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公开课)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公开课)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

一、教学内容分析

“铁及其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核心内容,是高一学生都应学习的重点化学内容。铁元素不仅是典型的金属元素,还是重要的变价元素。铁及其化合物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内容包含两部分:①铁单质;②铁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是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亚铁盐和铁盐。教材按照“铁单质、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亚铁盐和铁盐”的顺序编排。本节课重点介绍了亚铁离子和铁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铁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从中发现有助于学生学习、贴近教学实际的素材,从而创设出真实、生动、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铁单质的一些性质,如物理性质,与氧气、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等反应;在铁的化合物中,学生知道了一些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过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亚铁离子、铁离子的化学性质,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分析亚铁离子、铁离子的相互转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够依据实验证据推出合理的结论;进一步强化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设计亚铁离子与铁离子相互转化的探究方案,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应用;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常见问题做出合理判断。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转化;铁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转化。

五、教学过程

4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公开课)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公开课)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 一、教学内容分析 “铁及其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核心内容,是高一学生都应学习的重点化学内容。铁元素不仅是典型的金属元素,还是重要的变价元素。铁及其化合物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内容包含两部分:①铁单质;②铁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是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亚铁盐和铁盐。教材按照“铁单质、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亚铁盐和铁盐”的顺序编排。本节课重点介绍了亚铁离子和铁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铁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从中发现有助于学生学习、贴近教学实际的素材,从而创设出真实、生动、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铁单质的一些性质,如物理性质,与氧气、氯气、盐酸、硫酸铜溶液等反应;在铁的化合物中,学生知道了一些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过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亚铁离子、铁离子的化学性质,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分析亚铁离子、铁离子的相互转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够依据实验证据推出合理的结论;进一步强化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设计亚铁离子与铁离子相互转化的探究方案,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铁及其化合物,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非常典型的一种变价金属元素系列,这一部分内容和氧化还原理论联系密切,又和好多的实验物质制备,工业产品生产相关联,所以在实验题和化学工艺流程题中经常见到铁及其化合物的身影,为了好好掌握,还是先看看价类二维图吧!

1、铁的误区警示 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只有在高温条件下,Fe才会与水蒸气反应。 1.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的产物,进行了下列实验: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B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再结合一些步骤,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已知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和铁反应)。

Ⅰ.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发生反应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中石棉绒的作用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时(填实验现象),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Ⅱ.探究“铁与水蒸气” 反应的产物 (1)假设还原铁粉反应完全,黑色固体为某种单一成分,为研究黑色固体成分,该研究小组甲同学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黑色固体全部是Fe3O4 假设二:黑色固体全部是Fe2O3 假设三:黑色固体全部是FeO 乙同学认为即使不通过实验就可以否定甲同学的一个假设,你认为乙同学否认的假设是,理由 是。 (2)若假设一正确,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完成下列表格(仪器自选)。 限选实验试剂:1 mol·L-1硫酸、2 mol·L-1NaOH溶液、新制氯

水、澄清石灰水、酸性KMnO 4溶液、KSCN 溶液、品红溶液 【答案加评分标准】Ⅰ.(1)将C 处导气管末端浸入水槽中,微热A 处圆底烧瓶,气管末端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气管末端出现一段水柱,则气密性好,否则气密性不好(2分)(2)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1分) (3)肥皂泡破裂,有爆鸣声(2分)3Fe+4H 2 O(g) Fe 3O 4+4H 2(2分) Ⅱ. (1)假设二(1分)由于Fe 2O 3为红棕色粉末,则可以根据固体颜色直接否定假设二(1分) △

新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3.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行适度的推理,建立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 2.通过完成单质铁的化合物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对于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通过对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的学习,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铁离子的检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引入】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能冶炼铁,并做成各种农业工具,大大提 高了农业效率,当然,还作成了兵器,发动战 争。所以,掌握钢铁就掌握一个国家的命脉, 小说《寻秦记》中的郭家就是当时的钢铁家族, 地位显赫。 铁之所以被发现和冶炼历史这么早,是因为地壳中铁元素含量丰富,也比较容易冶炼,另外,自然界也存在铁单质。铁单质是来自太空的陨铁。地球上的铁主要是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展示图片)

【介绍】陨铁、黄铁矿、赤铁矿、丹霞地貌。 【讲述】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较丰富,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 二、讲授新课 【板书】铁及其化合物 1.铁单质 【讲述】铁是工业上所说的“黑色金属”之一(另外两种是铬和锰)。 其实纯净的铁是银白色的,铁元素被称为“黑色金属”是因为铁表面常常覆盖着一层主要成分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的保护膜 。另外人体中也含有铁元素,如+2价的亚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用于氧气的运输。 【投影】(1)物理性质: ①有延展性和导热性。 ②能导电,但导电性不如铜和铝。 ③能被磁铁吸引(如电磁炉不能使用铝制容器) ④熔点:1535℃;沸点:2750℃;密度:7.86g/cm 3 。 【回顾】我们在初中和前面学习中已了解,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现在回顾铁的化学性质。 【投影】(2)铁的化学性质 ○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3Fe + 2O 2 ===燃烧 Fe 3O 4 2Fe + 3Cl 2 ===燃烧 2FeCl 3 Fe + S ===Δ FeS ○ 2与酸反应 Fe + H 2SO 4 = FeSO 4 +H 2 Fe + 4HNO 3 = Fe(NO 3)3 + NO + 2H 2O ○ 3与盐反应 Fe + CuSO 4 = Cu + FeSO 4 【观察】观察上面反应式,查看铁的化合价变化有何异同? 【学生】有的Fe →失去2e- Fe 2+ ;有的Fe →失去3e- Fe 3+ 【讲述】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等)反应,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生成 +2价铁的化合物。 如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如氯气等)反应,铁原子则失去3个电子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设疑】Fe 2+ 和Fe 3+ 能相互转化吗?

3.1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

第三节铁及其化合物

教师提问:铁的单质能和很多物质产生反应产生铁的化合物,那么铁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呢?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在问题中引出 本节课内容。 循序渐进,帮助 学生更好的接受 新知识的注入。 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新课讲解】铁的氧化物 教师:铁元素可以形成三种氧化物,分别是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和四氧化三铁(Fe3O4)。 教师:通过表格展示各种氧化物的异同: 教师: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 氧化铁和氧化亚铁是碱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与酸发生反应,分别生成铁盐和亚铁盐。记录笔记,认 真倾听。 通过书写和口述 帮助学生对知识 点进行记忆。

【思考讨论】教师:你知道氧化铁和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式吗? 答案: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2FeCl3 + 3H2O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3H2SO4——Fe2(SO4)3 + 3H2O 教师:氧化铁和酸反应的离子反应式你会写吗? 答案:离子反应式:Fe2O3 + 6H+——2Fe3+ + 3H2O 【思考讨论】教师:你知道氧化亚铁和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式吗? 答案:氧化亚铁和稀盐酸反应:FeO + 2HCl ——FeCl2 + H2O 氧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FeO + H2SO4——FeSO4 + H2O 教师:氧化铁和酸反应的离子反应式你会写吗? 答案:离子反应式:FeO + 2H+——Fe2+ + H2O 【新课讲解】铁的氢氧化物 教师:铁有两种氢氧化物,氢氧化铁(Fe(OH)3)和氢氧化亚铁(Fe(OH)2)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 注:Fe(OH)3和Fe(OH)2都是不溶性碱,它们都能与酸发生反应。 【思考讨论】教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Cl3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并描述发生的现象。老师和同学一 起讨论,思考 问题。 记录笔记,认 真倾听。 老师和同学一 起观察实验现 象,思考问题。 通过讨论,帮助 同学对知识点的 掌握。 通过书写和口述 帮助学生对知识 点进行记忆。 加深对知识点的 印象。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1节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化学教案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 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1.能列举、描述、辨识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2.能利用氢氧化亚铁的性质,设计其制备方案。3.能说明Fe2+、Fe3+的检验及其之间的相互转化。 4.能说明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能利用氢氧化亚铁的性质,设计其制备方案,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水平。 2.利用Fe2+、Fe3+的检验及其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素养水平。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铁的单质 如右图,铁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用途,为什么铁有这么多的用途,铁有什么样的性质,请完成以下问题,答案就会揭晓: 1.物理性质 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熔点为1 535 ℃。纯铁的抗腐蚀能力很强,具有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能被磁体吸引。粉末状时为黑色 2.化学性质 (1)与HCl的反应 Fe+2HCl===FeCl2+H2↑ (2)与CuSO4的反应 Fe+CuSO4===FeSO4+Cu。Fe与HCl、CuSO4的反应生成的是Fe2+。 (3)与水蒸气的反应

现象:用火柴点燃肥皂泡,听到爆鸣声。 结论:铁可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为H 2。 化学方程式:3Fe +4H 2O(g)=====高温 Fe 3O 4+4H 2。 湿棉花的作用:提供反应所需水蒸气。 生成的Fe 既有+2价、又有+3价。 3.铁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 人类最早使用的铁,是来自太空的陨铁。铁在自然界中可以像陨铁中的铁那样以单质的形态存在,但主要是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 知识点二 铁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铁为什么能够用来调油漆的颜色,铁的氧化物及其氢氧化物究竟有什么样的性质? 带着这个问题完成以下知识点: 1.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 Fe 2O 3 Fe 3O 4 纯净物 俗 称 - 铁红 磁性氧化铁 颜色和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铁的价态 +2价 +3价 +2价、+3价 水溶性 不溶 不溶 不溶 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FeO +2H + ===Fe 2+ +H 2O Fe 2O 3+6H + === 2Fe 3+ +3H 2O Fe 3O 4+8H + ===Fe 2+ +2Fe 3+ +4H 2O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公开课《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铁盐的制备。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铁元素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操作技能以及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铁元素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 (4)掌握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习过程】 话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擒拿南王孟获,率军南征至云南西洱河,遇四口泉水,其中一口为哑泉。时逢天气炎热,人马饮用了哑泉水后,全都中毒,将士们都说不出话来。后来幸得一智者指教,复饮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 一、反应的合理选择 学习任务1.请设计制备氯化铁的实验方案,写出可能的反应路径和有关化学方程式。 评价上述实验方案: 归纳小结: 二、铁元素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 学习任务2.取A、B两支试管,向A试管中加入3ml0.1mol/LFeCl3溶液,向B试管中加入3ml0.1mol/LFeSO4溶液。 【实验1】向两支试管中各加2滴硫氰化钾(KSCN)溶液,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向实验1的A试管加入过量铁粉,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向实验1的B试管加入过量铁粉,观察实验现象。 归纳小结:

三、反应条件影响的探究 学习任务2.取A、B两支试管,向A试管中加入3ml0.1mol/LFeCl3溶液,向B试管中加入3ml0.1mol/LFeCl2溶液,再分别逐滴加入0.1mol/L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1.氢氧化亚铁是白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实验现象和你预期的一样吗? 2.上述实验中B试管最终没有得到白色沉淀,却生成红褐色沉淀。可能原因有: (1)所用试剂中含有Fe3+; (2)实验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把氢氧化亚铁氧化成氢氧化铁。 为验证上述假设,可以进行哪些实验?请提出实验方案并验证。 归纳小结: 【理解应用】 1.在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应该是() A.颜色变浅 B.变为绿色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2.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的是() A.过量的Fe与稀硝酸 B. Fe与过量的稀硝酸 C. Fe与稀盐酸 D. Fe与冷的浓硫酸反应 【拓展应用】 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③处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红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 要用途:铁红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 物》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优 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人类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铁器。铁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铁及其化合物具有怎样的性质?应如何进行研究呢?通过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可以使我们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深化对物质及其变化多样性的认识。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不同类型合金的性能和用途的认识,可以进一步强化性能决定用途的观念。通过第三章学习,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章共有两节,本课是第一节,主要讲述铁及其化合物,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4 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6结合实例认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由此标准可以看出,本课学习主题属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 二、说教材。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公开课)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 物(公开课)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 1. 引言 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化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思维以及对化学现象的解释能力。本文将基于化学核心素养,设计一堂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主题的公开课。通过科学实验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2.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 - 了解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形式及其特性; - 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探索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3. 实验材料 - 铁粉 - 硝酸铁 - 氢氧化钠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 - 红石脂 4. 实验步骤 4.1 铁的制备 4.1.1 将铁粉放入干净的试管中。 4.1.2 以少量的硝酸铁溶液润湿铁粉。 4.1.3 用滴管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4.1.4 观察并记录铁粉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 4.2 铁的特性探究 4.2.1 将得到的铁粉取出,并进行干燥。 4.2.2 观察并记录铁粉的颜色和质地变化。 4.2.3 采用磁力法验证铁的磁性,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4.3 高锰酸钾与铁的反应 4.3.1 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4.3.2 观察并记录铁粉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现象。 4.3.3 解释反应发生的原因,并进行讨论。 4.4 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4.4.1 使用红石脂润湿铁粉。 4.4.2 将铁粉沾满红石脂后,使用纸巾将其擦拭干净。 4.4.3 用锡箔纸包裹经过擦拭干净的铁粉。 4.4.4 使用酒精灯将锡箔纸加热并观察。 4.4.5 解释观察结果并介绍铁及其化合物在热能转换中的应用。 5. 拓展学习 铁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以及医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建议学生自行探索铁及其化合物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并进行报告和展示。 6. 小结 通过本次公开课的实验探究,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铁及其化合物的理解,还培养了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有 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设计,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 操作技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意:本文仅为架构示例,实际写作时请根据需求进行细化和拓展。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单元 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铁及其化合物》 为例 深圳市龙岗区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师努力将核心素养发展与学 科内容联系起来。一方面是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具备更高 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学科质量,让学生能够学习更多 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实现将教学理念由“教书”转向“育人”的目标。本文以 高中化学中《铁及其化合物》的单元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核心素养有效 融合到单元教学设计中的方式,希望能够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 引言:核心素养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核心素养决 定着学生的整体水平,核心素养水平高的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思考问题,并通过 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学 会客观正确看待所学知识,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奠定基础。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刻不容缓且十分必要,高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开发单元教学设计内容,将更多素养层面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一、“铁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为让“铁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获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需要先确定教学 思路。比如对于课程内容,采取按部就班的讲解方式,不打乱课本顺序。对于学 生学习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同时引发 学生的“头脑风暴”。对于授课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同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实现高质量教学的目标。

1、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 由于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章节内容的学习难度较大,涉及多个化学实验,因此比较适合学生多人一起完成。比如制备铁的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等。与此同时《铁及其化合物》章节涉及到的思考内容也比较多,小组合作式学习能够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采用“理论+实践”授课方式 因为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章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并且其中有很多化学实验。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如果只依靠讲解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出现讲解不到位的问题,同时还容易产生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的问题,不利于学生高效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章节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当采用“讲授+实践”的模式,对于一些操作简单且条件允许的实验,可以直接在课堂上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直接观察铁的一些化学反应,看到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加深学生对于所见所学的记忆和理解。对于部分由于比较危险或者会产生有害气体等不方便在课堂上开展的实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实验视频,强化学生的记忆,为学生充分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提供帮助。 二、“铁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为切实将核心素养发展与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联系起来,下面以《铁及其化合物》中的课时1为例,对单元教学设计实施过程进行探索。 1、明确核心素养目标 其一,通过引入生活经历,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认识到铁及其化合物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其二,通过讲解补铁原理,为学生搭建学习铁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框架,为其他金属化学物框架的搭建打下基础。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标题: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正文: 铁及其化合物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主题。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将学习铁的基本信息、铁的化合物以及铁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 引入:以简单的问答形式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何处可见铁及其化合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知识讲解:介绍铁的基本信息,包括铁的原子序数、化学符号、原子大小等。然后,讲解铁的化合物,重点强调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氯化物等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和性质。 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了解铁的化合物的颜色、气味和稳定性等特征。 4. 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检测学生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写出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判断铁的氢氧化物的稳定性等。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铁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例如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铁对人体能量代谢的作用等。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铁的历史人物和科学研究进展,如铁的吸收和运输、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等。 6. 总结:总结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强调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索化学知识。

拓展: 1. 铁的概述: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其在地球上的丰度占比超过 50%。铁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食品等领域。 2. 铁的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包括 Fe2O3、Fe3O4 和 FeO 等,其氢氧化物包括 Fe(OH)3 和 Fe(OH)2 等,铁的氯化物包括 FeCl3 和FeCl2 等。这些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金属加工、建筑材料和化学合成等领域。 3.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铁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约占人体重量的 0.01%。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凝固功能,对于儿童的生长和成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教学设计2:3.1铁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铁的单质铁的氧化物 【教材分析】 本节是教材高一(必修一)第三章,在这一章学习的过程中,在初中阶段比较肤浅地了解一些铁的知识,本节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进一步加深学习铁的有关性质。从本质上了解铁是一种变价金属。在教学过程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注意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学习相关内容时应用理论知识加以解释,应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些理论的过程。例如,本节很多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这些反应,既能加深对具体反应的理解,又可以巩固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介绍一些生活中的铁以及氧化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掌握铁的单质氧化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通过自主学习,自主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和知识的归纳整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核心素养 1、分类、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整理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学习物质的性质。学会学习和认识新化学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通过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的单质、氧化物性质 难点:铁的单质、氧化物性质 【课前准备】 查阅铁单质氧化物相关内容,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引入]三千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金属铁,直到现在,铁对于人类来说仍然是最有用、最廉价、最丰富、最重要的金属了。[图片展示] [设问]在地壳中含量排名第几?铁在自然界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为什么? [生]化合态。铁的性质很活泼。 [投影]铁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单质铁的常见化学性质 [讨论]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等环节,讨论反应装置的设计。[学生活动]画装置图: [演示实验视频]通过观察现象讨论结论 [教师小结]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不仅接触到了铁单质,而且还有很多的含铁的化合物。 比如说: 1、同学们有时出去外面逛街或是在校园里,经常会看到漂亮的红色轿车、红色的外墙,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2、常见的砖是铁的化合物,为什么会有红砖、青砖之分?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来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图片展示] [教师]氧化物这部分内容让同学们提前预习过了,我随机抽取一份看看大家自学效果 [投影]展示学生的自学结果 [教师]大家对比这位同学们和自己的学案,看看有什么问题? [教师]好,这位同学的预习工作很到位,非常好。我们一起再来检验一下所有同学们的预习效果。 强调重点问题 [教师]我们来看,铁有三种主要的氧化物。这种红棕色粉末是什么?

优化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为例

优化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为 例

1.案例背景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作为实验活动的形式出现。这是高中学生都需要学习的重点化学知识,铁元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变价元素,铁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以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实验研究啊,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兴趣,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并且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建相互转化。 2.案例描述 (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本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麦片中添加还原铁粉引起公众惊慌的新闻事件,向学生展示麦片配料表,显示添加了还原铁粉。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设计实验来判断麦片中是否添加还原铁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组织学生成立小组,开展讨论,在小组中选出代表进行发言,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还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来良好的基础。学生观点:根据铁具有铁磁性这一特性,如果有黑色粉末,并且能够被磁石所吸,可以判断出其中含有铁粉。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来验证:把麦脆片打磨并装入保鲜袋,加水溶解进行实验,观察是否有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实验验证结果:麦片中确实含有还原铁粉。 当学生验证了麦片中含有还原铁粉,需要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使学生对于化学性质的知识认知转向到应用认知,向学生抛出问题:为什么要在麦片中添加还原铁粉?引导学生思考因为血红蛋白中含有二价铁,还原铁粉可能会被氧化产生二价铁。然后,向学生讲授还原铁粉又被称为“双吸收剂”相关知识,其意未铁能够被盐酸氧化生成Fe2+,也会被氧气氧化生成Fe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总结帖单质在哪些情况下会被氧化成为 Fe2+,在哪些情况下会被氧化成为Fe3+。为了提高实验活动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证据意识以及探究能力,本人将“如何促进还原铁粉被人体吸收”作为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查阅相

高中化学_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考纲要求 1.了解铁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二、新课标新要求 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三、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手段每科一题引入完成、展 示、交流 平板提交 1、铁的 单质(1)物理性质提问;概括回忆、展 示、补充 智慧课堂 (2)化学性质知识梳理:回忆、复 习 教师提 问;学生 提交;拍 照上传; 涂鸦 2、铁的氧化物引导学生列表比较自主学习拍照上 传;涂鸦 3、铁的氢 氧化物 引领学生关注制备、现象与化学方程式学生实验实验仪器

《铁及其化合物》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高一初步学习了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局限于当时学习目标与能力,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认识上,如铁与氧气、水蒸气、酸等反应。但是,铁与硝酸、浓硫酸;氧化亚铁与硝酸、浓硫酸等重要反应,并没有学习过。学生急需从知识、方法上有所提高,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巩固与提高,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拓展,突出重点:铁、二价铁的还原性;三价铁的氧化性。主攻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铁及其化合物》效果分析 第1题:正确率88.6%。 A项:0%;B项:5%;C项:88.6%;D项:6.4%。 分析:对FeCl3与FeCl2的性质掌握很好,选D项同学想当然的认为形成“沉淀” 第2题:正确率68.3%。 A项:3.3%;B项:0%;C项:68.3%;D项:28.4%。 分析:对C项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有疑虑,所以拿不 准是否正确。 第3题:正确率91.7%。

A项:1.7%;B项:3.3%;C项:3.3%;D项:91.7%。 分析:对二价铁与三价铁的转化掌握很好。 第4题:正确率75%。 A项:16.7%;B项:0%;C项:8.3%;D项:75%。 分析:错选A的同学,忽略了硝酸根离子、氢离子共存时,具有强氧化性。 第5题:正确率83.3%。 A项:16.7%;B项:83.3%;C项:0%;D项:0%。 分析:学生没有注意到A项中的物质的“过量”问题。 第6题:正确率53.6%. A项:0%;B项:53.6%;C项:31.7%;D项:14.7%。 分析:学生对反应顺序仍有问题,错选C项的同学忽视了铁的用量。 《铁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功能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构成了许许多多物质,形成丰富多彩的世界。要想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就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内容结构 对于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采取不同方式来呈现,有回忆与复习讨论的方式;有实验、观察方式;有科学探究方式;还有让学生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铁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核心内容,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应学习的重点化学内容。铁元素不仅是典型的金属元素,还是重要的变价元素。铁及其化合物,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生活、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节的内容要求是: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包含:了解Fe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认识Fe3+的氧化性和鉴别,掌握Fe2+与Fe3+的转化规律。 本节课铁及其化合物,以麦片含有铁粉引起大众惊慌这一新闻事件引入,以“麦片中是否含有铁粉”——“为什么麦片中添加铁粉”——“服用补铁剂的注意事项”——“补铁剂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为教学主线,将Fe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Fe2+与Fe3+性质和相互转化,以及Fe2+与Fe3+的检验鉴别等学科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发展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关联、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水平,并在不断应用中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化学及高一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具备了分类研究物质性质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了氧化还原理论和离子反应的概念。因此,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但在严密性、完整性、科学性及逻辑推理等方面尚存在欠缺。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核心元素的价态两个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逐步建立、完善和应用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视角和模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麦片中是否含有铁粉的实验探究,以及对加入还原铁粉作用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铁的性质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通过对Fe的化学性质的分析,以及Fe2+与Fe3+相互转化条件探讨和实验方案设计,诊断并发展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视角认识物质间转化关系认识的结构化水平及科学探究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 3.通过对服用补铁剂的注意事项以及定性和定量检验铁的交流和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四、教学重点 1.通过设计实验验证“麦片中是否含有铁粉”,应用Fe的物理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应用Fe的化学性质解释“为什么麦片中添加铁粉”,并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对生成+2价和+3价铁进行归纳,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视角认识物质间转化关系,建构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认知模型。在此基础上再认识铁和水蒸气的反应。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知识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节《儿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三个知识点。木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延伸和发展。在自然界屮金属元素基木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冇既了解了金属的单质的性质,又了解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屈。金屈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屈单质性质的基础上的,金屈在化学反应屮失去电子转变为金屈阳离子,生成金屈化合物,所以它们Z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金属阳离子的性质与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证据。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核外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i般不涉及金属元索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元索(如铁)的阳离了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不仅是对金屈化学性质的学习的一个补充,也是对前而学习的氧化述原反应的一个复习和再熟悉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相关的金属的知识,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其特征。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了部分金属的性质,且前几课时了解到氧化还原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知道Fe”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 3.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化学_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铁及其化合物 科目化学教学对象高一年级课时第二课时 姓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主要性质。 2. 通过实验探究能熟练说出Fe(OH)2、Fe(OH)3的制备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能准确记住Fe2+、Fe3+的检验方法,并能熟练写出其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4.通过学习铁及其化合物,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5.结合应用实例,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 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一些知识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够自己学会,在课堂上就不详细讲了,重点在Fe(OH)2和Fe(OH)3的制备和Fe2+、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 三、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运用,对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可能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探究实验会遇到困难,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 学生展示法总结归纳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手段: 1. 小组实验 2. 多媒体幻灯片 3. 自制教具黑板[来源:学&科&网Z&XX&K]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F e(OH)2和Fe(OH)3的制备和性质Fe2+和Fe3+的检验方法,Fe3+与Fe2+的相互转化 六、教学设计思想: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教育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被教育者。

铁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教师活动 教师:人类最早使用的铁,是来自太空的陨铁。 铁在自然界中可以像陨铁中的铁那样以单质形态存在,但主要是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展示图片) 教师: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

教师:丹霞地貌的岩层因Fe 2O3而呈红色。(展示图片) 教师: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春秋初年秦国的短柄铁剑,这说明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的方法把铁从铁矿中提炼出来。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认真倾 听,配合书 本记忆。 拓展知识 面,帮助同学 们更好的进入 本节课的学 习。 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新课讲解】铁的单质 教师:①有延展性和导热性。 ②能导电,但其导电性不如铜和铝。 ③能被磁铁吸引。 ④熔点:1535℃;沸点:2750℃;密度: 7.86g/cm3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思考讨论】观察下列反应式,查看铁的化合价变化有何异同。 做好笔 记,和老师 一起学习概 念。 老师和 同学一起讨 通过列点, 帮助学生归纳 记忆。 通过讨论, 帮助同学对知

答案:第一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3; 第二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2; 第三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2. 【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反应式中铁的化合价变成+2,有的变成+3? 教师:在一定条件下,铁作为还原剂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反应。 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等)反应,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 Fe–2e-→Fe2+ 铁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如氯气等)反应,铁原子则失去3个电子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Fe–3e-→Fe3+ 【思考讨论】在钢铁厂的生产中,炽热的铁水或钢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这是为什么呢?(提示:铁与水会反应吗?)论,思考问 题。 老师和 同学一起讨 论,思考问 题。 老师和 同学一起讨 论,思考问 题。 识点的掌握。 通过讨论, 帮助同学对知 识点的掌握。 通过讨论, 帮助同学对知 识点的掌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