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大瑞铁路路基、轨道设计及项目施工方案毕业论文

(强烈推荐)大瑞铁路路基、轨道设计及项目施工方案毕业论文
(强烈推荐)大瑞铁路路基、轨道设计及项目施工方案毕业论文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大瑞铁路K211+000--K213+000段进行路基、轨道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基横断面的设计,土石方量的计算及调配,普通无缝线路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大理至瑞丽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项目之一,也是我国西南进出境通道之一的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瑞铁路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关键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沿线各族群众期盼已久的一条致富路。

设计中首先读高程绘制横断面,进行土石方计算,第二部分无缝线路设计,进行最不利轮位计算,再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强度检算,第三部分进行无缝线路配轨、轨道设计、轨排组装计算,第四部分编写施工组织,铺轨的施工工序及其工艺。

设计成果包括路基横断面图、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等一系列设计图纸,以及设计说明书和各个设计过程的相关数据。

设计所有内容都是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编写,符合《铁路轨道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符合国家标准。本设计全部设计图纸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计算机排版,打印出图。

关键词:土石方;无缝线路;轨道设计;铺轨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sign plan descriptions of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 and relevant design norms, Dali--Ruili railway K211 + 000-K213 + 000 sections roadbed, course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This design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subgrade cros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quantity of conditions and regulations, and ordinary seamless route design and the wri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Dali--Ruili railway, is our country long-term rail network planning of network layout and western developmental perfect new project, and also one of southwest China inbound and outbound passage of one of Burma international railwa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annel. Big red is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railway in the strategy for western development to accelerate China connection southeast Asia, South Asia international thoroughfare construction of key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s the realization of yunnan to the sound and rapid eco-social development of a key project, is all along the anticipation of a riches gradually.

Design first read elevation drawing cross conditions for calculation, the second part of seamless route design, the most unfavorable round a calculation, and then a seamless track by calculating the stability strength, and the third part of seamless track rails, orbit with design, GuiPai assembly calculation, the fourth part of writing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ts process.

The design results including the roadbed cross-sectional diagram,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and so on a series of design drawings, and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each of the design process related data.

All of the content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China's current related standard, writing, an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railway track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standard requirement, conform to the state standards. This design all design drawings adopt cad drawing, computer typesetting, a printed map.

key words:earth work;The Continuous welded railway;the track of design ;Laying rails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设计概述 (1)

1.1.1 工程概况 (1)

1.1.2 地质概况 (1)

1.1.3 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2)

1.2 相关技术规定与原则 (2)

1.2.1相关技术规定 (2)

1.2.2 施工组织方案原则 (2)

第2章路基横断面设计 (4)

2.1 路基和横断面的定义以及原理 (4)

2.1.1 路基的定义 (4)

2.1.2 路基横断面的定义 (4)

2.2 横断面数据获取的方法 (4)

2.3 横断面数据 (4)

2.4 绘制横断面图 (8)

2.5 挡土墙检算 (9)

2.5.1检算在K211+300处的挡土墙 (9)

第3章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14)

3.1 路基土石方计算 (14)

3.2 路基土石方调配方案 (17)

3.2.1 路基土石方调配原则 (17)

3.2.2 施工方法的选择 (18)

3.2.3 施工机械的选择 (18)

3.2.4 区间土方调配方案选择 (18)

3.2.5 经济运距的确定 (19)

3.2.6 区间土方调配明细表 (21)

3.2.7 土方调配数量汇总 (21)

第4章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22)

4.1概述 (22)

4.2 轨道结构竖向受力计算及锁定轨温的确定 (22)

4.2.1轨道静力计算 (22)

4.2.2 轨道动力响应的准静态计算 (26)

4.2.3动弯矩和动反力计算 (27)

4.2.4钢轨弯曲应力计算 (27)

4.2.5稳定允许温度力和允许温升的计算 (28)

4.2.6设计锁定轨温的确定 (31)

4.3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32)

4.3.1钢轨基本应力检算 (32)

4.3.2道床及路基顶面应力检算 (33)

4.4无缝线路结构计算 (34)

4.4.1轨条长度及缓冲区的设计 (34)

4.4.2伸缩区长度确定 (34)

4.4.3 预留轨缝的设计 (35)

4.5无缝线路的设置 (37)

第5章施工组织设计 (38)

5.1编制依据及原则 (38)

5.1.1 编制依据 (38)

5.1.2 编制原则 (38)

5.1.3 施工管理机构的组成及施工任务的划分 (38)

5.1.4 总体施工方案和程序 (40)

5.2技术施工方案 (40)

5.2.1路基施工组织 (40)

5.2.2轨道施工组织 (45)

5.3质量保证措施 (57)

5.3.1保证质量主要措施 (57)

5.3.2克服质量通病的保证措施 (60)

5.3.3 工艺流程规范操作制度 (61)

5.3.4 工地试验室检测制度 (61)

5.3.5 保证质量奖惩办法 (62)

5.4施工安全措施 (63)

5.5文明施工措施 (66)

5.6施工环保措施 (71)

5.7临时工程 (75)

结论 (77)

致谢 (78)

参考文献 (79)

附录 (80)

附录1 (81)

附录2 (87)

附录3 (88)

附录4 (91)

第1章绪论

1.1 设计概述

1.1.1 工程概况

大瑞铁路全长350公里,由云南省政府与铁道部合资建设,是继内昆铁路之后在云南投资最大的铁路建设项目,项目投资估算总额147亿元。大瑞铁路自广大铁

路大理站接轨,经过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漾濞县、永平县,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瑞丽市等3个州市的7个县区市。铁路按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标准修建,设计运输能力为客车12对日,货运1200万吨年,桥梁、隧道总长占线路全长的75%,建设工期为6年,建成后将大大改变云南西南部的交通运输格局。

大理至瑞丽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项目之一,也是我国西南进出境通道之一的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瑞铁路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关键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沿线各族群众期盼已久的一条致富路。

2007年3月20日,铁道部和省政府在保山隆重召开大理至瑞丽铁路建设动员大会。作为泛亚铁路西线、中缅国际铁路大通道在中国境内最后一段的大瑞铁路奠基,标志着云南全面加快泛亚铁路大通道建设的开始

1.1.2 地质概况

大理至瑞丽铁路位于云南省西部,是我国第一条穿越横断山脉,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国家Ⅰ级干线铁路。线路东起大理站,西至瑞丽市,铁路所经区域属高山峡谷区,地形起伏变化大。线路横跨板块缝合带,地震烈度高,深大活动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和水热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严重地制约了铁路选线与重大工程设置的可行性。

1.1.3 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Ⅰ级

2、正线数目:双线

3、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200km = 0.990(m)

基底压应力: 趾部=281.445 踵部=100.976(kPa)

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比= 281.445 100.976 = 2.787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0.185 <= 0.167*2.350 = 0.392(m)

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最大压应力=281.445 <= 500.000(kPa)

(四) 基础强度验算

基础为天然地基,不作强度验算

(五) 墙底截面强度验算

验算截面以上,墙身截面积= 17.813(m2) 重量= 409.688 kN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墙身重力的力臂Zw = 2.045 (m)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Ey的力臂Zx = 2.825 (m)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Ex的力臂Zy = 3.167 (m)

[容许应力法]:

法向应力检算:

作用于验算截面的总竖向力= 449.344(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444.926(kN-m)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合力作用力臂Zn = 0.990(m)

截面宽度 B = 2.350 (m) 偏心距e1 = 0.185(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185 <= 0.300*2.350 = 0.705(m)

截面上压应力: 面坡=281.445 背坡=100.976(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281.445 <= 6100.000(kPa)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8.647 <= 860.000(kPa)

4、各组合最不利结果

(一) 滑移验算

安全系数最不利为: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抗滑力= 224.672(kN),滑移力= 159.418(kN)。

滑移验算满足: Kc = 1.409 > 1.300

(二) 倾覆验算

安全系数最不利为: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抗倾覆力矩= 949.749(kN-M),倾覆力矩= 504.823(kN-m)。

倾覆验算满足: K0 = 1.881 > 1.500

(三) 地基验算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0.185 <= 0.167*2.350 = 0.392(m)

地基承载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最大压应力=281.445 <= 500.000(kPa) (四) 基础验算

不做强度计算。

(五) 墙底截面强度验算

[容许应力法]: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185 <= 0.300*2.350 = 0.705(m) 压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281.444 <= 6100.000(kPa)

拉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拉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0.000 <= 430.000(kPa)

剪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无荷载的情况)

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8.647 <= 860.000(kPa)

第3章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3.1 路基土石方计算

路基是修筑在地球表面的条形建筑物,由于地形的随机性,精确计算路基本体的土石方工程数量极其困难,所以本设计采用平均面积法计算,具体计算式如下式:

(3-1)式中A1、A2、…、A n—路基横断面面积;

L1、L2、…、L n—相邻断面间的距离。

下面按平均面积法计算土方量:

表3-1 土石方量计算表

3.2 路基土石方调配方案

3.2.1 路基土石方调配原则

铁路建设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所占比重较大,所需劳力和机具较多,取弃土占用的土地也较多。为合理地节约投资和劳力,少占农田,对土石方进行合理调配和取弃土的合理设置时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进行路基土石方调配时,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一、施工方最少

最好的施工方案是把从路堑挖出来的土石用来填筑路堤。如此,则土石方工程数量仅计挖方,不计填方,达到减少施工方,节约用地的目标。

二、节约用地

铁路用地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遵循经济合理、节约土地、少占良田的原则。

三、技术经济条件:

(1)在经济运距范围内,充分利用移挖作填;

(2)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作为取弃土场地,少占耕地,并结合施工改地造田;

(3)充分利用改河、改路等附属工程土方;

(4)土石方挖、装、运、卸的能耗最小。

四、环境保护;

(1)取弃土与路基排水、农田灌溉和改地造田相结合,避免引起河岸冲刷,阻塞河流、压缩桥孔等现象产生;

(2)营造绿化带。

3.2.2 施工方法的选择

本段区间计算断面的填方为26202m3,挖方为191138 m3。为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低成本的完成施工任务,拟采用土石方综合机械化施工。

3.2.3 施工机械的选择

采用土石方综合机械化施工的施工机械见表3-2所示。

表3-2 土石方综合机械表

3.2.4 区间土方调配方案选择

区间路基土石方调配,常采用线调配法。线调配法主要是根据土石方经济运距确定沿线中心线纵向移挖作填和横向取弃土的合理范围。其首要任务是经济运距的确定。本设计参照设计纵断面图地基情况只计算土方。

由于该区间路段大部分为挖方,填方数量与挖方相比较少,所以土石方调配尽量用挖方纵向调配给填方,并将多余的挖方横向移至弃土堆。

本区间土方调配采用全区间调配,由于计算土石方量时只计算了四十个横断面之间的土石方量,区间其余土方量由老师给予。

查《铁路工程概预算定额》,计算得出下列几种运输方法的运距适用范围见表3-3所示。

表3-3 运输运距表

3.2.5 经济运距的确定

设路堑1m3的挖土,纵向运送L距离到路堤的费用为,则

(3-2)式中A—挖1m3土并装到运送工具上的费用;

B—1m3土运送1m距离的费用。

如果上述路堑挖方不纵向运至路堤,而运往弃土堆,路堤就由取土坑取土,横向运至路堤的费用则为

(3-3)式中—挖土运至弃土堆的距离;

—取土坑运至路堤的距离。

当满足时,L值即为经济运距

+≤+++

()()(3-4)

A bL A bL bL

A

经济运距计算公式为:

(3-5)

查得2005年挖掘机单价分析表如下所示:

表3-4单价分析表

表3-5 8吨自卸汽车运输单价分析表如下:

查表可知:挖1m3土并装到运送工具上的费用A=1.006元;1m3土运送小于1km距离的费用b=4.59元;=350m、=200m。

计算得到经济运距L=550m

3.2.6 区间土方调配明细表

本设计的区间土石方调配采用明细表法进行。具体见附录1附表1所示。3.2.7 土方调配数量汇总

本设计的区间路基土石方调配汇总表具体见附录2附表2所示

第4章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4.1 概述

无缝线路是一种新型轨道结构,也是轨道结构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无缝线路以其高速行车、运行平稳和便于养护维修的优越性,正日益取代普通线路而大量使用。已被公认为轨道的发展方向。

本章主要通过无缝线路受力计算锁定轨温的计算、轨道结构和强度的检算以及无缝线路结构计算进行无缝线路的设计。从而完成本章内容。

4.2 轨道结构竖向受力计算及锁定轨温的确定

4.2.1 轨道静力计算

已知条件:

设计时速:根据设计要求,大瑞铁路设计时速为200Km。钢轨采用U71Mn标准材料的钢轨,其抗拉强度为883MPa,屈服强度为457MPa。

轨枕类型:该段铁路轨枕选择2.6m长Ⅲ型轨枕。

轨枕间距:该段铁路为无缝线路,选择1840根Km轨枕间距。

该段线路选择弹条Ⅱ型扣件。轨下胶垫静刚度为80kNmm。

道床类型及肩宽:该段铁路各双线选择道床顶面宽度为350cm,厚度35cm,道床边坡1:1.75,肩宽45cm,砟肩堆高15cm。道砟采用一级碎石道砟。

钢轨接头螺栓:该段铁路选择为10.9级螺栓,其抗拉强度为1090MPa,扭矩值为900。螺母许用拉伸应力为1060MPa。

道床纵向阻力:对于轨枕间距为1840根Km的轨道,一股钢轨下单位道床纵向阻力值为9.1Nmm,单根轨枕的道床纵向阻力为10000N。

设计区段最小半径:最小半径为2200m,困难地段为2000m。

轨下各结构层刚度:路基指标,路基基床由表层与底层组成,其厚度应符合下表4-1。

表4-1 基床参数表

(1)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条件》的规定。

(2)与上部道床碎石及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0|5〈4485的要求。当与下部填土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基床表层应采用颗粒级配不同的双层结构,或在基床底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当下部填土为改良土时,可不受此项规定限制。

(3)压实标准应符合规定,采用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

表4-2 级配碎石参数表

30vd

设计最高行车速度:大瑞铁路的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200KM

19.恒功速度范围(牵引工况) 96-160km),排除故障后继续焊接;若顶锻量<6mm,应锯掉焊缝重焊。

④推凸

Ⅰ装刀时间不大于10秒。

Ⅱ、推凸压力若超过40MPa,应停止推凸,改用气割除瘤。

⑤正火

焊缝表面温度降至400℃~500℃时开始正火,待表面温度升至850℃~950℃时熄火空冷。

⑥打磨成型

Ⅰ焊缝处不得凹下、高出相邻轨面0.2mm以上。

Ⅱ轨顶面用1米直尺量,中间拱度≤0.3mm。

Ⅲ轨头工作侧面用1米直尺量,中间应≤0.3mm。

Ⅲ轨底部不得有凹陷;高出原轨应≤0.5 mm。

Ⅴ轨接头要符合动态及静态技术标准。

⑦记录按记录表要求认真填写,工程结束交有关部门存档。

7、换铺长钢轨

(1)、换轨车及工具运输:轨道车牵引2~3辆平板车运送换轨车、工具及施工人员。

(2)、拆卸扣件:两人一组持一把扣件扳手拆除一对长钢轨范围内轨排的钢轨扣件,将拆下的扣件摆放在钢轨两侧的轨枕面上。

(3)、安放换轨车:将换轨车从平板车上卸下安放在轨道上,将线路钢轨及长钢轨分别穿入换轨车上的相应框架。

(4)、换铺长钢轨:轨道车牵引换轨车前行,将工具轨引导到轨枕的两侧,同时将长钢轨引导进入承轨槽。

(5)、安装扣件:将一对长钢轨换入承轨槽后,两人一组持一把扣件扳手将长钢轨的扣件安装齐全。

(6)、换轨说明:如工具轨之间是用平板连接,则用换轨车换下工具轨比较容易。如工具轨之间是用带平板的钢轨头或断轨急救器连接的,则用换轨车换下工具轨比较麻烦,可考虑先将工具轨拨到轨枕两端,然后再用换轨车铺设长钢轨。

换铺长钢轨工艺流程如下:

图5-5换铺长钢轨工艺流程

5.2.2.8回收整理

1、工具轨回收车:回收车在N17平板车中部设T型吊轨架,吊轨架上横梁两端设电动葫芦,横梁长度4m。两辆平板为一组。一组回收车一次最多可回收25m钢轨约80根。每辆平板车上应设两道装轨转向架。

2、工具轨装车:一组回收车与一对工具轨对应停放,两个吊轨架上电葫芦的夹钳夹住工具轨颚部将工具轨吊上平板车密排在转向架上。

3、工具轨回运:轨道车牵引回收车返回铺轨基地,将工具轨卸放到钢轨垛上以便继续生产轨排。工具轨排倒用3~5次,应进行一次检验矫直。

铁路信号毕业论文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论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与安全保障 专业铁道通信信号 班级 xxxxxxx 姓名 xx xx 指导教师 xxxx 职称 xxxxxx 二0一一年 5 月

目录 1.铁路信号设备的概述………………………………………… 1.1铁路信号设备的发展史………………………………………… 1.2铁路信号设备的组成及原理…………………………………… 2.对铁路信号设备系统进行性能与故障分析,从而排除故 障………………………………………………………………… 2.1信号机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2.2转辙机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2.3轨道电路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3.铁路信号维护安全性问题……………………………………

3.1典型事故案例……………………………………………………

3.2.关于设备维护的建议…………………………………………… 谢辞………………………………………………………………… 参考文献…………………………………………………………… 注释………………………………………………………………… 附录………………………………………………………………… 摘要 铁路信号设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施。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主要技术之一。铁路信号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准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包括信号继电器,信号机,轨道电路,转辙机等是构成铁路信号系统的基础,他们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信号系统效能的发挥,可靠性能的提高,在铁路信号现代化的进程中,信号基础设备在不断的更新和改造。 信号设备具有结合部多、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使得铁路各专业存在的问题,最终均要反映到信号设备上,因此,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减少信号设备故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刘晓博 摘要:近年来国内高速铁路建设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建设技术已经从引进、消化、吸收走向再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目前国外高速铁路因行车对线路、桥梁等土建工程的刚度要求严格,国外高铁桥梁中多以小跨度为主。我国应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大跨度桥梁种类多、结构形式复杂。主要有混凝土连续梁、混凝土连续刚构、钢梁桥、组合体系桥梁、拱桥、斜拉桥等。文章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重点论述。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研究 引言 高速铁路上无缝道岔工况极其复杂,无缝道岔、无砟轨道、桥梁结构设计都存在诸多技术难点,成为当下制约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技术瓶颈。而今,国内科研单位对桥上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无缝道岔进行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在武广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得到应用。开展高速铁路桥上板式无砟无缝道岔设计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对于我国高速铁路桥上无缝道岔技术发展和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速铁路长大桥上无砟无缝道岔结构组成和结构特点 1、结构组成 桥上底座纵连式无砟道岔结构自上到下由钢轨、扣件系统、道岔板、砂浆垫层、底座板、滑动层、硬泡沫塑料板、加高层、剪力齿槽、侧向挡块、摩擦板、端刺等组成,岔区轨道结构高度710mm。 2、结构特点 无砟轨道结构受桥面道床板、底座板自身刚度等以及轨道平顺性对挠度变形要求,无砟轨道大跨连续梁结构跨度一般不超过130m,钢箱拱梁跨度不超过140m。有砟轨道桥面采用道渣铺垫,道床具有自身调节范围较大,适用跨度大。 百米大跨度无砟轨道桥梁受重力荷载、温度荷载影响变形大,线形控制困难。我国高速铁路暂行规定要求不同工况横向挠度控制值为6mm,竖向挠度控制值10mm,实际工况因环境条件复杂,现场施工与设计存在差别,竖向挠度控制难以严格满足规范要求。

【毕业论文选题】2018年铁路毕业论文题目174个

2018年铁路毕业论文题目174个 铁路专业主要包括高铁乘务、地铁运行、票务安检、铁路运输等方向,随着我国铁路产业的发展,铁路技术与服务不断提升,现已走出国门,在世界铁路上已占有一席之地,为了方便论文写作,本站整理了部分铁路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 1、铁路客运高峰期常态化运输组织方法分析 2、铁路站场设计对运输影响的探讨 3、钢铁企业铁路运输效率的分析与对策 4、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探讨 5、针对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策略探讨 6、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探究实践 7、论我国铁路运输成本优化的改革思路 8、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探讨 9、现代铁路货物运输在物流发展中的策略研究 10、铁路调度运输组织效率探讨及对策 11、铁路货物运输产品形式及其组织形态研究 12、关于市场导向型铁路运输组织方式的思考 13、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派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4、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的研究 15、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 16、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的关键流程 17、试论铁路运输调度系统升级改造 18、从95306网站看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19、论我国铁路运输制度现象及改革 20、铁路列车乘务人员用餐及工作条件问题研究 1

21、关于铁路旅客运输晚点赔偿的问题研究 22、铁路运输领域内物联网的应用探析 23、铁路旅客安检系统现状及发展研究 24、基于铁路运输节能技术应用 25、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发展策略的思考 26、地铁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27、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8、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29、铁路行包运输运能分配方案研究 30、铁路运输散堆装货物特性及分类 31、地铁列车追踪运行的节能控制与分析 32、城轨交通乘务任务配对的集合分割模型及算法 33、铁路运输效益管理现状研究 34、地铁运行过程中车门控制的安全性研究 35、地铁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 36、地铁供电系统日常运行要点 37、铁路客运乘务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38、地铁车辆正线运行客室噪声 39、关于对动车组乘务服务员收入分配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40、旅客列车乘务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扶梯的运行方式对地铁乘客疏散的影响 42、高铁动车组乘务人员素养提升的路径探析 43、地铁车辆运行工况对轴箱轴承寿命的影响 44、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远程诊断技术 45、地铁运行下环境隔振措施研究 46、全自动运行系统地铁车辆技术 2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轨道是铁路线路的上部建筑,铁路轨道施工是指在业已建成的先期工程如路基、桥涵和隧道等线下建筑物之上进行轨道铺设的工作。它包括铺轨和铺碴两项基本内容。 轨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在充分掌握线路设计文件中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本单位施工的线路情况、轨道铺设起讫点里程和铺设长度、施工期限和施工进度等,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条件,确定轨道铺设方案和施工方法,编制轨道铺设进度计划,制定出加快铺设进度,保证铺设质量、安全施工、降低施工成本,确保轨道工程如期完成的相应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 轨道铺设工作按其基本内容和顺序分为准备工作、基本工作和整修工作等三个阶段。 一、轨道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认真做好施工准备是确保轨道铺设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期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施工调查和测设,施工前准备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1资料准备 ⑴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 工程施工单位事前应向有关单位收集施工资料:线路施工图设计文件和路基、桥隧等工程竣工资料。如:曲线表、断链表、桥梁表、隧道表、车站表、水准基点表、中线桩控制表、架桥岔线表、路基有无路拱地段表、陡坡地段表、整体道床地段表、宽枕铺设地段表、制动地段表、桥头路基填土夯实密度试验纪录、绝缘地点表、坡度表、设计高程表和路基检查证等。 ⑵审核和复制技术(施工)文件 按照《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的要求,认真做好设计文件及施工技术资料的审核工作,查明铺轨起讫里程和工程数量,使施工资料正确可靠,避免造成返工浪费。在施工资料审核正确无误的前提下,

复制车站简图和正线施工缩图,整理施工技术文件,以供铺轨施工使用。 1.2施工调查和测设 1.2.1施工调查 施工调查使施工准备的关键,其主要内容有 ⑴考察并择定铺设基地设置方案,落实道碴采集场,并考虑采用的运输方案和道路系统。 ⑵落实所需水、电、材料及机具设备供应。 ⑶了解架梁河道概况,必要时提出临时通航及采用便桥通过方案。 ⑷了解平交道口附近地形、地貌和车辆通行情况,提出维持道路交通的临时措施。 ⑸调查站前工程完成情况,看其能否保证铺轨、铺碴、架梁工作的顺利进行。 ⑹检查路基整修情况 ⑺检查线路中线桩和临时标志埋设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齐全,如有缺损应在铺轨前补齐。 ⑻检查界限情况,检查跨越路基的通讯和电力线路的高度及其他建筑物限界能否保证铺轨机、架桥机安全通过,否则必须在铺架机械到达前进行处理。 1.2.2施工测设 路基成型后,施工单位应进行线路复测,恢复线路中心线并钉设永久性中线桩,施工规范规定直线地段每隔25米,圆曲线地段每隔20米,缓和曲线每隔10米各设一桩;铺设钢筋混凝土宽枕地段,无论直线还是曲线,中线桩桩距均为10米;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起终点、平交道和道岔理论中心点均钉设中线桩。 1.3施工前准备 ⑴轨道铺设基地和轨排倒装站的设置 ⑵路基整修。不论采用何种铺轨方案,在铺轨前都必须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路基整修,使之达到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后,方可铺轨、铺碴。 ⑶预铺部分道碴。为保证铺轨列车的安全行驶,防止压断轨枕和破坏

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 毕业论文-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 毕业题目: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 学生:冯庆 指导教师:刁立龙 专业: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班级: 14信号 2017年3月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专业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设计方向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姓名冯庆

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6502电气集中是铁路运输过程当中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车站联锁设备,是实现铁路技术进步和铁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备之一。它属于继电式电气集中,主要控制对象为车站内的道岔、进路和信号机,通过安全型继电器这种二值逻辑元件的两种状态来分别表示控制对象的两种状态,也便于实现“故障---安全原则”。我们都清楚了进路、联锁的意思,而控制车站道岔、进路和信号之间的联锁设备,用电气的方法进行集中控制和监督,这就是电气集中。实行电气集中,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建立两条会导致机车车辆相撞的进路——敌对进路,必须使列车或调车车列经过的所有道岔均处于与进路开通方向相符的位置,必须使信号机的显示与所建立的进路相符合,从而实现了站内行车指挥的自动控制,能准确及时地反映现场行车情况,控制迅速,完全消除了因手工信号或语言联系的错误而引起的事故,大大提高了车站作业效率和行车安全程度,并且改善了劳动条件。6502电气集中电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定型化,可满足工厂化施工的要求,设计、施工等各项配套技术已经十分完善,在中小型车站电气集中建设投资方案对比上较之其他的联锁制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6502电气集中采用集中操纵控制的的方式,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充分改善了劳动条件,保证了铁路运输的安全,在我国铁路信号系统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意义:本次设计仍以6502电气集中为基础。在原有站场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目前我国站内集中控制设备有大规模向计算机连锁发展的趋势,但在部分地区,如比较偏远或运量较小的车站。6502扔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其安全、可靠、 经济等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保留。 二、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的研究背景。包括技术特点,技术条件。 2.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的组成各部分作用 3. 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的各部分注意事项如何设置,室内室外如何布置,控制台等。 4.针对研究课题进行一列测试。作为毕业生应当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课题。

铁道运营管理毕业论文

铁道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商洛车站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探讨与分 析 学生姓名: __ 卫晓东_____ _ 学号: 1231630 __ 专业班级:铁道运营321440 班 指导教师:____ 王公强___________

摘要 把真诚为铁路服务把真诚为铁路服务、为建设和谐铁路做出贡献摆在了首要位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铁路运输面临艰巨任务,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铁路,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已做出客运要高速安全的决策。 近年来,随着旅客运输市场的不断发育成熟,各种旅客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铁路旅客运输面临的形式日益严峻,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刻不容缓。本论文分两部分阐述了怎么提高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第一部分从微观方面分析了铁路客运服务的硬件服务设施;第二部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软件设施及各种情况的对应方案。比如,如何更好的实现铁路客运专线服务价值,以及国内外客运服务票务系统的研究等,从而发展分析大型客运站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同小型客运站的分析比较。分析中国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所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大多数旅客关注的热点、难点与疑点问题。4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从而提出加大基础建设、高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标准、加强人员培训、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客运服务质量的措施。 本文的主要内容在于商洛车站旅客运输服务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重点讨论商洛车站旅客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及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售票、验票、安检查危、候车大厅、站台设施到组织旅客等五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及如何改善此种问题的方法。提高旅客运输服务水平,确保硬件设施设备质量。树立创新服务理念,加强员工学习和培训的介绍。 关键词:客运、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市场竞争 目录 1

(完整版)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中间站设计 专业:铁道运输 年级: 姓名: 学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2.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2.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3.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3.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6 道岔数量确定 3.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信号机的布置,警冲标的布置,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1.2设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为彭山站,车站中心坐标为成昆线K076K+884处。上行方向衔接青龙场站,区间里程为11.172Km,下行方向衔接太和站,区间里程为8.522Km。本站为新建单线Ⅱ级干线,在彭山县凤鸣镇新村路设中间站,预留站坪的平、纵断面资料见附件车站布置图;限制坡度6‰;到发线有效长850m;运输要求:车站作业量见附件;正线用高柱色灯信号机(基本宽度380 mm),站线用矮柱色灯信号机,并有轨道电路;本站除正线外,尚需一条到发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货物线设计以附件图为基础进行设计。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本科毕业论文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本科毕业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效系统 摘要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实现铁路现代化和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车站联锁设备,是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基础。同时,计算机联锁系统还具有故障—安全性能,与电气联锁系统相比,其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都较为便捷,且便于改造和增加新功能,为铁路信号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设备选型及电源配置等原则及处理方法。采用二乘二取二的体系结构的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方案,尤其是对于可靠性技术和容错技术的深入研究,计算机联锁技术已日趋成熟,在大力推广使用。根据各国对计算机联锁的研究和使用情况来看,由于计算机在逻辑功能和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很强的功能,完成其对信号机、道岔的控制电路及其相关组合的内部配线和对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等

部分设备的状态信息采集电路以及与联锁机接口电路的控制。关键词: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故障探讨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 1计算机联锁系统基础 ................................ 1 1.1 计算机联锁概 述 ...................................... 1 1.2计算机联锁的功能 ..................................... 1 1.3计算机联锁主要技术条件 ............................... 2 1.4计算机联锁的应用现状 (3) 2计算机联锁工作原 理 (5) 2.1 计算机联锁系统硬件组 成 .............................. 5 2.2计算机联锁系统基本原理 ............................... 6 2.3计算机联锁系统可靠性及安全设计 .. (7) 3计算机联锁系统故障维护及探讨 ...................... 11 3.1 联锁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处 理 ........................... 11 3.2 故障种 类 (11)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

第5章无缝线路设计 无缝线路是将标准长度的普通钢轨进行焊接,形成钢轨长度超过一定值的钢轨线路,又叫做焊接长钢轨线路,它是当今世界上轨道结构中的一项新技术,在该项技术上世界各国正在以积极的态度竞相发展。 对于一般的铁路线路来讲,钢轨的接头往往是轨道的薄弱环节,由于轨缝的存在,列车在通过轨道时就会发生冲击和振动,并产生巨大的噪音,不但如此,钢轨受到的冲击力也会提升3倍以上。接头冲击力不但影响列车行驶的平稳度和旅客的舒适感,还会促使道床破坏、线路状态恶化、缩短钢轨和街头零件的使用寿命、增加额外的维修费用。伴随着现代化铁路的高速化、舒适化和环保化的高要求,在行驶速度、列车轴重和密度不断增长的今天,普通铁路无法适应现代化运输的要求。无缝线路消灭了大量的接头,具备行车平稳、旅客舒适、车辆和轨道维护费用减低、轨道与道床使用寿命延长等众多优点,是今后铁路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5.1无缝线路基本规定 1.根据《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 10015-2012),新建、改建铁路正线应采用钢轨,钢轨长度可以是25m、50m和100m,在线路中优先采用100m 长定尺钢轨。 2.无缝线路在设计时,应根据当地轨温资料,计算无缝线路的允许温升、允许温降,并考虑一定的修正量计算确定锁定轨温。在一定范围内,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应一致。 3.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及胶接绝缘接头钢轨宜与相连轨道同类型、同材质。在小半径曲线()以及大坡道地段宜采用全长淬火钢轨或高强钢轨。 4.有砟无缝线路铺设的曲线半径不宜小于500m;在小于500m半径地段铺设无缝线路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增大道床横向阻力。 5.在连续长大坡道、制动坡段和行驶重载列车坡段上的无缝线路,必要时应采取轨道加强措施,连续长大坡道不宜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和有缝钢轨接头。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改扩建铁路 汤阴弘达物流铁路专用线改扩建工程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河南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濮阳分公司

2012年10 月 一、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 1编制依据 1、汤阴宏达铁路专用线改扩建工程招标文件; 2、施工图纸; 3、相关规范; 4、现场踏勘资料; 5、现有人员、设备及类似工程经验。 3、编制原则 3.1坚持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原则; 3.2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 3.3坚持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3.4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进行临时工程设置的原则; 3.5坚持专业化施工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轨道部分主要工程数量为:新铺线路4.39Km,新铺道岔10组,铺道碴9539 m3 轨道工程可分为新建线路单元和既有益海铁路专用线的改建,工业站N3道岔采取侧位预铺,要点插入施工方法,其它新建单元线路按正常的施工方式即可;既有益海铁路专用线的改建是轨道部分施工的难点,具体施工顺序为: 1、铺设工业站U道K1+611?N21段线路,铺设益海专用线厂内2道,二段线路的铺设均不得影响既有线的正常运行; 2、要点拔接线路,拔接点有二处,分别为K1+611处和既有益海二道至新铺段线路的连接; 3、益海专用线1道自N21向既有益海1道线路拔线,线路按0.8%线路从N21道岔后顺

坡,以最短的时间开能线路保证益海厂方的使用; 4、新铺益海1道线路分次起道至设计标高,益海厂内线路改建完成。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工企II级 2.正线数目:单线; 3?限制坡度:4%。 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600m困难350m 5.牵引种类:内燃 6.机车类型:DF 7.牵引质量:5000t 8.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 9.闭塞类型:电话联系 四、铺轨前的技术准备 ⑴.在正式开始铺轨前一个月,搞好竣工测量、钉齐各种桩撅,收集施工资料,包括:曲线表、坡度表、断链表、铺轨前的路基检查证、水准基点表、中线控制桩表、桥梁表、车站表。 ⑵.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审核,并与设计资料进行对照。 ⑶.调查现场钢轨长度,每根钢轨精确到毫米,并编号。 ⑷.对车站情况进行审核。审核内容:站线的设置,到发线长度、道岔交点座标,曲线资料及控制点坐标,插入短轨资料,相邻线的轨道资料。 五、总体施工组织及规划 1、总体工期安排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轨道工程工期计划为150天。 铺底砟:2012年10月10日到2012年11月5日; 人工布轨、铺轨:2012年11月6日到2013年1月20日; 上砟整道:2013年1月21日到2013年3月10日; 2、总体施工计划及步骤 总体施工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备料阶段;第二阶段进行新建线路的铺设;第三阶段既有线施工,封闭正线,插入复式交分道岔,同时实现全部线路合拢,并对线路进行细微调整;第四阶段办理开通手续,完成竣工验交。 3、简明施工组织安排

铁路专业毕业论文04410

山东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DK-1型电空制动机 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系别:轨道交通学院 专业:铁道机车车辆 班级:机车一班 学生姓名:王晨 指导教师:庞继伟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

摘要 有效的制动装置,又称制动系统(简称制动机),是铁道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动机由原始的手动制动机、直通式制动机,发展到近代性能较完善的自动空气制动机、电空制动机等。与此同时,伴随着铁道牵引动力的革命,制动技术也得到飞跃发展,再生制动、电阻制动、加馈电阻制动和液力制动以及其强大的制动功率、较好的高速性能以及很高的经济性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DK-1型电空制动机是以电信号作为控制指令,以压力空气作为动力源的制动机。DK-1型电空制动机广泛应用于国产SS系列电力机车上,其工作过程为自动空气制动机的基本作用原理,即“制动管充风-制动机缓解-制动管排风-制动机制动”。DK-1型电空制动机采用电信号传递控制指令和积木式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双端(或单端)的操纵。在双端操纵的六轴SS3、SS7E、SS9型电力机车上设置一套完整的双端操纵制动机系统;而在八轴两节式SS4改型电力机车上设置两套完整的单端操纵制动机系统,每节机车可以单独使用,而且通过重联装置使两节机车重联运行。 DK-1型电空制动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具有多重性的安全措施,而且可以方便地与列车安全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自动停车功能及机车动力制动系统等配合,为列车的自动控制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DK-1型电空制动机组成和工作原理故障应急处理

1.引言 DK-1型电空制动机是我国铁路电力机车的主型制动机,关于DK-1型电空制动机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又十分严谨的过程。一般包括分析过程和处理过程,其中分析过程是关键,只有及时、准确地分析、判断出故障点,才能实施处理;而处理过程则是故障分析与处理的结局,故障处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DK-1型电控制动机能否重新恢复正常工作,进而保证列车正常运行。因此,在分析、处理故障时,应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及时、准确地找出故障点,加以有效的处理,才能顺利地完成分析和处理故障的任务。 2. DK-1电空制动机组成 DK-1型电空制动机由电气线路和空气管路两部分组成。根据DK-1型电空制动机的安装情况,可将其分为电空制动屏柜部分、操作台部分及空气管路部分。 电空制动控制器(俗称大闸):操纵部件,用来控制全列车的制动与缓解。 空气制动阀(俗称小闸):操纵部件,电空位操作时,用来单独控制机车的制动与缓解,与列车的制动缓解无关。通过其上的电-空转换拨杆转换后,可以操纵全列车的制动与缓解。另外手把下压可单独缓解机车的制动压力。 压力表:设置两块双针压力表,其一显示总风缸、均衡风缸压力,其二显示制动管和制动缸的压力。 操纵台:操作台部分主要包括司机操纵台和学习司机操纵台。 司机操纵台:在司机操纵台上设有电空制动控制器、空气制动阀、压力表、充气及消除按钮。 学习司机操纵台:学习司机操纵台设有紧急停车按钮盒紧急放风阀(手动放风塞门)。 紧急停车按钮:设在学习司机操纵台仪表架上,当学习司机发现有危及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的情况,又来不及通告司机时,可以直接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全列车紧急制动停车。 紧急放风阀(121或122):设在司机室右侧壁附近的制定管支架上。当制动机失效时,可以手动紧急放风阀直接排放制动管内烦人压力空气,使列车紧急制动停车。 电空制动屏柜:电空制动屏柜又称制动屏柜、气阀柜,主要安装有下列部件: 紧急阀:在列车制动管压力快速下降时动作,加速列车制动管的排风,同时接通保护

无缝线路课程设计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 ——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姓名:张小冬 学号:09231123 班级:土木0904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时间:2012年6月9日

目录 一、简介————————————(1) 二、设计参数——————————(2) 三、设计内容——————————(5) 四、设计总结—————————(13) 五、参考文献—————————(14) 六、程序设计—————————(14)

一、简介 (一)、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及预留轨缝简介 无缝线路是当今轨道结构的一项重要新技术,是把标准长度的钢轨焊连而成的长钢轨线路。它是当今轨道结构的一项重要技术,是与重载、高速铁路相适应的新型轨道结构。无缝线路是当今轨道结构的最佳选择,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我国铁路无缝线路的发展,近年来在技术上有很大的进步,在数量上有较快增长。 无缝线路是铁路轨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济效益显著,在桥梁上铺设无缝线路,可以减轻列车车论对桥梁的冲击,改善列车和桥梁的运营条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这些优点在行车速度提高时尤为显著。然而铺设无缝线路是有条件的,主要是考虑气候温度的影响,因为万物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对于无缝钢轨,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只有选择适当的温度(我们称为锁定轨温),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这方面的伤害。锁定轨温一般采用高于本地区的中间轨温。 (二)、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中和轨温(即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轨道工程》这门课的主要理论。该设计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自主练习,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设计中,学以致用。 完成该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让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加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逐渐熟悉使用规范,设计手册和查阅参考资料,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 (1)收集资料,综合分析。 通过专业书籍及相关学术期刊的学习,了解无缝线路铺设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并对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有较清楚的了解。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中铁十四局集团霍尔果斯口岸站施工项目部 二О一二年七月

铁路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 、编制依据 适用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精伊霍铁路 ~ 、 ~ (中哈铁路接轨点),含宽轨场、准轨场、边检场、客运车场、换装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一关两检”等口岸相关设施,预留快运、特货作业场地等 年开通项目等。 、编制依据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计函〔 〕 号;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部分站前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 〕 号;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 〕 号;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 〕 号); 《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 铁建设〔 〕 号 。 《经霍尔果斯-阿腾科里口岸连接中哈两国铁路专门工作组第五次会议纪要》; 《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 〕 号)。 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标准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原则 坚持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原则; 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

坚持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进行临时工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专业化施工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新建霍尔果斯口岸站工程位于新疆伊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包含客站改造以及新建工程两部分。正线铺新轨 铺轨公里,站线铺轨 铺轨公里,铺新岔 组 铺道床 公里;改建拆除线路 公里,重铺 公里,拆除道岔 组,重铺 组,铺道床 公里。 二、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级重型,准轨正线采用 ,宽轨正线采用 。到发线和其他站线、次要站线采用 千克 米钢轨; 正线数目:单线; 准轨场、宽轨场线路有效长度:准轨 米、宽轨 米; 牵引方式:准轨线电力牵引,宽轨线内燃牵引; 轨距:准轨线轨距 、宽轨线轨距 ; 三、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量统计表

论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与安全保障毕业论文

论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与安全保障毕业论文 目录 1.铁路信号设备的概述………………………………………… 1.1铁路信号设备的发展史………………………………………… 1.2铁路信号设备的组成及原理…………………………………… 2.对铁路信号设备系统进行性能与故障分析,从而排除故 障………………………………………………………………… 2.1信号机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2.2转辙机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2.3轨道电路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3.铁路信号维护安全性问题…………………………………… 3.1典型事故案例……………………………………………………

3.2.关于设备维护的建议…………………………………………… 谢辞………………………………………………………………… 参考文献…………………………………………………………… 注释………………………………………………………………… 附录………………………………………………………………… 摘要 铁路信号设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施。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主要技术之一。铁路信号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准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包括信号继电器,信号机,轨道电路,转辙机等是构成铁路信号系统的基础,他们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信号系统效能的发挥,可靠性能的提高,在铁路信号现代化的进程中,信号基础设备在不断的更新和改造。 信号设备具有结合部多、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使得铁路各专业存在的问题,最终均要反映到信号设备上,因此,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减少信号设备故

轨道普通无缝线路设计计算书

目录 目录 一.设计题目: (1) 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1 二.设计资料:................................................................................. 1 三、计算步骤: (2) 3.1温度压力的计算 .................................................................. 2 3.2轨道稳定性允许温度压力[]P ............................................. 5 3.3轨道稳定性允许温升[]c T ? ................................................. 6 3.4根据强度条件确定允许温降[]d T ? ..................................... 6 3.5设计锁定轨温计算 .............................................................. 8 3.6设计锁定轨温 ...................................................................... 9 3.7伸缩区长度计算 ................................................................ 10 3.8无缝线路缓冲区预留轨缝计算 . (11) 3.8.1长轨条一端伸缩量长?的计算 ............................... 11 3.8.2缓冲轨一端伸缩量 缓 ?的计算 (12) 3.8.3预留轨缝的计算 ..................................................... 12 3.9防爬器设置 ........................................................................ 13 3.10长轨条布置 ...................................................................... 14 四、参考文献................................................................................... 14 附:无缝线路稳定性检算 (14)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毕业论文设计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12届) 题目:从旅客心理服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系(部):铁道运输系 专业班 姓名: 指导老师: 2012年 05月 05 日

目录 1、旅客心理 (1) 1.1 旅客的分类 (1) 2、旅客的心理需求 (4) 2.1 旅客的一般心理需求 (4) 3、旅客旅行需要的表现 (5) 3.1 安全心理 (5) 3.2 顺畅心理 (6) 3.3 快捷心理 (7) 3.4 方便心理 (7) 3.5 经济心理 (7) 3.6 舒适心理 (7) 3.7 安静心理 (8) 3.8 尊重的心理 (8) 4、旅客旅行各阶段心理需要的表现 (8) 4.1 旅客动机的产生 (8) 4.2 旅行交通工具的选择 (9) 4.3 购票 (9) 4.4 去车站 (9) 4.5 进入车站及上车 (9) 4.6 车上旅行 (10) 4.7 到站下车及出站 (10) 4.8 继续乘车旅行 (10) 5、旅客旅行心理需要的规律性表现 (11) 5.1 需要的档次性 (11) 5.2 需要的强度性 (11) 5.3 需要的主次性 (11) 6、旅客旅行的个性心理与服务 (12) 6.1 根据旅客气质划分 (13) 6.2 根据旅客职业划分 (14) 6.3 根据旅行目的划分 (16) 6.4 根据旅行行程划分 (18) 6.5 根据旅行中的旅行情况划分 (19) 7、旅客群体心理与服务 (21)

7.1 旅客群体的特点 (21) 7.2 对群体旅客心理的服务 (21) 8、关于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几点思考 (22) 8.1 在树立新的服务理念上实现新突破 (22) 8.2 在服务管理考核上实现新突破 (23) 8.3 确保设备质量 (24) 8.4 加强服务管理 (24) 8.5 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舒适的旅行环境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 8.1一般规定 8.1.1双块式轨枕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标识、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定,出厂时工厂应提供轨枕制造技术证明书。 8.1.2 依据轨道控制网CPⅢ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进行模板及轨道中心线平面放样,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轨排几何型位,进行轨排精确调整。 8.1.3 支承层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7.1.3条的规定。 8.1.4 桩板地段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清扫干净底座表面后,方可按设计要求铺设隔离层和弹性垫层。 8.1.5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宜采用轨排支撑架法施工。 8.1.6 轨排精调合格后应安装轨排固定装置,轨排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 8.1.7 轨排精调完成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当间隔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轨排。 8.1.8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测轨排几何形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筋网绝缘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8.1.9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对轨枕底部及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并随时监测轨排几何形位的变化。 8.1.10 混凝土初凝前后应采取喷雾保湿养护措施,初凝后应立即解开夹板螺栓、松开扣件等固定装置。 8.1.11 混凝土终凝后,方可拆除支撑螺栓和扣件等固定装置,支撑螺栓所留孔洞采用同标号无收缩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 8.1.12 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或碰撞轨道部件。 8.1.13 无砟道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免混凝土等产生的污染。 8.2支承层 Ⅰ引导线或模板 主控项目 8.2.1 支承层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1条和6.2.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2.2引导线和模板安装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7.2.2条和第7.2.3条的规定。 8.2.3 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6条的规定。 Ⅱ水硬性混合料或混凝土 主控项目 8.2.4 支承层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7.2.5条~第7.2.14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2.5 支承层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切缝、拉毛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7.2.15条~第7.2.19条的规定。 8.3 桩板地段混凝土底座 Ⅰ模板 主控项目 8.3.1 底座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1条和第6.2.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3.2 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标准第6.2.3条的规定。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版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珠海到后河铁路选线设计院系: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专业:09级运营管理 小组成员:XXX 指导教师:

线路走向及方案概述 一、沿线地形地貌概述 线路起点 A位于珠河镇附近,中心里程 D1+000 ,中心高程35.0m。终点B位于后河镇附近,中心高程 50.0m。起点和终点地势平坦,适于建设车站。沿线有两河流,中河和后河。 沿线路起点,地形呈上升趋势且坡度较陡。三个垭口分别位于上、中、下三线上,其高程分别为113.5m、121.8m和84.3m。三个垭口后的地形呈下降趋势且坡度放缓,直到中河。中河后的地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后河后等高线分布稀疏,地形平坦。 沿线有居民点若干,张村、李屯、笔湾、陈庄、马家、曾溪、周口、春头、孙家坎、理店、兰村等。 二、线路走向方案 本设计采用中线方案。线路大致走向为 A→中线垭口→B。 AB 两点航空折线距离(含中线垭口)为 12.125km。 从中线沿线地形来看,中河以前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高差大;中河以后地形相对平坦,高差小。 中线垭口附近高程较大,为克服高程障碍、降低越岭高程、缩短线路长度,需设置隧道。行经途中有汇入河中的细小水流,需设置涵洞。 初步概略定线方案为 A→李屯附近→中线垭口(高程121.8m)→中河→垭口(高程 62.0m)→孙家坎附近→垭口(高程 63.0m)→后河→ B。线路通过中河、后河,需设桥两座。

选定方案定线说明 一、定线原则 1、紧坡地段定线原则: 紧坡地段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主要是受高程障碍的控制,这时主要矛盾在纵断面一方。紧坡地段通常应用足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当线路遇到巨大高程障碍时,若按短直方向定线,就不能达到预定的高度,或出现很长的越岭隧道。为使线路达到预定高度,就需用足最大坡度结合地形展长线路。在展线地段定线时,应考虑到若在长距离内机械地全部用足最大坡度,丝毫不留余地,必然会给以后的局部改线带来严重困难。所以,应注意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在坡度设计上适当留有余地。线地段若无特殊原因,一般不采用反向坡度,以免增大克服高度引起线路不必要的展线长和增加运营支出。 在紧坡地段定线,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因为垭口附近地形困难,展线不易,故从预定的越岭隧道洞口开始向下引线较为合适。个别情况下,当受山脚的控制点控制时,也可由山脚向垭口定线。 2、缓坡地段定线原则: 缓坡地段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时主要矛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定线时可以航空线为主导方向,按短直方向定线,既要力争线路顺直,又尽量节省工程投资,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