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实训心得.doc

液压与气动实训心得.doc
液压与气动实训心得.doc

第一篇、液压与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与气动实训心得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院系班级姓名第二篇、液压气动实训报告

液压与气动实训心得

·

篇二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

实验项目填写下面给出的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2014-12-15、2014-12-16、2014-12-17

实验组号1组1-10号;2组11-20号;3组21-30号;4组31-40号;5组41-

实验地点工程215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部分写思考题。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掌握

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工具

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

工具内六方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思考题

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

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3.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4.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

5.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有什么区别?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了解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的结构特点;

熟悉各阀的主要零部件;

熟悉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

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干式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单向阀

等各种液压阀,拆装工具等。

三、实验过程

拆开液压阀,取出各部件;

分辨各油口,分析工作原理;

比较各种阀的异同;

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各阀。

四、思考题

画图并说明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如果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阻尼孔堵塞,液压系统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

比较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的异同。

实验三液压基本回路演示

一、实验目的

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和各元件的连接关系;

阅读分析液压原理图;

阅读分析各回路原理图,熟悉各回路的组合。

二、实验器材

实验室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实验原理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过程

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

分析各回路原理,并与实物相对应;

分析系统总原理图,并与实物相对应;

启动操作,观察换向回路、调压回路、调速回路工作过程。

四、思考题

画实验台总原理图,分析其工作过程。

画换向回路、调压回路、调速回路原理图,分析其工作过程。实验四气动元件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各气动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职能符号。

熟悉和了解各气动元器件的结构特点及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

气动三联件、气缸、气动阀、拆装工具等。

三、实验内容

认识气源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认识气动三联件的组成和作用

认识和掌握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认识和掌握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四、实验步骤

观察各气动元件的外部特征。

拆装气动三联件、气缸、气动阀等气动元件,观察分析其构造与工作过程。画出气动元件的符号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五、思考题

说明气源装置的组成和布置。

画图说明气动三联件的组成和各元件的工作原理。画图说明气缸工作过程。

画图说明气动减压阀工作过程。

实验五液压气动系统组合演示

一、实验目的

熟悉典型液压气动的工作原理。

熟悉和了解液压气动系统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学会阅读和分析液压气动系统图。

二、实验设备

液压气动系统实验台。

三、实验原理

操纵液压气动控制阀,控制执行元件的动作,了解和掌握液压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工

作过程和工作特点。

四、实验步骤

熟悉实验台上各液压元件的安装及功能。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认完好后,接通电源,打开实验台开关。

操纵各方向阀开关,观察液压缸的运动情况。

画出演示回路液压原理符号图,并简述其工作过程。

关闭电源,整理实验台。

五、实验内容

液压系统组合演示(挖掘机构油路)

实验报告需画图说明其工作过程左边油缸控制大臂动作,右边油缸控制小臂动作。说

明大臂油路进油、回油分别说明;说明小臂油路进油、回油分别说明。液压与气动实训心得

气动系统组合演示(汽车车门开关回路)

首先使手动换向阀1上位接入工作状态,空气通过气动换向阀2、单向节流阀3进入主

缸4的无杆腔,将活塞杆推出(门关闭)。当人由内向外出时,踏在内踏板6上,气动控制阀

7动作,使梭阀8下面的通口关闭,上面的通口接通,压缩空气通过梭阀8、单向节流阀9

和气罐10使气动换向阀2换向,进入气缸4的有杆腔,活塞左退,门打开。当人站在外踏板11上时,超低压控制阀12动作,使梭阀8上面的通口关闭,下面的通

口接通,压缩空气通过梭阀8、单向节流阀9和气罐10使气动换向阀2换向,进入气缸4的

有杆腔,活塞左退,门打开。

人离开踏板6、11后,经过延时(由节流阀控制)后,气罐10中的空气经单向节流阀

9、梭阀8和阀7、12放气,阀2换向,气缸4的无杆腔进气,活塞杆伸出,拉门关闭。

六、思考题

画图分析液压系统组合演示(挖掘机构油路)原理;

画图分析气动系统组合演示(汽车车门开关回路)原理。

实验六典型液压系统-四柱压力机液压系统

一、实验目的

熟悉复杂液压系统的功能和原理;液压与气动实训心得

熟练分析油路。

二、实验原理

液压机是一种利用液体静压力来加工金属、塑料等制品的机械,多为立式。如下图所示,

液压机有四个立柱,在立柱之间安装上、下两个液压缸,分别驱动上下滑块,实现快速下行、

慢速加压、保压延时、快速返回、原位停止的自动工作循环。

三、实验步骤

熟悉实验台上各液压元件的安装及功能。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认完好后,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操纵各方向阀开关,观察液压缸的运动情况。

画出演示液压机液压原理符号图,并简述其工作过程。

关闭电源,整理实验台。

四、思考题

分别分析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的动作。

实验七液压泵性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熟悉液压元件的测试油路与测试方法;

熟练流量-压力测试方法、容积效率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测试油路

测试油路

液压泵流量-压力测试、容积效率的测试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由外负载决定。本实验中,用串联在油泵出口处的节流阀加载。改变篇三液压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课题名称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

系别机电工程系

班级机电 1 0 0 2班

姓名杨亮

学号107010232

同组同学陶磊

指导老师陈其明、张豪

完成日期2012年6月22日

目录

引言 (1)

实训一液压元件拆装 (2)

一、齿轮泵 (2)

二、溢流阀 (3)

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4)

四、叶片泵 (4)

五、减压阀 (5)

六、单向阀 (6)

七、轴向柱塞泵 (6)

八、液压缸 (8)

九、节流阀 (10)

实训二综合液压系统控制 (11)

一、双作用液压缸—间接控制(单电控) (11)

二、双作用液压缸—直接控制(手动控) (12)

三、双作用液压缸—间接控制(双电控) (13)

四、双作用液压缸—量入控制(双电控) (14)

五、双作用液压缸—量出控制(双电控) (16)

六、双作用液压缸—逻辑与控制(直接控制) (17)

七、双作用液压缸—逻辑“或”控制(间接控制) (18)

八、双作用液压缸往返运动控制 (19)

九、双作用液压缸—自锁电路(断开优先) (20)

十、双作用液压缸—自锁电路(导通优先) (22)

十一、双作用缸的定位控制 (23)

十二、节流阀的节流调速回路 (24)

十三、调速的节流调速回路 (25)

十四、减压阀减压回路 (26)

十五、顺序阀的顺序动作回路 (27)

十六、调速阀串联的速度换接回路、调速阀并联的速度换接回路 (28)

十七、液控单回阀闭锁回路 (29)

plc控制液压回路 (31)

实训心得 (34)

参考文献 (35)

引言

一、实训目的及意义

掌握并巩固液压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在设备的应用,

熟练掌握液压系统的组装及一般故障的排除。

二、实训内容

1、液压元件拆装

2、综合液压系统控制(仿真)

三、实训任务与要求

1、掌握巩固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2、熟悉液压常用泵、缸、及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

3、学习分析一般的液压系统回路的方法,培养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的思路;

4、通过实训使学生读懂液压控制回路图,并熟练选用元件,按照回路图正确组装并调试液压控制回路;

5、通过综合性实训项目,对电气-液压回路同时设计与仿真,提高学生对电-液控制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训一液压元件拆装

实训日期5月22日

一、齿轮泵

型号cb-b 代号含义cb(齿轮泵型号)b(方形公制)

转速1450r/min

代号含义cb-b型齿轮油泵是低压、中小排量系类油泵。凭借相互啮合的齿轮将电动机

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转换装置,本系类泵广泛用于液压系统、纺织机械和其他中小

型机械作为液压系统能源和润油油源及油库、油罐、油桶转油等。

1)阐述齿轮泵工作原理

答在齿轮泵内有一对齿数相同的外啮合渐开线齿轮。泵体、端盖和齿轮之间形成密封

腔,并由两个齿轮的齿面接触线将左右两腔隔开,形成吸、压油腔。当齿轮按照工作方向旋

转时,右侧吸油腔内的齿轮相继脱开啮合,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邮箱中的油在

大气压力作用下进入吸油腔,并被旋转的齿轮带入左侧,左侧压油腔的齿轮不断进入啮合,

使密封容积变小,油液被挤出,通过压油口压油。这就是齿轮泵的吸油和压油的过程。齿轮

不断的旋转,泵就不断地吸油和压油。

2)卸荷槽作用:

解决办法通常是在浮动侧板上开卸荷槽,卸荷槽开法是在高压啮合区开槽,使得啮入时

形成的高压油流入压油区,也就是压油口,而低压区开槽使得啮出时形成的真空区与吸油口

相通,这样就解决困油现象。

3)齿轮泵的密封工作

泵体、端盖和齿轮之间形成德密封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