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章节练习题

国际贸易实务章节练习题
国际贸易实务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

一、名词解释

1.Trade Terms (贸易术语)

2.Delivery Terms (交货条件)

3.《INCOTERMS 2000》(2000年通则)

4.《Warsaw –Oxford Rules1932》(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由()制定的。

A. 国际法协会

B. 国际商会

C. 联合国贸发会

D.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2.专门解释CIF合同的国际贸易惯例是()。

A. 《华沙—牛津规则》

B.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

C.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D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3.在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中,包括术语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是()。

A. 《海牙规则》

B. 《华沙—牛津规则》

C.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

D.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4.《2000通则》中包括的贸易术语有()。

A. 10种

B. 12种

C. 13种

D. 15种

5. 《2000通则》将所涉及的贸易术语分为()。

A. 二组

B. 三组

C. 四组

D. 五组

6、下列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惯例不同于法律,它对合同的当事人不具有任何的约束力

B、当事人可以明确的合同条款,使惯例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

C、当事人可以明确的合同条款,排除惯例对当事人的约束力

D、根据有关法律,司法部门处理争议时要参照国际贸易惯例

三、多项选择题

1. 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贸易术语是为了确定()问题。

A. 交货条件

B. 支付手段

C. 价格构成

D. 争端解决

2.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

A. 《2000通则》

B. 《华沙—牛津规则》

C. 《约克—安特卫普规则》

D.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

3. 关于国际贸易惯例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合同中作出的规定必须与惯例的解释相符否则无效

B. 当合同中对某一问题未作出规定时,应参照有关贸易惯例

C. 惯例是由国际组织制定的,对合同的当事人具有强制的约束力

D. 当事人如果明确规定采纳有关惯例时,该惯例具有约束力

4、我们说国际贸易术语一方面用来表示交易商品的价格构成,另一方面用以确定交货条件,这后者是指()。

A.确定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和方式

B.确定风险转移的界限

C.确定交货的方式

D.划分交易双方承担的责任和费用

5、《2000年通则》与《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中都涉及到的贸易术语有()。

A、FOB

B、FAS

C、CIF

D、CPT

6、在下列贸易术语中,《华沙—牛津规则》中没有包括的是()。

A、FCA

B、FOB

C、CIF

D、CFR

四、是非判断题

1、国际贸易术语只是用来确定商品的价格构成和交货条件,它不涉及所有权转移和货款的收付等问题。()

2、《2000通则》是国际商会制定的用以规范贸易术语的法规,对于合同的当事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当合同中的规定与国际贸易惯例发生冲突时,要以惯例为准。()

4、《华沙—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制定的用来规范各种贸易术语的法规。()

5、《2000通则》在《1990通则》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贸易飞速发展的需要,对常用的贸易术语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贸易术语?请举例说明。

2、简要说明贸易术语的作用。

3、国际贸易惯例是如何产生的?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都有哪些?

4、《2000通则》中包含有多少种贸易术语?它们是如何分组的?

5、你如何理解国际贸易惯例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问题?

第二章《2000通则》中的主要贸易术语

一、名词解释

1、FOB Liner Terms (FOB 班轮条件)

2、FOB Under Tackle (FOB 吊钩下交货)

3、FOB Stowed (FOB 理舱费在内)

4、FOB Trimmed (FOB平舱费在内)

5、CFR Liner Terms (CFR 班轮条件)

6、CFR landed (CFR 卸至码头)

7、CIF Ex Tackle (CIF 吊钩下交货)

8、CIF Ex Ship’s Hold (CIF 舱底交接)

9、Symbolic Delivery (象征性交货)

10、Physical Delivery (实际交货)

二、单项选择

1、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

A、装运港船边

B、装运港船上

C、装运港船舷

D、目的港船舷

2、采用FOB条件成交时,卖方欲不负担装船费用,可采用()。

A、FOB Liner Terms

B、FOB Stowed

C、FOB Trimmed

D、FOB ST

3、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FOB和FCA的主要区别是()。

A、适合的运输方式不同

B、办理出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C、办理进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D 负责订立运输合同的责任方不同、

4、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按CFR术语成交,卖方无义务()。

A、提交货运单据

B、租船订舱

C、办理货运保险

D、取得出口许可证

5、FOB与CFR术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A、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办理运输的责任方不同

C、办理货运保险的责任方不同

D、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6、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是指()。

A、CFR

B、CIF

C、CPT

D、CIP

三、多项选择

1、在采用FOB术语成交,利用程租船运输的大宗货物的交易中,如果卖方不愿意承担装船费用,可选择()。

A、FOB Liner Terms

B、FOB Under Tackle

C、FOB Stowed

D、FOB Trimmed

2、我们说将CIF称作“到岸价”是错误的,这主要是因为()。

A. CIF条件下,卖方交货地点是在装运港而不是目的港

B.卖方不负担将货物从装运港运往目的港的责任和费用

C.卖方不负责办理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货运保险

D.卖方承担的风险在装运港过船舷后即转移给买方

3、下列有关FCA术语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FCA术语适用于水上运输和陆上运输方式,但不适用于航空运输

B. FCA条件下,如在内陆交货,卖方也要负责办理货物出口报关的手续

C. 按FCA术语成交,当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时,风险即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D. FCA条件下,将货物由交货地点运往目的地的运输责任和费用由买方负担

4、《2000通则》中的CFR和 CPT 术语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A、按这两种术语成交的合同均属于装运合同

B、采用这两种术语时,卖方都是在装运港交货

C、卖方都要自费订立从交货地到目的地的运输合同

D、出口报关均由卖方负担,进口报关均由买方负担

5、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FR术语时卖方应承担的基本义务包括()。

A、租船订舱,将货物装船并支付正常运费

B、办理货运保险

C、负担将货物运至目的港之前的风险

D、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6、采用CFR术语成交时买方欲不负担包括驳船费在内的卸货费用,可采用()。

A、CFR Liner Terms

B、CFR Landed

C、CFR Ex Tackle

D、CFR Ex Ship’s Hold

7、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CIP、CPT与FCA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A、交货方式相同

B、风险划分界限相同

C、当事人的责任相同

D、适用任何运输方式相同

8、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FOB、CFR和 CIF的共同点表现为()。

A、交货地点都是在装运港

B、均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C、风险划分都是以船舷为界

D、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义务相同

四、是非判断题

1、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CA术语成交,如果交货地点在卖方所在地,卖方要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承运人的运输工具,才算完成交货义务。()

2、买卖合同的叫货条件中使用了FOB Liner Terms 并不是要求买方安排班轮运输。()

3、按照CIF Landed New York 条件成交,卖方要负担将货物运到纽约的责任、费用及风险,并承担在目的港的卸货费用。()

4、实际业务中常将CIF称作“到岸价”,这就是说按CIF术语成交时,卖方承担将货物运达目的港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5、按FCA、CPT和 CIP三种贸易术语成交,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FCA最小,CIP最大。

6、在FOB、CFR和CIF之后加注的港口名称有的是装运港,有的是目的港,但其交货地点都是在装运港。()

五、简答题

1、FOB的变形是如何产生的? 主要有哪几种?

2、如何理解三种常用贸易术语以装运港船舷作为划分风险的界限?

3、什么是象征性交货?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4、为什么不宜将CIF称作“到岸价”?

5、怎样理解CFR条件下装船通知的特殊重要性?

6、为什么会出现CFR和 CIF的变形?当事人应如何选用?

7、请指出FOB、CFR和 CIF的相同点和区别。

8、请比较FCA、CPT和 CIP的异同点。

六、案例分析

1、买卖双方按照FOB条件签订了一笔化工原料的买卖合同,装船前检验时,货物的品质良好,符合合同的规定。货到目的港,买方提货后检验发现部分货物结块,品质发生变化。经调查确认原因是货物包装不良,在运输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原颗粒状的原料结成硬块。于是,买方向卖方提起索赔,但卖方指出,货物装船前是合格的,品质变化是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也就是越过船舷之后才发生的,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其后果应由买方承担,因此,卖方拒绝赔偿。你认为此争议应如何处理? 并请说明理由。

2、买卖双方按CIF条件签订了一笔初级产品的交易合同。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卖方备妥了货物,安排好了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输事项。在装船时,卖方考虑到从装运港到目的港距离较近,且风平浪静,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因此,没有办理海运货物保险。实际上,货物也安全及时抵达目的港,但卖方所提交的单据中缺少了保险单,买方因市场行情发生了对自己不利的变化,就以卖方所交的单据不全为由,要求拒收货物拒付货款。请问,买方的要求是否合理?此案应如何处理?

第三章《2000通则》中的其他贸易术语

一、名词解释

1、EXW

2、FAS

3、DAF

4、DES

5、DEQ

6、DDU

7、DDP

二、单项选择

1、《2000年通则》中卖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是()。

A、EXW

B、CIF

C、DES

D、DDP

2、《2000年通则》中买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是()。

A、EXW

B、CIF

C、DES

D、DDP

3、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按EXW术语成交的合同中,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

A、货物存放仓库

B、出口国工厂

C、货交买方处置

D、出口国交货地点

4、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FAS条件下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

A、装运港船边

B、装运港船上

C、目的港船边

D、目的港船上

5、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FAS与FOB的主要区别在于()。

A、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租船订舱的责任方不同

C、办理出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D、办理进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6、根据有关国际贸易惯例,采用DAF术语成交时,卖方在()交货。

A、出口国内约定地点

B、进口国内约定地点

C、两国边境约定地点

D、进口国边境指定地点

7、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由买方负责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并承担有关费用的是()。

A、EXW

B、CPT

C、FCA

D、DDU

8、DDU和DDP术语都是在进口国内指定地点交货的贸易术语,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C、办理出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D、办理进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三、多项选择

1、按照国际贸易惯例,EXW条件下,卖方承担的基本义务有()。

A、提交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

B、提交有关的运输单据

C、提交商业发票

D、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2、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DES与DEQ的主要区别在于()。

A、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卖方交货的具体地点不同

C、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D、办理租船订舱的责任方不同

3、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DEQ条件下,买方承担的义务中不包括()。

A、签订海洋运输合同

B、办理海运货物保险

C、承担在目的港的卸货费用

D、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4、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DAF条件下,卖方要负责()。

A、将货物运至边境指定地点

B、办理货物的出口手续

C、办理货物的进口手续

D、提交进口许可证并交纳关税

5、FAS与 FOB的相同之处主要有()。

A、二者均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B、卖方都是在装运港口完成交货

C、卖方都要负责办理出口手续

D、卖方都要承担货物的装船费用

6、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DDU术语成交时,卖方承担的基本义务有()。

A、将合同规定的货物运到约定的目的地

B、办理货物的出口手续并交纳出口关税

C、办理货物的进口手续并交纳进口关税

D、承担在交货地点实际交货前的所有风险

7、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是()。

A、EXW

B、FAS

C、DES

D、DEQ

8、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是()。

A、DES

B、DEQ

C、DDU

D、DDP

四、是非判断题

1、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按EXW条件成交时,如果约定由卖方代办出口手续,货物被禁止出口的风险由买方承担。()

2、按照国际贸易惯例,EXW术语仅仅适用于铁路和航空运输方式。()

3、采用FAS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货物的出口通关手续。()

4、按照国际贸易惯例,DAF术语仅仅适用于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

5、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按DES条件成交时,卖方并无办理海运货物保险的义务,因此,卖方提交的单据中可以没有保险单。()

6、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按DEQ条件成交时,卖方除了要将货物从船上卸到码头上,还要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货物的进口通关手续。()

7、DDU术语对于一些自由贸易区或订有关税同盟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是不适宜的。()

8、如果卖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取得进口许可证,则不应采用DDP术语成交。()

五、简答题

1、什么是EXW术语?简要说明采用EXW条件成交时,买卖双方承担的基本义务。

2、FAS与 FOB术语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

3、使用DAF术语应注意哪些问题?

4、请比较DES与 CIF的异同点。

5、采用DEQ术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简要说明采用DDU条件成交时,买卖双方承担的基本义务。

7、采用DDP术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章贸易术语的运用

一、名词解释

1、装运合同

2、到达合同

二、单项选择

1、E组与F组贸易术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A、前者卖方在出口国内陆交货;后者卖方在进口国内陆交货

B、前者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后者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C、前者卖方不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后者卖方负责办理出口手续

D、前者以工厂作为风险划分界限;后者以船舷作为风险划分界限

2、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属于“主要运费未付”的是()。

A、FCA

B、CPT

C、EXW

D、DDP

3、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采用()术语成交时,从交货地点至目的地的货物运输费用由买方承担。

A、CFR

B、CIF

C、CIP

D、FAS

4、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采用()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订立运输合同,但不负责货物从交货地点至目的地的风险。

A、E组

B、F组

C、C组

D、D组

5、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F组的三种贸易术语的共同点是()。

A、由卖方自负费用订立运输契约

B、由买方自负费用订立运输契约

C、由卖方负责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D、由买方负责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6、下列有关D组贸易术语的说明中,与《2000通则》的规定不符的是()。

A、采用D组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到达合同

B、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卖方无义务办理货运保险

C、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均由卖方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D、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均由买方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三、多项选择

1、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采用E组贸易术语成交时,卖方的基本义务包括()。

A、提交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

B、提交商业发票或同等效力的电子单证

C、签订运输合同并提交相关的运输单证

D、办理货运保险并提交相关的保险单证

2、F组与E组术语的不同点主要包括()。

A、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办理货物运输的责任方不同

C、办理出口报关的责任方不同

D、办理进口报关的责任方不同

3、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采用C组贸易术语成交时,卖方均要负责()。

A、在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安排的运输工具上

B、提交出口许可证并自费办理货物的出口手续

C、自负风险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相关运费

D、自负风险签订货运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

4、下列有关到达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D组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均属于到达合同

B、按到达合同成交时,均采用实际交货的方式

C、使用边境交货的DAF成交的合同也是到达合同

D、按到达合同成交时,卖方有义务办理货运保险

5、下列有关贸易术语与合同性质的关系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贸易术语只是决定交货条件,不能确定合同的性质

B、贸易术语可以确定合同性质,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C、一般情况下,贸易术语的性质与合同的性质是吻合的

D、特定情况下,合同的其他重要条款也可决定合同的性质

6、下列关于装运合同和到达合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按E组、F组和C 组术语成交的合同均属于装运合同

B、按D组中的5种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均属于到达合同

C、采用装运合同成交时,卖方都有义务签订运输合同

D、采用到达合同成交时,卖方都有义务签订保险合同

四、是非判断题

1、按照国际贸易惯例,采用E组术语成交时,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所有风险、责任和费用均由买方承担。()

2、F组中包括的三种贸易术语均属于在装运港交货的术语,因此,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3、采用C组术语成交时,卖方有义务订立运输契约,并且自负风险和费用将货物运到约定的目的地。()

4、按C组和D组贸易术语成交时,卖方都有义务将货物运到目的地,因此,均属于到达合同。()

5、在装运合同下,卖方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或装上运输工具,即完成交货,他无义务保证货物按时抵达目的地。()

6、贸易术语是确定合同性质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五、简答题

1、《2000通则》中的E组贸易术语有何特点?

2、F组术语都有哪些?它们有何异同点?

3、与其他组术语相比,C组术语有何特点?

4、D组术语包括哪几种?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5、请举例说明装运合同与到达合同的区别。

6、贸易术语与合同性质有何关系?

7、在实际业务中选用贸易术语应考虑哪些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_第五版_黎孝先复习要点整理

国际贸易实务 第一章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 1.国际贸易惯例含义: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般习惯做法制定成文的规则。 2.国贸惯例与习惯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国贸惯例是在国贸习惯做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区别:国际贸易惯例层次高于贸易习惯;惯例被编撰成文的规则,未成文的习惯不是惯例;国贸惯例必须是国际上普遍接受和广为使用的规则。 3.国贸惯例的作用、性质和法律地位: 性质:具有国际社会民间性质的行为规范 地位:不是法律,不具有强制性;不可随意修改;一写进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强制性。 作用:减少贸易争端;提高效率;弥补法律的不足;规范贸易行为。 4.国贸遵循准则:(密切联系和特征履行) 恪守合同;缔约自由;诚实信用;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遵守法律;公平交易 5.贸易术语 (1)概念:长期国贸实践中产生的,表明商品价格构成,交接过程中有关责任风险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用语。 (2)作用:简化交易手续,缩短时间,节约费用开支;有利妥善解决贸易争端。有利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 6.国际贸易惯例及其性质和作用: 惯例:(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 (2)《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EXW/FOB/FAS/CFR/CIF/DEQ (3)《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扩大适用范围 (注:2010通则对2000的变化:术语删改;改变分类标准;使用说明;排列方法调整) 第二章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第三章适用于水上运输的贸易术语 *选用贸易术语应该考虑的因素:运输条件、货源、运费、风险、结关手续。 第四章合同的主体与标的 1.约定合同当事人条款注意事项:合同当事人具有缔约能力;名称表述准确;地址正确详细。 2.品名条款主要内容:无统一格式,名称、商标、规格、等级、型号。 3.约定品名条款注意事项:需妙用处 根据需要约定商品名称;合理描述商品;正确使用成交商品名称;内容具体清楚明确。 4.关于产品的质量体系评审和认证制度: (1)ISO9000系列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为适应国贸发展制定的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标准。 (3)CCC认证:国际通行,一种对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标准技术法规的合格评定制度。 (4)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减少企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符合即为绿色企业。 5.表示商品进出口质量的方法: (1)凭实货表示成交商品的质量 *看货成交:情况较少;适用于寄售,展卖和拍卖业务。 *凭样品成交:卖方样品、买方样品、对等样品。 (2)凭说明表示成交商品的质量 规格、等级、标准、凭说明书和图样、凭商标和品牌、凭产地名称。 6.品质条款的主要内容: *一般内容:规格、等级、标准、凭说明书和图样、凭商标和品牌、凭产地名称。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2020年10月整理).pdf

国际贸易术语 1 国际贸易术语: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三个字母的英文缩写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并说明在货物的交接过程中,有关交货地点,风险,责任,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门术语。 2 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对交易双方不具强制约束力,因而,买卖双方有权在合同中做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规定,只要合同有效成立,双方均要遵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国际贸易惯例对国际贸易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 《2000通则》保留了《1990通则》中包含的13种术语,并将这13种术语分成了E,F,C,D四个组。 4 六个重要的国际贸易术语: (一)FOB术语:指卖方在约定的装运港按合同规定的装运时间将货物教导买方指派的船上。(适用范围:海运和内河运输) FOB术语中,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基本义务: 1)卖方义务 (1)在约定的装运期间内和指定的装运港,将个同规定的货物教导买方指派的船上,并及时通知买方。 (2)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3)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文件,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4)提交商业发票和自费提供证明自己按规定交货的清单单据,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 2)买方义务 (1)自费签订从指定装运港装运货物的运输合同,并将船名,装货地点和装货日期及时通知卖方 (2)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后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3)根据买卖合同规定受领货物并支付货款 (4)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负责办理货物进口和必要时从他国过境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3)在具体业务中,使用FOB术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船舷为界问题:表明货物在装上船之前的一切风险,如在装船时货物跌落码头或海中所造成的损失,均由卖方承担。 船货衔接问题:在FOB术语成交的合同中,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是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 (二)GIF术语:(成本加运费,保险费,指定目的港)也是在装运港交货,只适用海运和内河运输,采用GIF术语成交时,卖方的基本义务是自负费用办理货物的运输及海运保险,并在规定的装运期及装运港将货物装船。 采用GIF术语时,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基本义务如下: 1)卖方义务 (1)自负费用签订运输合同,按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在指定装运港将合同要求的货物装船,并及时通知买方 (2)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3)按照合同的规定,自负费用办理货物运输保险 (4)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办理货物的出口手续

国际贸易实务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1、从合同成立的角度来看,()是达成一笔交易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 A. 发盘和接受 B. 发盘和还盘 C. 询盘和接受 D. 还盘和接受 2、国际贸易谈判中,一方对另一方询盘的接受,对()。 A. 双方均有约束力 B. 双方均无约束力 C.接受的一方有约束力D在一定条件下有约束力 3、在实际业务中,发盘()。 A. 是由卖方发出 B. 是由买方发出 C. 是由卖方或买方发出 D. 不是由买方发出 4、下列关于发盘终止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受盘人不理会发盘的条件 B. 受盘人表示拒绝或发出还盘 C. 发盘人对发盘的有效撤回 D. 发盘人对发盘的有效撤销 5、发盘的撤回可以()。 A在发盘生效之前B在发盘生效之后C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后D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 6、公约规定,接受通知于()生效。 A. 发出时 B. 送达时 C. 一段合理的时间内 D.发盘人确认后 7、根据公约,迟到的接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 A.传递情况 B. 发盘人 C. 受盘人 D. 接受通知的正常传递 8、接受通知发出以后,受盘人在接受生效之前()。 A. 不能将其撤销和撤回 B.可以撤销 C. 可以撤回 D. 既可撤回也可撤销 9、接受的具备的条件不应该包括() A. 接受必须由受盘人作出 B. 接受必须明确表示出来 C. 受盘人在作出接受时不能提出某些希望和建议 D. 接受通知要在有效期内送达发盘人 10、一项发盘,经过还盘后,则该项发盘() A. 失效 B. 对原发盘人有约束力 C. 对还盘人有约束力 D. 在有效期内有效 答案:1A 2B 3A 4A 5A 6B 7C 8C 9C 10A 第4章: 1 某公司与国外一家公司以EXW条件成交了一笔买卖,在这种情况下,其交货地点是在():A 出口国港口 B 进口国港口C 出口商工厂 D 从工厂到装运港间的约定地2、按照2000通则,在CFR价格术语中,风险转移的界限是(): A 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时 B 装运港船舱 C 目的港船上 D 货交承运人 3、代表边境交货的贸易术语():A FAS B DAF C CPT D FOB 4 按CFR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中,不计入货物价格的是(): A 货物成本 B 运费 C 保险费 D 生产成本 5 在使用贸易术语进行交易时,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通知”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买卖双方对运输途中的风险承担。A CIP B FCA C CFR D CPT 6 根据《INCOTERMS 2000》的解释,以CIF汉堡成交,卖方对货物所承担的风险界限是: A 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前 B 货物在装运港卸下卖方车辆以前 C 货物在目的港卸货越过船舷以前 D 货物在装运港交给承运人之前 7 在CIP和CPT贸易术语中,租船订舱责任承担方分别为。 A 卖方/卖方; B 卖方/买方; C 买方/买方; D 买方/卖方 8 根据《INCOTERMS 2010》,F组术语的共同点是。 A 卖方办理保险手续; B 卖方订立运输合同;

第一章-国际贸易实务概述

第一章国际贸易实务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对国际货物买卖相关问题的学习,从总体上把握国际贸易实务的要素、内容及框架;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为其他各章奠定基础;在国际贸易实务总体内容基础上确定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从而明确学习者的知识、能力的努力目标。教学重点: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有关国际贸易的法律规范; 教学方法:讲述; 课时分配:3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框架

1、对教师、教材的介绍 2、对课程地位、性质的介绍 专业核心课程、考试课、必修课 3、提出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第一节 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有时也称进出口贸易实务,是专门研究国与国之间货物买卖的实际操作方法与操作技能的应用型学科,它既是涉外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也是从事或准备从事涉外经贸工作人员的学习参考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以便将来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能够按照法律规范和国际贸易惯例,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意图,初步独立地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并能解决在这一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我们有必要先对下列基本问题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这些问题也是任何一个人接触到一门新课的时候,所要考虑到的这门学科研究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这些东西,以及怎样进行研究,这三个问题。我们的导论也将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设 问 比较: 是各国之间商品交换的原理,即为什么要交换商品;解决WHY 而国际贸易实务研究的内容跟国际贸易理论不完全一样,但肯定也是有联系的。应该说,它跟国贸理论一样,研究的是商品交换,但并不研究商品交换的前因后果;而是研究该怎么样进行商品交换这个微观活动;即解决的HOW 的问题,因此国贸实务探讨的对象,相对而言要更具象、更细腻一些。 板 书

国际贸易实务练习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解释名词 国际贸易是指在一国以上从事的商品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究其具体活动而言,主要包括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投资。 国际贸易实务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具体过程以及相关活动内容与商务运作规范化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商务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从贸易活动来看,国际贸易实务是指国际商品交换或买卖的作业活动,包括进口和出口二个业务环节。 货物买卖合同(sales contract of goods)是买卖合同中的一种,它买卖的是货物而不是其他东西。货物买卖合同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就指定的货物所有权,由卖方有偿地转让给买方而达成的协议。 二、问答题 1.国际货物买卖有哪些特点? 国际货物买卖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国际货物买卖活动的困难大于国内货物买卖。这主要表现在:交易双方语言不通;法律、风俗习惯不同;贸易过程中障碍相对较多;市场调查不方便或不容易,难以了解交易伙伴的资信状况;交易技术复杂,交易洽谈不易等等。 第二,国际货物买卖活动涉及的要素比国内货物贸易复杂。这主要便现在:国际货物买卖活动一般路途遥远,运输困难,往往会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度量衡制度不同、商业习惯不一样、海关制度等相关贸易法规也不相同;国际市场汇率波动较大等。使得国际货物买卖活动中保险、商检、索赔和理赔难度加大。 第三,国际货物买卖活动的风险要比国内货物买卖大。这主要表现在:交易双方的成交量大,交易金额大,如有闪失,企业会面临破产的境地;此外,国际货物买卖活动还要承受政治风险、信用风险、海盗风险等等,这些都加大了国际货物买卖活动的风险。 第四,国际货物买卖活动的营销手段比国内货物买卖活动更多。这主要便现在:除了通常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大组合外,还有政治力量、公共关系以及其他的超经济、超国家的手段等。贸易参与者更多,立法人员、政府代理人、政党、社会团体也同样会参与进来。因而,国际货物买卖活动的行动规模与关系的微妙都是国内贸易所难以相比的。 第五,函电、电子邮件往来为主要业务沟通形式。由于国际货物买卖活动中交易各方相隔甚远,面对面沟通只能通过展销会或出过推销等形式进行。因此,绝大多数的交易都是通过信函、电子邮件往来传递信息的。有的交易甚至从头至尾双方都未曾谋面过,全凭一纸信函的沟通。 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由哪几部分构成?具体包括哪些条款? (1)合同的主体,及当事人是买方或卖方。 (2)合同的客体,即标的物是货物。 (3)合同的主要内容,即主要的权利和义务是卖方交付货物,买方接受货物并支付价金。而且一方的权利也是另一方的义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3.合法、有效的合同应具备哪些要素? (1)合同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 (2)合同必须有对价或合法的约因 (3)合同内容必须合法 (4)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5)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必须真实。 4.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应按哪些办法来确定?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适用当事人选择的国家的法律。 第二,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津。如果当事人没有选择适用国家 的法律,则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法律。至于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则应视合同的具体情形由受理合同争议的仲裁机构或法院确定。例如,我国境内的某专业公司与一美国境内的百货公司在长春签订了一份纺织品买卖合同,价格条件是大连港船上交货。合同中并未提及该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但由于该合同的缔约地在长春,履约地在大连,均在中国填内,按国际私法的一般规则,可以认为中国与该合同有最密切的联系,应当适用中国法律。当然,本例也可适用某一国际贸易惯例或某一国际条约。 第三,适用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通行做法和解释,但在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 5.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操作程序如何? 就进出口企业而言,履行出口合同的工作主要包括:按照合同备妥货物,如系采用信用证方式收汇的交易,要向客户催开信用证并于收到后根据合同进行审核,发现不符又不能接受的,应立即通知客户修改;然后向运输机构办理委托运输和装运等手续,其中包括租船(订舱)、报检、报关、保险、装船(或其他运输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实务题型和重点 复习原则 基本概念(富有专业色彩) 题型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计算题 案例题 一、商品的品名与品质 (一)表示品质的方法 凭实物表示商品的品质 复样 凭文字说明表示商品的品质 对等样品 良好平均品质(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是指中等货而言) 品质的机动幅度(特定质量指标在一定幅度内可以机动) 品质公差(工业制成品中加工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为人们所公认的误差)二、商品的数量条款 公量 公量=商品干净重×(1+公定回潮率) 公量=商品净重*(1+公定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 数量的机动幅度 允许货物多装或少装的条款即为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

溢短装条款(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有些商品受本身特性、生产、运输或包 装等条件的限制,在实际交货时不易精确计算。为了便于合同的顺利履行,减少争议,买卖双方通常要在合同制定时规定数量机动幅度条款,这种条 款又称为"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所谓溢短装条款是指在规定具体数量的同时,再在合同中规定允许多装或少装的一定百分比。卖 方交货的数量只要在允许增减的范围内即为符合合同有关交货数量的规 定。例如在合同中规定"装运数量允许有5%的增减"(Shipment Quantity5%more or less allowed)。 (1)明确规定(明确规定数量的机动幅度) (2)没有规定(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溢短装条款.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可以有5%的幅度.个数,件数计件的商品除外) (3)大约(合同中有“大约”(Approximately or Ab out)的字样是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有10%的机动幅度) 三、包装条款 运输包装(大包装、外包装) 便于仓储,便于运输,便于搬运) 唛头(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 国际标准化组织(收货人或买方名称的英文缩写和简称;参考号,如运单号、订单号或发票号;目的地;件号,包括顺序件号和总件数) 销售包装(小包装、内包装) 保护商品,美化商品,起促销作用. 销售包装上一般附有装潢画面、文字说明和条形码标志。 装潢画面要有吸引力,但是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禁忌。 文字说明要符合国家的标准。 条形码(是一组带有数字的黑白及粗细间隔不等的平行条纹所组成,它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为计算机输入数据的特殊的代码语言)

国际贸易实务各章练习题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买卖的具体过程及相关活动内容与商务动作规范的学科。 A、货物 B、技术 C、服务 D、以上三者 2、国际贸易竞争归根到底是()的竞争。 A、商品 B、市场 C、技术 D、人才 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确定货物交易“国际性”的标准是()。 A、买卖双方当事人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 B、买卖双方当事人具有不同国籍 C、订立合同行为完成于不同国家 D、货物必须由一国运往另一国 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在国际贸易合同中没有明确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或国际条约,在发生争议时依照与()有密切关系的国家法律进行处理。 A、买方 B、卖方 C、合同 D、国际商会 5、国际贸易实务研究的最基本内容是() A、合同的订立 B、合同条款 C、价格条款 D、合同的履行 6、在我国境内履行进出口合同,应适用()法律。 A、我国 B、卖方所在国 C、买方所在国 D、买卖双方同意的第三国 7、若买卖双方没有进出口合同中约定解决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则由受理合同争议的法院或仲裁机构,依据()的法律来处理合同项下的争议。 A、卖方所在国 B、买方所在国 C、买卖双方同意的第三国 D、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 8、()是交易双方当事人在交换货物、收付货款和解决争议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具体体现,也是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依据和调整双方经济关系的法律文件。 A、价格条款 B、标的条款 C、合同条款 D、异议与索赔条款 二、多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的特点包括() A、具有涉外性质 B、环境错综复杂多变 C、风险大 D、线长面广中间环节多 E、竞争异常激烈 2、国际货物贸易适用的法律,包括() A、国内法律 B、国际协定 C、国际条约 D、国际公约 E、国际惯例 3、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处理合同争议关系最密切的是() A、《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B、《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C、《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D、《托收统一规则》 E、《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 4、我国加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时提出保留的是关于公约适用()的保留。 A、内容 B、范围 C、程度 D、形式 E、时间 5、国际贸易惯例的作用包括() A、简化交易手续 B、加速成交过程 C、提高履约率 D、便于处理合同争议 E、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6、在进出贸易中,卖方的交货义务有() A、交付货物 B、进口报关并交纳关税 C、转移货物所有权 D、转移与货物有关的单据 7、在进出贸易中,买方的义务有() A、接运货物 B、收取货物 C、支付货款 D、进口报关并交纳关税 8、我国进出口合同中,买卖双方可以协商约定处理合同争议的准据法,包括() A、卖方所在国法律 B、买方所在国法律 C、买卖双方同意的第三国法律 D、有关的国际条约或公约 9、国际贸易惯例的特点包括()。 A、产生于国际贸易习惯做法 B、层次高于贸易习惯做法 C、是编纂成文的规则 D、国际上普遍接受和采用 10、国际贸易应遵循的准则包括() A、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B、缔约自由 C、公平交易,诚实信用 D、恪守合同 E、遵守法律 三、判断题 1、合同当事人可以决定采用或排除某项国际贸易惯例,也可对某项惯例进行修改() 2、我国境内履行进出口合同,应适用我国法律()。 3、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如果作出了与国际贸易惯例不同的规定,在解释合同当事人义务时,应以合同规定为准()。 4、买方收到货物就意味着买方已接受了货物()。 5、凡是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都必须遵守有关国家的对外贸易法和合同法()。 案例分析 1996年1月2日,营业地均为香港的交易双方在中国内地签订买卖2万公吨锰矿的合同,合同规定目的港为湛江港,但未约定处理合同争议的准据法。后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争议,卖方提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申请人认为,本案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而被申请人则主张本案应优先适用该《公约》,你认为,本案应适用什么法律才合适?

(完整版)国际贸易实务第七章运输单据样单课后答案

第八章运输单据 一、回答并分析下列条款: 某银行在审核单据时发现提单上有如下批注: Shippers load、count and seal,Carriers not responsible for quality, quantity, packing, condition and/or nature of goods。 问:这是否构成不清洁提单? 二、依照所附海运提单(附表1),回答下列问题: (1)该提单应由谁首先背书? (2)作为收货人的代理人,你如何知道找谁提货? (3)收货人提货时应交出几份提单? (4)收货人提货时是否应交出海运单? (5)卸货港是哪里? (6)谁是承运人? (7)该提单下有几个集装箱? (8)XYZ Co,Ltd是否一定是收货人? (9)提单是否一定要经过XYZ Co, Ltd背书 (10)该提单由谁签署? 一.回答问题 这不是不清洁提单。所谓不清洁提单是指承运人在提单上加注有货物及包装状况不良或存在缺陷的批注的提单。例如:“被雨淋湿”、“三箱玷污”等类似批注。而shipper’s load count and seal是集装箱整箱货条件下表明货主装箱,计数和封箱,后面内容表示承运人对商品的质量、数量和包装状况不负责任。 二.根据提单回答问题 (1)SHANGHAI KNITWEAR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2)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 (3)三份; (4)否;因为这是一张海运提单 (5)横滨; (6)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 (7)2×20’(两个) (8)不一定; (9)否;其不一定是收货人 (10)泛成国际货运。 三、实务操作题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及案例汇编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及案例集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进出口贸易实践中,对当事人行为无强制性约束的规范是()。 A、国内法 B、国际法 C、国际贸易惯例 D、国际条约 2、与进出口贸易关系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国际条约是()。 A、《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B、《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C、《跟单信用证统一通则》D、《托收统一规则 3、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时,货物装船时 从吊钩脱落掉入海里造成的损失由( )。 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 承运人负担 D.买卖双方

共同负担 4、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CIF与CFR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办理租船订舱的责任方不同 B.办理货运保险的责任方不同 C. 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D.办理出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5、在实际业务中,FOB条件下,买方常委托卖方代为租船、订舱,其 费用由买方负担。如到期订不到舱,租不到船,( )。 A.卖方不承担责任,其风险由买方承担 B.卖方承担责任,其风险也由卖方承担 C.买卖双方共同承担责任、风险 D.双方均不承担责任,合同停止履行 6、以下关于国际贸易术语“CIF”的内容提法正确的是( )。 A 卖方除承担成本加运费的义务外,还要负责办理运输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B 卖方在投保时应投保一切险。 C 卖方必须将货物实际交付给买方,才算完成了交货义务。 D 货物的风险在货物实际交付时由卖方转移给卖方 7、根据《INCOTERMS2000》的解释, 进口方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的

贸易术语是()。 A. FAS B. EXW C. FCA D. DDP 8、CIF E x Ship’s Hold 属于()。 A、内陆交货类 B、装运港船上交货类 C、目的港交货类 D、目的地交货类 9、根据《INCOTERMS2000》的解释, 出口方负责办理进口清关手续的贸易术语是()。 A. FAS B. EXW C. FCA D. DDP 10、负责制定《2000通则》的组织是()。 A、国际法协会 B、国际商会 C、经合组织 D、WTO 11、我方出口大宗商品,按CIF新加坡成交,合同规定采用程租船运 输,我方不愿承担卸货费用,则我方应选择的贸易术语的变形是()。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 B、CIF Landed Singapore C、CIF E x Ship’s Hold Singapore D、CIF Ex Tackle Singapore 12、以FOBST成交,则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 A、货交承运人 B、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 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后 D、装运港码头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答案完整版.doc

第一章:贸易术语 1.这一合同不属于CIF合同.因为CIF合同只要求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船弦之前的风险和损失,但根据合同规定,如果货轮迟于12月2日抵达目的港,买方有权取消合同.故卖方要承担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合同的规定已经超出了CIF的范围.若对方一定要我方保证到货时间,则应选用DES术语(目的港船上交货)或DEQ术语(目的港码头交货). 2.美方此举不合理.一般情况下,使用FOB术语订立的合同,卖方必须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并支付出口关税及其它相关清关费用.(除非合同中另有规定,出口报关由买方负责.) 3.本案使用的是CFR价格条件,按照国际惯例的规定,此条件下当事人的风险划分是以装运港船舷为界。该案中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风险损失,货物损失看似应由买方承担,但实际上卖方在装船时是将3000公吨小麦混装的,在货物抵运目的港后,再将其中1000公吨分拨给买方。这就涉及到有关“划拨”情况下风险转移的一种特殊原则,即在货物未划拨到合同项下之前,风险也不发生转移。在货物海运途中,合同项下属于买方的1000公吨货物尚未从卖方的其它货物中划拨出来,因此不具备风险转移的前提条件,即使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仍不发生风险的转移,有关风险损失仍应由卖方承担。本案因卖方未对合同项下的货物进行划拨,因此不具备风险转移的前提。 4.拒绝买方此要求.根据FOB术语我们可得知,租船是买方的责任,既然买方是以委托方式要求我方代为办理租船, ,并且费用由买方负担,所以能否租到合适的船,我方都不负任何责任。买方没有权利因此而撤销合同. 5.拒绝买方的要求.根据CIF术语,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弦时风险已经从卖方转移到买方.我方只负责货物在装运港之前的灭失或损失的一切风险,并支付货物运至目的港的正常运费以及签订保险合同及支付保险费.并在货物发出后及时将保险合同转让给买方.所以买方自己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也没有退还全部货款的必要.

国际贸易实务(三)知识总结-精华00891

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 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 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按 《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分为 十大类: 个基本项 目。其具体分类为: 食品及主 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饮料及烟草类;2类: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9类: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对外贸易货物结莎:指一国各类进出口货物的构成状况。一国对外贸易货物结构 主要由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对外贸易政策等因素决定。它反映一 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丨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 (ge neralAgreeme nto nTradei nServes, 简称GATS )将服务贸易界定为四类: 跨境提供(cross-bordersuppIP ),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 服务(服 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都不移动); 2、 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 ),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 费者 提供服务(服务消费者过境移动); 3、 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t ),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 内通过 商业存在提供服务(服务的提供者将自己的生产要素移动到一缔约国 内,通过设立机构并提供服务,取得收入); 4、 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 ),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 成员 境内通过自然人提供服务(服务提供者的过境移动在其他缔约方境内提 供服务而形成的贸易)。 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易的分类: I 、 商业性服务2、通讯服务3、建筑服务4、分销服务 5、 教育服务 6、环境服务 7、金融服务 8、健康及社会服务 9、旅游及相关服务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 II 、 交通运输服务;12、其他服务。 关于服务贸易的内容分类的另外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 1 .把世界服务贸易项目按其与商品贸易、直接投资的密切程度分为: A .同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传统国际服务项目; B. 同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国际服务项目; C. 相对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 2 .以“生产”为核心的划分法: A 牛产前服务. B '生产服务,即生产过程的服务; C .生产后的服务。 1924 0类: 1类: 3类: 4类: 6类: 8类: 初级产品」:指那些未经过机器加工或只经过简单机器加工的农林牧渔产品, 把0~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I :指全部经过机器加工的产品,一般把 5~8类称为工业制成品。 ]_ 一一国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活动。 进口贸易]:一国将外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的活动。 出口贸易 1、

2012级《国际贸易实务》复习提纲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五年制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综合练习 项目1 国际贸易概述 闯关考验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概念。() 2、从国内运出关境的商品,因为没有运出国境,所以不被列为专门出口。() 3、一国的贸易顺差表明该国处于有利的贸易地位,因此贸易顺差越多越好。() 4、直接贸易可以间接运输,转口贸易也可以直接运输。()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贸易条件恶化会导致该国贸易逆差扩大或贸易顺差减少。() 6、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7、许可贸易方式是企业进入世界市场最为典型的一种方式。() 8、补偿贸易是属于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 二、单项选择题 1、一批中国温州的服装经日本商人转卖到美国,这种行为对中国人商人来说是(),这种行为对于日本商人来说是()。 A、直接贸易 B、间接贸易 C、转口贸易 D、过境贸易 2、()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并且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 A、国际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国际贸易额 D、对外贸易量 3、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能够反映()。 A、出口货物的流向 B、进口货物的来源 C、与他国的经济联系程度 4、()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A、社会生产力 B、自然条件 C、自然生产力 D、上层建筑 5、几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专业化的协作、联合生产,这种分工是()的国际分工。 A、垂直型 B、水平型 C、混合型 D、交叉型 三、计算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GDP)比上年增长9.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到18986.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32%;进口总额达到17434.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99%。(1美元=6.2344人民币元)试计算:(1)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我国是顺差还是逆差,差额是多少? (2)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各为多少? 项目2 国际贸易理论 闯关考验 一、判断题 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情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章练习题

一、回答下列问题 1.Please tell us the contents to be studies in this course.( 4分) 2.Please tell us the reason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2分) 3.Please tell us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Trade.(2分) 4.Batteries called “white elephant” exported from China were very popular in Southeast Asia,but in United States no one was interested in the goods. Why?(2分) 5.Please tell us the Fo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3分) 6.Please tell us the Export Procedures under CIF on the side of Seller.(5分) 7、交易磋商一般要经过哪些环节?哪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2分) 8、一项有效的发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分) 9、什么叫发盘的有效期?如何规定发盘的有效期?(2分) 10、发盘在哪些情况下失效?(3分) 11、发盘发出后,如发生意外或发现内容有误,发盘人能否撤销或撤回?(3分) 12、如何区分有效发盘和邀请发盘?(2分) 13、一项有效接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分) 14、逾期接受在哪些情况下仍然有效?(2分) 15、接受的通知到达发盘人后,可否撤销?接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撤回?(2分) 16、“国际贸易合同”通常有哪些名称?各有何特点?(3分) 17、一份销售合同通常包括哪几个部分?各有些什么内容?(4分) 18、国际贸易合同具备哪些必要条件,才是有效的、受法律保护的?(4分) 19、签订国际贸易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 二、Judg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mark True(T) or False (F).(每一小题1分) (1) According to the CISG, once the offerer stipulates the validity on the offer, the offerer can still cancel the offer ( ) (2) Offer and acceptance are two indispensable links for reaching an agreement and concluding a contract ( ) (3) During the negotiation, the offer is made by seller and acceptance is made by buyer ( ) (4) 在国际贸易中,一项合同有的效成立都必须经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和签约五个环 节。() (5) Inquiry, offer and acceptance are indispensable parts of a negotiation ( ) (6) An advertisement on paper is an effective offer ( ) (7) 如果发盘人在发盘中没有受约束的意思,则不构成发盘,而只是邀请对方发盘。() (8) If an offer remarks “irrevocable” , it means the offeror h as no right to withdraw the offer ( ) (9) Same to the offer, acceptance also can be cancel ( ) (10) 《公约》规定,发盘生效时间为发盘送达受盘人时。() 三、案例分析 1、中国A公司向澳大利亚B公司发盘,销售某商品一批,除列明其他一些必要的交易条件 外,发盘表明,以即期信用证付款,收到信用证后2个月内交货。B商在发盘有效期内回电,称接受发盘,同时要求立即装运。但A公司未做答复。随即B商开来即期信用证,并注明“立即装运”。当时该货物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涨,A公司拒绝交货,并立即退回信用证。 问题: (1)A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 (2)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3分)

国际贸易实务第七章

《国际贸易实务》第0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7:19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出口盈亏额是() A、出口销售人民币总收入与出口总成本之差 B、出口销售外汇总收入与FOB价之差 C、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与出口总成本之差 D、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与FOB价之差 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国际货物买卖中,不另行规定计价货币 B、在选择计价货币或支付货币时,应考虑汇率的变动趋势 C、通常出口选择硬币、进口选择软币作计价货币较有利 D、为规避汇率风险,应在合同中规定汇率保值条款 3、合同中价格表示为“每打30美元FOBC5%上海”,则该价格是() A、暂定价格 B、非固定价格 C、净价 D、含佣价 4、含佣价通常比净价() A、高 B、低 C、持平 D、二者无关 5、卖方给买方的价格减让是() A、佣金 B、折扣

C、佣金率 D、折扣率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CFR价格和CIF价格中均包含() A、FOB价格 B、货物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 C、货物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保险费 D、支付给国外经销商的佣金 E、出口通关的费用 2、非固定价格的优点表现在() A、非固定价格有助于双方达成交易 B、非固定价格可解除客户对价格的后顾之忧 C、非固定价格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价格风险 D、非固定价格有助于维护合同的法律地位 E、以上均正确 3、非固定价格主要有() A、具体价格待定 B、暂定价格 C、部分固定价格部分不固定价格 D、价格调整条款 E、汇率保值条款 4、下列对计价货币与支付货币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有() A、在合同中用来计算商品价格的货币是计价货币,用来清偿货款的货币是支付货币 B、当合同中只规定了一种货币来表示价格,则它既是计价货币又是支付货币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交换,包括服务、技术等特殊商品的交换。 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的法律 1、国内法; 法律冲突 通常在国内法中规定冲突规范的办法,可选择一国的法律、按最密切联系的原则;2、国际贸易惯例(ITC); 由国际组织将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反复实践的习惯做法,加以编纂与解释所形成的非强制性文件。 贸易惯例的性质:本身不是法律,没有普遍的强制性,只有当事人在合同中规定加以采用时,才对合同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在合同中作了与国际贸易惯例不同的规定,以合同规定为准。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托收统一规则》常用的三大贸易惯例 3、国际条约 (1)国际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诸如公约、协定、议定书等各种协议的总称。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 简称CISG) (3)公约分四部分:适用范围和总则;合同的订立;货物销售;最后条款共101条(4)中国关于公约提出的两项保留: 公约适用范围的保留 合同形式的保留 (三)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一个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只有一个合法的、有效的合同,才具有这种效力,从而对买方和卖方产生约束力。 1、合同的合法性。对于一个合法的合同,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公共政策; ②违禁品问题; ③敌对国贸易问题; 2、合同的有效性。对于合同的生效要素,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订约人的能力:自然人(未成年人、醉酒者、精神病人无订约能力)、法人; ②意思是真实的(欺诈、胁迫、错误等无效); ③约因或对价; ④合同的形式:我国法律规定:合同必须按规定的形式和程序成立才有效。涉外合同必须是书面的。 2、出口贸易磋商和出口合同的订立 根据出口贸易计划,与客户进行接触联系。在与贸易对象建立业务关系之初,为简化今后的贸易磋商的内容,可先与客户就一般交易条件达成协议。

国际贸易实务第9章

第9章 第九章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采用非固定价格的前提是() A.选择作价时间 B.明确订立作价标准 C.订立价格调整条款 D.做好盈亏分析 2、国外中间商或买主为赚取“双头佣”,往往采用() A.价格调整条款 B.折扣 C.明佣 D.暗佣 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核心条款是() A.品质条款 B.装运条款 C.价格条款 D.支付条款 4、某合同价格条款规定如下:“每打FOB上海15英镑,总值4500英镑”。则此时英镑为() A.计价货价 B.支付货币 C.硬币 D.软币 5、按提单日期行市或装船月份的平均价作价的方式为() A.装船前作价 B.装船时作价 C.装船后作价 D.货到目的地作价 6、我国常采用的国际贸易作价方法有() A.待定价格 B.暂定价格 C.后定价格 D.固定价格 7、通常出口成交价格的决定因素是() A.国际市场价格走势 B.国际市场价格水平 C.出口商经营意图 D.进口商经营意图 8、一般情况下,CIF价比FOB价要多考虑() A.国外运费、国内费用 B.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 C.国外保险费、国内费用 D.国外保险费、净利润 9、如果用FOB价格成交,则成交价格就是() A.出口总成本 B.出口成本价格 C.出口外汇净收入 D.出口换汇成本 10、我方某公司对外报价为CIF价1000美元,外商要求改报FOB价,假设保险费率为0.85%,运费为60元,则我方应报价() A.930.65美元 B.990.65美元 C.903.65美元 D.935美元 11、某商品出口总成本为14000元人民币,出口后外汇净收入为2000美元,如果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为100美元换830元人民币,则该商品出口盈亏率为() A.18.50% B.18.57% C.18.60% D.18.65% 12、某公司对外报价为CIF价150美元,外商要求改报CIF5%,我方应报价为() A.157.0美元 B.157.4美元 C.157.8美元 D.157.9美元 13、某合同规定:“每公吨1000美元,CIF新加坡”此种价格应是() A.后定价格 B.暂定价格 C.固定价格 D.待定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