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总结

伺服驱动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总结
伺服驱动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总结

伺服驱动系统设计方案

伺服电机的原理:

伺服的基本概念是准确、精确、快速定位。与普通电机一样,交流伺服电机也由定子和转子构成。定子上有两个绕组,即励磁绕组和控制绕组,两个绕组在空间相差90°电角度。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

伺服电动机又称执行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作用: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单相感应电动机无本质上的差异。但是,交流伺服电机必须具备一个性能,就是能克服交流伺服电机的所谓“自转”现象,即无控制信号时,它不应转动,特别是当它已在转动时,如果控制信号消失,它应能立即停止转动。而普通的感应电动机转动起来以后,如控制信号消失,往往仍在继续转动。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但前者的转子电阻比后者大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

1、起动转矩大

由于转子电阻大,其转矩特性曲线如图3中曲线1所示,与普通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曲线2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它可使临界转差率S0>1,这样不仅使转矩特性(机械特性)更接近于线性,而且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因此,当定子一有控制电压,转子立即转动,即具有起动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图3 伺服电动机的转矩特性

2、运行范围较宽

如图3所示,较差率S在0到1的范围内伺服电动机都能稳定运转。

3、无自转现象

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立即停止运转。当伺服电动机失去控制电压后,它处于单相运行状态,由于转子电阻大,定子中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与转子作用所产生的两个转矩特性(T1-S1、T2-S2曲线)以及合成转矩特性(T-S曲线)如图4所示,与普通的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图中T′-S曲线)不同。这时的合成转矩T 是制动转矩,从而使电动机迅速停止运转。

图4 伺服电动机单相运行时的转矩特性

图5是伺服电动机单相运行时的机械特性曲线。负载一定时,控制电压Uc愈高,转速也愈高,在控制电压一定时,负载增加,转速下降。

图5 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是0.1-100W。当电源频率为50Hz,电压有36V、110V、220、380V;当电源频率为400Hz,电压有20V、26V、36V、115V等多种。

交流伺服电动机运行平稳、噪音小。但控制特性是非线性,并且由于转子电阻大,损耗大,效率低,因此与同容量直流伺服电动机相比,体积大、重量重,所以只适用于0.5-100W 的小功率控制系统。

***机器手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变频与伺服的关系:目前市场上变频控制器的用途要大大的大于伺服机构,有必要搞清伺服和变频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以便提高可参考设计的途径,这样才能以最低的成本达到设计出自己的伺服控制的目的。

简单的说:变频只是伺服的一个部分,伺服是在变频的基础上进行闭环的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我们的目标和步骤要在变频系统的基础上,首先解决电机的驱动问题,达到调速目的,然后加入对反馈的采样,设计自己的PID算法,最终完成闭环控制。

当然,这种系统的设计是有难度的,因为简单的看如果系统完成仅仅做一个单独的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就已经能有一定的市场,如果系统简单的话,伺服系统的价格应该不是现在的价位!所以正确的分析系统难度是保证系统的正确完成的基础。

首先控制部分的算法是各厂家保密的技术环节,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调节电容移相的控制方式不适合于高精度定位控制的需要。那么我们必然要选择AC-DC-AC的过程,这中间的DC-AC的三相逆变技术是必须要攻克的。如果简单的PWM电机调速使用通常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但是相对高频的(400HZ)三相逆变需要系统处理要有很高的速度。

其次DSP技术的应用需要比较高的理论基础,这对我们是一种挑战,合理的算法和处理机制是实现最终控制的必然途径,要克服理论上的差距,必要的学习和钻研过程是不可避免的。这中间和熟悉的技术开发产品的差异是时间的损耗!

PID的控制算法是销售伺服控制系统公司的技术命脉,PID算法的好坏直接决定下一步机械手系统的运转的平稳和系统精度的保证。对任何公司来说,设计专用的PID 算法都是公司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这部分包含自动控制算法、错误的处理和动作判断以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伺服电机的选择:

目前定型为松下400HZ36V三相交流伺服电机?(原因)

伺服电机的驱动原理:

交流伺服的技术本身就是借鉴并应用了变频的技术,在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变频的PWM方式模仿直流电机的控制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交流伺服电机必然有变频的这一环节:变频就是将工频的50、60HZ的交流电先整流成直流电,然后通过可控制门极的各类晶体管(IGBT,IGCT等)通过载波频率和PWM调节逆变为频率可调的波形类似于正余弦的脉动电,由于频率可调,所以交流电机的速度就可调了(n=60f/2p ,n转速,f频率,p极对数)。

交流伺服系统根据其处理信号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模拟式伺服、数字模拟混合式伺服和全数字式伺服;如果按照使用的伺服电动机的种类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构成的伺服系统,包括方波永磁同步电动机(无刷直流机)伺服系统和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另一种是用鼠笼型异步电动机构成的伺服系统。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中需要采用磁极位置传感器而感应电动机伺服系统中含有滑差频率计算部分。若采用微处理器软件实现伺服控制,可以使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和鼠笼型异步伺服电动机使用同一套伺服放大器。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2.5Nm: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2.5Nm时电机不转,大于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

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须把电机的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的位置信号给上位反馈以做运算用。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负载外环检测位置信号,此时的电机轴端的编码器只检测电机转速,位置信号就由直接的最终负载端的检测装置来提供了,这

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中间传动过程中的误差,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

交流伺服电动机有以下三种转速控制方式:

◆幅值控制控制电流与励磁电流的相位差保持90°不变,改变控制电压的大小。

◆相位控制控制电压与励磁电压的大小,保持额定值不变,改变控制电压的相位。

◆幅值—相位控制同时改变控制电压幅值和相位。交流伺服电动机转轴的转向随控制电

压相位的反相而改变。

一般伺服电机驱动系统框图

伺服电机控制部分框图

系统的设计步骤:

(1)制定控制方案的技术路线,确定驱动电机转动的控制电路:

a)首先确认使用DSP的厂家型号;

b)找出使用该信号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的模型;(最好可以演示)

c)绘制控制部分原理图和PCB图通过试验手段,试验各种控制模式下电机的运

转;

d)封装硬件及软件模块;

(2)本阶段总结上一阶段的试验成果,吸收并进一步测试各种控制的适用范围,制定电机控制模块的通讯协议、控制模式和PID控制的指导方案:

a)测试反馈信号和处理速度之间的匹配;

b)封装模块的适用范围测试;

c)论证机械手系统适用的伺服电机控制方式;

d)确认系统整体功能需求。

(3)整体系统方案确认阶段:

a)机械手综合控制单元的功能确认;

b)人机界面:按键和显示单元的模块试验;

c)通讯方式的测试和联机调试;

d)逐次增加电机的数量,测试电机的协调性动作和模块封装;

e)电路安装的结构方案设计。

(4)综合设计阶段:

a)全部硬件的综合性能调试;

b)不同控制模式和不同动作下,细致动作的准确性测试;

c)复杂动作的压力测试和快速反应的数据流量测试;

d)整体功耗测试和烤机测试。

(5)联机调试阶段:

a)脱机操作的各种动作的稳定性测试;

b)待机状态的EMC测试和硬件电路的抗干扰设计验证;

c)联机状态下的综合动作测试及到位反馈;

d)模拟实际现场的烤机测试。

第一阶段所涉及到技术细节及难点分析

如上图首先要通过数学手段,模拟出三相逆变的交流400HZ控制电源;数学模型和6路3对上下臂的PWM输出方式是这一阶段的两个难点。

上图为三相逆变电路的原理图,但是根据此原理图对功率模块的测试和对称性选择会严重的阻碍项目的进度。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建议我们直接选择IPM模块。下图为IPM模块的功能图。根据前期进度要求,同时建议使用单电源的IPM模块。

图1 hvic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 单电源ipm 内部电路

附录:伺服马达编码器工作原理

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板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是什么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章第*节的内容。本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 本节所讲学的是**是**制作过程的重要内容,主要学习**的灵活应用,它不仅是对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深入,也为下一节***学习内容做铺垫,是知识储备的关键点,起到承前启下的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 心理方面:初一年级的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同时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可能有差距,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初二的学生对于***的兴趣比较浓厚,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 模仿接受能力强,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是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多操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内容方面:第一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本节是上网学习的第一节课,学生基本没有***的知识储备。 第二节: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有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规划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对于素村准备方面也能熟练完成,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编辑环境,掌握了**、**的操作,这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上手)。更可贵的是同学们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西部”这神秘的地方很感兴趣,这也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提供了一个前提。 但是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我适当地采取分层教学,(任务设置方面有层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将放手让他们自学,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引导、示范讲解下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前面各章节内容的学习,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掌握了一些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等方面实际处理能力,特别是通过对Internet相关知识的介绍及大量网站的浏览,对网页内容、结构、效果等设计的优劣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有了一定的分析、评判的能力,基本上完成了

教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 教学管理系统 设计说明书

目录 1、系统概述 (3) 1.1编写目的 (3) 1.2系统现状 (3) 1.3可行性分析 (3) 1.4系统目标 (3) 1.5参考资料 (4) 2.系统分析 (4) 2.1系统需求定义 (4) 2.2运行环境 (5) 2.3业务流程图 (6) 2.4数据流程图 (11) 2.5数据字典 (14) 3.系统概要设计 (15) 3.1系统总体结构 (15) 3.2子系统结构 (16) 3.3输入输出设计 (18) 4.数据库设计 (24) 4.1数据存储 (24) 4.2关系模式 (26) 4.3范式优化 (27) 4.4物理设计 (27) 4.5数据表详解 (28) 5.编码设计规范 (31) 5.1对象命名约定 (31) 5.2常量和变量命名约定 (32) 6.系统详细设计 (32) 6.1系统模块汇总 (32) 6.2程序结构图 (33) 6.3用户界面设计 (34) 7.网络设计 (42) 7.1校园网需求 (42) 7.2 校园网应用方法与特点 (43) 7.3 校园网建设方案 (44) 7.4 安全系统 (45)

1.系统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说明书从整体上描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包括每个软件模块(或类)的\属性,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各模块的外部接口说明,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等相关内容。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是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有联系的决策人或开发组成人员,也包括支持本项目的领导和公司人员与软件验证者。 1.2系统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和教学制度的改革,在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管理办法已基本不能满足需求。如在校生的学籍、奖惩、退学、请假、处分等一系列复杂的事务,不仅出错机率高;而且学生成绩的登记与查询,也是一项非常繁重而枯燥的劳动;另外,每年课程的变化都需要重新规划,也同样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 因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利用数据库技术,采用B/S体系结构,设计开发一个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无论是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还是在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3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从根本来说就是分析获得的收益是否超过研制和维护所需费用,即判断最终效益/开发成本是否>100%。经过投资估算、收益估算以及投资和收益的比较,发现建立新系统后,能够提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些长远收益的价值远大于目前的经济投资。 ?社会可行性分析:目前市场形态供不应求,系统的开发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具有生存的环境。对于普通用户只要求具备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在高校范围内绝大多数用户都能够适应。 ?技术可行性分析:重点是实现MIS的软硬件功能和研制人员的水平与结构。 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来实现数据的处理、传输与存储,从当前微机网络发展水平看,在软、硬件上已具技术可行。合理的人员配备是拥有系统设计人员,网页编程技术员和网络管理员。 ?结论:以上各项都具有可行性,可以进行系统开发。 1.4项目目标 ?开发软件、体系结构 1.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体系结构模型(B/S)作为应用。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对于应用程序的开发,配置以及软件移植性等方面,比客户机/服务器模型(C/S)具有更大的优势和利用空间。不仅

数学活动设计具体方案.doc

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为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特设计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一、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 1、激发学生联合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地点 二(1)教室 四、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二(1)学生名单: 蒋雨辰胡文雅孙雅慧赵欣沈妍张姝逸胡佳乐张倩闫瑞伟张良

二(2)学生名单: 王井宽王瑞王灿施宁王慧杨宇航田路程西成浩 五、兴趣小组活动时间: 每周二:第三节课 辅导教师: 六、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 第三周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 第四周数学游戏"扑克牌" 第五周让学生在操场上辨认方向 第六周数学游戏"难得第一" 第七周数学游戏"填最大数" 第八周测量活动 第十周"你说我算"数学游戏 第十一周数学游戏——神奇的"495" 第十二周口算竞赛 第十三周通过推、拉发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十四周设计漂亮的图案 第十五周豆牙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十六周动手操作:正方形剪一个角后剩几个角。 二 数学竞赛正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少年朋友,成为现代数学

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兴趣小组正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本学期中我们三年段组织了33名学生成立了一个兴趣小组班,特制定以下计划: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解题的方法,提高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求异思维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促进学生智力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数学才能。 活动措施: 1.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精选内容,以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教材内容,以数学广角为突破口,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3.教学中将选择可举一反三的题材,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分类、比较、归纳能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4.以教师辅导为辅,学生自学为主。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与本书内容密切相关的有一定深度的内容,注重渗透一些边缘知识,扩大知识面,课尾常设置一些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让学生的思维有驰骋的余地。这对培养具有钻研精神的数学竞赛尖子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举措。 活动内容: 第一周找规律

任务驱动教案样例

教学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听写上节重点术语: Clutch linkup disengage spline sandwich align In gear clutch pedal driving axle gear shift clutch disc cover assembly 展示动画 【讲授新课】

该动画一共有两层:图片层和遮罩层。 遮罩层:静态的椭圆图形和打散的文本“迪斯尼经典动画” 图片层:五张图片素材图片拼接后自左至右做平移运动。 请一位同学上来做出该动画(注意提醒同学要把文本打散,按两次Ctrl+B) 由学生动手完成电影文字,教师巡回指导,选择优秀作品展示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该动画一共有四层:背景层、滚动的旗、遮罩层、旗杆,只分析图层和时间轴我们看不出动画的详细情况,因为只有一帧,同时分析库中的元件,我们可得出:遮罩层和被遮罩层都使用了影片剪辑元件,都是动画。 滚动的旗元件是一引导线动画。 遮罩是一平移补间动画。 综合运用的知识点比较多,用到了影片剪辑、 所示的引导线运动。 图1 图2

”, ” 图3 分钟

【课堂小结】(5分钟) 本节课主要讲解如何利用Flash中的遮罩来制作动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要掌握以下的几个概念: 1.要产生遮罩,至少要有两层:遮罩层和被遮罩层。 2.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形状,被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内容。即用遮罩层的可显示区域(即通透区)来显示被遮罩层的内容。 3.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设置及取消方法。 【课后作业】(5分钟) 1.请将你在本节课中制作好的动画,颠倒遮罩层和被遮层的位置,看一看有什么效果? 2.仿照老师的实例,自己动手完成遮罩效果:闪闪的红星。 3.参考提供学习网站的遮罩动画实例,选做一两个具有遮罩效果的复杂动画实例。 (1)flash mx 2004教程:https://www.360docs.net/doc/003746866.html,/hanlan/flashmx2004/main.htm (2)洪恩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003746866.html,/pc/homepage/flashsl/flashjq.htm 【板书设计】 遮罩动画效果 一、遮罩的原理 两层遮罩层在上层,被遮罩层在下层。 遮罩层:形状 二、遮罩层的设置方法 1、右键菜单→遮罩层 2、属性菜单项 三、遮罩效果实例 1、探照灯效果 2、电影文字 3、飘动的红旗

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 精品教案

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 教学目标: 1、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文体知识,能够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与谋篇布局的方法; 3、培养热爱写作、善于思考,关注生活的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文体知识,能够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 教学难点: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与谋篇布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5年新课标1卷作文题,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事件相关方,写一封书信;课标2卷,在列举三个风采人物的事迹后,要求考生思考和权衡后,选择一个最具风采的人物。随后,在当年全国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会上,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主任,把这种在在材料后增加任务的作文,称之为任务驱动型作文。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任务驱动型作文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上到省级教研员,下到中学教师、高中学生都在谈论任务驱动型作文。今天,我们也来凑凑热闹,也谈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 二、展示学习目标: 1、能够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 2、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与谋篇布局的方法。 三、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 我们在学案上已经给大家提供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内涵介绍,但很多同学还是傻傻分不清,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并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阅读下面的作文题干,指出三个作文要求方向,分别属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作文。(多媒体展示) 2016年六一节前夕,南京一名刘姓母亲涉嫌在超市偷盗“一个鸡腿、一本书”被抓。经警察询问,得知该母亲想拿此作为儿童节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一时间“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感动网友“朋友圈”。随着刘姓母亲的不幸遭遇被媒体陆续披露,短时间内网友爱心募捐达到惊人的30余万元。但与此同时,该事件引发网友质疑和批判的评论也超过10余万条。 1、请你以“亲情与法理”为话题,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网上教务评教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网上教务评教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WORD版完整可编辑) 摘要 在教育事业繁荣昌盛的今天,各大高校都进行了学生的扩招和教师的补招,而对于教师的评估工作则更加严谨和密集,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繁琐的教务评教数据的管理工作,其庞大的信息量和信息频繁变动是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随着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学校教务评教也已经基本形成了多元的网络化管理。本设计就是本着操方便、界面友好、高效率和良好的交互性进行教务评教系统的管理程序。 经过对这个课题的反复研究,最终决定本管理系统采用MySQL数据库处理后台数据,以MyEclipse软件为前端开发工具,主要基于JSP技术进行开发。整个系统的服务人群分为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实现的主要功能有个人信息的增删改查、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估、教师查看评估结果、管理员对评估平台的控制等,完成了一个小型且比较全面的教务评教管理系统。 关键词:教务评教管理系统;MySQL数据库;MyEclipse;JSP

Abstract With the education thriving and prosperous,universities have been increased enrollment both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for the teachers' evaluation is more rigorous and intensive,there are a lot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data managements,the hu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frequently change is the biggest problem we are facing.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ly used of computer technology,the schoo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 multi network management. This design is in order to complete a friendly interface,convenient operation,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interac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management program. After repeated study of this subject,the final decis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s using MySQL database as back-end database,using MyEclipse software as thefront-end development tool, the system mainly based on JSP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The whole system services for all the administrators,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realization includes personal information crud,students assessment,teachers check their own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课程”教学设计 X年级X册第X单元 主备人:学校、姓名 原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 课程内容 课时规划 总课时 “单元整体课程”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课型1:单元预习课 课型2:精读感悟课 课程内容 课型3:阅读训练课(《XX》《XX》等整合教学) 课时规划 课型4:习作训练课(进行“口语交际”、习作指导、习作讲评) 课型5:综合实践课 课型6:群文阅读交流课(《XX》《XX》《XX《XX》) 课型7:整书阅读交流课(《XX》) 课型8:单元整合复习课 总课时 单元教 学目标 课型1:单元预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附:“单元整体课程”自主学习单(中高年级。几个板块、不要太复杂。) 课型2:精读感悟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尊严》《将心比心》 【课型】 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弄明白什么是尊严。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抓住语言训练点: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并且学会运用。 3.运用所学分组进行自主学习《将心比心》。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相对应,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附:“精读感悟课”自主学习单 同学们,老师发现大家的预习都做到了细心和认真,那预习的效果如何呢?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最后一关“预习效果我知道”。(下发定时定量检测) 温馨提示:审清题目要求,落笔写好字。 1、给下面的字注上拼音。 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惬意许配逃难 2、想一想,填一填。 (1)()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 (2)()疲劳得不能忍受了。 (3)()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4)()满意;称心;舒服。 (5)()拿自己的心去比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出问题,师生考试探讨 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已经对《尊严》《将心比心》有了一些了解了,那么现在请看大屏幕。(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讨论,再补充,再讨论) 教师板书:尊严将心比心 二、读课文 1.请同学们带问题读一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写了关于尊严的事情?(看课本) 2.提炼有关描述尊严的段落跟语句。 三、学习语言训练点:体会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感悟人物形象。板书如 1:找一找 (1)外貌描写 读一读:指名读,再补充。 延伸:通过体会描写手法,感悟到人物的什么形象? (2)语言描写(步骤同上) (3)动作描写(步骤同上) 2:闯关挑战 3:评一评 (1)哈默是怎样一个人呢?师提问 生:分组讨论,不断补充 最后出示大屏幕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那么如何设计教学的活动方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一 一、活动背景 为促进教师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活动宗旨,开展语文组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标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语文全体老师 四、参赛要求 1、选题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空白课时进行比赛,本次比赛课题定为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比尾巴》。 2、内容要求 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教材分析。所选教材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选择该教材的依据和实际教学效果;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体系;本课时所讲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第二、本课时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 第三、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分析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并说明依据。 第四、教法和学法。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依据。 第五、教学过程安排。 第六、板书设计。 3、其他要求 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说明所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及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4、截止时间 20xx年11月6日。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二 一、主题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生及小学学科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突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 1.特色教学设计应以课堂活动事实为基础,贴近学生,具有可行性。 2.特色教学设计应对课堂活动作出具体叙述,能够体现出教学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和有特色的教育技能。 3.所有报送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一经举报或被发现抄袭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通报。 4.教学设计封面页请提供以下信息:课题、年级、作者姓名、工作单位、 5.内容格式不作统一规定,但一般应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与设计意

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信息化教学设计则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PLC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目的出发,针对该课程中电动机连续运转的PLC控制这一任务,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探讨。 标签:任务驱动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PLC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践操作。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学资源的创建者;学生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 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策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和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二、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在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应充分考虑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第一,充分发挥开发式的网络资源,创建优化的学习情境。第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也为有效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等提供充分的条件。第三,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要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 三、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 在遵循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对“PLC应用技术”课程中电动机连续运转的PLC控制这一任务实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方面,在电动机连续运转的PLC控制教学设计中,采用课前任务准备、课中仿真操作、课后拓展延伸的教学方式。将教学仿真和资源平台相结合,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教学方法方面,根据学生已经接受的信息化教学方式,采用任务驱动法为教学主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进行直观性较强的操作演示,在做中教,以提高学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设计方案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设计方案

目录 1 教务管理系统 (1) 1.1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情况介绍 (1) 1.2 系统的硬件组成 (1) 1.3 系统建设中的一些注意点 (2) 1.4 系统的特色介绍 (2) 2 系统参考标准和规范 (3) 2.1 引言 (3) 2.2 系统概述 (3) 2.2.1 设计目标 (3) 2.2.2 运行环境 (3) 2.2.3 需求概述 (4) 2.3 系统总体设计 (4) 2.3.1 总述 (4) 2.3.2 系统维护子系统 (7) 2.3.2.1 功能模块 (8) 2.3.2.2 数据流程 (8) 2.3.2.3 功能实现设计 (9) 2.3.3 学籍管理子系统 (12) 2.3.3.1 功能模块 (12) 2.3.3.2 数据流程 (13) 2.3.3.3 主要界面设计 (13) 2.3.3.4 主要功能实现 (14) 2.3.4 教学计划管理子系统 (21) 2.3.4.1 功能模块 (21) 2.3.4.2 教学计划数据及操作流程图 (21) 2.3.4.3 功能实现设计 (22) 2.3.5 智能排课子系统 (30)

2.3.5.1 功能模块 (31) 2.3.5.2 工作流程图 (31) 2.3.5.3 排课的数学模型与算法 (31) 2.3.5.4 功能实现设计 (35) 2.3.6 选课管理子系统 (36) 2.3.6.1 系统功能模块 (36) 2.3.6.2 功能实现设计 (36) 2.3.7 成绩管理子系统 (40) 2.3.7.1 功能模块 (40) 2.3.7.2 系统数据流程 (41) 2.3.7.3 主要界面设计 (41) 2.3.7.4 主要功能实现 (42) 2.3.8 教材管理子系统 (48) 2.3.8.1 统功能模块 (48) 2.3.8.2 教材管理流程图 (48) 2.3.8.3 功能实现设计 (49) 2.3.9 实践管理子系统 (50) 2.3.9.1 系统功能模块 (50) 2.3.9.2 学科竞赛流程图 (50) 2.3.9.3 功能实现设计 (51) 2.3.10 考试管理子系统 (57) 2.3.10.1 考试安排管理 (57) 2.3.10.2 考试管理模块图 (57) 2.3.10.3 考试管理数据流程图 (57) 2.3.10.4 功能实现设计 (58) 2.3.11 收费管理子系统 (59) 2.3.11.1 系统数据流程 (59) 2.3.11.2 功能实现 (59) 2.3.12 WEB服务管理子系统 (61) 2.3.12.1 系统功能模块 (61) 2.3.12.2 功能实现设计 (61) 2.3.13 教学质量评价子系统 (66) 2.3.13.1 系统功能模块 (66) 2.3.13.2 数据流程 (66) 2.3.13.3 功能实现设计 (67) 2. 4 软件体系架构 (72) 2.4. 1 系统硬件配置方案 (73) 2.5 教务管理、应用系统结构方案 (75) 2.5. 1 教务管理系统主机方案 (75)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主题单元标题燃烧与燃料 作者姓名慕小飞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V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语文口美术□生物口科学□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8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0 )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 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 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本主题单元内容来源于鲁教版教材八年级全一册课本第六单元。该主题单元共分为以下三个专题:专题一:燃烧与火火 专题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专题三: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专题四: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 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岀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 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 模块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任务实施条件 要求配置有投影仪、教师演示终端、黑板等。 单元描述 众所周知,GSM系统是全球移动用户数量最多的移动通信系统,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干扰一直是困扰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那么GSM系统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来降低系统的干扰呢?学完本次课,你将能回答以上问题。 学习目标 ?掌握GSM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理解时间提前量、跳频技术、不连续发射技术、功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和对GSM系统性能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GSM移动通信系统中时间提前量、跳频技术、不连续发射技术、功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 基带跳频与射频跳频的区别

主要授课内容 1、时间提前量 信号在空间传输是有延迟的,如移动台在呼叫期间向远离基站的方向移动,则从基站发出的信号将“越来越迟”的到达移动台,与此同时,移动台的信号也会“越来越迟”的到达基站,延迟过长会导致基站收到的某移动台在本时隙上的信号与基站收下一个其它移动台信号的时隙相互重叠,引起码间干扰,因此,在呼叫进行期间,移动台发给基站的测量报告上携带有移动台测量的时延值,而基站必须监视呼叫到达的时间,并在下行信道上以480ms 一次的频率向移动台发送指令,指示移动台提前发送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时间提前量。 在GSM 系统中,由于空中接口采用TDMA 技术,移动台必须在指配给它的时隙内发送,而在其他的时间必须保持寂静,否则会干扰使用同一载频其他时隙上的用户。 在GSM 系统中,移动台收发信号要求有3个时隙的间隔,如图1所示。 012 3456701234567 1 012 34567012345670 1 偏移 下行链路: 上行链路: :BTS 发送; :MS 发送 TDMA 帧号 TDMA 帧号 图1 TCH 上下行偏移 2、跳频技术 引入跳频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基于频率分集的原理,用于对抗瑞利衰落。第二是基于干扰源特性。在业务量密集区,蜂窝系统容易受到频率复用产生的干扰限制,相对载干比(C/I )可能在呼叫中变化很大。引入跳频使得它可以在一个可能干扰小区的许多呼叫之间分散干扰,而不是集中在一个呼叫上。 跳频是指载波频率在很宽频带范围内按某种序列进行跳变。控制和信息数据经过调制后成为基带信号,送入载波调制,然后载波频率在伪随机码的控制下改变频率,这种伪随机码序列即为跳频序列。最后再经过射频滤波器送至天线发射出去。接收机根据跳频同步信号和跳频序列确定接收频率,把相应的跳频后信号接收下来,进行解调。原理如图2所示。

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以在线教育系统和在线考试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进入各大高校,对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推动力。到目前为止,全国主要高校的校园网络都完成了初步的铺设工作,学生随时可以在校园、教室、寝室等地访问校园网。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网络教学顺应了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网络教学可以使得教学资源得到更大的共享,极大的降低了教育的成本,体现了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课程的增设,其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而我国一些高校对教学管理仍然沿用原始的机制,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被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所取代。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课程的增设致使原有的教学管理体制越来越体现出其效率低下、人员疲惫、资源浪费的弊端,为此提出了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一课题,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是现代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在线教学与考试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资源,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快捷工作运行,实现高校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需求分析,从高校学生和教师两大重要群体出发,开发设计实现一个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既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又能够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网络化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从课堂延伸到管理系统上,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补充课堂上未能学习的内容,帮助完成学习任务。根据需求提炼出的在线考试子系统和在线教育子系统两个重要子系统,能够实现教学与考试的分离,教务、考务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校园网发挥其更大的效力,使得校园网能够更好的为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在线考试子系统能够实现学生考试的客观性以及公证性,通过教师在线出题、客观题计算机阅卷、主观题教师在线阅卷,

任务驱动教案

2002级教育技术学甲班 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案 甘肃省编教材初二信息技术课 <<利用Excel制作课程表>> 教案设计:任建军胡晋玉曾海蓝 王梅蔡明黄兰芳 2005 年11 月26 日

背景分析 1.学习需求分析 初二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已经达到一定层次,动手操作能力相对提高,在对事物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客观见解,能将新生事物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体现自己思想的作品。如果仍然将学生的思维控制在书本上的范例、操作技能上,那么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消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有较大的课堂局限性,也不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能得到体现。 2.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以Excel中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图片的插入和背景颜色的设置为主要知识点,整个课堂以“制作自己的课程表”为线串接而成。这节课不仅仅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达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掌握Excel知识的同时,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素材进行再创造。本课内容是利用Excel制作一张自己的课程表,课程内容相对较少,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在Excel中插入图片、艺术字、文字、图案以及背景设置的方法,并能对单元格进行简单的操作,整节课以制作一张课程表为任务驱动,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学习。 3.学习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好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较强。每个同学都有独特的个人气质,因而通过教师的引导,能较大程度上的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知道并掌握如何在Excel中插入文字、图片、背景、艺术字,并对其进行一般的设置。 ⑵.学会并掌握Excel中单元格的拆分和合并。 2.情感目标 通过亲手制作课程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二、教学重点 1.在Excel中快速熟练的对单元格进行拆分与合并,设置单元格的样式。 2.Excel中文字、图片、背景、艺术字的插入及设置方法。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 根据初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欣赏老师制作的精美课程表,启发学生的创造制作欲。在掌握一定技巧之后,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整个课程以范例欣赏,老师演示,学生动手制作为主,通过相互观摩作品,探讨分析技能,教师评价这一系列步骤,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媒体 1.教师制作的精美课程表的范例。

教务管理系统分析设计方案

教务管理系统分析设计方案 目录 1 引言 (2) 2 系统需求分析 (2) 2.1 用户需求 (2) 2.1.1 学生模块功能需求 (2) 2.1.2 教师模块功能需求 (2) 2.1.3 系统管理员功能模块需求 (2) 2.2组织结构图 (3) 2.3业务流程图 (3) 2.4 数据流程图 (4) 2.5 用例图(包括用例描述) (5) 3 系统设计 (8) 3.1 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 (8) 3.2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8) 3.2.1 顺序图 (8) 3.2.2 类图 (10) 3.2.3 状态图 (10) 3.2.4 活动图 (12) 4 数据库设计 (15) 4.1 数据分析 (15) 4.1.1 E-R图 (15) 4.1.2 数据库表 (16) 4.2 逻辑结构设计 (18) 5 总结 (18)

1 引言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类似于档案管理,它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目前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还是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公务员之家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同时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教务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所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运行性和功能效用的多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最简单的是采用SQL server2000的数据库技术进行架构,主要包括登录,教师用户,管理员用户,学生用户四个模块,各个对象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查询。 系统管理员通过数据库后台对学生或者其他的输入对象输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更新。由于信息量的巨大,管理员要时不时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保证系统能够顺畅运行。采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利用率。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用户需求 2.1.1 学生模块功能需求 (1)只限于一般用户和管理员操作。而且不同的用户级别所操作的教务信息类型是有限制的。用户可以向里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 (2)学生用户登陆后可以进行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级考试管理等基本信息管理。 2.1.2 教师模块功能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系统后进行教师管理、排课管理、教学计划、成绩管理基本信息管理。 2.1.3 系统管理员功能模块需求 (1)数据备份:管理员可以通过选择保存的路径把数据库保存在硬盘中,也可保存在软盘中。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方案.doc

模块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单元2 GSM系统的编号计划 制定人员:_________________ 制定时间:.2014年8月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所需学时:. 2 _________ 雾教学条件 要求配置有投影仪、教师演示终端、黑板等。 ■:学习目标 4理解移动通信系统为什么需要编号; +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中各类移动台识别码和位置识别码的分类和具体作用; 土通过分析各类识别码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GSM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 重点:GSM移动通信系统中各类移动台识别码和位置识别码的分类和具体作用; &难点:结合通信流程,理解GSM系统中编号的具体应用。 主要授课内容 一、移动用户的ISDN号(MSISDN) 此号码是指主叫用户为呼叫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中用户所需拨的号码。号码组成格式如下: 我国国家号码为86,国内移动用户ISDN号码为一个1位数字的等长号码,即移动业务接入号 国家码(CC)国内目的码(NDC)用户号码(SN) (NDC) +HLR识别号(0H1H2H3)+用户号码(SN)。其中,中国电信分配NDC为135?139,中国联通分配DNC为130、131; HLR识别号表示用户归属的HLR,也用来区别移

动业务本地网;SN为4位用户号码。 数字移动用户的拨号程序有如下儿种情况: 数字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拨国内长途字冠(“0”)+长途区号(XYZ)+市局号(POR) +市话用户号(ABCD), B|J OXYZORABCDo 数字移动用户呼叫数字移动用户:13X+0H1H2H3XXXX。 固定网用户呼叫本地数字移动用户:13X+0H1H2H3、XX XX。 固定网用户呼叫外地数字移动用户:013X+0H1H2H3、XX XX。 数字移动用户呼叫特服业务:0XYZ+1XX (火警拨119、急救中心拨120、匪警拨110)。 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移动用户的识别码为总长不超过15位数字号码,结构为: 其中,移动国家号码(MCC)为3位数,是唯用来识别移动用户所属国家号码,我国为460;移动网号(MNC)用于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移动网,我国900MHzTDMA数字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为00;移动用户识别码是唯一用于识别国内900MHzTDMA数字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中 移动用户的号码,为0H1H2H3X X X X。其中的H1H2H3同移动用户ISDN号码中的 HlH2H3o 三、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 当呼叫一个移动用户时,为使网络进行路由选择,VLR临时分配给漫游移动用户的一个号码,这个号码为13X (X=0?l, 5?9 )后第1位为0的MSISDN号码,即13X (X=0?l, 5?9)00M1M2M3ABC, M1M2M3 为MSC 号码,Ml、M2 的分配同Hl、H2 的分配。 四、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为了对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保密,VLR可给来访移动用户分配一个临时且唯一的 TMSI号码作为寻呼该移动台用。它只在本地使用,为一个4字节的BCD编码,由各MSC 自行分配,当移动用户不在该VLR [X域流动时,此TMSI即由此VLR收回。 五、位置识别(LAI)与基站小区识别 位置识别(LAI)由三个部分组成:MCC+MNC+LAC。具体格式如下: 移动国家号码MCC移动网号MNC 位置识别码LAC

教学平台需求分析与报价方案

………..学院 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与教学平台 报 价 方 案 北京奥龙飞腾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年一月五日

第一部分公司介绍 北京奥龙飞腾科技有限公司(AolongSoft)是专业从事软件开发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获得了双软认证和软件行业的各项其他证书,为高校教育、普教发展整体化软件应用提供良好完善解决方案。并成功的在多所高校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平台。 公司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研究,现已拥有 Aolong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Aolong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Aolong学生工作管理系统、Aolong中学教务管理系统、Aolong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Aolong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Aolong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与教学平台、Aolong流媒体视频服务平台系统、AOLONG-数字化图书馆系统、Aolong课件录制编辑出版系统、Aolong 在线考试系统等系列软件产品。通过公司的严格规范管理,和软件强大的应用功能和合理的价格,受到了教育、政府、军队行业及国内著名的网络公司在内的客户的青睐。同时本公司的产品与国内及国外的软硬件公司进行了捆绑销售。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队伍人员近40名,其中研究生占60%,为公司的软件研发及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公司凭借一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成功的市场管理运作,与我国的 IT市场共同发展,取得了业界领先的市场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我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IT主流市场技术的信息系统提供商。我们的近期目标是:在行业领域内成为最好的软件提供商。 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开拓和不懈努力,我们已成功地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沈阳大学、长春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