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探求救国之路》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第三课探求救国之路

活动主题一:戊戌变法课时:一课时

课题戊戌变法年级六教材版本山东人民版

课程内容

屈辱与抗争3:它将引导学生去了解中国自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所遭受的屈辱和人民为此而进行的抗争,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意识。

教材分析

“戊戌变法”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个学习主题《探索救国之路》的第一个活动主题。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戊戌变法的资料,了解戊戌变法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梁启超、谭嗣同等爱国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之路所做的艰苦努力。增强爱国责任感,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课《血泪国耻》和《悲壮的抗争》对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国的史实有所了解,尤其两次鸦片战争签下的不平等条约,甲午海战签下的《中日马关条约》和与八国联军签下的《辛丑条约》激起了学生的无限愤慨,中国怎么办法?如何救中国?每个同学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学生的已学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课前让学生搜集救国之路,既是学生爱国的内驱力,又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要资料。

教学目标

1.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简单经过、结果,知道谭嗣同等人的基本情况。

2.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查阅历史资料,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交流、分析、整理的能力。

4.通过戊戌变法的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简单经过、结果,知道谭嗣同等人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

1.自主查阅历史资料,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交流、分析、整理。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简单经过、结果,知道谭嗣同等人的基本情况。使孩子们了解历史、分析历史。知道中国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之路所做的艰苦努力。

2.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懂得中国的救国道路是无数仁人志士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树立爱国主义理想,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教学策略与

方法

本课的学习侧重于学生的调查汇报和交流,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

1.影像资料辅助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调查,身边取材;

2.探究式学习和问题互动解决为主导;

3.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4.调查—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贯穿始终。

教学环境与

媒体

1.城市学生由于条件较好,家长重视,可以重点引导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上网收集资料、询问父母或图书馆借阅相关资料,或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

2.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制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到学校微机室或图书室查资料的方法来进行资料的收集。

3.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实物投影等媒体来完成。课堂中学生搜集的资料等可以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交流活动。教师补充的典型性资料、视频、图片等,可以做成课件在电脑、电视上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简单经过、结果,知道谭嗣同等人的基本情况。

教师准备:

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与课上汇报交流表等。

2.准备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背景资料,搜集图片、录像资料等,制作成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戊戌变法

一、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再一次以失败告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学生观看《马关条约》的签订(课件图片显示),思考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

师生交流:《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进程,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灭亡,中国人民更加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激起了爱国人士的反抗。

2.教师引导: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唤起了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段历史。(板书课题:探寻救国之路)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戊戌变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上节课学习的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为基础,回忆历史激发学生救国之情,为本课学习树立了感情基调。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又是本课学习“戊戌变法”引起的原因,实现一箭双雕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我学习,我知道”

1.教师引领:要全面地了解一件事情,必须把握事情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探究事情的几个方面: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

2.教师引领:要了解“戊戌变法”我们要了解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后汇报:“戊戌变法”时间、背景、人物、经过、结果等。

3.小组内根据刚才讨论的方法,交流搜集到的戊戌变法的有关资料。完成表格。(课件展示:前置性调查学习表)

“戊戌变法”前置性调查表

项目内容资料来源

时间

背景及原因

主要人物及

人物相关资料

变法内容

经过

结果

我的体会

4.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在小组内资料进行汇总,填写手中的汇总表格。

(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汇总表,组长和成员根据小组内成员搜集到的资料精心筛选汇总表格,完成表格的填写。)

5.小组汇报:

预设1:“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所以也称“百日维新”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称“戊戌变法”。

教师评价:一个戊戌变法的时间,你们就搜集了这样丰富详实的资料,既知道时间也知道为什么称“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的原因,真是细心啊!

预设2:我们小组搜集了“戊戌变法”的背景资料: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正是因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北京参加会试,他们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教师评价:同学们对“戊戌变法”的背景资料进行了汇报,看来《马关条约》的签订是重要原因。《马关条约》条约的内容还记的吗?(学生汇报《马关条约》内容。)

教师补充: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北京参加会试,他们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而公车又是举人参加考试的代称,所以历史上称这次活动为“公车上书”。(课件出示公车上书图片。)这就是“戊戌变法”的第二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

6.课堂小结:同学们,经过交流、汇报、分析,我们了解到了“戊戌变法”的时间和背景及原因。我们学会了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汇总资料的方法。变法是普遍爱国人士的心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内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懂得了要多方面搜集资料,细致分析取舍资料。以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为基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教育。】

活动二:了解戊戌变法内容,寻求失败原因

教师谈话:“戊戌变法”是在《马关条约》后,“公车上书”的巨大影响下,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小组内先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预设1:我们小组搜集了变法的内容,我们采用表格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示……(多媒体投影学生搜集的资料)

类别颁布的新法影响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

维新人士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

政权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废除科举,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

才,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教师评价:这个组的同学搜集的资料真全面,而且用表格的形式来呈现让我们一目了然。“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这几个方面。对变法的内容你有怎样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1:变法内容有利于我国的发展,是进步的。

预设2: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危害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预设3:,变法废除科举,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在京师设立大学堂,也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课件展示北京大学图片)

教师评价:同学们的体会很深刻,变法有利于我国的发展,是进步的。变法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如果变法能实施下去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教师过渡:变法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1:变法的结果是最终失败了。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亲政”,废除了变法的诏令。

预设2:变法失败,搜捕维新派,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害。

预设3:变法的失败是因为慈禧太后等顽固派拥有实权,而康有为、梁启超等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教师小结:“戊戌变法”失败了,失败是因为慈禧太后等顽固派拥有实权,而康有为、梁启超等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变法的失败告诉我们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内交流,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感受到变法的失败不仅是光绪帝的无能,更是改良的封建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道理。必须寻求更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活动三:“向变法勇士学习”

教师引导:“变法”失败了,参加变法的维新派人士选择了不同命运,你能根据查阅的资料谈一谈吗?

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1: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事先闻讯,逃到国外。

预设2:变法失败,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惨遭杀害。

教师补充:谭嗣同的有关资料。(课件出示)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汉族,湖南长沙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其候刑时,据说曾题诗“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学生阅读资料后谈体会。

预设1:谭嗣同在能够逃脱的情况下选择了为变法而死,体现了他变法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之心。

预设2: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为寻求救国之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富强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教师引导: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真正的英雄,让我们记住他们吧!

(课件展示:“戊戌六君子”图片及资料)

2.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想要表达的吗?

学生畅谈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为寻求救国之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正是无数爱国仁人志士的心声。让我们肩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设计意图:在了解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为寻求救国之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故事后,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解疑释疑,拓展升华。

1.教师引领:我们了解了“戊戌变法”的前因后果和变法的过程,你对本课还有那些疑问?

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质疑。

预设1:如果慈禧太后支持变法,变法能否成功?

预设2: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事先闻讯,逃到国外。他们是不是变法英雄?

师生交流共同解决。

教师引导:变法即使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变法也会失败。因为还有地主阶级的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没有群众的支持。康有为、梁启超事先闻讯,逃到国外。他们仍然是变法英雄。因为他们有一颗爱国之心,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养成问问题的习惯。通过质疑、解疑,树立正确的、辨证的看问题能力。】

五、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

1.教师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颇丰吧!请把你的收获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一下吧!

小组交流,教师倾听学生的想法,适时给予肯定、引导。

2.教师归纳总结:“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勇于牺牲的精神必将激励我们一代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

3.作业:课下,把“戊戌变法”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多元评价激起学生的实践热情,拓展练习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理论转化为实践。】

板书设计:

3.探索救国之路

原因: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康有为、梁启超等会试举人的不满。

公车上书:1300多名举人联合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经过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结果:1989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屠杀变法人士。变法失败。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点,更清晰的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反思:

一、本教案的亮点

1.注重课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整体把握教材,在“情境导入”环节中,我采用复习旧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协议内容入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人的屈辱和寻求救国道路的渴望。学生设身其中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了感情基调。

2.注重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本课的教学以已有前两课资料为基础,通过课前搜集“戊戌变法”的相关资料,填预习单整理资料。课堂上小组内汇总资料,取舍资料。对资料分析研究史实。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使德育目标真正达成。

3.注重人文教育,让情感教育贯穿课堂。本课从头到尾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情激情,以情感情,以情导行的设计思想,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全员互动提供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和空间等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达到了教材的设计目的。

二、存在的不足

1.在课前的调查活动中,有些学生可能受到条件的限制,无法收集到相关的资料。在交流时,就会受到限制。

2.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基本了解了戊戌变法的过程,当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不到位,例如:公车上书的原因,光绪帝为什么没有实权,变法失败的原因等问题,这些教师要利用已知的资料来给学生作进一步的解答才行。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

1.自主查阅历史资料,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交流、分析、整理。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简单经过、结果,知道谭嗣同等人的基本情况。使孩子们了解历史、分析历史。知道中国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之路所做的艰苦努力。

2.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懂得中国的救国道路是无数仁人志士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树立爱国主义理想,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四、使用建议

1.教师要注重课前学生的前置性调查表的利用,要放手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才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意义。

2.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感受与体会。

3.小组活动时,老师要巡视指导,认真聆听各小组的讨论交流,并适时的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附:调查表

“戊戌变法”前置性调查表

项目内容资料来源

时间

背景及原因

主要人物及

人物相关资料

变法内容

经过

结果

我的体会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 1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希望的关键时刻 高举民族救亡图存的旗帜 要求通过变法 发展资本主义 侃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面目实践和思想理论 不公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 主张衽君主立宪制 并在政治面目、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虽然未能生效 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 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 维新派通过组织学、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 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货观念 批封建群权和封建纲常伦理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维新派的推动下 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 而且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失败原因 1 客观上 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 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而以慈禧太后亩产的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却相当强大 新旧势力对比的差距预示着这场运动如履薄冰 难以取胜。 2 主观上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也是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 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二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在大声疾呼救亡图存 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 结果却是处处碰壁。第三 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了人民群众 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 因此 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 不但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 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 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 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而“戊戌六君子”的鲜血也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 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戊戌变法的意义有哪些

戊戌变法的意义有哪些 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中国邮政深远的意义,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戊戌变法的意义,欢迎大家阅读。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正规他说,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维新

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等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 戊戌变法的历史教训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百余年前的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首次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变革、因应现代化挑战的尝试。但这次措施并不“过激”的改革,却以流血的悲剧结束,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这次失败自有许多复杂深刻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文化传统的作用。 第一:落后就要挨打。这次维新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国际背景,而最直接的原因则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由于历史上日本长期学习中国文化,所以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一直视日本为“蕞尔岛国”、“东夷小国”。但在历时近十个月的甲午战争中,中国却惨败于向为国人小觑的日本,号称“东方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几十万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日军侵入中国本土,肆意烧杀掳掠,清政府最终签下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向敌乞和。这就足以证明当时中国有多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不挨打那才叫怪事。因此,戊戌变法给我们的一个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只有强大了,才没有谁敢欺负我们。中国才不会再出现戊戌变法的悲剧。 第二:要改革开放,不能闭关自守。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

关于戊戌变法的几点认识

关于戊戌变法的几点认识 19世纪90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从内部上讲,中国的封建王朝统治日趋腐化,封建经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逐渐解体,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受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在外部上讲,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发动侵略性的战争为主转化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进一步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西方的文化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日本的崛起以及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这些都使得我们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民族开始觉醒。站在时代浪潮上,一批仁人志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向光绪皇帝上书建议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以摆脱清政府面临的内外危机,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获得更有利的环境。 面对这样一种内外形势,我们的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做了些什么呢?据我所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做了以下工作,推动戊戌变法的进行。在维新思想的宣传方面,维新派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这其中既有:康有为多次向当时的光绪皇帝上书,使自己的维新思想得到光绪帝的认同;维新派还通过著书立说这一手段宣传维新思想,比较著名的著作有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以及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康有为介绍外国的一些变法的经验教训,如《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创办一些学会,如强学会,南国会等;另外维新派还设立了学堂,创办了报刊《时务报》和《国闻报》、《湘报》。在政治方面,改革原有的行政机构,裁撤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另外还取消了原有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地位。在经济方面,则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洋务派的做法,既鼓励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民族企业的发展,独立设立农工商局与铁路局,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提倡开办实业,鼓励发明创造等;在军事方面,维新派推动实行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另外还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维新派通过这些措施,使得资产阶级享受到了一定的政治权利,促进了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维新派推动实行的戊戌变法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们仍然有一个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即戊戌变法的真正领导者到底是谁?我们传统的教科书上说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那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有关的专家学者进过研究发现,康有为向光绪皇帝的奏折很大一部分是由光绪帝身边的帝党所上传至皇帝,皇帝的倾向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身边的帝党(以翁同龢为代表)的左右的,所以我们课本上所阐述的观点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我们不能一味的迷信课本上的观点,我们的官方与学术界也应该慎重对待这个问题,不要把一些尚无定论的观点搬入课本,影响学生的思想。既然戊戌变法的领导者问题都未解决好,那我们就应该避开片面的讲以某个人为代表进行分析戊戌变法。进而以一个群体为代表进行分析,进行研究,以更好的寻求历史的真相。综合上述,我们只能说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一个群体—维新派! 维新派推动的戊戌变法在光绪帝的支持下风风火火地开展着,各种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诏书从京师发往各地,各地在对执行诏书的各有各的想法,阳奉阴违的现象随处可见,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些诏书所涉及的方面也已经触动了原有的地主阶级的利益,最终戊戌变法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结束了,一场曾经影响重大的维新运动落下了帷幕,为此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改革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在参考了有关的史料后,我发现我们当时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诏书的执行上,当时的光绪帝及维新派都持有一日即成的心态,过快得实行

戊戌变法教案

第6课戊戌变法(定稿) 主备人:代明月 参备人:王华成、周梦宇、李娇娇、何英 课标内容1、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课文,利用课文图片、材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 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百日维新的内容及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 认识到资产阶级维新派既具有进步性又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由此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辩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历史,了解到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 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的艰难历程。 (2)就百日维新一事,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失败的理 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解决历史问题。 (3)就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是学生学会在共同探 讨和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 危亡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争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 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不断追求真理的优秀品德。 (3)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和破坏,加深对改 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及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运用课文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活动入手,结合问题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 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维新变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意义,先让学生结合戊戌变法的内容,讨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教师再加以引导,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探究法、提问启发法 板书设计 1、维新变法拉开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 2、维新变法的发展:维新政治团体形成积极、极其机关报------强学会、《中外纪闻》 3、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百日维新) 4、维新变法运动的结果:戊戌政变1898年9月

戊戌变法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戊戌变法在历史上的什么作用? 答: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关,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说明在政治方面他们希望在中国有一个即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又可以发展资本主义的政府法令。同时,任用维新人士,为民族资产阶级提供参与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给民族资本主义以适当的发展机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冲击了封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管理方法,增强军事力量以挽救危亡。 总之,变法法令的颁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因此,这次变法,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爱国知识分子的传播奠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戊戌变法在历史上的什么作用? 答: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关,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说明在政治方面他们希望在中国有一个即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又可以发展资本主义的政府法令。同时,任用维新人士,为民族资产阶级提供参与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给民族资本主义以适当的发展机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冲击了封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管理方法,增强军事力量以挽救危亡。 总之,变法法令的颁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因此,这次变法,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爱国知识分子的传播奠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改良还是革命--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

改良还是革命--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 作者:吴雁南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1715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11日 长期以来,戊戌维新,在大中小学的教材中皆被称为改良主义运动;近年在一些论著中,提法虽稍有改变,但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尚未论定。以笔者所见,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变革社会制度的运动,是一场革命。 一 关于革命的含义,人们的理解多有分歧。就新中国成立后理论界所称的“革命”而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以推翻和改造封建王朝为主旨的农民运动,称为“农民革命”。(二)对于通过和平方法实行社会变革的运动,亦可称做“革命”,如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等等。(三)以暴力为手段进行社会制度变革的运动称为革命。在一些同志心目中,所谓革命,必须同时具备暴力与变革制度两个内容,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他们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革命,言外之意,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无革命可言。三种说法,均有经典根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地说,人们常常把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称做革命。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现存的生产关系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就要求通过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及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代之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衡量社会变革是不是革命,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以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制度。这种社会革命可以是暴力斗争,也可以是和平手段。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就是和平的方法。事实上,社会革命可以采用和平手段,不能把暴力斗争视作唯一手段。当然,我国用和平手段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结果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但不论是采用暴力斗争,或是和平的方法,都只是方法问题,并不决定其是否为社会革命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现在进行的改革,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因此,人们常说,改革是一场革命。甚至对改造自然的重大变革,人们亦称之为革命,如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等等。可见,革命一词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本人主张将变革社会制度的运动称之为革命,是从实质而言,倾向于就广义而言的。 二 戊戌维新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变革社会制度的运动,而且是近百年来一系列改造和变革社会的伟大开端。戊戌维新同以往自发的农民运动不同,它是奠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上,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代表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改革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的紧迫感、责任感,催促着一切爱国的中国人、社会集团、社会阶级和阶层,

戊戌变法对近代中国影响

戊戌变法对近代中国影响 作者:李琳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第一,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和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 第二,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政变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 第三,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1)、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不变没有出路,变是古今通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 (2)、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政治的权利,但是不敢讲“民主”,不肯承认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戊戌维新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发展起来了。 (3)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戊戌维新失败后,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的西方学说被译介到中国,中国的思想界更为活跃。 第四,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戊戌维新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说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这些,都开启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河。所以,严格地说,中国现代的新文化运动是从戊戌时期开始的。 第五,它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更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第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虽然历时短暂,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其失败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戊戌变法运动历史回顾

戊戌变法运动历史回顾 作者:苏沛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884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1日 清末戊戌维新运动,如果以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光绪皇帝书为起点,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终点,前后经历十年左右时间。接踵而起的是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每一次革命的规模都比上一次壮阔,提出和解决的问题都比上一次深刻,都更加接近中国的实际,取得了更大的胜利。人们的认识在斗争中一步一步地提高了,因而事后来看以往的政治斗争运动。难免把它的缺点看得多一些,把它的成就看得少一些,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多年来有些著作在评价戊戌维新运动的时候,往往对它在中国近代所起的积极作用估计不足。有鉴于此,笔者不顾浅学,谨抒己见,以就教于博学。 一、继承和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戊戌变法运动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出现的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七十年代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冯桂芬、郑观应、马建中等人。冯桂芬的《校□庐抗议》,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马建中的《适可斋记言记行》,是其代表著作。维新派所提出的许多政治主张,在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到踪迹。例如,设立议院的主张,就可以在《盛世危言》中找到。维新派的说法是:“今吾国有四万万之民众,大地莫多焉,而不开国会,虽有四万万人,而不预政事,视国事如秦越,是有民众而弃之。”(《请君臣合治满汉不分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Ⅱ(以下凡引自《戊戌变法》者均简称“资”),第238页)“设议院以通下情也。……人皆来自四方,故疾苦无不上闻;政皆出于一堂,故德意无不下达。”(《上清帝第四书》资Ⅱ,第176页。)《盛世危言》中的说法则是:“故欲行公法莫要于张国势,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为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资I,第57页。)两者相比较,不仅主张一致,连申述的理由也基本相同。又如,维新派认为变法必须从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入手。梁启超说:“今言变法必自求才始,求才必自兴学始。”(《蒙学报演义报合叙》资Ⅳ,第539页。)而《盛世危言》中说:“学校者,人才所由此;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资I,第49页。)两者的观点和逻辑也是一致的。更值得注意的是,维新派在批判洋务派时,曾提出一个著名的体用不可分割、向西方学习必须兼学其体用的观点。这是两派在展开激烈的论战中一个交锋的观点。可是在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著作中也已提出过了。《盛世危言》初刊自序中说:“善夫张靖达公云:‘西人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国,然其驯致富强亦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链条上的两个相连的环节。当今,有的论者认为,两者都“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有的论者则“不认为有理由按照‘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的线索来论述这个时期的历史的进步潮流”。关于戊戌变法的进步性,现在不承认者希罕了。争论的焦点在洋务运动上。后者基于认为“洋务运动是反动的”,不仅不认为有理由把洋务运动放在历史的进步潮流里,而且竭力否认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之间的联系,生怕因两者的某种联系而给洋务运动带来某种进步性。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之间究竟有无联系?如果有,有什么联系?两者间是否截然对立?这些问题有必要重新提出来,并进行研究。 一 戊戌变法是怎样发生的?现在仍然流行的说法是:“甲午战争是戊戌变法的原动力”。许多著作和论文在论述戊戌变法产生的原因时,只从中日甲午战后开始,认为甲午一役,中国惨败,丧师辱国,割地赔款,才“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因而奋起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也有的提到甲午战前,说“戊戌变法是甲午前三十年中社会政治发展的结果”,但在他们看来,戊戌变法是作为洋务运动的对立物而出现的。持此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当洋务运动压制中国资本主义,而以富强自夸时,微弱的代表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经济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开始破产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完全破产后,终至酝酿为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只是以自己的“完全破产”才证明戊戌变法出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但是,不承认戊戌变法是之前几十年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不承认洋务运动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物质的思想的条件,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首先,戊戌变法的发生是以洋务运动的经济成就为物质条件的,是以洋务运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民族资本为社会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4页。)在昔日的戊戌变法研究中,很少有人把戊戌变法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而多从战争和政治斗争说其起因。有的虽然注意到从经济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但止于甲午战争后,他们把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限于甲午战后发展起来的民族资本,割断它与甲午以前中国近代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须知,甲午战后的民族资本,正是在甲午战前中国近代工业和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终能改变封建生产关系,造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近代生产力,在中国正是由洋务运动从外国资本主义世界引进机器开始的。中国近代工业和交换是在洋务运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 一.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历史背景的异同 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日本迅速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国迅速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决定两国不同发展命运的原因很多,我来简析中日两国历史背承的异同。 在商品经济和贤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方面,两国有近似的背景。日本在19世纪中叶,商品经济已经渗入到农村,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受到破坏。以丝织业和棉织业为代表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商业资本的崛起促进了国内境一市场的逐渐形成。中国自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就在理慢发展。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也不亚于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在沿海地区也比较发达。但是相对来说,中国是个大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内地与沿海差距很大,所以国内统一市场、商品经济及贤本主义因素的发展等方面,从总体上说又落后于日本。在改革发生前,两国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都是封建落后的国家。但是.中日两国的封建制又存在着较大差异。从经济基础看,中国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与日本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虽然都是封建制的基础.但中国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就缓解了很多矛盾,使得商人和高利贷者可以通过购买土地而转化为地主.从而形成了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在经济上的结合,地主土地所有制越来越巩固。而日本的领主土地所有制禁止土地买卖。新兴地主所获得的土地是非法的。这种僵化的土地私有制经不起商品经济的冲击,建立在它之上的幕藩领主阶级的统治自然也容易发生动摇。 从制度方面来看,中日两国的封建政治制度也有很大差异。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而在日本幕藩体制中,藩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地方大名在自己的藩内拥有军事、行政、税收等大权,这就为反对幕府提供了条件。地方拥有威胁中央的这些权力在中国自宋代以来就被禁止,明清时期在制度上更加完善。所以维新派根本没有条件像日本那样进行一场倒幕运动。日本的天皇与中国的皇帝也完全不同。幕府时代的天皇只是形式上的君主.实权在将军手中。而倒幕派恰恰利用了天皇的名义为自己的夺权活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以天皇的名义动员和团结各种反对势力,井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政权推行改革。在中国,皇帝是拥有绝对统治权力的,是全国唯一的最高政治权威。在中国不存在可以对皇帝的统治地位进行公开挑战的其他权威。中国皇帝不仅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而且还有君权神投的光环,其统治地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戊戌变法时期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又是一个冥顽不化、凶狠异常的专制主义者,中国维新派比日本革新势力面临的阻力要大的多。 另外,中国的科举制对巩固封建统治也起到一定作用。科举制不计门第,可以把各地区、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吸引到统治阶级的队伍中来.这就不断扩大了政权的阶级基础,也不断调整着官僚队伍,使其增强活力。而日本的将军、大名、武士都是世袭的。门第较低而富有才干的中下级武士根本没有获得较高职务的机会,因此他们中的那些具有新思想的人成为反幕府的中坚力量。 除以上所述内部原因外,中日两固当时所处的外部历史条件也有同有异。相同的是两国都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都已签订了内容相似的不平等条约,都有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但是,中国市场、资源的吸引力远非日本能够相比。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争夺,以及中国的反侵略斗争大大牵制了西方列强在东方的殖民势力。尤其是英国,它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中国,连续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又同清政府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样才把打开日本大门的机会“让”给了美国。这种状态在客观上减轻了列强对日本的懂略和干涉.给了日本一个极其必要的喘息机舍,使它得以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如果把辛亥革命和倒幕运动相比较的话,两者在推翻旧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权这个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但两者所面临的敌人却有所不同。日本的倒幕派只面对幕府一个对手,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除了清政府一个敌人外,还有帝国主义的干涉。 二.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比较表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比较简表

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变法的另一面 —意义与教训 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以人而论,帝后王公,枢臣督抚,维新志士,悉破卷入,浩浩荡荡一百零三日,亦如昙花一现。除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以外大都被废除,维新志士和参与或同情变法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革职,或遭放逐,流亡异土。戊戌变法虽宣告失败,但其对中国后期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后人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探索共和的路上更加通畅。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加剧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来发展资本主义,使我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在变法中所展现出来的强大的爱国精神和戊戌六君子所带来的英勇就义为革命现身的戊戌精神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使不少仍对满清政府抱有希望的文人将臣转化为革命党人,促进后来辛亥革命的发展。 二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突破了以往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都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虽未能进行有效的改革但仍对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冲击。这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慈禧的清末改革。 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从而把人们从坚固的封建堡垒中解放出来,使民主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日益解放,使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就是在维新运动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等都已经开始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革命等相继而生,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命运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 四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俗习惯上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这些主张使妇女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封建的束缚。 戊戌变法影响深远但其遭到了无法避免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即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他们主张君主立宪却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制度,痛恨皇权专制制度,却仍感激皇恩浩荡。维新派指望光绪可以用铁腕为变法扫清障碍,可怜这位傀儡帝王有名无实,给予不了他们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其次,他们惧怕亡国灭种,却不敢将矛头指向列强,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幻想西方列强能够帮助自己变法维新。再次,他们无权无能,却又对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革命热情既恐慌又愤恨,甚至说康有为反复提醒光绪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不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改革必然会以失败告终。短史记作者也曾提到,甲午之后,似张之洞这般较透彻时局之辈多因“中国民智未开,既不足与陈高深之义,君权太重,更不能容无忌讳之言”而退居一侧坐观形式,结果使仅“窃东洋之皮毛”的康有为之辈成了变法旗手。这也是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的一个原因,错误的领导班子。 直接原因还有以下几点。其一,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就在以西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手中。其二,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宣传方式也较为激进,包括像《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托古改制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其三,变法措施过于激进,操之过急必然会导致失之过重。其四,变法手段过

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戊戌变法对当今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学院:

摘要:1989年的9月28号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又一次拯救中国的行动失败了,戊戌变法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民族独立,祖国富强,而发动的资产阶级改良政治运动。这场变法是我国一场牵扯范围广,影响深的政治运动,更是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主要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四个大方面进行改良。这四个方面改良都是有利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正处在年幼的资本主义经济又重大的推动作用,不过,最重要的是是它的思想启蒙做样,将在我们的历史上是重要一笔,那份杀生成仁的勇气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戊戌变法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尝试,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对中国近代群众思想有着启蒙意义,它将西方科学思想带入中国,同时他的失败也对中国当今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戊戌变法内容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顽固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摘自百度百科) 戊戌变法对当今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它这一事件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当今的人们去借鉴和学习,同时我们也要对它失败的地方引以为戒。在戊戌变法成功的一面,它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改革了社会风气,它倡议中国要开眼看世界,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多个方面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改变中国自身的落后状态。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面对当今国际局势的变幻莫测,我们应该从一百多年前的那场变革中认识到,固步自封是无法在国际社会中长久立足的,我们应当紧跟世界的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和防范世界当今世界各国所遇到的问题,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唯有不断变革创新,才能不被世界所淘汰。

戊戌变法的结果怎么样 戊戌变法的影响有哪些

戊戌变法的结果怎么样戊戌变法的影响有哪些戊戌变法是哪一年 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这次变法颁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法令,在这次变法中变法诏令几乎是每隔几天就颁布一个,让人目不暇接,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法遭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阻挠,最终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是哪一年?这一年是1898年。 戊戌变法是哪一年?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这一年之前,帝国主义列强 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列强的瓜分狂潮和国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浪潮之中,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因此这促使清政府的统治者想要进行变革,而国内资产阶级队伍也已经初具规模,于是在许多资产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的要求之下,变法很快拉开了序幕。1895年4月,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戊戌变法的结果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在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之间进行的一场由上而 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这场改良运动中中国的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场运动中短短的103天的时间内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派颁布了大量的改革条令,但是戊戌变法的结果是失败的,这些改革条令并没有真正的实施。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变法一共维持了103天,所以历史上又称这次变法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各种改革措施无疑是触动了帝国主义还有封建势力的利益的,因此遭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反对,于是变法变得岌岌可危,维新派于是希望通过政变获得政权,保证新法的实施。 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找到袁世凯希望袁世凯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两天后,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报告了反对变法的荣禄。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发动政变,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谭嗣同拒绝逃走,与其他数十人被捕,最终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在9月28日在菜市口被处斩。史称“戊戌六君子”。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唯一在地方彻底实施变法的地方巡抚湖南巡抚陈宝箴被革职,且永不叙用。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 戊戌变法的影响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一场政治思想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对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记载戊戌变法相关资料书籍中,都介绍了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影响之一在于,它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戊戌变法在晚清社会爆发之后,它促进了近代中国新式文化的发展。 在戊戌变法的影响之下,国内出现了开办学校的热潮,在进步知识分子的倡导之下,报刊、新书等文化载体纷纷在晚清社会萌芽。戊戌变法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君子为了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虽然白话文运动在戊戌六君子的倡导下没有深入人心,但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白话文逐渐被更多人提倡。

论戊戌变法意义及失败原因

论戊戌变法意义及失败原因 摘要: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促使戊戌变法出现和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研究其意义与其失败的原因对于我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文献来谈论、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与失败原因,为今后中国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戊戌变法的含义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二、戊戌变法的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是由梁启超、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举办的。吸收西方的政治思想,主张实施君主立宪制,打破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其主要目的与洋务派相一致:维护社会秩序,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戊戌变法中推行的政治措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政治的发展,推动了我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方面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我国近代各个方面的发展,对外国列强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同时戊戌变法是在我国危急存亡之际提出,打着救亡图存的旗帜推行,激发了广大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到救国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3、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变法中“废八股”、创立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举措宣传了民主思想,让广大青年改变以往封建落后的思想,去追寻更为先进的思想文化,推动了我国民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维新派所宣传的西方近代教育制度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我国近代教育制度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给作用。戊戌变法失败后,更加激发广大青年去寻找更加有效的思想救国的热情,推动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出现,对我国近代发展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4、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戊戌变法中“倡导开办实业”、“改革财政”等措施适应了我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维新派自身存在局限性 维新派主要是社会资产阶级组成,但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够强大,就导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比较

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比较 相同点: 1.社会背景:都是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内容:都向西方学习,涉及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3.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4结果:都失败了,但都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 1.社会背景: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戊戌变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 2.性质: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革。 3.目的: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戊戌变法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4.主张:洋务运动只学科学技术,自强、求富;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5.影响:洋务运动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1.背景相同 (1)国际:都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2)国内: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加剧。 2.性质(方式)不同: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革;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领导阶级 (1)相同:都是资产阶级。 (2)不同: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4.主张(目的) (1)相同:都要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不同: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 5.结果相同: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6.意义 (1)相同: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不同: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章 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内容提要 本章是学习宪法的入门钥匙,包括三节内容,分别分析了宪法的概念、揭示了宪法的性质、总结了宪法的特点。正确理解宪法的概念是学习宪法的前提;把握宪法的性质,领悟“宪法是什么”是学好宪法、树立宪法至上观念的理论支撑;熟悉宪法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认识它与普通法的区别,特别是认识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有助于廓清一些错误观念,摆正宪法的位置。本章的难点是第一节,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词义 (一)国外的宪法词义及其演变 国外“宪法”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意为组织、建立、构造等。亚里士多德曾经将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法律分为宪法和普通法,宪法是有关城邦组织和权限的法律,实际上是关于城邦政体的法律规定,其中含有当今组织法的因素。古代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皇帝的各种建制和皇帝所颁布的“诏令”、“谕旨”、“敕令”之类的文件,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欧洲封建时代,用它来表示日常立法中对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的确立,有组织之意。有时也用“宪法”来表示教会和封建主的特权及其与国家的关系的法律。如12世纪英王亨利二世曾用枟克拉伦登宪法枠(ConstitutionsofClarendon)来规定英王与教士的关系。英国从中世纪以后,建立了代议制度,确立了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和立法的原则,英国人把这种代议制度称为本国特有的“Constitution”。这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宪法性法律,但它是不成文宪法。后来随着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代议制度普及欧美诸国,人们

4宪法学教程 视为专指确立国家机构的组织原理以及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根本法。 (二)中国的宪法词义及其演变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宪”与“法”同义,另外,还大量使用了“宪法”、“宪令”、“宪典”、“宪纲”、“宪章”、“宪则”等词语。从语言学角度考查,当时“宪”的用法有两种: 一为名词,指法度、法令、典章等,而且多半含有刑法的意思。因为中国古代民商法不发达,“诸法合体,以刑为主”。如:枟尚书枠中的“鉴于先王成宪”;枟史记?屈原列传枠中的“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枟汉书?萧望之传枠中的“作宪垂法,为无穷之规”;枟国语?晋语枠中的“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以及枟管子?立政枠中的“正月之朔,百官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宪既布,有不行宪者,谓之不从令,罪死不赦”等。 二为动词,即公布、宣传、遵守、实施法律的意思。如枟周礼枠一书的枟秋官?小司寇枠中的“宪刑禁”,“宪刑禁”就是公布刑法;枟南齐书?沈仲传枠中的“中丞案裁之职,被宪者多结怨”,其“宪”意为“法律制裁”。枟康熙字典枠解释“宪”之繁体“憲”云:“悬法示人曰憲,从害省,从心从目,观于法象,使人晓然,知不善之害,接于目,怵于心,凛乎不可犯也。” 19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提出立宪与实行议院政治的主张,他在枟盛世危言枠一书中,首次使用“宪法”一词,要求清廷“立宪法”,“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1898年戊戌变法时,有的维新派人士也要求清廷制定宪法,实行立宪政治。1908年清政府为了敷衍民意,颁布了枟钦定宪法大纲枠。从此,“宪法”在中国成为了特定的法律用语。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其政治、文化与中国有着深远的亲缘关系。日文的当用汉字里,一直保留着“憲”字。日本古代之“宪”原指一般的法令、制度、训诫,18世纪德川时代的枟宪法部类枠、枟宪法类集枠,都是一般法规的汇编。著名的圣德太子的枟宪法十七条枠,规定的是关于政治、道德的训诫。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时期,随着西方立宪政治概念的传入,才有相当于欧美Constitution的概念出现,但名称很不统一,或称“建国法”,或称“政治法规”,或称“国宪”,或称“根本律法”。明治15年(1882年)伊藤博文出使欧洲,调查各种实行立宪政治情况后,正式使用了“宪法”一词。明治22年(1889年)颁布了枟大日本帝国宪法枠。从此,“宪法”在日本就成为国家根本法的专用词语。 总之,“宪法”一词,无论中外,古已有之,但都不是在国家根本法这种意义上来使用,而仅仅是指一般的法律。所不同的是在西方宪法被视为与普通法不同的组织法,在中国则没有这种区别。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概念,正是在这种与普通法律不同的意义上发展起来的,并用“宪法”这个符号来表示这种法律现象,且其内容与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