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人员须知道的基础知识

生产管理人员须知道的基础知识
生产管理人员须知道的基础知识

生产管理人员须知道的基础知识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社会不会淘汰学历低的人,只会淘汰能力低的人。换而言之,只要你不断学习,有了赖于生存的技能,就算你学历再低,也会在这个社会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甚至会有更好的发展,相反,靠抱着一个高学历的证书而不思进取,随之而来的会是一记记现实的耳光恶狠狠的打在脸上,因为这个学历证书保值不了几年。我们天天喊着要把中国“洗脚上田”这批农民“职业化”成工人,同样,作为中基层生产管理人员也得先带头把自己“职业化”成专业的生产管理人员,现在很多中基层生产管理人员是熬出来的,压根未经过什么系统的生产管理知识培训,虽说干过多年生产管理,也觉得自己懂得点道道了,但是让其表达一二,就难倒了很多好汉,甚至几个最基本英文单词就难倒了一大片,比如:ISO、KPI、SOP、HR、IQC、IPQC、OQC 等,这样合适吗?不合适!我们得明确方向,恶补这些管理基础知识,并且最后要将这些熟练运用到工作中去,为企业创造价值,难道你真觉得这些所谓的管理大师总结的东西都是无用么?不至于吧?!如下这些知识只是冰山一角,今天我也只是列个最基本的名称及大致内容,希望有志的中基层生产管理人员,展开疯狂的学习和研究,将来你一定会利于不败之地!千万别告诉我,您不知道从哪里去找这些资料,别忘了“互联网”已经被装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口袋!

一、管理的定义和理解

管理的定义目前有无数个版本,各个管理大师都有自己的理解,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创新等手段,对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

组织、领导、控制,以期高效的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其他的对管理的定义和理解,比如: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管理就是请合适的人上车,不合适的人下车、管理就是透过人完成事情、管理就是发现问题。。。。。今天我就不列举了)二、生产管理的六大指标

关键字: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s,P、Q、C、D、S、M,Productivity、Quality、Cost、Delivery、Safety、Morale。

这六个生产管理指标,这六个字母(P、Q、C、D、S、M)及这六个字母对应的六个单词(Productivity、Quality、Cost、Delivery、Safety、Morale),我觉得是一个生产管理者必须牢记的,试想,如果你的总经理问你:小张,你做生产主管也这么多年了,刚好有个机会,想提拔你做生产经理,不过先给我讲讲你对这生产管理的六大绩效指标的理解,然后分别讲讲你在具体工作中是怎么去达成这些目标的?你如何作答?最起码你得先记得这六项吧!

下面是摘自百科的最简单的解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再次提醒,这个必须记得滚瓜烂熟。)

1)效率(Productivity)效率指的是在给定的资源下实现产出最大。效率提高,单位时间人均产量会提高,生产成本会降低。

2)品质(Quality)品质是把顾客的要求分解,转化成具体设计数据,形成预期目标值,最终生产出成本低与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物美价廉的产品。产品品质是企业生

存根本。对生产主管来说,品质管理与控制的效果是评价其生产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3)成本(Cost)成本为产品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企业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相对成本的高低,假如成本所挤占的利润空间很大,那么相应企业的净利润则相对降低

4)交货期(Delivery)交货期指的是及时送达所需数量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竞争里,交货期准时是非常重要的。准时是在用户需要时间,按用户需要数量,提供所需的产品与服务。5)安全(Safety)安全生产管理就是为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财产免遭受损失,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计划、组织与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现工作事故,不仅仅会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交货期,还会对员工个人、企业带来很大损失,甚至对国家也产生很大损失。

6)员工士气(Morale)员工士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离职率、出勤率、工作满意度。高昂的士气是企业活力的表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三、基本的品质管理知识

关键字:IQC/IPQC/OQC/FQC/柏拉图/检查表/鱼骨图/头脑风暴/SPC/6西格玛。

作为一个生产管理人员,基本的质量管理知识也是必须的,从原材料的标准制定及进货检验(IQC,即:IncomingQualityControl,来料质量控制),到制程的质量管控(IPQC,即:In-processQualityControl),制程的质量管理涉及工艺标准化(制定各

种工艺参数标准,培训,执行,出现偏差查找原因并改善),各岗位操作标准制定及执行(制定各岗位的SOP,即: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当然有些外企也称作WI,即:WorkInstruction,工作指导书,其实意思是一样的),入库前的产品终检(FQC,即:FinalQualityControl),出货前的最后检验(OQC,

即:OutgoingQualityControl)。基本这样一套流程走下来,质量管理体系的大致框架就出来了,明确的产品规格(Spec.即:Specification)那当然也是必须的。质量管理通常设置的部门有两个,一个叫品管(QC,即:QualityControl),侧重品质管控,包括刚才提到的IQC,IPQC,FQC,另一个叫做品保(QA,即:QualityAssurance),侧重品质保证,包括OQC、物理和化学实验室对产品应用各种测试及客服系统(CS,

即:CustomerService)。在整个质量管理中,我们常用QC七手法来分析和解决制程异常,最常用的几个是鱼骨图、检查表和柏拉图(大家可以百度学习),另外还有常用的头脑风暴(BS,即:BrainStorming)。

很多外企,都会喊推行六西格玛(Sixsigma),六西格玛是一种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的技术,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我们要知道一个理念:六西格玛只是一种愿景,要通过统计制程控制(SPC,

即: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来实现的。(σ是标准差;6σ是6倍标准差;如果合格水平达到6σ,那基本是百万分之3.4的不合格率。)

四、5S现场管理/目视化/看板管理

关键字: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5S管理现在风靡全球,五个S是五个日文单词的开头缩写,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5S整理的第二步整顿当中就涉及到很多的目视化管理(VM,

即:VisualManagement),而目视化管理又包括最常用的看板管理,因为这些东西很容易就可以在百度找到详细的培训课件,我就不在这里赘述。

五、精益生产

关键字:LP/TPM/TQM/VSM/消除八大浪费。

现在各个企业推行精益生产(LP,即:LeanProduction),它其实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包括的工具有:1.5S活动、2.TPM

(即:TotalProductionManagement,全员生产管理)、3.TQM

(即:TotalQualityManagement,全员质量管理)、4.看板、5.持续改善、6.单元化生产、7.均衡生产、8.快速切换、9、VSM(即:ValueStreamMapping,价值流程图)等。

它有多个原则,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消除八大浪费,八大浪费涉及:过量生产、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程(工序)、动作、产品缺陷以及忽视员工创造力。如果你的企业也在推行精益,建议买本书或者到百度文库下个精益生产PPT,花点时间好好研究一下。

六、TWI(JI/JR/JM/JS)、MTP

突然蹦出以上几个英文字母你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是这两门课是时下制造业公认的针对中基层管理者的最基础最实用的两门课。TWI(即:TrainingWithinIndustry,中

文习惯性的翻译成为一线督导人员的技能培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班组长的培训),它有分为4个模块,分别为JI(即:JobInstruction,工作教导),JR

(即:Jobrelationship,工作关系),JM(即:JobMethod,工作改善)及JS

(即:JobSafety,工作安全)。

MTP(即:ManagementTrainingProgram,管理培训计划)该门课包括管理的基础(管理概念、决策、原则、基准),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展开(变革管理、培育与启发、构建信赖关系、沟通及领导力),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网上下载课件,或者去参加该课程的培训,现在有很多机构有这方面的标准课。还是那句话,今天我只是简单阐述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扫开大家的盲维(即: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这个东西大概什么样子及有什么作用)。

七、ISO体系

这个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为了防止少部分人还是容易搞混,所以也不差这个了。ISO(即: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目前最普及的认证体系有以下三个: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认证。ISO追求的精髓是: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看到,看到而且要能查得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推行ISO体系会产生大量的记录表单的原因。ISO体系认证属于第三方认证,他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获得了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提高企业形象,最重要的是这些体系是

非常科学的管理体系,企业按根据实际情况推行此管理模式必定会产生丰厚的利润及竞争力。

八、常用的原则和定律

关键字:SMART原则/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PDCA循环/SWOT分析海因里希法则/墨菲定律。

定目标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简单的SMART原则,SMART好记是因为在英文中是聪明的意思,但是此处必须再次拆开为5个英文单词,也是我们定目标要遵循的原则,即: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测量的/可量化的,Attainable,可达到的/可实现的,Related,相关的/有意义的,Time-bond,有时间期限的。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从下至上是:生理需求(如:食物、水等)、安全需求(人生安全、生活安全、工作稳定等)、社交需求(朋友需求、爱情需求等)、尊重需求(获得别人的肯定,要面子等)及自我实现需求(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价值等)。

PDCA循环(戴明循环圈),Plan(计划)、Do(做)、Check(检查)、Action(改进)。

SWOT分析,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这个不但适合企业的战略决策,也适合个人进行职业规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