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学》作业1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教学内容

一、概念题:

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类文化信息传承工具。

言语:言语是语言工具在交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是运用语言表达的话语。

言语交际:是人们彼此建立联系的最主要行为方式,是为满足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本能行为。

语言能力: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的知识。

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得体地运用语言,以个行为语言恰当地与人交往的能力。

交际角色:是指交际者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与交际对象相对相比从而显示出来的一种临时的身份特征。

二、填空题:

1、说话跟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说话)是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语言则是(说话)所运用的工具。

2、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3、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语言又是对(言语)的抽象。

4、区分语言与言语的目的是为了纯洁抽象(语言的结构体系)。

5、(言语交际)是人们彼此之间需求而产生的,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求。

6、当人们每说一句话的时候,有三种不同的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7、言语交际是一个行为,是由(编码、译码)过程中完成。

8、表达是由(意图+话语)两个环节构成,理解是(话语+语效)两个环节构成。

9、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应当掌握的语言能力,也就是他(“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的知识”),不应当只限于语法知识,还应该包含语音和语义方面的知识。

10、能否根据交际情境和交际对象适时调整交际角色、改变交际方式往往会影响到(交际效果)。

三、简答题:

1、简述交际环境中的亲疏关系。

亲疏关系是指感情上的亲近或疏远。可以表现为多种类型:从亲近的方面来说,可以是亲情、爱情或友情;从疏远的方面来说可以表现为陌生、厌恶或敌视。亲疏关系对交际对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口气上来说,双方关系越亲密,语气越亲切、和谐;关系越疏远,语气越正规、客气。

2、简要说明交际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区别。

交际者的社会角色和交际角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社会角色是相对的稳定的,交际角色是随机应变的;社会角色是一个人所固有的,交际角色则是随交际情境而定的。如作为一个人她的社会角色一个位公务员,但是她可能是一个母亲、教师、顾客等。(学生根据自己举例说明)

3、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交际能力是建立关语言能力基础上的,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必然在表达上有所讲究,但无论如何讲究,这种表达必须是正确的,是语音、语义、语法规则所允许的。另一方面,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又不是完全吻合的,语言能力强交不意味着交际能力强。其原因在于一句话在语言规则上的特点,和它在言语交际上的作用不是一一对应的。

4、“言语”与“语言”的区别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是交际双方使用的话语。说话跟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说话是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语言则是说话所运用的工具。一般来说,人们说的话就是言语。因此,言语跟语言,即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

5、简要说明“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

1)语言之所以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因为语言在根本上就是量个通过人们的说话而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2)语言作为一套全民族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从使用该符号体系的全体成员的言语(话语)中抽象和概括

四、分析题:

1、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到什么山里,唱什么歌”

答案提示:

1)言语交际呈现给人们的形态是复杂多变的。下面三点影响交际言语的变化。

2)交际角色多变性。

3)交际环境多变性。

4)交际内容丰富性。

2、分析说明“语言”掉一个“言语”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

1)“语言”掉一个个叫“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语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在使用功能方,相互有制约作用。

2)用言语这个词,有利于语言体系研究。

3)用言语这个词,有利于阐释二者的不同关系。以便于研究言语的特点、意义、作用。

3、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举例分析“言后行为”

答案提示:

1)“言后行为”是前二者的补充、丰富。赞同观点。

2)“言后行为”是前二者的行为。执行(主动可被动)

3)“言后行为”是前二者的相对。观点相对或行为相对。

4、举例分析“言语交际”的行为动机。

答案提示

1)从五种精神需求找内容。

2)从生活原型中长内容。

3)人们的需求以及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是言语交际的根本动力,而人们的需求和更大利益的实现是通过言语行为来实施的。

五、论述题:

举例说明言语交际三要素的构成。

答案提示:(参考书19页)

1、任何言语交际都是一种以满足人们需求而实施的言语行为,概括地说,言语交际是发生并作用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行为,即言语交际的参与者是人。

2、任何言语交际都是以言语形式(话语)为载体来进行的。言语交际中的话语(M2)是表达和理解的“意思焦点”,“意思焦点”的物质形式就是话语。

3、任何言语交际总是人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背景中,与某人对某事而进行的活动。这包括着说话的前言后语和交际的显性环境因素与隐性环境因素。

《言语交际学》作业2参考答案

第三章、第四章教学内容

一、概念题:

1、语境:就是言语交际环境。包括交际双方构成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

2、情景语境:是指言语交际所发生的场所。是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

3、社会文化语境:就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指两个方面:文化习俗、社会规范。

4、话语: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段,通常指口头交际听单个说话人的连续的一段话,或者书面语交际中文章的一个段落。

5、间接言语行为:不是以标准话语来实施的言语行为,也就是话语的字面意义和交际意图不一致的言语

6、会话含义:是一种并非话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而是在交际过程中临时附加上的意义。

二、填空题:

1、构成语境的因素,有语言内部的,也就是(词语、句子、段落)等,语言单位的上下文;有语言的外部因素,也就是说话的场合和场合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2、对于较为完整的成篇的话语,除篇章外,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处在较大的语言单位当中,这就是(上下文语境)。

3、“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于表达(情景语境)能够恰当。

4、语境与言语交际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交际活动中的作用巨大。就言语表达而言,这种作用最主要的体现是(要求表达必须适应语境的制约)。

5、上下文语境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句式的(选用)和对结构异同的(句式)安排上。

6、人如果没有充分地认识语境,就不可能(有效地适应语境)。

7、言语行为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不仅使用话语的字面意义,同时还在使用着话语的(行为意义)。

8、话语形式按交际方式来分,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也就是通过语音、文字实行交际行为。

9、文字作为言语交际的辅助因素,最常见的是技巧是(排列和变形)。

10、语气词的使用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语气)。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话语的意义

话语的意义最直接地表现在它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上,“今天是五?一”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它的字面意义,应为“这是一个法定的节日,是法定的休息日。”但是在交际言语环境中,我们并不只是使用它的字面意义,在不同的情况下还包涵着其他意义(如)。

2、简要说明间接言语行为的作用

间接言语行为不是以标准的话语来表达言语目的,也就是话语的字面意义和交际意图不一致的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有特殊的效果,其在缓和口气、显示礼貌、保全听话人的面子上是大有好处的,正因为如此,直接言语行为被广泛地使用着。

3、为什么要积极的改善语境

现实生活中言语交际者并不总是处在有利的语境中间,有时在语境中会存在一些于交际不利的东西,譬如说时机不成熟、地点不适宜、气氛紧张拘谨、有不适当的第三者在场等,都会成为有效交际的障碍。这时要想成功地开展交际,除了避开不利的因素这一种方法之外,还可以想办法改善语境,使之向有利于交际的方向发展。

4、简述语境的构成要素

答案提示:

1)语言与言语——上下文因素

2)情景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四、分析题:

1、“打”是一个多义词语,是不同的语境中表示哪几个意义,举例说明。

答案提示:

1)表示“用动作对待他人,打人”

2)表示“游戏,打球。”

3)表示“代指其它动作,打毛衣”

4)表示“暗中的行为,打埋伏”

2、“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西照明”的情景语境分析。

答案提示:

1)时间、背景

3)希望对他人产生影响或启迪

4)表现出一种人生的态度

3、用“知足者常,乐能忍自安”为例说明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

答案提示:

1)语境的制约,不同文化习俗不同的理解。

2)相同文化习俗对这句话的理解。

3)同一语言集团的成员,在言语交际中当然更应该遵守彼此共同的文化习俗。

4、一个小学生对家长说:“这次考试不及格,有人要挨打的。”第二开上学的时候,他又对老师说了同样的话。分析他的会话语言的特点。

答案提示:

1)委婉是说明自己学习成绩不好。

2)不想由此挨打。

3)事先给老师与家长一个思想准备。

4)什么是会话言语参考书93页。

五、论述题:

结合例子论述说明如何积极改善语境(选择一个具体的事例,如三顾茅庐的故事)

答案提示:

1)选择认为适合的时间。

2)选择认为适合的地点。

3)选择认为适合的方式。

4)选择认为适合的言语。

《言语交际学》作业3参考答案

第五章、第六章教学内容

一、概念题:

1、交际合作的原则: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

遵守的原则。

2、角色风格:是言语表达各方面特点的综合所显示出来的格调和气派,它表现在许多方面,从选词造

句、到篇章结构、口气腔调等都能体现出风格的特征。

3、道德:是以善恶主人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

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

4、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在儒家看来伦理规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

根据。

5、安全:即指个人的物质和精神各方面不受损害,也指对他人和社会不造成威胁。

二、填空题:

1、方式安全准则,一是指对交际的内容采取(加密措施);二是指对信息传递手段采取(加密措施)。

2、严格控制有安全隐患信息的传播范围,事实上就是正确选择(交际对象)问题。

3、按照(内容安全准则),凡属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需要保密的信息,均不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交际的语

言。

4、重视家庭的伦理观念,对言语交际的影响最明鲜地体现在(称呼上)。

5、(职业道德)是旨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

6、我们以(公共道德)来指称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并得到社会公认

的最基本、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准则。

7、礼貌原则是作为(合作原则)的修正和补充提出来的。

9、(合作原则)的提出,是一项重大的贡献,作为一种言语交际的规则,它在传统的语言规则之外,为

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找到了规律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邀请)是日常生活很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交际目标和方向是确保交际成功的前提?

在交际环境中,交际双方围绕着一个目标和方向进行。如服务员与顾客,经常是围绕着服务与被服务这个话题进行交际。这就为他们之间的交谈确定了一个大的目标和方向进行,说话人的表达与听话人的理解都这个方向和目标,交谈的盲目性因而大大地降低,可见交际目标和方向是确保交际成功的前提。

2、指令性言外行为都包括哪些类型.

包括指示、建议、请求、要求、邀请、命令等,实施意图是,通过这类言语行为,使听话人接受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或完成指定性的任务。其中的“听话人”和“任务”两个方面对指示和命令的主体都有角色条件的要求。

3、建议与指令、命令有什么不同?

建议与指示和命令不同,他不要求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有尊卑关系,也不要求说话人对建议内容负主管一类的责任。同时它也不同于请求和要求,在请求和要求中,说话人都处于有求于人的一方,因而在事实上,说话人处于角色关系中的位卑者地位,这种地位对于角色条件的要求不高。

4、什么是质量准则?

质量准则针对交谈中说话的真实程度。要求不说假话,不说没有根据的话。这里的真实和有根据都是就说话人来说的,是指他个人是否认为真实和有根据,不涉及说话人还是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有违反质量准则。(1)不说说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四、分析题:

1、案例:爸爸:儿子这次考试在班里排第已名?

儿子:爸爸,老师说下个星期组织我们参观呢。

说明对话中违背了什么准则?

答案提示:言语上下文的关联准则。(参考书116页)

2、案例:1)请你把窗子打开!2)请你把窗子打开,好吗?3)我想请你把窗子打开,可以吗?4)你可

以开一下窗子吗?5)屋子里有一点热,是吗?6)你觉得屋子里有一点热吗?

分析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

答案提示:

表达意义越直接,说请求的语气弱,表达的语气越委婉,意义越晦涩。

3、举例分析消极、堕落的言语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提示:

近年来,一些人利用各种类型的言语交际传播危害社会道德的内容,诸如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虚无主义、封建迷信等,致使不良的社会思潮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对传统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社会风尚造成极大的冲出,形成严重的精神污染。

4、任意选择一个行业为例,说明职业道德准则。

答案提示:

如医生行业,首先应注意言语的安慰性。其次,应注意言语的准确性。再次,应注意恰当地使用模糊言语,善意的用语。最后,医用言语要适当注意通俗性、形象性和暗示性。(参考书132页)

五、论述题:

论述说明企事业单位保密信息安全原则。

答案提示:

1、内容安全准则

2、对象安全准则

4、方式安全准则

《言语交际学》作业4参考答案

第七章、第八章教学内容

一、概念题:

1、话语简洁准则:是以尽可能少的话语表达出足够的意思来。

2、话语美感:说话人言语中表现出语音、文字等形式方面,词汇、语义等内容方面的美感。

3、幽默言语:就是运用智慧从平淡的生活、平淡的事物中,发现生动、愉悦和富有美感的东西。

4、言语述评: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言语交际材料的得失分析,试图为人们运用言语交际的理论来指导交际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5、言语暗示:是暗示者以言语为媒介来间接储蓄地影响他人。

6、模仿行为:是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它是人类个体在感知到别人的行为后,仿照他人作出相同或相似行为的过程。

二、填空题:

1、言语的模仿可以为成(有意识)的模仿和(无意识)的模仿。

2、寒暄是言语交际中最为常见的行为,其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是(问候)。

3、表达准确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以(理解者的理解度)来衡量,而(理解者的理解度)是由其文化背景、文化修养所决定的。

4、(演讲言语行为)的目的,是要把某种思想通过演讲者的口输入听众的脑海里,使他们悦服和感动,是一种影响他人改变他人的言语行为。

5、语体是根据不同的(交际领域、交际目的、交际方式)等划分的言语风格类型。

6、语体一般可以分成谈话语体的(书面语体)。

7、所谓表述方式地便于沟通,是指在言语交际,尤其是日常交谈中要尽量选择交际双方共同熟悉的(表述方式)。

8、所谓传递方式要便于信息的流通,是交际双方(选择以何种方式)传递话语的问题。

9、语言学是的(“经济原则”)这个术语,是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在其《普通语言学纲要》中提出来的。

10、在言语交际活动中,(经济原则)体现得更为明显,由于交际主体和语境明确,提供了可参考的信息,表达时可以依赖的东西更多,话语也就有了更多省略和简化的空间,因而语言更显简洁。,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话语简洁的准则?

简单地说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话语表达出足够的意思来。言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由特定的交际主体进行为,语境和交际主体的某些内容,可以作为话语的补充。这样,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就有更多的条件来追求表达的经济和省力,因而话语简略的方式和程度,都比语言单位的简略更胜一筹。

2、简要说明方式简便的准则。

一是表述方式要便于双方的沟通,指交际中尽量地选择双方熟悉的表达方式。二是传递方式要便于信息的流通,是指以口语方式和书面语方式传递。

3、如何做出言语交际得失述评?

由于影响言语交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所以对某个具体的言语交际得失的述评,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抓住影响某个言语交际得失的主要因素,运用人们所讲的知识理论及原则,也包括其它方面的经验,为大家作出简单的述评。

四、分析题:

1、案例:美国前总统林肯演说词“伊里诺的同乡们、肯特基的同乡们、密罗里的同乡们:听说在场的人群中,有些人要和我为难,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也是一个和你们一样爽直的平民。那为

我生于肯特基,长于伊里诺,正和你们一样是从艰苦的环境中挣扎出来的。……”

结合我们所学习的交际理论,分析其言语交际的主要特点。

答案提示:运用了非正常角色关系进行交际。(参考书167页)

2、案例:拿破仑说你有了一种思想或学识,只有你自己明白,别人未必能摸得着头脑。因为对一种新观念的理解,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更需要集中整个注意力的,所以为使人们彻底了解,必须反复加以复述。复述可以增加注意,也可以将印象加深,但是必须注意不用同样的言词,否则会使听众觉得厌倦。

结合我们所学习的交际理论,分析其言语交际的主要特点。

答案提示:运用书卷语体风格。话语简洁、方式简便。体现言语交际经济的原则。(参考书192页)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 解答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章(P26-31)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解:标注电压如图(a )所示。 由KVL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W P 302151-=?-=(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W U P 105222=?=?=(吸收) 电阻的功率为 W P 20452523=?=?=(吸收)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欧姆定律及KCL 有 A I 35 152==,A I I 123221=-=-=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W I P 151151511-=?-=?-=(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W P 302152-=?-=(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W I P 459535522 23=?=?=?=(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KCL 有 故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图(a )中,1i 与ab u ; 解:如下图(a )所示。 因为 所以 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1I 及电压0U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 及KCL 有 整理得 解得mA A I 510531=?=-,V U 150=。 补充题: 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图1 解:由题得 I 3 2=0

交通工程课后作业

交通工程课后作业: (分三次交,每次占平时成绩2分。)第18题做对的同学额外加5分。 第一次作业(前10题) 1、 某道路测得的高峰小时连续各5min 时段的交通量统计数如下,试求:1)高峰小时交通 量;2)5min 高峰流率;3)15min 高峰流率;4)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2、 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90-1.8K ,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 0.8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密度<最佳密度) 3、 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宽改建。经调查预测得该公路在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辆 小汽车/日。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0.15。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h 。试问该公路该修几车道? 4、 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f=80km/h,阻塞密度Kj=105辆/km,速度-密度用直线关系式。求 (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 5、 某道路段长1.5km ,用试验车法进行测量,往返10次测量整理记录如下: 试求:该路段的车流量和平均车速。 6、 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 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净超越观测车(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观测车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a.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b.试求有多少以100公里/小时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c.用上述观测 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c a c a c t t Y X q ++=;c c c c q Y t t -=-;60?=--c c t l v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 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h km V n V i i t /16.726.1154161 )9.673.786.767.669 .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 1 116 1=?=+++++++++++++++==∑=

超星网课《国际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完整版)答案解析07944

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1.1测验 1 【单选题】 论文写作就是将研究数据转变成科学____。 ?A、文字 ?B、知识 ?C、产物 ?D、数据 我的答案:B 2 【多选题】 什么是科学论文? ?A、记录原创性科学研究结果 ?B、综述已有科学发现及其发展 ?C、将正式发表或出版的 ?D、书写文件 我的答案:ABCD 3 【判断题】 写论文就是简单的把一个个数据堆积上去的过程。 我的答案:× 4 【判断题】 科学论文,无要华丽的辞藻,要求清晰性,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描述科学发现。

我的答案:√ 1.2测验 1 【单选题】 科学论文的结构,第一步是____。 ?A、方法 ?B、背景和研究目的 ?C、主要结果 ?D、发现、理论 我的答案:B 2 【多选题】 科学研究的方法,分以下哪些步骤? ?A、科学假设 ?B、提出科学问题 ?C、实验验证 ?D、得出结论或者是新的发现或新的理论 我的答案:ABCD 3 【判断题】 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论文写作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把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论文写作的过程做比较,找到共同之处,将会收获很大帮助。 我的答案:√ 4 【判断题】

好的研究结果必然带来优秀的论文。 我的答案:× 1.3测验 1 【多选题】 怎样才是一篇优秀的科学论文? ?A、明确要解决的有意义的科学问题 ?B、有合理的科学假设 ?C、有严密的实验设计 ?D、有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 ?E、有令人鼓舞的理论、实践意义及动人的故事情节 我的答案:ABCDE 2 【多选题】 每一个人都是“三者”____。 ?A、读者 ?B、记者 ?C、作者 ?D、编者 我的答案:ACD 3 【判断题】 写文章,要从“三者”的角度去考虑,必能写出优秀的科学论文。 我的答案:×

中南大学《电路理论》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用节点法分析电路,各节点方程的自导()。 (A)恒为 正 (B) 恒为 负 (C) 恒为 零 (D) 可正可 负 参考答案: (A) 2. 一个具有4个结点和8条支路的平面网络,则其电路中独立的节点方程个数是()。 (A)3 (B) 4 (C) 5 (D) 6 参考答案: (A) 3. 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V,则电压源电压为()。 (A)5V (B) (C) 12V (D)

参考答案: (C) 4. 特勒根定理1的本质是()。 (A)KVL的 体现 (B) KCL的 体现 (C) KVL和KCL 的体现 (D) 功率 守恒 参考答案: (A) 5. 电路如图1.1所示,电阻R获得最大功率时,其阻值R等于()。 (A)4 (B) 3 (C) 2 (D) 1 参考答案: (C) 6. 节点电压法的本质是()。 (A)KVL的体 现 (B) KCL的体 现 (C) KVL和KVL的体现

参考答案: (B) 7. 一个具有5个结点和8条支路的平面网络,则其电路中独立的回路方程个数是()。 (A)5 (B) 8 (C) 4 (D) 3 参考答案: (A) 8. 回路电流法自动满足()。 (A)KVL (B) KCL (C) KVL和KVL 参考答案: (A) 9. 无源一端口电阻网络的端电压和端电流分别为24V和6A,则无源一端口网络的输入 电阻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D) 10. 若元件ab的电压V,电流A,则此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是()。

(A)关联参考方向(B) 非关联参考方向(C) 不确定 参考答案: (B) 11. 某含源一端口电阻网络的,,则短路电流()。 (A)4A (B) 5A (C) 10A (D) 20A 参考答案: (B) 12. 节点电压法自动满足()。 (A)KVL (B) KCL (C) KVL和KVL 参考答案: (B) 13. 无源一端口电阻网络可等效变换为()。 (A)电阻和电压源的 串联 (B) 电导和电流源的 串联 (C) 电 阻 参考答案: (C) 14. 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大小与外电路()。 (A)有关(B) 无关(C) 不确定 参考答案: (A)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 A D 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 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交通工程学作业

姓名:曾颖平学号:14922888 专业:交通运输班级:交通运输2014-59班(专本) 《交通工程学》第1次作业 四、主观题 16.名词解释:平均日交通量 答: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段内,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量17.名词解释:立体视觉 答: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一种视觉感知能力。18.名词解释:高峰小时交通量 答: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时间连续1h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19.简答题:简述交通法规的作用 答:交通法规的作用有: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20.名词解释:暗适应 答:指人的眼睛由明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 《交通工程学》第2次作业 13.名词解释:车头间距 答:指在同向行驶的车队中,两连续行驶的车辆车头驶过某一点时的时间间隔。 14.名词解释:高峰小时系数 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称为高峰小时系数。 15.什么是交通工程学?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 答: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动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技术学科。 16.什么是驾驶疲劳?导致驾驶疲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机能下降的现象。生活环境、睡眠质量、车内环境、运行条件、身体条件、驾驶经历。 17.交通量调查的意义、基本步骤及主要调查方法各有哪些? 答:1、确定道路设施的规模;2、确定交通控制方法;3、确定交通与运营管理依据;4、预测交通量趋势;5、用于运输经济分析;6、评价道路安全程度。 调查方法:1、人工观测法;2、自动计测法;3、乘车调查与观察法 18.交通条件对车速变化的影响有哪些? 答:1、驾驶员的影响;2、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交通工程学》第2次作业 15.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驾驶员自身素质,车辆性能及技术状况、道路及其车流组成情况、交通负荷转向车比例及其他干扰情况、道路服务水平及交通控制水平、道路交通环境及其他因素等。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1)

交通工程概论 一.名词解释 3.交通流特性: 交通流的定性与定量的特征及其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规律。 4.交通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和行人数, 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 一年中所有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第30位小时交通量称之为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365×24=8760小时)。 6.小时设计交通量: 在进行道路的改建或新路的设计中,既能满足交通量的需要,又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的小时交通量。 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长时间内,可能接近相等,但在某段时间内(例如,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一月中的某天,一天中的某几个小时)则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段内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 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 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际工作中常用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求得的车速。

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1.行程车速: 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 是指具有中等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的实际交通和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车速。它是估计道路通行能力的依据。 13.临界车速。指道路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 14.设计车速。指按道路条件决定的最高车速。它是道路线型几何设计的标准。 15.车流密度是指在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某一时刻在单位长度内(一车道或全车道)的车辆数。 16.车头间距也叫车头空距或车头间隙,是指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的间隔距离。若用空间距离米来表示,则称为车头距,若用时间秒来表示,则称车头时距。 17.占有度是指形成交通流的每台车辆对道路的占有情况。具体表示占有度的参数有时间占有度和空间占有度。 18.延误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 19.固定延误: 由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与道路交通量多少及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i u- + 元件 i u- + 元件 (a)(b) 题1-1图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i u- + 10kΩi u- + 10Ωi u- + 10V - + (a)(b)(c) i u- + 5V + -i u- + 10mA i u- + 10mA (d)(e)(f) 题1-4图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15V + - 5Ω 2A 15V +-5Ω 2A 15V + - 5Ω2A (a ) (b ) (c ) 题1-5图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0.5A 2U +- 2ΩU + - I 2Ω1 2V + - 2I 1 1Ω (a ) (b ) 题1-16图 A I 2

1-20 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 1及电压u 。 ++2V - u 1 - +- u u 1 + - 题1-20图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100V,R1=2kΩ,R2=8kΩ。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 u 2 和电流 i2、i3:(1)R3=8kΩ;(2)R3=∞(R3处开路);(3)R3=0(R3处短路)。 u S + - R 2 R 3 R 1 i 2 i 3 u 2 + - 题2-1图

2013哈工大交通工程专业课作业提交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 交通工程专业2013年作业 说明: 初级职称学员“专业课作业一”为第1-10题;“专业课作业二”为11-20题。中、高级职称学员“专业课作业”为1-30题;同时提交3000字左右“学习心得”一篇。 所有学员均需按要求提交“公需课作业”。 作业提交时间:以网站通知为准。 1.以下原则中,不是交通管理主要原则是( a )。 (a) 经济原则 (b) 分离原则 (c) 疏导原则 2.标明路边车道是否允许用于停、存车辆的最简明的方法,是在侧石上加涂彩色 油漆。例如红色表示( c )。 (a) 允许限时存车 (b) 只许上下乘客或装卸货物的停车 (c) 不准任何停车,在有公共车辆停靠牌的地方,只准公共汽车停靠 3.路外停车场(库)对道路交通影响最大的是出入口,为降低出入口对道路交通的 影响,以下哪方面不是审查停车场(库)出入口的布置时应考虑的是( b )。 (a) 出入口必须远离道路路口 (b) 出入口尽量设在干道上 (c) 出入口最好分开 4.以下措施中,不是交通需求管理行政措施的是( a )。 (a) 禁止停车 (b) 禁止或限制某种车辆通行等 (c) 禁止某种方向行车 5.以下参数与黄灯时间、全红灯时间长短无关的是( b )。 (a) 车速

(b) 交通量 (c) 路口的宽度 6.解决路口交通冲突的方法中,以下属于时间分离法的是( a )。 (a) 信号控制法 (b) 平面渠化 (c) 立体交叉 7.以下信号不属于交通信号的是( b )。 (a) 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 (b) 急救信号、危险信号 (c) 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 8.高速公路常发性拥挤是因高速干道匝道进入车辆和匝道上游交通量之和超过 ( c )而引起的交通拥挤。 (a) 匝道的通行能力 (b) 匝道上游路段的通行能力 (c) 匝道下游路段的通行能力 9.以下不属于交通管理主要内容的是( b )。 (a) 技术管理、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考核 (b) 行政管理、现场管理 (c) 法规管理、交通监控 10.高速公路偶发性拥挤的起因是( c )。 (a) 交通拥挤 (b) 交通事故 (c) 交通故障 11.在公路中交通事件的发生经常会引起车辆延误,但是对于高速公路而言,最严 重的风险莫过于( c )。 (a) 酒后驾车 (b) 疲劳驾驶 (c) 二次追尾 12.以下关于停车管理中,不正确的是( a )。 (a) 在住宅区、事务办公中心、商业区等需大量存车地区,应禁止路边停车

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 四、名词解释题:解释下列名词地词义. 1.设计(或实用)通行能力 2.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3.设计速度 4. 自由流速度 5.交通工程学 6.行程速度和行程时间 7.基本通行能力 8.临界密度 五、简答题:简要回答以下各项问题. 1.OD调查地内容包括哪些? 2.制定交通规划方案地原则有哪些? 3.交通事故地预防方法有哪些? 4.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地作用? 5.怎样通过减少遭遇和冲突来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6.简述交通规划地意义. 7.公共交通线路地调整手段有哪些? 8.我国区域信号控制地面控系统地应用必须考虑地条件有哪些? 六、计算题:解答并写出主要计算步骤. 1.一无信号控制地交叉口,主要道路地双向交通量为1500辆/h,车辆地到达符合泊松分布.次要道路上地车辆所需穿越地临界车头时距=6s.车辆跟驰行驶地车头时距t=3s.求次要道路上地车辆可穿t0越主要道路车流地数量. 2.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配备BK661铰接公共汽车.该车车身长l6m,额定容量180人,3个车门.经分析,找到乘客上下车最多地站点,该站地K=0. 3.一个乘客上下车平均占用时间 =2.4s.计算该线路地t0设计通行能力. 3.某信号交叉口地周期为c=80秒,有效绿灯时间为g=40秒.在有效绿灯时间内排队地车流以 V=900辆/小时地流率通过交叉口,在绿灯时间外到达地车辆需要排队.设车流地到达率为q=36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求到达车辆不致两次排队地周期数占周期总数地最大百分比. 4.如下表所示,在某路段上4个车辆以各自行驶速度匀速通过相距50m地O、D两点,请计算时间平均vv. 和区间平均速度速度st 车辆速度表 车辆 1 2 3 4 16.5m/s6.5m/s11.0m/s14.2m/s车速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题:解释下列名词地词义. 1.设计(或实用)通行能力 设计(或实用)通行能力是指在预测地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设计中地公路地一组成部分地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地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地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过地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汽车)地最大数量.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 @复刻回忆 1-1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元件A 吸收功率30W ,元件B 吸收功率15W ,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I 2、I 3。 解61=I A ,32-=I A ,63=I A 1-5在图题1-5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1214=--=I A ,39442103=?+?+=AB U V 1-6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U +?-=253050 V 1-8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电阻功率:123223=?=ΩP W , 82/422= =Ω P W 电流源功率: 电压源功率: 1(44=V P W 2-7电路如图题2-7所示。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1262=?=S U V 2-9电路如图题2-9 3 I 解得2-8电路如图题2-8所示。已知213I I =解KCL :6021=+I I 解得451=I mA,152=I mA. R 为 6.615452.2=?=R k ? 解(a)由于有短路线,R (b)等效电阻为 2-12电路如图题2-12所示。求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AB R 。 A 3R U 3W 123=P Ω

解(a)Ω=+=++=75210//10)8//82//(6//6AB R (b)Ω=+=++=612//62)104//4//(64//4AB R 3-4用电源变换的方法求如图题3-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c) 解ab U 3-144-2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2?????=-++=-+-+=-+0)(31580 0)(4 )(32100)(4823312322211I I I I I I I I I I I 解得: 26.91=I A ,79.22=I A , 98.33-=I A 所以79.22==I I x A 4-3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3所示电路中的功率损耗。 解显然,有一个超网孔,应用KVL 即11015521=+I I 电流源与网孔电流的关系 解得:101=I A ,42=I A 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为 200102020-=?-=V P W ,36049090-=?-=V P 1806)10520(6-=??-=A P W ,5102+?=电阻P W 显然,功率平衡。电路中的损耗功率为740W 。 4-10用节点电压法求如图题4-10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 解只需列两个节点方程 解得 501=U V ,802=U V 所以 1040500=-=U V 4-13电路如图题4-13解由弥尔曼定理求解 开关S 打开时: 20/140/120/30040/300-=+-=U 1Ω4I 6I 12I 2I 0V

【免费下载】9月份考试交通工程第三次作业

2014年9月份考试交通工程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起讫点调查是对人流,车流和物流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的调查。主要包括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等。 2. 点样本法调查交叉口延误必须具有足够的样本数,以保证调查的精度。一般可以应用概率论中的 ______ 来确定最小样本数 3. 延误是反映 ______ 的指标,进行延误调查是为了确定产生延误的地点、延误类型和大小,评价道路上 ______ 。 4. 解决交叉口的交通冲突,就理论方面分析有两种方法,一是 ______ , 另一为______ . 5. 一年中按小时连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第30位的交通量称为 ______ 。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时间占用率 2. 设计通行能力 3. 最佳密度 4. 保护型与许可型左转相位 5. 交通标志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已知一生活小区内:低收入、无小汽车,每户3人的有120户;低收入、无小汽车,每户4人的有220户;中等收入、有1辆小汽车,每户4人的有250户;高收入、有2辆小汽车,每户5人的有50户。现知出行产生率依次为 3.4\ 4.9\8.3\12.9。求该小区的总出行 2. 某交叉口最新的改善措施中,欲在引道入口设置一条左转弯候车道,为此需要预测一个周期内到达的左转车辆数。经研究发现,来车符合二项分布,并且每个周期内平均到达25辆车,有20%的车辆左转。求: 1. 左转车的95%置信度的来车数; 2. 达5辆数中有1辆左转车的概率。 3. 拟修建一个服务能力为120辆/h的停车场,只有一个出入通道。据调查,每小时有72辆车到达,假设车轮到达服从泊松分布,每辆车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如果出入通道能容纳5辆车,问是否合适? 4. 车流在一条6车道的公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V为80km/h,路上有座四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940辆/h,高峰时车流量为4200辆/h(单向)且V/C为0.72,在过渡段的车速降到22km/h,这样持续了1.69h,然后车流量减到1956辆/h(单向)。①计算1.69h内桥前的车辆平均排队长度。②计算整过程的阻塞时间。 5. 表为某瓶颈路段进行延误调查时,输入输出法的调查结果。已知该路段通行能力为360辆/h。表1 输入输出法调查结果时间到达车辆数(辆)离去车辆数(辆)阻塞情况到达累计离去累计8:00~8:1580808080无阻塞 8:15~8:3010018090170阻塞开始8:30~8:4512030090260阻塞 8:45~9:009039090350阻塞9:00~9:157046090440阻塞开始消散 9:15~9:307053090530阻塞结束(1)分析车辆延误的情况;(2)计算第300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 考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⑵5min 高峰流率: ⑶15min 高峰流率: ⑷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习题2-2 解:已知: 设计小时交通量: 车道数: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习题3-1 解:已知:t 东=,t 西=, X 东=辆,Y 东=辆

X 西=辆,Y 西=辆 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 2、再计算向西行情况: 习题3-3 解:根据浮动车调查法计算公式: 习题3-4 解:总停驶车辆数=28+25+38+33=124辆 总延误=124×15=1860辆s 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车辆数 =1860/113= 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 =1860/(113+119)= 停车的百分数=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113/232=% 取置信度90%,则K 2=,于是 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07.11232 487.070 .2)487.01(=??- 取置信度95%,则K 2=,于是 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2.13232 487.084 .3)487.01(=??- 习题4-2 解:已知:畅行速度h km V f /82=;阻塞密度km K j /105辆=; 速度与密度为线性关系模型。 ⑴最大流量: 因5.5221052===j m K K 辆/km 412822===f m V V km/h ∴5.2152415.52=?=?=m m m V K Q 辆/h 。 ⑵此时所对应的车速: 41==m V V km/h 。 习题4-4 解:已知:N=56,09.356 173 1 == ?= ∑=N f k m g j j j

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答案

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答案 专业论文写作(一)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的是()。 A、有新的见解 B、数据准确可靠 C、语言可带有感情色彩 D、逻辑清晰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规定在()万以上。 A、5 B、6 C、7 D、8我的答案:D 3【判断题】学术论文的规范,是学术对话的重要基础。() 我的答案:√ 4【判断题】按照学科来分,目前学术论文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三种类型。() 我的答案:√ 专业论文写作(二)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写作相关情况的是()。 A、要表达叙述的愿望 B、符合相应的语言规律 C、有目的、有预设的价值或功能活动 D、尽量少用修辞技巧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要确定选题,首先要做的是()。 A、立意 B、文献调研 C、拟大纲 D、拟草稿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下列关于硕士学位论文描述错误的是()。 A、从学术上看,其形式分为研究型和演示报告类两种 B、在署名上,导师与学生只能是指导关系,而不能是合作关系 C、可以有一个以上的主题 D、要了解选题的研究现状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如果在论文中需要使用一个新的名词或概念,应该立即解释清楚。() 我的答案:√ 专业论文写作(三) 1【单选题】一般而言,材料和案例应该是作为()出现在论文中的。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D、驳论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对明代历史而言,《明史》是()材料,明代档案是()材料。 A、直接、间接 B、直接、直接 C、间接、直接 D、间接、间接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硕士论文的开篇是()。 A、列出结论 B、列出分论点 C、列出论据 D、列出文献综述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在阅读别人的研究成果时,既不能抱有成见,也不能盲目跟从。() 我的答案:√ 专业论文写作(四) 1【单选题】关于论文选题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包括()。 A、课题的难度和时机 B、资料和技术条件的问题 C、理论优先,可不顾实践体会 D、选题的时间性和理论性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一篇论文的成败关键在于()。 A、选题 B、论点 C、论证 D、论据 我的答案:A 3【判断题】选题范围一般都在历史、理论和实践批评三个方面。() 我的答案:√ 4【判断题】在调查与记录时,录音和拍照是最主要手段,其他方法几乎不会被用到。()我的答案:× 专业论文写作(五) 1【单选题】关于确定选题,描述不正确的是()。 A、要衡量其学术价值和意义 B、论文选题范围无关紧要 C、要充分衡量选题难度与自身储备 D、要充分了解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热点

交通工程学第3次作业

、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6道小题) 1.快慢车混杂交通双车道公路的标准条件中要求超车视距大于( 你选择的答案: 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2.根据格林希尔兹(Greeenshields )模型及其基本关系式, 交通流的流量一密度关系用图 形表示是一条()。 直线 你选择的答案: 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3.对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描述准确的是( 你选择的答案: 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4.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路段道路设计时采用的服务水平是( 你选择的答案: 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A) 250m (B) 300m (C) 350m (D) 400m (B) 抛物线 (C) 双曲线 (D) 单曲线 (A) (A) Q=KV (B) V=QK (C) K=QV (D) Q=V/K (A) 一级服务水平 (B) 二级服务水平 (C) 三级服务水平 (D) 四级服务水平

5.交通量的空间分布主要指城乡分布、路段分布、方向分布和()。 (A)路网分布 (B)区域分布 (C)车型分布 (D)车道分布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 D 解答参考: 6.绿信比是在一个周期时间内,()与周期时间的之比。 (A) 绿灯显示时间 (B) 有效绿灯时间 (C) 总的绿灯时间 (D) 实际绿灯时间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5道小题) 7.交通流特性调查主要包括()。[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速度调查 (B) 密度调查 (C) 交通量调查 (D) 延误调查 (E) 交通环境调查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 A B C 解答参考: 8.交通事故的责任分为()。[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全部责任 (B) 主要责任 (C) 同等责任 (D) 次要责任 (E) 无法认疋责任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 A B C D 解答参考:

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 一、填空题: 1.在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把公路按其交通量、任务及性质分为___________、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2.将公路的中心线投影在大地水平面上所得线形称为平面线形,它由直线和___________组成。 3.在道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和满足最大交通流方向上的___________。 4.速度调查包括地点速度调查、___________车速调查。 5.交通密度调查时,第一要确定观测的总时刻及测定的___________。 6.交通量调查预备工作包括:交通量调查时刻选择、划分交通量调查区间、___________。 7.设45辆车随机分布在3Km长的道路上,任意600米路段上有4辆及4辆车以上的概率为___________。 8.服务水平(Level of service)的概念,HCM中规定为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阻碍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___________。 9.环形交叉口是自行调剂的交叉口,该交叉口的车辆行驶过程一样为_ __________、交错、分流,幸免了车辆交叉行驶。 10.出行吸引量是___________的一种量度方式。指HB中全部非家庭端点(终点)出行量与NHB中终点一端出行量的总和 11.车辆停放方式有平行式、垂直式、___________ 12.设计小时交通量DDHV=AADT×K×D中,K一样代表__________ _交通量系数。 13.在所观测到的车辆中,有___________的车辆速度高于85%位车速。 14.1996年,我国取得了出版《___________》,形成了我国的道路通行能力运算标准。 15.把交叉口分成几个车道组时,既要考虑交叉口的___________,又要考虑交通的流向分配。 16.交通信号的产生于___________年。

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科技论文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学院(系):班级: 学号:成绩:_____________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技术需要“社会协作”? 答:因为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①技术新成果的高速增长 ②科技新成果从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开发速度不断加快 ③新技术及其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 ④技术信息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 通过技术的特点可看出:单凭个人的能力是不能完成技术的进步的,所以说技术 需要“社会协作”。 2、撰写科技论文能锻炼我们的什么? 答:撰写科技论文首先能让我们对自己的学术研究认识更加深刻,能够科学的看待客 观事物,激发我们的创造性; 其次,能够锻炼我们考虑事物的严密性、逻辑性,使我们在遇到复杂工作时能够 认真、系统的将其完成;

再次,在撰写科技论文时,必然要阅读很多文献,书籍,查阅很多参考资料,因 此将锻炼我们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最后,还能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若课题比较大,需要多人完成,还能锻炼我们 的团队协作能力。 3、科技论文怎样做到“论证有力”? 答:首先从科技论文的表达方法上做到“论证有力”即:叙述、说明、议论。 叙述,是用来交待与揭示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 式。议论就是议事说理,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通过摆事实、讲 道理、辨是非,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说明是使用简洁 的语言把实体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功能、成因、关系与抽象事物的概 念、特点、原理、演变、异同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要求内容科学、表述明确、 态度客观。

交通工程学离线作业

第一次离线作业 16. 名词解释:平均日交通量 答:指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段内,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量,计算公式为Sum (Day i)/N。 17. 名词解释:立体视觉 答: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一种视觉感知能。 18. 名词解释:高峰小时交通量 答: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时间连续1h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19. 简答题:简述交通法规的作用 答:交通法规的作用有: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20. 名词解释:暗适应 答:有明亮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等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 第二次离线作业 13. 名词解释:车头间距 答:指在同向行驶的车队中,两连续行驶的车辆车头驶过某一点时的时间间隔。 14. 名词解释:高峰小时系数 答: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15. 什么是交通工程学?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 答: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人、车、路及其与土地使用等综合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应用学科,是由道路工程衍生而发展的。研究的对象是道路交通。目的是探求使道路交通系统运输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高、交通事故最少的科学技术措施。 16. 什么是驾驶疲劳?导致驾驶疲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驾驶疲劳是指由于驾驶作业引起的身体上的变化、心理上的疲劳以及客观测定驾驶机能低落的总称。导致驾驶疲劳的因素主要包括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等。 17. 交通量调查的意义、基本步骤及主要调查方法各有哪些? 答:确定道路设施的规模; 2、确定交通控制方法;3、确定交通与运营管理依据;4、预测交通量趋势;5、用于运输经济分析;6、评价道路安全程度。 调查方法1、人工计数法;2、浮动车法;3、机械计数法;4、录像法等。 18. 交通条件对车速变化的影响有哪些? 答:驾驶员的影响;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19春北交《交通工程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 (单选题)1: 道路交通标志的三要素为颜色、形状和()。 A: 符号与文字 B: 图形 C: 宽度 D: 轮廓标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是交通量调查的常用方法()。 A: 人工观测法 B: 有线电视监控法 C: 车辆感应器测定法 D: 试验车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车和()。 A: 信号灯 B: 轮船 C: 路 D: 环境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按平均值所取的时间段的长度计,常用的平均交通量有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和()。 A: 路段交通量 B: 周平均日交通量 C: 交叉口交通量 D: 节假日交通量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汽车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制动开始时的速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和()。 A: 缓速器 B: 道路纵坡度 C: 平曲线 D: 加速度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道路交通事故的要素包括人、车、路和()。 A: 环境 B: 后果 C: 交警 D: 信号灯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列车和()。A: 快速公交 B: 载货汽 C: 火车 D: 普通汽车

------------------------------------------------------------------------------------------------------------------------------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A: 道路交通 B: 自然科学 C: 政治经济 D: 社会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主要指城乡分布、在路段上的分布、方向分布和()。 A: 高速公路分布 B: 一级公路分布 C: 在车道上的分布 D: 二级公路分布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关于交通感应信号,正确的说法是()。 A: 感应信号的通行能力比定时信号大 B: 对于全感应控制,检测器只设置在次要道路上 C: 对于半感应控制,检测器设置在所有进口道上 D: 初期绿灯时间不考虑行人安全过街的需要 正确答案: (单选题)11: 排队系统组成部分不包括()。 A: 输入过程 B: 排队规则 C: 服务方式 D: 服务水平 正确答案: (单选题)12: 非自由行驶状态车队的特性有制约性、延迟性和()。 A: 不确定性 B: 突然性 C: 变化性 D: 传递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13: 交通调查主要包括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事故调查和()。 A: 停车调查 B: 人口调查 C: 交通环境调查 D: 社会调查 正确答案: (单选题)14: 关于驾驶员视野与车速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 车速愈高,视野愈窄 B: 车辆静止时,驾驶员视野范围最小 C: 车速愈低,视野愈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