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流水灯控制系统

八路流水灯控制系统
八路流水灯控制系统

1前言

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通常只介绍单元电路的设计、集成芯片的特性、功能等,而一个实用的电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因此,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系统总体电路的设计,还要考虑系统各部分电路的选择、设计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各种通用和专用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大量涌现,所以在电子系统的方案框图确定后,除少数电子电路的参数需要设计计算外,大部分只需根据电子系统框图各部分要求正确选用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的芯片。

常用电子系统设计通常包括:选择总体方案框图、单元电路设计与选择、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单元电路之间的连接、对电子系统进行电路搭试、对方案及单元电路参数进行修改、绘制总体电路,最后写出设计报告。

复杂的设计课题,通常需要对设计要求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通过收集和查阅资料,在已学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构思,从而提出实现设计要求的可能方案,并画出相应的框图。实现同一个设计要求的方案不止一个,这时就应对每一个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找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关键部分电路的可行性应在原理上要可行,而后需进行电路搭试,成功后才能确定电路的总体方案框图。电子课程设计是对以前学科知识的综合,检验我们掌握电子学科理论知识的程度,也是学科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理论水平,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对于我们对电子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是有极大的激发作用,让同学们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及消化,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当今的社会里,彩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三花样彩灯控制器主要是通过电路产生有规律变化的脉冲信号来实现彩灯的各种变化。它的主要器件是寄存器。现如今寄存器是数字系统常见的重要部件,在计算机中广泛用于存放中间数据。本次实验由于触发器具有记忆的功能,将移位寄存器设计成彩灯控制电路。由于电路本身实用,如果再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直观地看到循环彩灯控制效果。如果稍微改动控制电路,就可以改变电路的不同工作状态,控制彩灯变幻出不同的闪烁效果。

通过这次设计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作风,为今后从事电路设计和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初步基础,检验我们的理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大家对电子方面的学习兴趣及自学能力,知道了自己在哪一方面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方向,使大家有质的提高。

1.1设计背景

以前过节的时候,班上开晚会,同学们都想用彩灯烘托一下节日气氛。通过两年来对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我们越发对彩灯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借这次学校安排我们的课程设计,我们决定亲手设计彩灯控制系统的程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自己在学校里面学过的东西应用于实际,不断深化自己在这方面的理解,并提高应用能力,使自己所学更有意义。

1.2实施计划

首先在图书馆查询资料,在网上收集相关论文,设计出彩灯控制系统的原理总图和单元电路图,再编写仿真软件,调试模块和软件,运行成功后做出电路板,加载程序,最后做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1.3必备条件

编辑说明书:Word2003

绘制原理电路:Protel、Proteus、Altium Designer

仿真:Proteus

PCB:Protel、Altium Designer

2总体方案设计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技术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知识,我主要提出了两种技术方案来实现系统功能。下面我将首先对这两种方案的组成框图和实现原理分别进行说明,并

分析比较它们的特点,然后阐述我最终选择方案的原因。

2.1设计方案

彩灯控制器大致可分为两种方案实现。一种是利用电子电路装置控制,另一种是采用单片机控制。

方案一: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介绍的彩灯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可以确定彩灯控制器应由振荡电路、计数/时序分配电路、移位位寄存器和彩灯显示五部分组成。其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彩灯循环控制器硬件框图

方案二:

本方案主要是通过对基于单片机的多控制、多闪烁方式的LED彩灯循环系统的设计,来达到本设计的要求。其硬件构成框图如图2.2所示,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电源)、按键控制电路、LED发光二极管和5V直流电源电路组成。

此设计方案中单片机的P0口接一按键控制电路,实现彩灯花型的切换功能;单片机的P0.1引脚接上一个按钮开关以实现对彩灯闪烁频率的控制,即实现了快中慢三种节拍实现花型的变换;单片机上的P1口接八路LED发光二极管组成彩灯电路,显示彩

灯循环情况。

图2.2 单片机彩灯循环控制系统硬件框图

2.2方案选择

结合设计任务书比较以上两种方案可知:利用电子电路装置控制,其电路不很复杂,制作相对较容易点,成本也相对较低,但可调性差,亮灯模式少而且样式单调,达不到设计任务要求或实现困难。采用单片机控制其优点是电路集成度高,工作原理简单,清晰明了,自定义编程,控制的图案花样多,移植性好等。

综上,显然方案二各方面优越于方案一,以及为了体现专业优势,本次设计采用第二种方案。

3单元模块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系统各单元模块的具体功能、电路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的联接关系;同时本节也会对相关电路中的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以及核心器件进行必要说明。

3.1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对于一个完整的电子设计来讲,首要问题就是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供电模块,电源电路的稳定可靠是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电子设备除用电池供电外,还采用市电(交流电网)供电。通过变压、整流、滤波和稳压后,得到稳定的直流电。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直流稳压电源为+5V。如下图3.1所示: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一般有3种制作形式,分别是分立元件构成的稳压电源、线性集成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下图稳压电源采用的是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构成的正5V直流电源。

图3.1 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电源电路图

AT89C52单片机的工作电压围:4.0V—5.5V,所以通常给单片机外接5V直流电源。

3.2单片机最小系统

要使单片机工作起来,最基本的电路的构成由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如下图3.2所示。

图3.2 单片机最小系统

时钟电路:本系统采用单片机部方式产生时钟信号,用于外接一个12MHz石英晶体振荡器和2个22pF微调电容,构成稳定的的自激振荡器,其发出的脉冲直接送入部的时钟电路。

图3.3 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确定单片机工作的起始状态,完成单片机的启动过程。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手动按键复位。本设计采用手动按键复位,该复位方式同样具有上电自动复位功能。电路如图3.4所示。

图3.4 复位电路

3.3 LED彩灯显示电路

LED彩灯显示电路(如图所示)实际上是由8个发光二极管和8个电阻构成的电路。发光二极管与电阻对应串联,然后接在与之相对应的P1口上。通过软件编程对P1口输出高低电平来实现不同的闪烁花型。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一般为1.7V以上,另外,其工作电流根据型号不同,一般为1mA到30mA,电阻选择围100欧姆~3千欧姆在此我们这里选用510欧姆的电阻。

图3.5 LED彩灯显示电路

3.4按键控制电路

按键控制电路(如图 3.6所示)是由2个按键开关构成的。他们分别接在单片机AT89C52的P0.0接口和P0.1口,S1接在P0.0,S2接在P0.1上。为了一对一的控制LED 灯的闪烁方式。当按下开关S1时,LED彩灯系统闪烁第一种彩灯花型。当再次按下开关S1时,LED灯系统闪烁第二种闪烁方式……。

当闭合S2时,彩灯闪烁节拍变快。

图3.6键盘控制电路

3.5串口电路

串口电路为单片提供与PC机连接端口,为单片机提供下载程序到单片机程序存储器中。串口原理图如图3.7所示。

串口也称串行通信接口,RS-232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由于其形状和

针脚数量的原因,其接头又被称为DB9接头。RS-232针脚定义:2 RXD ←Receive Data 接收数据、3 TXD →Transmit Data发送数据、5GND - System Ground 系统接地,一般就用到这几个引脚。

图3.7串口原理图

MAX232芯片是专门为电脑的RS-232标准串口设计的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使用+5v单电源供电。

MAX23部结构基本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电荷泵电路:由1、2、3、4、5、6脚和4只电容构成,功能是产生+12v 和-12v两个电源,提供给RS-232串口电平的需要。

第二部分是数据转换通道:由7、8、9、10、11、12、13、14脚构成两个数据通道,其中13脚(R1IN)、12脚(R1OUT)、11脚(T1IN)、14脚(T1OUT)为第一数据通道,8脚(R2IN)、9脚(R2OUT)、10脚(T2IN)、7脚(T2OUT)为第二数据通道。TTL/CMOS数据从T1IN、T2IN输入转换成RS-232数据从T1OUT、T2OUT送到电脑DP9插头;DP9插头的RS-232数据从R1IN、R2IN输入转换成TTL/CMOS数据后从R1OUT、R2OUT输出。

第三部分是供电:15脚DNG、16脚VCC(+5v)。

在此,本系统的硬件电路已经全部设计完毕。

4软件设计

单片机的应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上述硬件原理图搭建完成上电之后,我们还不能看到多控制、多闪烁方式的LED灯系统循环点亮的现象,我们还需要告诉单片机怎么样进行控制,即编写程序控制单片机管脚电平的高低变化,来实现发光二极管的明灭。软件编程是多控制、多闪烁方式的LED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本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我将阐述多控制、多闪烁方式的LED灯系统是如何实现8个LED灯的循环点亮,来介绍实现流水灯控制的软件编程方法。

C语言仿真如图4.1。详细C语言程序见附录。

图4.1 Keil μVision4调试

本设计使用的是2009年2月发布Keil μVision4软件来进行编程。Keil μVision4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将这些部份组合在一起。KeilμVision4引入灵活的窗口管理系统,使开发人员能够使用多台监视器,并提供了视觉上的表面对窗口位置的完全控制的任何地方。新的用户界面可以更好地利用屏幕空间和更有效地组织多个窗口,提供一个整洁,高效的环境来开发应用程序。新版本支持更多最新的ARM

芯片,还添加了一些其他新功能。主程序流程图如下图4.2所示。

图4.2 主程序流程图

本设计是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3种闪烁方式的变换。硬件电路如图附录1所示,八个发光二极管D1-D8分别接在单片机的P1.0-P1.7接口上,当给P1.0口输出“0”时,发光二极管点亮,当输出“1”时,发光二极管熄灭。同理,接在P1.1~P1.7口的其他7个LED的点亮和熄灭的方法同LED1。因此,要实现流水灯功能,我们只要将发光二极管LED1~LED8依次点亮、熄灭,8只LED灯便会一亮一暗的成流水灯了。在此我们还应注意一点,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以及单片机执行每条指令的时间很短,我们在控制二极管亮灭的时候应该延时一段时间,否则我们就看不到闪烁效果。

程序设计流程如图4.3。

图4.3 程序设计流程图

程序启动时跳转到键盘判断模块程序中,此程序里面包含S1的按键情况判断,循环检测直到有按键按下的时候,程序转去按键相对应的彩灯显示的花型模块,与此同时,当按键S2有闭合时,程序中调用延时程序程序时,给延时参数赋值上另一个值,是延时程序延时时间发生改变,以达到不同快慢节奏闪烁的彩灯。

5系统调试

5.1系统仿真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件中国。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虽然目前国推广刚起步,但已受到单片机爱好者、从事单片机教学的教师、致力于单片机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青睐。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即将增加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等多种编译器。

Proteus可仿真各种电路和IC,并支持单片机,元件库齐全,使用方便,是不可多得的专业的单片机软件仿真系统。本次实验我们采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电路图如图5.1所示。

图5.1 仿真电路图

5.2仿真调试

本系统的调试是把在Keil里面写好的程序通过编译不出现任何错误后将生成的后缀名为.HEX的文件加载到AT89C52单片机中。接下来我们将在Proteus软件进行软硬件结合的调试。

以下是Proteus仿真时的情况。

图5.2 程序仿真

6系统功能、指标参数

根据课程设计要求,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

彩灯需3种演示花型:

1、8路彩灯同时亮灭,此周期每次重复10次。

2、依次循环放光(每次只有一路亮,连续循环10次)。

3、8路彩灯每次4路亮,4路灭,且亮灭相间,交替亮灭,此周期每次重复10次。其它要求:

1、三种花型轮流显示,但显示的顺序可设置;

2、灯亮灭的时间间隔从25ms~2S可调。

下面是在实验室电路板实物上的调试结果,如表6.1所示。

表6.1测试结果及状态分析

经以上实验测试证实,能实现本设计系统要求的预期的功能。

7结论

本次课程设计对八路彩灯控制系统的运行成果感觉比较满意,它实现了我们要求达到的目标,比如能按一定时间进行彩灯变换。并且变换不是很单一,而且能变换闪烁频率。让身处其中的群众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但是在设计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控制开关电路无法控制3种输出模式;无法顺利实现频率的转换等等。电压控制不是很稳定,造成灯泡亮度不明显。这些都需要以后的工作当中需要注意并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地掌握了有关数电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通过查资料,思考,和同学一起讨论,找林老师解惑答疑,找出了解决办法。从中也充分暴露了我们所学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更具体地掌握了各种芯片的作用及连接方法,从中不断领悟、获取。在今后的社会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懈努力,遇到问题不能退缩,而是发现问题所在,然后逐一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往后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获得成功,得到社会和大家的认可。

基于plc控制的流水灯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基于plc控制的流水灯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胡进森 学号: 1002120121 班级: 10级电气工程(1)班 完成期限:2013年05月25日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2013年04月15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plc控制的流水灯课程设计 姓名:胡进森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0级电气工程一班 学号:10102120121 指导教师:张国栋李好丽 成绩: 时间:2013 年05 月20 日至2013 年05 月25 日

目录 摘要 (1) 1.绪论 (3) 1.1 引言 (3) 1.2 采用流水灯的意义和目的 (3) 1.3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3) 2. 流水灯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的介绍 (4) 2.1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历史 (4) 2.1.1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4) 2.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5) 2.1.3 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5) 2.2三菱FX系列PLC计数器(C) (9) 2.2.1内部计数器 (9) 2.2.2高速计数器(C235~C255) (9) 2.3三菱FX系列PLC定时器(T) (10) 2.3.1 通用定时器 (10) 2.3.2 积算定时器 (10) 2.4三菱FX系列辅助继电器(M) (10) 2.4.1通用辅助继电器(M0~M499) (11) 2.4.2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M500~M3071) (11) 2.4.3特殊辅助继电器 (11) 2.5三菱FX系列PLC输出继电器(Y) (11) 2.6三菱FX系列PLC输入继电器(X) (12) 3. 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设计 (12) 3.1控制系统I/O点及地址分配 (12) 3.2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 (12) 3.3时序图 (13) 3.4梯形图 (13) 3.5指令表 (15) 4.系统调试 (16) 5.设计总结 (19) 6.参考文献 (21)

根据DSP的流水灯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基于DSP的流水灯系统设计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7年1月13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1) 第一章TMS320VC5416芯片 (1) 1.1 TMS320VC5416芯片特点 (2) 1.中央处理单元 (2) 2.存储器 (3) 3.数据寻址 (3) 4.程序存储器寻址 (3) 5.中断 (3) 6.流水线 (3) 7.运算速度 (3) 8.低功耗方式 (3) 9.片上的外设 (4) 10.JTAG扫描逻辑电路 (4) 1.2 TMS320VC5416的指令集 (4) 1.算术指令 (4) 2.逻辑指令 (4) 3.程序控制指令 (5) 4.读取和存储指令 (5) 第二章硬件设计 (5) 2.1 整体框图 (5) 2.2 电源电路 (6) 2.3 存储电路 (6) 2.4 时钟电路 (7) 2.5 复位电路 (7) 2.6 JTAG电路 (8) 2.7 键盘电路 (8) 2.8 显示模块 (9) 第三章软件设计 (9) 1.1设计流程 (10) 1.2软件设计步骤 (10) 3.2.1 进入CCS (10) 3.2.2 新建一个项目 (10) 3.2.3 新建一个源文件 (10) 3.2.4 在项目中添加源文件 (11) 3.2.5 程序代码 (11) 1.初始化程序 (11) 2.主函数程序: (12) 3.向量文件 (13) 4.MEMORY程序 (15) 3.2.6对项目进行编译和链接 (15) 3.2.7装载可执行文件 (15) 3.2.8运行程序并查看结果: (16) 设计心得及体会 (16)

八路韵乐调音台使用图解

调音台使用详解 当最初接触调音台的时候,很容易会被它面板上花花绿绿、数目众多的旋钮和推杆唬住。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左边的面板。实际上,左边每一路的推杆和旋钮的意义都是一样的。所以你只需要集中精力了解一个通道的操作方法就可以通盘掌握。较少路数的调音台有4路和8路的输入控制,而路数最多的有96路甚至更多的。这个调音台有8路输入控制,我们只取其中一个来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1.MIC:麦克风输入接口 麦克风输入经由XLR 母座,可接受平衡式或非平衡式低电平讯号,使用专业动圈式、电容式或丝带式低阻抗麦克风,如果使用非平衡式麦克风需要尽量使用愈短愈好的麦克风线,以避免电波噪音的干扰。 2.LINE:高电平输入接口 高电平输入通常经由TRS 14 立体Phone Jack 或TRS 14 Mono Phone Jack 送入,麦克风音源以外的讯号都可经由高电平输入至混音机,立体Phone Jack 的输入是平衡式的,相同于XLR 的方式,但是如果一定要用非平衡式器材时,可用Mono Phone Jack ,其接线不能太长(4.5m 以内)。 3.LINE -20DB:衰减20 分贝按键 按下此键可以对输入电平衰减20 分贝。一般在环境噪音较大,设备电平噪音较大或电平过高的时候使用该按键。使用该键将对音频输入信号的所有频率进行衰减,以达到将音量较小的杂音或电噪音过滤掉的目的。有时会出现输入电平信号过高的现象,如不进行衰减,则衰减器的控制范围就会大大降低,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滑动,造成对音量输出控制很难操作。此时应按下此键,以增大衰减器的有效控制范围。 4.PEAK:峰值指示灯 Peak 灯亮时,警告使用者输入信道内的讯号过强。发现Peak 灯亮时,并且任由这种情况持续的话,调音台会启动自我保护功能,切断音源输出。所以,此时应调整输入音量大小,否则,调音台的音频输出将被自动切断。可使用的控制包括:Line -20 DB、减小Gain、拉低衰减器,一般以减小Gain为宜。 5.GAIN:增益旋钮 它是用来调节输入信号电平大小的。输入的信号以多大的电平来输出是由该旋钮和该输入单元的推子共同决定的。显然,旋钮顺时针方向角度越大、推子越高,输入信号的输出电平的提升就越大,或者说该路输入的音频信号在输出中的响度就越大。增益范围为20 分贝到60 分贝。值得注意的是,增益太高会使声道负荷过载,导致声音失真;太低则背景噪音明显,可能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讯号电平提供混音输出。使用高电平输入时要将增益转小。增益旋钮是作为声音输入调音台的关口,调整适当,即可保证调音台下一级的处理电路能接收到充分且“干净”的信号。 6.HIGH、MIDDLE、LOW:三段均衡器旋钮 High、Middle、Low 分别可以对高频、中频、低频进行增强或衰减,控制范围为正负15 分贝。中频控制收人声时尤其有用,可以非常准确地修饰演出者的声音。 低音:20 Hz ~500 Hz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音:500 Hz ~ 2 KHz 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高音:2 KHz ~8 KHz 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使齿音加重、音色发毛。 7.MONITOR:总监听音量旋钮 调节该通路在监听线路中的音量大小。如不使用额外接入调音台的总监听设备,则此旋钮可置于0 处。 8.EFFECT:输出至效果器旋钮 调节该旋钮决定该路输出至效果器的电平大小。如不使用外接的效果器,则此旋钮可置于0 处。 9.PANPOT 声像旋钮 它用来调整该通道信号在左右声道之间的立体声位置。调节范围左声道 5 ~右声道 5 ,如不需要

百灵达调音台使用图解说明

百灵达调音台使用图解说明 调音台中文说明书/中文图解/中文使用手册 1.XRL: 卡侬话筒输入口,可以同时接2支话 筒。 2.Line in: 单通道线性输入口,用来连接乐器或 其他外设。 3.Gain: 对应以上输入口的增益旋钮。 4.EQ:(居中) 3段EQ(均衡器),用来调整高、中、低频。 5.AUX: 辅助发送旋钮,旋钮后信号发送控制 器,可与外置的效果处理器联合,用 于发送信号;也可以调音台作为一个 单声道的编组输出使用 6.PAN/BAL:(居中) 控制立体声中的左右通道声象的平衡,当两路为立体声信号输入时,可将其一路打

到左边,一路打到右边,以达到同样的立体声输出效果。 7.LEVEL: 对应每输入通道的电平旋钮,根据输入电平的大小来做适当的调整。 8.EXT AUX SEND: 辅助发送,与AUX配合使用,分配信号给其他外设。 STEREO AUX RETURN:立体辅助返回,通常与EXT AUX SEND联合使用,并使用AUX RETURN LEVEL旋钮控制返回的电平量。9.LINE IN 3/4,5/6: 立体声线性输入,此立体声分为左右声道,可同时使用。 10.PHONES: 监听耳机插口。 11.MAIN MIX OUT: 调音台的主混音输出接口,一般用此输出连接到主要的后级设备上。 12.2 TRACK: 用于输出信号到DAT、MD或者是硬盘录音系统或者接收这些设备的返送信号;与下

边的2TK TO MIX和2TK TO CTRL ROOM联合使用,可以实现简单的编组输出功能。 13.CTRL RM OUT: 控制室鉴听输出接口,连接到控制室监听设备,也可作为普通的监听输出。 14.混响效果器: 内置100个28比特(bit)数码效果。PRESS to SELECT:内置效果的选择旋钮。EFFECTS LEVEL:效果量电平控制旋钮。 15.辅助功能: AUX RETURN LEVEL:辅助返回信号电平控制旋钮,即控制从STEREO AUX RETURN返回的电平信号。 2TK TO MIX:编组按钮,指2 TRACK接口上的信号被分配到总混音输出接口上,从而避免调音台造成回路的现象. 2TK TO CTRL ROOM:编组按钮,指2 TRACK 接口上的信号被分配到控制室监听输出接口上,从而避免调音台造成回路的现象16.MAIN MIX: 总电平控制旋钮,控制调音台最后输出的电平量大小.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心形流水灯

井冈山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单片机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 设计题目:心形流水灯 姓名:玉红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班级:11级医工本一班 学号:110615017 指导教师:王佑湖 2013年11月27日

目录 1引言 (2) 1.1设计任务 (2) 1.2设计要求……………………………………………… ..2 2 课题综述 (2) 2.1课题的来源 (2) 2.2面对的问题 (2) 3 系统分析 (2) 3.1 STC89C52单片机引脚图及引脚功能介绍 (2) 4 系统设计 (4) 4.1硬件设计 (4) 4.1.1硬件框图 (4) 4.1.2硬件详细设计 (5) 4.2 软件设计 (5) 4.3 硬件原理图 (6) 4.4 元件清单 (6) 4.5 硬件焊接

图 (6) 4.6 代码编写 (7) 5心得体会 (7) 6致 (8)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单片机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增进对STC89C51单片机电路 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方面的理解。了解软硬件的有关知识,并掌握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另外,通过简单课题的设计练习,使我们了解必须提交的各项工程文件,达到巩固、充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 的。 1.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单片机控制的流水灯系统 1.2设计要求 (1)32个LED灯; (2)可实现多种的亮灯(如左循环,右循环,间隔闪,90度交叉闪等)。 2 课题综述

2.1 课题的来源 当今社会,这种由单片机芯片控制各种硬件工作的技术也日益成熟,并普及在交通、化工、机械等各个领域。而流水灯这项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是广泛,较为贴近生活。而流水灯控制的设计所需要的知识也正好吻合了我们本学期对于单片机这门课程的学习,所以设计流水灯控制的这个课题让我们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都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2.2 面对的问题 这次课程设计是通过STC89C52位单片机实现。但面对的问题却是两方面的:一个是软件的设计,也就是实现流水灯控制功能的程序编辑;另一个是硬件的设计,需要我们自己连接、焊接电路板。而更为严峻的就是设计的最后还要将软硬件相结合。 3 系统分析 3.1 STC 89C52单片机引脚图及引脚功能介绍 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STC89C52单片机的理解,首先来简单认识一下,它的引脚如图3-1所示: 图3.1 STC89C52

PLC流水灯报告

1、用SP定时器设计的流水灯第一:程序流程

第二:程序设计实现

第三:输入输出接口 第四:程序说明 当总开关I0.0按下时,T1定时器开始工作,同时T1常闭开关断开,T1常开开关接上,Q0.1工作,当T1定时时间到,T1常闭开关接上,T1常开开关断开;T2定时器开始工作,同时T2常闭开关断开,T2常开开关接上,Q0.2工作,当T2定时时间到,T2常闭开关接上,T2常开开关断开;T3定时器开始工作,同时T3常闭开关断开,T3常开开关接上,Q0.3工作,当T3定时时间到,T3常闭开关接上,T3常开开关断开;Q1.0开始工作,同时Q1.0常闭开关断开,T1、T2、T3断开,Q1.0断开不工作,Q1.0常闭开关接上,T1又开始工作,因此实现的循环,即可实现流水灯的功能。

2、用SE定时器设计的流水灯第一:程序流程

第二:程序设计实现

第三:输入输出接口 第四:程序说明 当总开关I0.0按下时,T1定时器开始工作,同时T1常闭开关断开,T1常开开关接上,Q0.1工作,当T1定时时间到,T1常闭开关接上,T1常开开关断开;T2定时器开始工作,同时T2常闭开关断开,T2常开开关接上,Q0.2工作,当T2定时时间到,T2常闭开关接上,T2常开开关断开;T3定时器开始工作,同时T3常闭开关断开,T3常开开关接上,Q0.3工作,当T3定时时间到,T3常闭开关接上,T3常开开关断开;Q1.0开始工作,同时Q1.0常闭开关断开,T1、T2、T3断开,Q1.0断开不工作,Q1.0常闭开关接上,T1又开始工作,因此实现的循环,即可实现流水灯的功能。 第五:特别说明 SE与SP定时器的功能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SE定时器与SP定时器有一个不同的就是,SP定时器工作时,要一直给高电平,但是SE定时器不用,只要有一个上升沿触发定时器进行定时,在定时期间,如果脉冲突然变成低电平,定时器也会一直定时,直到定时结束。

调音台使用图解_资料

麦克风输入经由XLR 母座,可接受平衡式或非平衡式低电平讯号,使用专业动圈式、电容式或丝带式低阻抗麦克风,如果使用非平衡式麦克风需要尽量使用愈短愈好的麦克风线,以避免电波噪音的干扰。 2.LINE:高电平输入接口 高电平输入通常经由TRS 1/4" 立体Phone Jack 或TRS 1/4" Mono Phone Jack 送入,麦克风音源以外的讯号都可经由高电平输入至混音机,立体Phone Jack 的输入是平衡式的,相同于XLR 的方式,但是如果一定要用非平衡式器材时,可用Mono Phone Jack ,其接线不能太长(4.5m 以内)。 3.LINE -20DB:衰减20 分贝按键 按下此键可以对输入电平衰减20 分贝。一般在环境噪音较大,设备电平噪音较大或电平过高的时候使用该按键。使用该键将对音频输入信号的所有频率进行衰减,以达到将音量较小的杂音或电噪音过滤掉的目的。有时会出现输入电平信号过高的现象,如不进行衰减,则衰减器的控制范围就会大大降低,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滑动,造成对音量输出控制很难操作。此时应按下此键,以增大衰减器的有效控制范围。 4.PEAK:峰值指示灯 Peak 灯亮时,警告使用者输入信道内的讯号过强。发现Peak 灯亮时,并且任由这种情况持续的话,调音台会启动自我保护功能,切断音源输出。所以,此时应调整输入音量大小,否则,调音台的音频输出将被自动切断。可使用的控制包括:Line -20 DB、减小Gain、拉低衰减器,一般以减小Gain为宜。 5.GAIN:增益旋钮 它是用来调节输入信号电平大小的。输入的信号以多大的电平来输出是由该旋钮和该输入单元的推子共同决定的。显然,旋钮顺时针方向角度越大、推子越高,输入信号的输出电平的提升就越大,或者说该路输入的音频信号在输出中的响度就越大。增益范围为20 分贝到60 分贝。值得注意的是,增益太高会使声道负荷过载,导致声音失真;太低则背景噪音明显,可能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讯号电平提供混音输出。使用高电平输入时要将增益转小。增益旋钮是作为声音输入调音台的关口,调整适当,即可保证调音台下一级的处理电路能接收到充分且“干净”的信号。 6.HIGH、MIDDLE、LOW:三段均衡器旋钮 High、Middle、Low 分别可以对高频、中频、低频进行增强或衰减,控制范围为正负15 分贝。中频控制收人声时尤其有用,可以非常准确地修饰演出者的声音。 低音:20 Hz ~500 Hz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音:500 Hz ~2 KHz 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高音:2 KHz ~8 KHz 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使齿音加重、音色发毛。 7.MONITOR:总监听音量旋钮 调节该通路在监听线路中的音量大小。如不使用额外接入调音台的总监听设备,则此旋钮可置于0 处。 8.EFFECT:输出至效果器旋钮 调节该旋钮决定该路输出至效果器的电平大小。如不使用外接的效果器,则此旋钮可置于0 处。 9.PANPOT: 声像旋钮 它用来调整该通道信号在左右声道之间的立体声位置。调节范围左声道5 ~右声道5 ,如不需要制作特殊效果,一般置于0 处。 10.PFL:衰减器前监听按键 当衰减器前监听按键按下时,监听输出送出的仅为该路信号,使用该键可有效地判别出杂音的来源。当有多路输入的PFL 被按下时,监听输出送出的将是这些通路的混音。 11.FADER:衰减器(音量推子) 决定该通道信号发送给总线输出的音量大小。音量推子实际上是一个衰减器,用于对该通道的输出信号进行衰减。当推子位于最下端(或音量旋钮位于最左端)时,信号被无穷衰减。这时,该通道没有信号输出。调节范围-∞~+6 分贝,一般以推到0 处适宜,超过0 则会使声音产生一定程度的失真。如果一定要提高电平讯号,一般采用适当提高Gain的办法,而不会将衰减器提升超过0 。 由于音乐输入为连续,而人声输入为间断,故在操作上有一定区别。在对音乐的输入轨道操作时,一般使用“淡入”、“淡出”效果。即操作时先缓缓推拉衰减器,再慢慢加快操作速度,切忌匀速推拉或者瞬间大幅度的操作,这样会使听众感觉很不舒服。而在对人声输入通道进行操作时,一般采用“一步到位”操作。即在需要人声的时候,将推子一下推到大概合适的位置,再根据监听和电平表显示进行细微调节。而不需要人声时,要马上把推子拉到最底部,以避免不必要的声音被输入进去。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调音台右面的控制面板。之前左面的面板是用来调节输入信号的,而 右面的则主要负责调节输出信号。

流水灯控制系统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方案的论述以及与最终方案的确定·····································- 1 - 1.1第一种方案的论述 (1) 1.2第二种方案的论证 (1) 1.3第三种方案的论述 (1) 1.4最终方案的确定 (1) 第2章硬件设计 .................................................................................- 2 -2.1总体方案设计分析 .. (2) 2.2系统逻辑框图 (2) 2.3主要元器件简介 (2) 2.3.1 8086CPU ················································································································ - 2 - 2.3.2 地址锁存器74LS373的内部电路与工作原理····················································· - 4 - 2.3.3 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8255A的简介···································································· - 5 -第3章软件设计 ·················································································- 9 - 3.1程序流程设计 (9) 3.1.1 主程序流程··········································································································· - 9 - 3.1.2 程序流程图········································································································· - 10 - 3.1.3 系统硬件连接图 ································································································· - 11 - 3.1.4 源程序设计(附录) ............................................................................................... - 11 -3.2设计最终理想结果及原理 (11) 3.2.1 左向移动流水灯 ································································································· - 11 - 3.2.2 右向移动流水灯 ································································································· - 11 -设计心得 ·····························································································- 12 -参考文献 ·····························································································- 13 -附录······································································································- 14 - - 1 -

PLC控制的流水灯

自主创新实践报告 设计题目P LC在流水灯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引言 (2) 1.2采用流水灯的意义和目的 (2) 1.3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2) 第二章主要硬件设备的介绍 (3) 2.1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历史 (3) 2.1.1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4) 2.1.2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4) 2.1.3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5) 2.2西门子S7-200的硬件组成 (8) 第三章电路及软件设计 (10) 3.1硬件电路设计 (10) 3.1.1流水灯分布图 (10) 3.1.2控制系统I/O点及地址分配 (10) 3.2软件设计 (11) 3.2.1梯形图 (11) 3.2.2指令表 (19) 第四章系统调试 (21) 4.1系统的连接与运行 (21) 4.2流水灯闪烁 (21) 4.3流水灯的调试 (22) 总结 (23)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各大中小城市都在进行亮化工程。企业为宣传自己企业的形象和产品,均采用广告手法之一:流水灯广告屏来实现这一目的.当我们夜晚走在大街上,马路两旁各色各样的广告灯均可以见到,一种是采用流水灯管做成的各种形状和多中彩色的灯管,另一种为日光等管或白炽灯管作为光源,另配大型广告语或宣传画来达到宣传的效果。这些灯的亮灭,闪烁时间及流动方向等均可以通过PLC 来达到控制的要求。可编程控制器PL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社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作为自动控制装置的核心,它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该装置可以完成各种指令系统训练以及多种控制对象的程序设计训练。 1.2采用流水灯的意义和目的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装饰流水灯,广告流水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中。在大型的晚会现场,流水灯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道景观。小型的流水灯多为采用霓虹灯管和各种各样和多种彩色的灯管,或是以日光灯,白炽灯做为光源。而现代生活中大型楼宇的轮廓装饰或大型晚会的灯光布景,由于其变化多,功率大数字电路则不能胜任。针对PLC日益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的现状,本文介绍PLC在不同变化类型的流水灯控制中的应用,灯的亮灭,闪烁时间及流动的控制均通过PLC来达到控制要求。 1.3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次设计要求我利用在学校学的PLC知识,应用于流水灯控制系统中。通过本次设计,让我掌握如何应用PLC来设计一套流水灯自动控制的系统的方法以及设计中对PLC机型的选择,PLC输入/输出点数的选择和PLC程序的编制,为我们今后今进入社会工作,打下一定基础。本次设计是用PLC来控制流水灯。PLC控制流水灯是根据一定的变化方式和周期进行程序的编写,变化灯随着时间变化灯的亮灭也随之变化。其特点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周期性的花样变化,但频率不高。

八路调音台图例详解

八路调音台使用图解 八路调音台主要结构: 最初接触调音台时,很容易被它面板上花花绿绿、数目众多的旋钮和推杆唬住。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左边的面板。实际上,左边每一路的推杆和旋钮的意义都是一样的。所以只要集中精力了解一个通道的操作方法就可以通盘掌握。较少路数的调音台有4路和8路的输入控制,而路数最多的有96路甚至更多。现在我们只取8路输入控制调音台其中一个来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1.MIC:麦克风输入接口 麦克风输入经由 XLR 母座,可接受平衡式或非平衡式低电平讯号,使用专业动圈式、电容式或丝带式低阻抗麦克风,如使用非平衡式 麦克风要尽量使用愈短愈好的麦克风线,以避免电波噪音的干扰。 2.LINE:高电平输入接口 高电平输入通常经由 TRS 1/4" 立体 Phone Jack 或 TRS 1/4" Mono Phone Jack 送入,麦克风音源以外的讯号都可经由高电平输入至混音 机,立体 Phone Jack 的输入是平衡式的,相同于 XLR 的方式,但是 如果一定要用非平衡式器材时,可用 Mono Phone Jack ,其接线不能太 长(4.5m 以内)。 3.LINE -20DB:衰减 20 分贝按键 按下此键可以对输入电平衰减 20 分贝。一般在环境噪音较大,设备电平噪音较大或电平过高的时候使用该按键。使用该键将对音频输入 信号的所有频率进行衰减,以达到将音量较小的杂音或电噪音过滤掉的 目的。有时会出现输入电平信号过高的现象,如不进行衰减,则衰减器 的控制范围就会大大降低,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滑动,造成对音量 输出控制很难操作。此时应按下此键,以增大衰减器的有效控制范围。

基于51单片机的流水灯设计说明

基于51单片机的流水灯设计 一.基本功能 利用AT89c51作为主控器组成一个LED流水灯系统,实现8个LED 灯的左、右循环显示。 二.硬件设计 图1.总设计图

1.单片机最小系统 1.1选用AT89C51的引脚功能 图2. AT89C51 XTAL1:单芯片系统时钟的反向放大器输入端。 XTAL2:系统时钟的反向放大器输出端,一般在设计上只要在XTAL1和XTAL2上接上一只石英震荡晶体系统就可以工作了,此外可以在两引脚与地之间加入20PF的小电容,可以使系统更稳定,避免噪音干扰而死机。 RESET:重置引脚,高电平动作,当要对晶体重置时,只要对此引脚电平提升至高电平并保持两个及其周期以上的时间便能完成系统重置的各项动作,使得部特殊功能寄存器容均被设成已知状态。 P3:端口3是具有部提升电路的双向I/O端口,通过控制各个端口的高低电平了实现LED流水灯的控制。

1.2复位电路 如图所示,当按下按键时,就能完成整个系统的复位,使得程序从新运行。 图3.复位电路 1.3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要的时钟信号,单片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同步时序电路,为了保证同步工作方式的实现,电路应在唯一的时钟信号控制下严格地按时序进行工作。 在AT89C51芯片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1,输出端为引脚X2,在芯片的外部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形成反馈电路,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此电路采用12MHz的石英晶体。

图4.时钟电路 2.流水灯部分 图5.流水灯电路 三.软件设计 3.1编程语言及编程软件的选择 本设计选择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C语言虽然执行效率没有汇编语言

八路调音台使用图

八路调音台使用图 1.MIC:麦克风输入接口 麦克风输入经由XLR 母座, 可接受平衡式或非平衡式低电平讯 号,使用专业动圈式、电容式或丝 带式低阻抗麦克风,如果使用非平 衡式麦克风需要尽量使用愈短愈好 的麦克风线,以避免电波噪音的干 扰。 2.LINE:高电平输入接口 高电平输入通常经由TRS 1/4" 立体Phone Jack 或TRS 1/4" Mono Phone Jack 送入,麦克风音源 以外的讯号都可经由高电平输入至 混音机,立体Phone Jack 的输入是 平衡式的,相同于XLR 的方式,但 是如果一定要用非平衡式器材时, 可用Mono Phone Jack ,其接线不 能太长(4.5m 以内)。 3.LINE -20DB:衰减20 分贝按 键按下此键可以对输入电平衰减 20 分贝。一般在环境噪音较大,设 备电平噪音较大或电平过高的时候 使用该按键。使用该键将对音频输 入信号的所有频率进行衰减,以达 到将音量较小的杂音或电噪音过滤 掉的目的。有时会出现输入电平信 号过高的现象,如不进行衰减,则 衰减器的控制范围就会大大降低,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滑动,造成对音量输出控制很难操作。此时应按下此键,以增大衰减器的有效控制范围。 4.PEAK:峰值指示灯 Peak 灯亮时,警告使用者输入信道内的讯号过强。发现Peak 灯亮时,并且任由这种情况持 续的话,调音台会启动自我保护功能,切断音源输出。所以,此时应调整输入音量大小,否则,调 音台的音频输出将被自动切断。可使用的控制包括:Line -20 DB、减小Gain、拉低衰减器,一般 以减小Gain为宜。 5.GAIN:增益旋钮 它是用来调节输入信号电平大小的。输入的信号以多大的电平来输出是由该旋钮和该输入单元 的推子共同决定的。显然,旋钮顺时针方向角度越大、推子越高,输入信号的输出电平的提升就越 大,或者说该路输入的音频信号在输出中的响度就越大。增益范围为20 分贝到60 分贝。值得注 意的是,增益太高会使声道负荷过载,导致声音失真;太低则背景噪音明显,可能也无法获得足够 的讯号电平提供混音输出。使用高电平输入时要将增益转小。增益旋钮是作为声音输入调音台的关 口,调整适当,即可保证调音台下一级的处理电路能接收到充分且“干净”的信号。 6.HIGH、MIDDLE、LOW:三段均衡器旋钮 High、Middle、Low 分别可以对高频、中频、低频进行增强或衰减,控制范围为正负15 分贝。中 频控制收人声时尤其有用,可以非常准确地修饰演出者的声音。 低音:20 Hz ~500 Hz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过度提升时会 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音:500 Hz ~2 KHz 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 音。 高音:2 KHz ~8 KHz 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 节的识别,使齿音加重、音色发毛。 7.MONITOR:总监听音量旋钮 调节该通路在监听线路中的音量大小。如不使用额外接入调音台的总监听设备,则此旋钮可置于0 处。 8.EFFECT:输出至效果器旋钮 调节该旋钮决定该路输出至效果器的电平大小。如不使用外接的效果器,则此旋钮可置于0 处。 9.PANPOT: 声像旋钮它用来调整该通道信号在左右声道之间的立体声位置。调节范围左声道5 ~右声道5 ,如不需要制作特殊效果,一般置于0 处。 10.PFL:衰减器前监听按键 当衰减器前监听按键按下时,监听输出送出的仅为该路信号,使用该键可有效地判别出杂音的来源。当有多路输入的PFL 被按下时,监听输出送出的将是这些通路的混音。 11.FADER:衰减器(音量推子) 决定该通道信号发送给总线输出的音量大小。音量推子实际上是一个衰减器,用于对

调音台图解和使用说明

调音台图解和使用说明 当最初接触调音台的时候,很容易会被它面板上花花绿绿、数目众多的旋钮和推杆唬住。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左边的面板。实际上,左边每一路的推杆和旋钮的意义都是一样的。所以你只需要集中精力了解一个通道的操作方法就可以通盘掌握。较少路数的调音台有4路和8路的输入控制,而路数最多的有96 路甚至更多的。这个调音台有8路输入控制,我们只取其中一个来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1.MIC:麦克风输入接口 麦克风输入经由XLR 母座,可接受平衡式或非平衡式低电平讯号,使用专业动圈式、电容式或丝带式低阻抗麦克风,如果使用非平衡式麦克风需要尽量使用愈短愈好的麦克风线,以避免电波噪音的干扰。 2.LINE:高电平输入接口 高电平输入通常经由TRS 1/4" 立体Phone Jack 或TRS 1/4" Mono Phone Jack 送入,麦克风音源以外的讯号都可经由高电平输入至混音机,立体Phone Jack 的输入是平衡式的,相同于XLR 的方式,但是如果一定要用非平衡式器材时,可用Mono Phone Jack ,其接线不能太长(4.5m 以内)。

3.LINE -20DB:衰减20 分贝按键 按下此键可以对输入电平衰减20 分贝。一般在环境噪音较大,设备电平噪音较大或电平过高的时候使用该按键。使用该键将对音频输入信号的所有频率进行衰减,以达到将音量较小的杂音或电噪音过滤掉的目的。有时会出现输入电平信号过高的现象,如不进行衰减,则衰减器的控制范围就会大大降低,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滑动,造成对音量输出控制很难操作。此时应按下此键,以增大衰减器的有效控制范围。 4.PEAK:峰值指示灯 Peak 灯亮时,警告使用者输入信道内的讯号过强。发现Peak 灯亮时,并且任由这种情况持续的话,调音台会启动自我保护功能,切断音源输出。所以,此时应调整输入音量大小,否则,调音台的音频输出将被自动切断。可使用的控制包括:Line -20 DB、减小Gain、拉低衰减器,一般以减小Gain为宜。 5.GAIN:增益旋钮 它是用来调节输入信号电平大小的。输入的信号以多大的电平来输出是由该旋钮和该输入单元的推子共同决定的。显然,旋钮顺时针方向角度越大、推子越高,输入信号的输出电平的提升就越大,或者说该路输入的音频信号在输出中的响度就越大。增益范围为20 分贝到60 分贝。值得注意的是,增益太高会使声道负荷过载,导致声音失真;太低则背景噪音明显,可能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讯号电平提供混音输出。使用高电平输入时要将增益转小。增益旋钮是作为声音输入调音台的关口,调整适当,即可保证调音台下一级的处理电路能接收到充分且“干净”的信号。 6.HIGH、MIDDLE、LOW:三段均衡器旋钮 High、Middle、Low 分别可以对高频、中频、低频进行增强或衰减,控制范围为正负15 分贝。中频控制收人声时尤其有用,可以非常准确地修饰演出者的声音。 低音:20 Hz ~500 Hz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音:500 Hz ~2 KHz 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高音:2 KHz ~8 KHz 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使齿音加重、音色发毛 7.MONITOR:总监听音量旋钮 调节该通路在监听线路中的音量大小。如不使用额外接入调音台的总监听设备,则此旋钮可置于0 处。 8.EFFECT:输出至效果器旋钮 调节该旋钮决定该路输出至效果器的电平大小。如不使用外接的效果器,则此旋钮可置于0 处。 9.PANPOT: 声像旋钮 它用来调整该通道信号在左右声道之间的立体声位置。调节范围左声道 5 ~右声道5 ,如不需要制作特殊效果,一般置于0 处。 10.PFL:衰减器前监听按键

八路韵乐调音台使用图解

八路韵乐调音台使用图解 当最初接触调音台的时候,很容易会被它面板上花花绿绿、数目众多的旋钮和推杆唬住。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左边的面板。实际上,左边每一路的推杆和旋钮的意义都是一样的。所以你只需要集中精力了解一个通道的操作方法就可以通盘掌握。较少路数的调音台有4路和8路的输入控制,而路数最多的有96路甚至更多的。这个调音台有8路输入控制,我们只取其中一个来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1.MIC:麦克风输入接口 麦克风输入经由XLR 母座,可接受平衡式或非平衡式低电平讯号,使用专业动圈式、电容式或丝带式低阻抗麦克风,如果使用非平衡式麦克风需要尽量使用愈短愈好的麦克风线,以避免电波噪音的干扰。 2.LINE:高电平输入接口 高电平输入通常经由TRS 1/4" 立体Phone Jack 或TRS 1/4" Mono Phone Jack 送入,麦克风音源以外的讯号都可经由高电平输入至混音机,立体Phone Jack 的输入是平衡式的,相同于XLR 的方式,但是如果一定要用非平衡式器材时,可用Mono Phone Jack ,其接线不能太长(4.5m 以内)。 3.LINE -20DB:衰减20 分贝按键 按下此键可以对输入电平衰减20 分贝。一般在环境噪音较大,设备电平噪音较大或电平过高的时候使用该按键。使用该键将对音频输入信号的所有频率进行衰减,以达到将音量较小的杂音或电噪音过滤掉的目的。有时会出现输入电平信号过高的现象,如不进行衰减,则衰减器的控制范围就会大大降低,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滑动,造成对音量输出控制很难操作。此时应按下此键,以增大衰减器的有效控制范围。4.PEAK:峰值指示灯 Peak 灯亮时,警告使用者输入信道内的讯号过强。发现Peak 灯亮时,并且任由这种情况持续的话,调音台会启动自我保护功能,切断音源输出。所以,此时应调整输入音量大小,否则,调音台的音频输出将被自动切断。可使用的控制包括:Line -20 DB、减小Gain、拉低衰减器,一般以减小Gain为宜。 5.GAIN:增益旋钮 它是用来调节输入信号电平大小的。输入的信号以多大的电平来输出是由该旋钮和该输入单元的推子共同决定的。显然,旋钮顺时针方向角度越大、推子越高,输入信号的输出电平的提升就越大,或者说该路输入的音频信号在输出中的响度就越大。增益范围为20 分贝到60 分贝。值得注意的是,增益太高会使声道负荷过载,导致声音失真;太低则背景噪音明显,可能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讯号电平提供混音输出。使用高电平输入时要将增益转小。增益旋钮是作为声音输入调音台的关口,调整适当,即可保证调音台下一级的处理电路能接收到充分且“干净”的信号。 6.HIGH、MIDDLE、LOW:三段均衡器旋钮 High、Middle、Low 分别可以对高频、中频、低频进行增强或衰减,控制范围为正

调音台图解和使用说明

调音台图解和使用说明 当最初接触调音台的时候,很容易会被它面板上花花绿绿、数目 众多的旋钮和推杆唬住。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左边的面板。实际上,左 边每一路的推杆和旋钮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所以你只需要集中精力了 解一个通道的操作方法就可以通盘掌握。 较少路数的调音台有4路和 8路的输入控制,而路数最多的有96路甚至更多的。这个调音台有8 路输入控制,我们只取其中一个来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1. MIC : xx 输入接口 ns / 1 乍 1 =? . I *■** 1 i '.11 a l :J 存-1 Mil *Ll* IM 1 W i j r |i J J ■< f —— L ■ ■ -Md- || Vinal WTEHUi - bfiMiUR Wi L]

xx 输入经由XLR 母座,可接受平衡式或非平衡式低电平讯号,使用专业动圈式、电容式或丝带式低阻抗XX,如果使用非平衡式XX 需要尽量使用愈短愈好的XX线,以避免电波噪音的干扰。 2. LINE :高电平输入接口 高电平输入通常经由TRS 1/4" 立体Phone Jack 或TRS 1/4" Mono Phone Jack 送入,XX 音源以外的讯号都可经由高电平输入至混音机,立体Phone Jack 的输入是平衡式的,相同于XLR 的方式,但是如果一定要用非平衡式器材时,可用Mono Phone Jack ,其接线不能太长(4.5m 以内)。

三三三二」 =二三二? ;e :

3. LINE -20DB :衰减20 分贝按键 按下此键可以对输入电平衰减20 分贝。一般在环境噪音较大,设备电平噪音较大或电平过高的时候使用该按键。使用该键将对音频输入信号的所有频率进行衰减,以达到将音量较小的杂音或电噪音过滤掉的目的。有时会出现输入电平信号过高的现象,如不进行衰减,则衰减器的控制范围就会大大降低,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滑动,造成对音量输出控制很难操作。此时应按下此键,以增大衰减器的有效控制范围。 4. PEAK峰值指示灯 Peak 灯亮时,警告使用者输入信道内的讯号过强。发现Peak 灯亮时,并且任由这种情况持续的话,调音台会启动自我保护功能,切断音源输出。所以,此时应调整输入音量大小,否则,调音台的音频输出将被自动切断。可使用的控制包括:Line —20 DB减小Gain、 拉低衰减器,一般以减小Gain 为xx。 5. GAIN:增益旋钮 它是用来调节输入信号电平大小的。输入的信号以多大的电平来输出是由该旋钮和该输入单元的推子共同决定的。显然,旋钮顺时针方向角度越大、推子越高,输入信号的输出电平的提升就越大,或者说该路输入的音频信号在输出中的响度就越大。增益范围为20 分贝到60 分贝。值得注意的是,增益太高会使声道负荷过载,导致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