亦不足与王官僚集团,则更加有利于为封建统治服务。(3)但武则天的铲除氏抗衡。以王皇后为皇后,受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关陇贵族元手段显得过于残忍,并且造成了众多冤假错案,朝廷人心惶惶,老重臣的支持,而立武则天为后则受到元老们的普遍反对。在争关陇集团中一部分有能之人被排挤甚至诛杀,也是削弱关陇贵族夺后位的较量中,家族地位一直是武则天的弱点。 的势力的诟病所在。 四、废王立武事件 元老们的反对成为武则天冲击后位的最大阻碍。为改变这一【参考文献】 被动局面,武则天一方面以小公主之死嫁祸王皇后,另一方面笼[1]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络被长孙无忌所打压的李义府等人,在朝中形成支持派与以关陇[2] 房玄龄, 等. 晋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贵族为首的反对派相抗衡。随后朝中形成了以徐茂公李勣(军方[3] 泉 生, 刘 婓. 新编中国五千年[M]. 学林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代表)为首的中间派,三种势力角逐于宫廷之中。李治与武则天2002. 不断利用他们的支持者,拉拢中间派等摇摆不定之人,打击反对[4] 蒙 曼. 蒙曼说唐:武则天[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派,力量逐渐扩大。随着反对派中坚力量褚遂良被贬,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反对派渐渐选择在废王立武中保持沉默或者转而支持【作者简介】 孙玲玲(1992—),女,汉族,安徽合肥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武则天,武则天获得大部分官僚的支持,随后王皇后等人被贬,2008级汉语言文学本科2班学生。 武则天成功正位中宫。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贵族集团,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自魏晋以来皇权屡受世族势力压制的 从武则天的崛起看关陇集团的荣与衰 □ 孙玲玲(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本文在结合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武则天的崛起与关陇集团的荣与衰之间的联系。【关键词】武则天崛起;矛盾冲突;关陇贵族兴盛与衰亡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 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 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 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 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 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 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对) 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对) 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门阀制度

鲍照(约415年~470年),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本籍东海(东海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但鲍照家乡在现在的江苏连云港市);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鲍照家世寒微,但很有志气,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1]。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后来也做过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之类的官。但在门阀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他始终是“下僚”,不能有所作为,为此,胸中郁结着愤愤不平之气。后因宫廷内部斗争,死于乱兵之中。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 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 形成: 一个主要的就是东汉建立者刘秀,建国后大封功臣,这就造就了第一批的豪门贵族。 发展:东汉后期,农民大量破产,土地兼并严重。造成了一大批的大地主。三国时期,由于战乱,农民大量破产,土地兼并

日本杂谈:武川镇军阀,西魏-北周-隋-唐,李世民家族

日本杂谈:武川镇军阀,西魏-北周-隋-唐,李世民家族 2011-12-13 日本的资料保存完好,日本的历史评论:李世民家族来自鲜卑族的武川镇军阀。 首先看看《兰陵王入阵曲》的故事:南北朝时期,北齐(550-577年)的奠基者高欢(496-547年)骁勇善战,他的两个嫡系孙子,一个母亲出身高贵当了皇帝=高纬(556-577年),一个母亲出身低下当了将军=高肃(高长恭),史称兰陵王。兰陵王武艺高强,战功显赫,在北

周10万大军攻打北齐洛阳的邙山之战中立下奇功,人们编成《兰陵王入阵曲》颂扬高肃,引起高纬妒忌,573年杀害了同父异母的兄弟兰陵王高肃和高欢时代的名将斛律光(515-572年)。从此北齐无大将。兰陵王死后仅仅四年,北周就灭亡了北齐。高纬只顾与爱妃冯小怜荒淫和逃跑,被俘赐死。李商隐曾作诗讽刺高纬:“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右图是北齐北周(北朝)与陈(南朝),后隋代北周,灭陈。 这首《兰陵王入阵曲》传入日本并且流 传到唐朝(618-907)。秦王李世民非常喜欢 这首单人歌舞,他也编写了36人的大型歌舞 《秦王入阵曲》。后来《兰陵王入阵曲》在中 国失传了约1400年。上世纪90年代,中国 在日本皇家宫廷保留节目中非常意外地发现 了这首完全没有改变的单人歌舞《兰陵王入 阵曲》,甚至演出服装都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崇尚中华”的日本不仅保留 了中国的盛世隋唐的文明,也保留了中国乱 世时期的文明。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的皇室都属 于鲜卑血统:北魏六镇。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王朝,他们起先向曹操的魏国进贡,后来建立魏。 历史学家为了区别,把鲜卑人建立的魏,称为北魏: 南北朝的第一个北方政权是北魏,386-534年=148年,鲜卑人建立。 南北朝的最后统一的政权是隋朝,581-619年=38年,鲜卑人建立。 继承大隋的大唐政权是隋朝的亲戚,也是鲜卑贵族。这段故事,要从北魏的六镇开始说起。谈到北魏,首先需要回顾一下战乱不断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汉武帝没有消灭匈奴 西汉的汉武帝(前156-前87)没有消灭匈奴,只是消灭了几个单于和匈奴王。现在的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不是历史。匈奴不仅没有被汉武帝消灭,还大量进入内地居住:南匈奴。 公元48年,汉武帝死 后135年,南北匈奴分裂: 南匈奴归顺东汉,允许在 长城以内居住,与东汉共 同抵御北匈奴和鲜卑。南 匈奴由19个种族构成,匈 奴的种族以下是部落,部 落以下是氏族。进入长城 的19个南匈奴种族为: 屠各種----匈奴的中 心种族,统领种族,这个 种族的多个氏族,单于辈 出,大都改姓刘。 鮮支種,寇頭種,烏譚種 赤勒種,捍蛭種,黒狼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