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的可行性报告

驾校的可行性报告
驾校的可行性报告

彬县职教中心驾校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陕西省彬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98年,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校园占地32亩,固定资产2100万元,建筑总面积21000平方米。建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和师生公寓楼各一幢,配备有车工、钳工、焊工、电工、电子装配和煤矿安全培训等专业实训设备9276 台(件),价值600万元。现开设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设计技术、矿山机电、采煤、通风与安全、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电工、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公关礼仪、车工、钳工、焊工等15个专业,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94名,教职工148名。2003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先进单位”。2005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经有关部门批准,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彬县学习中心”、“陕西省教育学院彬县函授站”、“陕西省电大咸阳分校彬县工作站”,陕西省“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基地”、“乡土人才培训基地”、“科教兴农示范基地”、“青年就业培训基地”和“陕西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校十年来,学历教育共招生12584人,短期培训22857人(次)。先后向社会输送初、中级技术人才11236名,安置毕业生9972名,安置率达到96.8%。

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自成立来,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校舍不足,无法满足彬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原有校舍设计规模1500名,致使学校现有半数学生在外实习。近年来彬县每年有5000-6000名初中毕业生,他们中的一半人要在职

教中心学习,还有约1000名高中毕业生因不能继续升学也要接受职业教育,2009年,彬县职教中心在校学生数将达到3000人,加上,农民教育,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转岗培训,人人技能工程等工作需要,使我县职教中心的校舍规模与区域教育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以上情况,2007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一所职教中心,2008年4月项目得到咸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批复立项,2009年上半年,县政府研究通过新校区建设规划,目前有三座学生宿舍楼和四座教学实训楼已经动工建设,本项目建设的提出就是在新校区建设规划的框架内提出的。

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1、经济发展的要求

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是周祖公刘的立国之地,也是我国古代农业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312国道、福银高速公路、西平铁路、306省道纵贯全境,距省会西安120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02公里。彬县自然资源丰富,位于陕西省第二大煤田——彬长煤田腹地,是国家煤炭生产重点县,境内煤炭储量32.4亿吨,被省政府确定为能源化工基地县。彬县是世界级水果最佳适生区地之一,是“国家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苹果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苹果产业发展20强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盛产苹果、酥梨、觐枣、柿子、核桃等名优果品。彬县电力资源充足,有发电厂4户,总装机容量已达到6.1万千瓦。彬县2×2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大佛寺煤矿瓦斯发电厂和下沟煤矿瓦斯发电厂正在建设之中。全县通讯网络四通八达,信息高速公路畅通无阻。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也正因为有上面的

优势的经济环境,彬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由煤炭能源和果业的发展,急需运输业和出租车市场的繁荣,才能适应彬县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彬县煤田开放,彬县工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拥有私人轿车的人数也在不断的提高,而目前,学习驾驶技术都要在县外学习,彬县目前还没有一个像样的驾驶学校,难以满足彬县人民生活的需要,彬县急需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增设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

2、教育发展的要求

教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谐的国民教育体系要求各种类型的教育平衡、协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中等教育结构单一、规模小,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脱节。中国的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人口的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十亿人口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初中级应用型的建设人才和技术工人,因此,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到了突出的地位。随着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劳动者的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比较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出现了普职“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随着劳动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教育体系内部的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这使职业教育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为迎接

这一机遇,促进彬县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我校急需迁址建校,扩大规模,创建特色的职业教育。

3、中国职业实用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提倡终身学习,鼓励学生就业后在本职岗位上继续学习。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这样阐释职业教育的目的:①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②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③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体现着教育公平与公正。有人曾说过:进入二十一世纪生活,需要三大通行证,一是外语,二是电脑,三是驾驶。因而职业教育需要承担培育驾驶技术的任务。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迫在眉睫。从2007年起,陕西省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教育、财政、发改委、农业、扶贫的资金每年统筹安排2亿元,用于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其核心是,全省城乡所有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其长远目标是通过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基本达到新增劳动力“人人有技能、人人强技能、个个能就业”的目标。为使彬县及其周边的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接受职业教育成为新型劳动者,我县急需在发展职业教育,新建一所规模较大职业学校的基础上,举办特色的专业。

4、彬县“三农”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是潜在的产业大军和城镇居民,他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和培训。当前我国农村已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不稳定,回流现象严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能力提升。因此,农村教育的重心应转向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课题。“三农”问题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家的工作重点,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继续推进城镇化,大量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实现转移,还包括对留在农村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帮助他们掌握将来能够找到工作的技能,包括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实用的各种技能。彬县职教中心是彬县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但目前彬县级职教中心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急需建设新校区,在专业建设上下功夫。

5、彬县农民脱贫的需要

据调查,我县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之一。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小康战略的全面推进,从事于运输和出租服务致富的人越来越多。通过对全县运输业较好的西坡乡曹村等村的调查表明,靠运输业人员月工资收入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有些原本收入来源少的

贫困村,许多都是依靠跑运输才走上富裕之路的,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70%。从全县来看,该行业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而这些人员技能的培训,急需在职教中心进行教育,而彬县职教中心现有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劳务人员技能培训的需求,我中心急需扩大规模,新建新校区。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1、彬县驾驶培训的现状

目前,彬县驾驶培训基本依靠徒弟跟车,师傅传导的培训模式,然后通过一定的渠道或者在县外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取得从业资格。县内也没有一所专门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有的就是收取中介费式的报考点,挂靠别人的牌子在我县进行驾驶招生宣传,然后交给外地的培训机构或者通过私人关系非法取得驾驶资格。

2、彬县驾驶培训市场分析

彬县是一个农业县、一个贫困县,调查表明彬县的辍学现象,与学校所学内容脱离农村学生将来的发展实际有关。对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帮助他们掌握将来能够找到工作的技能,包括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实用的各种技能。而这些学生中有好大部分学生愿意学习汽车驾驶;加之彬县经济近年来发展迅猛,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拥有私人轿车的人员越来越多,这些人都渴望县内有所像样的汽车驾驶培训机构,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还有一点,彬县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出租市场已经打开。2008年,县上成立了出租公司,但是经营出租的彬县人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为外地人员,而且都不是本着做好此项服务的态度进入彬县出租行业的,都是在操持出租行业,靠热炒出租牌子赚钱,然后把自己的出租牌子高价卖给彬县人民,使得这些人的经营成本大大提高,影响了人

民群众的服务经营热情,即使这样,我县人民渴望从事这个行业来致富的人还是愈来愈多,对这些人进行驾驶培训业应该是我们职业学校的任务之一。所以目前要求进行职业教育特别是汽车驾驶的生员我县非常多,周遍旬邑县、长武县等也有很大部分的生源。而学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已远远跟不上彬县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3、彬县汽车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由于彬县目前没有正规的驾驶学校,县公安部门也表示希望彬县职教中心能够凭借自身的有利条件,开办汽车应用于维修专业,有效解决彬县人民学习汽车驾驶与维修的需求。有了县公安部门的支持和群众学习汽车驾驶与维修的需求,彬县开办正规的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必定能够有很好地的市场效应。因此彬县汽车驾驶与维修必须走正规化的道路,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才能适应人民生活的需求。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建校之初,职教中心开设过汽车维修专业,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积累,还有原来购置的各类汽车的模型可以提供便利的维修实践教学。2008年,我校机电专业也被陕西省列为省级骨干专业,今年,我们学校又上报申请开设汽车应用与维修,省教育厅已经审批通过了我们的申请,同时,给我们划拨了国家专业项目建设专款300万元。200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一所职教中心,我们的设计方案也得到了县政府的批准,设计方案中已经将汽车应用于维修专业作为重点进行了设计,而且设计理念融入了德国的先进的建设理念,结合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的实际,将教学和实训融为一体作为建筑单体的设计思路,在校园靠近街道的一边,我们又设计了维修门店,供学生实践应用,在新堡子村租用了11

亩场地,作为驾驶场地的建设用地,初步设计方案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审核同意,目前开设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条件基本具备。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驾校规划设计占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805.6平方米,建筑类型和规模为一层活动房14间,内含办公、宿舍和生活用房,高度3.35米。同时设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驾驶训练场地所需的直曲道路。建筑耐久年限二级,耐火等级二级,抗震为费抗震。总体设考虑了环保、节能、卫生、绿化、给排水等因素,对这些在设计中均作了相应的科学规划和处理。

第五章主要产品及生产工艺

驾校的主要产品为驾驶技术服务。建成后,我们将推行人性化的教育,因人施教,为每位学员量身制定教学计划让所有朋友通过彬县职教中心驾校的服务,都能从一个初学者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娴熟驾驶技术,对道路标志以及路况都了如指掌的合格驾驶员。我们也将采取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培训过程,把这些作为职教中心驾校的一种招牌服务来做。同时,我们将高薪聘请一批拥有一定专业技能、汽车知识和现代化理念大专以上文凭、有着求实敬业精神的教练员团队。我们要本着热情、严厉、负责的态度,以打造彬县最专业、最有效、最可靠的驾驶训练品牌。

第六章环保和节能

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我们要求设计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遵循可操作,有收效的原则,对环保和节能进行科学设计,同时,要求设计部门在谁机时将污水的处理情况科学考虑,合理设置给排水,达到国家环保的要求。在节能方面,材料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