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

来源:网上轻纺城 2012-5-3

1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纶丝弹性的试验方法,包括定伸长负荷试验方法、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和塑性变形试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由氨纶丝制成的包芯纱及其他制品。

2引用标准

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

3术语

3.1氨纶丝:由与其他高聚物嵌段共聚时至少含有85%的氨基甲酸酯的链节单元组成的线性大分子所构成的长丝。

3.2定伸长抗拉伸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拉伸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

3.3定伸长回缩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回复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

3.4应力松弛:试样被握持在一定伸长量后应力随时间的衰减。

3.5塑性变形:经过拉伸的试样在外力去除后产生的不能回复原状的变形部分。

3.6拉伸回复循环:不松夹钳、无间断地以规定的起始长度和拉伸速度将试样拉伸至选定的循环伸长后,再回复至起始长度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3.7循环伸长:拉伸回复循环中的最大伸长。

3.8负荷-伸长曲线:在拉伸和回复中,负荷和伸长之间的关系曲线。

4仪器及用具

4.1等速伸长型(CRE)强力机。

4.1.1 可对采用起始长度50±0.5 mm的试样进行试验。

4.1.2可在零伸长和选定的循环伸长之间自由地进行拉伸回复循环,并可记录负荷-伸长曲线。

4.1.3在使用围,任一点负荷指示值的误差不超过±1%,夹钳钳口隔距的误差不超过0.5 mm。

4.1.4夹钳:凡能保证在试验中上、下夹钳钳口的试样不发生滑移的夹钳都可使用。

5调湿及试验用大气

样品的调湿及试验应在GB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进行。

6取样及试样准备

6.1批量样品的采集,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或有关方面商定的方法进行。

6.2试验室样品,从批量样品中随机抽取至少5个卷装,分别剥去表层丝。试样应均等地从每个卷装上以至少2 m的不等间隔剪取,试样长约1.25 m,试样总根数由试验项目和每个项目对有效试验次数的要求决定。

试样应以尽可能小的力退绕,以避免受意外拉伸。

6.3将选好的试样无力地保持在标准大气中自由松弛、调湿不少于4 h。

7定伸长负荷试验方法

7.1 试验原理

按规定条件,将试样进行6次拉伸回复循环,记录第6次循环的负荷一伸长曲线,并从拉伸曲线上求取定伸长下的抗拉伸力(cN),从回复曲线上求取相同伸长下的回缩力(cN)。

7.2试验步骤

7.2.1将强力机参数调整为:

夹钳隔距长度:50±0.5 mm

拉伸速度:500 mm/min

选择适当的测力传感器和量程,使所测定伸长负荷值落在满量程的15%~85%之。

根据加工、应用中氨纶丝实际伸长率的最大值或有关双方的约定选择循环伸长,应不超过断裂伸长率的80%。

7.2.2将试样放在上(下)夹钳的中央,夹紧上(下)夹钳。

对试样施加预力,其值为0.01士0.001 cN/tex。

夹紧下(上)夹钳,去除预力。

7.2.3启动仪器,对已夹好的试样进行6次拉伸回复循环,记录第6次循环时拉伸和回复的负荷一伸长曲线。如果试样在夹钳发生滑移,则应舍弃该次测定,并另取试样重新试验。

7.2.4 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长下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数量大致相同。

7.3试验结果的计算

从拉伸曲线上读取定伸长下的抗拉伸力,从回复曲线上读取相同伸长下的回缩力。定伸长值推荐选用50%的倍数。力值单位cN。

分别计算循环伸长对应负荷的平均值、定伸长抗拉伸力和回缩力的平均值、变异系数,结果按GB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7.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容:

a.说明采用本标准;

b.试样名称及规格;

c.试验所用温、湿度;

d.有效试验次数;

e.预置的循环伸长、循环伸长对应负荷的平均值;

f.定伸长值、定伸长下平均抗拉伸力及变异系数;

g.定伸长值、定伸长下平均回缩力及变异系数;

h.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8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8.1 试验原理

将试样拉伸至预定伸长并握持在该状态,测量握持瞬间和握持规定时间后的应力,计算应力衰减百分率。

8.2试验步骤

按7.2条规定的方法修改为:以选择的循环伸长对试样进行拉伸回复循环,前5次不作记录,对于第6次循环,在拉伸至循环伸长时,夹钳停止运动,将处于拉伸状态的试样握持在循环伸长下,记录握持瞬间、握持30 s和握持5 min时的应力(cN)。

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长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次数大致相同。

8.3试验结果的计算

分别计算0~30 s及30 s~5 min之间应力衰减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结果按GB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

8.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容:

a.说明采用本标准;

b.试样名称及规格;

c.试验所用温、湿度;

d.有效试验次数;

e.预置循环伸长;

f.握持0~30 s之间的平均应力衰减及变异系数;

g.握持30 s~5 min之间的平均应力衰减及变异系数;

h.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9塑性变形试验方法

9.1试验原理

对试样进行规定条件的拉伸,去除力后量取塑性变形量。

9.2试验步骤

按7.2条规定的方法修改为:在完成第6次拉伸回复循环后停顿30 s,继续进行第7次拉伸,当试样上刚刚出现力时,或者手动调节牵引夹钳至试样上肉眼可见的松弛刚好去除时,记录相应的试样长度l,结果精确到0.5 mm。

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长下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次数大致相同。

9.3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试样的塑性变形百分率:

计算平均塑性变形率及变异系数,结果分别按GB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和两位。

9.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容:

a.说明采用本标准;

b.试样名称及规格;

c.试验所用温、湿度;

d.有效试验次数;

e.预置循环伸长;

f.平均塑性变形百分率及变异系数;

g.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附录A

试样夹持方法

(参考件)

A1氨纶丝有很大的延伸性,在拉伸过程中,其线密度变化很大,随着拉伸的进行,试样将变得非常纤细,如果所使用的夹钳不合适,这种变细可能会从钳口的端向外端逐渐发展,造成试样长度不定,严重时会发生明显的滑移或滑脱,因此,夹钳应予特别重视。

推荐使用线接触夹钳,夹钳的一个钳面为金属平面,另一钳面为曲率半径约3 mm的金属凸面。试验时用穿纱针将试样引入软管,连同软管一起夹入强力机夹钳拉伸。

如果不具备线接触夹钳,也可使用平面气动夹钳并配以适当的衬垫。衬垫可以是活动衬垫。

A2使用线接触夹钳时,先切取两段各约12.5 mm长的软管,将试样用穿纱针穿过一个软管,并使试样头端伸出软管外约25 mm长。

用镊子夹住穿有试样的软管放在上夹钳的中央,使夹持点以下的软管保持约6 mm长,夹紧上夹钳。再将试样的下端穿入另一软管,把软管放在下夹钳,对准上夹钳,并使软管高出钳口约6 mm。

对试样施加预力,其值为0.01±0.001 cN/tex。

夹紧下夹钳,去除预力。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 来源:网上轻纺城 2012-5-3 1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纶丝弹性的试验方法,包括定伸长负荷试验方法、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和塑性变形试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由氨纶丝制成的包芯纱及其他制品。 2引用标准 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 3术语 3.1氨纶丝:由与其他高聚物嵌段共聚时至少含有85%的氨基甲酸酯的链节单元组成的线性大分子所构成的长丝。 3.2定伸长抗拉伸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拉伸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 3.3定伸长回缩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回复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 3.4应力松弛:试样被握持在一定伸长量后应力随时间的衰减。 3.5塑性变形:经过拉伸的试样在外力去除后产生的不能回复原状的变形部分。 3.6拉伸回复循环:不松夹钳、无间断地以规定的起始长度和拉伸速度将试样拉伸至选定的循环伸长后,再回复至起始长度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3.7循环伸长:拉伸回复循环中的最大伸长。 3.8负荷-伸长曲线:在拉伸和回复中,负荷和伸长之间的关系曲线。 4仪器及用具 4.1等速伸长型(CRE)强力机。 4.1.1 可对采用起始长度50±0.5 mm的试样进行试验。 4.1.2可在零伸长和选定的循环伸长之间自由地进行拉伸回复循环,并可记录负荷-伸长曲线。

4.1.3在使用围,任一点负荷指示值的误差不超过±1%,夹钳钳口隔距的误差不超过0.5 mm。 4.1.4夹钳:凡能保证在试验中上、下夹钳钳口的试样不发生滑移的夹钳都可使用。 5调湿及试验用大气 样品的调湿及试验应在GB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进行。 6取样及试样准备 6.1批量样品的采集,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或有关方面商定的方法进行。 6.2试验室样品,从批量样品中随机抽取至少5个卷装,分别剥去表层丝。试样应均等地从每个卷装上以至少2 m的不等间隔剪取,试样长约1.25 m,试样总根数由试验项目和每个项目对有效试验次数的要求决定。 试样应以尽可能小的力退绕,以避免受意外拉伸。 6.3将选好的试样无力地保持在标准大气中自由松弛、调湿不少于4 h。 7定伸长负荷试验方法 7.1 试验原理 按规定条件,将试样进行6次拉伸回复循环,记录第6次循环的负荷一伸长曲线,并从拉伸曲线上求取定伸长下的抗拉伸力(cN),从回复曲线上求取相同伸长下的回缩力(cN)。 7.2试验步骤 7.2.1将强力机参数调整为: 夹钳隔距长度:50±0.5 mm 拉伸速度:500 mm/min 选择适当的测力传感器和量程,使所测定伸长负荷值落在满量程的15%~85%之。 根据加工、应用中氨纶丝实际伸长率的最大值或有关双方的约定选择循环伸长,应不超过断裂伸长率的80%。 7.2.2将试样放在上(下)夹钳的中央,夹紧上(下)夹钳。 对试样施加预力,其值为0.01士0.001 cN/tex。 夹紧下(上)夹钳,去除预力。

氨纶、T400、XLA纤维对比

原液着色PET/PTT弹性长丝与氨纶、聚烯烃弹性长丝的对比 弹性长丝是指具有高断裂伸长率、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纤维。弹性长丝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织物,目前,商业化最成功的弹性长丝是氨纶,此外,聚烯烃弹性长丝XLA也在推广中,而PET/PTT弹性长丝则属于新秀。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这三种弹性长丝的弹性机理、力学性能差异,并介绍其使用范围及特点,为工厂选用弹性长丝提供技术依据。 弹性机理对比 氨纶和聚烯烃纤维的弹性主要来自于其软、硬链段依次交替的大分子结构特征。软链段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提供较小的初始模量及较大的伸长,硬链段主要由结晶链段或交联点构成,用以维持大分子结构不被破坏,形变后可回复到初始状态。 PET/PTT复合纤维具有完全不同的弹性机理,主要通过PET和PTT两组分间存在的热收缩率差异,热处理后两组分在尺寸上收缩不一样,产生形态上类似弹簧的永久卷曲,且收缩率小的PET组分位于卷曲外侧,而收缩率大的PTT组分位于卷曲内侧。这种卷曲赋予了纤维弹性。 力学性能对比 同样细度下,氨纶和XLA纤维的拉伸力学曲线近似,开始有相当长的小作用力大变形的伸长阶段,形变达到300%的时候,作用力才有很明显的增加,直至断裂,整个过程中纤维不存在显著的屈服区域。氨纶纤维的初始模量、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变分别为1.6cN/dtex、426.25%和1.26cN/dtex,而XLA为2.7cN/dtex、438.7%和0.95cN/dtex。可见,这两种弹性长丝均拥有小模量、高伸长和低强力的特点,这种小作用力下的高伸长率、低强力对于服用纺织品而言,很容易变形导致服装的保形性差,同时给生产加工造成困难,因此,这两种弹性长丝在纺织品上应用时均需要通过包覆其他纤维后才能使用。 PET/PTT纤维的小作用力大变形的伸长阶段相对较短,在应变达到150%的时候,应力开始快速增加,并依次出现线性变形阶段和屈服区域,直到应变达250%左右时断裂。PET/PTT纤维的初始模量、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变分别为0.48cN/dtex、257.35%和2.09cN/dtex。由于该纤维的小模量由卷曲造成、且断裂强力满足服用纤维要求,所以该纤维可在伸直状态下直接使用,不需要包覆其他纤维,然后通过后整理使得卷曲显现并获得理想弹性。 弹性回复性能对比 定负荷下,氨纶和XLA弹性长丝都具有较大的回复滞后区域,而PET/PTT纤维回复滞后区域相对较窄,即PET/PTT纤维的回复性能较好。反复定伸长实验表明,三种纤维的回复性能都比较好,回复率都在98%以上。但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是PET/PTT纤维在第三个周期的定伸长回复率略大于第一个周期的定伸长回复率,这表明该纤维经过反复拉伸后,还能保持优良的回复性能,不容易发生松弛,而XLA反复拉伸回复后存在显著松弛现象。 其他性能对比及适用对象分析

氨纶、PTT、XLA纤维对比

氨纶、PTT、XLA纤维对比 原液着色PET/PTT弹性长丝与氨纶、聚烯烃弹性长丝的对比 弹性长丝是指具有高断裂伸长率、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纤维。弹性长丝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织物,目前,商业化最成功的弹性长丝是氨纶,此外,聚烯烃弹性长丝XLA也在推广中,而PET/PTT弹性长丝则属于新秀。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这三种弹性长丝的弹性机理、力学性能差异,并介绍其使用范围及特点,为工厂选用弹性长丝提供技术依据。 弹性机理对比 氨纶和聚烯烃纤维的弹性主要来自于其软、硬链段依次交替的大分子结构特征。软链段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提供较小的初始模量及较大的伸长,硬链段主要由结晶链段或交联点构成,用以维持大分子结构不被破坏,形变后可回复到初始状态。 PET/PTT复合纤维具有完全不同的弹性机理,主要通过PET和PTT两组分间存在的热收缩率差异,热处理后两组分在尺寸上收缩不一样,产生形态上类似弹簧的永久卷曲,且收缩率小的PET组分位于卷曲外侧,而收缩率大的PTT组分位于卷曲内侧。这种卷曲赋予了纤维弹性。 力学性能对比 同样细度下,氨纶和XLA纤维的拉伸力学曲线近似,开始有相当长的小作用力大变形的伸长阶段,形变达到300%的时候,作用力才有很明显的增加,直至断裂,整个过程中纤维不存在显著的屈服区域。氨纶纤维的初始模量、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变分别为1.6cN/dtex、426.25%和1.26cN/dtex,而XLA为 2.7cN/dtex、438.7%和0.95cN/dtex。可见,这两种弹性长丝均拥有小模量、高伸长和低强力的特点,这种小作用力下的高伸长率、低强力对于服用纺织品而言,很容易变形导致服装的保形性差,同时给生产加工造成困难,因此,这两种弹性长丝在纺织品上应用时均需要通过包覆其他纤维后才能使用。 PET/PTT纤维的小作用力大变形的伸长阶段相对较短,在应变达到150%的时候,应力开始快速增加,并依次出现线性变形阶段和屈服区域,直到应变达250%左右时断裂。PET/PTT纤维的初始模量、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变分别为 0.48cN/dtex、257.35%和2.09cN/dtex。由于该纤维的小模量由卷曲造成、且断裂强力满足服用纤维要求,所以该纤维可在伸直状态下直接使用,不需要包覆其他纤维,然后通过后整理使得卷曲显现并获得理想弹性。 弹性回复性能对比 定负荷下,氨纶和XLA弹性长丝都具有较大的回复滞后区域,而PET/PTT 纤维回复滞后区域相对较窄,即PET/PTT纤维的回复性能较好。反复定伸长实验表明,三种纤维的回复性能都比较好,回复率都在98%以上。但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是PET/PTT纤维在第三个周期的定伸长回复率略大于第一个周期的定伸长回复率,这表明该纤维经过反复拉伸后,还能保持优良的回复性能,不容易发生松弛,而XLA反复拉伸回复后存在显著松弛现象。

氨纶

氨纶的性能优良,具有伸长率大(400%一800%) 、弹性回复高聚酯型氨纶伸长为600%回弹率为98%;聚醚型氨纶伸为750%;回弹率为95%)、白度保持性好、耐疲劳性好、弹性模量低(0.11cN /dtex) 、密度小(1.O—1.39/cm)等特点。此外,其纤度范围大,一般可达 22— 4778dtex;吸湿性较好,橡胶几乎不吸湿,而氨纶在2O、65%的相对湿度下,回潮率为1.1%,虽然比锦纶、棉、羊毛等纤维的回潮率小,但优于涤纶和丙纶的吸湿率。氨纶织物对服装的适用范围很大,因此其织物穿着舒适,能适合身体各部位弯曲的需要。使服装对身体的束缚力很小另外织物还有良好的防皱性、无褶绉性,皱折定型能力永久不变。氨纶的耐化学性能好,一般说来优于橡胶弹性纤维。聚醚型氨纶耐水解性较好,但耐光、耐热性较差;聚酯型氯纶耐碱、耐水解性稍差,耐光、耐热性较好氨纶能溶于强极性溶剂,因此氮纶织物在洗涤时应避免使用次氯酸钠型漂白剂。氨纶织物染色性能较好,是第一种可以使用染料染色的弹性纤维,且可以使用所有类型的染料氨纶耐热性好,其软化点约200~C,分解温度为270~C,优于橡胶丝,在纤维中属于耐热性较好的品种。另外氨纶还具有耐化学药品性和极好的耐油等特性。 2.氨纶的用途 多以氨纶为纱芯,外包棉、毛、涤棉、腈纶、涤纶等非弹性纤维,制成各种包芯纱、包覆纱、合捻纱。提供给纺织厂织造弹性织物的氨纶丝(纱 )有裸丝、包覆纱、包芯混纺纱及合捻纱。氨纶织物主要用于制造各种运动衣、游泳衣、溜冰衣、高尔夫球衣等体育运动服;还有宇航服、飞行服、工作服等各种专用服装的束带紧身部分;妇女的紧身衣、健美服、内衣、胸罩、裤袜、束腰带、高弹袜、短筒袜、手套、夹克、裙子等女性用品;弹力灯心绒、弹力劳动布、弹力毛华达呢和毛花呢服装用料;家具、汽车座椅外裹装饰面料织物;医药方面作外科弹性绷带、皮管、人T器官材料等各种辅助器材设备等。氨纶的用途很广,不同的国家对氨纶的用途各有偏重,欧美以游泳衣、紧身衣为主,亚洲以连裤袜、短袜为主。美国Dupon公司的Lycra产品主要用于泳装、高级运动衣。该公司开发的 Lycra3D产品是氨纶与超细纤维Tatel结合而成的纤维,还开发了双组分尼龙与氨纶交织产品等。日本各大公司也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产品,如杜邦一东丽公司开发羊毛一氨纶针织服装,可乐丽的长短丝SPantel产品用于女衬衫、裙子、夹克衫、裤子等。我国氨纶广泛应用于针织和机织弹力织物。目前氨纶弹性服装的应用正在由欧美向亚洲转移,由内衣向外衣发展,由女性服饰向男性服饰扩展。 二、氨纶的纺丝技术 氨纶的纺丝方法和一般合成纤维的生产相似,可采用干法纺丝、湿法纺丝、熔融纺丝及化学反应纺丝四种纺丝成形工艺。 1.干法纺丝 干法纺丝是目前世界上采用最广的一种生产氨纶的方法,美国的Dupont,德国的Dorlastan 。及日本东洋纺的ESPA等大厂商均采用干法纺丝进行生产,干法纺丝的产量占总产量8O%以上。干法纺丝是以扩链后的聚氨酯为原料,用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己酰胺(DMAC)作溶剂,加热搅拌制成浓度为25%一35%,粘度为10—80Pa.s的溶液,加入添加剂后,经过滤、脱泡、除气得到粘度均匀的纺丝原液。再将纺丝原液用精确齿轮泵定量均匀地压入纺丝头,从喷丝板的小孔中被挤出形成细流进入直径为30— 50cm、长3—6m,温度为260—250~C的纺丝甬道,甬道中的高温气体将溶剂从原液细流中很快蒸发出来,丝条浓度不断提高直至凝固成0.6一1.7tex 单丝,然后集束并进行上汕等后处理,最后卷绕成丝锭。根据线密度的不同,每个纺丝甬道可同时通过l一8个弹性纤维丝束。用这种方法生产时,还要注意溶剂的回收提纯。干法纺丝卷绕速度一般在200一 600m/min,最高可达 1000m/ min;所得纤维的纤度为22.2—

氨纶基本介绍

1基本介绍 氨纶(spandex)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2基本特性 Spandex译名"斯潘德克斯",是一种弹性纤维,学名聚氨酯纤维(Polyurethane),简写(PU)。中国大陆称为"氨纶",它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弹性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聚酯链类;一为聚醚链类。聚酯类弹性纤维抗氧化、抗油性较强;聚醚类弹性纤维防霉性,抗洗涤剂较好。 3优点 氨纶弹性优异。而强度比乳胶丝高2~3倍,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氨纶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1] 4合成纤维 化学纤维是指那些以天然或者合成的高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它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有两种,即人造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富强纤维等)和人造蛋白质纤维(如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而合成纤维的阵营比较庞大,有聚酯纤维(即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6,锦纶66等),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组成物质含有85%以上组分的聚氨基甲酸酯,商品名称有莱卡(Lycra、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巴西)、尼奥纶(Neolon、日本)、多拉斯坦(Dorlastan、德国)等。首先由德国Bayer公司于1937年研究成功,美国杜邦公司于1959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现已将其氨纶产业卖给美国科氏工业集团,总产能约为10万吨左右。现全球氨纶总产能约60万吨,而韩国晓星公司的氨纶产能接近12万吨,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第一家氨纶企业是烟台氨纶厂,1989年开始生产。中国大陆现有生产能力35万吨左右,为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国。 氨纶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和含有羟基的聚酯链段的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酯型氨纶),另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与含有羟基的聚醚链段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醚型氨纶)。氨纶纤维与弹力聚烯烃纤维和弹力复合纤维统称弹力纤维。 5物理特性 具有高断裂伸长(400%以上) 、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多嵌段聚氨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称。又称弹性纤维。氨纶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0.04~

氨纶介绍及用途分类

第一章氨纶产品介绍 1.1 氨纶基本概述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英文学名为Polyurethane fiber(简写为PU fiber),国际上称为斯潘德克斯(Spandex,即弹力纤维),也称聚氨酯弹性纤维(elastane fiber,国际代码EL);在中国尺度中,氨纶被称为聚氨酯弹性纤维(Polycarbaminate),欧盟称其为Elastane或Polyurethane,而“Elastane”在中国尺度中指弹性纤维,不特指氨纶? 1.2 氨纶的发展历史 氨纶是弹性纤维中最早开发且应用最广?出产技术最为成熟的品种?但对于市场上的一些消费者来说,莱卡(LYCRA)的名气要比氨纶大得多,甚至到了“只识莱卡不识氨纶”的地步?而一些商家在进行产品宣传时也以偏概全,混为一谈?一些“专业人士”干脆将莱卡作为氨纶的俗称,加剧了普通消费者的错误熟悉? 事实上,氨纶是一类弹性纤维在中国的名称;而莱卡只是美国DuPont(杜邦)前全资子公司—Invista(英威达)公司所出产氨纶的商品名,因为该公司在氨纶领域中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莱卡几乎就成了所有氨纶的代名词? 1.2.1国外氨纶发展史 聚氨酯的研究最早始于德国,1937年由德国Bayer(拜耳)公司第一次合成出聚氨酯类聚合物,并申请了专利?美国DuPont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先采用干法纺丝路线进行了氨纶的产业化出产,最初称为“T–80”,l962年以商标“LYCRA”(莱卡)进行全设计规模的聚氨基甲酸酯粘结丝?复丝的出产?与此同时,美国橡胶有限公司推出由聚酯–聚氨基甲酸酯制成的粗支圆形单丝,商品名为“Vyrene”,1963年日本东洋纺公司开始了商品名为“Espa”的氨纶出产?1964年,Bayer公司和日本富士纺公司分别开始了“Do rlastan”和“Fujibo Spandex”品牌氨纶的出产,DuPont公司与日本东丽公司合资的“Toray–DuPont”公司也于1966年开始“LYCRA”的出产?到1967年,世界氨纶的年产量已达6800t,出产工厂发展至28 家?但氨纶制造技术上的障碍和后道加工技术的不成熟,加上当时猜测需求过大,使得氨纶产品滞销积存,欧美很多厂家纷纷停?减产?在70年代除了DuPont公司之外,其它氨纶出产厂几乎没有新增设备,氨纶

氨纶

氨纶 氨纶一般由多根长丝组成,一般为10D/根,现时已有15D/根,甚至20D/根,理论根数愈少,条干均匀度愈好,因重叠形态之机会率愈少,干法纺丝之生产溶液DMAC对人体之肝脏有害,一般10D/根内含控制0.5mg/kg,如15D/根则含0.7mg/kg,超过标准。生产Spandex时,对于打卷张力,筒上支数,断裂强度,断裂伸度,成形度,油附著量,弹性回复率等等,都要特别注意,此等问题直接影响编织,尤以针织生产单面布更加要留意。 氨纶(spandex)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基本特性 Spandex译名"斯潘德克斯",是一种弹性纤维,学名聚氨酯纤维(Polyurethane),简写(PU)。中国大陆称为"氨纶",它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弹性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聚酯链类;一为聚醚链类。聚酯类弹性纤维抗氧化、抗油性较强;聚醚类弹性纤维防霉性,抗洗涤剂较好。 合成纤维 化学纤维是指那些以天然或者合成的高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它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有两种,即人造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富强纤维等)和人造蛋白质纤维(如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而合成纤维的阵营比较庞大,有聚酯纤维(即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6,锦纶66等),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组成物质含有85%以上组分的聚氨基甲酸酯,商品名称有莱克拉(Lycra、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巴西)、尼奥纶(Neolon、日本)、多拉斯坦(Dorlastan、德国)等。首先由德国Bayer公司于1937年研究成功,美国杜邦公司于1959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现已将其氨纶产业卖给美国科氏工业集团,总产能约为10万吨左右。目前全球氨纶总产能约60万吨,而韩国晓星公司的氨纶产能接近12万吨,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第一家氨纶企业是烟台氨纶厂,1989年开始生产。中国大陆现有生产能力35万吨左右,为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国。 氨纶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和含有羟基的聚酯链段的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酯型氨纶),另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与含有羟基的聚醚链段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醚型氨纶)。氨纶纤维与弹力聚烯烃纤维和弹力复合纤维统称弹力纤维。 物理特性 具有高断裂伸长(400%以上) 、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多嵌段聚氨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称。又称弹性纤维。氨纶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0.04~0.12克/旦)和高弹性回复率(200%伸长,95%~99%)。除强度较大外,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与天然乳胶丝十分相似。它比乳胶丝更耐化学降解,具有中等的热稳定性,软化温度约在200℃以上。用于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大多数染料和整理剂,也适用于氨纶的染色和整理。氨纶耐汗、耐海水并耐各种干洗剂和大多数防晒油。长期暴露在日光下或在氯漂白剂中也会退色,但退色程度随氨纶的类型而不同,差异很大。

氨纶基本介绍

氨纶(spandex )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2 基本特性 Spandex 译名"斯潘德克斯" ,是一种弹性纤维,学名聚氨酯纤维(Polyurethane),简写(PU)。中国大陆称为"氨纶" ,它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 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弹性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聚酯链类;一为聚醚链类。聚酯类弹性纤维抗氧化、抗油性较强;聚醚类弹性纤维防霉性,抗洗涤剂较好。 3 优点 氨纶弹性优异。而强度比乳胶丝高2~3 倍,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氨纶的耐 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1] 4 合成纤维化学纤维是指那些以天然或者合成的高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它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有两种,即人造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富强纤维等)和人造蛋白质纤维(如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而合成纤维的阵营比较庞大,有聚酯纤维(即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6,锦纶66 等),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组成物质含有85%以上组分的聚氨基甲酸酯,商品名称有莱卡(Lycra 、美国、英国、 荷兰、加拿大、巴西)、尼奥纶(Neolon 、日本)、多拉斯坦(Dorlastan 、德国)等。首先由德国Bayer 公司于1937 年研究成功,美国杜邦公司于1959 年开始工业化生产,现已将其氨纶产业卖给美国科氏工业集团,总产能约为10万吨左右。现全球氨纶总产能约60 万吨,而韩国晓星公司的氨纶产能接近12 万吨,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第一家氨纶企业是烟台氨纶厂,1989年开始生产。中国大陆现有生产能力35 万吨左右,为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国。 氨纶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和含有羟基的聚酯链段的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酯型氨纶),另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与含有羟基的聚醚链段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醚型氨纶)。氨纶纤维与弹力聚烯烃纤维和弹力复合纤维统称弹力纤维。 5 物理特性 具有高断裂伸长(400%以上)、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多嵌段聚氨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称。又称弹性纤维。氨纶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克/ 旦)和高弹性回复率(200%伸长,95%~99%)。除强度较大外,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与天

氨纶弹性疲劳性能的研究

氨纶弹性疲劳性能的研究 Ξ 段海霞,单小红 (新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 要:氨纶弹性纤维的高形变性和自然回复性使含有氨纶弹性纤维的纱线及织物具有特殊的弹性,并使含有氨纶弹性纤维的服装具有无以比拟的舒适性与时尚感,但氨纶弹性纤维由于弹性疲劳所积累的塑性变形往往影响着服装等产品的美观和服用性能.本文旨在通过对氨纶裸丝、氨 棉包芯纱、氨纶针织物三者弹性疲劳性能的实验测试,分析和研究高弹织物弹性疲劳性能对服饰美观及服用性能的影响.关键词:氨纶;弹性;氨 棉包芯纱;服用性能 中图分类号:T S 102.5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839(2007)0120121206 The Study of the T ired Performance i n Flex ib il ity Polyurethane F iber DUAN H ai 2x ia ,SHAN X iao 2hong (Colleg e of A rtica l D esig n ,X inj iang U n iversity ,U rum qi ,X inj iang 830046,Ch ina ) Abstract :T he perfo r m ance of transfigurati on and the resto re capability of po lyurethane fiber p redom inated flexibility the yarn w ith po lyurethane fiber ,and constituted com fo rt and vogue w ith po lyurethane flexibility clo th ing .T h is article analyzed and studied how the tired perfo r m ance in flexibility affected the functi on and the beautiful vogue of the p roducts by testing the tired perfo r m ance of po lyurethane ,co tton po lyurethane co re 2span yarn and po lyurethane stretch knitted fabric as experi m ental samp les .Key words :Po lyurethane ;flexibility ;co tton po lyurethane co re 2span yarn ;Perfo r m ances in w ear 1 前 言 随着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衣着观念日趋高雅与开放,对服装舒适性、功能性、时尚性更为追求.氨纶产品所具有的弹性好、尺寸稳定、穿着舒适自如及免烫特点,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氨纶弹性纤维的形变及自然回复性主导了含氨纶弹性纤维纱线的弹性,并构成了含氨纶弹性纤维服装的舒适与时尚,对开发织物新产品和改变服装风格产生巨大作用,但同时氨纶弹性疲劳也影响了产品的美观、时尚和服用性能. 在针织纬编成衣产品中,领口、袖口和裤管口(称“三口” )在穿着一段时间后会变形而呈现出喇叭口状,这种现象在目前来说是一个普遍而又难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针织纬编成衣产品的美观、时尚,还直接关系到服用性能,因此许多针织企业设法采用新工艺、新原料、新方法来解决“三口”变形问题.现在很多企业采用氨纶罗纹织物做“三口”材料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确,“三口”变形的问题已得到改善,且大大延迟了“三口”变形破坏的时间.但氨纶弹性纤维和纱线在较小拉伸力的长时间作用下以及反复受拉伸力作用时,会逐渐丧失弹性甚至断裂,即随着蠕变过程的发生,外力不断地对材料做功,当外力所作的功积累到一定程度即材料的破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内部的结合能就抵抗不住这一拉伸力而呈现出整体(宏观)破坏,使得氨纶罗纹“三口”出现弹性疲劳.基于此,我们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和分析氨纶弹性纤维的形变及自然回复性方面的性能,对氨纶弹性疲劳性能进行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为生产实际即为针织纬编成衣产品的设计和合理地调整生产工艺、减小织物变形、达到整体平衡、提高氨纶弹性织物的美观及服用性能提供一定的信息. 第24卷第1期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 l .24,N o.12007年2月Journal of X injiang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Editi on )Feb .,2007 Ξ收稿日期:2006210211 作者简介:段海霞(1981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纺织计算机应用.通讯作者:单小红(19582),女,教授.

氨纶

氨纶——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此种纤维拉长3倍后能快速回复到原来长度。 1962年美国杜邦公司大批量生产氨纶,取名Lycra(莱卡)。与其它合成纤维不同的是,氨纶纤维是有似橡胶伸缩性能的特殊纤维。从弹性好的袜统、连裤袜开始,进入到具有功能性的游泳衣、紧身衣裤等运动服,继而发展到要求有高审美性的和舒适性的紧身内衣、衬裙、衬衣等内衣用料。近来,因其穿着舒适性和设计适应性好,还迅速应用到衬衫、各种纤维的混纺外衣、针织外衣等高档面料和高档服装。 在氨纶的染整加工中,如工艺不当,就会造成失弹、起皱等问题。所以进行氨纶的染整加工必须围绕这两大问题,适当调整工艺,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氨纶一般与其它纤维的混纺织物,比如涤纶、尼龙、棉等纤维,氨纶可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酸性媒染染色、分散染料染色。 现将氨纶的染整工艺做一简单介绍: 一、前处理 氨纶不耐热、不耐氯漂、不耐热浓碱(特别是聚酯类氨纶)。加工时的张力不宜大。 氨纶在高温下容易产生皱折,为消除皱折,一般含氨纶纺织品都要进行前定形。 前定型的目的主要是消除皱折印和稳定门幅。一般定形温度为180℃。进行前定形虽然能够消除皱折,但织物上的杂质定形时容易分解,并充分透入纤维内部,大大降低精练效果。定形产生烟气多,污染环境与设备。 前处理中需加入适量的浴中防皱剂,以减少皱折,在降温过程中,必须缓慢降温,也可采用热水溢流洗。这也是减少皱折的一大重要环节。 由于氨纶前处理不能加烧碱,所以必须选用高效的精练剂方能达到精练的目的。 一般的前处理工艺为: 高效精练剂1~2g/l 浴中防皱剂1~2g/l 螯合分散剂1g/l 纯碱1~3g/l 双氧水0~5g/l 95℃×40min 二、染色 1、棉/氨纶织物 棉使用活性染料,氨纶使用分散染料染色。染色中加浴中柔软剂,使用染棉染色工艺。 2、尼龙/氨纶织物 尼龙、氨纶都使用酸性染料或中性染料染色。 3、涤纶/氨纶织物 涤纶、氨纶都使用分散染料染色,涤纶染色一般为130℃,但超过125℃氨纶就会失弹。所以涤纶/氨纶织物染色必须加载体(膨化剂)在125℃染色。

氨纶面料的特点

2012-7-30 氨纶面料(Spandex fabric) 1. 特点 氨纶是聚氨酯类纤维,因其具有优异的弹力,故又名弹性纤维,在服装织物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氨纶织物的主要特点为: ⑴氨纶弹性非常高,一般制品不使用100%的聚氨酯,多在织物中混用5~30%的比例,所得各种氨纶织物均具有15%~45%的舒适弹性。 ⑵氨纶织物常以复合纱制成,即以氨纶为芯,用其它纤维(如尼龙、涤纶等)做皮层制成包芯纱弹力织物,其对身体的适应性良好,很适合做紧身衣,无压迫感。 ⑶氨纶弹力织物的外观风格及服用性能与所包覆外层纤维织物的同类产品接近。 2.品种 氨纶织物主要用途在于紧身服、运动装、护身带及鞋底等的制造。其品种根据用途需要,可分为经向弹力织物、纬向弹力织物及经纬双向弹力织物。 3.用途 1、面料和服装的档次主要取决于纺织和制衣的工艺,跟原料纤维关系不大。比如有的锦纶服装十几元钱,而有的几千元钱。原料之间没有档次高低之分。 2、内衣布料一般不单独使用锦纶或氨纶,而常常跟其他纤维混纺和交织。特别是氨纶,一般含量为5%左右。 4.最大优点: 氨纶面料最大的优点是弹性好,可以拉伸5-8倍,不老化,氨纶不能单独织布,一般都与其他原料织在一起,氨纶比例大约在3-10%之间,泳装面料氨纶的比例达到20%。氨纶纤维具有高断裂伸长(400%以上)、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多嵌段聚氨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称。又称弹性纤维。氨纶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0.04~0.12克/旦)和高弹性回复率(200%伸长,95%~99%)。除强度较大外,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与天然乳胶丝十分相似。它比乳胶丝更耐化学降解,具有中等的热稳定性,软化温度约在200℃以上。用于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大多数染料和整理剂,也适用于氨纶的染色和整理。氨纶耐汗、耐海水并耐各种干洗剂和大多数防晒油。长期暴露在日光下或在氯漂白剂中也会退色,但

氨纶

功能合成纤维 一、弹性最好的合成纤维——氨纶 氨纶是以聚氨基甲酸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嵌段共聚物制成的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分子链由柔性很大的长链段(软链段,低熔点、无定形)和刚性的短链段(硬链段,高熔点、结晶的)交替组成的。以软链段为基体,而硬链段分散嵌在其中。 大家都知道氨纶是弹性最好的合成纤维,那么它具有如此高的弹性的原因是什么呢? 聚氨酯纤维的高弹性质和一般的弹力丝(见变形纤维)不同,它是由聚合物大分子组成和超分子结构的特点决定的。柔性软链段由脂肪族聚酯或聚醚组成,可以看作是一个容易伸展的弹簧;而刚性链段则是由氨基甲酸酯和脲基所组成,如同一个刚性小球。由小球把弹簧相互连接起来组成的网,是一个具有一定强度的弹性体。这两种链段以共价键连结在一起。由于软链段中每个单键围绕其相邻的单键作不同程度的内旋转,因而外形弯弯曲曲的长链段象一个杂乱的线团,它的形态不断地变化。大分子在外力作用下有很大的适应性并且长度也有很大的伸展余地,从而赋于纤维以高伸长和高弹性回复的特性。 其中在硬链段中含有极性基团,分子间因氢键的作用而形成“区域”结构或结晶,在大分子链间起着物理交联作用,故使氨纶纤维还

具有一定的强度。 硬弹性纤维是指结晶性聚合物在大伸长变形后具有高弹性回复的纤维。比如,硬弹性丙纶就是在应变结晶(熔体在高应变场下结晶)和热结晶(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 氨纶的线密度低,最细的橡胶丝比最粗的氨纶纤维还要粗十余倍。氨纶纤维的断裂强度高、弹性好、吸湿性好,可以使用所有类型的染料染色。 氨纶的主要品种包括裸丝、包芯纱、包覆纱、合捻纱。 裸丝是最早开发的品种,不用纺纱便可用于加工生产。由于裸丝摩擦系数大、滑动性差,因此直接用于织造织物的不多,一般适宜在针织机上与其他化纤长丝交织。主要的纺织产品有紧身衣、运动衣、护腿袜、外科用绷带等。 氨纶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是包芯纱,它是以氨纶纤维为芯纱,外包一种或几种非弹力短纤维(棉、毛、腈纶、涤纶等)纺成的纱线。芯纱提供优良的弹性,外围纤维提供所需要的表面特征。例如毛包芯纱的服装面料不仅具有一般毛织物的外观和保暖性,而且穿着时伸缩自如。 包覆纱又称包缠纱。它是以氨纶纤维为芯,用合成纤维长丝或纱线以螺旋形的方式对其予以包覆而形成的弹力纱。包覆纱的手感比较硬挺,纱线较粗,织造的面料比较厚实,主要用于袜子、弹力带、护腿等弹力织物。 合捻纱又称合股纱,它是在对氨纶纤维牵伸的同时,与其他两股

氨纶

氨纶是聚脂类纤维,因其具有优异的弹力,故又名弹力纤维。在服装织物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氨纶织物的主要特点为:氨纶弹性非常高,一般制品不使用100%的聚氨脂,多在织物中混用5%-30%的比例,所得各种氨纶织物均具有15%-45%的舒适弹性。氨纶织物常以复合纱制成,即以氨纶为芯,用其它纤维做成皮层制成包芯纱弹力织物面料,其对身体的适应性良好,很适合做紧身衣。如(泳装,运动装等) 氨纶弹力织物的外观风格及服用性能与所包覆外层纤维织物的同类产品接近。氨纶面料最大的优点是弹性好,可以拉伸至5-8倍,不老化,氨纶不能单独织布,一般都与其它原料织在一起,常规的氨纶比例大多都在3%-10%之间,特殊的泳装面料和运动面料的比例达到20%-25%甚至更高。氨纶具有高断裂伸长,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除强度较大外,其它物理机械性能与天然乳胶丝十分相似,它比乳胶丝更耐化学降解,具有中等的热稳定性,软化温度约在200度以上,用于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大多数染料和整理剂,也适用于氨纶的染色和整理。氨纶耐汗、耐海水并耐各种干洗剂和大多数的防晒油,长其暴露在日光下或氯漂的溶剂中也会退色,但退色的程度随氨纶的类型而定,差异很大。 氨纶/涤纶弹性纺织物中的氨纶占了绝大部分,为此,一般用分散染料染色工艺进行染色加工。 此时,为了减少氨纶纺丝时使用的硅油剂影响以及防止氨纶纤维物性降低,必须采和缓的温度处理,且需防止分散染料沾污氨纶组分

造成牢度降低现象。为此,在染色条件的设定、所用染料及助剂选择等方面必须特别留意。在涤纶/氨纶弹性纺织物染色时,从氨纶弹性纤维的物性方面来考虑,必须在和缓的染色温度条件下进行处理。染色时,由于受到氨纶弹性纤维的物性条件制约(防止氨纶脆化),必须在比染纯涤纶低的温度条件或短时间内染色,纯涤纶的标准染色条件为130度-30-60分钟。涤纶或氨纶弹性纺织物的染色条件一般为120度-125度-30-40分钟。 氨纶是高弹力纤维,要考虑到高温条件下长时间染色会导致氨纶失弹,一般都在125度以下染色,而且氨纶不耐碱。 为了避免分散染料染色时对氨纶组分的沾污或热泳移引起的氨纶组分再污染所造成的染色牢度降低等问题,选择热泳移现象少的分散染料就显得极为重要。如选择牢度佳的高能型染料S型或SF型染料,必须注意与染色条件的和谐,根据所用染料的类型及所需的染色深度,高能型在130度,中能型染料在120度来设定染色条件。 涤氨纶的染色工艺与庇点预防: 涤氨纶布种在漂染过程中极易产生折痕,这是染厂技术人员很头疼的事情,随着客户要求不断提高,一线的漂染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实验、改进……,制定出一系列预防改善措施。 涤纶布的工艺流程:坯布开幅或松卷——预定——染色——还原清洗——脱水、压水——成定等工序 1、坯布预定,坯布开幅或松卷以后,放置12小时让坯布先自然回缩后,再进行高温预定。一般预定型的温度205度到210度,机速

优质弹性织物与氨纶之关系

优质弹性织物与氨纶之关系 优质弹性织物与氨纶之关系 一﹑氨纶弹性纤维简介 氨纶(Spandex)是一种弹性纤维﹐学名聚氨酯纤维(Polyurethane)简写(PU)。它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弹性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聚酯链类﹐一为聚醚链类。聚酯弹性纤维抗氧化﹑抗油性较强﹔聚醚类弹性纤维防霉性﹐抗洗涤剂较好。 氨纶的特性,令织物在结构上改变,故在各类纺织品上都有应用,如梳织品,经织品,针织品,均有采用,从内衣到外衣,从花边到袜子,从家庭纺织品到医疗用品,均应用得上。针织物本身的特色,就是利用线圈的结构,产生延伸弹性的效果,但其伸长及回缩范围受线圈形态及覆盖率所控制,幅度有限,氨纶之高伸度及回复性能与针织物正好互相配合,令织物发挥出最佳特性。 二﹑优质弹性针织物的基本生产要求: 1. 产品设定:必需按照最终产品的要求,作生产上配合及设定。 2. 原料配搭:必需选择适合之氨纶与对手素材之配合。 3. 生产工艺:整个流程工序设定,必需顾及原材料之变化,控制及适宜性 4. 产品测试:按最终产品要求,设定测试条件,项目及方法,以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等为基础,设定合格值,令产品达到最佳条件才出厂。 国际市场对各种不同优质弹性针织物,均有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或品牌企业标准,产品合格才能交付。 而国内大部份弹性针织物,并末有此要求,相关之标准亦末有设立,产品大部份停在较低档次上,意识及实际上有很大差距。 氨纶类别及应用范围 透明(CLEAR- LUSTER)﹕表面纤维较平滑﹐故反光成透明﹐摩擦面低﹐条干均匀度较差﹐上色亦较差﹐适宜与短纤类材料生产,经织物采用多。 白根(DULL- LUSTER)﹕即原白﹐表面纤维较凹凸不平﹐摩擦面大﹐上色效果好﹐适宜配长纤类生产,粗支根用,如胸围品及辅料用多。 半透明(BRIGHT- LUSTER)﹕内加进钛白粉及防滑剂﹐对化学剂较强抵抗力,游泳衣用多,因有抗氯功能。 哑色(MA TT- LUSTER)﹕界乎原白与半透明之间,为哑白色,适宜针织采用。 Spandex各种用途不同﹐有各种产品形态﹐主要分为三种﹕ 裸纱﹔?包芯纱﹔ 包覆或合捻纱﹔每种不同组合对应不同用途。 裸纱(bare yarn) 为100%氨伦纱﹐裸纱一般不直接用于织物上﹐大多与对手材料共同生产﹐并需采用特殊装置生产。针织品最常用﹐如泳衣﹑运动服等﹐一般以22-78Dtex为主。 包芯纱(core spun yarn) 以裸纱为芯﹐其它材料为外皮纺成的纱﹐简称CSY。如以棉包芯一般用环绽纺纱机之细纱车上插入牵伸过的裸纱﹐包缠包芯纱之裸纱伸长度必需适当调整﹐其伸缩率被抑制

氨纶介绍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纺织/化纤制品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20030813 【文献出处】中国纺织报 【标题】氨纶:中国魅力四射的纤维(2003年文献)(2470字) 【副标题】春江 【正文】 近年来,我们的服饰发生了许多神奇的变化———松松垮垮的“包装”不见了:西装面料永不起皱,内衣贴身舒适不变形,绚丽多彩的泳装、紧身衣、塑身美体服将女性装扮得婀娜多姿,弹力牛仔服挥洒自如成为俏货,时尚挺括的服饰已经成为服装行业的主流…… 是什么赋予现代服饰如此的灵性?是氨纶。正是这种新奇的纺织材料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化纤世界一枝独秀 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也叫聚氨酯弹性纤维,国际统称“斯潘得克斯”(Spandex),是一种具有极高弹性的特种化纤。 氨纶是世界已知最富弹性的合成纤维,其拉伸长度高达500%-800%,具有优良的耐疲劳性和极高的弹性回复率,弹力持久不变,任何合成纤维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不仅如此,氨纶还是一种综合性能非常优秀的纤维。她有与橡胶筋相似的弹性,但纤度更细、弹力更高,耐化学药品、耐油、耐汗水、不可蛀、不霉变,在可染色性、抗老化性等方面都比橡胶丝要优越得多,使织物变得更薄、光泽更好、更加结实耐用。日前,氨纶在与橡胶筋的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当成本相接近时,人们更趋向于使用氨纶。 氨纶唯一的不足是耐氯性稍差,使用次氯酸钠型漂白剂洗涤氨纶织物容易造成氨纶溶蚀断裂,从而降低衣物弹性。为解决这一世界难题,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攻关,已发明出耐氯氨纶的制造方法,并获得国家专利。 “类味精型”纺织纤维 氨纶素有“类味精型”纤维的美誉,在织物中只要加入少许氨纶(约2%-5%),就足以改善织物性能,使织物的档次大为提高。 氨纶丝的运用起始于针织内衣三口(领口、袖口、裤口)。以前的针织内衣多用纯棉原料,经水洗后弹性消失,三口变形,既不保暖,也不美观。氨纶问世后,针织内衣三口罗纹采用加入氨纶丝的织布工艺,大大改善了三口弹性。随着氨纶应用技术进一步提高,许多纺织品以氨纶为纱芯,外包锦、涤、棉、麻、毛、真丝等纤维,制成各种包芯纱、包覆纱、合捻纱加以运用,氨纶自身的弹性优点与其它纤维的固有特性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氨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已从针织品扩大到机织品,从功能性织物向服装面料发展,从内衣向外衣发展,并从女性服饰向男装延伸,并赢得“人类第二皮肤”的美誉,氨纶织物已成为最流行的国际性时尚消费品。

氨纶失弹问题

氨纶失弹问题 牛仔织物中氨纶包芯纱的低弹、高弹丝材料越来越普遍,而氨纶弹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牛仔水洗工序的进展。氨纶弹力丝除了本身质量差,易失弹外,还受以下外界因素影响: 1.酵洗过程的酵素粉 由于酵素粉是一个多组份复配物,其内部化学组份的不同会影响氨纶失弹,特别是防染粉组份。而使用纤化公司的酵素粉基本没有这现象。 2.次氯酸钠(漂水) 由于氨纶本身不耐氯,所以在氯漂过程对氨纶弹力损伤大,而漂水的浓度,pH等反应速度也对氨纶弹力损伤起重要影响,重漂损伤大。 以下是缓和氨纶弹力失弹的方案:纤化公司建议如下操作:需要氯漂的牛仔服装,预先用氨纶氯漂防脆剂SCL 1-3g/L(漂水的1/10)在水浴运转1-2分钟,逐步升温至40℃,漂水分三次加入,第一次加1/5漂水总量,第二次加2/5漂水总量,最后一次加入余下2/5漂水,按漂白实际时间操作。漂完后,一边排水,一边进水,水温逐步下降,防止温度急剧下降导致的氨纶脆损、失弹。 3.柔软 由于各助剂厂家对柔软剂、硅油等配方的各异,有的柔软剂、硅油对氨纶弹力有损伤,主要是其组份中少量含量溶剂,其对氨纶弹力有影响。而纤化公司的硅油、柔软剂基本不含此溶剂,对氨纶弹力无影响,如平滑硅油EB-3B、湿滑硅油ZGL891等。 4、溶剂 由于氨纶织造过程有含硅类油剂,其染整过程需要把油剂去除,而很多精练剂中都含有溶剂,其对氨纶弹力损伤影响大。 5.物理割破 由于牛仔的特色是怀旧,所以很多需要做物理破损,割破处理,其破损对氨纶弹力丝受力不均,导致氨纶起泡现象,裸露在外的纱线也很容易断裂,导致失弹。 6.烘干温度 一般含氨纶弹力丝的牛仔织物烘干温度都低于60℃,过高对氨纶弹力损伤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