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一、背景: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通过顶层设计,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指出,教育部将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基础教育的DN

A、人才培养的指针。

不同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强调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掌握、公民素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21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

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

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化素养,包括:

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ICT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等概念不同,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素养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的态度因素特别重要。

“素养”比“能力”含义更为广泛,它与“能力”的不同点还表现为:

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

素养是可以测评的,且需要长期的培养。

素质是素养的上位概念,素养的特性尤其它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离开了对素质发展的整体把握,我们有可能对素养的可塑性作出绝对化的解释,最终走向谬误。

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

日本学者恒吉宏典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

核心素1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

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

教育部郑富芝司长撰文指出: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张华教授认为: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适应于一切情境、所有人的普遍素养。

刘恩山教授认为:

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表现。

余文森教授认为:

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有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决定房屋的高度。

王红教授认为: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

三、国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际社会已出现了学力模型研究的若干典型案例。

五大支柱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也需要核心素养。

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即素养彼此关联,同时涉及生命全程与各种生活领域:

学会求知,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力;学会做事,包括职业技能、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和创新进取、冒险精神;学会共处,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理心和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学会发展,包括促进自我实现、丰富人格特质、多样化表达能力和责任承诺;学会改变,包括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改变。

关键能力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5年提出,知识社会要求三种关键能力:

第一种关键能力是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包括运用语言、符号与文本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运用知识、信息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科学素养;运用科技互动的能力。

第二种关键能力是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人际互动的能力,包括同他人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与解决冲突的能力。

第三种关键能力是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包括在广泛脉络情境中行动的能力;设计并执行人生计划、个人计划的能力;表达并维护权利、利益、责任、限制与需求的能力。

八大素养说。

欧盟2005年发表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

欧洲参考架构》正式提出终身学习的八大核心素养:

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

同时提出贯穿于八大核心素养之中的共同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

日本研究表明,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因为在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特征。

日本学者认为在“核心素养”牵引下,界定“学科素养”或“学科能力”需要有三个视点的交集:

一是独特性,2即体现学科自身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学科的固有性。

如语文学科中的文字表达、文学思维与文化传统,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模型的建构,历史学科中的历史意识、历史思考与历史判断等。

二是层级化,即学科教学目标按其权重形成如下序列:

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观察技能、实验技能等;知识及其背后的价值观。

这种序列表明,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或能力,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

这就颠覆了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学科教学目标的设定。

三是学科群,即语文、外语学科或文史哲学科,数学与理化生等学科,音体美或艺术、戏剧类学科,它们之间承担着相同或相似的学力诉求,如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自然体验与科学体验,动作的、图像的、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可以构成各自的学科群。

四、意义: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核心素养将成为课标修订的依据。

会对我国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科学化产生影响。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是国际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知识教学要够用而不要过度。

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因为学校教育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奠定每一个儿童学力发展的基础和人格发展的基础,而人格发展的研究是首要的。

我们期待于学校教育的是,从儿童人格成长的角度,不是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有长远的展望,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思考学习方式的变革。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

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

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稳定性、开放性、发展性。

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具体到课程改革上,将基于学科本质观确立学科素养,基于学科素养来择定学科课程内容,基于学科课程内容来研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

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以人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将有可能催生“课堂上长出苹果树”。

五、策略:

走向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具体路径:

第一,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实施、可观察评估的培养目标,使不同学段育人目标彼此衔接,上下贯通,避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而没有边界,过于庞杂而结构不明,避免什么都从娃娃抓起而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

3第二,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科学设计学校课程,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期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三,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借以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反馈与指导,引导学校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进而走向素养教育。

六、延伸:

学校是以知识与技能为媒介,师生在互动关系之中,生成各自的意义、相互交换,创生新的学校文化的学习共同体——这就是国际基础教育学校愿景研究得出的结论。

作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教育使命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多元智慧的存在,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学校应寻求不同个性的交融、多元声音的交响,寻求“和而不同”的世界。

作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改革旨在通过国民教育的正式课程来铸造未来国民的核心素养。

未来的学校是一种“超越学校的学校”。

从根本上来说,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不是每一位教师,而是整个教师团队;不是每一间教室,而是整所学校;不是每一所学校,而是整个社会文化。

佐藤学说,“所谓‘好学校’,绝不是‘没有问题的学校’,而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问题’、齐心合力致力于问题解决的学校”。

作为作整合,为什么整合对小学教育这么重要呢?一个比喻很形象。

大家想想看,当一个6岁多的孩子迈入小学,来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他就好像进入到一个黑黑的房子里面。

这个时候他能不能大胆地迈进这个他不熟悉的黑暗的房间里面?我们通常可以有两种方式帮助他,一种方式是我们用高度聚光的探照灯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呈现给他们;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这个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整个房间都照亮,尽管顶灯在局部上并没有探照灯那样照得亮,但大家想想,在哪种灯光的帮助下,孩子们能够更放心大胆地走进这个房子呢?显然是顶灯!而这种顶灯恰恰是小学教学和小学课程的最重要的特点:

直接的完整性,就是这种“顶灯效应”。

进一步思考教研形式。

首先同学科同年级教研效果最好,为什么?因为教的是同一学科同一本书,第二是同学科跨年级,效果最不好的是跨学科同年级。

但这种教研交流形式非常重要。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

“人”本身不分学科,但是我们的学科教学深深割裂了,所以我认为教孩子不同学科的老师很有必要坐下来讨论,该怎么样培养完整的人。

我们现在提出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有两种方式:

一个是纵向整合,比如数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个是横向整合,一个年级的不同学科之间老师整合,这种整合越来越多,需要加强这种教学方式。

如我们开展的主题学习课程,有利于软化学科边界,形成学科育人合力。

此外,我们现在推行的作业变革,实践初衷也应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培养策略。

还有一些学习感受,深入的文献研究、严谨的治学态度、包容的研讨氛围……推荐阅读:

2015年《人民教育》7-12期4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 作者: 姜宇/辛涛/刘霞/林崇德 作者简介: 姜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解放军后勤学院后勤政治工作系讲师;辛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内容提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当前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实施、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等方面。其中,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是基础,要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理清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素养的关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改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是根本,要改善教材编写结构和教师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理解核心素养是关键,要建立通用教师能力 一、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是基础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标准是指导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构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将核心素养纳入并深化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去,尤其是融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 (一)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首先要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根据国际课程改革的经验,现代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即描述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落实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二是内容标准,即规定学生在具体学科领域应知道和掌握的知识技能等;三是教学建议,也称“机会标准”,即为保障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包括课堂讲授内容的结构、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及传授方式,还有学校公平性、教育资源的分配、学习环境的创设等;四是质量标准,即描述经历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接受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和程度要求。[1] 在课程标准中贯彻核心素养的要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一定是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每一门学科需要根据本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结合本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提出该学科实现本学段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同时要体现本学科特色。第二,内容标准和机会标准是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保证。各学科需要结合本学科、本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来安排学科知识,并且要根据素养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第三,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通过将核心素养与质量标准紧密结合,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了内容标准后还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监测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并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理清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素养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建立的,而非基于学科知识体系建立。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养不是仅靠某一个学科就能够培养的,而是需要借助多学科、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核心素养推动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从人的跨学科能力出发,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合,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一、背景: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通过顶层设计,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指出,教育部将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基础教育的DN A、人才培养的指针。 不同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强调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掌握、公民素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21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 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 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化素养,包括:

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ICT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等概念不同,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素养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的态度因素特别重要。 “素养”比“能力”含义更为广泛,它与“能力”的不同点还表现为: 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 素养是可以测评的,且需要长期的培养。 素质是素养的上位概念,素养的特性尤其它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离开了对素质发展的整体把握,我们有可能对素养的可塑性作出绝对化的解释,最终走向谬误。 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 日本学者恒吉宏典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 核心素1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 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下文是关于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一)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文昌小学方海平数学素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生疏,其实它时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商场打折信息、家庭投资理财问题等。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谈谈我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肤浅认识: 一、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数学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意识呢举一个例子,假如学生会计算48÷4,说明学生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解有48个苹果,平均每人分4个苹果,可以分给多少人,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而在体育课上,48位学生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4根长绳,由此学生能想到48÷4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 (一) 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联系,培养数感。

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低学段教学的重点。其实学生入学前就已经知道了不少数,但那只是他们凭生活经验认识的数,对数他们只是有一种非常肤浅的表层认识,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成人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数,在孩子的脑子中逐渐丰富起来,富有数的内涵。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和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理解同一数字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一上课我通过猜数游戏引出11这个数,然后要求学生把11根小棒摆在桌面上,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当学生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两部分后,接着让他们把10根捆在一起。这时告诉大家,和同学们一样,数也有自己的位置,并出示数位筒,认识个位和十位。1根小棒表示1个一应放在个位筒里,1捆小棒表示1个十应放在十位筒里。 另外,学生通过1个十和10个一的相互转化过程,体会数位计数单位概念的实际意义,建立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同时,数位筒的教学又在不知不觉中对后面份的概念的教学起到了非常微妙的作用,从份的概念来分析,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把10根小棒看成1份。学完后我问学生当你看到20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我穿20号的鞋子。20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我有20支新铅笔。 20比11大多了。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说的自由,大概就没机会知道孩子心中的数有如此丰富的内涵了。 (二)经历符号化过程,培养符号意识。 学生在生活中能接触到很多像停车标志、奥运五环标志等用符号

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是这次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一个标志性追求。究竟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提炼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构成要素? 如何阐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划分? 就此,我想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 跨) 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 跨) 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 或学习领域) 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 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这表明:确认学科核心素养有两个关注点。一是着眼于学科本质属性,关注它在本学科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二是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关注它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就在于它不是依赖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体现综合性品质的“教养”; 学科素养之所以不同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在于它有赖于学习特定学科,是需要学科知识来证实的“学养”; 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类别的学科素养,就在于它不仅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根基,而且采用“特定学习方式”,凭借学科课程的母体经历“十月怀胎”而孕育出来。简言之,作为学科素养的精华,它集结了“最能体现本学科育人价值的根本性、关键性要素”。 二、如何提炼语文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要素 语文课的学科内容具有综合性,却有别于通常所称的综合课,同域外相关课程亦无从类比。应该说,这种课程设置,有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标识”。因此,从语文核心素养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关系来看,课程这种独特的“综合意义”,要求由语文素养的提炼统摄相关学科内容,由相关学科内容支撑语文素养的培育。而这种以提炼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路,正是语文学科课程的育人本质所决定的。 要关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课程具体内容,体现“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所谓“上不空挂”,就是强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确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成就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条件。语文课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息息相关,实际上就是要凸显学科育人价值的注入。所谓“下不失联”,一是要立足学科本质的把握,明确本学科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素养,而不是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装; 二是要着眼课程内容的整合,依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先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提炼语文核心素养,然后依据语文核心素养确定课程内容。 因此,如同语文素养整体上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关系,每个核心素养要素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与课程整合的内容,也分属不同的“集合”,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贯彻“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如何清晰、精准地刻画各“集合”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不能回避、不可忽视的挑战。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 ——如何理解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 ——如何理解核心素养 李镗

具体内容 核心素养的内容 01 核心素养的背景 02 核心素养落实的途径03

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力。 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是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 核心素养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它有别于一个人潜在的能力。

六大核心素养三个方面:文化基础 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六大素养:人文底蕴学会学习责任担当 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实践创新每个素养有三个要点——18个要点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 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 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 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 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 的迫切需要。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人文情怀重点是: 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 ,尊重、维护人的尊 严和价值;能关切人 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等。 审美情趣重点是: 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 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 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具有发现、感知、欣 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 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 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 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 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 展和升华美等。

对“核心素养”概念的几点思考

对“核心素养”概念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改革经历了知识能力立意的1.0版本,到21世纪初提出三维目标的2.0版本,这两年各个学科又相继提出学科素养的概念,并且对学科素养做出具体内容性规定,可以预见的是,以学科素养立意的新课程改革3.0版本即将全面起航。然而何为素养?素养与学科配搭的提法是否科学?学科素养的内容性规定之间有怎样的逻辑?这需要进一步进行说明和阐释。 标签:“核心素养”;“历史人的素养”;逻辑关系 一、何为素养?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今天各学科制定的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二、是”历史学科素养”还是“历史人的素养”? 需要说明,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称法完全是借用时下通常的表达。对于素养这一概念,我们前文所言其主体应该是人,而不是学科。历史是一门学科,可以为培养人的素养服务,但本身不具备素养。因此,“历史学科素养”概念含糊不清。 造成概念含混的原因是“历史学科”与“素养”之间连接的桥梁——“人”被省掉了。在我看来,“历史学科素养”一词其实要表达两层关系,第一层历史学科作为一种学科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学习研究历史有其特有的方法;第二层,使用这些方法学习这些知识的人,经过学科的训练,会形成带有学科特点的一些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观念,这些统称“素养”。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一概念表述为“历史人”的素养。这里需要明确,此“历史人”并非指历史中的人,而是说从事历史研究,从事历史教学或接受历史教育的人,它既包括接受正规历史教育的在校的大中小学生,也包括耳濡目染地接受各类历史教育的社会中的普通人。因此本文使用了“历史人”的素养这样的自造概念。 三、对五大素养提法的困惑 现在看来,基于历史学科的人的五种素养的理论的建构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但從理论转变为课堂实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两个问题。

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 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 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 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 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 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 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 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 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 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 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

”语文核心素养“读后心得

“语文核心素养”读后心得 史孝风 一直沉湎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备课,上课,改作业,一直也从未认真思考梳理自己的语文教学的长远目的性,盲目地忙碌,工作,今天,读了“语文核心素养”这则材料,让我思考良久,仿佛有人把我从熙熙攘攘的纷乱的环境中拉出来,让我静下心来,来冷静地思考我一直从事的语文工作到底其本质如何,我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我该怎么做。 首先,文章指出,语文是语言学科,其培养人的特长,也归入语言领域。即语文学习的核心圈,内核是语言层次。也就是说,语言建构和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我记得在《语文课程标准》里,曾有这么一句话:“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看来这两句话有很重要的相通之处,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所谓语言层次,即是说语文是具有工具性的,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可见,培养学生的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掌握语文这一语言工具,是最基础的,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语文这一学科的本质所在。读到这里,我想,这些年经常考试的一个题型“综合性实践活动”,即是考察学生的语的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可是,我头疼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每天日常的口语交流为什么都流畅无阻,而为什么一上升到书面语言这个层次就会语无伦次,出现

语义不通,病句连篇的现状?面对这种现状,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训练,如何快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以后要在这一方面做更具体更细致的工作。 文中还谈到:第二个层次是文章与文学圈子,即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把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全世界人类历史上的优秀作品都包容进去了。这些优秀作品,包含了诸如人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更丰富的内涵。我想这一点意在强调语文要博采众长,吸其精华,然后有机糅合,成为自己的思想,或引导自己的思想。。我觉得,文章的作者在这个层次,强调的是语文的知识和思想的积累。这一个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个因人而异的独创性的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同是读《红楼梦》,收获大有不同。而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每一个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消化和吸收因人而异,甚至截然不同。这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由此,我想起一句话,语文即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每个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和由此形成的品性和价值观都能在语文学科中找到他的思想的痕迹。一个生活富裕经济阔绰的学生和一个家境贫寒的学生的对生活的感受绝不会相同,因此,他们对文学文章的感触也绝不会一样。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核心素养里,也绝不能忽视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语文是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思想折射,对生活的思考,而作为读者,在接触语文第二层次时,则是对语文学科的再创造,有深深的个人痕迹。也正因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贯穿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几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学校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三是知行合一、综合实践,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教学能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通过学科教学以课堂为支撑点,通过学科知识兼顾在学生理解背诵和学生前期相关文化知识的搜集等,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积淀人文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用眼去看、用耳去听、动手去画,逐步培养审美情趣。活动中,孩子们创作了精美的手抄报、精致的绘画、精彩的文章,提升了热爱家乡的情怀,并在探寻古迹遗址、回想远古

先民生活方式中培养关切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大胸怀和大视野。 第二,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要注重好奇心的保护,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激发。在课程实践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网络查询、询问亲朋、向老年人请教等方式,广泛收集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暑假体验中走向大自然,走入田间体验农耕的辛苦;走进书籍体验科学的奥秘……用心观察大自然,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操作,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更牢固、更深刻。 第三,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自主管理重在强调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信息收集、知识整理和总结归纳意识,提高学生甄别信息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自觉抵触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要求学生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自我发展。我们还特别强调学生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健康意识和文明意识,培训学生的自救自护技能。我们还建议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自主的空间和时间,促进孩子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遇到问题和挫折时看孩子自己能否处理,能否合理地借助周边的力量等,这些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课题组认为,走出校外、走进自然、走近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积极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作者|褚宏启|余文森|崔允漷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褚宏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几年来,在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研究领域,“核心素养”成为非常时髦的一个热词,谈论教育问题时如果不涉及核心素养,似乎有落后之嫌。但是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看法并不相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滥用、泛用该词的现象比比皆是,随意性很强,乱象迭出。对此概念进行梳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很有必要。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 “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1997 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研究项目,此时并未在项目名称中直接使用“核心素养”一词,但2003 年出版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时,则使用了该词。为推进核心素养走进教育实践,2005年经合组织又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以增强核心素养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 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受到经合组织研究项目的影响。欧盟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02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首次使用了“KeyCompetencies”这一概念,并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2006 年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以核心素养促进终生学习》(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标志着8项核心素养最终版本的正式发布。欧盟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10年的报告《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s for a Changing World),“Key Competences”一词竟然出现了381 次,真真成为了“关键词”。 在国际上,与“Key Competences”同样火爆的一个词是“21st century skills”,有人将之译为“21世纪技能”或者“21世纪能力”,从该词所包含的内容看,译为“21世纪素养”比较合适。实际上,英文中的Competences和skills,在描述人的发展的维度时,在词义上没有本质区别,没有必要为此大费口舌而耽误时间。而且在“具体”内容上,核心素养与21世纪素养也是大同小异。 21世纪素养的研究始于美国。2002年美国在联邦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21世纪素养合作组织”,该组织制订了《21世纪素养框架》,2007年该组织发布了《框架》的更新版本。新加坡和日本受美国影响较大,新加坡教育部2010年3月颁布了“21世纪素养”,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于2013年3月发布了题为《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报告,提出了日本的“21世纪能力”。

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顾之川: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作者: 顾之川,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师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8年第10期第48—52页。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入“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这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启示:一是聚焦立德树人,引领素质教育;二是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三是立足语文学科,突出语言运用;四是鼓励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考;语文;核心素养;关键能力;阅读;写作 2018年高考已尘埃落定,高校录取到合格新生,被录取学生走向心仪高校,开启新的人生。然而,201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是如何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上有哪些具体表现,对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问题不仅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话题,也是下届学生、家长甚至社会各界感兴趣的话题。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预示着未来新高考评价体系下语文学科的价值导向与考查趋势。 1、语文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提出

核心素养是借鉴新时代国际教育改革成果而提出来的概念,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所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3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其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为此,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将育人目标加以细化和具体化,深入挖掘本学科所独有的育人价值,基于学科实际和本质特点,总结、提炼并归纳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4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强调“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 因此,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坚持守正创新,通过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等形式,考查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

关于“核心素养”的思考

关于“核心素养”的思考 “人文情怀”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中人文底蕴素养的第二个要点,在人文底蕴素养中起着关键作用。“情怀”,指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与所生发的情绪相对应。个人认为在“人文情怀”这一要点中“情怀”更多指的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文情怀”是指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说“人文积淀”是“人文情怀”的基础,同时“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有丰富的人文积淀,可以促进人文情怀的生成,人文情怀可以促使人进一步丰富人文积淀。 人文情怀的核心是关注人,以人为本。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说就是“仁者爱人”,是指对他人的关照。是指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这里的“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泛指所有人,类似于西方所强调的“博爱”。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以人为本”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而是不分时间和空间的。确切说是一种态度价值观。既然是态度价值观,那么它和人文积淀有联系,但却没有必然联系,换言之,即使有丰厚的人文积淀,不一定就有高尚的人文情怀,所以,人文情怀的形成,不是仅靠背诵经典,就能自然生成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呢?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根。其实,家庭教育是一

切教育的根。家长是否具有人文情怀基本上决定着学生是否有人文情怀。前边说过,人文情怀与“人文积淀”有联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换言之,知识不多的家长不一定没有人文情怀。家长心怀善良,常常关爱他人,那么就会在孩子心里埋下善良的种子;家庭和睦幸福,就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最好的土壤。性格暴戾的父母,家庭很难和睦,孩子很难产生人文情怀。 二、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修炼,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应该说孩子入学以后,教师是对他影响最大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经济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的影响,许多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偏离,当然也包括教师。人们被数据,被个人功利绑架了,眼里有了成绩、有了自己的荣辱,却没有了他人。分数、证书、金钱成了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我们现在教育症结所在。(所以我始终认为,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两者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影响。努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培育核心价值观必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正是因为这个“症结”,教育中才会出现许多“反教育行为”。教师眼中心中必须有学生,才能真正培养出有人文情怀的学生。教师眼中有学生表现在: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绝不是拼命挤时间,忽视学生睡眠时间;尊重学生人格,而不是呼来喝去,漠视甚至践踏学生尊严(包括所有学生);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不是单单重视学生的分数,也不是单单重视部分学生,对个别学生听之任之……同样教师眼中要有他人,同事、家长甚至是路人。当教师眼中有人了,学生眼中才会有人。这比课堂上老师强调一百遍“我们

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

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 (来自网络) 一、概念的区别 学科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科本质的、具有一般发展属性的品质与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针对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形成的一般发展,包括重要的和关键的品格和能力。 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 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 学科核心素养的总和不等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方面学科教学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非全部由学科课程与教学完成。另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中可能存在对于学科本身是重要的和关键的,而在学生的整体发展看并非关键的核心素养。 例如,数学中的几何直观,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属于关键能力,可以作为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但对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未必是关键能力。 2.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科课程与教学目标既要由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决定,同时也要受制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总目标。 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又要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教学同时承担着学科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一般发展目标的实现。 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性,但无法完全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实现。 每一个学科都有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任务,同样也是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有跨学科性,又必须通过各学科的课程教学实现。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意味着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中只重视与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而是要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

9月13日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 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 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据透露,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 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这两年教育的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榜上有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被很多人替换成“有了六大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 那六大素养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 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 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

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核心素养使教学从知识建构延伸到品格培养。知识建构只是培养人素养的必备途径,核心素养才使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定位教育。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语文学习之后,获得的能力与品格,更具有内在性和终极性的意义。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遗忘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剩下来的就是能力和品格(素养)。人的发展更不限于掌握知识,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知识提升人的素养。核心素养就使教学从过程目标走向终极目标。新版课标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整合成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中小学生母语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的成长、审美素养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认同,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通过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得以实现的。在语文教学中,要拒绝“纯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不要在分析课文内容上做过多纠缠;而应从具体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或者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认知的依据。因此,阅读教学要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涵咏文本,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二)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发问,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起来。 培育思维能力,首先在于如何才能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唯有当思维活动产生之际,学习者才能拥有一种思维体验;唯有通过“真正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及其思考力,以及产生思考力的正确态度,才能一体化地培育起来。 (三)在想象能力的培养与阅读体验和表达交流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语文活动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把握审美思维的特征,培养审美想象能力。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形象思维活动,它受一般的认识规律约束,不同于抽象的逻辑与推理过程,很难用一般的逻辑语言来概括,而是需要通过生活本身的形象规律来实现。所以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创造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并通过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再造审美形象,完成审美创造。审美想象力越丰富,对审美对象的再现也就越真实,学生对审美形象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

现在最火的概念“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你造吗? 2015-12-07 姚虎雄人民教育 “知识核心时代”已逐渐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绝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未来发展提供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如何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对基础教育至少有三个价值追问:一是基础教育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方向。二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这是目标。三是“基础”的种子是什么?这是“靶心”。 小学阶段,是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种子期”,哪些可以作为“种子”呢? 素养的“种子” 友善、思考、独立 我们认为,人的素养体系有两个维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 “道德”,决定做人的方向。教育首先要培育儿童美好的人性,如友善、诚信、尽责、担当等。儿童在“道德”领域的“种子”是“友善”。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对父母友善、对朋友友善、对动物友善、对社会友善、对自然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中,个人层面居于基础地位;“友善”,则是个人层面的四项价值观中的基础。 “能力”,解决问题的素质。信息时代,能力要有“持续改进与学会改变”的因子,即创造性思维。我们认为,儿童阶段,“能力”领域的“种子”叫“思考”。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起源于思考。高质量学习的奥秘,就是高质量地思考;高质量教学的奥秘,就在于如何激励学生越来越多地思考、越来越深入地思考、越来越发散地思考……困惑、怀疑、不确定性,成为学习的状态;质疑、反思、不从众,成为学习的灵魂。 “情意”,人生活、工作的动力系统,是优秀人格的底子。健康向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