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CMS《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CMS《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目 次

版本A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CMS —2006

2006—xx-xx 布 2006—xx-xx执行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目次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目标

5.4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2 信息资源

6.3 物资资源

6.4 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 计量确认

7.2 测量过程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 改进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

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

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

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4.6 特定要求

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2 检测能力

计量检测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质量管理体系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b) 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c)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职业健康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d) 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3 检测水平

需要时,计量检测水平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a) 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

b) 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检测数据。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 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 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

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

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

立法和执法机构;

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GB/T 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 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要求”以正体字出现。“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例如,GB/T 19001-2000的第7.6条款和GB/T 24001-1996的第4.5.1条款

图1. 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它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

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GB/T 19001、GB/T 24001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

本标准不拟替代或增加GB/T 15481/ISO/IEC 17025标准的要求。

注:影响测量结果的具体要素由其它标准和指南规定,如测量方法的细节、人员能力和实验室间比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BIPM、IEC、IFCC、ISO、IUPAC、IUPAP、OIML)。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应用上述GB/T 19000-2000和VIM:1993中给出的和下述的术语和定义。

3.1 测量管理体系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3.2 测量过程measurement process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3.3 测量设备measuring equipment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4 计量特性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

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

注1. 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

注2. 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3.5 计量确认metrological confirmation

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注1. 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注2.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注3. 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注4. 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注5. 图2给出了计量确认过程框图。

3.6 计量职能 metrological function

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

4. 总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指南

规定的计量要求从产品要求导出。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这些要求。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

组织应规定属本标准所确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在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 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测量管理体系由设计的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图2)和必要的支持过程构成。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测量过程应受控(见7.2)。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见7.1)。

测量管理体系应按照组织制定的程序更改。

5. 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组织应规定计量职能。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必要的资源以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

指南

计量职能可能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或分布在整个组织中。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

a)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

b)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

c)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

5.3 质量目标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为测量管理体系规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应规定测量过程的性能判定客观准则、程序及其控制。

指南

在不同的组织层次,这种质量目标的例子有:

——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或接受不合格产品;

——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不超过一天;

——按照允许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计量确认;

——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

——按制定计划的完成所有技术培训项目;

——测量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到规定的百分比。

5.4 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评审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必要资源。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利用管理评审的结果对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正,包括改进测量过程(见第8条款)和评审质量目标。应记录所有的评审结果和采取的所有措施。

6. 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1.1 人员的职责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规定测量管理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职责,并形成文件。

指南

这些职责可用组织结构图、岗位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或程序来规定。

本标准不排除使用计量职能部门之外的专业人员。

6.1.2 能力和培训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具有可证明的能力,以执行分配的任务。应规定所要求的专门技能。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提供培训以满足已识别的需要,保存培训活动的记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并予以记录。员工应认识到他们所承担的职责,清楚他们的活动对测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指南

可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来获得能力, 并通过测试和观察其表现来证明。

当使用正在培训中的员工时, 应进行充分和适宜的监督。

6.2 信息资源

6.2.1 程序

测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应形成必要详细程度的文件,并经确认,以确保正确执行以及实施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制定新的程序或更改现有的程序应经授权批准并受控。程序应现行有效,需要时可获得和提供。

指南

技术程序的依据可以是已发布的标准测量方法或顾客、设备制造者的书面文件。

6.2.2 软件

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并经识别和受控,以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软件及其任何修改在启用前应进行测试和(或)确认,并经批准和存档。测试应在必要

的范围内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有效。

指南

软件可以有几种形式,如固化的(内置的),可编程的或成品供应的软件包。

成品供应的软件可以不要求测试。

测试可能包括:病毒检查,用户算法程序检查,或必要时为达到要求的测量结果而做的组合。

软件配置的控制可帮助保持使用软件的测量过程的完整和有效。通过复制件进行存档,非现场保存, 或采取其它保护程序的手段, 保证其可获得和必要的可追溯性。

6.2.3 记录

应保存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信息的记录。应有形成文件的程序以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

指南

记录的例子如确认结果、测量结果、采购、操作数据、不合格数据、顾客抱怨、培训、资格或其它支持测量过程的历史数据。

6.2.4 标识

应清楚地标识测量管理体系中所用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可以单独地或集中地标识。应有设备计量确认状态的标识。已确认用于某个特定的测量过程或某些过程的设备应清楚地标识或受控,以防止未授权使用。测量管理体系中所用的设备应与其它设备清楚地区分。

6.3 物资资源

6.3.1 测量设备

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应提供并标识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所需的所有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在确认前应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以确保有效的测量结果。用于监视和记录影响量的测量设备应包括在测量管理体系内。

指南

由于计量要求的不同,测量设备能被确认用于某些特定的测量过程,而不被确认用于其它测量过程。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可以从产品的规定要求或被校准、验证和确认的设备的规定要求导出。

最大允许误差可通过参考测量设备制造者公布的规范或由计量职能来设定。

测量设备的校准也可由负责计量确认的计量职能以外的组织进行。

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的特性可满足校准要求。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建立、保持和使用形成文件的程序来接收、处置、搬运、贮存和发放测量设备,以防误用、错用、损坏和改变其计量特性。纳入或撤出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测量设备应有处理程序。

6.3.2 环境

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测量过程有效运行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应形成文件。

应监视和记录影响测量的环境条件。根据环境条件所进行的修正应予以记录并用于测量结果。

指南

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包括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尘埃量、清洁度、电磁干扰和其它因素。设备制造者为正确使用其设备,通常提供设备规范,给出测量范围、最大负载、环境条件限制等。

6.4 外部供方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对外部供方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要求并形成文件。应根据外部供方满足文件规定要求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应规定选择、监视和评价的准则并形成文件,并记录评价结果。应保存外部供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记录。

指南

如果利用外部供方进行检测或校准服务,供方应当能按实验室标准,如GB/T 15481/ISO/IEC 17025证明其技术能力。由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按规定要求进行验证。

7.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 计量确认

7.1.1 总则

应设计并实施计量确认(见图2和附录A),以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校准和测量设备验证。

指南

如果测量设备已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不必重新校准;计量确认程序应当包括验证测量不确定度和(或)测量设备误差在计量要求规定的允许限内的方法。

测量设备的操作者应得到与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有关的信息,包括所有限制和特殊要求。

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应适宜其预期用途。

指南

测量设备特性的例子包括:

——测量范围,

——偏移,

——重复性,

——稳定性,

——滞后,

——漂移,

——影响量,

——分辨力,

——鉴别力(阈),

——误差,

——死区。

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见7.3.1),它可以与计量确认中的计量要求直接比较以实现计量确认。

应当避免使用计量特性的定性表述术语,如“测量设备所要求的准确度”。

7.1.2 计量确认间隔

用于确定或改变计量确认间隔的方法应用程序文件表述。计量确认间隔应经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持续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

指南

可利用从以前确认的历史数据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确定计量确认间隔。在确定是否修改计量确认间隔时,利用测量过程统计控制技术的记录是有用的。

校准间隔可与计量确认间隔相等(见OIML D10)。

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7.1.3 设备调整控制

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上,对影响其性能的调整装置进行封印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变。封印或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实施应保证一旦改变将会被发现。

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

指南

封印的要求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外部参照物而由使用者自己调整的装置,如调零装置。

防止对软件或固件进行未授权改变所用的写保护技术应当予以特别注意。

对什么样的测量设备应当封印,对需要封印的调整或控制装置以及封印材料,如标签、封料、线材、油漆等诸方面的事宜通常是留给计量职能决定,计量职能在执行封印程序时应当形成文件。不是所有测量设备都需封印。

7.1.4 计量确认过程记录

适用时,计量确认过程的记录应注明日期并由授权人审查批准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

应保持并可获得这些记录。

指南

记录最短的保存时间决定于许多因素,包括顾客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和制造者的责任。

有关测量标准的记录可能需要永久保存。

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应证明每台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需要时,记录应包括:

a). 设备制造者的表述和唯一性标识、型号、系列号等;

b). 完成计量确认的日期;

c). 计量确认结果;

d). 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

e). 计量确认程序的标识(见6.2.1);

f). 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g). 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

h). 设备校准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

i). 维护的详细情况,如调整、维修和修改等;

j). 使用限制;

k). 执行计量确认的人员标识;

l). 对信息记录正确性负责的人员标识;

m). 校准证书和报告以及其它相关文件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

n). 校准结果的溯源性的证据;

o). 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

p). 调整、修改或维修后的校准结果以及要求时的调整、修改或维修前的校准结果。

指南

校准结果的记录应当能够证明所有测量的溯源性,而且能够在接近原来的条件下能复现校准结果。

在某些情况下,校准证书或报告中包括验证结果,说明设备符合(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记录可以是手写的,打印的或缩微胶卷,也可以是电磁记忆装置或其它数据媒质。

最大允许误差可由计量职能确定或参照测量设备制造者公布的规范确定。

计量职能应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允许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记录。

7.2 测量过程

7.2.1 总则

应对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

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

每一个测量过程的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关设备的标识、测量程序、测量软件、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其他因素。测量过程控制应根据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

指南

一个测量过程可能限于使用单台测量设备。

测量过程可能要求数据修正,例如由于环境条件所进行的修正。

7.2.2 测量过程设计

应根据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计量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规定要求而设计的测量过程应形成文件,并确认有效,必要时,征得顾客同意。

对每一测量过程,应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和控制。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引起的风险相称。这些过程要素和控制应包括操作者、设备、环境条件、影响量和应用方法的影响。

指南

在规定测量过程时,可能有必要确定:

——确保产品质量所需的测量;

——测量方法;

——规定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设备;

——执行测量人员所要求的技能和资格。

可通过与其它已确认有效的过程结果比较;与其它测量方法的结果比较或通过过程特征的连续分析方法来确认有效的测量过程。

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并确保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

取纠正措施。

指南

在测量过程控制上花费的力量应与测量对组织的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相匹配。例如:高度的测量过程控制对那些包含有关键性的或复杂的测量系统,对保证生产安全的测量及由于测量结果不正确会引起后续的昂贵代价的测量来说是合适的。而对非关键部分的简单测量,低级别的过程控制就足够。这时过程控制程序可能就是与测量设备和应用类似的一般形式,诸如用手动工具测量机械零件。

影响量对测量过程的影响应当量化。这可能需要为此设计并进行专门实验和调查。当不可能时,应当利用设备制造者提供的数据、规范和警示。

应确定和量化测量过程预期用途所要求的性能特性。

指南

特性的例子包括:

——测量不确定度;

——稳定性;

——最大允许误差;

——重复性;

——复现性;

——操作者的技能水平。

其它特性对于某些测量过程可能是重要的。

7.2.3 测量过程的实现

测量过程应在设计的受控条件下实现,以满足计量要求。

受控条件应包括:

a)使用经确认的设备,

b)应用经确认有效的测量程序,

c)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

d)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

e)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

f)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

g)按规定实施监视。

7.2.4 测量过程的记录

计量职能应保存记录以证明测量过程符合要求,记录内容包括:

a)实施的测量过程的完整表述,包括所用的全部要素(例如操作者、测量设备或核查标

准)和相关的操作条件;

b) 从测量过程控制系统获得的有关数据,包括有关测量不确定度信息;

c) 根据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的结果而采取的措施;

d) 进行每个测量过程控制活动的日期;

e) 有关验证文件的标识;

f) 负责提供记录信息的人员标识;

h)人员能力(要求的和实际具备的)。

指南

对记录而言,测量过程控制中所用的消耗性物品,记录批号就足够了。

计量职能应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允许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这些记录。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7.3.1 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见5.1)。

应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确认和在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对所有已知的测量变化的来源应形成文件。

指南

在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GUM)中给出了用于合成不确定度要素及提供结果时所涉及的概念和所用的方法。也可使用其它形成文件的和可接受的方法。

有可能某些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与其它分量比较起来是较小的,从技术或经济方面来说仔细地确定它们是不可取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应当记录这种决定和其理由。在所有这些情况下,

为确定和记录测量不确定度所做的努力应当与测量结果对组织的最终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性相匹配。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记录可采取对类似型式的测量设备给予一个通用的陈述,并带有每个独立的测量过程所特有的变化的说明。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应当考虑测量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

在分析以前的校准结果和评价几种类似的测量设备的校准结果时适当地采用统计技术有助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

7.3.2 溯源性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

对SI单位的溯源应通过相应基准或自然常数实现,自然常数的值与SI单位的关系是已知的,并被国际计量大会和国际计量委员会推荐。

在合同情况下,使用公认的标准只有在双方同意且不存在SI单位或不存在已被承认的自然常数时才使用。

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根据测量管理体系、顾客或法律法规要求的期限予以保存。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计量职能应策划和实施所需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分析和改进,以:

a)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

b)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

8.2审核和监视

8.2.1 总则

计量职能应利用审核、监视和其它适用技术以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8.2.2顾客满意

计量职能应就顾客的计量要求是否已满足来监视有关顾客满意的信息。应规定获得和使用信息的方法。

8.2.3测量管理体系审核

计量职能应策划并进行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实施和符合规定要求。审核的结果应报告给组织的管理层中受影响的部分。

应记录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结果和体系的所有更改。组织应确保立即采取行动以消除检查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

8.2.4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

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监视应按照形成文件的程序和确定的时间间隔进行。

监视应包括确定所用的方法,方法中包括统计技术和它们的使用范围。

通过确保迅速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测量管理体系监视应能提供防止偏离要求的机制。这种监视应与不符合规定要求所产生的风险相匹配。

测量和确认过程的监视结果和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形成文件以证明测量和确认过程持续地满足文件的要求。

8.3不合格控制

8.3.1 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

计量职能应确保发现任何不合格,并立即采取措施。

指南

应当标识不合格要素以防止疏忽使用。

在实施纠正措施前,可以采取临时措施(如相关工作计划)。

CMS内容管理系统详解

一、CMS的应运而生 随着网络应用的丰富和发展,很多网站往往不能迅速跟进大量信息衍生及业务模式变革的脚步,常常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人力和物力来处理信息更新和维护工作;遇到网站扩充的时候,整合内外网及分支网站的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甚至还需重新建设网站;如此下去,用户始终在一个高成本、低效率的循环中升级、整合…… 首先,角色定位明确,以充分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功能完整,满足各门道"把关人"应用所需,使信息发布准确无误。比如,为编辑、美工、主编及运维人员设置权限和实时管理功能。 此外,保障网站架构的安全性也是用户关注的焦点。能有效管理网站访问者的登陆权限,使内网数据库不受攻击,从而时刻保证网站的安全稳定,免于用户的后顾之忧。 根据以上需求,一套专业的内容管理系统CMS应运而生,来有效解决用户网站建设与信息发布中常见的问题和需求。对网站内容管理是该软件的最大优势,它流程完善、功能丰富,可把稿件分门别类并授权给合法用户编辑管理,而不需要用户去理会那些难懂的SQL语法。 CMS的发展 CMS从2000年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这时.COM和B2B, B2C等经历了资本和市场的考验及洗礼,人们重新回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面-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而CMS恰恰能够通过对企业各种类型的数字资产的产生、管理、增值和再利用,改善组织的运行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事业单位也开始认识到内容管理的重要性。 从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的观点来看,以下因素导致对CMS软件的巨大需求: (1) 知识是企业的财富。 在Internet交互过程中,只有十分之一涉及销售,其他十分之九都和信息交互有关,员工的知识获取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的个性化环境中,客户为了做出购买决定,需要智能化地获取信息,不仅仅是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更重要的可能是产品的手册、安全保证、技术指标、售后服务、图片文件等等。 (2) 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无论在企业内网还是外网,信息的更新越来越快,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生产量越来越多,且呈现成倍增长的趋势,企事业单位更需要的是一个功能强大、可扩展的、灵活的内容管理技术来满足不断的信息更新、维护,这时如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将越来越显得重要。 (3) 企业内外网统一的需求增长。 随着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的建设,内联网和外联网之间的信息交互越来越多,优秀的内容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来说,能够很好地做到信息的收集和重复利用以及信息的增值利用, 对于外联网来说,更重要的是真正交互式和协作性的内容。 国外从事内容管理软件研发的主要厂商包括Vignette,Interwoven, BroadVision, Openmarket,ATG,Allaire, Documentum, Hummingbird等,这些公司CM产品

cms内容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CMS内容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项目名称:CMS内容管理系统项目编号: etc_1 文档编号: CMSV1.0 文档版本: 文档编制:

目录 1概述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范围 (4) 1.3术语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1.5读者范围 (4) 2需求范围 (4) 3功能需求 (4) 3.1需求清单 (4) 3.2手机客户端门户网站 (4) 3.2.1浏览文章类型 (4) 3.2.2浏览文章 (5) 3.2.3给文章留言 (5) 3.2.4搜索文章 (5) 3.3会员系统 (5) 3.3.1注册会员 (5) 3.3.2登录网站 (5) 3.3.3修改个人信息 (5) 3.3.4修改密码 (5) 3.4后台管理系统 (6) 3.4.1文章管理 (6) 3.4.2留言管理 (6) 3.4.3文章类型管理 (6) 3.4.4会员管理 (6) 3.4.5系统管理 (7) 4未来规划 (7) 4.1模板管理 (7) 4.2实体管理 (7) 5系统接口描述 (8) 5.1用户界面 (8)

5.2硬件接口 (8) 5.3软件接口 (8) 5.4通信接口 (8) 6非功能需求 (8) 6.1性能需求 (8) 6.2安全性需求 (8) 6.3对软硬件环境的要求 (8) 6.4其他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1.1编写目的 CMS是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即“内容管理系统”。即对网站的内容进行管理的系统。 1.2背景范围 1.3术语定义 1.4参考资料 1.5读者范围 2需求范围 大体上划分为:手机客户端门户网站、会员系统及后台管理系统三个部分的功能。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浏览文章类型、浏览文章、给文章留言、搜索文章等。会员留言评论等功能。 3功能需求 3.1需求清单 3.2手机客户端门户网站 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浏览文章类型、浏览文章、给文章留言、搜索文章等。 3.2.1浏览文章类型 在网站的不同文章类型和专题之间切换,网站显示出各个文章类型和专题的文章列表,以及文章类型的最新发表的文章列表。

Web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10-08-16收到,2010-11-15改回 ** 基金项目: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耿秀红,女,1981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 文章编号:1003-5850(2011)01-0032-03 Web 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Web Content Management 耿秀红 闫宏印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太原 030024) 【摘 要】针对网站开发工作中,重复利用率低、可扩展性差等缺点,借鉴当今流行的内容管理的思想,以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为例,在.net 框架基础上采用M VC 模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Web 内容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快速创建精品课程网站,还可以方便地管理网站的各种资源。系统将数据处理和页面显示完全分开,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大大提高了网站的开发效率和软件重用性。【关键词】内容管理系统,存储过程,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518373.html, ,M VC 模式 中图分类号:T P 311.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 his paper analy zed t he defects in developing the website ,fo r instance ,the lo w er reusability and the wea ker ex pansibility ,studyed the ideas of t he co nt ent management w hich is popular to day ,ta king the ex quisite course w ebsite as an ex ampl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N ET F ra mewo rk and ado pting M V C m ode ,designed and r ealized a co ntent managem ent sy stem for auto -gener ating exquisite cour se w ebsite .T he system separ ates the data -pr o cessing fr om page display co mpletely and possesses the g oo d ex pansibility and flex ibilit y and enhances the dev elo ping efficiency of t he website a nd the r eusabilit y o f the soft war e gr eatly. KEYWORDS co nt ent management system ,sto red pro cedure ,A SP.N ET ,M V C mode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将各个学科的优秀课件在网上开放,方便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学习、浏览和下载,旨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工作就是建立精品课程网站。传统的Web 网站建设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框架结构维护复杂,不易修改;页面设计工作量大,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等。而且,如果为每一门精品课程都独立建一个网站,则需要网站建设人员重复编写程序代码,势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浪费。 内容管理系统的出现使得只需录入文字和上传图片即可实现网站的快速创建、更新和维护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复用性和网站的开发效率。鉴于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Web 内容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快速创建精品课程网站,还可以方便地管理网站的各种资源,从而避免了网站开发中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资源的浪费。 1 CM S 概述 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 anagement System ,简称CM S )是专门面向互联网站内容编辑与发布的应用 系统。其中,“内容”[1,2] 指的是各种结构化数据和非结 构化数据的信息聚合,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Web 页面、业务文档、数据库表单、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等;“管理”则是对“内容”进行的相应处理流程,目的是为了使“内容”能够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形式传递到正确的地点和人。CMS 将内容和内容表现形式有效地分离:将页面设计存储在模板里;将内容以可管理的“块”或组件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或独立的文件中。当用户访问一个页面时,服务器端接受http 请求,根据请求将这些“块”或组件进行访问、组合,生成一个标准的Web 页面。使用CM S 有助于减少网站维护的工作量,降低开发网站的复杂性,规范网站后台信息的管理和发布流程,从而使网站的运营管理和内容维护变得简单、快捷。内容管理从2000年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3],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内容管理产品都正处于开发应用的黄金时期。 2 系统设计 2.1 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微软公司推出的.N ET 框架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基础类库[4],任何.NET 开发人 ?32?(总36) W eb 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1年

8个常用的建站CMS系统

8个常用的建站CMS系统 本文汇集了八个优秀的开源CMS建站系统,采用PHP开发。以下列表不分先后顺序。 1.BIGACE BIGACE一个用PHP和MySQL开发的网页内容管理系统(CMS)。这是一个支持多站点,多语言和多用户网络内容管理系统,其要点是易用,速度快,灵活和安装简单,支持工作流,权限管理,模板等等,其强大的后台让您完全控制网站的布局,服务和网页内容。 2.易站CMS 易站CMS是一个使用 PHP 和Mysql开发的 CMS 系统,可帮助你免费建站,源代码打包下载,模板下载,也可在易站市场上发布你自己的产品和文章。

3. ADAPTCMS ADAPTCMS Lite是一个开源的CMS系统,主要特点是易用,而且可以轻松和其他系统接驳,提供简单的扩展定制途径,一个简单而且功能强大的模板系统,以及更多很有用的功能。 4.Llin1

这是一个使用 PHP 和MySQL开发的 CMS 系统,可帮助你管理个人博客以及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文章。 5. Pluck Pluck是一个小型而且简单的内容管理系统,使用PHP开发。有了Pluck你可以轻松的管理自己的网站,无需任何编程知识。 Pluck 主要侧重于易用,特别适用小网站。

6. OneCMS OneCMS是一个适合管理游戏的内容管理系统。它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自己的一些功能诸如额外的论坛软件,定制区域,定制分类等等来管理站点内的内容、游戏。

7.Kaibb KaiBB 是一个免费开源的公告板系统,采用面向对象PHP技术开发。安装简单易用。功能够用。 8. Active CMS Active CMS 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内容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个人网站。使用 OOP PHP5/MySQL 和jQuery/Ajax 开发,管理界面很轻量级,使用简单。

后台文件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文件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传统的管理和保存文件的方式是人工生成和保管文件(包括:生成、传阅、审批、进入受控状态等),文件通常是保存在文件柜中的。 由于文件数量多,版本复杂,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问题,例如:文件版本不一致、文件查找困难、文件管理处理历史记录报表工作量过大等。本方案旨在解决单位对大量工程和技术文件的管理,达到并确保工作人员手中文件版本的一致性、文件更改的可追溯性,同时以实现电子公告、电子通知、电子邮件、公文收发等功能来提高单位日常办公及管理的自动化。 一、文件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和意义 目标: 满足企业对文件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查询的需要 通过文件的集中管理,使企业实现资料共享,资料同步更新 企业重要文档的使用权限设置,一方面节约了资本,另一方面自动化管理,保证了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简化了员工查找和使用资料的工作步骤,使员工把时间放在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上,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争取更多 利润 把无纸化办公和自动化办公结合起来,实现了无纸化和物理化文档管理的有机组合 把先进的数据库技术运用于文档管理,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步文件管理系统建设意义: 1、分类、管理企业文件 文件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管理,对企业纷杂的文件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按照不同的介质(图片、影音、word、excel、ppt、pdf等)进行存放管

理。 文件管理系统通过权限管理,对不同的员工开放不同级别的文件库,最大程度保证企业的文件安全。 2、共享、学习企业文件 文件管理系统通过内部网络将文件资本进行共享,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企业文件资本,拓宽部门和员工的知识范围。 3、应用、增值文件资本 文件管理平台构建面向企业业务流程的文件管理系统,使得工作过程中显形知识结构化,隐形知识显形化。 通过文件的不断重复应用,实现文件增值。有效的规避了人员升迁流动所造成了关键业务领域的损失,让业务运行不辍。 4、提升企业竞争力 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建立企业新文化,鼓励思想自由,培育创新精神。 通过减少反应时间来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通过快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来增加收入。 二、文件管理系统的建设要求 首先是支持的文件内容要全面,从文件管理的内容角度,至少应该包括: ?对信息的发布,比如直接发布各种内容 ?对文档的管理,如各类DOC、XLS、PPT等文件 ?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如各类报表等等 有利于充分利用文件:

内容管理系统_CMS_的发展与应用

第27卷第3期孝感学院学报VOL.27 NO.3 2007年5月JOURNAL OF X I A OG AN UN I V ERSI TY MAY.2007  内容管理系统(C MS)的发展与应用 徐 方,邓 敏 (孝感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湖北孝感432000) 摘 要:内容管理技术主要解决各种数字资源的采集、管理、利用、传递和增值。本文介绍了内容管理系统的概念、发展和应用,分析了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选型。 关键词:内容管理;数字资源;网站;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44(2007)03-0070-03 随着互联网和我国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发展,信息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信息的种类也在不断地扩展,I B M研究部门调查发现,全球85%的信息是非结构化的,包括纸上的文件、报告、视频和音频文件、照片、传真件、信件等[1]。由于内容的表现形式存在多样性,人们在内容管理上耗费了大量时间,在寻找内容上也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所以迫切需要有效地将内容管理起来。内容管理系统是I T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解决各种数字资源的采集、管理、利用、传递和增值,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1 内容管理系统的概念 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 ment Syste m,简称C MS)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市场,对于内容管理,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理解: Gartner Gr oup认为内容管理从内涵上应该包括企业内部内容管理、W eb内容管理、电子商务交易内容管理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信息共享内容管理(如CR M和SC M等),W eb内容管理是当前的重点,e-business和X ML是推动内容管理发展的源动力。 Merrill Lynch的分析师认为内容管理侧重于企业员工、企业用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方便获得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过程。内容管理的目的是把非结构化信息出版到intranets、extranets和I TE (I nternet Trading Exchanges),从而使用户可以检索、使用、分析和共享。商业智能系统(B I)侧重于结构化数据的价值提取,而内容管理则侧重于企业内部和外部非结构化资源的战略价值提取。 本文认为内容管理系统是一种位于W EB前端(W eb服务器)和后端办公系统或流程(内容创作、编辑)之间的软件系统。内容管理解决方案重点解决各种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字资源的采集、管理、利用、传递和增值,并能有机集成到结构化数据的商业智能环境中,如OA、CR M等。内容的创作人员、编辑人员、发布人员使用内容管理系统来提交、修改、审批、发布内容。这里指的“内容”可能包括文件、表格、图片、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视频等一切你想要发布到I nternet、I ntranet以及Extranet网站的信息。 2 内容管理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2.1 内容管理系统的产生 随着网络应用的丰富和发展,很多网站往往不能迅速跟进大量信息衍生及业务模式变革的脚步,常常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人力和物力来处理信息更新和维护工作。遇到网站扩充的时候,整合内外网及分支网站的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甚至还需重新建设网站。如此下去,用户始终在一个 收稿日期:2007-03-10 作者简介:徐 方(1981- ),男,湖北洪湖人,孝感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师。 — 7 —

教材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教材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签字 主任签字 年月日

一、课题内容 1、教材管理系统发展的背景和现况 2、教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介绍 3、教材管理系统的系统介绍和使用 二、课题任务要求 1、了解教材管理系统发展状况和前景 2、教材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的设计 3、教材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4、教材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

目录 第一章引言 (5) 1.1背景 (5) 1.1.1教材管理系统 (5) 1.1.2信息管理系统 (5) 1.2开发教材管理系统的目的和原则 (7) 1.3开发环境介绍 (7) 1.3.1 开发平台 (8) 1.3.2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 (9) 1.3.3 数据库设计工具——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11第二章系统设计 (13) 2.1系统分析 (13) 2.2系统流程和操作方式设计 (15) 第三章系统界面设计 (16) 3.1系统界面设计 (16) 3.2系统的界面及窗体 (18) 3.2.1 下面是系统的主要窗体 (18) 3.2.2 界面多文档(MDI)frmDMI的设计及代码 (19)

第四章数据库的设计 (34) 4.1数据库设计 (34) 4.1.1 数据库概念和发展 (34) 4.1.2 数据库模型及参照完整性 (35) 4.1.3数据库的建立与连接 (36) 4.2数据库查询设计 (38) 4.2.1查询功能简介 (38) 4.2.2查询功能实现的相关技术 (38) 4.2.3查询功能的具体实现 (40) 4.3系统测试与评价 (42) 总结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第一章引言 1.1 背景 1.1.1教材管理系统 学校教材管理主要是由教材计划制定、采购、入库、发放、记账、结算等一系列工作所组成,该工作各院校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该项工作,通常是教材科。由于学校中专业设置门类多,各专业每期开设课程种类多其业务不仅涉及出版部门,而且要面对全校各系、部的授课教师,各班级的学生,每期教材科涉及管理的入出库教材种类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种,涉及教材册数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涉及人员广,工作量大,再者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使教材管理工作更加繁重不堪。据调查,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有许多学校甚至是一些重点院校的教材管理仍为手工管理方式,这种现状不但与现实学校教材管理的业务需求不相适应,并且也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因此,学校教材管理人员目前迫切需要一套方便、高效的计算机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来代替他们繁琐、低效的传统手工管理方式,并最终实现教材管理的全面自动化。 1.1.2信息管理系统 (1)、信息管理系统的简介 教材管理系统属于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具体信息管理类型,而所谓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观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在当今这个强调管理、

内容管理系统CMS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摘要 网络发展到今天,建立网站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设好自己的网站可以抢占新世纪发展的战略要点。建立新的企业形象,直接开拓国际市场,开展24小时网上营销及高效廉价的定向宣传;与客户建立最直接的交流机制,缩短推出新产品和打开新市场的周期,与富有吸引力的客户群发展客户关系网;与自己的销售人员保持联系,进一步面向本地市场。 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简写为CMS)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网站系统,它具有许多基于模板的优秀设计,可以加快网站开发的速度和减少开发的成本。CMS可以让你不需要学习复杂的建站技术,不需要学习太多复杂的HTML语言,就能够利用CMS构建出一个风格统一功能强大的专业网站。学习CMS这种灵活的系统,能使我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古板、单一地做什么程序就做程序。我们根据CMS的思想,在开发网站的时候,将程序写活,让我们不再去修改复制的程序来改变内容,完全通过后台的简单操作,使我们的页面产生巨大的变化。本次所制作的CMS比较偏重于内容的操作,由新闻、产品、资料等模块组成,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518373.html,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制作而成,作为一个CMS的示例,虽然比较精简,但是功能还是很全面的。 关键词:网站;CMS;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518373.html,;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abstract Abstract Network development to today, a web site has become a common problem, as for an enterprise that, build your own website can ra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entury strategic points. To set up the new enterprise image, direct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velop 24 hours of Internet marketing and efficient cheap directional propaganda; And customers to establish the most direct exchange mechanism, shorten the launch of new products and new market open the cycle, and attractive customer base development customer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sales staff to keep in touch, more to local markets.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abbreviations for CMS) is a very extensive website system, it has a lot of excellent design based on the template, can accelerate the speed of website development and reduce the cost of development. The CMS can let you don't need to learn complex site technique, do not need to learn so many complex HTML language, were able to use CMS construct a style to unite a powerful professional website. This flexible learning CMS system, to make our active thinking up, no longer square, a single to do what procedures do procedure. We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CMS in development site, will write live program, let us never to modify a copy of the program to change content, completely through the background of simple operation, make our page dramatic changes. This made CMS is stress to the content of the operation, by the news, products, such as data module, use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518373.html, and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database to make, as a CMS example, although more concise, but function or very comprehensive. Keywords: Website; CMS;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518373.html,;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CMS 内容管理系统方案

CMS 内容管理系统方案

一、CMS内容管理系统简介 随着企业内部信息化改革力度的加大,原有的基于电子邮件的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员工的要求。需要开发新的具有更加复杂细致的信息管理功能,更加灵活的权限控制,更加方便的系统管理等功能的软件系统来解决办公自动化的问题。CMS就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以及信息共享而设计的办公辅助系统。 CMS软件系统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基于Windows平台,采用Microsoft .Net B/S架构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业务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有效地覆盖企业内部在办公上的各种信息管理需求。 二、CMS内容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信息发布与浏览模块 该模块向网上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和浏览的功能。 1、信息发布 拥有授权的用户可以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的类型也将受到权限的控制。 A. 信息发布功能 B. 信息审核功能 C. 附件管理功能,支持多附件上传功能。 2、信息浏览 A. 信息分类与栏目的相关性 B. 信息类包含的信息列表 C. 信息的详细显示 D. 首页定制的信息显示

3、内部网首页弹出信息的支持与实现 A. 弹出式系统信息 4、可能的相关栏目名称 新闻公告:公司公告、经济要闻、供求信息、外汇牌价、货运信息、船期信息 综合信息:档案管理索引、财务数据查询、相关单位通讯录、政策法规、人事动态、规章制度、IT常见问题说明、质量体系认证文件、岗位规范、配额使用 查询、协议酒店名录等等。 ?用户登录与管理模块 1、用户注册、登录与退出 A. 用户注册 用户注册包括用户个人进行注册操作(包括注册操作、注册信息的修改等)、管理员代为进行注册操作两种。 B. 用户登录 C. 退出登录 2、用户信息管理 A. 注册新用户 注册界面的元素包括:用户姓名、性别、员工号、登录名、密码、办公电话、分机、移动电话、Email、所属部门、从属角色等等。 B. 用户信息查询 C. 用户信息修改 D. 删除用户 ?人事管理 1、人力地图; 2、社保数据管理; 3、培训情况管理;

开源CMS内容管理系统整理文档

西安睿通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XXX项目文档模板 文档ID:XXX-XXX-XX CMS内容管理系统整理文档 版本号:1.0

修订历史记录 日期版本说明作者 2011-8-16 1.0 开源CMS的整理文档说明赵维博 这两天找了几个开源的CMS文件管理软件,部署运行后也看了看,做了一下比较。功能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搜集了一下开源的CMS,并对其功能做了一下简单的了解。很多开源的CMS是没有源码的,只找到了一个国内的CMS是有源码的。国外的CMS也看了看,因为网络的问题,很多开源的CMS根本下载不下来。就可能在开源CMS基础上的二次开发来看,目前只能选择JeeCMS了,因为能有源码,其他没有源码,功能强大也没用。 就了解到的CMS来看,内容管理系统是一种位于Web前端(Web服务器)和后端办公系统或流程(内容创作、编辑)之间的软件系统。内容的创作人员、编辑人员、发布人员使用内容管理系统来提交、修改、审批、发布内容。这里指的“内容”还包括文件、表格、图片、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视频等一切你想要发布 到互联网中的信息。 一个内容管理系统通常有几个要素:文档模板、脚本语言或标记语言、与数据库集成。内容的包含物有内嵌入页面的特殊标记控制。这些标记对于一个内容管理系统通常是唯一的。 所以要很多大型网站的内容管理系统都是定制开发的。因此要利用开源的CMS,必须在此基础上做二次开发,定制属于自己网站的模板。对此我还没有深入了解,现在只是针对其功能的了解和使用,因为很多CMS都用到了其他技术,用java语言开发的国内很少,国外还多一点,但都不是单一技术的开发,用到了很多其他的开源框架等。如果要做二级开发,技术的成本也必须考虑在内。 如果要在开源的CMS上做适合自己企业网站的内容管理系统,那么定制模板和用户注册等应用集成在一起,就是我们在二次开发时必须要实现的。 下面是在了解了几个CMS后,对几个开源CMS系统功能的列表: JeeCMS系统功能列表: a) 首页静态化,栏目静态化,内容页静态化 b) 是栏目管理功能,能添加修改删除一级栏目内容,个数。修改栏目访问路径,添加子栏目。 c) 是内容管理,内容发布,审核,不同用户审核权限 d) 是模板管理,添加、修改、删除模板,导入导出模板, e) 资源管理,创建,上传资源,新建目录等,如图: f) 评论管理,页面可以发表评论,后台可以修改,删除评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大作业设计报告的书写: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校所开设课程情况和成绩的管理。 设计学生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浏览、维护、查询、统计功能,替代管理人员对数据的手工处理。 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时,经常要进行数据的:浏览、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统计、和打印等操作。针对上述要求,设计的成绩管理系统应包括实现这些功能的模块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操作上的方便性,学生信息管理应用程序包括系统主模块和查询、维护、统计和打印等几大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的子模块如图所示: 画出系统功能结构图(见课件第8章一、分析系统要求,确定系统功能模块)) 简单叙述各功能模块的功能: 例: (1)系统主模块 提供了学生信息管理的主界面,作为进入系统的唯一入口。在系统主界面中,不仅提供了用于调用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操作方法,而且还需要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合法性检验等相应操作。 (2)维护模块 (3)查询模块:提供了用于对数据进行查询操作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按学号或姓名查找某人信息、某学生所选课的情况;也可以按专业进行查询;也可以按开课学期查找课程情况等 (4)维护模块: (5)统计模块:

(6)退出模块: 二、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1、数据库的设计 涉及到一个数据库Xscjxt.dbc 和四个数据表:Xsda.dbf、Xscj.dbf 、Kc.dbf 、Password.dbf 数据表结构:(抓图) 比如: Password.DBF的数据表结构如下图: 2、数据库的实现: (1)创建项目管理 (2)创建数据库及四个数据表的结构、建立相关的索引、表间的关联等表与表之间的关联(打开数据库设计器抓图) 三、系统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CMS内容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网络发展到今天,建立网站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设好自己的网站可以抢占新世纪发展的战略要点。建立新的企业形象,直接开拓国际市场,开展24小时网上营销及高效廉价的定向宣传;与客户建立最直接的交流机制,缩短推出新产品和打开新市场的周期,与富有吸引力的客户群发展客户关系网;与自己的销售人员保持联系,进一步面向本地市场。 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简写为CMS)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网站系统,它具有许多基于模板的优秀设计,可以加快网站开发的速度和减少开发的成本。CMS可以让你不需要学习复杂的建站技术,不需要学习太多复杂的HTML语言,就能够利用CMS构建出一个风格统一功能强大的专业网站。学习CMS这种灵活的系统,能使我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古板、单一地做什么程序就做程序。我们根据CMS的思想,在开发网站的时候,将程序写活,让我们不再去修改复制的程序来改变内容,完全通过后台的简单操作,使我们的页面产生巨大的变化。本次所制作的CMS比较偏重于内容的操作,由新闻、产品、资料等模块组成,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518373.html,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制作而成,作为一个CMS的示例,虽然比较精简,但是功能还是很全面的。 关键词:网站;CMS;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518373.html,;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Abstract Network development to today, a web site has become a common problem, as for an enterprise that, build your own website can ra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entury strategic points. To set up the new enterprise image, direct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velop 24 hours of Internet marketing and efficient cheap directional propaganda; And customers to establish the most direct exchange mechanism, shorten the launch of new products and new market open the cycle, and attractive customer base development customer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sales staff to keep in touch, more to local markets.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abbreviations for CMS) is a very extensive website system, it has a lot of excellent design based on the template, can accelerate the speed of website development and reduce the cost of development. The CMS can let you don't need to learn complex site technique, do not need to learn so many complex HTML language, were able to use CMS construct a style to unite a powerful professional website. This flexible learning CMS system, to make our active thinking up, no longer square, a single to do what procedures do procedure. We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CMS in development site, will write live program, let us never to modify a copy of the program to change content, completely through the background of simple operation, make our page dramatic changes. This made CMS is stress to the content of the operation, by the news, products, such as data module, use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518373.html, and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database to make, as a CMS example, although more concise, but function or very comprehensive. Keywords: Website; CMS;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518373.html,;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内容管理系统(CMS)操作手册

内容管理系统操作手册文档控制 文档更新记录 文档审核记录 目录

1.整体流程图 (3) 1.1.网站管理流程图 (3) 2.功能 (3) 3.公共部分说明 (4) 4.CMS (5) 4.1.网站管理 (5) 4.2.栏目管理 (8) 4.3.信息审核 (17) 4.4.信息模型管理 (18) 4.4.1.信息模型管理 (18) 4.4.2.模型动作管理 (20) 4.5.CMS功能信息 (22) 4.5.1.敏感词管理 (22) 4.5.2.系统日志 (25)

1.整体流程图 1.1.网站管理流程图 2.功能 CMS: 维护站点、栏目信息、模型动作、信息模型信息后,在“内容管理”页签中显示相应的栏目,在栏目下内容,可对内容设置是否置顶、是否外部链接、点击次数等信息,需要审核的内容,审核通过后,在相应的外网网站上可查看到自己设置的内容信息,可设置显示内容的敏感词,用户对于网站的操作形成系统日志,方便用户查看。

3.公共部分说明 公共说明: ●本系统使用浏览器主要针对浏览器为IE8、IE9。 ●“邮件管理”、“文件管理”、“任务管理”三个模块选择的用户为“用户管理”中的用户 信息,其他模块均为“组织人员分配”中的用户信息。 ●查询时文本查询条件支持模糊查询。 ●必填项:在追加、修改页面中必填项,控件左上方用“”进行标注。 ●失效:对失效的数据只能进行查看,不能进行其它操作。 ●分页:分页在页面最下方进行显示,如下图: 合计:显示检索数据的总共记录数、总共页数,每页总记录数,当前位于的页数。 首页:点击,页面显示第一页信息。 尾页:点击,页面显示最后一页信息。 上一页:点击,页面显示当前页面的上一页信息。 下一页:点击,页面显示当前页面的下一页信息。 跳转:在中输入要跳转页面的数字,点击按钮,页面跳转到输入数字的页面,同时在中输入的数字清空。 输入的数字为0或为空或数字大于尾页,页面不进行跳转。 按钮说明:

内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内容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使用内容管理系统(CMS)建立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可以降低技术难度,缩短开发周期。本文以JEE轻型框架为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通用型内容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新闻模板的定义、生成和解析,最终静态页面的生成等功能,在实际使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内容管理系统;门户;JEE轻型框架 1.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成熟,各种网络应用己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网站作为最典型网络产物,为企业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手段。通过网站可以为企事业单位进行自身推广和宣传,可以建立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改变传统交易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何建设好自己的网站,已经成为无数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不断更新,企业的各项业务也在不断的变更,给网站的制作,信息同步更新和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传统的手工开发模式己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逐渐的建立起统一的管理系统。 本文在研究JEE轻型框架基础上,结合门户网站特点,开了一套通用型内容管理系统,使用本内容管理系统(CMS)建立网站,可以降低技术难度,缩短开发周期。美工设计网站之后,网站一般还是静态的。然后,使用CMS,经简单的配置就可以完成静态向动态的转化。所有的动态信息,会自动展现到前台,同时,通过CMS管理界面,管理员也可以对动态信息进行维护。 2.系统设计 根据J2EE框架具体结构,并且依据软件代码复用的原则,应采用三层结构:Web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各个层次负责各自相应的功能,各层之间采用接口进行通信,屏蔽了内部的实现细节。系统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框架 表示层:应用中表示层用于显示模型数据,并负责提供用户界面同用户交互。由于使用了freemaker框架作为整个架构的表现层,整个页面流转在disptch.xml 完成配置。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是根据Web应用本身业务流程抽象出来的最基本的业务逻辑处理,业务逻辑层并不亲自和数据库发生关系,而是利用数据持久层提供的接口来进行基本的业务逻辑处理。使用Spring作为业务逻辑层框架,可方便的配置数据接口,通过读取配置文件,Spring容器自动生成Bean实例,供业务逻辑和表现逻辑使用;管理事务操作;提供了与表现层交互的接口;管理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