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患者膳食指导

骨质疏松症患者膳食指导
骨质疏松症患者膳食指导

骨质疏松症患者膳食指导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其后果是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严重者出现合并症,甚至死亡等问题,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营养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补充钙、磷和维生素d,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1.保证钙的充足摄入保证每日800-1000毫克钙的供应。更年期后的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的摄入标准更高,约1000-1500毫克。

2.适当摄入磷保证每天1-1.5克磷的摄入,但不能过高。有人报道过量摄入磷可能诱发骨质疏松症,因此应注意适量摄入磷。

3.注意补充维生素d适当增加日光浴,可增强钙的吸收能力;同时可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膳食。

宜用食物

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鱼类、小虾米、虾蟹、青菜、乳制品和豆制品等。多选用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沙丁鱼、鳜鱼、青鱼、牛奶、鸡蛋等,也可以加用适量的鱼肝油,仅须注意不能过量摄入。各种水果和蔬菜(含草酸高的除外)忌(少)用的食物含草酸高的菠菜、冬笋、茭白、洋葱头等,应先焯后烹调。含磷高的肝脏和高磷酸盐添加剂的食品。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能够减少钙吸收,因此应防止咖啡的过多摄入。

推荐一日食谱:

早餐豆浆250毫升、馒头(富强粉50克)

早点荷包蛋一个

午餐猪肉煮黄豆(瘦肉50克、黄豆50克)。豆腐虾皮汤(豆腐100克、虾皮10克),米饭(大米150克)

午点橘子200克

晚餐芹菜炒鸡肉(鸡肉100克,芹菜40克),炒空心菜(空心菜150克),米饭(大米100克)。

晚点牛奶250毫升

备注全日烹调用油18克;

合计:蛋白质81克、碳水化合物285克、钙1340毫克、总热量1720千卡。

脑卒中健康宣教手册

脑卒中健康宣教手册 卒中单元健康宣教科普手册 相关内容提示: 1.本手册适合哪些人群阅读? 2.本手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卒中? 4.什么是卒中单元? 5.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6.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卒中相关健康教育知识? 7.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或家人是否有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何能避免延误诊治? 8、如果发生卒中,当被急送到医院后,会接受怎样的诊疗? 9.如果怀疑卒中,我们可能会做哪些检查? 10.如果患有卒中,我们将会接受怎样的治疗? 11.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2.有何方法能有效帮助我预防卒中的发生或防止卒中再发? 13.有何方法能有效帮助我和家人防止卒中再发? 14.发生卒中后,外科手术治疗是否适合我? 15.如有血管狭窄,是否应接受支架治疗? 16.怎样能获得更多健康教育信息和帮助?

正文: 一、本手册适合哪些人群适合阅读? 本手册适用于所有卒中患者和家人阅读,也适用于大众普及卒中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卒中的正确认识,以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理卒中,及早预防和治疗与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掌握防病保健知识,采用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本手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本手册将为您介绍以下知识点: 1)如果发生卒中,患者将有哪些表现? 2)当确诊患有卒中后,医生会采用哪些治疗方法呢? 3)卒中治疗的信息咨询简介; 4)如何预防和尽可能减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三、什么是卒中? 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的时候卒中就发生了,包括血管阻塞(缺血性脑卒中)和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脑卒中)。结果,脑细胞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氧供和营养。一部分脑细胞将会受损伤或者死亡。每个发生卒中的患者表现轻重不一,部分卒中的病因可能不明确,其症状取决于受卒中影响的脑部区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 四、什么是卒中单元? 卒中单元是目前经过循证医学证明的对于脑卒中最为有效的临床管理方法,近年各版指南均建议脑卒中患者应收入卒中单元中进行诊疗。它是住院卒中病人的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系统,具体包括: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 卒中单元的核心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生、专业护士、肢体康复师、语言康复师、心理康复师、社会工作者。它是力图通过多学科的、合作的和整合的医疗行为,以达到提供给患者最佳的医疗服务的目的。主要收治的病种是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这一医疗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传统的脑卒中治疗概念是一个巨大冲击,它意味着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将不再只是一种药物和一种手法,而是全新的病房管理模式。 五、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同发生卒中一样,患者脑部不能获得充分的氧供和血供。多数TIA患者每次发病持续时间仅数分钟,24小时内可恢复正常。TIA 是患者发生卒中危险的警示信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紧急医疗救治。中国患者一次TIA后1一个月内发生卒中约4%-8%,1年内约12%-13%,5年内则达24%-29%。TIA患者在第一年内较一般人群发生卒中的可能性高13-16倍,5年内达7倍。 六、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卒中相关健康宣教知识? 每个卒中患者的发病和康复过程均不同,所以,您需要了解的健康教育知识也有所不同。以下知识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人士。对重点知识做好笔记将会对您非常有帮助。患者和家庭成员同了解或经历过卒中的人士交流也能受益匪浅。请记下当地有卒中急救与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联系方式,以备不时只需。

脑卒中患者膳食指导

脑卒中患者膳食指导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脑卒中患者膳食指导原则、能量及营养素推荐摄入量、食物选择、膳食处方制定。 本标准适用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膳食指导。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脑卒中 stroke 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可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2.2 医学营养治疗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 临床条件下对特定疾病采取的营养治疗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评估、诊断,以及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及监测。 2.3 压疮 pressure ulcers 身体局部受到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等损害,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坏死。 2.4 吸入性肺炎 aspiration pneumonitis 系吸入酸性物质,如动物脂肪、食物、胃内容物、挥发性的碳氢化合物或其他刺激性液体后,引起的肺损伤。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2.5 应激性溃疡 stress ulcer 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包括大手术)、感染及其他应激情况时,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急性损伤。 2.6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HE

由严重肝病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临床表现轻者可仅有轻微的智力减退,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2.7 吞咽障碍 dysphagia 吞咽过程的异常。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是指不能将食物或液体从口腔安全送至胃内而没有误吸,也包括口腔准备阶段的异常,例如咀嚼和舌运动异常等。 2.8 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体重指数 一种计算身高别体重的指数。计算见式(1): []2)m( 体重 = (1) BMI身高 ( kg /) 3 脑卒中患者膳食指导原则 3.1 平衡膳食 选择多种食物,达到营养合理,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体重(18.5 kg/m2≤BMI<24.0 kg/m2)。每日推荐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禽、鱼、乳、蛋类,豆类,油脂类共五大类食品。做到主食粗细搭配。 注:根据我国提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评判标准,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 18.5 kg/m2≤BMI<24.0 kg/m2为体重正常、24.0 kg/m2≤BMI<28.0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 3.2 个体化膳食指导 针对脑卒中的不同人群,进行相应的医学营养治疗,满足其在特定时期的营养需求。对于年轻的脑卒中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症状。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提供适宜的能量和营养素并考虑其心理社会因素。 3.3 烹调方法 多用蒸、煮、炖、拌、汆、水溜、煨、烩等少盐少油烹调方式。减少咀嚼,易于消化和吸收。 3.4 食物质量与性状的改变 针对吞咽障碍的患者将固体食物改成泥状或糊状。固体食物经过机械处理使其柔软,质地更趋于一致,不容易松散,从而降低吞咽难度。脑卒中后大部分吞咽障碍患者最容易误吸的是稀液体,将稀液内加入增稠剂以增加黏度,可减少误吸,增加摄入量。注意在结构改变的食物中强化可能丢失了的营养成分,尽量使食物能引起患者食欲。 4 脑卒中患者能量及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中风的健康宣教

中风的健康宣教 一、中风的危险信号 1、突然面部、胳膊或腿麻木无力,特别是在一侧。 这是中风病人最常见的情况。当一侧脑损伤后,无力通常发生在对侧肢体。中风导致的一侧麻痹或无力容易使病人忽略身体无力的一侧。其他麻痹带来的改变包括走路困难或容易碰撞东西。 2、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 中风后出现视力问题相当常见。有一些病人失去了单眼或双眼的部分视力,叫做视野缺损。这能引起他们只能看见盘子的一侧并只吃这一侧的食物。3、突然意识不清,说话或理解费力 失语是使用或理解语言有困难。中风可以影响病人说话、阅读、书写或理解别人说话的能力,其他人听不懂失语病人在说什么。还有一种情况叫构音障碍或言语不清。 4、突然发生走路不稳、头晕、平衡障碍或动作不协调。 5、突然不明原因的头痛。 若症状发展提示中风,患者、家属判断中风的准确程度非常重要。然而,大多数人意识不到发生了中风、意识不到中风是急症,需立即救治。通常,总是希望症状自行缓解而延误了就医。现在,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了急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二、危险因素 中风的危险因素有: 1、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3、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4、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与酗酒; 7、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8、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9、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

脑卒中防治健康教育讲座 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西医又称为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为脑中风。它是以猝然昏倒,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脑中风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的时候卒中就发生了,结果脑细胞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氧供和营养。一部分脑细胞将会受损伤或者死亡。每个发生卒中的患者表现轻重不一,部分卒中的病因可能不明确,其症状取决于受卒中影响的脑部区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 二脑卒中的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房颤,脑血管畸形等。 三、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突发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反应迟钝、感觉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失去平衡、步行困难、单眼、双眼视物模糊或向一侧凝视、缺乏平衡感、吞咽困难、言语困难(包括言语模糊、不能找到合适的单词表达或理解其他人的言语含义)、意识障碍或抽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四、怎样预防脑卒中的复发:(1)、增强病人自我保健能力:创造家庭和睦的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地生活,让病人情绪上不过于紧张,思想上又高度重视。(2)、控制已知危险因素:患者如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要积极的治疗。(3)、警惕中风的诱因:避免紧张、兴奋、忧虑、脑力或体力过劳等因素,

并要注意气候的剧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客观环境的影响。(4)、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提倡中老年人以低钠、低胆固醇、以低脂肪食物为主,副食品宜多样化。在食量上不宜过饱或过饥,要改变不良的烟酒嗜好。(5)、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坚持以活血化淤的中西药物治疗为主,增进血液的正常流动以防止中风。常用药物有复方丹参片。(6)、注意中风的前兆:如有头痛、半侧面部麻木、四肢一侧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不稳等。 五、脑卒中的家庭紧急处理:(1)、保持镇静,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意思指导进行处理。 (2)、将病人抬至床上,注意不要将病人拉起或扶起,以免加重病情,最好2-3人同时搬抬,一人抬肩,一人抬托腰臀部,一人抬腿,头部稍抬高。(3)、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有呕吐或昏迷者,将头偏一侧,便于口腔粘液或呕吐物流出,将病人的衣领解开,取出假牙。(4)、病人有抽搐时,可用两根竹筷子缠上软布塞入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其舌头被咬伤。(5)、避光,可将窗帘拉上,避免强光刺激。(6)、有条件者可吸氧(7)、转运途中避免头部震动。(8)、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做主给病人服用止血剂、或其他药物。(9)、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应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六、脑卒中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时机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头3个月内是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要重视合理的康复治疗,尽早进行。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要根据病情越早越好,一般

脑卒中病人的饮食指导原则

一、脑卒中的饮食指导原则 1.控制体重: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取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可降低卒中发病危险; 2.合理饮食: (1)能量:脑卒中患者的基础能量消耗约高于正常人的30%。建议能量摄入为20- 35kcal/kg?d,再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活动度、应激状况进行系数调整。 (2)蛋白质:脑卒中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至少1 g/(kg?d ),存在分解代谢过度的情况下(如有压疮时) 应将蛋白摄入量增至 1.2~1.5 g/(kg?d )。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比例为1:1左右。 (3)脂肪:总脂肪能量占一天摄入总能量的比例不超过30%,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不超过25%。饱和脂肪酸能量占一天摄入总能量的比例不超过7%,反式脂肪酸不超过1%。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可占总能量0.5%~2%,n-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可占总能量2.5%~9%。 (4)碳水化合物: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脑卒中患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每日摄入总能量的50%~65%。 (5)维生素、矿物质:均衡补充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叶酸等维生素的食品,预防微量元素的缺乏并降低患者的发病风险。 (6)膳食纤维:脑卒中患者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可为25 g/d~30 g/d,卧床或合并便秘患者应酌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7)胆固醇:限制胆固醇摄入,每天不超过300 mg,血脂异常者不超过200 mg。 (8)水:无限制液体摄入状况下,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脑卒中患者每日最少饮水1200 ml,对于昏迷的脑卒中患者可经营养管少量多次补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4.脑卒中患者的食物选择 (1)谷类和薯类:优选低糖高膳食纤维的种类,如莜麦、荞麦、玉米面、小米、燕麦、麦麸、糙米等。 (2)动物性食品:优选低脂肪高优质蛋白的种类,且含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鸽肉、火鸡腿、鸡胸肉、牛里脊、猪里脊、海参、鲢鱼、青鱼、鲤鱼、带鱼、鳗鱼、鳕鱼等;对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应少吃蛋黄,可2~3天吃一个;优选低脂肪、脱脂奶及其制品。 (3)豆类及其制品:优选绿豆、黑豆、红小豆、黄豆、豆浆、豆腐、豆汁等。 (4)蔬菜:以新鲜绿叶类蔬菜为主,如菠菜、油菜、空心菜、生菜、莴笋叶等。 (5)水果:不伴有高血糖的脑血管疾病患者每日水果摄入量为150 g 左右。可优选西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杏、猕猴桃、枇杷、菠萝、草莓、樱桃、火龙果等。 (6)坚果:建议每周可摄入50 g左右。优选开心果、大杏仁、白瓜籽、核桃等。 (7)油脂:以植物油为主,不宜吃含油脂过高及油炸类食物,如肥肉、动物油等。 (8)调味品:不宜吃含盐高的菜品或腌制品,如咸肉、咸菜、熏酱食物等。食盐应不超过每日5 g,如果合并高血压,每日应不超过3 g。不宜吃辛辣调味品及咖啡、浓茶等刺激食物。 (9)酒:脑卒中患者应限制饮酒。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 g,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 g。 (10)无添加糖食品:如阿斯巴甜、食用糖精等以其制作的食物。

中医护理:中风患者的饮食调护

中医学素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根据不同的辩证分型,针对性的做好饮食指导。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病人饮食宜清淡,化痰之品,忌甘肥厚腻生痰之品;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型病人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多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之品;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病人饮食宜清淡降火之品,忌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动风之品,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品。护士通过向患者介绍饮食的重要意义和膳食的结构,帮助其制定适合个体膳食的食谱,建立有规律的饮食生活。 1.平素饮食 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饮食,予以易消化的流质状食物,不宜过冷过热,需新鲜配制;神志清醒,但进食时有呛咳者,应给予糊状饮食,如蛋羹、肉末菜末煮稠粥、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等。无吞咽困难者,宜以清淡、易消化的柔软营养均衡的膳食为主,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及豆制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盐,忌酒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饮食不易过饱,易少量多餐,饮食过饱易致食滞,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再则要保持大便通畅,以防腑气不通,影响气机升降,而不利于患者康复。 2.食疗 根据不同病症,酌配食疗药膳,以“虚则补之,食以随之,谷肉菜果,食养尽之”,正确为病人进行饮食指导。辛辣之物化热伤阴,故烟酒、葱姜、辣椒等食物对阴虚内热者应禁忌;膏梁厚味,聚湿生痰,对体胖痰浊雍盛者应加以禁忌;对体弱脾虚者不要妄补,应选择对身体无害与体质相应之食物,如山药、莲子、大枣等可健脾;乌梅、山楂、茴香等可健脾消食;红枣、桂圆、桑椹、樱桃等能补血;甲鱼、黑木耳、乳类等能滋阴;羊肉、胡桃、虾肉等可补阳;梨、核桃仁、芝麻、韭菜、芹菜等能润肠通便。烟为阳毒,化燥伤阴,灼伤肺叶,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酒性辛辣醇厚,能舒筋活血,对于瘀血阻络者,稍饮之能起疏通经络之效,若无节制则伤脾胃而成为致病之因。

脑卒中患者一般饮食选择及饮食注意事项

脑卒中患者一般饮食选择及饮食注意事项 在脑卒中的先兆阶段,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等,禁食肥甘油腻厚味食物。禁止饮酒。 脑卒中昏迷期可选择以流质饮食鼻饲,鼻饲管注入人体的饮食和正常人的饮食一样,也要包括米、面、肉类、奶、蛋、豆类、绿从色蔬菜、水果、糖、盐、油等配料,可将这些配料先配制成以下四种食物:①混合奶:配料为:奶500毫升,蛋黄1个,糖15克,植物油9克,食盐1克。先将蛋黄加盐搅碎,滴入植物油,搅匀;再将牛奶加糖煮沸,冲入蛋黄碗中既成。每500克含热量500千卡。②混合粉:配料为:面粉50克,豆粉5克,植物油5克,食盐1克。先将面粉与豆粉混合炒黄,冷却后调入植物油与盐即成。每100克含热量500千卡。③米汤:即米粥上层的原汤。④菜水:即将各种蔬菜切碎、加盐煮汤取汁而成。然后将以上四种食物按适当比例混合,分4~6次从鼻饲管注入,每次注入量400~500毫升,温度为40℃~50℃,注入速度为每次10~15分 钟。 但在脑血管性偏瘫昏迷早期应注意禁食24-48小时 在脑卒中恢复期宜食补气益血、滋补肝肾的食物,如蛋类、瘦肉、鱼、新鲜蔬菜、水果等。忌油腻。尤其脑出血性偏瘫

病人,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少,胃肠蠕动缓慢,易造成便秘。此时最好选乳类、鱼类、兔肉、鸡肉、豆制品与粗粮、芹菜、香蕉、豆芽、豆腐、蜂蜜食用,这样既富有营养,又利于神经组织恢复与防止便秘。 以下是脑卒中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注意事项: 1.控制油脂摄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猪皮、鸡皮、鸭皮、鱼皮等。烹时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 拷、烧、炖、卤等方式。 2.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 、肥肉、蟹黄、虾卵、鱼卵等。有血胆固醇过高的人,则每周摄取的蛋黄,以不超过三个为原则。 3.控制盐的摄取:摄取过量的盐份会使人体内的水分滞留,引起血压上升。宜多食用新鲜的天然食物,而腌渍食品、腊味食品及调味浓重的罐头食品等较咸的人工或加工食物尽 量少吃。 4.少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类都属于含咖啡因的饮料,应适可而止。饮用时,应避免添加奶精,并少用 糖。 5.减少食用高尿酸的食物:减少食用动物内脏、豆类、芦笋等高普林的食物,以避免尿酸过高。多喝水,也可以减低 尿酸的浓度。

脑卒中健康管理方案

脑卒中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为做好脑卒中的随访管理工作,为脑卒中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根据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普及脑卒中的保健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水平,树立占用疾病的信心和乐观的心态,对脑卒中病人进行保健指导,减缓其疾病进展。 二、工作方法: 通过上门服务、集中服务、来院服务指导的方式为该类病人提供保健指导以及情态、运动、饮食、作息、治疗等方面的保健指导。 三、分级管理 1、对于一般人群可采用:发放宣传材料,社区宣传栏及健康讲座等形式,将健康行为和信息传递给大众。 2、对于高危脑卒中人群要进行强化管理。 主要针对60岁以上人群,具有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狭窄等人群分别按相关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进行干预,包括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 3、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二级预防。积极控制脑卒中原发疾病和社区康复指导。 四、转诊指征 1、突然出现的面、上肢、下肢麻木或无力,特别是位于肢体一侧。可以是整个身体一侧,或单个上肢或下肢。

2、突然出现的说话或理解困难,如表达理解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3、突然出现的单或双眼视觉障碍。 4、眩晕:突然或持续存在的眩晕。 5、突然行走困难、步态笨拙,平衡或协调困难。如站立或行走时不稳,上肢或下肢不协调。 6、突然严重的不明原因的头疼,突然意识水平的下降。 五、随访管理 1、非药物治疗:合理膳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心理平衡指导1-3个月; 2、功能评价:评估患者完成日常生活的能力,吞咽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和期望达到的上述能力1-3个月; 3、康复管理:对已患脑卒中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脑卒中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指导1-2次/月; 4、按每季度进行一次访视,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评价每年四次。 六、脑卒中社区管理的评价指标 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管理情况进行年度综合防治效果评价,其考核评价指标:脑卒中管理覆盖率、脑卒中患者规范管理率、脑卒中患者参与康复率、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 1、脑卒中管理覆盖率: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登记管理的脑卒中患者人数在管辖区域脑卒中患病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脑卒中管理覆盖率=已登记管理的脑卒中人数/辖区

中风饮食

中风病人饮食指导 一.概述: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半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的以脑血管损害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为了预防和治疗中风,除需要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合理地调配饮食对于预防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下中风患者的饮食注意问题。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角度上看,中风患者饮食方面的基本原则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原则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因此,中风患者的饮食一般是以低盐、低脂、低淀粉、低胆固醇、高纤维素与高矿物质为原则。 二.合理饮食:(1)、中风患者的主食以五谷杂粮、蔬菜为主,应多食粗制米面,因为其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因为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钾、镁等矿物质。维生素C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的作用;钾、镁有很好的降血压的效果,对于有血压偏高倾向的患者来说,能够保持其血压稳定,也有助于减少降血压药物的用量,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含钾丰富的食物除蔬菜外,还有香蕉、柑橙、橘子、杏、桃及粗粮和豆类等;由于镁可以防止细胞膜上的钙流入细胞内,起到维持细胞内外矿物质平衡的作用,故能保护脑细胞不受到缺血后的继发损伤的危害。富含镁的食物除蔬菜外,还有小米、豆类、辣椒干、干蘑菇、冬菇、番茄、海带、紫菜、杨桃、桂圆、花生、核桃仁、芝麻酱等。新鲜蔬菜最好能包括芹菜和韭菜,每天至少吃5种或更多,品种应当多一些;,因为

水果中含糖量很高,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另外,研究表明多食胡萝卜和菠菜能明显减少中风的发生率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胡萝卜和菠菜的保护功效就在于它们富含β---胡萝卜素。据研究指出,每天摄取15---20毫克β?胡萝卜素的人与每天只摄取6毫克的人相比,二者的中风几率相差明显。像胡萝卜、菠菜和其他各种富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之所以能够预防中风,是因为胡萝卜素能防止胆固醇被氧化成有害的物质形态,进而堆积在血管内,造成血液凝结成块。蔬菜和水果中的纤维素含量越高,能吸附部分在食物中的胆固醇,防止其透过肠壁被血液吸收,导致高脂血症或动脉硬化。另外,纤维素也有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的效果,对于减少中风发生,防止中风恶化或复发都是相当有益的。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包括:豆芽、芹菜、韭菜、菠菜、大白菜、空心菜、黄瓜、冬瓜、番茄、葡萄、海带等。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另外,可适当食用一些豆类和菌类食物,豆类及其制品含蛋白质较多,而且也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菌类食品包括蘑菇、香菇、木耳等,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多食用蛋白质可以起到增强体质和抵抗疾病的作用。高蛋白食物还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脑动脉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动脉壁的弹性,促进多余钠质排出的作用,所以可以适量地选食鸡蛋、脱脂牛奶、鱼、瘦肉及豆类制品等食物。据我国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三次鱼,中风发生的机会就相对减少,而且即使中风,伤害也会较小。因此,为了预防中风和心血管疾病,最好吃这一类脂肪。应控制每日食盐的摄

脑卒中健康教育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在中国,脑卒中是仅次于癌症的第2位杀手。是我国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其造成的后遗症会给病人带来心理、生理上的障碍,据统计,脑卒中病人75%左右遗留功能障碍,其中40%为重残在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已成为当前脑卒中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1 坚持体育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减少血栓形成。运动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经常运动的人患中风的几率明显减少。2 控制饮食享受低盐(每天6g以内)、低脂肪和低热量饮食,简朴膳食模式食物为主,由蔬菜、水果、豆类、鱼、粗制大米或面粉构成的食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可降低脑卒中的风险。3 戒烟限酒Lynch等的研究显示,吸烟者的脑卒中风险为不吸烟者的2倍。每天饮酒的乙醇含量超过60g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明显增加。乙醇可通过升高血压、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液流量等引起中风。4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工作的压力及心理的紧张进行自我调整,努力做到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经常量血压、测血脂、测血糖、测体重,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早采取防治措施。经常向专家进行咨询,征求他们的具体指导。 二级预防:1 注意脑卒中预兆有些病人脑卒中发生前数小时或数天常出现一些症状,如肢体麻木、刺痛、一过性黑嚎、头痛、头晕、语言不清、口角流涎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可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2 高血压、糖尿病与脑卒中资料表明舒张压降低5mmHg~6mmHg(1mmHg=0.133kPa),可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率42%,经系统抗高血压治疗后,所有卒中病人减少了38%,重度卒中病人减少34%。糖尿病病人及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血糖正常的同龄人高出1倍,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降糖药,不要随意停药,医护人员应电话访谈,与家庭随访相结合。3 心脏病与脑卒中器质性心脏病,容易形成赘生物,或形成血栓,这些赘生物或血栓脱落,阻塞脑血管,发生脑栓塞。而心律失常,可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脑卒中。.4 高血脂、高胆固醇与脑卒中研究显示: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升高是脑卒中最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使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可以使心肌梗死后脑卒中的风险率降低30%。5 炎症与脑卒中有研究表明,炎症很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病有关,最常见的如梅毒引发的脑血管炎,带状疱疹感染等引发的血管炎。此外,与细菌感染相关的肺炎、幽门螺旋杆菌及牙周炎等均与脑卒中的发病有关。据流行病学观察,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与呼吸系统感染的流行呈正相关。6 其他因素Colin 等的研究发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病人,当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迹象时,其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卒中危险度评估和高危个体筛选指标。随着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的不断深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成为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体力活动是影响脑卒中单独的危险因素。缺乏体力活动造成心肺功能的适应性下降,缺乏体力活动是脑卒中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即使是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也可以对缺血和出血性的脑卒中起到保护作用。三级预防要有“时间就是大脑”的观念。尤其早期康复介入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使病人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重返社会。来自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卒中单元治疗是卒中病人最佳选择。①急性期康复护理。急性期的康复护理十分重要,如不采取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病人将丧失康复的机会,急性期病人病情变化快,对护理技术要求高,既要求对生命体征的护理,也要求较多预防性和对症性康复护理。②重视心理疏导。卒中后抑郁(PSD),为常见的心理障碍。脑卒中病人由于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变得暴躁。护士应加强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给病人更多的关爱,温暖和支持,提升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控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重视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一起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从而减少孤独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