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_气象仪器____实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_气象仪器____实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_气象仪器____实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仪器实验(实习)报告系计算机与软件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2姓名学号

一. 实验目的:

了解测风测雨气象仪器的原理、组成、作用等,通过实践课,对气象观测仪器加深了解。

二.实验内容:

1. 测风:

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等。

(1) 测风塔

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

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仅为角钢自立塔的1/3或更少),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塔型随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

(2)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组成的有线遥测仪器。感应器由风向和风速两部分风杯、交流发电机、蜗轮等组成。指示器由电源、瞬时风向指示盘、瞬时风速指示盘等组成。记录器由8个风向电磁铁、自记钟、自计笔、笔挡、充放电线路等部分组成。

EL型风向风向风速计感应部分

(3) 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

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与特定感应器配套可以组成EN1型和EN2型两种自动测风仪。

主要功能有:定时打印输出二分钟、十分钟平均风向风速;打印输出大风报警、航危报大风报警及解除警报的风向、风速及其出现时间,发出报警信号;

每天20时打印输出日极大风速、最大风速及相应的风向、出现时间,日合计、日平均,并可随时显示各种瞬时值和平均值,存储24小时风向风速记录。可代替EL型电接风速风向计的记录器、指示器和大风报警器。

(4)海岛自动测风系统

用途:该系统是专门为测量海岛出现的强风而设计的,其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测强风力。

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自动采集部分,另一个是接收部分。

采集部分由风向风速传感器、数据处理器、调制解调器、无线电收发讯机、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等组成。接收部分由计算机、调制解调器、无线电收发讯机和打印机组成。

原理:采集部分对风向风速传感器采样,然后计算出风向风速的平均值。通

过无线通讯实现采集数据到接收部分的传输。有日照时,采集部分采

用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充电。

(5) 轻便风向风速表

轻便风向风速表,是测量风向和一分钟内平均风速的仪器,它用于野外考察或气象站仪器损坏时的备份。

组成:仪器由风向部分(包括风向标、方位盘、制动小套)、风速部分(包括十字护架、风杯、风速表主机体)和手柄三部分组成。

(6)单翼风向传感器

原理:风向感应器为单翼风标。当风标转动时,带动格雷码盘(常用七位,分辨率为2.8°),按照码盘切槽的设计,码盘每转动2.8°,光电管组就会产生新的七位并行格雷码输出。

(7) 风杯风速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采用三杯式感应器,风杯由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

过程原理:当风杯转动时,带动同轴的多齿截光盘转动,使下面的光敏三极管有时接收到上面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线而导通,有时接收不到上面发光二极管照射来的光线而截止。这样就能得到与风杯转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由计数器计数,经换算后就能得出实际风速值。

还有一种风速计的工作原理是:当风杯转动时,带动同轴的磁棒旋转,在霍尔集成电路中感应出与风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经计数器处理后,输出实际风速值。

(8) 螺旋桨式风向风速感应器

该感应器的头部是一组螺旋桨叶片,风向标部分制成飞机机身相似的外形,保持良好的流线型。

工作原理:在风向尾翼作用下,叶片旋转平面始终对准风的来向。叶片系统受到风压的作用,产生一定的扭力矩,使叶片旋转。转速与外界风速成正比。

(10)自动观测风仪

传送和指示风向标所在方位的方法很多:有电触点盘,环形电位器,自整角机和光电码盘几种型式,其中最常用的是格雷码码盘。

2. 测雨:

常用的测量降水的仪器有雨量器、翻斗式雨量器、虹吸式雨量计和双阀容栅式雨量传感器等。

(1)雨量器

气象站雨量器安装在观测场内固定的架子上,器口保持水平,距地面高70厘米。

雨量器的组成:雨量器是观测降水量的仪器,它由雨量筒与量杯组成。

雨量筒的组成:雨量筒用来承接降水物,它包括承水器、贮水瓶和外筒。

雨量筒的用途:雨量筒观测的降水主要用于旬月报,气候预报,气候资料的分析。

(2)单翻斗传感器构造

原理:是用来自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主要由承水器、过滤漏斗、翻斗、干簧管、底座和专用量杯等组成。降水通过承水器,再通过一个过滤斗流入翻斗里,当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翻斗翻转,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另一个斗又开始接水,翻斗的每次翻转动作通过干簧管转成脉冲信号(1脉冲为0.1mm)传输到采集系统。仪器测量范围0-4mm/min。

安装与调整:单翻斗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观侧场内预制水泥座上,筒口离地70cm高,保持筒口水平。

安装与检查:先将承水器外筒安在观测场内,底盘用三个螺钉固定在混凝土底座或木桩上,要求安装牢固、器口水平。感应器安在外筒内,注意当上翻斗处于水平位置时,漏斗进水口应对准其中间隔板。最后将电缆线与室内仪器联接,电缆线不能架空,必须走电缆沟(管)。安装完毕,将清水徐徐注入感应器漏斗,随时观察计数翻斗翻动过程,有无不发信号或多发信号现象。检查室内仪器上是否采集到数据。最后注入定量水(60-70mm),如无不发信号或多发信号的现象,且室内仪器的数据与注入水量相符合,说明仪器正常,否则须检修调节。

单翻斗雨量器

(3) SL3-1双翻斗雨量传感器

SL3-1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由集水器、翻斗、调节螺钉、干簧管等构成。在测量过程中,随着翻斗间歇翻倒动作,带动开关,发出一个个脉冲信号,将非电量转换成可以进行计量的物理信号。

产品特点:采用双翻斗,测量精度高;适合气象常规业务观测;传统测量方法,可靠性高,机械原理设计,易维护;国产自主创新研发,性价比高;采用不锈钢材质,美观耐用。

典型应用:适用于各种常规气象站、水文站、环保、防汛排涝以及农、林等有关部门用来测量降水量,并将降雨量转换为可以进行计量的物理信号。

SL3-1型雨量传感器

(4) 虹吸式雨量计

虹吸式雨量计是用来连续记录液体降水的自动仪器,由承水器(通常口径为20cm)、浮子室、自记钟和虹吸管等组成。

开始使用前必须按照顺序进行调整检查:

1. 调整零点,往承水器里倒水,直到虹吸管排水为止。

2. 用10ml清水,缓缓注入承水器,注意自计笔尖移动是否灵活;如摩擦太

大,要检查浮子顶端的直杆能否自由移动,自计笔右端的导轮或导向卡口是否能顺着支柱自由滑动。

3. 继续将水注入承水器,检查虹吸管位置是否正确。

虹吸式雨量器

(5) 自动站雨量传感器

过程原理:自动站雨量传感器降水通过承水器,再通过一个过滤斗流入翻斗里,当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翻斗翻转,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另一个斗又开始接水,翻斗的每次翻转动作通过干簧管转成脉冲信号(1脉冲为

0.1mm)传输到采集系统。

(6)双阀容栅式雨量传感器

组成:该传感器也是用来自动测量降水量的的仪器,主要由承水器、贮水室、浮子与感应极板,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

过程原理:它是利用降水量贮水室内浮子随雨量上升带动感应极板,使容栅移位传感器产生的电容量变化,经转换为位移计量的原理测得降水量。

三. 实验感悟: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气象观测仪器有了一些了解,在学校观测场看到了书本上的仪器,增强了实践经验。同时,经过老师耐心的讲解,使我对测量风和测量雨的操作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浙江省气象局计量检定

自动气象站传感器自动化检定业务系统的设计 罗 昶 (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杭州 310017)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省级气象计量部门广泛使用的计量检定设备的升级改造,使之集成为自动气象站传感器自动化检定业务系统。阐述了升级改造的整体思路,给出了接口电路和自动化控制的设计原理,以及软件设计流程。 自动化检定业务系统采用多通道串口通信技术实现检定设备的自动控制,检定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的自动生成与打印,并建立检定数据库。所有检定信息自动传入局域网服务器,检定信息可实时查询、审核和统计,并实现超检报警。使用表明,该自动化检定业务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功能齐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传感器;自动化;检定;设计 TheDesign of Automation Test System for Sensor of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LUO Chang (Atmospheric observation technical support center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17, China) Abstract: upgrade testing equipment that the provincial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 department widely used, so integrated an automated test business systems for sensor of the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Described the overall outlook upgrade, given the interface circuit and the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and software design process. Automated test business systems used to achieve multi-channel serial communication test equipment,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 test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the original records, and test / calibration certificates automatically generate and print, and create test database. All test information is automatically imported LAN servers, test information can be real-time inquiry, auditing and statistics, and ultra-check alarm. Use shows that the automated test business system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functional,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Keywords: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sensors, automated test, design 1 引言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2万多个自动气象站,组成了较为有效的地面气象观测体系。自动气象站是先进的自动化、数字化电子探测设备,自动气象站包含了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雨量、风等传感器,对这些自动气象站传感器进行检定是确保气象探测准确可靠的最基本要求。由于自动气 作者简介: 罗昶,E-mail:luochangcma@https://www.360docs.net/doc/0310469568.html,

气象仪器讲解稿

气象仪器讲解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设备名称:玻离钢百叶箱。 设备组成 百叶箱通常由木质或玻璃钢两种材料制成,确定箱壁两排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5°,呈“人”字形,箱底为三块平板中间一块稍高,箱顶为两层平板,上层稍向后倾斜。它是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内外部分均为白色。 设备功能 百叶箱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仪器名称:前向散射能见度仪。 仪器组成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由稳定的红外发射光源,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的红外散射光接收器,信号采集与处理,控制器,加热器,电源,调制解调器,防辐射罩等单元组成。 仪器功能 能见度仪器主要用于测量大气能见度,能见度受许多主观的和物理的因素的影响,基本的气象量,即大气透明度,可以客观地测量,并用气象光学视程(MOR)表示。 测量原理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在成一定角度和一定距离的两处。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发射器直接发射和后向散射的光,而只能接收大

气的前向散射光。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计算出气象光学视程(MOR)。 仪器名称: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仪器组成 金属电阻温度表是利用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温度传感器,由于铂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材料易于提纯,测温精确度高,复现性好,因此自动气象站主要采用铂电阻作为测温传感器的材料。 仪器功能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离地面1.5m高度处的空气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它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或平均动能的大小。 测量原理 温度测量通常采取接触式,即将传感器与被测物体(如空气)相接触,当两者经过热量交换并达到热平衡时,具有相同的温度,然后根据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来确定被测物体的温度。 仪器名称: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仪器组成 本站使用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它由上电极、高分子膜、下电极、基板等组成。 仪器功能 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记录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实验五—气相色谱法实验 姓名:张瑞芳 学号:2013E8003561147 班级:化院413班 培养单位:上海高等研究院 指导教师:李向军 组别:2013年12月30日第二组

气相色谱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各部件的功能。 2.加深理解气相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3.掌握气相色谱分析的一般实验方法。 4.学会使用FID气相色谱对未知物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1.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 气相色谱的流动向为惰性气体,气-固色谱法中以表面积大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当多组分的混合样品进入色谱柱后,由于吸附剂对每个组分的吸附力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也就不同。吸附力弱的组分容易被解吸下来,最先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而吸附力最强的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来,因此最后离开色谱柱。如此,各组分得以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顺序进入检测器中被检测、记录下来。气相色谱仪器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气相色谱仪器框图 仪器均由以下五个系统组成:气路、进样、分离、温度控制、检测和记录系统。 2.气相色谱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 在这种吸附色谱中常用流出曲线来描述样品中各组分的浓度。也就是说,让

分离后的各组分谱带的浓度变化输入换能装置中,转变成电信号的变化。然后将电信号的变化输入记录器记录下来,便得到如图2的曲线。它表示组分进入检测器后,检测器所给出的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是柱内组分分离结果的反映,是研究色谱分离过程机理的依据,也是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图2.典型的色谱流动曲线 3.FID的原理 本次试验所用的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它是以氢气和空气燃烧的火焰作为能源,利用含碳有机物在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在外加的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形成离子流,根据离子流产生的电信号强度,检测被色谱柱分离出的组分。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 (1)试剂:甲醇、异丙醇、异丁醇 (2)仪器: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2014气相色谱仪); 氢-空发生器(SPH-300氢气发生器)、氮气钢瓶; 色谱柱; 微量注射器。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稳定电源。 2.打开N2钢瓶(减压阀),以N2为载气,开始通气,检漏;调整柱前压约为 0.12MPa。

校园地面气象人工观测

校园地面气象人工观测 、考查要求: 1、能用风向风速计测风向并记录。 2、能用干湿球温度表、最高和最低温度表测定空气温度并记录,用毛发湿度表测相对湿度并记录。 3、能用雨量器测雨量。 4、能用地面温度表、最高和最低温度表测地面温度并记录,能用曲管地温表测定浅层各深度的地中温度并记录。 二、项目准备 1、器材: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毛发湿度表,雨量器,地面温度表(又称0 厘米温度表),地面 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曲管地温表(包括深度为5、10、15、20 厘米四支温度表),风向风速计。 2、分组(每9 人一大组,再分3 人一小组) 三、考核过程 1、分发记录纸,教师讲解、说明观测流程等。 2、利用风向风速计进行风向观测,并记录。 3、三小组进校园气象观测站围栏里面,分三个观测点同时进行观测和记录,然后教师安排换观测点观测和记录,直到完成在三个观测点的观测和记录。 4、把记录纸上交给考核老师后离开校园气象观测站。

四、说明 1、风向的观测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用8个风向,即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实际地面气象观测中用十六个方位来表示(如图一),也可用角度表示。从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每隔22.5。为一方位角。例如北、东、南、西四个方位,分别以0°(360°), 90°, 180°, 270°表示。同学们记录时任取一种表示方法读取1分钟内最多风向为当时的风向,而风向就是看风标的朝向(如图二)。 NN[NE NW 15. WNW NE ENE 90 225 南怜 SOA南图一 图

2、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观测 空气温度是表示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是最基本的气象要素之一。 干球温度表、湿球温度表、毛发湿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 在百叶箱中的位置如图三所示。 干球温度表湿球温度表 图三 干湿球温度表是两支相同的温度表,一支用来测定空气温度,称作干球,另一支温度表的球部缠有湿润的纱布,称为湿球。在未饱和的空气中,由于湿球纱布上的水分不断蒸发,而所需要的热量来自于蒸发湿球本身及流经湿球周围的空气,致使湿球温度下降,因此一般情况下,湿球温度表的读数比干球温度表低。 毛发湿度表是根据人的头发脱脂后会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长度的特性制成的。毛发湿度表是由毛发、指针和刻度盘构成的。当空气

北京市气象仪器计量检定所实验室认证可行性调研报告

北京市气象仪器计量检定所实验室认证可行性 调研报告 北京市密云县气象局王华英孟燕军王秋兰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孙雪琪王力 一、北京市气象仪器计量检定所历史沿革及现状 (一)历史沿革 北京市气象仪器计量检定所(以下简称“检定所”)前身为中央气象局气象计量检定站,1954年中央气象局成立气象仪器技术科,兼负北京地区气象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与检测工作任务。1970年,因各省市、自治区均建有独立的气象仪器检定所及国家二级气象计量标准,承担本地区社会公用计量器具检定任务,中央气象局将二级计量标准及检定员转交北京市气象局,成立了北京市气象仪器计量检定所,承担北京地区气象及非气象部门社会公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与检测工作任务。1986年通过北京市计量局考核认证与授权,命名为“北京市气象仪器计量检定所”。1993年5月,由于办公用房紧张,同时出于支持密云经济发展的考虑,北京市气象局决定将检定所实验室迁至密云气象局院内,直属市局业务处管理。1997年北京市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成立后,检定所业务工作归探测中心管理。2011年8月,探测中心成立检定科,与原有检定所共同承担检定任务。 2013年,根据北京市气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气象仪器计量检

定所改革方案和岗位设置方案的通知》(京气发〔2013〕99号)要求,在探测中心检定科和密云检定所实验室现有人员基础上组成新的检定所。 (二)现状 1.机构性质及人员 重组后的检定所为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法人代表为探测中心副主任兼任,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北京市气象部门内部及对外开展气象仪器计量检定业务。截至2015年初共有10人,其中4人(含2名外聘人员)日常工作地点在密云县气象局,主要负责接收客户送检设备,承担室内检测任务;6人日常工作地点在探测中心,专门负责自动气象站等仪器设备的检定,其中1人为检定所法人,4人为检定工作人员,1人负责收发北京市气象局下属各气象台站及社会单位大量的送检气象仪器。现有10人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4人。10人中1人具有计量专业硕士学历,2人具有气象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10人均未具备国家注册计量师资格。 2.业务条件、内容及分工 密云检定所实验室建筑面积约197平方米,包括气压检定实验室、温湿度检定实验室和风向风速检定实验室。随着业务发展,自动气象站设备检定的任务越来越多,由于缺乏设备和相关的技术培训,检定实验室基本上无法进行自动气象站相关传感器的检定工作,2010年以前自动气象站年巡检拆回的传感器一般均送国家气象计量

气象色谱实验报告

在GC中使用归一法测定正构烷烃相对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Varian CP-3800的基本操作、气象色谱工作站和数据处理。 2.考察进样平行性。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是在载气中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当组分流出色谱柱后,立即进入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将样品组分的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测组分的量或浓度成正比。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部分: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包括恒温控制装置),检测系统,记录系统。氢火焰检测器FID是GC最基本的检测器,当有机物经过检测器时,在火焰中会产生离子,在极化电压的作用下,喷嘴和收集极之间的电流会增大,对这个电流信号进行检测和记录即可得到相应的谱图。一般有机化合物在FID上都有响应,一般分子量越大,灵敏度越高。可以根据信号的大小对有机物进行定量分析。 三、仪器与试剂 正构烷烃原液:含0.88mg/ml (正构二十碳烷烃n-Eicosane), 0.261mg/ml (正构二十二碳烷烃n-Docosane),0.373mg/ml (正构二十四碳烷烃n-Tetracosane). 正己烷、样品瓶、CD-3800 GC、FID、针筒 四、实验步骤 1、制备正构烷烃稀释液 2、色谱条件 Injector:250℃ Column flow:1.0l/min FID HEATER:300℃ H2:30ml/min AIR:300ml/min

校园气象站场地的选择

校园气象站场地的选择 一、观测场 地面气象观测大多数项目都要在专门建立的气象观测场所内进行,建设校园气象站,首先要进行观测场地的选择、规划和设计。 1.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应当选在能较好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主要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因为复杂的外在因素会影响气象要素的变化,造成观测不准确,观测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该地自由大气的实际变化情况,影响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同时会影响视界的广阔。一般学校特别是城市内学校基本上没有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条件。我们可以把观测场地的地址选在教学楼的楼顶,这样就可以最大幅度地排除观测场地四周200米以内的障碍物的影响。教学楼的出入与疏散通道都比较宽敞,不妨碍多人出入,而且观测场内的仪器容易得到保护,可以避免外界人为的破坏。至于场地的面积,我们可以采取分块的方法,在不同的楼顶安装不同的仪器。教学楼一般都是连体工程,在不违背所安装的仪器之间规定的间距、高低仪器排列方向和次序的原则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就可以了。观测大地温度的仪器仍须安装在地面,这些仪器既占不了多大面积,又可以不避开障碍物。 2.在观测场动建之前,首先要对本站子午线进行界定。因为整个观测场内室外仪器的定位、排列、安装以及气象工作室位置的确定都与方位有关。界定子午线常采用罗盘测定法、太阳高度测定法和北极星测定法等。

接着,要测定本站经纬度。因为经纬度是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是计算制作气象产品的重要依据。测定本站经纬度可以采用地图查算法、经纬仪测定法等。 海拔高度是影响天气要素数值的因素之一。在气象观测上,很多数据都要进行海平面数值换算,如气压等;一些现代化的仪器在安装时就要输入本站海拔高度,如自动气象仪等。所以要进行本站海拔高度的测定。本站经纬度(精确到分)和本站海拔高度(精确到0.1米)的数据要刻在观测场内固定的标志上。 二、工作室 气象工作室(专业气象站称观测值班室)是气象站的心脏部位,是整个气象站组织工作的基础,是气象数据处理和气象产品制作的中心。 .1.工作室应建在观测场的北边,与观测场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靠得太近,大约相距30米左右为佳。如果观测场是规划在教学楼楼顶的,工作室的位置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楼层,不过,安排在下一个楼层也可以。 2.工作室的面积一般在10平方米左右,如果条件允许或考虑到学生多人参与活动,尽量安排大些的房子,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敞的活动空间。工作室的墙壁四周及顶部都要求刷上白色涂料漆。 3.气象工作室内要安放室内观测仪器,在工作室的一角要隔一小间暗室,大小视安装仪器的数量而定,一般不得小于两个平方米,装推拉门,暗室内装气压表,置放气压计,配上一盏15--40W的红色

自动气象站的检验规程

自动气象站的检验规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自动气象站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自动气象站的各要素传感器、采集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定及校准, 2.引用文献 编写规程时主要引用了以下技术文献 (1) II型自动气象站行业标准 (2)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3)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4) 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 本规程引用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相关定义。并列出一些适用于本规程的其它定义和计量单位。 术语及定义 3.1.1 稳定性stability 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3.1.2流速均匀性uniformity of velocity of flow 风洞工作段流场的均匀程度。 3.1.3流速稳定性stability of flow velocity 风洞工作段流场的稳定程度。 3.1.4气流偏角angle error for air-flow 流场内气流偏离风洞工作段轴线的角度 3.1.5阻塞系数obstructing coefficient 风速仪(传感器)的感应器的迎风面积与风洞工作段横截面积之比 3.1.6 紊流度(湍流度)turbulence of air-flow 3.1.7 工作区域working area 检定设备中受检和标准计量器具敏感部分能够和可能触及到的,满足《检定规程》相关指标要求的最大范围。 3.1.8温度均匀性degree of temperature homogeneity 在恒温控制条件下,恒温槽工作区域中任意两点间温度差值的绝对值。 3.1.9温度稳定性degree of temperature fluctuate 在恒温控制条件下,恒温槽工作区域任一点在规定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量。用规定时间内所有测试位置最大和最小温差平均值的1/2加“±”号表示。 湿度均匀性degree of humidity homogeneity 在湿度控制条件下,湿度箱(测试室)工作区域中任意两点间的湿度差值的绝对值。 湿度稳定性degree of humidity fluctuate 在湿度控制条件下,湿度箱(测试室)工作区域中任一点在规定时间内的湿度变化量。用规定时间内所有测试点最大和最小湿度差平均值的1/2加“±”号表示。 湿度检定箱hygrostat 采用自动或手动控制方法,使干空气和湿空气按照一定的比例充分混合,在一个箱体内形成稳定、均匀的湿度条件,对湿度测量仪器或传感器进行校准用的箱体。 湿度发生装置apparatus of adjustment humidity 采用使饱和湿空气与干空气定比混合,或直接将高压饱和湿空气扩散,或改变饱和湿

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 篇一:气象学实验指导1,2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太阳辐射与风、气压的观测 (4学时) 实验目的:1.学会用便携式辐射计观测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用暗筒式日照计观测日照时数;用照度计观测光照度的方法。 2.印证朗伯定律和可见光在太阳直接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和总辐射中比率的变化规律。 3.使学生了解并学会气压计,动槽式气压表的使用方法及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了解三杯和电接风向风速计的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热球式微风仪的测风方法。 实验准备:便携式辐射计,暗筒式日照计,照度计,日照自记纸(一张是有纪录的),气压计,动槽式气压表,三 杯风向风速表,热球式微风仪,电接风向风速计,计算器,计算纸,直尺,铅笔,记录板。

实验内容: 1.介绍实验原理:①由于“朗伯定律”只适用于平行辐射线,又在总辐射中太阳直接辐射占主要地位,所以观测结果应该是:sm?sm?sinh;Q ?? ?Q?sinh;D在各个方向上的 差异较小。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 φ=39°42′;δ由查表获得;ω=(t-12)×15°/h ②由于可见光在散射辐射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观测结果应该是:若设sd、s和sb分别为Rsd、Rs和Rsb的光照度,则: sdssb ??。RsdRsRsb ③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可照时间×100%可照时间n= 2?0 ;cosω0=-tgφ·tgδ0?1 15?h 2.介绍便携式辐射计,日照计,照度计、气压计,动槽式气压表等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及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简介三杯风向风速表、热球式微风仪、电接风向风速

气象观测站仪器简介新

气象观测站仪器简介 2012.03

1.气压计 气压计是自动、连续记录气压变化的仪器。它由感应部分(金属弹性膜盒组)、传递放大部分(两组杠杆)和自记部分(自记钟、笔、纸)组成(见图7-3)。由于准确度所限,其记录必须与水银气压表测得的本站气压值比较,进行差值订正,方可使用。 A. 安装 气压计应稳固地安放在水银气压表附近的台架上,仪器底座要求水平,距地高度以便于观测为宜。 B. 观测和记录 02、08、14、20时四次(一般站0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时,在水银气压表观测完后,便读气压计,将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中,并作时间记号。 2.百叶箱 百叶箱是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它的内外部分应为白色。百叶箱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A.结构 百叶箱通常由木质和玻璃钢两种材料制成,箱壁两排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5o,呈“人”字形,箱底为中间一块稍高的三块平板,箱顶为两层平板,上层稍向后倾斜。 木制百叶箱分为大小两种:小百叶箱内部高537mm、宽460mm、深290mm,用于安装干球和湿球、最高、最低温度表、毛发湿度表;大百叶箱内部高612mm、宽460mm、深460mm。用于安装温度计、湿度计或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和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玻璃钢百叶箱内部高615mm、宽470mm、深465mm。用于安装各种温、湿度测量仪器。 3.干湿球温度表

干湿球温度表是用于测定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仪器。它由两支型号完全一样的温度表组成,气温由干球温度表测定,湿度是根据热力学原理由干球温度表与湿球温度表的温度差值计算得出。 温度表(见图8-1)是根据水银(酒精)热胀冷缩的特性制成的,分感应球部、毛细管、刻度磁板、外套管四个部分。 A.安装 在小百叶箱的底板中心,安装一个温度表支架,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球部向下,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中心距地面1.5m高。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杯口距湿球球部约3cm,杯中盛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 湿球包扎纱布时,要把湿球温度表从百叶箱内拿出,先把手洗干净,再用清洁的水将温度表的感应部分洗净,然后将长约10cm的新纱布在蒸馏水中浸湿,使上端服贴无绉折地包卷在感应部分上(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 1/4);包好后,用纱线把高出感应部分上面的纱布扎紧,再把感应部分下面的纱布紧靠着球部扎好,但不要扎得过紧,并剪掉多余的纱线(见图8-3)。 B.观测和记录 ⑴ 定时观测程序 干球、湿球温度表,最低温度表酒精柱,毛发湿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游标,调整最高、最低温度表,温度计和湿度计读数并作时间记号。 ⑵ 正常观测 各种温度表读数要准确到0.1℃。温度在0℃以下时,应加负号(“-”)。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内,并按所附检定证进行器差订正。如示度超过检定证范围,则以该检定证所列的最高(或最低)温度值的订正值进行订正。 温度表读数时应注意: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丰富我们的气象知识。 2.了解主要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 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与发布过程。 二、实验内容: 1.气象知识讲座。 2.参观气象观测场。 3.参观气象台。 4.气象信息发布中心。 三、实验过程: 我们首先听取了气象知识的讲座,老师在讲座中阐述了许多气象的有关知识。气象能为地方经济服务,从气象灾害、气象与气候变化及气象对黔南州的三个大的方面来描述气象对地方经济的服务作用。首先老师通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的“四个一流”、何良玉的话中表明气象的重要性,发展气象事业能为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基础性的作用,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前瞻性作用。老师再就国家安全方面说了气象的重要性,以前国家安全主要靠军事力量来衡量,而现在气象探测、观测及预测也影响到国家安全,各国对于气象的作用的认识也逐步加强。 其次,讲座中谈到气象灾害,它主要包括:干旱高温、暴雨、沙

尘暴、龙卷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类型。近年来,许多气象异常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使的气象气象灾害越来越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如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各地区的干旱与洪涝,使得粮食产量下降,许多旱灾、涝灾的发生,今年北方的大旱很可能就与此有关,以及厄尔尼诺现象,也使太平洋两岸雨水分布出现异常。总的来说,气候与气候变化已经是全球的重大课题,气候的变化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安全,特别是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表现出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脆弱性。 老师又引用了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的一句话,引出气象能为当地经济建设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气象灾害面前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利用气象的监测预警机制来防灾减灾,例如各种防霜、防雷电、人工增雨、防风的措施。如在降水较多的时候,在一小时以内降水达50mm可能更大时,就会发布蓝色暴雨信号,在三小时以内降水达100mm可能更大时,就会发布红色暴雨信号,就会产生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提醒当地居民注意这几种气象灾害,还有我们对台风路径的观测和预报,会使沿海地区做好防灾减灾措施。因此,气象能对当地的防灾减灾工作做出很大贡献。另一方面,气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的利用,会给当地提供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几位当地解决了能源不足问题,有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有为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的服务,许多气象局都通过网站向农民提供各种信息,例如贵州的农经网。 我们参观了气象观测场,在该气象观测场我们认真学习和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和作用,首先是百叶箱内的干湿温度表、最高温度表和

自动气象站的检验规程

自动气象站的检验规程 自动气象站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自动气象站的各要素传感器、采集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

用中的检定及校准, 2.引用文献 编写规程时主要引用了以下技术文献 (1) II型自动气象站行业标准 (2)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3)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4) 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 本规程引用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相关定义。并列出一些适用于本规程的其它定义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及定义 3.1.1 稳定性stability 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3.1.2流速均匀性uniformity of velocity of flow 风洞工作段流场的均匀程度。 3.1.3流速稳定性stability of flow velocity 风洞工作段流场的稳定程度。 3.1.4气流偏角angle error for air-flow 流场内气流偏离风洞工作段轴线的角度

3.1.5阻塞系数obstructing coefficient 风速仪(传感器)的感应器的迎风面积与风洞工作段横截面积之比 3.1.6 紊流度(湍流度)turbulence of air-flow 3.1.7 工作区域working area 检定设备中受检和标准计量器具敏感部分能够和可能触及到的,满足《检定规程》相关指标要求的最大范围。 3.1.8温度均匀性degree of temperature homogeneity 在恒温控制条件下,恒温槽工作区域中任意两点间温度差值的绝对值。 3.1.9温度稳定性degree of temperature fluctuate 在恒温控制条件下,恒温槽工作区域任一点在规定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量。用规定时间内所有测试位置最大和最小温差平均值的1/2加“±”号表示。 3.1.10湿度均匀性degree of humidity homogeneity 在湿度控制条件下,湿度箱(测试室)工作区域中任意两点间的湿度差值的绝对值。 3.1.11湿度稳定性degree of humidity fluctuate 在湿度控制条件下,湿度箱(测试室)工作区域中任一点在规定时间内的湿度变号表示。”±“加1/2化量。用规定时间内所有测试点最大和最小湿度差平均值的. 3.1.12湿度检定箱hygrostat 采用自动或手动控制方法,使干空气和湿空气按照一定的比例充分混合,在一个箱体内形成稳定、均匀的湿度条件,对湿度测量仪器或传感器进行校准用的箱体。 3.1.13湿度发生装置apparatus of adjustment humidity 采用使饱和湿空气与干空气定比混合,或直接将高压饱和湿空气扩散,或改变饱和湿空气温度等方法,以得到不同湿度条件的测试设备。

气象观测场技术要求

气象观测场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环境条件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场必须符合观测技术上的要求。 (1) 地面气象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地点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避开地方性雾、烟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 地面气象观测场四周障碍物的影子应不会投射到日照和辐射观测仪器的受光面上,附近没有反射阳光强 气象观测场 的物体。 (2) 在城市或工矿区,观测场应选择在城市或工矿区最多风向的上风方。 (3)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周围环境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4)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环境必须依法进行保护。 (5) 地面气象观测场周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后要进行详细记录。新建、迁移观测场或观测场四周的障碍物发生明显变化时,应测定四周各障碍物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 (6) 无人值守气象站和机动气象观测站的环境条件可根据设站的目的自行掌握。 硬件设施要求

(1) 观测场一般为25m×25m的平整场地;确因条件限制,也可取16m (东西向)×20m(南北向),高山站、海岛站、无人站不受此限;需要安装辐射仪器的台站,可将观测场南边缘向南扩展10m。 (2) 要测定观测场的经纬度(精确到分)和海拔高度(精确到0.1米),其数据刻在观测场内固定标志上。 (3) 观测场四周一般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不宜采用反光太强的材料。观测场围栏的门一般开在北面。场地应平整,保持有均匀草层(不长草的地区例外),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对草层的养护,不能对 气象观测场 观测记录造成影响。场内不准种植作物。 (4) 为保持观测场地自然状态,场内铺设0.3-0.5m宽的小路(不得用沥青铺面),人员只准在小路上行走。有积雪时,除小路上的积雪可以清除外,应保护场地积雪的自然状态。 (5) 根据场内仪器布设位置和线缆铺设需要,在小路下修建电缆沟(管),电缆沟(管)应做到防水、防鼠,便于维护。 (6) 观测场的防雷设施必须符合气象行业规定的防雷技术标准的要求。场内仪器布置 观测场内仪器设施的布置要注意互不影响,便于观测操作。具体要求: (1) 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北边,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边;

校园气象观测及天气分析和预报

校园气象观测及天气分析和预报 文章 【天气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气象观测活动中,通过对气温、风向、风力、降水、蒸发、气压、云的变化的认识和记录,通过对气象知识的理论学习,通过对信息的归纳整理以及深入研究,培养了学生们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求实态度,具有了良好的科学求真精神,刻导了缜密的思维。学生们前所未有地发现发现了天空的绚丽多彩,把科学运用到生活中。】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流和合作的团队精神、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气象观测活动引导了解科学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掌握常见的搜寻信息的方法,并能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能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的能力,会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对研究性学习产生兴趣。 二、【基本设计、组织形式及实施过程】

1、第一步:学生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组,然后由各小组轮流进行常规气象观测,分析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讨论探究方向。 2、第二步:老师讲解探究方法和要点。 3、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组课题进行活动,通过翻阅气象要素数据记录本、气象观测日志、书本、气象资料、上网查寻、向老师请教、图书馆等渠道查阅书籍和文献,搜索数据和图片,整理数据和材料,形成本组代表的发言搞,并制作成幻灯片。 4、第四步:探究成果汇报:程序:观测数据、观测天象→ 发现问题,产生疑问→ 科学探究→ 得出结果→ 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三、【课题概述】观测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气象科技活动要从气象观测开始。地面气象观测,就是从地面上用目力或仪器对大气状况进行观测了解的一项工作,是气象台站掌握当地实际天气情况的基本手段。其主要任务是准确、及时、连续地观测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蒸发、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项目及其变化情况,提供日常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天气实况,并且为制作天气预报和进行气候分析提供资料。因此,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是我们学习和掌握天气预报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观测的目的是积累资料,了解一地的气候情况,为预报提供实况。

省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建设指南

省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为保证省级气象计量检定工作质量,保证实验室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规范省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下称“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制定本指南。 一、功能设计 (一)实验室按功能划分为实验区和辅助区两部分。实验区应包括:温度实验室、湿度实验室、风向风速实验室、水银气压实验室、空盒气压实验室、降水实验室;同时,为满足业务未来发展需要,还应设立至少2个综合检定(测)实验室(电子仪器类、分析化学类各1个)。辅助区应包括:仪器收发室、仪器维修室、档案室、计算机网络控制室、空调机组间、仓库(有条件的可区别设立消耗品仓库、送检仪器仓库)、更衣室和送检等待区、消防气瓶室以及卫生间等。 (二)按照功能要求,实验区划分为恒温恒湿区和恒温区两部分,其中恒温恒湿区包括:湿度实验室和风向风速实验室;恒温区包括:温度实验室、水银气压实验室、空盒气压实验室、降水实验室和综合检定(测)实验室;辅助区中除计算机网络控制室要求温度21±3℃、湿度40~65%RH外,其他要求温度18~28℃。 二、总体布局要求 (一)实验室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下列要求:1.水、电、暖、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齐全; 2.地形规整,交通方便; 3.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 4.避开化学、生物、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污染源及易燃、

易爆场所。 (二)实验区内不同功能类别的实验室需独立设置,合理分区。 (三)实验用房与办公等其他功能用房分开设置,在同一个楼宇内的,实验用房宜置于楼宇底层。 三、建筑设施要求 (一)楼房宜采用框架(剪)结构,便于实验室合理布局。 (二)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乙类建筑;设置完善的防雷系统。 (三)建筑高度超出城市给水管网水压范围的实验区,给水系统宜设置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实验废水应设污水处理装置或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四)供电应留有足够的负荷余量,一般采用双路供电。不具备双路供电条件的,应设置自备电源,有特殊要求的应配备不间断电源。 (五)建筑层高宜为3.8米~4.2米(直路低速风洞房间宜为4.5米~4.8米),净高宜为2.7米~2.8米;有洁净度、压力梯度、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净高可为2.5米~2.7米。在确定建设高度时,应尽量扩大技术夹层的高度。 (六)实验室开间模数宜为3.5米~4.0米(以3.6米为佳)。 (七)走廊净宽宜为1.6米~2.0米,普通实验室门宽以1.1米~1.5米(不对称双开)为宜;有缓冲间的实验室,应留有隐蔽的设备门,供实验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进出。 (八)实验室墙面应采用表面吸附性小、清洗方便的建筑材料;地面应采用耐腐蚀、耐磨损、易冲洗的建筑材料。 (九)实验室通风柜的排风系统宜独立设置,即一柜一管一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 说明

第六版说明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由三编组成,即第一编——气象变量的测量;第二编——观测系统和第三编——观测系统的质量保证和管理。第一编首先发行,其时第二编和第三编仍在准备并在争取尽早发行。 全部三编中包含了本指南第五版中所论述的有关各章的论题①,编写了新的各章补充本《指南》原版本中未出现过的有关论题。第一编中除第16章和第17章分别论述臭氧测量和大气成分测量外,均为已包含在第五版中相应各章的修订版本。在第五版中的其它各章仍将保持原样直至它们由第六版的第二编和第三编相应各修订章次更替为止。还必须注意第六版的第一编和第二编将包含附加的5章重要内容②。 气象测量方法总在不断地发展,为此一旦出现重要的改变时,将通过发行散页的方式以确保对个别章节进行及时修订。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将始终关注本指南并将及时筹备起草相应的修订内容。希望委员会成员工作组和委员会指定起草报告人推荐修正案,也欢迎本指南所有使用者、其他WMO委员会、WMO成员国和其他对业务性气象测量感兴趣的组织提出各种建议。所有各种建议可以致函至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The Secretary-General 邮政信箱2300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CH-1211日内瓦2 P.O.Box 2300 瑞士CH-1211 Geneva. 2 传真:(+4122)7342326 Switzerland Fax:(+4122)7342326 ①<指南>第五版于1983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出版,我国原国家气象局气候监测应用管理司主持组织翻译,于1991年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25章。——译注 ②<指南>第六版于1996年由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出版,全书共32章,第一编和第二编中有2章(8,11)由第五版的相当于第二编调整至目前的第一编,第一编新增2章(16,17),第二编新增2章(8,9,若统一编章次相应为25、26),第3编新增3章(2,4,5,若统一编章次相应为29、31、32)。——译注

气象学实验报告

气象学实验报告 年级、专业 小组成员姓名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科学技术系 2009.9 实验二温度的测定 日期成绩指导老师谢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内容 1、对照仪器,认识各种温度表(计)的用途及构造特征; 2、对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进行规范的观测,做好记录并进行器差订正。 四、实验作业 1、最高温度表测定最高温度的原理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最低温度表测定最低温度的原理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百叶箱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测定气温的温度表要安置在百叶箱内,而测定地面温度的温度表却放置在露天? 5、根据下面两个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自记温度计的时间订正和记录订正。 并分析其特点。

50 实验三大气水分的测定 日期成绩指导老师谢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内容 1、观测百叶箱干湿表和通风干湿表,并进行器差订正; 2、根据所测数据分别计算水汽压、露点温度、饱和差和相对湿度等空气湿度要素; 3、用《湿度查算表》查算空气湿度要素值; 4、降水量的观测,降水强度的计算; 5、蒸发量的实时观测。 四、实验作业 1、利用“干湿球法”测定空气湿度的原理是什么?基本公式如何表达?式中各

项的含义是什么? 2、用“干湿球法”如何得到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和饱和差等空气湿度要素值。 3、观测记录百叶箱干湿表和通风干湿表温度,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各空气湿度要素值。 3,其降水量是多少mm314.0cm ? 用普通量杯量得直径6、20cm 的雨量器收集的降水体积为

9、根据虹吸雨量计观测记录结果绘制24h降水量曲线,并计算24h降水强度。降水强度: 降水等级: 109876)mm(5量水降43210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时间(h) 小时降水量曲线24 1 图 实验四风、云、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观测 日期成绩指导老师谢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风向和风力等级的目测方法; 2、了解云量、云状的观测识别方法,掌握常见云的识别; 3、了解常见天气现象的观测记录方法; 4、记录一次冷空气活动过程。 二、实验内容 1、一天中分别于08时、10时、12时、14时、16时观测记录风向和风力等级; 2、一天中分别于08时、12时和16时记录云量和云状; 3、观测记录冷空气活动过程的常见天气现象和云的变化,至少持续3天; 4、根据风、云和天气现象的观测和气温的变化,分析典型天气过程的发生演变规律。 三、实验作业 1、说明下列各类云之间的异同之处: (1)卷层云和高层云;高层云和雨层云。 (2)淡积云、浓积云、秃积雨云和鬃积雨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