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企业无功功率补偿的作用、目的和意义

用电企业无功功率补偿的作用、目的和意义
用电企业无功功率补偿的作用、目的和意义

用电企业无功功率补偿的作用、目的和意义

电网中的许多用电设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它们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建立交变磁场,在一个周期内吸收的功率和释放的功率相等,这种功率叫无功功率。电力系统中,不但有功功率平衡,无功功率也要平衡。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式中

S——视在功率,kVA

P——有功功率,kW

Q——无功功率,kvar

φ角为功率因数角,它的余弦(cosφ)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即cosφ=P/S称作功率因数。

由功率三角形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有功功率下,用电企业功率因数cosφ越小,则所需的无功功率越大。如果无功功率不是由电容器提供,则必须由输电系统供给,为满足用电的要求,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容量需增大。这样,不仅增加供电投资、降低设备利用率,也将增加线路损耗。为此,国家供用电规则规定:无功电力应就地平衡,用户应在提高用电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设计和装置无功补偿设备,并做到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防止。还规定用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相应的标准,否则供电部门可以拒绝供电。因此,无论对供电部门还是用电部门,对无功功率进行自动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防止无功倒送,从而节约电能,提高运行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补偿。

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这种方法安装方便、建设周期短、造价低、运行维护简便、自身损耗小。

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

1、提高功率因数

如图2所示图中

P——有功功率

S1——补偿前的视在功率

S2——补偿后的视在功率

Q1——补偿前的无功功率

Q2——补偿后的无功功率

φ1——补偿前的功率因数角

φ2——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角

由图示可以看出,在有功功率P一定的前提下,无功功率补偿以后(补偿量Qc=Q1-Q2),功率因数角由φ1减小到φ2,则cosφ2>cosφ1提高了功率因数。

2、降低输电线路及变压器的损耗

三相电路中,功率损耗ΔP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P——有功功率,kW;

U——额定电压,kV;

R——线路总电阻,Ω。

由此可见,当功率因数cosφ提高以后,线路中功率损耗大大下降。

由于进行了无功补偿,可使补偿点以前的线路中通过的无功电流减小,从而使线路的供电能力增加,减小损耗。

例:某县电力公司某配电所,2005年1月~2月份按实际供售电量情况进行分析。该站1~2月份,有功供电量152.6万kW·h,无功供电量168.42万kvar·h,售电量133.29万kW·h,功率因数0.67,损耗电量19.31万kW·h,线损率12.654%。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后,如功率因数由原来的0.67提高到0.95 时,

(1)可降低的线路损耗

2)减少线损率12.654%×0.5=6.333%

(3)减少损耗电量152.6×6.333%=9.6642万kW·h

(4)按购电价0.237元计算,可减少购电费

0.237×96642=22904.15元

总之,增加无功补偿后会减少无功在电网中流动,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线损,其次,能很好地改善电压质量,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3、改善电压质量

线路中电压损失ΔU的计算公式

式中

P——有功功率,KW;

Q——无功功率,Kvar;

U——额定电压,KV;

R——线路总电阻,Ω

XL——线路感抗,Ω。

由上式可见,当线路中,无功功率Q减小以后,电压损失ΔU也就减小了。

4、提高设备出力

如图3所示,由于有功功率P=S·cosφ,当供电设备的视在功率S一定时,如果功率因数cosφ提高,即功率因数角由φ1到φ2,则设备可以提供的有功功率P也随之增大到P+ΔP,可见,当增加了无功补偿装置以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有功设备的出力而不需要增加供电设备的视在功率,从而提高了供电设备的带负载能力。

交流电在通过纯电阻的时候,电能都转成了热能,而在通过纯容性或者纯感性负载的时候,并不做功.也就是说没有消耗电能,即为无功功率.当然实际负载,不可能为纯容性负载或者纯感性负载,一般都是混合性负载,这样电流在通过它们的时候,就有部分电能不做功,就是无功功率,此时的功率因数小于1,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就要进行无功补偿.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电容器容量的选择:

电容器安装容量的选择,可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按改善功率因数,提高运行电压和降低线路损失等因素来确定。

按改善功率因数确定补偿容量的方法简便、明确,为国内外所通用。根据功率补偿图(如图2)中功率之间的向量关系,可以求出无功补偿容量Qc,

式中

P——最大负荷月的平均有功功率,KW;

tgφ1、tgφ2——补偿前后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cosφ1、cosφ2——补偿前后功率因数值。

可利用查表法,查出每1KW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改善前后所需补偿的容量。再乘以最大负荷的月平均有功功率,即可计算出所需要的无功补偿容量。

无功补偿的作用与必要性

无功补偿的作用与必要性

①无功电流的产生与损耗

大家知道,我们的工厂低压配电是通过厂用变将10KV变成400V,然后通过低压配电系统,给用电设备提供电源,驱动动力设备工作的,动力设备多为感性负载。如电动机、电焊机、空调机等。当它投入运行以后,将产生很大的感性电流,这种电流它不做工,是无功电流。由于它的存在,使得在配电网络中及变压器中,流过的电流就是电感电流与电阻电流之和,即I=IR+IL。而变压器的容量是电流乘电压,即S= 3 UI(KVA)。当电压一定时,要使变压器

的容量得到充分利用,就必须减小电流,而减小电流的唯一办法,就只能使IL电感电流尽量减少。同时由于IL电感电流的存在使得损耗大量增加,它的损耗大小与IL电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些损耗在变压器及线路中转变成热量散发,使得变压器及配电设备温度升高。不仅影响设备的利用率,还由于温度过高,破坏设备的绝缘,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损坏设备。所以怎样减少电感电流,就成了企业减少能源损耗,设备挖潜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必由之路。下面我们以调查东莞某外资企业的情况加以说明:

该企业安装630KVA变压器两台,根据监测结果。补偿前平均功率因数COS=0.71(还不算太低)总输出电流385.5A,总无功功率186KVAR,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COS=0.985,总输出电流只有284A,总无功功率只有34KVAR,从而使:

a) 无功功率下降率为 Q=(1-Q2/Q1)×100%=(1-34/186)×100%=81.72%

b) 减少线损率为▲P=[1-( I2/I1) 2]×100%=[1-( 284/385.5) 2]×100%=45.73%

由此可见,投入补偿后明显减少了无功功率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电流和线损率。

②优化电能质量

a) 抑制波动负荷和冲击负荷造成的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滤除高次谐波。

大家知道,投入、切除感性负载时,根据电磁原理,一定会产生操作过电压,这种过电压是由于感性负载电流突变产生的高次谐波形成的,而高次谐波对于电容来说相当于短路状态,所以电容是高次谐波的吸收器。

b) 稳定电网电压

仍以上面提到的企业为例,在投入电容前低压侧系统电压与投入电容后低压侧系统电压对比,投入电容后电压有明显提高:

▲NU=( I1-I2)/ I1×100%= (385.5 -284)/ 385.5×100%=26.33%

由此可见投入电容补偿以后不仅明显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电流和线损率,电压也相对稳定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并能充分利用配电设备的容量,达到节能降损的预期目标。

③电容补偿的目的和积极意义

当前,我国的电力线损结构为220KV、110KV和35KV、10KV和0.4KV三个等级。线损的比例大致为1:1.5:2.5,可见降损的主要潜力就在10KV以下配电网络上。由于低压配电建设滞后,网架薄弱、设施老化、线路长、线经小,配电变压器大部份为高能耗变压器,所以广电总局提出的以高压补偿为辅,以低压补偿为主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大家可以通过以上事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仔细的算一笔账,你增加一套电容补偿柜的资金,多少时间能从电费中捞回来。无功电流的减少对以后的设备挖潜有多么大的好处,答案是十分明显的,不但对企业本身有利,对整个供电网络也有利,这样事关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又何乐而不为呢。

用电企业无功功率补偿的目的和意义在现代用电企业中,在数量众多、容量大小不等的感性设备连接于电力系统中,以致电网传输功率除有功功率外,还需无功功率。如自然平均功率因数在0.70~0.85之间。企业消耗电网的无功功率约占消耗有功功率的60%~90%,如果把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左右,则无功消耗只占有功消耗的30%左右。减少了电网无功功率的输入,会给用电企业带来效益。

(一)节省企业电费开支。提高功率因数对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明显的,因为国家电价制度中,从合理利用有限电能出发,对不同企业的功率因数规定了要求达到的不同数值,低于规定的数值,需要多收电费,高于规定数值,可相应地减少电费。使用无功补偿不但减少初次投资费用,而且减少了运行后的基本电费。

(二)降低系统的能耗。补偿前后线路传送的有功功率不变,P=IUCOSφ,由于COSφ提高,补偿后的电压U2稍大于补偿前电压U1,为分析问题方便,可认为U2≈U1从而导出I1COSφ1=I2COSφ2。即I1/I2=COSφ2/COSφ1,这样线损P减少的百分数为:

ΔP%=(1-I2/I1)×100%=(1-COSφ1/COSφ2)×100%

当功率因数从0.70~0.85提高到0.95时,由上式可求得有功损耗将降低20%~45%。

(三)改善电压质量。以线路末端只有一个集中负荷为例,假设线路电阻和电抗为R、X,有

功和无功为P、Q,则电压损失ΔU为:

△U=(PR+QX)/UE×10-3(KV)两部分损失:PR/UE→输送有功负荷P产生的;QX/UE→

输送无功负荷Q产生的;

配电线路:X=(2~4)R,△U大部分为输送无功负荷Q产生的

变压器:X=(5~10)RQX/UE=(5~10)PR/UE变压器△U几乎全为输送无功负荷Q产生的。可以看出,若减少无功功率Q,则有利于线路末端电压的稳定,有利于大电动机的起动。

(四)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就地补偿后,由于电流的下降,功率因数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变

压器的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S=P/COSφ1×【(COSφ2/COSφ1)-1】

如一台额定功率为155KW水泵的电机,补前功率因数为0.857,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67,根

据上面公式计算其增容量为:(155÷0.857)×【(0.967÷0.857)-1】=24KVA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001.什么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解释一: 1.无功功率 在交流电路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功率,一种是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比如:5.5千瓦的电动机就是把5.5千瓦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水泵抽水或脱粒机脱粒;各种照明设备将电能转换为光能,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照明。有功功率的符号用P表示,单位有瓦(W)、千瓦(kW)、兆瓦(MW)。 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比如40瓦的日光灯,除需40多瓦有功功率(镇流器也需消耗一部分有功功率)来发光外,还需80乏左右的无功功率供镇流器的线圈建立交变磁场用。由于它不对外做功,才被称之为“无功”。无功功率的符号用Q表示,单位为乏(Var)或千乏(kVar)。 无功功率决不是无用功率,它的用处很大。电动机需要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运动,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就是靠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建立的。变压器也同样需要无功功率,才能使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产生磁场,在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因此,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就不会转动,变压器也不能变压,交流接触器不会吸合。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现举一个例子:农村修水利需要开挖土方运土,运土时用竹筐装满土,挑走的土好比是有功功率,挑空竹筐就好比是无功功率,竹筐并不是没用,没有竹筐泥土怎么运到堤上呢? 在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不但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供不应求,用电设备就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那么,这些用电设备就不能维持在额定情况下工作,用电设备的端电压就要下降,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无功功率对供、用电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 (2)降低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3)造成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和电能损耗的增加。 (4)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和电压下降,使电气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发挥。

JKW5B 智能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说明

JKW5系列智能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使用说明书简介 新型JKW5系列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包括JKW5C、JKW5B等型号) 运用无功功率计算和目标功率因数设置,双重计算检测方法,为线路所需无功的准确补偿,以及限制线路过补状况的发生而设计的理想产品。采用先进的单片机技术,全自动贴片机焊接工艺,以及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产品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且有抗干拢能力强运行稳定等特点。该系列产品符合DL/T597-996标准,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电容器补偿装置的自动调节,使功率因数达到用户预定状态,提高电力变压器的利用效率减少线损,改善供电的电压质量,从而担高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广泛适用不同的电网环境。型号命名JK W 5 □- □后一个□:输出回路数前一个□:是C,开孔尺寸113 X 113m,如是B,开孔尺寸162X102m 5---设计序号,特征代号W---控制物理量为无功功率JK---低压无功自动补偿控制器 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25℃~+55℃ 相对湿度:最大相对湿度为90%(20℃时) 海拔高度:不能超过2500米 环境条件:无腐蚀性气体、无导电尘埃、无易燃易爆的介质存在,安装地点无剧烈震动。 技术数据 额定电压:AC 220/380V,波动不能超过±15% 额定电流:AC 0~5A 频率:50Hz/60Hz 触点容量:AC 220 5A 功率:最大8W 灵敏度:150mA 防护等级:外壳IP40 控制方式:循环投切 按键功能名称符号内容 菜单键递增键+ 递减键 菜单主菜单- 子菜单选择。 注:按住菜单键4秒“设置”灯亮方可进入参数预置菜单;少于0.5秒 则进入“手动”功能 “设置”参数时递加参数值,“ 手动”运行时投入电容器组 “设置”参数时递减参数值,“ 手动”运行时切除电容器组 菜单操作 被设置参数 参数代码含义参数范围出厂设置 代码按住“菜单”键4秒使“设置”指示灯亮 再按“菜单”键PA-1 互感器变比设置5-6000 再按“菜单”键PA-2 回路设置1-12 再按“菜单”键PA-3 电压上限400V-500V ( 230-260V) 再按“菜单”键PA-4 电压下限300V-360V (176-210) 再按“菜单”键PA-5 投入门限1-98Kvar 再按“菜单”键PA-6 `1 切出门限1-50Kvar 再按“菜单”键PA-7 投切延时10-120s 再按“菜单”键PA-8 目标功率左因素0.6-1

1、为什么需要无功补偿及补偿的基本知识

产品技术特点--- 一、为什么需要无功补偿及补偿基本知识 企业中由于大量的用电负荷是感性负荷,因此企业的自然功率因数较低,如不采用人工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将造成如下不良影响: a、让发电机大量发无功,消耗发电机的功率,降低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当发电机需提高无功输出,低于额定功率因数运行时,将使发电机有功输出降低; b、无功在输配电网络中传输,占据了传输容量,降低了变电、输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c、加大了网络的传输容量,使网络电力损耗增加(网络中的电能损失与功率因数平方数成反比); d、功率因数愈低,线路的电压降愈大,使得用电设备的运行条件恶化; e、月均功率因数低于0.9(小型低压用户或农业用电为0.8),将受到“电力罚款”。 上述可见,提高功率因数不仅对电力系统,而且对企业经济运行有着重大意义。无功补偿应本作:无功在哪理发生,就在那里就地补偿的原则。因此,广泛的低压配电系统使用大量低压补偿装置。 补偿的基本知识 补偿就是用电容器的容性无功(Q C)去减小用户配电网络中的感性无功(Q L), 减小功率因数角(φ),以提高功率因数(COSφ)。从下面的功率三角形可形象的看出这种关系。 功率三角形 例:一用户4、5、6三月的用电:(电业局数据)

1)计算每月功率因数: 4月S=(419000^2+375640^2)^5=562731((KV A.h) COSΦ=P/S=419000/562731=0.7445 5月S=(440920^2+388820^2)^5=587870((KV A.h)COSΦ=P/S=440920/587870=0.75 6月S=(444286^2+473480^2)^5=649287((KV A.h) COSΦ=P/S=444286/649287=0.684 2) 将月均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上,应补偿多少电容器: 按有功不变来进行计算:为确保0.9,按0.92计算 A、4月:有功419000(KW.h)视在功 =419000/0.92=450978(KV A.h) 允许无功Q=(450978^2-419000^2) ^0.5=166794(Kvar.h) 现有无功375640(Kvar.h) 应补偿375640-166794=208846(Kvar.h),换算为每小时功 率:208846/30/24=290(Kvar) B、5月:有功440920(KW.h)视在功 =440920/0.92=479261(KV A.h)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几种方式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几种方式 国家认监委于2007年4月18日发布的2007年第9号公告《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描述与界定表》,明确将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 于2007年8月6日发布的国家认监委2007年第21号公告《关于部分电子电器产品发布新版实施规则的公告》,其中包括了《CNCA-01C-010;200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该实施规则对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各项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于2007年7月20日发布了《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实施CCC认证的原则和程序》明确了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认证原则及申请、受理、资料等要求。 因此,本文针对已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关键环节-保护问题,进行进一步较深入的讨论,以期使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确保认证产品的性能安全可靠。 2.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主回路构成 一般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主回路的典型构成,如下图所式 体积小.其缺点是对电网存在污染,易损坏, 过载能力低,成本高,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此种投切方式适用于负载变化大,功率因数变化快,控制精度高的场所. 这种投切方式是近几年才开发出来的产品,其构成就是把机电开关和电力电子开关复合在一起,以求把这两种投切方式的优点进行组合,抑制缺点. 其结构就是将机电开关和电力电子开关并联在一起,进行工作.其工作原理是先将晶闸管投入运行,待电流稳定后,在投入机电开关,然后晶闸管撤除工作,完成投入.断开时,先将晶闸管投入工作,机电开关停止工作,晶闸管在停止工作,完成切除.这种将机电开关和电力电子开关的复合投切方式,可以说,尽可能的利用各自的优点,降低缺点. 目前,此种投切方式在目前的市场上,使用量还是比较大的.但一些固有的缺 点仍然存在,例如对电网的污染问题. 此外, 电力电子开关方式和复合式开关方式的制造商,还在其制造的产品上,增加了一些辅助和保护功能.还须视各产品分别看待.

无功补偿装置几种常见类型比较

无功补偿装置几种常见类型比较 常见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有四种:调压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磁控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相控式(TCR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 动态无功发生器。 ① 调压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调压式动态补偿装置原理是:在普通的电容器组前面增加一台电压调节器,利用电压调节器来改变电容器端部输出电压。根据 Q=2πfCU2改变电容器端电压来调节无功输出,从而改变无功输出容量来调节系统功率因数,目前生产的装置大多可分九级输出。该装置为分级补偿方式,容易产生过补、欠补。由于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开关为机械动作过程,响应时间慢(约3~4s),虽能及时跟踪系统无功变化和电压闪变,但跟踪和补偿效果稍差。但比常规的电容器组的补偿效果要好的多;在调压过程中,电容器频繁充、放电,极大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由于有载调压变压器的阻抗,使得滤波效果差。虽然价格便宜, 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一般年损耗在0.2%以下。 ② 磁控式(MCR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磁控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原理是:在普通的电容器组上并联一套磁控电抗器。磁控电抗器采用直流助磁原理,利用附加直流励磁磁化铁心,改变铁心磁导率,实现电抗值的连续可调,从而调节电抗器的输出容量,利用电抗器的容量和电容器的容量相互抵消,可实现无功功率的柔性补偿。 能够实现快速平滑调节,响应时间为100-300ms,补偿效果满足风场工况要求。

磁控电抗器采用低压晶闸管控制,其端电压仅为系统电压的1%~2%,无需串、并联,不容易被击穿,安全可靠。设备自身谐波含量少,不会对系统产生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小,安装布置方便。装置投运后功率因数可达0.95以上,可消除电压波动及闪变,三相平衡符合国际标准。免维护,损耗较小,年损耗一般在0.8%左右。 ③相控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TCR) 相控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TCR)原理是:在普通的电容器组上并联一套相控电抗器(相控电抗器一般由可控硅、平衡电抗器、控制设备及相应的辅助设备组成)。相控式原理的可控电抗器的调节原理见下图 所示。 通过对可控硅导通时间进行控制,控制角(相位角)为α,电流基波分量随控制角α的增大而减小,控制角α可在0°~90°范围内变化。控制角α的变化,会导致流过相控电抗器的电流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抗器输出的感性无功的容量。 普通的电容器组提供固定的容性无功,感性无功和容性无功相抵消,从而实现总的输出无功的连续可调。 i 相控式原理图 优点: 响应速度快,≤40ms。适合于冶金行业。 一般年损耗在0.5%以下。缺点:晶闸管要长期运行在高电压和大电流工况下,容易被

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三角形及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

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三角形? 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 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三角形? 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 一、有功功率 在交流电路中,凡是消耗在电阻元件上、功率不可逆转换的那部分功率(如转变为热能、光能或机械能)称为有功功率,简称“有功”,用“P”表示,单位是瓦(W)或千瓦(KW)。 它反映了交流电源在电阻元件上做功的能力大小,或单位时间内转变为其它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转变为其他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故又称平均功率。它的大小等于瞬时功率最大值的1/2,就是等于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有效值与通过电阻元件中电流有 效值的乘积。 二、无功功率 在交流电路中,凡是具有电感性或电容性的元件,在通过后便会建立起电感线圈的磁场或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因此,在交流电每个周期内的上半部分(瞬时功率为正值)时间内,它们将会从电源吸收能量用建立磁场或电场;而下半部分(瞬时功率为负值)的时间内,其建立的磁场或电场能量又返回电源。因此,在整个周期内这种功率

的平均值等于零。就是说,电源的能量与磁场能量或电场能量在进行着可逆的能量转换,而并不消耗功率。 为了反映以上事实并加以表示,将电感或电容元件与交流电源往复交换的功率称之为无功功率。 简称“无功”,用“Q”表示。单位是乏(Var)或千乏(KVar)。 无功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抗性元件(指纯电感或纯电容)的存在,而进行可逆性转换的那部分电功率,它表达了交流电源能量与磁场或电场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实际工作中,凡是有线圈和铁芯的感性负载,它们在工作时建立磁场所消耗的功率即为无功功率。如果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和变 压器就不能建立工作磁场。 三、视在功率 交流电源所能提供的总功率,称之为视在功率或表现功率,在数值上是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视在功率用S表示。单位为伏安(VA)或千伏安(KVA)。 它通常用来表示交流电源设备(如变压器)的容量大小。 视在功率即不等于有功功率,又不等于无功功率,但它既包括有功功率,又包括无功功率。能否使视在功率100KVA的变压器输出100KW的有功功率,主要取决于负载的功率因数。 四、功率三角形

浅谈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

浅谈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论文导读:现代工矿企业中,三相异步电动机是最常用的电气设备之一,在企业的生产设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它们都是电感性负荷,所以在企业内部的生产运行中,功率因数一般都比较低,需要从电源中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才能正常工作,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电压损失和电能损耗。4.4应避免电容器和电动机产生自激电压。关键词:电动机,电容器,就地无功补偿,无功功率 0.概述 现代工矿企业中,三相异步电动机是最常用的电气设备之一,在企业的生产设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它们都是电感性负荷,所以在企业内部的生产运行中,功率因数一般都比较低,需要从电源中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才能正常工作,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电压损失和电能损耗。无功补偿是指采用另加无功补偿装置的办法,让无功负荷与无功补偿装置之间进行无功功率交换,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能耗,从而大大减少供电线路,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许多企业一般都是在企业内部配电室里低压母线上集中安装一些电容器柜,对变配电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这对于提高企业内部的供电能力,节约变配电损耗都有积极作用。可是,由于企业内部的电动机大都通过低压导线连接,分散在各个生产车间,形成企业内部的输配电网络,由此,大量的无功电流仍然在企业内部的输配电线路中流动,这些无功电流在企业内部所造成的损耗,依然不能解决。 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就是把电动机所需要的无功电流局限在电

动机设备的最终端,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使得整个变配电网络的功率因数都比较高,有效地减少输配电线路的无功损耗。 1.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功率因数及损耗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所消耗的功率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个分量。有功功率是用于电动机产生机械转矩并且驱动负载所需的功率,它的电流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加,而无功功率,则是用于电动机内部的电场与磁场随着电源频率的反复变化,在负载与电源之间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时所消耗的功率。无功电流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其变化很微小,在相位上,电流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电压90°,所以是纯电感性质的。在实际运行中,电源供给电动机的总电流是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矢量和,当电动机处于满负荷运行时,有功电流大于无功电流,总电流的功率因数较高,而当负载下降时,有功电流减小,无功电流基本不变,所以功率因数降低。 可以这样认为:当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一定时,功率因数越低,就意味着其所需的无功功率越大,因而造成的损耗也较大。实践证明,无功功率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主要是发生在输配电线路上的,对于那些距离电源较远,线路电阻比较大,电动机运行功率因数低的终端设备,所造成的无功损耗就更加突出了。 2.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原理及电容量的选择 2.1因为在电容负载中产生的超前无功电流与在电感负载中产生的滞后无功电流能够相互补偿,所以在电动机电源终端并联一个适当容量的电容器,就可以使电动机所需的无功电流大部分由并联的电容器供

无功补偿控制器及动态补偿装置工作原理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一、按投切方式分类: 1.延时投切方式 延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静态”补偿方式。这种投切依靠于传统的接触器的动作,当然用于投切电容的接触器专用的,它具有抑制电容的涌流作用,延时投切的目的在于防止接触器过于频繁的动作时,电容器造成损坏,更重要的是防备电容不停的投切导致供电系统振荡,这是很危险的。当电网的负荷呈感性时,如电动机、电焊机等负载,这时电网的电流滞带后电压一个角度,当负荷呈容性时,如过量的补偿装置的控制器,这是电网的电流超前于电压的一个角度,即功率因数超前或滞后是指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通过补偿装置的控制器检测供电系统的物理量,来决定电容器的投切,这个物理量可以是功率因数或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 下面就功率因数型举例说明。当这个物理量满足要求时,如COSΦ超前且》0.98,滞后且》0.95,在这个范围内,此时控制器没有控制信号发出,这时已投入的电容器组不退出,没投入的电容器组也不投入。当检测到COSΦ不满足要求时,如COSΦ滞后且《0.95,那么将一组电容器投入,并继续监测COSΦ如还不满足要求,控制器则延时一段时间(延时时间可整定),再投入一组电容器,直到全部投入为止。当检测到超前信号如COSΦ《0.98,即呈容性载荷时,那么控制器就逐一切除电容器组。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先投入的那组电容器组在切除时就要先切除。如果把延时时间整定为300S,而这套补偿装置有十路电容器组,那么全部投入的时间就为30分钟,切除也这样。在这段时间内无功损失补只能是逐步到位。如果将延时时间整定的很短,或没有设定延时时间,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控制器监测到COSΦ〈0.95,迅速将电容器组逐一投入,而在投

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损耗的就地补偿容量的计算(上传稿)

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损耗的就地补偿问题 补偿原因:运行中的电力变压器的损耗,人们往往只注意铜损、铁损的有功损耗,而容易忽略变压器无功功率引起的损耗。其实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在电力系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系统中输送无功功率时不仅要消耗有功电能,还会导致功率因数不能达标而被罚款。高压计量的用户,变压器的空载无功功率,常常是导致用户无功补偿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况下,高压计量得到的功率因数,比低压端低0.05—0.07,即:低压补偿达到0.90时,高压计量得到的数据一般是0.85—0.83,显然,低压是0.90达标了,高压计量时用户还是要被罚款。 对于用电稳定的高计用户,我们通常都建议把切除点调高一些,如设为L0.99,甚至C0.99,等等,以便补偿变压器的高压端无功。但是变压器空载时,从低压端补偿高压,往往会显示过补偿,给电工造成错觉,所以要谨慎处理。 用户变压器的空载无功损耗是用来产生激磁电流的,或者说是空载电流Io ,与负荷无关。而且当一次电压不变时,其值基本上是个恒量。最好在变压器高压侧就地并入适当容量的电容器,来补偿变压器的空载无功。 补偿量的确定:变压器空载无功损耗计算公式为: Sn I Qn 100 %0= 其中:Qn :变压器的空载无功损耗,Kvar I 0:变压器的空载电流百分值(标么值)。 Sn :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其实空载无功损耗,就是需要补偿的空载无功功率。 例:某SL7-315/10变压器,查说明书知道其I 0(%)为2.4,则: var 56.7315100 4.2100%0K Sn I Qn =?== 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值I 0可以从产品铭牌或说明书中查到。但它是一个保证值,实际的变压器的I 0通常小于此值,一般仅为标注值的40%~65%左右。所以计算出来的Qn 是偏大的。实施补偿工程时,建议做实际测量,并以实测数据为准。

成套低压电容补偿柜详解

成套电容补偿柜详解 1、课题内容简介 1.1、实训目的 (2) 1.2、主要内容 (2) 1.3、工作原理 (2) 2、电容器补偿柜的及其作用 2.1、电容器柜功能及其结构 (3) 2.2、电容器补偿柜的作用 (3) 3、一次电路原理分析及安装 3.1、电容器柜一次电路原理介绍 (4) 3.2、一次电路的工作原理过程 (4) 3.3、元器件的作用分析 (5) 3.4、一次电路的的安装图 (9) 3.5、一次电路连接母线安装及其安装实物图 (10) 4、二次回路原理图分析及安装 4.1、二次原理图 (16) 4.2、二次电路工作原理的过程 (17) 4.3、二次电路元器件布置图 (17) 4.4、二次电路安装接线图 (18) 4.5、二次电路的安装工艺 (18) 4.6、安装步骤 (19) 5、绝缘电阻测试、介电强度试验 5.1、以500伏绝缘摇表测试法测试绝缘电阻 (20) 5.2、工频及冲击耐压 (20) 附1图表 (21) 保护电路有效性 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

1、课题内容简介 1.1、实训目的 1、学会电容器补偿柜操作使用,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进一步认知电容补偿柜的类型及其结构。 3、进一步认知各种电器元器件外形、结构、参数。 4、学会阅读和绘制电容器补偿柜的主电路图、二次电路图、安装接线图。 5、学会选用开关元器件,并学会母排、母线、电线规格选择。 1.2、主要内容 1、电容器补偿柜柜主电路介绍 2、主电路元器件介绍 3、一次电路元器件安装 4、一次电路元器件安装 5、二次电路元器件安装 1.3、工作原理 合上刀熔开关和断路器,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根据进线柜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交流接触器闭合和断开,从而控制电容器投入和退出。

可控硅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可控硅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TSC型) 技 术 报 告 山东科技大学 2009年4月9日

按照山东科技大学与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可控硅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TSC 型)》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山东科技大学项目组负责该项目装置中控制器部分的设计,并配合益和电气的产品设计、项目最终产品的型式试验工作。项目组在整个开发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了新产品开发程序,在技术问题上及时与益和电气联系,确保达到预期的技术经济性指标。现就该项目整个开发过程的有关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第一章 控制策略与控制算法设计 1.1控制器的控制策略 本设计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分为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在手动模式下直接按照手动的设置投切即可,在自动模式下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自动运行。本无功补偿控制器控制策略采用以电网电压、无功功率作为控制量的复合控制策略,控制算法采用的是传统的比较判断算法,实行三相共补与分补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在以往的控制器设计中,多采用单纯的功率因数做为判据,在并联电容器投切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投切振荡,会对电网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次设计统筹考虑了无功及无功功率这两个因素,综合分析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本控制器控制电容器组分为两方面内容: 1、什么情况下对电容器组进行投切 控制器首先检测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判断是进行三相共补还是各相分补,然后计算当前状态下按照刚才的判断进行控制后对电网电压造成的影响,如果超过了所设定的电压门限,并且投切间隔时间未到,则不发出控制信号,否则,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策略分区如图1.1所示,对应控制策略如表1.1所示。能共不分220+_10%+18V 过压回差。投门限1.2Qc ,切0.1Qc 。 Q U U 上限 U 下限 Q 上限 Q 下限

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区别

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区别 随着工业的发展,电能成为现代工业的主要能源,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业设备的运行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电能是十分重要的。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通常用功率因数来衡量电网运行的效率,功率因数的大小,反映了电网系统中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中有功功率的有效利用的程度。为了提高电网系统中电能输送质量,希望功率因数越大越好,往往忽视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重要作用。 无功功率 在电网对用户输电的过程中,电网要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有功功率(p)是指保持设备运转所需要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等)的电功率;而无功功率(Q)是指电气设备中电感、电容等元件工作时建立磁场所需的电功率。 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主要用于电气设备内电场与磁场的能量交换,在电气设备(电路系统)中建立和维护磁场的功率。它不表现对外做功,由电能转化为磁能,又由磁场转化为电能,周而复始,并无能量损耗。特别指出的是无功功率并不是无用功,只是它不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热能为外界提供能量,作用却十分重要。 电机运行需要旋转磁场,就是靠无功功率来建立和维护的,有了璇转的磁场,才能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的运行。变压器也需要无功功率,才能使一次线圈产生磁场,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运行都需要建立磁场,然而建立及维护磁场消耗的能量都来自无功功率,没有无功功率电机不能转动、变压器不能运行、电抗器不能工作、继电器不会动作,所有设备中的磁场无法建立,电气设备也就不会运行。因此供电系统中除了对用户提供有功功率,还要提供无功功率,两者缺一不可,否则电气设备将无法运行。 功率因数 电网的电力负荷中的电气设备都是由电感、电容、电阻等元件组合而成,既有感性负载又有容性负载如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等,感性负载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间存在一个相位差,通常用相位角的余弦cosφ来表示,cosφ称为功率因数 式中cosφ-功率因数,P-有功功率,KW; Q-无功功率,KV ar; s-视在功率,KV A; 功率因数的大小,反映了电网系统中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的有效利用程度,为了提高电网系统中电能输送质量,希望功率因数越大越好。如功率因数过小,会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降低变电设备有功功率的供电能力、使输电线损耗变大,同时还会造成电气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发挥。但电气设备运行建立磁场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我们通常用无功补偿的方式来满足上述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即为设备提供足够的无功功率,又能保持较高的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原理 电气设备的运行即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取得无功功率。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供不应求,用电设备就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因此电气设备就无法维持在额定磁场状态下工作,用电设备两端电压就会下降,影响到电气设备的运转。如果从发电机和高压输电线路来供给设备大量的无功功率,则使功率因数变得很小,有功功率供给也会远远满足不了负荷的需要。同时还会造成供电质量的下降,所以从发电机和高压输电线路来供给设备的无功功率是不合理的。这就需要在电网增加无功补偿设备来补偿无功率,以保证电气设备的运行,可见在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是十分必要的。

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的适用范围、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1kV及以下的工频交流配电系统最末端,与电动机并联使用,用以提高功率因数的无功就地补偿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引用标准 GB26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GB2682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12747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 JB71l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3术语 3.1无功就地补偿 在工频交流配电系统最末端的电动机上并接容性负载,以提高配电系统功率因数的补偿方式。 3.2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以并联电容器为主体,并装有保护器件等的用于无功就地补偿的装置。 4产品分类 4.1环境空气温度类别 安装运行地区的环境空气温度范围为-50~+55℃。在此温度范围内按装置所能适应的环境空气温度范围分为若干温度类别,每一温度类别均以一斜线隔开的下限温度值和上限温度的字母代号来表示。 下限温度为装置可以投入运行的最低环境空气温度,其值从+5,-5,-25,-40,-50℃中选取。 上限温度为装置可以连续运行的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上限温度的字母代号与环境空气温

度的关系如表1所示。 任何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的组合均可选为装置的温度类别。优先选用的温度类别为:-5/A,-5/C,-25/C。 表1环境空气温度 上限温度代号 环境空气温度,℃ 最高 24h平均最高 年平均最高 A B C D 40 45 50 55 30 35 40 45

20 25 3O 35 注:由制造厂与购买方协商制订的专门规范,可以高于表1中所列最高温度值。其温度类别以最低和最高温度但表示,如-5/70。 4.2基本参数 4.2.1额定电压 优先选用的额定电压为: 0.38,0.66,1kV。 4.2.2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优先从下面所列的及其乘以10的优先数中选取(单位为:kvar)。 3.0,3.6, 4.8,6.0,7.5,9.0,1O,12,l5,18,24。 4.3类别 装置分为户内装置和户外装置。 5技术要求 5.1使用要求 5.1.1海拔 安装运行地区的海拔应不超过2000m。 注:用于海拔高于上述规定值的装置,其要求由制造厂与购买方协商确定。 5.1.2环境空气温度 应符合与装置相应的温度类别。

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规格书

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规格书. 低压自动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变电所内配置的RNT低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它提出了该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调试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格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须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规格书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

服务,以保证的安全可靠运行。 1.3、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有矛盾时,按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主要的标准如下: GB/T 15576-2008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GB50227-95 《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设计规范》 JB5346-1998 《串联电抗器》 GB191 《包装贮运标准》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GB/T 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体颜色》 GB/T 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GB1028 《电流互感器》 GB10229 《电抗器》 DL/T620-1997 《装置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另外,尚应符合本技术规格书规定的技术要求和买方的要求。 1.4、未尽事宜,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设备环境条件 2.1、周围空气温度 ℃38.4最高气温: 低压无功补偿设备 技术协议 29.3℃最低气温: - 6.8~10.6℃年平均气温: 1500米2.2、海拔高度:不大于0.05g 6度区,动峰值加速度:2.3、地震烈度:户内2.4、安装地点:、电容补偿柜技术参数3400V 额定电压:1) AC 660V 额定绝缘电压: 2500V 额定工频耐受电压:1min 8kV 冲击耐压: TMY 主母线:)2TMY 母线:PE 系统容量与无功补偿设备等应达到设计要求;3) 外形尺寸:具体见附图4)电压等级下的动态电容无功380V采用)无功功率补偿全部采用动态补偿方式:5 补偿柜,补偿容量具体见附表。%的电抗器,从根本7 对控制器、电抗器、驱动器进行特殊设计,要求选用6)上解决与系统发生串联、并联谐振,避免使谐波放大,实现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并举的功能;控制应具有高可靠性,而且操作简单,与系统联结时,不需要考虑交流系统)7 相序,不会因为相序接错而带来烧坏可控硅或其他器件的现象;实现电流过零投切,电容投切过程中无涌流冲击、无操作过电压、无电弧重8)燃现象,使用寿命长;控制器实现全数字化,液晶显示,具有联网通讯功能;9)根据负载无功和负荷波动情况,在规定的动态响应时间内,多级补偿一次到)10位;

对无功功率的几点认识

文献综述 课题入门: 1.对无功功率的几点认识: 1.1什么是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 1、电力系统从源头发电机到终端设备都是由非纯阻性元件组成的,因此必然存在无功功率的交换。 2、电感元件或电容元件虽然不消耗功率,但功率P瞬时值按正弦规律正负交替变化,这说明元件与外电路在不断的进行着能量交换。因此电感电容元件的瞬时功率又称为交换功率。元件交换功率的幅值越大,表面同样时间内“吞吐”的能量就越多,也即能量交换的规模越大。基于上面的分析,可得如下结论:电感元件的瞬时功率的幅值,可以作为衡量电感或电容元件与外电路能量交规模的指标,并称之为电感或电容元件的无功功率,用符号Q 表示。则Q=UI无功功率的单位为var。 3、然而电力系统中大部分的无功功率并非无用的功率,相反在电力传输当中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磁场交变就需要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1.2为什么要进行无功补偿? 一、减低电力系统网络损耗。 当电力系统运行时,在线路和变压器中将要产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通常配电网的损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与传输功率有关的损耗。它产生在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串联阻抗上,传输功率愈大则损耗愈大,这种损耗叫变动损耗,在总损耗中所占比重较大;另一部分损耗则仅与电压有关,它产生在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并联导纳上,如输电线路的电晕损耗、变压器的励磁损耗等,这种损耗叫固定损耗。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损耗不仅大大增加了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设备容量,同时也是对动力资源的额外浪费。电能损耗还密切影响到电能成本,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 电力系统各元件中的无功功率损耗相对来说较有功功率损耗还大,由于无功功率损耗要有发电机或其他无功电源来供给,因此在众多发、输电设备视在容量为一定的条件下,无功功率的增大势必相应减少发、输电的有功功率,即减少发、输电容量。而且,当通过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输送无功功率时。也将引起有功功率损耗,这些对于电力系统来说都是非常不经济的。 我们应尽力采取措施去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这从节约能源、降低电能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配电网的降损措施只要有 1合理的使用变压器,采用节能型的变压器,同时避免经多级变压; 2重视和合理进行无功补偿。合理地选择无功补偿方式、补偿点及补偿容量,能有效地稳定系统的电压水平,避免大量的无功通过线路远距离传输而造成有功网损。对电网的无功补偿通常采用集中、分散、就地相结合的方式,具体选择要根据负荷用电特点来确定。一般的电网中,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在变压器的低压侧; 3对电力线路改造,扩大导线的载流水平 4调整用电负荷。保持均衡用电。调整用电设备运行方式,合理分配负荷,降低电网高

无功功率就地补偿说明

HETB-S10无功功率就地补偿装置说明: 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技术是国家推广的一项节电项目。大力推广这一新技术,对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低压供电负荷距离变压器较远,采用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技术除了节约电能外,还可降低线路压降、使电动机易于起动。 1、电动机就地补偿容量的选择 电动机就地补偿容量的选择,一般应以空载时补偿其功率因数至1为宜,不能以负荷情况计算。因为以空载情况补偿,则满载时仍为滞后。若以负荷情况补偿至cos =1,空载(或轻载)时势必过补偿(即功率因数超前)。过补偿的电动机在切断电源后,由于电容器之放电供给电动机以励磁,能使仍在旋转的电动机成为感应发电机,而使电压超出额定电压好多倍,对电动机的绝缘和电容器的绝缘都不利,因此,感应电动机就地补偿的电容器容量可由下式确定: QC≤1.732UNI0 式中:QC—就地补偿电容器的三相总容量,kW; UN—电动机的额定电压,kV; I0—电动机的空载电流,A。 防止电动机产生自激的电容器容量可按下式选用: QC=0.9×1.732UNI0=1.5588UNI0 就地补偿电容器容量选择的主要参数是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因为不使用电容器可以造成电动机自激是选用电容器容量的必要条件。由于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与负载率、极数和容量有很大关系,负载率越低,功率因数越低;极数越多,功率因数也越低;同时,容量越小,功率因数也越低。 2、就地补偿的接线方式 2.1直接起动和降压起动的电动机的补偿接线 对直接起动的高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装置的电容器可以直接和它的出线端子相连接,电容器和电动机之间不需要装设任何开关设备。当电动机和电源脱离之后其绕组即为电容器放电电阻,因此不必专设电容器的放电装置。高压电动机的就地补偿装置, 2.2起动困难的低压电动机的补偿接线 高压电动机经常因供电距离太远造成起动困难,这时可以采用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技术,为了提升负载端电压,可以适当增加补偿电容器的容量,当电容

低压电气-无功补偿基础知识

低压电气-无功补偿基础知识

无功补偿基础知识与应用案例 一、功率的概念2 二、需要无功补偿的原因 2 三、无功补偿的一般方法 2 四、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类 3 五、采用无功补偿的优点 5 六、无功补偿的应用例子 6

一、功率的概念 1、视在功率:视在功率是指发电机发出的总功率,其中可以分为有功部分和无功部分。 2、有功功率: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 3、无功功率: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无功功率不做功,但是要保证有功功率的传导必须先满足电网的无功功率。 二、需要无功补偿的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不但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供不应求,用电设备就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这些用电设备就不能维持在额定情况下工作,用电设备的端电压就要下降,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但是从发电机和高压输电线供给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负荷的需要,所以在电网中要设置一

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优点。 (2)低压集中补偿 低压集中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开关接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侧,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根据低压母线上的无功负荷而直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是整组进行,做不到平滑的调节。低压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运行维护工作量小,使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无功补偿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3)高压集中补偿 高压集中补偿是指将并联电容器组直接装在变电所的6~10kV高压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在供电线路的末端,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以减少对电力系统无功的消耗并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补偿装置根据负荷的大小自动投切,从而合理地提高了用户的功率因数,避免功率因数降低导致电费的增加。同时便于运行维护,补偿效益高。

低压无功补偿的几个问题

低压无功补偿的几个问题 1、补偿柜有那些标准?电容器有那些标准? 2、为什么要在系统安装电力电容补偿装置? 3、用于补偿的电力电容器现行的标准是什么? 4、为什么电容器的保护控制电器和导线要求按照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来选择? 5、补偿柜中熔断器为何不能用微型断路器来代替? 6、补偿柜中热继电器何种情况下可省略? 7、XD1电抗器与滤波电抗器一样吗? 低压无功补偿的几个问题 1、补偿柜有那些标准?电容器有那些标准? (a)机械部相关标准: JB7115-1993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JB7113-199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b)电力部相关标准: DL/T 597—1996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有效版本 (c)国标 GB 12747.2-200410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2部分:老化试验、自愈性试验和破坏试验-有效版本 GBT 12747.1-2004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有效版本 2、为什么要在系统安装电力电容补偿装置? 工业生产广泛使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电焊机、电磁炉等设备都是感性负载,这些感性的负载在进行能量转换过程中,使加在其上的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的余弦cosΦ叫做功率因数。当功率因数即无功功率很大时,会有以下危害: (1)增大线路电流,使线路损耗加大,浪费电能; (2)因线路电流增大,一旦输电线路较远,线路上的电压降就大,电压过低就可能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3)对变压器或者发电机而言,无功功率大,变压器或者发电机输出的电流也大,往往是输出电流已达额定值,这时负荷若再增加就需要加多一台变压器或者发电机组,浪费资源;补偿了电容后,同样负荷下变压器或者发电机输出电流大大降低,再增加负荷机组也能承受,无需再加一台变压器或者发电机,可节省资源。 (4)月平均功率因数工业用户低于0.92、普通用户低于0.9要被供电管理部门处于不同额度的罚款。 增加并联电容补偿柜是补偿功率因数的方法之一(另外还有采用过激磁的同步电动机、调相机、异步电动机同步化等方法)。 3、用于补偿的电力电容器现行的标准是什么? 现行的两个标准是: GB 12747.2-200410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2部分:老化试验、自愈性试验和破坏试验-有效版本 GBT 12747.1-2004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有效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