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习题
1.3远古的传说(练)(解析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选练习基础篇1.十几年前,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主要依据是:()A.远古传说 B.考古发掘 C.史书记载 D.学者推断【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从此,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了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被后世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由此可知,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主要依据是远古传说,故A符合题意;黄帝被尊为人文始祖依据的是远古传说,还没有考古发掘能证实这些远古传说的真实性。
故B不符合题意;黄帝时期还没有文字出现,故C不符合题意;学者推断明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传说中,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A.炎帝 B.蚩尤 C.尧 D.舜【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教人们通商交换。
因此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炎帝;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3.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生活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中的内容:“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可知,黄帝生活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炎帝和黄帝部落都生活在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故选A。
4.在此书中,作者用证据说明尧、舜、禹是人类文明的先驱,对他们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进行了较为严谨客观的归纳与评价。
该方式是(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的人物是尧、舜、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后来虞舜,传位给大禹,所以答案选C。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3)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5)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8)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8)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0)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3)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5)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18)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20)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23)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25)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25)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28)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31)第16 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34)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39)第18课昌盛的文化 (42)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45)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45)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48)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51)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54)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57)【课后练兵】参考答案: (60)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目标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2、学习重点:元谋人、北京人3、学习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完成下列问题:【课堂探究】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第1页共71页使用请双击此处删除页眉!!第2页共71页2.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你的疑点、难点:【课后练兵】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人工取火C.使用打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B.能直立行走C.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已经使用天然火5、下列不属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是()A.文物 B.文字记录 C.古迹和遗址 D.民间传说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第一单元习题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了解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及发现地点。
2、了解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石器、天然火的使用、群居生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3、了解山顶洞人的有关知识,知道他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
4、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5、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6、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来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A 18000年前B 20万年前C 70万年前D 170万年前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直立行走B制造工具C使用语言D造屋定居3、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①弓箭②陶器③打制石器④磨制石器A ①③B ②④C ③D ①②③④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A 会直立行走B 使用打制石器C 会钻木取火D 过着群居生活5、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A 神话传说B 大胆想象C 历史文献D 遗骨遗物*6、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 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B 人工取火御寒C 过着群居生活D使用打制石器*7、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B 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C 集体居住在山洞里D 已经懂得人工取火*8、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A 手脚有明显分工B 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C 懂得人工取火D 过着群居生活9、对北京人用火的提法不正确的是:()A 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B 北京人用火烧烤、御寒、照明等C 北京人会用火但不会管理火D 北京人用火驱逐野兽,又增强了体质10、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A石器B木棒C火把D弓箭二、课堂回顾*1.配一配请将下列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取得这些进步的远古人类进行搭配,答案是不定向的。
A 最早使用石器①元谋人B 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②北京人C 掌握磨制石器的方法③山顶洞人D 学会人工取火E 使用天然火F 缝制衣物G 会制造装饰品*2. 问答题:有人说“劳动创造了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请你举例说明)三、课堂延伸*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 北师大版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远古时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曲折而的历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结合本课内容,通过设置讨论题目“大禹治水的启示”,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较,并做出自己的概括、判断和解释;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讲故事,谈体会,说说这些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并结合现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本课知识属于了解层次,通过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出的贡献,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区别史实与传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堂老师请同学们按组做个"传话"游戏。
教师以游戏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古传说并非纯粹神话故事,是具有一定的具体历史事实(史实)成份。
指出古代传说中所描绘的远古时代就是传说时代,今天就学习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在学习中同学们应学会区别"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份,哪些是虚构的"请看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
二、学习新课[板书]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一)黄帝和炎帝学生观察课本图片:神农教稼图、黄帝画像学生阅读教材并介绍:炎帝黄帝的传说。
老师提问:以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史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
学生多种回答。
老师综合学生意见总结:由于炎黄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先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他们的功绩,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不能全信为真,但其中一定又含有真实的历史史实,从炎帝黄帝传说中,我们应知道传说时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黄帝时代是农业文化长足进行的时期,农业文化发展的许多必要条件,当时大概都已具备了,那时已有了原始的农业,原始的医药业,原始的商业,这些发明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先民发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
北师大历史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大禹治水的成功给你带来神 什么启示?
1、大禹治水的成功说明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 2、大禹治水还让我们体会到做任何事情,要取 得成功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 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 二 尧舜“禅让” 三 大禹治水
中华民族人文祖, 炎帝黄帝史册驻, 炎黄二部战而合, 逐渐形成华夏族。 黄帝之后尧舜禹, 尧舜禅让贤君出, 洪水泛滥英雄赴, 大禹治水传万古。
后羿射日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 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 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 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 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 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 ,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嫦娥奔月
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 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 ,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 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 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 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 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 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 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 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
——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1、炎帝的发明: 原始农业、医药学、 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黄帝的发明:
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
以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 史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
提示:黄帝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 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 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 不能全部信以为真。但是其中又含有真 实的历史(史实),不少考古发现已经 证明了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到黄 帝时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当时农业文化 的进步。
初一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题及答案初一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题及答案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
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基础知识巩固1.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C.蚩尤的部落联盟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2.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相当于我国原始社会的()A.山顶洞人时期B.河姆渡文化时期C.大汶口文化中期D.大汶口文化晚期3.传说中发明养蚕抽丝技术的是()A.黄帝B.嫘祖C.仓颉D.伶伦4.传说我国文字的发明人是()A.黄帝B.嫘祖C.黄帝的下属官员D.半坡原始居民5.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B.尧C.禹D.启6.《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聚落时期C.尧舜时期D.西周建立初期7.传说中用10多年时间成功地治理了洪水泛滥的事迹发生在()A.黄帝任首领时期B.尧任首领时期C.舜任首领时期D.禹任首领时期8.古代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及后来的尧舜禹都是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9.《吕氏春秋》说“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这说明禹采用筑堤堵水和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10.将下列传说中的人物与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1)黄帝A.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2)大禹B.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3)炎帝C.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4)尧舜D.三过家门而不入11.什么叫做“禅让”?试举例说明。
12.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梯级能力提升易错题13.我们把炎帝和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主要原因是()A.相互战争B.都有许多发明创造C.一起打败蚩尤D.都生活在黄河流域14.关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不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是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B.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C.尧、舜、禹时实行“禅让制”D.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15.下列各项关于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A.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B.建立夏朝C.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治水有功16.陕西宝鸡出土船形彩陶与传说中黄帝造出车船的关系是()A.证明了船就是黄帝的发明B.证明传说中有历史的真实成分,为传说提供依据C.传说是不可信的,出土文物是真实的,二者无任何关系D.证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船这种交通工具17.现在湖南、陕西、山西等省都建有炎帝陵,每年都有很多人到那里祭拜。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导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一、炎帝与黄帝1.居住地域: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了以蚩尤为首的部落后,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之后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尧舜“禅让”1.黄帝之后过了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三、大禹治水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禹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被称为“大禹”。
【问题1】为什么说华夏族是“炎黄子孙”?探究:距今约4 000多年前,炎帝部落联盟和黄帝部落联盟联合,打败了蚩尤为首的部落。
之后,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大战,炎帝战败后,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的主体。
因此说华夏族是“炎黄子孙”。
【问题2】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探究:远古传说是文字发明前先民们对远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记述,有神话的成分,也有一些可靠的根据。
史实是完全真实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1.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与他无关的贡献是()。
A.改进农具 B.尝遍百草C.发明文字 D.发明医药2.下图是宜昌市西陵山的嫘祖庙,庙内供奉的是民间称为“蚕母娘娘”的嫘祖。
相传,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
A.尧 B.舜 C.炎帝 D.黄帝3.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主要是依据()。
A.传说 B.考古C.想象 D.推理4.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
他们的先后顺序是()。
A.尧、舜、禹 B.舜、尧、禹C.禹、尧、舜 D.尧、禹、舜5.禹治水时,采取新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新方法”不包括()。
A.堵塞决口 B.疏通河道C.开山劈石 D.开沟挖渠6.请根据文字提示,将传说中的人物填入左边的空格处。
七年级上册历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卷在考试即将到来之际,学生们你们准备好了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WTT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卷以供大家阅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卷选择题炎帝和黄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争夺中原地区B.争夺部落联盟首领C.为部落成员报仇D.争夺人口和食物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 )A.战争B.世袭C.禅让D.谦让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下列原始居民和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不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 )A.舜B.大汶口原始居民C.黄帝D.河姆渡原始居民黄帝和炎帝曾联合打败的部落首领是( )A.蚩尤B.共工C.神农D.伏羲中国被称为“丝国”。
传说中教人养蚕抽丝的先人是( ) A.神农B.共工C.仓颉D.嫘祖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一段历史,其时间是( )A.约7000年前B.约6000年前C.约5000年前D.约4000多年前在下列传说的人物中,谁是禅让制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 )A.尧B.舜C.禹D.黄帝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
下列表述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B.炎帝C.舜D.禹下列多项发明中,相传由黄帝发明的是( )A.陶器B.文字C.养蚕抽丝D.车船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法,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B.神农氏C.轩辕氏D.伏羲氏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生活在(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下列选项与黄帝无关的是( )A.阪泉之战B.制造指南车C.禅让D.“人文始祖”下列与禅让有关的是(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⑤禹A.①B.①②C.①②⑤D.③④⑤大禹治水的方法是( )A.堵塞的方法B.疏导的方法C.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D.引水灌溉填空题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我们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因此,在民间有许多人类活动的创始人的美丽神话传说。
你知道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是谁吗?()
A、炎帝
B、黄帝
C、尧舜
D、蚩尤
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把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3、下列人物经过禅让当上部落首领的是( )
A. 大禹
B.炎帝
C. 黄帝
D. 蚩尤
4、禹是传统中的治水英雄,是因为禹①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②采取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③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④化水害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百姓安居乐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
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闽江流域
6、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7、中国被称为“丝国”。
请你选出传说中教人养蚕的先人()
A、神农
B、共工
C、仓颉
D、嫘祖
8、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二、材料阅读题
9、阅读探究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1分)
(2)、这段话中“黄帝”有一项发明和一件大事,分别是什么?(2分)
(3)、除了材料中所述外,他还有哪些贡献?(1分)
答案:
一、1、A 2、A 3、A 4、D 5、A 6、B 7、D 8、A
二⑴材料一、当时有了纺织,养蚕技术
材料二、当时用船作为交通工具
材料三、当时已经出现了艺术的萌芽(原始音乐)
材料四、当时出现了文字的萌芽(文字符号)
⑵这些发明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先民发挥聪明的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
三(课文中略)认定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有利于团结全世界华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