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标准控件-一、选择题-1-文本框的属性不包括(-A-)。-A

第二章(1)-标准控件-一、选择题-1-文本框的属性不包括(-A-)。-A
第二章(1)-标准控件-一、选择题-1-文本框的属性不包括(-A-)。-A

第二章(1)标准控件

一、选择题

1. 文本框的属性不包括( A )。

A. Caption

B. Text

C. Name

D. Top

2. 在属性窗口中设置命令按钮的Caption属性为"&End",则( A )是该命令按钮的快捷访问键。

A. Alt+E

B. Ctrl+E

C. Shift+E

D. Ctrl+Shift+E

3. 设置命令按钮的( B )属性值为False,可以使命令按钮处于不可用状态。

A. Value

B. Enabled

C. Default

D. Cancel

4. 下列设置中,可以使计时器Timer1停止计时的是( D )。

A. Timer1.Locked=True

B. Timer1.Locked=False

C. Timer1.Enabled=True

D. Timer1.Enabled=False

5. 设置标签的的显示内容的属性是( C )。

A. Name

B. Text

C. Caption

D. Top

6. 为了将复选框(名称为Check1)设置为选中状态,应该使用( A )语句。

A. Check1.Value=1

B. Check1.Value=0

C. Check1.Value=True

D. Check1.Value=False

7. 单选按钮处于选中状态时,它的Value属性值是( B )。

A. False

B. True

C. 0

D. 1

8. 下列关于组合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

A. 组合框有Click事件,没有Change事件

B. 组合框有Change事件,没有Click事件

C. 组合框既有Click事件,也有Change事件

D. 组合框没有Click事件和Change事件

9. 设置( A )属性,可以使图片显示在图片框或图像框中。

A. Picture

B. Image

C. Icon

D. DownPicture

10. 在图像控件Image1中加载图片后,为使图像控件能够自动调整大小而显示整幅图片,可以使用语句( D )。

A. Image1.AutoSize=True

B. Image1.AutoSize=False

C. Image1.Stretch=True

D. Image1.Stretch=False

11. 在图片框控件Picture1中加载图片后,为使图片框控件能够自动调整大小而显示整幅图片,可以使用语句( A )。

A. Picture1.AutoSize=True

B. Picture1.AutoSize=False

C. Picture1.Stretch=True

D.

Picture1.Stretch=False

12. 下列不能接收焦点的控件是( B )。

A. 命令按钮

B. 标签框

C. 文本框

D. 单选按钮

13. 下列控件中( D )不能触发GetFocus和LostFocus事件。

A. 命令按钮

B. 组合框

C. 复选按钮

D. 计时器

14. 下列操作中,能够触发滚动条的Scroll事件的是( D )。

A. 单击滚动条两端的滚动箭头

B. 单击滚动条上滑块两侧的空白处

C. 单击滚动条上的滑块

D. 拖动滚动条上的滑块

15. 窗体中包含3个同名命令按钮CmdNum, 其Caption分别等于对应下标值0,1,2;依次单击这三个按钮,窗体中的输出结果是( C )。

Private Sub cmdNum_Click(Index as Integer)

Print Index

End Sub

A. 0

B. 0

C. 0

D. 012

0 1

0 2

16. 在窗体上有一个文本框控件,名称为Text1;一个计时器控件,名称为Timer1。要求每秒钟在文本框中显示一次当前时间。请将程序填完全。

Private Sub Timer1_【】( C )

Text1=Time

End Sub

A. Visible

B. Interval

C. Timer

D. Enabled

17. 下列事件过程的功能是:在加载窗体时,启动计时器,并使计时器每隔1秒钟触发一次Timer事件。请填空。

Private Sub Form_Load( A )

【】

End Sub

A. Timer1.Interval = 1000

B. Timer1.Interval = 1

C. Timer1.Enabled = 1000

D. Timer1.Enabled = 1

18. 在窗体上有一个文本框控件,名称为Text1;程序运行后,要求文本框中只能接收数字字符。请填空。

Private Sub Text1_【C 】(KeyAscii As Integer)

If KeyAsciiAsc("9") Then

KeyAscii = 0

End If

End Sub

A. KeyDown

B. KeyUp

C. KeyPress

D. Change

19. 设窗体中包含1个命令按钮Command1,1个列表框List1,并有以下的事件过程。程序运行后,单击Command1按钮,列表框中显示的内容是( A )。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10 To 1 step -1.5

List1.AddItem i

Next i

End Sub

A. 10, 8, 6, 4, 2

B. 10, 9, 7, 5, 3

C. 10, 8.5, 7, 5.5, 4, 2.5

D. 8.5, 7, 5.5, 4, 2.5,

1

20. 使用( C )方法,可以同时清除列表框的所有项目。

A. RemoveItem

B. Remove

C. Clear

D. Move

二、填空题

1. 密码验证程序。在窗体上有一个标签,名称为Label1,Caption属性值为"密码";一个文本框,名称为Text1;一个命令按钮,名称为Command1;并有如下两个事件过程。请将程序填完全。

Private Sub Form_Load() '设置Text1的属性,使输入的字符全部显示为*

Text1. ____Text____________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验证Text1中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不区分大小写

If Ucase(Text1. _____PasswordChar___________) = "ABC" Then

MsgBox "密码正确"

Else

MsgBox "密码错误"

End If

End Sub

2. 在下列程序代码中,第一次单击命令按钮,在文本框Text1和Text2中显示的内容是___10______10_______;第二次单击命令按钮,在文本框Text1

和Text2中显示的内容是__58______58________。

Dim y as Integer ' y为窗体级变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Integer

x = 2

Text1 = Func_2(Func_1(x), y)

Text2 = Func_1(x)

End Sub

Private Function Func_1(x As Integer) As Integer

x = x + y: y = x + y

Func_1 = x + y

End Function

Private Function Func_2(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As Integer

Func_2 = 2 * x + y

End Function

3. 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Label1的标签和一个名称为List1的列表框。程序运行后,在列表框中添加若干列表项。当双击列表框中的某个项目时,在标签Label1中显示所选中的项目文本,并在窗体上显示所选项目的序号。请将程序填完全。

Private Sub Form_Load()

List1.AddItem "数学"

List1.AddItem "物理"

List1.AddItem "VB程序设计"

List1.AddItem "外语"

End Sub

Private Sub ___ List1_DblClick( )_____________

Print List1. _____ ListIndex ___________ '显示列表项序号

Label1.Caption=______ List1.Text __________'显示列表项文本

End Sub

4. 在窗体上画两个标签,名称分别为Label1和Label2,Caption属性分别为“数值”及空白;然后再画一个名称为Hscroll1的水平滚动条,其Min的值为0,Max的值为100。程序运行后,如果单击滚动条两端的箭头,则在标签Label2中显示滚动条的值。请将程序填完全。

Private Sub Hscroll1_ _____ Change________()

Label2.Caption=Hscroll1. _______ Value_____

End Sub

第二章(2)对话框

1. VB窗体设计器的主要功能是( B )。

A. 显示文字

B. 建立用户界面

C. 编写源程序代码

D. 画图

2.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对象的Name属性值可以为空

B. 可以在程序运行期间改变对象的Name属性值

C. 窗体的Name属性值是显示在窗体标题栏中的字符串

D. 窗体的Name属性用来标识和引用窗体

3. 改变显示在窗体标题栏中的标题使用的属性是( C A )。

A. (名称)

B. FontName

C. Caption

D. Text

4. 设有如下窗体事件

Option Base 0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a

Dim i As Integer

a=Array(1,2,3,4,5,6,7,8,9)

For i=0 To 3

Print a(5-i);

Next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则在窗体内显示的结果是( B )。

A. 5 4 3 2

B. 6 5 4 3

C. 4 3 2 1

D. 7 6 5 4

5. 对窗体编写如下事件过程。程序运行后,在窗体上单击鼠标右键,则输出结果为( C )。

Private Sub Form_MouseDown(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Print "AA";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MouseUp(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If Button = 1 Then Print "BB";

End Sub

A. BBAA

B. AABB

C. AA

D. BB

6.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窗体的Show方法的作用是将指定的窗体装入内存并显示该窗体

B. 窗体的Hide方法和Unload方法的作用完全相同

C. 若工程文件中有多个窗体,可以根据需要指定一个窗体为启动窗体

D. 使Print方法在窗体上失效的窗体事件是Load

7. 下列语句中,能够暂时隐藏窗体Form1,但不释放它所占用的内存空间的是( D )。

A. Unload Form1

B. Form1.Unload

C. Hide Form1

D. Form1.Hide

8. 下列语句中,能够加载并显示窗体Form1的是( D )。

A. load Form1

B. Form1.load

C. show Form1

D. Form1.show

9. 下面的程序运行后,若从键盘输入-1,则输出结果为( A )。

Private Sub Form_Click()

xcase = 1

t = 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数:")

Select Case t

Case Is > 0

y = xcase + 1

Case Is = 0

y = xcase + 2

Case Else

y = xcase + 3

End Select

Print xcase; y

End Sub

A. 1 4

B. 1 3

C. 1 2

D. 1 1

10.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在KeyUp和KeyDown事件过程中,从键盘上输入A或a被视为相同的KeyCode码

B. 在KeyUp和KeyDown事件过程中,将键盘上的“1”和右侧小键盘上的“1”

视为不同的KeyCode码

C. KeyPress事件不能识别某个键的按下与释放

D. KeyPress事件可以识别某个键的按下与释放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5新人教版

非选择题标准练(5) 满分39分,实战模拟,20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 1.(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紫苋叶肉细胞进行探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图甲表示紫苋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单位:mg),图乙表示紫苋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312 (1)图甲中光照强度为c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2)根据图甲可知图乙中e点是__________________mg。乙图中f点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乙中影响e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g点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叶绿体内C3、C5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若将空气中的CO2浓度降低,则图乙中的f点向__________________移动,X点向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解题指导】据图分析几个关键点的含义:图甲中a点表示细胞呼吸强度,b点表示细胞呼吸强度是光合作用强度的2倍,c点表示光补偿点,d点表示净光合作用量为2;图乙中,e点表示细胞呼吸强度,f点表示光补偿点,g点表示光饱和点。 【解析】(1)图甲中若光照强度为c,O2产生总量为6,而细胞呼吸强度为6,净光合作用量为0,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2)图甲中O2的产生总量表示总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为a时,只有细胞呼吸,相当于图乙中的e点。图乙中f点已经达到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都可以产生ATP,因此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3)图乙中e点表示细胞呼吸强度,此时限制其作用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和O2浓度。g点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H]和ATP生成减少,C3的消耗减少,来路不变,C5的去路不变,来路减少,最终导致C3增多,C5减少。

2017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七

非选择题标准练(七) 满分43分,实战模拟,20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Fe-56 Cu-64 1.(14分)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使用掺杂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①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②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 ③PCl3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④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物质熔点/℃沸点/℃ PCl3-11275.5 POCl32105.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检査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粗产品中常含有P OCl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5)实验结束时,可以利用C中的试剂吸收多余的氯气,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下面方法可测定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 ①迅速称取1.00 g产品,加水反应后配成250 mL溶液;

SYB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同名11386)

SYB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同名11386)

SYB练习册参考答案 说明:本书的练习没有标准答案,下面的答案仅供读者参考。如果读者能对这个参考答案作出批评和修改,并 不断加以完善,那么它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练习1 李明的鸡场 1、李明的企业为什么会倒闭? 直接原因是现金流量出现负值,无力支付到期的应付款项,导致破产倒闭。 间接原因在于李明在开业之前没有对启动资金额作出正确的预算,同时对于如何使用资金也缺乏精明的决策(不懂得每一元钱的贷款都必须用于获得最大利润场合的道理。讲排场,追求产值而不懂理财的基本知识)。从而使得一个有前途可盈利的企业夭折了。从中可得到的启发是再好的生意在不懂经营管理老板手里也要做坏。 2、李明应当怎样做? 李明看见别人养鸡有利可图,当然也想从事这个行当。但应该:(1)先去从业(先打工后当老板),打工时可以先作调查研究、观察学习,或是参加创业培训。(2)仔细估算开业的启动资金需求,并作出资金使用的预算,不乱花钱也决不借多余的钱。(3)制定创业计划(商业计划)。(4)从小做起,积累经验。(破产以后怎么办?去找一份工作,积累资金以图东山再起) 练习2 谁能当业主 1、白雪和小兰各自的长处和弱点是什么? 白雪的长处小兰的长处 想多挣钱,能发现商机并有的能发现商机,并着手争取各方 一个好构思面理解与支持

白雪的弱点小兰的弱点 缺乏冒险精神不说,还缺乏深办小旅店除了要对投资作出初步估算之 入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的务实精神。外,还要 懂得有关的法律知识。在她发 起调查研究和争取支持之前还 要学习和了解办小旅社的必要 知识、技能和一切申办手续。 2、谁将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创办者?为什么? 小兰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创办者。因为她具有如下优【[/】势:(1)有办企业的强烈愿望。所谓强烈愿望是指她不空想而是有把构思变为现实的行动。 她有魄力自撰小册子(创业构思)并独自去游说有关的部门。 (2)她知道要创业先得有计划,而计划是要用调查研究市场的数据来支持的。 练习3 一位不成功的企业业主的行为 1、王大海的行为有错吗? 王大海有错,分析如下: (1)王大海开的是一家小饮食店。小店的投资人同时也是店经理,他应当负起经营管理的重任。错在他整天东游西逛不务正业。 (2)王大海即使自己不经营管理,也应当雇请一个经理来管理小店,只以投资人身份谋求利益。但他却在名义上当老板而放任自流,甚至薄待员工,以致员工不愿为管理作 出贡献。 (3)一家企业有三起最重要的公众:顾客、内部员工与供应商。王大海对他们一概漠视。 他的企业必然“不久就倒闭了”。 2、我们能从王大海身上吸取什么? 教训至少可以从王大海的错误上得来,他的三个错误固然一个都不能犯之外,更重要的是考察一下王大海本人离职后立即从商存在的隐患。 (1)王从国家机关离职,就有一笔开店资金,但他未必具备餐饮行业的有关知识与经验。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多选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多选题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 )。 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 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 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ABE )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民族理论( ABCDE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是一门实践科学 D.是一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 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 AC )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 ABCDE )。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ABCDE )。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文化 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素质 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BCD )。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D )。A.民族特征 D.民族意愿 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 ABE )。A.常态发展 B.异态发展 E.跳跃式发展2.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 ACD )。 A.社会生产C.内部交往程度D.外部交往程度 3.民族发展包括 ( BCD )等。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 4.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 ABCDE )等内部和外部条件。A.民族结构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5.强迫同化是指丧失本民族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特征的变化过程是( ABCD ) 。A.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 B.是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 C.是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D.是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

2018届高考地理复习 非选择题标准练(五) 含解析

非选择题标准练(五) 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主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以及城镇排污量和人口的增加,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入湖泊。鄱阳湖的沉积环境及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对各形态磷在沉积物中的积累与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沉积物颗粒越细,其对磷的吸附能力越强,磷的含量越高。下图为鄱阳湖沉积物采样点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鄱阳湖沙山地区土地沙化属于南方荒漠化的一种典型类型,是在湖滨沙质阶地(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的基础上形成的。沙山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的中段和北段,都昌县较为集中。鄱阳湖地区的沙化是风蚀与水蚀两者交互的产物。 (1)分析鄱阳湖对长江流域的影响及每年7~8月湖区湖陆风显著的原因。

(2)据鄱阳湖沉积物采样点采样分析,S1、S2、S5处的磷含量较低,S3、S4处较高,S6处最高。试分析原因。 (3)分析鄱阳湖沙山地区土地沙化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湖陆风显著的原因、湖泊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沙山地区土地沙化的原因等。第(1)问,湖泊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从对水文、气候、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方面来分析;湖陆风显著的原因主要从湖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方面来回答。第(2)问,材料中“鄱阳湖的沉积环境及水动力条件”提示自然方面的原因侧重于分析河口处与湖中水动力条件的差异;结合材料中提示的“湖滨沙质阶地”“都昌县较为集中”等信息可判断S6处沉积物颗粒较细;人为原因则主要为S6处污染物浓度大。第(3)问,结合“鄱阳湖地区的沙化是风蚀与水蚀两者交互的产物”,从雨季时流水侵蚀作用强,使沙层裸露,提供了沙源,旱季时风力强盛,提供了动力,以及植被破坏加剧了沙化等方面分析。 答案:(1)影响:调节长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调蓄洪水,减小旱涝灾害的影响;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两点即可)原因:7~8月鄱阳湖水量大,湖面宽广,水陆热力差异显著;7~8月鄱阳湖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陆地昼夜温差较大,水陆热力差异增强。 (2)S1、S2、S5处位于河流入湖口处,水动力作用比较明显,加剧了沉积物与水界面之间各形态磷的交换与扩散作用,从而使这三处的沉积物中磷含量略低;S3、S4处受水流和风力扰动作用不强,湖水对沉积物的扰动相对于河口地区不明显,从而增加了水体中磷的沉积量;北部城市人口多,排入湖泊的污染物多,再加上S6处所在水域较窄,离沙山较近,沉积物颗粒较细,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强,故水中磷含量高。

选择题标准练七

选择题标准练七 7.“液态阳光”是指由阳光、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人工光合得到的绿色液态燃料。下列有关“液态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和H2O转化为“液态阳光”过程中同时释放能量 B.煤气化得到的水煤气合成的甲醇不属于“液态阳光” C.“液态阳光”行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应对气候变化 D.“液态阳光”有望解决全球化石燃料不断枯竭的难题 答案 A 解析“液态阳光”是指由阳光、CO2和水通过人工光合得到的绿色液态燃料,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煤气化是由水蒸气与碳反应生成CO和H2,煤液化可以合成甲醇,不符合“液态阳光”的定义,煤气化得到水煤气合成的甲醇不属于“液态阳光”,故B正确;“液态阳光”由阳光、CO2和水反应,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含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应对气候变化,故C正确;根据“液态阳光”的定义,“液态阳光”有望解决全球化石燃料不断枯竭的难题,故D正确。 8.①丙烯、②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①②③B.②③ C.②③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乙烯、苯均具有平面结构,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甲烷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因丙烯(CH2===CH—CH3)、甲苯()中均含有—CH3,丙烯可以看作是CH2===CH—取代CH4中的一个氢原子,甲苯可以看作是取代CH4中的一个氢原子,由此可以判断,丙烯、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9.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E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若E不为主族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C元素在大气中存在两种常见单质,D位于第三周期,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0.875倍,

2013-12选择题(参考答案)详解

1.下列(C )是与信息技术无关的技术 A.通信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算法技术 D.控制技术 2.微型计算机属于(B )计算机 A.第五代 B.第四代 C.第三代 D.第二代 3.按16*16点阵存放一个汉字的字形,大约需要占用的存 储空间为(C )字节 A.64 B.128 C.32 D.256 4.下列关于U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 A.U盘可通过USB口接入计算机 B.U盘属于内存 C.U盘可反复存储数据,可靠性高 D.U盘属于外部设备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

A.高级语言可以直接被CPU执行 B.内存条不是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 C.语言处理程序包括汇编程序 D.用户借助人机接口使用计算机 6.下列关于信息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比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更脆弱 B.信息安全主要指各种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的传输安 全 C.对网上的计算机用户采用身份验证后能确保网络信息 安全 D.上网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7.在Windows XP中,在同一个文件夹中选择若干个不连 续的文件,应在选择时按( B )键 A.ALT B.CTRL C.TAB D.SHIFT 8.在搜索文件、文件夹时,若用户选择通配符K?A.*,则 下列被选中的文件是( C ) A.KA.txt B.ka.doc C.kaa.txt.

D.K1AA.txt 9.下列关于“回收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 A.“回收站”的容量可以调整 B.放入“回收站”中的信息可以恢复 C.“回收站”可存放本地硬盘上被删除的信息 D.“回收站”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10.在Word 2003中,欲将某段落的格式复制到另一段,可 使用( B ) A.剪切 B.格式刷 C.拖动 D.复制 11.在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中,叙述错误的是(D ) A.幻灯片中的超链接只在放映演示文稿时才有作用 B.幻灯片可设置循环放映 C.幻灯片可设置自定义放映 D.幻灯片必须从第一张开始放映 12.一副分辨率为256*512的16色静态图像,其存储容量为 (B ) A.64KB B.256KB C.65Kb

民族-单项选择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B.重视政策的运用 C.理论和政策兼纳 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 B.学术性 C.实用性 D.政治性 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 C 民族之间矛盾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A.政治发展 B.经济发展 C.文化教育发展 D.社会发展中国古 5.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A.夷狄 B.族类 C.夷族 D.蛮夷 6..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C)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南朝 D.隋唐 7..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血统 B.语言 C.风俗习惯 D.自然力 8..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D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9..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D )。 A.1954年 B.1965年 C.1978年 D.1987年 10.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D )。 A.氏族 B.部落 C.部落联盟 D.民族 11.民族发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 B )的质与量的提高。 A.演变 B.演进 C .进化 D.形成 12..民族(D),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 B.演变 C.退化 D.同化 13.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同化。 A.自觉 B.自由 C.自然 D.自愿 1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15.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16.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 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 17.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18.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助与互利 D.和平与发展 19.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C)。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20.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 A )、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 B.民族与部落 C.民族与氏族 D.民族与部落联盟 21.现今世界上共有(C)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A.10000 B.12000 C.3 000 D 1000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D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不同发展水平 B.不同历史传统 C .政治利益 D.经济利益 23.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C)个国家接壤。 A.7 B.8 C.10多 D.20多 24.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A)以上民族共居。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5..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C)。 A.44% B.54% C.64% D.74% 26.我国大陆地区的(B)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24个 B.31个 C.36个 D.41个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非选择题标准练5

非选择题标准练5 时间:25分钟满分:37分 1.[2019·太原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末期的英国,英王的收入依赖于贵族或富商的包税,国家的税收观念还没有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整顿财政,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公共收入和王室私人收入逐渐区别开来。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关税和消费税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17世纪末,英国政府发行120万英镑的公债大获成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些举措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信用。议会对税款用途的审查发展为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预算制度。19世纪下半期,为应付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大,缓解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政府有了富余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 ——据刘晓路《现代财政制度的强国性与集中性 ——基于荷兰和英国的财政史分析》等 材料二为解决“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问题,中央决定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制,积极为各项改革铺路搭桥。1980~1993年的财政管理体制,实际上是“财政承包制”。1994年中央决定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2006年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农业税,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的86.8%来自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的85.6%用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主要围绕城市生产建设领域而进行。到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 ——据高培勇《中国财税改革40年: 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些改革对英国成为现代国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1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共通历史经验。(12分) 解析:(1)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可知废除包税制,由中央政府掌握财税权;依据材料一“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可知是适时调整税收种类;依据材料一“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可知是建立近代财税运行机制;依据材料一“政府有了富余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

选择题参考答案

1. 用于新建和查看不同的表及其关系的设计器是(D)。 A)表设计器B)查询设计器 C)表单设计器D)数据库设计器 2. 在关系模型中,子表通过(B)与父表建立联系。 A)主码B)外码C)候选码D)关联码 3. 以下各组表达式中等效(结果相同)的是(A)。 A)LEET("Visual FoxPro",6) 与SUBSTR("Visual FoxPro",1,6) B)YEAR(DATE()) 与SUBSTR(DTOC(DATE),7,2) C)TYPE("36-5*4") 与TYPE(36-5*4) D)A-B 与A+B (假定A="this ", B="is a string") 4. 下列表达式的运算结果为.T.的是(C )。 A)"comfortable" $ "fort" B)"comp"="computer" C)"fort" $ "comfortable" D)"computer" = = "comp" 5. 下列关于自由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自由表和数据库表可以相互转换 B)自由表不能建立有效性规则 C)自由表不能建立候选索引 D)自由表不能建立主索引 6. 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如果两个表的索引标识之间有一条黑线相连接,表示这两个表存在着(A )。 A)永久关系B)临时关系 C)索引关系D)触发关系 7. 若rsk.dbf有20条记录,执行下列命令序列后,显示结果为(A)。 use rsk list ? recno() A)21 B).F. C).T. D)20 8. 以下有关查询与视图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查询可以定义查询去向,而视图不可以 B)视图可以定义查询去向,而查询不可以 C)查询和视图都可以修改数据库表的数据 D)查询和视图都不可以修改数据库表的数据 9. 若rs.dbf有5个字段、10条记录,要将查询结果保存至一个数组a1中,应在select-SQL 命令中使用的子句为(D )。 A)into array a1(5,10) B)into array a1(5) C)into array a1(10) D)into array a1 10. 表grade.dbf存放每个学生各门课程的成绩,字段有学号、课程号和成绩。要查询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正确的SQL命令是(C)。 A)select 学号,avg(成绩) from grade group by 学号 B)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grade group by 平均成绩 C)select 课程号,avg(成绩) from grade group by 课程号 D)select 课程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grade group by 平均成绩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D)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 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 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助与互利 D.和平与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A.民族团结的实现 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 D.民族经济的进步 E.民族发展的促进 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四、辨析题 1.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中。(对) 2.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错,民族群体间的关系) 3.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民族关系。(对) 4.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错,民族平等有不完全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错,也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一些消极因素的作用) 五、论述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各民族平等和谐、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是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1)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杂散居现象更为普遍,民族关系更加密切。 (2)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差别性越来越小,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 (3)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二

非选择题标准练(二) 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主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瓜亚基尔市是厄瓜多尔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最大的港口,被称为“太平洋的滨海明珠”。下图为厄瓜多尔简图。 (1)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基多的气温特点。 (2)厄瓜多尔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试简述原因。 (3)香蕉喜湿热、怕低温、忌霜雪;玫瑰喜光照、耐寒、耐旱。根据自然条件差异,推断厄瓜多尔香蕉和玫瑰的主要种植区域。 (4)简述瓜亚基尔港成为该国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气温特点、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区位及港口区位。第(1)问,根据图中赤道、海拔5897米等信息推断基多的气温特点,包括气温高低、日变化、年变化。第(2)问,从水热条件、垂直地域分异两方面分析。第(3)问,结合香蕉、玫瑰两种作物生长习性的不同,根据厄瓜多尔地形、气候的地区差异推断各自主要种植区域。第(4)问,从航行、停泊等自然条件和腹地、城市依托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 答案:(1)气候凉爽,气温日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小。 (2)地处热带,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海拔高,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分异显著。 (3)中部地势较高,气候四季如春(年温差小),光照充足,以种植玫瑰为主。西部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常年高温多雨,以种植香蕉为主。 (4)位于天然海湾,港阔水深,附近有岛屿作为天然屏障,风浪小;有铁路连接内陆地区,腹地广阔,沿线人口、城市集中,货运量大;瓜亚基尔作为大城市,为港口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是造船工业发展较早的一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量的军事订货和大规模的战时动员,使1942~1945年美国的造船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1956年以后,日本造船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而美国造船工业出现萎缩。下图为美国本土造船工业基地分布图。

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一) 含解析

非选择题标准练(一) 满分46分,实战模拟,25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 1.(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6分) (2)推测艾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3)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8分) (4)请你就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4分) (解析)第(1)题,艾比湖地处天山北坡,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少雨,夏季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第(2)题,艾比湖湖面最大就是补给水

量最大时。艾比湖地处内陆,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此湖面最大的季节是夏季。第(3)题,由图可知干涸湖区位于湖泊的西北方向,处于冬季风的上风向,且冬季湖泊水位低,湖底裸露面积增加,大风夹杂盐尘,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湖区干涸,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气候更加干燥;渔业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第(4)题,艾比湖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从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的规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2分);气候变化,使该地区气候趋向暖干化,蒸发量加大(2分);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2分)。 (2)夏季(2分)。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其汛期出现在夏季(4分)。 (3)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2分);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2分);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影响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2分)。 (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2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分)。 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精选.

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数学选择题在当今高考试卷中,不但题目多,而且占分比例高。数学选择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小巧灵活,且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深度等特点,考生能否迅速、准确、全面、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功的关键。 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准确、迅速。准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确保准确;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不超过4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要避免“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 高考中的数学选择题一般是容易题或中档题,个别题属于较难题,当中的大多数题的解答可用特殊的方法快速选择。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1、直接法: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例1、某人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6,经过3次射击,此人至少有2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 ) 125 27 . 12536.12554.12581.D C B A 解析:某人每次射中的概率为0.6,3次射击至少射中两次属独立重复实验。 125 27)106(104)106(33 3223= ?+??C C 故选A 。 例2、有三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②过平面α的一条斜线l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垂直;③异面直线a 、b 不垂直,那么过a 的任一个平面与b 都不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解析:利用立几中有关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对上述三个命题作出判断,易得都是正确的,故选D 。 例3、已知F 1、F 2是椭圆162x +9 2 y =1的两焦点,经点F 2的的直线交椭圆于点A 、B ,若|AB|=5,则|AF 1|+|BF 1|等于 ( ) A .11 B .10 C .9 D .16 解析:由椭圆的定义可得|AF 1|+|AF 2|=2a=8,|BF 1|+|BF 2|=2a=8,两式相加后将|AB|=5=|AF 2|+|BF 2|代入,得|AF 1|+|BF 1|=11,故选A 。 例4、已知log (2)a y ax =-在[0,1]上是x 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 B .(1,2) C .(0,2) D .[2,+∞) 解析:∵a>0,∴y 1=2-ax 是减函数,∵ log (2)a y ax =-在[0,1]上是减函数。 ∴a>1,且2-a>0,∴1tan α>cot α(2 4 π απ < <-),则α∈( ) A .(2π- ,4π-) B .(4π-,0) C .(0,4π) D .(4π,2 π) 解析:因24παπ<<-,取α=-6 π 代入sin α>tan α>cot α,满足条件式,则排除A 、C 、D ,故选B 。 例6、一个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48,前2n 项和为60,则它的前3n 项和为( ) A .-24 B .84 C .72 D .36 解析:结论中不含n ,故本题结论的正确性与n 取值无关,可对n 取特殊值,如n=1,此时a 1=48,a 2=S 2-S 1=12,a 3=a 1+2d= -24,所以前3n 项和为36,故选D 。 (2)特殊函数 例7、如果奇函数f(x) 是[3,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那么f(x)在区间[-7,-3]上是( ) 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减函数且最小值是-5 C.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D.减函数且最大值是-5

计算机应用基础选择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 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国家开放大学编制

使用说明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总成绩 = 形成性考核成绩(30%)+ 终结性考试成绩(70%) 形成性考核构成: 序号内容形式 布置时间提交时间权重 1 形考作业书面及结果文档第6、10、15 周 第8、12、17 周 70 2 实训上机及结果文档第1、5、10 周 第7、11、16 周 15 3 教学单位规定 的考核内容 相关考核及记录 表格 第1周第18周15 (1)形考作业 本课程要求完成3次形考作业,卷面满分共100分,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 70%,折合成最终形考成绩为70分。

序号 要求 考核形式 分数 作业1 完成“模块1 Windows 7 操作系统”学习 客观题 40 作业2 完成“模块2 Word 2010 文字处理系统”学习 客观题 实操题 30 作业3 三 选 一 完成“模块3 Excel 2010 电子表格系统”学习 30 完成“模块4 PowerPoint 2010 电子演示文稿系统”学习 完成“模块5 Access 2010 数据库应用系统”学习 (2)实训 “实训”由各教学单位组织,满分15分。 (3)教学单位规定的考核内容 “教学单位规定的考核内容”由各教学单位组织,满分15分。 形成性考核分数统计表

“计算机应用基础”形考作业 (本次作业覆盖“模块1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内容,请在学完模块1后完成本次作业,要求第8周内完成。满分为40分,其中基础知识部分10分,Windows 7部分20分,网络部分10分。单选题50道、填空题50道) 基础知识选择题(共20题,0.25分/题) 1. 以()为核心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集成电路计算机。 A 机械 B 电子管 C 晶体管 D 微处理器 2.()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A 第四台 B 第二台C第一台D第三台 3. ()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A 第二台B第一台 C 第四台 D 第三台 4.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包括()。 A 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B 计算机与外设 C 主机、键盘与显示器 D 系统硬件与系统软件 5.()是一种系统软件。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程序 C 工资管理系统 D 数据库 6. 某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程序属于()。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 期末多项选择题(全国通用)

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中仍保留着原始公有制残余的有: A.鄂伦春族 B.傈僳族 C.德昂族 D.羌族 2.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中仍保留着不同政治制度类型的有: A.盟旗制度 B.家支制度 C.民主制度 D.土司制度 3.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因其语言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 A.汉藏语系 B.乌尔都语系 C.南亚语系 D.阿尔泰语系 4.我国与周边国家接壤的跨界民族有: A.土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朝鲜族 1.以下选项属于民族基本特征的有: 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心理认同 D.共同血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命名少数民族名称时考虑了哪些称谓? A.自称 B.泛称 C.史称 D.他称 3.下列少数民族名称中哪些是新中国成立后改称的? A.京族 B.德昂族 C.毛南族 D.满族 4.下列少数民族名称中哪些是新中国成立后改称的? A.朝鲜族 B.俄罗斯族 C.佤族 D.壮族 5.下列哪些是民族识别的依据? A.民族特征 B.民族源流 C.民族意愿 D.就近认同 6.民族六大特征理论的特点包括: A.内容丰富 B.表述通俗 C.归纳科学 D.符合实际 7.民族基本属性包括: A.民族生物属性 B.民族精神属性 C.民族自然属性 D.民族社会属性8.民族结构的基本内容包括: A.经济结构 B.人口结构 C.文化结构 D.阶级结构 9.民族结构的特点有: A.整体有机性 B.相关同步性 C.稳定静止性 D.调控可塑性 10.民族素质的基本内容包括: A.人口·身体素质 B.思想·政治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知识·审美素质 11.民族素质的特点有: A.群体性 B.积淀性 C.不可传承性 D.单项指标性 12.下列有关民族结构和民族素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民族素质是民族结构的反映 B.民族结构更多地表现为有形的、外化的、运动的形式 C.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D.民族素质更多地表现为无形的、内在的、凝固的特质、能量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练:非选择题标准练五含答案

非选择题标准练(五) 满分52分,实战模拟,30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 1.2015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 材料一2015年的“两会”之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突出了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有专家指出,这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方向会给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机会,可能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所带来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大型城市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有明显增加,对提高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特别是道路、地铁、学校、医院等方面投资机会的增加,也会给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带来动力。 材料二2015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审批“沉疴”着力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一是推行“一口受理”,不让地方、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断了腿;二是实行“限时办理”,防止审批事项久拖不决;三是严格“规范办理”,严禁擅自抬高或降低审批门槛;四是坚持“透明办理”,杜绝暗箱操作;五是推进“网上办理”,用便捷、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打造服务型政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对我国下一轮经济企稳回升的经济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12分)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财政的作用、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政府职能的转变、工作原则、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等。第(1)问是意义类试题,户籍制度改革能够促进消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财政的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宏观调控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第(2)问是措施类试题,注意设问主体是政府。从政府职能的转变、工作原则、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角度,分析指出解决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措施。答案:(1)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户籍制度改革,能够促进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②财政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支柱,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户籍制度改革将会带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促进国家财政投资的增加,这样将会加快城镇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