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 教案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7 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2)

总结:以10为底的幂的0的个数与指数有何关系? 相等
新知探索:
(1)把下列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
1000 ,100000,10000000000 。
(2)指出下列各数分别是几位数
102,104,1021,10100。
利用前面知识,你能把一个比10大的数表示成整数部位是一位数的数乘以10n的形式吗?
2.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大约多少? 1370000000人
3为什么“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那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00 000000 m/s,而在常温下,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 m/s,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你能举出哪些比较大的数?
旧知回忆:
102=___ ; 103=___; 104=___; 105=___;1010=___;
课题2.7 有理数的乘方(2)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学习重点
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教学难点
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间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问题情境:
1.太阳半径大约多大? 696000000米
2、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米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4×105米
3、2003年,我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8.4亿元,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0.2184×1013元
4、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10954.99亿元,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95499×1014元
三.把下列数按从大到小排列
8.99×109, 0.91×1010, 8.9×109, 1×1010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概念,理解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后续学习代数和几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对于乘法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方概念。
2.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
3.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一个长为3的正方形,其面积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有理数的乘方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运算规则,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理数乘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解决,从而巩固所学的内容,并提高学生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理数乘方的拓展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概念,理解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七年级上苏科版2.7有理数的乘方(2)教案

【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目标 1. 知道科学记数法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对奇妙的数学世界的好奇心;2. 使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1.什么叫乘方?说出103,-103,(-10)3的底数、指数、幂.2.计算: 510=100000, 610, 710 ,10103. 105=100000, 106=1000000,1010=10000000000,左边用10的n 次幂表示简洁明了,且不易出错,右边有许多零,很容易发生写错的情况,读的时候也是左易右难,这就使我们想到用10的 n 次幂表示较大的数,比如一亿,一百亿等等.但是像太阳的半径大约是 696 000千米,光速大约是300 000 000米/秒,中国人口大约 13亿等 等,我们如何能简单明了地表示它们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科学记数法.二、问题探究反馈问题1;10n 的特征观察101=10, 102=100,103=1000, 104=10000,1010=10000000000.提问:10n 中的n 表示n 个10相乘,它与运算结果中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练习 (1)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00000000000.(2)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 105, 1012, 10100.问题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 000 000; (2) 57 000 000;(3) 696 000; (4) 300 000 000;(5)-78 000;(6) 12 000 000 000.三、课堂反馈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8000000;5600000;740000000.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1×107;4×103;8.5×106;7.04×105;3.96×10教学反思。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2.6 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案(2)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苏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2.6 有理数的乘方(2)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乘方?什么叫幂;指出a n 中的指数、底数、幂 (2)课前三练:32+42= 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 -32+(-3)2+(-0.5)3=_____________.“练一练”10=10( )100=10×10( ) 1 000 =10×10×10=10( )10 000=10×10×10×10=10( ) ________=________=105________=________=106________=________=107________=________=108二、情境1、光的速度大约是300 000 000米/秒;2、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米。
赤道长约为40000000米。
地球表面积约为:510000000000000平方米。
(1)上面各资料都有出现较大的数,这些数在记录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错,你能想办法使得我们记录得又快又准吗?(2)试将上面这些数输入计算器.计算器输出结果跟你输入的数一致吗?屏幕上面的数跟输入的数又什么内在的联系?你知道计算器的工作原理吗?三、新知教学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 的形式,其中1≤a<10, 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scientific notation)注意:把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a×10n 时,必须遵循1≤a<10 (2) n 是正整数练习:在69600000000的以下各表示方法中,是科学记数法的为 ( )(A )696×108 (B )69.6×109(C )6.96 ×1011 (D )0.696×101243(5-=四、例题讲解例1、1972年3月发射的“先驱者10号”,是人类发往太阳系外的第一艘人造太空探测器.至2003年2月人们最后一次收到它发回的信号时,它已飞离地球12200000000k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距离.例2: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696 000;1 000 000; 58 000练习:你能把上面的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吗?(1)人的大脑约有10,000,000,000个细胞;(2)全世界人口约为61亿;(3)光的速度为300,000,000米/秒;(4)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630,000公顷;(5)2002年赴韩国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的中国球迷超过了1.5万人课本48页1,2,3五、练一练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3.61×108,它的原数是()(A)361 00 000 000 (B)361 0 000 000(C)361 000 000 (D)361 00 0002、在以下的各数中,最大的数为()(A)7.2 ×105(B)2.5×106(C)9.9 ×105(D)1×1073、在下列各数中最小的为()(A)3.14 ×1010(B)3.1×1010(C)3.2×1010(D)3.142×1010六、走进生活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我们平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测试,一只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鹏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当他离开5小时后水龙头流失了______毫升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一个人正常的平均心跳为每分钟70次,一年(按365天计算)大约跳多少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结果。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_《有理数的乘方》精品教案

辩一辩:
23 6
(
)
33 9
()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容易犯的错误,让学生辩一辩,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乘方 意义的理解,同时也警示学生不要犯类似错误.
4/7
例 2 计算
(1)
1
5
;
(2) 3 3 ;
(3)
2
4
2
5
3
(叫三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过程,然后叫另三位学生点评.这样既可以锻炼学
生的胆量,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折的次数
白纸的层数(填算式)
二次备课
1
2
2
2×2
3
2×2×2
4
2×2×2×2
5
2×2×2×2×2
6
2×2×2×2×2×2
1/7……来自102×2×…×2×2
10 个
【设计意图】:折纸活动前让学生进行猜想,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不知所措时积
蓄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在直观的 感知中验证猜想,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来源 于生活.并在学生动手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基础上,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想一想
3
3
与
33
相同吗?
5 5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搞清他们的区别,有利于学生对乘方
意义的理解.
观察并思考:
(1) 1 10 =
(5) 1 3 = 3
(2) 1 4 = 2
(6)
1
5
=
2
(3) 14 =
(7) 17 =
(4) 34 =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教材分析和学请分析】教材分析:在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的第2章“有理数”中,2.6节“有理数的乘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指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乘方的含义,掌握乘方的规则,包括正负数的乘方、零的乘方以及乘方的简化等。
同时,教材也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方与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1. 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这为学习乘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2. 抽象理解:乘方运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相对抽象,尤其是负数的乘方和零的乘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3. 计算技能: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4. 应用意识:学生可能还不清楚乘方在实际生活和科学计算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发现和理解乘方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
学生能熟练进行正负数的乘方运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索乘方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乘方运算,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美感。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含义,掌握正负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2. 难点:理解并应用乘方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和手段】1. 直观教学法:利用数轴和方块图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方的概念,例如,2的3次方可以表示为3个2相乘,用方块图示为3层每层2个的结构。
2. 例证法:通过大量的实例,如2的乘方、负数的乘方、零的乘方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理解乘方的规则。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 2.7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让学生感知“天文数来进行比较.
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通过计算器的操作、分析、归纳,探究计算器中的表示方法与原数的关系.
通过例1,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同时指出,小于-10的数也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例题讲解
例2 判断题:
(1)2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4×104( );
(3)-2.785×105=-278500( ).
例3(1)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1号”探月卫星.经绕地调相轨道、地作轨道,共飞行326h,行程约1 800 000km,其中在地月转移轨道飞行了436 600km.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两个行程.
(2)1光年是光在真空状态下1年走过的路程,已知光在真少千米.
(3)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150 000 000km.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1.3×109;(2)9.597×106;
(3)2.0×108;(4)-5.2×104.
独立完成,课堂交流.
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知识和方法两个层面进行总结.
解答:
(1)错误,应表示为2.4×105;
(2)错误,应等于32450;
(3)正确.
解答:
9.4608×1012km.
通过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辨析常见错误,进一步加深对科学记数法的认识.
体会科学记数法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 400km;
(2)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大约为384 000km;
2.7有理数的乘方(2)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案 苏科版

练习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来自是什么数?(1)2×;
(2)6.03×;
(3)5.002×.
让学生独立先算,然后选取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请同学板书。
例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地球的质量为59万8千亿亿吨;
(2)地球的表面积约是510 000 000平方千米.
(3)10 000 000.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 2×;(2)6.03×;(3)5.002×.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地球离太阳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2)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为15万亿吨。
4.一天有8.64秒,一年按365天计算,一年有多少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会利用10的正整数指数幂表示大数;
2.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辩证思想;
4.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发现10的指数与原数的整数数位的关系,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在对实际知识的了解过程中,获得一些科学记数法的初步经验;
三、实践应用
例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 696 000;(2) 1 000 000;
(3) 58 000.
解(1) 696 000 = 6.96×100 000 = 6.96×;
(2) 1 000 000 = 1×=;
(3) 58 000 = 5.8×.
练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800;(2)1 800 000;(3)1 2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6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科学记数法的的概念。
2、体会科学记数法带来的优越性,感受数学中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3、处理数据的同时,培养学生各种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数。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探究活动;提高预测、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展示太阳半径、中国人口、织女星离我们的距离。
提问:同学们发现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展示大数,让学生体会大数的书写不方便,激发简化的欲望
二、引入科学记数法
教师:请大家把计算器拿出来,输入10000,按平方键三次,观察其结果。
再分别输入20000、50000,重复以上步骤。
设计意图:自己去发现计算器是如何处理大数的。
教师:计算器上出现了特殊的表示形式,提问:从表达形式上看,它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培养概括、总结能力。
总结: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书写课题)
三、换算巩固
例1.1972年3月发射的“先驱者10号”,是人类发往太阳系外的第一艘人造太空探测器。
至2003年2月人们最后一次收到它发回的信号时,它以飞离地球12 200 000 000k 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距离?
例2.用科学记数表示下列大数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1 300 000 000
注:n的大小由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来确定。
太阳半径 696 000 000米
光速300 000 000米/秒
1百万
练一练(1):
全球约6 100 000 000人。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约959.7万千米2(平方千米)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3.6亿千米2
设计意图:巩固科学记数法的表示。
例:把下列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水星和太阳的距离约5.79×107km
初中-数学-打印版
人的大脑约有1×1010个细跑
设计意图: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练一练(2):
1.1980年,美国的一场火山爆发摧毁了6×108米2的森林
2.一克水中约有
3.34×1023个水分子
四、巩固提高
1. 请大家把表拿出来测一下脉搏。
设计意图:培养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
(一分钟后)教师: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跳大约每分钟60~90,请大家用计算器算一下人一生中(以80年记)心脏大约共跳多少下?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潜移默化积少成多的思想,感悟身边的科学记数法。
2. 每4人约站1米2,天安门广场约44万米2
天安门广场约可站多少人?
一亿人要占多少个天安门广场?
设计意图:培养换算能力,有利于提高今后对事物的估算能力
3. 光年是指光一年里通过的路程,光速为3×108米/秒,一般宇宙中的星星之间的距离都以光年为单位,用计算器算算看,一光年约多远?并以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意图:感悟宇宙的博大,激发对太空的探索。
五、探究活动
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你能把-810000写成科学记数法形式吗?说说你的理由。
(允许猜想,可通过还原验证。
此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
六、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是什么,它有什么优越性?
3.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知识,让我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报效祖国。
七、书面作业:P61 5
八、教后反思:
初中-数学-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