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认证实施方案(1)

HACCP认证实施方案(1)
HACCP认证实施方案(1)

危害分析与haccp计划的建立.doc

第5章危害分析与HACCP计划的建立 5.1危害分析与HACCP计划概述 5.1.1危害分析与HACCP计划建立的步骤 危害分析与HACCP计划建立的步骤包括: (1)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①食品安全小组的成立。 ②收集有关的信息。 ③编写产品描述 ④确定终产品的预期用途和消费者。 ⑤绘制产品流程图,并编制工艺描述。 (2)危害分析 ①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 ②危害评价。 ③危害控制措施的选择和评价。 ④关键控制点CCP的确定。 ⑤填写“危害分析工作单”。 (3)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的建立。 (4)HACCP计划的建立。 ①确定关键控制点CCP的关键限值。 ②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 ③建立纠偏措施。 ④建立验证措施。 ⑤建立记录保持系统。 ⑥填写“HACCP计划表”。 (5)预备信息的更新。 (6)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HACCP计划的更新。 5.1.2 HACCP计划的构成 HACCP计划由下列内容构成: ①关键控制点所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 ②控制措施; ③关键限值; ④监视程序; ⑤关键限值超出时,应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⑥职责和权限; ⑦监视的记录。

5.2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5.2.1食品安全小组的成立 (1)食品安全小组的任务 ①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保持和更新。 ②负责制定和批准前提方案PRP。 ③进行危害分析,制定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制定HACCP计划,并在必要时对它们进行修改。 ④监督实施、监控HACCP计划,并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验证。 ⑤对控制措施组合进行确认;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⑥协助人力资源部对全体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训等。 (2)食品安全小组的要求 ①食品安全小组应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这些人员应具备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经验。能够证明人员能力(知识、经验等)的证据,如学历证明、从业经验证明、技术职称证书等,都要作为记录保存。 ②食品安全小组的知识和经验至少应覆盖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产品、过程、设备和食品安全危害。 ③食品安全小组包括企业内各个主要部门的代表,可以来自维护、生产、卫生、质量控制、食品开发、采购、运输、销售以及直接从事日常操作的人员。 ④在较大的公司,可以组成食品安全管理组并下设独立的分组管辖各产品组或车间。管理组注重于协调、组织、策划和验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分组则注重体系的实施和现场检查等执行方面的职责。 5.2.2 收集有关的信息 在进行危害分析之前,食品安全小组应收集下列信息: (1)原料、辅料、与食品接触材料的技术、质量、卫生安全标准。 (2)与本公司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与本公司产品有关的国家、行业质量标准;与本公司产品安全相关的外部文献资料,尤其是对食品安全的新要求、新动向。 (3)厂区平面图,车间平面图,公司生产区域水路管网图,生产现场的人流、物流图,卫生设施配置图,生产设备分布图,卫生管理区域图,虫害防治图,工艺流程图。 (4)产品贮存设施与贮存条件;公司使用的化学品、添加剂清单及使用范围。 (5)工艺文件,卫生管理文件,化学品特性资料。 (6)公司历史上的客户投诉与食品安全事故。 5.2.3 编写产品描述 (1)原料、辅料以及与产品接触的材料的特性的描述 应以文件的形式对所有原料、辅料和与产品接触的材料的特性进行描述。 适用时,特性描述的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①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②配制辅料的组成,包括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企业获得HACCP认证应具备条件

企业获得HACCP认证应具备什么条件 第三方认证机构的HACCP认证,不仅可以为企业食品安全控制水平提供有力佐证,而且将促进企业HACCP体系的持续改善,尤其将有效提高顾客对企业食品安全控制的信任水平。在国际食品贸易中,越来越多的进口国官方或客户要求供方企业建立HACCP体系并提供相关认证证书,否则产品将不被接受。据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HACCP认证协调中心主任朱晓南介绍,HACCP体系认证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企业申请阶段、认证审核阶段、证书保持阶段、复审换证阶段。 企业申请阶段首先,企业申请HACCP认证必须注意选择经国家认可的、具备资格和资深专业背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这样才能确保认证的权威性及证书效力,确保认证结果与产品消费国官方验证体系相衔接。在我国,认证认可工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其下属机构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认可委员会(CNAB)负责HACCP认证机构认可工作的实施,也就是说,企业应该选择经过CNAB认可的认证机构从事HACCP的认证工作。 食品企业在提交认证申请前,应与认证机构进行全面有效的信息沟通。HACCP不是空中楼阁,它要求食品企业应首先具备一定的基础,这些基础包括:良好生产作业规范(GMP)、良好卫生操作(GHP)或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以及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员工教育培训计划等,企业应该已经按照现有中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如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1994年发布的“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或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94)等建立了食品卫生控制基础,企业应该已经具备在卫生环境下对食品进行加工的生产条件。申请认证的企业应就审核依据,特别是认证所涉及产品的安全卫生标准及产品消费对象、消费国家和地区等达成一致。 认证机构将对申请方提供的认证申请书、文件资料、双方约定的审核依据等内容进行评估。认证机构将根据自身专业资源及CNAB授权的审核业务范围决定受理企业的申请,并与申请方签署认证合同。在认证机构受理企业申请后,申请企业应提交与HACCP体系相关的程序文件和资料,例如:危害分析、HACCP 计划表、确定CCP点的科学依据、厂区平面图、生产工艺流程图、车间布局图等。申请企业还应声明已充分运行了HACCP体系。认证机构对企业提供和传授的所有资料和信息负有保密责任。认证费将根据企业规模、认证产品的品种、工艺、安全风险及审核所需人天数,按照CNAB制定的标准计费。 认证审核阶段认证机构受理申请后将确定审核小组,并按照拟定的审核计划对申请方的HACCP体系进行初访和审核,鉴于HACCP体系审核的技术深度,审核小组通常会包括熟悉审核产品生产的专业审核员,专业审核员是那些具有特定食品生产加工方面背景并从事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审核员。必要时审核小组还会聘请技术专家对审核过程提供技术指导。申请方聘请的食品安全顾问可以作为观察员

讲一讲HACCP计划的确认和验证

体系专项培训之”HACCP计划的确认和验证” 一、引入: 在GB/T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7.8条款“HACCP计划的确认和验证” 目的:制定程序来证实HACCP计划的完整性、适宜性、有效性 二、定义: 确认:是获取数据(证据)以证实HACCP计划和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安排的控制措施有效; 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确认是体系运行前和变化后进行的评定,目前在于证明各(或组合)控制措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控制水平(或可接受水平); 验证是体系在运行中和运行后进行的评定,目前在于证明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水平(和满足了可接受水平) 三、释义: 确认和验证是两件事;确认是说明你有关数据的可靠性,而验证是表明有没有达到要求;确认是数据性的,而验证是要你去做的,用实验来证明。 在一个体系执行之前或是有某些改动的时候,都要先确认,后验证。 四、如何实施“确认”: 确认一般不太好做,需要非常详细的了解产品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法规的要求,而且耗费资源较多,周期也长。除了对新制订的HACCP计划和特殊过程进行“首次确认”,一般每年都要做一次“定期/不定期确认”。 “首次确认”是必须包含HACCP计划的所有要素。 “定期/不定期确认”可以不要求覆盖所有环节,可根据经验数据制定需要确认的内容和确认的方法。进行“定期/不定期确认”的时机: 1)当“验证”不能证明与所策划的要求和安排相符合时; 2)当HACCP计划中的某些环节发生变更时; 3)HACCP计划正常运行下,每年一次。一般安排在此类产品当年首次生产前。 4)设备设施和环境的确认需要持续进行,每周至少一次和生产前确认。 HACCP 确认不同于验证,确认主要根据HACCP的七个原理,详细的描述HACCP建立过程的理论依据,同时结合每个环节相应法规的要求,一般确认都是以七个原理为中心。一般分以下几个方面确认: (一)人员确认;(确认“人”) 对HACCP小组成员资质和能力的确认。是否符合HACCP体系建立的要求,能否胜任。 也就是对HACCP小组及其成员进行确认,确认的方法很多,一般是人员能力考核方面的内容,最直接的确认方法就是看是否获得HACCP的内审员证书。 (二)显著危害的确认;(确认“料”+“环”+“机”) 在做显著危害确认之前可以先确认以下几个内容: (1)对产品描述的确认 首先对产品中涉及的原辅料行确认。一般至少需要采购、研发、品管、生产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联合确认,针对原辅料的价格、特性、安全性、供方资质以及适合加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

附件:1 编号:CNCA-N-008:2011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 实施规则 2011-12-31发布 2012-05-01实施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录 1.目的、范围与责任 2.认证机构要求 3.认证人员要求 4.认证依据与认证范围 5.认证程序 6.认证证书 7.信息报告 8.认证收费 附表:HACCP体系认证现场最少审核时间表

1.目的、范围与责任 1.1为规范食品行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以下简称HACCP体系认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规定了从事HACCP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实施HACCP体系认证的程序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认证机构从事HACCP体系认证活动的基本依据。 1.3 本规则适用于无专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的HACCP体系认证。有专项规则的HACCP体系认证应按照相应认证实施规则实施。 1.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HACCP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应遵守本规则的规定,遵守本规则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可免除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2.认证机构要求 2.1从事HACCP体系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应依法设立,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从事HACCP体系认证的技术能力,并获得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批准。 2.2认证机构应在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后的12个月内,向国家认监委提交其实施HACCP体系认证活动符合本规则、GB/T 27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GB/T 2200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的证明文件。 认证机构在未取得相关证明文件前,只能颁发不超过10张该认证范围的认证证书。 2.3认证机构应按照适用的我国和进口国(地区)相关法律、

HACCP认证浓缩版

HACCP 认证(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 1. HACCP 的含义: HACCP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全称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此技术主要由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两部分组成,它是一个鉴定食品危害且含有预防方法以控制这些危害的系统,但并非一个零风险系统,而是设法使食品安全危害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是一个使食品供应链及生产过程免受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污染的管理工具。 HACCP 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权威的食品安全质量保护体系--HACCP 体系的核心,是用来 保护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其宗旨是将这些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靠事后检验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HACCP体系是一种建立在良好操作规(GMP)和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基础之上的控 制危害的预防性体系,它的主要控制目标是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它与其他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影响产品安全的关键加工点上,而不是将每一个步骤都放上很多精力,这样在预防方面显得更为有效。 2. H ACCP 及相关的名词 HACCP ,即"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简称HACCP ,发音为[Hassip] ,中文名称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危害(Hazard):可能引起伤害之事物。危害可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The potential to harm. Hazards can be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 管制界限(Critical limit) :为防止危害发生所设的标准。(A value which separates acceptability from unacceptability.) 管制点(Control Point, CP) :可控制生物性、物理性及化学性之一个点、步骤或程序(Any point, step, or procedure at which biological, physical, or chemical factors can be controlled.) 主要管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 CCP) :为一个点、步骤或程序,若加以控制,则可预防、去除、或减低食品中安全危害至可接受之程度。(A point, step or procedure at which control can be applied and a food safety hazard can be prevented, eliminated or reduced to acceptable levels.) 矫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 :当监测结果显示CCP 失控时,所应采取的措施。( The actions to be taken when the results of monitoring the CCP indicate a loss of control.) 监测(Mo nitor):执行有计划的观察与测定,以评估CCP是否在控制之下。(To con duct a planned sequence of observations or measurements to assess a CCP is under control.) 3、什么是危

HACCP计划确认验证控制程序

SXJW 生产部文件 SXJW/ZL-16-2011 版本号:A/0 控制状态: 分发编号:HACCP计划确认验证控制程序 编制:质量部 审核: 批准: 2011-10-08 发布2011-10-08实施陕西君威农贸综合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1、目的 公司为定期地更新、保持和改进HACCP管理体系,使本体系能持续满足公司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对HACCP计划、OPRP(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须的前提方案)等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使所有预定控制的危害均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HACCP计划、OPRP、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危害分析输入的持续更新、危害水平及相关程序的验证。 3、引用文件 3.1 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2 《HACCP手册》(SXJW/ZL-03-2011)。 4、职责 4.1 质量部(食品安全小组)为本程序的责任部门,负责验证工作的实施监督和管理。 4.2 各相关部门配合质量部及HACCP小组完成所策划的验证工作。 5、管理内容及要求 5.1 HACCP计划的验证 5.1.1 目的:确认HACCP计划中的各要素有效实施。 5.1.2 方法:检查分析监控记录,结合现场观察和终产品检验进行验证。 5.1.3 频次:每季度检查一次。

5.1.4 职责:组长组织组员进行验证。验证发现结果不满足策划要求时,采取措施解决。 5.1.5 记录要求:由组长指定一人负责做好验证情况及结果的记录,特别是存在问题的记录要详细。 5.2 操作性前提方案的验证 5.2.1 目的:确认OPRP中的各要素有效实施。 5.2.2方法:检查分析监控记录,结合现场观察和终产品检验进行验证。 5.2.3 频次:每季度一次。 5.2.4 职责:组长组织组员进行验证。验证发现结果不满足策划要求时,采取措施解决。 5.2.5 记录要求:由组长指定一人负责做好验证情况及结果的记录,特别是存在问题的记录要详细。 5.3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的验证 5.3.1 目的:确认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已有效实施。 5.3.2 方法:检查分析维护记录,结合现场观察进行验证。 5.3.3 频次:每半年一次。 5.3.4 职责:组长组织验证。动力部部长参加验证。发现结果不满足策划要求时,采取措施解决。 5.3.5 记录要求:由组长指定一人负责做好验证情况及结果的记录,特别是存在问题的记录要详细。 5.4 危害分析输入持续更新及危害水平低于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HACCP前提方案及程序文件(提纲)

HACCP前提方案(提纲) 1、采购 2、运输 3、贮存 4、工厂设计与设施卫生要求 4.1设计 4.2选址 4.3总平面布置(布局) 4.4设备、工具、管道 4.5建筑物和施工 4.6卫生设施 5、工厂卫生管理 5.1机构 5.2职责(任务) 5.3维修保养工作 5.4清洗和消毒工作 5.5除虫灭害管理 5.6有毒有害物管理 5.7饲养动物管理 5.8污水污物管理 5.9副产品管理 5.10卫生设施管理 5.11工作服管理 5.12健康管理 6、生产过程卫生管理 6.1管理制度 6.2原材料卫生要求 6.3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7、卫生和质量检验的管理 7.1食品厂应设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卫生和质量检验室 7.2卫生和质量检验室应具备所需的仪器设备 7.3应按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7.4对检验结果如有争议,应由卫生监督机构仲裁 7.5检验用仪器、设备应按期检定 8、成品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 8.1经检验合格,包装的成品应贮存与成品库 8.2运输工具(包括车厢、船舱和各种容器等)应符合卫生要求 9、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 9.1食品厂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接受健康检查,并取得体检合格证者9.2从业人员上岗前,要经过卫生培训教育方可上岗 9.3上岗时,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止污染食品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提纲) 1、操作性前提方案管理计划 2、水的管理作业指导书 3、废弃物和排水系统控制程序 4、产品贮存和运输管理程序 5、人员健康卫生控制程序 6、清洁和消毒管理程序 7、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虫害控制程序 9、有害化学品的标识,贮存和使用管理程序 10、包装控制程序(包装过程食品安全危害控制程序)

HACCP认证体系实施规则_haccp管理体系

HACCP认证体系实施规则_haccp管理体系HACCP体系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而是建立在企业良好的食品卫生管理传统的基础上的管理体系。如GMP、职工培训、设备维护保养、产品标识、批次管理等都是HACCP体系实施的基础。如果企业的卫生条件很差,那么便不适应实施HACCP管理体系,而首选需要企业建立良好的卫生管理规范。 HACCP体系是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要对所有潜在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预防措施,防止危害发生。 HACCP体系是根据不同食品加工过程来确定的,要反映出某一种食品从原材料到成品、从加工场到加工设施、从加工人员到消费者方式等到各方面的特性,其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 HACCP体系强调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在对所有潜在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确定哪些是显著危害,找出关键控制点,在食品生产中将精力集中在解决关键问题上,而不是面面俱到。 HACCP体系是一个基于科学分析建立的体系,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当然也可以寻找外援,吸收和利用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所作的实验和数据分析。 HACCP体系并不是没有风险,只是能减少或者降低食品安全中的风险。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光有HACCP体系是不够的,还要有具备相关的检验、卫生管理等手段来配合共同控制食品生产安全。 HACCP体系不是一种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理论教条的、一劳永逸的模式,

而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发展变化和不断完善的体系。 HACCP体系是一个应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而不是搞形式主义,走过场。企业在制定HACCP体系计划后,要积极推行,认真实施,不断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如需进一步查询,欢迎拨打厦门一庆企业管理电话咨询,也可以登录厦门一庆企业管理咨询官网获得帮助。 X

HACCP计划验证确认记录表.doc

XXXX 食品有限公司 HACCP 计划验证记录表 HACCP计划名称:蒸汽杀菌HACCP 企业名称: XXXXX食品有限公司 验证类型:□定期验证□修改后验证□其他: 验证人员: XXXXXXXX 验证日期: 验证项目单项验证结论备注1. 评价产品和加工过程 终产品和原辅料的产品描述是否与实际相符? 相符 产品预期用途的描述是否与实际相符? 相符 流程图是否与实际相符? 相符 实际操作是否与工艺描述相符? 相符 增加设备,生产出来 加工设备有否改变 ?对食品安全有无影响 ? 的食品比之前更加 安全 工作人员有否变化 ? 对食品安全有无影响? 无改变,无影响 产量是否改变 ? 对食品安全有无影响? 无改变,无影响 2. 评价产品安全历史 是否存在过多的 CCP偏离 ? 不存在 同类产品是否存在不止一次采取产品召回行动? 不存在 是否存在新的或突发危害 ? 不存在 是否存在涉及产品安全的消费投诉? 不存在 3. 评价 HACCP计划的实施情况 检查关键控制点是否按HACCP计划的要求被监 控?CCP是否控制了是,按计划进行了监 危害 ? 控;并控制了危害检查加工过程中是否按确定的关键限值操作? CCP 的关键限值是是,按确定的限值操否恰当 ? 作;关键限值恰当检查记录是否准确并按要求的时间来完成? 准确,按要求的时间 完成 监控是否按 HACCP计划规定的地点予以完成? 是,按计划规定的地 点完成 监控活动的频率是否符合HACCP计划的规定 ?监控方法和监控频是,按规定的计划;率是否能够识别偏离? 能够识别偏离 当监控表明发生了关键限值的偏离时,是否采取了纠偏行动 ?纠偏 尚无发生过偏离 措施应纠正偏离的原因,确保无不安全食品出售。 监控设备是否按 HACCP计划规定的频率已予校准? 监控设备按计划规 定频率校准合格 是否对 CCP进行了验证( CCP监视设备的校准、校准记录的审查、对 CCP进行了验证,针对性的取样检验、CCP记录的审查) ? 验证结果有效 是否有对最终产品进行了微生物检测? 是,微生物检测结果符合产品内控要求 HACCP计划记录表单( CCP点的监控记录、纠偏记录、验证记录、 是,相关记录表格保设备校准记录、HACCP体系确认记录、支持性文件相关记录)是 存良好 否得到很好保存?

HACCP计划控制程序

HACCP计划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HACCP计划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适应危害分析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HACCP计划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过程,包括确定关键控制点及其上的关键限值,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及其实施。 3、职责 3.1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HACCP计划的建立、保持、更新和确认。 3.2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HACCP计划的批准。 3.3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实施HACCP包括监视和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4、定义 关键控制点:能够施加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必需的某一步骤。 5、程序 5.1 关键控制点(CCPs)的识别 a) 根据危害分析的结果(危害分析工作表),由HACCP计划管理的控制措施所在的产品和/或过程步骤即为关键控制点; b) 如果危害分析的结果不能确定关键控制点,潜在的危害须由操作性前提方案控制; c) 同一危害可能由不止一个关键控制点实施控制;而在某些产品加工中可能识别不出关键控制点。 5.2 关键控制点中关键限值(CL)的确定 5.2.1 设定关键参数 a) 有某一个关键控制点上的食品安全危害都应设立对应的关键参数,关键参数应能严格反映危害水平; b) 关键参数应符合有效、直观、简捷快速和经济的原则。可考虑使用温度、时间、厚度、纯度、PH值、水分活度、体积等; c) 从危害及其可接受水平、相应的控制措施来确定关键参数。只符合上述原则,应优先考虑直接依据危害来设立关键参数。 5.2.2 确定关键限值 a) 针对每个关键参数,确定关键限值。在关键限值内,应可确保食品安全危害在可接受水平内 b) 确定关键限值要基于科学依据,如法规限量、科学文献、工业标准、验证和确认的结果、试验结论、

HACCP认证审核员考试试题-补充题

补充部分 八大过敏源是: 牛奶、鸡蛋、大豆、花生、坚果、小麦、水产品、鱼类 美国的食物过敏症90%以上由花生、坚果类、鱼类、甲壳类、乳类(牛奶)、小麦、大豆和蛋类引起。这八种过敏原合称“八大类”,是食品过敏原标记的重点 易产生组胺是一些特定种类鲱类、鳀类和鲭类鱼,如金枪鱼、竹夹鱼等, 出口备案管理类 11. 出口备案企业的生产车间改建、扩建实施完成后,企业应在()内申请提前复查,否则视为备案自动注销。(C) A. 10日 B. 20日 C. 30日 D. 60日 11 出口备案企业的法人,或营业执照变更,需在(B)日内提交变更申请 A. 10日 B. 15日 C. 30日 D. 60日 食品企业在备案评审时需验证HACCP体系企业类型有七类,即验证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142号令附件3)传统的6类加上乳品

包括:罐头、肉类、水产品、速冻蔬菜、果蔬汁、含肉及水产品的速冻方便食品(调理食品)、乳及乳制品类 实施出口备案的产品目录(142号令附件2)有22类(与ccaa第一期22个专项准则一致) 10个规范文件对照中有调整,肠衣类与饮料类串行了,有修订

出口的食品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监督、抽检,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主观题中,内外毒素表中内毒素稳定性破坏温度两个表述都可以。记不住具体数值时,只表述一种耐热强,一种弱就可以了。 多选择补充(考试中如遇到不熟悉的多选,答案中文字描述字数又多的,除了有明显不对,剔除外,其它情况全选就是了) 3、《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中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登记的评审依据是 A:《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 B:《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及其应用准则》 C:进口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 D:《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对列入《卫生注册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的出口食品企业的评审依据是《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及其应用准则》。 4、良好卫生操作的审核应验证食品业经营者持续并正确地采用了

水产品HACCP计划

冻鱼片HACCP计划 目录 1. 总经理颁布令 (3) 2. HACCP工作小组名单及职责 (4) 3. 产品描述和预期用途 (5) 4. 产品工艺流程图及验证 (6) 5. 危害分析工作单 (7) 6. HACCP计划表 (10) 7. 验证程序 (12) 8. HACCP计划确认报告 (15) 附件. 记录空白表格 (20)

1. 总经理颁布令 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确保冻鱼片的质量满足出口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我公司决定在生产车间执行HACCP计划。 HACCP计划的内容是通过危害分析,在生产加工中设立关键控制点,通过对各点进行监控、判定及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且通过验证程序,将监控、纠偏、验证各程序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备案,最终达到所有控制点都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使公司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为使HACCP计划顺利实施,公司决定将此计划正式颁布下发。这是完善质量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各部门负责人、生产车间的全体员工,应该认真学习,掌握要求,严格操作,达到生产中各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使生产的产品全部达到国际质量标准要求。 此计划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总经理: 2009年月日

2. HACCP工作小组名单及职责

3. 冻鱼片产品描述和预期用途

4. 冻鱼片加工工艺流程图 现场验证:日期:2008.12.12

5. 冻鱼片加工危害分析单 公司名称:青岛曙光联球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产品描述:去皮、去刺单/块冻鱼片公司地址:青岛胶州大沽河工业园区销售和贮存方式:冷冻贮存及销售

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的五个预备步骤

操作性前提方案 (CHSY-SC-SSOP) 2010年2月1日发布2010年2月1日实施 ************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一、目的2 二、适用范围2 三、职责分工2 四、卫生管理方案2 1、加工用水安全?2 2、与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度3 3、防止交叉污染?4 4、手的清洁、消毒及洗手设施的维护6 5、外来污染物的控制?7 6、有毒有害化合物的标识、贮存、使用?7 7、员工的健康8 8、虫害的防治8 9、更衣室及卫生的维护9 10、环境卫生10 五、相关制度 操作性前提方案 一、目的

规定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使员工操作有“法”可依,避免食品安全危害通过控制工作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控制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和控制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以达到保证食品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台烤和火腿肠加工车间现场人员、工器具等卫生管理,厂区内外环境卫生管理。 三、职责分工 1、生产部依据工艺卫生要求进行编制。 2、生产车间、仓库、行政后勤执行。 3、生产车间和仓库卫生情况由质量管理部监督检查;厂区内外卫生情况由行政人事部监督检查。 四、卫生管理方案 1加工用水的安全1水源

1公司用水是公司自备深井水,质管部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2公司备有完整的供水、生产、生活污水主管线网络和生产用水网络,生产部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有效防止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被污染。 3每年委托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水质监测一次。2供水 无塔供水系统直接到车间用水末端,PVC管道密封,无塔供水罐沉砂每月排污冲刷一次。3生产用水 1质管部用的尾梢水、冰的微生物每个月检测一次,抽取水样的方法是先把水龙头打开放水2-3分钟,再用75﹪酒精消毒水龙头,再放水2-3分钟后用灭菌的容器取样;冰取样方法是用无菌容器直接取样 2生产用水水质检验不合格时立即停止使用,查找原因,直到恢复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4生产用冰 自动制冰机内表面为食品级不锈钢材料,制冰及其冷藏过程密闭,制冰水使用正常的生产用水。

HACCP认证补充要求1.0

关注|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依据》更新 2018年第17号 国家认监委关于更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 证依据》的公告 为持续改进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以下简称HACCP认证)制度,保持和提升HACCP认证工作的国际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等有关规定,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 1.0》,增加为HACCP认证依据,现将更新后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 体系)认证依据》予以发布。 本公告相关文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对于新申请认证的企业,认证机构应按照新要求实施审核;对于已获得认证的企业,认证机构应及时告知有关信息,结合监督审核或到期换证实施补充审核,不增加企业负担。 特此公告。 国家认监委 2018年5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认证依据 GB/T 27341《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 GB 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 1.0》 注:1.《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补充要求 1.0》具体内容见后。 2.认证机构应在上述认证依据基础上,按照适用的我国和进口国(地区)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制定专项审核指导书。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认证补充要求 1.0 1.致敏物质的管理 1.1企业应建立并实施针对所有食品加工过程及设施的致敏物质管理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致敏物质交叉污染。 1.2企业应对原辅料、中间品、成品、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接触材料及任何新产品开发引入的新成分进行致敏物质评估,以确定致敏物质存在的可能性,并形成文件化信息。 1.3企业应识别致敏物质的污染途径,并对整个加工流程可能的致敏物质污染进行风险评估,避免致敏物质交叉污染的发生。 1.4企业应制定减少或消除致敏物质交叉污染的控制措施,并对控制措施进行确认和验证。 1.5对于产品设计所包含的致敏物质成分,或在生产中由于交叉接触所引入产品的致敏物质成分,应按照工厂所在国和目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标识。 2.食品欺诈的预防 2.1企业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程序,包括: a)识别潜在的脆弱环节; b)制定预防食品欺诈的措施; c)根据脆弱性,对措施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序。 2.2企业应收集有关供应链食品欺诈的以往和现行威胁信息,对食品链所有的原辅料进行脆弱性评估,以评估食品欺诈的潜在风险。 2.3企业应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制定文件化的食品欺诈预防计划,针对识别的食品欺诈脆弱环节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措施,以减少或消除识别的脆弱环节。

HACCP体系CCP点验证

有限公司 CCP点验证记录 编号: HACCP计划名称: HACCP计划书验证日期:年月日 CCP点名称/编号:CCP1活鱼验收监控人:CCP点名称/编号:CCP2金属探测监控人:CCP点名称/编号:CCP3标识检查监控人:检查内容判定具体描述 监控设备校准的执行(内外部校准/检定) CCP点是否使用了需校准的监控设备;监控设 备是什么是□否 是否制定了监控设备校准规程是否具有可操 是□否 作性 监控设备校准的方法和频率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监控设备是否适当地校准是否处于良好的操 是□否 作状态 当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是否采取了纠偏 措施。是□否 校准记录的审查(内外部校准/检定) 是□否 校准的频率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是□否 校准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 发现不合格的监控设备后的处理方式是否 适当。是□否 记录的审查 CCP监控记录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关键限值是否以符合规定的方式进行是□否

关键限值发生偏离时是否采取了纠偏行动是□否记录中是否清楚明了的写明了实际观察到的 结果,而不是笼统的总结性的词语。是□否 记录中是否是监控者的签名是□否审核人是否及时审核并签字确认是□否 记录信息是否完整,有可追溯性,记录无损 是□否坏 记录是否被及时收集归档、正确填写,无虚假 是□否现象 4.纠偏/验证记录审核是□否记录中是否有采取纠偏的时间是□否记录中相应的问题的描述、当时采取的纠正措 是□否施、原因分析、纠偏措施、验证各项内容是否 齐全 记录中是否有相应的品名和批号等信息是否 是□否有相关人员的签字 采取纠偏后是否重新确认是□否验证记录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成品及半成品的检测记录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是□否5.关键限值的控制 监控人员是否能够对关键限值进行监控对现 是□否场关键控制点上的实际监测值描述。 是□否6.监控的实施 监控人是否按时定岗是□否是否按监控频率监控CCP点是□否监控对象是否正确是□否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与HACCP计划区别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卫生管理实施细则 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的管理制度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采购管理制度 采购验证制度 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分装工艺纪律考核办法 分装生产关键工序控制作业指导书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防止污染、变质或损坏、储运管 理制度 仓库、储运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不符合情况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 产品召回管理制度

回收食品管理制度 产品销售管理制度 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制度化验室仪器药品管理制度 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信息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让我们看看标准中关于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与HACCP计划区别:(请大家仔细阅读7.4.4第3-5段的描述)。 实际是在产品加工工序中经过危害分析后(请大家仔细阅读7.4.4第3-5段的描述),所制定的控制措施不需要作为HACCP计划控制的其他危害控制措施均为OPRP。 7.4.4控制措施的选择和评估---首先基于7.4.3 危害分析对每个加工步骤出现的显著危害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以月饼为例包装车间内的三个工序中的危害: 1. 金属碎屑检测---金属危害的控制 2. 包材消毒(是工序的一部分)---微生物危害的控制 3. 包装气密性检测---微生物的控制 经过危害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按照标准中7.4.4介绍的a-g的评估之后 以上三个控制点就可以分为1金属碎屑探测应为HACCP计划来管控。2包材消毒,3包装气密性检测可以划分到OPRP来管控。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我想大家还是对标准中7.4.4条款的理解不够。 说明白点就是在危害分析后制定了针对每个工序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按照7.4.4的控制措施分家了。 再例如说:水,如果水在产品的加工中非加工工序的一部分,并不能引入显著危害:蜜饯分装,水是用来清洗工器具的,那么就是一个PRP而已。如果用水是工序的一部分,裸露半成品必须同水直接接触或是最终产品的组分之一,有引入化学的,微生物或物理的危害的风险,那么经过危害分析后应当针对用水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如果控制措施失控后产生的危害是不可以接受的(请大家仔细阅读7.4.4第3-5段的描述),那么对应的控制措施就应当作为HACCP计划来管控。否则就按照OPPR来控制。 相信大家应该对HACCP计划表并不陌生吧?OPRP控制表的格式完全可以参照HACCP计划。 GMP,及SSOP是以前HACCP体系的基础。但是在GB/T 22000中: PRP和OPRP从本质上都是前提方案,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例。 PRP和OPRP的区分关键是: OPPR是通过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过程步骤和控制措施及经过危害分析确定控制措施之后确定的。跟产品的加工工序密不可分。 PRP是为了遵守和实施行业通用的所有的要求,通用的要求包括GMP的要求,卫生注册要求、QS要求的汇总。并进行危害分析前已经存在的,也不针对特定的危害。 所以,相同行业的企业编制或选择PRP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 但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因为使用不同的设备、工艺、原料,OPRP会有所不同。 而CCP是针对产品加工工序本身的. CCP与危害的可接受水平直接相关,必然是定量的,必须制定CL,一般为了减少超出CL,可以制定OL。 OPRP可以影响危害的可接受水平,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可以制定OL。 严格意义上说,他们两个没有太大关系,都是针对危害的控制措施 OPRP称为操作性前提方案,CCP称为关键控制点,采取OPRP还是HACCP计划来控制,是和危害分析的结果有直接关系 实施危害分析后,后一个步骤为确定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一种是OPRP、一种是HACCP

HACCP认证审核标准(供参考设计 HACCP认证内部审核表)

HACCP认证审核标准(供参考设计HACCP认证内部审核表)

3.1 是否有文件化的最终消费者对每个/每类产品的预期使用说明? 是否考虑了敏感消费者(过敏者,年老者,孩子,住院病人,免疫低下者) 最终消费模式 – 直接食用,加工后食用 4. 绘制流程图 (HACCP codex 步骤 4) 4.1流程图是否识别了每一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主要步骤及其输入? 4.2 是否包括从原材料接受到成品配送的所有步骤都在HACCP范围得到了描述? 4.3 流程图是否由HACCP小组制定? 5. 流程图的现场确认 (HACCP codex 步骤 5) 5.1 是否由非常熟悉加工工艺的人员对所有的操作步骤及全部的操作 时段内的生产操作依照流程图进行了确认并进行了记录? 5.2 必要时是否对流程图进行了更改? 6. 危害分析/控制方法 (HACCP codex 步骤 6, 原理 1) 6.1 是否与产品及流程图中从初级生产,加工,生产及配送到最终消费点的每一生产步骤(根据审核范围)相关的所有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都得到了识别? 6.2 是否针对每一生产流程进行了文件化的危害分析,识别了每一生产步骤,可能的危害,发生危害的原因、危害的显著性,危害的可能性、严重性及控制措施? 危害分析是否涵盖了: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人体健康不利影响的严重性 危害的定性和/或定量分析 所考虑的微生物的残留和繁殖 产品中产生的或残留的有毒物化学物、化学或物理因素如过敏原、二恶英、抗生素、激素类、疯牛病等 是否对过程输入进行了包括下面这些与食品安全和/或质量标准相关的潜在危害的评估: 工厂及设备的设计 如 Aw、pH 等的产品内在因素 加工过程,产品处理,环境影响,包装,运输,人员及卫生/消毒危害分析是否涵盖了: 所有采购的物料如原料、加工助剂等 原料产品标准和敏感原料计划

HACCP计划建立程序

1.目的 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进行识别,评价出显著危害,并就此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建立相应的HACCP计划,使食品安全危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及HACCP计划的建立。。 3.职责 3.1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组织成立食品安全小组,出任小组组长;负责对危害分析、HACCP计划的建立进行管理。 3.2食品开发部工程师(食品安全小组成员)负责编制产品特性、工艺流程图以及工艺描述。 3.3食品安全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危害分析和HACCP计划的建立工作。 4.工作程序 4.1 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4.1.1 食品安全小组的成立 生产副总经理牵头成立食品安全小组,食品安全小组成员来自食品开发部、品管部、生产部、仓库、设备部、采购部、人事行政部、销售部。这些人员应接受过相关培训,具备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能力。 应明确食品安全小组每个成员的职责。 4.1.2 收集有关的信息 在进行危害分析及建立HACCP计划之前,食品安全小组应收集下列信息: (1)原料、辅料、与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卫生安全标准。 (2)与本公司产品有关的国家、行业卫生标准;与本公司产品有关的国家、行业质量标准;与本公司产品安全相关的外部文献资料。 (3)公司平面图,公司生产区域水路管网图,生产现场的人流、物流图,卫生设施配置图,生产设备分布图,卫生管理区域图,虫害防治图,工艺流程图。

(4)产品贮存设施与贮存条件;公司使用的化学品清单及使用范围。 (5)工艺文件,卫生管理文件,化学品特性资料。 (6)公司历史上的客户投诉与食品安全事故。 4.1.3 编写产品描述(含终产品的预期用途) (1)食品开发部工程师编写所有原料、辅料、与产品接触的材料的特性描述。在编写特性描述时,应识别与描述的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 特性描述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①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②配制辅料的组成,包括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③产地; ④生产方法; ⑤包装和交付方式; ⑥贮存条件和保质期; ⑦使用或生产前的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