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知识点重难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重难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重难点总结初中物理是学生在学术生涯中的第一个接触物理学科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掌握并熟练运用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术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总结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并重点关注其中的难点。

一、运动与力学知识点1. 运动描述:包括质点的运动、运动的物理量、参照系等知识点。

难点:理解矢量和标量的概念,以及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区别和计算方法。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定律)。

难点: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作用定律,以及对复杂情况的应用。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力与分解,平衡与平衡条件。

难点:理解合力和分解力的概念,以及平衡力的概念和条件。

4. 动量、力的冲量和动量守恒:动量和冲量的定义与计算,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理解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功与能量知识点1. 功与功率:功的定义与计算,功率的定义与计算。

难点:理解功与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2. 动能与势能: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动能定理与势能转化。

难点: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以及对动能定理和势能转化的理解和应用。

3.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的守恒定律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热学知识点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与测量,热量的定义与传递。

难点: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了解热传递的方式。

2. 物体的热膨胀:线膨胀和体膨胀的概念和计算。

难点:理解物体热膨胀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3.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热传递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难点:理解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特点和应用,以及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光学知识点1. 光线的传播和反射:光的传播过程、反射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理解光的传播过程,以及反射规律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剖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剖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剖析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界规律的学科,初中物理作为学生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既是对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从初中物理课程的重难点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剖析,以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一、初中物理课程特点初中物理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覆盖面广:初中物理课程涉及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

2.概念性强:初中物理课程中包含许多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学生需要准确理解并掌握。

3.实践性强:初中物理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逻辑性严:初中物理课程知识体系严谨,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二、初中物理重难点剖析力学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部分,包括牛顿三定律、浮力、压强等内容。

其中,重力、质量和力的关系,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是学习的关键。

热学部分的重点是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以及热传递的原理。

难点在于热量计算公式Q=cmΔt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比热容的概念。

光学部分的重难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以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生需要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电学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难点之一,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等计算。

此外,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也是学习的重点。

5.实验与探究实验与探究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策略与方法针对初中物理的重难点,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和方法:1.强化概念理解:对于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学生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思考和讨论,加深理解,确保准确掌握。

2.注重数学运用:物理学习中涉及大量的数学计算,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共涉及了以下几个章节:1.运动和力-运动的概念和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力的概念和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加速度的产生;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合成与分解、惯性与质量、力的平衡与不平衡)-力的测量(弹簧秤、天平、测量仪器)2.压强-压强的概念(压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分布)-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力÷面积)-压强与液体压力(压力差、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3.浮力-浮力的概念和性质(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受力物体的体积有关-离心力和重力的比较4.能量与功-能量的概念和分类(机械能、势能、动能、热能、电能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转化的过程、能量守恒定律)- 功的概念和计算(功=力×位移×cosθ)-功与能量的关系5.电学基础-历史和电学现象的发现(静电现象、导体和绝缘体、电场、电流等)-电荷的基本单位(元电荷)-电流的概念和计算(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压和电阻(电压的概念和计算、电阻的概念和计算)-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6.热学基础-温度和热量(温度的概念和计量、热量的概念和计算)-热学性质(热膨胀、热传导、热对流、辐射等)-物质的内能和相变7.光学基础-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全反射等)-光的色散(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公式)8.声学基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振动和传播、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声的特性(共振、回声等)-声音的利用(声学原理在乐器、扩音器等方面的应用)以上仅为初中物理的大致知识点总结,具体内容还需根据不同教材的章节顺序和深度来确定。

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解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解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解析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解析在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重难点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本文将对初中物理课程的重难点进行解析。

一、重难点概述初中物理课程的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理解: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基础,对于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

2.原理掌握:物理原理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原理。

3.实验操作: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4.解决问题: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难点的解析与教学策略针对上述重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进行解析:1.概念理解:通过生动的实例、图片或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原理掌握:通过讲解、示例或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练习题或小实验,巩固对原理的掌握。

3.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4.解决问题: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决。

同时,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具体重难点的解析以下是初中物理课程中一些具体的重难点的解析:1.重力: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学生需要理解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方法以及重力与质量、高度的关系。

2.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学生需要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述、公式以及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传播速度、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散射等。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九年级物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九年级物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九年级物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众多初中九年级学生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生活。

而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也进入了新的教学阶段。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遇到许多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本文将从九年级物理教学的角度,分析物理学科中的重难点,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攻略,希望能够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物理学科的重难点1. 电学电学是九年级物理学科中的重点内容。

电学包含了很多的概念和定义,如电流、电势、电压、电阻等。

电学有许多的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流强度电流强度是电学中最基础的概念,是电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在学习电流强度时,很多同学会出现混淆电流强度和电流量的概念。

其实,电流强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断面的电荷量,而电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断面的电荷总量。

因此,对于电流强度和电流量的概念要清晰明了。

(2)电路图电路图是电学中最基础的工具之一,常常用来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向。

学习电路图时,很多同学会出现对电路图符号的混淆、电路分析的困难等问题。

因此,在学习电路图时,需要认真掌握电路图的基本符号、含义及构成要素,并且学会运用西安足球场来进行电路分析。

(3)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强度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学习欧姆定律时,很多同学会出现对公式的混淆、电路分析能力差等问题。

因此,在学习欧姆定律时,需要理清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

2. 光学光学是九年级物理学科中的难点内容,包括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

以下是光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理解光学的基础。

但是,在学习光的反射时,很多同学会出现不理解反射定律、不会求解反射角、混淆反射与折射等问题。

因此,在学习光的反射时,需要认真理解反射定律、熟练掌握反射角的求解方法,同时还要掌握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角的求解方法,以便于将反射和折射原理应用到实际中。

初中物理重难点归纳总结及方法技巧

初中物理重难点归纳总结及方法技巧

初中物理重难点归纳总结及方法技巧初中物理是一门很重要但也较为复杂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重难点。

下面是初中物理的重难点归纳总结以及应对方法和技巧。

一、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生需要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方向和大小等。

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和观察力的效果,理解力的概念和性质。

2.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需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的变化。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应对方法和技巧: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的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

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相互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观察物体之间的力和反力,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

二、压力1.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学生需要理解压力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面积下的压力变化,掌握压力的计算方法。

2.空气压力:空气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力。

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观察、模拟和计算,理解空气压力的概念和变化规律。

三、能量1.动能和势能:物体具有动能和势能,学生需要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概念。

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和计算,观察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过程,掌握能量的计算方法。

2.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观察和计算,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四、光学1.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反射和折射过程中会发生方向的改变。

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2.凸透镜和凹透镜:学生需要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和性质。

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方法。

3.光的色散:光经过棱镜等物质后会发生色散现象。

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理解光的色散原理和作用。

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剖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剖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剖析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课程重难点剖析在教育领域中,我们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本文将从初中物理课程的重难点出发,深入剖析,为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一、初中物理课程特点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从小学过渡到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主要特点如下:1.知识体系逐渐完善:初中物理课程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基础知识,为学生后续学习高中物理打下基础。

2.抽象程度提高:初中物理开始涉及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如速度、力、能量等,学生需要从具体现象中提炼出物理规律。

3.实验技能要求提高:初中物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实验成为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

二、重难点分析针对初中物理课程特点,我们可以将其重难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概念和原理的理解1.力学:力的概念、牛顿三定律、重力、摩擦力等;2.热学:温度、热量、内能、热传递等;3.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透镜等;4.电学: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等。

2. 公式和计算1.力学中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计算;2.热学中的热量计算、温度变化等;3.电学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计算、电功率等。

3.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1.力学实验:如测定物体的重力、测定摩擦力等;2.热学实验:如测定热传导系数、测定比热容等;3.光学实验:如测定透镜焦距、测定光的折射率等;4.电学实验:如测定电阻、测定电功率等。

三、教学策略和建议针对上述重难点,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教学策略和建议:1.强化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举例、动画、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2.加强公式和计算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3.注重实验教学:组织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4.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微小颗粒。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为负电荷。

3. 原子的核外结构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称为核子,围绕核子运动的电子称为核外电子,电子在原子核的外层云状分布。

4. 原子的量子结构原子的电子是按能级分布的,在不同的能级上有不同数量的电子。

5.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不同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而成的,根据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来排列。

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第二章: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光遇到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光线和反射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 光的折射光线由一种透明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和折射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折射定律。

3. 光的成像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物距等于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虚像;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透镜相反。

第三章:电磁学静电充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吸引,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可以通过摩擦、感应和接触等方式产生。

2.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质有关,可由欧姆定律来描述,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是指磁场中的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当导体与磁场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变化磁通量的速率成正比。

第四章:力学1.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是位移的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路图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论分析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理解电压越高越危险
2、电路的分类:通路、断路和短路
3、注意防雷及措施:安装避雷针
第八章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的认识和能量的转化
2、电能的单位
3、电能表的认识、用电能表测量电功、计算电费
二、电功率
1、电功和电功率的定义和区别
2、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3、温度计:
(1)原理:热胀冷缩
(2)结构和分类
(3)使用方法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定义
2、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吸热,温度不变
(2)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吸热,温度上升
3、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和凝固实验
1、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实验操作重点掌握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I=U/R
3、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
4、串联分压原理和并联分流原理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伏安法测电阻的含义和原理
颜料三原色:品红、黄、青
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
六、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特点和应用:
(1)热效应;烤箱、夜视仪
(2)穿透云雾能力强;遥感、遥控
2、紫外线特点和应用
(1)荧光效应;荧光屏,验钞机
(2)化学作用;杀菌消毒
(3)生理作用;补钙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五、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理解会举例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理解会举例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源: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2、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及现象:“影子”形成、三点一线、激光准直、日食和月食等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4、双耳效应和立体声(理解)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声音的大小):由物体振幅决定
3、音色(声音的音品):由材料、结构等决定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定义(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
2、噪声的等级(分贝dB)工作、学习和休息
3、噪声的来源与控制: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家庭电路的构成、元件作用和连接
2、保险装置(保险丝)的选择
3、试电笔的构造和使用
六、生活用电常识
1、安全用电常识
2、触电类型
第九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和磁体的定义
2、磁体的分类
3、磁极:N极和S极
4、磁极的相互作用:同名相斥、异名相吸
5、磁化
二、磁场
1、磁场的定义
2、磁场的基本性质
3、磁场的方向规定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的定义
2、汽化分类:蒸发和沸腾
(1)蒸发:定义,特点(吸热),影响因素
(2)沸腾:定义,特点(吸热),条件
3、液化的定义
4、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常温下压缩体积
5、特点:放热
6、汽化和液化实例
7、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定义、特点和举例
2、凝华定义、特点和举例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


知识点与重(粗体)难点(斜体)
备注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原理: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4、回声:原理、产生条件和简单计算
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1、途径一、耳朵接收(器官接收顺序)
2、途径二、骨传导(顺序)
3、耳聋的认识:神经性和非神经性耳聋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3、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4、作图
三、平面镜成像
1、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2、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3、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4、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一、电荷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正、负电荷;同种排斥,异种吸引
3、电荷量: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C)
4、原子的结构
5、导体和绝缘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成因:电荷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在电路中,从正极出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
3、电路的组成和分类
4、电学元件符号记忆
3、换向器的构造和作用
七、磁生电
1、电磁感应条件和定义
2、电磁感应
3、发电机的原理的构造、意义
4、交流电的认识和理解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电话的结构与原理。
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数字、模拟信号。
二、电磁波的海洋
1、电磁波的产生
2、电磁波的传播
3、电磁波的分类及其应用
三、广播、电
1、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原理:P=UI
2、实验的器材、电路图、操作步骤、数据记录和分析
3、用电能表和秒表测电功率:p=w/t
四、电与热
1、电流的热效应:电能生热
2、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I,R,t
3、焦耳定律Q=I2RT
4、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一、了解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二、了解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三、了解移动电话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1、眼睛原理:可调焦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凸透镜,视网膜=光屏
2、近视眼成因和校正:厚、前、凹透镜
3、远视眼成因的校正:薄、后、凸透镜
4、眼镜度数计算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目镜:放大镜;物镜:投影仪
2、望远镜
目镜:放大镜;物镜:照相机
3、视角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1、定义:冷热程度
2、温度单位:摄氏度、华氏温度、热力学温度


知识点、重难点
备注
第六章电压电阻
一、电压
1、电压的作用
2、电压的单位
3、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串联:U=U1+U2+U3
2、并联:U=U1=U2=U3
三、电阻
1、电阻的定义:阻碍电流的大小
2、电阻的符号和单位:R,欧姆(Ω)
3、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四、变阻器
1、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2、结构示意图:

3、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4、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5、作用:
6、优缺点:
第七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4、磁感应线
5、地磁场
三、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3、安培定则
4、应用:电磁铁
四、电磁铁
1、定义
2、工作原理
3、优点
4、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五、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
1、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扬声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六、电动机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优点
2、名词:焦点、光心、主光轴、焦距
3、对光的作用:凸(会聚)凹(发散)
4、典型光路:三条典型光路绘图
二、生活中透镜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
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目的、器材、步骤、结论
2、成像结论:绘图+表格+记忆口诀
四、眼睛和眼镜
三、串联和并联
1、电路的分类
串联:首尾相连;并联:两端相连
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3、根据实物图绘制电路图
4、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的强弱
2、电流的表示和单位换算
3、电流表的使用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I=I1=I2=I3=…
2、并联:I=I1+I2+I3+…
八年级物理下册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四、光的折射
1、定义:
2、定律:(1)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不等;(2)光路可逆(3)疏入密,偏近法
3、特点及应用: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比实际位置“浅”,从水中看岸上物体比实际位置“高”
海市蜃楼
4、作图
五、光的色散
1、白光色散现象(颜色顺序)
2、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