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安规要求初探

产品结构设计安规要求初探
产品结构设计安规要求初探

产品结构设计安规要求初探产品结构设计中怎么样考虑安规要求或者怎么设计符合国家安规要求了。其实这个应该算是一个行业了,安规有很多种,CE、UL、CQC、CCC等等。我们要大致了解下哪些产品可以做认证,哪些产品必须要做认证。这个你可以百度了,因为我也不是特别专业,我在这里分享了只是我的见解。

我觉得我们做事不专业的时候要利用资源,说的专业点就是整合资源,同时也能使自己进步。安规这块我们以前有专门的安规工程师。一般的企业会委托给外面的认证机构。他们有认证资质,而且可以省很多程序。当然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了。

关于结构和安规,产品的设计和结构必须能够保证在正常使用和可能的失败条件下, 不会对使用者产生触电和其它危险, 及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 如火灾等。

行业标准要了解。这个行业的国家标准,基本的要了解,特别的对于结构这块,对于其他安规要求特别是一些EMC等等你可以做了解就行。基本的通用的安规要求,你可以买本书,没事看看了。《GB4706.1-2005宣贯教材》在网上买很便宜的。

基本的安规结构要熟练于心,这个我会在后续给大家分享结构设计中的实例。比如你的电源线要防拉,这个是通俗的说法,简单来理解,就是防止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拉扯电源线造成安全事故。

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说明

安规设计手册 0、概论 1、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 2、安规元器件 3、安规标识 4、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 4.1、工作电压的测量 4.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4.3、温升 4.4、抗电强度 4.5、输出过载及变压器过载 4.6、输出短路 4.7、风扇堵转及通风孔堵塞 4.8、元件故障试验 5、附录 5.1、附录A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表 5.2、附录B 抗电强度试验电压表

5.3、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 0、概论 应用安全标准的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下列危险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可能性。 —电击; —与能量能关的危险; —着火; —与热有关的危险; —机械危险; —辐射; —化学危险。

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正常工作条件,还要考虑可能的故障条件以及随之引起的故障,可预见的误用以及诸如温度、海拔、污染、湿度、电网电源的过电压和通信线路的过电压等外界影响。 1、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 1.1产品规格书: 产品规格书应包括: 抗电强度的描述、输入输出线与端子的描述、冷却条件的说明(如为强迫风冷且又未自带风扇,则要详细说明风扇的规格和安装位置)、完整的标签等,还应规定额定输入电压(范围)、额定输入频率(范围)、额定输出电流(范围)、最大输入电流、工作环境温度;产品规格书应对产品的安装方式或条件、保护接地方式以及安全性警告予以说明,以使公司对于用户的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危害可以免除责任。另外,产品规格书中的中英文应分开、独立。 关于产品规格书的制作和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1.1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 a.型号应为产品在市场销售的名称,而不能写成公司内部的型号,如D78的产品规格的型号应为PMA52F,而不能写成D78。 b.表示范围的符号应用“-”,而不能用“~”。这个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整份规格书。

PCB LAYOUT安规设计注意事项

安规设计注意事项 1.零件选用 (1)在零件选用方面,要求掌握: a .安规零件有哪些?(见三.安规零件介绍) b.安规零件要求 安规零件的要求就是要取得安规机构的认证或是符合相关安规标准; c.安规零件额定值 任何零件均必须依MANUFACTURE规定的额定值使用; I 额定电压; II 额定电流; III 温度额定值; (2). 零件的温升限制 a. 一般电子零件: 依零件规格之额定温度值,决定其温度上限 b. 线圈类: 依其绝缘系统耐温决定 Class A ΔT≦75℃ Class E ΔT≦90℃ Class B ΔT≦95℃ Class F ΔT≦115℃ Class H ΔT≦140℃ c. 人造橡胶或PVC被覆之线材及电源线类: 有标示耐温值T者ΔT≦(T-25)℃ 无标示耐温值T者ΔT≦50℃ d. Bobbin类: 无一定值,但须做125℃球压测试; e. 端子类: ΔT≦60℃ f. 温升限值 I. 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耐温值(Tmax),则: ΔT≦Tmax-Tmra II. 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温升限值(ΔTmax),则: ΔT≦ΔTmax+25-Tmra 其中Tmra=制造商所规定的设备允许操作室温或是25℃ (3).使用耐然零件: a.PCB: V-1以上; b.FBT, CRT, YOKE :V-2以上; c.WIRING HARNESS:V-2以上; d.CORD ANONORAGE: HB以上; e.其它所有零件: V-2以上或HF-2以上; f.例外情形: 下述零件与电子零件(限会在失误状况下,因温度过高而引燃的电子零件)若相隔13mm以上,或是相互间以至少V-1等级之障碍物隔开,则其耐燃等级要求如下: I.小型的齿轮,凸轮,皮带,轴承及其它小零件,不须防火证明; II.空气载液的导管,粉状物容器及发泡塑料零件,防火等级为HB以上或HBF以上 g.下述件不须防火证明: I.胶带;

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安规设计规范标准

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 安规设计规范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修订信息表

目录 (4) 前言 (5) 1 目的 (6) 2 范围 (6) 3 规范内容 (6) 3.1蓄电池产品安规设计要求 (6) 3.1.1电池外壳要求 (6) 3.1.2电池连接电缆要求 (7) 3.2电池架和电池柜的要求 (8) 3.2.1使用在一次电路的产品 (8) 3.2.2使用在二次电路的产品 (8) 3.2.3通风要求 (9) 3.2.4保护接地要求 (9) 3.2.5安装位置和操作空间要求 (9) 3.3蓄电池产品标签的要求 (10) 3.3.1标签材料和实验要求 (10) 3.3.2产品技术信息标签信息要求 (10) 3.3.3警告标签要求 (11) 3.3.4环境保护和回收符号要求 (12) 3.3.5对产品制造商标示的要求 (12) 3.4电池架、电池柜的使用说明和警告标示 (13) 3.5安规认证标志的使用 (13) 4 附件 (14)

本规范由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研发部发布实施,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安规认证标志使用。本规范由安规研究室、蓄电池产品线、结构部和生产部门遵照执行。 本规范拟制部门:测试部; 本规范拟制人:张光辉; 本规范批准人:研发管理办;

铅酸蓄电池、电池架、电池柜的安规设计规范 1 目的 1) 指导蓄电池产品线开发过程设计产品使用; 2) 规范开发过程中必要的安规自测项目和要求; 3) 根据产品认证信息库,正确使用安规认证种类和认证标志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设计和生产的铅酸蓄电池单体、电池架、电池柜。 3 规范内容 3.1蓄电池产品安规设计要求 3.1.1电池外壳要求 蓄电池的外壳材料要有UL 认证,并且满足阻燃要求的最小厚度,而且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应该满足终端产品使用对电池的阻燃要求。阻燃等级以UL 公布的认证证书为准,阻燃等级的优先等级为: 根据最终的使用条件,蓄电池外壳材料的阻燃的要求如下: 1) 通讯行业标准YD/T996中要求, 电池壳、盖阻燃性能应符合GB/T 2408-1996中 的第8.3.2节FH-1(水平级)和第9.3.2中FV-0(垂直级)的要求。 (根据标准测试要求和判断条件,FH-1的阻燃等级可能会高于HB 的阻燃要求;FV-0等效于V-0) 2) U L1989要求: 使用在UPS 内部的蓄电池,其外壳的阻燃等级至少要求满足V-2 或HF-2。(HF 为发泡类材料,蓄电池基本不使用) 3) I EC60898-22要求: 符合预定使用的产品要求。 5VA 5VB V -0 V -2 HB 优于 优于 优于 优于

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规范标准

会签

文件修订记录 目录

目录 1 概论 (7) 2 绝缘的分类 (7) 2.1 功能绝缘(Function Insulation) (7) 2.2 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7) 2.3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7) 2.4 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7) 2.5 加强绝缘(Reinforced Insulation) (7) 3 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 (8) 3.1 产品规格书: (8) 3.1.1 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 (8) 3.1.2 使用环境: (8) 3.1.3 电气特性: (8) 3.1.4安规及EMC特性: (8) 3.1.5机械特性: (9) 3.1.6标贴: (9) 3.1.7强制风冷环境模拟: (9) 3.2 变压器规格书: (9) 3.3 电感规格书: (9) 4、安规元器件 (9) 5、安规标识 (10) 5.1 铭牌标签: (10) 5.2 PCB板的标识: (10) 5.3整机的标识: (10) 6、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 (10) 6.1工作电压的测量 (10) 6.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1) 6.2.1术语解释: (11)

. . 6.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 (12) 6.2.3变压器部的电气隔离距离: (12) 6.3、温升 (13) 6.4、抗电强度 (14) 6.5、输出过载及变压器过载 (14) 6.6、输出短路 (15) 6.7、风扇堵转及通风孔堵塞 (16) 6.8、元件故障试验 (17) 6.9、接地测试(Earthling Test) (18) 7、附录 (18) 7.1附录A: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表 (18) 7.1.1 一次电路绝缘以及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的绝缘最小电气间隙 (18) 7.1.2 对峰值电压超过电源电压的一次电路的绝缘的附加间隙 (19) 7.1.3 二次电路的最小电气间隙 (19) 7.1.4 最小爬电距离 (19) 7.2、附录B:抗电强度试验电压表 (20) 7.3、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 (22) . . .

安规设计基本知识

交流(1000V 2*额定工作电压)*1.2 直流(1000V 2*额定工作电压)*1.4*1.2 2.绝缘电阻-主要考量产品的绝缘性能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一般采用直流电压,通常采用500V,绝缘电阻不低於10M Ohm,测试时间一般也为1分钟.如需缩短测试时间,可参照耐压测试进行调整. 3.泄漏电流-主要考量在最大工作电压和最大工作电流的情况下,产品由於分布电容或绝缘特性引起的,向大地或可接触介面泄漏的电流,这与产品的绝缘有关. 泄漏电流的最高限值一般为1mA.测试时间一般也为1分钟. 4.接地电阻-主要考量产品发生绝缘崩溃,或正常工作情况下泄漏的电荷,能把这些电荷迅速导入大地的能力,这属於一种保护措施,这在没有接地的产品中不做考量. 接地电阻要求越小越好,一般的单体接地电阻不允许大与0.1Ohm,系统接地总电阻不允许4 Ohm,系统中接地点之间的连续性电阻不允许大於0.01Ohm. 根据经验,如果耐压试验通过,那绝缘电阻测试一般也会通过,但绝缘电阻试验通过,但不能代表耐压试验也会通过. 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产线一般只要测试耐压即可,绝缘电阻,泄漏电流和接地电阻只是在抽查时进行试验. 5.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包括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带电导体之间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带电导体之间的空间最短距离. 安全距离是耐压,绝缘电阻,泄漏电流的保证之一. 安全距离最低限值与产品的工作电压有关,请参见下表. 6.电磁兼容电磁兼容的要求测试项目比较多,一般要求为: a.传导干扰及抗干扰b.辐射干扰及抗干扰 c.抗静电 d.抗雷击 e.抗浪涌或电压突变等因传导干扰,辐射干扰需要专用而且庞大复杂的测试设备,一般采用定期抽查并委托有能力的测试机构进行. 电磁兼容现在已成为安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求,许多国家以将其列为强制性项目,并且独立开展电磁兼容认证-EMC认证. 7.耐火阻燃要求产品本身不能起火燃烧,在外界存在火源时可以一起燃烧,但一旦外界火源消失,产品应立即停止燃烧.现在电子产品通行的防火等级是采用UL94中的V-0. 8.机械结构伤害和热伤害电子产品由於在结构上存在缺陷,如有锋利的锐边,尖角,毛刺容易造成人体的伤害,开孔过大或安全距离不够容易触及内部带电的部件造成电击伤害,防护措施不当造成动作部件伤害人体,散热措施不当容易灼伤人体. 一般来说,在大规模的生产中,除了耐压和绝缘电阻可以在线测试外,其他项目均采取定期抽查或委外试验.CCC认证规定,产品要进行定期确认检验,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9.电子产品常见的安规零部件 a.保险丝 b.导线 c.X电容和Y电容d.高压电容 e.变压器,电感f.压敏电阻g.塑胶部件h.绝缘隔离物i.PCB板j.Model label或铭牌k.警示标志l.光电耦合器m.外壳n.散热风扇安规零部件是安规认证机构重点管控的部分之一,任一家安规认证机构都会对获得认证的产品开出一份安全关键件清单,安规认证机构会根据这份清单进行一致性检查.凡是在清单中注明规格型号和生产厂商的,都必须使用规定的厂商和规格型号,未注明厂商但注明规格型号的,还有可能指定要求获得相应的认证的,必须使用规定的规格型号,并需获得相应的认证.安全关键件发生变更,必须向安规认证机构申请报备,只有在获得批准认可後,才可变更,有时还必须重新送样试验,试验通过後,才能正式变更. 五.安规测试因工厂生产一般只进行耐压和绝缘电阻测试,现在就这两个项目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测试仪器以常用的台湾华仪生产的EXTECH7440为主. EXTECH7440是台湾华仪公司生产的,具有交直流耐压测试,绝缘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四功能合一的安规分析仪,可以程控设置,并配有RS232和GPIB接口,可实现自动测试. 1.耐压测试 a.在线测试因其使用频率很高,所以在进行测试前要对仪器进行点检. 点检方法: 1)高压点检用高压点治具(可自制)对仪器的输出电压进行点检,检查仪器是否能正常输出高压和电压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设定点检电压为2000V,电流选择5mA,10mA.然後观察仪器显示的电流是否符合目标值. 2)功能点检功能点检主要检查仪器的识别能力,也就是查验仪器是否会误判. 点检方法:分别用已确认为良品和不良品进行点检,仪器要正确识别良品和不良品. b.程式设定EXTECH7440的耐压测试可按照如下步骤设定: 1)设定测试电压,可根据产品的规格书,测试标准设定. 2)设定泄漏电流,一般上限取5mA或10mA,下限设为0.01-0.05mA,设定下限主要是防止产品未真正的接入测试电路中,造成仪器误判. 3)设定

安规设计注意事项PCB的安规要求

安规设计注意事项PCB的安规要求 (2008-06-04 17:03:48) (1)交流电源进线,保险丝之前两线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6MM,两线与机壳或机内接地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8MM。 (2)保险丝后的走线要求:零、火线最小爬电距离不小于3MM。 (3)高压区与低压区的最小爬电距离不小于8MM,不足8MM或等于8MM的。须开2MM的安全槽。 (4)高压区须有高压示警标识的丝印,即有感叹号在内的三角形符号;高压区须用丝印框住,框条丝印须不小于3MM宽。 (5)高压整流滤波的正负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2MM。 1. 零件选用 (1)在零件选用方面,要求掌握: a .安规零件有哪些?(见三.安规零件介绍) b.安规零件要求 安规零件的要求就是要取得安规机构的认证或是符合相关安规标准; c.安规零件额定值 任何零件均必须依MANUFACTURE规定的额定值使用; I 额定电压; II 额定电流; III 温度额定值; (2). 零件的温升限制 a. 一般电子零件: 依零件规格之额定温度值,决定其温度上限 b. 线圈类: 依其绝缘系统耐温决定

Class A ΔT≦75℃ Class E ΔT≦90℃ Class B ΔT≦95℃ Class F ΔT≦115℃ Class H ΔT≦140℃ c. 人造橡胶或PVC被覆之线材及电源线类: 有标示耐温值T者ΔT≦(T-25)℃ 无标示耐温值T者ΔT≦50℃ d. Bobbin类: 无一定值,但须做125℃球压测试; e. 端子类: ΔT≦60℃ f. 温升限值 I. 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耐温值(Tmax),则: ΔT≦Tmax-Tmra II. 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温升限值(ΔTmax),则: ΔT≦ΔTmax+25-Tmra 其中Tmra=制造商所规定的设备允许操作室温或是25℃ (3).使用耐然零件: a. PCB: V-1以上; b. FBT, CRT, YOKE :V-2以上; c. WIRING HARNESS:V-2以上; d. CORD ANONORAGE: HB以上; e. 其它所有零件: V-2以上或HF-2以上;

安规设计注意事项PCB的安规要求

安规设计注意事项PCB的安规要求 (1)交流电源进线,保险丝之前两线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6MM,两线与机壳或机内接地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8MM。 (2)保险丝后的走线要求:零、火线最小爬电距离不小于3MM。 (3)高压区与低压区的最小爬电距离不小于8MM,不足8MM或等于8MM的。须开2MM的安全槽。 (4)高压区须有高压示警标识的丝印,即有感叹号在内的三角形符号;高压区须用丝印框住,框条丝印须不小于3MM宽。 (5)高压整流滤波的正负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2MM。 1. 零件选用 (1)在零件选用方面,要求掌握: a .安规零件有哪些?(见三.安规零件介绍) b.安规零件要求 安规零件的要求就是要取得安规机构的认证或是符合相关安规标准; c.安规零件额定值 任何零件均必须依MANUFACTURE规定的额定值使用; I 额定电压; II 额定电流; III 温度额定值; (2). 零件的温升限制 a. 一般电子零件: 依零件规格之额定温度值,决定其温度上限 b. 线圈类: 依其绝缘系统耐温决定 Class A ΔT≦75℃

Class E ΔT≦90℃ Class B ΔT≦95℃ Class F ΔT≦115℃ Class H ΔT≦140℃c. 人造橡胶或PVC被覆之线材及电源线类: 有标示耐温值T者ΔT≦(T-25)℃ 无标示耐温值T者ΔT≦50℃ d. Bobbin类: 无一定值,但须做125℃球压测试; e. 端子类: ΔT≦60℃ f. 温升限值 I. 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耐温值(Tmax),则: ΔT≦Tmax-Tmra II. 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温升限值(ΔTmax),则: ΔT≦ΔTmax+25-Tmra 其中Tmra=制造商所规定的设备允许操作室温或是25℃ (3).使用耐然零件: a. PCB: V-1以上; b. FBT, CRT, YOKE :V-2以上; c. WIRING HARNESS:V-2以上; d. CORD ANONORAGE: HB以上; e. 其它所有零件: V-2以上或HF-2以上; f. 例外情形:

TV安规设计规范

安規設計規範 長100mm 之測試棒不能碰到內部電路危險電壓35Vp or 60Vd , 金手指不能碰到15瓦特的零件,例如:main board 、power 。 ANS: 美規:是以瓦特功率決定塑膠外殼材質,內部電路超過15瓦特,塑膠前後蓋必需 用94-V1材質,參照UL 60065 20.2。 A. 安規機構設計 1. LCD TV 依據什麼安規標準設計? ANS: LCD TV 安規標準分為兩種,美規標準是UL 60065,歐規標準是EN 60065。 2. LCD TV 外殼前框後蓋是塑膠,美規是如何規定? 2.1 什麼樣的電路會超過15瓦特? ANS: Power board 、main board 、inverter 、控制板、喇叭、DVD 、Panel 控制電路。(喇叭尚在和大陸台北UL 澄清中) 2.2 如何讓電路不超過15瓦特,讓塑膠前後蓋改為使用非防火材質94HB ? ANS: Power board 、main board 、inverter 是無法做到小於15瓦特,所以塑膠外殼後蓋 材質必需要用94-V1,喇叭及控制板是放置予前框位置,可以限制其輸入功率小於 15瓦特,塑膠前框材質可以改為94HB, 此項目喇叭尚在確認當中 2.5 前框若使用非防火材質94HB ANS: 前框若使用非防火材質94HB ,即表示前框已不存在,卸下前框,直徑4φ,2.3 在何種情況之下,前框必需要94-V1,而不是非防火材質94-HB ?ANS: 喇叭放置在前框,設計規範已規定喇叭瓦特數大於15瓦特,此項目尚在確認當中 2.4 前後蓋使用94-V1材質,通風口如何規範? ANS: 內部加鐵蓋。 在設計上至少5mm ,若沒有通風口,後蓋和inverter 和外殼是沒有距離,直徑4φ, 長100mm 之測試棒不能碰到power board 、inverter ,金手指不能碰到15瓦特的零件 例如:main board 、power 、inverter 。 2.7 若塑膠後蓋材質改為非防火材質94-HB ,要如何設計? 2.6 後蓋使用防火材質94-V1,後蓋和Power board 、main board 、inverter 的距離如何?ANS: 後蓋若有通風口, 通風口內層和Power board 空間距離至少是4mm , 3. LCD TV 前後蓋是塑膠,歐規如何設計。 距離產生,可以使用94HB ,後蓋下方背部,左右側和Power board 、inverter 持13mm 距離,後蓋上方和Power board 、inverter 保持50mm 距離。 UL 60065 9.1.3.pdf UL60065 20.2.pdf EN60065 T

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规范

产品安规设计规范 编制: 校准: 审核: 批准:

会签

文件修订记录 目录

目录 1 概论 (7) 2 绝缘的分类 (7) 2.1 功能绝缘( Function Insulation ) (7) 2.2 基本绝缘( Basic Insulation ) (7) 2.3 附加绝缘(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 (7) 2.4 双重绝缘( Double Insulation ) (7) 2.5 加强绝缘( Reinforced Insulation ) (7) 3 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 (8) 3.1 产品规格书: (8) 3.1.1 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 (8) 3.1.2 使用环境: (8) 3.1.3 电气特性: (8) 3.1.4 安规及EMC特性:. (8) 3.1.5 机械特性:. (9) 3.1.6 标贴:. (9) 3.1.7 强制风冷环境模拟:. (9) 3.2 变压器规格书: (9) 3.3 电感规格书: (9) 4、安规元器件 (9) 5、安规标识 (10) 5.1 铭牌标签: (10) 5.2 PCB 板的标识:. (10) 5.3 整机的标识:. (10) 6、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 (10) 6.1 工作电压的测量. (10) 6.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1) 6.2.1 术语解释:. (11) 6.2.2 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 (12)

6.2.3 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 (12) 6.3 、温升 (13) 6.4 、抗电强度 (14) 6.5 、输出过载及变压器过载 (14) 6.6 、输出短路 (15) 6.7 、风扇堵转及通风孔堵塞 (16) 6.8 、元件故障试验 (17) 6.9 、接地测试( Earthling Test) (18) 7、附录 (18) 7.1 附录A: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表 (18) 7.1.1 一次电路绝缘以及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的绝缘最小电气间隙 (18) 7.1.2 对峰值电压超过电源电压的一次电路的绝缘的附加间隙 (19) 7.1.3 二次电路的最小电气间隙 (19) 7.1.4 最小爬电距离 (19) 7.2 、附录B:抗电强度试验电压表. (20) 7.3 、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 (2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